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4 17:00: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一下学期生物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山东省商河弘德中学高二年级(1)、(2)、(3)、(4)、(7)、(8)六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2)班是相阳班,(3)、(4)班是重点班,(7)、(8)班是普通班,随机选取(1)、(3)、(7)班为实验组(分别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2)、(4)、(8)班为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对照组3)。自变量为思维导图教学策略使用与否,即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策略进行教学,因变量为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余皆为无关变量。本研究以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实验前测试卷统计结果作为实验前测,然后高二上学期一开始即对实验组进行为期四个月、采用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教学,同时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策略进行教学,最后以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实验后测试卷统计结果作为实验后测。
三、结果与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二上学期各班的生物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1班、3班、7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后成绩提高的更快,更明显,与1班和2班的差距相比较,3班和4班的差距并不特别显著,7班和8班的差距非常小;实验前测时1班和2班、3班和4班、7班和8班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差异不显著,实验后测时差异显著,1班明显高于2班,3班明显高于4班,7班明显高于8班。
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是以学生独立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所以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展示;且教学时间易于控制,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但是由于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导致绘制的思维导图差异较大,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质量不高,甚至不能顺利完成。在绘制过程中,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因此不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最终难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实验改进
由于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对普通班学生生物成绩的提高并不显著,因此,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小组合作共绘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本次实验从高二下学期一开始即对对照组(高二(1)班、(3)班和(7)班)进行为期四个月、采用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教学,同时对实验组(高二(2)班、(4)班和(8)班)采用小组合作共绘思维导图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最后以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以及第二次实验后测试卷统计结果作为实验后测。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二下学期各班的生物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1班、3班采用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成绩提高的更快,更明显,3班和4班的差距并不特别显著,8班采用小组合作共绘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后成绩提高的更快,更明显;第一次实验后测时1班和2班、3班和4班、7班和8班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差异显著,第二次实验后测时差异显著,1班明显高于2班,3班明显高于4班,而8班明显高于7班。通过高二下学期的实践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共绘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更适合于普通班学生。
五、结论
与常规教学策略相比,思维导图教学策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物教学效果,对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教学策略较适合于基础较好的相阳班和重点班学生,而小组合作共绘思维导图教学策略较适合于基础较差的普通班学生,二者各有优缺点,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现就应用不同类型导学案进行辅助的生物课堂教学检测与评价进行说明。
一、基础学段常规教学的导学案
本类型导学案适用对象为高一,根据高一新生刚刚开始高中学习,学习习惯正在养成过程中的特点,主要强调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课前评价”。在设计上分为“自主预习”、“课堂互动”与“巩固训练”三个主要环节。
1. 自主预习——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预习指导,并可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检测。自主预习前,根据课标要求,设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其作用既可以在学习新课前帮助学生明确每节课学习的核心任务,实现有有针对性的预习,同时也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辅助学生对课节的核心知识进行自我检测。
自主预习主体包括预习指导与预习质疑,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学前我们选择随机选取部分学生学案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借此了解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并在课前评价的基础上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其更有针对性。
例如,在第一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课时1)的导学案中,我们发现有9名同学(共抽查64名同学),占抽查人数的14.3%,提出关于病毒的问题。可见,对于高一新生而言,病毒这种特殊的生命形式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 课堂互动——正向激励的课堂评价,建立模范效应,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互动环节在基础学段常规教学的导学案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可以作为学生建立课节核心知识网络的空间。课上完成,由学习小组和教师共同评选出优秀者,小组推选,教师对其科学性,准确性等进行评价,并在班级展板处展出。
