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03:21: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络安全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为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利益,高职院校需要及时进行网络安全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高职院校承担着技能型人才教育和培养的重任,是为社会培养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更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培训工作,将职业技术教育和知识基础教育相结合,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些公益性和实践性的工作岗位,逐步提升学生的网络操作能力。由于当前网络安全问题多发,必须改革高职院校网络课程,以不断提升网络安全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维护网络安全。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的发展,网络用户群体更加的庞大,这就需要网络用户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以保护自己的权益。高职院校应顺应趋势,改革网络安全课程,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促进网络平台安全,满足不同网络用户需求。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简单,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教学实践性不强,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能力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和实践型人才的地方,这种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因而改革迫在眉睫。
2.教材内容未跟上时展
高职院校办学核心是工学结合、实践为主,根据市场定位,努力培养出高素质、全能型人才。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的教材多是围绕算法理念、网络知识等编排的,没有和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也没有进行教材分类,实践部分较少,且实践教学活动开展频次也不高。导致学生的知识和社会需求脱节,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而且大多数理论难度高、层次深,和学生生活不贴合,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时容易出现问题,造成了专业现在冷门的现状。
3.实训课程的基础设备不足
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应当是理论课时短,实训课时长,这就需要大量的经费进行基础条件和硬件设备的建设,但是因为实训空间等条件有限,学生的实训也仅限于狭小的教室,且缺少相应的操作设备,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示范进行观察,这容易造成学生领悟不足,使其今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要求,造成的后果是人才和岗位匹配低下。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改革的措施
1.提高课程实践性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需求标准设置课程计划,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训情况调整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平衡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时间比例,推出弹性教学制度。学校可以根据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特点调整实践课程内容和进程,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训项目和指标,让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自由参与,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实训,再在实训期间灵活安排一些理论课程学习。根据项目指标提高学生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使其在实训中深入了解知识结构,进而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师可以在网络安全课程的实训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虚拟技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利用虚拟系统随时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监督,提高实训效率和进度。高职院校可以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网络技术培训课程和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在培训中积极和其他教师交流,不断创新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还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加入企业网络建设和产品开发使用中,在实际体验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2.研发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要根据网络现状和学生学习特点研发新教材。制定“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标准,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依据一定的原则及学生学习特点更新教学内容。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学科教师要明确自身职责,为编写与时俱进的新教材贡献个人力量。对于教材中的网络安全概述、加密技术、数字建设技术、防火墙技术、无限区域网技术等要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理论基础,划分好重点和难点。另外,实训要遵循实践大于理论课时的原则,参考不同出版社的教材编写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材。高职院校要培养出一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技能教师,且要在日常引导本校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做好交流工作,共同商讨教学内容,及时改进实训中的不足,选择符合学生专业能力和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进行教学。教师还应积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及新媒体运用能力,利用互联网及时获取新的网络安全信息,做好自己的知识储备工作,加强自己的研究力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新的知识。
3.加强学生的安全法律、道德、防范意识教育
高职学生是网络安全课程改革的主体,因为他们的社会经验、法律意识不足,很多时候无法正确判断哪些是违法行为,因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及一些网络使用法律规范。教师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些网络安全法律知识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学习习惯,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讲解一些识别及判断一些网络危害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警惕性。学校可以在校内积极举办一些网络安全知识宣讲活动或者知识讲座,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现场操作,为学生作示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其次,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道德意识教育。高职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安全也息息相关,若学生自身道德意识不足也容易产生一些错误行为,对外来网络侵害会盲目无知。学校应该在校内及时举办一些网络道德模范或者网络道德安全活动,促进校园网络安全道德环境建设。教师应该主动融入学生生活,观察学生有哪些道德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加强个人认知,明辨是非,提高警惕性及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网络道德素养和品质,文明上网。教师还可以将中华美德和网络道德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可以将网上一些不道德的舆论导向作为案例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案例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4.提供安全的网络学习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力不足,自控能力差,且自我探究能力不强,因而需要学校为学生建立一个牢固、安全、稳定的网络实训环境,让学生在实训中积极主动学习,相互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首先,学校应该对实训环境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加大建设力度,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加深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程度。另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将实训环境的建成、步骤、环境因素和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觉练习。学校也可以组织校内一线教师和网络企业家共同建设虚拟实训环境及实验室,引导学生在虚拟实训环境中主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学校要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打造良好学风,促使校园网络安全监督机制的建成。教师也可以根自身经验,研究开发新的学习网站,为学生开辟便捷的网络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安全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5.完善线上、线下网络安全知识教学
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只依靠课堂时间理解、消化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外教学和课内教学相结合,不断地完善线上和线下网络安全知识教学,将微课教学和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常规课堂教学等进行适当融合,使用到不同的课时当中,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将网络安全知识课程分为不同的模块,比如针对学生的情况将基础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课时、技能课时、实战课时等,对于基础课时的内容可以采取微课或者线上教学,同时对其中重要的概念、理论进行重点的讲授。对于技能课时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和常规课堂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注重教案设计,将技能方法等通过视频的形式组织学生观看学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对于实战课时,教师可以采用线下教学和微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点名合作方式进行演示,充分激活课堂学习氛围,组织学生探讨、交流,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结语
网络安全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之一,其对于学生未来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积极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和未来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高职院校要提升实训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助力于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要立足于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琳.“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改革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5):73-75.
[2]刘怡然.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24):16-17.
[3]高铭泽.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9):159.
