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9 07:23: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职教中心督导室,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细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教师职业与别的职业不一样就在于:教师职业是一种自我监督的良心职业、充满神圣的使命感的职业!这是因为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是否真正尽职尽责,很难准确测量,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神圣的使命感去工作!
我们的职业是伟大的,然而,可能由于工作的繁忙与疲惫,也可能由于个人性格的特点,有时我们的工作还有诸如下列的现象:
一个面无笑容、冷若冰霜的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常是“凶”。学生会因此而惧怕,难以产生敬慕之情,从而难以学习上进。所以教师要有平易近人的态度、笑容可掬的表情。要善于营造校园和谐、亲切的气氛,在无形中缩短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面对“后进生”,教师不应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用神圣的使命感在学习上关心与辅导“后进生”,要积极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循循善诱,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在欧美多个先进国家的剧团演员中,常能看到不少的东方面孔;国际著名编舞家们用亚洲音乐作背景音乐的事情也不再新鲜。
比利时当代芭蕾舞团Les Ballets C.de la B.的作品《信任》(编舞Sidi Larbi Cherkaoul),采用中国传统乐器奏出的中国音乐作了背景音乐,舞者们合着那个音乐用象征性舞动表现肆虐于全世界的恐怖活动的场景,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翩娜包殊乌珀塔尔舞蹈剧团(TanztheaterWuppertaI Pina Bausch)的作品《内费斯》(Nefes)中,由印度舞手来演绎的改编自印度传统舞蹈动作;以匈牙利为背景的作品《Wisen Land》中,由韩国舞手合着韩国大众民谣“珍岛阿里郎”演绎改编自韩国传统舞蹈的动作,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场演出如果离了东方舞者,绝对体现不了东方特有的情调和舞动,翩娜包殊乌的舞蹈语言也得不到充分的诠释。
今年,纽约大舞蹈剧场(Big Dance Theater)首次公演了融入日本冲绳地区的歌舞与服装形式的新作品。
现在,有不少著名编舞家们把以亚洲各国为背景的原创作品搬上欧洲舞蹈。默里斯・贝雅(Moris Bejart)为东京芭蕾舞团(Tokyo BalIet)创作了日本武士题材《歌舞伎》(Kabuki);翩娜包殊乌创作了以香港、日本和韩国为素材的作品。
在国际庆典领域,以亚洲为主题,或以中日韩为主题的各种国际庆典在频频亮相;只拿本国传统艺术做国际交流的亚洲各国,也逐渐把交流范围扩大到现代舞蹈(Contemporary Dance)或芭蕾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亚洲各国舞蹈市场的逐渐扩大,其在国际舞蹈界的影响力也在提高。日本东京早就与纽约和巴黎齐名,成为重要的国际舞蹈市场,承接各种海外著名舞蹈团的演出项目。在中国,正在北京、上海等地兴建新的演出中心,举办盛大的国际庆典,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国舞蹈团体。
在韩国,每年有百余个外国舞蹈团访韩,其公演场次也超过200场,参加五个规模不一的国际舞蹈庆典外国团体也有40个开外。
随之,相继出现了专业著名芭蕾舞团亚洲演出事宜的公司,帮助欧美歌舞团策划在亚洲各国的巡回演出。
今后,国际舞蹈界即使不为反映多文化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宣言),更是为了开发新的舞蹈动作和创作灵感,会扩大与亚洲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现在,编舞家们开始厌烦跳脱体裁与混合因素的高新技术,想回归到纯粹的舞蹈世界。这一刻,亚洲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能为他们提供全新的灵感,亚洲也比任何时期更有可能成为新式舞蹈的策源地。
2、韩国与中国的舞蹈交流-走向与诊断
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之间,韩国舞蹈家崔承姬在中国活动了十余载,成了韩中舞蹈交流中的一个转折点。1942年,崔承姬在中国华北地区和北京结束为期7天的演出以后,一直往返于日本、韩国、朝鲜和中国等国家进行演出,在研究所和学校培养了很多学生,为中国舞蹈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她在朝鲜成立崔承姬舞蹈研究所后,于1949年以朝鲜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妇女大会,次年还在北京饭店举行演出。
1951年,崔承姬来到中国,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附设了一个崔承姬舞蹈班,学校还为她提供了住所。在北京青年官与长安剧场演出时,博得了中国总理的勉励。当时,崔承姬跟梅兰芳一起为了确立中国京剧舞蹈的基本动作和中国古典舞蹈的系统化而做过努力。
若到延边大学,能看到师从她的老师们还在传承崔承姬的“朝鲜族舞蹈基础”等教育方法。除此之外,崔承姬的代表作品之一《菩萨舞》的灵感来自中国的敦煌石窟。
就这样,崔承姬作为编舞家、舞蹈家和教育家,为中国的舞蹈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几年前,我访问北京的时候,舞蹈界有关人士告诉我说:中国的众多舞蹈艺术家都曾师从崔承姬。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之间,崔承姬与印度的乌德香卡一起名震国际舞台,成了代表亚洲的东方舞蹈家。崔承姬在美国、拉丁美洲和欧洲的访问演出,在观众和评论家中间博得了良好反应。
崔承姬在访问演出途中接受的采访中提到东方舞蹈的发展可能性,她的先生安漠于1943年发表了《东方舞蹈论》。在古典芭蕾和现代舞蹈以欧美为中心蓬勃发展的那个时代,她好像已经看到了韩中日等国家拥有的东方舞蹈的无限可能。
我非常关注崔承姬用反映亚洲各国文化内涵的作品受世人瞩目的事情。当年,崔承姬的舞蹈之所以在主导世界舞蹈走向的欧美国家大受欢迎,是因为她的舞蹈不同于他们司空见惯的现代舞蹈。
崔承姬的作品中蕴含着玛莎・葛莱姆(MarthaGraham)或玛莉・魏格曼(Mary Wigman)的现代舞蹈作品所没有具备的异国情调(东方人的感觉或情调)。即,崔承姬的作品融会了独创性(东方情调)和普遍性(现代舞蹈体裁)。他们把这评论为崔承姬的独特舞蹈世界,崔承姬又凭借这种评价成为了国际级舞蹈家。
自那以后,韩中两国的舞蹈交流只是以个别舞蹈家之间的私人交流为中心进行着。近几年来,这些交流形式在慢慢进步,不仅有舞蹈团体的访问演出,还进行小范围的共同创作。
从中国北京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被聘为首尔国际舞蹈大奖赛的评审委员,韩国舞蹈家们参加上海国际舞蹈大奖赛等少数人的私人交流得到发展,中国芭蕾舞团的作品《红灯记》将于今年十月在韩国的多个城市上演。
韩国的国立芭蕾舞团也曾在北京、上海举行过演出。开放不久的北京国家大剧院(National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演出季“国际芭蕾明星荟萃”中,有德国斯图加特芭蕾团的韩国籍舞者姜秀珍。
除此之外,中国舞蹈家们还借助首尔国际现代舞蹈节、首尔世界舞蹈庆典、国际演出艺术节等国际舞台,向韩国人介绍自己的作品。但是,韩中之间的舞蹈交流相比韩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交流,在规模、场次以及内容方面都略嫌单调且消极。
3、韩中舞蹈交流――新的摸索
韩中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所以其交流形式也应该更加丰富,不能只停留在传统艺术方面的交流,需要扩大到现代艺术领域。走出单纯的私人交流局限,须变成具体而富有战略性的积极交流。
舞蹈艺术领域的交流也不例外。目前,即便是小规模交流,也有必要增加其频次,今后,这种交流得更进一步,应成为不只属于两国的,结合亚洲舞蹈之长的大规模交流。
在这里,我想提出能够促进韩中两国舞蹈界国际交流的几个方案。
1)扩大编舞家、舞蹈家、舞蹈音乐、舞美、舞台服装、舞台化装、灯光以及剧作家等多个领域的私人交流。
2)通过居住项目进行联合制作
3)利用海外文化中心等,策划联合项目
4)扩大与北京舞蹈学院等学校之间的交流
5)举办与艺术市场有关的东亚舞蹈庆典
韩中两国应该积极推进和丰富舞蹈演出、舞蹈创作等方面的私人交流。编舞家的聘任、舞曲创作及舞蹈原创等,都是为了创作超越韩中情调,融会亚洲艺术之长的作品而进行的最为基础的努力。
进军世界多个国家的韩中文化艺术机构应联手,循环执行宣传亚洲舞蹈的战略方案。特别是,亚洲艺术在国际舞蹈界中的印象还很薄弱,我们须通过这些共同项目,强化亚洲现代舞蹈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新设与上海、首尔和东京的商业性庆典相关的亚洲舞蹈庆典(暂称“Asia Dance EXPo”),它将成为让亚洲舞蹈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
在演出艺术的诸多体裁中,舞蹈是唯一用人体作为媒介的艺术,单凭这一理由,我们可以称之为相互沟通能力最强的艺术种类。新世纪的演出艺术与高新技术有无限的结合可能。不仅是影音作品,激光、电脑和机器人的作用越来越发挥其神威。
今天的舞蹈超越混合元素,经过解体和重组,呈现了新的演出形式。以欧洲为中心创作的革新舞蹈大都是由多名艺术家共同创作而来的。
铜川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为县级建制,事业编制4名。督导室主任由铜川市教育局领导兼任,督学3名,其中1名兼任督导室副主任,1名兼任督导室办公室主任。铜川市督导室现有副主任1名,正县级督学1名,副县级督学2名,办公室主任1名,均为行政编制。
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铜川市委、市政府和铜川市教育局不断加强市教育督导室建设,在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等方面保障督导工作的正常需要,同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在教育管理中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目前铜川市已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教育督导网络,为实施“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教育强市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注重加强专兼职督学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培训、交流参观、实践锻炼、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熟悉业务、善于工作的督导队伍,使各级督学真正成为了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法者,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工作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参谋者、推动者,成为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实践者。2012年全市共有专兼职督学82名,聘任市级教育督察员6名。
2011年铜川市启动实施省级标准化区县级政府教育督导室创建工作,铜川市教育督导室根据各区县督导室现状,制定了全市区县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标准化建设计划书,印台区教育督导室已于今年初首批通过省教育督导团的评估验收。2012年计划宜君县建成省级标准化督导室,耀州区自加压力,要求将创建时间由2014年提前至2012年,2013年区建成省级标准化督导机构,提前完成创建任务。各区县对照创建标准,落实人员编制和督导经费,积极改善办公条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督导队伍建设,为开展教育督导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强化督政工作 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教育督导工作坚持以督政为主,大力实施教育强市战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协调发展,义务教育进入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新阶段。继“两基”全面完成后,全市以创建教育强区县为抓手,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布局调整力度,中小学由2001年的1039所调整到现在的258所,办学规模、效益明显改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宜君县率先建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区、印台区“双高普九”工作通过了省政府评估验收,2011年12月区创建省级教育强区通过省政府验收,铜川市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2010年,耀州区启动实施了“双高双普”区的创建工作。一年多来,在铜川市教育督导室精心指导下,耀州区严格按照《陕西省“双高双普”区县评估验收标准》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已累计完成校建投入近2亿元,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11年12月底通过了铜川市政府初验。2012年5月份铜川市督导室又组织人员对照新颁布的《陕西省“双高双普”区县评估验收标准》,对耀州区“双高双普”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督查,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督导意见并限期整改,确保按期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
宜君县继2008年在全省率先建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后,2011年又将“双高双普”县的创建工作作为实现县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将“双高双普”工作列入《宜君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安排意见》。该县教育督导室在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正视现实,立足自我,全力确保“双高双普”工作顺利启动实施》的调研报告,为宜君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012年,宜君县成立了由县教育督导室牵头的“双高双普”创建办公室,抽调2名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充实督导队伍,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同意“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并印发了《关于“双高双普”县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宜君县教体局对照《陕西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和当前现状,制定了“双高双普”资金投入计划,近期将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双高双普”动员大会,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学前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已建成2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以4所省级标准化高中为主的高中骨干体系基本形成,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3%。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教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办学条件继续改善,省级示范专业数量逐年增加,职教内涵得到提升,以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铜川市职业中专为骨干、区县职业学校为支撑、民办职校为补充的职教格局基本建立。全市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前、小学、初中、中等、高等五级教育体系,为科教强市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深化督学工作 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内涵提升
