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5 07:58: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葡萄酒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键词】葡萄与葡萄酒;旅游;文化;融合;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1.011
近年来,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旅游文化产业也充满活力、方兴未艾,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那么,有着朝阳产业称号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起着龙头作用的旅游文化产业能否融合发展?二者怎样融合发展?下面,笔者以云南省为例,谈谈自己的观点以求教于同仁。
一、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产业特征分析
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一个高度复合的产业,和农业、工业、服务业、文化业(也被称之为第四产业)关联度高,与四大产业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开始破题。2015年6月,在第二届中国葡萄酒论坛上,中国酿酒大师、山东滨州医学院刘树琪教授首次提出“葡萄酒+”,来论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问题[1]。
笔者认为,“葡萄酒+”实质上是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向其关联产业融合、延伸。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向其它产业渗透力大、融合速度快、延伸能力强,极易形成葡萄酒旅游、葡萄酒养生健康、葡萄酒体验休闲等新的产业业态。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成本低、效率高,而融合出来的新产业具有高成长、高效益、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之特征。因此,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本身不仅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也是绿色、生态、高效和成长性极好的产业,这是它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基础。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延伸到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以不同的演进方式,形成富有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新业态,最终将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直接促进行业变革升级,激活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构架出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
其实,所谓的“葡萄酒+” 即是指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的融合。它是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更进一步分析,这种融合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工业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最大化为中心,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基础,依托与多个紧密关联产业之间的融合,形成相互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和互补关系的新型产业形态。当然,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还可以将“葡萄酒+”理解为在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产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关联度高、融合能力强、具备高成长、高效益、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才能成为融合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完全具备这些特征,其他关联产业可以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依托进行产业间的融合,引发新业态的形成和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所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完全能够成为融合某个关联产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上看,“葡萄酒+”不仅反映了葡萄酒业与众多产业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联性,而且反映了葡萄酒业与众多产业之间融合的可能性,既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基础,又拓宽了产业融合发展的范围和空间。从实践上来看,实施“葡萄酒+”战略,让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作为基础和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就能够优化市场结构、促进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复合产业,实现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葡萄酒+”的这些特征和作用,也决定了葡萄与葡萄酒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特征的战略性产业。
二、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最适宜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间能否融合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是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关系紧密,高度关联,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葡萄酒、旅游都是人类历史社会文化活动的产物,葡萄酒、旅游离不开文化,更进一步说,文化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葡萄酒、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把葡萄酒和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必须有载体,例如葡萄酒、旅游等其他能够物化承载的东西。刘云山同志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上指出,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时刻都在触摸着文化的脉搏、感知着文化的神韵、汲取着文化的营养[2]。这是对葡萄酒文化、旅游文化则是最好 的诠释。
自古以来,葡萄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相生相伴,形成了葡萄酒旅游和葡萄酒文化。有史记载 ,人类最早发现葡萄酒是在山野中结伴游玩时 发现的,漫山遍野的野葡萄藤下散发出芬芳的酒香,这就发现了最早的自然发酵的葡萄酒。后来就有了葡萄酒文化。看来,葡萄酒文化的传播者是葡萄酒旅游者,葡萄酒旅游的根本动因就是文化需求,葡萄酒旅游的核心资源在于文化资源。通过葡萄酒文化来促进交流沟通、获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是旅行者出行的最大动机。从目前情况来看,葡萄酒旅游过程实际上是葡萄酒文化的体验和享受过程。葡萄酒旅游拥有文化底蕴和内涵,就会魅力无穷,一旦失去,就会索然无味。一言以蔽之,葡萄酒旅游活动是一种高品位、综合性的葡萄酒文化体验活动。
从国内外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来看,现代葡萄酒旅游的第一资源一定是葡萄酒文化资源,旅游的最基础要素在于独特的文化魅力、文化品格和文化环境。一个葡萄酒产区要实现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一定离不开葡萄酒、旅游、文化这三大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独特的元素来支撑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就云南旅游来看,云岭高原上的高山大川孕育了云南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高原水城丽江、风花雪月”的大理,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香格里拉”― 中甸的神奇,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江狭水凶的虎跳峡……云南旅游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绝无仅有,弥足珍贵。近年来,云南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多元化综合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已经吹响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进军的号角。因此,地处大西南的云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独一无二,为云南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
