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模板(10篇)

时间:2022-12-20 01:32: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

篇1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课以《持轻物掷远》(水平二)技术教学为载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反应能力、奔跑能力。采用学校部分体育器材,创设大自然,让学生在“秋游”的情境中轻松地玩耍和游戏,掌握持轻物掷远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思维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身体上得到锻炼,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四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文化成绩优异,身体素质普遍较好,该班班风活跃,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强、学生守纪乐学,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重难点就在于逐渐体会和掌握身体协调用力的技术,使身体上肢力量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再进行动作技术指导,提高持轻物掷远的运动能力。

三、教学内容

1、持轻物掷远2、消灭“害虫”

四、重点:肩上屈肘,自燃挥臂

难点:蹬地转体的动作协调、连贯

五、课的安排与特色

本课根据大巴山特色,选取主题式情景教学法,使学生在大巴山自然风景中产生浓厚的兴趣,采用诱导观摩法来揭开课的帷幕,让学生觉得好奇,有趣味地进入课的形式中去,使学生从单一的体育课中走出来,让学生在无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主动参与活动练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围绕教材做各项辅助联系,激发兴趣,能更好地让学生进入状态中去。全课以“秋游”为核心,运用“钻山洞”——“穿树林”——“爬山”——“草坪活动”——“消灭‘害虫’”——下山返校等情景,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去体验乐趣,感受与同伴团结互助共同完成任务,提高运动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快乐为主题,使学生身体不知不觉地在“秋游”活动的情景中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

本课时紧时松,体、智结合,将体育技术的教学过程和创编故事的情节发展融合贯通,环境紧扣,自然流畅。

六、教学设计

情洒风雨操场、领略迤逦风光、享受秋日暖阳

《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

班级:三年级四班人数:40人执教:侯兴明

教学内容

1、持轻物掷远

2、消灭“害虫”

重点:肩上屈肘,自燃挥臂

难点:蹬地转体的动作协调、连贯

1、运动参与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80%的学生能做到肩上屈肘、肘关节向前的正确动作,发展投掷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提要学生的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5、社会适应目标:在活动过程中懂得关心帮助他人。

课的结构

授课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

(3ˊ)

1、整队

2、上课、师生问好

3、安排见习生

4、指定小组长

5、宣布课的内容,布置任务

1、整队

2、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1、整队

2、快、静、齐

3、师生问好

4、精神饱满,一切行动听指挥。

×××××××

×××××××

×××××××

×××××××

(8ˊ)

一、“秋游”路线

“钻山洞”—“穿树林”—“爬山”—“草坪”

1、讲解、示范

2、教育遵守规则

1、一路纵队向目的地出发。

2、队形整齐,步调一致。

二、草坪活动(象形操)

A、企鹅步、鸭步、兔跳

B、打气、射击、扬场、挑担

C、掷手榴弹

1、讲解、示范,提出要求

2、口令指挥,关注全面

3、发现问题,个别指导

一、步骤

1、观察理解

2、模仿练习

3、自我表现

二、要求:

1、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尝试

2、模仿一定象形

(18ˊ)

一、持轻物掷远

动作: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左(右)脚在前,右(左)手握轻物,屈肘于肩上,肘关节向前,眼看前方,接着后脚蹬地,向前自然挥臂,将轻物朝前上方远处掷出。

1、讲解、示范

2、激情提示

3、巡视指导

4、公正评价

1、观察理解

2、徒手练习

3、持轻物练习

4、分组练习

×××××××

×××××××

×××××××

×××××××

(6ˊ)

一、消灭“害虫”

方法:教师将学生平均分成四组并排站立于害虫标识物对面,第一排队员将沙包投向害虫标识物(害虫),迅速回到最后一排,第二排队员继续投,依次类推。打中害虫标识物多的队获胜。

1、激情提示

2、讲解示范

3、评价

1、观察理解

2、集体练习

要求:发挥想象,大胆尝试,打击目标:稳、准、狠

∏ ×××××××

∏ ×××××××

∏ ×××××××

∏ ×××××××

放松恢复

(5ˊ)

一、舞蹈放松

二、引导下山

三、布置回收器材

四、小结

五、师生再见

1、指导学生随音乐动作放松

2、小结

3、宣布下课

1、学生练习

2、随“歌声与微笑”翩翩起舞

×××××××

×××××××

×××××××

×××××××

器材:篮球场一片、垒球40个、山洞标示、树林标示、“害虫”标示、音响一台

篇2

(1)学雷锋活动,大做好人好事,将雷锋精神具体化,赋予时代意义,通过做好人好事,少先队活动、板报、诗歌朗诵等形式进行。

(2)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着重对学生进行以“讲卫生、懂礼貌、守纪律、关心人”的文明礼仪等养成习惯进行教育。诵记《文明礼仪三字歌》,通过小组背诵评比等形式进行。

2.四月:爱国主义教育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和谐观教育,了解中华悠久的历史和名人,知道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通过班会、板报等形式开展活动。

(2)对学生进行“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学守纪的道德情操,通过演讲、诗朗诵等形式进行。

3.五月:民族团结教育:

