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3 06:30: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学职称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学生的特点是具有向师性,对老师充满敬意,对老师抱有美好善良的期望,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爱的教育。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通过自己的付出,真正赢得学生的亲近,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相信老师所讲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就是调动了最大的教育力量。
我班曾有一位学生,原来成绩不错,后来却整天无精打采。经过了解得知,原来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和而影响了情绪。我及时进行了家访,将学生的状况告诉他们,并当着家长的面列举了学生的诸多优点,家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孩子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成绩很快赶了上来。教师的爱能化解学生心头的坚冰,能冲净学生心中的一切污垢,能帮学生找回自我,重数信心。
居高临下的关怀往往流于形式,平等的交流才能开启孩子的心扉。我们与学生交流,应改掉一些习惯性动作,如:报肩、叉腰、翘二郎腿等。我们不妨俯下身来或坐在学生中间与他们谈话;不妨耐心听完学生答非所问的话而不去粗暴地打断甚至呵斥他们;不妨试着在同学面前为自己的不妥言行真诚道歉……,让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得到最大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尊重和宽容必将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亲近、信赖、仰慕和敬佩。这种精神上的影响和心理上的协调,胜过命令与说教。
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教师要放飞自己的情感并非易事,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艰难而必须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改变:
1、换位思考。自己也曾是学生,我们上学时最希望的不就是得到老师最自己的关注与肯定吗?能与我们真诚谈心的老师至今倍感亲切,给过自己无私关怀的老师至今念念不忘,时时鼓舞我们上进的老师,至今令人钦佩……,相反,对于整天歇斯底里,对我们大喊大叫的老师,一脸冷漠出口伤人的老师,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就大打折扣了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尽管成绩一时很重要,但教师的修养、人品,以及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更何况,两者之间不是矛盾的,而是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融洽,对教学更有利。让我们走近学生,和他们真情互动,让我们童心未泯,青春永驻!
2、学会宽容。除去功利,细心观察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他性格开朗活泼还是沉默寡言,无论他字迹好坏,无论他学习如何,他们都将走向未来,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分数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成长,人格树立更为重要,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成长。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学生以前所接触的平面图形都能用直尺准确量出它的周长,而对测量闭合曲线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安排教学活动。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同学们可用直尺和布条去测量,具体有几种测法?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是人人参与,你搞那个实验,我搞这个实验,气氛十分活跃,之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有的说:“我是用滚动办法测出这几个圆的周长”,有的说:“我认为滚动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无法滚动的圆,我想还是用绳测的方法比较好”。教师先肯定他们的思维方法,然后因势利导,提出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一个实验:用细绳的一端系着纽扣,手拿细绳的另一端,绕动细绳,纽扣在空中划出一个圆。“象这个圆你能用绳测、滚动的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吗?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电脑演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圆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至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培根认为:“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并对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受益终生。新课程强调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人公的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积极地探究。教师尽最大努力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让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报出了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然后把其中一些多位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例如:123321,213312,132231,让学生检验变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和原来的数一样,个个都是3的倍数呢?”“新数和原数间有什么联系?这里面有什么奥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教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中,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已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产生了强烈情绪,这样学生们就能主动深入探究,并从相互联系中概括出“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学生动脑思考后概括出的知识结构不仅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深化,而且还从中挖掘了学生认知潜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推动学生自主探索。
“方法是学习的钥匙”。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这是教给他们的一个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数学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出一条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
1.指导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课前设置“学导单”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如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设计以下“学导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异同点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小数怎样确定③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怎么办?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学习方法适时渗透,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学导单”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每个班上总有一两个胆小怕开口说话的孩子,教师要设计一些稍微简单一些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让这些孩子找回自信,从而敢于回答老师的问题,敢于质疑问难。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在许多地方高校中,很多教师混淆了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把双语教学当成外语教学,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认为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几个英文单词和专业术语,再加一些中英互译方法,或者过分强调教师的口语能力,实现英语思维,把双语教学当成了专业外语.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必然会带来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背离,最终导致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甚理想.但双语教学的本质仍然是教一门专业学科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如何用外语来更加清晰地解释和理解这门学科的概念与知识.同时让学生使用外语了解这门学科在国际上先进的第一手资料,促进对本学科的掌握,外语只不过是教学中使用的工具而已.
1.2教材选择的问题
当前对于教材的选择主要途径有:引进原版、教师自编和国内出版.这几种途径各有利弊,原版教材是用地道纯正的语言编写的,引进也比较方便快捷,但是存在价格偏高,语法和词汇超过我国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同时原版教材的编写可能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目标要求有一定偏差.尽管如此,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学校自编教材和国内出版是指学校或者出版社组织专家和教师通过搜集资料、整合多种教材的方式自行编写.这类教材的特点是集中了多本教材的优势,语言的编写上符合本校师生的外语水平,实用性强,但是对于编写者来说,工作量大,负担重,而且限于教师的英文水平,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实现[5].1.3双语授课不规范在众多地方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较多显现出课程开设随意性大的问题,只考虑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盲目开设双语课程.教师和课程教材准备不充分,使课程衔接相当松散,甚至出现断档,令学生无法适从,很难适应双语教学方式.即使勉强学到一些知识,也是断断续续的,中文不清楚,英文更不明白,难以在续课程中得到拓展与应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6].
