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06:07: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妊娠期糖尿病,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糖尿病本来就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进展性疾病。据资料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在孕妇中的发生率占3%~5%,妊娠糖尿病大多为2型糖尿病。
1、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以前有妊娠期糖耐量减低史;
(3)肥胖者,妊娠前体质指数>27千克/平方米;
(4)过去分娩过的婴儿体重>4.0千克;
(5)既往发生过无法解释的胎死宫内;
(6)曾经分娩过先天性畸形婴儿;
(7)有羊水过多史。
2、妊娠期的孕妇将会出现许多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1)孕妇体内某些分泌激素超常分泌,如雌激素、孕酮、胎盘分泌催乳素及皮质醇等,它们都是胰岛素的拮抗激素,直接降低血浆胰岛素的生物效应,因而导致血糖升高;
(2)胎盘中的胰岛素降解酶会加速胰岛素的降解,削减了胰岛素的数量而致血糖升高;
(3)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尤其是妊娠后期,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增加5-10倍,影响了胰岛素分泌,是以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是妊娠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总之,孕妇比较容易发生糖代谢紊乱,所以,在妊娠期第24到28周,均应做糖尿病筛查。
二、糖尿病患者能否妊娠
应当说妊娠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随着月份的增加,胎儿的逐渐长大,孕妇的血糖波动也大且不易控制;子宫组织供血不良,而致胎盘缺氧,孕妇易发生妊娠高危症;孕妇有高胰岛素血症,能促进胎儿生长,最后分娩出巨大婴儿,容易发生难产、产期大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妊娠期的孕妇不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高血压、酮症酸中毒、妊娠毒血症、羊水过多,也容易导致流产、小产等。据资料表明,有25%~85%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会发生各种类型的母婴综合征。
糖尿病妊娠对胎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孕妇血糖高以致胚胎在器官形成期不能正常分化,特别是在受孕的7~9周内,如血糖控制不良,先天畸形发生率将明显增高。据资料统计,婴儿畸形率高达10%~25%,如果胎儿瘦小,畸形几率更高;在产前如果发生过酮症酸中毒,婴儿即使出生,长大后也可能成为低能儿;新生儿如果发生低血糖,即使存活,今后的大脑也将受到严重损害;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大约有25%,原因是母体的高血糖对胎儿的胰腺B细胞的持久刺激所致。
可以想象,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将面临一场严峻考验。从优生优育和母婴的生命安危考虑,1型糖尿病患者能否妊娠,当属慎重抉择的问题。尽管从胰岛素问世以来,糖尿病孕妇的死亡病例已经少见,但胎儿的死亡率、致畸率比一般孕妇仍高出三倍。
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及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当毫不犹豫地放弃妊娠的念头。对于轻型的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如果一定想要个孩子,那你必须创造更多的条件来应对这个现实。,如何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直至平安分娩,关键是血糖一定要长期稳定在达标范围,这样也才能保证受精卵顺利着床、生长和发育,当然要做到这一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应用胰岛素泵。妊娠期要定期门诊。可通过彩超检查,随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也要定期去内分泌科就诊,以便医生掌握血糖控制情况。临产期要提前住院,尽早接受临床监护,以利母婴平安度过分娩期。
三、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要停用一切口服降糖药,尤其是能致畸的磺脲类降糖药。唯一的选择是用胰岛素治疗,当然应用胰岛素泵更佳。胰岛素的理想选择是人胰岛素或人胰岛素类似物,它们的特点是疗效显著而无动物胰岛素的诸多反应。
孕妇在治疗中既要考虑血糖控制达标,又要防止低血糖发生,尤其是妊娠中后期,因低血糖对胎儿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妊娠期的血糖控制目标,原则上越接近正常越好,合并高血压者同时给予降压治疗,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饮食治疗同样重要。总之要满足孕妇和胎儿的能量需要,要给予足够的蛋白质、钙、磷以及维生素类。通常热量摄入按孕妇每千克体重30~35千卡计算。以少吃多餐为好,并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性。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和首次识别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降低,并不除外妊娠前已发生的糖耐量异常病例。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国内约有2千万人患糖尿病,全世界约1.2亿,已成为致残、致死率的第三位原因。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国外文献报道为1%~14%,国内文献报道为1%~5%。本病对母儿危害较大,并发症较多。尤其在分娩期较正常妊娠者易出现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肩难产等剖宫产手术率增高[1,2]。因此,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期的观察及护理,是确保母婴健康的关键。笔者所在医院对15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正确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分娩6913人,共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9例,年龄22~44岁,妊娠周数34~39周,初产妇 96例,经产妇63例,足月产110例,早产49例,剖宫产126例,顺产33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700 g。最重体重5000 g。巨大新生儿4例,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无重度窒息患儿,产后出血12例。无顺产产后出血。 本组由于注意围产期间监护仔细观病情变化,适时结束分娩加之产时产后精心护理,产妇均未发生产后大出血及产褥感染,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
2 诊断检查
2.1 在孕期24~28周进行糖筛查。糖筛查阳性。在此基础上再做糖耐量试验(OGTT),测空腹血糖及服糖后1 h、2 h、3 h静脉血糖值。若其中有任何两项超过正常值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仅一项高于正常值,诊断为糖耐量受损。若两次空腹血糖≥5.8 mmol/L或任何一次血糖≥11.1 mmol/L且再次空腹血糖≥5.8 mmol/L也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6.7%为异常(HbAic)
3 护理体会
3.1 分娩前护理 做好饮食控制,解释病情,取得孕妇及家属的理解支持。产内科共同监护,使孕妇积极主动配合,监测血糖采用系列血糖水平测定法:0点、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小于28孕周每两周测一次,以后每周测一次。