通过这种激励的方式,建立模范效应。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自主建构学科知识体系的学习习惯。
3. 巩固训练——落实基础,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后检测与评价。巩固训练环节设置一些较为基础的题目,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难度很小。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师对完成本环节较困难的学生进行关注,分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非基础学段常规教学的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开始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教学重点开始向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转移。非基础学段导学案也针对性的进行了调整。形式上分为“导BIOLOGY”、“学BIOLOGY”和“练BIOLOGY”三部分。
“导BIOLOGY”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评价。其问题主要是与即将要开始学习的章节中关系较密切的以前学过的知识,形式上与基础学段常规教学的导学案相比更为具体和有针对性。学生通过在课前完成“导BIOLOGY”部分,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检测,并为新章节的学习做好相关知识储备的唤醒与完善。
“学BIOLOGY”是非基础学段常规教学导学案的核心部分。与基础学段常规教学的导学案相比核心内容明确,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一些拓展问题供学生思考。教学过程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课堂评价以教师评价与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
“练BIOLOGY”同样是以落实基础为主,但基于学生学习能力与初始学段相比已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难度上有适度增加,突出学生的自我检测和教师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个别检测结合。
三、高三复习阶段教学导学案
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导学案以知识整合为核心。其作用是指导学生建立已有知识的普遍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考试题进行综合解题技能培养及思维深度的适度拓展。内容上包括知识网络、考纲要求、知识要点和直击高考、扩展补充五个环节。
考纲要求帮助学生明确高考要求,有助于梳理主体知识脉络。知识要点则强调对知识细节的关注。直击高考环节以历年典型高考真题为检测载体,不再是只关注学困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对核心知识与解题能力进行测评。课上完成,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评分标准进行自主测评。教师分层次及时检测学生完成情况,以便了解学生群体对核心知识的把握情况及对高考试题的适应情况,并对不同层次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拓展补充环节面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旨在拓展其思考的广度,加深其思考的深度。可对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交流与指导。
四、高三复习阶段专题导学案
1.课程设置上的断层
目前,初中在初一、初二开设生物课,高中在高一下学期、高二、高三开设生物课。由于生物不是中考科目,初二期末所进行的生物会考(开卷)成绩只作为初中升重点高中的参考。因此,初中个别学校存在着生物课时不足,实验设备配备不齐,部分教师由于非生物专业出身而难以把握知识的准确性等现象。
2.初中师资力量状况
在吴志华[1]等主编的《中学生物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谈到:师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素质亟待提高。笔者对学生所在学校的初中师资状况,调查统计如下:
调查数据显示:统计学生中原初中生物教师中非生物教育专
业毕业和兼教生物的教师所占比例很大,达到27.1%;对初中生物教师上课态度的调查中,上课照本宣科者竟达33.3%,还有6.3%的教师根本不授课。
在中考的压力下,学校安排非生物专业出身的教师应付其所不熟悉的生物教学。而教师上课也只是把考试内容讲完,学生仅在教材上勾出重点;认真点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让课堂
充满趣味性。然而,在急功近利的评价标准的大背景下,学生忙于应付主课,教师的热情也逐渐被消磨殆尽。初中生物教学态度的放松和教学质量的低下给学生升入高中接受新知识带来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
3.生物科目在初中阶段的地位
初中生物课堂被中考科目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占用很多的达4.2%,而在中考对学生学习生物的影响调查中,18%的学生觉得中考对他学习生物的态度影响很大。中考科目教师随意占用生物课时,学生也因为生物不是中考科目而主观意识上对生物不重视,在学生的心目中生物是一门副科,只要在期末检测时临时突击就可以。
初中生物地位低下,导致师生对生物课集体不重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4.学生生物基础
对学生生物基础的调查统计显示,有35%的学生不知道初中生物知识对其高中生物学习有何影响;几乎64%的学生认为没有生物基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而课外自己补充初中生物知识的人不超过30%。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学习习惯非常不好。例如,提前预习新课的学生少之又少,不预习的学生竟达70%以上。另外,不记或不会记课堂笔记的大有人在,很多人不知道要记录重点和难点,还有一部人认为听课的时候记笔记浪费时间,更有甚者,认为生物是副科,不需要记。
初中生物知识是学生高中生物学习的必备条件,但从以上数据显示,学生的生物基础较差,知识储备不足。另外,由于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不同,其知识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断节。初中生物教材与现在的高中生物新教材之间不配套,部分知识形成了初、高中两不管的现象,也给学生的后继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如,高中生物必修Ⅰ(人教版)第一章里提到了细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但是哪些具体的生物属于细菌和蓝藻,教材中并没有介绍,因此,高一新生在做题时,往往看到“藻”和“菌”字就认为是蓝藻和细菌,就属于原核生物;第二章第二节关于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的形成,学生没有有机化学及氨基酸的知识基础,往往一节课下来不仅内容讲不完,学生还不理解,碰到习题就更无所适从了。笔者深有感触,本来2课时的内容,笔者花费3课时还达不到教学效
果。所以,高中—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很有必要,也必须引起广大生物学科工作者的重视。
二、高中—初中生物教学衔接的对策
