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教学模式模板(10篇)

时间:2022-03-26 17:49: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控技术教学模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数控技术教学模式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6)32-0160-01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为满足现阶段制造业的需求,改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紧缺状况,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控加工制造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应用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的技术方向的需求。

一、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当前,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改善了我国原有的完全的应试教育模式,促使教育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但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存在“理论重于实践”的现象,这对新兴发展起来的数控技术专业无疑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长此以往,学生在本专业的学习上也产生了懈怠,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安排不合理

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当下社会对于数控专业人才的要求提出的新的挑战。当前,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因此,存在着不同方面的不足。首先,实践教学的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实践课程的课时少,实践课程的内容程式化、僵化,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相对落后等方面。再者,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当前的数控专业教材仍处于理论阶段,缺乏有效可行的实践课程内容。现阶段的相关实践课程教材无法满足实践课程要求的可操作性,实用性较差。

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

(一)完善数控技术实践课程体系

针对现阶段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师应该在安排实践教学时,加强和提高实践教学中学生自行操作的比重,应该遵循应用效率逐步提高、累计进行的原则。按照年级层次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通过训练达到不同的实践目的。使得学生在专业技术训练中熟练掌握数控技术专业的各项基本技能。例如,数控车床、数控工艺、电加工等各项专题。

(二)注重和加强实践课程教学环节

实践课程理论要求教师具备实践理念、实践精神、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学的实训与校内校外的实验基地相结合。要保证学生在校内的操作实践课程中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在专业技能的训练过程中,要强调基础的测绘、构图,对数控机床的加工实习也要重视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后实践作业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分工改进专业实习、作业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实践理念和创新精神出发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给予评价,促进学生熟练地、高质量地掌握数控技术专业的基本技能。

(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教师要构建创新体系以及实施保证措施。首先,从机制上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不断创新和改革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推动数控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其次,从环境上要扩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为实践教学的操作训练提供硬件基础设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例如,将加工车间虚拟化实验和加工操作过程虚拟化的程序引入课堂教学,为实践教学的实际操作做好铺垫。在实践课程中,大胆创新,模拟实际职业操作环境情景在情境中培养学生有效应对突况,有效解决突出问题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参与实践课程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走向社会后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应用于使用和维护维修各类数控机床,这就要求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具有基本的数控机床操作技能,从而具备高超的数控加工工艺。从理论上来说,还需要具有数控技术专业的基本综合理论基础。从综合素质来看,更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模式等积极有效的措施,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突破传统教学的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功能的不断提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功能的“互联网+”促进了教育行业的变革和发展,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不足。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2011-2020年)规划》和《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对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育发展提出了整体的部署和明确的要求,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技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广度与深度,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改革要求。[1]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教育模式,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又称为“慕课”,是基于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在线课程模式,具有教学内容丰富、实现方式多样化、学习主动性强等特点,学习者可以基于自身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能够有效提升教与学的互动性和开放性。本文以《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为例,对MOOC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2]

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学特征

“互联网+”就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其并非简单的叠加。《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通过将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入融合和演变,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成,促进了社会生产能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的发展,是在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和社会发展形态。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可以面向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群提供开放式的优质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行为和学习效率,并有效推动了传统“课堂教育”方式向现代“智慧教育”的转变。“互联网+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它以受教育者为主体,通过多种网络交互方式实现学生、教师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通信。[3]“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并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简单应用,而是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变革,其主要的特征如下:第一,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中存在着诸多不同教育层面的跨界交互,并在跨界交互过程中得到了新的教育形态。该模式将教学、课程、考试、管理、考核、就业等教育元素通过互联网有效整合连接为一体,实现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升级。例如微课、MOOC、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4]、云端大学、翻转课堂等线上课程教学方式就是“互联网+课程”的典型代表。[5]第二,“互联网+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并使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变革和进步。互联网可以将网络视频、虚拟现实、智能移动通讯、在线语音、云搜索、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创新教育新模式,通过集成丰富的网络资源,构建不同类型的创新性教育众创空间和学习平台。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决定了“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解决传统课堂教育的局限性问题,使教育资源可以走出学校,实现共享。第三,“互联网+教育”可以实现不同教育主体间的关系优化和结构重组,使学习者在充分掌握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条件下,具有独立的受教育选择权和教学质量监督权,教师、学生以及教育机构三者之间的作用和角色发生了改变,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共享平台,可以摆脱课堂教学的位置和时间局限性,为实现随时随地与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二、MOOC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意义