2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2.1明确教学定位
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教学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水处理行业的现状来看,新理论主要来自于国外高水平的期刊杂志,如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WaterResearch和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等知名期刊,很多新工艺来自世界一流的水务集团和环保公司.因此,需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双语教学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若全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讲授是不切实际的,外文教材和中文教材混合用,教师采用外文与中文交错讲授的方式,关键知识点及章节用英语标注解释.实践证明,这样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效果更好,有利于学生大量地学习和掌握环境专业的专业词汇,提高学生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扩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2.2教材的选择
中英文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完善对使用双语教学的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因为高质量教材有利于优化课程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引进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是最好的举措之一,可以直观地对比国内外高校在教学内容上的差距,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3]75.然而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若完全使用原版教材,学生会受到来自语言和专业的双重压力.因此,选取了英文版和中文版两本教材,分别为:WastewaterEngineering:TreatmentandReuse(第4版,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清华大学影印本,是美国环境工程的权威性教科书,国内外都很有影响力),以及同济大学高庭耀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的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第3版).这2本教材在教学理念、教材内容及编排等方面保持国外教材一贯的优点和特色,体现了学科的前沿性,具有较鲜明的突出特点.英文和中文教材结合的方法既能使学生较好地学习水污染控制知识的英文表达,又能结合中文教材进一步掌握专业内容.
2.3学时、教学大纲和习题库的完善
WastewaterEngineering:TreatmentandReuse(第4版)原版内容较多,取材丰富,包含的内容远远超出我国高校水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的限制.另外原版教材虽然有其突出的优点和特色,但由于国内外在国情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原版英文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教学要求、讲述方式及总体架构上与我国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有明显的区别[7].而且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这套教材内容偏多,文字及语句偏难.因此,充分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编写了适用于环境工程专业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教学大纲.学生根据双语大纲,自由选择中英文教材的相关内容,不至于给学生的课程学习带来很大困惑,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现有的中文习题库和试题库的基础上,添加了大量国外原版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进一步完善了双语教学体系.逐渐向英语习题过渡,使其比例接近50%,最终达到考试内容中有30%以上的英语试题.
2.4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
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外语水平进一步提高有促进作用,专业课的双语教学给学生继续学习英语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扩大了专业词汇量和英文理解能力[4].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教学采用的方式为:课件为全英文,讲授时中英文结合,作业为中英文.由于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欠佳,以及他们没有养成针对不同的目的调整阅读方法的习惯,很多学生对于阅读和理解英文教材感觉有困难.在教学中发现,中英文结合讲授、全英文课件,可以使学生容易接受,有利于学生对英文专业词汇的记忆和理解.对于专业词汇问题,将下次课遇到的词汇整理出来,让学生提前预习,在PPT中用英语注释,可以锻炼学生用英语去思考问题的能力,虽然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一定的困难,但坚持下去还是很有收获的.
2.5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实现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接轨,教师面临教学方式重大改变.因此鼓励和吸引教师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到双语教学改革中去,建设好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团队.结合省级“卓越工程师”和校级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示范教学”,大力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和素质,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教师在职学习深造,营造有浓厚学术氛围的教学团队.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障学生由于大脑受损,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记忆力差,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笔者在教学“图形的认识”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向学生展示优美的画面: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笔者点击课件出示由多种图形组合而成的“小房子”,并适时询问学生:这座“小房子”漂亮吗?它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同学们立刻被鲜艳的画面吸引住了,对认识图形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积极动手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手中的图形学具拼出了小鱼、小房子等各种组合图形。生动的故事,鲜艳的画面,从而使智障学生从被动吸引到主动产生迫切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激发了智障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多媒体课件在动画演示时,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演变的简单易学。如在对智障学生进行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35-8进行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用自己的学具小棒摆一摆,试一试怎样减,同学们共同研究讨论。在他们自己探求方法后,笔者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们看一看课件中的小熊是怎样做这道题的。当画面上出现三捆零五根彩色小棒和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时,同学们立刻被鲜艳的画面所吸引,集中了注意力。接着,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按照学生摆的方法,让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五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七根小棒。小熊边做边说,再配上优雅舒缓的音乐,使孩子们全身心的陶醉在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中。孩子们亲眼目睹了这个演示过程,从而认识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学生们通过看小熊怎样做这道题,弄清了算理。这样的教学过程比老师站在讲台上演示更能吸引同学们的目光,整个演示过程也更直观,更容易理解,而且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后,笔者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教给他们这类题的算法,他们很容易就理解掌握了。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巧妙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等多种功能,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有效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将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交际的手段,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智力落后儿童言语发展速度缓慢,口语表达能力差,语法简单,叙述不完整。因此培养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言语能力就成为开发他们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 叶圣陶先生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基本规律。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他们用准确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笔者经常对学生进行编应用题的训练。如笔者在教学二年级的《应用题 》时,通过多媒体演示为学生创设情境,展示精美的画面: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只小猴和一只小老虎正在摘桃子,并给出了各自所摘的桃子数。