高中—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衔接初中生物知识,让老师觉得高中课程很难推进,学生的负担加重。笔者也有一种“孤军奋战”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思考:在目前这种初高中生物课程现状下,用什么方法可以给老师减轻点负担,
也能让学生也学得轻松一点呢?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管理层面发挥作用
注重高中—初中生物教学衔接,如果只是一线教师个人的事
情,教学上因为要推进新课内容同时还要补充初中知识,必然使得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而对于刚步入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间隔一年再学习生物,知识点连接不上,学习中会感到无所适从。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笔者觉得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初三增设生物课程,起码学生不会因为时间的间隔忘记太多的生物知识。另外,衔接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个人的私事,应该形成规模。管理层可以对初高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衔接培训,搭建教师研究和经验
交流的平台。笔者在任教单位从教以来,每学期都要准备一节初高中教师组内公开课,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笔者也从这样的交流中获得了很多关于初高中生物知识教授、衔接的经验
和方法。再者,可选取高中生物学科学习所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初中未涉及的内容和初中已学过但因种种原因学生未能达到掌握要求的知识作为校本课程内容,再辅以其他学科以及自然、社会等领域与生物相关的内容,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2]。初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一线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压力,也是机遇与责任。对学生来说,校本课程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从社会、历史、哲学等角度对本学科知识进行安排,让课程更贴近社会的实际需要。
2.生物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生物学科无论在教法上还是学法上,都具有连续性、相关性和递进性。
在教法上,初中学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高中知识由于系统性、抽象性较强,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高中学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
发式教学法,辅以直观教学法[3]。对于一些结构性的知识往往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的展示帮助学生领会和巩固知识。如,必修Ⅰ关于细胞器的教学,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总结每种细胞器的特点、功能,然后教师仅做好辅助、评价和总结即可。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如必修Ⅰ关于细胞增殖的教学,教师则应利用多媒体进行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生领会、巩固知识。另外,教师要灵活地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适当地调整教学进度,不能为了赶课,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教学做到该慢就慢,该快就快。在学法上,初中学生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不善于独立学习,且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与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差。但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增强,很多东西是需要学生课后消化的,所以,学生要继续在学习初中生物的热情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初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的自然过渡和衔接[3]。另外,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如何预习、上课如何高效听课、课后怎样复习等。
3.生物实验的衔接
初中生物实验多为重复、模仿等方法,而高中实验则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性的培养,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探究活动、模型建构等,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完成。在学生的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放手,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的设计及多样化的思路,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释疑,从而使学生具备批判的思维品质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4.家长关注孩子高中—初中生物知识的衔接
高中—初中生物教学衔接是一个普遍且长久存在的问题。作为家长,关注学生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衔接,为孩子步入高中大门做好准备,必然会减轻学生刚进高中时的很多不适应。学生在中考结束后有很长的假期,家长督促孩子在假期阅读初中生物课本,此
时,孩子是在没有考试压力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孩子一定会越看书越有趣味,毕竟生物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放假而养成懒散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同时加深了孩子对初中生物知识的印象,为高中生物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志华.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晋元高级中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校,我们以“选择教育、充分学习、卓越发展”为教育理念,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为此,我们确立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在原有课外活动小组、活动课、研究性活动课的基础上,发展为“研究性学习”课,并将之列为正式课程,排入课表,成为每个学生必修的一门课,为学生发展个性,学会选择开辟了一个比较广阔的天地。
一、建立以研究应用型课题为主要内容的我校研究型课程
为了扎实开展研究型课的教学工作,我们首先研究制定了《晋元高级中学研究课程开发方案》,提出了比较切实可行、充分体现我校培养目标的研究型课的目标和内容。
为了培养学会选择、自主发展的学生,我们确定研究型课采用课题研究模式,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工农业生产、科技等领域的某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外广阔的社会空间大课堂,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此外,科学研究方法,创造技能,论文、课题报告撰写等也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内容之一。
