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8 13:55: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造福工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工程造价审计在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对节约资金、提高管理水平起到明显的作用。近些年,投资审计备受关注,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投资审计工作,但是政府的审计任务繁重而审计力量又不够,因此,各种有效的审计方法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开展极其有利。
1、重点抽查法
此种方法的审计重点是:单价高的或者工程量大的项目、有关的计费标准等。目前,政府在投资项目的结算中普遍存在高估冒算现象,“三超”现象比较严重,重点抽查可以发现违法乱纪的行为并予以纠正,有效的节约了政府的财政资金。这种方法风险小、效果好、审计时间短。
例如,深圳某区的海关大厦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时,发现其投资较大,工程项目多,因此审计人员采用重点抽查进行了工程造价审计。经过排查,发现其天花进口矿棉板的报价80元/㎡,比市场同类高出好多,审计人员要求单位提供该海关报关单、合同和发票,同时又实地进行直接查询,经过多方取证,在证据面前,有关单位终于同意按56元/㎡结算,为政府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2、典型法
在造价审计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项目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是工程结算的典型问题。
2.1虚列工程项目、涂改原始签证资料
有些单位在送审资料时私自涂改签证,虚列项目,试图蒙混过关。所以就要求审计人员认真检查核实每一份文件的真假。例如,某单位在某工程造价结算时,在资料中把土方改成石方,人为的把工程的造价抬高。
2.2增加工程
有的承包商中标得到工程后,故意增加工程签证来弥补损失,造成某些管理者为了利益乱签证、补签证,审计人员通过仔细审查,发现签证的工作量远远大于实际。例如,一些管理者土石方的签证中会用到“大约”等模糊字眼来计算,土方数据不经过计算和说明,其真实性就大打折扣。
2.3重复签证
现场的管理人员对工作不负责任,或者素质不高,都会导致重复签证的产生。例如,某单位在进行潜水泵抽水台班的签证时,同时又签证了普通工人工日,多少技术工人等。潜水泵抽水台班价格中实际上包含人工工日价格,如果审计人员不清楚这些的话,很容易被这些人钻了空子。
2.4变更项目不变通
变更增加的项目需要增加造价,但是减少了项目以后反而反复计算而不扣除。例如,有些单位的竣工图纸上只标了增加的项目,减少的项目不做标注;有的拿走送审文件中的不利自己的资料,试图骗取财政资金。
2.5私立奖励项目、乱发奖金
某些单位自己设立一些比如节约奖、组织奖、合格奖等奖励项目,通过检查,会发现这些奖项好多都属于变相的自我嘉奖,大都不属实,所以不应该计算入工程造价。例如,某单位在合同条款中的质量要求等级为“合格”,但是同时又规定如果达到等级的话奖励10万元,工程建设达到合格是基本要求,本来就应该做到,所以设立这个奖项是变相的套取公共财政资金。
3、指标筛选法
该方法是通过常用配件、构件的材料指数和造价指数来审计。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分析项目的经济状况,找出误差相对较大的项目审计。比如标准的住宅楼或者厂房的建设,通过对建筑面积和钢筋的含量的具体分析,就能得出使用钢筋的大概数量。此方法发现问题迅速,审计效率高,但是必须要有相关的造价指数和工程指标。例如在对某个村镇的扶贫宿舍和厂房审计的时候,用此方法审计,发现厂房的造价成本较高,经查证,单位为了在固定资产登记的时候向银行贷到比较多的资金,所以把二次装修的造价并到一起,从而增加了成本。
4、分组法
在工程预算上,把一些工程量相近或者,有某种关系的一些项目编成一组,通过计算某个项目从而判断其他相类似的项目的工程量。例如楼面面积、装饰层、找平层、天棚抹灰、脚手架等可以编成一组,把楼面面积计算出,其他工程就能得到类似的量。分组法虽然可以节约审计时间,提高效率,但是对预算项目分组要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对分组法实行成本效益的分析以后才考虑使用此种方法。
5、参照法
结算工程的时候,建筑材料的品种和价格差别大,很伤脑筋。所以,查阅价格表,并对之前的结论进行借鉴吸收,通过比较,得到正确的数据。例如,某个信号灯工程中所用到的设备控制器价格参照了之前审计结论的价格;一些交通设施的价格的制定就是参照了交通管理部门的赔偿价格。使用参照法质量高、简单易操作,对建筑领域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等都适用。
1、对招标文件及相关条款要严格把关
为了防止在招标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索赔事件,在招标时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应该严谨,工程造价应该尽可能的明确,按照招标设计要求合理制定施工方案以及造价,把结算时可能产生的矛盾降到最低。
2、严密审核合同
应关注招标环节与合同环节的衔接,合同语言应表述完整清晰,对于在结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歧和各类影响的问题在合同中要提前明确。
3、工程量需要定期申报审批
建筑方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要严格按照合同执行,施工方工作量的申报有固定的时间,并不是自己随意控制的,过期付款顺延。
4、材料设备验收手续要完善
为了便于获得供应价格的优惠,也方便以后更好的开展维修保养工作,审核好的材料设备要办理核对验收手续,以确保和买卖一致。不同的施工单位要给出相同或相近的价格。
5、材料批价的审核制度要健全
核价单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申报厂家的产品能不能被使用,因此,材料的核价单不仅要精确,还要有统一的流程。
6、现场变更的技术审核要加强
现场变更要根据实际情况,避免后期施工造成的费用增加等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7、现场签证的审核要加强
为了减少签证发生,对隐蔽工程的签证应该客观,隐蔽部位要标示清楚,项目和质量完成情况要标明,现场签证的数据要写清晰。签证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处理,不得随意更改。目前大多数甲方在办理签证后,缺少验收手续,对于乙方在获得签证后是
否按签证要求去施工,则很少注意,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环节。例如,在地下室施工中,乙方常常以地下室容易渗透为理由,要求将基础部分素土回填改为3:7灰土回填,甲方在办理签证后,并没有很注意乙方是否按照规定来完成,结果乙方仅用少量石灰粉,用挖掘机洒几遍,用原土就回填了。8、竣工图纸要认真审核
为了不出现竣工后图纸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在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应严格把关竣工图纸,以便结算的精确以及后续维修管理的便捷。
