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教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2-08 16:56: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和教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育和教学论文

篇1

董 影 《“教学工厂模式”给技工学校的启示》

许小颖 《携手构筑青少年网络道德防火墙》

谌绍贞 《浅谈网络信息化形势下技校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

林颖童 《校企合作的创新运行模式》

赖海萍 《工学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叶静怡 《浅谈如何依托行业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胡韵琴 《微课助力课程改革》(单位:福建技师学院)

黄丽辉 陈 宇 林艳娇 《浅谈电子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组织和策略》

林 鑫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探讨》

二等奖

吴里熹 《校企合作中职业道德课程实训教学调查》

黄雅琳 《基于就业视角下〈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

卢 欣 《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庄蕙菱 《试探在微课支持下技校语文的教学获得》

安梦华 《浅谈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培养能力综合化》

陈荷盈 《利用中英文绕口令充实航空服务高级工专业课程教学》

薛世升 《寻求技工院校德育教学新途径》

蔡雄彬 《技工院校园林工程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教学改革探讨》

黄丽娥 《利用微课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研究》

黄志元 《汲取木偶造型艺术培养学生动画原创设计能力》

林圣侠 《技工院校开展建筑业农民业培训的困难与建议》

张文模 《SSCC法则在汽车专业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解 欢 《浅析职业技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周伯晨 《在技校机械CAD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三等奖

巫吉顺 《技师学院烹饪专业市场教学法探析》

杨 龙 《CAXA电子图板在数控编程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郑晓燕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OA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罗志成 《〈AutoCAD〉参与实训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方 婧 《技校〈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傅仙玉 《浅谈中职院校市场营销学的几点教学体会》

林明江 《梳理利害寻得失,因症开方促提升》

纪港盛 《分模块开展一体化教学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探索》

陈 宇 《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林流芳 《扎根技能才会枝繁叶茂》

陈霜霞 《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茅飞珠 《寻找心灵的阳光》

翁锦华 《互动体验式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堂的实践与创新》

吴婷婷 《技工院校纯女生班管理之我见》

郑丽香 《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

陈发凤 《浅谈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与课程改革》

邓正雄 《浅谈“串联型可调稳压电源”的教学过程设计与实践》

洪丽颖 《一体化模式下基于任务驱动的高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林 莉 《中职学校〈财经法规〉教学方法革新》

温 慧 《浅谈技校财会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浅谈英语如何进行优化教学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主体。它顺应时代潮流,是国富民强之根本。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任务。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力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因此,要实现素质教育,则必须在学科中实施优化教学法。如何实施优化教学法,本人浅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教BookⅡ形容词和副词和最高级时,我就问一个学生:“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lass?这个学生应在班里边找边说:”Wang Xiao ming 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王小明的外号就是“白马马王子”。这一问之后,学生个个争着举手,从情绪高昂,争着回答另外的问题,eg:who is younger than you?等等。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续不断。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都使其有趣味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尽量多扬少抑,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一点进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  

二、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  

当然应试教育犹如将学生推入知识的海洋,其结果可能导致其学会“游泳”,也可导致“淹死”其中。那些本可以成为“游泳高手”者,由于缺乏指导而“夭折”,我们人为地推毁了他们想建立的“成功自我意象”,让其次次地体验“失败”、“低劣”、“不如人”。为了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①、帮助学生成功。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  

②帮助学生创新思维。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  

③帮助学生结对子,鼓励互帮互学,改变旧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三、优化合理的课堂结合是关键。  

主次分明,科学的课堂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①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  

②对好单词关。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总结规律,记忆单词。  

③过好导课关。“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  

例如讲到名词性物主代词时,我就请学生回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再设情景记性:  

A:Put on your coat?  

B:which one is my coat?  

A:The blue one is your?  

B:Oh,yes,it’s mine, Thank you.  