教育督导工作坚持以督学为本,推进全市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学校内涵提升。2005年,启动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5年累计督导评估了380所中小学校,创建了5所省级,12所市级,35所县级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这些学校成为铜川市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学校和先进典型,在推动全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2009年,在完成第一轮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任务的基础上,同步启动实施了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三年来,全市以实施“316工程”为抓手,以激励、整改为出发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狠抓“三查三改”(即自查自评、自我整改,过程督查、督促整改,评估检查、整改提高),着力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了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育人水平。三年全市共督导评估272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共评出优秀格次78所,良好格次112所,合格格次82所。全市累计建成省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8所,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19所。2012年计划督导评估省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2所、市级3所。
同时,铜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围绕全市教育改革的重点,开展专项督查,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几年来,先后开展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体卫艺工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控辍保学、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中小学减负等专项督查工作,推动了教育改革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突破。
健全督导机制 创新督导评估方法
近年来,铜川市教育督导室不断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双高双普”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县为中心,以督政、督学为主要内容,逐步建立了以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的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督导评估体系。逐步完善了各项评估验收和复查、市县级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等工作程序,完善了督导结果通报、表彰奖励、公示公报以及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等制度,初步建立了与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督导体制,不断增强了督导工作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按照铜川市委组织部、铜川市教育局和铜川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建立教育优先发展问责制和完善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制度的通知》精神,从2005年起,扎实开展了区县政府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工作,把对县级政府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作为督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环节来抓,6年来,先后督导考核了辖区内4个区县,完成了首轮督导评估与考核任务。
(一)召开了全州推进教育强州暨教育督导工作会议
安排了十二五”期间教育和督导工作任务。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曹世凯、州人大副主任宋友达、州委组织部副部长黎致远列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提出了未来几年教育督导工作要突出以下重点:一是进一步提升教育督导地位;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的督导;三是进一步加强对规范办学行为、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教育经费到位情况的督查。会议惩处了度教育督导目标管理先进县市。
(二)对各县市人民政府年教育经费预算进行了督查
州教育“两项办”督查组深入县市检查教育经费预算情况。本次活动由州委副书记彭武长担任组长,4月12日—4月19日。主管教育的副州长曹世凯和联系教育的副州长芮国强担任副组长,共分成两个督查小组,各组由组长、副组长和4名专家成员组成,主要督查各县市人民政府2011年教育经费预算情况,检查落实“三个比例、三个增长”预算情况、各项政策性口子经费预算情况以及其它教育经费预算情况。督查发现:八县市全额落实了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预算;足额布置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足额布置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30%危房改造资金。但古丈县、花垣县2011年度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未达到法定增长要求,尤其是古丈县离法定要求相差2.29个百分点;凤凰县、泸溪县、龙山县有些预算项目欠规范;有些县政策性口子经费预算缺乏。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下发了关于对2011年全州教育经费预算专项督查的情况通报》州教育“两项”办〔2011〕2号)要求各县市人民政府足额安排教育预算。
(三)对全州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工作进行了督查
依照州政府相关领导的批示,根据省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验收规范〉通知》湘政教督通〔2011〕6号)和州教育督导室《关于对全州2011年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的通知》州政教督通〔2011〕6号)文件精神。5月15日至24日,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成5个专项督查组,对全州8县市45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其中15所为民办实事项目学校)13所农村公办幼儿园(为民办实事项目)1所特殊教育学校(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查项目校占项目校总数的77.3%督查组采用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等方式对上述学校建设资金到位、工程进度、内部设施配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查发现:大部分学校的土建工程已完成图纸设计、工程预算,并已进入招标阶段,一些项目学校的土建工程已动工,特别是花垣县土建项目启动快,工程质量高;所有项目学校已完成实验仪器、图书、体卫艺设备需求数量统计,准备招标推销;但除花垣县外,其他县市土建项目进展缓慢,尤其是农村幼儿园土建项目进展更加缓慢,全州13所为民办事项目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只有4所开始土建,其他9所都还没有施工;古丈县、龙山县还存在比较大的建设资金缺口。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下发了关于对全州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工作专
紧迫感,项督查的情况通报》州政教督〔2011〕7号)督促各县市人民政府一是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把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作为教育强县市的重要举措,要按时完成这项利县、利民、利校、利生的重要工程。二是加大投入,积极筹措解决好资金缺口问题。三是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局部学校无法动工的问题。
二、坚持以督学为本。
(一)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
今年上半年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认真贯彻执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的通知》湘教发〔〕16号)文件精神,为使教育督学工作常态化。加强督学责任区尤其是县级督学责任区建设。
加强培训。8县市将各中小学划分为不同的督学责任区,1健全机构。由县政府教育督导室正、副主任督学和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各责任区组长,聘任的县级督学为成员,各自区域内开展督学工作。尤其是花垣县为全县百余所片村小聘请了兼职督导员,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督导网络。3月份,各县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所有责任区督学进行了培训。使各督学明确督学责任区的目的任务、工作方式及要求。
接受社会监督。为全面落实督学责任区制度,2实行督学内容公示。截止四月底,8县市教育督导室在各乡镇中心完小以上学校显要位置都悬挂了督学责任区督学公示牌》将督学的主要内容,督学责任人及联系电话、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县教育局纪检监察室电话进行了公布,方便广大群众对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咨询或举报,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二)开展随访督导
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与全州八县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以及州、县市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分成八个督查组开展了春季开学工作督查。共督查了90所不同类型的学校,1对全州中小学春季开学工作进行了督查。3月1日至3月9日。涵盖了农村和乡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学校以及局部民办学校。督查组采用听取县市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汇报、现场观赏、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各学校开学以来组织教师政治学习情况、教师到校情况、学生入学情况、课程开设和课时安排情况、控辍保学情况、规范办学行为情况、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和校安工程建设情况、收费用书情况、学校平安排查及饮食卫生情况、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情况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督查,督查组肯定了各学校开展的工作,指出了存在突出问题:农村初中和高中学生流失比较大;农村学校师资缺乏;有些学校存在平安隐患;城镇中小学班额过大现象比较普遍等等,提出了整改的建议和措施。
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成督查组,2对全州普通高中办学行为进行了专项随访督导。4月12日—4月19日。重点检查了全州8县市13所高中学校学业水平考查科目的开设、教学情况,开办重点班、考试效果排名、家教家养等。督查中发现:一是各学校学业水平考查科目教学条件得到改善。被抽查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对音体美学科、理化生实验室等教学条件的改善,州民族中学、凤凰县高级中学、龙山高级中学已建成标准的通用技术教室,永顺县第二中学修建了全州最大的室内中学生乒乓球馆。二是教学惯例管理比较规范。古丈县第一中学、永顺县第二中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教案教务处经常检查,教师备课认真,教案详细规范。州民族中学、吉首市民族中学、保靖民族中学把学生必做的实验布置到周,提前公布给实验教师,克服了实验教学的随意性,保证了实验的落实。吉首市民族中学、凤凰县华鑫实验中学非常重视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有详细的教学计划,有专职教师精心辅导,并取得很好的教学
个别学科未开齐;局部学校教学惯例管理欠规范;教学设施设备仍然达不到相关要求;办学行为仍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州政府教育督导室下发了关于对2011年全州教育经费预算专项督查的情况通报》要求全州高中学校要严格按照《自治州中小学教学惯例》自治州中小学实验教学惯例(试行)自治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惯例(试行)要求加强教学惯例管理,实效。三是周六、周日以及其它节假日成建制补课基本得到控制。四是局部学科未开足课时。全面落实州颁教学常规的要求。要求进一步落实湘教发[]36号和州教通〔2011〕9号禁补令,不时规范办学行为,严禁办重点班,严禁成建制收费补课,严禁教师进行有偿家教家养。
