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0-21 09:30: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篇1

怎么样才能实现使学生具有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的能力呢?除了学生从教师的课堂教授过程中领会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学校、以及学院安排的实践活动外,毕业论文或科研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本科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之后,都附有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作为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这两年教育部和学校也都提供资助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毕业论文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工作,不是写教科书,不是写文献综述,而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是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北京高校非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方案(试行)》对毕业论文提出三个评价基元。第一评价基元,是评价选题质量,要求选题体现本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基本要求,选题要能够解决本专业的某个理论、方法或应用研究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第二评价基元,是评价综合运用知识、文献、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基元,是评价论文或设计项目在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对毕业论选题提出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行性的要求;对科学方法的运用提出了论证充分、论据确凿和逻辑性的要求,对论文的写作和文献引用等也都提出了符合现行科学论文标准的要求。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毕业后在各种岗位上会面临接受领导和客户交给的工作委托,撰写调研报告、写计划书和专题研究报告等。所有这些委托都向我们培养的学生提出发现问题及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实施的挑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本的科学素养,是高等学校应当给予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或科研创新项目活动就是这种重要的给予之一。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是直接尝试用现代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好机会,更是直接尝试锻炼和展现自己科学素养能力的极好机会。

学生毕业论文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也是反映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水平和教师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在检查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评语中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选题判断有误,把写教科书的选题、写文献综述的选题、把超出自己专业能力的选题,都作为合格甚至优秀的选题批准开题,甚至成绩也评为优秀;一些评语不能判断毕业论文在立论、分析、写作和文献评论等方面的问题,评语抽象笼统,优缺点缺位等等。这种现象不仅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存在,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也是存在的,有时甚至还很严重。这些都反映了教师本身有待于改进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管理层有待改善对论文评阅环节的控制。当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完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挑战时,实际上也折射了我们在指导学生培养毕业论文写作能力和整体管理能力上的缺陷。教师阅读和评论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是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职业责任所必需之外,还有两个有利于教师的“利己主义”理由:一是,检查和锻炼、提高我们自己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阅学生论文中所得到提高的这些能力,不仅有助于教师之间的学术批评与讨论,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校外其他部门委托的各种评阅工作。二是,学生选题的多样性、资料和证明的方式多样性也为指导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指导和评阅学生的论文实际也是我们从学生那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和好机会。

篇2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以下简称教育部24号令)中对辅导员的定位是:“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而研究生作为高校学生当中的特殊群体,具有思想多元化、年龄层次差别大、导师负责制等特点,这就为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一、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现状

在教育部24号令中规定,“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9年8月,广东省印发了《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粤教工委思[2009]16号)(以下简称《办法》),其中要求“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高校应按一定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教育部24号令和《办法》下发以来,省内高校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都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总体来看,各高校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建设重点仍然是放在本科生辅导员队伍上,对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存在很大的模糊性。

1.研究生辅导员数量较少,缺乏一支成熟的专职研究生辅导员队伍

教育部24号令规定按照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数量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我校现有14个硕士点和2个专业学位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84人,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158人。根据学校研究生人数超过50人的学院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的基本原则,6个培养学院(教学部)中只设有3名专职研究生辅导员。除了研究生辅导员相对短缺外,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因为许多高校的研究生辅导员由年轻教师或在读博士生兼任,即便是专职辅导员也存在着研究生管理经验不足、工作方法没有针对研究生的特点等问题。

2.研究生辅导员定位和职责不明确,导致教育、服务职能发挥不到位

目前,高校中对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一般没有明确规定,常与研究生管理秘书的工作交叉或重复,导致辅导员的工作多以管理为主,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另外,高校普遍存在研究生专业点多,一个学院的研究生辅导员往往同时带几个专业、几个年级的研究生。而且在体制上如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归属不明确,也对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笔者作为专职的研究生辅导员,实际上承担的是研究生秘书的职责,带3个年级4个专业的研究生,虽然研究生总体人数不多,但日常管理工作细致琐碎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时间,很难更好地顾及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更高层次的服务。

二、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研究生在高校中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多元化,社会阅历较丰富,有独立的思维和处事方式,这些特点决定了要采取适合研究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而要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生辅导员首先应该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明确角色,理清职责。

1.做研究生的朋友和知己

研究生群体有其特有的问题与困难,同时要面对学习、科研、就业、恋爱或婚姻、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研究生辅导员不能仅仅停留在与学生建立师生关系的层面,更应该与他们进一步成为朋友、知己,将教育方式从上对下的说教方式转化成为平等的引导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笔者是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担任研究生辅导员,所带的研究生很多时候将笔者看成是他们的师姐,所以在工作中很容易和研究生像知己朋友一样进行沟通和交流,也深刻地感觉到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对全面深入了解研究生的情况和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2.做研究生学术上的探讨和交流者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内容。因此,作为研究生辅导员,要想与研究生进行深入交流,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在学术方面有所专长,才能更好地让研究生信服,从而有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笔者在工作期间,始终没有放弃本专业的学习和科研,因为所带研究生(农学)与自己所学专业(管理学)分属不同学科,为更好的与研究生交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笔者经常向学院的导师学习请教,了解农学领域的科技前沿知识,掌握学院每位导师的科研情况以及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的内容和实验进展。如此不仅与研究生有了更多交流的话题,而且对他们应如何规划研究生三年的学习、实验、论文写作也能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3.做研究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这样描述师生关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致,不为而成。”作为研究生这一高学历群体的辅导员,研究生辅导员尤其应该率先垂范,拥有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质,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对研究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研究生学习的榜样。笔者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严格要求自己,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为师的角度努力向能成为研究生榜样的方向努力;在为友的角度,也通过一些交流的机会,向研究生介绍自己读研期间在学习、科研、社会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在校期间获得省级优秀研究生称号的成绩和曾担任研究生团委副书记的学生工作经历,也使所带研究生对笔者所介绍的经验较为信服,对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4.做研究生的心理咨询师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通过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来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据一些相关调查的结果显示,面对学习和科研的压力、就业和择业的压力、恋爱、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困扰等问题,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近年来,高校研究生因为毕业论文、就业或感情等问题而自杀或杀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要做好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就要求研究生辅导员不断加强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研究生从一入校开始就跟踪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为更好地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在担任研究生辅导员近两年的时间里,笔者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加强心理健康辅导的能力和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以适应工作中的需求。据笔者了解,我校几乎每届研究生中都存在宿舍矛盾、实验室矛盾,毕业论文进展不顺甚至严重到无法参加答辩或答辩不通过,农科类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很难找到理想工作等情况,而这些问题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教育,则很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笔者通过经常与研究生交流来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学业、经济、心理压力等方面的情况,在学院、研究生处、导师的帮助下对本院研究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及时和有效的处理。

5.做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

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毕业寻找工作也存在诸多困难。而且研究生就业和择业有更多的问题与困难:研究生普遍年龄偏大,一般都已进入婚恋年龄,有的已经结婚生子,因此毕业择业时,还要考虑未来工作与家庭安排的关系;作为高学历群体,研究生普遍期待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工作,有时会陷入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研究生在校期间主攻科研,一般不像本科生那样重视社会实践和实习,在择业中可能比本科生更缺少相关的经历。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应当从研究生的这些特点出发,从研究生入校开始,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学习、科研之余积极加强社会实践和实习的锻炼;帮助他们疏解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产生的压力和心理问题,勇敢面对竞争与挑战。我校已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但研究生还未设置相关的课程。并且学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每学期会送申报职业指导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的本科生辅导员到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指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但对研究生辅导员,学校还没有提供相关的培训指导。由于研究生的特点,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也需要更高的水平,但由于缺少专业培训,笔者目前为研究生就业所作的也只是提供就业单位信息和就业政策的指导,还未能为研究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引导,这也成为笔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6.做研究生的服务者

高校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思想,本质就是要坚持为学生服务。作为与研究生联系最多的辅导员,要以研究生为本,真心诚意地为研究生服务,做好研究生与学校、学院、导师、任课教师、家长之间的联系工作。从关心研究生的政治进步入手,全方面地关心他们的科研、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校提出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关爱、更多交流和更多激励”。笔者在工作当中,认真为研究生服务,除做好常规性的工作外,主动了解研究生的需要和困难,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解决,即使解决不了的或没能很好解决的,也会及时给予反馈和说明。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

[2]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粤教工委思[2009]16号).