(1)对学生们制定出法制教育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内容有《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形式有案例分析、故事解说等,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懂得如何守法。

(2)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教育,将革命老前辈的光荣传统,新旧社会的对比,让学生珍惜幸福生活,懂得勤俭节约。

4.六月:安全,理想教育: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有:在校内、校外及外出时应如何注意安全,形式有板报,讲解等。

(2)珍惜时间:畅行未来主题队会活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未来的思想。

篇3

一、问题提出

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健康与幸福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呼吁:“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也是提供基本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地方。” 我国著名教育先驱者黄炎培早在100多年前就为当时的上海闵行区浦江一小提出了“学做人”的中小学教育三字方针。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获得极大改善,但同时,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环境健康方面又出现了新的挑战。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体道德和性格教育已经成为政府教育政策、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首要重点。特别是在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另外,教育部于2012年12月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版)》, 2013年6月18日颁发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在国内和国际越来越关注健康与幸福的背景下,上海市闵行区教育管理者把健康与幸福放在了闵行教育愿景的中心位置(见图1)。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实验,因为此项目包括课程、指导和评估,是一个系统的教育项目。

为了实现让闵行的孩子健康与幸福的目标,闵行教育局在2012-2013学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用《健康与幸福》教材(中译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和麦格劳-希尔教育联合出版)。健康与幸福课程为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级的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健康与幸福的知识和生活技能。健康与幸福课程教给学生关于生理、心理、情绪和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包括十项基本生活技能的实践活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知识深度。闵行区试用健康与幸福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如何把美国教材本土化,以及如何把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内容与学校已有的体育、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的实践过程

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是一个多方协调性项目,包括健康与幸福课程、体育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学校幸福教育活动、家长及社区的参与,见图2。在这一学年中,闵行区健康与幸福项目组重点把握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从教育转型的教育价值取向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引进《健康与幸福》,从而确定区、校两级课程实施方案,理清目标、内容、实施主体、实施途径方法、管理及效能评估。

二是从理解国际教育趋势和把握现实可能的角度,思考如何“立基点于本土,求视野于世界”,始终保持事业的“开放性”,与国内外有关出版社、有关教育研究机构进行了互动,加强了国外资料的翻译,中美教学的比较和引入国际教育机构进行效能评估等。

三是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目标出发,思考如何“引方向于区域,生智慧在学校”,始终保持实践的“校本化”,进行了如下工作:一是围绕校本问题的研讨培训;二是基于校情的课程整合;三是立足于经验分享的校际伙伴合作;四是基于学校案例的成效表达。

健康与幸福课程从十个有关健康的方面进行组织,即心理和情绪健康,家庭和社交健康,生长和发育,营养,个人健康和运动健身,个人安全,酒精、烟草和其他药品,慢性病和传染病,消费者和社区健康,环境健康。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中文版),每册书内容均涉及这十个主题。在每个模块中,都要教授活动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并实践健康学习的十项基本生活技能,即实践健康行为,设定健康目标,管理压力,运用沟通技能,做负责任的决定,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解决冲突,运用拒绝技能,获取健康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做一名健康倡导者。

在《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试点过程中,闵行区采取了7项校本化、本土化措施。即课程实施标准的研制及课程核心内容的梳理;本土化内容适切点的遴选及相关人员的培训;闵行区教研联合体的校际互动研讨31次;原版教材三年级、六年级两册《教学指导用书》的翻译工作;80多节教学案例的征集评比和25节课堂实录的网上交流;学科渗透、课题研究及家庭社区结合等多形态实施途径的探索;12份课程实施前测调研报告及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效能评估。

三、 健康与幸福课程项目评估方案设计与过程

为了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创新,上海闵行教育学院与美国麦格希教育测评中心合作对试点学校的国际课程教育进行了健康与幸福知识的测评, 并对学生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和学校教师的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价。测评健康与幸福能够帮助教育决策人更好地理解在哪些方面能引起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鸣,并为教育者、父母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新的优先顺序,以便在孩子最宝贵时光中支持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

测评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对学生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行为、态度、价值观的调查。

1.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和技能评估设计

此次测评是为了提供以下健康教育实验证据,即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其健康的行为;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根据健康教育标准不断进步。

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测评与传统考试有三点不同。第一,评估题目是根据国际健康教育标准而制定的,这样,测试结果就能很容易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解释。评估报告可以证明,学生有能力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个人健康和幸福。第二,评估结果表明了学生学习国际健康教育标准以及课本中十项生活技能的情况。这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第三,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名并将学生分类,而是了解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策略方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设计评估方案时我们参照了三个相关文件,一是美国州际学校督学会(CCSSO)学生健康教育评估计划概念文件,二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健康教育课程分析工具, 三是美国国家健康教育项目评估标准。

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NHES)共有8条,每一条标准都对应一系列性能指标(包括幼儿园到12年级,每一个年级都对应若干指标)。在为闵行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设计知识测评题目时,我们把健康与幸福课程内容与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联合国教科文健康与幸福教育框架、中国三个课程标准进行了匹配研究。根据匹配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评估框架,包括健康与幸福教育的3个综合性标准,即身体和情绪健康知识(标准A)、实践健康行为和减少患病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标准B)、社交及沟通技能以及提高健康与幸福的能力(标准C)。这三个标准在评估报告中的简化名称为“健康知识” 、“个人健康技能”和“生活/社会实践能力”。针对每一条标准,我们都从健康与幸福课本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

