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教学反思模板(10篇)

时间:2022-09-27 20:01: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一英语教学反思,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

篇1

高一新学期伊始,由于我校学生来自全地区各个学校,所以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这给教学进度和一些教学活动的实施带来了一定影响。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我发现高中教材和初中教材在某些方面,尤其是词汇上的衔接还很突出,这表现在,据部分学生反应初中没有学过的词汇出现在高一课本上(并且单词表里也没有),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不适应。比如词汇量增大,不知道怎么去攻克词汇关;上课认真听讲了可是到做题的时候又不会处理;知识量大却不知道怎么去融会贯通等。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解决初高中顺利衔接过渡这个问题,最大程度地使学生在一些基础知识和能力上达到统一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缺漏知识,在开学初利用几节课的时间从基础知识开始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同时在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二 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他们会非常积极地完成课内和课下的各项任务,还会自发地主动涉猎与英语相关的课外资料,这类学生通常在英语学科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也很受到老师的赏识,这样一来学生又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何等地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尽量把英语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时有目的介绍一些和课堂话题相关的西方背景知识和趣事。结合学生不同的个人爱好如篮球、足球、音乐、电脑、体育等,从这些方面寻找切入点,让他们的这些爱好与英语挂钩,逐渐培养和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三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高一的学生,刚开始可能会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和新鲜感,但在接触了一段时间后,他们会发现高中英语和初中英语完全不一样,比如知识容量更大了,词汇量更多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要逐渐建立起来,这就要求他们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培养适应于高中跟英语学习的方法,在高一阶段把基础夯实,否则就会慢慢地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状况,我每天及时的检查他们地学习效果,比如今天讲的知识点,明天上课一定会提问,包括及时听写单词,这就要求学生当天一定要背单词和及时复习知识点,这样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习慢慢走上正轨,老师也就会教得轻松一些。

四 正视学生的各种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同教师上同一节课,整个教学思路、风格和过程都会有所不同。同样,不同学生听同一位老师上同一节课,学校效果也会不同。由此说明,不管是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还是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正视各种差异,有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素材及不同地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也就要求老师要尽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灵活地利用各种教学素材。

五 缩小师生间的“距离”

距离包括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一个很微妙的规律:那就是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够影响到教学的多方面。比如,在一个班级里面,坐在最后面的学生不管在听课的注意力上还是在学习成绩上,总体都比不上中间或前面的同学。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站在讲台上讲课,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那无论是空间距上离还是心理距离上他都离学生很远。李镇西说“一个只会隔着讲台给学生讲课的教师是永远不会了解学生的心灵的,走进心灵,走进生活,学生一起玩,本身也是一种幸福。”所以教师应该多关注班级中位于后面的那些学生,在上课时多走到学生中间,那样,既能缩短了师生的空间距离,又能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六 教师应保持幽默感

经过几年的教学经历,我发现学生都对讲课幽默风趣的老师非常欢迎,在这样的课上听课效率也比较高。由此我认为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很重要。一个教师如果长期对学生实行单调枯燥的术语教学,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倦怠感,教师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催眠大师”。并且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在学生眼中也更具亲和力,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某些学生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课。因此,教师富有趣味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气氛很好的调节剂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作为英语教师更应该做到如此。

七 保持教学热情

热情是一个“传染力”极强的“传染源”。教师的教学热情会直接影响到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热情高的老师无疑更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比如,有的教师上课声音爽朗,语调起伏优美且感情投入,学生往往就会被这样的情绪感染所带动,上课时注意力和参与度就会很高;反之,如果教师自己恹恹无力,对教学活动敷衍了事,那么学生就会表现得更加怠惰。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232-01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重要特点强调学生在构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既体现了学生主体又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导者,新课程改革也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身份转化,从仅仅传授知识转变成能进行教学反思的研究性教师。简单一点讲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课后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认真进行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一英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理念与目标的反思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六个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选择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从中可以品读出这样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体验参与,倡导发现式学习和培养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首先要对教学理念进行回顾反思,检查自己教学中是否遵循了新的教学理念:有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有没有既照顾学生普遍需求又关照到个性需要;有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又关注他们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没有在照顾到知识习得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又注意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

就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而言,应该反思:自己有没有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形成英语学习动力;有没有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语言技能和素养整合基础入手进行教学设计;有没有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获得知识和能力;有没有引导学生获得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等。