州政府教育督导室组成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视导评估组,依照湖南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新颁布的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从政府履行职责、学校办学水平、办学示范性等三个方面对省级示范性高中吉首市第一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视导。视导组听取了吉首市第一中学校长向仍淼同志关于学校办学情况汇报,详细查阅了各种档案资料、经费帐目;分别召开了学生、教师座谈会;问卷调查37人,个别走访50人,随堂听课28节;实地检查了学校各种功能室、校园环境、校舍建设;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管理使用情况、教师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及校本研修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视导组根据各小组的检查情况,经过认真讨论,综合分析,认为吉首市第一中学的主要效果有六个方面:一是办学理念不时创新,办学目标清晰鲜明。学校以“教必以正,学必以勤”为校训,确定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办学理念,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二是德育为首,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学校以学科渗透为主渠道,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形成了注重养成,全员参与”德育模式。三是办学条件不时改善,办学环境进一步优化。吉首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化解学校债务,市财政为学校还债385万元,至此学校1300多万元贷款和负债全部清偿完毕,目前学校既无外债也无内债。四是办学特色比较鲜明。学校科技创新效果突出;重视学生英语口语及能力培养;积极开展语文社团活动;艺体教育独树一帜;学校采用科学先进的方法进行艺体课教学,效果显著。五是教育科研、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科研效果斐然:学校在十一五”期间,有9个课题被省、州教育科研部门批准立项,已有7个课题顺利结题。2011年学校又申报了16个“十二五”科研课题,申报课题数量超越了一些县的总数量。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全省学业水平考试中,高二年科合格率达91.9%名列全州第一。高二年级科科合格率达95.7%名列全州第二。高考二本上线率逐年提高:为8.98%,3对吉首市第一中学进行了视导。5月10日—5月11日。为13%,为24.3%六是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整体呈现良好态势。校长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学历、专业结构合理,团结、民主、务实,事业心强,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近两年组织青年教师参与教育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共计613人次。深入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青年教师全部可以独立制作较高质量的课件。通过视导,吉首市第一中学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办学行为欠规范。学校实行初中和高中合并办学,不符合上级文件规定。二是学校没有实行均衡编班,变相举办了重点班。三是办学条件严重缺乏,校园面积但与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基本要求有差距;迎检资料整理欠严谨、欠科学。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下发了吉首市第一中学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二次视导评估报告》州政教督〔2011〕6号)要求吉首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加强对学校存在问题跟踪督促指导,及绿化面积不够。二是教育教学场地严重缺乏。三是教学质量、资料整理有待进一步提高。该校教学质量虽然有很大提高。并及时将整改情况两个月内书面报州政府教育督导室。
三、健全新的督学队伍
推荐了原州人大主任龙松江、州教育局长秦平、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督学杨昌凡、州人民政府正处级督学彭英雄等4名同志为省督学候选人,今年是省、州、县督学换届之年。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一是推荐了新一届省教育督学候选人。根据《关于推荐第七届省督学人选的通知》湘政教督通[2011]4号)文件精神。这几名同志经过省人民政府严格审查,顺利入选省教育督学。二是聘任了新一届州级教育督学。2011年2月23日,州人民政府根据教育督学聘任有关规定,聘任了龙庆翔等23位同志为州人民政府第五届教育督学,新一届督学的任命,将有力地推动“十二五”期间州教育督政和督学工作的开展。三是各县市依照规定新聘任了县级督学。
四、加强教育督导信息宣传建设
今年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着力很抓教育督导信息宣传工作。
(一)加强教育督导信息员培训。州政府教育督导室为了进一步贯彻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督导宣传工作的通知》湘政教督通[]135号)文件精神。对全州8县市教育督导信息员进行了培训。此次培训会州教育督导室相关人员就网络新闻信息撰写的基本要求、教育督导新闻信息宣传重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讲解,同时对湖南教育督导网《信息系统操作手册》进行了机上操作示范和解读。通过培训,提高了全州教育督导信息在省教育督导网上的采用率。据统计,截止6月17日,州共有59条新闻信息被省教育督导网采用,有6条新闻信息被国家教育督导网采用。
(二)建设教育督导网。今年将教育督导网由原来的2个板块增加为6个板块。督导信息员及时上传信息。起到很好的上传下达作用。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及具体工作
(一)7月。向省上交全州教育督导论文。
(二)10月。
二、工作目标
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和保教质量;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促进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再上新水平,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14年全面实现“双高双普”目标。
三、重点任务
依据《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和市“双高双普”工作规划,我县2014年要顺利实现“双高双普”工作目标,必须重点做好下列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县域各类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的现代教育管理机制;制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的实施规划与保障措施;落实高水平、高质量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责任,形成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合力。
(二)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认真落实“三个增长”等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政策,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并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省市补助资金拨付到位,县级配套资金得到落实。保障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教育发展。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规范各项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科学实施学校布局调整。
统筹县域城乡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需要,科学制定学校、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和基本建设规划,加快高中资源整合。根据县、镇实际,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试点工作。优先保证新建住宅区、城镇改造和开发建设中学校增容用地,优先规划和建设中小学校。
(四)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主要资源。建立义务教育校际合作、城乡合作、区域合作机制,完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和交流制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薄弱学校建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业务培训,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儿、残疾少年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与动态监测机制。保证适龄少年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失学,消除辍学现象。
(五)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把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稳步实施第二轮学前三年教育行动计划,不断改善现有幼儿园办园条件。加强管理,督促民办幼儿园加大投入,规范办园。
(六)加快发展优质高中教育。
加快实施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普集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引领作用,引导各普通高中明确办学定位,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体育活动场所、体育活动室(馆)、理化生实验室和探究室、通用技术教室、计算机教室、艺术教室等部室建设。加强高中紧缺学科教师配备,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
(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进一步加强全县职业教育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把职业教育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示范带动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使学生有更大的就业与发展市场。加强实训基地、骨干专业体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培养,在岗研修与企业实践并重的职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
(八)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充分发挥县教育培训中心作用,将继续教育纳入县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建成覆盖县、镇、村的继续教育系统,基本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四、实施步骤
全县“双高双普”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具体为:
(一)启动阶段(2014年1月)
1.认真学习省市“双高双普”文件精神,召开全县“双高双普”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大力宣传、全面安排部署“双高双普”创建工作。
2.调查摸底,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3.组织考察学习活动。
(二)实施阶段(2014年2-8月)
2014年2月:自查摸底
1.邀请省市教育督导部门对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中小学校有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熟悉、掌握评估与验收标准。
2.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按照《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认真自查,形成自查报告。
3.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依据自查情况,逐步落实具体建设工作。
4.根据“双高双普”标准要求、工作目标和包抓校(园)任务,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双高双普”工作的全面实施。
5.各学区、校(园)要对照评估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现状登记和上报工作,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
2014年3-6月:基础建设
1.县教育局指导各校(园)结合自查摸底情况,积极完善资料,不断规范管理。
2.县财政局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金投放政策,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为如期完成基础建设任务做好保障。
3.县级各部门积极援建包抓校(园),加快硬件建设进度,按照省颁标准建齐部室,完善内部设施设备,确保包抓校(园)校舍条件达到规定标准。
4.县联合督查室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加强督导检查。
2014年7-8月:查漏补缺
1.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中小学幼儿园按照验收标准查漏补缺,继续完善相关工作。
2.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协助包抓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自查自纠。
3.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对校(园)外部环境进行整治,营造县域内“双高双普”创建氛围。
4.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逐单位进行达标检查。
5.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协助包抓的中小学幼儿园依据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督导检查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三)提高阶段(2014年9-10月)
2014年9月:整改提高
1.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中小学幼儿园按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做好整改提升工作。
2.各学区、校(园)向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准备结果。
2014年10月:模拟验收
1.县“双高双普”领导小组对重点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指导。
2.县“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全面模拟验收。
(四)迎验阶段(2014年11-12月)
1.做好省市评估验收的汇报材料及各种资料准备工作。
2.营造验收氛围,全程全方位做好迎验的各项配合工作。
3.向省市上报各种资料。
