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0 21:17: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文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 目前我国语文教学的状况及导致此状况的原因
早在1978年,吕书湘先生就说过:“ ・・・・・・十年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确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不要轻看吕老的这几句话的分量,这其实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非正式总结。它意味着我们语文教学从总体上存在着失误,效率太低。路定一同志说:“我查了一本书《唐说荟》(唐人小说汇编),知道一千多年前唐代有不少孩子“六岁能文”,而我们一个也没有。难道中华民族的智力退化了。我也问过现代的教育家。我问他:(一)为什么戊戌后我国第一本教科书,第一课有八个字;到了中华民国,第一课只有一个“人”字;以后教育学更发达了,第一课一个字也没有了,只剩一张画;再以后前五课都是一张画,到第六课才教第一个字?比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而新教科书却是“大狗叫,小狗跳,叫一叫,跳一跳?”同志的这段话很值得研究。首先,在事实面前我们似乎不能不承认,在语文教育方面,现代人似乎不及古代人。大家都熟知的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阅读能力相当强了。杜甫七岁写下千古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思来想去,不难发现,现代人往往只注重研究如何把学生教好,引用这方法,哪措施,而忽视了儿童和青少年自身蕴藏着的学习语文潜能;只注意了在如何教一些具体问题上下功夫,忽视了人类掌握语文的特殊规律。
2 语文教学贵在抓住时机
婴儿降生后,在襁褓中,大人就开始对他进行语文训练。在孩子“咿咿呀呀”就对他说话,那实际上是用强迫训练的方法来训练他的耳朵和嘴巴。应该说,人类在教孩子掌握口头语言方面的实践是成功的。孩子三、四岁,口头语言就基本掌握了,真可以说是“多快好省”。而孩子在掌握书面语言方面就不行了,大多数人终生都掌握不好。这其中的原因是教授的方法违反了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规律,忽视了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潜能。同学习口头语言一样,人类学习书面语言的时间也应该越早越好。从“妈”到“爸”,从“狗”到“猫”,步步踏实,句句或靠,可谓“基础大好“。如果父母稍有指导能力,从小施教,何愁听不来,讲不清。即便不是这样,如果小学语文教师稍知此法,亦可浇灌及时,丰硕在望。再退一步,即便只有中学教师重视其”听说“,其实也为时未晚。如再培养学生成有心人,倾耳一听必寻其义,随口一说定重辞章,还有什么艰难未能突破?现在我们“语文”范围小得可怜,死盯课本,死抠大纲,满足于应付考试。如何得能力哉!
我有个小男孩,从八个月开始训练口头和书面语言,在三周岁认字1500个,一般书面语言基本能阅读,且能背诵唐诗80余首。按照这样的速度,到上学年龄(七周岁)我就可以把小学五年语文教材内容全部教完。从我施教的时间看并没有专门制定什么计划,只不过是利用我课余或在家中吃饭,晚间睡觉时间教教而已,况且有时一月或半月中断施教;从智力看,他也没有超常的地方。具备象我那样家庭的孩子,我粗略调查统计一下,大约有20%左右。可是象我孩子这样年龄能认读1500字,读一般书面语言,背80余首唐诗的却很少见。可见学习书面语言象口头语训练一样,把握有利时机非常重要。有多少“千里马”不遇“伯乐”不以千里之称,而与普通马老于槽下,错过发挥潜能的良机。我国目前大多数区域,儿童六、七岁上小学才开始接受教育。至于象李白、杜甫、白居易幼时能作诗,对不起,我们没有这科目,更谈不上能“文”什么的了。况且考试从来没考过作诗。比起古代小范围的受教育者,现代大面积的受教育者在接受教学训练时间上晚了很多。错过了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机。
3 书面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
我体会,“死记硬背”基本上是婴幼儿学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基本方法。“这是勺子”,“那是狗狗”,除了伴着形象之外,何曾有什么理解记忆,教他几遍,复习几遍就会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掌握书面语言正是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现代语言文学要打破传统,“连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将原来这套成功做法基本上否定了。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 、以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兴趣油然而生。
2 、以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就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1、错别字多。我们的学生不敢放胆写,一动笔错别字犹如一个个小蝌蚪就冒了出来,真叫人哭笑不得。最基本的字写不正确,严重影响汉字作为表情达意符号的作用。偶收一女生写给男生的字条,小小文章表达出的感天动地的情感让人感动,但令人可惜的是有太多的错别字。如把疑问词“吗”写成“骂”,遵守诺言的“遵”写成“尊”等,真叫人心痛。如此一份初恋的情感竟叫错别字害的如泥牛入海,其他作业中的错别字可想而知。
2、书写极不规范。“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字要认认真真地写,但我们的学生对此极不重视,把堂堂正正的方块字写得东倒西歪,叫人无法辨认,虽然有许多语文试卷中有抄写性的考察,把给出的内容抄写在方格内,白送分的题目,可真正符合要求的学生微乎其微。常言道:文如其人,字如其风。我们的学生,字写的不规范也反映出平时行为的不规范。因此,我觉得要求学生规规范范的写字也是认认真真做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3、作文味同嚼蜡,作文如冬天的老树有枝无叶,枝枯水干,表现不出鲜活的生命力。作为语文教师看学生作文,心中泛出的是苦苦的、酸酸的感觉,因为学生在那里如坐针毡,抓耳挠腮,望本子兴叹,感叹作文难啊!
二、教师引导不力。首先是面对教学质量的压力,教师心中想的,双眼盯的都是质量,但对质量真正如何提高,缺少真正的思考,盲目地、过糟的拔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于是,基础的字不认真考查了,书写的规范性也不做严格要求了,最基础的用词造句也不管了,什么社会实践,体验生活更不用谈了,代之而来的是各种参考资料,成套的试题做了又做,结果是想象的空中楼阁与现实的差距越来越大,教师灰心,学生死心。