篇3

优化声乐研究生教学的目标和内容1.区分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目前高师声乐研究生分为学术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三种,笔者认为不管哪种都要遵循声乐教学规律,培养的方向要因人而异,培养目标因不同层次需要而不同。有的学生在歌唱表演方面具有很高的天赋,可以作为专业型的人才来培养;有的学生声乐条件一般,但是乐感和素质尚可,可作为学术型的人才来培养。艺术硕士要注重艺术实践,音乐会的演唱要出色;学术硕士要注重论文写作,提升学术水平;教育硕士要注重师范功能。2.声乐教学内容要多元化。高师和综合大学培养的声乐研究生应该在一专多能的基础上思考并总结声乐演唱及教学的规律、理论并加以传承。在声乐技能技巧方面,高师的学生比不上专业院校的声乐演唱专业的学生,但是作为以师资培养为目标的高师声乐教学,追求的不是演唱高难度的声乐作品,而是追求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作品的涉猎范围能够广而全。在研究生的技能训练方面,高师的声乐硕士除了声乐技能外,还应具备一定的伴奏能力,可以在培养方案中加入钢琴课,或者钢琴伴奏课;研究生的英语没有涵盖专业术语,很多研究生看不懂专业的英语文献,可以在研究生的英语中开设专业英语术语课程。另外,建议开设心理训练等方面的课程,通过心理暗示来帮助学生在表演上、教学上起到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加强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也是极为重要的,建议在课程培养方案中加入声乐教学法、教学理论,甚至是中文课、哲学课、美学课等文、史、哲的课程,使得研究生的知识层面要高于本科生。还应该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让他们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反思问题,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不断的实践,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生的培养还应该考虑市场需求,为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培养所需人才,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3.声乐教学质量要提高。在研究生阶段,学术硕士一般开一场音乐会,艺术硕士开两场。毕业音乐会要求学生的演唱风格要多样化,不能只有一种类型,应展示出对不同风格作品的驾驭能力。美声唱法的学生应演唱意大利语、德语、法语歌曲和中国民歌,民族唱法的学生应演唱戏曲和地方小调。音乐会应该有一定的规格,应注重学生歌唱艺术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而不是纯粹的技术。对美声唱法的学生应加强语言训练,让他们深层次地学习意大利语、德语和法语,而不只是注重语音训练。这样学生才能真切理解歌词的意思,舞台上准确地表达作品,在交流的时候更加自然。民族唱法的学生要求更多地继承传统和创新,努力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声乐文化,并在唱法与作品上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创新。研究生的专业课可以用声乐理论的教学和研讨性的教学来补充简单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知识单一、视野狭窄的情况。4.搞好声乐研究生的艺德、师德教育。艺术硕士毕业后主要去文艺团体当演员,文学硕士和教育硕士毕业后主要是入校当老师。作为一名艺术家只有具备优秀的艺德,才能被广大人民的喜爱,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作为一名教师,优秀的师德是立身之本。很多的文艺团体、院校采取以老带新的做法,引导新人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但是这都是研究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开始的。如果在研究生期间就开展师德教育,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上的不适,减少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几率。

篇4

让我们来看看今年5月26日黄建始教授留在微博上最后的声音吧――

“这次感冒一直干咳不好,病情反复三周了。大多数人对健康是叶公好龙,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明白一张一弛休息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几天前的我。

……本该好好休息,让身体有个恢复的过程。想到数月前答应参加湖南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6号又去了长沙。这期间还熬夜审稿改研究生毕业论文。结果7号讲课后马上不行,发烧,躺了一天。第二天抱病回京。继续忙。接着又上井冈山7天紧张培训。身体受不了有病了。

我之所以详细描述是想说明健康道理我们都懂,其实关键是真正摆在什么位置。身体力行比什么都重要。要理论,更要去做……

面对自己的健康,有时是必须自私的。光考虑其他,耽误了健康,考虑其他也无能为力”。

这段微博透露出这样一些信息――

其一,黄建始教授一直是在身体和精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开展教学、研究和科普工作的,而黄建始教授所患的多发性骨髓瘤,其重要诱因之一就是过度劳累。

其二,经过病中反思,黄建始教授发觉很多人,包括自己对于健康所抱的都是叶公好龙的态度,理论上说得很好,却没有身体力行。

其三,很多时候,自己是因为工作和杂务缠身“被不健康”的,这个时候就应该“自私”一点,站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高度,抛开一切为健康让路。

由此可见,掌握健康知识的多寡并不能决定自身的健康与否,只有把理论付诸实践并持之以恒才是获得健康的王道。

篇5

近年来,随着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规格、大批量、高层次的特点。专业学位的设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积极尝试,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的历史较长,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而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发达国家的相关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总结并合理借鉴。

1.专业学位的特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深入理解专业学位的特性,是开展相关的招生和培养工作的前提。从目标来看,学位大体上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学术”研究为方向的学位,另一类是以“专业”实践为方向的学位。它们分别体现两种不同的倾向和价值观念。学术学位教育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学”,即理论与研究;而专业学位教育则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术”,即实践与应用。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是从事带有明显的某种特定职业背景的工作,如教师、医师、会计师、律师等。这些专业人士一般来说具有六个方面的特点: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深入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知识;具备熟练技能及出色的实践表现;在理论、实践活动中不断学习;在不确定情境下的判断及决策能力;整合知识及管理控制能力。

2.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

2.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在二战后专业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在博士研究生层次,全美有500多个学科领域可授予博士学位,除传统的哲学博士以外,有56种博士专业学位。在硕士层次,专业性硕士学位种类众多,建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图书馆科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硕士培养规模很大。到90年代,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总数的55%以上。

2.2英国。

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培养,其教育质量基于毕业生学习产出维度进行评估。英国工程硕士毕业生学习产出分为一般学习产出和专业学习产出。英国工程博士的能力评估包括: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工业设计与社会需要的判断能力;团队精神与领导能力等。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专业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比重的75%左右。

2.3日本。

近年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发展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日本专业学位发展过程中,显著特点是将专业学位的设置与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直接挂钩。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定义,专业学位教育是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它一般根据某一特定行业而设,而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等基本准入条件。

1999年9月文部省(2001年后改名为文部科学省)修改研究生院设置基准,创设专业研究生院。2010年,日本在会计、法律、公共政策、教育、公共卫生、技术管理、知识产权7个领域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院84所。

3.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教育规模较小。

虽然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在最近几年有较大的发展,但专业学位教育规模与实际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攻读专业学位的在校研究生数量,仅占在校研究生总数的25%左右。

3.2社会认同度不高,就业前景不清晰。

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的心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硕士相比,还是“矮了一截”。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画等号,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出台的政策,毕业后就业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肯定会处于劣势,用人单位尚未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3.3教师的不全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化倾向。