2.行为、态度、价值观调查以及健康与幸福测评模型

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的总目标是为本区学生提供全面的健康与幸福教育,让他们对生活拥有正确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做一个有健康幸福能力的公民。因而,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评估另一个目的是,测评健康与幸福课程对学生态度、行为的影响。为了保证测评的有效性,我们参考2013年国际经合组织幸福感测量指南,以及来自健康测量文献中的跨理论模型。这两个文献为如何测量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和测评工具的开发以及如何解读数据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们为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制作了针对学生的4个方面的测评:知识、态度、行为和价值观以及两种评价工具:考试卷和调查问卷。学生知识和技能测评主要是运用国际健康教育标准和指标,开发试题。为了测评学生在2012-2013学年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期间的行为变化,我们为每个年级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以及家长调查问卷。这些调查问题反映了和健康与幸福课程内容及十项生活技能相关的学生行为、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问卷题目必须注重紧密结合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内容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此次测评除学生试卷及调查问卷外,我们设置了相应的教师和家长问卷,从多方面采集数据来了解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掌握的健康知识和行为、态度、价值观上的变化。

普罗查斯卡(Prochaska)的跨理论模型(Trans Theoretical Model ,TTM)已经广泛应用于行为研究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的研究中。普罗查斯卡提出了行为改变的5个阶段,适用于多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行为态度变化的研究。他认为,通常一种行为的改变开始于无意图阶段(没有准备)、意图阶段(正在做准备)、准备阶段(做好了准备)、行动阶段(行为改变)、维持阶段(能保持持续行为改变和具有自我效能感)。

从跨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为的改变是一个过程,而且在行为改变过程中还会发生“回流”现象。这个理论模型不但能帮助我们设计行为及态度变化的调查问卷,而且它也为我们利用教师、家长问卷的回答来分析、确认学生的回答提供了依据。应该注意的是,跨理论模型同样适用于分析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对健康与幸福的理解变化和支持。课程评估可以了解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在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哪一阶段:有实施的愿望,准备实施,开始实施,持续性习惯性的健康与幸福实践。总之,跨理论模型为教师和学校课程管理的评估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3.评估方法

此次评估的实验组来自9所小学1597名三年级学生和3所中学332名六年级学生,对照组来自9所小学1510名三年级学生和3所中学311名六年级学生。

健康与幸福项目实施效能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每所试点学校项目实施的具体效果,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评估方法。

方法一:学年末用学生试卷来检测学生对健康与幸福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和十大生活技能的掌握情况。

方法二: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来评估学生在健康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转变。

方法三:通过教师和家长问卷调查来核实和评估学生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转变,及家长和教师对课程的满意度,教师教学情况和可改进的地方。

方法四:通过校长访谈来评估学校的管理和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的实施情况。

四、 结论

通过测评,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三年级实验组健康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学生回答更积极,实验组学生在健康行为变化和态度变化方面比对照组同学有显著的积极选择和答复。六年级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对学校在健康知识成绩方面有统计显著性差异。 96%的三年级实验组学生和87%的六年级实验组同学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很大。

第二, 家长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三、六年级家长对孩子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给予肯定。 三年级和六年级家长对学校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给予高度评价。95%以上的家长对学校教授健康与幸福课程很满意。

第三,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发现,96%的教师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使得他们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85%的教师认为,他们会更多地鼓励学生积极与人沟通。70%以上的教师认为,对学生个人学习、生活能力与家长的关系更加关注。

第四,通过校长访谈发现,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能够满足建立健康幸福校园的长期战略目标的需求。实验学校校长计划通过学科整合、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措施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进行完善。所有实验学校都计划在2014学年继续进行健康与幸福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并逐年在更多年级和课程中渗透推广。

第五,整体来说,健康与幸福课程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行为和态度的变化方面有积极影响。评估报告的结果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UNESCO, 2010. Module 8: Health Educa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篇4

“如果有人说你很可爱,想亲你,你怎么办?”“有一天,男老师说想让你到他的办公室,为你一个人补课,你该怎么办?”……《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50余所中小学开始试点开设性教育课程,将如何应对性骚扰、解答男女生身体变化、如何与异往等内容贯穿在学校教学当中。

最早参与试点的安慧里中心小学校长孟夏表示,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了有关性教育的教学内容,“一直以来,性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块雷区,大家谈性色变。”其实,孩子们在成长中出现的道德问题、心理问题等,有些是源于性健康教育的缺失。性健康教育其实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能回避的必修课。

近来一系列事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小学生遭受事件频发,社会直呼“孩子,我用什么来保护你?”著名性健康教育专家李银河直指,这些事件的发生让我国小学生性教育缺位的现状暴露无遗。