高一上学期:
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型活动课和应用型的小课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教师在课题研究方向上适当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支持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设计的课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性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区别,学习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初步学会制定研究方案,撰写课题报告和论文等,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习惯。
高一下学期:
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和科技教育开展学生自创性的研究型课程学习,基本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进行,提高学生自己寻找、发现、提出研究课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将现象、问题提炼成研究课题的能力。同时,各科教师要努力将研究性教学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研究性学习。
高二年级:
学生通过研究自己选择、确定的比较感兴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某方面的应用型长线或短线课题,学习现代科技动态和发展趋势,进一步了解社会社会,综合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创造能力,学会研究性学习,初步形成科学精神、态度。
高三年级:
学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科技、生产、生活等某领域的某一前沿课题进行研究,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初步形成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和较强的选择能力,初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我校研究型课的组织与实施
㈠研究课题的实施
1.课题的产生
按学校确定的研究课的目标和内容要求,我们每学期在学生、教师中开展征集研究课题工作,课题不分大小。每学期还请在某些领域做出贡献的专家开列一些研究课题。学校的研究型课程专家小组,对学生、老师的课题进行基本的可行性审定后,每学期将师生、专家的课题汇集起来,打印成册,供学生选择课题时参考。高三年级的研究课题基本由学生提出。学校每学期选择科学性、可行性强的课题作为学校的重点课题。
为了帮助高一刚入校的学生顺利开展研究型课的学习,完成学习的第一步——课题的提出,我们采取以下方法:
①任课教师深入班组,和学生座谈、讨论,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谈自己对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不满意,日常用品的缺点;交通状况、饮食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把存在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很多学生惊讶地发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可研究的课题,例如,学生从城市垃圾的处理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城市新型垃圾站的设想”课题;从课间操的拥护提出数学建模方面的研究课题——“课间操班次人流走向的最佳设计”。对学生提出的课题,我们尊重学生的广泛爱好和个性特长,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开展,例如:99届高一学生入校不久,学校的研究型课程学习动员会开过两天就提出了一百三十多个研究问题、现象或课题,经专家组审定,只有“21世纪中国军事战略问题研究”一题,由于实际研究的可能性小,无法请到指导教师等原因,和题目提出的同学商量,暂不研究,其余完全尊重学生的爱好和个性。
②我们要求教师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研究性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和互相渗透,为学生提供研究和课题。例如,高一一名化学教师在讲氯气的性质时,讲到了工业上制取氯化氢的合成塔简图时,她联系前一章学到的能量有关知识启发道:“合成以后的氯化氢气体用铁片散热,热能如果不加以利用是不是很大的浪费?”课后,班级的“化学创新俱乐部”研究课小组的一名同学找到她说:“我想研究氯化氢合成塔热能利用的问题”,老师表扬了这名同学。研究课小组的同学到上海氯碱厂考察、参观,又发现了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提炼了几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同时还请理、化、生计、英等实验性、技能性较强的学科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列了一些探究性、研究性活动课的题目,通过探究型、研究性活动课和研究型课题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
③请在选题、研究、研究报告做得好的同学介绍经验。
④组织学生学习在发明创造等方面有贡献的先进人物的事迹。
⑤开列创新思维及创造技能、学习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指导等系列讲座。
⑥请专家来校辅导、开设“专家论坛”,介绍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课题的确立等内容。
⑦培养骨干,99届高一学生有一部分同学在5月份通过直升考试升入我校,学校请他们来学校主要进行研究课的学习,到正式开学,就写出了近百篇论文。
2.选题和成立研究小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短期和长期课题,由浅入深进行研究、探索,体验探究过程。我们把同一学年的四个班分为一个大组,让学生自报课题,依学生选择的课题,在自愿的基础上,相近或相同课题的同学,2-5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大多数小组都是跨班的。小组内选出组长,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与指导教师和学校的有关部门联系等工作。学生的研究活动也可以个人进行。
3.选聘指导教师
研究小组的课题确立以后,小组根据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邀请校内外老师、专家、家长或其他人士做指导教师,也可根据研究过程,临时请校内相关学科的老师作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思维方法,提供理论、研究程序、方法等方面指导意见,掌握课题的研究进度,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学生研究的内容范围很广,很多都与学校教师所学专业内容相差甚远,我们要求教师每个在自己学科领域内自学掌握一些有关工业、农业、工程技术等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同时,适当请部分专家做指导教师。鼓励学生请自己的父母、亲属做指导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的课题需外请指导教师,学校给出指导性意见,让学生代表学校去请。例如,“真如、万里小区功能定位”课题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后,发现研究内容涉及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建筑、社区等方面的内容,学生请了四位校内教师做指导教师,又成功地邀请了居委会、万里工程设计的副总工程师做指导教师。