3.2 分娩时机 一般在35周左右住院,38周左右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前进行羊水穿刺了解胎肺成熟度,并于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促胎肺成熟,在用药后24 h可终止妊娠,必要时5~7 d可重复。详细观察血糖、尿糖及全身各统变化,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如本次妊娠糖尿病病情很难控制,或过去妊娠并重度妊高征、死胎、新生儿死亡者应更早些入院,以定期做NST、B超,动态观察血雌三醇及胎盘泌乳素水平,掌握胎儿安危,及时促胎儿成熟。
3.3 观察血压、水肿、血球压积、血液流变学检查,预防妊高征。重视尿糖、尿酮体、B超和宫底高度检测,及早发现胎儿畸形和巨大儿。
3.4 产时护理
3.4.1 一般处理 整个分娩期做好心理护理,教育孕妇及家人从思想上对糖尿病孕妇的生产有正确认识。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密切配合,正确对待分娩的每一个阶段所出现的情况。指导产妇宫缩时进行深呼吸,帮助抚摸腹部、腰部,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疼痛。给予精神安慰、心理支持。特别注意孕妇休息、镇静。胎膜早破提前用抗生素。
3.4.2 左侧卧位,低流量间断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变化并详细记录。
3.4.3 观察孕妇有无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饥饿感、脉搏增快等低血糖症状。宫口开大2 cm行无痛分娩。产程中孕妇体力消耗大,肌肉活动增强,同时伴有呕吐失水容易引起低血糖酮症。鼓励孕妇少量多餐,适当增进食量,防止酸中毒发生。保证热量供应。重视并进行糖尿病孕妇产程中的血糖控制与管理。专人守护产妇,检测血糖和胰岛素用量。每2 h动态监测一次末梢血糖,保持血糖在4.44~6.66 mmol/L。根据产程中测定血糖值使用输液泵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出现酮症、低血糖、高血糖。胰岛素使用不当易出现低血糖。产时孕妇高血糖易使胎儿发生窘迫,严重时导致胎儿酸中毒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增高。孕妇血糖波动大,个体差异大,难以控制血糖水平,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所以严格控制产时血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4.4 宫口开大2 cm持续胎心监测,密切观察胎心音及产程进展、避免产程延长。注宫缩。积极处理宫缩乏力,预防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催产素20 U静脉滴注,催产素10 U加入10%葡萄糖500 ml内静脉滴注,促进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
3.4.5 分娩前正确估计胎儿体重,预防肩难产。分娩过程中,正确估计胎儿体重,预防肩难产的发生。试产不宜过久,12 h内结束分娩。若产程延长或停滞,胎头下降在中骨盆以剖宫产为宜。尽量避免阴道助产。采用会阴双侧神经阻滞麻醉使产道松弛,应做较大会阴切开术,可行左右神经阻滞麻醉,同时做好肩难产及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通知儿科医生到场。帮助产妇屈大腿减小骨盆倾斜度协助胎儿娩出,保证胎儿的安全。
3.4.6 分娩后仔细检查软产道,预防产后出血发生
3.4.7 重视新生儿的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不论新生儿体重大小,均按早产儿护理。注意保暖,防止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新生儿生后2 h内加强监护,生后30分钟内查末梢血糖,尽早哺乳或喂葡萄糖水。鼓励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的免疫抗病能力。
4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临床过程比较复杂,母婴并发症较多,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时饮食控制能有效地控制好血糖[3]。孕期24~28周进行糖筛查,具有下列情形者应行OGTT检查:(1)反复出现尿糖(++)以上;(2)空腹血糖≥5.8 mmol/L;(3)随机血糖≥6.6 mmol/L;(4)糖筛查试验≥7.8 mmol/L;(5)胎儿发育大于孕周;(6)羊水过多;(7)有糖尿病高危因素。
综上所述,做好心理护理使孕妇积极主动配合,严格的饮食控制,正确使用胰岛素,重视并进行糖尿病孕妇产前产程中的血糖控制与管理,能降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母婴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孕妇顺利分娩。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凡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对母儿影响极大。
对孕妇的影响:①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②易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③糖尿病孕妇抵抗力下降,易合并感染。④易发生羊水过多。⑤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的几率增高。⑥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甚至出现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
对胎儿的影响:①巨大儿发生率增高。②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增高。③早产发生率增高。④胎儿畸型率增高。
对产后新生儿影响:可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低血糖。
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必须引起重视。首先预防较关键,孕妇应定期行产前检查。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糖尿病孕妇诊断不难,一般能做到及时治疗。但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常无明显症状,空腹血糖有时可能正常,容易漏诊。该患者无糖尿病史及家族史,无糖尿病“三多一少”的明显症状,这就更加体现出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对具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高度重视。这些高危因素包括: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家族史,孕期尿糖多次检测为阳性,年龄>30岁,孕妇体重>90kg,复杂性外阴、阴道假缘酵母菌病,反复自然流产、死胎或分娩足月RDS儿史,分娩巨大儿史、畸形儿史,本次妊娠胎儿偏大或羊水过多,过去有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及严重感染史。初次产前检查时就应对孕妇是否有GDM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若有GDM的高危因素存在,则在妊娠后期需进行诊断试验。通常在孕24~28周进行GDM的筛选和诊断,因为这一时段不易漏诊,另一方面,此时确诊后还有足够的诊疗时间,以确保妊娠预后良好[1]。
妊娠时的生理特点:空腹血糖低而餐后血糖高,肾糖阈下降及抗胰岛素作用增强等,所以单凭空腹血糖或尿糖难以查出糖尿病。有高危因素的妊娠妇女,发生GDM的几率比无高危因素的妊娠妇女要高,但不是说无高危因素的妊娠妇女不发生GDM。所以每位孕妇于孕24~28周都应行血糖筛查试验,如筛查实验阴性,有高危因素者在孕32周时重复做此试验[2]。本例孕妇反复发生先兆早产,彩超提示羊水过多,这些均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羊水过多是先兆早产的诱因,引起羊水过多的原因很多,但不能忽视糖尿病的因素。病人孕期出现阑尾炎,更说明糖尿病孕妇抵抗力较差,易合并感染。糖筛查的方法:葡萄糖粉50g,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服完。其后1小时测血糖≥7.8mmol/L,为糖筛查异常。如≥11.2mmol/L,为GDM的可能性大。对糖筛查异常的孕妇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异常可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者再进一步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诊断标准为:空腹5.6mmol/L,1小时10.3mmol/L,2小时8.6mmol/L,3小时6.7mmol/L。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仅1项高于正常值,诊断为糖耐量异常。