[4]史兆洋,申永刚.“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2019(35):118-120.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特点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是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学、物理、生物、法律、教育、管理等学科交叉而形成的,理论与实际联系密切,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问题层出不穷。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 知识内容更新快。
(2) 涉及面广。既涉及与数学相关的密码学理论,也包括了操作系统、防火墙、VPN等应用系统的配置与构建;既涉及病毒的防治,也包括了黑客的攻击;既涉及安全标准,也包括安全管理。
(3) 对先修课程要求较高。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之前,应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程序设计和数论基础等相关课程。比如必须先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了解了TCP/IP协议,才能理解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中利用协议漏洞进行DOS攻击的原理。
(4) 实践性强。比如密码学晦涩难懂的概念,不安排实验实训,不让学生亲手去操作,就永远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防火墙技术只有通过亲手配置和测试,才能领会其工作机理。
2高职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对于计算机专业特别是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要求深入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理论和方法,包括密码学原理、思想和算法,密码体系设计要领和密码算法设计方法,深入理解和掌握安全通信协议与网络安全技术防御系统的构造与实现方法。
而对于高职学生,既不能流于表面而局限于一些泛泛的不够系统的安全知识,也不可能过多地研究深奥的密码学理论的细节。作者认为高职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应当定位在了解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基础上,掌握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维护和系统的安全构建等实用技能。
3高职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知识构成
(1) 围绕ISO7498-2安全标准提供的5种安全服务(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和防止抵赖)制定课程体系。解决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问题必须介绍操作系统安全策略、防火墙技术、安全审计与入侵检测以及VPN技术,解决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和防止抵赖必须介绍TCP/IP协议的安全性和密码学知识。
(2)合理筛选具有典型性的实验实训项目,对于整个课程的效果至关重要。课程中设计开发了与实际应用结合最为密切的十几个实验实训项目,其中包括密码学应用类实验,协议分析类实验加密通信协议类实验,访问控制类实验,网络维护与管理类实验,网络攻击类实验等。这些实验并非仅仅演示,很多都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比如基于IIS的SSL安全网络站点配置,完全可以在工作中解决数据安全和身份认证问题。
4高职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1) 在理论教学方法上,多利用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手段实时演示。
(2)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模拟实训、启发式教学等。比如,在学习网络防火墙时,事先布置学生到网上查找5种以上的防火墙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参考价格等数据,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再比如在学习密码体制时,学生对于传统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的概念经常混淆,对此笔者启发学生对两者在密钥数量、密钥的产生方、运算速度和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比较,取得较好效果。除了实验以外,该课程的有关内容如黑客入侵与检测等还可进行模拟实训,效果良好。
(3)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使用操作课件。
5高职网络安全技术课程考评方法
考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特别是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本课程一般都应用期末闭卷理论化笔试,总评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不认真做实验,期末死记硬背搞突击。对以上缺点,我院进行了以下考评制度改革:(1)平时上课考勤,课业练习等都登记评分,老师最终根据学生出勤率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给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按10%记入总评成绩;(2)对于基础选做实验,指导老师都要写评语、打分,实验平均成绩按20%总评成绩;(3)对于综合实验或课程设计,则按30%记入总评;(4)期末考试成绩按40%计入总评成绩。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多个角度的考核,许多学生改变了平时懒懒散散、期末临时抱佛脚的不良学习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改变了只重视理论学习,不重视实践能力的情况,全面检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了高分低能。
6结论
本文是作者网络安全技术教学实践的一些体会和总结,实践证明,在当前高职生源质量较差的情况下,成效是显著的。
参考文献: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安全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作为计算机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探索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方法成为了当前提高计算机技术教学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的技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希望能给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材困局
目前技工学校采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教材大多数是沿用高职高专的教材,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专门针对技校学生的教材很少,至今没有特别适合技校课堂教学的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材。技校学校的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相对较弱,高职高专的教材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相对抽象的网络安全知识很难让学生清楚的理解,这些沿用高职课程教学的教材模式很难符合技校教学的实际。并且技校学生无法理解教材内容,就会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这样不仅无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而且会严重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方法,手段不足
由于计算机网络安全这门课程本身理论知识偏多,所以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以理论为主,实验不足,缺少上机和仿真实验。这样不仅让学生很难深刻的理解相关原理,而且枯燥的理论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另外有的教师又觉得网络安全实验较难,所以实验课上基本包办代替,直接给出实验步骤和结果,仅仅让学生上机验证。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很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系统、全面的应用和理解,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一些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内容到底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更不用说自行组建网络安全防火墙、进行数据备份等网络安全操作了。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探索
(一)选择适合技校学生的教材、教学内容
面对许多不适合技校教学的 《网络安全课程》教材,教师应对不同的教材做出认真的分析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筛选出适合技校教学的内容,并做出合理的课程安排,让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学习。而且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可以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教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技术先进、通俗易懂的教材,选择可以系统介绍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及原理的教材,进而更好的应用到实际当中。
(二)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学生对网络安全技术原理一窍不通,可是对安全案例,黑客故事特别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当某一个角色,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因素,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设计场景;第二阶段:进入角色第三阶段:教师引导;第四阶段:归纳总结。如网络安全的学习,如果只是机械式教学,先讲什么是病毒,木马,再讲怎样防范等学生学习时就较枯燥和被动,课堂的气氛很沉闷。为此,笔者改变了教学模式。上课时先讲我的QQ被盗了。再请学生帮忙想想怎样找回密码。让学生当一回“网络侦探”,然后提出为什么QQ被盗,我的电脑存在什么安全隐患,怎样保护。带着问题导入,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当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后。通过具体的练习、讲解操作的方法和注意点。然后再适实地布置一些练习的操作任务,通过多媒体评阅学生的作业点评一些好的作品。这样,师生能和谐地融为一体,进而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重视网络安全实验
中图分类号:TN915.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5-0988-02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Combined the Theory with the Experiment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ZHAO Wei-ting, LIU Yu-kun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Abstract: Take network security course for example, we putforward innovative ideas and methods to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We implent project driven model to teachig reform,and strength the position of demand in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train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of students,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and a new feature to train applied talents.
