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1 10:36: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师和家长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正使许多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影响。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实质、分析其成因、寻求解决它的对策等问题便摆在我们面前。
一、逆反心理的本质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突出的表现是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多地进行反省,“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是如何看待我的?”等等,这些有关“我”的问题常常萦绕在他们的心头。记日记是他们的明显表现。到了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基本稳定。这一时期,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反抗心理。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逆反心理”期。
关于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一致:“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简言之,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因素构成的。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有一种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因此抽象地谈论它的积极与消极是不正确的。
(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个别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出现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三、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一)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的影响制约而形成的:
1.主观因素
(1)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及相当敏感的特殊时期,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他们迫切希望当家作主,从而摆脱成人自居而急于表现自己的非凡与成熟,因而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采取挑剔的态度。也正是由于青少年感到或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法为成人们所重视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所以才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上采取了极端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形成与外界对峙的局面,从而确立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2)学生认知水平的偏差影响
青少年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知的偏差度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持己见,走极端。这些学生自尊心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尤其当他们屡遭挫折、失败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显得意志薄弱;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3)学生主体内部的综合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综合心理因素主要指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过强,过分强调自我,受好奇心的驱使,偏激片面地看问题等。这是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对社会生活中出现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独立地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来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曲直,对老师家长的教导,常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疑问。加上他们较少保守思想,富于想象,往往在学习中提出一些与师长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设想和看法,并亲于尝试一些在教育者看来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新做法。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尤其是对那些封闭禁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2.客观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第一,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学生原有的需要。人的各种行动都是以满足个人(社会)的某种需要为前提的。在学生还没有产生一定的需要以前,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他们的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此外,当学生产生一定需要以后,对他们提出的过高过急的要求也是难于被接受的。
第二,对学生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他们强烈地要求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我们对这个问题决不能掉以轻tb。有人认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论怎样向学生提出,他们总是应该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
第三,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表明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如果在处理问题时不从实际出发,坚持统一标准,碰到问题只凭主观臆测就作处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第四,教育者的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以引导,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
第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教给学生。就其本身来说有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讲解或劝导;二是展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的,但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自己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这种矛盾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和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现象都会直接或问接影响着他们,尤其是一些后进生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tb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式、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比如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包括不正之风,都可能影响敏感的学生,以致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总之,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这也同样是教育学生所不可忽视的。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对同辈群体的依赖。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问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也容易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措施
1.了解学生,正确对待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的一种正常表现,是青少年中的一种普遍行为。这一时期,教师应“对症下药”,不应盲目作为。了解学生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对待其逆反心理行为,与他们做朋友,是应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一方面,教师可利用上下课时间,对有逆反心理行为的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多种正规的方式了解其tb理变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找个别学生聊天,通过聊天发现其反常行为的根本原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切忌盲目指责、批评学生或不尊重学生。
2.以情动情,消除疑虑
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大量的社会现象都说明,感情在无形中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与做法。而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且又正处于“反抗”时期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教师对感情的倾注。要淡化或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我们的教师不能采取简单和偏激的行为,而应做到以情动情,以心换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从而对教师消除疑虑,真正从内心接纳教师、与他们做朋友并分享自身的忧与愁,这将有利于改变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创造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要共同重视学生逆反心理问题。要认识一致,互通信息,改变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控制消极因素的刺激。家庭中,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家庭;学校可通过开展多彩的教育活动等,为我们青少年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社会要竭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青少年处处感到是温暖、处处感到是关心。从而严格警惕自己言行的出格,力求规范化,以此来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0.前沿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不稳定时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学习负担的日益加重,父母对孩子们的过高期望,都让青少年学生身心疲惫,诸多的压力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很多内外部因素都决定了心理健康应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国内外众多专家已论证了体育活动有助于心理健康。但具体从各个体育活动情况等多角度进行研究的,可谓凤毛麟角。本文正是从这些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
