时间:2022-02-25 22:54: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卫生经济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生态危机与生态伦理
生态危机的发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迫使人们不得不立即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为了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并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于是科技与伦理2者互为前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合——生态伦理学。所谓生态伦理学,就是研究由人性决定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共同发展的人类行为的价值理念与价值规范的实践哲学。生态伦理学认为,就是要承认人的利益,又要承认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但是满足人的利益常常要损坏或牺牲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如何作出选择?如何协调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利益关系呢?人们普遍认为,生态危机并不是自然环境本身变迁造成的,而是人类滥用自然环境的结果,人是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调动人类所有的伦理智慧,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非耗竭性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如此才能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达至未来人类社会的和谐生态。生态伦理并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人类利益而对人类生态行为的限制,也不仅仅是为了尊重自然存在物的权利和内在价值而对人类生态行为的约束,而是人类实现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是人类达成心理健康的必要环节。
3循环经济的理论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它的根本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流动的生态经济,其社会经济运行活动的目标是追求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使用和再循环使用,即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又叫做“3R”原则。它要求物质通过优化组合,不断把废物盘活变成资源的过程。循环经济要按照生态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确保生态平衡,以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优化的方式利用当代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最后达到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完全转变。这必然反映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特征是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从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出发,寻求社会、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最佳方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明白自身活动对于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长远影响和后果,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
何谓炮灰?按报道主人公周悦的话,“炮灰的意思就是做无用功,陪着冠军跑的人。”据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网上报名通过资格审查人数超过了104万,而最终能捧上“金饭碗”的仅仅13566人,也就是说,有超过100万人将成为“炮灰”,淘汰率高达98.7%。由此可见,“炮灰”之说,尽管有些悲情,客观上却是一种实情。
“炮灰”一说的流行,反映了大学生求职的悲怆与无奈。按理说,公务员考试只是众多就业渠道中的一条,但由于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具有户口、福利等安定职业的关键要素,这几年公务员考试一直都是求职热点,报考人数犹如芝麻开花,以至于今年中国残疾人组织建设岗位供需比达到4584∶1,夺得第一。在这种情况下,想通过公务员考试实现就业简直是“华山一条道”,考上公务员无异于中了彩票。
中图分类号:Q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58-001
环境微生物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知识涉及面广,且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环境微生物教学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教学内容抽象、课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质量。所以,在推进环境微生物教学建设中,要切实做好改革与创新两件事情,在教学方法及内容上进行创新,在实验教学上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实现环境微生物的有效教学,解决现实中存在的诸多教学问题,推动环境微生物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能力。
一、环境微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与其他课程相比,环境微生物学具有特殊性,尤其是无法形成直观的印象,致使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无法活生生的拿个微生物进行课堂演示,而是需要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以直观印象的形式进行学习,尤其是对于一些相似菌种的形态结构辨析,学生的学习比较吃力,多半以识记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2.课程内容繁琐,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
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内容比较繁琐,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如微生物实验、微生物生态等内容。当前,各大高校积极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出现基础课被压缩的情形。环境微生物的课程内容较多,而在课时安排上显得不相匹配,尤其是在实验教学的课时上,明显出现课时不均衡的问题。对于一些教学内容,由于课时紧张的问题,只能一带而过,出现教学质量差,学生难以对该门课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缺乏足够的实践课程培养。
3.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实践能力缺乏
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由于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缘故,相关微生物的知识接触较少,所储备的一些知识多半为高考服务。所以,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且在实践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无法有效地贯彻实施。
4.教学条件有限,实验条件不足
从实际来看,高职环境微生物教学普遍存在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实验面积少、器材陈旧且缺乏等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正常教学的开展,造成有些教学内容缺失或一带而过。所以,在课程不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是优化环境微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环境微生物教学的若干措施
1.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针对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特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优化教学的重要工具。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直观的教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将抽象的内容以图片或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例如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flas展示噬菌体吸附、入侵及复制释放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更能全面而直观的了解知识,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2.合理安排课时,强化学生的全面学习