4.制定研究方案
研究课题或问题确定后,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书名称,学生阅读讨论,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长负责组织进行可行性分析,对课题的初步设计进行讨论和论证,制订出详细的研究方案。应用型课题的研究方案先到实际中去考察,修改,设计方案,提炼研究课题。例如,高一化学的“氯化氢合成塔热能利用”的课题组,他们查到的资料是:工厂的生产设备热能直接散发到空气中,针对这种现状,设计的方案是:用水冷却,用得到的热水洗澡、取暖。但到上海氯碱厂参观后,发现他们的设想已变为现实,同学们受到鼓舞,很兴奋,觉得发明创造离他们并不遥远。
学生设计的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一般是: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的现状、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具体的实施步骤、课题准备突破或创新的地方、课题组成员分工、课题研究所需设施、场地、经费等,主要参考文献等,以上内容完成以后,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开题报告会,校级课题的开题报告会由教导处统一组织。
5.课题的结题或中期结题 我们要求课题结题后,除有相应的论文、作品、产品的一个设计方案、产品、建设等,还要有相应的研究工作报告或研究报告,总结研究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参与课题的研究体会,汇报研究思路、研究过程与研究取得的成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初步的评审,不合格的修改或继续研究。课题结题或中期完成的一般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答辩会,学生参加这样的答辩会,觉得自己象“研究生”了,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积攒学术年龄”,体验探究过程,激发了继续研究、学习的热情。同时我们还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个课题后要写出一个案例,形成学校的研究型课程案例包。
㈡学习评价
1.评价内容
①研究过程记录表:为了检查、掌握研究活动的开展情况,我们编制了“研究性学习综合记录表”,内容包括每次活动的出勤、活动内容、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等方面,“活动内容”又分为具体过程、活动分工等。每学期末将记录表交学校。
②答辨:班级范围的答辩会,由课题组代表陈述、展示成果后,指导教师或同学进行提问,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在成绩一栏中把学生的研究成果记为A、B、C、D四个档次,D为不合格。
③课题的论文或作品、研究报告或研究工作报告,经指导教师交学校统一管理,我们要求学生写的论文一般不少于二千字,打印成文,引用资料注明出处等。
2.评价结果表示
以上材料或活动完成之后,评价结果以学分表示。一般12-16课时内完成并合格,出勤满3/4课时的课题记为1学分,高中三年至少完成10个学分的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内容。
3.评价时间安排
为保证评价的质量,必须安排专门的时间用于进行评价工作。每学期期末考试后,教师评卷时,安排学生在家继续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返校后,我们都安排两天时间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总结。
4.激励评价
为了鼓励学生搞好研究性学习,我们还组织开展了争创研究课程学习优秀班集体、优秀研究小组、优秀研究成果奖励活动。评比条件写入学校的研究型课程开设方案,一开始就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学校对优秀学生论文结集出版或向有关部门介绍、推荐发表,对优秀研究成果请校外专家进行评估鉴定。学校隆重表扬研究课程学习优秀个人、小组和班集体。
以前读初中的时候,会觉得比较简单。因为初中学的知识都比较浅,除了偶尔对某些问题需要深入讨论之外,基本不会遇到很深的问题。但要明白,上了高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再是那么简单和具体,高中是我们在思维上的一个飞跃,我们务必要抛弃以前的定向思维,而去学会从不一样的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起其根本所在就是:相对初中的学习,高中的学习跨越了知识和潜力两大台阶。高中的知识资料与知识结构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潜力方面,高中的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维潜力、逻辑推理思维潜力、分析综合潜力、自学潜力等等都要求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在学习上要跨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为了顺利地跨越这一台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以新的、不一样于初中的学习方法,学好高中的课程。一个人确立自我的理想并不难,难得是有一个为实现理想而攀登的规划和决心。为此,制定一个高中三年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写下了这份
(一)高中六个学期的分析和自我目标
为实现以下规划务必做到:树立信心,满怀激情,走好成功第一步。切忌盲目激情,要有计划分步骤的学习,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
1、高一上半学期是一个初中走入高中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用心适应各科老师的教学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识,同时稳住脚跟,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所以我这个学期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适应、稳定。
2、高一下半学期是一个适应后的寻求及养成期期。这个时期由于对自我的学习态度、方法、潜力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因此对各学科特点有了必须掌握。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是:重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构成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做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地学习,全面发展,构成自我的优势学科。简单来说就是:养成、规律。
3、高二上半学期是一个定位起飞期。此时,高中生活早已适应,学习方法、习惯已经成熟,所以,这个时期就要开始有所突破。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进入一本梯队。
4、高二下半学期是一个稳步发展期。有了高二上半学期的起飞和突破之后,又要开始稳住脚跟了,这时要全面地、客观地看待自我和他人,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稳定自我水平,基本确定自我在年级的学习地位。
5、高三上半学期是一个扎实复习期。经过高二的认知后,自我的学习地位也稳定下来,不再轻易后退。就要完全静下心来稳扎稳打地复习。此时也要注意调整心态,摆正主观态度。时刻持续新鲜的自信心、坚韧的性格。不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履行自我的计划,做到步步为营。
6、高三下半学期是一个加速冲刺期。能够适当地做些拔高。要全面解决自我所面临的问题,查缺补漏,扫除残敌,不留后患。还有此时心理素质也很重要。时刻摆正心态,注意情绪的变化,做到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鼓励和认定。就如爱迪生所说:“自行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二)我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