1. 研究对象
浙江省杭州、丽水、嘉兴、舟山、温州、金华、绍兴、台州8个地区的青少年。
2. 研究方法
自制参与体育活动情况问卷。根据国内外通用的心理卫生调查问卷SCL-90量表,自制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自制调查问卷根据这10个因子共设35小题,评分均采用5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对上述地区15所中学共发放问卷1000份(采用无记名问卷式调查),回收问卷942份,回收率为94.2%,其中有效问卷912份,有效率为97%。男445份,女467份。最后将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完成,P<0.05(*)为显著水平,P<0.01(**)为非常显著水平。论文参考网。论文参考网。
3.结果与分析
3.1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SCL-90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见表1)。浙江省城市青少年SCL-90因子分均略高于国内常模。
3.2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统计与分析(见表2、3)。 根据表2、3显示,非常愿意和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占到了总样本的一半以上,并且意愿强烈的相对因子分偏低。
3.3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统计与分析(见表4)。表4显示,参与球类运动的人数达到了60%以上,同时因子分也相对偏低。论文参考网。
4.结论与建议
浙江省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因子分略高于国内常模,说明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非常愿意参加的青少年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其他学生,差异显著。选择球类运动的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6项因子上与其他选项有差异性,并且得分在全量表中最低,即选择球类运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最高。浙江省8个地区间,台州地区各因子得分最高,并且与嘉兴、金华、绍兴地区有显著差异。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现达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有的性格懦弱、孤僻,缺乏进取心;有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他人,颇具攻击性,会做出正常人认为不可理喻的事;有的则生性激动,对所见所闻极易做出过激行为;有的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以上类似的还有许多。这一切不能不令我们为之担忧。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因素
1.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的烙着家庭的印记。一个和睦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
2.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注重学生智能的发展,如果忽视了心理卫生,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损害。仅就负担过重而言,引起的学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后者。长期疲劳会造成学生心情忧郁、情绪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精神失常,甚至轻生。
三、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方法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父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要求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要求,决不能失信于孩子;此外还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要有民主的作风。
2.学校教育中,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教师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教师要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不论何时都不忘记为人师表,严以律己;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
其次,对低年级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各种游戏。有入学时的“自我介绍”游戏开始,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还有“镜中的我”游戏,通过学生自己照镜子,学会自我观察、自我描绘,进行自我评价;“文明用语”游戏,通过学生的表演学会日常文明用语,无形中规范了孩子的日常行为;“称赞”游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称赞,使学生明白,应当看到别人的优点,知道称赞和尊重别人,从而使他们的情感交流得到锻炼。另外还有互助游戏、日常行为习惯游戏等等。
再次,对中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体现出方法的多样性,除了上述一些游戏、活动外,增加阅读材料、心理问答、谈心、交流等内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学习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组织谈心、交流。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材料分析、谈心等,都是建立在中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也恰好弥补了低年级游戏活动的缺点。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论文百事通究其原因,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本文仅从家庭因素方面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如果儿童从小在家庭里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的学校教育就能顺利地进行;如果儿童在家庭里受到不良的教育,就会使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生困难,学校久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矫正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它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成败。
在纷繁的社会环境因素中,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人们出生的地方,是人们有生以来所接触和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道德品质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二,家庭是人们连续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生活环境。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家里度过的,他们最初的道德观念、价值观正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个人的心理品质、心理特点、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三,家庭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惯、品德修养,家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性格特征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庭环境对人的个性形成有巨大影响作用,同时对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和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其排列顺序。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家庭结构面临着由大家庭向小家庭、小家庭向多元家庭发展的趋势。当前比较常见的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隔代家庭、缺损家庭、重组家庭、流动家庭等等。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长期相处、关系密切,都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正常的家庭结构被打破,则会给青少年心理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如:父亲或母亲早亡,会给青少年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灵创伤,使其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出现行为不正常、情绪不稳定等现象。随着离婚现象的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大多具有自卑、少言寡语、性情孤僻、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较强等心理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家庭、学校的极大关注。目前,学校里有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就是由于残缺的家庭结构造成的。所以,要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地发展,首先应该给他们创造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