其次,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也很关键,合理有效的治疗,能够稳定病人的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仅需饮食控制即可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其次是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有导致胎儿死亡或畸型的危险,所以孕妇不能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最近有报道称,妊娠期口服二代磺脲类药物格列苯脲和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治疗效果相似,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对胎儿并无不良影响。我国尚未正式应用,但是国外许多学者已将该药用于妊娠期[2],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大大降低。由于妊娠期胰岛素抵抗逐渐形成,所以即使血糖控制正常后,仍应继续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的剂量,以避免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一般建议,仅需饮食控制者,孕期血糖控制正常后,应每周至少监测1天中三餐后血糖。需要胰岛素或药物治疗者,每周至少监测1次三餐前、后以及夜间血糖[3]。
最后,不能忽视GDM的产后随诊。有报道GDM产后5年内,发展成2型糖尿病的比例升高。所以产后6~12周OGTT试验正常者,至少每2~3年检查血糖1次。对具有GDM史人群,主要是合理膳食营养,个体化运动计划,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以减少或推迟患有GDM妇女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
总之,GDM一经确诊,应加强母儿监测,及时干预,控制妊娠期血糖,以减少母儿并发症,改善围生儿预后,减少或延缓产妇在产后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的可能,并且预防子代2型糖尿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前言:妊娠期糖尿病所指的是在妇女妊娠期由于机体发生应激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首次在妊娠期出现的糖类耐受异常以及代谢异常的现象,目前临床上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健康,它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多尿、剧烈呕吐、多饮、身体疲累、体质量下降以及多食等。经过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胰岛素治疗以及合理的饮食运动可以明显地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各种不良临床症状,有效地提升母婴的生命质量。下面本文将以79例2011.1.1.~2011.12.31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具体的情况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79例2011.1.1.~2011.12.31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妊娠期患者的病历以及79例正常健康的孕妇,将其依次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年龄在20~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岁,经产妇有14例,初产妇有65例;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1~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岁,其中初产妇66例,经产妇13例。并对其进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阴性(GCT),且血糖0.05)。
1.2.筛选和诊断的方法 临床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方法有很多,有尿液葡萄糖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糖化血清蛋白检测以及尿酮体的测定,具体的诊断方法和指标如下:
1.2.1.对尿液葡萄糖的检查 它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鉴别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指标,当测得的尿液葡萄糖呈阳性,则说明产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反之,测得的尿液葡萄糖呈阴性,则说明产妇一切健康正常。
1.2.2.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 它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判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参考指标。当检测结果高出正常范围2~3倍的时候,则说明患有糖尿病。当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则说明患者的情况还在不断的恶化,并没有得到改善和好转。反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则说明患者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了好转的迹象。
1.2.3.对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 它可以有效的检测出妊娠期妇女是否患有糖尿病,并且相关医师还可以借此详细地了解患者糖尿病的发展情况,其具有检出率高的特点,基于其半衰期短的特点,其检测水平并不会受到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
1.2.4.对尿酮体的测定 其主要作用是检测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酮症,正常机体的尿酮体占到血酮体的5~10倍。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机体内的血酮体异常增多的时候,尿酮体的量也会随之的增加。
1.3.治疗方法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胰岛素治疗以及合理的饮食运动可以明显地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各种不良临床症状(分娩期并发症、围产儿以及母体损伤),有效地提升母婴的生命质量。在临床上的具体实施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3.1.及时地关心和了解79例糖尿病孕妇的生活方式,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宣传,在生活中有效地避免一些引起糖尿病发展的相关因素。