工程造价审计方法多,优缺点不一,学会正确的选择对提高审计工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政府投资项目的标准和建设难度不一样,所以对审计方法进行选择时,要进行多方面考虑,做到科学使用。
参考文献:
主管单位: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办公室
主办单位:河北省墙材革新办公室;石家庄市粉煤灰综合利用和墙改办公室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8249
国内刊号:13-1187/TU
邮发代号:18-21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 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 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 ,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 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 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 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 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 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 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技术没有国 界),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 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 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 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 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 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 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 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民。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 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5提高研究水平
学术论文写作的目的:1:贮存科研信息 在科学研究完成之后,需对其研究结果立即加以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否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明与发现逐渐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复前人所做的工作,发生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就是贮存这些科研信息 ,使它成为以后新的发明、发现的基础,以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延续和发展,不断的丰富人类科技宝库。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正是凭借着这种连续性不断地积累、创造、再积累、再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学术论文是贮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 而写作论文则是总结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2:传播科研结果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对于科研工作,必须“开始它,完成它,发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为,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明,都是社会成员的个体劳动或局部承担的科研活动的结晶。对于全人类来说,很有必要将少数人的成果变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才能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论文付诸实施的。这种传播方式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也可以传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首次报道了利用克隆技术(无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绵羊,它无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因此学术论文也是传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且按照公认惯例,科学成果的首创权,必须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刊登在学术期刊上,方能得到承认,而新闻媒体传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认的。
3:交流实践经验 从事临床及医学科研工作一线的其他人员,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与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将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就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造福于人。
4:启迪学术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各种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通过论文的形式不断地探索与交流,并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二、抓工程建设,把质量当生命,公而忘私。
正如他的那句口头禅所说:工程是百年大计,要“铜帮铁底”。他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十几年在工地上的摸爬滚打,使他练就了一副过硬的识假打劣的本领。经他施工的大大小小120多项工程没有一项不合格,其中:获得处优良工程的不下20项;马莲渠改道工程、汉渠南干沟涵洞工程、贡碑沟涵洞工程、秦渠纪家湖涵洞工程、农场渠砌护工程、水利厅院落改造及道桥工程等获得了水利厅优良工程;1995年的管理处培训大楼工程被评为自治区优良工程;在1998年的红三干渠12标段工程施工中,由于他加强管理,狠抓质量,使该段被评为优质工程,受到了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指挥部的嘉奖。多年来,他总结摸索出了一套“四早五定三把关”的施工经验,即早安排、早勘测、早设计、早施工,坚持定方案、定任务、定人员、定资金、定时间,严把设计、审核、验收关。严格实行工程建设法人制和项目责任制,积极配合实施监理制。他注重规范管理,每项工程都要求签订,层层把关,按章操作,严格施工。他坚持原则,铁面无私。他的只看质量不看人情的严厉态度,使许多施工人员不寒而栗。他不分昼夜,坚守工地,为管理处赢得了安全保障和信誉。
