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考试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5-03 03:41: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专考试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专考试总结

篇1

1五年制大专语文的问题出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

首先,教学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欠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综合的培养

专职教育人才并不同于普通的大学生,走出校园后,他们将会是社会某一领域的精英和模范,而现今的大专语文教育仍存在普遍的教学问题,课本内容的生硬枯燥,仍旧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和作品格式化的分析,课本知识对学生能力强硬的灌输,使这些中华五千年的语言文字的精华几乎变成了无用的考试提纲,看上去生硬无味,学生学起来完全没有动力,考完就丢了书本,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学到的知识用不上,那么大专语文开设有何意义,学生学习当然也不会有动力,问题的根源存在于大专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课本内容不丰富,教学资源匮乏,例如大部分大专语文教学内容中大多涵括:唐宋元明清的诗词歌赋和文言文,普遍的学生应付考试的教学模式也只是朗诵课文,熟读,背诵,了解大意,熟记各意,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令学生增加了古文知识,但其中精髓并非能全部领悟,这让教师们在教授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难题。

其次,学习问题:大多数学生忽视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许多专科教育的学生过多重视专科专业的培养,对大专语文学习欠缺耐心和兴趣。从小时步入学堂,到长大成人迈进社会,语文课从来都是必修课,升学要考,考研要考,毕业还要考,但是作为一门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灵活性极大的学科,有多少人重视过大专语文的存在?不可否认专科专业却是将会是将来求生过活的生计,但大多数专科教育的学生却将目光过多地关注在自己的专业教育中,往往忽视了从小到大的语文教育,殊不知,中华的语言学科中蕴藏着民族的灵魂和精髓,学好了语言文学可以提升精神素养,增强性格气质。据调查研究显示,多数学生反应大专语文并不难,只要看好书就能学好,这显然是将学习圈在了死记硬背的范围内,只要能考过,能升学能毕业就行,只要能进行正常的日常交流,能读能写就可以了,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让大专的语文教育始终处于停滞不前,收效甚微的阶段。

最后,环境问题:各大院校也没有过多地重视语文

语文教学在考试制度,学习习惯上没有被精心制定严苛的计划和制度,学校不重视学生自然也不重视。虽然社会各界都纷纷强调了,通过基础语文教育增强学生素养和文化水平的建议,仍然有相当多的院校并不重视语文课程的开展工作,虽然毕竟是专制教育为主,必须以社会的人才需求为首要宗旨,但是也必须以“学做事必先学做人”为宗旨,第一,专科语文的教学环境依旧有待改善,比起教学资源丰富的专科教育,大专语文师资力量仍旧不够强大,与此同时带来的教学方法的单一枯燥也是原因之一;第二,学校还有责任帮助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从对语文感兴趣,喜欢语文,再到热爱语文,并能全身心得学习语文,乐在其中,学校应开展学习小组,古文角,现代文讨论社区等活动一样能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兴趣,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不情愿,更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吸收;再次,考试制度也并不完善,由于语文考试自身灵活灵相当高,正确答案不确定的特性,又加上同学们普遍存在“求过就好”的消极心理,应对考试死记硬背的策略造成考试“只要背了,就能过”的制度缺陷,俗语有云:严师出高徒。既然考核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因此,大专语文的学习环境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2面对大专语文存在的顽疾,必须对症下药

(1)丰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改革课本。如前文所说,大专语文有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的弊病,笔者认为要丰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改革课本,让内容更加贴紧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更加生动饱满,扩大视野,吸引学生自己去看。在课本中可以大量增加一些时事政治,甚至是年轻人都关注着的娱乐性的社会新闻,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又开阔了视野和增加了知识量,例如:在大专语文中一直涉及的《红楼梦》的若干章节,以及四大名著的精彩片段,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当下流行的新版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的视屏片段,这样的做法优点在于,首先,通过影像的演绎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实复杂的人物关系,心理活动以更彻底地领悟文章的深意,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文字的单一,视频的教授可能更加立体,更加多彩丰富。同时不妨采用一些专业课的教学方式,在学校的安排下,适当增加一些课外的拓展和实践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情形下原本枯燥的教学将会更加生动有趣。

(2)可以考虑适度地增加大专语文的日常监督和考试制度。另外,这不仅仅是在形式上和规则上的严苛,而是更加灵活的、内容丰富地进行考核,出卷的形式可以不局限于出题和答题,更灵活的论文和实践报告形式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考试的诚信度也应加大监管制度,如果能灵活到“考试连小抄都不知道从何打起”,那就差不多完备了。严格考试和平日监督制度,松紧结合双管齐下。一定能较彻底地改善大专语文松垮的体系。

3 总结

总的来讲,大专语文的发展,那就是关注未来社会道德修养发展的未来。大专语文的教育在我国专科教育领域的地位绝对不可小觑,她的存在关系着新生代的个人素养和道德观念,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总体来讲的发展态势依旧呈稳步上升,要彻底改变先进大专语文教学的状态,她的改革之路也将充满艰辛,笔者认为,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日常监督和考试制度的完善比较为大专语文教学的病根起到一定的作用,最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和措施,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全教育界的关心和注目,让我们一起关注大专语文的发展,那就是关注未来社会道德修养发展的未来。

篇2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这一数据在2001年1.44%,2003年的数据是1.98%,2005年是1.60%,2007年是2.25%,[2]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不高且提升缓慢,而幼儿科学教育则是公民科学素养的早期形成的重要保障,对幼儿培养起到关键作用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水平将会直接制约国民整体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笔者也在学前教育专业任教,在2012年冬季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时侯(12月22日),有学生(理科生)因害怕世界末日来临,而选择放弃考试。这虽然只是个案,但我们未来的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从这一愚昧行为中可见一斑。

1.2适当增加自然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在指导幼儿科学活动中,幼儿教师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的任务,对于孩子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生物、物理、化学现象都要能深入浅出地作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适当增加自然科学方面浅显的与今后幼儿教育工作相关的知识,将自然科学作为基础学科正常开设,这对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有极大的帮助。

2如何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

2.1现行课程设置不利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的通识课程中包含了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而三年制大专的课程除了表1所列举的相关课程以外,并无其他自然科学相关课程。那么三年制大专是否可以增设与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类似的自然科学课程呢?三年制大专的同学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已经比较完整的学习了自然科学的课程,那么知识的简单重复学习,便没有了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在课程里面几乎没有了自然科学。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是,各校学前专业现行的教育大纲几乎都可以概括成教心学(教育学、心理学)加技能(美术、音乐、舞蹈等)的模式。比如在教师的教育专业性方面,当前各校学前大专课程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为主,而没有将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纳入到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设置体制当中。[3]这样的后果导致学前专业毕业生自然科学知识参差不齐,良莠不一,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学过以后也不知道在实际的工作中怎样传递给幼儿。