环境微生物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就是说,环境微生物的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满足课程内容的需求。所以,在课时安排上,要满足课程教学的大纲要求,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课时。
3.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环境微生物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强调教学的创新性发展,以迎合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当前的教学需求,无法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以学生为主构建启发式教学,更适合环境微生物的教学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进而培养课程学习的兴趣与“感情”,这点是培养专业素养的关键。
4.改革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教学是环境微生物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专业素养与技能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验证式的实验教学为主导,探究性、合作性的实验教学却比较缺乏,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在实验学习中表现出“冷淡”的态度。所以,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展探究性、合作性的实验教学,更能体现环境微生物的教学需求,也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情形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营造积极的实验教学氛围。
与其他学科相比,环境微生物教学更强调灵活性,尤其是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合理的课时安排等,都是环境微生物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建设中,环境微生物教学仍需落实改革与创新两件事情,切实以职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环境微生物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时代教育,2012(03)
无线电经纬仪探测信号生成系统主要由上位机、控制电路、调制电路、信号产生电路、数控移相器以及和差信号形成网络组成,如图1所示。无线电经纬仪数据处理计算机作为上位机,通过管理软件向控制电路下发探测模拟信息和放球、电磁干扰等控制指令。控制电路主要由DSP及附属电路组成,控制电路将接收到的温度、气压和相对湿度信息按固定格式转换为二进制流,并通过串口发送给调制电路;将接收到的天线角度偏移信息根据单脉冲测角原理分成四路移相控制信号,发送给数控移相器。在探空二进制流作用下,调制电路实现对信号产生电路输出的中频信号调制,产生模拟探空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通过功分器分成四路。数控移相器在移相控制信号作用下对四路探空信号进行相位控制,并通过环形器将四路信号生成一路包含探空信息的和信号,以及两路包含测角信息的方位差和俯仰差信号,最后三路信号输入至无线电经纬仪的中频接收机中,从而实现了探空和测角信号的模拟。当需要进行复杂电磁环境训练时,控制电路可控制信号产生电路产生干扰信号,通过耦合器加载到探空信号中。图1系统组成框图
2硬件系统设计
2.1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是无线电经纬仪探测信号生成系统的控制核心,探空信号、测角信号和干扰信号都是在该电路控制下产生的。它主要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串口扩展芯片、RAM和一些电路组成,如图2所示。为满足高速运算要求,选用TI公司生产的主频为40MHz的TMS320LF2407作为数字信号处理器,该DSP运算性能高,片上资源丰富,具有544字DARAM、2K字SARAM、32字FLASH、2个事件管理器和丰富的外部存储器接口[2],程序存储于DSP内置的FLASH中,当电路加电后,FLASH中的程序代码装入RAM中,在RAM中运行程序代码。控制电路需要6路串口进行数据通信,因此选用2片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4通道异步收发器TL16C754B作为串口扩展芯片,共扩展出8个串口,数据率可达3Mbps[3]。图2控制电路框图
2.2调制电路
由于的中频探空信号是受32.7kHz的方波和二进制气象代码多重调制的,因此调制电路通过多谐路振荡器产生32.7kHz的方波信号,通过模拟电子开关4066实现信号的选通。当控制电路发送来的探空二进制信息为“1”时,模拟电子开关选通32.7kHz方波,并传输至信号产生电路中的晶体管振荡器。方波正负半周变化,改变晶体管的偏置电压,使振荡器振荡回路中的电容量发生变化,从而使振荡器频率发生变化,方波的正半周发射载波频率为f1,负半周的发射载波频率为f2。当二进制信息为“0”时,模拟电子开关停止输出32.7kHz方波,信号产生电路中晶体管的偏置电压是一恒定电压,因此只输出f1一个频率。
2.3信号产生电路
信号产生电路主要用于产生模拟探空信号所需要的中频信号和用于复杂环境构建的噪声干扰信号。其中中频信号由晶体三极管产生,经过缓冲放大器放大后,再通过去耦电路滤除高次谐波以保证波形的纯度。噪声干扰信号产生电路主要由FPGA、DDS、时钟电路、PDRO、放大滤波电路构成,如图3所示。图3噪声产生电路框图控制电路通过串口向FPGA噪声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使其产生DDS可识别的噪声数据,再通过时序电路的控制DDS和PDRO产生所需要的噪声信号,最后通过放大滤波电路输出到耦合器。DDS采用ADI公司生产的AD9739,FPGA选用低功耗ACEX1K系列器件,并在FPGA内部以文件形式存储随机噪声数据[4-5]。
3软件系统设计
3.1管理软件
管理软件部署在上位机中,采用VC++6.0作为开发工具,通过网络与控制电路进行数据通信,主要由探测信号管理模块、信号设置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组成。探测信号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对不同高度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不同探测时刻无线电经纬仪天线的仰角和方位角数据的添加、删除和修改操作。由于探测信号的数据量非常大,所以该模块提供实装探测数据自动识别录入功能,从而减少操作量。信号设置模块主要用于对探空、角度以及干扰信号进行选择和设置,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将设置和选择的信息发送至控制电路的DSP。
3.2主控制程序
主控制程序部署在控制电路中,是无线电经纬仪探测信号生成系统的程序核心和主线。程序启动后首先进行初始化工作,然后进行运行前处理,最后转入死循环,通过中断触发、时间标志等方式进行工作。初始化工作包括对DSP、RAM、网络接口和串口等部分的设置。运行前处理包括探空和测角信号的接收和初始化,干扰信号设置参数等。主控制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图4主控制程序流程
3.3探空编码程序
探空编码程序主要用于将DSP接收到的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信息进行编码处理,最后生成与真实探空信号相同的二进制流。其中帧速率为0.3~1Hz,数据(二进制符号)传输速率为960~1200bps,每个信息字的数据位为8位,按RS-232C协议E82方式编码。
3.4移相控制程序
移相控制程序主要用于生成上、下、左、右4路相位偏差信号,从而为无线电经纬仪提供模拟角度跟踪信息。当DSP接收到上位机发送来的探空仪模拟角度和无线电经纬仪天线真实角度信息后,将二者的俯仰和方位角度进行比较得到偏角。根据相位和差式单脉冲测角原理,目标的偏角与和差比率成正比[6]。因此,可通过查表的方法通过偏角查取偏移的相位。
1厌氧处理法
厌氧微生物可以在无氧环境下生存,那么将这些微生物置入废水中,就能够让废水中存在的有机物分解成CO2和CH4等物质。具体过程大概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水解发酵。这个环节主要是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较为简单的有机物,比如纤维物质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转化成蛋白质以及糖类等,然后再进一步转换成脂类以及氨基酸等物质,接着进行转换就能够转变成脂肪酸和甘油等物质。接着添加一些产酸菌,就能够将这些物质进一步转换成乙酸、丁酸以及醇类物质。参与这些发酵活动的微生物包括了拟杆菌属、真细菌以及双歧杆菌等厌氧微生物。第二,转化成乙酸或者氢气环节。这主要是利用产氢产酸菌将第一阶段中间衍生物如丙酸和丁酸和各种醇类等进行转换,形成乙酸和氢气,同时伴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第三,转化成甲烷。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运用产甲烷菌将第二阶段生成的乙酸、氢气以及二氧化碳进行发酵反应转化成甲烷。其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了厌氧接触法、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以及生物膜等方法。