三、抓制度建设,科学管理,因材用人。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他接手工程队以后,打破旧框框,建立了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公司后,又制定章程,完善用工合同,制订了详尽的《工程施工规范》等,并带头严格执行。
2、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打破喝“大锅水”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无论在工程公司当经理,还是在任副处长后、综合经营、工程时,他都制订了明确的奖罚细则,兑现起来也决不手软。
3、抓后备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使用年轻人,放手使用,给他们以锻炼机会。他提出每年抽调一批大、中专学生和各所的技术员上大工地实践锻炼,为全处培养了一批懂业务、会管理、能吃苦的技术人才。
四、抓经营管理,大胆改革,大刀阔斧上马新项目。
火灾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历程中所面对的一种典型灾害,一方面是由人类的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产生的非自然界固有因素所引起的,另一方面其自身又具有复杂的自然属性。因此,要实现灾害防治经济性和有效性的统一,就必须对包括火灾科学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诸方面复杂性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作为一门学科,火灾科学因科学问题集中、创新余地巨大,已成为一个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以及科技进步密切相关的有长期生命力的研究领域。
经过对火灾科学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孙金华教授已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火灾动力学,火灾风险评估与保险、未来能源利用中的火灾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构建了化学物质热自燃危险性预测的均温、非均温理论模型,发展了热自燃临界参数的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云雾火焰阵面前区未燃微粒子运动的数学物理模型,并从理论原理和实验上揭示了可燃性粉尘云爆炸下限比相应可燃性气体爆炸下限低的本质规律,与合作者一起创建了基于火灾双重性规律和统计理论相耦合的火灾风险评估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创建了建筑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概率预测模型。
自2002年回国后,紧密围绕我国火灾安全的重大需求以及世界火灾科学的前沿研究,孙金华立足于火灾科学基础与应用基础问题,与他的同事携手,共同构建了在国际上具有创新特色的火灾风险评估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实现了火灾风险的动态和量化评估,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的学术专著,为我国亟待解决的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该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馆等许多国家重大工程和公益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这一工作的基础上,他又率先在我国开展了消防与保险互动机制中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建筑火灾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概率预测方法编制了建筑火灾直接财产损失预测软件,构建基于火灾动力学和统计理论耦合的火灾财险费率厘定模型和火灾第三者公众责任险费率厘定模型。在scI高影响区期刊Risk Ana/ysi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并被国际同行评价认为“非常有科学价值”,撰写的学术专著《火灾风险与保险》被收入到当代杰出青年科学文库。
针对我国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频繁发生,事故后果非常严重的情况,孙金华教授以化学物质热自燃诱发火灾爆炸为研究突破口,创建了危险化学品热自燃危险性预测的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解决了国际基于小药量分析测试来预测化学物品热自燃危险性不准确的世界性难题,并揭示了无机酸对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分解的催化作用机理,他的成果分别发表在SCI高影响区期刊Jouma/ofPowerSource、Jouma/of Hazardous Mater/a/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并受到了国际学者的好评和广泛关注,为此他被邀请与国际学者一起合作撰写并出版了英文著作New Research on Hazardous Mater/a/s。
在“造福”中升华人生
尽管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以及工业火灾研究室主任,孙金华教授并不是从最初就把研究方向锁定在火灾安全科学领域的。
他的转折始于1995年。那一年,他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远涉日本,于东京大学进行深造。他的导师就是世界火灾科学界顶级学者,时任国际火灾安全学会主席的平野敏右教授。细论起来,平野敏右教授仿佛是火灾科学界的“普罗米修斯”,将国际火灾科学领域的先进知识传播到中国,并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火灾安全事业的发展,先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追随平野教授,孙金华开始正式接触火灾,并深入研究了火灾动力学规律及防治技术。1999年4月~2002年3月,他先后以“重点研究支援研究员”和“外国人特别研究员”的身份分别受聘于日本学术振兴会以及日本科学技术厅,在日本国立消防研究所从事燃烧学、安全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名师出高徒,到本世纪初,在国际火灾科学领域,看上去入门不深的他已经崭露头角,甚至引起了我国火灾科学之父范维澄院士的注意。