2.2三年制大专需要怎样的自然科学课程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根据现存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幼儿教师的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学前专业大专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以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一门以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为主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总体教育实践为60~80个学时为宜。第二,对实际的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山东女子学院董旭花教授主编的《幼儿园科学园(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中活动54—简易直流电动机模型。[4]该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初显的认识电和磁的相关现象,让他们感到好奇,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对自然的热情,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虽然大专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此活动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但很多的同学没有完全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在自然科学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以通以上类似的活动示例为背景,让未来的幼儿教师自己动手完成活动示例中要求的各项内容,然后对活动示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对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笔者把这种对师范生的教学过程叫做“从运用到知识”法。第三,现有的自然科学教材不适合当前的教学,应根据实际为该门课程编写专门的教材。该教材的编写应遵循逆推或归纳过程,从幼儿教学的实际出发,归纳出需要学前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材的编写可以按照“从运用到知识”法,重点以剖析幼儿科学教学中实际教学活动为主,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篇3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重要基地。小教大专培养的学生将来是小学阶段的骨干教师,在大专阶段的教学中。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小”就是要突出培养小学师资的特点,“大”就是要使毕业生具有大专水平,因此培养大学专科程度小学师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同于一般的师专和中师。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来说,它又不同于一般的中文专业课,它应有其独有的特点,以适应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小教大专现当代文学课教学进行了初步性的探讨。

一、小教大专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素质和自学能力较差。

小教大专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源较差,凶五年制专科的录取分数线很低,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因家庭贫困等原因成为五年制专科的学生,这样就造成了小教大专学生素质较差、底子薄的现象。而现当代文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自学能力,在课外自觉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初步具备对作品的赏析、阅读、分析能力,而这些对于小教大专的学生来说根本不具备。

(二)教学方法、手段相对保守、陈旧

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都处于相对保守、陈旧的状态。在教学观念上,缺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与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明确认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知识积累,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教学方法则基本上是“满堂灌”,忽视实践环节,不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考试考查中,依旧偏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力的测试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二、小教大专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探讨

(一)因材施教,精心选择授课内容。

对于小教大专生来说,除了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文学史知识外,应注重培养对问题的思辨能力以及分析、鉴赏和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上应简化思潮论、流派论和作家论等内容,侧重展开对作品的阅读和批评。以重点作家的作品深入分析来示范,对其生平及作品阅读分析提供必要的前人研究成果的资料,对陈旧落后的观点,以最新的研究成果来替代。

对于课时所限及教学深度和广度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还精选讲课专题,对重点作家作品的选择,更多考虑作家的代表性,尤其是在新时期有了新认识的作家。同时要注意不同体裁的作品分析。同一体裁的作品也要根据不同的艺术风格来设置精讲的关节点,比如同是小说教学,鲁迅的小说定位在“解析阿Q”上,茅盾的小说定位在《子夜》宏大的结构上,而沈从文的小说定位在散文化和乡土风格上,做到每个精讲课各有侧重,各有方法。

(二)传授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在小教大专的教学中,传授必要的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较强的自学能力。而在传统教学中,任课教师包揽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等五个环节,学生只是机械地听和记,最后形成了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不良学习习惯。这种教学方式过分重“教”:而忽略了“学”,因此,我们应努力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使他们具有主动构建自己知识能力结构的自主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指导作家作品的分析方法

在小教大专阶段,学生的自学尤为重要,而学生往往对大专学习手足无措,这就要教师进行指导、传授和启发。我们教师的课堂讲授在注重指导性、启发性、示范性的前提下,更要注意使学生明白教师是怎么分析的。为什么要这样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方式、方法,获得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对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的分析要强调怎样着手分析、讲思路、讲方法,使学生通过听课获得的是一种能力,学到的是一种本领,有效地贯彻“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比如介绍一个作家艺术风格的形成时,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这位作家所处的环境、生活道路、个人气质、文化教养、审美情趣等方面分析讲解,并且在课下布置学生运用此方法来分析其他作品,写出读书笔记。如讲完“解析阿Q”就布置“解析高觉新”、“解析祥子”,讲完舒婷的《致橡树》就布置分析其他朦胧诗的代表作品,使学生学会方法,举一反三,能自己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这样的上课就不再是“满堂灌”了,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讲和导。学生离开了教师之后,面对其他的作家作品,也完全可以自己独立赏析、评价,真正具备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阅读是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必备条件,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然而许多学生只是背笔记以应付考试,而不是通过阅读来体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蕴。所以,教师在开课之初就可给学生列出课外阅读的书目,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督促他们多读好的作品,通过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教师还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师要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要指导学生根据教学需要学会选读,重要作品学会精读,泛读篇目学会略读。为快速积累知识学会快读,初步尝试对比阅读,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转变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改变过去一个人、一支笔、一本书的“灌输型”教学模式,除教师讲授以外,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配合课堂教学。一是通过教学课件充实和拓展教学内容,凸显该课程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艺术性、审美性的特点。多媒体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形象感和抽象思维能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二是组织学生观看根据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改编的影视片、戏剧表演等,并引导学生谈改编的得失,开展分析评述,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赏析水平。这样,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内容的直观性,而且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视听愉悦中更深切地感觉到现当代文学作品隽永的意蕴。三是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接受,积极性不高的弊端,我们设计并实践了以兴趣带学习的教学活动,即成立话剧团,开展现当代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增强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审美感受力,使学生在兴趣中增长知识,在思考中培养能力,在实践中提高素质。

(四)加强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突出面对小学的培养目标。

从小教大专学生的年龄来看,他们是未成年人,从小教大专的培养规格上看。他们是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思想素质应放到最重要的地位,对于未来从事小学教育的小教大专生来说,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审美情趣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最感兴趣、最能开启他们思路、最能拨动他们心弦的地方人手。联系作家创作思想及文学思潮、文学风格的演变,充分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来触感共振,从而进入较高层次的审美状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机地融合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加强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既可提高教育质量,又可优化教学效果。

篇4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438-01

1 背景 实习期满注册护士单独值班前护理部进行全院范围理论考试一直是护理部掌握他们护理理论水平及与护理实践相结合程度的重要方法。考试的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知识,基本护士素质,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基本护理操作原则,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等。2005-2010年参加理论考试的护士共计348人,总及格率为58%,优秀率(即90分以上)为38%。