笔者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画面自编应用题。同学们看着精美的画面,纷纷开动自己的小脑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编出了好几道应用题。有的同学说:“小猴摘了10个桃子,小老虎摘了19个桃子,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还有的同学说:“小猴子摘了10个桃子,小老虎摘了19个桃子,小猴比小老虎少摘了几个桃?” ······生动的画面,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看说写训练,可有效提高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智障孩子由于注意力分散,理解能力薄弱,导致了他们的记忆力相当差,往往是上节课讲的知识,下节课就忘了,不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衔接。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的重复讲解前面的所学知识,以引起学生的记忆,这样增加了教师教学的密度,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并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笔者在教学别注重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的建设,把平时制成的多媒体课件放到课件资源库中,当自己或其他教师教学需要时,可以从资源库中调出相应的课件,有针对性的对教学难点进行点拨,以唤起学生的知识的记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知识进行很好的巩固与衔接。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教师教学的密度,节约了教育资源。
总之,多媒体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代课堂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来辅助培智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可极大的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切实优化教学过程;可有效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智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智障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多媒体辅助培智数学教学的一点实践和粗浅体会,错误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斧正。
1.1传统意义上的本科教学管理
传统的本科教学管理是指围绕本科人才培养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管理活动,包括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考试管理、招生与就业管理等,其宗旨是服务本科教学,服务本科人才培养,其特点是执行过程中突出刚性和连续性。
1.2质量工程背景下的新本科教学管理
“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本质上是国家对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新特点、新任务、新要求做出的一种政策性的回应。质量工程是政府主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导向性强,政策性明显的特点。其目的是服务本科教学,服务本科人才培养,最终满足建立创新型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质量工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与传统的教学管理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二者又不同,传统的本科教学主要是目标管理,追求简洁、高效,以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为宗旨,而“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促使常规教学管理幅度增大,管理过程发生延伸,管理方式更加多元化,管理重心转向追求全面质量管理,突出管理的过程性、管理效果的渐显性、管理载体的层级性,从根本上丰富了传统本科教学管理内涵。
2质量工程项目促进本科教学管理改革创新
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六类项目都是带有基础性、引导性的项目,在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龙头作用。质量工程项目内涵丰富,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涵盖了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环节。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必然会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质量工程项目的开展,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将不断得到改革与完善。
2.1促进教学管理观念更新,树立全员质量观
随着质量工程项目的开展,学校开始倡导全员质量观,即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的共同价值观,营造追求卓越的质量氛围。质量观悄无声息的影响到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学校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也转变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如今,教学质量管理已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基本工作准则,人人都是项目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全校范围内已形成重视质量的浓郁氛围,质量观变成了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管理的凝聚力和办学的合力,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加强与各院系、各行政处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使全体教职员工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中,都能以“提高质量”为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并为之努力工作,共同为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做贡献。
2.2提升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充实教学管理力量
质量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为充分保障质量工程项目的开展,学校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建立了一只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通过校内外培训与交流考察,分批进行岗位培训和在职学习等方式,使其掌握教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提升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另外,通过质量工程项目的开展,教学管理的力量也不断得到充实,教学管理的主体不再只是教学管理领导和教务工作者,教师和学生也成为新的教学管理力量。一部分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在承担着教学管理的任务,他们既是各专业领域内的领军任务,又是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学管理者,他们在参与质量工程项目的同时也成为了管理者和建设者。这种双重身份使他们在参与的同时也能及时的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改革。同时,学校也鼓励学生作为高校利益相关者之一共同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中,全面保障教学管理质量。
2.3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和实施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教学管理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申报通知、上报材料收集、材料汇总整理、组织专家评审等工作,教学管理人员常常陷入细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进而降低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高校大力开展教学信息化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高效的校园网络,通过信息技术建立起支撑教学的教学管理系统,把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教学管理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定制或修改相应的管理模块,对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进行个性化的修改,使教学管理的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形成了学校自己的特色。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使教学、科研、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质量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实现学校网络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推动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服务于教学科研、服务于师生,进而更好的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