预习最重要的是能发展我们学生的自学潜力,减少对老师的依靠,增强独立性;预习能够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要在测览教材的总体资料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我的自学潜力,理清哪些资料已经了解,哪些资料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同时适当地一些课前的习题练习,逐步了解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自学潜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构成期盼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我制定的听课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A)做好课前准备,即预习。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持续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以及对探求知识的极大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我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C)认真观察、用心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理解者,作老师的合作者,学习的参与者,要充分调动自我的用心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用心思考。结论由自我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D)在听取公式定理的同时充分理解、掌握老师的解题方法,学习思路。
E)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即不能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方的资料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F)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能够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俗语说,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我务必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脑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忙学习。有选取的记笔记,记录经典例题。
G)注意和老师的交流,听课要与老师有目光的交流,提问式交流,都能够促进学习。
3、作业
作业是提高思维潜力,复习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的途径。透过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到达巩固检验自我的目的。完成作业时,必须要做到独立完成,去构成自我的一个独立的思维习惯。
4、复习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资料的理解。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学过即习,方为及时。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到达了系统化的水平,到达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我计划的复习要求是一下几点:
A)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资料回忆一遍。
B)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C)整理笔记。对课堂笔记及时的完善,勾画出疑点,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忙。
D)看参考书。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应考潜力。
E)单元复习的要求:
a)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
b)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c)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我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三)总结
高中三年是人生重要的三年,是人生成长重要的三年。在这充满挑战的三年间,我将在学习和做人两大方面做出努力,锻炼自身的意志品质。虽然这份规划书似乎有点泛泛而谈,但是,在写这份计划书的过程中我真的学到了许多,对高中有了一些认识,我产生了一份职责感,这份职责不是对父母负责,而是对自我负责。我相信这职责感将有助于我今后的学习,我个人认为高中的学习正是需要自主,正是需要这份对自我的职责感,才能在拼搏中成长。
中学生学习计划(2):
一、计划实施的目标:1。提高自我在英语、数学(物理)的学习潜力;
2。加强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3。学会做简单的家常菜。
二、具体措施:
1。组织好学习小组,以三个人一组为好,进行合作性学习。(学习水平相当的同学组成小组比较适宜)
2。按教材知识前后的顺序,整理上半学期的英语、数学(物理)练习卷和考试卷。(或者能够根据老师的推荐去买一两本适宜提高学科潜力的辅导材料)
3。把练习卷上做正确的题目进行整理,确认自我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运用潜力,树立自我对本学科的信心。
4。把练习卷上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打开教科书,逐题进行分析,找到错误的关键之处,进行认真的订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关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强化。
5。无论在订正试卷习题,还是在做辅导材料时,遇到困难,三人小组一齐分析,或者到图书馆去找参考书,能够去找老师,也能够进行挑战性竞赛,看谁先解决问题。
6。把错题订正完成以后,就把错题订正的全过程背出来,进行接替方法的积累。
7。到办学质量比较好的社会业余学校去读英语口语训练班,提高自我的英语会话潜力,和英语学习素质。
8。对于新初三的学生,能够在暑期中参加一些竞赛辅导班,为新学年的各类竞赛打好基础。(也能够超前读一些新初三的课本,提前了解初三的学习资料)9。每周打两次球,游三次泳,增加运动,提高体能。
10。每一天晚上,听音乐,上网浏览,看书读报,和同学聊天等,做自我有兴趣的事。
11。每周跟着父母学做两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鱼之类,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时光安排:
1。一星期学习五天,上午2。5小时,下午2。5小时。按一小时一节课安排好课表。
2。每一天下午3点以后是运动或做家务的时光。
3。晚上两个小时是发展兴趣的时光。
4。双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览会,或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督促自律:
1。设计好每一天的生活学习评价表,对自我每一天的生活、学习作好评价。
2。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督促,执行暑期生活、学习计划有始有终。
中学生学习计划(3):
不知不觉,一个搞笑的寒假便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七年级下学期!!