2 一般资料

2.1 护士情况:参加考试的护士的学历情况:中专180人,大专140人,本科28人。及格率分别为中专33%,大专66%,本科85%;优秀率分别为中专11.6%,大专22.9%,本科21.4%。

2.2 试卷内容结构与考试结果

分析总成绩及各部分内容的及格、优秀情况,本科、大专学历护士好于中专护士。尤其计算能力方面。核心制度方面,本科好于大专与中专护士。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中本科、大专、中专三者的及格情况有一定差距。在总优秀率方面本科好于大专护士。但计算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两部分大专本科差距不明显,尤其理论联系实际大专超过本科。

3 现象学分析

针对理论考试的情况,运用质性研究中Van Manen的诠释现象学的理论研究法,以半结构性的深入访谈方式收集资料。预先设计访谈提纲,作为访谈的指引,避免因遗漏而影响资料的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1]。

3.1 研究对象的伦理问题

为保护被访谈者的隐私,研究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在访谈前向被访谈者讲明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承诺用编码代替姓名,以保护隐私,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3.2 资料收集

研究者与被访谈者共同商议访谈地点,选择双方交谈方便、不受干扰的地方面谈,并经被访谈者同意采取现场录音。在访谈中,根据被访谈者的意愿采用访谈录音、笔录和及时回忆的方法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5],尤其注意观察和记录被访谈者的表情、语速、语调等的变化,同时对其感受或观点进行及时澄清、确认,不断循环的提问和证实,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如此循环直至饱和。

3.3 资料分析

访谈后的资料均以被访谈者的编码进行整理,研究者反复阅读记录,并力求使自己沉浸在资料中,从参与者的观点来看问题,对被访谈者的谈话内容及当时的表达方式进行细致地分析,深入理解资料的含义[6]。经过整理后的材料通过自省、比较、归纳,采用类属分析法,形成并提炼主题。

3.4 结果

经过深入地访谈和分析,提炼出4个主题:基本知识掌握低于预期、基础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低于预期、基础理论不扎实、学习理论知识动力不足。

4 讨论

护士毕业后的第一年工作,是从学校进入社会,由学生成为护士的转型关键期,是他们职业生涯的起点,他们的培训培养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护理工作是操作性很强的,护士们从实习期就特别关注操作的练习,尤其在毕业后的工作时,一针见血的高穿刺成功率是他们的追求,相对理论学习和积累的意识淡薄。同时,一年护士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工作后,他们身份转变,适应岗位工作的压力很大,身心疲惫[2]。

《护士条例》颁布实施后,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医疗风险防范意识、病情观察能力、急救能力、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Peggy Rupp Wysong 和Evelyn Driver 的研究表明,病人对护士技能最大要求是人际交往能力,如友好的态度、准确的聆听、幽默感、良好的记忆等等占94%,而对操作技能的要求只占59%。

目前一年护士的培训培养是一对一带教,老师与护士一组工作。临床护士严重缺编,至今的床护比还有没达到1:0.4的科室,临床工作压力大,老师忙于日常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向带实习护生那样手把手指导护士,一般情况下,老师是把关的角色。护士的理论学习依赖自觉的情况比较多。护士学习理论以专科为主,许多基础知识被忽略而模糊。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的学习以背诵为主,很少进行联系工作实际的深入理解。

由此,一年护士的培训培养已经引起护理管理者教育者们的注意。在一些医院的科室进行改变性尝试,如实行培训计划单式[3],成立护理培训中心[4],学校教育开始强调工作本位学习(work based learning),即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开发能力标准的起点,以工作能力标准的达成为目的,强调学习的结果是获得胜任工作的能力而非单纯地获得知识,并强调教育结果的行为目标化与可测量化,以便在工作现场创造新的学习机会的教学模式。【5】

一年护士的培训培养是规范化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部分,希望在今后的培训培养计划和实施时,围绕临床工作实际要求,加强管理者教育者与一年护士的沟通,两方面确立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以期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选,主编.护理研究与应用[M].香港∶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202-205,212-214.

[2] 林兵思,林梅,沈国丰.独生子女护生职业素质缺陷分析及教育对策[J].护理杂志,2009,26(7A):61~62.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级“五年制大专”护理6、8班学生为试验组共139名,其中护理

6班学生共68名,男5名,女63名,平均年龄(16.87±0.98)岁;护理8班学生共71名,男11名、女60名,平均年龄(17.50±0.85)岁。每个试验班分为4个小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三贴近”创新教学模式为指导,多媒体与PBL和CBL双轨并用的教学方法。另选取2013级“五年制大专”护理1、2班学生为对照组,共135名,其中护理1班学生共66名,男8名,女58名,平均年龄(16.46±0.95)岁;护理2班学生共69名,男14名,女55名,平均年龄(16.73±1.10)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全部采用“教材+板书”式传统教学法。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贴近临床 (1)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上,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4]。进一步明确以学生为主体,模拟临床实际工作环境,以临床常见的生理学典型病例为问题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把控下,保证不偏离主题,使学生在一段相对短暂的时间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答辩等方式,有效地掌握生理学有关知识。试验组班级在上课前,随机选取学生代表参与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商讨并确定临床典型案例,根据课程标准和资格考试大纲要求提出针对性的问题,“问题”难易的关键是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是引领学生的思维[5]。如在讲授低氧对呼吸的影响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输以纯氧,只宜输以低浓度氧(30%~40%)?”,这样“生硬”的问题可能不会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且无临床表现及血气检查结果而增加难度,致使教学效果不佳。同样的知识点,如果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5年患者,1周来病情加重,咳嗽,心悸,气喘,夜间不能平卧。血气分析PaO2 45 mm Hg,

PaCO2 60 mm Hg,pH 7.30。改善缺氧,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持续高浓度给氧?还是持续低浓度给氧?”,这样的问题具有临床表现及血气检查结果,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降低了问题难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紧紧围绕上述思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代表给予解答,教师进行小结和补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案确定后,首先由教师选取典型的临床真实病历,整理出完整的病历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体检、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图片资料等有关问题发给试验班级各小组,让学生初步了解患者入院时情况[6]。由教师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各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并通过教材、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阅资料总结出本组的见解,然后安排各组再次讨论,最终每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在上课时进行总结归纳性发言,其余组员均可参与问题讨论,期间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发散思维。讨论完毕,教师根据病历和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点评、解答疑点。期间教师可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像、动画、视频、声音、色彩等信息的有机整合,使以往枯燥、抽象不易理解的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进行针对性系统的解答,并总结教学经验,对学生的新观点、新思维给予表扬[7-8]。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理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些临床医学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理学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将传统的单向直接灌输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式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为实现“贴近临床”,注意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对常见多发病进行仔细讲解,特别是紧密联系正常生理规律、功能及数值并反复强调,对一些与临床联系不紧密的知识让学生简单了解。在CBL教学中,教师要精准地掌握和熟悉病案中涉及的生理知识和临床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研究课题设计、精心备课,加强与临床医师联系,扩大知识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将所学生理学知识与临床异常症状进行对比,揭示疾病发展、转归及诊疗,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来获取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生理学知识。