二、学情状况的反思

其实大多数学生英语成绩在初中并不差,但随着高中英语学习地深入,成绩差距逐渐拉大,不少同学开始感到英语学习很吃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其中的原因有:(1)教材容量和难度的差异大小:初中英语较简单,无太多的语言难点和语法点,容易理解和记忆;而高中英语课文长,信息量大,句子结构复杂难懂;语法知识点多;易混词(语)数量增大,词汇短语不容易理解与记忆。(2)学习方法的差异:初中生只要掌握点明有限的词法与句法,通过记忆、背诵,作业与练习强化,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也不会差。而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知识量陡增,很多学生产生顾此失彼的感觉。随着课堂知识的延伸开展,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摆在面前。有些同学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收效甚微,甚至感觉还不如初中阶段好。其中根本的原因就是高中英语学习在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要求无论在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还是练习的难度上都有一定幅度提升。因此,英语学习方法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照搬在初中阶段已经形成的那种依赖性极强的学习方法,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性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3)新的、激烈的竞争导致新的疑问与自我否定。初中到高中,明显的变化就是更严格的校纪、校规和更加繁重的课业负担,更可怕的是学习上的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些压力使一部分同学(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心态)产生了疑问和对自我的否定。因此引导学生树立信心、保持恒心、培养耐心、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竞争并努力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首当其冲。引导他们在现阶段英语学习中一定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学内容反思首先要明确教材只是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目标,应该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添加自己选编的材料适当延展,而不是不分粗细,不做加减一律视为重点。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在英语基本的读写听说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上,一定要注意高一与初中的衔接过渡,比如通过入学测评等了解学生的大致水平,及时查缺补漏,利用开学后一到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从语言、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系统复习;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教学策略的反思

篇3

高职院校要想让学生们学好英语,就要先明白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之间的关系,这样高职英语的教学才好开展。翻译教学是总的概念,承载着培养学生们的翻译能力的重任,而教学翻译是英语教学课堂中的一部分,是翻译教学中的一部分,翻译教学的实现离不开教学翻译。

2.培养高职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1)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内在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碓酱螅人才的需求不光是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还有语言人才的需求。我国现在很多企业或者是活动是和外国的企业合作,现在拥有英语专业能力的人才很受社会欢迎,这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原因。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内在需求[1]。

(2)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习惯的迫切要求。我们都知道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基础比较差,他们一般都是来自技校或者是普通高中,即使是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是比较差的,所以说高职院校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总体来说不高。但是要将他们培养成为英语方面的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们的英语翻译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校期望的人才,学校也才能完成艰巨的人才培养任务。

3.高职英语课堂翻译教学现存问题

(1)课程要求不清晰。我们国家对高职英语教学的要求是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灵活处理,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涉及交际的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简短的交流,涉及英语材料的时候就需要学生们去翻译了,学生们可以借助字典以及电子器械来提升自己的翻译效果,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自学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要求是希望学生们可以获得全面的发展,但是现在很多的高校都只是注重学生们的听、说方面的教学,翻译方面的教学涉及得不多,这样就使得学生们的翻译能力一直很难提升[2]。

(2)教学模式设计不科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并且逐步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代。但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课本,不灵活改变课堂,没有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的环境,还有就是许多教师的英语发音并不标准,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很难听懂。

4.翻译作为课堂的手段和目的

(1)词汇语法教学。词汇语法的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翻译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词汇语法,我们的翻译工作才能顺利进行。高职院校的学生们的词汇量一般很少,所以教师在讲解词汇的时候一定要把单词和语法讲解清楚,还有就是要把词汇的意思告诉学生们,这样学生们翻译的时候就简单很多。

(2)语法及语篇教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都会发现,即使句子中的单词和语法都懂,但是有时候也是翻译不出来的,所以教师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教学,帮助学生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有些很长的句子语法很复杂,学生们可以把句子拆分开,然后再把每个部分翻译好,最终就翻译出来了。

5.总结

高职院校英语翻译的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发展,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学生们学好英语,然后学生们才能通过教学翻译的方式达到翻译教学的目的。

篇4

考虑到报刊选读课的特殊性,我尝试了以课内外读报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报刊新闻文体知识。改变授课方式,并非仅仅换个形式,所谓换汤不换药。报刊课作为一种新的授课方式,比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更为灵活,我们可以及时捕捉报刊上的重大新闻和时事报道,充分利用英文报刊这一学习现代英语的最佳材料。

事实证明,报刊阅读课使教学内容变得富有弹性。此外,我借鉴任务型教学法,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预习和复习,以便他们更加自主地学习。课内主要指导学生英语报刊阅读方法,课外学生将在课堂上获得的语言知识充分运用。