专业学位应运而兴,但是问题还是存在: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由谁来培养?现在的大学教师,大都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还是以课程教学为主,对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用型要求。

3.4专业学位与职业或岗位任职资格之间的衔接不紧密。

目前,我国除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与国家“注册风景园林师”职业资格有一定联系外,其他专业学位都没有与职业或职业资格相关联。我国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中明确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

4.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启示

4.1加强媒体宣传,增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

利用强势媒体进行正面引导,逐步增强人们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教育的认识。要使人们认识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自身特点: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人才理论基础扎实,实践与应用能力强;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授予相应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4.2推行人性化和弹性化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首先,逐步扩大高校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自和灵活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选拔性考试,需要突出个性化的特征。高校应按照自身情况合理设置招生专业,招生考试需要更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其次,学习与教学方式体现灵活性。可采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教学方式,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知识容量有限性的缺陷。老师可通过各种网络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也可以采用远程教育的手段进行教学,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答疑和论文指导。

4.3实现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创新。

我国高校应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树立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教育理念。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计划等方面,应依据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而定,做到针对性强,学有所用,多为地方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4.4加强培养环节,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单位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要使所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能被社会接纳,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要在培养环节上下工夫,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深入研究与专业学位相适应的相应职业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同时,教学还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使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能很快在用人单位里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独立研发能力。这样才能使用人单位充分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才能使毕业生更具价值、更有社会吸引力。

4.5调整课程体系,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匹配。

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匹配,就实质而言是一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有很多种行业资格考试,如司法考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将这些执业要求列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既能让学生学到标准要求或行业规范,又能增强其取得执业资格的能力或从业能力。具体的衔接方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要条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职业资格考试的优惠条件,即参加资格考试时可免除部分(或全部)科目考试。

4.6实现专业学位论文的创新。

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有些专业可以不要求写学位论文,而以有一定技术性、创新性和应用推广价值的调查报告、毕业设计、技术革新方案等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有的专业适宜要求做学位论文的,论文撰写则可以以工作岗位和承担课题等为依托,使研究与工作实际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保证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应用价值。

4.7大力加强基地建设,推广“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离不开相关职业领域的支持。要加强与地方行业的联系,研究行业的特点、需求,将相关专家引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来,实行校地联合、校企联合。培养单位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重视构建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可聘请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担任教学实践指导,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培养;对“双导师制”中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职责进行细化,实施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Kelly,G.A.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M].NewYork:Norton,1955.

[2][美]B·R·赫根汉.文一,郑雪,郑敦淳,等译.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324.

篇6

(一)作品的搜集、整理和校注

蒙古族汉文创作研究方面目录整理工作起步较早。1980年至1981间朱永邦先生搜集整理出了《元明清以来蒙古族汉文著作作家简介》,连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收录了58位作家,作了简单的生平简介,并附以著作名。后又有翟胜健刊于《民族文艺论丛》(现已不多见,无法考证收录作家的具体数字)的目录。两位学者的目录搜集为后来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1984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代蒙古族汉文诗选》(王叔磐、孙玉溱)选注了86位蒙古族作家的330多首汉文诗,这本选注是至今为止收录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比较全面,且选注作品比较多的诗选集,为后来学者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文本资料。此外,有些学者把蒙古族汉文创作译为蒙古文,付之以刊刻。丹碧和星汉编著的《汉蒙合璧古代蒙古族汉文诗词选》(2002年8月)用蒙汉合璧的形式蒙译了49位作家的108首诗歌,博、博彦在《清代蒙古族汉文诗选》(1999年)里蒙译了45位蒙古族诗人的160首诗歌。这两本书为广大的蒙古族学者认识和研究蒙古族汉文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媒介。《古代少数民族诗词曲家研究》只收录了蒙古族汉文诗人阿鲁威和梦麟。古代蒙古族汉文诗人中有诗集留存下来的很多,但都是未校注的线装本,现见于世面的校注本只有三本。孙玉溱主编出版了《那逊兰保诗集三种》(1991年),张凌霄校注了倭仁的《倭文端公遗书》11卷,题为《倭仁选注》(1992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池万兴校注了和瑛《西藏赋》(2013年齐鲁出版社)。而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第一次被编入文学史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情,1989年荣、苏赫等人主编的《蒙古族文学史》收录了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被冷落的文学遗产才在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以上学者所搜集、整理和校注的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作品为我们探索,研究文本内涵提供了既便利又有价值的资料。

(二)作家生平的考证

对于古代作家、作品的考证工作是既艰巨又考研耐力的工作,但对于渐行渐远的古代文学作品和作家不去做考证的话我们的文学评论研究就会面临有失准确、严谨的学术问题,为此对于迎难而上,孜孜不倦的前辈们感到由衷的敬仰。在古代蒙古族汉文作品和作家的考证中对于单个作家、作品的零星考证较为多见,而对于整个群体的考证存在很大的空白。白、特木尔巴根老师编著的《古代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考》是迄今为止较为全面考证古代蒙古族汉文作家、作品的著作。著作中写到“我们已整理出170余人的创作目录,其中刻有诗文集的作家已逾80余名。这又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文学遗产”①该著作从元代蒙古族帝王的汉文创作考略,出身贵胄世家之作家考略,科第出身之作家考略,明代蒙古族作家考略,博明生平事迹考,翰宛名流梦麟、法式善、锡缜考略,边疆重臣松筠、和瑛、三多考略,八旗蒙古作家考略等部分,对元明清三朝主要的蒙古族汉文作家、作品做了详细的考证,并附有现存古代蒙古作家汉文创作及见录,主要作家传记资料擷要,古代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研究论著要目等,这些考证、记载不仅为我们这些后辈们研究古代蒙古族汉文作家、作品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资料,而且还引导着年轻的学者们用严谨的态度探究学术问题。细查作品、作家的考证史不难发现在众多作家的族属问题上争论最多的莫过于元代作家萨都剌,对萨都剌的族属大致有蒙古族,色目人,回族,汉族等不同观点,目前尚无定论。现聊举一二例,仅供其作为参考。云峰老师1995年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上发表“元代杰出的蒙古族诗人萨都剌”,认为萨都剌为蒙古族。房建昌在《江汉论坛》(1983-02-10)发表“萨都剌为阿拉伯人”的论文,认为萨都剌为阿拉伯人。周双利《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2-31)发表“略论萨都剌的家世与族属”的论文,认为萨都剌为色目人。刘守刚在《中国民族》(1988-08-28)发表的“萨都剌的族籍”一文,认为萨都剌的祖籍为回族。对于萨都剌的祖籍问题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近50年的时间里,学者们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公开发表的论文100余篇。此外,因清代蒙古族汉文作家博明的生平资料未见与官载书,故对博明的生平也有零星的考证研究。如:王荔《文学界》2012年6月上刊登的“清代蒙古族诗人博明研究述评”。白、特木尔巴根老师著的《古代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考》里旁征博引更为准确 、明了地论证了博明的生平,履历。除外有些学者对蒙古族汉文作家的家族成员开始研究和考证。如:米彦青在《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年3月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清代中期蒙古族家族文学与文学家族”,贾熟村在《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6月)刊登的“晚清社会的倭仁家族”等。除外,对于其他的作家的生平,履历也有零星考证和论述。对于作家生平的考证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作家作品内涵和理解时代文学的全貌。