Key words: integration; teaching reform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为适应市场的竞争环境,培养IT企业需求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就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型人才。平顶山学院软件学院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为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知识重复,在本科教育中引入了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应用技能教育为主线,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为一体的教学形式,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此环境下,本人结合自己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中的体会,通过对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对软件工程专业(网络工程师方向)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体化教学改革[1]可供参考的的思路和方法。
1 网络安全课程一体化教学总体设计
1.1设计网络安全一体化教学内容
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专业水平直接和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针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我们对网络安全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第一,网络安全专业的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和课件等都要按一体化教学的改革要求做出具体修改,要突出可操作性,同时要考虑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和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全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网络安全一体化教学改革需要根据企业需要和大纲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同时这些模块还有相关性和递进性。这些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实践性项目任务,突出实践性,将课程中的各个项目的知识点渗透到操作中去。
1.2使用创新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引出项目,明确任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即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中采取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各类网络安全技术的特点、构思及配置方法,切实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根据网络安全大纲内容,以实际操作为主要讲课形式,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案例的顺序、难易,使案例任务安排合理,相互关联。
2) 制定方案,明确步骤。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即明确完成项目的操作步骤。通过学生思考和讨论后确定完成项目的方案和步骤。在内容安全安排上,每个项目介绍一种网络安全操作技能以及相关实训项目,寻求理论和技能在学习上的循序渐进。全部课程分为三个大模块,设计26个学习情境进行综合训练,将学习重点由以往的先理论后实践转换到从实践训练中消化吸收理论的模式上来。
3) 1-7项目学习组,实施方案。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即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提高能力。又能得到虚拟企业的锻炼,这既是一个实施方案的过程也是一个验证方案的过程,是学生运用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公司,每个公司(采用1-7模式)由一个组长(经理)和7个学生(职工)组成,每个学生均被“任免”相应的公司职务。在一些小组进行实践操作的同时,其它小组可以组成学习讨论小组,进行学习和讨论。
4) 检查评价,完善方案。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优化学生所得,即通过小组内、小组间的相互检查和评价,来优化完成项目的方案,达到优化学生所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目的。
5) 巩固训练,总结提高。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即通过相似项目或同一项目的重复训练,对整个项目实施情况的总结和评价,使学生能梳理知识结构,切实掌握技能和方法,灵活地运用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解决同类问题。
1.3多元化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整个学期的学生成绩考核采用螺旋式的考核方式,分为过程考核、期末综合项目考核和期末理论考核三部分组成。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将从对展示成果的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两方面构建评价机制。学生考核是观察一体化教学培养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窗口。针对一体化教学学生考核与教学评价,将从三方面进行推进实施。
1)过程考核由平时作业、课程设计和每个阶段的小项目考核答辩组成,该种考核方式既弥补了传统考试一卷定成绩的不足,也可以对每个阶段的知识做一个考核和总结,以便查找不足和改进。期末综合项目考核是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综合评价,既涉及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又考查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十分有益的锻炼。
2)展示成果评价,对学生完成的具体成果(作品)质量进行评价。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教学管理部门备案,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之一。
3)第三方评价,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对教师的能力进行的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为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之一。
2 一体化教学保障措施
2.1 网络安全一体化教学实训中心
在具体教学中为了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知识重复,让学生把网络安全中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必须要有一个适合网络安全一体化教学的专业实训室。在实训室中应配备网络安全的硬件、软件及相关设备。其中网络安全的硬件设备应使用当今社会主流的大厂商的设备,定期更新,实训室应支持网络安全攻防实验、路由协议实验、硬件防火墙配置、入侵系统配置和统一安全网关的使用等较复杂的实验内容。作为能进行教学的实训室,也应配备教学用对媒体电脑、话筒,教学监控软件,组建一套完整的教学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可以一边通过视频教学软件讲解理论。也可以结合案例进行现场展示。为了进行一体化教学,我们模仿企业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某些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在实训基地进行,使一体化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学生也进一步拓宽了视野。
2.2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播者,还应该具有创新综合能力。我们学院采取了多种途径加强专业教师培养,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给老师指导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要求的差距[2]。通过假期时间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也组织了专业理论教师进入企业,通过参加具体岗位技能培训,弥补实践操作技能的不足。
2.3 建全一体化教学管理制度
在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中,经过教研室、企业人员的多次研讨,健全一体化教学管理制度。此外,我们学院还汇总分析研究用人单位、在校生、历届毕业生对一体化教学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建立反馈机制,健全教学制度,改进教学质量。
3 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我们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碰到了如下问题:第一,课堂组织形式是否与企业中团队协作一致;第二,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操作过程不能一一监督、指导;第三,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这些问题制约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学院聘请企业中卓有成就的工程师、技师来校担任客座教师,并邀请他们参与课题设计开发和课堂教学组织。为了能给每个学生给与帮组,我们根据实验课程和实验内容,编写针对性更强的实验帮助文档[3],上传至系统实验帮助模块中,并定义实验帮助文档的访问权限,从而进一步丰富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一体化教学在灵活采用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线,教师为主题的“理论与实践相分离[4]”、“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建立了项目驱动教学,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大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下转第1005页)
(上接第989页)
参考文献:
[1] 梁珍.技工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5).
1 《网络安全》课程重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但是带来便利的同时,全世界网络安全事件也频发,不仅包括个人资料泄露、公司网络被攻击,更有国家部门被攻击。每年由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巨大,目前互联网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系统漏洞以及Web的安全等。
由于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很难定位黑客,造成黑客猖獗,各国将网络安全问题提上重要发展位置,比如美国就成立了网络军队,规模就达到了5000多人,其中一部分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网络防御,一部分作为攻击部队。而棱镜门事件就是代表。因而作为国家,如何建立一个可以攻守兼备的网络体系;作为企业,如何建立安全的内部网防御体系,阻止黑客入侵;作为个人,如何为自己的电脑安全提供保障,防止信息泄露。
互联网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国家和企业急缺网络安全人才,另外只有人人都有网络安全意识,我们的安全问题才会更有保障,因此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将网络安全作为一门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建立健全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总结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为企业提供安全维护人才。
2 网络安全教育情况分析
我国网络安全起步较晚,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不高,各类学校对网络安全的教学不够重视,形成不管是本科类学校还是高职高专,网络安全教学都还处于初步阶段,部分学校没有专门的网络安全实训室,教学过程也只是纸上谈兵。
近年来,由于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网络安全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紧缺安全人才,本科及高职高专学校才逐渐重视,逐步建立模拟实训室,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3 网络安全教学体系建立
理论教学体系应在硬件安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服务器安全、数据库安全以及WEB安全等几个大的方面建立知识框架,在框架下对各个分支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布而实践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高职类学校往往过分强调实践,没有理论支撑谈何实践,实践还应以社会应用为主,衔接社会,因此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十分必要。另外还应树立学生安全是相对的观念,并加强学生的安全法律法规学习。