4.部署迎验环节,全力迎接省政府评估验收,确保顺利通过省上验收。
五、领导机构及职责
为了加强对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县“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统筹协调全县“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并督促落实县级领导、部门包抓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校(园)“双高双普”工作制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教育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成立校建规划组、部室建设组、师资建设组、督查指导组、宣传报道组、成职民教组、资金保障组、校园文化组共八个工作组。各镇、校(园)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本镇、校(园)“双高双普”实施方案,负责组织实施本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和校(园)的“双高双普”工作。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全面负责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研究解决我县“双高双普”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是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是负责全县“双高双普”工作的组织实施,统筹安排实施“双高双普”过程中的具体工作,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工作。
三是筹备县“双高双普”工作动员会、促进会、汇报会和总结会,形成自查报告和工作汇报,整理档案材料,审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检查指导各镇和有关部门、学校做好相关工作,及时向县“双高双普”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四是切实做好与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沟通协调,做好评估验收筹备工作。
(三)各工作组职责
1.校建规划组:由县教育局负责,县住建局协助,主要负责制定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实施学校建设、维修项目工程。
2.部室建设组:由县政府采购中心负责按要求配备中小学教学仪器、器材、图书、报刊、实验台、柜、架、桌凳、语音设备、计算机等设施;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规范部室建设,指导做好部室的管理与应用。
3.师资建设组:由县教育局负责,县人社局、编办协助,主要负责校长、教师的选拔任用、培训交流、师德教育和考核,按标准做好教师的编制配备。
4.督查指导组:由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县联合督查室协助,主要负责填写、汇编各种材料表册,指导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部门、校(园)完成档案资料建设。
5.宣传报道组:由县委宣传部、教育局负责,信息办、电视台协助,主要负责影像、图片、文字信息资料采集工作,印发宣传资料,制作专题展板,编发简报,指导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校(园)的“双高双普”宣传工作。
6.成职民教组:由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县教育局协助,主要负责全县的成职幼教工作,加强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农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做好档案、资料汇编,加强职业、民办教育工作。
7.资金保障组:由县财政局负责,县教育局协助,主要负责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保障“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发展,确保“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经费,积极筹措资金,为校舍维修及内部设施配备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填写“双高双普”有关经费投入表册。
8.校园文化组:由县教育局负责,主要任务是深入各学校调研并检查指导各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和质量。
(四)相关部门职责
县委办、县政府办:负责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推动“双高双普”工作有序开展,安排重大会议及各项活动。
县联合督查室:对实施“双高双普”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及“双高双普”包抓部门工作进度进行检查、督促,定期汇总通报。
县教育局:负责全县“双高双普”具体指导和实施,指导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和校(园)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按照“双高双普”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做好自评工作;组织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县发改局:负责把“双高双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相关部门编制规划,做好教育建设项目有关审批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落实教育投入政策,安排好“双高双普”专项资金,保证教育经费拨付到位,切实加强对“双高双普”工作的资金保障和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涉及教育的财政经费管理以及2011-2014年县财政对教育投入情况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县监察局:负责对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和行为,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县人社局、县编办:负责按照省定标准要求,从全县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科学设置教职工编制;加大宣传和整治力度,禁止非法使用童工。
县公安局:要认真编制全县0-18周岁本地、外地居民户口花名册。
县公安局、县工商局:负责保障师生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依法加大对非法雇佣童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打击处罚。
县国土局、住建局:做好学校基本建设和布局调整土地征用、规划工作,保证教育用地项目的正常审批,减免教育项目用地费用;将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纳入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建设。
县国税局、地税局:负责加强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工作,确保足额入库。
县文广局:负责做好“双高双普”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好学校周边营业性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
县统计局:负责做好县域内教育工作数据统计,及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
县审计局:加强对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学校经费等各项教育经费的审计,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县司法局:负责指导相关部门和中小学校做好法制教育工作。
县卫生局:要加强对校(园)卫生防疫工作的监督指导,负责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检查,负责传染病防治和常见病治疗,负责做好“三残”少儿的筛查、鉴定。
县民政局:做好低保家庭儿童、残疾儿童、贫困学生补助工作,完善资料及相关数据。
县食药局:要加强对校(园)周边商店、摊点和校(园)内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严防食品中毒现象在校(园)发生。
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对本辖区内中小学“双高双普”创建工作负总责,配合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征地等问题;把优先发展教育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和考核机构;积极协调包抓部门,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积极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做好本辖区0-18周岁人口文化程度登记造册工作;做好适龄人口“控辍保学”工作;整理“双高双普”档案资料。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做好“双高双普”的督导工作。
六、考核奖惩措施
(一)县委、县政府把“双高双普”作为全县2014年重点工作,与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签订“双高双普”工作目标责任书,纳入本年度对各镇(三农发展服务中心)及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教育工作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作者简介:陈锁庆(1954-),男,江苏金坛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主任,副教授。(江苏南京21118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教育厅重点课题“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及教学质量标准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SJG080)、学院重点课题“教学质量建设标准研究”(项目编号:JY11-35)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035-02
一、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建设的依据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督,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质量保证体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2006]16号文件)的颁发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以内涵建设为中心,重点抓教学质量,预示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2008年,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育[2008]5号文件)指出:“高职评估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为重点的质量保证体系,促进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内涵质量建设,必须重视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质量监督。201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标准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把教学质量提高作为提升高职办学内涵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方向。
高职教育“以提高内涵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四合作”为主线的发展方向”,促进了高职教育普遍重视内涵质量的建设,而建立有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适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建立相对完整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反馈体系以及相对应的运行保障机制,形成教学从管理、检查、督促、反馈到整改的闭环系统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质量保障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构建“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1.构建了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由教学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组织实施,两个部门并列运行可有效保障质量监督。为适应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需要,在教学质量监控实践中,我们探索出构建学院“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即4个系统、2级组织、3支队伍和3级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有效监督、控制、评价、反馈保障。其中的“4”,即建立了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的4个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督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其中的“2”,即院系二级督导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院督导室负责全院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反馈保障和二级教学单位督导组负责本系部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价与反馈指导。其中的第一个“3”,即3支队伍,院系专、兼职督导员队伍、学生信息员队伍和企业兼职督导员队伍。信息员队伍负责收集和整理本班级教学质量信息,企业兼职督导隶属于各个系部管理,参与系部的教学质量监督。其中的第二个“3”,即三级保障,形成学院、二级教学单位和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与反馈保障。
