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6 21:13: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我国劳动节的由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当家。
二、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能干
三、活动内容
(一)宣传知识
2、学生举办黑板报宣传。
3、学生自办手抄报。
4、学生自主宣传。
(二)绘画比赛
1、绘画主题:劳动最光荣
2、绘画形式:绘画表现形式不限。每个班上交6件作品,可适当增加。
3、上交时间:4月30日前上交,逾期做自动放弃。
(三)我是劳动小当家
1、在五一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2、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
3、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饭碗里没有一粒剩饭(菜);
(四)学唱劳动歌曲
1、各班音乐老师负责在本周学习有关劳动光荣的歌曲。
2、周五班队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我爱唱歌更爱劳动的演唱比赛。
范文二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二、活动主题我劳动,我光荣;我自理,我能干
三、活动内容
(一)绘画比赛
1、绘画主题:劳动最光荣
2、绘画形式:绘画表现形式不限,儿童画、国画、版画等均可。每个班上交5件作品,可适当增加。
3、上交时间:5月5日前上交,逾期做自动放弃。
(二)我是劳动小能手
1、在五一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2、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
3、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饭碗里没有一粒剩饭(菜);
(三)学唱劳动歌曲
1、各班音乐老师负责在本周学习有关劳动光荣的歌曲。
2、周五班队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我爱唱歌更爱劳动的个人演唱比赛。
四、活动要求
[活动思想]
以五月劳动节为契机,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为主线的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去学习,去实际操作,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知道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和老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
[活动时间] xx年4月28日——5月 3 日
[活动内容]
一 、快乐实践 负责:各班主任
全校同学利用春假或双休日时间,来尝试“做一名快乐的小能手”。根据“实践活动反馈表”(分低中高三个年龄段),开展实践活动,五一春假结束后把反馈表上交班主任老师,各班进行班级比赛,推选出“快乐小能手”两名。
二、精彩展示
1. “创意我们的美食” 负责:各班主任、大队部
三——六年级同学自愿参加《中国少年报》“创意我们的美食”活动,用自己的智慧和巧手进行美食创意活动。假期结束后取好作品名称,拍摄下作品照片,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创意背后的故事+设计原因),将这些材料以电子稿形式交班主任老师。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交学生处后,学校择优推荐给《中国少年报》。
2. “劳动者是最光荣的”主题摄影 负责:各班主任、大队部
五六年级同学自愿参加以“劳动者是最光荣的”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展。拍摄一组在节假日期间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叔叔阿姨的照片,洗出照片后参加少先队“五一”活动橱窗展。
摄影作品要求冲洗7寸以上照片。假期后交班主任老师。
三、能手比拼 负责:各班主任、年级组长
各班根据“快乐实践”活动竞选出班级小能手2名,参加年级“我是小能手”比赛,评选出各年级“快乐小能手”。
比赛内容:
一二年级系鞋带、理书包、叠衣服;三四年级钉纽扣、冷菜拼盘比赛;五六年级套被套、炒菜比赛。
奖项设置:各年级“快乐小能手”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5名,优胜奖若干(各年级自定人数)。
[活动要求]
1. 各中队要高度重视,注重活动过程。
2. 对每项活动的开展,学生处及各班班主任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0xx劳动节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二、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自理,我能干
三、活动内容
(一)绘画比赛
1、绘画主题:劳动最光荣
2、绘画形式:绘画表现形式不限,儿童画、国画、版画等均可。每个班上交5件作品,可适当增加。
3、上交时间:4月30日前上交,逾期做自动放弃。
(二)我是劳动小能手
1、在“五一”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2、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
3、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饭碗里没有一粒剩饭(菜);
(三)学唱劳动歌曲
1、各班音乐老师负责在本周学习有关“劳动光荣”的歌曲。
2、周五班队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我爱唱歌更爱劳动”的个人演唱比赛。
四、活动要求
五一策划方案主题1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集体中大胆、清楚、较连贯地介绍五一中一件最快乐的事。
2、要求幼儿专心听他人讲话,知道别人所讲的内容。
3、学习在集体中清楚的与语言表带自己的意思。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画纸幼儿每人一张彩色铅笔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安静的、乖乖的坐在座位上。
2、提问:我们这次放了七天的假,有没有小朋友知道放的是什么假呀?
3、老师给幼儿讲述自己这七天当中最开心的事情。
讲的时候内容要丰富、表情也要丰富。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想要述说的欲望。
4、老师表扬述说的好的幼儿,鼓励那些不敢发言的幼儿。
5、发给幼儿画纸和彩色铅笔。
让他们画画自己心中最快乐的五一。
6、老师巡视,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五一策划方案主题2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五一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过劳动节的情感,教育幼儿热爱劳动。
3.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安全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节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明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教师讲述"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让幼儿了解。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的过好这三天的假期。
1.教师引导幼儿:"放假后你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
3.创设情境,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三、教师总结假期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一)安全教育:
1.不能玩家中的插座、开关、打火机、尖锐或易吞服的物品。
2.注意交通安全,不单独走出家门。
若外出游玩时,不离开要牵着大人的手,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3.独自在家时,不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把门关好,不给家长以外的人开门。
4.不能摸家中的药品,不到厨房去玩耍。
5.不能在危险地带玩耍,不做危险游戏;
6.熟悉三个特殊电 话号码的用法。
(二)卫生保健:
1.教育孩子要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熟食,养成按时进餐和自己进餐的好习惯。
2.多喝白开水,不吃雪糕、不喝冷饮。
吃东西以前要洗手。
3.勤洗澡洗脚,勤剪指甲。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有条件的可带领幼儿去旅游等,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五一策划方案主题3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知道劳动节的真正意义,知道劳动节的由来。
2.让孩子们在“劳动真快乐”主题中亲身体验到“以辛勤劳动为荣”,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3.培养幼儿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事,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萌发热爱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4.培养幼儿同伴间的合作精神,体验师幼、幼幼互动带来的快乐。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6.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抹布、塑料盆、喷壶、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使幼儿了解有关“五一劳动节”的基本知识。
“五一劳动节”是谁的节日?(所有劳动人民,如我们的爸爸妈妈、医生、教师、警察、营业员、工人、农民......)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二、学唱歌曲及看教育片
教师教孩子们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并观看全国优秀劳动者宣传教育片,让幼儿深知劳动是最光荣的事情,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三、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带领幼儿把自己的小衣服叠好,给班级内自己的小花浇水,帮助老师擦干净桌子,午睡时帮助老师搬床,两个小朋友之间互相穿衣服、系扣子,互相帮助系鞋带,洗抹布等一些简单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劳动比赛
在活动的最后,在班级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比赛,看看谁叠衣服叠的最整齐,哪位小朋友穿袜子最快,谁能迅速的把自己的小衣服叠整齐。经过层层选拔,分别推选出了两位“小劳动之星”,并给他们戴上了小红花。
五一策划方案主题4活动目的: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幼儿园将结合每月一事,根据体验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以劳动最光荣为题,开展系列劳动教育活动。
活动对象:全园幼儿。
活动主要负责:各班正、副班主任、保育员。
活动口号:
十个手指动动动,什么活儿都会干!