然而,中小学性教育的开展却充满了曲折和困惑。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中小学性教育还停留在探索实验阶段。2010年,全国首家小学生性教育基地在北京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成立,校长孟夏说,很多人当时都说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教材、没有师资……孟夏的探索一切从零开始。

记者了解到,从4年前最初试点到如今,北京市仅有50余所中小学开始陆续开展性教育实验。这些实验还仅仅停留在探索阶段,有些学校还没有开设课程,性教育内容仅仅在升旗仪式、班会中进行,有些学校在语文、科学等课程中进行渗透,还有些学校即使开课,最多的一周一节,最少的一个学期一节。

现场

性教育课练拥抱 学生害羞选同性

“同学们,我们与别人表示友好的身体接触都有哪些?”在南沙滩小学的一堂性教育课上,教师杜海英先抛砖引玉,让同学们按照亲密程度列出一些身体性接触的动作,比如握手、手拉手、击掌、拥抱、亲吻,这些动作亲密程度层层递进,表现形态也各不相同。

随后,杜海英让男生女生开始选择自己想要握手、手拉手的对象,这个时候,在课堂上的30名同学(男女生各15名),有12对同学选择了同性、3对同学选择了异性。在击掌环节,13对同学选择了同性、2对同学选择了异性,而在拥抱环节则15对同学都选择了同性。

“你为什么选择一名男生拥抱,而没有选择一位女同学?”“我觉得不好意思。”男生徐锟说。

“那谁来拥抱一下老师?”当杜老师发出这样的邀请后,全班只有一个男孩子没有过去。“你为什么不过来?”“我觉得我不可爱。”

“他说他不可爱,谁来说出他可爱的地方,再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在老师的号召下,一些女孩子也走上前来,给这个男孩子拥抱。

“其实,拥抱是一种礼节,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你愿意拥抱的人。”

当讲到亲吻环节时,杜海英首先出示了一张母子、夫妻之间亲吻的画面,随后让孩子们自由发言,什么人之间可以亲吻。

“如果有人说你很可爱,想亲你,你怎么办?”杜老师对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个学生回答“谢谢,你去亲吻别人吧。”第二个学生直接跑掉。

“在表现友好的时候,同学们的表现各有不同,却都是对一种亲疏关系的把握,什么样的人可以亲你,你要有自己的态度,感觉到不舒服,就要大胆地去拒绝。”

各具特色的性教育

样本一

地点:城区一所小学三年级

老师给小学生展示生理图片

在城区一所小学三年级,有一堂课叫做“男女有别”,讲授这堂课的教师辛娜(化名)其实是一名语文教师。“孩子三年级了,但是从四年级开始孩子就要发育了,比如男生出现喉结、胡须,肌肉开始发达强壮,甚至有些男生要出现遗精的现象,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身体发育,孩子应该知道这些。”

辛娜说,目前她还是参与实验,仅仅给孩子们上过一节这样的课,在课堂上,她用形象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讲述了身体发生各种变化的器官和部位。“我所展示的图片都是非常准确的生理图,给孩子们既然讲了,就不能遮遮掩掩的,要把最科学的东西告诉他们。”

初次接触这样的课程,孩子们的表现让辛娜更加坚信学习的必要性。有些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会偷偷把头低下,还有些孩子会互相看别的同学,不敢直视图片。“这些东西,很多家长都不会告诉孩子,女孩子初潮的时候,很多都吓坏了,她自己的身体变化应该用科学的方式让她自己知道。”

样本二

地点:大兴区一所农村校

老师带学生互进异性厕所参观

在大兴区一所农村校,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都是男女同厕。孩子们对于性别的意识很模糊,个别孩子还有尿急的时候,直接脱裤子就地解决的情况。李晓丹(化名)老师针对农村校孩子的性保护特点,特别开设了一堂“保护自己我知道”的课程。

第一堂课,孩子们就被带到男女厕所,女孩子进男厕所参观,男孩子进女厕所参观,在孩子们参观完毕后,李晓丹会让孩子们讲述男女厕所的不同之处。“比如有些孩子就会讲,为什么男女生小便的地方不一样,大便的地方是一样的?”李晓丹说,这个时候,她就会通过让孩子们了解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结构,来进一步探讨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比如小内裤不能随便脱、下身部位不能随便让别人碰等等。

样本三

地点:某特殊儿童学校

告诫女生不要单独让男老师补课

在本市一所特殊儿童教育学校,教师杨华探索的方向是“如何与异性相处”,其中性骚扰是重点关注的内容。“我们的孩子情况比较特殊,由于智力发育有缺陷,他们很可能给一块糖,就会跟你走。”杨华说,这些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弱,需要不断强化。比如在开设的课程中,杨华就特别设置了一个环节,“有一天,男老师说想让你到他的办公室,为你一个人补课,你该怎么办?”对于这样的题目设置,杨华用情境表现的方式,让大家应变处理突况。

“其实,很多孩子会手足无措,会跟着老师走。”杨华说,这个时候她会教育孩子一些技巧,比如让其他小朋友陪着她,或者说,要找一位女教师陪同。“其实就是这么一点点技巧的教授,就能让孩子很轻松地处理问题。”

对话

“性教育的尺度是大胆一些还是含蓄一些?”