2.实现了多元化、多主体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监控是依据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与反馈,如何科学、合理、公平评价,建立与教学质量标准相对应的评价标准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基本保障。在实践中,我们用3年时间初步完成了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通过研究和不断实践的修正逐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多元化、多主体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实现学院、企业兼职督导和社会第三方参与的多元化、多主体教学质量评价。即学院内部对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状态的评价、对教研室教学工作状态的评价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其中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同行、二级教学单位领导、二级督导组等完成,在评价指标设计和评价权重上,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指标侧重点不一样,这样可使评价结果较客观,教师易接受。外部评价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兼职督导、实践指导教师和校友对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对学生定岗实习的职业能力的评价、社会第三方对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在聘请企业兼职督导员方面,选择以人力资源部部长为主要对象的兼职督导,因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毕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最熟悉。因此,从2010年开始,学院根据二级教学单位规模共聘请了56个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部长为学院兼职督导员,得到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为了有效发挥兼职督导员在教学质量方面的监督作用,每年完成一次对系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评,根据需要为二级教学单位学生做一次讲座,每学期完成一次听课任务,为学院督导室提供人才培养有关质量信息。教学质量测评则通过二级教学单位实习巡视教师给企业兼职督导和实习指导教师发放评价表的方式对学院系部教学工作和学生职业能力等进行评价。2011年,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又引入了第三方评价单位,即目前公信力较好的社会评价机构”麦可思评估”,对2010年的毕业生质量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企业和社会第三方对学院教学工作状态和教学质量的评估,使学院从上到下普遍重视教学质量内涵建设,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近几年来,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处于同类院校前例。
三、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工作是一项针对活生生的人而开展的一种促进人的身、心、能健康发展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劳动和观念形成的过程。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对某一名教师或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应该建立在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从教学活动过程来看,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是关键因素、学生是重要因素、教学管理是条件因素、质量监控是保证因素,评价的作用是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并提出指导建议。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从教师工作的责任心、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教师的教学责任心表现在教学态度、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教师的为人师表等方面;教学能力表现在教师课程的掌控能力、教学内容的取舍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调节学生心理的能力等;教学水平表现在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知识及技能的迁移能力和学习运用能力等。对学生学习监督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和学习质量进行监控。学习态度表现在课堂学习的精神面貌,对待专题研讨、调研、社会实践等学习任务的态度等方面;学习风气表现在遵守组织纪律、尊重教师、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学习质量表现在完成学习任务(作业、报告、演讲)等的质量。对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主要检查管理者为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质量并提出指导意见;对管理者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者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为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设施和师生对教学、生活等方面的建议意见落实情况等。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分两条线运行,分别由不同的主管领导管理,其目的是能够较好地实现督管、督学与督教。为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和质量反馈的要求,三支质量监控队伍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学院督导对教学质量监督的主要形式有听课、座谈会、专项检查、常规检查、实习巡视监督等。其中听课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重点听四类教学人员的课,即学期评价排名靠后的教师、学生信息员反馈意见较大的教师、近三年进校的青年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青年教师偏多是各个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学院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使青年教师较快通过教学关,通过对“青兰”工程实施的监督检查,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学比赛、说课比赛、课程设计比赛,组织青年教师听优秀青年教师上公开课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质量关,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企业兼职督导对学院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通过毕业学生顶岗实习、课堂听课、座谈会和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实习巡视督导等方式进行。学生信息员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主要通过各个班级学生信息员每月报送的教学质量意见书、座谈会、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对上述三支队伍反映的教学质量问题,学院督导室根据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三个反馈渠道,即通过每周的教学例会反馈一些面上较普遍的教学质量问题;通过对系部主任或书记反馈系部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中发生的教学质量问题;通过对教师一对一反馈教师个人在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有效促进了学院二级教学单位、教研室教师重视教学质量。
四、建立评价相对应的激励制度
教学质量的提高,仅仅依靠教师、管理者的自觉性或教师的奉献精神是不够的,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运行机制,其中评价激励制度是激励运行机制的重要保障,评价激励制度包括二级教学管理激励制度、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激励制度、科研工作质量激励制度、教学团队建设激励制度及教学改革与创新激励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形成有效激励运行机制;通过激励制度的有效执行,可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挖掘教师潜在的教学能力。在构建“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过程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特别重视激励机制的运用,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工作激励制度,对教师教学质量每学期评价一次,与教师的工作绩效、职称评定挂钩,有效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对二级教学单位和教研室的教学工作状态每年评价一次,对获奖二级教学单位、教研室在校园网上公示,极大地促进了二级教学单位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研究和学生就业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
五、注重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提高工作能力
教师的教育职业能力不但表现在教师的实践能力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教育理论及教学工作的研究中。教育职业性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和教学工作的研究能力,通过教育理论的研究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是教师教育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得到他人尊重的基础。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可以有效促进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会教学研究或不能对教学工作很好地研究就不是一个好教师,教学工作的研究过程也是其教学工作的反思过程,用批判的思想、探究性的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改革热点问题,把总结上升到经验,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或教学风格或教学思想。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领导非常重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专门制定了教师科研激励管理制度,并规定二级教学单位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都有研究任务要求,将其作为每年对二级教学单位、职能部门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学院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例如,督导室自2008年以来先后完成了一项院级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一项省级重点教改课题“工学结合背景下教学工作状态评价研究与实践”、一项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质量校企共同评价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又成功申报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及教学质量标准建设研究与实践”立项。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开拓了督导人员教学质量监控的视野,加深了督导工作人员对质量标准、评价标准以及教学质量监督的内涵认识,提升了督导室成员的督导工作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
(一)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现状
自1986年以来,建立了国家、省、地、县四级教育督导机构,网络逐步建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成立了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室)。98.5%的地(市)级建立了教育督导机构,其中91.1%是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全国共有2716个县建立督导室,其中人民政府称谓的占82.7%。
全国共有专(兼)职教育督导人员46245人,其中专职督导人员19984人(含专职督学9033人),兼职督学26261人(含教育部聘请的总督学顾问、国家督学及各级督导机构从派、无党派人士中聘请的特约教育督导员5116人)。
为加强国家一级督学队伍建设,1991年12月,国家教委制订了《国家教育委员会督学聘任暂行办法》。至今已聘任了七届302位国家督学,现任第七届国家督学99人,其中含省部级总督学顾问5人,派特约教育督导员4人。
为提高督学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自1987年以来,国家教委委托华北、华东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举办全国地市以上督导人员岗前培训班;各省也负责开展对县区督学的培训工作,各级督学基本上接受了一次以上培训。
自1983年恢复教育督导工作以来,从督导的实际内容来看,我国教育督导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督政”为主的。督政主要是对教育行政及其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就学校而言,侧重于对学校的领导与管理、财政与教学设备、教职工与校舍以及政府办学的精神是否得到认真贯彻执行等“行政性”的内容的督导和评估,看他们是否严格执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否有效地对学校进行了科学的管理。
从组织体系建设来看,我国教育督导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构成,所形成的是“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从组织模式看,有独立模式、相对独立模式和教育部门内部设置模式等多种,并由此形成了三类机构:人大通过决议成立的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政府批准成立的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内设教育督导机构。
我国教育督导部门是以行政权力为本开展教育督导工作的,无论是对下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教育执法检查,还是对中小学校、民办学校和职业学校的督导检查,都是依靠行政权力推动的。教育督导部门所拥有的行政权力的大小以及对其的使用成为我国教育督导的关键。所以,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的核心价值是“权力至上”。这就是为什么各级教育督导机构都是“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都非常重视自己的级别。不少教育督导机构的行政级别都高出平行部门半级。教育督导机构的领导不少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兼任,或担任督导部门的领导的级别要高于同层次机构的领导级别。一些省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甚至由省教育主管领导兼任。