1.2.2 贴近基层 (1)目前基层卫生人员缺口大,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医学人才的单向流动,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农村的生活条件、社会服务水平、文化发展程度与城市差距明显,加之资金投入不足,不少基层医疗机构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医疗设备陈旧等情况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城市接受医学高等教育的医学毕业生不愿意到乡镇和农村去,滞留在城市的多,到乡镇卫生院等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较少。广大基层群众需要的是对一般疾病的诊疗、基本的健康教育及基本预防疾病的知识,少得病和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根据上述现状,以本院“贴近基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重点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掌握,并将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过程始终贯穿到生理学教学过程中。(2)教学内容针对性调整:结合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条件的有限性及生理学学科特性,在生理学理论教学中,重点讲解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常用生理指标正常值及生理功能;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注重临床实效,加大实验课时,同时对实验项目进行取舍,重点开设与基层临床相关的实验项目,将案例教学及情景模拟教学法穿插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并要求学生人人过关。重点开设“ABO血型系统鉴定”、“正常人体心音听诊”、“人体心电图描记”、“人体动脉血压测量”、“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人体体温测量”、“瞳孔对光反射”、“视力测定及视觉检测”、“听力检测”及“人体腱反射检查”等实验,而如“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声波传导途径”、“破坏动物一侧迷路的效应”及“去大脑僵直”等与基层临床联系不大的实验做简要讲解。

1.2.3 贴近资质考试 (1)研究课程标准,渗透到教学中:执业资格考试作为国家级考试,具有严肃性和规范性,考题难度和范围严格按照大纲设置,考题的信度和效度都经过严格的检测,考生需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9]。为适应资质考试的变化,以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对生理学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课堂设计上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根据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编写的知识点汇编,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同时以生理学教材为蓝本进行授课,把执业资格考试中出现的高频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和穿插,以生理学相关联学科知识互相渗透,融会贯通[10]。教师通过举一反三使学生真正了解知识,在训练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立体整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采取指导预习、吃透要点、归纳总结、联系实践、强化训练的方法进行授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毕业后资质考试过关率。(2)强化训练,改变考核方式:传统的学校考试试卷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较侧重记忆性知识。而执业资格考试采用选择题,包括A1、A2、A3、A4题型,通过近几年试卷分析得知,记忆性题量逐年减少,而解释、综合应用题型在逐年增加,同时,重视对考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查。故传统的学校考试与执业资格考试侧重点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考点知识的提炼和强化,研究和理解考试大纲,熟悉题型,并将其较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及课程考核当中,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另外,医学专业学生由于学习繁重,考前易出现明显的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等,导致考生学习成绩下降[11]。所以除了注重强化训练、改变考核方式外,还应依托学院心理咨询部门进行适当的考前心理辅导。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并结合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包括理论成绩(70%)和实验成绩(30%)。问卷调查围绕教师采用“三贴近”创新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习需要、是否提高学习兴趣、是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等6个方面进行,对试验组每班随机下发60份问卷调查表,共120份,学生不记名填写。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教师采用“三贴近”创新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实收12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100%。试验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教师采用“三贴近”的创新教学模式符合学习需要,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能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今后的资质考试,且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可见相比于“教材+黑板+粉笔”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三贴近”的创新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更好地贴近临床、基层和资质考试。采用“三贴近”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学生既提高理论知识又增强实践动手能力,见表1。

2.2 两组的期末成绩比较 本次期末考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习题设计上充分体现“三贴近”的职业教育创新办学理念。试验组期末成绩为(84.3±17.3)分,对照组期末成绩为(71.4±14.7)分,试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篇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07-01

1 资料与方法

对7所卫生学校81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了81卷,收回81卷,有效81卷,有效回收率100%,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

2 原因与分析

2.1基本情况

2.1.1本年度在我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中本科学历占1.2%,大专学24.7%,中专学历74.1%;护理专业学生占90.1%,助产转业学生占9.9%;学校统一安排的占87.7%,家在本地自己联系学校的占8.6%,有3.7%的学生因为家在本地并想留在本院自己联系本院;有3位学生是自己一个人来的,有19名学生跟同学一起来,有59名学生学校老师陪同来报道。

2.2所有实习学生到本院后都按照我院实习生培训计划的要求组织岗前培训并考试,考试完毕后将学生分配到各科室开始实习。岗前培训有护理部组织,时间为半天,地点安排到我院多媒体教室,由护理部工作人员讲,考试安排到当天下午或第二天,考试成绩不达标的学生按照制度不给于补考,直接退回,因我院是本县唯一一个综合性公立医院,担心学生不能实习影响学业,护理部讨论决定组织补考,合格后进入临床科室。

2.2分析

我院护理人员学历普遍低,本科学历占3%,大专学历占29%,中专学历占60.2%;取得中级职称的护理人员占7%,取得初级(护师)职称护理人员占11%,取得初级(护士)职称护理人员占64%,有带教能力的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2.3实习生的管理由实习单位护理部(医疗医务科)、科室护士长、带教老师和学校四方管理。新疆内的和我院签约重点实习单位的学校每年学校专门老师负责将学生带到本院,将名单和学生交到我院相关负责部门后离开,学校和我院负责部门经常与学校负责老师沟通,在学生实习期间到我院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这些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好。疆外和疆内一些非我院定点实习学校的学生自己联系后到我院报道,大多数学校没有负责人,学生实习期间不会和我院有关部门联系,不关心学生的实习情况。

2.4学生培训、讲课、考核严格按照实习计划执行,所有工作在科室进行,科室指定的带教老师负责学生培训,护士长审核,护理部定期下科室经过提问、查阅资料的方法考评科室带教工作。

2.5科室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带教不能完全实现一个学生专门一个老师带教,大多数科室学生跟班不跟人,因没有男护士值班室,参加值班男护士在医生值班室休息。