基于MOOC的开放式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是“互联网+”背景下实现教育共享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MOOC的概念是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和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于2008年提出的。[6]斯坦福大学于2011年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免费共享于网络,多达16万名学习者对此课程进行了网络学习,这标志着MOOC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7]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于2013年5月加入了在线教育平台edX,这标志着MOOC教学模式正式被引进中国。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宣布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诸多国内高校共同建立中国的MOOC在线教育平台。[8]2014年5月,由教育部创建的中国大学MOOC在线教育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为学习者提供了免费优质的知名高校MOOC教育资源。教育部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推动了开放在线课程的进一步认定和推广。随着MOOC发展浪潮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推进,中国的传统高等教育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改革和发展的良好机遇。MOOC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大规模性、微课程性以及分层教学,学习者可以基于自己的时间安排完成学习任务,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但是,MOOC是无法取代正常教学环节的,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并非相互矛盾的,而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就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以传统教学环节为主,MOOC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具有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效率。MOOC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MOOC教学质量高,教学资源多样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通过MOOC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课程的讲授者往往是学校的教学名师,课程制作精良,教学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并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接受跨文化、跨国界的课程教学,有效减少了外界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学习效率,拓宽学习视野。2.MOOC学习成本低,无须缴纳教学费用MOOC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在线教学,其注重的是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受教育者的学习过程,课程结束后并不提供任何学分和学位,也不需要交纳任何的学习费用,因此极大降低了学习者的受教育成本,有利于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真正实现“有教无类”。3.MOOC促进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水平素养由于MOOC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受在线课程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影响力得到了充分扩大,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堂和班级。因此,要求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能力,并掌握新的在线课程教学技巧。4.MOOC推动和深化了在线教育创新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在线教育而言,MOOC强化了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有利于创造性地开展更深入高效的在线教育策略,克服传统在线教育存在单向传输性和课程多线性,缺乏教学交互性等缺点,对推进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MOOC环境下《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建设

随着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普及应用,数控技术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教材选用陈蔚芳教授与王宏涛教授主编的《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第三版)》,具有课程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9]该课程主要包括数控技术概论、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方法、计算机数控装置、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原理、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与装置、分布式数控技术(DNC)、柔性制造系统(FMS)等几个模块,如图1所示。其中,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数控程序编程方法、数控插补原理以及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如图2所示为《机床数控技术》的MOOC课程建设思路,具体描述如下:制作、搜集并整合相关课程资源,包括课件、视频、音频、图片、动画以及相关的拓展知识网站链接等,以不同章节的知识单元为主体,进行知识点的碎片化处理,并根据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地整合化处理,然后将课程资源于MOOC在线平台中,使学生能通过网络移动终端进行自主选择和学习课程资料。以“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原理”章节的难点“数字积分法(DDA法)圆弧插补”为例。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插补的原理以及课本插补例题的讲解往往占用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独立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被压缩,无法深入了解数字插补本质原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利用MOOC在线平台,共享相关课程资料。对于难点部分,学生可以结合课件、视频、动画进行反复的学习,并结合MOOC在线插补仿真软件,进行任意圆弧的插补过程的推导和验算,真正了解DDA插补运算的本质。学生完成在线课程学习以后,可以通过MOOC在线考核模块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的独立测试,及时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和问题。试题由题库自动随机生成(包括数控概念选择填空题、主观数控编程、插补过程分析、数控机床核心部件设计等),并设有考试时间限制,保证考试内容与结果的合理性与代表性。考试结束后,MOOC在线评估模块会根据考试的结果输出学习效果报告,教师根据效果报告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线课程的优缺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补充。MOOC在线教学平台可以通过交流讨论模块,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与非实时互动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在线答疑、群体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解决自己在学习和测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更全面、准确地掌握课程内容相关知识点,并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总结推送到交流讨论模块中,提供给教师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参考。MOOC在线教学平台的顺利推广需要政府、学校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有力支持,推出合理的MOOC建设激励机制,并配备制作课程资源与维护平台运行所需的硬件设备和专业软件。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践),应建立实训中心基地和实践平台,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四、结论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讨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MOOC教学模式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意义,并以《机床数控技术》课程为例,讨论了MOOC开放在线课程的建设思路和基本方法。MOOC适应了当代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传统教育的创造性变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郑勤华,林世员.“互联网+”时代中国开放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15-20.

[2]马红亮,袁莉,白雪梅,等.基于MOOC的中外合作混合教学实践创新[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68-75.

[3]赵君,秦懿玟.浅谈“互联网+教育”下的成人自主学习模式———以《古代汉语》课程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1):18-20.

[4]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4):33-35.

[5]郝建新,郭晓静.互联网+背景下SPOC模式电类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09-213.

[6]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7]蒋汶蓓,李尉宁,黄景文.慕课对高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5-10.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938(2016)03-0061-02

引言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生产的基础,能方便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同时也是提高制造业中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的重要技术之一。数控技术实训是现代职业技术院校实训教学课程安排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数控技术实训的教学质量和实训效果,确保毕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院现代制造业实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将数控技术实训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就要努力寻找一条更适合中心当前发展形势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深化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指导实训,手脑并用,科研成果与实训内容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1学院数控技术实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普通实训课安排周期短

学生普通金工实训课一般都安排在基础专业课之后,数控实训课一般都要安排在专业课和金工实训课之后进行。这样学生先在基础理论上有所认识,有所掌握,进行金工实训时就有很强的针对性,避免实训过程中的盲目性。目前中心安排的普通实训课周数远不及数控技术实训课程安排的多,没能突显普通实训课锻炼基本功的用途。

1.2数控技术实训课实训内容不丰富

数控技术是工科类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训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实验、实训的方式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实训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控技术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控制等多学科交叉型科学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控技术的更新速度也很快,而数控技术的掌握又需很强的实训性,这就给实训内容带来很大的困难,先进的、前沿的,深入的教学内容没有办法实现,大大制约了数控技术实训课程的发展。

2数控实训采取开放式教学手段

2.1多媒体与网络技术

目前中心也在积极探讨制作重点突出文字精练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制作要小巧、方便、简捷,例如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自动装夹、对刀操作等内容,应用flas代替繁琐的文字叙述,也可以设计制作交互式课件,方便学生在实训中实现人机交互,形象生动模拟机床的加工状态,学生深深体会到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受自主控制的感觉。