3.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面个方面。子女不但要从家庭里得到生存和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也需要从家庭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的气氛和生活秩序,对于未成年子女的影响尤为重大。未成年的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可能脱离家庭、父母而独立生存和生活,他们一步也离不开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好不好,对他们的身心影响极大。如: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必然使自己的子女失去归属感,心理上失去支持和平衡,造成心理障碍,在学校可能表现出沉默寡言、不合群、自卑等异常现象。实践证明,生活在具有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中的青少年,往往表现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人缘好、对生活和前途充满信心等人格特征;生活在缺乏良好家庭生活氛围中的青少年,则容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对现实强烈不满等人格特征。可见,家庭生活氛围是比较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所以,作为一个家庭,除了为子女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外,更重要的要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给他们一个民主、和睦和安定的家庭。
4.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家庭教育和抚养子女的方式,是受教育者教养观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教养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养方式,不良的教养方式会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从现实情况来看,以下三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
4.1专制粗暴型:父母专制、蛮横、任性、不讲道理,以圣人和教训者自居,忽视孩子人格的存在。这种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动辄打骂,丝毫不顾忌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容易形成自卑或者退缩心理,还会导致孩子产生撒谎、破坏,甚至偷盗犯罪等行为。
4.2冷淡型:一些父母因为热衷于自己的事业,或者父母关系不良,导致对孩子管教不严、或者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孩子容易形成冷漠、自私;胆怯、孤独等性格。
4.3溺爱型:主要体现在父母不管孩子的要求合理不合理,从不违背孩子的意志,要什么给什么,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对孩子的要求一味的满足,直接受害的是孩子本身,孩子向父母提出的种种要求,父母从来都不加分析,一一照办。久而久之,就会对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孩子则容易形成任性、自私自利、专横跋扈等性格。
中图分类号:B848.2文献标识码:A
一、青少年创新素质概述
创新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表现于创造性活动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行为等。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的动力系统;创新人格是个体创新的自我意识和能动性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成熟水平而形成的有利于创造的心理特征;创新思维是有利于创造发现的思维品质;创新实践行为则是在创新意识的动力能源支持下,以创新人格为支撑,以创新思维为操作工具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们之间既互相影响促进又各自独立,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素质就是要从培养和建构这几个要素入手。
从最近几年的相关调查资料看,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素质现状不理想。2004年,燕山大学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的学生曾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分布在河北的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科技大学等13所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表示“不经常思索人们未解决的问题”;50%的学生表示不常阅读现在所学专业的理论期刊;仅有23%的学生尝试进行过某项发明创造;51%的学生没有尝试过写学术论文。[1]2006年,我国学者王秀琴曾对南京市五所工科院校491名大学生,采用自编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有关创造、创新的知识了解极少。从大学生对自身创造力评价中可以看出,具有高创造力水平的特征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3;尽管很多大学生对自身创造力评价很高,但与实际创造能力又很不相符;大学教学环境中有利于创造的氛围始终没有多少改进和提高。[2]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的创新素质的发展,总的来看不容乐观,其关键是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而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
创新教育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健康个性塑造的重要手段,它能极大地挖掘青少年丰富的智慧资源和内在的成就欲望,从而推进和加速人格的健康发展。通过广泛开展创新活动,以促进大学生拓展自我认识,增强自觉、自信与自尊,坚定人生的信念与目标。大力开展创新素质教育,提升青少年的创新素质,不论是对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是对社会和谐进步,都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二、青少年创新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创新素质与心理健康有着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紧密关系。创新素质作为个体所具备的高级心理品质,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和提升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创新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素质可促进个体释放创造能量,为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能源和动力
生命总是在保持自身的同时,又进行着自我的创造和更新。当代德国著名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Michael
Landmann)曾指出:“人必须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须决定自己要成为的某种东西,必须力求解决他要靠自己努力对自己解决的问题。他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是创造性的。创造性完全不限于少数人的少数活动中,它作为一种必然性,根植于人本身存在的结构之中。”[3]生命的本质表现,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冲动和潜在智能的显发,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生命全程中冲动和潜能显发的最剧烈、最重要的时期。
(二)创新素质可深化个体认知发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水平和保健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最富激情、最富求知欲和创造力的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具有极大的潜在能量。在这个时期他们充满了野性的热情和思想的爆炸、幻想和英雄主义的冲动,充满了乌托邦式的追求和革命精神以及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整个世界的欲望,他们在爱情和激情中激荡。但是,处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其思维也总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狭隘性。他们的认知发展不成熟、不完善,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世界和正确深入地认识评价自己。在面对变幻复杂的社会大环境时,他们可能会遭受到挫折和打击,因而容易引发诸多心理问题。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伴随创新活动能促进他们辩证思维的发展,帮助他们学会客观辩证地认识自身和周围世界,学会调控和适当处理各种疑惑与困难,从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
(三)创新素质能加速个体人格的完善,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在预防和发展机制上提供保障
创新素质的核心在于创新人格。创新人格主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与灵活性,幽默感、洞察力和责任感,好奇心和自信心,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能经受挫折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等人格品质特质。19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伦朱利和瑞斯就认为,“天才”儿童就是那些具有中等以上智力、较高的责任心和较高创造力三方面特征的儿童,其中较高的责任心就是人格表现。一些相关研究者还对创造力得分甚高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人格测试,发现他们在智慧性、乐群性、敢为性和低紧张性等特征上得分也很高。[4]还有研究指出,自我实现和其他人格变量,如态度、动机、价值观、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等有显著相关,可以预测具有高创造性的智力超常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创新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创新活动有利于培育和提升个体的创新人格品质,促进个体人格的发展与完善。而人格素养又在个体心理素质中处于核心和首要的地位,它决定一个人心理品质的特性和活动状态。健全人格是个体有效抵御和克服心理危机,自我预防和消化各种心理问题,确保沿着健康、进取方向不断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广泛开展创新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开设创新素质培养课程,举办创新学术讲座,激发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造欲求