1.3.2.合理的饮食运动治疗 这是一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一种最佳方式,将其运用于治疗7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满足了产妇及胎儿的生理需求,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而有效地避免了由于饥饿引起的酮症酸中毒、低血糖以及在进餐后发生的高血糖现象。患者每日的总热量主要是根据妊娠期妇女的孕周、体力劳动强度以及提醒来进行计算的。当患者为高体力劳动(>120%标准体重),则总的热量应该在25kcal/kg/d;反之,若患者为轻体力劳动(
1.3.3.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当采用合理的饮食运动1~2两周之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仍然得不到有效的调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考虑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在使用的剂量上主要根据血糖的波动情况进行调整,并且由于患者妊娠期的不同,在使用的剂量上也会不同。目前临床上为了满足孕妇与胎儿的生理需求,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调控在60~100mg/dL,而将进餐后的血糖调控在10~130mg/dL。平均每台注射三次左右,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胰岛素的剂型分为长效、中效以及短效混合注射剂。分娩时期胰岛素的用量仅为妊娠期的一半左右,并且要加注葡萄糖。在剖腹产的术中,患者的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胰岛素与葡萄糖的注射比例可以为1:5,反之,病情较重的情况下,其注射的比例应该为1:2。在手术结束之后,将胰岛素的剂量调整至妊娠期的三分之一左右,一个月左右,将其用量恢复至正常的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输入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P
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的产妇分娩期并发症、母体以及围产儿所占的比例要明显的比观察组的低,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讨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目前正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它是一种特殊的糖尿病类型,在临床上由于症状不明显,因而经常被漏诊和忽视,以上我们介绍了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这样有效的降低围产儿,分娩期并发症以及母体受损的几率,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母婴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 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 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对母亲和胎儿危害极大, 若治疗不及时将会引发一系列母婴合并症, 如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酮症酸中毒、尿路感染、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等。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科收治3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年龄25~38岁, 平均年龄30岁, 文化程度:小学 9人, 中学7人, 大专以上22人,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12例, 肥胖33 例, 有不良分娩史3例, 其中第一胎25例, 第二胎13例。
1. 2 方法及诊断标准
1. 2. 1 妊娠24~28周首先检查空腹血糖(FPG), FPG≥5.1 mmol/L, 可以直接诊断为GDM , 不必在做75 g OGTT而4.4 mmol/L≤FPG
1. 2. 2 在妊娠24~28周及以后应对所有尚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进行75 g OGTT。方法:患者需要在空腹8 h后检测空腹血糖, 然后将75 g纯葡萄糖溶于300~400 ml水中, 5 min内喝完, 自开始口服葡萄糖水开始计时, 分别于1、2 h静脉抽血, 检测血浆葡萄糖浓度[1]。
1. 2. 3 OGTT的诊断标准:空腹及服糖后1、2 h的血糖值分别为5.1、10.0、8.5 mmol/L。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2]。
1. 3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
1. 3. 1 妊娠期 ①心理护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病情及血糖的控制水平, 向孕妇及家属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增加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②控制饮食 饮食治疗的原则:控制总能量, 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均衡营养, 少量多餐, 强调睡前加餐, 有利于控制血糖和预防夜间低血糖, 合理控制孕妇、胎儿体重增长, 其中:碳水化合物50%~60%, 蛋白质15%~20%, 脂肪25%~30%, 每天规律地进正餐和加餐, 妊娠期糖尿病妇女每天应该至少有3次中等量的正餐和2~4次加餐。③运动治疗 适当运动是配合饮食调节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另一种措施, 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使血糖水平逐于正常, 所以运动疗法对于大多数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一般选择比较缓慢的有氧运动。④药物治疗 对饮食、运动治疗不能控制的糖尿病, 胰岛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注射胰岛素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胰岛素注射应使用用量准确的胰岛素笔, 2~3次/d, 应选择臀部、大腿前外侧、手臂外1/4部位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轮替, 注射时缓慢充分[3]。⑤自我监测 血糖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妊娠期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及餐前30 min血糖3.3~5.3 mmol/L, 餐后2 h及夜间血糖4.4~6.7 mmol/L。⑥健康教育 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 使患者了解并学会自我保健, 定期产科及内科复查, GDM产后1周复查空腹血糖, 产后2个月复查OGTT, 正常每2年复查一次血糖。如果在妊娠期被诊断为糖尿病, 那么产后一定要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尽量避免和延缓宝宝加入2型糖尿病。
1. 3. 2 分娩期应注意休息给予适当饮食, 严密观察血糖、尿糖及酮体, 加强胎儿监护。阴道分娩应在12 h内结束分娩, 临产后应用抗生素并注意无菌操作, 以防感染。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出生是应留脐血查血糖、胰岛素。所有新生儿均按高危儿处理, 注意保暖、吸氧、早开奶。在开奶同时, 出生后30 min开始定时滴服25%的葡萄糖, 防止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及ARDS的发生。
2 小结
妊娠期糖尿病和普通糖尿病不同, 通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让患者和家属了解GDM , 在治疗的同时, 监测孕妇的血糖水平和健康状况, 观察胎儿的胎心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预防措施, 才是保证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69-70.