2.6因接受的实习生严重超负荷,不能按照学校实习手册的要求内、外、妇、儿系统的全面的轮换。我院指定的实习计划每一个学生在一个科实习5周,每周科室组织小讲课。

2.7学校对学生很严格,学生习惯被别人管,不提醒不会动的思想,等实习开始学生从学校出来,以下感觉放松,科室工作忙,老师不能时刻盯着学生,学生自学意识差,实习质量差。本科生综合素质比大专生好,大专生比中专生综合素质好。大多数学生在实习期间能遵守本院纪律,部分学生尤其自己联系的学生经常出现旷工,迟到,早退,脱岗,学习主动性差等现象,有些严重违规学生我院没有办法与学校负责人联系,学生被退回学校。有些学生家在乡下,路途远,自己租房住,生活散漫,学习质量差。

2.8有80%的提前结束实习,为了参加培训班,未护士执业考试做准备,使医院最初指定的实习计划无法正常进行,造成科室对学生的管理不一致,带教老师讲课时间不好安排,出科考试提前进行。

3结论

3.1为了更好地带教实习生医院应该有专门管理实习生的部门,专人管理,组织培训和考核,定期下科室检查,实地查看学生掌握各种基础操作和专科操作的情况,能做到学生系统管理,在医院有人管有人教的局面。

3.2学校要负起责任,安排实习后要在实习期间到学生所在医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与医院有关部门交流,理解带教情况。

篇7

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ISO 9001标准和ISO 9000族标准之间的关系,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ISO 9000和ISO 9001都和质量管理有关。当我们谈论有关企业管理的话题时,经常会问:“你们单位搞9000了吗?”这里,“9000”不再是一个数字,而是被当成“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代名词来使用。如果谁对这样的提法听不懂,或者认为这样的提法不科学,毫无疑问会招来众人瞧不起的眼光。但是,我们对ISO 9001标准到底了解多少呢?有这样一段并非笔者杜撰的笑话。甲说:“我们单位已经搞了9000了!”乙说:“这算什么!我们单位一开始就搞14000,高水平起步!”丙说:“真是羡慕你们!我要建议我们领导搞18000,一步到位!”

这段笑话一方面说明公众的质量意识在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我国的质量管理普及教育做得还很不够。的确,不用说一般公众对ISO 9000族质量标准缺乏基本的了解,许多已经获得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对标准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就连专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也不敢妄言对标准条款完全准确地理解。不包括前言,GB/T 19001-2000标准的总字数不到一万,受过初中教育的人都很难遇到一个生字,但初次接触标准的人都会觉得,看似简单自然的表述蕴含着深奥的道理,以至于许多高学历的人士也把ISO 9001标准比作读不懂的“天书”。

可以这样说,中国企业已经从观念上接受并认同了ISO 9001,但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从整体上来说还是肤浅的,熟悉ISO 9001标准的质量管理人才还是十分缺乏。这些都直接影响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甚至让不少人对标准本身产生怀疑。我们认为,开展ISO 9001标准的普及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质量管理体系人才培养的现状

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和人事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无疑对培养我国的质量管理人才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是,考试大纲规定的理论性内容尤其是数理统计的内容过多,和中国企业的整体应用能力存在很大差距。企业迫切希望掌握的ISO 9001标准的内容仅限于基本概念和一般了解,许多人就是因为无法逾越数理统计这道难关而止步,即是获得了质量工程师资格也仅仅是意味着考试合格,实践中却很少应用。实际上,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基层应用人员没有必要、实际上也很难做到掌握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我们更应注重如何利用计算机工具(如Excel)去套公式,或者利用用户界面更加友好的“质量管理软件”去计算,重点在于利用计算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对质量工程师的考核制度应该改革,应该将质量工程师这一岗位进一步细分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应该面向大众开展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和资格认证。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机构承担了ISO 9001标准的培训、宣传工作,众多的国家注册审核员和内部审核员在企业推行质量战略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效益、轻质量的现象不容忽视。有的培训机构也开始认识到ISO 9001标准普及教育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曾试图以大专院校学生为对象开设内审员培训班,但仍然沿用针对已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企业员工的培训模式,期望在5天之内完成标准和审核相关知识的学习,效果之差是可以预料的。

我国高等教育中质量管理的教育长期以来就比较薄弱。现在,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开设了质量管理专业或质量管理相关课程,但课程内容仍然没有脱离质量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基本框架,把ISO 9001标准当作单独一门课程来开设的大专院校可谓是凤毛麟角。一方面,全世界都在推广ISO 9001标准,按照ISO 9001标准建立、改进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被公认为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本应担当ISO 9001标准普及教育重任的大专院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课程设置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总的来说,我国在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要真正树立全民质量意识,以ISO 9001标准作为核心内容的普及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在大专院校开始ISO 9001标准教学的实践体会

作为国家注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笔者从2003年开始在海南职业技术学院讲授《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课程。课程内容包括ISO 9000、ISO 9001和ISO 19011三个标准的内容,和审核员的培训内容基本一致。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开设了四届,学生人数达到400余人,近200学生取得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

目前,大专院校的学生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他们从高中到大学,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对企业运作、质量管理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尽管困难重重,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大专院校开展ISO 9001标准的教学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在大专院校开展ISO 9001标准的教学要认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合适的教师。作为一个能独立从事审核活动的注册审核员,不仅要熟悉、理解ISO 9001标准条款和掌握基本审核技术,更重要的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的审核活动反过来会强化对标准的理解。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从注册审核员中选聘教师。如果对标准内容不能真正理解,恐怕连照本宣科都做不到。

2、选择合适的教材。目前市面上可买到的有关ISO 9001的书籍基本上都是审核员培训教材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范本,不适合用作大专院校的教材。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整理了许多有关质量管理的知识和案例,开发了包括各种题型的题库,建设了辅助教学网站(9001.0898ec.com)。经过数年的积累,国内目前第一本以大专院校为读者对象的教材《项目质量管理与ISO 9001标准》于2006年底由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出版。 3、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该课程一般在基础课程之后开设,总课时不应少于100学时(其中,约60学时用于ISO 9001标准的教学,约40学时用于审核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最好在两个学期完成。实践证明,结合学生自学,这样的教学计划可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基本准确地理解 ISO 9001标准并掌握有关审核的基本技能。

4、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改变了,教学方法必须随之加以调整。针对学生的特点,笔者在讲解标准条款时适时地补充有关背景知识,尽可能多地通过案例尤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小案例来讲解标准条款,同时收集了数百幅有关照片和数十段录像资料。学生在知道了“如何做”之后就不再觉得标准的要求枯燥、抽象,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传统的课堂练习、课下作业、实践实训活动,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