对话人:安慧里中心小学校长孟夏

记者:学校开展性教育四年来,都做了哪些工作?

孟夏:我们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开发了小学低中高三个年级的性健康教育教材。同时,培养师资力量,目前已经有50余名教师进行了系统的学校性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此外,学校还建立了300平方米的专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基地展厅,有胚胎发育及分娩全仿真电动模型展示,以便学生更加形象化地了解两性的知识。

记者:目前性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如何?

孟夏:4年来,我们得到了绝大部分家长的认可。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现在教材都是各学校自主研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展科学适度的性教育有待研究,教育的尺度应该在哪里,是大胆一些,还是含蓄一些,需要科学的论证。此外,我们的性教育还缺乏一支专业的性教育教师队伍。我们呼吁社会能够把性教育工作和从业教师的准入机制结合起来。

声音

是否应开设性教育课家长观点不一致

篇5

1 引言

自信,即相信自己、悦纳自己。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正是接受新鲜事物和良好教育的关键时期,自信心对其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学业的成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和强化儿童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其自信心作为小学教育课程的一大目标。

劳拉・金和谢尔顿指出,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罗婷、赵淑媛(2013)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建设阳光校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顺清(2012)尝试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改善高职英语教学课堂,迈出了宝贵的一步。万金店(2012)提出应在认识、价值、方法三个维度进行积极心理学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李洪波、胡子秀(2013)认为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通过开展各种学校文化活动,采用积极心理测量技术等具体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很多问题可以逐渐得以解决。刘振兴、潘书波(2013)认为积极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以大学生和成人为主,有关小学生的研究较少,其研究结果是否能应用于小学生尚未可知;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完整,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探讨农村小学生自信心发展现状。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以顺德区某小学184位三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84份,收回问卷175份,有效卷171份,回收率95%。

2.2 方法

2.2.1 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该问卷共10个题目,每个题目采用1-4级评分。经信度和效度检测,该问卷信度效度良好。

2.2.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3 结果和讨论

3.1 不同因素对农村小学生自信心影响

为调查不同因素对农村小学生自信心的影响,进行此分析,结果如表1。

从表1可知三年级学生自信心平均得分为30.77,属较高水平,而且,不同因素对我校三年级学生的自信心发展水平影响较小,性别、是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否独生子女等对学生的自信心发展水平未形成显著影响。

3.2 学业压力对农村小学生自信心影响

为调查学业压力对农村小学生自信心的影响,进行此分析,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影响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信心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学业压力,其中,56.7%的学生担心自己在学习和集体活动中表现不出色,43.9%的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此相反,身高或者家庭经济水平等因素对学生自信心水平的影响较小。仅有15.8%的学生认为自己长相较差,10.5%的学生羡慕别人的新衣服。

4 讨论

现阶段农村小学生自信心发展现状呈现新时代的新特点,受调查学生处于广东省发达地区,虽是农村,但生活水平较高。外部条件较少的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发展。与此同时,学业压力作为非常关键的外部因素对学生的自信心水平造成了显著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信心培养应注意这一点。

5 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进一步设想

1.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的提升。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停留在知识、方法的培训,而定位在提升学生的内在成长动机上。

2.通过家校社区三结合共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把学生自信心培养项目与家庭、社区共同结合起来,对不同学段的家长提供可操作的措施与建议,并在社区内开展相关的活动,进一步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的合力作用,在教育资源上实现共享共用。

3.提升学生以“自信”为主题的心育课课程内容质量,优化课堂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心育课程的内容质量,继续提升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丽萍;自信的概念、心理机制与功能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篇6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9-0035-03

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发展问题,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开展。它不仅要解决学生在成长中的困惑,更要培养和开发其在今后生活道路中应该具备的积极心理潜质[1]。要处理、化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及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矛盾,以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为目标,选择适合学生心理水平的活动,开展课堂教学。

一、关注矛盾,确定选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出台后,各地先后出版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但绝大多数教材的开发基于编者的主观经验,缺少对学生具体心理矛盾的实际调查和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纲要》指出,自我认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及生涯规划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人口学属性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内部心理活动的直接经验不同,其所需要辅导的类型、程度也不同。实际操作中无法做出统一具体的安排。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题应来源于学生出现的心理矛盾。教师一定要关注矛盾的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找准辅导主题。要深入理解主题,区分主要概念。比如“绰号”与“昵称”,看上去意思差不多,但辅导方向大不相同。

以小学三年级公开课“好昵称,好朋友”(以下简称“昵称”)的生成为例。有个女孩子向老师报告,近段时间,班里有男生叫她“小白猪”,数次阻止无效。教师调查后得知,班级中一个男孩子看到女孩子皮肤白皙,想到之前老师在公开课上说自己是“举手小王子”,所以类比取了这个绰号,并在男生中流传开来。绰号是学校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现象,常常与语言间的“亲疏”有关[2]。与一、二年级相比,三年级学生朋友逐渐多了起来,人际交往意识得到了提升,会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同学的关注,取绰号正是其中的一种尝试。常见的绰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善意的无侮辱性的语言,一类是恶意的侮辱性的语言。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发展性与导向性的基本要求,将其界定为善意的无侮辱性的语言即昵称。