妊娠期糖尿病指在妊娠期发现或首次诊断的糖耐量异常疾病。严重威胁围生儿的健康,如何正确管理妊娠糖尿病孕妇,仍是围生医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我院对6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管理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共2860例,其中诊断为妊娠糖尿病6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1岁,平均29岁,初孕妇50例,经产妇18例。
1.2 方法 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6版教材,凡妊娠期2次空腹血糖≥5.8 mmol/L或妊娠24~28周,行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于口服葡萄糖1 h后测血糖≥7.8 mmol/L,血糖筛查异常,需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于空腹12 h后次日晨抽血1次。然后口服葡萄糖75 g+水300 ml,5 min内服完,以后每隔1 h抽血1次,连续3次。空腹血糖≥5.6 mmol/L,1 h≥10.3 mmol/L,2 h≥8.6 mmol/L,3 h≥6.7 mmol/L,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1]。本文68例达诊断标准,其中49例用饮食疗法加运动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9例采取饮食疗法加运动加胰岛素或格列苯脲治疗。
1.3 结果 68例妊娠期糖尿病通过饮食管理加运动及药物治疗,无一例发生酮症酸中毒,无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无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顺产分娩,7例阴道助产,包括巨大儿18例其余为其他剖宫产指征。孕37~39周49例,39~40周19例,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例,产后出血2例。
2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妊娠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使血糖难以控制,母婴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巨大儿及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多、围生儿死亡、低血糖、胎儿畸形难产、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妊娠糖尿病往往发病前无症状,且部分患者空腹血糖正常,易发生漏诊或确诊时间较晚,使孕妇得不到有效及时的处理,引起产科多种严重并发症发生。另外有些孕妇对糖尿病认识不足,对控制饮食没有正确认识,不能坚持规范合理用药,拒绝住院治疗,导致严重后果。本文采用饮食加运动疗法控制,52例效果满意,既无出现胎儿生长受限,又无产妇发生餐后高血糖,方法如下。
2.1 饮食疗法[2] 由于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完全由孕妇提供,所以糖尿病孕妇的饮食控制不能过分严格,即使肥胖的孕妇妊娠期也不能过分控制饮食,否则易产生饥饿性酮症。每日总热量按30~35 kcal/kg,碳水化合物占50%~55%、蛋白质20%、脂肪占20%~30%。ADA(2001)建议肥胖(BMI>30)者,每日热卡为25 kCal/kg,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热量的35%~40%。提倡少量多餐制,每日分5~6餐,早餐主食量不宜过多,注意多摄入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品,为避免夜间低血糖发生建议睡前加餐。
2.2 运动疗法[2] 2型糖尿病孕妇以及GDM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对降低血糖有一定帮助,尤其对胰岛素治疗不敏感的肥胖孕妇更应该在餐后进行一定的锻炼。运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20~30 min,选择有节奏的运动项目,如散步等,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先兆早产或者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不适于进行运动。
2.3 药物疗法[3,4] 16例通过饮食控制加运动2周左右,复查血糖2次或多次检验不能控制在空腹5.8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6.7 mmol/L以下,均采用药物治疗,以胰岛素治疗为主。目前研究显示:格列苯脲的胎盘通透性极低,因肌体血清蛋白(HSA)水平是影响格列苯脲胎盘通透性的主要因素,格列苯脲与HSA的结合率高达99.8%,即使格列苯脲为其峰浓度的100倍,而HSA的质量浓度只有20 mg/L,格列苯脲在血清中仍以结合状态存在,且半衰期短,约4 h,使得该药体内分布率低且清除率高,因此,理论上讲该药可以在孕期安全使用,但仍主要采用胰岛素治疗。其中3例孕中晚期发现,血糖值偏低且拒绝胰岛素治疗,为避免巨大儿及新生儿透明膜肺发生,应用格列苯脲控制血糖,效果满意。
胰岛素治疗力求模拟正常人生理状态下基础胰岛素及三餐后胰岛素的分泌,笔者采用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以控制餐后血糖,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以提高夜间基础胰岛素水平,控制夜间及凌晨高血糖。具体用法:一般2次中效胰岛素的量约占全日胰岛素替代治疗用量的30%~50%。其余50%~70%的胰岛素用量由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合理分配, 孕期胰岛素用量,随妊娠周数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在28~32周较为明显。平均胰岛素用量在孕早、中、晚期分别为0.7~0.8 u/(kg·d),0.8~1 u/(kg·d),0.9~1.2 u/(kg·d)。具体应根据三餐用餐及餐后血糖值适当调整,治疗目标是指孕妇无明显肌饿感的情况下,空腹血糖控制在3.3~5.6 mmol/L;餐前30 min:3.3~5.8 mmol/L;餐后2 h:4.4~6.7 mmol/L;夜间:4.4~6.7 mmol/L。尿酮体(-)。同时加强孕期监护。妊娠20~22周超声检查胎儿心血管和神经管系统,除外胎儿严重畸形。妊娠28周后,每4~6周复查1次超声,监测胎儿发育和羊水情况,因为晚期妊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多,易发生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等。若过早终止妊娠,胎儿未成熟易造成新生儿死亡。妊娠糖尿病孕妇应孕36周左右提前入院观察,尽量维持至胎儿成熟,如果饮食控制良好,妊娠晚期无合并症,胎儿生长情况良好,等预产期临近自然分娩或终止妊娠。若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不满意,出现并发症,应促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以确保母婴平安。
妊娠期糖尿病即妊娠期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属A级糖尿病。但处理不当或不重视会严重影响母儿预后,增加孕妇及新生儿死亡率。本文68例妊娠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加运动及胰岛素治疗效果良好,无一例发生酮症酸中毒和围生儿死亡及孕妇死亡,无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与患者病情轻重及孕产期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因此,正确处理妊娠期糖尿病可有效改善妊娠糖尿病孕产妇的结局和预后,同时预防减少孕妇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9-161.