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对于物理安全,我们要做好环境安全、电源安全,保持不间断的供电,做好电磁防护并制定规则制度。
第二,对于黑客的攻击原理熟悉与理解,比如欺骗攻击、木马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以及口令破解等原理,并针对这些攻击做出防御措施,实践环节可以包括信息刺探、口令破解、木马攻击与防御、拒绝服务与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服务器溢出攻击。
第三,数据加密技术,理解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技术的原理,清楚RSA加密算法计算过程,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在数字签名、报文摘要与鉴别中的运用,另外关于PKI系统的原理,PGP加密原理等。实践环节包括DES加密算法学习、RSA加密与解密计算过程、PKI证书申请、证书管理、加密传输、数字签名、PGP加密软件的应用。
第四,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各种防火墙原理的理解,对防火墙过滤规则的设定。实践环节包括过滤防火墙规则的设置、应用防火墙的设置、状态检测防火墙的设置、综合型防火墙配置、入侵完整性检测以及统计分析实验。
第五,计算机病毒,各种计算机病毒的症状与解决原理。实践环节包括CIH病毒、宏病毒以及熊猫烧香病毒的分析、清理与防御。
第六,服务器与数据库安全,对服务器系统的安全设置,包括账户管理、注册表设置,数据库数据的备份,容灾技术的原理。
第七,web的安全,首先是WEB服务器与浏览器的安全,其次是脚本语言的安全,实践环节包括Web服务器漏洞安全、CGI程序的常见漏洞以及ASP/SOL注入等,另外还有虚拟专用网的建立实验。
4 网络安全教学过程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有数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较深,学起来也比较枯燥,而实践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且操作步骤繁多,因此教学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互动中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
4.1 导入
寻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切入点作为导入,让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比如《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的抓包知识,我将黑客获得互联网数据来破解客户邮箱密码过程作为学习兴趣的切入点,从而抛出问题:如何获取互联网传输数据――抓包。
4.2 理论学习
理论知识相对枯燥无味,学生不爱听,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时用具体的案例穿插讲解,这样学生不会认为理论太空洞,可以看到能够有事实来支撑,比如当老师讲到蠕虫病毒的特征与原理时,穿插展示对照熊猫烧香病毒的分析课件,让学生将理论与具体的病毒对照学习,这样印象就比较深刻了,效果也就不一样了。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进行教学,比如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的ARP欺骗攻击时重点是理解攻击原理和实践攻击,上课时先画出实验拓扑图,动画演示攻击过程,让学生说攻击原理,教师再总结原理,最后条件允许下进行实战操作,至于其他的知识教师一带而过,让学生自主学习。
认真设计好课堂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的过渡。讲解时不能所有知识点都讲解,时间上也不允许都讲,因而要有重难点,要有目的性,如果一节课的重难点你能把握,那么这节课你就成功了一半了,不管采用什么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如果教师按照书本知识长篇累赘地讲下来,虽然我们面面俱到,十分辛苦,但估计学生学习的效率会非常低。
4.3 实践活动
安排实践非常重要,不能马虎,要让理论变成现实,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安全技术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因而在每个知识点都安排了实训,比如上到加密技术中,可设置两位学生为一组做实验,相互申请密钥对进行加密传输数据和解密数据以及数字签名,并生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查找不正确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建立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实验报告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计算机教师一定要结合社会实际的应用情况来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适合企业安全维护人才,提高抵御网络攻击防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石淑华池瑞楠.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8.
[2]周苏.信息安全技术[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8.
[3]杨文虎.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训[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4-52-02
Abstract: The status of textbook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course is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practical training textbook construction based on workflow guidance is proposed.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textbook is elaborated from aspects of guiding ideology, overall structure, content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It is proved by practice that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the new textbook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knowledge of network security, enhanc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workflow-oriented; task type; textbook construction
0 引言
现代社会,人们用计算机进行通信、存储数据、处理数据等。然而,人们所深深依赖的计算机网络正面临着很多潜在的安全威胁。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在许多国家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成为当今网络技术的重要研究课题。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使信息安全发展为一项世界性的新兴产业,信息安全在网络信息时代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证券、金融、通信领域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该课程,以满足社会的需求[1]。
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和造就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以及服务于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而言,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认知水平,将知识、技能、素质三部分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2]。
1 教材建设的现状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起点高、难度大,理论性很强。市面上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书籍、教材也层出不穷,相关教材从不同的技术角度描述,所呈现内容偏差比较大。学生在学习时,普遍感到概念抽象,对其中的分析方法与基本理论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3]。
1.1 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有些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是直接借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相近专业的教材,大多数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非常庞杂,初学者往往产生畏难和厌倦心理,很多学生在学习了知识点以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动手练习,即使做了实验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如何应用到现实情况中,因此这些教材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使用。
1.2 课程内容失衡
由于信息安全学科的内容杂,涉及的知识面广,编著者很难熟悉信息安全学科的所有研究方向,数据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攻击、计算机病毒防范等技术几乎成为网络信息安全的全部。本校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是信息技术专业和安全防范专业,而非信息安全专业,市面所售教材大部分依赖于其他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缺乏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技术、新概念的介绍与实践,导致了现有“网络信息安全”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普遍存在失衡的现象。
2 基于工作流导向的“网络信息安全”实训教材建设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门类的综合性学科。广义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从防范的角度考虑,在影响计算机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还是第一位的,因此所有计算机相关人员,包括用户、系统管理员以及超级管理员,都需要尽更大的努力去提高对计算机信息及网络安全的认识[1]。
为了让学生能够既掌握基本理论,又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亟需拥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材[3]。遵循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笔者以多年形成的教学改革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群体知识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摒弃了传统的篇章结构,编写了十个实用性强的知识单元,既保留了本课程经典的学习模块,也因循时展注入了新的学习内容。该教程已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介绍该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整体结构、内容组织思路及其特色。
2.1 指导思想
教学实践发现,以工作任务式的实训为主线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教材建设,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而更好地学习和认识该课程。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该课程的能力要求,以培养学生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理念、培养学生进行网络信息安全设置与保护的能力、应用各种信息安全产品的能力、对网络信息安全状况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构建工作流可定义式的任务式实训教学为支撑的思路,编写教材时,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于一体。教学中,采用“做中学”模式,面向应用、突出实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给出实时的评价与反馈,实现一对一的实训教学效果。
2.2 设计原则和整体结构
笔者编写的网络信息安全教材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指导整合成以工作流导向系统化。实训教材的编写分为十个有连接关系的单元,每个学习单元以多个任务作为引子,驱动学生根据实训说明的具体要求展开思考;每个任务有实训目的、预备知识、实训环境和多个实例,每个实例包括实训说明、实训步骤、扩展提示几个部分。
⑴ 实训之间融会贯通,具有连贯性。
⑵ 从“实训目的”开始,巧妙引入实例以增强学生综合感官,并阐明该实训能解决的问题。
⑶ 在“基本知识点”或“预备知识”部分,精心挑选了任务涉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使用了尽量通俗的语言,使学生通过实训快速掌握这些知识。
⑷ “实训环境”部分,告诉学生完成该任务需要怎样的基础设施。