其次是教师忽视了语文学习的细节,本身起不到示范作用,板书潦草,不规范,作业批阅大而化之。
三、课外活动匮乏。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两节语文课,扪心自问,有谁真正带领学生搞过语文读书活动,有谁真正带领学生面对广阔的农村田野抒心中的情怀。
面对以上的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同仁思考。
一、夯实基础
语文学习如同小孩走路,来不得一点点的虚假架子,必须在无数次的跌倒、滚爬中反复的锤炼,以写好每一个字开始。规范汉字的书写,著名书法家孙晓云认为“书法应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选修,应该重视中小学的毛笔字课。”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出炉”,在语文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释,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这一要求,体现出国家对我们“国字”的高度重视,对我们从事语文基础教育的教师来说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严格要求教学生写好每一个字已不是口头上的事,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灌输式”、“满堂讲”和机械训练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改变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需要。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是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参与的只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这一教学环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正确途径应当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作文、听说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外,还要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要较好的完成这一教学过程,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学习方法指导,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力、情感的生成,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让学生对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介入,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书中各类注释,研究课前提示、课后习题,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情感,感受语言特色。
二、教师切实改变教学方法,要达到真正会教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以课程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作为课程编制的过程来展开,这样就需要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积极对话,从而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自己会教,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会教,涉及的面很广,我认为教师应当首先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对语文教学要有几点基本认识。一是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概括地说就是读、写、听、说、能、感。(能,是指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能力;感,是指情感价值观教育。)二是把握语文教材的特点。语文教材是文选式的,教师要以教材为例文去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三是教学的基本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光是教师讲,学生没有实践,提高不了能力。
其次,会教,首先是教师应有很强的吸引力,让学生爱学。这不能靠笑话,幽默达到,还得从教学本身增加吸引力。会教的关键是: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讲规律,讲语文知识中规律性强的东西。如课文的“作者介绍”一项,让学生抓住“名、时、地、评、作”五个要点,篇篇如此。这就是规律。教方法,也就是对学生“授之以渔”。要把学习知识的方法,记忆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
三、注重开展因材施教,满足学生认知需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上的差异,采取因人而异、因需而导、因材施教等有效措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施教,使全体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提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统筹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课堂提问设计上既要有拓展性较强的问题,也要有难度一般、基础性的问题,既要考虑优等生的认知能力,也要兼顾后进生的学习实际。