2.丰富教学形式,更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与学生人手一册教科书,这种以课本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报刊课引入课堂变换了语言输入形式,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大增。而且我不拘泥于某一份报纸,根据多种报刊,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选择材料,课堂中的例子大多从我们手头最新的英美报刊中选用。例如,在讲到“英美报刊新闻标题的作用与特点”时,所用的实例多选自《学生双语时代》以及《21 世纪报》。

虽然教材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无论多新的教材都与现实有不同程度的脱节。但是报刊选读课上,我们使用的材料很有时代感。比如说《学生双语时代》,该报的文章新,很有时代特色,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活力和时代感。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激增的时代,报刊英语反映着日新月异的语言变化和层出不穷的新生词语。例如,运用缩略语是报刊语言的一大特色,像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PNTR—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永久正常贸易关系),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软件协定)等等,这些在近两年的报刊上几乎每日可见的新缩略语有的还未来得及收入字典,我们便在讲课中及时介绍英语报刊中出现频率高的新词,补充新鲜的外报外刊资料,使课程内容得到不断的更新。

3.主动、自主式学习能力的培养

报刊课以新的授课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此外,由于每一次课堂信息量大,内容高度浓缩,学生不可能立即全部掌握报纸中出现的知识,而需要在课后去消化、吸收。课时的限制使他们成为了时间的主人,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态度由消极被动趋于积极主动,在课前能进行预习和作一些必要的准备,并能自觉地进行课外英语报刊阅读实践,从而形成了课内吸收、课外消化的良性循环。

我们知道,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很多,诸如个性(personal traits)、性别(sex)、认知方式(cognitive styles)、学习动机(motivation)、学习策略(1earning strategies)和兴趣(interest)等各种因素(刘润清 1999:8)。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特征、努力程度等互不相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主体既有共性的相似,也有个性的差异,而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很难针对个性差异真正做到区别要求、因材施教。报刊课的实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课外选择难易适合自己的程度、内容适合自己的兴趣的报刊阅读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的进度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自我调节。兴趣和需要是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因素,符合自己兴趣和需要的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增多对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颇有裨益。因此,课外学习实现了学习过程个别化,增加了语言运用的实践机会,也是教师实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重要途径。

4.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习能力

外语教学要培养成功的学习者,而不是让学生依附于教师。教育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学,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使其能够独立于教师从事学习。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主动学习的能力,并最终摆脱教师的帮助独立地学习和掌握语言。 Sara Cotteral 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使学生对自己的语言学习承担一定的责任,并在语言学习中发挥主动 性与独立性(Cotteral 1995:220)。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均趋成熟,高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高中学生已具有相当高的思维水平和独立意识,这是他们自学的有利条件。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使他们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5.拓展、探究式学习能力

信息靠语言传播,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而现代社会信息量又非常之大,学生要获取信息,单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英语报刊是学习和掌握现代英语的有效手段,英美报刊选读课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促进学生涉猎课本以外的各种知识,拓宽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范围。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体之一的报刊知识覆盖面广,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报刊阅读,扩大了教材的外延(extens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培养了阅读英语报刊的良好习惯,提高了报刊阅读的理解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认为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一个有个性的主体,他们应该通过探索去发现、去建构知识,并注重各种能力的发挥,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李国祥、张新明 1998:162)。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是学校最活跃的因素,他们有着开放的头脑、好奇的态度和探索的欲望,课外学习活动培养了他们的自学钻研精神以及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探索和意义建构途径获取知识,从而由知识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发现者。可见,英美报刊选读课的尝试使学生对报刊学习保持了积极的心理状态,增强了自学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

6.报刊阅读教学

目标:

1. For information

2. For enjoyment

3. For reading ability

目的:获得各种各样、多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扩大知识面,了解文化,获得乐趣;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通过读报,让学生获得更多与人沟通的能力。阅读是第二位的。有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才能去读,有读的过程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要达到的效果:

1. 扩大词汇量。

2. 学文化,学思考,寻找隐性文化(看不见的文化)。

时间: 80-90 分钟。

Pre-Task 给学生布置任务,带着任务完成报纸的阅读Activity I 寻找话题

目的:由教师先对报纸进行介绍,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Sorting & Listing Task)。(同学们拿到一份新报纸后,对报纸的各个版面进行分析、梳理,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感兴趣的话题。)

方式:可以自己浏览寻找,也可以小组讨论,然后选出喜欢的话题。

要求:

1.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

① 介绍英语报刊的特点是什么?和中文报纸有什么不同?