2002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的支持下,他毅然回国,成为该领域的第一个特聘教授。在范维澄院士主持的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他获得了一个非常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研究平台。
X把全部心血献给草原生态建设,足迹遍布X县。特别是近年来,X带领团队技术骨干大胆试验,探索适合X地区沙化草原治理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工作中,从牧草补播、鼠虫害防治到围栏封育及工程实施的各个技术环节,X都严格按照项目方案设计要求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了项目地区技术负责人的积极作用。
令人惊喜的是,在取得显著生态效益的同时,当地草原生产功能得到基本恢复,其成功经验在全省其他适宜地区得到应用,真正实现了科技推广,造福一方,既构筑起辽西北生态屏障,更使得生态环境得以彻底改善,同时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及当地草原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由X主持、参加及推广的重大科技项目,累计实现新增纯收益达X亿元。
与此同时,X还承担着草原植保工作重任。为此,他积极开展鼠虫害防治、草原病害毒害草防治、草原防火站等项目建设,为草原植被保护工作付出了极大努力。他带领团队在全省率先组建了草原鼠虫害测报室,创建了鼠虫灾害上报信息平台,为及时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理论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也进入了新阶段。国内外对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相关的学术论文也有很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国际有关STS的现状研究
2010年4S学会( 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年会在日本东京召开,这次会议内容表现出了更多的学术比较性,许多学者开始反思欧美的STS研究传统,主张建立多文化视角中的STS研究。开始关注各种各样的全球问题,其中探究全球问题解决中的科技与公共政策的论文数量为最多,表现出了区域化、复杂化、多元化、经验化和现实化等特征。
相关的学术论文还有马会端,陈凡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国际STS研究的多元化走向――第24届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会议述评》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国际STS研究的多元化走向――第24届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会议述评》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STS的多元化研究趋势,在既定的大会主题下,学者们分别对埃吕尔技术社会思想,技术与能源环境政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也涉及STS教育、技术民主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建构、技术伦理、技术创新等诸多层面的问题。既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又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角度,对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交流。
2 中国有关STS的现状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历史上给人以"傻、大、黑、粗"的形象也随着科学的进步正在向生态水利、生态工程上发展,且很多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1堤防工程生态技术必要性
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各地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经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加强河流的生态建设。比如生态型护坡技术,堤防绿化措施等。但是这些技术经验还缺乏系统的总结,也迫切需要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导则的指导,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
2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2.1有关防洪工程规划的原则。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方面应加强,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以往的治河工程着眼于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也常常忽视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建议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平时的设计当中除说明需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是生物群落(动物、植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对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2.2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因此,针对有关条款,建议补充或强调以下要点:在堤线布置原则中,补充说明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在确定堤防间距时,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2.3河流断面设计。自然河流的纵、横断面也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浅滩与深潭相间。因此设计规范中应提出河道尽量要做到河床的非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避免因规则断面而导致流场的均一化,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并有助于与自然风景相协调。与上述设计相对应,需要推广使用一些与非规则断面有关的水力学计算方法和配套的实用工具或计算机软件包。
2.4岸坡防护。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2.5景观建设。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可以强调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等。