3教学管理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质量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保驾护航。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质量工程的实施工作,为贯彻落实质量工程项目的相关举措,教学管理部门积极适应质量工程建设的新要求,把质量工程的实施与学校基本建设和长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校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一是教学管理部门结合学校实际,认真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规范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努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进而确保质量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二是教学管理可以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内容及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均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学校教学管理使以人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与践行。三是教学管理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质量工程要求高校转变发展模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一切都与改革联系紧密相连,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重视教学改革,以改革促进建设,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和质量工程项目得到全面提升。
(一)大力开展实习基地建设
学校多渠道与多个相关企业合作成立学生实习基地,双方就技术革新、企业员工进修培训、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同时让学生在最后“1”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提前熟悉生产岗位工作及企业管理制度,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人际关系交往,同时聘请企业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但是实际普遍存在实习单位落实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企业出于考虑学生安全及企业生产效率和生产管理秩序等因素,同时企业的现实生产环境与接待能力有限,主观上不愿接收或不愿多接收实习毕业生。接收也是让学生看着企业的师傅操作,而学生无法亲自操作实践,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缺少吃苦精神,嫌弃企业厂房或车间环境恶劣,学生主观上不愿意去,去的学生也经常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学校与企业就学生安全责任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减少企业对学生安全方面的顾虑。加大学校与企业的友好往来,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学校可以组织专家对培养企业生产管理进行指导,确实可以为企业解决难题,同时加大专业导师与企业的联系,专业导师和企业合作,开发合作项目,导师带学生以做课题的方式到企业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中,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实际的动手操作。另外可以鼓励学生业从事一些业专业性不太强的岗位,比如说销售岗或基础性实验岗。在学生得到锻炼的基础上尽可能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二)鼓励学生开展勤工俭学与社会实践活动
现代企业不再盲目的追求毕业生的学历与学习成绩,而是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吃苦精神、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及是否具有爱心、责任心等。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如义务支教,义务献血,义务参与社区服务,争当社会类志愿者等等。这些活动虽然与专业没有关系,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度和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因此建议学校学生会和团委鼓励学生成立相关的社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2.鼓励学生勤工俭学。提倡勤工俭学作为今后高等学校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学生个人经费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勤工俭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自力更生,吃苦精神,而且还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途径。建议学校多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同时也多联系校外相类似的机会。比如让学生打扫教室、利用课余时间送外卖、各种兼职等。
3.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建议成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设立学生独立承包的跳蚤市场等。同时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成果、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
二、校内实践
校内实践也有许多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毕业设计,其次就是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设计及动手类的竞赛项目。
(一)毕业设计实践教学
本科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毕业生得到锻炼。可采用如下措施:
1.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及毕业设计题目多样化。在大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环节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认真查阅相关文献后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然后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共同完成。指导教师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注重多样化,内容包括:铸造:金属及合金的熔炼与铸锭过程及其组织性能研究;塑性变形:有色尽速材料的挤压;钢铁材料的轧制过程及材料的组织性能研究;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与合金组织性能关系研究;模具设计与制造:铸造、挤压及冲压模具设计及制造;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组织性能研究;模拟:利用专业软件模拟金属材在料塑性变形或焊接过程中温度场及应力场分布等等。每个老师至少有两到三个不同方面的课题让学生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并且要求学生在查阅参考文献后自己制定研究方案。
2.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高质量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有力保证。应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答辩,中期检查、评审、答辩等管理制度,对毕业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选题、开题、撰写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二)鼓励学生在开放实验室开展创新性实验
成型专业学生在大四这一年里,除了可以跟着指导教师做毕业设计外,鼓励学生利用其他时间进行创新性实验。针对成型及机械类专业开展机械设计大赛、CAD画图大赛、金相大赛、焊接大赛、无碳小车大赛、组织分析大赛等等。同时向大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和操作成型实验室现有的设备。一些简单易操作的设备(如金相显微镜、线切割、磨床、万能试验机、硬度计、砂轮机、冷轧机、各种焊机),学生使用前,须对其进行理论及实际培训,然后让学生独立操作,经考试合格后发放使用资格证书,以后在实验室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独立操作设备。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另外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学生根据实验内容,自主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让学生可以在学校所有实验室进行实验,让学生自主分析实验结果。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机械教学课堂却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无论是在点、线、面、组合投影,还是空间感的建立都比较困难,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还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2灌输式教学,上课效率偏低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存在直观性和空间感差的问题,虽然也利用了CAI辅助教学方式,但是,课程教学内容仍需要教师从头至尾进行讲解,教师同时要完成讲解、挂件以及模型等工作,此类灌输式教学导致课堂效益偏低。
1.3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CAD、CAM等计算机辅助软件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机械制图从手工到计算机绘图的转变。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却很难适应新型的教学工具,导致机械制图教学问题重重。
2现代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注意事项
2.1不能过分依靠计算机教学
目前,计算机在各高校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绝大部分教室都装有计算机装置。多媒体教学具有操作简单、立体感强的特点,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分依赖计算机教学,否则,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将受到挑战。
2.2电子版的立体素材不能取代事物教学模型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方式逐渐向信息化技术发展,各学科均建立了完善的电子素材库。现代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越来越青睐电子版的立体素材,这是机械制图课的发展与进步。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却走进了电子版立体素材教学彻底取代实物模型教学的误区,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应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2.3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缺乏合理的沟通与交流