(三)对作品的解读和评价

对古代蒙古族汉文作品解读和评价成果较为可观,对于单个作家或者单篇作品的系统研究也偶有可见。就作品研究现状看,对清代蒙古族作家的汉文创作探索和研究的较多。如:法式善,和瑛,那逊兰保。西北师范大学的2009级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王娟娟的硕士毕业论文“法式善及其诗歌研究”,依据法式善现存三千余首诗作,分类介绍法式善诗歌的题材意蕴,同时解读诗歌作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法式善诗歌的总体风格,以及含蓄蕴藉、富有禅味,运用孤清幽寂,高洁脱俗等意象组合的艺术特色。对于清代蒙古族汉文作家法式善的研究更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中央民族大学2004级硕士李前进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法式善《梧门诗话》美学观”,针对法式善诗学主张和观点做了详细的阐述。除外还有新疆师范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黄建光的硕士毕业论文“《梧门诗话》诗学思想研究”等等。对和瑛的创作来讲,《西藏赋》系统研究的较多。内蒙古民族大学2003级硕士乌日罕的研究生论文“清代西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评《西藏赋》”,从《西藏赋》内容,文体特征和文学、社会价值等多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西藏民族学院2006级硕士孙福海硕士毕业论文“卫藏方志 雪域奇葩”也较详细地评析了和瑛《西藏赋》。对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的创作研究主要围绕着《芸香馆遗诗》展开的。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玉霞2005年6月编写的硕士毕业论文“那逊兰保和她的《芸香馆遗诗》”首先,援用可靠的历史文献考证了那逊兰保的生年,世系。之后就《芸香馆遗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据以总结概括那逊兰保的诗论。最后援据《芸香馆遗诗》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论述了那逊兰保的生活观。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李晓涛2006年6月述写的毕业论文“清代蒙古族诗人延清及其《庚子都门纪事诗》”对《庚子都门纪事诗》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思想内容作了较为详尽的阐释。除外对元代蒙古族汉文诗人秦不花、伯颜,清代蒙古族作家梦麟、博明,倭仁,松筠创作也有很多零星解读和研究,在此不一一举例评述了。

二、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研究存在的问题

1.对作品的选注、校注存在很大的空白。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是蒙古族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各民族文化、文学交流的见证,蒙古族汉文作家群体庞大,留存下来的作品相当可观,据白、特木尔巴根老师的统计,“从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到清朝末年,操用汉文进行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共计179名。其中元代42名,有诗集者5名。明代7名,有诗集者6名。清代130名,有诗集者75名。”②由此可见,光有诗集者就有86名,对作品的研究空间很大。但是想要研究作家、作品的话对作品的解读是首要的,没有进行原文解读的话研究只会成为空谈,因此对作品的搜集、整理和校注显得尤为重要。元明清文学离我们渐行渐远,有些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只收藏在国家图书馆或者各高校图书馆或者在民间,世面上很少看到此类文学的流传,现能找的校注本只有三种,一是倭仁集注,二是那逊兰保诗集三种,三是《西藏赋》校注。其他作家的个别作品选注只散见于各类作品选中。这无疑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2.从蒙汉文化交流的视角,对“汉文化对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多,对蒙古族汉文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特征研究的几乎没有。很多蒙古族学者认为非本民族语言创作的作品中根本不存在民族文化特征,也不值得去探讨,或者避而不谈,或者持否定态度,而汉文学研究者大多从蒙古族作者吸收中原文化视角去解读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中的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文化心理研究一直被搁浅。对于此荣、苏赫老师这样说过:“蒙古族文人的汉文创作,由于采用非本民族语言文字,加之有的作家远离故土,甚或生长于汉地,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与本土的传统文学相比,民族特色较为淡薄。但淡薄不等于没有,更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没有”,③可见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中是存在蒙古族民族文化特征的。白、特木尔巴根老师在《古代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考》中对此问题也表述过自己的观点,“事实上,在元明清三代蒙古族作家群中产生了许多人情陈达、世事洞晓、造诣深厚、创作丰富的作家。尽管他们使用的是汉语言文字,然而民族文化心理、时代意识与个体情绪交织凝结在他们的创作中,浑然而为一体,构成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特有的文化品性。舍弃文化品性的深层探讨,汉文创作研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④显而易见,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中民族文化特征是融合于作品之中的,解读和研究民族文化特征不仅要对作品本身有足够的理解,而且对蒙古族文化特征、蒙古族生活习俗、蒙古族心理特征有足够的认识和深入的掌握才能完成此项研究。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意义的重估

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是蒙古族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清一代蒙古族汉文创作数量甚至超过了同一时期的用蒙古文创作的作品。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研究任何一位作家或者作品都应将放在社会历史背景下来考察,探究其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动荡,自身社会地位的变迁都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作者的内心和创作。如:和瑛历任西藏帮办大臣,驻藏八年之久,熟知了西藏的一草一木,并时刻抱着保卫边疆和平的使命感创作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唯一一部以赋这种文体描写西藏的巨著《西藏赋》。那逊兰保亲历两次,在她的作品中我们能体察到她的丈夫、哥哥参战离别时的悲痛心理。延清深陷危城,亲眼目睹了庚子过程后创作了《庚子都门纪事诗》。可见其作者的创作受环境影响之深。我们在研究古代蒙古族 汉文创作时不该孤立地研究其作品和作家,而是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广阔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古代蒙古汉文创作的搜集、整理和校注仍处在停滞阶段,很多作者的作品仍沉睡在古籍堆里,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可利用文献学的方法,将目录、版本搜集整理后进行校勘和校注,为研究者提供准确、有力的资料。从研究视角上来说,不应单从文学的角度,或者从文学交流的角度去研究,也应从从民族学、民族审美心理学、民族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蒙古族汉文创作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前50年间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注重了蒙汉文学交流的角度去分析汉文化对蒙古族作家的影响,如果用跨学科的视角对蒙古族汉文创作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探讨,具体分析和阐释蒙古族汉文创作中蒙古民族心理的体现的话,能够深化蒙古族汉文创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不仅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这些蒙古族作家独具民族特色的汉文创作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用蒙古“民族气质的眼睛”④去描述和解读了元明清时期的社会概貌,是其他民族文学所不能代替的。并且有些作者的创作水平已达到和汉族文人比肩的程度,如:蒙古族杂剧家杨景显的18部杂剧《西游记》对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提供了蓝本。清代蒙古族作家法式善、梦麟、和瑛等人的作品思想、艺术水平已达到当时时代的高度。深入研究蒙古族汉文创作是探索蒙古族文学发展规律和蒙汉文学交流发展规律的需要,对于研究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形成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国内少数学者对古代蒙古族汉文创作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但这远远构不成体系。从文献的搜集、整理、校注到文本的系统研究,若能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多视角,多层侧研究和阐释的话,能够拓展蒙古族汉文创作研究的传统视野,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去发现蒙古族汉文创作的社会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为推到蒙古族文学发展做出贡献。

——————————

注 释:

①②④白、特木尔巴根.古代蒙古作家汉文创作考[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3,170,20.

③荣、苏赫.蒙古族文学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631.

④别林斯基.1841年的俄国文学.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78.