(二)教育督导面临的问题
我国近现代教育督导的政策和手段较比欧美等国家相对落后,教育督导的基本制度存在漏洞,已出台的制度覆盖不全面,只作了表面的规定,没有制度的具体操作规范和延伸,细节工作含混。这就导致了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队伍本身、学校等各环节对教育督导的淡漠、轻视,也导致在实际督导过程中出现了随意性强和层出不穷的不规范行为。
1.现有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教育督导工作专业化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教育督导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督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是重要基础。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建立起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机构,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督学队伍,督导人员近5万人,其中专职近2万人,但远远无法满足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
督导室编制少,工作多。接受调查的地市教育督导室辖区平均有716.74所学校,43.13万学生,但只有5.04个专职工作人员,3.57个专职督学、28.25个兼职督学,专兼职督学比例为1:8,40.2%的专职督学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专职督学的人事编制既有公务员编,也有事业编、合同聘用制和借调。每位专职督学平均要负责200多所学校的督学工作,还要加上督政。67.4%的被调查者表示现有督导队伍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督学职业发展前景有限。89.5%的被调查者所在地区没有出台文件落实督学的待遇,90.6%的地区没有实施督学职级制度,88.6%的被调查者表示督学的职业发展前景一般、较差或说不清。
督导队伍专业化水平有限。90.7%的被调查者所在地没有实施督学专业分类制度。55.8%的地方没有督学在职培训,在43.0%有督学在职培训的地方,75.2%的被调查者认为督学培训质量不高,不能有效提升督学的专业水平。
2.地方性督导实施细则缺位
督学工作在实践中开展得较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7%的被调查者所在地的督政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57.0%的地区没有出台地方性督导规章制度,60.5%的地区没有督导实施细则。调查发现,督学工作在实践中一般比较重视办学条件、规范办学和素质教育落实情况,对《教育督导条例》中规定的校园安全、师资队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很少纳入督学范围。在督政方面,教育经费保障情况是关注的第一任务,但是对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均衡发展情况,各级各类教育的规划布局、协调发展等情况重视不够。
3.督导结果受重视程度不足
教育督导作为重要的教育监督反馈系统,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督导机构的高层次、督导流程的严谨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督导结果的使用。督学撰写的督导报告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能否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采纳决定了督导工作的权威性。当前,部分督导工作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调查发现,75%的被调查者所在地教育督导室拥有至少一种公开媒体,但却有63.2%教育督导结果很少或者从不在公开媒体上公示。58.1%的教育督导结果与学校和教育行政系统领导干部考核挂钩。59%作为同级政府表彰下级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40%作为上级党政机关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督导结果受重视和运用程度较之以前有很大提升,但仍有40%左右的地区重视和运用不足。51.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整改建议落实情况一般,2.3%表示落实情况很差。
教育督导国外探索经验
在英国,一开始,督导的主要范围是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其主要职责是对教育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到19世纪末,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而在这时,随着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和经济发展对劳动者文化水平的更高要求,普及中等教育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公立学校教育。1902年的教育法就强化了教育督导的职能,中央教育部重新改组了皇家督学团,使之下辖三个层次:初等、中等和技术教育。教育督导的范围扩展到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和生活,教育督导也逐渐由以检查为主向专业指导、课程和考试监督的方向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督导扩大到了除大学以外的整个教育事业,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国的教育督导(在美国一般称为教育辅导)。在19世纪早期,教育督导也是一种监督形式。而且是由非专业人员或委员会来监督学校的运作。很快,这种监督和控制教师的组织引起了教师的较大反对,教师和监督人员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矛盾,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19世纪末期,非专业人员对学校的监督和检查被专门的督导人员所代替。20世纪早期,由于美国工业化的发展连教育也深受影响,这时教育督导也主要是为工业化服务的。到了30年代,教育受到进步主义的影响,学校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教育督导则主要是评价,其监督功能相应地降低,督导的方式也主要是合作式。20世纪50―60年代,面对飞速发展的新科技浪潮和激烈的国际间科技竞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和推动科技的发展,教学改革就成为教育的热点,而为教育服务的督导自然强调的是课程发展。
美国对督学也有很高的要求。根据美国学者的一项抽样调查,督学一般都有一定的教学经历,平均教龄为7.4年;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获博士学位的占15.4%,获硕士学位的占65.7%,而且大都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平均年龄为38岁。美国各州大多要求督学人员学过教育行政、教育视导、教育心理、教育测量和评估、教学法等方面的课程,并必须参加教育督导方面的实习和专业训练。总之,美国除了专业训练、工作经验方面的要求外,对督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性格特点也作了特别的规定。
法国18世纪中叶,就出现了对所有儿童实施公立教育的思想,并且影响不断扩大,各级地方当局开始加强对教育的控制。而建立教育督导制度以监督学校和教学工作的思想在大革命之前也已经出现。到大革命期间,这方面的呼声亦很强烈,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如大革命初期,制宪会议提出,由国家的代表监督学校;1792年孔多塞建议,设立由四个人组成的机构监督和领导中小学等等。但是在此后的相当一段时间,由于政治动荡,这些主张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实现。直至拿破仑执政时期,当时的著名政治家塔列朗提出了一份教育法草案,其中再次谈到教育督导问题,这个法案被拿破仑接受,法国教育督导制度随之正式建立并开始全面推行。当时拿破仑把权力集中于一身,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所以法国教育督导制度也就带有中央集权特点。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形成了国家、大学区、省三级督导制度。中央一级教育督导机构(国民教育督导总局)设在教育部,由部长领导,设国民教育总督学、国民教育行政总督学,他们是总理的教育顾问。各级地方督学辅佐当地教育行政学长视察、监督和指导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
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启示
(一)督导机构独立化
建议尽快出台文件,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督导室的行政级别、人员编制、经费预算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否则,地方教育督导工作在实践中会因属地党政主要领导重视程度不同而出现巨大差别,很难真正实现对教育工作的“监督规范”,仅仅停留在配合地方教育局和人民政府的工作“大局”上。
(二)督导人员专业化
建议参照教师准入制度设立全国统一的督学资格考试(审核)准入制度,明确督学在职业发展、工资待遇、在职培训等方面政策,确定督学数量与学生(学校)数量的比例,专、兼职督学的比例以及兼职督学的工作内容要求。只有通过督学准入制度、职级制度、在职培训制度才能帮助督学队伍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只有专业化,教育督导才能真正实现对教育实践工作的“专业指导”。
(三)督导内容标准化
案例描述
在督导中我觉得张山镇中小学比较重视美育教育,在学校工作计划中认真部署,成立了由校长、分管部门和艺术教师组成的美育领导小组,保障了美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学校美育工作扎实开展。
中小学都有有开展美育活动的多功能报告厅,同时把桃花村桃园实践基地作为美育实践活动场所,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张山镇桃花节文艺活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美育工作也有许多美中不足之处,需要提高。比如说美育教育的环境布置简单,美育活动开展的形式相对单一,美育教育的内容不丰富,活动时间特别是学生自主活动时间无法保证,美育教育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案例分析
美育教育的盲区,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家长对美育教育的漠视
在我们县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尤其在乡镇留守儿童更多,很多孩子都是和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一起生活。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孩子语文、数学考试得了多少分,孩子能在学校里学点拼音、识点汉字、做点算数题,家长就认为老师教的好,自己的孩子很能干。甚至有溺爱的家长认为老师把孩子看好,不出事,就万事大吉了。
二.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张山镇中心学校有12个班,配备了两名音乐专业教师、四名美术兼职教师,张山初中有7个班,配备了一名音乐专业教师、两名美术兼职教师。两校教师配备虽然基本符合要求。但是作为兼职美术教师,都是学校教学一线的语文、数学教师,本身就担任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职责,试问还有多少精力投入到美术教学中呢。而且他们的业务能力、美育教育教学的理念层次不齐,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教师参加教研和学习提升的机会不多
学校已经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创造机会让教师出去学习。并在学校各项评优评先活动中给予美育教师同等机遇。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看到张山镇中心学校和张山初中音乐、美术教师近三年来参加县级专业培训各一次、参加国培各一次。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师在职称评聘、兴趣小组辅导工作量计算、福利奖励等各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但是部分教师由于教学工作繁重,基本上抽不开身外出学习。所在的学校,由于平时业务学习的内容专业不对口,即使让这些教师在工作之余参加他们的业务学习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一年到头也很少会有人去坐下来听她们上课,看她们开展活动,给她们提些建议。她们去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比赛和研讨活动机会也很少。
整改建议
那么,如何让这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美育教育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明白并重视美育教育
学校可以利用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和社会展示学校美育工作的成果,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向家长宣传美育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对家长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美与兴趣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孩子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家长心悦诚服。
二.进一步完善教学的硬件设施
学校根据美育教育教学的要求,高标准完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的硬件建设。比如美术教室可以适量地为孩子提供绘画的颜料、纸张,手工制作的原材料;音乐教室可以添置一些学生用的乐器、音乐教学的教具等等。也可以发动学生把家中闲置的绘画和手工材料,带到学校一起共享。
三.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
一、考核原则
以经常性检查评估为手段,以提高办学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综合教育局机关各股室对各学区、各市办学校、各民办学校每项工作的检查考核量化打分情况和通报情况,分类排队,评定位次,促使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二、考核项目和权重
对各学区、各市办学校、各民办学校的考核,以教育局20**年工作要点为考核内容,以各项工作评估检查和通报情况为主要依据,按分值比例,逐项汇总量化。
1、学区考核权重400分
⑴学校常规管理50分。其中校园环境2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有关股室检查评估意见,由办公室负责评定;学籍管理及控辍保学20分,由普教股负责评定;师资培训10分,以7月份培训骨干教师情况为主要依据,由师教股负责评定。