机械制图教学时间比较紧迫,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教学内容,通常会选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还不利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出现严重的沟通问题。
3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方法
3.1进行准确的课程定位
众所周知,机械制图课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图样,图样是机械制图设计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机械的使用与工程图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绘图和读图技术。强化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准确定位。在结合课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图的能力,另外,机械制图课程还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处理简单工程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思考能力,为更深入的机械制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让学生学会思考
随着教学的改革,课堂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换,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强化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角投影法是机械制图教学的知识点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安排学生自学,例如提出问题:如下图1所示,为什么可以辨别第三角投影画法和第一角投影画法?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种画法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机械制图能力。(a)第三角画法符号(b)第一角画法符号图1画法符号
3.3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设计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学习兴趣很难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利用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上第一节制图课时,不应该急于讲解课本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实物,或者以常见的简单机械为例,讲解其制图过程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例如课堂上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结合实物和零件启发学生的思维;最后,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立体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3.4重视教学实践环节设计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准确掌握各类知识点。因此,机械制图课程应该由单一的课程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型,也就是说,在实际理论教学中应该加入适度的实践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机械类专业学生实习时间比较充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实习的机会,采用边实习边教学的方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增强学生之间团结协助的能力,达到机械制图教学的总目标。
3.5机械制图与AutoCAD综合运用
AutoCAD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它不仅可以提高机械设计的精确度,还能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将AutoCAD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存在,这样不仅阻碍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挥,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综合运用,以CAD为机械制图观察、想象以及分析的载体,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解图的能力。
现代高职教师管理倡导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管理转变,其目的是体现以人为本,尊重教师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意愿,促进教师内在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开发与发挥。从本质上讲,就是激发教师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职业是一个良心职业,教师行为的自觉、自制源于内心的情意与激情,任何外在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如果没有内因配合就难以发挥作用。基于此,重视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动力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系统,这种动力是一个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矢量,不仅提供了教学能力健康成长的导向指针,还能最大限度地“引动”教学能力成长的各种内部力量。探索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首先要追根溯源,寻找动力之源,找出动力之根本,然后才能将其转化为最直接、最现实的内部推动力量。什么是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之源呢?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条件与成长过程,本研究认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决定了教师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又决定了教师的责任和情感,教师的责任和情感又能决定教师对教育工作投入的深度或强度。因而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决定着教学能力的发展进程与演进方向,理所当然成为了推动教学能力提升的动力之源。要培养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关键是要强化以教师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形成尊师重教的教育环境和人人争当一线教师的氛围;就是要改变目前以“官本位”为轴心的管理体制与分配机制,重视教师的诉求并实现薪酬向一线教职工倾斜的伦理,真正提高一线教师地位和待遇;就是要加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对组织的向心力,让教师真切体会到职业教育的前途与价值。
(二)促进机制
促进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助动”系统,由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外部因素构成。从教师自主成长理论来看,教师成长需要有外部的帮助。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一是激励。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有可能发挥到80%~90%。激励机制能激发教师潜在的素质与潜力,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和教学积极性。二是劣汰。劣汰能使教师形成竞争的外部压力。一般说来,教师内心较为敏感和脆弱,劣汰的压力一定会激发教师特有的自尊、自信以及要求尊重和努力成功的品质,从而自觉调整自己,使压力迅速转变为动力。三是助长。助长实质是通过某种干预形成直接推动,如教研活动,或通过搭建平台、在多方互动中形成间接推动,这两种推动力量往往是交叉与融合,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促进机制形成了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最直接、最有效的外部推动力量。促进机制是一个可变量,可根据时间、条件、对象实施不同的机制。如择优劣汰机制(岗位择优骋任机制、教学考核劣汰机制、学生自主评课与选课机制等),激励机制(成果表彰机制、分配机制、职称评聘机制以及提升一线教师政治待遇机制等),助长机制(教师传帮带机制、名师导师的帮扶机制、真正意义上的助教机制以及开展教学第二课堂机制等),创新发展机制(教学改革创新机制、专业应用与发展机制、开展社会实践与服务机制等),继续教育机制(学历进修机制、技能培训机制等)。
(三)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驱动”系统。系统以系列管理制度为指导,通过搭建管理服务平台,实施一般性和常态性的教学能力成长方式,在具体实践行为和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运行机制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监督与引导。监督与引导能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修正并改进教师教学不良行为,促进教学行为与过程的规范,帮助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其二是评教评学。评教评学能促进教师教学认知和自我修正。一个好的评价本身必然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外驱力,这种外驱力在与教师的不断互动中会逐步被自我接纳,形成渗透于教师身心的内驱力。其三是管理与检查。管理与检查能规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减少教学及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增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运行机制是能力系统的主导和核心内容。实践中运行机制的实现首先要强调行为的自主与自觉,即需要对教师自觉态度予以“启动”,开启教师自我实践意识以提升教学能力的态度与精神。因为只有基于自主提升需求的发展才可能是持续、高效的,才有可能根据个体的差异性自适应地调节实践的行为方式与时空,才有可能进行自觉反思和自我觉醒,发挥教学主观能动性。然后要建立相应制度。制度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过程进行管理的纲领性指导文件,由一系列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制度体系组成。如教学督导机制、教学考核机制、教学日常管理机制等。