学校开设创新素质培养课程,是进行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应有计划开设一些如创造学,智力发展心理学,创造力发展心理学,创新心理学以及创新思维科学等系列学科课程。把这些课程作为选修课在全校范围开设,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修。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各个学科领域中的专家、学者现身说法,通过他们的深厚素养和广博知识,生动形象地讲述关于自己人生创造和奋斗的心得体会。专家和文化名人讲座由于其深厚的学识素养和博大的人文情怀,以及他们令人瞩目的学术建树和社会贡献,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人才的鲜活榜样,这类讲座有着巨大的教育效应,对于激发青少年的志趣爱好和创造热情,促进其心理健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二)在各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要素,积极引导青少年提高创新素质,发展创新品格
我国著名学者杨叔子院士曾指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公共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5]因此,现代学校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放宽视野,要大幅度引进新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要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开发作为课程设置的重点。扩大选修课的种类以扩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通过增加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以推进学生创造个性的充分发展。
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要素,更重要的表现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创造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创造性的设置某种问题情景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将其解决,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课堂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与之相关的国内外最前沿的饱含创新要素的教学资料,灵活穿插现实生活的相关创新案例,让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和积极发言,表述自己的创新体验和创新见解,不照搬、不盲从指定死板的标准答案,以培育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可通过举办各种讨论会和辩论赛,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肯定的态度接纳和赞赏学生提出各种奇特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三)广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学校可以经常举办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科技创作竞赛,大力宣传和鼓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并在活动结束时对他们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让他们积极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展现其独立创新的人格魅力。在科技创作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创作兴趣,以此唤起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热情,并有意识地锻炼和磨砺学生耐受挫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素质不断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活动,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研究项目介绍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科学假设,独立思考设计实验方案,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其都有做出方案决定的自由并尊重他们各自的看法,在实验室或研究所中通过实验检验其结果,引导他们自己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在论文的写作上,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自己设计文章结构,老师只是提出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让学生自己做出最后的判决。要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参与各种学术讨论会议,为其提供展示新见解和新思想的各种平台。
(四)建立青少年心理测评网和心理咨询指导机构,为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提供个性化建议
创新素质的培育,从本质上讲,是个体“自组织”的主动建构过程,需要青少年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良好创新素质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动投身到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中去,积极寻找自身创新素养中的弱点,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创新素质的培育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为此,青少年需要增强自我认知,主动了解和正确评估自身创新素质发展的状况与特点,并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积极培养和塑造自身的创新能力与人格。学校应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建立标准的心理能力自测网,供学生自测以了解自身心理素质,包括创新素质的现状以及优势与缺陷,为其“自组织”的主动建构与完善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当然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心理测评,并当面对其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在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中,有必要把个体创新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纳入其中,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内外现实条件,提供个性化建议,并帮助其制定出自我发展的切实规划,对在发展过程中提出具体指导。
(五)提升教师队伍自身的创新素质,确保青少年创新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的研究表明,创新素质的培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卷入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创新素质离不开教师创新素质的影响。要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师自身就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创新素质与人格魅力。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就能够灵活主动地了解社会与教育发展前沿的新动态、新信息以及发展的新趋势,并通过自身对其客观准确的评价和把握,吸收有益的营养并转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一部分,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与风格,以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与内容,在自身敏锐的洞察力下针对不同个性与能力的学生展开切实有效的教学。高创新素质的教师往往能得心应手,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弥散和充满着创造性,在教师的巧妙点拨与启发下,学生的心智得以开启,思想得以升华,潜能得以显发,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使学生激发出创新的热情,形成创新的能力与品格。
综上所述,创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引导和发掘人的生命中的真、善、美的潜能,让个体的能力和人格等诸多方面得到更全面自由的和更充分的发展,使青少年最终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健康,人格圆满成熟,视野开阔高远,素质全面博大的崭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鹏,于兰,刘助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
[2]王秀琴.工科院校本科生创造力培养现状调查[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7(1).
[3]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社会水平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这一时期的个体往往经历较为激烈的内心和外部冲突的磨练,情感两极化明显,也易出现挫折感、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因此这一时期常称为“暴风骤雨时期”。然而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是青少年时期必然要经过的,成为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发展阶段特征,逆反心理现象尤为突出。这也是家长、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最头痛的问题。现就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谈谈个人的看法。
1什么是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结论所产生的逆向反应情绪。形象地说,就是“你叫我这样我偏那样”。其表现多是怀疑、抵触和不满。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常会遇到教师表杨一个学生,却引起一些同学的不服气;教师批评一个学生,反而引起一些同学的同情和辩护。
2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有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