三、ISO 9001标准普及教育面临的任务

质量控制贯穿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涉及服务提供的每一个环节,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好坏,仅靠几个质量精英是远远不够的,全员参与、从点滴做起、建立全员质量意识才是确保质量得到控制的根本手段。为此,我们不仅要培养高端的质量管理人才,更要下大力气开展ISO 9001标准的普及教育。具体来说,ISO 9001标准的普及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

1、在总结质量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的质量管理职业资格考试。目前的质量工程师资格考试,包含的内容比较全面,理论性较强,旨在培养高层质量管理人才。从满足企业实际需求考虑,应该开展多层次的质量管理职业资格考试,比如质量检验分析师、质量经济师、质量统计分析师。此外,还可以考虑和有关部门联合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也纳入职业资格考试范围。

2、在大专院校逐步开展ISO 9001标准的教学,在更多的大专院校设立质量管理专业。在大专院校开展质量管理方面的教学,除了要特别注意解决师资、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还要加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即使暂时还没有条件开设单独的课程讲授ISO 9001标准,大专院校还是应该通过讲座、知识竞赛、参观、观看录像等形式来普及ISO 9001标准的基本知识。

3、编写一套适合普通大众阅读、集知识性和科普性于一体的ISO 9001标准普及教材,开展全民质量普及教育和宣传。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来推动ISO 9001标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例如,电视台可以质量管理专家通过电视媒体讲课,报纸可以开辟质量知识专栏,各种社会团体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开展这些活动的一大难题就是以什么方式来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解高度概括的标准条款。

笔者认为,开展ISO 9001标准普及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编写一套ISO 9001通俗读本丛书。这个想法并不是笔者一时冲动之下的奇思妙想,而是对学生需求的真切感受,是一个酝酿了很久、现在已经开始付诸实施的计划。在笔者教授ISO 9001标准时候,发现学生对一些精心设计的大型案例并不感兴趣,反而日常生活、工作中司空见惯地一些做法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标准条款。例如,当笔者讲解质量管理原则时,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来诠释“持续改进”;讲解条款7.5.2(特殊过程)时,学生们更愿意接受“高考复习”这个例子;讲解7.6(监视和量装置的控制)时,笔者讲了一个关于若干野外考察分队如何确保数天后准时回合的小故事,使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接受校准、检定等比较难懂的计量概念。

结束语:尽管大多数人没有看过、也看不懂爱因斯坦的那篇著名论文,但正是关于时空旅行的科普读物,让我们大家知道了爱因斯坦并接受了相对论的基本思想。普及教育实际上要求教育者付出更大的心血和劳动,编写一本关于ISO 9001标准的通俗读物比编写一本传统的教科书更加困难,但意义也是巨大的,值得我们为之去探索和努力。

篇8

二、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关系

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二者的联系在于,成人教育从功能上可分成人职业教育和成人非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包括对未成年人及成年人的职前职业教育和对成年人的职后职业教育,成人职业教育乃是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点。[6]总体而言,成人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教育对象上更为广泛,在教育目标上更为广阔,在教育内容上更为丰富,在教育功能上更为全面,在教育时限上更为长久。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成人教育衔接的现实意义与实现途径

专升本是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成人教育衔接的最直接的途径。那么又花钱又花时间考取本科,获取本科到底有没有意义,有哪些重要意义,到底值不值?为了帮助那些有类似疑虑困惑的同学,我们就来探索下考取本科的现实意义和好处。

1.就业:毕业时,由于近些年大学都已经扩招,每到找工作都是毕业生本人及家长头疼的事,许多单位招聘都把专科学历拒之门外,虽然许多没有学历的人一样创业很成功,学历高并不必然能事业成功,但当今社会通常学历越高工作机会越多,晋升发展的速度也越快。

2.薪酬:目前,按照学历定工资是我国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普遍标准,本科工资比专科工资高一档次,较规范的企业也是按学历定工资,本科学历往往比专科学历基本工资高,奖金也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也不可否认有的企业主要是私企的部分岗位,尤其是一些不规范企业,不是很重视学历,只注重个人素质和能力,只讲贡献,不讲资历。

3.晋升:以前学历教育不普及,考评干部不是很重视学历,而主要是以工作成绩和个人思想道德为主要参考,而近年来,随着用人机制的健全,很多事业单位和企业都是以学历高低作为基本的考评条件,有的单位甚至不是985院校都不予考虑,这就使得那些工作成绩也很好的专科学历的人才,失去了晋升的机会,但不得不承认,以学历作为基本条件,在目前中国人情社会的背景下是相对合理的,是可以操作的。

4.继续深造:有的学生追求比较高,有了大专或者本科并不满足现状,还想考取硕士、博士等更高的学历,那么问题来了,大专学历的要想考取研究生必须工作满两年而且只能以大专学历报考,而本科学历的就可以毕业后直接报考,同时即使大专生读了研究生,也无法获得硕士学位,而且有些研究生是不欢迎大专生的,往往私自设置一些门槛,把大专生拒之门外,比如加试英语、专业课等。

5.执业资格证:许多国家职业资格证的报考也把专科生学历挡在了门外,专科生学历的人也就别想着做某些很令人向往的职业了,比如公证员、律师、法官和检察官,而本科生却绝大多数满足报考条件。

6.国外留学:我国的本科学历现在许多国家都承认,有了本科,不需要在国外再浪费时间,就可以在国外直接报读更高一级学历了,这样也会省许多费用。

7.评定职称:许多高级职称的评定也把专科学历拒之门外,而很多单位提拔干部(比如技术总工、技术科室主任等)也需要具备某些高级职称的,专科学历获取不了高级职称,也间接影响了自己的晋升机会。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本科學历相比大专学历的优势是很大的,考取本科不单单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也真实地影响着我们今后的工作和人生的命运,所以建议在校高职同学,都应考虑获取本科,在年轻的时候努力一把,多下点辛苦,将来机遇来了,就不会后悔和抱怨了,而且目前社会下,考取学历对我们在校学生来说还是相对容易的,因为我们知道,毕业时间长了,很多知识点都会模糊甚至忘掉,那些工作几年以后再想考取学历的在职人员基本上要从头再来,付出更大。

由此来看,“专升本”就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成人教育衔接的有效实现途径。

四、各种专升本途径介绍,难度、含金量、花费比较

既然“专升本”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成人教育有效衔接的途径,那么我们就具体谈下各类专升本途径比较,供广大在校高职院校学生参考。