2好氧处理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好氧微生物放置在拥有大量氧环境下,使之快速繁殖,然后通过好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转化成二氧化碳以及水和硝酸盐等物质,这样就能够实现对污水的净化。目前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灵活性较强,比如有活性污泥法以及生物转盘法等。
二对固体垃圾进行微生物发酵
转化成肥料对于固体垃圾的处理,可以在这些固体废物中置入大量的嗜热的微生物以及硝化细菌、纤维分解微生物等,然后再为这些微生物的快速生长提供一定的环境,并能够促进微生物反馈回路的形成。比如对于部分中温微生物,如果温度升高或者不能够适应该种微生物生长时,就能够变成负反馈机制,此时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然后嗜热微生物的在高热环境下活性增强,于是又再次形成正反馈回路,也就是高温微生物的数量快速增长会让温度出现升高,但是如果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同样也会对嗜热菌构成负面影响,于是嗜热菌的数量增长就会变缓,最终让这个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根据最新对不同微生物的研究表明,白腐真菌能够很好的分解含苯有毒污染物,所以注意这类真菌的培养则能够很好的分解固体垃圾。
三运用微生物对废气进行净化
微生物也能够对废气进行净化,对此第一,要对废气进行液相转换,然后通过液相环境置入微生物从而实现对废气进行降解,其中产生的代谢物则能够进入到液相环境中,部分可以作为细胞代谢能源,另一部分比如二氧化碳被析出。比如通过微生物净化二甲苯就可以在室温环境下进行,其中废气含有二甲苯的浓度达到了每立方米为250mg~2500mg之间,气流量则为每小时100L~400L,废气在空塔中的时间为28s~83s,该塔的阻力将为12.8Pa~40.9Pa之间,根据实验结果得出,该生物膜填料塔在处理含有二甲苯的废气具有良好的效果,总有效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
【中图分类号】G229【文献标识码】A
一、央视的新闻垄断
由于我国电视体制具有行政分级、行政垄断的特点,作为唯一的国家电视台,央视在全国电视节目收视市场[1]上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尤其表现在新闻节目方面。根据央视―索福瑞(CSM)的统计数据(参见下表),在三大电视节目类型中,央视在电视剧上的收视份额已被作为整体的省级卫视超过,电视剧成为省级卫视参与全国竞争的主产品;在综艺娱乐节目方面,央视在全国市场的收视份额也有明显下降,从2005年的77.1%下降到2006年的65.6%,湖南卫视、上海东方卫视等地方台的娱乐节目表现突出;相比较而言,央视的新闻节目更为稳定而强势,近年来全国市场的收视份额一直保持在70%以上,2006年央视以15个频道占据接近3/4的份额,而43个省级卫视频道总共只能占到1/4的份额,实力非常悬殊。根据“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央视在所有的33类节目中均处于优势,其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前四种节目类型均为新闻性节目: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大型直播类节目、新闻评论类节目。可见,在全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上,央视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接近于完全垄断。
具体而言,央视在中央时政新闻、绝大部分重大新闻事件(包括重大赛事报道)、跨地区舆论监督报道、国际新闻以及特定播出时段上(各地卫视均转《新闻联播》)构成了垄断。产生垄断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权利特许,即行政性垄断。由于重大新闻、权威信息在电视媒体上均由央视首发,保证了中央政令的绝对权威和传播范围最大化。因此,在现有体制下,任何一家省级卫视都不可能与央视展开全方位的新闻竞争,必须另辟蹊径。
二、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尴尬处境
除了大量垄断信息源外,央视的独特地位还使其拥有地方台无法比拟的节目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和信任资源,因而在竞争中优势巨大。电视新闻是一种信任产品,而央视的权威性使其公信力遥遥领先于省级卫视。据《广播电视公信力评价研究报告》,中央电视台的公信力最高,并且领先优势明显;省、市地方电视台的公信力次之;而卫星电视相对偏低。[2]在央视的新闻垄断下,不少省级卫视由于体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种种限制,逐渐放弃了新闻立台,转向娱乐立台、电视剧立台。有些省级卫视甚至大量压缩新闻节目,只保留联播类节目满足政治宣传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省级卫视为了争夺全国市场,纷纷摆脱雷同的面目,实施个性化定位。然而,在各种眼花缭乱的定位背后,仍然是在电视剧、真人秀、娱乐资讯、脱口秀上做文章,新闻节目却难有起色,大都走“本地+宣传”的老路,因此外地观众普遍不感兴趣。
导致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处境尴尬的原因,除了央视的垄断外,自身也存在定位不明的问题,定位不明缘于对本频道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认识不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和内涵众说纷纭,经济学家认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应是偷不走、买不到、拆不开的,即难以简单模仿、难以从市场上购买,且资源有互补性。[3]简而言之,媒介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该媒介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赖以与其他媒介抗衡或超越其他媒介的能力与实力之总称。作为一种关键的能力,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应以核心资源的发掘为基础,以核心产品的生产为载体,以核心价值的创造为实现。深刻地认识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大众媒介找到统一的支点整合各类业务和技术。从分级电视的角度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核心资源是作为唯一国家电视台所享有的体制和政策所给予的特许性,核心产品是《新闻联播》这种高度权威的节目,核心价值是使民众了解“天下事”,获知中央政令;地面台的核心资源是其与当地民众地理和心理上的天然接近性,核心产品是《南京零距离》这样的本土新闻,核心价值是使民众知晓“身边事”;而长期以来,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核心资源、核心产品和核心价值相对模糊,因而缺乏核心竞争力也就在所难免。正因为如此,在央视新闻节目继续保持强势,地面台民生新闻风行一时的大背景下,省级卫视新闻节目被认为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普遍弱势,以及全国电视节目市场上的泛娱乐化生态,不利于三个文明的建设,既是对传播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妨碍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深化,最终损害的还是社会公众的利益。国家广电总局《2006年广播影视工作要点》就强调,要采取措施解决主频道、主频率节目弱化新闻、泛娱乐化倾向和电视剧播放过多问题。因此,在现有体制下,省级卫视仍应积极寻求新闻突围之路。
三、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借鉴
哈佛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迈克尔•波特是当今世界研究竞争战略的权威,他提出的“竞争五力模型”、“三种竞争战略”在全球被广为接受和实践。尽管近年来他的理论受到诸如蓝海战略等新兴战略管理理论的挑战,但仍然被奉为经典,具有极高的地位。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参见下图):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目标集聚战略(focus)。迈克尔•波特的相关论述主要集中在工商业领域,但这三种战略的普适性较强,对省级卫视培育和发掘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总成本领先战略――低成本化
这是国际传媒界最常见的一种竞争战略。CNN就是靠低成本起家的,CNN放弃了三大电视网设立的“明星主播”制度,精简雇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获得新闻的成本上远远低于三大电视网。CNN创始人特纳对此风趣地说:“我坐的是经济舱,他们坐的是头等舱。”[4]在华语电视媒体中,该战略运用得最好的当数凤凰卫视。凤凰卫视的财力与央视相距甚远,建台之初曾被戏言为只有“县级台”的规模,硬件设施也无法与许多国内大台相比,但又要参与全国乃至全球议题的新闻竞争,所以大多数节目都是低成本制作,尤其是新闻评论类、谈话类节目较多,但效益很高。例如《有报天天读》这样的“口水节目”,成本很低,但开播一年后广告收入就达到了5000万元。同样,大多数省级卫视的财力有限,而且战略重心并不在新闻节目,所以要参与全国市场的新闻竞争,赢得成本领先就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大量非时政类新闻节目来说,只有成本低、广告高、利润大,才能长久生存。
目前,已有一些省级卫视的新闻栏目成功地走出了低成本运作的路径,如获得“中国十大新闻名专栏”奖的江西卫视《传奇故事》栏目。《传奇故事》起步时,每周播出六期节目,每期20分钟,单期直接成本只有一两千元,栏目组仅十余人。他们以低成本在全国大量收购已经播出过的节目作为素材,然后通过重新解构故事,形成了自己的创作。有研究者认为,低成本精品是世界电视发展的节目主流。《传奇故事》正是低成本强化管理运营模式的典范之作。[5]