活动过程:
一、且歌且吟——故事讲述篇
1、各班搜集各种有关劳动的图片在主题墙上张贴,进行宣传。
2、各班搜集适合本班幼儿的关于劳动为主题的儿歌、故事、歌曲,在活动中让幼儿念一念、听一听、讲一讲、唱一唱。
3、各班在家园栏里进行有关劳动内容的宣传,达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
二、小鬼当家——劳动实践篇
(一)小、中班——我是快乐小帮手
1、各班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活动并开展。
2、各班利用晨间谈话,给孩子讲解几种劳动技能。
3、各班每天选出班级小值日,帮助老师、阿姨做好班级各项日常工作。
(擦桌子、扫地、叠被子、分餐点、分饭菜、收发本子等)4、各班每周评选出本周的“值日之星”。
(二)大班——劳动最光荣
1、开展“爸爸妈妈真辛苦”调查活动。
让幼儿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回家后所做的事情,利用晨间谈话进行交流,谈谈感受,让大家体会父母的辛苦,激发幼儿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的热情。
2、通过调查,了解父母艰辛之后,想一想,如何去做,并与家长共同商量,定好家务劳动计划。
3、让幼儿根据自己定制的家务劳动计划,开展“家务劳动小能手!”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每天在家做一些家务劳动,家长把孩子当天所做的家务记录下来。(发记录表)
4、周末让家长对孩子在家的劳动进行评价。
(在记录表上进行评价)
5、每周一各班评选出班级“家务劳动之星”,实现家园共育。
(三)我能行——活动展示篇“我能行”
劳动技能大比武:(分年级组进行比赛、每班男女各10人)
小班:穿衣服比赛。
中班:剥毛豆比赛。
大班:上学准备。(整理书包)
五一策划方案主题5一、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二、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自理,我能干”
三、活动内容
(一)绘画比赛
1、绘画主题:劳动最光荣
2、绘画形式:绘画表现形式不限,儿童画、国画、版画等均可。
每个班上交5件作品,可适当增加。
3、上交时间:最晚时间5月6日上交,逾期做自动放弃。
(二)我是劳动小能手
1、在“五一”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2、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
3、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饭碗里没有一粒剩饭菜。
(三)学唱劳动歌曲
1、各班音乐老师负责在本周学习有关“劳动光荣”的歌曲。
2、周五班队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我爱唱歌更爱劳动”的个人演唱比赛。
四、活动要求
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知道劳动节的真正意义,知道劳动节的由来。
2.让孩子们在“劳动真快乐”主题中亲身体验到“以辛勤劳动为荣”,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3.培养幼儿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事,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萌发热爱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4.培养幼儿同伴间的合作精神,体验师幼、互动带来的快乐。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6.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抹布、塑料盆、喷壶、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使幼儿了解有关“五一劳动节”的基本知识。
“五一劳动节”是谁的节日?(所有劳动人民,如我们的爸爸妈妈、医生、教师、警察、营业员、工人、农民......)那它是怎么来的呢?
二、学唱歌曲及看教育片
教师教孩子们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并观看全国优秀劳动者宣传教育片,让幼儿深知劳动是最光荣的事情,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三、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带领幼儿把自己的小衣服叠好,给班级内自己的小花浇水,帮助老师擦干净桌子,午睡时帮助老师搬床,两个小朋友之间互相穿衣服、系扣子,互相帮助系鞋带,洗抹布等一些简单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劳动比赛
在活动的最后,在班级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比赛,看看谁叠衣服叠的最整齐,哪位小朋友穿袜子最快,谁能迅速的把自己的小衣服叠整齐。经过层层选拔,分别推选出了两位“小劳动之星”,并给他们戴上了小红花。
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2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
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
2、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从宣传“我劳动,我光荣;
我创造,我幸福”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3、通过在学校、家庭两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爱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劳动小能手”。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自理,我能干。
活动内容:
(一)绘画比赛
1、绘画主题:劳动最光荣。
2、绘画形式:绘画表现形式不限,儿童画、国画、版画等均可。
每个班上交5件作品,可适当增加。
3、上交时间:4月30日前上交,逾期做自动放弃。
(二)我是劳动小能手
1、在“五一”放假期间与爸爸妈妈一起对自己的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2、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
3、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饭碗里没有一粒剩饭(菜)。
(三)学唱劳动歌曲
1、各班音乐老师负责在本周学习有关“劳动光荣”的歌曲。
2、周五班队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我爱唱歌更爱劳动”的个人演唱比赛。
活动要求:
1、各校要组织好绘画比赛活动?将好的作品上交中小进行展览。
2、各校要切实布置好三个阶段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
3、要制订好活动方案案和安排,按时开展活动,要有详细的活动记录。
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并体验劳动是件辛苦又快乐的事。
3、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愿望。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假日里,布置幼儿去附近的理发店理发,到超市购物等,了解人民的劳动。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知道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请幼儿回忆参观理发店、超市的情景,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劳动的辛苦。
教师提问:你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劳动的?
3.幼儿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提问:理发店的叔叔阿姨都干些什么事?没有他们会怎样?超市里叔叔阿姨每天站着累吗?既然累为什么还要干?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4.带领幼儿参加幼儿园公益劳动(捡石子、捡树叶、扫地),并观察劳动后场地的整洁,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4活动目的: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
活动准备:
1、结合活动谈话:让幼儿懂得劳动的辛苦,尊重他人的劳动。
2、读报和收集关于社会新闻,关心身边的事。
3、大班幼儿积极参与制作宣传小旗。
4、创设环境:老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布置成人劳动成果展览会(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预备一些成人劳动的照片和图片。
5、预备一些小水桶、抹布、小刷子等工具,供幼儿劳动之用。
选择人物(如商店售货员,汽车的司机,厨房的厨师,马路上的警察),带领幼儿观察成人的劳动。
活动教案:
小班活动:《环保小卫士》
1、通过晨间谈话、集体活动进行有关:“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服”、“我会自己吃饭”等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的劳动中学会生活的自理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2、通过我是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活动,为我们周围的环境进行检垃圾的活动:
中班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形式:
1、通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主题开展"我会自己叠被子”、“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叠衣服”、“我能自己擦椅子”“我会扫地等活动,以促进幼儿的自理能力,以及热爱劳动的快乐;
2、通过班级的各项活动后,进行年级组的自理能力竞赛活动,具体项目就是班级已经进行了的各项活动如:“叠被子""穿衣服"""叠衣服""擦椅子""扫地"
大班活动:《我是劳动小明星》
1、进行关于“五一”劳动节的教学活动备选课程见后
2、各班级充分利用“五一”劳动节的节日教育资源,进一步挖掘了潜在资源,开展“从小做个勤劳人”的德育活动,尊重并感谢劳动者,尝试体验成人的劳动。
3、以班级为单位包干院内、院外的不同区域进行灌溉花草树木、拔拔杂草等活动
特别说明:
1、此活动为下周的任一天或几天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2、此活动需要挖土和浇水的工具,请教师们提前做好收集的准备;
友情提醒:
1、活动切实对儿童的成长有帮助、有提升;
2、所有幼儿经历过的活动,都请第一时间与我们的同伴、同行、家长共同分享;
注重安全和卫生。
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5活动目的: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幼儿园将结合每月一事,根据体验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以劳动最光荣为题,开展系列劳动教育活动。
活动对象:全园幼儿。
活动时间:
5月1日--5月31日。
活动主要负责:各班正、副班主任、保育员。
活动口号:
十个手指动动动,什么活儿都会干!