⑸ 学生可以根据“实训说明”,先进行实训操作训练,每个实训完成后,实训系统会立刻根据其完成情况给出考核成绩,如果得不到操作满分,可以观看视频,并能再次重复操作。现场打分的压力使得学生上课都比较认真,能够观看视频及其正确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⑹ “实训步骤”围绕基本知识点展开,让学生面向应用加以实践,清晰易懂,既有利于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⑺ “实训提示”或“实训小结”,针对本实训的内容扩展,介绍了该实例的一些较为复杂、高级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以解决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实践意识。
2.3 内容组织
⑴ 结构合理。本教材是为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网络信息安全”课程开发的,是以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理论为基础,具有实践特色的新型教材,编排时尽量不依赖其他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但也完整地展示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教材内容组织上,采用了整体“自顶向下”,细节“自底向上”的方法,其知识结构通用合理。
⑵ 内容丰富。本教材在内容方面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知识,并侧重普及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和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例如,结合生活中常用操作系统经常涉及到的网络安全方面的操作,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环境下学习和熟悉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一系列实训、实例,以“网络安全”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将各种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基本方法、网络安全技术的特点和原理融入到实践当中,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现了精细化的教学设计、先进的实验教学方式、工作流可定义式的教学方法。
由于网络信息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所以,为了体现法律法规的关键性作用,在最后一个学习单元,通过引入案例来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
⑶ 取材先进。教材的内容从当前的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出发,引入计算机网络及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介绍了主流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的特点。例如教材的学习单元四“公钥基础设施PKI”中,通过介绍各大城市常用的认证中心网站让学生了解并学会申请和使用个人数字证书;在学习单元七“入侵检测与网络攻击防御”中,通过实例阐述黑客网络攻击步骤、黑客技术方法真谛、黑客攻击的手段和工具,以及近年流行的网络抓包工具和扫描探测方法。
⑷ 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教材主要是写给学生的,所以在编写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考虑。要使学生愿意看,并且使学生对该门课程越来越有兴趣,使得学生愿意跟着教材上的任务进行实践,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所以本教材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引入工作流可定义机制,建立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学习曲线,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4 编写特色
2008年学院开始针对“网络信息安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力求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一步的尝试与创新。我们在使用其他教材时通常删减或补充一些内容以配合这一发展与创新。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成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笔者与同事组成编写队伍,结合实际教学的情况,结合本院专业特色,编写了“网络信息安全”教材,该教材经过试用和更新后出版,满足了信息技术专业和安全防范专业教学的要求。本书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新的组织方式、大量翔实的实训任务[4],并以向导和插图的方式介绍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每个学习单元针对各主要知识点给出了大量的任务,每个任务基于工作流导向,完成任务的思路清晰、步骤详细,有助于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
3 结束语
课程改革总是推动着教材的建设,而教材建设又不断促进和保障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服务。由于教材内容有全程配套的实例系统,使得基于工作流导向的任务式模式教学能够使学生轻松、高效地掌握所有知识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利用信息安全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教学效果来看,教材对教学的促进效果相当明显,对学生而言,以往学生对教材中或是偏实例或是偏理论的看法,已经完全消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操作与应用机会,其积极性与动手能力明显增强。这些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还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教与学相互促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玲俐,陈晓明,陈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
网络安全;实验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手段
1引言
网络安全课程本身原理部分晦涩难以理解,实验部分涉及技术众多,涵盖多个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因此也是一门与其他学科交叉性极强的实践性课程。根据学科特点和岗位能力培养目标,从基本学情出发,研究设计了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案,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网络的便捷带给用户很多网络使用效率的困扰,包括带宽拥塞、关键应用的服务质量QoS无法保障、病毒请求消耗带宽、网络攻击导致服务中断等问题。上网行为管理作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够实施内容审计、行为监控与行为管理,同时可以动态灵活控制网络速率和流量带宽,很好地满足各行业网络安全管理的需要。同时,上网行为管理也是计算机技术专业的“网络安全与运维”典型工作任务中的一个技术技能训练单元。在专业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实训单元的技术技能训练要求。课程内容根据《网络安全与防护》课程标准中制定,同时参考了神州数码网络安全岗位认证系列教材的相关内容。我们依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地区网络安全管理人才需求,结合学院现有设备优势,将实训的内容设计为上网行为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设备及架构、校园网络上网行为管理的规划与实施、上网行为管理的日常运维与分析四个部分[2]。教学对象是高职高专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路由与交换、局域网组建等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但尚未达到网络安全运维的实践能力要求,隐形知识也有待显化。从往届生的学习情况来看,课后对知识的复习巩固性练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对动手配置的内容,很多同学只能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不善于思考,只限于对配置操作的记忆。因此结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我们以职业技能训练和岗位能力培养为教学组织原则,结合案例分析、实际操作、模拟现场、课后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内容教学,充分利用实训室现有网络设备和各类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和“学做合一”的特点,完成本次教学任务。基于以上分析,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方面。首先是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上网行为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上网行为管理常用设备,了解此类设备的关键技术,熟悉上网行为管理常用架构。二是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规划校园网络上网行为管理方案,能够实施上网行为管理方案,能够对常见设备进行运维管理及分析。三是素养目标方面,希望学生具备安全操作意识,有用良好合作协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和应变能力[3]。
3教学设计
3.1课前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突破空间限制,扩展师生互动范围,提升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体验。教师会在课前上传课前任务书、学习资源、考核标准到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并通过该平台预学习任务;同时,通过超星移动APP、QQ群、微信预习通知;教师收到学生的课前测验结果后,及时批改测验结果,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的差异,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策略,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学生收到预习通知后查看任务书;针对本单元中用到的各类硬件设备,提前调研其性能及技术参数;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的环境设备进行安全的探索操作;完成课前预习报告后学生提交到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并在平台上独立完成课前评价表的填写。
3.2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部分,教师首先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出三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实验环境的搭建,从而引出本单元学习内容;然后教师利用奥易课堂教学软件下发任务书,并做出简要说明。在学生完成过程中针对个别学生的提问做差异化指导,通过奥易教学软件统一监控。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单元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实验思路、故障分析解决思路。与此同时学生要完成一下工作。首先针对创设情境,分组讨论、展开头脑风暴并总结表述讨论结果,复习已有知识技能,独立完成实验环境的搭建;其次结合下发的任务书,组员间讨论分析项目的需求,检查项目实施的环境及准备工作是否完整。然后讨论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实施的方案;第三观看教学视频,独立完成9个任务的实施和验证;第四针对拓展任务,分组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给出实施计划,确定实施方案;第五划分不同角色,组员间协作完成拓展任务的实施和验证;拓展任务结束后,其中一组简要汇报任务的完成情况,由师生对其共同点评;接下来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新的网络场景,分析总结出常见上网行为管理时有可能出现的网络问题,以及常见的分析和解决方法;最后独立完成课堂评价表的填写。
3.3课后活动
课后环节部分,教师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课后操作练习,对练习环境、练习要求,评价标准做出简要描述说明。批阅学生课后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讨论话题,适当做出引导和总结。更新课程作业库以及微课资源。学生的任务包括:完成课后操作练习;在网络课程平台上积极参与讨论话题,积极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互动;访问更新的作业库和微课资源,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共享学习资源;以及完成课后评价表的填写。此教学环节从操作巩固、讨论拓展、提问答疑三个部分入手,帮助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面对新型应用场景时的创新和应变能力。网络通讯工具和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追踪本单元的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过程,为今后的自我学习提供参考依据。
4教学实施
4.1情境设计
情境设计部分创设了三个活动,举例分析如下。教师首先引入校园网应用案例,给出拓扑结构和现有设备清单。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并陈述如下问题:
(1)该案例中存在哪些不同的用户需求,他们会发生哪些不同的上网行为?