当然,总成本领先战略并不意味着简单压低成本就一定能取得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对此进行了说明:“成本领先者尽管依赖于成本领先来获得竞争优势,但仍必须在相对竞争对手差异化的基础上创造价值相等或价值近似的地位,以领先于产业平均收益水平”。[6]也就是说,总成本领先战略必须建立在产品有特质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2、差异化战略――特色化
迈克尔•波特认为:“差异化战略的逻辑要求企业选择那些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并使自己的经营独具特色的那些特质……然而,与成本领先相反的是,如果存在多种为客户普遍重视的特质,产业中将可能有不止一种成功的差异化战略。”[7]媒介经济学研究也认为,“在垄断竞争的媒介市场中,媒介获得正经济利润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实行信息产品的差异化,包括水平差异化和纵向差异化。这个差别的关键是受众和广告主的心理差别,而不是信息产品本身的内容差别。”[8]在信息膨胀、独家新闻越来越鲜见的时代,新闻节目的差异化也常常不是体现在内容本身上,而是表现为特色化、风格化的新闻传播理念与信息加工方式。当前,一些省级卫视的新闻节目正是以此取胜,争取全国范围的观众,如湖南卫视《晚间》的趣味性新闻、四川卫视《新闻连连看》的故事化新闻、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的情感类新闻等。过去,省级卫视的新闻节目信息内容拘囿于本地,传播方式传统老套,因此在外省区大都影响很小。而上述这些新闻栏目以表述上的特色消解了地域局限,趣味、故事、情感都是共通的、普适的,能有效地起到“去地方化”的效果,因此在全国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湖南卫视《晚间》是全国省级卫视广告收入最高的新闻栏目之一,甚至曾引来中央电视台的考察。
值得一提的是,特色化、风格化并不等同于软化、娱乐化,而应积极探索,体现出更多的时政、财经、国际视角,提供更多决策参考性信息。例如在日本,公营的日本广播协会(NHK)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掌握了大量的新闻资源。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私营的商业电视台异军突起,在新闻节目收视市场占据了不少份额。日本商业台的电视新闻节目主要以富有个性的分析、评论取胜,如朝日电视台的《新闻站》、东京广播公司的《筑紫哲也新闻23》等,这些节目都很值得中国的省级电视台借鉴。省级卫视通常无法与央视争夺第一现场、第一落点,但如果能在精准定位、另类表述、个性解读、延伸挖掘等方面下功夫,做足第二落点,甚至能将第二落点变成第一落点,就能较大程度地摆脱资源限制,形成有竞争力的新闻品牌。如上海东方卫视的评论专栏《骆新发言》就取得了全国知名度,该专栏从来自己不采访,而是以新颖的角度、犀利的评论以及独特的语言风格见长。
3、目标集聚战略――区域化
对于目标集聚战略,迈克尔•波特的解释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链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这种战略也可以视作“通过较好地满足了特定对象的需要实现了差异化,或者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两者兼得。”[9]本人认为,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目标集聚,既可以是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专业化战略),也可以是针对某一个跨省意义的市场(区域化战略)。前者如旅游卫视为关心旅游的观众提供《中国旅游报道》等相关新闻资讯节目,后者如贵州卫视提出了“西部黄金卫视”的概念。由于省级卫视大都担负着综合,因此专业化战略的适用性并不强,而区域化战略的空间则相对较为宽阔。跨省意义的区域化战略以区域经济格局和社会文化传统为基础,在媒介市场的错位与竞争关系中形成。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已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和都市圈,同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文化方面,中国文化由一个个区域性的亚文化组成的,而这些亚文化大都是跨省区的,如秦陇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楚湘文化、东北文化等等。
这里可探讨一下关于新闻传播区位优势的问题。区位优势是区域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是指特定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客观存在的综合资源优势,反映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所在的区位对一个媒介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凤凰卫视的崛起,与依托香港特区紧密关联。所谓新闻传播区位优势,首先表现为某一省市区的媒体与周边地区媒体相比较,在采制、特定区域的新闻资讯方面,拥有更丰富的资源、更便利的条件以及更低的成本。如上海东方卫视对于长三角,广东卫视对于珠三角,天津卫视对于环渤海,东南卫视对于台海等。当然这种优势在有些地区也要通过竞争才能实现;其次,该区域的新闻具有较强的全国关注度和辐射效应。如三大经济圈和都市圈都是这样的区域。实施区域化战略的省级卫视,自然是以该区域的观众为核心受众群,但同时也追求辐射全国。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推进,像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一些媒体也将逐渐拥有新闻传播区位优势。拥有新闻传播区位优势的省级卫视,就具备实施区域化战略的条件,如果定位清楚,持续努力,有望成为报道该区域新闻资讯的信息中心和权威媒体。这样的媒体对广告商也很有吸引力,因为投放一个强势区域电视媒体,比投放央视更有针对性,且花费更小,比零散地投放几个相关卫视也更有效果。
如果省级卫视难以在全面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那么就应致力于更为集中的目标市场。走区域化道路避免了与央视全面抢夺全国性议题,但具有辐射全国的效应,符合我国电视业以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全国电视市场一体化的方向。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理想的中国电视格局应当是形成几大电视网或中心台,兼顾全国性和地方性,而跨省区域化战略的成功实践是实现这一格局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一定程度地打破垄断,同时减弱分散性,促进更为良性的全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的形成。虽然同样面临行政性限制,但比地方台实施全国化战略的可行性要强得多。区域化战略又包括内容战略、覆盖战略、广告战略等诸方面,近几年虽然区域化的概念炒得很热,但在信息内容层面上真正实施区域化战略的省级卫视却不多见,上海东方卫视并没有坚定地打“长三角牌”,而“西部黄金卫视”更多是一个广告投放信价比的概念。
在区域化方面,比较成功的案例是福建东南卫视。近年来,东南卫视充分发挥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的优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流媒体,成效显著。新闻节目方面,2004年5月,东南卫视创办全国省级卫视中第一档大容量报道台湾新闻和两岸交往的资讯节目――《海峡新干线》,凸显“海峡”特色。为了增强深度,东南卫视还推出了《海峡新干线》的周末版――《海峡论坛》,邀请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就一周来台湾岛内的热点新闻以及中央相关政策进行评论、解读。《海峡新干线》和《海峡论坛》相结合,构筑起省级卫视中独一无二的台海新闻平台,确立了东南卫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地位,在全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2006年,东南卫视在首届中国品牌媒体百强评选中荣获“中国十强电视品牌媒体”。
前文提到,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相对模糊,根据对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分析,省级卫视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应有两个发展取向:一种是差异化取向。即通过较早的特色化、风格化形成优势,令其他媒体难以效仿,这最适合没有区位优势的媒体。如湖南卫视的《晚间》十年来独树一帜;一种则是区域化取向。如果相关省级卫视能够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传播区位优势,整合相关资源,成为某一跨省区域的强势媒体,并在此基础上辐射全国,这同样形成了模仿壁垒。对有条件的省级卫视来说,几种竞争战略也是可以融合实施的。如上海东方卫视的新闻节目可以主攻长三角地区,并发挥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特点,在报道时侧重财经视角。当然,不可能所有省级卫视都大力发展新闻节目,但除了央视外,还应形成若干个以新闻见长的、有全国覆盖面与影响力的电视媒体,这样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既符合公众的利益,也有利于中国电视新闻业的健康发展。
注释:
[1]全国电视节目收视市场,是指由能够覆盖全国的电视节目及其观众所组成的收视市场,主要竞争主体是央视、省级卫视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可细分为电视剧市场、新闻节目市场、综艺娱乐节目市场等。
[2]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44.