记得上个学期我的学习状况不是很好,连期末成绩也很不理想,为了在这个学期把成绩提上去,我专门为此制定了一套计划:
1。每一天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
2。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好课堂笔记,不懂就问;
3。作业按时完成,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做作业前,先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巩固一遍,在做;
4。早上早起半个小时,背需要背的知识;晚上睡觉时,在脑海里把当天所学知识回顾一遍;
期望透过以上几条计划,能够在这新的一学期里把成绩提上去。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初二。
中学生学习计划(4):
1、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学会听课
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
课堂学习是学习的最主要环节,四十五分钟课堂学习效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也许有的家长和学生会想,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听课谁不会呀。其实不然,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呢。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
首先,要集中注意听。心理学研究证明:注意能够帮忙我们从周围环境所带给的超多信息中,选取对当前活动最有好处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取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所以,注意对于学习尤为重要。集中注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
其次,要带着问题、开动脑子听。有些同学听课不善于开动脑子用心思维,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俗话说: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我用心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资料。
再次,要用心举手发言,认真做好笔记。教与学应是双向交流、互相促进的。学生在课堂中,就应用心主动地参与教学。用心举手发言就是一种参与,它既能较好的促使自我专心听课、动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潜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笔记不仅仅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复习旧知识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能够从笔记中发现新的问题。很多家长感到对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无从了解和把握,其实,每一天查看一下他们的课本和笔记,就是一种好方法。
2、合理安排时光,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时光是个常量,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是艰苦的劳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1)几个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处理好的关系
玩与学的关系,主与次的关系,发展兴趣和打好基础的关系
那里,家长务必帮忙指导孩子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首先是处理好玩和学的关系。学习是初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主要的时光和精力自然就应花在学习上。但是,学习又不是初中学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适当和有益的活动(包括“玩”)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把孩子的闲暇时光安排得严严实实,不让孩子有娱乐和活动的时光;有些家长却对孩子的课余活动放任自流,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要指导学生学会劳逸结合,学习时专心致志、静得下心来;活动时生龙活虎、放得开来。学习和玩不仅仅是不矛盾的,而且能够相得益彰。
其次是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初中阶段学习知识的密度大大增加、学习知识的广度也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处理好各种知识资料之间的主次关系。学科之间有差异,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是初中学习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必须要学得扎实。学科资料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构成是主,知识的灵活运用是主,自我学习的薄弱环节是主,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花更多的时光和精力。
再次是处理好发展兴趣和打好基础的关系。兴趣是学习动力产生的直接原因,孩子对哪一门功课感兴趣,这门学科也就往往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初中学生思想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兴趣也往往不够稳定,有些孩子对兴趣的理解也比较片面。表此刻学习方面主要有以下状况:一会儿喜欢这,一会儿喜欢那,见异思迁,结果什么也没学好;光凭兴趣学习,自我认为不感兴趣的就敬而远之,结果就成了“跛脚”。其实,初中的学习是整个人生学习的基础,首先要学好每一门功课,初中学习过了关,高中阶段就可能比较顺利;即便是通常被认为是“副课”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实际上都是将来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培养兴趣务必以打好基础为前提。
(2)遵循记忆规律安排学习
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这规律给我们指导孩子的学习带给了重要的依据
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规律的心理学家艾客浩斯发现,学习刚结束,遗忘就相伴开始了。第二天忘得最多最快,第二天需要复习的时光较长,如果第二天复习了,第三天就遗忘少了,需要复习的时光也较短;如果第三天复习了,第四天遗忘得就更少了……。总之,遗忘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规律。这规律给我们指导孩子的学习带给了重要的依据。
及时复习。初中生学习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随学随丢,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了事。到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从头开始复习。要改变这种前学后忘,到后面问题成堆的现象,关键要做到“及时”,个性是对于那些字母符号、公式、外语单词等好处性不强的学习材料,必须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复习。这好比在堤坝塌方之前,及时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分散学习。“及时复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劳永逸”。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以学习外语单词为例,如果当天学习了20个单词,一位同学在当天晚上集中复习一小时,加以巩固;另一位同学当晚复习半小时,第二天再复习15分钟,第四天复习10分钟,一周后再复习5分钟。结果后者记忆的效率明显高于前者。利用分散学习的道理,家长能够指导孩子采用“卡片”复习的方法。例如复习英语单词,把卡片分为左右两边(或正反两面),分别写上中文词义和英语单词,然后自制七个袋子(或信封),每袋内放置一周中某一天应复习的卡片,复习时,用手遮住一面,回忆另一面的资料。当天复习以后,就放入隔天的袋里,以此往复有规律地交替复习,效果十分明显。其他如数学公式等各种知识均可用卡片来进行复习。