(2)针对不同的网络用户,他们各自的业务流量具备什么特点?
(3)从网管员的角度看,校园网的出口带宽管理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和威胁?
最后教师总结学生发言,一一对应,引入上网流量管理、上网应用管理、上网行为分析、浏览管理、外发管理等部分的概念。这个过程中使用到了案例教学法和头脑风暴法两种教学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1)使用案例分析,由此完成上网行为管理概念的导入,引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知识目标1的内容。
(2)引导学生展开头脑风暴,锻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
(3)教学组织形式采用4人分组讨论陈述,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表达陈述能力。
4.2布置任务
教师利用教学软件下发任务书和操作评价标准,学生完成以下工作:按照任务书要求独立分析任务;组员间讨论分析项目的需求;讨论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实施的方案;检查项目实施的环境及准备工作是否完整。该环节的特点是以任务为驱动,达到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的目的。同时此环节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但是独立完成。这样做帮助学生提高沟通技能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3任务实施
教师利用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视频,学生利用教学视频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根据自身接受能力不同单独控制学习进度,达到差异化教学的目的。观看教学视频后,学生独立完成9个任务的实施和验证。
4.4分组拓展
完成基础任务练习后进入到分组拓展综合练习阶段,同样利用教学软件下发任务书和操作评价标准。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给出实施计划;然后在小组内部划分不同角色,一人作为网管员,两人模拟内网不同部门的用户,另外一人模拟外网服务器。组员间协作完成任务的分析、计划、实施和验证。该环节使用到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为了在现有实验室设备条件下营造出真实的职业情境,在任务内容的选取上贴合工作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环节采用分组讨论的模式,要求学生采用分组讨论、协作方式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应对复杂、新型场景时的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创新和应变能力。教学重点的解决思路是:首先利用视频材料完成基本任务的独立练习,继而分组协作完成拓展任务;挑选一组简要汇报任务的完成情况,由师生对其共同点评;教师再将综合任务1、2整体操作演示一遍;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上网行为管理的部署方式及其优缺点,上网行为管理的主要内容、方案设计和实施,至此完成教学重点的学习。教学难点的解决思路是:紧接着教学重点,接下来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引导学生结合前面三个综合任务的完成情况,思考类似问题,例如:接到用户反映网络服务响应特别慢,甚至服务中断,如何利用之前掌握的技能分析解决此问题?学生在分组讨论后,分析出常见上网行为管理时有可能出现的网络问题,以及常见分析和解决方法。至此完成教学难点的学习。
4.5课堂考核
评价标准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不仅仅强调考核结果,更为注重考核项目完成的过程。考核细项从专业技能、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同时鼓励学生独立评估,即强调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我们以课堂考核为例。考核标准在任务布置的时候,连同任务书一起发给学生。评价标准从三个方面设计,包括专业技能、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示例如下表:
5结论
本文以网络安全课程中的上网行为管理教学内容为例进行了相关研究和设计,实施过程中借助信息化手段,学生通过师生、组员间的多种互动方式,手脑并用,较好地完成了预设教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建国.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1):94-96.