[3]张维迎,李其:管理与竞争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2.
[4]王纬主编.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美国电视新闻节目[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43.
[5]靳智伟.:电视模式化运营的典范之作[J].媒介方法,2006,2.
[6][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
一、人民币汇率的现状
自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人民银行公布的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2007年5月将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内浮动。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其中美元的权重仍然相当重。当前形式下,由于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元区经济下滑,美元不断贬值,造成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于2006年5月15日首次破“8”,2008年4月10日破“7”,而且还有继续升值的空间。从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前的1美元兑8. 2765元人民币,到2010年4月19日1美元兑6.8259元人民币,四年多来人民币累计升值约17.5%。这样还不够,以美国为代表的利益集团仍然不断给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
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原因
(一)国际背景
1.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的贬值。自2002以年来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国对国际主要货币欧元和日元的价格不断下跌,在这期间美元对欧元贬值40%,对日元贬值20%,给其贸易伙伴带来较明显的经济损失,引起各国的强烈反对。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与美元的关联度极高,美元的贬值带来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的升值,我国也同样面临贸易伙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目前,中国是美国第四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随着美国双赤字问题的进一步加深,美国将其经常项目赤字归咎于第一大贸易逆差国中国的人民币币值低估。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与就业问题也不容乐观,美国政府更是加紧催促中国政府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中美之间的人民币汇率之争更是愈演愈烈。另外,近年来日本经济的衰退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汇率的稳定使中国周边国家越来越相信人民币,日元在亚洲的地位也受到了影响,日本也要求人民币升值,从而降低人民币的优势。
(二)国内背景
1.持续的经济增长。近十年来,我国GDP一直保持着8%以上的增长速度,带来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出口产品结构升级,增强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外资持续流入,形成人民币升值的宏观经济基础。
2.中国实行鼓励出口的政策。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执行了力度很大的“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这些政策有:出口退税政策、有利于出口的汇率政策以及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等。
3.我国外汇储备过多。我国连续16年在贸易和资本项目实现“双顺差”,使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特别是2002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以每年2000多亿美元的速度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8%。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增长,使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正逐渐成为强势货币,这是我们国家经济强盛的外在表现,有利于推动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档次,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提高我国的进口能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助于适度缓解通胀压力。但是,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也是不容小觑:
1.影响我国出口的增长速度。对于出口企业而言,本外币的汇率水平与其盈利水平密切联系。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企业与以前相比出口换回的本币数量减少,企业利润下降,若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严重抑制我国的出口。
2.严重影响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吸纳中国大量就业人口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很多企业因订单不足而停产或倒闭,这样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劳动者将面临失业的压力,大量的务工人员不得不返乡寻找新的出路。如果人民币进一步升值,这些出口企业的压力更大,我国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3.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从2005年中国实行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早已突破2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后,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中70%是美元储备,兼有小部分欧元和其他币种。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呈现长期升值趋势,若人民币升值10%,则基本上等同于我国外汇储备缩水10%。
4.国际热钱会加速投机行为,制造经济泡沫,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稳定。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会使国际投机资本寻求投机或套汇的机会。这些资本通常不会选择我国急需的实业投资项目,而是选择有暴利图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推动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大幅涨价,出现股市和房市泡沫,这些泡沫一旦破灭将会使整个国家的金融资产大幅度缩水,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综合比较,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其弊大于利,国内很多学者专家也不认同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表示,人民币加速升值不仅无法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滑坡加剧,因为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更多是由美国过度消费以及中国储蓄过度等结构性问题所致,而非人民币汇率问题。人民币升值压力在美国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日渐突出,但中国政府对于人民币的汇率问题是保有自主决定权。
四、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建议
1.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我国的出口贸易长期以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为主,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对外贸企业来说,应该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外贸企业应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国家还应调整对外贸易政策,继续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2.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完善外汇储备的运营和管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但外汇储备结构失衡,交易品种单调,市场缺乏有效风险管理,如何充分利用外汇储备是当务之急,需要提高外汇储备运营效率;在保证外汇储备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其价值增值;合理选择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尽快改变将外汇储备主要“押”在美元和美国债券上的状况,增加欧元等币种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
3.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确立市场主导地位。改变我国目前的强制结售汇制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向意愿结售汇制转变,真正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包括扩大汇率波动区间,运用经济手段调整汇率水平。实施“藏汇于民”,控制国家外汇储备的规模,抑制其增长速度,并且促其合理使用,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提高运营效率。