活动过程:
一、且歌且吟——故事讲述篇
1、各班搜集各种有关劳动的图片在主题墙上张贴,进行宣传。
2、各班搜集适合本班幼儿的关于劳动为主题的儿歌、故事、歌曲,在活动中让幼儿念一念、听一听、讲一讲、唱一唱。
3、各班在家园栏里进行有关劳动内容的宣传,达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
二、小鬼当家——劳动实践篇(一)
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各班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围绕“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吃饭”等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并开展活动。
2、每个人选自己认为做得好的一种劳动,参加班级组织的比赛,各班根据比赛结果,评选各种“劳动之星”。
中班——我是快乐小帮手
1、各班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活动并开展。
2、各班利用晨间谈话,给孩子讲解几种劳动技能。
(擦桌子、扫地、叠被子、分餐点、分饭菜)
3、各班每天选出班级小值日,帮助老师、阿姨做好班级各项日常工作。
(擦桌子、扫地、叠被子、分餐点、分饭菜、收发本子等)4、各班每周评选出本周的“值日之星”。
大班——劳动最光荣
1、开展“爸爸妈妈真辛苦”调查活动。
让幼儿调查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回家后所做的事情,利用晨间谈话进行交流,谈谈感受,让大家体会父母的辛苦,激发幼儿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的激情。
2、通过调查,了解父母艰辛之后,想一想,如何去做,并与家长共同商量,定好家务劳动计划。
3、让幼儿根据自己订制的家务劳动计划,开展“家务劳动小能手!”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每天在家做一些家务劳动,家长把孩子当天所做的家务记录下来。(发记录表)
4、周末让家长对孩子在家的劳动进行评价。
(在记录表上进行评价)
5、每周一各班评选出班级“家务劳动之星”,实现家园共育。
三、我能行——活动展示篇“我能行”
劳动技能大比武:(分年级组进行比赛、每班男女各10人)
小班:穿衣服比赛。
中班:剥毛豆比赛。
劳动和劳动者实在是沉甸甸的历史概念。评价已经颁行11年的《劳动法》和正在经历立法程序的《劳动合同法》不能离开历史的视角。劳动一词古已有之。比如,《三国志・华佗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白居易《初到江洲》:“遥见朱轮未出廓,相迎劳动使君公。”这些本意大都侧重人的肢体活动。而在现代话语里,诸如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光荣、劳动改造世界等,劳动一词则饱含理论分量和规范性内涵。上世纪的20年代初,进步刊物《劳动音》和《劳动界》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刊行。同时,《国际歌》的汉译歌词以《劳动歌》为题在广州的刊物《劳动者》上首次发表。由于这些宏大话语规范性内涵的铺垫,《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作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指导原则。相对于内涵厚重的“劳动者”,作为劳动关系的另外一方却只有一个平淡朴实的功能性描述称谓,“用人单位”。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这一对形式上平等的民事主体,在文化意义上却分别立足于两个不同的时代。今天,市场经济下的用人单位需要的不是改造世界的劳动者,而是具备一定能力的雇员、劳力、人才、人力资源。诚然,概念上的不对称对于个别具体的劳动关系几乎没有影响,但在制度层面却折射出国家从无所不包的独家用人单位转换成守夜人角色过程中的尴尬境地。
1995年施行《劳动法》之前,劳动者是以全民或集体所有人的身份与具体的工作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劳动是责任,具体何时何地履行这样的责任是要服从组织安排的。因此,事实层面的劳动关系在形式上的表现是组织关系、人事档案、调令指标等等。这种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和1995年《劳动法》之后的劳动关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后者基于合同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交换,前者讲究组织意义上的服从、待遇和奖惩。组织关系的原则对于南泥湾规模的一手抓革命一手促生产相当有效。然而,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对于一个拥有10亿劳动者的国家,组织原则主导的劳动关系变得难以为继。劳动由光荣的职责变成稀缺的机会,理想的政治开始遭遇现实经济的算计。细节层面上,大量的夫妻分居在“组织”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人道主义危机迫使国务院要管到企业职工探亲假这样的琐事。宏观层面上,决策者一度凭着千百年身份社会养成的本能,用“职工顶替”这样的既不公平又缺乏效益的世袭制度来缓解迫切的就业压力。劳动或许光荣,但能够换得体面生存的劳动机会从哪里来?答案在于政企分离。经过十多年的改革,1995年《劳动法》的颁行标志着除了公务员或国有企业的员工与政府有直接的劳动关系之外,大部分就业者与政府之外的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
立法的“事与愿违”
然而,政府并非从广大就业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中彻底隐退。劳动关系的某些方面要接受政府的监管。政府自身不能直接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刚刚完成痛苦而尴尬的抽身而退的进程,凭什么转身又对直接提供工作机会的用人单位有所作为?
答案是凭法律。不过,为政府干预提供合法性的法律,不是个别政府部门本位主义命令的精装升级版,而应该是反映多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折衷的权利义务分配方案。劳动合同至少有员工与用人单位两方利益主体,而《劳动合同法》(草案)开宗明义地以保护其中一方的合法权益为指导原则,是在逻辑上颠倒顺序,因为问题并不在于是否保护合法权益,而恰恰是各方的法定权益事先如何划分、设定。基于如此一边倒的指导原则的立法在形式上不公平,在落实过程中可能事与愿违。
不久前,法国青年人因为新的《首次雇佣法》而持续抗议骚乱最后迫使希拉克政府撤销该法律就是立法事与愿违的一个生动例子。立法者本来是通过给予雇主更大的权利,推动更多的雇主更有积极性雇佣年轻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旨在帮助年轻人就业的法律却遭到年轻人的反对。此乃第一层面的事与愿违。更深一层的事与愿违在于,之所以很多法国年轻人难找工作,需要新的立法来解决危机,原因恰恰在于很多旨在保护员工的法律限制雇主解雇员工,而雇主的对策是在招聘新人的时候慎之又慎。没有经验的年轻人自然最不容易获得首次工作机会。保护一部分就业者的代价是另一部分人连就业的机会都受到消极影响。
因此,为了鼓励雇主雇佣年轻人,新的《首次雇佣法》允许雇主比较自由地解雇26岁以下首次受聘的年轻雇员。如此温和的改革,还没有落地的机会就被抗议浪潮颠覆了。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任何干预自由契约的“保护”都有社会代价和交易成本。以什么样的社会代价、交易成本为什么样的人提供什么样的保护?这样的政策问题,不是聪明而公正的公务员可以依靠查阅国际文献而求得准确答案的。针对《劳动合同法》草案,我们至少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保护就业者的权益与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如何平衡?
一刀切地设定员工违约的经济赔偿最高额是否反而为那些违约获益显著高于法定赔偿金额的员工提供了违约的便利,从而事与愿违地背离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立法初衷?
保护就业者权益与增强我国就业大军在全球化竞争中的优势如何平衡?
形式上一视同仁的规则是否会带来实际上并非平等的效果?比如,根据草案,员工在雇主未能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可以随时解除合同,此项权利对于具有竞争力的就业者是有效的救济,而对于本来就很难获得就业机会的人,解除合同反而不是有意义的救济。
已经就业者充分受益于法律的倾斜保护是否反而妨碍了不断新生的待业者获得第一次工作经验?比如,根据草案,大量有工作经验的就业者因为没有接受雇主付费提供的6个月以上脱产培训,而可以带着宝贵的工作经验,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代价离开旧雇主。面对这样的规则,雇主自然是乐于聘用有经验的员工而不愿意目送没有经验的新人获得经验后另觅高枝。
用于事后劳动监察的一部分资源是否可以更好地用于事前主动辅导城镇化进程中新就业者应对劳动关系?