(四)控制机制
控制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操控”系统,是教学能力形成的组织保障,履行着组织、管理、整合与调控功能。控制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整合与优化,即整合相关资源,发挥资源潜能,优化机制环境,提供成长条件。二是管控和调控。在整个系统及过程中,控制机制实施条件、方法、手段和技术的总调控,并对系统决策、运行、监控和反馈环节进行总管控,以提高机制运行的效率。三是解构与重构。传统能力培养机制有许多思维定势,极易成为新形势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障碍与干扰。要克服这些定势干扰首先要解构传统,革除机制中不合时宜的成份,破除机制实施过程中的行为惯性与隋性,积极化“负面干扰”为“正面影响”。重构,也就是要重组程式,突破传统时空框架,对机制进行研究创新,以释放活力,激活动力,促进机制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控制机制首先要健全组织,并通过建立如下的组织发挥作用。一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可通过研究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成长的研究,提供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指导,推动教学技术成果实践应用。二是教学能力发展与资源中心。该中心可组织开展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活动,有效跟踪、指导和控制教师教学行为与过程,接受教师教学的咨询与指导,促进教师教学交流和教学资源成果的共享。三是学院(系)一级教学团队。院(系)可根据教学发展、改革与社会服务的需要,有计划地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各种类型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团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师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与学习。其次是行使管理职能。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成长的行为、过程,以及所需资源、环境、体制、机制等需要不断进行解构与重构,需要不断进行整合、调控与优化,需要实行强有力的有效管理,以保障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行。
(五)保障机制
任何机制的实施及其成效,都要建立在条件保障的基础上。高职教学技术性与实践应用性特征,以及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强烈依赖,推动了高职学校不断改进办学条件,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水平。保障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最直接与最现实的推动力量。保障机制的作用:一是常规教学条件的改善,如专业教学软硬件条件建设等。二是教学能力助长环境的改善,如第二课堂活动环境建设等。三是职业教学环境的改善,如校内教、学、做于一体软硬件场境,校外工学交替、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生产实习基地等。四是社会专业服务环境的改善,如开展社会技术应用与服务的途径与渠道等。五是现代教学资源共享条件改善,如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校内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学习平台等。六是校园文化环境的改善,如良好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以及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与精神环境等。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实现
(一)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个体条件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受心理素质的影响,也受心理活动的支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体条件主要是指教师内在心理条件。
1.高职教师个体心智条件。
教师内心的成熟、成长是教师成长最基础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教师个体心智的成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会敞开胸怀。教师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大多背负着抱负与梦想,但现实种种怀才不遇的寂寞与感伤,极易关闭他们敏感和脆弱的心灵之窗。其实,学会敞开胸怀,吸纳别人的关怀之情,无异于心理维生素的补充。二是学会放低自己。放低自己不是放低理想、抱负,放低自己是一种谦虚的思考方式,是一种从小事做起的心态。只要有了这种心态,才能避免因过高估计自己而使心灵遭受现实之伤,才能使自己在从零、从小、从低的行为姿态中容纳更多、变得更强、升得更高。三是学会认识自我。教师要有自我意识,学会认识自己。在日常行为中,要自尊、自爱、自信,但切忌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甚至目中无人;要谦虚谨慎,小心翼翼,但也要避免自卑、羞怯、畏缩和低人一等的心理意识。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是两种极端自我的表现,已成为目前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四是学会正视矛盾。事事皆有矛盾,困难无处不在。不能因矛盾而忧伤、愤怒,怨天尤人;不能因工作的困难和生活的不顺心如意就心灰意冷,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要学会正视现实矛盾,学会控制自己情绪,让自己永远有一颗快乐的成长之心。五是学会舍弃舍得。工作中,要学会“舍得”,不能企盼“全得”。要知道某些方面的东西逐渐舍弃后,另一方面的东西也会悄悄临近。面对面对功利化的社会变迁,高职教师要学会超越,固守宁静,善于放弃,让大学精神与理念统领自己的精神世界。
2.高职教师行为心理条件。
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离不开其行为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一惯性的个品质的养成,这些个品质包括:一是要勇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帮助教师认识理论,检验知识,体会过程。新时期的高职教育强烈需要教师大胆实践、大胆尝试与大胆创新。二是要勤于反思。“学而不思则罔”,对于教师教学工作和专业成长,不应忽视思考的作用和力量。在高职教育实践中,要多角度、多形式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能力。三是要善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个团队的力量却不可估量。团结能形成合作的力量、集体的力量。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群体,需要教师有合作的意识,需要在集体的智慧中实现人才的培养。四是要乐于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高职教师是学习力量最强的一个群体,应该成为学习对象的楷模,终身学习的榜样。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有助于丰富学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3.高职教师职业心理条件。
教师职业发展缘于自觉与自知的情意,更缘于职业的态度与精神。要实现职业发展,必须培育职业心理条件。一是要树立正确态度。“精神引领行为,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只有真正地认同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才有可能把职业或岗位当作个人生命勃发与价值实现的载体,才能用心极致地做好工作,激发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二是要培育内生需求。一个人只有内生的需求与渴望,才能推动自己的成长进步。教师要有自己的内生需求,要有对教学工作的依恋与依赖之情,要培养自己内在的发展特质,逐步养成开拓创新的激情、成功与发展的欲望、成就的体验与自我激励的意识与品质。这些内生的需求与发展特质是推动教师成长与进步的动力之源。三是要培养职业素质。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培养教师职业素质,就是要培养教师职业教育的理念与观念,培养教师职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培养教师职业教学与实践的技能,以及教师教学发展的特质,这些职业基本素质对教学能力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高职教师职业压力条件。
人需要适时的增加压力,有了压力才能唤发斗志与勇气,加速自己的成长。高职教师目前面临的压力主要有:一是个人压力。表现之一是职称评聘的压力。职称评聘对教学科研提出了一定要求,形成了科研的压力。这种压力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从而提升了教学及教研的能力。表现之二是生存压力。高职教育越来越激烈的办学竞争,使高职院校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教师“铁饭碗”的打破也只是时间问题,这种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将迫使学校进行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校本压力。规模扩张后的高职院校处在内涵建设时期,对教师教学及其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压力。这些压力连同学校实施的竞争与激励机制,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重视,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自觉提升。三是社会压力。教师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教师的成长。如国家教育政策、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和关注会影响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认同。学生对专业报考的选择,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状况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师教学的信心和力量。还有市场的诱惑,社会功利化的变迁对当今教师教育态度与专业精神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环境条件
教师主要是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成长的,是学校环境发展的产物。学校组织提供的教师健康成长氛围,是教师教学能力成长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环境。
1.正义与公平环境。