三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
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3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逆反心理是一种现实且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与家长的抵触更为尖锐;中学生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可以说中学生既是成熟的儿童,又是幼稚的青年。逆反心理在很多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尽管方式和程度有差异,但给中学生健康成长构成障碍,给教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造成阻力,甚至影响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实施。要明确,在教育过程中,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首先,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因为一定意义上讲,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其次,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时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以至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以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之目的。
第三,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正确合理的与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如主体连同不端的人格与正确的信息、或良好的动机与生硬的态度一并逆反),教育者本身并引导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与支流,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现象代替本质,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发展的看待自我与非我,从而不断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
自古,为人师者便是“传道授业解惑”,时至今日,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教师应是出色的指挥家,他所指挥的不是学生的形体,而是学生活蹦乱跳的思维。因此,教师应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洞察秋毫的机敏,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甚至每一个眼神,来洞察每一个学生内心世界,从而及时捕捉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以便及时进行引导。
(2)明辨学生逆反心理的性质。
发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后,要冷静对待,准确判断其性质。一般来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其受到的外界刺激信息成反向性。负信息刺激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是正确的,正信息刺激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则是错误的。对待逆反心理,就不应冷漠批评,而应热情支持、赞扬、保护。
(3)对学生逆反心理要“对症下药”正确处理。
对于正确合理的逆反心理,我们要给予支持、激励,促其强化并引导变为积极的行动,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促其个性和特长健康发展。对于偏激的甚至错误的逆反心理,我们也不要盲目地排斥或压制,而应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实质,教育他们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主观与客观一致,保持认识上的正确性。
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
42岁的刘女士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女儿16岁,今年上高一,学习成绩还不错。
“女儿是个乖乖女,是全家人的宝,以前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新鲜事总是和家人诉说,现在孩子上高中了,个子也一下子长高了,慢慢有了自己的秘密,不爱和家人交流了,高兴时能和你聊聊身边的事,不高兴了问什么都不多说。去年,女儿看到好多同学都有了手机,也非常想要,和她爸和我说了好多次。我们做家长的也觉得孩子还小,正是学习的时候,要手机没什么用,就没有满足她,没想到孩子因为这件事还和我们怄半天气。今年我们就和女儿承诺,要是能考上重点高中就先给她买个手机。女儿很争气,通过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于是暑假我就给女儿买了个手机,不过女儿有了手机后,把手机设上密码,QQ也换了密码,房间的抽屉也上了锁。我真担心孩子因为这些分了心,更担心为此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过孩子还是很听话的,不让她做什么,虽然很不情愿,但是很少顶撞我们。开学前一天,同学约她出去玩,她爸爸知道后,不让她去玩,让她准备迎接开学。她虽不高兴,但也没有出去玩,气得一天也没有和她爸爸说话。”
“这些可能都是孩子青春期的表现吧!孩子学习压力大,逆反心理也很强,我们做家长的要好好引导,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毛毛:
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毛毛乖巧伶俐,在家不仅得到家长的宠爱,在学校也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采访毛毛,她却不好意思地在玩弄手里的小熊。
“我是家里的小公主,每天快快乐乐,什么事都是爸妈给安排好的,不过每逢节假日,爸妈给我报的各种特长班是应接不暇,加上学习的压力,看到别的同学玩,心里也怨恨过爸妈。不过我对特长班还是比较感兴趣,学什么也学得比较快,爸妈对此还是比较骄傲的”。
“不过慢慢地我不愿意主动和爸妈交流了,有时候他们会强迫我去按照他们一些想法去做,我也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有自己的空间。像人家外国的孩子,有什么想法总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
“尤其上了初中以后,我愿意和同学们交流,因为我们有共同语言,和爸妈有代沟。同学们都有了手机,平时用手机交流,还可以促进学习,他们却怕我有了手机会影响学习。真是郁闷!不过平时我还是挺害怕我爸妈,也不想让他们为心。总之,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也会安排好我的学习和生活,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让所有爱我的人放心。”
专家简介:
王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西省心理学会会员,太原十二中心理教师,曾近20篇,其中获国家级论文二等奖两篇,其它论文获山西省一等、二等奖。在四川省汶川发生地震后主动到什邡市洛水镇做心理危机干预。
家长张先生:
孩子是我心头的痛
张先生,46岁,省城某媒体记者,儿子今年15岁。提起孩子,张先生一脸的无奈:“怪我们做父母的没有教育好,孩子今天这样是我一生的痛。”
在孩子10岁时我便与老婆离婚了,孩子跟着我。开始孩子学习不错,在班里名列前茅,我便把全部心血都用在孩子身上,每天接送孩子,既当爹又当妈。但是孩子的性格慢慢有了变化,沉默寡言,问他什么也是哼哼哈哈。在孩子上六年级时,我因工作经常出差,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结果老师不断地打电话给我,说孩子经常缺课。我非常生气,便打了孩子一顿。没想到孩子一星期没有回家,也没有去上课,找到他时是在一家网吧里。
从那以后,我也不再管孩子。孩子成了网吧里的常客,上学那就是想起来就去。结果学校让我给孩子转学。没有办法,我找关系又给孩子找了一个寄宿制学校。没想到好了几天,孩子又开始逃学……
有些事情说出来都可笑,因为孩子,好多警察都和我非常熟了。有时候,孩子上网到深夜,身上没有钱又回不了家,他就打“110”,说自己回不了家了。警察把他送回家后经常把我教育一顿,就这样隔三岔五警察就会来我家一趟。
孩子刚上初中一年级就不想上学了,告诉我,什么也学不会,坐到教室就头疼。我也和他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给他讲,没有办法。孩子辍学后,那就更是疯玩,我工作也忙,不再管他。经常和一些比他大的孩子玩,上网打游戏、聊天。没有钱了就到我单位找朋友、同事5元10元地要。时间长了我也就麻木了,有时候我们坐在一起聊的时候,我也就不再把他当成孩子,反而像是个朋友。
有一次我下班回到家,一开门看到家里有一个女人,30岁左右,孩子把我叫到一边笑着说,这是给我介绍的对象,闹得我哭笑不得……
现在,他疯玩了几年后,觉得也没有什么意思,我就又给他联系了一所技校,让他学点技术,将来也算有一技之长吧!虽说我的孩子现在刚15岁,可他的想法和心理年龄却很成熟。我真是担心他这样长大会不会对将来有影响。
孩子张明:
上网是我最大的乐趣
和张先生聊完,记者又单独和张先生的孩子张明(化名)进行了接触,虽说张明刚满15岁,但是没有了青少年的那种羞涩和稚嫩,而是一脸的成熟和狡黠。刚一见面,张明便对记者说:“我叫你哥吧!叫你叔叔我不习惯。”
“我爸妈离婚后,对我的打击很大,看着我爸每天为劳,好一段时间我都觉得压抑,学习的兴趣也慢慢消退。后来,我爸因工作也经常出差,同学们知道了我爸妈离婚,经常在我身边唱‘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我一下子崩溃了,对我爸、对家、对学校,我特别厌恶。此后,我便开始逃学、上网玩游戏,虚拟世界让我找到乐趣。我爸第一次打我以后,我就在网吧里呆了一个星期,饿了就向同学借钱,买面包或方便面充饥,一天只吃两顿,没钱上网我就看别人上网,有时候帮助别人一起玩,还能蹭吃蹭喝。从那以后,我爸再不敢打我,也不多管我了,上网成了我最大的乐趣。
到13岁时,我就不上学了,和比我大得多的人玩。没钱了,我还找我妈要过几次钱,还偷了她几次钱,后来我妈就不再给我钱。没有钱我很无奈,又想上网,就去偷网吧门口的自行车,偷过五次,每次都能卖二三十元。最后一次让别人给逮住了,一顿暴打,看我还小就没有送我去派出所。”
张明无奈地摇摇头,问记者说:“哥,给支烟抽吧!”张明接过烟,利索地拿出一支点上,很自然地把剩下的烟装了起来,并对记者笑着说:“还是好烟啊!就算你采访给我的辛苦费了。”
“时间长了,我和网吧的老板也混熟了,就在网吧里当网管,管吃管喝管上网,每月还给我300元。第一个月发工资,我还给我爸买了两盒好烟。我和爸的关系也慢慢好了点,我经常上网聊天,也想给我爸找个伴,毕竟他还不是太老。
这几年我也疯玩够了,我爸和我商量想让我学个技术什么的,我想学修车,再说吧!像我这样真是一生都毁了……
在此,我也想提醒家长们,一时的冲动不仅毁了一个家,还会毁了一个孩子。
针对以上个例和一些家长对青春期孩子叛逆性格的抱怨,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西省心理学会会员、太原十二中心理教师王宏,她告诉记者,受应试教育影响,家长总是用过于功利的眼光看孩子,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常常忽视或无视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十几岁的孩子仍然是弱势群体,生理、心理发育还不健全,非常需要得到家庭的关爱、师长的重视、同学的友谊。同时,他们又正处于身体断乳期,认为已经长大,可以独立面对社会。如果家长或学校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变化,对待孩子仍采用包办、干涉、指责方式,不仅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王老师向记者介绍,太原市十二中早在1998年就开设了心理健康课,2003年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隔周给孩子上堂心理课,以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尤其是新生入学后,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心理很容易失衡,他们会为新生准备如何适应新学校的讲座。还在学校开展了心理短剧、如何感恩、如何认识自己、安全上网、意志的培训、走出自卑的阴影、青春期异往等等的课程,让青少年学生亲自参与,效果很好。