参考文献:

〔1〕嘎尔迪.蒙古文化专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篇7

一、培养模式的概念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生教育制度本身的发展,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其改革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更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主要在于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方式及其管理等诸多因素的最佳构成形式。它解释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培养”两方面的问题。[1]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整体的概念,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系列必不可少的要素构成,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和考核与质量评价等。各构成要素之间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彼此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协调、统一的关系,并存在着目标取向一致的内在逻辑关系。

从培养模式的概念可以看出,一个学科专业的培养模式制定要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取向。总体来说,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该考虑以下几因素:第一,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这贯穿整个研究生教育过程。第二,符合校本特色,因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有着不同的自身优势与特色。在制定培养模式时,各个培养机构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并在规范的培养制度下实现培养模式多样化,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得到有力保证。第三,学科建设发展,高等教育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创新性、应用性特点体现了培养模式的应用性价值取向。第四,学生发展需求,培养模式的制定应考虑到学生发展需要,更好地体现出研究生教育人文关怀理念。

二、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状况分析

(一)培养目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目标为:“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了解高等教育学及相关学科中主要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进行教育研究所应具备的基本方法;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事教育研究工作、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高等教育学科教学工作。”[2]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1)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2)从事高校管理工作;(3)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得到恢复和逐渐发展起来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学科建设的时间并不长。当时高等教育学科正处在初建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非常紧缺,因而培养教育理论研究者就成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初衷,也体现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术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此时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基本能进入高校和相关高教研究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就业前景乐观。然而,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规模越来越大,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大量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无法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多数毕业生从事的是高校或其他机构的行政管理类工作,如教学秘书、辅导员等。这说明传统的纯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二)培养过程

1.招生与入学。生源质量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并且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的影响,报考研究生的生源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目的各式各样,有的是为了躲避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的是为了通过研究生这种更高层次教育来为自己未来就业“增加筹码”,甚至不管自己是否对本专业研究感兴趣。并且,随着教育学研究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和研究生扩招,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入学门槛有所下降,致使招收来的研究生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一定困难。

2.课程设置。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涉及课程数量、课程安排和课程内容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基本按“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模式设置,理论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实践课程包括实训环节和科研训练等。[3]以广西某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该专业硕士研究生需修10门课程,共32个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计8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5%;专业基础课程计12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7.5%;专业方向课程计8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5%;选修课程计4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2.5%。从该校的课程分布来看,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是以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占总学分的62.5%,而在选修课程方面,学分数要求力度不够。另外,课程设置中对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设置与高等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较少。

3.培养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研究生培养机构采取教师集体培养和导师制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相结合、课程教学传授和探索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但普遍的执行力度不强。有的学校重导师培养,轻教师集体培养。从指导方式来看,根据调研结果,83.6%的硕士生实行“单一导师制”,9.6%的硕士生实行“双导师制(正副导师)”,只有6.2%的硕士生实行“指导小组制”。[4]以上数据表明,多数研究生采取的是“单一导师制”指导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但导师负有明确责任,研究生会有依靠感。科研训练与论文研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当前很多学校要求研究生答辩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并把这一规定作为研究生是否有资格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硬性指标。为此,研究生在完成第一学年的学位课程学习后,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写文章,为了满足数量,同时兼顾评奖评优和找工作的需要,很多研究生匆忙选题,致使所撰写的文章“创新性不强,学术水平不高”,质量难以保证。[5]对于课程教学方式问题。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教学多数仍然以传授为主而不是以探索为主,使得研究生的学术性不足,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研究、应用型人才,往往只会培养出那种应试类型的人才,背离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探索等特点。

4.考核与评价。现存学生评价体系主要以量化指标为主,如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从而使研究生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上,片面追求数量,忽视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普遍建立了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到答辩评审等一系列标准制度,但出现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的现象,没能真正起到考查学生学业成就、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等作用。

三、改进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建议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时势变化,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就业去向多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属性来讲,“高等教育学是应用性学科”,[6]可见,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不是要全盘否定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只是以前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层次教育是作为一个独立性的教育阶段,现在它的角色应发生变化,转变为一种过渡性的教育层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应进行分流培养的改革,一部分具有学术科研潜质并有志进行科研深造的学生继续进入博士层次学习,一部分毕业后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培养专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应用能力。同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特色设置具体培养目标,达到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目标。

高等教育学专业应加强实践性课程设置,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由于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职业去向主要面向高校行政管理或其他高等教育行政机构,在课程设置上要多设一些诸如教育统计测量、教育评估、计算机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技术性课程和高等教育政策、高等学校实务、高等教育管理等应用性课程;而对于将来有志继续攻读高等教育学博士并将来准备从事学术理论研究工作的学生,其课程设置则要更加强调专业理论基础,比如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社会学、比较高等教育等理论性课程。[7]另外,增加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选修课程比重,这些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研究生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内;在课堂上,老师的角色应有所变化,不再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讨式的学习,从而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学校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的管理职能,在培养模式中,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考核各环节都是质量保证的重要一环,每一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强了每一环节上质量控制,才能保证优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严格执行中期考核制度、学位论文质量检测制度,因为中期考核是对研究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测,对学生的后期学位论文研究至关重要,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做好开题报告、预答辩、答辩评审程序工作。最后,研究生应该树立自我监控观念,自身的自觉性、自控性在科研质量保证上有很大影响,研究生要强化自我监控作用。

参考文献:

[1]邱灵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类型及比较[J].宜宾学院学报,2011.2.

[2]高耀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4.

[3]张霖,卢雅琳.对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6):28.

[4]陈学飞,金红梅.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质量与问题.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篇8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逐渐代替工业经济,社会各界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教育培养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若干问题,如学位论文质量下降、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等。随着社会各界对研究生教育的质疑不断增多,提高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校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结晶,不仅可以反映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现行的学位论文管理体系亟待优化。

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研究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杨同毅(1999)将质量保障概念引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认为学位论文质量应由国家、社会和学校三方共同保障。张意湘(2003)、溥纯芝(2005)和严江(2012)指出了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如选题不合理、缺乏创新性、开题把关不严、导师指导不力以及答辩流于形式等,并提出从研究生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陈勇和王道红(2006)认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除了要重视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要积极采取措施保证规章制度落实,如对研究生院的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对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等。另外,王科(2011)认为研究生自身也应当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培养阅读经典原著的意识,恪守“原典为王”、学以致用、质量本位的理念,充分汲取经典原著的营养,切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知,绝大多数相关研究仍徘徊在现象描述,忽略了对管理体系背后理论基础的思考。因此,本文将基于控制论视角,探讨如何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优化,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的教育水平。

基于控制论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控制论是现代科学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1948年,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的专著《控制论》出版标志着控制论理论的形成。控制论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对生物和生命现象的研究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对哲学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也有很大意义(童天湘, 1979)。控制论认为任何系统、过程与运动都可以看成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控制是一个十分广泛而重要的概念。一般来说,控制是在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以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系统稳定地保持或者达到某种特定状态,或者使系统按某种规律变化的一种过程(刁在祥, 王少君 & 张军波, 1998)。控制论把系统的功能作为其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不论这个系统是动物还是机器,控制论只考虑它们的功能,而不考虑它们的其他特征(张峰, 2008)。根据控制论的基本思维方式,要先确定控制想要达成的预期目标,根据确定的预期目标来选择可行性的工具与手段,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使受控对象达到之前的预期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保证控制的有效性,可以进行信息反馈。根据控制论的观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也是一个可控的过程。我们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为目标,从开始到论文完成,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对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最终目的。为了体现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本研究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划分为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三个阶段。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指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生产过程之前所需要进行的控制,这主要表现为对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控制。生源质量是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因素,经验表明:生源质量的高低会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高质量的生源是优秀学位论文的基础,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不仅会降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引发外界对高校办学质量下降的思考,还会对高校的品牌知名度造成长远影响。反之,这些不良影响也给研究生招生带来不便,导致高校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因此,高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竭力保证研究生生源质量。