这些问题的出发点是我国劳动关系与就业政策的经济全球化背景和复杂多样、迅速变化的国内社会现实。它们挑战的是高度形式化的、线性的立法思维。
国家父爱主义的限度
未来10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地区及阶层差异等复杂因素对就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构成巨大的挑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心作为守夜人的政府,可能不经意地重蹈计划经济下自以为全知全能、事必躬亲的政府的老路。这个误区在于所谓的国家父爱主义。
国家父爱主义(State Paternalism)虽然是个舶来词,但其基本精神却很契合中国文化。从传统的“父母官”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大包大揽,我们内心里一直习惯于作为子民,向往和接受政府的照顾和安置。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亲力亲为参与经济活动的少了,但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干预监管的却不见少。管你,是为你好。如此家长般的善意心态在政府的监管活动中呼之欲出。很难想象,没有政府依法监管而能恰当运作的资本市场;很难想象,没有政府监管的医药食品行业能令人放心。这个罗列可以继续,但是在劳动关系领域,政府家长般地保护所谓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却需要另外一类分析。
劳动或工作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自我塑造。常言道,“不能为了工作而工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19世纪80年代大西洋两岸的工人誓死争取8小时工作制,正是因为工作不是目的本身。对休息的追求成为人类劳动史上的一曲强音,不是意外,而是人类进步的必然。各国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方式通常是集会或休假,而不是更多的劳作。美国的9月劳动节在人们心中早已演变成夏日的最后一个长周末。人们通过劳动或工作追求的不仅仅是谋生,更是尊严、体面和鲜明的自我,否则与机器何异?
五一劳动节心得体会1五一劳动节的那一天,我和而就、二舅妈、表姐一起来到金斗山游玩。
在山脚下,我怀着好奇的心情仰望金斗山,这连绵不断的山峰好像一头骆驼,不对不对,好像又是一个年迈而且背已经驼了的老人,又好像是水波真是千姿百态。当表姐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你们看那山上好像有很多棵槐树!”顿时,我的脑海中闪过了好办法:“不如我们去摘槐花吃吧!”“好!”于是一股暖流在催使着我们前进。
我们刚刚上山时非常高兴,越走越带劲,可是因为我太大意,不小心踩到一堆沙子,那好似山路非常崎岖,我差一点就摔倒了,这时我便全身紧张起来,准备战斗!
“看!前面有一棵好大的洋槐树啊!”我们又向那高兴地奔去,走到树前,抬起头一看,没想到这棵树真是太高了,这可怎么办呢?大家着急了,二舅便拍拍胸膛说:“没事,就交给我吧!”二舅几下子就爬上了树,从树上掰下来一枝一枝的洋槐花,我和表姐忙的就像小蜜蜂在地下捡洋槐枝,把它搬到一块大石头上,开始在枝子上摘槐花,起初我们摘的很带劲,以后我发现枝子有许多小刺不是扎到我的手上就是扎到我的衣服上,还有许多小虫子也出来取笑我,哼!我一定坚持到底,决不放弃。就这样我们摘了满满两袋子了,这就是胜利的果实。反正吃也吃不完,表姐又有了一个好主意:“我们不如拿去卖,体验一下生活!”“这是个好主意!走,我们下山去卖槐花!”
我们回了家,把洋槐分成一份一份的,一份是一斤,我们去市场一元一斤卖了!
来到市场,我和表姐就在水果摊附近摆下了地摊,我们学着商人的模样,问路人要不要买,可是谁都不买,这时,走来了一位卖西红柿的阿姨问价格,我们说一元一斤。她说:“这么便宜,人家都卖四元一斤。”我便向她解释道:“这是我和表姐、二舅、二舅妈上午在山上摘的,而且这也是我们想体验生活。”我的话音刚落,一位卖水果的叔叔听到我们的对话便买了二袋,我们非常高兴,这时又来了一位叔叔来看热闹,这位卖水果的叔叔又夸我们卖的洋槐花好,于是这位叔叔又买了三包,我们这里还有三包,其中一包才半斤重,这可怎么办,卖水果的叔叔看我们遇到难题了,又见这洋槐那么便宜,于是就把剩下的全包了。这样我和表姐一共得了七元五角,真是满载而归啊!
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又是丰收的一天!
五一劳动节心得体会2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了,妈妈带我去上街。一路上,外面春光明媚,到处一片翠绿,花儿特别鲜艳,一路步行。街上有川流不息的人和车辆,各个商店打出了各种优惠的牌子,人们就抢着买。
我和妈妈一起来到兴旺超市。兴旺超市的门前摆满了各种化妆品。前面放着八折优惠的牌子.有许多人都在选购物品。一进门,有好多小朋友在那里坐电梯,我也去坐电梯。我站在一个格子上电梯自动地把我送上去。我下来又上去,玩了又玩。玩累了就到旁边椅子上坐下来,看到有小朋友在吃汉堡包,我就要爸爸给我买。买回来一看,汉堡包就是两块面包中夹一块鸡肉和一点黄瓜、奶油做成的.。尝一口,味道好极了。
妈妈给我讲“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使我懂得了“五一”劳动节是来之不易: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玩,要用心学习。
今天是多么难忘的、快乐一天呀。
五一劳动节心得体会3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独有的西湖。西湖以它特有的魅力名扬四海,每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为它流连忘返。去杭州西湖游玩,一直是我盼望已久的愿望。
5月1日下午,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伯伯和赵阿姨一起加入游览西湖的人流。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它依偎在山的'怀抱中,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西湖湖水清澈、碧绿,宛若一颗镶嵌在群山中的宝石,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西湖边上的柳树的嫩绿色的树叶青翠欲滴,枝条随着微风扭动着柔软的腰肢,舒展开细长的手臂,提起翠绿的裙摆,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我们沿长长的堤岸走了3个小时,由于游人很多,最后决定坐船到对岸。船大约有6米长。在微风中,船开始出发了。船夫在撑篙,我们坐在椅子上,尽情观赏西湖的美景。我们荡漾在西湖上,心里很兴奋。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碧波荡漾,泛起的水波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闪着银光的鱼鳞。我把手伸进水里,水流冲击着我的手,把手往后冲,感觉舒服极了。微风轻轻吹拂着脸,凉丝丝的,真惬意!
我们乘坐的小船在湖面上荡漾着,不知过了多久,此时,夕阳西下,出现了美丽的晚霞。我立刻兴奋起来,拿出相机,“啪!啪!”地把迷人的晚霞美景拍了下来――水天相接的地方被染成了橘红色,中间是还没落下去的金色的太,那里的湖水倒映着晚霞,湖水好像变成了橘红色的,美丽极了!不一会,橘红色消失了,天空中出现了一丝丝鱼肚白,又过了一会,天空变成了深蓝色。
船在湖面上行驶,我们也兴奋不已,船穿过一座桥,停靠在了岸边,我们下了船,心里都在想:“如果再坐一次就好了!”