谈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表现时,王老师介绍,大致可分为: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类问题、情绪类问题、受挫心理类问题、自卑心理问题及青少年性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王老师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给出建议,以帮助青少年以及家长正确面对和引导其健康成长。
学习类问题
案例:张某,男,12岁,学习成绩差,对学习不感兴趣,非常贪玩,尤其爱玩游戏机,父母对其无奈。
案例分析:这是一个学习动机不足的案例,具体表现为:厌倦学习和逃避学习,学习懒散,上课经常出现分心和厌倦情绪;不愿看书、不愿动脑,将大量时间放在其他活动上;学习精神不振,对学习冷漠、畏缩,经常以多种借口回避学习活动;学习目标缺乏或不明确,学习行为具有从众性和依赖性;学习方法不当,没有掌握灵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学习没计划,很难适应新的学习任务。
专家建议:学习动机不足是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着重从个体因素入手,全面地进行分析和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协助孩子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其学习具有明确的努力方向;2.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提高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切忌对孩子包办代替,应给孩子一定的学习和生活空间;3.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在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4.引导孩子对学习成绩的优差进行正确的归因;5.指导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技能,如复习方法、记忆策略、听课方法、阅读策略、学习自我监控策略等;6.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增强学习有序性,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人际关系类问题
案例:李某,女,13岁,小学班主任是其母亲的同学,加上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所以老师和同学都很照顾她,像个骄傲的公主,但到了中学后,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与同学关系很不融洽,心里很难过,感到孤立无助,情绪低落。
案例分析:这是一个新环境适应问题。因转换学习环境而产生的适应问题在新生中普遍存在,它会导致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功能的损害。表现如下特征:症状通常是慢慢形成的;必定面临过环境的突然或很大变化;症状不会因环境改变而立刻好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原因:明确是生活事件(变化)引起了应激反应,如新的学习环境;挫折耐受力低;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家庭教育不到位。
专家建议:做适应的主人,不做适应的奴隶;尽早认识到生活、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认识到生活过程中总有失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设法改变自己的想法、态度与行为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技能,把自己融合在欢乐与团结的学生群体当中;建立同情心,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
情绪类问题
案例 :王某,15岁,女,青春活泼,平时总把日记本锁到抽屉里,好像有十分秘密的事情,父母觉得很奇怪,莫非孩子有什么秘密?有一天,他们撬开抽屉看了孩子的日记,被王某发现了,她情绪激动,质问父母怎么能偷看她的日记,当着父母的面把日记本撕了。其父母惊愕地站在那里,他们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连爸爸妈妈都不信任了。
案例分析:王某的气愤源于父母对“自我秘密“的侵犯,父母的愕然、惊讶是因为缺乏对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的了解。
专家建议:家长应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自主性和成人感是他们自我意识急剧发展时期的一个特点,也是其个性发展的转折点,如果不尊重他们或者生活上过分地照顾他们,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焦虑或敌对破坏的消极情绪,影响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青少年自我意识虽有了飞速发展,但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而要多与父母沟通,全面评价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异往类问题
案例:M是初二的学生,男,班长,学习成绩也不错,老师同学都喜欢他。可是,到了初二下学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有一次,M组织同学排练节目,和擅长唱歌的女同学K接触较多,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同学们开始拿他们开玩笑。不久,班主任老师也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还批评了他们。不容他们两个人解释,并通知了双方的家长,家长也不容分说批评了他们,M和K都很委屈,M变得有话不愿和家人说,对老师也产生了很强的抵触情绪,上课故意顶撞老师,在老师的批评下干脆旷课。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属于异往中的逆反心理偏差问题。造成M出现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其老师、家长不懂得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使矛盾激化;M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容易产生固执偏见,逆反心理很强,以为对立与破坏是表现自己的坚强、勇敢,是英雄行为。
专家建议:理解他们,真诚地关心和帮助他们,青少年随着生理发展,渴望与异往,这种心理很正常。老师与家长应多引导而非限制;要多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不要无端猜疑;要善于发现和支持他们的正确行为,重新点燃他们自尊的火种。
自卑心理类问题
案例:Q是初一年级实验班学生,13岁,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不错,是班上的佼佼者,上中学后家长和老师对其寄予很高的期望,她也很努力,但学习成绩仍然退到了班里30名后,敏感的她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称自己是“一条被淹死的鱼”,产生自卑感,痛苦不安,影响睡眠。
案例分析:该学生属于焦虑自卑心理。主要是学习压力太大,对学习效率、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压力一:自我内部的压力。“我始终应该样样比别人好”, 是一种绝对化的非理性观念,是她问题的根源,当现实生活中出现比别人差的状况,且自己觉得已经尽力时,现实与认知无法协调,于是产生焦虑和自卑;压力二:来自外部的压力。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过高;压力三:学习环境的压力。实验班都非“等闲之辈”,竞争对手都很强。
专家建议:①缓解学习压力。从改变她的认知着手,帮助她从自我困扰中走出来,引导她领悟到“没有人能够样样都比别人好”,指导她正确面对成绩的起伏和人生竞争成败;② 重建自信。家长和老师降低期望值,转变教育理念,给予更多的理解、鼓励和支持;③形成合理的用脑习惯。学习效果的提高重在方法的改进,而不是无限制延长学习时间。
如何预防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B844,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69-06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含义的具体化,它是心理健康量表制定、心理健康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及促进临床心理治疗的基础,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回答的实践问题。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国内外心理学界数十年来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形容。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迄今为止,学者们仍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本文通过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的深入探讨,系统分析两者的关系,澄清两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测量工具编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的现实价值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9月)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2年4月)强调:“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我们一直强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科学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对于从根本上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弄清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都至关重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需要角度看,可为心理健康指标的确定及量表的编制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化解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的众说纷纭,从而改善目前研究者们将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状态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心理品质混为一体的现状,建立在正确把握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内涵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测量指标和评价标准。从学科建设需要角度看,可以进一步从实证的角度开展相关问卷调查、追踪和实验研究,从而阐明两者的关系机制,“从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为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学科发展。