② 怎样读英语报。

③ 怎样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确定话题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④ 帮助学生解决读报过程中遇到的新词、短语、旧词新意等现象。

2. 学生提交自己最喜欢的话题或内容主题,由老师汇总多数人共同感兴趣的内容。准备下一环节讨论。

Activity II 对确定的话题或出现的某一主题集体讨论。

目的:

1. 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交流思想。

2. 把语言的学习立体化,强调互动式交流。

3. 文化渗透,思维发散,。

方式:

1. 确定文章集体阅读。

2. 找出作者的观点。

3. 小组讨论(根据作者的看法,可支持或否定。)

4. 组与组之间互动(每个组选派代表发言,阐述看法。)

5. 全班分为两组就此话题进行讨论。

要求:

1. 教师进行阅读技能指导。

2. 提供交流的空间。

3. 对相应文化进行讲解。

Activity III Summarize/Writing

目的:

写作训练方式:

1. 对自己喜欢的话题阐述观点和看法。

2. 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摘要。

Activity IV 名言妙语选摘

目的:收集有利于写作的好句子。

方式:摘抄。

7.对报刊课教学实践的反思

为使英语报刊选读课程的实践落到实处,使课堂教学有新的突破,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力求创新。即使有再多的课也不可能教授给学生本课程所有的知识,而许多知识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也可以通过课外自主学习掌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有些方面尚不成熟,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有待改进与完善:

(1) 对多媒体课件的利用

我在英语报刊选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未能体现:利用多媒体视听系统补充教学。21世纪,电子技术、多媒体、电脑以及国际互联网等进一步普及和应用,给社会、尤其是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CD-ROM、交互电视和互联网等在教学中得到不断的推广和运用,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变换各种直观的、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若能将多媒体运用在报刊选读教学中,则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改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从而大大提高英语报刊选读课的教学效益。这当然也需要报纸出版商给以支持和帮助,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更好的资源。

(2) 对教学反馈信息的捕捉

外语教学活动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教师如何教,另一方面是学生如何学。一项成功的教学改革,也必定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是教学改革的载体,教改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对教改的参与作用,注意多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并且尊重学生方面学的要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搞好对教学策略的确定、教学方法的取舍和教学效果的评估。

结论:

科技的日新月异使许多书本知识在短期内变成了旧知识,因此,对于报刊选读课来说,书本以外的学习活动十分重要,或许更为重要。实践证明,报刊选读课程体现了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是一个包括很多变项的相当复杂的过程(桂诗春1985:219),而针对教学进行的改革触及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深层次问题,实质上是教育理念的一次革命。教师必须向传统教学模式挑战,在教学观念上彻底更新,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应对改革所带来的各方面的挑战,例如备课量的明显增加、自身理论素养的提高等等。有意义的教学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学风格以及教学内容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只有通过个人在一个群体形态中得到发展之后才能产生。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随着新课标对教学改革要求的不断贯彻深化,我们必须继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本课程的改革方案,将课堂报刊选读教学与课外报刊阅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乃至将英语课堂教学与报刊阅读相结合,相互补充,并用理论指导教学改革,在改革中实践语言学理论,从而探索出适合高中学生的英语选修课程,使英语课程的教学体系更加系统,教学改革更具科学性和富有成效,更能符合新一轮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年;

2. 王宗炎,“语言、知识、学习和人工智能”,《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 年第 1 期;

3.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 刘润清,1999,(论大学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篇5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翻译作为一种职业技能,在今后就业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通过对我院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情况及广大授课英语教师们的调查,了解到学生们在英语翻译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根据我院高职高专的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特此做出几点相关思考。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大多数的非英语专业学生除听、说、读、写之外,并没有受过专门的翻译课程训练。而在现今的外语课堂教学中,为模拟出全英语交际的环境,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英语思维习惯,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刻意避免使用母语或翻译,进一步地减少了翻译练习的时间。此外,由于翻译在英语考试中比重较低,所占学时数更是寥寥无几,很少有教师给学生较系统地介绍一些翻译常识和技巧,学生们缺乏必要的翻译练习,势必无法到达让人满意的水平。种种原因造成了翻译教学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弱势地位。

三、改善翻译教学的几点策略

翻译是一种语言的创造性活动。翻译的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体现了忠实、通顺的原则。在高职高专英语翻译教学中,遵循翻译原则,踏实、细致、谨慎地对待教材及其中的翻译资料,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到达翻译教学的目的。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选择适应学生层次的教材,重视翻译理论的传授