学校组织作为一种教育环境,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也直接制约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积极进取、充盈正气的组织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正义的领导集体。如果教师在一个乌烟瘴气,管理混乱,不务正业,不重视业务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教师就会懒散放纵,变得随波逐流,失去进取之心。同时,在这个环境里,还要有公正公平的机制与管理。教师在现实的环境中,有追求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亦有各种实际利益的隐性期待。如果在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方面缺乏对一线教师的尊重,侵害他们的利益,将会损害他们对专业价值的忠诚,使他们丧失对教育的责任与敬畏之情。2.信任与宽容环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更应该有容人之短的胸怀和气度,正确对待教师的不足和错误,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尽最大限度地给予理解和宽容,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的熨帖,感受到组织宽容背后的期待,进而以积极的姿态弥补过失,改正错误,拨正航向。只有工作和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教师才能学会宽容,教师间才会有倾诉、沟通和交心,才会建立相互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宽容的背后是信任,信任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推进器。教师一旦被信任,就会变得自信,激发斗志和勇气,激发创造潜能,拥有进取的力量,就会敢于向困难挑战,勇于去解决问题。
3.表扬与赏识环境。
教师大多内心敏感和脆弱,极具自尊、自信以及要求尊重和努力成功的品质,热衷于追求精神的褒扬,荣誉感和自尊心极强,对物质奖励看得很淡。特别是工作中被他人认可、尊重和表扬是教师内心强烈的渴望,也会使教师倍受鼓舞,长久铭记在心。表扬后还要赏识,被人赏识是人类的共性,赏识教育不仅适用于学生的教育,也适用于教师的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受人尊重的职业地位,幸福快乐的工作环境,工作上领导与同行的赞赏,教学上学生的肯定等都会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所以作为管理者,既要创造表扬与赏识环境,也不要吝啬赏识性的表扬和鼓励。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每一位教师的优点和长处,并适时给予真诚的表扬和赏识性的鼓励,让其在自信、被认可和被尊重中主动张扬个性,发扬优点,培育长处,逐步成长。
4.自由与创新环境。
自由并非无视规章制度,不受任何约束,放任自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的自由是在遵守一切规章制度,接受学校全程管理、监督和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自由改革与创新。也就是在教学上,教师不一定非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拘泥于常规,以固定程式和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学有法,教学也无法,只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建构学生新旧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就应该被允许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自由地简化、组合、创新和调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及管理任务的同时还应拥有个人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组织要提供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静下心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归纳和梳理,对自己的知识资源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学机智并不是无法解读的秘密,它是有内在规范性与规律性的。它也不是教师个体自发、无意识发展的结果。它是可以有意识地培养的。
一、教学机智的内涵
《教育大辞典》中对教学机智的定义,是指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学机智是指瞬间知道该怎么做,是一种与他人相处的临场智慧与才艺,国内有的学者的定义则更加简洁明了,认为教学机智是应变处置的艺术。
教学机智是教育智慧的外现,教育智慧的对象是现实性的,智慧成长的方式是实践性和行动性的。把教学机智看做是某种能力,是对它的一种不恰当的抽象。综合以上认识,本文中的教学机智采用“教学机智是一种应变处置的艺术。”这一内涵界定。与此同时,笔者同样认为:教学机智是成熟的心智技能与执行力的综合体。
完整的教学机智包括主动的教学机智和被动的教学机智。被动的教学机智是指在处理难以预料的事时,疏导冲突,消弭矛盾,从而使教学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主动的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并没有受到意外问题的责难,因情境触发,突生灵感,并立刻行动,使课堂情景更加灵动,充满活力。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必要性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发生了新变化。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非师范毕业生与硕士毕业生加入到小学教师队伍。小学语文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社会实践经验相对匮乏。而教学机智是一种实践智慧,动态生成于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以,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活泼好动的学生,语文教师的应变处置能力还很稚嫩。
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正处在性情、人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正处于培养其健康的心态和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小学教师身负重任。在看来:小学教师的责任比大总统还大。而教学机智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优先考虑学生幸福、巧妙化解分歧与冲突为显著特征。一个充满教学机智的小学教师,势必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机智的运用上的不足
(一)脱离情境
语文教师可能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并不像一名真正的教师。有些语文教师是以非介入的心态做事,而不是全力以赴,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结果错失难得的教育契机。他们出离课堂情境,心思游荡,成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显现出了某种不作为。每一节课,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不会有重新再来一次的机会。每节课,语文教师都应认真对待,都应是一个精彩!
(二)惩处不力
小学生的失当行为有吵闹、打架等,“恶作剧”是其中最常见的失当行为。这种显性的冲突,对课堂教学秩序的影响最大。学生的这种行为往往弄出很大的动静,使教师不能回避,迫使教师去直面解决。语文教师往往没有有效的惩戒方法,是处理这类问题失败的根源所在。譬如语文教师往往容易发急发怒。有的语文教师则可能花上很长时间来处理这些问题,耽搁了正常的课堂教学进程。奥地利教育家贝多尔叮嘱教师不可以忘记:只要在健康气氛中解决的冲突,便会具有教育价值。
(三)被动应对
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尚不娴熟,在课堂上,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对教材的讲解以及课堂教学流程的顺利推进上。这样子就容易忽视课堂上学生的情绪、情感、认知状态。结果,语文教师不能敏锐捕捉到学生神情、姿态等反馈的信息,疲于应对班级里频发的状况。
(四)情绪易失控
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未知充满了好奇,天真、活泼,惹人喜爱。所以,一般没接触过实际教学的人通常很难理解下面这样的情境:一个平时性情温和的年轻女教师会被小学生气得赌气离开教室。
四、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机智养成的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
语文教师在思想、理论上的完善、成熟的认识是拥有教学机智的第一个层次。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行动才能跟进。
(二)训练思维习惯
常规和习性常常会被人们认为是不变通和枯燥的迹象。但是,这些没有受到批判性反思的习惯本身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或者从教育学上应该受到责备的。事实上,优秀的教师会表现出源于仔细反思并长期形成的良好习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行动并不总是需要瞬间的、批判的、理智的反思。好习惯能影响教师一生。思维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思维习惯让你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现实,而心理暗示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下意识地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做一个阳光的教师。训练思维反应品质,换个思路激励学生,保持良好的习惯,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知常用策略,重视教学语言机智
一、引言
2002年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联合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宁夏大学、大学等七所高校创建了以“多校合作、面向西部”为模式、“名校实时课堂”为途径、“跨校教学支持、管理系统”为依托、卫星+局域网的“天地网”远程教育技术平台为支撑的新型教育资源东西部共建共享体系,其成果获得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系统经过宁夏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七年的运行,在帮助西部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天地网”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所完成的远程网络教学质量与效果,一直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七年来对“天地网”远程教学效果的跟踪问卷调查,并对相关调查数据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量化分析,对涉及和影响教学效果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基于模糊理论的评估分析,我们找出了一些涉及远程教育共性问题的有价值结论。