我们上了岸,一阵淡雅的花香扑鼻而来,我们穿过西湖岸边的树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西湖……
五一劳动节心得体会4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当然传统节日也就很多人都有假期。很多人都出门买衣服买化妆品买这买那的。
走在大街上看到每个人的脸上似乎都带着点点笑意。仿佛那娇艳美丽的花儿为今天而开,那暖融融的春风为今天而吹,那迎风招展的彩旗为今天而飘。大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好似事先约好了似的,共同欢聚在五月一日这天。
街上有川流不息的人和车辆,还有一个的特点就是商场和超市里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那些商品小到精美挂件,大到家用电器,真可谓是一应俱全啊!许多有名的大商店都纷纷打出了“‘五一’节日大酬宾”、“欢庆‘五一’,商品一律五折”、“节日商品大甩卖”等十分诱人的广告,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大商店搞酬宾,实惠的价格又给那些普通的工薪阶层提供了不少便利之处。
商品的种类丰富,参加经营的人也是各式各样。有外地来的打工者、有本地的固定商家、有在校的大学生、还有每天都在固定岗位上的“上班族”。这也充分证明了人们的经营意识和经营理念正在逐渐改变。街道上拥挤的人群中,有精明能干的家庭主妇、有年过半百的老人、有时尚前卫的都市青年、还有天真活泼的儿童。
快乐的“五一”只是一年中的一天,我们每天都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这种快乐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五一劳动节心得体会5今天是农历三月二十,立夏。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有的几层重叠着,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的形状不同,像岛屿礁石头怒放的海石花。在这样一个鲜花吐艳,芳草青青的好日子里,我跟随妈妈、舅舅、舅妈来到享有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4a级旅游景点等名誉称号的中华恐龙国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五一节。
刚进大门,我就听到阵阵悦耳的喷泉声,寻声望去,是迎宾泉。瞧!泉水冲击着地面,叮咚作响,宛如白衣少女在拨弄琴弦,又似珍珠落入玉盘,美妙动听。在光芒中,泉水泛起粼粼波纹,金光闪闪,煞是好看。
①离春节太近,春节假期实际上到了初六,时间上离得太近;
②我们应该看到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为法定假,是在减少五一假的基础上增加的,再增加元宵节,恐怕会造成全年假期过多;
③元宵节的内容也是贺年、团圆,和春节贺年、团圆有点相似,而清明、端午、中秋的内容则不同了!
20xx年元宵节是节假日吗不是。
元宵节,未列入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是不放假的,而20xx年的元宵节在星期六,遇到周末,所以还是放假的!
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早在20xx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 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元宵,原意为“ 上元节的晚上”,因 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 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有哪些一、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二、春节:2月7日至13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6日(星期六)、2月14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5月2日(星期一)补休。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教育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目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孩子从小逐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骄蛮、任性、无理”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笔者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工作的体会,浅谈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做好德育教育。
一、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德育因素,作为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午餐时,老师除了让幼儿品尝美味可口的饭菜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伙房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饭后,老师可带幼儿去观察伙房,看工作人员如何给餐具消毒、拖地等;让小朋友亲眼看到工作人员的劳动,实际观察不仅可以让幼儿对工作人员产生敬意,而且还能够让他们懂得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扔脏东西。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
在“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等一系列的节日当中,教师、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节日的由来、意义,在认识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兴趣。从幼儿感兴趣的和比较熟悉的事物中取材,让幼儿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愉。如,让幼儿观看电视直播,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国歌一次次奏响,孩子们的自豪、敬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观看图片、录像了解首都北京、天安门等等。收集各种相关的戏曲、剪纸图片等,让幼儿从中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和习俗。又如,利用周围的有利条件带领幼儿参观城市及校园的变化等等。回到幼儿园让孩子们把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彩笔画出来,用积木搭出来,将孩子们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中。这样孩子们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记忆更加具体形象,增强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三、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如,在模仿动物、玩皮球等一些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谅互让,不争抢玩具。在突发事件中,如激烈奔跑,幼儿不慎摔倒时;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当幼儿要钻过障碍物,过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要及时适当地进行引导和品德教育,让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的意识。
四、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提高幼儿德育效果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主要场所,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幼儿与父母长期生活,他们往往受父母、家庭的影响更多。所以要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和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思想变化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也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宣传、强调正确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科学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
总之,在素质教育当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幼儿思想、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评析:节日很多,关于节日的信息更是海量。通过这份图表,让学生学会搜集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分类处理。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写好本次习作必需的素材储备环节。】
【教学过程】
一、聊节日
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节日,具体都有哪些呢?
生: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国庆节、儿童节……
【评析:由学生经历过的、熟悉的节日谈起,激活头脑中与本话题有关的“相似区域”,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的资料,现在拿出来交流,注意说清楚节日的名称、由来和过法。(板书:节日 由来 过法)
生:我介绍父亲节。美国一个妇女,早年丧母,长大后呼吁设立父亲节,以表达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在这一天,人们用红玫瑰献给在世的父亲。如果父亲逝世了,就献白玫瑰。
师:父亲节的名称和由来我们清楚了,但是“这一天”是哪一天呢?
生:每年六月的第3个星期天。
生:也有的国家定在每年的8月8日,因为8月8日谐音是“爸爸”。
师:有意思,看来节日安排在哪一天是可以人为安排的,只要大多数人认可就行。那么这一天人们还可以干点什么呢?谁来补充。
生:这一天父亲不必早起,由子女早起做早餐,端给父亲吃,父亲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师:这样介绍父亲节就完整了。谁接着介绍。
生:母亲节,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尊敬与感激之情。通常安排在每年五月的第2个星期日,这一天,人们把康乃馨献给母亲。
师:哦,请大家注意母亲节与父亲节的区别,父亲节是送――玫瑰花,母亲节是送――康乃馨。
生:我搜集的是学雷锋纪念日。1963年3月5日,亲笔为雷锋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表达对雷锋同志的崇敬之情。在这一天人们召开雷锋事迹报告会,努力多做好事。
师:你把这个节日的名称、由来和过法讲清楚了,非常好。
【评析: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把节日的名称、由来和过法说清楚,由“想说”变得“会说”“说好”,为“会写”“写好”铺垫。】
生:我来介绍儿童节。设立这个节日的目的是呼吁人们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1949年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开会,会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师: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难怪要召开国际性的专门会议设立这个节日。那么儿童节里你特别喜欢什么活动呢?
生:红领巾跳蚤市场。
师:具体说说。
生:每个学生都把自己不用的东西带到学校来义卖,所得的钱款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师:多么有意义的活动啊,这已经成了我们学校庆祝儿童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了。在儿童节这一天你还有什么建议呢?
【评析:将“过法”导向“想法”。“过法”实写,“想法”虚写,无拘束,不管观察力如何,只要启动想象,每个学生都有很多话要说,都可以洋洋洒洒地写。】
生:学校应该放假一天。
生:老师不该布置作业。
生:让我们玩到晚上一点钟。
师:玩要有节制,玩到夜里一点钟影响身体健康,不好。
生:让我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师:好的,同学们的想法真多!其实每一个想法都可以设立一个新节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根据我们的想法设立新节日。
(板书:在“节日”前添上“设立新”,其中“新”字用红粉笔写。)
二、解读“新”
师:“新”字什么意思?什么样的节日才算新节日?
生:我觉得从未有过的节日就是新节日。
师: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个节日,9月14日是“中国网民节”。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为了倡议网民文明上网,推动网络文化建设,2009年1月,经过50万网民投票,决定每年的9月14日为“中国网民节”。为什么是这一天呢?因为1987年9月14日,我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国际互联网的序幕。在这一天,许多知名网站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打字比赛、博客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等。你们看,这个节日新不新?
生:不新!因为2009年1月就已经设立了。
生:新!因为我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个节日。
师:哦,出现两种观点了,举手表决,同意“新”的举手。
(半数以上学生举手)
师:我也同意“中国网民节”是新节日。要知道世界上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有的节日设立的时间不长;有的是全世界共同的节日,还有的是各个地方特有的节日……只要是我们没有听说过的,都算是新节日。
【评析:这里补充介绍“中国网民节”,一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节日是可以由我们自己创设的,而不全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二是降低“创新”的难度,避免学生过分纠缠在“新”字上,只要是从未听说过的节日就算新节日。】
三、谈创意
师: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响亮的名称,都有一定的由来,都有独特的过法,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吧。
生:我想设立爱心节,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穷人需要帮助,我想大家都奉献一点爱心去帮帮他们。
师: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设立爱心节的理由,那么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干点什么呢?