过度学习。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在83岁高龄时,仍能熟练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别人问他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他回答说;“说起来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在学习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记忆某些资料,到刚能勉强背诵时就停止了学习,结果过了不久就不会准确回忆。如果能“一鼓作气”,再多学几遍,效果就大大提高;而且这样熟练的记忆,持续时光也个性长久,这就是“过度学习”。一般而言,过度学习持续在50%-100%范围内。举例子说,背诵一首唐诗,如果用十遍刚好能基本背出,那么最好能再读3-6遍,这样就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了。过度学习要与及时学习和分散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中学生学习计划(5):
基本要点:
第一,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都是为了到达他的学习目的服务的。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反映,它是推动学生主动用心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第二,计划资料一般分五个部分:
①全学期学习的总的目的、要求和时光安排。
②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光安排。优秀中学生的学习经验证明,在制定分科学习计划时要注意两点:要个性重视马列主义的基础知识、语文和数学三门学科的学习。学好这三门学科,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要有重点,但不能偏废某些学科。
③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光安排。
自学资料大致有三方面:
①自学缺漏知识,以便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使自我所掌握的知识能跟上和适应新教材的学习。
②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学习而系统自学有关的某种读物。
③不受老师的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系统自学新教材。
④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其他学习活动以及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资料、要地和时光安排。
⑤坚持身体锻炼的目的、要求和时光安排。
第三,要从实际出发。一个中学生要不断地提高自我的学习质量,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上述五个部分的计划资料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每个中学生的实际状况不一样,因而在订计划时,每个人的计划重点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每个中学生在任何状况下制定学习计划都务必包括以上五个部分。有的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去系统自学课外读物,而就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学缺漏知识和弄懂课本资料上。总之,要制定一个对学习有指导好处的计划,务必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摸清自我的学习状况,从自我实际掌握的知识程度出发。
第四,在执行总的学习计划过程中,还要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以高度的学习热情和顽强的学习意志保证总意志的完成。有的优秀中学生每一天还有一个学习小计划,严格要求自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2、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灌,自我吞,消极被动,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仅能够培养自学潜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潜力),而且能够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明白自我有哪些问题弄不懂,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个或哪几个问题上。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就能够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我理不懂的难点,配合老师授课,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基本要点:
第一,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课前自学的资料和时光。
第二,课前自学不要走过场,要讲究质量,不要有依靠老师的思想,要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弄懂。
第三,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包括工具书),进行用心的独立思考。
第四,将新教材中自我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用笔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上记号,用心思考,为理解新知识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第五,不懂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包括运用参考资料)后,仍然得不到解决时,能够请教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
第六,结合课前自学,做一些自选的练习题,或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种实际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以丰富感性知识,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
中学生学习计划(6):
学习计划,高中步入大学,是新的起点,新的挑战,一切将要从零开始,为此我要结合自我的实际状况,制订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对自我学习中的提出的要求,来完成我的学业。
一、学习目标要明确,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
根据学校要求,大概需要7个学期来完成学业。
二、合理安排时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在学习课程中,精心地安排好每一天的学习时光,抽出1小时去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
三、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在课前,做好预习笔记,有针对性的列出重点和难点并加深对学习资料的理解和记忆,便于以后查阅和复习。课上,做好听课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认真地完成布置的作业,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
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要按质按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还要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
五、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遇到疑难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或者透过电子邮件与老师同学联系,寻求辅导和帮忙。
六、及时做好考前的复习工作。
考前复习是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要对整个课程的学习进行检查和补充,总结经验。
七、利用业余时光,透过计算机网络加强学习。
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我要利用业余时光,透过网络定期浏览,以便及时的调整自我学习进度和策略。透过网络网上课件和学习管理平台的学习。透过电子邮件与老师同学联系,寻求辅导和帮忙。
八、不断加强专业学习,确定补修专业。
为了加强综合素质,还需要在完成学业后,不断地加强与自我的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来完善自我。吸纳新的技能和知识充实自我,提高分析和处理工作的潜力,注重总结经验,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