二、基于模糊理论的“天地网”教学效果评估系统
(二)模糊评估理论简述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科学,它揭示的是客观事物之间差异的中介过渡性引起的划分上的一种不确定性。而目前我国涉及到远程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案都是明显的非线性系统,也是明显的模糊系统。将模糊评价理论应用于远程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之中,一方面可以利用它的模糊推理功能,适应远程教育教学效果评估本身的模糊化特征;另一方面可以把通常凭感性经验评价远程教育教学效果的过程转变为具体量化数据参数模糊信息处理过程,提高了评估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公平而合理。
现在,利用模糊数学建立“天地网”远程教育教学效果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设论域U:{u,u,…,tl,}为评价指标或者评价因素的集合;设V={v。,v,…,v}为评价等级的集合,每一个评价对象确定了从u到V的模糊关系R,它是一个矩阵:
这个模糊关系矩阵,尚不能对评估对象做出完全评价,我们引入U上的一个模糊集合A,称为权重分配集或者权重。
同时引入V上的一个模糊集合B,称为决策集或者评价集。
令:B=A口R
式中:“口”是运算符号,这种算法,简记M。称上式为模糊变换,A为输入,B为输出。如果R已知。由输入,输出中任意一个可以求出另一个。A值采用超标加权法计算得出。B的求法,可以采用下列步骤:
B=A口R
将B值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即可确定影响“天地网”远程教育教学效果因素的综合评价值。
(二)“天地网”远程教学效果评价要素
1.对学习者的评价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天地网”远程教学的学习者是在校大学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大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的途径、东部著名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法。通过评价一方面真正了解学习者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对网络学习效果做出评价和反馈。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网络交互程度:网络学习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教师与学习者的直接沟通,使学习者产生孤独感。所以“天地网”系统,采用BBS,网上论坛,E—mail,辅导老师面授等形式来加强与学习者的沟通。
——网络置疑情况:在远距离的网络学习中通过置疑,学习者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习的主题。置疑内容主要包括:请教问题数量,浏览问题解决的次数以及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的次数,这些信息反映了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和主动学习的参数。
——网络资源利用:学习者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是远程教学的一大优势。课程资源包括网络教学平台及其相关的问题资源和电子图书馆等;互联网资源包括利用浏览器和网络搜索引擎来浏览和查询网络资源。
——作业和考试:平时作业的布置和批阅是根据学习者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其平时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状况;而考试则是对学习者网络学习情况的阶段性测试和评价。评价系统将根据作业和考试结果的反馈,对学习者下一步的学习提出改进意见。
2.对教师的评价
在远程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角色。网络教学中的教师成为学习者学习的讲授和辅导者,而非知识信息的直接传递者,知识信息的传递是由网络来完成的。网络教学的方式可以是同步,也可以是异步;教师也可分为外地的主讲教师和本地辅导教师;学习者学习的场合也不仅仅限定在教室里。所以对远程网络教学的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在网络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规范和调整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在同步网络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表述的严谨性,远程传输后的效果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异步网络教学,则主要对传输的课件质量、格式和播出效果要严格把关。
——师生的交互程度:远程网络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和学习者之问,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问的互动和交流,否则学习者会产生孤独感,让网络教学变得被动与单向沟通,从而使学习者丧失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网络交互和沟通方式主要有:远程课堂适时交流;教学论坛相互交流;E—mail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辅导教师面授;远程视频讨论等形式。
——学习材料的提供:远程网络教学中,教师要负责上载相关课程的有效辅助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南;如参考文献,教学参考书、网络搜索关键词以及相关课程信息等。据此,评估系统可以掌握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知识更新程度,同时也了解教师对学习者需要信息的提供程度。
——学习者学习和考试成绩:由学生的作业成绩,平时测验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这是对教师网络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指标之一,但不能看成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3.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远程网络教学内容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仅指教师提供的网络教学课件,还包括教师提供的教学辅助资料和互联网资料。对课件的评价包括:内容和质量;结构和导航;练习和反馈系统;师生交互系统四个方面。
——内容和质量:评价要点是:课件的教学目标是否清晰;是否适合远程网络教学;能否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引起深度讨论;课件内容是否更新及时。我们把学习者点播课件的次数和频率作为评判的数量指标。
——结构和导航:评价要点是:教学导航设计是否合理;页面链接和使用是否方便;具有学习记录和时间统计;有引航功能,不至于学习者迷航。
——练习和反馈:课件中的练习设计有助于学习者知识技能是拓展与积累,学习态度与情感的改进和培养,通过对练习反馈信息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并使学习者得到激励。
——教师与学习者的交互: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媒体的及时交互,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能使学习者对学习重点和难点有更深刻的理解。评价系统把师生交互的参与度进行统计。
4.对教学支撑平台和教学服务体系的评价
对于远程网络教学来说,教学支撑平台和教学服务系统对网络教学的影响虽然是非直接的,但对教师的教和学习者的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评价方内容有四个方面:平台的技术系统;平台的教学系统;对教师提供的服务;对学生提供的服务。
——平台的技术系统:即网络学习平台本身,是为远程网络教学活动提供的技术平台,平台的安全性、数据传递可靠性和稳定性都十分重要。此外,对用户信息的保密,对教学数据的及时备份也要引起重视。
——平台的教学系统:“天地网”系统提供了功能相当完善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我院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有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对平台管理和维护,保证远程网络教学的安全稳定运行,并对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平台的使用指南。
——对教师提供的服务:系统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资料和模板;提供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和师生交互的技术支持;为教师提供评价学生与系统的可参考的量化标准。
——对学生提供的支持:提供教学平台的使用指南;提供学习者学习方法的建议;采用技术措施保证学生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交互与沟通;为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与问题解决提供技术支持;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和测试的参考量规。
三、评价过程
“天地网”远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尽管对各种评价的要素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但都经过评价前准备、评价的实施、数据处理和信息的反馈四个阶段。
(一)评价前准备
首先确定参与教学评价的对象和评价目标。其次选择评价信息来源和信息处理方法。信息来源有系统量化评价指标,评价量表,教学活动日志,信息反馈记录等。最后依据模糊评价的模型,生成调查问卷库,评价项目库和指标体系库,其中评价项目库和指标体系库是在专家的参与和组织下建立起来的,包括了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类别、评价内容、评价项目和权重。
(二)评价实施
“天地网”远程教学效果评价是通过网络测试完成的,在教学平台上向学习者测评表,说明测评的填写标准和规则并规定提交时间。及时获取评价信息,去除无效信息,进行误差诊断,确定此次评价的有效性。
(三)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依据模糊评估的数学模型,对收回的测评表的评估信息,利用计算机编程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处理后的信息,进行归纳判断,形成综合评估意见得出总结性的评价结论。其中,评价结论包括:对学习者表现的评价、劝告和指导性意见;对教师表现的评价、劝告和指导性意见;对日常教学规则和教学活动的评价、补救措施,对教学平台和过程的补救措施;对教学内容的改进意见和补救措施。总结性的评价结论要包括对教师和学习者的选择性决策。
(四)评估信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