4.调节国际收支以扩大内需。中国对美国连年的“双顺差”主要表现在:由于出口大于进口导致的经常项目顺差;政府长期以来实施的严进宽出政策引起的资本项目顺差。改变前者顺差政府应在鼓励出口的同时扩大进口,实施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和减少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扩大国外商品特别是国内市场稀缺资源和高技术的进口;改变后者顺差就要转变长期的“限出奖入”的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同时还必须有效地扩大内需,增加内部需求。
参考文献
0引言
当代经济出现的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和区域化等特征,使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新的时代背景中,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和区域经济参与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而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各区域实现新世纪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深入研究和认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对于加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指导地方技术创新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以云南省曲靖市为考察对象,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作一探讨。
1.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高校数量小,科技实力不足,创新人才资源少曲靖市基本,全日制学校中有师范学院1所、职业技术学院1所、中专7所、高完中52所、初级中学203所、完全小学1887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2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幼儿园328所、教师进修学校9所。与其他省份相比,科教实力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曲靖市知识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系统需要的创新人才总量不足。另外,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的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新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复合型人才缺乏。同时,人才结构不合理也影响了专利类创新成果产出指标的提高,许多科研成果是科技人员为职称评定而作,完全脱离市场需求。
1.2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环境不完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离不开创新环境的支持,目前曲靖市创新环境的建设还不完善,具体表现为:①区域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氛围还不浓厚,近年来,曲靖市大力发展区域创新体系,但曲靖区域创新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容忍失败、鼓励创新的精神尚未被普遍接受,创新要素各方未能在合作创新上达成共识。②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支持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政府科技管理的‘’部门分割”还存在,全市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和浪费,不能形成科技合力,难以开展科技攻关。科技局和其他承担科技管理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在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制度建设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协同机制,难以达到综合集成的效果。政府对科技创新管理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计划管理痕迹较重,行政直接管理、控制、千预过多,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建立。
1.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创新主体地位未完全确立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执行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在区域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一些大中型企业对创新的动力不强,一些规模较大的私企或者出于发展时期,或者由于所有者或经营者缺乏相应的素质和长远的眼光而没有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失去对创新的动力。企业在创新投入方面没有起到主导作用。这些企业多数还没有建立起研究与开发机构,企业的科技人员素质不高,即使是已建立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其整体开发能力与专业化的科研院所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中仍有部门不能有效进行技术开发,重要靠从国外引进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差,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开发不够。由于企业的知识基础与技术能力有限,阻碍企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导致一些企业深陷夕阳产业而无法自拔,失去持续发展能力。
2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传说中有一种水晶球,它可以让人们看到未来。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是充满好奇的,而现实中却没有这样的水晶球。如果教师能利用课堂知识与现实的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个可看到未来的水晶球,让学生明白德育课所学内容不是远离现实的,而是与自己实际生活以及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那教学的效果自然会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1.学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和误解
从学生层面来看,不少中职生对德育课存在偏见和误解,对课程产生先人为主的厌烦情绪,极大影响了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长期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中职学生对德育课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上职校关键是要把专业课学好,因此,对德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德育课都是一些空洞理论,今后没有多大用;有的学生还认为课本上讲的和社会上的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学不学都无所谓。由于认知内驱力不足,实用主义倾向严重,所以学生根本不愿把时间花费在德育课学习上。第二,一些学生心态浮躁,目光短浅,德育课学习打擦边球。中职学校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群体情况复杂多样,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为了拿个文凭,平时学习无动力、激情,考查、考试准备、复习不积极,根本不愿把时间花费在德育课学习上。
2.德育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的教学工作决定并影响着德育课实效性。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育人意识不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德育课教师更多的是从教学内容和体系上把握课堂教学,较少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强德育实效性。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生能不能认真听课并参与其中是影响德育课学习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能不能让学生有兴趣听课又跟教师讲课有着密切关系。激发中职生学习德育课兴趣的方法和途径—送学生一个可透视未来的水晶球
要想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教师要针对症结所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认识,让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即在教学中注意把知识与现实尤其学生的未来联系起来,送学生一个可透视未来的水晶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郊区的玻璃厂里,几个实习工人面对每天流水线式的切割雕刻玻璃的工作非常厌烦,他们觉得这份工作太一般,太单调,看不出有什么用处。他们的师傅知道了他们的心事,没说什么,而是在周末带几个徒弟到城里玩。
汽车在公路上疾驶,很快进人了市区。街道两旁不时闪出一幢幢高大的楼房,有几幢楼房在阳光下反射出一种很亮丽的蓝色、黄色或红色。车上的几个徒弟看着两边的风景,指指点点,非常开心,他们也注意到了那几幢会发光的楼房。这时他们的师傅指着那些楼房说:“你们看,这些楼房为什么会折射出蓝光吗?是因为楼房的外部是用玻璃幕墙装饰的,而制造这些幕墙的玻璃就是你们每天雕刻的玻璃!’川真的?”徒弟们兴奋地望着那几幢楼房,眼睛里有一种少见的光芒。
这时,汽车在一家医院门前停了下来,儿个徒弟不明白师博来这儿做什么?看病吗?师傅把他们领到医院的婴儿室外,隔着玻璃看里面:一张又一张小床,躺着一个个可爱的或调皮的或正在哭泣的小宝贝。这时,他们注意到屋里有一个还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箱,里边也躺着一个婴儿。“那个玻璃箱叫保温箱,是专门为早产的婴儿准备的。早产的婴儿为什么要呆在玻璃箱里边呢?因为那里边是恒温保湿的,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婴儿,让他平安度过危险期。你们知道吗,做这种恒温箱的玻璃也是我们厂生产的!”“哦!原来我们生产的玻璃有那么多用处啊!”