2.6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建议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其它辅助保护措施,如它处养育等。取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要求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
科技增收:带来农民欢笑
隆冬时节,温暖如春的盈江县旧城乡,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隋启君研究员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选育的冬季马铃薯专用品种“抗青9-1”已进入收获期。经盈江县农技中心田间测产,平均亩产1602.1千克。其中亩产商品薯1500.6千克,大薯率87.6%,按当地市场售价计算,平均亩产值达2044.5元,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可喜的收益。种植户板小红乐滋滋地告诉记者:“种植抗青9-1不仅上市早,卖价高,而且还可以再种一季西瓜,相对其它品种等于多拣了一季的收入。”
这,只是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冬季农业开发和小春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集中展示的一个缩影。
2009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推动省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工作有效实施,支撑和引领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省农科院组织实施了旨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八百双倍增”工程。
围绕工程实施方案中的“八个一百”工作内容,省农科院充分结合学科优势和科研项目实际,通过派出科技核心成员、科技培训和支持企业发展,推进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百亩核心展示和推广应用等措施,有效地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充分发挥科技对增产、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如今,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已在云岭大地开花结果,造福一方百姓。
或许数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省农科院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提高服务“三农”能力上取得的成效和所作的努力:
2009年,省农科院全省累计示范推广优良品种191个,推广实用技术146项;建立各种作物新品种与实用技术百亩核心示范129个,增收490.9万元,示范推广112万亩,增收15856.6万元,带动辐射1003.8万亩,增收116644.3万元;完成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101个,项目区人均纯收入平均增收447.1元;支持77家农业企业发展,企业实现增收695.1万元;培训地方科技人员和农民68885人次、州市学科带头人631人次。
科技兴,产业富,农民笑。
据不完全统计,依托“八百双倍增”工程,省农科院2009年在全省各地仅是水稻就示范了43.38万亩,其中百亩样板19个,面积1900亩,带动面积430万亩;玉米新品种云瑞、珍禾系列在全省推广330万亩,遍布各个州市,玉米系列品种全省样板平均单产比主推品种增产80公斤以上,增产粮食41.96万公斤,带动面积达25.68万亩;在成果转化中,该院自主选育的“云大麦2号”最高单产720千克,百亩连片平均亩产629千克,刷新两项全国纪录;水稻新品系“云粳30号”在陆良高产创建中平均亩产806.1千克,较当地品种增产150千克;花油系列油菜品种在保山万亩示范平均单产超过200千克。此外,甘蔗种苗温水脱毒、水稻湿润浅旋节本增效耕作等一批技术也开始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丰收带来了农民的欢笑。弥勒县章保村农民武永祥道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田间地头指导我们种新品种,用新技术,我们才获得了丰收。科技是真佛,谁拜谁受益呀!”
推动创新,加速转化,农业科技正在云岭大地展现魅力。
攻坚克难:举全力推进
早在“八百双倍增”工程酝酿之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何兴泽就多次强调,有为才有位,农业科研人员取得的创新成果,不能仅只停留在评职称评奖项层面上,更重要的是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让研究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生产力,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造福于民,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面向‘三农’书写新的篇章,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把成果留给广大农村和农民”,何兴泽向全院农科人员吹响了打一场科技成果攻坚战的号角。
“八百双倍增工程是省农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等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服务‘三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省农科院院长黄兴奇对八百双倍增工程有着深入的思考。
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省农科院党委、行政领导班子统一认识,理顺发展思路,下了大决心,将2009年定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年,结合省科技增粮和科技推广计划的部署,启动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全方位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力争在成果转化上取得重大突破。
从2009年起,省农科院每年派出100名高级研究人员为核心的科技服务队伍,示范和推广100个农作物优良品种和100项先进实用技术,部署100个百亩连片核心示范区,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选定100个有代表性的自然村作为增产增收核心试点村,重点支持100个农业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培训100名州市级农业科技学术技术带头人。通过工程实施,使核心示范区、试点村粮食单产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倍以上,充分发挥科技增粮、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
“八百双倍增”工程蕴含着丰富内容,也承载着省农科院大幅提高科技服务“三农”能力的迫切愿望和决心。