第一,完善研究生推免制度

推免生一般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参与推免的学生一般都是各学校根据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考核成绩择优确定推免资格的,相对于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的考生来说,推免生具有更好的专业能力(李彩丽 & 缪园, 2009)。因此,各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推免制度,保证推免各个环节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假期夏令营活动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通过活动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之后的招生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另外,高校应当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的力度,到优质生源地进行宣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对于能力优秀、表现良好的本科毕业生,给予其推免生的资格。同时,对推免生的初试和复试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坚持客观公正,保证推免生的招生质量。

第二,加强研究生全国统考制度改革

自2003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加大了对研究生统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将原来的“3+2”考试制度改革为“3+1+1”考试制度,正式将复试列入了考试录取环节中,从而扩大了高校的招生录取自,为高校选拔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张意湘, 2003)。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长期存在的“重成绩、轻素质”的弊病。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部分高校在复试环节中缺乏细致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导致复试过程流于形式。因此,为了确保生源质量,目前迫切需要对研究生复试环节进行改革。首先,要确保复试流程的公开、公平以及规范性,复试的具体内容要科学合理,全面考察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对复试小组成员进行资质审查,明确成员的具体权责;最后,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监督小组,对研究生复试全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复试流程的透明度。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指在学位论文生产过程之中所需要进行的监控,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培养制度设计、导师指导和开题报告审核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和综合素质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期间培养制度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导师的必要指导也是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李艳明, 2004),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加强研究生导师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设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途径,在论文撰写之初就要严格把关,确保过程控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第一,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制度

首先,及时修订培养方案,改善陈旧的课程设置,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高授课质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知识更新十分迅速,社会对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培养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常宝英, 2008),但有些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能与时俱进、课程设置落后,导致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这些都会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学校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对研究生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合理设置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方法课程的比例,使三者协调,既让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同时,鼓励授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引入丰富灵活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校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加强研究生的基础文献学习。基础文献学习对研究生培养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基础文献学习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巩固,丰富其知识结构,并从中学习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础文献学习可以接触到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领域,增进对交叉学科的了解,引导研究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后续研究开展提供更多的启发。基础文献学习的重中之重是要加强对国外经典文献的学习,通过阅读外文文献,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知识面,从而掌握当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外文文献的利用能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外文文献的利用状况是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创新程度的重要标志(张意湘, 2003)。因此,高校应当有导向地加强研究生基础文献学习的力度,建立正式的文献分享机制,鼓励研究生进行文献分享和交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最后,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创新性是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还要注重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提供创新平台、设置科技创新奖学金等措施,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这些创新实践活动能够增强研究生对学术的了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其科研水平。高校应当大力推进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深度参与,通过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其科研兴趣。另外,高校还应定期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学术探讨,从而为学位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立合理的导师指导机制

一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自身水平,明确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导师制度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姜晶玲, 2005),研究生导师的思维方式、学术作风在日常的学术辅导过程中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保证优质的导师素质,高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遴选机制,及时将道德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引入到导师队伍中来,促进导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优化。再则,高校应为研究生导师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鼓励导师参与进修学习,指导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然后,要明确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对导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有明确的规定,导师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给予建设性的建议,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把关。

二是注重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对于学位论文质量来讲至关重要,好的选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题本身就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它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查阅文献,科学的辩证思维,发现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文道贵 & 潘建红, 2008)。好的选题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和推敲,要对研究相关领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选题作为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需要导师的必要指导和帮助。导师应当指导研究生通过资料查找和信息搜集,了解研究问题的最新进展,启发研究生的创作思维,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另外,导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结合研究生自身的能力和特点,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第三,建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对学位论文选题阶段的工作总结,也是学位论文写作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作为学位论文撰写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要加强对开题报告管理,建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高校可以举办相关专题讲座,为研究生传授开题经验和写作技巧,避免开题中存在失误。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对开题报告的格式进行统一规范,如开题报告的内容可以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等。责成学院组成开题报告专家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意见。对于审核合格的开题报告予以通过,对于审核不合格的也要给予意见,修改后再进行审核。

3.终结控制

终结控制是指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成果检验,它主要表现在成果审核、答辩程序和激励机制上。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学位论文完成的必要步骤,高校通过对学位论文撰写结果进行控制,了解研究生论文的写作进展和工作质量,对撰写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第一,建立严格的学位论文审核制度

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后,需要由评审专家小组进行审核,对研究生的论文成果进行评价。高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选取合适的指标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评价制度上,建议采取导师和专家组共同评议的机制,先由研究生导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再采用“双盲评审”的方式交予专家组进行评价。“双盲评审”是指研究生在送审的学位论文中要求隐去研究生本人及其指导教师的个人信息,而论文评审专家也对研究生及其导师保密(刘之葵 & 周, 2007)。在综合导师和专家组的共同意见后,得出最终的评审结果,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第二,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

论文答辩是对研究生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现场考验,是研究生获得答辩专家小组对论文成果的审核、认定或否决的过程(刘敏, 2007)。为此,学校要制定严格规范的论文答辩程序,答辩专家小组的成员选择要保证客观性和公平性,答辩过程不是走过场,专家小组要严格按照答辩流程,通过提问了解研究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所研究问题的掌握程度,对研究生是否能够通过答辩予以判断。

第三,建立合理有效的奖励机制

对于优秀的学位论文可以设立奖励来进行鼓励。一方面,这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后续的研究生加强对学位论文的重视,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督促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制度,但是从执行力度来看仍有上升空间,再就是重精神激励的同时也要加强物质激励,鼓励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脱颖而出。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管理,从而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本研究从控制论视角出发,优化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三个过程来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学位论文既能体现研究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反映研究生从事科研的能力,是检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鼓励研究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后的成果检验,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不断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和优化。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201411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YB3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实验教学项目(SY201429)成果

参考文献:

[1]常宝英.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 24(18): 47-49.

[2]陈勇, 王道红. 浅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 29(3): 51-53.

[3]刁在祥, 王少君, 张军波.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J]. 管理信息系统, 1998, 22(S1): 110-112.

[4]姜晶玲.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措施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 2005, 41(22): 37-38.

[5]李彩丽, 缪园. 硕士生生源质量与学位论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26(9): 8-11.

[6]刘敏. 问题与对策: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审思[J]. 湘潮(理论), 2007, 3(1): 66-68.

[7]溥纯芝.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制度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 12(6): 57-60.

[8]刘之葵, 周. 工学类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评估标准的探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7, 30(12):182-184.

[9]李艳明. 试论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两个因素[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21(11): 58-61.

[10]童天湘. 控制论的发展和应用[J]. 哲学研究, 1979, 25(3): 75-80.

[11]陶涛, 陈虹, 阳小华. 风险控制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中的应用[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1(4): 34-37.

[12]文道贵, 潘建红.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8, 24(4): 86-91.

[13]王科. 强化经典原著阅读意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1, 27(6): 131-132.

[14]王颖, 徐雷.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评、控治理模式研究[J]. 国际商务, 2012, 26(4): 113-120.

[15]严江. 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4(4): 8-10.

[16]杨同毅. 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9, 16(3):52-56.