生:捐钱,捐衣服。每个人都想方设法为其他人奉献一点爱心。
师:多么崇高的想法,那你看爱心节设在哪一天好呢?
生:我想设在每年的5月12日,因为我在电视上看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了,那里的人需要食物、帐篷、药品和衣服什么的。
师:可以。待会儿你把爱心节的由来和过法等写具体,写详细,争取大家的支持。
生:我想设立创造节。因为这个节日可以唤醒人们的创造意识,可以创造出许多新东西改善人们的生活。
师:太好了!这个节日有意义。现在中国要由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句话送给你,可以用在你的作文中。这一天里人们可以做点什么呢?
生:大家都带材料来做东西,不用现成的东西,看谁做的东西好用。
师:培养动手能力,这个创意不错。看来,同学们的创意很多,要想让你倡议设立的新节日得到大家的认同,甚至于真的成为全国人民都来过的节日,首先得把你设立这个节日的意义说清楚,再把这个节日的过法介绍具体,才有可能。现在就请同学们动笔写,看谁设立的新节日最有意思,最受欢迎。
【评析:朱自清说:“写作练习可以没有老师,可不能没有读者。”这里预设一个“看谁设立的节日最有意思、最受欢迎”的竞争,意在培养学生写作时的读者意识,激发他们写好作文的欲望。】
四、动笔写
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记录,作二次备课。
五、指导写
师:同学们写得很认真,有的同学已经写了一页了。现在请大家停下笔,我们再来交流一下。刚才我看到有的同学的题目写得非常好,一看到这个题目就让人想过这个节日。都有哪些呢?听我读,读到的题目如果是你写的,请举手示意一下。
师:朋友节、同学节、爱心节、冰激凌节、读书节、写书节、探索节、礼貌节、放生节、免费节(生笑)、古诗节、世界读古文节、穷人节(生笑)、动漫节、和平节、创造节、护林节、保护动物节、狂欢节(生笑)、节约节、游戏节……
【评析:读习作题目的目的有二:一是进一步开阔学生思路,听了同伴拟的节日名称,对于自己拟的有触类旁通的作用。二是鼓励,凡被读到的学生沾沾自喜,因为自己的创意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与赞赏,可树立写好的信心。】
师:听了这些新节日的名字,你们最喜欢哪一个呢?
生:我想听听《冰激凌节》。
师:请写《冰激凌节》的同学上讲台来读给大家听一下。注意听,我们一起帮他改一改。
生:炎炎夏天,谁不想吃一口清凉爽口的冰激凌呢?可是大人们都怕自己的孩子吃坏了肚子,不让我们吃个痛快。偶尔吃块大点的冰激凌也会被家长骂的。所以,我想设立一个冰激凌节,就设在每年的7月15日,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一天。在这一天,让孩子们痛痛快快地吃一顿冰激凌。
具体的过法是,到了这一天,每个地方都建一座冰激凌宫,里面的玻璃是冰糖做的,墙是砖形蛋糕搭成的,门是用巧克力做的,里面陈列着各种口味、形态各异的冰激凌……
师:课堂上写这么多真不简单!谁来点评一下。
生:我觉得她把节日的名称、由来和过法写得很清楚了。
生:她的想象力很丰富,那个冰激凌宫如果是真的该有多好啊。
师:怎么都是表扬啊,谁来提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娱乐文化是怎样产生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几百年来,中外艺术史家提出许多很不相同但又互有联系的观点。由于人类早期的原始思维具有综合性和混沌性,这必然使娱乐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性。从发生学来看,中国娱乐文化有自己的内在发生机制,也有其成为独特民族文化的内在发展逻辑。
一、原始生产与中国娱乐文化的产生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发生观念去考察:娱乐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劳动直接创造了人,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正是因为有了劳动,人类的祖先才得以从动物界分化出来而形成真正的人,之后才能有艺术的创造。人的“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肌肉、韧带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胳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1。
中外许多艺术史家都对娱乐文化产生于人类劳动作了论述。德国艺术史家毕歇尔通过研究人类早期艺术发现,在人类原始部落那里,他们的每种劳动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动作节奏,他们的简单音乐作品都是从劳动工具与其对象接触时所发出的声音中产生出来的。而且,为了更好地符合劳动的节奏,原始人开始想办法改变劳动工具,这样就产生了乐器。比如,击鼓在原始民族的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而在其中某些民族那里,至今仍然是主要的娱乐工具,弦乐器也是属于这一类。因为最初的音乐家都是以击弦来演奏的。最常见的是笛子,它的演奏往往伴随着人们的协同劳动,这是为了使劳动具有准确的节奏。特别是集体劳动,他们劳动的动作频率产生了劳动节奏,劳动节奏直接促进了音乐和舞蹈的产生。又比如,在古代的劳动中,是由一个人工作还是由一群人工作,决定了歌曲的产生是为一个歌手还是为整个合唱团。在这些场合中,歌的节奏总是严格地由生产劳动过程中的节奏所决定。所以,毕歇尔得出结论,人类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的,它们的组成是“三位一体”的。这一点
在中国古籍中早有许多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了原始人在劳动中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场面:“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三人”载歌载舞,为了生产劳动的收成而唱,有舞有歌有诗,并且用了生产劳动的器具,很明显与原始劳动有关,而其中所反映的原始宗教气息,也与祈祷谷物丰收有关。对于这一问题,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谈到我国汉代著作《淮南子·道应训》中记载的原始人劳动场面“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时,也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唷杭唷’,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2
除了原始劳动带来了歌舞娱乐以外,中国古代许多其它娱乐活动的产生,也印证了文学艺术产生于劳动的观点。比如,球类游戏最早产生于人类用石头猎取野兽和保卫自身,然后渐渐地向“无功利”的娱乐性方面发展,产生了石球运动。弓箭、赛马、斗牛、角力、投掷、爬杆、跳高、跳远、捉老鹰等比赛或者游戏作为娱乐项目,古代民间中流行的杵歌、纺绩歌、浣纱歌,包括现在还流传并且盛行的采茶歌、打柴歌、秧歌等,都来源于人类的早期劳动生产,是人们在劳动之中或者劳动之余放松身心的娱乐。在原始歌咏中,许多歌咏在内容上都反映了劳动的场面,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歌唱了原始人狩猎的生活。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收集了许多远古时期中国人劳动的诗歌,如《周南·芣苜》、《豳风·七月》、《周南·汉广》、《郑风·叔于田》、《周南·葛覃》、《召南·驺虞》等。在《周南·芣苜》中,田家妇女们边劳动边唱歌边起舞:“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采采芣苜,薄言掇之;采采芣苜,薄言捋之。采采芣苜,薄言袺之;采采芣苜,薄言襭之。”
复踏的曲调,重叠的章句,悠扬的音韵,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在春日里劳动妇女的欢娱心情,飘飘袅袅,若远似近,忽断忽续,有着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是一首典型的远古社会的民间“流行歌曲”。同样,我国民俗节日的产生和节庆娱乐的起源,自然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不管是春节,还是中秋节,都与古代的农事活动有关。丰富多彩的节日娱乐,不仅记载了我们的祖先对农业生产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也记载了他们对大自然风调雨顺带来的丰收喜悦和感恩心理,或者对消除自然灾害的愿望和祈祷。