目前,很多英语教材中缺乏翻译的基础理论、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即使有些在课后设计了一些翻译的句子,也是为了巩固所学单词及语法、句型等,并不是为了训练翻译技能。在教学改革中,我院高职高专学生选取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英语》教材中,书中设置了关于翻译技能的专版,弥补了以前教材的不足之处,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外,翻译是一种语言的实践活动,必将受到翻译理论的指导才能日臻完美。仅仅依靠“直译法”来应付课文中的所有句子,难免力不从心。从词类的转译法到正反表达法,以及分句、合句,乃至各种从句、长句的译法,附之于习语、外来语的译法,多种翻译方法的掌握,才能更准确而恰当的进行翻译。由于课堂时间所限,教师们可结合所教授的文章段落进行分析,截取适当的翻译材料。

2.改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翻译中的创造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翻译活动基本源自于课堂,以教师为主导,采用作业形式进行批改点评。学生的翻译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只是记住了更多的生词或词组,逐渐忽视了翻译的重要性,降低了对翻译的兴趣,最终影响了正常的英语翻译教学。因此,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需改为双向交互模式,由学生占据主要地位,教师从旁引导辅助。互动翻译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课内、课外两个方面。首先,在课内互动翻译教学中,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所要讲授的理论及内容相关知识,并进行分析讨论,最终选派一名代表阐述该小组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期间若有分歧可鼓励学生彼此进行争论,教师可以借此了解学生对理论及方法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结合多媒体等手段采取现场翻译,根据所给出的英文对话或片段进行即时翻译,或模拟当时场景,以翻译的形式重现,教师给出背景知识并即时点评,使学生主动培养翻译意识,发挥自身创造力,激发对翻译的热情与兴趣。其次,在课外互动翻译教学中,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手段对课后翻译作业进行互评,注明各自的评阅意见以及修改版本。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修改、推敲的良好翻译习惯,培养分析、评判能力,再配合分组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既大大节省了批判翻译作业的时间,也促使学生在修改中改正错误的词汇、语法等,提升了综合英语的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在语篇,文体上进行翻译方面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3.巩固扎实英语基础知识,加强翻译技巧的锻炼

在英语教学当中,翻译是一种综合型技能的培养,需要坚实的英语知识作为土壤,为其提供养分。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全面系统的讲解词汇及语法等知识点,而学生也要避免浅尝辄止,力求学过后经练习巩固再达到真正掌握的效果。这些都需要师生日积月累并为之不懈努力,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任务中适时安排练习、作业、有针对性的测验等,定期检查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情况以及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锻炼学生的翻译技巧。教师可以先选择相对简单的材料,避免过难的生词和句式影响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无法实现锻炼翻译技巧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广为选取多种类型的材料,如深受学生喜爱的时事性短片,最新的报刊等,注重结合翻译技巧,针对如文学、商贸、科技等不同题材的材料选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全面提升翻译技能。此外,对在汉语中出现的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四字习语等的翻译也需要在教学殊交代,即要保持原意,又要尽量使用地道的英语,体现英语本身的特色。

四、结束语

翻译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地位。与之情况相反的是,翻译技能在社会实践中却使用范围颇广。教师们应该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激发学生们对英语翻译的兴趣,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汉翻译水平,确实掌握基本翻译能力,成为实用型人才。

篇6

一、现状

涟水地处江苏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受历史因素与现实状况制约,英语教育改革进展速度缓慢,教学水平与效果落后苏南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始终徘徊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语法、词汇知识讲解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便是被视为重中之重的“阅读”,也不曾跳出教科书和与之相关阅读题海练习的圈子。这与现代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改革发展极不协调,也与我国提出“将外语作为提高我国国民综合素质必备条件之一”的目标不相适应。

二、高中英语教学的偏颇

反思自身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亟需改进:

首先,语法、词汇知识讲解过多,语言技能实践机会少。英语课程改革凸显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这一崭新理念。但许多地区和学校仍以讲解语法、词汇知识为主,没有充分贯彻“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一统课堂”,满堂灌的背后却是学生语言技能实践——听、说、读、写的缺失,长此以往,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导致一部分学生练就了“听不懂,讲不出”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