篇9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艺术教育体系在《教育法》、《俄罗斯联邦艺术教育方案》(2001)和《俄罗斯联邦文化艺术教育2008—2015年发展构想》(2008年)的指导和规范下,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俄罗斯艺术教育的发展不但继承了十月革命前沙皇时期和彼得大帝时代的传统经验,还丰富了苏联时期艺术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目前,俄罗斯艺术教育体系包括普通艺术教育和职业艺术教育两大部分。普通艺术教育包括学前、小学、中学的艺术教育,多在中小学和补充教育机构进行。最基本的补充机构类型是儿童艺术学校(детские школы искусств)。据统计,俄罗斯有5402所儿童艺术学校,其中有12.3万名教师和超过140万名的学生,也就是说,约有9%的中小学生同时在艺术类学校学习[1]。职业艺术教育包括初等、中等、高等及大学后艺术教育,初等和中等艺术教育在艺术类职业学校和学院进行,高等及大学后艺术教育在高校及研究机构进行。因此,从纵向上来看,艺术教育从幼年时期开始,沿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艺术院校的路径发展,保持了艺术教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从横向上来看,在普通教育机构、普通艺术教育机构和专业艺术教育机构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实施艺术教育。

一、俄罗斯高等艺术教育体系概述

(一)学制

俄罗斯高等艺术教育以培养艺术领域的专家和艺术教育领域的教师为主。高等艺术教育的培养以专门的艺术类院校为主,按专业不同可以在文化艺术类高校、师范大学和普通大学进行。俄罗斯高等文化与艺术教育体系包含14个专业方向,其中艺术类方向包括音乐、戏剧、舞蹈、导演、设计电影等10个专业方向[2]。

2003年,随着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教育进程,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体系开始实行学士—硕士两级体制,力图与国际接轨,同时也保留了有自己特色的专家学位。文化艺术类高校部分专业学制学位方面也进行了相应改革,实施双轨制,即专家—副博士—博士学位和学士—硕士—副博士—博士学位两条并行的路径。其中,专家学制5 年,学士4年,硕士2年,副博士3年,博士3年。大学生本科毕业后,如果想继续深造,需进入硕士阶段学习,而专家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读硕士或直接读副博士。大学后教育阶段包括博士(доктор)、副博士(аспирант)和助教—研修生(ассистент-стажёр)。硕士和专家毕业后可以选择读助教—研修生或副博士研究生,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中,助教—研修生培养是高等艺术教育改革背景下形成的新培养模式,于2011年正式实施。

(二)高等艺术教育规模

目前,俄罗斯开设文化与艺术专业的高校共431所,其中,国立高校314所,占73%,私立高校117所,占27%。招收函授艺术类学生的共171所高校,招收面授形式学生的357所,面授—函授形式的127所。按培养层次来看,招收艺术类本科生的共213所高校,招收硕士生的54所,招收专家学位的402所[3]。可见,俄罗斯艺术类人才培养仍以专家学制为主,如电影电视导演、制片、摄制、音响师、戏剧导演和表演等许多专业都是以专家模式进行培养。著名的音乐类高校包括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等。著名的美术类学院包括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圣彼得堡国立工艺与造型大学等。戏剧类院校包括俄罗斯戏剧艺术大学、鲍里斯·休金戏剧学院、圣彼得堡戏剧艺术学院等。

(三)招生

2009年,俄罗斯全面实施统一考试,高校招生制度也相应地做出很多变化。国立高校在竞试基础上招收具有中等普通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文凭的毕业生。近年的招生政策有很多新变化。第一,从志愿填报来看,限定学生报考大学与专业的数量。申请者报考不能超过5所大学,每所大学报考的专业不能超过3个,也就是说每个申请者最多可以申请15个专业。第二,大学招生程序简化,由三个阶段简化到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时间间隔缩短。第三,从考试科目来看,由原先的2+3模式变为2+x模式。除了必考科目俄语和数学,学生可根据报考院校以及专业的要求,自由选择其他选考科目的数量。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除了需要依据国家统一考试的分数外,报考者还需要参加补充创造性考试(До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творческий экзамен)。考试的形式由考校选择决定,可以是技能测试、创造能力测试或者面试等。

从考试形式来看,统考逐渐成为主要考试形式,自主招考的高校数量逐年减少。除了具有特殊地位的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以及少数名牌大学或有行业特色的大学被允许自主招生,其他院校要以国家统一考试成绩为基础进行招生录取。2011年有8所大学10个专业进行自主招生, 2012年为6所大学的7个专业,2013年为5所大学的12个专业,2014年为5所大学的12个专业,至2015年实行自主招生的大学只有莫斯科国立法律大学、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和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的8个专业。

二、“助教—研修生”培养模式的特点

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以及更好地体现艺术的特点和艺术人才成长规律,2011年6 月,俄国家杜马通过了关于修订《教育法》和《高等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的联邦法律条文,引入“助教—研修生”作为新的大学后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实施助教—研修生培养的部门被称作“助教—研修生培养部”(ассистентура-стажеровка)。助教—研修生这一概念并不是新近创造出来的,它最早出现在苏联时期,1967年10月16日根据苏共中央和部长委员会的“关于改善培养科研和教学人才”的决议,提出组织两年制的助教—研修生班,作为大学后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虽然它的法律效力于1992年被撤销,但是游离于法律规范之外的实践形式仍然存在[4]。

2011年12月13日,俄罗斯文化部第1133号令批准了《大学后职业教育助教—研修生班条例》[5],为助教—研修生赋予了新的法律地位和发展空间。其中规定,“助教—研修生班作为大学后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完善具有高等教育专家或硕士学历的受教育者的创作表演和教学技能”。

在招生方面,具有大学后职业教育创作表演专业教学许可证的教育机构有权招收助教—研修生。助教—研修生分为国家预算内(公费)和自费两种形式,招收的预算内学生数量由联邦规定的标准决定。外国学生需签订入学合同,按合同标准进行收费。在申请攻读助教—研修生时,需提供专家或硕士毕业证书及其附件,创作作品的清单,如,表演过的曲目、扮演过的角色、拍过的电影等,参加展览、竞赛、艺术节、音乐会等创作表演的活动证明。各个高校自主组织招生委员会举行入学考试,自主决定考试形式和内容。入学考试应包括专业、外语、哲学三个科目。考试未通过者一年内不得重考。

在学习方面,助教—研修生的学习年限最多为两年,可以在国立和市立高等院校、补充职业教育机构等以面授的形式进行。助教—研修生培养部实施符合联邦国家标准的大学后职业教育创作表演类专业大纲,大纲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水平适当进行调整。助教—研修生经校长命令被分配到相应的创作表演教研室进行学习,其导师由本校拥有联邦荣誉称号和教授职称的教师担任。助教—研修生的培养按个人学习计划进行,该计划由导师在教育大纲的基础上制订,经教研室会议讨论通过,并提交给学校的教学委员会。导师和教研室主任负责监督学生个人计划的完成情况。学校教学委员会负责对学生的教学过程进行监督。

在毕业考核方面,助教—研修生毕业前需参加国家毕业考试。国家毕业考试以提交创作表演专业的毕业作品的形式进行。毕业作品的呈现方式包括公开演讲、展示(独奏音乐会、演出、展览、电影等),以及报告答辩等。最终评价由高校考试委员会的大多数投票决定。成功通过国家总结考试的毕业生获得文化部确定的统一国家样式的大学后职业教育证书。

三、助教—研修生与副博士研究生的异同

(一)助教—研究生与研究生的相同之处

助教—研修生按地位和优惠条件来讲,与研究生是等同的。助教—研修生与研究生教育一样,同属学历教育的一种,为俄罗斯的教育体系中的一环,大学后职业教育的一种培养模式。一般在艺术类高校中,同时存在研究生和助教—研修生两种培养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底颁布新《教育法》以后,大学后教育被统一纳入高等教育范畴。而原来作为高等后教育的一种培养模式的助教—研修生,转变成与研究生完全平行的教育大纲种类[6]。