先提问your、my ,再问yours 、mine的意思,学生容易地回答出来。于是引出新语言项目。  

四、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充满了走上台来推销自己的时机。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准备着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  

篇3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而,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能够在人们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形成新颖、富有独创性的良好思维品质。

一、组织活动,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丰富的材料。

思维活动要依赖于充足的材料。一定的社会知识、生活阅历和较宽的知识面,这些都是再造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人的知识量与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的。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材料。如开设阅读课,让学生到图书室借书读,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自然等,使学生从多种渠道吸取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这对学生语文活动过程中的思维速度和质量,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都大有好处。

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创造性表述。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得思维能力回在解决一些创造性问题的时候逐步提高。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利于思维创造的机会。如《春》一课在结尾处以人喻春,说“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来赞美春天。这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生活实际为文章另写一个结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生活实际,思考片刻,有的说:“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语文教学论文,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是种子破土而时拱动的力。我爱春天!”有的说:“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笑逐颜开秀美羞怯,小伙儿脸庞的阳刚之气。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通过这样的练习,既巩固了语文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为学生创造思维提供了条件,可谓一举两得。

三、巧妙设疑,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突破常规,多向地思考,寻求多种解决的办法,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通过写愚公精神,说明了“人定胜一天”的道理。我在讲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完这篇课文,请针对愚公的精神和做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核心期刊目录。”学生众说纷纭,“我们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仍需要愚公精神。”“愚公挖山这种做法十分愚蠢。这样挖既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还浪费时间,也无经济效益,他们不如搬家。”“愚公的做法会破坏植被,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愚公一家可以绕山开路,利用现在资源,开发旅游业。”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激励求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诱导想象,训练创造性思维。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全新形象的过程。丰富的想象对于扩展学生广阔思路,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唤起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引导他们延伸故事情节补充课文的内容,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使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如教学《孔乙已》后要求学生延续故事《孔已己离开咸享酒店以后》。学生必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不同的故事来。再如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可以让学生写五光十色的生活图景,写出自己长大后怎样振兴中华的抱负。这些文章不但想象力丰富、具体、新鲜活泼,而且反映出学生的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宽松自由地学习

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又被称为“易起反应的环境”,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以先知先觉的权威出现在学生面前的。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结论趋同语文教学论文,答案惟一,更是严重地束缚着师生的情感和思维,学生往往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定教学方案的工具和被填充“标准答案”的容器,何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呢?捷普洛夫也说:“一个人的想像活动与其情绪生活是紧密地联系着的……创造想像的重大创造,永远产生于丰富的感情之中。”要施行语文创新教育,教师的教学作风必须民主,课堂扭转要相对宽松自由,充分新生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让学生有自己读书、自己寻找答案的机会和时间。

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学按照主体教学思想和教学民主思想,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如,我在教《变色龙》时,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根据出示的目标提出问题,既然小说中的主人公不是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那么,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呢?作品中的主人公与自然界中的变色龙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作品是怎样来写主人公“变”的等等。通过相互提问、讨论、解答,不仅理清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也把握住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阿谀承,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卑鄙心理。

篇4

 

一、引言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1]。对于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已经有很多人做出了探索性的尝试。比较多的是采用多媒体课件[2]、建设网络开放实验室[3,4]等“重度”依赖软件或网络的方法,优点是形象生动、时间灵活等等,不过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多媒体课件还是网络实验室,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这一点对于很多的改革尝试无疑是最大的障碍,尤其是作为基础的大学物理实验教育。而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课是大学生接受系统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5],也是学生日后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基础[6]。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轻度”结合网络应用,改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

二、传统的实验教学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式通常由下面的几个步骤组成[7]:

1、教师布置准备实验;

2、学生在课前根据教材完成实验的预习部分;

3、上课时教师先把实验原理步骤等细讲一遍;

4、学生根据指定的实验方案按部就班地进行;

5、学生在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

6、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给出实验成绩。

上述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弊端是,在很大程度上拘束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使得本来可以做得非常有趣的实验变得枯燥无味,不能达到培养能力,锻炼思维和增强创新意识的要求。而且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限制于课堂上较短的时间内和书面的实验报告有限的空间里教育教学论文,师生之间往往不能进行较有深度的交流,以至学生对掌握的实践技巧理解不深,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往往是这个仪器的操作会了,下次碰到类似的仪器还要重新学。

三、改进的教学方式

1、网络资源基础

目前,高校校园的网络普及率是非常高的,新生代的学生对于网络已经像对自己的手掌般熟悉,而互联网络上的资源无疑是极其丰富的。大学物理实验的大多数实验项目在经过过去许多年的改进之后,已经完全成熟,尽管使用的实验仪器有所差异,不过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而且很多的高等院校都将一些实验讲义甚至是多媒体课件放在网上[8]。所有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网络资源基础。

2、师生互动方式

网络互动方式主要有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BBS(论坛)、Email(电子邮件)等方式。通过下表比较这几种互动方式的优缺点。