目前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主要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为主,需要频繁抽血化验,操作复杂且增加孕妇痛苦,同时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限制,临床效果欠佳。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糖化白蛋白(GA)和脂联素(APN)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本研究探讨了两种指标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运城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妊娠女性1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经检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者68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1±1.9)岁;初产妇53例,经产妇15例;妊娠周期24~29周,平均(27.8±0.6)周。无妊娠糖尿病62例,年龄21~37岁,平均为(27.3±1.8)岁,初产妇46例,经产妇16例;妊娠周期为24~29周,平均为(27.5±0.4)周。将GDM组孕妇作为观察组,无妊娠糖尿病组作为对照组,2组在年龄,孕周和初产妇、经产妇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和排除标准
①所有妊娠期糖尿病病例诊断均符合诊断标准: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FPG)≥5.1mmol/L、餐后1h血糖(1hPG)≥10.0mmol/L、餐后2h血糖(2hPG)≥8.5mmol/L,有两项或以上检测结果大于正常值即可确诊。②所有孕妇均无家族糖尿病史,孕前各血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③所有孕妇检测方法均经本人或家属同意并签字。④所选孕妇均体型中等,体质量指数在18.5~25kg/m2之间。⑤排除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以及其他内分泌疾病患者。⑥患有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有高血压家族史或高血压患者。
1.3研究方法
2组孕妇空腹12h,抽取外周静脉血液3mL,行OGTT试验,将无水葡萄糖75g溶于200~300mL水中后在5min内服完,在服完糖后2h抽取静脉血3mL并进行离心10min,抽取血清并保存在-20℃环境。对糖化白蛋白和脂联素进行检测。
1.3.1糖化白蛋白(GA)检测使用日本旭化成公司研制的液态酶法试剂和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3.2脂联素(APN)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ELASA)法检测,采用美国Linco公司生产的APN放免试剂盒和上海核所日环电公司生产的SN-6105型γ计数仪进行检测。
1.4观察指标
①对比2组孕妇GA、APN和FPG、2hPG水平。②计算单独和联合检测GA、APN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GA、APN、2hPG、FPG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GA、2hPG、F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PN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02-0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常见妊娠期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健康。自2007年9月始,我院开展50克糖筛查,对GDM采取积极规范治疗, GDM的母儿并发症明显降低。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56例GDM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03年8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GDM 56例。初产妇38例,经产妇18例,年龄23~42岁,平均32岁。有糖尿病家族史29例,肥胖33例,高龄孕妇6例,不良孕产史3例。按自2007年9月开展糖筛查前后,分成开展糖筛后病例31例(治疗组)及开展糖筛以前25例(对照组)两组,比较血糖控制情况;按血糖控制良好与不良分成血糖控制良好29例(A组)及控制不良27例(B组)两组,比较母婴并发症情况。开展糖筛查前孕妇诊断为GDM已是孕晚期,血糖均控制不良。
1.2 GDM筛查及诊断方法
1.2.1 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lucose challenge test,GCT)
(1)筛查时间:①所有非糖尿病孕妇在孕24-28周筛查,如筛查正常但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在妊娠32-34周再复查;②具有GDM高危因素孕妇,首次孕期检查时,即应进行50g GCT筛查,血糖正常者,妊娠24周后重复50g GCT。
(2)筛查方法:随机口服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5min内服完),1h后取微量末梢血检查血糖。血糖≥7.8mmol/L为50g GCT异常,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50g GCT 1h血糖≥11.1mmol/L,首先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5.8mmol/L,不必再做OGTT,空腹血糖正常者,尽早行75克OGTT检查。监测空腹与服葡萄糖后1h、2h、3h的血糖,4项血糖上限值分别为5.8、 10.6、 9.2、 8.1mmol/L。其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诊断GDM。
1.2.2 GDM诊断标准:符合下列标准之一,即可诊断GDM。①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②OGTT4项值中二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③50gGCT1h血糖≥11.1mmol/L,以及空腹血糖≥5.8mmol/L。
1.3 治疗方法:经过筛查诊断为GDM的病人,在门诊进行健康教育, 3~5天的饮食及运动治疗,如果病人有2次空腹血糖≥5.8mmol/L,或者有2次餐后2h血糖≥6.7mmol/L收住院。入院后首先按GDM饮食标准制定饮食计划,有氧运动每天30分钟,一周后血糖控制不良,及时加用胰岛素药物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标准水平。孕期定期母儿监测,于孕35~36周住院待产,适时终止妊娠,进行新生儿及产后随访等管理。其中18例采用饮食加运动治疗,13例采用饮食加运动加胰岛素治疗。
1.4 血糖控制满意的标准:空腹血糖
1.5 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满意情况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P值
2.2 血糖控制满意(A组)与血糖控制不良(B组)母儿并发症比较
2.2.1 两组孕产妇并发症比较:A组除剖宫产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见表2。
表2
2.2.2 两组围产儿结局比较:A组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均低于B组,见表3。
表3
3 讨论
3.1 GDM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胰岛B细胞分泌降低、遗传易感性、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吸烟史、不良孕产史、孕妇体重、年龄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1]。易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等近期母儿并发症,导致围生儿病死率较高,还引起孕妇GDM复发,产后2型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病等远期并发症[2],其后代在青少年可出现肥胖、糖耐量异常,有代谢性疾病高发现象[3]。
3.2 GDM患者大多无自觉症状,多数空腹血糖正常,妊娠期仅靠空腹血糖检查,易漏诊或确诊时间较晚,使孕妇得不到及时治疗,另外,妊娠期孕妇肾糖阈明显下降,尿糖不能准确反映机体的血糖水平,所以,妊娠期不能用尿糖检查来筛查和诊断GDM,只能依靠血糖筛查,异常者行OGTT确诊[4],妊娠24-28周是筛查GDM最佳时间[5]。对GDM高危因素孕妇注意重复筛查以免漏诊。