二、分析矛盾,制定目标

活动目标指导着辅导课的走向、策略的选择,是决定一节课成功的关键。确定选题后,教师要分析矛盾的属性,即矛盾是属于学校心育辅导五大主题中的哪一个,以确定活动目标设计的方向;梳理矛盾的焦点,以提高活动目标设计的准确性;分析矛盾的成因,并甄别导致矛盾的是行为技巧问题还是认识问题,以确定活动目标设计的倾向性;还要考察矛盾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事件,以确定活动目标设计的延展性。

现行的教学目标设计一般包括三个维度,知识维度、情感态度维度和认知维度。知识维度由概念、命题、规则和策略构成,认知维度分为识记(模仿)、理解、运用、创新四个层次,情感态度维度分为接受、反应、爱好、个性化四个方面[3]。三个维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虽不以学生知识的丰富为重点,但教师在目标设计的过程中,仍需注意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目标一定是明确而具体的,并能为具体活动的选择、课后评价的关键点提供思路。

以“昵称”为例。矛盾是由学生对于友情的追求所引起的,这属于人际交往的范畴。人际交往辅导往往以技能技巧的训练为主,主要包括人际表达技巧训练、人际沟通技巧训练、人际交往障碍调适等。在最初的设计中,教师把本次活动方式定位为人际表达技巧训练,拟将活动重点放到引导学生取昵称上。梳理矛盾焦点及成因,发现对“小白猪”这一称呼的不同理解导致了矛盾的发生,因此,将“昵称”调整为人际关系认识辅导。进一步调查可知,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经习得了一些取绰号的方式,应将活动重点放到认知辅导上。

根据三维目标的构成及设计要求,将“昵称”课的活动目标设计为:1. 体验昵称带给人的感受。2.明白合适的昵称更容易被别人接受,且有助于友情的良好发展。3.梳理取昵称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积极正面的角度给同伴取昵称。

三、解决矛盾,设计活动

从流程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通常包括暖身活动设计、转换活动设计、工作活动设计和总结设计。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通常包括目标设计、活动形式设计、内容设计、活动逻辑设计。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操作难点,本文重点探讨暖身活动设计、活动形式设计和活动逻辑设计。

暖身活动是心理辅导活动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着积极的意义。暖身活动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游戏、肢体活动、音乐等。具体暖身活动的选择存在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取向认为,暖身活动应该与教学有关,起到引入主题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一种取向认为,暖身即破冰,它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没有心理压力,感到愉悦,同时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与凝聚力。两种取向并无优劣之分,可基于学生发展水平与辅导主题的具体要求作出选择。以“昵称”为例,设计初稿中以“根据别称猜动物”为暖身活动,并引出活动主题。试课后发现,猜谜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小学三年级学生十分喜欢肢体运动,因此,在定稿中就以“红白手”作为暖身活动。

活动形式设计都以目标为基础。活动目标不同,可采用的活动形式不同。对于认知调适类的目标,多以讨论活动和体验式活动为主,如头脑风暴、案例体验、心理游戏等。对于能力训练的目标,多以情境训练为主。但不管哪种活动的选择都要注意不流于形式,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以“昵称”为例,矛盾的发生发展自有其逻辑过程,在设计中,教师也要据此关注活动逻辑的设计,不一味追求热闹的活动效果,要由简到难,由表及里,一步一步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解决矛盾。在“昵称”中,教师设计了四个步骤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昵称,使之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了解不同昵称带给人心理感受的差异;让学生评价昵称,通过讨论等方式为学生作出符合主流价值的选择作铺垫;让学生取昵称,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正确的取昵称的方式。此外,基于课例中价值澄清的需求,教师取昵称的阶段加入了自我暴露的步骤,以实现说明界线,重铸意义的目的。

四、回顾矛盾,开展自评

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师行为的优化,是在对教师已有教育行为的分析上,对分析上的内化与专业资质的重塑[4]。和其他课程相比,心育辅导活动课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难度。缺少可操作的权威纲领的指导,以小学语文为例,《课程标准》以课为单位,明确了所要完成的保底内容,反观《纲要》,虽给予了辅导的大致方向,但落实到具体的某节课中,则丧失了绝大部分话语权。此外,活动设计体现出的强烈的难以复制的个人风格,活动过程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活动内容根植于学生高度的内化都加深了这一难度。一节活动课成功与否,授课教师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以科学的标准来量化或者质化这种感受将有助于提高其内化与专业提升的质量。因此,本文所提及的评价,特指授课教师的自评。

心理辅导活动课注重体验性和实践性,开展评价时多侧重于操作性评价。在开展自评时,教师要梳理手中的资料,回溯矛盾分析全程,尤其是成因焦点及影响事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考察活动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学生参与情况等基本信息。从活动运作的角度来说,可以将其大体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客体维度,包括目标的达成情况、活动材料的使用情况、活动效果。二是主体维度,包括教师对活动节奏的把控、教师对学生整体与个体的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参与面。当然,本文并不强调自评内容的全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增加或者删减部分内容,在自评的基础上做好改进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增强,马珍珍.积极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6):30-32.