二、娱乐文化产生的心理逻辑:“游戏本能”到“审美娱乐”
唯物辩证法认为,文化的发生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发生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都处在复杂生成的不断变化中。从发生学的方法来看,中国娱乐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也有其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即从“生物变异”到“心理需求”的逻辑,我们必须从其动态过程来考察这些复杂的发生发展问题。所以,在坚持劳动生产带来了娱乐产生的逻辑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娱乐文化的产生和人们对娱乐的需求存在于人类本身的生物性之中。
席勒曾经论述了人类之所以有生物性的“游戏本能”的原因。席勒认为,游戏是原始人中“自然的游戏”,即原始人“生命力的自我表现”。虽然早期原始人所处的环境十分艰苦,但作为具有强烈动物性的原始初民,他们的生活却不单调。在食可果腹,风和日丽的时候,原始人的生物本能会支配他们去干各种我们现在称之为“娱乐”的活动,其中包括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嬉戏,游戏活动的产生是原始人精力过剩的表现。席勒写道:“人的想像力也有它的自由活动和物质游戏,那时想像力并不涉及任何形象,只是无拘无束想入非非,以此为乐。既然这种幻想游戏决没有任何形式参与其间,既然它的一切魅力全在于毫无拘束的一连串画景,这种游戏,虽然只是人类特有的,却纯粹是属于人的动物生活方面,而且只能证明人已经从外界的感性事物的强制中解放出来,却还不能以此推断他具有独立的造型能力。虽则这种自由思索的游戏依然属于物质游戏的一类,而且可以用纯粹的自然规律来说明,但是想像力一旦企图创造一种自由的形式,便立刻从这种物质的游戏飞跃到审美游戏了。”斯宾塞对此也有明确论述,他认为,人类游戏之所以会产生,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劳动的闲暇时间里“剩余精力的自然发泄”。原始人为了生命体完善的需要,为了在劳动之余放松身心,就会产生从事“无益”的动作的渴望,这有利于保持原始人的生命活力。“我们发现,时间与精力并没有完全被用于满足直接需求。由于每一个具有智力的生物都服从这一条规律,即当它的器官停止活动的间隙比通常时间长时,就变得格外易于活动。于是,当环境准许模仿时,对器官活动的模仿也就轻而易举地代替了真正的活动。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游戏”4。从席勒、斯宾塞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动物包括早期人类那里,支配其行为的是动物本能,而最基本的本能就是“游戏本能”。这种最原始的追求的“寻欢作乐”冲动,也就是席勒说的“生命力的自我表现”。从中国古代原始壁画或其它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严酷的生存条件下,原始人也有轻松的时刻,他们在阳光下追逐,在风雨中跳跃,显然是追求获得强烈的生存。这应该是娱乐文化起源的最原始阶段,也就是“游戏”阶段,我称之为“自发阶段”。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毛诗·序》中,非常明显地谈到了这种原始人类的“游戏本能”:人们娱乐有许多直接来源于关于“性”的生物性表达,即男女天然的相爱及其后代繁衍,由此又产生了两性为取悦对方,尽情表现自己的“特点”与“美好”的民俗性娱乐形式。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依德认为,文学艺术(包括娱乐活动)的产生来自人的“本我”,即人的“性本能”的需求,“美的观念植根于性刺激的土壤之中”,美和吸引力“首先要归因于性的对象的原因”,也是人的望的“移位与升华”。人们写作、唱歌、作画等这些艺术创造,都是为了取悦自己所爱,满足或者虚幻地满足自己对性的生物性渴求。
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自身“游戏本能”的进化,人的各种感觉和意识渐渐地丰富、深化起来,人在和自然的关系中逐渐发展出生命理念和生活情感。如此一来,人与动物由生物性自然因素引发的游戏(娱乐)活动便出现了本质上的分化,我把这种分化称之为从“本能游戏”到“审美游戏”的发展,或者说是娱乐从“自发阶段”发展到“自觉阶段”的分化。这种娱乐的进化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是人作为生产的主体,在生产中根据一定目的及选择而确定的“物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5。正是在这个自觉的审美娱乐发展阶段,人类的娱乐活动形成了基本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面貌和特征。先前以满足生理需要的随意性的游戏活动开始了审美选择的过程,经过人类长期的审美选择、提炼而逐渐形成较为有条理的,人类主动编排的身体动作组合——即“娱乐方式”,人类也能够简单地制造专门用来娱乐的工具。在这个过程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劳动能力的提高,逐渐把娱乐从劳动的附属地位变成为相对独立的,人类有意为之的活动。也就是说,人类娱乐从“自娱”发展到了“娱人”,从“非功利”发展到了“功利”,从田间游戏和剩余精力发泄发展到了独立表演和精神取乐,而且有了娱乐形式上的诸多讲究和多种多样的种类,表现出了不同阶层的娱乐兴趣,并且由此孕育了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这样,娱乐活动经过长期历史过程的不断的复杂进化,形成了各个民族特有的完整性的娱乐风俗、娱乐习惯,导致了民族娱乐文化的产生和定型。这个过程可以简示为:
原始劳动本能娱乐(自发阶段)审美娱乐(自觉阶段)娱乐文化(文化建构阶段) 。
三、中国娱乐文化发生的其它要素
对于中国娱乐文化发生的研究,需要把中国娱乐文化的发生看作一个系统过程,一种多样化的内容“建构”, 以此来探讨中国娱乐文化产生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由来及其相互关系。由此,除了以上两点外,我们认为中国娱乐文化的形成还有其它几个非常重要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因素。
(一)图腾崇拜
原始人类由于对人类如何存在的无知和对神秘自然界的敬畏,普遍认为某种动物或者植物是本部落或氏族的祖先,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他们把这种植物或者动物作为崇拜与信奉的对象,作为本民族的标志。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观念是原始图腾的重要因素。原始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灵魂的,把自然现象人格化,而且这些可怕的灵魂无时不在地支配和惩罚着人类,这些可怕的灵魂需要人类的敬仰与祭祀。这又形成了他们对自然界的顶礼膜拜,由此而带来了对这些自然神的敬拜和祭祀的表演仪式,这些形式自发地形成了原始人最初的娱乐形式。很典型的如我们熟悉的四川广汉 “三星堆”遗址。在这个遗址中,我们看见了远古的人们如何因万物有灵观念而导致图腾崇拜,又由此产生了文化与娱乐的原初表现形式。古代蜀人的图腾崇拜以蛇崇拜为主,但又是多元化的,他们还把太阳、鸟、鱼、树等自然物作为他们的崇拜对象,而由崇拜而致载歌载舞和取悦众神的表演仪式。在《吕氏春秋》中,也记载了不少原始歌舞形成和表现的形式,其中原始宗教的意味相当浓厚。《诗经》中的“颂”歌,也是图腾崇拜的仪式之歌。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中也大量描写了这类图腾崇拜产生的娱乐现象。在《离骚》中,屈原写到了许多远古的图腾崇拜现象:“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九歌》也是一组表现远古中国人图腾崇拜而产生“娱以自纵”的诗歌,采用的形式本身就是民间祭祀神灵的乐歌形式。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图腾舞蹈的形式。如北方鄂伦春族的虎舞,西南地区侗族的蛇舞,彝族的金竹舞等。而且,在原始社会里,图腾歌舞者一般要化妆、纹身、戴假面具(我们现在还在流行的所谓“假面舞会”就是这么来的),并配有特定的歌曲。舞者不仅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着本部落群体、祖先和图腾崇拜物。最典型的原始歌舞正如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描绘的:这是个糅合了歌、舞、剧、画、神话、咒语为一体的极为炽烈的礼仪活动过程。那情景是“如火如茶,如醉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谨严”,鼓乐齐鸣,人人口中念念有词。