 

互动方式

优点

缺点

IM(即时通信)

速度快,即时响应

内容形式比较单一

BBS(论坛)

互动性强

技术门槛较高

维护需要较多的人力

Email(电子邮件)

篇5

老师的格外关照毕竟是有限的。一节课里拿出五六分钟来,针对随班就读生进行指导,已经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而伙伴的搭档却有相当多的时间和其相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他们那里能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学习指导。而且,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心理总是与正常生有差异的,往往在与老师的合作上,产生心理压力,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而与伙伴的搭档在一起,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相近,他们会随便得多。无论是外界环境条件,还是心理境界,都适于进行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学习知识。这种情况下的伙伴帮助,要比教师在课上有限的时间里对其指导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对随班就读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最有效的支持,莫过于让他们和正常生做伙伴和搭档,建立一种真诚、关心、友谊及支持的关系。

篇6

2产教融合,把握教育教学主动

2.1教学改革

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上,实现学生培养过程融入幼儿园保教工作全过程;深化以产教融合、校园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以此,探索解决职教的跨界教育中学校、企业两个界面的平衡,试图建立一个融合的对人才培养有效而可控的体系架构。1)校企共建“双课堂模式”。专业教学与学生实践融入一体,开辟职业教育学校理论课堂与幼儿园实践课堂互动的双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促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尝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三年的培养过程融入幼儿园保教工作全过程,深化以产教融合、校园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2)建立“一对一”跟踪指导。试点项目班级的新生入学就5~10人/组,安排进入幼儿园一个班级,其幼儿园的班主任就是她们的具体指导教师(尝试建立现代师徒制)。试点班的班主任负责教学指导。学生与幼儿园小朋建立“一对一”结伴成长的关系。学生三年不间断地到幼儿园实践好“一对一”,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真正从头到尾观察一个小朋友幼儿园阶段的各种成长。一年级时每周去1-2次,并参与相应幼儿园班级活动;二年级时“三学六法”课理论联系实践,先在学校学习教育学、教学法等理论基础,再结合教学见习、实习,在幼儿园实践学习;三年级时顶岗实习。整整三年都让她们真正参与到幼儿园的幼教工作中,从观察者到保育员到配班老师再到主班老师,每个岗位都有机会分别见习和实习。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才是真正的校、园一体,是真实的职业环境的体现。

2.2师资融合

1)引师傅入校,带老师入园。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交叉任职,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既能担任本专业的教学任务,又在幼儿园任职,完成幼儿园的相关工作,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幼儿园资深教师交叉任职,有利于教师的共同成长,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聘请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来校担任相关实践课程教师,专业课教师也100%到实验幼儿园任职,以获得最新的学前教育信息及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并进一步实现校园师资融合。2)教育沙龙,竞技舞台。定期开展各种教育教研活动。可通过聘请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开展讲座,也可为学前教育教师们开办主题沙龙活动,还可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为老师们的相互交流、教学教研提供平台。

2.3德育管理

1)项目实验班推行双班主任制(校内、幼儿园),为学生的在校学习和幼儿园实践提供充分的保障和教育教学指导。2)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册”。“校园融合一体”模式下的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活动会十分丰富,每次参加都要求学生要有活动过程资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过程照片、活动总结等。学生会见证自己的成长,从取得的成绩中体会到成就感。3)实现学生自我完善。在新模式下,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加,学校的安全责任重大。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学生在此种模式下学习,也扮演了学生与老师的双重身份,他们也能从中成长得更快。因此,在教育中要充分信任学生,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作用。4)推行学校、企业、家长三方管理模式。为提高在“产教融合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定期召开学校、企业、家长三方座谈会。通报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生学习方案和计划,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较好发展。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模式

3.1建全机构,专家引领

聘请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学前教育机构园长、学前教育机构一线骨干教师参与校园合作,并组建产教融合校园合作指导委员会。通过研讨、定期检查和总结,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建设进度及整个建设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2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以专业建设为改革突破点和工作重点,制定或完善促进“校园融合一体”与园校互动相适应的相关制度,包括完善、修订教改试点所涉及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等相关制度,以及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的调整,形成一套有章可循的制度,为园校互动提供体制上的保障。