从此以后,几个徒弟的工作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们不在把工作视为苦差,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同样的道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意识地运用美好的前景引导学生,创造机会,从不同角度,把学生所学德育课知识与他们的未来结合起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对未来是多么重要,从而引起对当下所学内容的重视,相信课堂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在课堂上结合所教内容恰当地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看到美好的蓝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情况,因势利导
课堂上需要研习的知识内容很多,教师不可能将每一个知识点都与现实、与未来紧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上课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弄清楚了学生的所思所想,知道了学生关心的问题,教师的引导才具有针对性,也才能吸引住学生。当然,同一个知识点,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看到希望,但至少能让大多数学生看到希望。例如,对中专一年级刚人学的新生,我认为他们的情况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对上职业学校存在偏见,认为自己不如上普高的学生,但是这部分学生非常想学有所成,知识能力相对较好;二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很迷惘,走一步算一步;三是在初中时就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都相对较差。根据这些情况,我在他们进人新学校的第一节德育课上,首先让学生明白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异同,使学生理解了无论是接受那一种教育都能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并展示报纸、电视报道等媒体材料,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技之长的中专生比有着专科文凭甚至本科学历的无特长学生更容易就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导人,我们现在要学的这门课就是如何让你成功地成为一名职业人的课程,由此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印象,并激起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z.联系实际,解除疑惑
教师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体系,还要注意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当学生质疑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没用时,教师就可以旁征博引,用现实中的实例与他们共同进行探讨。为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搭建一个和谐平等的对话平台,使学生乐于参与。比如,我在讲授“学习知识重要性”内容时,曾使用“贫穷的农家子弟因为发奋读书,最终考取大学,并成功创业改变自己和家庭贫穷面貌”的例子。这时有一个学生当场反驳说:“我觉得读书没有多大用处,我家旁边就有一个人今年还不到30岁,小学没有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现在在外面办了工厂,今年春节回家还开了小汽车了!而许多比他文化程度高的人却贫困的很!”我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转而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同学:“请大家结合上述两个例子来进行讨论!各组组长把本组意见记录下来,并形成本组结论。”这一下班上可热闹了,大家纷纷发言,有支持那位同学观点的,有支持教师的观点的,而且每一组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讨论差不多了,我抓住时机再问:请刚才那位同学来说说你讲的那位成功人士,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模具制造。”
“他天生就会吗?”
“哪有天生会的,跟师傅学的嘛”
“哦!我知道了,如果他不学习也就不会,是吧”
“是,,
“所以学习很重要是不是?”
接着我继续总结:“我们所讲的学习知识,不仅仅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那位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机遇,还有一个就是他肯钻研爱学习,如果他不爱学习不肯钻研显然不能取得成功,如果他书读的再多点,知识更扎实点,他的成就可能更大,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好好学习”,同学们齐声回答!
联系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展开讨论交流,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反思,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投入,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怎样才能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成为了水利工程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笔者主要从西藏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出发,在水利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对经济的影响;最后就如何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增加当地经济效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西藏;经济效益;分析
在西藏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必然会在某些方面对其他设施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方面来看,首先是可以对生产领域产生巨大的作用,从而为当地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其次是水利工程建设为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和调配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因此,总的来说,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水利工程的特点分析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具有涉及面广、投资金额多、操作技术复杂、建设时间长等特点。从水利工程使用的材料来看,绝大部分以土方、砂、石料、木材以及钢材等为主;从施工的方式上看主要采用了机械开挖、抬、挑、运等人工操作方式;从水利工程的类型上看,不仅有大坝、电站、泵站以及水闸等混凝土和机电安装工程为主的技术密集型工程,还包含有河道、堤坝、水土保持以及灌溉排水渠道等劳动密集型的工程项目;从水利工程使用的劳动力来看。由于当前工程施工方式与之前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机械化施工或者技术含量高的水利工程主要是以熟练工人为主要施工人群,然而对于人工施工方式的土石方等劳动密集型的工程则主要当地农民为主要施工人群;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位置,可以在农村,也可以在城市,但是西藏地区的绝大部分水利工程都是在农村。正是鉴于这些水利工程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所需要的农村劳动力也存在着差异,当地农民可以从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就业和劳务输出的机会。
2.水利工程建设对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2.1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西藏地区的资源丰富,但是因为水资源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当地建设一定规模的水利工程,可以有效缓解西藏地区的缺水问题,从而为当地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缩小东西发展的差距,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2.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全国经济发展
西藏地区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水源基地,绝大部分的矿产资源在全国资源的总量中所占比例较高。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更多,但是矿产、能源以及都是高耗水工业,它们的发展规模跟水资源的供给程度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大力提倡水利工程建设后,可以促进这些工业的发展,从而有效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支撑。
2.3实现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当地粮食产业平衡
由于西藏地区水资源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导致农业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当地建设水利工程,可以增加工业的供水量,增加农民种植的灌溉面积,促进当地粮食的增收,从而促进了当地粮食产业平衡的目的。
2.4提高就业率,缓解劳动就业压力
在建设水利工程以后,可以促进当地工业的发展,一些矿山的开发和工厂的新建,将有效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化进程。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通过水利工程带动的其他行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将近几百万个就业机会,然而仅仅对于通过第三产业增加的就业机会的数量就很多。在农村因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增加了农民的灌溉面积,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赚钱的机会,从而有效的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3.如何通过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1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降低水利工程的负面效应
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来看,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自然环境的面貌,对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针对水利工程做出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布局,并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完成了水利工程建设后加强后续工作的处理等等,从而降低水利工程的负面效应。
3.2从水利工程建设的优势出发,大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绝大部分的水利工程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坝,它们更大的作用是带动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进步。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工程,都会带动一系列与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西藏地区的水土资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综合经营,促进当地居民增收,是将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的重要途径。详细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大力鼓励和提倡水利养殖业,一般一个水库都有稳定的水源,拥有广阔的水域面积,这无疑给当地开展水利养殖提供了基础条件;二是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一般大型的水利工程本身就可以当做是一种建筑景观,在加上各个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一般都可以形成壮美的自然景观带。三是可以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周边的闲置地营建经济林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经济收入,还可以实现对自然环境的调节和绿化作用。
3.3建立、健全相应配套设施,从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从西藏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现状来看,其中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配套设施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尽可能满足主体工程对配套设施的需求,并要争取实现建设一项水利工程就应该有对应一套辅助设施。并将这些辅助设施纳入规划议程中,才有可能同时投入使用,以期提供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采用科学性的方法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
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仅要体现在水利工程建造的过程中,还应该在工程投入的使用后加强对其的管理,从而降低因为对水利工程管理不善引发的各种问题。详细说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严把水利工程的招标要求,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操作,除此之外,还应该尽可能保证招标的透明度,从而防止一些不法分子进行暗箱操作。其次在进行水利工程实际的时候必须经过严密的论证和精细的设计,要从当地的地形、自然环境以及水文地质等环境设计施工方案。对于跟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小型水利工程,要在充分征得农民的意见进行设计。然后,在水利工程的承包中要避免出现层层转包的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每一次的转包都意味着利润的产生和工程成本的增减,甚至是降低工程的质量。最后,要制定监督制度,对于工程的施工,要充分发挥监理人的作用,做到环环相扣,健全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督体系。
4.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的相互联系的,只有在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安定。但是从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式来看,我们应该站在水利工程的历史角度上,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在防洪、航运以及发电等方面发挥泽巨大的经济效益,它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说我国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关部门不懈努力,探讨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洪小波.论水利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 (5):114-117.