⑵教学管理20分。其中教学秩序1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由办公室负责评定;文体活动10分,以春季中小学生运动会和第二届科技艺术节活动评比结果为主要依据,由教研室负责评定。
⑶布局调整10分,按应有学校所数(包括幼小一体化学校)与现有学校所数的比例测算,比例越大,分数越高,以完成本年度任务情况为主要依据,由发展规划股负责评定。
⑷成职教工作20分。其中两报两送和组织送教下乡活动10分;职教后备生源管理5分,没有初中的学区,按有初中的所有学区的平均分值计算;成人学校建设5分。由成职教股负责评定。
⑸教育经费使用与管理10分。以各学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情况和各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为主要依据,由财务股负责评定。
⑹综合办学水平20分。由督导室以全年督导评估结果为依据负责评定。
⑺教育宣传20分。其中信息工作10分,由办公室根据各学区所报信息篇数及《**教育》采用情况负责评定;电视教育宣传10分,在《**在线》栏目中,每配合录播一期计5分,两期以上计10分,由党办室负责评定。
⑻校长队伍管理10分。以对学区校长在岗检查情况为依据,由人事股负责评定。
⑼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和窗口单位20分。由纪检监察室根据市评议办对各学区民主评议打分排位情况进行评定。
⑽办学声誉和自身形象50分。对于工作不宜量化的考核项目,如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由教育局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股长、主任依据了解到的各学区及其校长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定。教育局班子成员评定所占权重为30分,其中自身形象8分、工作能力8分、工作实绩14分。各股室股长、主任评定所占权重为20分,其中自身形象6分、工作能力6分、工作实绩8分。由党办室负责汇总。
⑾办学规模80分。其中万人口在园幼儿20分,万人口在校小学生40分,万人口在校初中生20分。没有初中的学区,万人口在校初中生所得分值按有初中的所有学区的平均分值计算。由普教股负责评定。
⑿教学质量90分。其中上半年、下半年两次期末调研测试成绩分别20分(优秀率10分,平均成绩10分);小学毕业生会考成绩30分(优秀率15分,平均成绩15分);中考成绩20分(优秀率15分,升学率15分)。没有初中的学区,中考成绩所得分值按有初中的所有学区的平均分值计算。分别由教研室、普教股、招生办负责评定。
2、市办学校考核权重340分
⑴校园环境1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有关股室检查评估意见,由办公室负责评定。
⑵教学管理20分。其中教学秩序1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大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文体活动10分,以春季中小学生运动会和第二届科技艺术节活动评比结果为主要依据,由教研室负责评定。
⑶职教后备生源管理10分,由成职教股负责评定。
⑷教育经费使用与管理10分。以各学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情况和各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为主要依据,由财务股负责评定。
⑸综合办学水平20分。由督导室以全年督导评估结果为依据负责评定。
⑹教育宣传20分。其中信息工作10分,由办公室根据各学校所报信息篇数及《**教育》采用情况负责评定;电视教育宣传10分,在《**在线》栏目中,每配合录播一期计5分,两期以上计10分,由党办室负责评定。
⑺校长队伍管理10分。以对学校校长在岗检查情况为依据,由人事股负责评定。
⑻民主评议基层站所和窗口单位20分。由纪检监察室根据市评议办对各学校民主评议打分排位情况进行评定。
⑼办学声誉和自身形象50分。对于工作不宜量化的考核项目,如学校管理、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由教育局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股长、主任依据了解到的各学校工作情况进行评定。教育局班子成员评定所占权重为30分,其中自身形象8分、工作能力8分、工作实绩14分。各股室股长、主任评定所占权重为20分,其中自身形象6分、工作能力6分、工作实绩8分。由党办室负责汇总。
⑽办学规模和控辍保学80分。其中办学规模50分,按服务区域万人口在校生数评定。**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按所在乡镇人口测算,市二中、市四中参照测算;控辍保学30分。由普教股负责评定。
⑾教学质量90分。其中上半年、下半年两次期末调研测试成绩分别20分(优秀率10分,平均成绩10分),中考成绩50分(优秀率25分,升学率25分)。分别由教研室、招生办负责评定。
3、民办学校
民办小学考核权重240分
⑴学校常规管理30分。其中校园环境2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有关股室检查评定意见,由办公室负责评定;控辍保学10分,由普教股负责评定。
⑵教学管理20分。其中教学秩序1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文体活动10分,以春季中小学生运动会和第二届科技艺术节活动评比结果为主要依据,由教研室负责评定。
⑶综合办学水平30分。其中硬件建设10分、学校管理10分、校园文化建设10分,由普教股以12月份联合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负责评定。
⑷教育宣传20分。其中信息工作10分,由办公室根据各学校所报信息篇数及《**教育》采用情况负责评定;电视教育宣传10分,在《**在线》栏目中,每配合录播一期计5分,两期以上计10分,由党办室负责评定。
⑸办学声誉和自身形象30分。对于学校管理、学校建设等不宜量化的工作,由普教股依据了解到的学校及其校长工作情况排位评定。其中自身形象、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各10分。
⑹办学规模40分。由普教股按在校生人数评定。
⑺教学质量70分。其中20**年小学毕业生会考成绩30分(优秀率15分,平均成绩15分),上半年、下半年两次期末调研测试成绩分别20分(优秀率10分,平均成绩10分),分别由普教股、教研室负责评定。
民办初中考核权重250分
⑴学校常规管理40分。其中校园环境2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有关股室检查评定意见,由办公室负责评定;控辍保学10分,由普教股负责评定;职教后备生源管理10分,由成职教股负责评定。
⑵教学管理20分。其中教学秩序10分,以3月份教学秩序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由办公室负责评定;文体活动10分,以春季中小学生运动会和第二届科技艺术节活动评比结果为主要依据,由教研室负责评定。
⑶综合办学水平30分。其中硬件建设10分、学校管理10分、校园文化建设10分,由普教股以12月份联合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负责评定
⑷教育宣传20分。其中信息工作10分,由办公室根据各学校所报信息篇数及《**教育》采用情况负责评定;电视教育宣传10分,在《**在线》栏目中,每配合录播一期计5分,两期以上计10分,由党办室负责评定
⑸办学声誉和自身形象30分。对于学校管理、学校建设等不宜量化的工作,由普教股依据了解到的学校及其校长工作情况排位评定。其中自身形象、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各10分。
⑹办学规模40分。由普教股按在校生人数评定。
⑺教学质量70分。其中上半年、下半年两次期末调研测试成绩分别15分(优秀率7分,平均成绩8分),中考成绩40分(优秀率20分,升学率20分),分别由教研室、招生办负责评定。
三、突出成绩奖励分值
1、单位工作成绩特别突出,20**年度受到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表彰或在本地召开过全市现场会的,分别奖励加计20分、15分、10分、5分,奖励加分按最高项加分,不重复加分。
2、承担**师大顶岗实习和支教任务的学区和市办中学,酌情加计3-5分。
3、承担省市年度督导评估、教学评估等重点工作任务,并顺利通过评估验收的学区、市办中学、民办学校酌情加记3-8分,对不能顺利通过验收,存在问题较多影响全市工作大局的酌情扣除3-10分。
四、考核办法
1、教育局各有关股室按照考核项目和权重,结合对每项工作的检查评估量化情况和通报情况,测算分值比例,逐项考核打分,并将各学区、各学校获**市级以上表彰和通过现场会等形式经验推广情况于20**年1月25日前报党办室。新晨
2、党办室将各股室考核打分情况进行汇总,按学区、市办学校、民办学校(民办初中、民办小学)等不同类别和层次,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队。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2—0069—05
著名国际远程教育学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英联邦学习共同体总裁约翰.丹尼尔先生在谈到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时,以英国开放大学质量为背景,提出了“质量文化”(A Quality Culture)概念。认为所谓质量文化,是指一种长期自然形成的有关质量的意识和观念,比如质量的价值取向、质量的道德伦理、质量的哲学思维、质量的创新意识和质量的行为准则,从而对质量行为和实践起着导向、规范和制约作用,形成一种自身质量的目标、环境、制度、标准和形象等。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包容性和自主性使其形成独特的质量文化,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一切与质量相关的讨论都具有其现代远程教育“质量文化”的独特性。[1]
向开放大学转型之际,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将成为各级电大普遍关注的重要命题,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支持服务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本文认为应引入过程价值取向理论以及教师发展质量观,针对以往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教师发展为导向,构建和完善两级多层多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质量控制、协同创新、教师培养、激励机制实现教师发展教学质量保障,达到将质量监控提升到质量保障和提高层面的目的。
一、依据过程价值取向树立教师发展质量观
价值取向是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成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是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2]教育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就是在教育质量评价中体现出来的特定的价值观,支配或决定着教育质量保障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价值取向与以泰勒为代表的目标价值取向不同,强调全部过程的交互状况以及过程本身的价值,并不受预期目标的限制。在过程价值取向中,教师的角色地位发生了根本地改变,成为整个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促进者。[3]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般是把质量监控作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初期是以制定教学质量标准为主要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较为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如选派专家督学深入教学一线,引入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等,对于控制和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属于比较狭义的监控做法,使广大教师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无法发挥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依据过程价值取向理论,教师不但能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而且还能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等院校,尤其是创新型大学,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积极性,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岗位聘任和职务晋升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资格。在这一背景下,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并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教学内容,尽可能地促进教学工作,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已成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依据过程价值取向理论,注重对广大教师教学发展的引导,使其逐渐在教学质量的控制中发挥出对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
西安电大不断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注重课堂教学以及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部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的基础上,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满足教师不同发展需求,以强化教师发展为导向的质量保障措施。如实施教师四级岗位评聘分离,以能力绩效确定岗位制度;设立科研基金,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实施项目制,鼓励专兼职教师发挥团队作用积极制作网络课程、教学课件;实施各类教师奖励制度,配合中央电大教师培训计划多元化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等等。逐渐从理论和实践上将质量监控提升到质量保障的高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以教师发展为导向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是教和学质量效果的集中体现,而教学的复杂性以及教学质量效果表现的复杂性,是要由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学习者表现出其最终效果。但是在现代远程教学中,实施面授与网络的混合教学,除了在面授教学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之外,网上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呈现,网络教学的引导与主导等,无不渗透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而,只有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加注重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质量水平,以教师发展为导向,不断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并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持续稳步地提高。