3.3初探品牌,产教融合

第一阶段,在我校园合作单位中,遴选一家幼儿园进行试点,深入开展校园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我校和幼儿园共同打造学前教育品牌,形成独立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创建独树一帜的幼儿园品牌。同时,该园也作为我校校外实训场地,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见习服务、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研讨提供试点,为理论与实践搭建平台,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先行者,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同时,为第二阶段奠定坚实基础。校园双方共同拥有幼儿园的经营权、股权,真正意义实现产教融合,校园深度合作,开启教育改革试点新模式。第二阶段,结合我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将与优秀幼教机构或幼儿园深度合作,创办教学幼儿园1所,以此为基础打造自有品牌幼儿园,在3~4年内预期发展3~4所分园,以满足本专业教学活动所需,最终形成拥有自己独立品牌的学前教育集团。

3.4扩大规模,形成产教结合链

当前,学前教育集团已成为一种驱势。该项目拟计划形成拥有自己独立品牌的学前教育集团,集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学前教育机构品牌策划、早期教育机构、幼儿园、儿童艺术培训、家庭育婴服务等为一体的产教结合链,真正成为“产教融合、校园合作”改革的先行兵。

篇7

语文是一门重点的学科,它在所有学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是具有研究性、科学性的一种教学理念,它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在语文学科中,有效地将心理教学融入其中,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因此,在新时期里,心理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专业。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作为教学者来说利用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对教育者进行教学。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教学,更好地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使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有效提高。从心理教学上讲,能够影响一个人心理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不能单纯地靠建造咨询室来解决,要通过在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的整合方法,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从当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心理教师比较少,对于心理教育的展开是不容乐观的。因此,必须将心理教育整合到语文教育中,不然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保障。

2.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教学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所以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多开展一些与心理活动有关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去培养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能力。其实初中语文教学就是学生心理的组织过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而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懂得去思考、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等。利用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更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能力。所以,心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是学生心理教学的重要途径。而且有效地开展心理教育,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让教学者以朋友的方式被学生接纳。在日常的学习中,更要注重学生本身的心理需求,从人性化的角度去教育和理解学生。所以,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整合,更有效地改变了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学习能力。

二、语文教学与心理教学整合的方法

首先,要明白心理教育不是单纯的心理辅导,而是将语文教学渗透到心理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1.确立教学目标,将心理教育融入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的确立,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而教学目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本身。所以,在确立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将本学科的知识融入进去,更要将心理教育融入其中。通常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注重教学知识本身,而忽略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等心理活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之初,教学目标的确立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心,将学生放在首位,进一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独特的个性。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将教学目标设计为:学习文章的朴实情感;从父亲“背影”表现出作者对父辈的爱,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带领学生体会对家人的感情,让学生懂得同父母相处、珍惜亲情等。通过这种教学目标的确立,把心理教学融入其中,在课堂上根据教育目标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篇8

“2+2”项目的教学对象是参加过高考,成绩达到该校本科录取线的普通高校学生。他们在中、小学阶段至少六年的英语学习中已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但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传授的是一定量的英语词汇、语法和语音等知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灵活应用的能力,特别是写和说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二)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

多数高校“2+2”项目的英语教学采取两种模式。一种强调基础英语教学,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或《21世纪大学英语》等教材,优势在于信息量大,词汇、语法补充全面、难度适当,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缺点是课文内容和词汇缺乏针对性,个别课文的主题稍显陈旧。另一种教学模式的重点放在雅思、托福应试技巧操练上。学生入学开始,每周12节课从听、说、读、写四层面强化考试技能。这种模式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前提是学生英语基础良好,词汇、语法、听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已有良好储备,否则这种技巧操练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师资力量组合

按照合作项目课程设置结构,教师主要分为中文、双语、英语中国籍授课教师和外籍教师。外教主要负责口语、写作和某些专业基础课程,授课方式灵活,但学生调查问卷反映在外教课堂学到的知识较少、收获甚微。固然,中外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差异是导致外教和学生相互失望的原因。此外,外教的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在引进“外智”时,既要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也要明确标准,强调教学质量。

二、我校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英语教学模式实践与探讨

我校是财经类本科院校,依托“大金融”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已与英、美、澳等国十余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互认学分、互认课程,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创新型金融学、会计学人才。项目前两年实行大平台教育模式,修读英语语言培训、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其中英语课占总学分数的35%。学生在这段时间内通过雅思托福考试,学业成绩达到要求,方可出国留学。