其次,课文内容分析多.相关话题讨论少。许多老师只侧重课文文本的解读,仅仅停留在肉眼所见的课本中,未能对课文内容充分延伸,引导学生对课文背后潜在的话题进行查阅并组织相关讨论,使得学生的语言信息输入和语言表达输出缺少实践的环境。我们很多高中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经常只局限于“Yes”或“No”。对相关的话题长期缺少有深度和独创性的探讨,导致很多不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以口头的形式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一点就是,阅读能力不足。很多学生在校期间,短篇文章阅读的次数多,中、长篇文章的阅读机会少,这和老师的重视程度也有关联。许多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短平快”,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时,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多半是300词至400词之间的短文章,而阅读中、长篇文章和英语原文小说节选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不仅难以达到所要求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拓展知识与积累词汇的空间。

三、应对不利现状的策略

首先,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江苏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即“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每一个英语老师都应该把重视语言技能培养摆在教学突出的位置,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听”与“说”的语用环境。在进行“听”的训练之后,老师可以根据实际等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例如让学生之间进行“问路”和“指路”合作性对话练习,引导他们共同编排符合语言规范且有创意的对话,然后选优秀者到台前表演,激发学生“听说”的积极性。最后还可以以“写”的方式将对话写成作文。这样经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练习,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

其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一个木桶的容量不是取决于长板的长度,而是短板的长度。作为老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而不仅仅是关注他们的考试成绩。课改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应“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努力创设可供不同程度学生认知、思维、分析、研究等能力发展的相关情境,通过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供其讨论,让他们有更多的表达机会,体验到参与的成就与欣喜。在讨论中让学生的知识缺漏及语言表达缺陷得到相应的弥补与修正。

篇7

课堂教学重在课前准备,教师要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必须在课前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学生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的基本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

2.教材分析。首先,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重点和难点);最后,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才能分析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

3.制订计划。要教好、学好,首先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教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计划就有了目标责任制,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不仅要制订教学计划,还要指导学生制定出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单元的认知小目标,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

4.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学生的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学习策略。

5.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预测、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主要反思以下几方面:

1.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要注重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和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课中应及时反思,该节课重点在哪方面,该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到位。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及交际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3.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高中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形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教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境,把情感传递给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在英语知识构建中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对教学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的分析,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

1.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寻找“方法”,使之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逐渐趋于“完善”。

2.记课堂的成功之举。主要包括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

篇8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正面对着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新的课程研究模式,一个要求教师角色向广度延伸,向深度扩展的时代背景。在这个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激烈对峙的转型时期,交织着教师的退缩,彷徨,奋进的各种心态。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革就难以成功。但像高素质的人才只能在改革之中而不能在改革之前产生一样,课程改革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只能在改革中造就。所以,在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英语老师究竟如何去应对这种改革背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就成为新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就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以高标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将逐渐形成敏锐的专业判断力,使英语教师更加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使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那么受益的学生就远不只一堂课、一个班级。自我发展的终身化就要求知识必须不断更新,那么英语教师的备课就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班级、学生的不同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要求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上出新意,都要推陈出新,无形中培养了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识。英语教师要力图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提高自己教学质量、指导课堂教学、拓宽自己专业眼界的机会。因为无论一个教学过程多么好,都可以改进或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其次,分析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教后感,有规律地反思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还要经常分析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创新,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一旦养成终身的自我评估习惯,教师将不断地挑战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把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和赋予课堂教学以活力当作自己的责任。挖掘学生和当前语言教学的知识深度、开拓他们知识的内容广度、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认知发展。要明确地认识到英语教学是一个发展的领域,所以英语教师要经常研究教学实践,精通专业人文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英语教学的前沿问题,跟上学科的发展。通过创新,通过各种方式主动研究自己的教学,追求、探索自己不熟知的领域,自觉养成终身研究的习惯。

篇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52-01

有人说高效的课堂要是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时间耗费少,即课堂教学效率高,课堂上能让学生将教学目标90%以上完成,课外作业分量少;二是精力耗费少,学生能做到轻松,愉快,活泼,主动地学习,精神负担少,学习压力小;三是教学效果佳,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高,应用能力强,能自如地应对各种知识技能考核。这些我深表认同,那么如何向有限的课堂要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呢?这也是我们教师一直思考,探讨的问题。新课程的改革,新的教学理念的引进,使得我们不能再穿新鞋走老路;但我们在追求高效课堂的同时,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反思:

1 全面融会贯通新课程理念

巴班斯基所著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说:“最优化教学就是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最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健康学所规定的标准。”最优化教学不是什么特别的方法或手段,而是一种目标明确,有科学根据,以少量时间和力量取得巨大效果的一种课堂安排。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许多老师都认为新课标课就是课件课,不管什么内容的课,统统用课件上。后来反而让人觉得没有课件这节课就没有办法进行。开始我也加入到这个大军中,把大量的备课时间都花在制作课件上。课件是完美了,但是我却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结果。