2.2软件仿真技术

数控加工的仿真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在学生的实验课中都已多次涉及,在踏入实训中心进行真机床数控技术实训训练之前,还是很有必要进行仿真技术的应用学习。

2.3实际操作训练

学院一直以来都是很重视工科实际操作训练的环节,数控技术实训最终还要靠实际机床操作来完成。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我们有实际的教学计划安排实训,对于跨专业选修和社会化培训学员,我们在实际操作训练中采取事先应用我们的网络资源构建实习的虚拟机床做好加工前的所有准备。

3开放式数控实训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结果

开放式数控技术实训课程的试运行选择了机械工程学院数控专业学生,让学生选择数控实训的内容正好与岗位需要相关,在实训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能力来满足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很好的结合实际需要,不但能有目的的学习,而且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训时间安排比较人性化,学生提前来预约好实训时间,实训内容以及选择实习指导老师等相关事宜,利用校园互联网中心网页上相关内容,学生先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功课,最后按预约时间内在指定数控机床上完成自己的加工任务。

4发展数控技术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

4.1强化管理,统筹学院教务处、各系部和中心各职能部门发挥各自的作用

数控实习实施的具体计划由各系各专业教研室负责,这样可能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协调的过程,必须梳理好各院系各专业教研室与中心的关系,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把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建设作用,让数控专业理论更扎实,促使实训质量不断提高。

4.2“因企制宜",加大引企共建实训中心的力度

学院引进技术服务型企业进驻,共建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资质、技术指导力量以及相对稳定的产品,利用真实的零件加工和加工环境来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崇尚技术的理念。

4.3大力推行产品式数控实习教学新举措

实训中心就是以提高技能,提高工程实训能力为宗旨的教学单位,所属教学设备都是实际生产型。提高这些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这些设备的价值,就是要做到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创造出最多的劳动产品。让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让消耗型的数控实习变成生产型的产品加工,这样能解决数控实习成本高纯消耗的问题,又从一线零件加工中学到很多工程实训方面的知识,可能还能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

4.4投身科研,在项目中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

现在工程中心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提高科研能力,推行科研强化师资战略。让学生参与进各个科研课题中,从研究的角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行专业知识的融合,也可以动手参与加工,理解专业知识在科研中的重要性,从实训出发检验了老师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交流互补,相互学习,这就是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实训能力最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刘京秋.金工实习的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教育,2008,14(6):1-3.

[2]方喜峰,张胜文.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方案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2005,24(6).

[3]魏保立.数控技术课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训[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4).

篇4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空间不断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从书本和课堂获取信息外,更多的是从计算机、Internet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和教学组织者不仅要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科学整合,系统开发,努力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立体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适合远程传输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软件为教材,以Internet/Intranet为学习和管理环境,以自主式、开放式、交互式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模式,以媒体素材为基础,适用于多层次教学对象,覆盖教学的全过程各个环节而构建的教学资源体系。立体化教学资源从纸质教材到数字教材,从传统教室到现代化网络,从简单媒体到高技术多媒体;按预定目标设计,对相关的教学资源信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整合,构建了立体化、数字化、实时性的教学空间。

1 数控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数控教学应由理论教学、作业、实验教学、考试组成。由于《数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应伴随着大量的实践教学,如:数控编程及加工、插补原理、伺服系统、检测系统、机床本体等。其实践部分通常要求在具有相应功能的实际系统(数控机床)上完成,但由于数控机床价格昂贵,大部分高校都不具备拥有大量数控硬件的条件,再考虑到学生的误操作还可能会危及机床设备甚至于操作者自身的人身安全,所以完全有必要引入高技术的媒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控机床切削仿真。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讲理论部分,再讲实践部分,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理论与实践不同步的问题,主要是教师讲的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结合不够紧密。

2 数控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

在数控技术的教学中,以“数控技术”为基础,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软件(仿真)实验平台与硬件(传统)实验平台相结合,建立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

2.1 立体化的理论课教学体系

构建以“数控技术”为依托的“课程群”式教学体系。该课程群为“数控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前期基础。课程群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由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机械CAD

/CAM等课程组成,为数控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机械制造类的知识.I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自制多媒体课件和数控加工的音像作品与数控仿真软件一起进行整合后,组成立体化理论教学资源包。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入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保留传统的手工编程部分,适当地增加PRO/E、UG的CAM部分。

2.2 立体化的理论教学模式

(1)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自制多媒体课件和数控加工的音像作品与数控仿真软件一起进行整合后,组成立体化理论教学资源包。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入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保留传统的手工编程部分,适当地增加PRO/E、UG的CAM部分。

(2)以网络为平台组建第二课堂,有效的将课堂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上述立体化理论教学资源包在网上,扩展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扩展教学时空,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并利用微博及E-mail、QQ等形式及时与学生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

(3)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优势,以一个个生产实际中的产品实例来讲解数控编程与加工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3 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及模式

(1)改革了原有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单一实践教学模式,重新合理定位实践教学。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采用的理论课+实验的模式,由于数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采用传统的分散实验的模式不利于知识的连贯,因此我们采用理论课+2周数控实践+4周专业课课程设计的模式。在内容上变以往的由教师拟题为学生自主选题,即从选题―设计―制造的过程均有学生完成,教师只是起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篇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275-02