1.目前,高职学生通过业余时间参加成人教育,获取本科学历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1)成人高考(夜大、函授)。成人教育相比较其他三种形式,考试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需要学员有一定的课程基础,每年考试机会是在10月中旬,每年只有一次,可以利用工作日的晚上或者周末上课。每年参加成人高考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也是社会比较认可的形式。(2)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它的最大优势是不用出门,时间任选,机动灵活,比较方便学员的学习,比较适合工作繁忙没有固定时间来上课的学员。而且可报考学校较多,且多数为211重点大学。另外报名入学时间相对宽松和灵活,分为春季和秋季进行入学。考试机会也比较多,每个月都有入学考试。(3)自考专本衔接。与以前传统的自考相比较,自考专本衔接是自考的全新模式,更容易通过,因为自考专本衔接考试科目更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专科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参加自学考试具有学习专心的优势,并有教师讲授辅导,学习周期短,有学校统一组织管理、报考、校内考试,大大减轻了负担,通过率要高很多,拿证周期相对较短。专本衔接毕业难度比自考要容易一些,但是文凭含金量是比较高的,而且入学门槛不高。

2.三種成人教育的分析与比较。(见表1)

其他区别:(1)证书性质:成人高考的毕业证书是成人高等学校的盖章,教育部电子注册,会在毕业证书的专业后注明:脱产,业余,函授;自考专本衔接毕业证书由当地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加盖主考学校公章;网络教育毕业证书是由普通高等学校颁发并盖章,是教育部电子注册。(2)报考招生院校:成人高校主要是职工大学、区业余大学、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干部学院、民办高校和独立二级学院;自考的招生院校主要是普通高校;网络教育招生院校主要是具有远程网络教育资质的普通高校,其中有很多是211大学,甚至专业也是该院校的较好专业。(3)招生生源:成人高考可以面向高中、中专、大专院校进行招生,招生范围比较广;自考专本衔接是由主考本科学校与高职高专学校联合举办,是专门针对高职高专在校学生。高职高专在校学生在学习专科的同时修读自考本科;网络教育招生范围也比较广,可以面向高中、中专、大专院校进行招生。(4)证书认可程度: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毕业证书获得者的待遇与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相同,都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符合相关条件者,都可以申请获得学士学位,都可以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

成考的文凭盖章是该成教学院所属大学的全称,比如,你就读的北京大学成教学院,那么毕业文凭上的章就是“北京大学”;自考的文凭上却盖有两个章,一个是主考院校的章,另一个是当地自考委的章。比方说在上海,如果你学的是自考的上海交大交通专业,不管你是何种形式的学习,毕业后毕业证上会盖上海交通大学主考院校和上海市自考委的章;网络教育毕业证上只有开设网络教育课程的学校印章,加注“网络教育”字样,国家承认学历。另外,自考、网络教育和成考设有本科,满足条件者国家也可授予学士学位。

3.三种成人教育的优缺点。(见表2)

五、不同情况的学生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成人教育

1.成人高考比较适合的学生:成人高考更适合那些想利用业余时间感受在大学里继续深造的在职人员。在职人员必须拿出较多的时间参加面授和集中学习,工学矛盾大。业余的含金量、认可度以及学费均处于中等位置。

2.网络教育比较适合的学生:网络教育的学习时间和地点都比较灵活,更适合成年人在职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或者学习的业余时间自由安排,可以随时随地上课,而且可以持续地不间断地终生进行学习。

3.自考专本衔接比较适合的学生:要想参加自考“专本衔接”学习,必须保证所就读的学校是国家批准的有“专本衔接”资格的高校,而且学生本人也必须是经国家统一招生考试正式录取的在籍专科生。

参考文献:

[1]林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审视[J].济南:中国成人教育,2007,(6).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余永德.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范先佐.构建“国家办学分类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4,(4).

[5]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Z].2008.

篇9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本项目为校级重点教改基金资助项目。

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面临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挑战,面临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适应未来新型卫生人才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而且应具备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形势下,PBL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界,特别医学教育界得到广泛推广。但是由于国外经典PBL要求条件很高,只能在我国很少研究性大学中的高学历教育中实行。国内许多专家研究认为[1],实施PBL+LBL双轨教学模式是我国医学教育中可取的一条途径。本研究主要探讨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问题。本文报告我校一年来试点的结果。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在2011~2012 学年中,随机抽取我校10级统招临床医学大专班18名学生作为实验组,1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以下简称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学生基础课程考试成绩基本相同。PBL+LBL教学模式在第二学年外科教学阶段试点。第一学年为基础课教学,第三学年为毕业实习。

2.研究方法

(1)对照组:采用统编外科学教材,校编教学大纲,在外科教学中按传统教学法(LBL)授课90学时,开展临床见习20学时,总学时110学时。

(2)实验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教材、大纲、见习、教学学时相同。不同的是另外增加30学时,实施PBL教学。①教学纲要。在原教学大纲中选定PBL教学试点章节;本次PBL教学内容为腹部外科,包括急腹症、外科黄疸、腹部肿块,共6个案例,其中急腹症病案4个,外科黄疸及腹部肿块各1例;②教学方法。教学的基本方法是:病案引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成果形成及评价。

(3)评估:对实施结果作了成绩评估,试卷评估用简明统计软件11.58分析,对分数结果进行 t 检验,取α=0.05 为显著性检验水准,开展了问卷调查。

研究结果

1.成绩评估

(1)实验组与对照组主要医学基础课平均成绩比较表1。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主要医学基础课平均成绩比较表

从上表比较中可以看出,第一学年年度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主要医学基础课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基本认为两组可以作为比较研究对象。

(2)实验组与对照组学期外科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外科学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

(3)实验组与对照组学期外科病案考试成绩比较表,见表3。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组外科学病案考试成绩有显著差异(P<0.05)。

2.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表明:92%学生认为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对大专临床外科教学是可行的;90%学生认为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90.6%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87%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72%学生认为科研基础知识有所提高。调查发现个别学生完全不适应PBL教学而自动退出实验组。

讨 论

1.PBL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编写指导性教学 文件教学大纲:包括:前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教学评估,教学进度表。以下作具体讨论。

关于教学目标;主要围绕相关教学内容(如阑尾炎),确定掌握的内容为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措施。熟悉内容为病理生理、病理解剖,了解内容为病因及预防。