(一)改革课程设置,夯实英语基础,提高应试水平

第一学年以巩固英语基础为主,开设综合英语、口语、写作等基础课程,提高英语基本技能,除了3门公共必修课,学生其余时间都在学英语。与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相比,时间和精力投入更易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第二学年,保持部分英语课的同时,增加高级综合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课,培养国际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西方科学技术、社会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此外,在第二、三学期为准备参加托福雅思考试的学生进行两期强化培训,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提高应试技能。同时还开设一系列相关的选修课,如英文电影欣赏、英语国家概况等,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价值观等知识。

(二)注重教材建设,引进国外语言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实效性

为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综合英语课程选用的是上海外教社出版、何兆雄教授主编的《综合教程》,教材的权威性和广泛应用可以保证所授知识的正确和完整。教师选择讲解有针对性的热门话题,文章的结构严谨、语言规范。学生不但可加强和巩固已有的语言知识;还可借助对英语国家社会情况的了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三)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国外的教育模式

本课题从提高学习效率出发,以学习机制为基础设计师生活动,从设计“教”转变为“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建构主义的原则基础上,将合作学习、发现教学、情景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各门英语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本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生已经具有足够能力认知英语词汇的语义和用法,学生在课前小组学习完成生词的学习和记忆。课堂上,老师只就语用特点做出说明,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真实语境中实现词汇的语用目的。引入新单元时,根据课文主题设计活动,学生结对成组合作完成。分析课文时,先带学生概述,帮助理解总结,再提问或回答;最后提出更深层次问题,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本课题组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适应国外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室装配活动桌椅,学生自由组成讨论小组,保证课堂讨论的效率和质量。此外,设计每五周一次的阶段测试,既涉及教学内容,也参考雅思、托福考试要求。按照国外高校测验节奏设计的阶段考可帮助学生适应国外学习,也将教学重心转变为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四)培训师资担任合作项目的英语语言教学

目前合作项目的英语师资多是中国教师。相同的文化背景和英语学习经历可提高师生间的沟通效率,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巩固语言知识。但同时这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师会偏重英语知识点的教学,忽略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许多中国教师没有在英语国家留学的经历,无法充分恰当地将他国文化融入教学中。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有待提高。除了培训外教,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环境,课题组还应加强中方教师培训。每年派遣2~3名教师到国外合作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的学习和调研,帮助教师将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文化、教育特性结合起来。同时,每年派遣4~5名教师到雅思和托福教学较为成熟的教育机构进行培训,以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篇9

(一)艺术技能课程开设模块

河西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本专业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小学教师。艺术类主干课程模块有:音乐基础、美术基础、基础美学、声乐、乐器、舞蹈、美术等。在这些主干课程中,音乐基础、美术基础属于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基础美学属于专业方向理论选修课;艺术技能实践类课程开设模块主要有声乐、乐器、舞蹈和美术,属于专业方向选修课。艺术技能实践课程的几大模块中,声乐课程是针对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歌唱技能技法课。课程内容为声乐基础知识、歌唱发声练习、歌曲演唱三大部分,主要侧重于声乐演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注重基础发声练习,着重培养学生声乐理论与综合实践应用的能力。乐器课程主要练习键盘乐器弹奏,掌握键盘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强调键盘乐器弹奏的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基础训练贯穿始终,尤其是编排了少儿歌曲弹唱的有关内容,更加贴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为将来从事小学教育键盘乐器弹奏打下基础。舞蹈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舞蹈基本功,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学科的特点与作用,掌握少儿舞蹈训练的基本方法,掌握常见的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通过训练使学生具有健美的身体,灵活协调的动作姿态,能够完成简单的少儿舞蹈的排练、指导工作。美术课程内容包括造型基础、构图基础和色彩基础的课程———素描、色彩(包括水彩、淡彩)、装饰画、卡通画、简笔画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简单结构入手,观察、分析、表现物象的能力,提高造型能力。还包括手工制作、雕刻、泥塑等空间造型艺术实践课。四大艺术技能课程模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全面,基本上涵盖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所需的基本艺术技能技巧,是本专业的特色之一。存在的问题是:1.培养目标的表述欠全面。“培养本专业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小学教师。”注重了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发展目标,而忽略了承载“美育”的艺术类课程。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则是美育的一部分。在历史上,美育和艺术教育是同步发展的,而现在艺术教育包含在美育的范畴,艺术教育由知识、技能、艺术审美和创造美三个部分构成。尤其在小学教育中,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实施渠道。[2]10-112.艺术技能课程方案设置欠合理。培养方案中课程整体模块设计似乎涵盖了大部分艺术类课程,但这些课程属于艺术类专业方向实践选修课。由于受培养方案的限制,选修课的选课原则是“四选二”,也就是在声乐、乐器、舞蹈、美术四个模块中只能任选两个模块进行选修,这样势必会造成艺术类实践课程学习不够全面,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艺术模块不能够深入学习的现实困境。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技能状况分析