1 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数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既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又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学生的职业特点;现在所学知识绝大部分主要为学校学科教学所需,而非为社会职业所需。这样的教育现状最终结果就是或者毕业生能力达不到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或者企业对我们学生的实操水平不很满意。要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开发出适应企业的要求、适应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差;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学生成为了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不再是普通的讲,而是转变为提出主体任务、进行适当引导、讲授课程原理、提供实物示范、评估教学结果,学生的学习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的进行任务相关信息查询、制定任务计划、完成任务。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教学阶段的主体地位,整个学习阶段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基础,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数控技术专业是我院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专业之一。《工程图识读与绘制》、《机械零件与测绘》、《AUTOCAD图纸设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维护与拆装》、《数控加工工艺编制》等课程为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工程图识读与绘制》这门课程已作为首批建设学课于2010年完成其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完善工作,并被定为首批编写示范校建设校内讲义之一,已于2010年9月开始使用。为了更好建设其它核心课程,有必要对已开始建设的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及不断完善,带动其它核心课程的建设。

通过相关课题研究,构建“情境”氛围,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将教育教学过程和内容无限延伸。

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是绝对的“主角”,这是课程教学效果的保证,学习态度决定一切,而学习兴趣决定了学习态度。

①充分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中,重点以“企业评价”方式进行考核,激励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课程教学中;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新措施的引入以及“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采用任务形式组织教学,每个任务组成员间的紧密配合和充分研讨、交流并共同学习是保证任务成功的关键,同时也达到了学习过程中暂时落后的同学能够有随时、方便的学习和交流,间接地使得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尝到了学习的乐趣。

②使教学环境和未来的工作环境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真实的情境,把传统的课堂教学转移到实训中心中进行。随着学生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越来越广,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越来越多,对于专业知识的探知欲使得学习内容也得以无限扩展。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他们的知识框架和学习能力。

2 面临的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有如下几个问题必须值得关注:

①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队伍的建设,是本教学模式的关键。它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实际项目设计、研发经验和能力,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并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能够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由于项目实践而引发的众多实际现场问题更是对老师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严峻考验。

②课程开发是重中之重:本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程体系重构。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思想,打破目前高职课程体系中理论系统性,突出以应用、实践为主的以职业能力为单位划分的课程模块化结构体系。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应该积极组织开发以“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为主要思想的、以能力为本位的一门课程或课程模块的教材建设。

篇6

数控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的重点是使得学生拥有具备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编程、调试、检测、运行,维修和维护等的能力,而这些又必须体现在教学模式上。

1 教学模式改革的定义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和能力,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学生是教学的重点,而教学模式则是建立在教学基础上一种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具有一定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并且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以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教学模式改革则是改变传统的“讲解――接受”或者“示范――模仿”的传统教学模式,用“以能力为本”的考核方式代替“试卷”的考核方法,以此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引导学习的目的”。

2 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2.1 教学目标使然

这是中职教学“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上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使得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于强调学生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的中职院而言,教学模式改革更是迫在眉睫。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可以通过实施“项目+任务”的教学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引导学习”的要求。“项目+任务”教学的首要前提是对教材进行改革,教材必须按照项目、任务的方式进行编写,其次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就必须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让同学参与到信息收集、计划制定、成果评价等实践中。最后,在师资方面,授课老师要能全面的掌握数控即使应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够发现问题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2 培养目标使然

这是中职学生以专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模式上的体现。要想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的转变角色投入工作,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对此,可以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进行实际的操作锻炼,让学生与企业之间能够达到零接触,这样就能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利的条件。

3 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改革的方法

3.1 实施“项目+任务”教学

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老师为中心,因此,新教学模式的建立一定要适合中职学生,而“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则是不二的选择,结合学生、专业以及企业要求的特点,将课程分解成独立的“项目”,再把项目分解成多个“任务”,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们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任务进行学习、探索和创新。当然,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必须充分考虑到所设计的项目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其包含的教学知识。在项目设计完成后,老师还必须对该项目进行讲解分析,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的热情并且做好分组实施的指导工作,在学生任务开始后,老师需要对学生起到引导和鼓励作用,把每一个学生都带入到这种氛围中来。这种“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也使得同学们在实践中懂得互相协作从而培养相互间的感情。

3.2 改革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因此,建立一个有可操作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改革中也占据着剧组轻重的地位。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相当高,传统的“试卷”考核方法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掌握的记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于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考核,应当把理论与技能结合起来,个人集训与集体集训结合起来,把实训过程的表现与实训的结果结合起来,针对该专业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特点,又以技能考核为主。而且在具体的课程方面,学生若是能够拿到数控工艺员证书或者数控操作中级工证书,可以不参加本课程的理论考试,这样,就不会是的具备有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生的才能得不到展示。总之,对于学生的考核绝不能以单一的理论考试作为根据,而应当综合测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成就,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系统,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和依据,也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4 总结

随着社会和企业的不断发展,要使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离不开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而这,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篇7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UG应用软件的一般绘图方法;了解并熟悉UG应用软件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领域;从数控专业的加工方面对UG应用软件的造型和加工方面生成数控加工程序角度,使用数控编程仿真软件。