在开放教育试点初期,人们重视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现了招生规模的不断增长。但是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质量、规模、结构、效益之间的相互矛盾。一些高等学校在不断完善教学质量标准的同时,重视教学质量信息的获取和反馈,开展了学生评教、同行评议和专家评估等活动;有的高校还成立了督导室,组织专家督学进行常规和专项督导工作;有的高校还建立了学生信息员制度,甚至邀请社会成员共同监督教学质量,强化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一体系更多地强调了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励,难以形成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随着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不断更新,以及为适应向开放大学转型的发展要求,针对以往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结合现代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需求,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引入过程价值取向理论和教师发展质量观,以教师发展为导向,将可以实现对教师的被动评价到主动引导,从而最终实现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构建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目标。
三、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两级
多层多维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保障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但是,影响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还有教学、办学、支持服务、学生等各个层面,以及校部和分校常规督导、专项督导等。因此,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中,要明确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主导思想,重视两级多层多维的互动作用。而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更离不开两级多层多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配合。
(一)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
1. 建立支持服务质量控制机制,以保障教学基本质量
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与质量控制体系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两个子系统。它们相互联系、相互统合和相互补充。支持服务体系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背景,以信息为基础,通过对信息筛选、甄别、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将信息转化为服务,并反馈给提供者以及质量测评体系,作为其质量监控指导的调整依据。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其科学的数据分析统计能力,将各种测评信息与通过其它方式接收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支持服务体系,作为回复各类支持服务对象的重要参考信息。
支持服务体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根据现代服务业的理念,由专业化的教育服务机构以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为众多远程教育办学机构、资源提供方和广大学习者或学习型组织提供的教育支持服务。通过支持服务体系,搭建信息立交桥,实现各类教学信息的共享,促进校部和学习中心的纵向衔接,促成业务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信息收集为基础,通过信息沟通,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接受公众咨询,通过信息交流,促进业务部门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教学服务质量。而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则是以提高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标准理念与原理要求,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组织内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在教育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设计及实施、支持服务和信息反馈整个过程中,将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切控制因素统筹起来,形成了一个具有明确任务、职责和权限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其教学质量测评的系统原理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过程方法进行测评体系的结构设计。[4]运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PDCA戴明环(图1)与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模式(图2)原理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并将其纳入质量测评的范围,注重质量管理的改进与提高过程。[5][6]
信息化动态测评系统运行过程如图3。
教学质量保证是依据系统管理理论,以信息的反复交互为载体,通过质量控制体系与支持服务体系的协同运作,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对教学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解决,实现一体化运行的体系。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一体化运行中,系统进行发现问题、形成方案、落实方案、检验成效、整理推广等五次信息交互,达到吸收整理和推广提高的目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见图4。[7]
2. 建立多维互动协同创新机制,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支持服务质量控制机制的建立,实现了教学基本质量的保障,而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在校部与分校之间,教学部门、办学部门和管理及支持服务部门之间,以及学校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多维互动协同创新机制。行政会议制度、教学联席会议制度、教学责任共同体制度、学生义务信息员制度的实施,正是多维互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开放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正能量的集中发挥。
建立行政会议制度,可以实现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组织行为的高度统一。学校通过行政会议直接了解和掌握分校办学的发展动态,了解分校办学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分校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将行政会议精神传达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学校行政会议能够成为分校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可以提升内部协调能力,更能使分校之间以及分校与总校之间实现更为有效的互通联动。
建立教学联席会议制度,可以实现教学工作的统筹管理。定期召开由学校主管教学校长主持、教学部门、办学部门和管理及支持服务部门共同参加的教学工作联席会议,在共同了解、分析学校教学工作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增进学校职能部门与办学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统筹各方力量,共同把握教学方向,深入了解教学现状,科学分析教学工作具体实际,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和良性发展。
建立教学责任共同体制度,实现教学部与分校教学责任的共同分担。在教学管理部门与分校之间建立教学责任共同体,共同分担教学责任,共同保证分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部门作为教学指导职能部门,充分发挥教学安排和资源建设的指导作用,深入基层指导教学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分校作为教学工作的执行实体,应更加主动地联系相关教学部门,共同落实教学环节和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责任共同体的协同运作下,分校和教学部门更加理解了各自的价值,在促进教学工作中有序地进行开展,在保证质量方面可以分别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责任教师与分校的沟通与联系也会更加密切,更加促进了教学的管理和教学的改革,从管理制度上为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建立学生义务信息员制度,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真正负责。在各年级中按一定比例遴选出热爱学习、热心服务、关注教学质量的学员,组成义务信息员队伍,定期和不定期地向学校教学督导室反馈有关分校教学及管理情况信息,参加教学质量保证论坛主题讨论,反映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支持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3. 建立教师培养专业发展机制,保障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以上两种机制的建立,从基础上实现了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但是如要保障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还需要构建教师岗位培训平台以及校内外交流平台,以及教学团队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构建教师岗位培训平台,实现教师整体水平提升。让更多教师有机会参加中央电大专业课程培训,及时组织二级培训,使全系统相关专业课程专兼职教师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最新要求;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历进修;以教学督导、教学评估和教学责任共同体形式经常性组织公开课、观摩教学,从普通高校和中央电大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和科研知识辅导,实现教师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构建校内外交流平台,实现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国外著名高校、特别是一些现代远程大学建立友好关系,让教师以访问学者等形式到国外高校交流学习;也可以邀请国外远程高校和国内普通高校以及中央电大专家教授到学校交流讲学。不断调动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其教育科研的新思路新想法,使其在制作网络课程、教学课件的构想、角度、呈现方式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实施上下联动的教学团队建设,实现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动态发展。校部专业、课程责任教师作为教学团队的组织者,根据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校以及分校发展规划,科学制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分校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地域特点和分校优势,积极配合校部遴选优秀兼职教师;校部责任教师组织团队成员进行课程资源设计和开发,积极创建特色专业和优质资源;分校作为教学组织实体,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利用特色专业和优质资源优势,开展面授与网上教学活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远程教学适应性,根据成员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结合分校所提供的教学信息,实施团队成员的动态管理。
4. 建立激励教师促进发展机制,在教师发展基础上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实现开放大学目标,不但要建立支持服务质量控制机制,实现教学基本质量的保障;还要建立多维互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但要建立教师培养专业发展机制,保障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更要建立激励教师促进发展机制,在教师发展的基础上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激励教师促进发展机制,主要是通过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和各类教师奖励制度,激发教师投身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奋发拼搏;通过实施项目制,鼓励专兼职教师发挥团队作用积极制作网络课程、教学课件;通过设立科研基金,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在教学改革中发现课题,在教学交流和实践中获得灵感,发挥团队作用共同研究、破解难题、形成一定的成果,并转化为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实践,在实现专业发展的同时,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通过“教学、教学管理、技术创新奖”评审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其创新能力。在以上激励教师促进发展机制的实施中,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为开放教育教学奠定了基础保障,实现了在教师发展基础上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目标。而就电大的实践个案也说明要实现和保障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健康持续稳步提高,更离不开校部和分校两级督导,教学、办学、支持服务、学生多个层面以及校部、分校日常教学督导、督导室专项督导多个维度的相互促进和相互配合,更需要两级多层多维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