图腾不但催生了中国人最初的歌舞乐,而且还带来了丰富的娱乐形式。最典型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因对“龙”“凤”图腾的崇拜而直接产生的以“龙”“凤”为重要标志的中国娱乐文化。在远古时期,特别是对“龙”的图腾形成了龙舞,接着产生了玩龙灯、龙船、龙技等歌舞和竞技娱乐活动,进而形成了深刻影响中华民族心理和生活的“龙凤文化”。“龙凤”图腾的娱乐内容和方式的发生与发展,是中国娱乐文化发生与发展的一个典型的历史映象,甚至是中国人民族性格的艺术概括。如今,“龙”就是我们原始人到现代人一成不变的图腾崇拜。在我们的节目中,舞龙、唱龙、玩龙成了必备节目,在被称为“现代中国人的狂欢节”及“集中国人娱乐之大成”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中,“龙凤文化”及其娱乐几乎成了联欢晚会的重要节目,而且也成了中国娱乐文化在海外的一个象征。
(二)原始巫术
关于艺术、游戏(娱乐)起源于巫术之说,最早提出来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和弗雷泽。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经过对原始人艺术的分析,指出原始艺术和游戏起源于原始巫术。“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象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6。进而产生了艺术与游戏活动。弗雷泽还把巫术分为“模拟巫术”和“交感巫术”两种,认为两种巫术形式对游戏(娱乐)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巴赫金在他的对话理论中也强调了民间的狂欢节及其娱乐活动起源于巫术仪式,它最直接地产生了人类的娱乐活动。这个过程的演变为:
图腾宗教或巫术狂欢仪式游戏活动娱乐文化。
但原始巫术与图腾祭祀在歌颂神灵时人处于完全附属的地位不同,原始巫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是原始人幻想靠特定的动作影响或控制自然界,使其符合人类的某种意愿的“功利”活动。
中国远古长期巫风盛行,人人皆信巫术。《说文》谓,那时朝廷上下,官方民间“好巫觋祈祷鬼神歌舞之乐,民俗化而为之”,《吕氏春秋》记载:远古的某个时候,天气多风而阴霾,万物散落,果实不结。有一个叫士达的巫师便用五弦琴弹琴以驱阴气,以定群生。《周礼·春官》中,记载了对抗大旱的巫舞,“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以跳舞唱歌来求雨。在此活动中,巫师也就是一个能歌善舞者,他们施行巫术,企图以巫术来打败敌人,或者将不祥之物(如疾病、恶鬼)赶走。这些巫师的行巫表演,就是中国古代歌舞、戏曲的直接来源之一。这在《山海经》、《尚书》、《诗经》、《楚辞》中也多有记载。《尚书》中记载远古的歌舞也在于“巫”的作用:“歌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诗歌名篇《九歌》,也形象地记录了原始巫术对于中国人最初的游戏和娱乐意识的形成所取的作用,其中所表现的“祭祀之礼,歌舞之乐”殊为壮观。王逸在《九歌章句序》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九歌》所运用的表现形式本来就是当时民间流行的巫歌神舞形式,这类巫歌神舞既是祈神的巫术,又是老百姓的娱乐,可以认为是当时的“大众娱乐文化”。这类神巫故事的“表演”,也被王国维视为中国歌舞戏曲的源头。“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是则灵之为职,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矣。”7又如我国彝族的摔跤就产生于一种祭山、祈雨、禳灾的巫术。远古巴渝人的击鼓焚山,烧龙祈雨的巫术风俗带来了地域色彩鲜明的巴东歌舞。在中国的节庆娱乐中,有许多游戏和娱乐形式都不同程度地来源于巫术。春节里放鞭炮取乐,其来源就是原先的一种用爆竹驱恶鬼的巫术。在古籍《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爆竹作为巫术的作用。云南傈傈族有“刀杆节”,其中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是“上刀山、下火海”的游艺表演,表演相当惊险刺激,其产生也来自于驱神赶鬼的巫术。其它如元宵节玩带有巫术思维甚至鬼神色彩的节庆娱乐活动已经恒固久远地形成了中华民族娱乐的文化传统。显然,巫术思维作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至今仍然无时无刻地表现在我们现实生活的民俗娱乐及文化消费活动之中。
(三)部落战争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论到舞蹈的起因时,把原始舞蹈分成“摹拟式”和“操练式”两种,这两种舞蹈的起因都与战争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摹拟式舞蹈“能给予的最高价值的,无疑地是那些代表人类感情作用的摹拟舞蹈,最主要的例如战争舞和爱情舞”。“摹拟式舞蹈的后一种形式实为产生戏剧的雏形,因为从历史的演进的观点看来,戏剧实在是舞蹈的一种分种。”还有操练式舞蹈,“恐怕舞蹈对于原始部落的人是惟一的使他们觉着休戚的相关,同时也是对于战争的最好的准备之一,因为操练式的舞蹈有许多地方相当于我们的军事训练”8。席勒也谈到了这一点,在远古人那里,“甚至武器也不仅是恐惧的对象,而且是享乐的对象;精雕细镂的剑鞘比起屠龙杀敌的宝剑并不减色”。
追溯中国娱乐文化的发生,我们也能够看见,许多娱乐形式的发生都有原始部落或者氏族的征战原因。在中国古代,那些因英雄崇拜产生的原始艺术或者娱乐活动,也大多是来源于人与人或者人与鬼怪的战争。远古时期产生于巴渝的著名舞蹈“巴渝舞”也能说明问题。巴渝舞起源于古代巴人的战舞,《尚书·大传》记载:“武王伐纣,至于南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又载:“惟丙午,王逮师,前师乃鼓鼙噪,师乃临,前歌后舞。”《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渝人“天性劲勇,初为汉先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远古时候产生的巴渝舞对后世的巴楚地区甚至中国人的娱乐活动和娱乐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大武舞是中国古代舞蹈中祭祀及重大庆典活动时的宫廷舞蹈,是西周时宫廷盛大的娱乐活动,其舞蹈动作直接模拟巴渝舞。几千年来,在中国各地一直流行的民族民间舞蹈,许多都有巴渝舞的深刻影响。“重庆学者考证,江南地区的‘盾牌舞’、湘西地区土家族的‘摆手舞’、重庆地区巴人后裔的‘踏蹄舞’,都是巴渝舞的变种”9。再如长期流行的娱乐形式如投掷、蹴鞠、射箭、围棋和象棋赛马、拔河等,其产生都与战争有密切关系。蹴鞠的产生来源于战国时期的训练兵士,《荆楚岁时记》记载:“蹴鞠,黄帝所造,在练武士、本兵势也”。古代战争的连年不断使各朝代的将士们创制了围棋和象棋来训练自己的军事思维和作战能力,这类“弈局”的娱乐方式更是战争的战略战术的搬用。我国的“国棋”围棋,它的发明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诸候割据称雄、战争连年不断的先秦社会使谋士们创制了围棋来训练自己的军事思维。而象棋更是战争的缩影,帅、车、炮、马、兵等在棋盘上列阵相对,大开杀戒,最后必须分出胜负。正是由于这么多的娱乐形式都与军事战争有密切关系,所以,中国传统娱乐文化很多时候一改中国人和谐中庸的处世之道,带有天然的争强好胜的色彩,又隐含着较深的谋略之术,无不显示了古代战争对人们的娱乐文化和娱乐心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0.
[2]鲁 迅.门外文谈[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75.
[3]席勒.美育书简[M]∥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斯宾塞.心理学原理[M]∥蒋孔阳.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史:英法美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124.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6]朱狄.艺术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