2 背景分析

2.1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2.1.1理论性。本课程通过对数控加工基础知识的掌握,进一步了解UG应用软件软件在数控加工方面的所涵盖的理论知识。

2.1.2实践性。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注重实践、参与实践,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教材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多在数控加工方面分析数控加工和数控编程与数控仿真软件之间的关系,在软件中造型并仿真加工和运用软件生成的程序在实际加工中的差别,通过理论结合实际掌握软件和实际加工区别并更深入的掌握实际数控加工的知识。

2.1.3综合性应用性。本课程是一门综合运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应用课程,它涉及的知识包括《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制造》、《数控刀具》、《数控夹具》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在知识方面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开设此课的目的,是培养有素质的教师,这就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边学习边观察边实践”,把学、看、练紧密地结合起来。

2.2学习者的特点分析

《UG应用基础》是机电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学生主要在数控专业并且大多数都从事数控岗位为主。

从学习对象看,主要是学生的数控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学习本软件只是将一些基本的参数进行修改,不能将生成的程序用作真实的数控加工。

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指向来看,追求学以致用或现学现用,多从实效出发,希望所学知识与技能对提高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希望所学内容有实用性,教学内容的编排便于自学。

2.3教学环境分析

2.3.1学习环境分析

《UG应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完全由学校提供相应的机房安装相关的软件,保证每个学生一台机器,并且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先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如果遇到难点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使得问题得到解决。

2.3.2师生的角色分析。

由于学生长期以来早已习惯被动式的接受式教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多数学生表现为被动接收型,与之对应教师就应是传授型。通过教学,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需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逐渐让学生具有发现型的特点,与之对应教育应具有指导型的特点。

2.3.3课程的资源配置情况及学习资源

目前该门课程所拥有的资源有以下几类:

(1)文字媒体

文字主教材:教学的主要媒体,携载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供日常教学使用。本课程采用本课程的主教材为教科书,采用吕修海主编,《cAD/CAM应用基础-UG应用软件2006》。本教材通过结合实际生产抽取出来的典型的图形让学生进行练习。

(2)其它网络资源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供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进度等其他详细信息,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安排。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提供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供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时参考,也可供学生在确立自主学习目标,加深对课程理解时参考。

教学辅导:对课程重要内容进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教材内容,并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平时作业及自检自测:为学生提供部分练习,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便于学生检测学习效果,也可由教师在进行教学监控时使用。

2.3.4教学组织

(1)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机电学院主要采取以个别化、学习小组活动的方式为主,其他教学组织形式为辅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既保证自主学习的灵活性,又发挥协作学习的作用。

(2)自主学习方法的支持

机电学院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对学生学习内容上困难的支持,尤其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上的支持。在新生入校之时,教学管理人员就会对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教学的安排,指导学生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计划,使学生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方向。在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上,学校从各高等院校中聘请专家教授为学生进行关于学习方法的讲座。在学习过程中,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相互借鉴,共同促进。

(3)学习动机的支持

机电学院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通过外在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学校通过教学管理人员随时注意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和学生交流谈心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困难,使学生树立信心。同时,我们还通过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激发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探索。

3 模式框架

综合该课程的特点,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特征,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现拟出课程教学模式的框架

本课程按分层叠进式教学:第一层次一知识的认知性教学,第二层次一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第三层次一知识的转化实践的教学。

4 教学过程一体化设计

4.1教学组织形式:

导学+自主学习+集中辅导+学习小组+成果展示。

基本原理以自主学习、集中辅导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现实问题以实际操作的形式为主。

4.2教学方法:

结合课程内容采用自学教材、查阅资料(包括看光盘、杂志、上网查学习资源)、启发式、案例式教学、讨论式、实际操作等。

4.3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学习与学生工作实践相结合。

4.4教学手段:多用网上资源、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或在网上开展两次专题讨论;利用答疑区和E-mail等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5 课改效果评价

5.1提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他评,小组间的评价,指导教师评价,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参加小组学习的情况,参加辅导课程的情况,参加答疑的情况,都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并使学生、教师、学校参与其中。评价的情况计入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占20%。

篇8

丰田教学模式简介

丰田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强化技能训练,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理论以实践需要为导向,安排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时间比是1∶1。技能课以学生训练为主,分为理论讲解、示范操作、巡回指导、总结概括,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

丰田模式实训教学的基本特点是:(1)实训教学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基础技能训练、技能提高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并按此三阶段设计实训课题。(2)实训计划严密、细致,计划到每一天、每一小时。(3)实训教学贯彻一专多能,培养出技术全面、适应能力强的专业技能人才,例如机械维修专业的学生除学习钳工、检验技能外,还要学习电气、油压、气压、钣金等技能。(4)训练标准、规范,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基本动作进行分解,按分解步骤进行指导、示范。(5)坚持文明教学,整个过程始终贯彻“4S”制度(整理、整顿、清洁、清扫);(6)坚持安全教学,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按丰田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不仅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技术水平高,而且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生产习惯。

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完善丰田教学模式

我校数控专业的办学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引入了丰田技能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即贯彻丰田模式教学理念,以核心技能开发为重点,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以技能为核心,整合现有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整合课程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安排上,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为基础,同时主动面向市场需求,加大改革力度,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提出“以数控编程为主线,以数控车、铣为龙头”,整合各类相关课程。例如,《机械制图》侧重识图和CAD制图及上机实践,删除大量有关机械原理的论述和计算的内容,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几门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