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异,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其确定的依据不同、对“标准”把握的宽严尺度不同,而实际上这种方法论层面的差异可能隐含着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关系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明确的认识。“长期以来,学者们就心理健康标准本身的研究较多,对心理健康内涵与实质的探讨较少。心理素质研究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编制了不少心理素质问卷、对心理素质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但是其问卷、其研究往往没对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梳理,内涵结构混淆不清,两者相互混淆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有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则直接用心理健康的问卷来测试心理素质,只是将心理健康的概念换成了心理素质。这些均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为此,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可见,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两种关系的正确认识,是解决和真正回答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重要理论前提,对于该领域及其相关研究也至关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
(一)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和“健康”结合而成的复合概念,因此要从根本上分析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有必要分析其属概念健康及其本质。
关于健康这一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一种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状态”,这是至今为止应用最普遍的、认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该定义认为:健康不仅包括个体健康,还包含群体健康(社会健康),并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了三维立体的健康观,SRHMS等国内外知名健康量表也是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对健康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的。此外,我国学者在国外四维健康新概念的基础上也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即除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外还包括道德健康。实际上道德健康也是社会健康的重要方面。
从上述关于健康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健康的本质是一种状态,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等基本方面。作为健康的子概念和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本质上也应是一种状态,即一种完全的心理状态。
1.引言
激烈的社会竞争不但影响着社会中工作的成年人,也对在校园中学习的中学生带来诸多影响。学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学校、家长、学生对体育课这类非升学科目非常忽视,使得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的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学生课外时间被诸多补习培训占用,无法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导致当今的中学生长期运动量不足。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但其影响似乎仅存于学术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显著影响。2005年较199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我国学生虽在形态发育方面有所提高,营养状况方面显著改善,但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素质等方面均明显下降,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升高。辛自强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长时间以来持续增加,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1]。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在介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
2.概念界定与理论模型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2]。如性格、心理动力系统、认知风格、自我、应对方式以及人际素质和适应状况等[3]。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机制有以下几种理论模式:
2.1 转移注意力假说
一般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特别是情绪方面存在抑郁、焦虑等问题的人,注意力往往专一、持久地集中在特定事情上。体育锻炼对生理资源的占用能使个体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暂时忘却,或积极宣泄,体验锻炼的快乐感。Bahrbe等认为,体育锻炼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机制之一是为参与者提供了分散注意力的途径,避免深陷困扰[4]。
2.2 兴奋与抑制平衡理论
体育活动中,由于各种感觉信号输入机体引起唤醒水平的提高,使人精神振奋。马尔蒂森认为运动具有抗轻、中度抑郁的效果。
2.3 社会交往假说
社会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体育锻炼通常涉及与他人共同参与,促进人际交往的发展。任若鹏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常有自闭倾向,引导和鼓励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加其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5]。
2.4 内啡肽假说
这种假说认为,身体锻炼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抑制低落情绪,减少痛苦感,使人在运动之后精神状态良好,精力充沛。
2.5 认知行为假说
自我效能是指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任务并达到预期效果所持有的某种信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完成锻炼的过程中能体验到运动的愉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泛化于生活的其他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对抵制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很大作用[6]。
3.研究成果
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以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较少。在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后可以发现,由于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课程任务的特殊性,相关研究更多的考虑了学业方面的因素。具体研究方面如下:
3.1 与抑郁、焦虑相关的研究
钱青文发现初中生较少进行有氧运动,学习和娱乐导致的久坐行为却不断增加,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相关密切[7]。邱远在对中学生抑郁、焦虑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考察中发现,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周炼次数、次炼时间、运动强度和坚持程度对改善男生的抑郁有显著积极影响,喜爱程度和次炼时间对女生有显著作用;在焦虑方面,周炼次数的积极效果最明显[8]。
3.2 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研究
孙利红发现,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最强[9]。袁贵勇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存在相关,运动时间与运动频次对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有良好预测作用。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身心健康。宋锋在调查中发现,有运动习惯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在家庭形式的体育锻炼上主观幸福感最高,然后依次是与同伴一起、学校组织、单独一人;印证了中等运动量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的结果[10]。
3.3 与心理韧性相关的研究
戴丽玲的研究显示,不同锻炼次数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锻炼时间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存在显著差异[11]。欧阳翠云发现,参与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有更高的心理韧性,表现在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积极认知、自我悦纳、情绪的稳定与控制上;体育锻炼可通过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等中介变量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产生影响[12]。
3.4 与整体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