此时的我就在考虑,我完全用课件上课是不是真的符合新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确更要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老师应该只是引导作用。只有学生活泼敏捷和富有朝气,教学才能富有实效。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教学完全成了从“满堂灌,满堂练”变成了新潮的“满堂看,满堂问”的模式。模式是转变了,但课堂讲解内容太多,导致重点不突出,层次不分明,这种只用幻灯片的课堂只是单调的刺激,很容易使学生大脑疲劳。这样就会使得学生思维缓慢,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快速的图片转换,继而难以理解教师意图,以及所学知识。

2 多元化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进而促进教学

重新思考过自己的教学方法后,我深刻的领会到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不是说学了新理论之后,以前的教学方法就完全地抛弃。要把新旧的理论结合起来,学会贯通,不能单单的只追求形式的改变,要看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是否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多媒体计算机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但不是完全的依靠。比如我在讲北师大版Unit 22 Lesson 3 Natural Disasters这一课时,一上课我先阐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了目标之后,接下来就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教学了。我先用幻灯片展示了大量的自然灾害图片,像火山爆发,飓风,海啸,地震等,并适时提出疑问 “如果我们正在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我们该如何去做呢?”这个问题的引入,一下子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积极的用英语展开了激励的讨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接下来我又展示了几个问题,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抢答这些问题。通过这些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不是仅仅使用幻灯片来展示我要讲述的内容。这之后,我又让学生来总结,到底这节课自己学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我觉得这次方法的转变,改变了以前纯机械的展示模式,让学生参入进来,加强师生互动,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最后,我又趁热打铁把自己精心选编的练习题,有计划地让学生练习,力求精而少,练在点子上,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堂课只有有限的几十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所以,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费,应尽可能把它都用在教学内容上。

3 体会与反思后对将来教学的展望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

然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用武之地。新课程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排斥讲解-接受式教学策略,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是必要的,关键是要把握时机,在该讲的时候讲。不要一味的追求什么新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告诉我们:“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在学生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订正比较处给他们提出,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要给他们讲解。”

因此,创建高效的英语课堂,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因课制宜,优化组合”多种教学策略,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我们就能建立优质高效的英语课堂。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33-02

有效教学的根本特征是明确的目标、充足的准备、科学的组织,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高效利用时间来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教学有没有效果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和学得好不好。高中英语学习,是使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阶段。任何一种形式的有效教学都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内实现更加有效的教学依然是个难题。

基于这样的现实,笔者深入到高中英语课堂。通过对两节同课异构活动来反思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观。

一、研究背景

1.教学内容

两位老师上课的内容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八模块第四单元Sharing的Using Language综合语言运用课部分。综合语言运用课一般围绕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的综合性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这部分虽有一些单项技能训练,如speaking或speaking或writing,但多数是两项或三项技能综合运用。本单元以Sharing为话题,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世界上很多地方依然很落后,从而懂得同情,学会分享。Using Language是对Reading的延伸。通过阅读,参与“Give anunusual gift”的活动。本单元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通过Jennifer Wells的采访介绍了Mary Murray作为MSF的一个volunteer的工作经历,而且针对这一话题展开Speaking。 Writing 根据Listening and Speaking话题运用时间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2.教学班级和教师简介

“同课异构”就是针对同一个课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独立备课,根据各自设计的教学方案分别在两个平行班上课,听课后进行比较研究。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所选取的班级是福州某区一所学校高二年级二个平行班,其中一位是本校老师(教师A),教学对象为她本班学生。另外一位老师为外校老师(教师B),为借班上课。两位授课教师学历相当,但是教师B的教学经验、职称明显优于教师A。

为了探讨这次同课异构中有效教学的落实情况,笔者从教材处理、教学策略两方面对这两节高中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课进行了对比研究。

二、两节同课异构课的对比和反思

1.不同的教材处理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语言学家Marley认为:“合理使用教材资源意味着要协调好三个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教材、教师、学生,而这三者同等重要。”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水平各个地区都存在着差异,所以需要教师在了解教材的组成与配套资源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与学习习惯,适当补充或删减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得教师成为教材的主人。