[2]侯广旭.绰号的社会语用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3):28-32.

篇7

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队的组织建设为基础,把工作重心落到每个小队、每个队员。推进素质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争做“五好”小公民。

二、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57名学生,其中有13名同学学习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有3名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30多名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11名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差。

三、本学期基本工作要点

1、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为祖国培养创新性人才。 

3、向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的好少年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5、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制定以下计划:

1、行为规范方面,正确指导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是不该做的。在本学期要求学生能懂得学校行为规范的要求,并能付之于行动,特别是课间文明休息,做事要有一定的次序。配合大队部进行行为规范的评比。 在学校对学生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远离危险。对学生进行“五爱”、“五心”、“五自”等教育。

2、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了家访,针对每个人的个性以及家访时的观察,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教育。 

3、积极响应大队部的德育计划,以博览世界文化,开展各项活动。明确落实小干部的分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4、为了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早晨的锻炼,使学生健健康康地成长。

5、在卫生方面,合理安排劳动岗位,建立值日生制度,教会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6、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

(2)经常性通过板报、讲座、谈心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结合“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机结合。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

五、主要工作

二月份:

1、加强期初行为规范教育

2、四项竞赛开始

3、始业教育

4、假日活动开始

5、校报、班报刊出

6、更新办公平台数据

三月份:

1、“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

2、庆祝“三八”妇女节

3、写字教学月评(1)

4、植树节活动

四月份:

1、校报、班报刊出

2、期中教学质量测试、反馈

4、三至六年级排球赛

5、写字教学月评(2)

五月份:

1、一、二、三口算、笔算测试

2、四项竞赛小结

3、校报、班报刊出

4、写字教学月评(3)

六月份:

1、庆祝六一儿童节

2、校报、班报刊出

3、写字教学月评(4)

4、一二三语文阅读竞赛

七月份:

1、写字教学总评、反馈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陕、川、渝三地城乡的16所公立小学在读小学生2000名。

1.2方法

研究者委托受测班级的班主任或英语老师担任主试,严格按照施测指导语监督学生完成问卷并当场收回。共发出问卷2000份,收回1768份,剔除废卷342份(剔除指标为被试对问卷回答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最后保留1426份,占总问卷数的71.3%。

1.3测量工具

自编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问卷[1]。本问卷的编制从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到维度建构,经过探索性、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确立了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一阶五因素结构,即功用认识、愉悦感、投入、拓展求知和运用。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1.4 统计工具

SPSS15.0

2 结果分析

2.1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总体状况

我们对参加本次调查的1426名被试在英语学习兴趣各因素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其中,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中等临界值为3分。因问卷在题项设置上是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正面描述,学生对问卷的作答是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的五级评分(“1”完全同意,“2”部分同意,“3”中立,“4”部分不同意,“5”完全不同意),所以学生的得分越低说明其英语学习兴趣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表1显示: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总平均分为2.093,略低于中等临界值,居中等偏低程度。因此,总体上我国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处于较高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其总平均分低于等于临界值的人数共计759人,占总人数的53.2 %;总平均分在2.093至3分的共计532人,占总人数的37.31%;总平均分大于3分的人数共计135,占总人数的9.5 %,即:约一半的孩子有较高的英语学习兴趣,约2/5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处于中等水平,约1/10的孩子比较缺乏英语学习兴趣。

2.2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其各因子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子多变量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2和图1。

表2和图1表明: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各因子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由于本问卷的计分方法是得分越低表示兴趣水平越高,得分越高表示兴趣水平越低,从上图可知,三年级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四、五、六年级的孩子,而四年级是兴趣发生变化的转折期。

2.3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其各因子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变量统计分析,其结果见下表3。

上表显示: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其各因子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总均分为2.213,女生为1.987,男生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说明小学女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高于男生。

2.4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学校类型差异

以学校类型为自变量,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其各因子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子多变量统计分析,其结果见下表5。

上表显示: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各因子上,除了愉悦感,其他四因子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城市学校的总均分为2.023,农村学校为2.146,农村学校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校,说明城市学校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高于农村学校的孩子。

3 讨论

从总体上看,我国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水平比较乐观,仅1/10的孩子缺乏兴趣。从英语学习兴趣的各因素可以看出,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有一定的目标性,认为学习英语对自己的未来有帮助而产生了兴趣;同时也说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兴趣水平显著高于四、五、六年级,这一结果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相似,代玉兰(2007)[2]调查发现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兴趣很浓,热情很高。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逐渐加大,学习困难与挫折的不断出现,不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锐减。沃建中教授(2003)[3]的研究也表明小学三年级是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时期。另外,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四年级是兴趣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学习任务的增加,也可能是儿童思维的发展。因为小学四年级是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阶段[4]。

小学女生的兴趣水平在各因子上都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已有对大中学生英语学科或小学生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一致(朱智贤、林崇德,1981;姚志平,2004;王超,2005)。

城市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可能与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有关:首先,城市学校的教学条件一般来说好于农村学校,他们拥有电脑、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其次,城市学校的教师在教学水平上一般高于农村学校。再次,城市学校的学生家长更为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他们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英语课外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了解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选用激发策略,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第二语言。