树立技能优先意识,改革文化课程按照服务性、浅显性、广泛性、生活性原则进行挑选和提炼,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重视心理教育、生涯教育、创业教育、就业与面试指导教育等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融入《语文》、《外语》、《政治》等相关课程中。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提倡开发校本课程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不实用的内容,增加与专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的课程,把培养某项综合能力所需的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加以筛选综合,形成新课程。例如,我校自编了将“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结合在一起的《数控车实训课题图》、《车工操作课题图和分解加工图册》等教材。我们自编的教材紧紧围绕生产实际,内容实用,阐述扼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教师和学生反映非常好。为了更好地发挥校本教材的作用,建立了一套自动组卷的计算机题库系统,例如,《数控车应知题库》、《钳工应知题库》等。该题库系统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扩大了学生的理论知识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以实践为根本,加强实习教学,同时开设大量选修课

加强实习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习有机结合数控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实践教学。根据丰田教学模式,安排学生每隔两周在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两周一循环,交替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两周理论与两周实践能够紧密结合。在实训室进行的模块教学中,以实训为主,但也结合应知进行现场教学,使应知与应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的良好循环。

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条件大量开设选修课在加强实训教学的同时,我们注意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认识到教育有别于培训。在突出主干课程教学的前提下,设置了人文、社科、管理等人文素质类以及专业拓宽类选修课程模块。例如,开设《电工电子技术》、《电力拖动》等专业拓展性课程,扩大学生的选课空间,让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学到想学的知识,提升整体素质。

突出人格本位思想,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采取讲解、演示、提问、讨论、操作、练习、总结等形式,并尽量结合录像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等手段介绍一些“现场感”和“动感”较强的专业知识。坚持少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堂课学生的活动时间不低于三分之一,在教师的教案中反映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建立标准电子教案,变传统备课方式为集体备课方式。这样做减轻了教师备课中的抄写,便于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研究,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技能水平。

(三)以“课题”教学为单位,整合实训教学,增强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我校依据丰田教学模式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整合与改进,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训教学模式。整个实训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我们称之为“三段法”教学。

第一阶段——以基础技能训练为主的消耗性实习阶段该阶段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属于打基础的阶段。主要以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组织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入门的知识教育和基本功训练。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工场、工作位置、设备和产品,对学生进行实习工场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始终坚持实训之前规范与安全的教育。贯彻“4S”制度(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工件、工、卡、量具必须摆放整齐,位置固定,工作环境要保持整洁。在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按照自主开发的校本课题的要求,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单项技能基本操作的训练。对于课题的关键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反复地练习,正确地掌握动作要领、操作姿势和合理的操作方法,使每个动作逐步连贯起来。考试、考核采取“单元结课模块”的方式,由学校考核鉴定小组负责,实行技能考核领导小组对学生单项技能过关考核制。实习指导教师在这个阶段应当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基本功,同时通过过关考核制把好质量关。

第二阶段——以技能提高、操作训练为主要目标的阶段该阶段安排在第二、第三学期进行。在这个阶段,以提高操作技能为目标,专门开发了适合本阶段实习教学的产品,对学生进行强化技能的训练。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工件综合加工的全面训练,巩固与运用基本技能,逐步提高操作技能和工艺分析能力。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技能的差异,使学生的实习工件内容逐步多样化、复杂化。实行对工件的轮作,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综合操作课所规定的内容。建立适合实习教学的生产定型产品,既能有效地贯彻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并形成一种自觉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完成产品工时的效益观念,树立质量观念、劳动观念,体验成就感与企业文化,实现从纯消耗性实习向赢利性实习方向的转变,节约了经费,增加了实习教学的收入。在这一阶段,我校还大力开展“以赛促学”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阶段——以独立操作综合技能训练为主的阶段该阶段安排在第四、第五学期进行,这一阶段进行以中级技术水平工件为主要内容的贴近企业的生产实习活动。要求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进而掌握比较复杂的操作技能,达到和接近中级技术工人的熟练程度,独立地完成生产任务。在这一阶段,实习指导教师采用启发性教学法,引导学生编写工艺和操作加工规程,鼓励学生创新,使教学内容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校还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到校辅导学生,把企业的产品拿到学校生产。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还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拓宽了就业渠道。在毕业之前的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车间班组直接顶岗生产,并尽可能做到岗位、设备操作轮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加强技能教育与职业岗位的衔接,使其更接近中级技术工人的操作水平,形成“招得进,学得好,能力强,用得上”的良性循环。

根据丰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丰田教学模式对实习教师要求较高,为了真正把握这种教学模式的精髓,我校数控技术人才师资培养一方面加强专职教师的培养工作,另一方面特别注重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生产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主要做法如下:

拓宽师源渠道,壮大师资队伍丰田教学模式对实习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校通过多种渠道招聘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例如,采取面向企业招聘兼职教师,面向社会选拔优秀技术工人作为全职教师等方式壮大师资队伍。