河西学院小学教育专业面向甘肃省招生普通本科学生,从历年录取名单信息中“特长”一栏填写内容分析,小教专业学生绝大部分没有艺术特长;从生源地信息栏分析,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由于受家庭条件、个人成长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好多学生没有受过艺术特长训练,因此,艺术技能掌握状况较差。1.艺术技能习得状况(1)由于受不同的教育环境影响,有艺术技能和缺乏艺术技能的学生艺术技能习得差异明显。(2)受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的影响,重高考文化课程,轻艺体类课程,艺体类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先天不足”、“缺乏营养”。(3)学生个体对艺术技能课程的感悟能力、接受能力和努力程度的不同导致对艺术技能的掌握差异明显。(4)因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和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态度的不同,导致学生对艺术技能的习得也受到影响。(5)受艺术类选修课“四选二”的限制,艺术技能的习得种类有质的差异。(6)受学校培养目标、课程模块设计、课时安排、实习机会的多寡、教学硬件设备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艺术技能的获得和运用也受到制约。(7)受学科知识结构、学生个体艺术素养、学习兴趣动力等主观因素影响,艺术技能的习得也差异明显。2.艺术技能课选课倾向根据近两年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技能课程选课倾向表分析:两个年级四个班选修舞蹈课程的共计153人,选修乐器课程的共计135人,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80%和71%;选修美术课程的共计69人,选修声乐课程的共计25人,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36%和13%,选修乐器和舞蹈课程的人数远远多于选修美术和声乐课程的人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1)在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和声乐课(音乐课一般以为唱歌为主)的开设始终贯穿于基础教育阶段,不论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是非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习得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四选二”选择范围的限制下,放弃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机会。(2)对于乐器和舞蹈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专门开设,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没有专门受过艺术特长培训,有大部分同学甚至没有接触过乐器,也没有接受过舞蹈基础训练,处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自身知识技能的缺陷,大部分学生对这两门课程的选择是一种必然趋势。(3)小学教育专业男女性别比例分布不均衡(见表2),女生占总人数的80%以上。由于女性天美,处于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健身健美需求,选择舞蹈课程的人数较多也是一种必然趋势。(4)例外的情况是,少部分同学或许由于家庭条件和教育环境优越,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条件接受乐器和舞蹈训练,或利用业余时间正在进行此类课程的专业培训,已经习得和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想在自身比较缺乏训练的其他艺术类课程上取得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以求达到艺术均衡、全面发展而选择其他艺术选修课。