“攻坚克难”,省农科院副院长范源洪用简短的四个字来形容省农科院不负使命,促农增收的心态。
“八百双倍增工程点多面广,几乎涉及全省所有州市,涵盖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花卉、甘蔗、热果、蔬菜、间套作技术等多个农业研究领域,面临着工作经费缺乏,院内各所间工作推进不平衡,院内各所间、院内与地方之间协调、沟通和配合难度大等诸多困难”,范源洪表示:“不管困难有多大,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八百双倍增工程是农科院3项重点工作中的亮点工作,必须举全院之力全面推进。”
为此,省农科院成立“八百双倍增”工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下属各研究所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由所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确保专项工作的实施与管理;各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人负责统筹本作物和相关作物的方案设计、技术保障措施、服务团队组织等工作。同时,该院还建立起科学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加强专项工作问责制和督办通报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创造经验 :走活成果转化一盘棋
“实施八百双倍增工程,经验之一在于全院品种、人才、技术资源实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整合,做到了统筹规划,科学实施,走活了全院科技成果转化一盘棋,”省农科院科技产业处副处长、“八百双倍增”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俊总结说。
省农科院下属15个研究所,有97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十五”以来承担完成国家和省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6项,其中二等奖以上奖项占全省农业高等级成果奖励的近40%。育成稻类、玉米、麦类、油料、豆类、薯类、甘蔗、蚕桑、花卉等各种作物新品种117个,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农业领域。然而,尽管有这么好的资源,但以往的项目实施主要是依托各个研究课题进行,单打独斗,并没有形成合力。
“八百双倍增工程实现了全院资源的高度集成,做到了全院上下齐心,全体总动员,这在全院前所未有。”张俊说,八百双倍增工程的实施,打破了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局面,项目、经费和人才得到全面整合。就拿实施经费来说吧,除了积极争取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与省粮食高产创建、粮食作物间套种、玉米地膜、优势特色作物和冬季农业开发等项目和经费对接外,还将各个研究所、各研究课题项目经费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做到重拳出击,重点突出。同时,通过对全院人员、品种实行科学规划,统一调度,集中力量,有力地推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经验之二,着眼三年计划,实现整体统筹,分级有序推进。“八百双倍增”工程实施期为3年,分院、所两级分级负责实施。院层面出台“八百双倍增”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工程总体任务目标、工作内容,重点做好全院性的重点新品种新技术集中展示和16个州(市)学科带头人的集中培养培训;各研究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作物优势,结合科技研究项目,重点做好相应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种植核心示范和推广应用。在各项目点,省农科院创新性地建立起领导联系和专家分片负责制度,实行核心示范点点长制、增产、增产核心村村长制,下设科技骨干,各负其责。在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各科技核心专家、科技服务团队分乡镇、村和农户开展蹲点服务,把各项技术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位。
“去年实践下来效果很好,全院上下真正形成了一盘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这为今后工作拓展了思路,积累了经验。”范源洪表示,2009年是八百双倍增工程实施的第一年,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今后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长效机制,让农民从科技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躬耕田野 :为了大地丰收
“八百双倍增”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广大农科人员的辛勤付出。
卢义宣研究员是“八百双倍增”工程嵩明万亩水稻集中示范点的“点长”。这位在农科战线上勤奋耕耘多年的著名水稻专家最大的心愿就是竭尽所能,为农民多办点实事。“农村需要新的品种、新的技术,更需要科技人员下去。”为此,他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实验室和大田里。2009年卢义宣负责的云光109、云光101百亩水稻核心示范区大丰收,实测验收平均亩产达849.56公斤,获得了冷凉高海拔地区粳稻的高产。“老百姓反映米好吃,价钱也卖得高,只要对老百姓有利,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想方设法继续做下去”,卢义宣信心满怀。
在甘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甘蔗所病虫害防治专家黄应昆研究员像往常一样,马不停蹄地奔赴德宏、红河等甘蔗主产区,围绕当前甘蔗田间管理,结合机械大培土、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在田间一线指导农民。“边疆农民有土地,有资源,但没有技术”,为甘蔗这一甜蜜事业传经送宝,让更多农民品尝科技甜头,黄应昆觉得,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
“春天,就来这里教农民播种,夏天来察看陆稻长势,对农民进行中耕管理和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到了秋天更忙,要和农民们一起收谷子、测产和留种,1年里究竟来了多少次,我也记不清了。”长年累月奔波在田里,文山州砚山县盘龙乡凹龙科村1150亩“陆稻玉米间种”标准化样板负责人,粮作所陆稻专家徐鹏副研究员被晒得面色黝黑,卷起裤管下田,谁也认不出他是个农科专家。“户口在昆明,工作在州市”,徐鹏的幽默,道出了农科专家的辛劳,也浓缩着省农科院专家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恪尽职守、躬耕田野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