作者简介:康晓凤(1978-),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讲师;鲍蓉(1968-),女,上海人,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教学院长,教授。(江苏 徐州 22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1JSJG25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07-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技术发展更新最快的专业之一,而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又是本专业技术更新最快的课程之一。为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能跟上社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在给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强化动手能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同时在实践应用中主动学习新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
CDIO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个思想和所倡导的学以致用和应用指导学是一致的。
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学生最初学习的积极性会比较高,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只有在CDIO 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设计
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构思信息与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大纲时,着重在教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课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内容方面要求与当今的技术发展同步,将热点问题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例如,2013年“3.15晚会”曝光的和网络安全相关的问题,可以融入到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分析其成因、原理和解决方法。课程设计要能与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和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级各类相关学科竞赛的水平同步,同时定期与相关的企业和院校交流,保证能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省级以上信息安全竞赛的主要获奖者,本课程就可以免修。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经过课程组的讨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和前沿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实体安全、网络数据库与数据安全、数据加密和鉴别、防火墙、网络攻防技术与应用、Internet安全和VPN技术等,实验项目包括密码学(置换、替代、DES和RSA)、PKI、多级安全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VPN和安全审计等内容。课程设计遵循以赛带练的指导思想进行开展,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安全作品和模拟攻防。安全作品由教师指定参考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来实施,这些题目主要参考各级信息安全竞赛而不断更新,如文件透明加解密、基于Android平台的安全通信录、基于Android平台的绿色浏览器、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防护系统等。模拟攻防由教师提前创建一个模拟环境,在此环境中预留一些漏洞和层层关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关卡越多,则完成质量越高,环境和关卡的设置参考各级攻防赛的相关设置。
二、一个核心、一个导向、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提出了一个核心、一个导向、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一个核心是指以从业职位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人才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基本需求为基础设定了三大类职位:安全软件开发、安全顾问和红客。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拟定职业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某个方面的能力。一个导向是指以项目经理训练为导向,即与网络安全充分结合的综合性的团队式项目训练,从团队人员的确定、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和项目的推广整个过程都有项目经理来执行,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三个层次是指本课程的教学结构和内容上分为基础模块、项目模块、企业模块三个层次。基础模块是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项目模块是项目经理训练,企业模块是实训基地的企业项目实训。
三、分梯度的学生培养机制
徐州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没有设置信息安全专业,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只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网络工程方向开设,而信息安全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仅仅在网络工程方向的学生中去培养优秀的信息安全人才是困难的。学生仅仅学习这一门课程远远达不到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技能要求,所以我校一般从大一开始进行选拔和培养。首先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选拔一些有兴趣的同学,进入学院设立的学生网络技术学会,然后再从中选拔比较优秀的学生进入学院与企业共同设立的信息安全小组。进入信息安全小组的同学采取导师制的方式进行培养,指导老师对信息安全小组的每个同学制订一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指导这些学生去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申请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项目,在本科学习的第四年再把这些学生送到相关的实训基地参加实训项目,形成了四年分梯度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如图1所示。
四、基于情景模拟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
在CDIO的12条标准中,标准5和标准6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依据CDIO的指导思想和企业项目需求,课程组老师进行多方考察和筛选后,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信息安全实验室。本实验室不仅可以进行常规的课程实验,同时也能模拟各种信息安全应用案例,实现各类安全项目的实施。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学科竞赛、教师科研、实训基地、服务社会等环节有效地融入一体。
在实践教学中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每一个实验都进行应用情景设计,按照“设定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经验推广”的模式进行实验教学,使学生对每一个实验项目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本科学习的第四年进入实训基地学习,和校外工程导师一起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这样学生掌握的技能就能和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在校外实训期间参与企业各类工程集成项目多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CDIO理论和实践能力
为了加深对CDIO的认识,并把这个理念带到教师实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要求课程组的教师认真学习CDIO的理念,同时积极参加国内组织的CDIO教学研讨活动。现在很多大学教师在自己专业知识和科研方面都是专家,但在实际工程和产业中的经验非常有限,CDIO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具备熟练的实战动手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课程组教师积极争取学院委派到企业进行锻炼的机会,增强自己的实际工程和产业经验。现在本课程组教师都具有工程项目经历。
六、结语
在充分研究与吸收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对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从教学大纲的编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和实训体系的设计,以及学生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10年起,学生申请软件著作权4项,在国内的各类期刊9篇,在省级以上信息安全技术相关的学科竞赛中获奖11余人次、申请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创新创业项目10项。在此基础上,将继续运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天宝,程卫东.基于CDIO 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5-31.
[2]林英,李彤.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安全方向”CDIO实践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6):94-97.
网络安全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对抗,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是对抗的决胜因素。高职网络安全课程本身综合性、实践性较强,传统教学常以讲授理论为主,知识结构体系缺乏关联性、实战性,无法与当前网络安全系列1+X证书制度相融合。对网络安全课程进行项目化重构,以1+X证书培训中的网络安全实训项目贯穿课内外教学活动全程,是实现课证融通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更为有效。
1网络安全课程项目化的教学问题
解决高职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由于主要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一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观能动性差、学习缺乏方法和动力,在参与专业课学习活动时总是停留在等、靠、要的阶段。通过对该专业学生的调查分析,学生的计算机使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化,分析原因与各初中学校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差异情况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白计算机能力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仍有少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该能力的实用性。作为一门新兴科学,网络安全被纳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为学生的必修课。网络安全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后需实际动手操作网络安全实验,以此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在往年的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观能动性会随教学内容难度的深层次递进,慢慢降低,无法深入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要点。在实践性学习活动中,更无法融合相关网络安全技能要点处理实际发生的问题。解决师资团队实战能力不足的问题。网络安全本是实战性较强的专业领域,就高职师资团队分析,大多数教师为刚毕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且为师范毕业,没有体验过网络安全相关企业的工作环境及内容,缺乏网络安全一线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内容更趋向于网络安全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性项目或实验。项目式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更要求教师成为项目的组织者,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挑战。解决理实教学内容更新滞后的问题。目职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依赖于相关教材,而这些教材的质量及年限导致教学内容更新滞后。且高职网络安全教材往往照搬本科院校教材,将理论学术研究问题融入,实践内容匮乏,仅仅为单一的验证性案例,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目前网络安全人与人攻防现状脱节严重。即使一些教材也采用了项目化教学的模式,但教学内容停留在工具的使用,致使学生成为网络安全“脚本小子”,并非网络攻防人才。网络安全涉及的专业技术、安全工具繁多,随着安全问题呈现出的复杂化形势,学生很容易被这些表象所混淆,进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无法在网络攻防技术方面快速成长。
2网络安全课程项目化的教学实践
结合1+X证书制度要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依据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基于网络安全课程目标,转变传统纯理论、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式学习为主体”对该课程进行项目化重构设计。通过项目将教学变为一种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用学生的主动性,开展多样化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融入实践性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转变其不正确的学习观,打消“等、靠、要”的学习依赖性。除日常教学外,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应用开发、行业认证,正确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增强终身学习的信念及未来的职业信心。既强调1+X证书制度对应网络安全评估等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也强调学生个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课程重构设计中,一切都以学生乐于学习、易于学习、善于学习为准,满足学生分阶段“体验--改进--创新”的项目式学习需求。校企产教融合,共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提升师资团队的实战能力,鼓励教师参加1+X证书师资培训,通过培训帮助高职教师理解1+X证书制度、网络安全相关证书培训教学和考核的要求,提升网络安全攻防水平,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及动向。基于现有与华为、科大讯飞、中科磐云等校企合作基础,开展企业实践及行业交流活动,提高教师项目化实践教学能力、项目创新及科研能力,促进教师发展专业化发展,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项目化课程重构,优化内容实现课证融通。教师可以在1+X证书培训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网络安全课程的结构、知识点进行分析,深化构建网络安全技术知识体系,从专业角度出发,建立“网络安全技术知识树”。从教学内容上把原零散的知识点转换为一个个项目,各加强知识模块间的联系。依据课程特点和现状,进行项目化课程重构。根据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相关岗位的能力需求,明确课程目标定位,将1+X证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可持续更新,培养高质量的网络安全应用型人才。实践中要注意,基于项目化的课程重构,是将实际项目融入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中,而不是利用课后探索、研发项目学习内容。重构的目的在于将原书本专业知识分解、整合优化为基于项目的学习内容,这些项目往往为实际企业生产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或是任务驱动型。将学生生活中的经验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更适于网络安全技术知识的实际应用。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师要先深入研究实训项目,课前需准备好项目中的各理论、技能知识点,可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理论知识注重讲练结合,利用1+X网络安全学习平台将理论知识讲解、案例演示有机结合,提高授课的效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详细划分,一些简易的内容,可融入项目中交给学生,项目汇报展示时分小组上台讲解知识点,由教师进行总结扩展。实践教学注重实际应用,利用1+X场景仿真实训平台,引导学生在模拟的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场景内对解决方案进行模拟验证,依据验证结果再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开发能力,完成1+X考核要求,实现课证融通。
3结语
高职网络安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教师缺乏实战能力、内容更新之后等问题,本章结合高职网络安全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1+X证书制度,重新构建项目化的教学体系,利用校企合作双师培养、1+X信息化资源平台利用等策略,实践育人,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主观能动下、解决实际安全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冬.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群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01):45-47.