走进企业,提升自身能力丰田教学模式来源于企业培训模式,为了真正贯彻好这一教学理念,学校与企业之间必须建立紧密的联系。我校采用平时分散与假期集中等形式,鼓励专业教师走出校园,深入到技术与管理先进的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企业的精神、文化以及前沿技术知识,将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融入专业教学中。平时根据教学计划,每两周一换,安排一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听取在企业的实习生对在校所学技能的反馈。例如,企业反映学生磨刀技能不够,而在数控教学中用的是无需重磨的先进可换机夹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教学方法与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同时给企业提供技术上的帮助,例如帮助企业用CAM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开发新产品,研究工件在加工中的一些技术处理,等等。我们通过及时获得学生与企业双方的反馈信息而不断改进实训内容,使训练出来的学生的技能与企业真正接轨,实现“无缝”上岗。教师到企业锻炼期间,学校给予保留工资待遇、报销学习费用等优惠政策,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奖励。

开发实习产品,举办各种竞赛丰田教学模式以核心技能为重点,实行“三段式”实训教学法。要求教师自行研发第二阶段所需的实习产品,以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促使教师自觉地深入企业,了解前沿技术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并且我校每学期都举办专业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同时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使教师通过竞赛提高动手能力,增强敬岗奉献意识。在各级各类的历次竞赛中,我校有多名教师脱颖而出。

本着丰田教学模式理念,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丰田教学模式理念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直接体验整个职业培训过程,体验工作的创造性并享受取得工作成果的乐趣。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训基地平台。我校通过完善丰田教学模式,结合具体情况,本着通用性、前瞻性及持久性原则,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视实训专业建设的投入。学校重视对实训基地的现代化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在政策、资金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和支持。例如,充分结合政策,争取政府的支持,争取省示范专业建设资金、国家综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关键是通过增强实训基地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我校实训基地用于更新和购置新教学设备的经费年均超过100万元,计划2008年专门为该实训基地新建8500m2的实验实训楼。

2.加强现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1)实训设备职业化,训练项目实用化。设备设施尽量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尽可能贴近生产第一线;开发紧跟时展前沿的综合性生产训练项目,体现新技术、新工艺;瞄准实际操作人才缺乏的职业岗位,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化。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与11个相关企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与本地两家企业合作建立了产教一体、分工明确的实习基地,由我校投入设备,负责管理学生生产实习和加工产品,企业负责提供专门的实习厂房、原材料、产品销售、管理等问题,以这种形式更好地满足学生专业实习的需要,并且增加了学校的收入,为实训基地的良好循环运转提供保障。(3)实训基地运行社会化。我校实训基地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的实训场所,而且能够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尽可能使所建设的实训场所适用性强,能够进行多工种的综合实训,对于相关专业尽可能保证通用。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开放,增强了实训基地自身的造血功能,为我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近几年来,我校采用丰田教学模式进行的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就业渠道畅通,毕业生主要去向是本地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企业和宁波、嘉兴、温州等地的大型企业。2005年11月,宁波市政府与我校签订了每年1000名技术人才的合作协议,我校为宁波市各大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迄今为止,我校仅为宁波与嘉兴两市就输送了1000多名毕业生。由于学生技能突出,毕业就可直接上岗工作,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校赢得了很高的荣誉,社会效益突出,形成了就业、招生同步快速增长的良性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杨宗斌,黄富阳.衢州中专培养数控技术紧缺性人才的经验[J].职教论坛,2005,(23).

[2]孙伟宏,朱劲松.数控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5,(32).

[3]杨利明.数控专业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动因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6,(18).

[4]韩旭.引进“丰田教学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J].辽宁高职学报,2005,(4).

[5]任国兴,黄美英.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6]王建军,姜芬奇.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机床与液压,2005,(10).

篇9

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低,有些学生虽然上过了初中,但是自己的知识水平连小学毕业都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中职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理念,以及以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目前的中职教学形势。比如在一些理论知识的教授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他们根本就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进行中职教育,并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数控专业开展了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体系方面,减少了理论知识的份额,增加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就业为导向的指导下,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中职学生。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观,树立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综合素质教育思想。在具体教学中与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相吻合。

我们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项目化教学是在四门课进行改革,第一学年,改革两门课,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车操作与编程。第二学年,改革两门课,铣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铣操作与编程。

伴随着我国职业教学的发展,我国关于职业教育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中职教师们也认识到,作为职业教育,应当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在日常的中职教学中,按照就业的要求,多传授有用的知识,讲究知识的实用性,对于理论知识传授够用就可以了,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就掌握职业工作岗位上的各种操作。

“项目法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通过理论和实训教学的结合,来将课堂教学,实训教学以及生产实习来组建成一个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根据我国的职业技术等级标准为目标,将标准中应该掌握的职业技能都作为教学的目标,考虑到工作的实际需要,按照现代化的生产中,职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的水平,来制定课程和教学。

下面以数控专业的《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为例,来说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1 明确培养目标

加工工艺,编程,加工操作是这门课程的三部分主要内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零件图做出工艺分析,并自主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加工方法,运用指令编制加工程序,最终用车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这些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设计教学模块和项目

在确定了培养目标之后,就需要在单项上进行分析,并确定教学项目,教学模块,职业学校的教学设计思路必须要遵循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规律,不要急于求成,要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通过对每一个模块,模块下分列很多的项目,学生对这些项目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理论和职业技能。具体的模块和项目参见下表:

在以前的教材中,编者在进行编写的时候,通常是按照传统的编写顺序,基本原理,指令,应用等等分成很多个独立的章节,这样的编写结构确实是比较严谨,但是在日常的应用中,如果教师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教书的话,学生会感觉到学习教材的枯燥无味,在学习完所有这些概念之后,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项目教学采用对策:打破原来以教学的知识点为基础的教材顺序,改为以课题或者模块为单元,并以项目为主线,通过不同的项目,将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与项目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工程项目相关的工艺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提升了学生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