助教—研修生与副博士研究生:(1)都招收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者,即拥有专家或硕士毕业证书;(2)学习者都分为国家公费和自费两种,公费的助教—研修生与研究生享有国家同样的优惠政策,如享有国家奖学金和每年两个月的假期,免费使用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及出差、游学等权利,以及两个月的补助金作为购买教学科研资料的经费等。

(二)助教—研修生与副博士研究生的区别

1.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不同。副博士研究生大纲以培养教学科研人才(научно-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ая кадры)为主要目的,而助教—研修生以应用型高技能人才(кадры высшей квалификации)为主。2013年9月12日,教育部颁布第1061号《关于确定高等教育专业和培养方向目录》的命令,规定了艺术类的研究生和助教—研修生的专业及培养方向。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包括艺术理论和造型艺术学。助教—研修生的培养专业则包括舞台艺术、音乐、美术、电影等4大类的22个实用专业方向[7],培养目标多为高校教师和表演人员等。

2.教学形式不同。助教—研修生只能以面授的形式进行,而副博士研究生包括面授和函授两种形式。由于助教—研修生以应用型高水平人才为培养目标,故而其教学内容是以实践为主,不同于研究生的以理论为主,因而只能以面授形式进行教学。

篇10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08年第一届中国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大会上,大会主席毕锋教授致开幕辞。

在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的锦江畔,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西南地区医学科学研究的国家级诊疗中心,华西医院承担着我国西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的重要任务,为患者减轻病痛,为千百万家庭送去欢笑。

融汇了西方现代科学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百年华西医院,形成了独具华西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传统,陶冶着一代又一代华西人。毕锋,这位在燕赵大地上成长、从三秦烟尘里走来、沐浴过北美阳光的青年学者,已经在华西工作了近十个年头,现任华西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无疑是一位老华西人。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坚守在医生岗位上,正在用行动诠释华西文化和华西精神。 梅香苦寒来:医师成长之路

毕锋永远也忘不了高中最后半年的那段时光。从河北井陉县山村里出生的他,为了未来穿皮鞋的朴素理想,在当时不得不放下挚爱的文学,毅然决然选择了并非最爱的理科。在这个不起眼的太行山区的偏远中学,年轻的毕锋奋力苦读,立志提升自己落后的理科成绩。深夜的煤油灯没有白亮,毕锋的汗水没有白流,那年高考他终于以全区(五所中学)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第一军医大学(今南方医科大学)录取。

从山村走进大学,他一下子就被浩淼的书海深深迷住了。在繁重的医学课程之外,他挤出时间广泛涉猎,哲学、人文、英语、音乐……

他常常陶醉在知识的海洋。他说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紧张却愉快,书给了他乐趣,也给了他快乐的生活。在与医学的接触中,他也渐渐爱上了这条艰苦又富有挑战的道路。

说到毕业打算,那时的他,想法很单纯: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一次聚会,一位学姐的话让他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比大学生更高一级的学生――研究生,而这个神圣的称号让从来都不服输的他憧憬神往。于是,他开始下定决心,一定要走进研究生的队列,走医学生―研究生―高级医生之路。但是当时的政策规定报考临床研究生的至少应有两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于是在大学毕业后,他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在军队一所医院(五一七医院)一直工作了4年才终于获得考研的机会。

四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但是毕锋的那个梦想却一点也没有动摇。四年里,他几乎天天读书到深夜,看到兴起踱步思索。临床工作中他始终兢兢业业,被评为医院唯一的“学习标兵”。他说:人生就是有所得必有所失。但是这个得与失、坚持与放弃之间却充满了对未来的谨慎权衡。

1988年的初秋,毕锋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所报考的专业录取,他带着自己的梦想,来到位于古都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师从我国著名消化病学专家张学庸教授学习消化道肿瘤学,从此步入了医学研究的新天地。3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再次向科学高峰攀爬,4年后又考取该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由于毕锋在胃癌靶向HER2分子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中成绩突出,在整个消化病研究所36名研究生的考评中名列第一,其毕业论文被国际知名期刊《Cancer Gene Therapy》接受,且未毕业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在当时的研究生中非常罕见。 2013年4月11日,毕锋教授在华西医院肿瘤中心向前来考察的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介绍改革成果。(照片中陪同的人员有: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杨泉明书记、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敬静书记)

雄鹰展翅冲霄汉,天高海阔任翱翔。取得博士学位后不久,毕锋就被美国研究肿瘤细胞信号转导的著名专家选中。1998年他跨过茫茫太平洋赴美国留学,从此开启了更为壮丽的人生篇章。

到美国后,他对美国先进的科研条件惊叹不已,希望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多做工作。他不分昼夜抓紧工作,每天都是深夜一两点以后才回家,周末也在实验室加班工作。在田纳西大学医学院分子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毕锋在癌基因研究中获得重要突破,他提出的proto-Dbl癌基因分子内自我抑制学说在国际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权威杂志MCB上发表,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

2001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樊代明教授很欣赏他的工作和才干,积极向校院领导推荐,后经过校院职称评定委员会的特殊人才专项评议,使他虽然人在美国却得到四医大从讲师到教授、博导的破格晋升。尽管美国和加拿大几位教授都发来邀请,给他提供待遇优厚的岗位,但他抱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依然放弃了美国崭露头角的事业,带领全家老小五口一起回国。

回国后毕锋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机遇。在四医大的全军消化疾病研究所,他一边做临床,一边带领研究生继续工作。他结合中国的肿瘤疾病谱,在Rho家族分子与胃癌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这类新的Rho家族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在《Clin Cancer Res.》《Int J Cancer》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了6篇论文。获得了一项国家“973”课题的子课题和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在2002年被总后评为科技新星,2003年获得业界青年科学家梦寐以求的、被称为院士准备基金的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毕锋的学生们也都很出色,他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都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高水平的SCI文章,都在毕业1年内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求实更创新:诠释华西精神

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所学,登上更高的学术舞台,2005年毕锋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工作。当时华西医院为延揽顶级人才,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待遇,除了任命他为肿瘤化疗科主任、分子靶向治疗研究室(400平米)主任(直接隶属于医院)外,还调拨了包括设备费、人员聘用费、安家费在内的一系列款项,便于他开展工作。

毕锋到华西以后,头顶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光环,别人都认为他会马上向院士发起冲击。出乎人们的预料,他却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临床工作和学科建设上。他认为,院士是可遇不可求的,要顺其自然,自己首先是一名医生,以医为本,首先抓好临床学科建设,使之在强大科研的支撑下成为全国的强势学科。因此他积极配合医院推动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的学科重组,即原先肿瘤中心以旧的治疗手段为基础分科的化疗科、放疗科、生物治疗科重组为以疾病系统分科的腹部肿瘤科、胸部肿瘤科和头颈肿瘤科。这样每个科都有多种治疗手段,比如他目前负责的腹部肿瘤科就有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手段。病人不必转科或也不会因为住错科室就可以享受到最好的、最优化的治疗模式,从而避免了过去哪个科收到病人就用哪种手段先治疗的不规范行为。这种新的模式为肿瘤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许多外地患者纷纷慕名而来。毕锋领导的科室在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华西医院先进集体,他也被评为四川省科学技术带头人。现在,对每一例新入院的的患者,他们科室都会在早交班后组织多学组讨论,为患者量身定做最佳的治疗方案。这种以疾病为导向的按部位分科的大胆改革得到了全国许多医院的响应,成为符合当代潮流的新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