1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的背景
所谓“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高校和企业双主体的融合下,将企业资源嵌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企业实践知识为主导,培养与行业零距离融通的应用型人才[1]。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实际上是高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部文件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2]。高职网络安全技术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素质及网络技术的综合素质,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规划、实施、应用、管理与维护知识,具备网络故障排除和网络组件、维护和管理方面的专业计算机人才。根据我校长期的教学实践,特别适合于“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网络安全技术方向企业“嵌入式”培养为基础,介绍我们探索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2网络安全技术企业“嵌入式”培养模式
2.1企业“嵌入式”培养理念
目前,订单培养、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等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的运行模式,本质上都是解决企业参与嵌入式人才培养动力不足的问题,多数人强调要通过政府政策的支持,来满足企业的需求或强制企业配合,这是比较片面的,不符合国情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也决定了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制度研究层面,只是笼统地提出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完善或者改革,不能深入到法理层面,制定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强的对策[3]。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网络安全技术方向企业“嵌入式”培养紧贴企业用人要求,明确定位学生职业方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准员工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以项目为驱动,案例为导向,目标学习,过程管控;培养中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在教学中,做到“做中学”,在项目实践中进行学习,实行企业思维融入教育的模式;另用企业级项目,锻炼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积累项目经验;实现集中式、模块化教学,连贯性的课程设计;可以“实践-理论-实践”方式教学,将“抽象”实例化;课程围绕培养目标设计,“主动式、适应性”教学应对各类风险。
2.2企业“嵌入式”培养目标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网络安全技术方向企业“嵌入式”班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树立院校的品牌、扩大了知名度;启用企业嵌入式培养项目,扩大计算机专业招生的规模、增加了效益;校企深层次嵌入式培养合作,开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学校教育与企业技术接轨,扩大就业渠道;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与考查,为天融信、博路科技、华为、H3C及其渠道公司选拔、储备优秀人才;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扩大天融信、博路科技、华为、H3C等企业在院校的融入度;通过企业嵌入式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学校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素质、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依托天融信、博路科技等企业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企业接触机会,创造更多更优的就业机遇;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合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2.3企业“嵌入式”培养保障监督
基于校企结合要求,完善学院现有的教学质量监督机构,院部专业各级领导和督导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保证专业教学的质量和进度。对于每项教学内容,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专人负责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检查各项工作进度及考核任务落实情况。学院建立一系列有效奖惩激励机制,建立项目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对教学项目进行考评,以确保教学项目高质量完成。在课程考核方面,以实际网络公司项目为主导,采用理论知识与项目实战相结合的方法,快速提高学习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真正成为大学毕业生与企业的桥梁,通过实训真正使大学生实现从学生到网络企业学员的“零适应”,因此在学习期间,要求所有学员以准员工的身份和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3网络安全技术企业“嵌入式”培养实施方案
3.1嵌入式培养的总体方案
嵌入式培养的实施,首先要选择好合适的企业,行业品牌大中型企业是优选对象,企业有相应的岗位培训部门将为后续企业嵌入式培养提供更好的实施成效。金肯学院网络安全技术方向选择了天融信和博路科技两家企业同时合作,吸收不同企业的优势,制定培养实施的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
3.2嵌入式培养的三年规划及课程体系
根据制定的总体嵌入式培养实施方案,我们可以将实施计划进行细化,首先详细制定第一学年的学习计划,使嵌入式培养的专业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进入大学的第一年。入学伊始,就到阿里巴巴(南京)云计算创新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未来信息馆、H3C杭州总部体验中心的参观实习;了解企业发展策略和职业素质管理制度,建立合作团队,进行多个项目的拓展训练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学习创新、吃苦耐劳;做一个合格的企业人、职业人活动;由华为、H3C、天融信资深经理、项目经理各种专题讲座和技术讲座,并参加各类计算机行业大型论坛,开拓视野。从第二学年起,嵌入式培养专业班学生正式进入企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并配合企业课程实训,交替进行培养,使本阶段的学生在培养结束之后,具有包括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大规摸路由技术、构建高性能园区网、构建安全优化广域网、网络安全运维、信息安全攻防技术等企业核心技术的能力;通过中小型企业网络综合实训、大中型企业网络排错综合实训,使学生具备熟练操作各种网络产品、完成大中型企业网和园区网络各种配置维护操作的能力;能够进行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使网络运行畅通无阻;用企业工程项目实战,让学生完整的了解一个工程项目的流程,标书文档编写标准和网络设计思路。最后一年中,嵌入式培养重点是实现企业综合项目的实习,就业实习,此任务主要在嵌入式培养的企业完成。根据实习经验,和实习中遇到的工程项目,将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进行毕业论文的攥写;完成毕业项目设计以及答辩,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优秀毕业。
3.3校企合作制定课程标准、实现“双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