参考文献:

[1]唐英,余林.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代玉兰.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研究及培养策略. (市级“十五”课题“小城镇小学生常见学习情意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7。

篇9

浅谈微课在新能源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导入的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中翻转模式的思考

浅淡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中学生物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及效果

精心设计问题,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如何构建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语文公开课的课堂生成性

浅谈中学代数的教学方法

朗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充分利用微课程进行语文交互性教学

探究英语词缀的分析式记忆法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美学思路

如何提高学生中考体育成绩

班主任管理的“三心二意”

小学生阅读教学之我见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计算机课堂“生成性”教学探析

对历史教学的深思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

浅议如何改进语文教学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实意义

荀子劝学思想浅析

浅议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案例教学

怎样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能力

拯救“小蜗牛”行动

浅析冰雪艺术中机械美学的体现

在线分析仪器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

倒叙让你的文章更精彩

“引活水”-让学生学会表达

任务驱动让信息技术课活起来

探析文化传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表现

浅议微课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相关问题探讨

浅论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形式的变迁与交互式媒体的使用

重视课堂策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巧用多媒体让古诗词教学更精彩

浅谈绩效管理与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

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01-01

厌学是以学为主的这批学生,在应该学习的年龄中,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动力,或者学习策略不得当,未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作痛苦的事情,最终学习的结果不容乐观的一种现象。概言之,学生厌学的心理成因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的变迁,出现了很多新的思想和思潮,改变着青少年的观念和信念系统的变化:如学习结果的偏颇认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人们在重新估定一些价值。人们从适应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学习的目的以及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具有的价值,愈加重视学习活动给人们带来的利益,特别是经济效益。学习在很多人那里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功利。学习本身不是目的,而学习的结果才是目的,也只有学习的结果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只有当读书越多,获得的利益越大,很多人才会热爱学习,追求学业,进而越学越爱学。而当学习的知识(往往反映在“文凭”上)不能立刻给人们带来现实利益,甚至有时还要人们为此做出某种牺牲,“读书越多越吃亏”时,也就是手段不能为目的服务时,人们自然是不会喜欢学习的。

第二,家长的要求过严、期望值过高。据调查发现,有90%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培养,但是忽略了孩子的良好性格也就是情商的培养,还有对学习的爱好。在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孩子里,有很多小学时很优秀,但是到了初中、高中后就慢慢变得厌恶学习,变得任性、自私。这样的孩子即使能考上硕士、博士,但是根本上不考虑别人、抗挫折能力差等性格缺陷最终会严重影响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第三,学校教育中的课业负担过重造成的。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思想陈旧、教法单一、教学效率不高和学生负担过重的状况。有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法,教学上出现了“四多”的现象,即“讲得多、作业多、考试多、资料多”,机械的记忆和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不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学生甚至变得厌学。

第四,成长历程中的关键期所受的负面影响有关。人的心理发展中,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是学生学习中,压力中,挑战性要求多的关键期,需要家长、老师的呵护和陪伴,需要父母与她们共同面对,为她们挡风遮雨,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一旦有一些来自社会、来自家长、来自老师的负面影响的时候,就会出现痛苦、叛逆,甚至厌学。

我认为,根据教育实践经验,解决厌学问题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全社会自上而下的关注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净化。社会各界从领导到普通市民,从学校的领导到普通老师,从社会服务机构到社会媒体,着力关注净化青少年的语言环境、视听环境、心理环境,以正气、进取心、良好的道德风范身体力行的垂范,使学生被正气所熏染,提高自身修养,以提高青少年的积极心态,调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评价体系的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评价改革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所在,也是课改的难点。进行学生评价改革,对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促进教师评价观念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更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只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主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呼唤新理念下的新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

第三,全社会关注教师群体的素养的提升。学校内与学生朝夕相处并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师范性、潜移默化性,并且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做人时,起到最大作用的是教师自己的正直的做人原则,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有一定的影响魅力。例如,班主任老师的为人处世的风格,深深地影响着本班学生的人生观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如幼师校园中,有很多班的学生的做事风格与班主任特别相象。

第四,学校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学校里,就像关注主三门的教育一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保健机构,应有一支有专业素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这支队伍除了拥有精湛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有医学知识以外,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善于调节、控制的情绪、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优异的人际交往能力。其他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也应有所提高,他们要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教育之外,应有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使他们成为幼市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此外,应有适合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特点、适合于内蒙古地区的文化、教育,适合于学生年龄特征和专业特征、性别比例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要作好课程设置以及内容的选择的关键环节。建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校园内心理健康辅导可分为发展性心理健康辅导、预防性心理健康辅导、补救性心理健康辅导,面向全体幼师学生,解决她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小问题、小障碍,其实人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平衡――心理不平衡――趋于平衡的动态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她们会遇到一些诸如人际关系的问题,学习中的学习障碍,情绪周期性的变化,心理不成熟与现实的矛盾,与对教师的误解引起的敌对等心理需要 及时的疏导。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任务就是这些。有时,针对于个别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应进行补救性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