3.3 GDM治疗关键是血糖控制良好。研究表明,孕期血糖得到较好控制,母儿并发症明显降低,预后明显改善。本资料显示,开展糖筛查及规范治疗管理后,GDM孕妇血糖控制良好,与未开展糖筛查及规范治疗管理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血糖控制满意与不满意GDM母婴的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也说明经GDM筛查,及早诊断综合治疗管理,控制好血糖,能明显改善母儿结局。剖宫产率无改善,与人为干预有关,需加强分娩期管理,严格剖宫产指征。
3.3.1 饮食治疗:GDM首选饮食治疗。治疗原则:满足母儿的生理需求。控制标准:不引起饥饿性酮体的同时避免餐后高血糖。GDM患者每日总热量25~30Kcal×标准体重,在此基础上妊娠前半期+150 Kcal,妊娠后半期+350 Kcal。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三大营养素结构比例:每日总热量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30%。将每日总热量分为3大餐、3小餐,每餐供热量依次为早餐20%、午餐35%、晚餐30%。剩余早点、午点、晚点各占5%。如体型肥胖或超重,可减少脂肪摄入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成分,若体型消瘦,可增加脂肪比例达上限[6]。
3.3.2 运动治疗:GDM患者适当运动,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7],促进葡萄糖利用,有利降低血糖,胰岛素治疗不敏感的肥胖孕妇更应锻炼。运动时间一般20~30min,避免剧烈运动。先兆早产或者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者不适于进行运动。
3.3.3 药物治疗:饮食加运动治疗1-2周后,血糖仍高于标准水平,尽早加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模拟正常人生理状态基础胰岛素及三餐后胰岛素分泌[8],采用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以控制餐后血糖,空腹血糖较高时,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以提高夜间基础胰岛素水平,控制夜间及凌晨高血糖。具体用法:一般中效胰岛素的量约占全日胰岛素替代量的30%~50%。其余50%~70%的胰岛素用量由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合理分配,孕期胰岛素用量随妊娠周数增长逐渐增加,在28~32周较为明显。个体化是胰岛素治疗核心。平均胰岛素用量在孕早、中、晚期分别为0.7~0.8u/(kg・d),0.8~1u/(kg・d),0.9~1.2u/(kg・d)。具体应根据三餐用餐及餐后血糖值适当调整,用量个体化,治疗目标是指孕妇无明显饥饿感的情况下,空腹血糖控制在3.3~5.6mmol/L;餐前30min:3.3~5.8mmol/L;餐后2h:4.4~6.7mmol/L;夜间:4.4~6.7mmol/L。尿酮体(-)。血糖正常后,随妊娠进展,血糖有可能再升高,所以,每周一次血糖监测,即空腹、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重视GDM糖筛查,做到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控制好血糖,明显降低GDM母儿并发症,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会璇,钟宇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9)
[2] 周莉,吴连方.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
[3] 金镇,高琳,尚丽莉.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近远期影响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
[4] 牛秀敏.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5
[5] 李凤芹,邵彤华,赵淑芹.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临床研究[J]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7)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一类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其在妊娠期妇女中的发病率为1%~5%[1]。近年来,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GDM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GDM患者本身并无明显症状, 但可以引起母婴并发症增加, 导致围产死亡率增高[2]。因此, GDM对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90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GDM患者(GDM诊断参考标准[3])90例作为观察组, 年龄21~40岁, 平均年龄(26.56±4.35)岁, 其中初产妇78例, 经产妇12例。选择9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 无各类急、慢性疾病史, 孕前及孕期检查无糖尿病史, 50 g糖筛查试验结果呈阴性(血糖浓度 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母体情况及围生儿情况的差异进行比较。母体情况包括妊高征、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产程延长、宫缩乏力)、羊水过多及自然流产等指标;围生儿情况包括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巨大儿及胎儿宫内发育受限等指标。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GDM患者母体妊高征、分娩期并发症、羊水过多及自然流产发生率均较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具体情况见表1。
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巨大儿及胎儿宫内发育受限发生率均较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GDM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 由于其可导致严重的母婴并发症, 已越来越受到广大产科医生的关注。GDM对母体的影响表现为:①妊高征发病率增加。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均可引起微血管病变, 使毛细血管壁的基底膜增厚, 最终导致妊高征发病率的增加[4]。②分娩期并发症增多。由于巨大儿的发生率增高, 容易引起软产道损伤及胎儿性难产, 增加了剖宫产率, 同时, 糖尿病还容易引起产后出血、产程延长、宫缩乏力等并发症[5]。③羊水过多。羊水过多一方面与羊水中糖含量增加, 从而刺激羊膜分泌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与胎儿血糖升高所引起的高渗性利尿导致的排尿增多有关。④自然流产增加。高血糖水平可以严重抑制胎儿正常发育, 甚至停止发育, 导致自然流产。本研究结果显示, GDM患者母体妊高征、分娩期并发症、羊水过多及自然流产发生率均较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GDM对围生儿的影响表现为:①死胎及新生儿死亡。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 常见于妊娠36周后, 主要与母体红细胞氧释放量下降及妊高征引起的胎盘血流量较低, 诱发胎儿氧耗量增加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有关;此外, 酮症酸中毒也是围生儿死亡重要原因之一[6]。②巨大儿。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 引起胎儿胰岛细胞增生, 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 最终结果是促进脂肪及蛋白质合成, 抑制降解。巨大儿给分娩造成严重困难, 常常因为难产而引起新生儿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头颅血肿等[7]。③胎儿宫内发育受限。高血糖水平具有抑制胚胎发育的作用, 如果同时合并微血管病变者, 可使宫内血流供应减少, 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本研究结果显示, GDM可以使围生儿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巨大儿及胎儿宫内发育受限发生率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GDM对母婴危害较大, 应加强早期筛查及诊断;若发现, 应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减少危害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金晨, 孙建涛. 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 22(8):687-689.