如编写圆柱外三角螺纹加工这个项目的内容见下表:

教案的主要特点是一个零件的加工过程为主线,并将一系列的活动按照程序进行有机地结合,不仅有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了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的特点。

3 项目教学的实施

首先,项目法教学模式,在实施的时候,可以实行课堂,实训,生产实习等三个方面交叉进行的教学,追求的是教学,观察,学习,动手四合一,这与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教,学,做合一“有着相同的地方。

其次,项目教学模式需要广泛地选择一些民主式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式,讨论式以及互动式等等。以上这些教学方法的共性是,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意识。在教学内容上,要尽量降低难度,并对知识点进行优化整合,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上,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更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要实现理论学习,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养融为一体。

项目教学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熟练的职业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经验,当然还需要能够在实训课堂中,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提示要“吝啬”一些,鼓励要“大方”一些,尽量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加工方法和思路,一旦学生提出了想法,要详细点评,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又在哪里都要讲解清楚,老师还要善于通过列举所有废品情况(尺寸稳定性、尺寸超差、坏刀、表面质量安全事故)集体讨论废品形成的原因,强调工艺优化,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并在学生心中树立“不合格就是废品,保证出优良品”的加工理念。

最后,在项目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中,与传统的考核方法不同,要在每一个项目结束之后,由教师对这一段时间内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不只是笔试,还包括日常的表现,实践能力等等。在通过该项目的考核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个项目,这样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考核,能够让学生的水平稳步地提升。

等到学生完成了专业的全部项目考核之后,就完成了本专业的学习,并掌握了本专业所有的理论知识以及职业技能,胜任以后在企业的岗位,并成为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的合格技能型人才。

4 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具有实际生产、应用价值的产品即工程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课程的组织形式,也是开展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它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它强调的是教师的“导”而不只是“授”,学生主动“探究”,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过去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通过项目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热情高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建鹏.运用项目教学法,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08(09).

[2]李冰.《数控机床》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1).

[3]余丽.数控机床在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4]贺小武.我国机床数控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途径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

[5]杨伟.项目教学法在《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4).

[6]张映故.数控机床改造的发展概况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06).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统一和高度融合,以实现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其主要内涵体现在“做中学”与“学中做”两个层面。

2 数控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改革必要性

多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习惯向学历教育看齐,各类职业院校在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会出现了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不知道用在哪里,如何用;到了实践的时候理论知识又忘记了,教学效果不佳。传统的教育思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要求。数控技术教学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因此必须转变传统思路,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做”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因而职业教育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是非常必要的。

3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课程体系的重构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要将要将原先陈旧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体系改革首先是知识结构内容的改革,遵循理论课程体系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增加与专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的课程。尤其是对数控机床、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Master Cam等专业核心课程应与专业紧密型合作企业进行深入讨论,共同设计。同时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区域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变化,使培养的数控技术应用人才更加符合企业人才需求,我院每年进行专业调研,并根据企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其较好地贴近了毕业生岗位的需求实际。

3.2 学习情境的设计

学习情境是教学过程方案的设计,要将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需要教师对学院条件、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我院数控专业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即每门课程拥有一名课程负责人和多名任课教师,他们成为该课程的教学团队。一起承担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和教学。比如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这门课程,课程负责人带领团队重点要解决三个环节的内容:(1)教:设计并制定 “教学做”一体化实施的教材、教具及课件等。(2)学:设计并制定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做”一体化实习对象、设备、工具、材料等。能够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借助这些载体让师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边学边练过程中学会专业技能。(3)做:联系专业紧密型合作企业,制定要有适合“教学做”一体化实施的专业对口的实习产品,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这门课程设置的综合零件即为紧密型合作企业的真实产品。通过真实产品的加工,来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

在教学做的过程中,要制定一套“教学做”一体化相适应的考核模式,在教学中实行过程化考核。期末考核可以是校内考核,也可以是上级主管部门劳动技能鉴定专家组考核,按比例计入综合成绩。如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要求通过数控车中级工考核,而“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这门课要求通过加工中心装调与维修中级工考核。

3.3 教学方法的改进

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要想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数控专业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已经不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我院数控专业进行课程责任人制度后,课程的教学归课程团队负责。在每周的交流学习时间里,团队常常就某课程的教法学法进行讨论,交流经验,真正将现在常用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演示法、发现法、实验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恰如其分地应用于课程合适的部分,不生搬硬套、墨守成规,而是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3.4 “双师”队伍的建设

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数控专业的教师则要求更高,由于数控机床有不同厂家的数控系统,即便同一厂家生产的系统,其版本不同编程加工、调试维修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而要求从事数控技术教学的专职教师,应该达到“双师型”标准,在操作技术水平上,至少应该达到数控高级工技术等级或技师等级,至少能熟练操作两种以上的数控机床。要达到这一目标,我院制定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和保障措施,保证数控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技能水平的提高。

4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院数控技术专业从2009年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师资建设等方面取的了长足进步。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加理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显著提高。学院为鼓励和规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详细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的教学考核制度、专业建设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等。

5 结束语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涉及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和管理等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在探索和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完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