蒋碧艳调查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降低负面情绪,提高自尊感,中等到较大的运动量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应[13]。蔡赓发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后疲劳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内部动机是导致心理健康产生变化的根本因素,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14]。卢宏伟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高,尤其在抑郁、焦虑、偏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强迫症等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有明显差异[6]。
4.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对相关文献整理后发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作用在中学生中效果显著,体育锻炼水平高的学生更少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更多主观幸福感和更强心理韧性,总体上显现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但同时也发现,大多数学者采用相关研究方式,少有干预方法的研究。因此,国内鲜有能成功运用到现实教学中的研究成果。
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在考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基础上,加强干预模式的研究,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心理学报.2009, 41(11):69 -78
[2] 王永丽,俞国良,林崇德.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研究.心理科学, 2005, 28(4): 797~800
[3]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1):107-111
[4] Bahrke, M. S. and Morgan, W. P. Anxiety reduction following exercise and medit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78,2:323-333
[5] 任若鹏.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17(5):61-62
[6] 卢宏伟.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生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5-7
[7] 钱文青,孙莹,王彩红等.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对心理认知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79-1481
[8] 邱远.中学生抑郁、焦虑、人际敏感与体育锻炼关系的调查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4,18(4):1-4
[9] 孙利红.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1(2):36-39
[10] 宋锋.青少年体育锻炼中主观幸福感与运动习惯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37-39
[11] 戴丽玲.身体锻炼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内江科技,2010,6:164-165
1 引 言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有不同之处。体育本身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与教育功能,决定了体育运动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实施于人际交往的环境下,使学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身体活动方式满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提高他们的体质、调节他们的情绪、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与个性品质,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几乎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情感。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增进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 提高体育心理素质的意义及必要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所面临的学业、升学、各类等级考试、就业压力越来越严重。再加上现实生活中学生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高,学生个性越来越强,心理问题渐趋严峻。这种心理危机现象蔓延下去,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也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2.1国内高校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发展现状
据对我国大学生相关调查发现,80年代中期23.25%的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20世纪初上升至约30%,其中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约占10%。从总体水平看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呈现出继续上升的趋势。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陈志霞等人运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对10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校园体育心理素质的提高越来越被重视重视,强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体育心理素质的而提高对于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搞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反而普遍存在在缩减体育课程的学时数的现象。
2.2体育心理素质的内涵与特征及现实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体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1)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2)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3)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与自我认知度;(4)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5)完善的情感与情绪控制;(6)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等方面。
体育心理素质简言之,就是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较高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个性和意志品质、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而体育则是人脑的思维通过作用于身体,来实现完成各种运动动作的过程。在运动的过程中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体育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初步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愈加明显。尤其是体育心理素质的提高对促进学生个体的过渡、成长、社会与环境的适应能力的作用。
2.3利用校园体育促进良好体育心理素质养成的可行性及意义
学校体育对学生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的积极影响是其他教育内容不可代替的。这点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邱远教授基于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先后于1999-2000年、2001-2003年、2002-2004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普查。其主要采用了SCL-90测试量表、实验组对照法、文献资料法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呈明显下滑的趋势,已经严重的影响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该研究对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并对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进行了有利的探讨,为我国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国内还有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在该领域的调查和研究,也在体育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建议与对策。(1)利用体育教学的直观、实践性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与提高;(2)利用体育竞赛的公正性、公平性,推进学生个性品质与心理水平的完善与提高;(3)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各种压力、愉悦心情、调节情绪,促进学生情感发展;(4)利用体育活动的紧张性、竞争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应激性和适应性,完善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5)利用体育运动参与中体验胜利与挫折,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性心与成就感,尤其是性格比价内向型的学生;(6)利用体育活动的集体性、协作性、感染性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7)利用体育的参与性、娱乐性、积极进取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养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2.4校园体育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优势
(1)适用群体广泛;(2)能够有效弥补常规心理咨询室咨询工作的不足;(3)实施便捷,成本低;(4)效果明显,实用性高;(5)尤其适用于高校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