[2] 王培丽.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早期干预对母婴的影响.临床医学, 2011,31(3):81-83.
[3] 曹翠娟, 李丽. 妊娠期糖尿病控制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吉林医学, 2012, 33(2):262-263.
[4] 林苑, 钟红珠, 李卓华.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12): 26-27.
[5] 王美记, 牛健民, 温济英, 等.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广东医学, 2009, 30(6): 900-901.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4.200
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而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血糖代谢异常, 患者会表现出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糖代谢一般在产后会恢复正常, 然而也会增加患有2型糖尿病的机会, 同时GDM属于高危妊娠, 会严重影响到孕产妇及胎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上应重视孕妇的血糖筛查, 对GDM患者进行孕期管理尤为重要[1]。本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诊治的1000例妊娠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对GDM进行筛查, 并对其与妊娠糖尿病母婴结局之间的联系进行总结,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1000例妊娠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4~37岁, 平均年龄(27.9±3.2)岁;孕周24~28周, 平均孕周(25.6±1.8)周。对上述孕妇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对于患有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孕妇予以排除。
1. 2 方法 对选取的1000例孕妇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 根据第8版《妇产科学》相关诊断标准:在妊娠24~28周及以后, 对所有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 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检测前需禁食8 h至次日晨;检查5 min内口服75 g葡萄糖的液体300 ml, 分别测定孕妇空腹、口服葡萄糖后1、2 h 3个时间点的血糖情况, 标准分别为5.1、10.0、8.5 mmol/L, 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1000例妊娠期孕妇经糖筛查葡萄糖耐量检测后, 共有170例为GDM, 发病率为17.0%;将170例GDM孕妇与830例非GDM孕妇的母婴结局进行比较分析。
2. 1 GDM对孕妇的影响 在830例非GDM孕妇中, 妊娠高血压40例(4.82%), 子痫前期20例(2.41%);其他情况70例(8.43%);在170例GDM孕妇中, 妊娠高血压50例(29.41%), 子痫前期30例(17.65%), 泌尿生殖系统炎症50例(29.41%), 羊水过多引发的胎膜早破、早产30例(17.65%), 葡萄糖利用不足引发的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60例(35.29%), 酮症酸中毒20例(11.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GDM对胎婴的影响 在830例非GDM孕妇中, 胚胎发育异常20例(2.4%), 早产儿60例(7.2%), 巨大儿30例(3.6%), 新生儿低血糖20例(2.4%), 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2.4%);在170例GDM孕妇中, 胚胎发育异常及死胎共40例(23.5%), 早产儿40例(23.5%), 巨大儿60例(35.3%), 新生儿低血糖70例(53.8%), 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1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妊娠合并症, 妊娠期孕妇在胎盘泌乳素、孕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下, 会出现胰岛素抵抗而引发不同程度的糖耐量下降情况, 从而增加其患糖尿病的机会[2]。近年来GDM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已经引起了临床上的广泛重视, 因GDM孕妇并无显著临床症状, 血糖异常情况表现并不明显, 仅通过检测孕妇空腹血糖而做出诊断, 很容易出现漏诊情况, 因此, 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GDM筛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 GDM与母婴结局关系密切, 其对孕妇及胎婴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程度和孕期血糖控制水平, 与子痫前期、早产儿、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的关系[3]。
本组研究中, 1000例妊娠期孕妇经糖筛查葡萄糖耐量检测后, 共有170例为GDM, 发病率为17.0%;将GDM孕妇与非GDM孕妇的母婴结局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GDM孕妇的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泌尿生殖系统炎症、产后出血、胚胎发育异常、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GDM孕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会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 加强妊娠期血糖控制, 对孕妇进行糖尿病早期筛查, 可有效预防不良结局, 减少孕产妇诸多合并症的发生, 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燕玲, 罗宋.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母儿结局的影响分析.当代医学, 2012, 21(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