(三)艺术技能状况调查

为了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河西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技能状况,根据研究目的,编制了《河西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技能状况调查问卷》。问卷涉及到的内容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学生对艺术技能课程教学现状的了解情况;学生对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的了解情况;学生对艺术技能课程的认识、态度及艺术技能掌握情况;学校对艺术技能课程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的了解情况;艺术技能课课时安排与人才培养模式对艺术技能培养的影响等方面。调查以河西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为样本,根据调查目的随机抽样发放问卷130份,实际收回问卷100份,有效问卷率77%。收回的100份问卷中,男生19人,占19%,女生81人,占81%。通过表2、表3分析: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男生比例占19%,女生比例占81%,男女比例相差较大,说明女生选择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倾向性明显;年龄分布在21-24岁之间,23岁的占57%,24岁的占6%,21-22岁的占37%。通过表4分析:学生对艺术技能课程课时安排的认可度只有58%,也就是说有42%学生认为艺术技能课课时安排不合理,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希望有较多的上课时间,以保证对艺术技能的充分学习。艺术技能课对就业的帮助、课程内容、学分、考核方式的了解程度和认可度均在66%以上,尤其对我校的培养模式比较关注,有81%的同学选择综合培养模式,说明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的培养模式比较受欢迎,期望值比较高。通过表5分析:学校对艺术技能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还不够足够重视;有一半以上学生认为艺术技能课教师还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大部分学生对我校艺术技能课程任课教师专业素质比较认可;有一半以上学生对聘请小学优秀艺术技能课教师来校授课的态度不太明显,可能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深入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对小学教育教学,尤其是艺术技能课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对一线优秀艺术技能课教师不够了解,也体现出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没有足够的重视。通过表6分析:有83%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艺术技能课的开设;有58%的学生对艺术技能课程感兴趣;有57%的学生认为艺术技能的获得有利于将来的就业。在“你对下列哪些技能比较熟悉(可多选)”调查中,有82%的学生选择“歌唱”,说明除了歌唱,学生对器乐、舞蹈、美术技能的掌握还比较欠缺。在“能否独立完成舞蹈编排或者电子琴弹奏”中,只有28%的学生选择“可以完成”,说明学生独立完成舞蹈编排和电子琴弹奏的能力较差。可能的原因是学生的艺术技能基本功不够扎实,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有78%的学生对艺术技能课的学分比较重视,可能的原因是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修不够学分不能顺利地毕业,对学分的重视程度可能超过对艺术技能课技能习得的重视程度,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负面影响,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通过表7分析:有67%的被调查者不太了解学校艺术技能实训基地,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对“实训基地”的概念比较模糊,平时没有过多关注或对实训基地建设满意度不高;认为学校配备的艺术技能课硬件设施比较齐全、学校重视艺术技能课硬件建设的被调查者分别占74%和66%,说明艺术技能实践课程所需的硬件设施学生的满意度比较高。

二、艺术技能课程的构建措施

(一)优化培养方案,合理配置艺术技能课程模块根据小学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程建设现状和学生的艺术技能状况,进一步优化现行的培养方案,合理配置艺术技能课程模块。1.将现行的声乐、乐器、舞蹈、美术艺术技能专业方向选修课,取消“四选二”的限制,列入“专业方向必修课”,适当增加授课时数,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各种艺术技能,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搭建平台。2.开设以艺术知识传授、艺术作品欣赏为主的艺术欣赏选修课,传授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艺术鉴赏能力。3.修订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本专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知识扎实、教学技能娴熟、艺术素养丰厚、操作能力过硬”的现代化小学教师。

(二)重视教材建设,因材施教照顾学生个体差异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的建设和选择是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艺术类课程还没有完备的教材,教材的建设问题有待于教育专家进一步调研并付诸建设。当然,教材不是“规范”和“控制”教学的工具,为教学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是对教材功能的重新定位。以《乐器》课程为例,笔者认为教材建设应该突出小学教育的专业特色。小学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教材应该适用于本专业,不能选取音乐专业的键盘乐器《钢琴》教材,也不能完全选用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材,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突出教材的基础性、师范性、广泛性和实用性。教材编排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既要让零基础的学生容易接受,又要适应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需要。建议在第一学期基础阶段选取《拜尔钢琴基础教程》前70条的内容,为学生的键盘乐器弹奏打下基础;第二学期选取中外优秀少儿歌曲、短小民歌改编的钢琴曲、简易乐曲,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为少儿歌曲弹奏奠定基础;第三学期选取少儿歌曲伴奏曲目和简谱即兴伴奏歌曲,突出师范性和实用性,为学生将来从事小学音乐教育服务。力求贯彻落实小教专业钢琴教学“培养弹奏能力和弹奏简易乐曲、少儿歌曲伴奏的能力”的总体要求。不同种类的艺术,在审美功能上是相通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在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训练方式上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由于接受主体艺术素养、个性特征、接受能力等存在层次的差异,在授课环节上不能一概而论、统一要求,应该根据学生自身能力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尽量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可将照顾全局的“集体课”、照顾部分的“小组课”和照顾个体差异的“一对一授课”方式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建立高效课堂授课模式和课外训练模式,使知识技能的传授在单位时间内达到最优。