四、注重改进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已经得到了语文教师的认同,因为它确实可以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便利,可以提高我们语文教学的效率。但是,多媒体的运用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在这里,笔者不认同,我们的多媒体运用要适时适度,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接受水平来确定我们的多媒体运用,要让我们的多媒体运用恰到好外,要使我们的多媒体运用可以最大化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可以更充分地理解文本,让多媒体教学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只有找到多媒体与教学内容最佳的结合点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实效最大化。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一课时,一位教师为了创设教学情境,从网上搜集了嫦娥奔月的童话视频,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播放,大概用了近十分钟,后来又给学生讲述了嫦娥的一些故事。结果一节课已经过去了近三分之一,还没有走入文本教学。这就是一种偏离语文教学的主轨道。我们所用的视频一定要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服务,本来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除了生字外,还要让学生领略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人的品质。但是,学生却用很长的时间沉浸在嫦娥如何奔月的过程中来,本来的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异向思维中偏离了。
上述的教学案例中,就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学的一种倾向,一堂课只要是多媒体充斥着课堂,那么就是一节好课。其实对于学生双基的培养却没有去过多的关注,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导向偏离的局面。我们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一定要先弄清楚,我的多媒体的运用的目的是什么,要通过多媒体达到什么目的。这个我们要先考虑清楚,然后再找准如何来选择多媒体。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我们的多媒体既有利于学生的学,又有利于教师的教。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可以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就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的精力来制作多媒体来教学。
二、阅读文本要做到有读有悟
目前的语文教学有一种误区,就是课文一定要精讲,把课文讲透了,让学生听懂了那么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把一些本来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悟的内容也在师生的对话中解决了。这与新课改的精神也是不相吻合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司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无论是自由读还是齐读,是分角色读还是自己读,一定要让学生自由读,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在这里,我们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加以指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有针对性的指导,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正确的轨道上来。
朗读既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自悟自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和内化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使既定思维得到发散与迁移,这也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学生活动要做到有张有驰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要有张有驰,这是调节课堂气氛的重要一环。但是我们现在许多语文课堂,都一直让学生在亢奋中度过,学生的活动是一个接着一个,学生虽然也参与到活动当中来,但是由于一直关注活动的精彩与过程,对于文本知识的掌握却在活动中淡化了。所以,我们语文课堂的学生活动要做到有张有弛,“张”就是要让学生的大脑兴奋起来,“驰”就是要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中让自己的大脑得到调整。不能让学生的大脑兴奋过度,这样,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不利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讨论,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最佳效果,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对语文、对生活的理解。
第一、引导学生适度体验,多元化解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文本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握人物形象,从而加深对文本、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于学生自己的切身体验。
前不久,笔者曾有幸观摩了一堂有关于当代诗人高汉的《绵绵土》语文教学观摩课。应该说,教者充分理解了作者创作此文的真实意图和想法。但是,笔者以为,教学过程中,教者将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转嫁给学生,是不妥的。试想,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一堂课45分钟,要想达到与教师同等的理解,是难以想象的。只是,教者一味的以自己的理解,诱导学生,不断拓深,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深度挖掘文本的内涵,而对于不同于或影响自己教学步骤的一些学生的别样理解,则以无关痛痒的评价轻轻带过,笔者是不敢苟同的。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做一定的拓展延伸。这对于学生有效地理解文本本身,提高语文素养,是有着一定的益处的。但是,拓展延伸,也应立足于课堂本身,不能流于语文课堂之外。拓展延伸,也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一部分,拓展延伸的内容须与课堂本身有关,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语文学科特点。过深的分析,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产生语文学习的疲劳;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可能会让学生流离于课堂之外,转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失去了语文课的根本地位。