关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选择外科学中有代表性的章节。这些章节的特点是①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②有较系统的知识结构;③实施PBL时LBL已在教学前期为学生作了一定的知识铺垫;④内容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次教学内容选定腹部外科中的急腹症、腹部肿块、外科黄疸。还有一些内容可作为以后研究选定,如外科总论中的休克、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急性肾功能衰竭;外科各论中的颅高压征、颅脑损伤、血尿、骨折、腰背痛等。

关于教学病案:教学病案即“问题”是PBL教学的核心。段亚平等[2]研究报告:“案例是PBL的核心。案例(即问题)必须具备结构不良、开放、真实、能够自由探索,能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概念原理,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特征。PBL中的“问题”有两层次含意:一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大问题情境(案例),它涉及到较多知识……二是对第一层次的问题(病案)细化和质疑形成的具体问题……其来源有两方面:一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在案例中设立的引导性问题;二是激发学生提出的细节问题”。 我们在研究中对此也有相同的体会。案例的表现形式为:纸质案例单次发放或编写成册,或以多媒体呈现或选择真实病人、标准化病人、电子模拟病人等。

关于学习资料;包括临床课教材、医学基础课教材、临床教学病案集、其他参考书;网络资料:各种数据库的应用。

篇10

大专数学的数学课程主要分为高等数学、解析几何以及概率论等科目,不同的数学科目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多数是不同的。但是就目前的教学体制来看,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并且教师也缺乏有效的教学反思,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一、目前大专院校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观念上的局限性首先,想要切实有效地提升大专数学的教学效率需要真正从教师的观念改变做起。然而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落后。教师观念上的落后主要分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专业数学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数学课程上教导学生的能力局限在试卷的做题上,比如说具体的一个极限的概念以及应用讲解,学生在进行极限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不懂如何灵活使用,而教师也对此没有采取更深入的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虽然能够掌握极限的相关求解题目,懂得如何去生搬硬套公式去解答试卷中的题目,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求解的原理是什么,最终使得学生在经过大学数学学习之后只懂得如何解题,却不知道如何应用。再次,有关数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关注于学生的专业掌握情况,大专教学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还需要能够在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达到一定的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懂得如何做人,教师在这方面的教学也是有所欠缺的。

(二)教师的照本宣科式教学第二,教师在进行有关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概念比较全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教材中的设置已经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念教材、固定讲解模式”的出现,教师数学教学过程中仅仅通过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不仅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学生往往对缺乏创新和趣味的数学课堂感到一定的疲倦,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

(三)教学方式上的匮乏,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欠缺最后,当前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缺乏多元化,采取的教学模式大多都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被大大的遏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太乐观。而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大学里面轻视数学的重要性,在经过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之后,到了大学缺少了热情和激情,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抱着消极的态度学习,认为只要考试能过就行。而这样的学习思想不仅严重降低了数学学习质量,而且也降低了数学学习自主性。

二、教学反思,优化数学课堂

我们对当前大专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和局限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总结来说,主要分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体制上的局限和缺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态度上的错误导致的。因此,在大专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开展数学反思,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现在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教师能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根本上认清楚大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少的是什么能力,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导致学生未来到社会中只会做题不会实践。我通过实际的教学发现,在数学课堂上,如果能够将一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案例来达到掌握知识的效果,所取得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将数学思想融入到实际的生活案例当中,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为学生未来走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以《概率论》为例,在概率论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其中基本上所有的知识点和概念的讲解都可以通过转化的思维方式,将一个具体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生活案例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概率论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单纯依靠理解往往效率较低。而我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发现如果把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和生活中的案例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往往能够更深入的思考,然后我再把案例普遍化,使学生了解“一般公式”的含义,达到学习的目的。总而言之,大专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不断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合适的教学概念和知识点来设定合理的教学对策,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不是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反思笔者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反思学习之后发现,在大专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建模思想,使学生在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把它们转化为数学模型,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成倍提升。因为数学模型的思想是将这一类知识点难点的题目类型进行有效的总结,抽取概念中的核心数学思想,将其形成一个数学模型,然后学生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学习来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和难点。以高等数学中的微分和积分概念为例,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核心的思想就是微分和积分的数学思想,大部分的知识点和概念都是有这两个思想衍生而来的,而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部分的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这几个思想方法,一旦学生混淆了概念,那么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迷茫,对后续的课程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微分和积分的概念在曲面面积求解、近似求解、极限的相关概念中都有应用。在这一部分知识教学中,笔者逐渐摸索出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显著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一般会通过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总结概括等步骤来逐步的引出数学模型的概念。首先将微分和积分的数学概念进行讲解,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如何能够通过微分积分的概念来结合极限解答问题,如何来求解近似值等;其次帮助学生建立“近似”的数学思想,使学生了解微分的核心概念,并进行总结概括,最终将抽象化的知识点概念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学生对数学模型的学习来掌握微分积分的数学思想,从而使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在大专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微分积分的概念是非常重要且有用的,很多题目的求解都需要用到这个概念,笔者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得出了有效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建模的数学思想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1]

(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大专的课程学习是需要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能够得以应用和发展自我的,而不是让学生来应对考试的,因此大专的数学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主,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思想,使得学生能够在类似知识点的解答和应用当中得心应手。[2]在笔者看来,大专阶段的数学课程主要的几个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类比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这几个思想贯穿了高等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笔者通过不断的教学与课程的总结反思发现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想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显著提升数学能力。就以《概率论》来说,在概率论的“包含被包含以及真包含”等知识概念的讲解过程中,往往罗列大量的数学公式不如一个维恩图更能让学生接受,学生通过对维恩图的学习往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了解“包含被包含”等知识概念,这种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化的图形更加能够使学生理解和学习。而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培养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对于一些代数类题目以及抽象的数学公式,往往通过图形的方式更加容易理解和学习。[3]大专数学的学习培养的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对于学生应用数学具有显著的效果,虽然在短期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点概念的增多,掌握良好的数学思想能够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4]

(四)课程教学多样化在当前大专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本人发现一个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台下学生没有几个认真听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选择错误,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什么趣味性、幽默的小案例,使得课堂教学气氛低下,学生学习效率低。对此,我们应当积极的转变教学对策,跟随时代的步伐,创新教学模式。将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公式繁杂的概念通过一些幽默的小案例来引出,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5]

三、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大专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是非常显著的,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为学生在未来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使得学生在经过大专这几年的学习之后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夏郁郁.大专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黑河教育,2016,11:87-88.

[2]张彦龙.关于大专数学概率教学模式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02):89-90.

[3]苏德矿.高等数学教学如何与中学数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有效地衔接[J].中国大学教学,2013(0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