(三)改革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质量、检测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重要手段,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着双向导向和激励作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将教学内容进行平时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由于小教专业艺术技能课程是实践课,传统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已不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够体现课程的教学特点,具有客观全面的考核指标,合理有效的考核手段。艺术技能课程考核,应该根据课程考核内容,将“阶段艺术技能展示”、“终期艺术技能汇报”有机结合,可以采取“少儿歌曲演唱”、“钢琴弹唱展示”、“舞蹈创编展演”、“美术(绘画、手工、简笔画)作品展览”等形式进行考核,通过全员参与考核,任课教师专业点评,寻找差距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兴趣和动力。这样不仅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优化了考核形式和内容,而且训练了小教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艺术技能。目前,我校艺术技能课考核方式正在寻求改革突破口。以美术课程为例,考核改变以往“交一幅作业”的简单方式,在美术课程整体内容框架下,根据阶段授课内容进行“命题创作”,教师确定创作主题和形式,学生按要求在不偏离主题和形式的情况下自由创作,完成作品进行“作品展览”,教师制定评分标准做出评价。这种评价的好处是:首先,“命题创作”贯彻课堂授课内容,创作形式和内容不偏离授课内容,有效地体现授课内容和目的。譬如,授课内容是“线描”创作形式就不能是“色彩”。其次,“命题创作”作品可在学生成绩评价时有可比性,同一形式同一主题的作品,根据最终效果可对比评价,考核成绩相对“自由创作”更加客观、公正。再次,“命题创作”评价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学生凝练主题,发挥创作想象力,训练学生命题创作的基本功。最后,阶段考试、考核的作品最终以作品展览的形式预期展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积极性,考核目的明确,有力地提高了艺术技能课程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四)培育师资队伍,加强艺术教师梯队建设师资力量和师资队伍素质决定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最终要依靠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我校小学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教师队伍能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但也存在学科结构性缺失、专业学科带头人缺乏、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艺术技能课师资队伍建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引进和补充舞蹈教师,弥补学科教师结构性缺失的问题。2.培育“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提高艺术技能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水平。3.培养艺术学科学术带头人,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提升艺术学科科研能力和水平。激励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促进艺术学科教师梯队建设。4.坚持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用人机制,加大对艺术技能教师的培训力度,引进小学一线艺术技能教师走进大学,进行周期性、阶段性授课,汲取先进的艺术教育实践经验。(五)构建实训基地,强化艺术技能运用能力目前,我校校内艺术实训基地建设卓有成效,有“数码钢琴教室”一个、“钢琴工作室”两个、“电子琴教室”两个、“声乐教室”两个、“民族器乐教室”一个、“多功能舞蹈教室”两个、“美术教室”两个,能够满足小学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的开设需要。存在的问题是校外实训基地比较缺乏,建议和校外艺术培训学校、机构积极取得联系,拓展业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小教专业学生艺术技能见习、实习拓宽渠道。在学生艺术技能的运用方面,在“一见二实三顶岗”的见实习模式下,积极联系见习、实习和顶岗支教单位,选取艺术技能高、艺术课外活动开展比较好的学校,选派小教专业艺术素质高、教学能力强、艺术基本功扎实的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艺术技能的实践运用能力,“着重培养一小批,争取带领一大片”,以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艺术均衡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另外,鼓励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艺术社团,譬如:慰问演出、大学生艺术团、美术社、舞蹈队、书法绘画协会等,将艺术技能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技能,为将来从事小学教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0

新的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要积极探索语文创新学习,让学生在语文教学学习中参与实践,体验快乐、成功、创新,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快和光明的教学环境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当学生兴趣盎然时,多产生良好的情绪,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发生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地用心去做,有时竟能达到痴学程度。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点然儿童心中探求新知识的思想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入手。例如,《地球爷爷的手》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激趣导入: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们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现在你们想玩一次吗?我们来比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学生放飞自己折好的纸飞机。然后老师也放飞一次纸飞机。)(遗憾地)——呵,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们爱玩纸飞机,而纸飞机必然落下这一现象,正与课文的核心内容密切相连。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创新兴趣。

二、营造学生创新的氛围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一般是无法有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只有在轻松、自然、安静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凡是因为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儿童,一定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所以,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使他们能自由的发表意见,能按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要尊重学生,多用鼓励奖赏的办法,少用甚至不用指责惩罚的手段。

三、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以前灌输式的育把学生视为“知识容器”,教师讲,学生听,久而久之,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思想僵化,创造精神被窒息。相反,我们要善于诱导,举一反三,让学生通过想象,促使他们主动获得新知识。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引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有情有景地学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想象,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培养了想象力。如教学《狼和小羊》,重新播放录相,当狼扑向羊时定格,引导想象,问:"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尾。"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打开,很快就编出好几种结尾。教师相机评点、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训练和发展他们创造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做为一种思维能力,它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要用心去探索,努力创造情境让学生去想,学生的心灵深处就会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四、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

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