[2]彭瑞雯.浅谈水利建设建筑工程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5(5):47-49.
[3]俞慧芳.水利建设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联动监督[J].上海城市发展,2004(6):50-50.
[4]杨祖雷,曹锐.浅谈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228-230.
[5]邹正波.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探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8):53-54.
有关建设工程经济论文范文二:浅析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对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编制方法进行浅析,说明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在工程造价管理乃至整个工程经济领域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工程造价管理、编制工作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又稳定地发展,建设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开工建设,出现此番繁荣景象是因为建设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积极追求。那么,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是什么呢?按照现阶段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以及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社会全面监督的环境下,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工程造价管理,即是在建设工程项目从策划决策到建设实施,再到整体工程的竣工验收各个阶段进行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工作。其中,在各个建设工程阶段造价管理起到提供审核标准、调整目标、控制导向等作用的,就是运用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笔者曾参与过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编制工作,现就对其作如下几点分析以飨读者:
一、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概念及其作用。
1、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指以单位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在已完工程或者在建工程的经济技术数据的整理、归纳和总结,以建筑面积、体积或成套设备装置的台或组为计量单位而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和造价指标。
2、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在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贯穿全过程,包括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标投标与施工阶段,为各阶段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和标准,其主要作用有:
(1)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可以作为编制投资估算的参考。投资估算的编制人员可以运用技术经济指标,根据拟建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技术特征选择部分类似的典型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和对比,并适当地对数据予以修正,结合编制人员的经验,作出可靠度较高的投资估算。
(2)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确定投资额和主要材料计划的主要依据。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主要是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投资数额及来源、主要材料设备的用量、新增生产能力及经济效益等的计划工作,编制计划的工作人员可以运用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固定资产的需要量,然后综合计算固定资金的需要量,落实投资恶和主要材料的使用计划。
(3)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比较、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的依据。根据相关资料研究,设计阶段的费用只占工程全部费用不到1%,但在项目决策正确的前提下,其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高达75%以上,可见设计阶段是建设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作的关键。设计人员可以运用技术经济指标,能够快速地计算出各个设计方案中相应的工程造价以及材料的消耗量,通过细化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对比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从而选择经济效益较佳的设计方案。
(4)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招标单位编制招标控制价及招标工程量清单的依据。招标单位在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过程中,由于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完整性是由招标单位负主要责任,运用技术经济指标,判断清单工程量计算上是否有漏项、错项的情况,以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招标单位要承担其中的经济风险,亦可以减少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合同纠纷。
(5)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投标单位编制投标文件以及制定投标策略的依据。投标单位根据投标项目的特征与技术经济指标中的类似工程的对比,进行成本的测算,预测工程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和评估项目的风险,为投标报价提供策略性的基础依据。同时,投标单位可以根据技术经济指标中的主要材料指标匡算主要材料的用量,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提供实质性数据,以便中标后能够准确地投入施工,从中追求额外的经济效益。
二、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编制
1、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编制依据主要有:(1)标准设计图纸和各类工程典型设计。(2)国家颁布的建筑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等。(3)各类工程造价资料。(4)《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及现行的预算定额和补充定额。(5)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其他价格资料。
2、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可以按以下步骤编制:
(1)成立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编制小组,拟定工作方案,明确编制原则和方法,确定指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确定基价所依据的人工工资单价、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2)收集整理编制指标所必需的标准设计、典型设计以及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图纸,设计预算等资料,充分利用有使用价值的已经积累的工程造价资料。(3)编制阶段。(4)最后经过核对审核、平衡分析、水平测算、审查定稿。
3、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具体编制方法:
(1)编制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基础是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积累。通过收集和积累的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决定着技术经济指标的可靠程度和真实性,关系到技术经济指标编制工作的成败。组成基础资料的主要有两个内容:第一个是包括了建设规模、建设质量等级要求、工程内容、项目结构特征、项目主要施工工艺的工程项目特征资料;第二个是建设工程造价资料,包括招标控制价、施工预算价、投标报价和竣工结算价等的造价文件以及相关的计价依据和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其他价格资料。其中,竣工结算价最能够反映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工程造价,应该作为资料收集和积累的重点。
(2)对收集和积累的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基础资料进行适当的处理。由于收集和积累的基础资料都有各自的形成原因,有可能并不完全直接用于编制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为了使技术经济指标更加可靠以及适合使用,编制人员往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调整。①当出现国家、部门以及地方的相关造价规定已经更新,相关税费已经修改,相关清单编制的方式或定额子目的套用方式已经修改,相关计价程序已经修改,人工材料机械单价大幅度提升等的情况,编制人员应该根据已经更新或者修改的相关规定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适当的处理。②编制人员还必须检查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开项的正确性、套用定额子目的正确性、措施费计算的正确性。③基础资料的统一性处理。由于收集和积累的基础资料可能建设的时期各有不同,编制人员必须对基础资料的人工材料机械单价、管理费、规费税金进行统一性处理,以确保基础资料的相互可比性。
(3)编制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组成内容及表现形式。
①工程概况的编制是技术经济指标重要而不容忽视的步骤,其编制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技术经济指标的运用。编制人员必须将工程的面积层数、结构、外部装饰、内部装饰、电气、给排水、消防、通风空调等的情况在工程概况中描述清楚。以某办公楼工程为例,工程概况应该如此描述:建筑面积、层高为28039,地上9层,第一层6m,第二至九层4.8m,总高度42.6m。结构形式:框架结构,DN500管桩,C30、C35柱,C25、C30、C35梁,C30、C35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200mm,内墙200、120mm。外部装饰:外墙涂料,屋面涂膜防水,SGK防水隔热砖。内部装饰:墙面满刮腻子、乳胶漆两遍、卫生间400400抛光砖。地面楼面门厅电梯厅600600抛光砖,卫生间400400抛光防滑砖,楼梯水泥砂浆面层。天棚满刮腻子,乳胶漆两遍,卫生间、门厅、电梯厅、楼梯间铝合金条板吊顶。
②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是用来反映建设工程造价的,所以技术经济指标的组成内容主要是工程造价的组成。其中,造价的组成按照单位工程可以分为土建工程、装饰工程、暗装工程、安装工程(包括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电梯工程);按照造价组成可以分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按照费用组成可以分为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管理费、利润和其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