第二、适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一堂好课,适度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很必要的。
通常情况下,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介绍文章创作的背景,或者由一定的教学活动渗透,或者是教学问题的设计,又或者是直观的影像资料或网络视频等。不管是哪一种情境创设,皆因文本而起,应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灵活运用,适度创设。例如,笔者在教授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一课时,首先以“一一”故错发问,启发学生思考,在文中找出作者一一回忆的往事,并加以概括,然后,从“依依”这个词语的意思入手,再度启发学生讨论,比较“依依”与“一一”的不同含义,了解题目“往事依依”的真正用意。文章不仅仅是叙写了作者回忆的往事,而且表达了作者的对幼时所涉及的人和事的深厚感情。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思考和讨论问题的积极性猛然爆棚,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三、适度整合教学辅助手段,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当下,一支粉笔写春秋,已然不是我们语文教师上课演绎教学的唯一方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一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形象性,丰富了课程教学的内容。
当前的语文课堂上,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上课,这本身是一件好事,这也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只是,个别老师,一味地迎合比赛需求,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上,或是流行音乐高歌,或是网络视频盛行,又或者是五彩纷呈的图片,让人眼花缭乱,多个感官备受煎熬。如果不是会标提醒,还真当做是“中国好声音选秀”或是“中国名胜古迹探访”。对照多媒体设备的基本目的,反倒有喧宾夺主之嫌,语文课倒上成了音乐课、地理课,或是其他课程了。
但怎样的阅读才能达到如此效果呢?关键还在于理解,而且这种理解是在思考和运用中产生的,所谓的“死读书”并不算数。比如有的孩子被家长逼着去看一些所谓的必读书、名著之类的,这样哺育出来的只能是书呆子,是被动地去吸收的傻子。真正爱读书的,达到茶不思、饭不想的,是因为他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莫大的快乐,在阅读中他能将情感融入其中,或笑或悲,或惧或狂,并且读后还会玩味一番,甚至在现实中再去求证一番,有时还与大人讨论一下,也会在生活中引证一下,如此一来,书就读到了骨子里。这样的读不论是读经史子集,或是读日常小报,或是读儿童故事,亦或是杂七杂八的东西,他总能引起自己内心的共鸣,这样的理解与思考,这样的语文运用是超乎任何说教的。想一想,一个孩子如果每天都在大量地与那些心智敏锐的作家进行着阅读的对话,他的语文成绩怎么可能不好呢?
再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响应上级的规定、政策,或者唯恐哪一点不讲到误了子弟,总是兢兢业业地按部就班地将那么多的知识教完,不厌其烦地为学生分析这个、分析那个,一会儿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一会儿引导学生接受什么主义教育、什么思想熏陶,任务太多,孩子也无所适从,刚刚在一点上听得有了味道,想出点东西来,课堂重点就又被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
一、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译介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都是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协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二、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第二步,是学生自主学习并阅读课文。但是,这一次就不是五分钟的快速阅读了,在阅读之前先要完成三个潜在信息的提取工作。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汉语音美、形美、意美。中国的文学艺术是凭借语言意象营造一种境界,这种艺术境界一方面是意的象化,一方面是象的意化。立象通意,意因象显,意生象外。文学艺术借助语言符号创造形象,生成言、象、意交织融合的意象,由可见的物象图式去捕捉不可见的天地造化,这是中国文学艺术最为显著的审美特征。
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天地里,作者、作品、读者相互映照,相互回应,从而构成反器化、非工具化的审美意境。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言”“象”不是外在的器具,它有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审美内涵。“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语文教学要努力挖掘文本言语所包含的审美因素,渗透审美的教育。语文教学要扣住汉语的审美特点,体现人文价值的追求。
语言诚然是工具,是表达思想、沟通情感的工具;但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它拥有内在的人文价值,担有更多的文化使命。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工具,它不像其他工具那样与对象相分离。语言是人类思想的家园。人作为符号的动物,是语言的存在。语言与人,既是二元对立的,又是具身统一的。人们在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时,着眼点在于Z言外在的效用和内在的逻辑建构。然而,如果抽掉语言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与价值倾向,那么,语言就成为没有生命活力和意义的一堆结构化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