教师A完全跳出课文,选取了有关志愿者话题的听力阅读材料。其听力材料为该校毕业生Bella对其大学老师Renaele做的关于其志愿者经历的视频。第一遍听后设置了三个问题分别问:where did Ronaele serve as a volunteer? What did she do there? How often did she go there? 第二遍听后的练习设置为以听力文本为基础的抠词填空。完成听力任务后,其进入到了阅读阶段。阅读材料为其自选的147字的关于志愿者的文本,阅读文本后设置了二个问题分别为:What’s the topic sentence of this passage ? What different kinds of volunteer work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 进而通过对三个汉译英句子,进去到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f you are volunteer? Why? 的讨论之中。根据讨论内容进行写作任务,布置课外作业。

教师B首先开始的也是听力任务,她选取的听力材料为课本中对于志愿者医生Mary Murray的采访音频。设置了三个步骤的听力任务,第一个听力任务是通过对What to do?where to work?whom to help?三个问题的扣词填空来得到文章大意。第二个听力任务是通过Why did Dr. Mary Murray join MSF? What did she do in Malawi? What was the effect of her experience? What was her plan for future? 四个问题的扣词填空来实现对文章细节的考察。第三个听力任务为 What qualities does Dr. Murray have? 从而进行头脑风暴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f you were a volunteer? 讨论部分。其选择该地一年一度的橄榄节为活动载体,要求学生讨论作为橄榄节的志愿者你会做些什么。讨论结束后自然而然进入到写作阶段,并在课堂上检验了学生的写作成果。

【反思】

在一堂综合语言运用课上,听说读写缺一不可。读和听作为语言输入影响着说和写的语言输出质量。所以,在对于阅读和听力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上对教师提供了更高的要求。NSEC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三篇语篇和三个听力活动,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全部内容是不现实的。教师A选择的听力材料由学姐介绍其志愿者经历,贴近学生生活。但是这个听力材料模糊而且存在大量的口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听力的效果,而且完全跳出了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且阅读文本比较简单,设置的多为陈述性问题,没有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B根据教材的听力材料根据学生情况自行设置问题,不拘泥于教材,实现了教材的第二次开发。在讨论环节,将志愿者活动与学生们熟悉的橄榄节联系在一起,增加了话题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听说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行云流水。

教师A、B对于教材的不同处理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前提下,适当补充或删减教材内容。既不宜按部就班地遵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也不宜完全抛开教材自行安排教学内容,才能逐渐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材处理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不同的教学策略运用产生不同的发展潜力

教师A在课文导入部分展示的是志愿者活动图片,自然地将话题引导到了志愿者这个主题上来。教师B首先播放了一首earth song歌曲来以情入境,让大家感受世界人民的困难,引入无国界医生的话题。

教师A在watch the interview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的环节提出了三个问题:Where did Roneale serve as a volunteer? What did she do there? How often did she go there? 后进而简化为where, what, how often 这三个关键词,帮助学生抓住了题目的主旨。教师B在听力之前在PPT上展示了Listening strategies. The first time you listen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get the main idea: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Dr Mary Murray. The second time you listen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get the details:note down the answers (4 questions). 帮助学生明白了任务的目的。

教师B在speaking 环节也给学生提供了 tips on interview: an interview is not like a chat; questions should stay on the topic. 而且列出了在采访之中能够用到的表达方式,例如because I want to share with…, the reason why… is that…, First… Second…等。而教师A的处理方式是在翻译任务完成后直接抛出问题: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as a volunteer? Why? 并没有给学生进行相关的提示和指导。教师B在学生进行speaking环节的途中,还给有困难有需要的学生递了小纸条。里面就是一些表达提示。如学生想要Help with the language可以用到以下的表达方式:I’m proud of…, improve English through the activity, make friends with foreigners,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practice my English, It’s my duty to introduce Chinese culture, where to eat delicious food, introduce the history of our hometown.教师A的writing 部分是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而教师B的writing 部分是做为课堂任务来完成。并且在完成后给优秀作文获得者颁发了制作好了的志愿者证书。

【反思】

在listening , speaking 和 writing 部分两位老师对学生进行了不同的学法指导,在保证学生完成学生任务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授之于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B对于课堂和学生的监控和掌控能力明显高于教师A,特别是营造学习气氛方面。教师B根据学生学情,采用了适当的教学策略和任务难度,使学生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最后的说和写的输入质量。教师B用志愿者证书作为奖励,在课堂上作出了及时反馈,增加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时间的有限性,让我们更加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效果。这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的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笔者通过对这一次同构异构的两节课的对比发现,对于教材的不同处理和教学策略的不用使用将会导致教学的有效性产生显著的差异。这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合理规划设计教学程序,增强对课堂的监控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