从云南葡萄与葡萄酒来看,在这神秘的云岭高原,培育了我国海拔最高的特色葡萄产区-大香格里拉,产生了中国的ROSEHONY(玫瑰蜜),俗称“云南红”,云南自然成为中国葡萄酒的摇篮。目前,云南已经把葡萄酒产业作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产业重点扶持,云南葡萄酒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葡萄园和酒庄建设已有相当的规模和品牌优势。这是云南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就云南文化底蕴来看,“彩云南现”给神秘的云岭高原增添了不少的文化底蕴。云南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地理地貌、历史变迁、民族分布都很特殊,尤其是多样的民族文化让人们感觉到云南的神奇瑰丽。神秘的云岭高原孕育着多元化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强大的文化合力,推动着云南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是云南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
综上所述,文化底蕴深厚的云南已经具备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作为一个边疆、山区、多民族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省份,推动云南经济的跨越发展,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施“葡萄酒+”战略,推动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葡萄酒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在众多可以作为产业融合依托的产业中,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是产业融合的最好的基础产业,这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认可。在国外,美国纳帕、法国波尔多等国外产区,因葡萄酒而形成的葡萄酒旅游文化这一复合业态超常规发展是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3],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数以亿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的葡萄酒产区参观葡萄园与酒庄美景,品位鉴赏体验葡萄酒文化,为当地带来了很多的财富和人气。
在国内,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火如荼。近年来,国内葡萄酒旅游文化产业伴随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到葡萄酒产区去旅游体验葡萄酒文化蔚然成风,葡萄酒旅游文化活动呈现出井喷增长的态势。今年以来,作为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烟台大力实施“葡萄酒+”战略,推动葡萄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出现了可喜的发展局面,实现了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目的。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仅烟台蓬莱葡萄酒庄旅游人数达到上万人次。截至目前,2015年蓬莱葡萄酒文化旅游突破10多万人次。今年来烟台进行葡萄酒旅游的海内外游客将超过千万人次,旅游收入将达百亿元[3]。烟台的实践证明了葡萄酒产业融合旅游文化产业的巨大魅力。国内的葡萄酒企业张裕公司、君顶酒庄、云南红酒业公司等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来客和不菲的综合收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内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践,说明葡萄酒同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大有潜力可挖。因此,葡萄酒产业要取得持续发展,必须要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而旅游文化产业的腾飞同样要融合于葡萄酒产业之中,达到互补互促的效果。
我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开发葡萄酒旅游文化市场的,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刚露端倪。在国外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早已开展,比如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葡萄酒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成熟的旅游模式[4]。葡萄酒原产地欧洲联盟主席卡尔巴斯特表示,葡萄酒旅游繁荣的秘诀之一,就是要重视其背后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化。他说:“葡萄酒是很多国家、城市历史长河的一部分,而每个城市的历史都是不同的,所以中国应当发掘自己独特的葡萄酒历史和文化[5]。”
文化是葡萄酒的灵魂,更是葡萄酒旅游的依托。国外许多著名产区的葡萄与葡萄酒文化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以法国的波尔多等地为例,当地在推广美酒的同时,会把一些看似关联度不高的元素整合在一起,例如在旅途中融入酒的历史、品牌等知识介绍[5]。这样的旅游规划叫做“配套服务”,而这一点正是我国在葡萄酒旅游上的短板。葡萄酒旅游文化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品牌故事、独特的资源及配套服务。品牌故事包括一款酒名字的来历,独特的资源是指每个酒庄背后独一无二的故事,例如不同的葡萄品种和不同的价值,不同的制作工艺等,旨在调动消费者的兴趣。与旧世界葡萄酒国家差异最大的旅游要素在于我国的“配套服务”还不够完善。
正是品牌、独特的资源、配套服务这些独特的元素促使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之间产生了诸多的必然联系,让其融合更为顺畅、高效。可以说,没有美酒就没有一种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围。旅游者似乎离不开葡萄酒与文化,而葡萄酒和文化也似乎离不开旅游者,没有旅游者的青睐体验,再好的葡萄酒也难以成为美酒,再丰厚的葡萄酒文化也无法张扬。旅游者之所以对葡萄美酒情有独钟,并不仅仅在于葡萄酒本身的风味,更在于葡萄酒的文化魅力。正是由于旅游者对葡萄酒文化内涵的高度追求,才使旅游与葡萄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文化才是旅游与葡萄酒结合在一起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不仅是最完美的结合方式,也是业态创新的最好途径。
三、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葡萄酒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综合性的文化活动,这一旅游过程实际上是文化的体验和享受。“葡萄酒+旅游+文化”之所以成为葡萄酒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就在于此。那么,我们如何做好“葡萄酒+旅游+文化”这篇大文章,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洋为中用
向国外葡萄酒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学习融合发展的经验,洋为中用。只有善于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拿来为我所用,才能少走弯路,加快融合进程。目前,在国外葡萄酒业发达的国家,葡萄酒旅游业搞得相当出色,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国外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业融合发展方面比较成功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已经涵盖了旅游活动的重要部分,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葡萄酒业和整个社区以及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收益。据澳大利亚制酒业联合会预测,每年通过旅游文化活动和酒窖直销给酒业带来的直接效益在4至5亿澳元之间。以维多利亚一个州为例子,该州葡萄酒旅游的每年总收入就达1.85亿澳元,其中大约0.7亿澳元来自酒窖直销[6]。
再比如法国、意大利、美国、南非、摩尔多瓦等国。这些葡萄酒生产国为了扩大本国葡萄酒在世界上的影响,并且提高本国葡萄酒产品市场占有比例以及销售量,就把旅游文化业与葡萄酒业两者很好地融合起来,以葡萄酒业丰富和提升旅游文化业的内涵和吸引力,用旅游文化业来带动和促进葡萄酒业的稳步发展。当然,国外在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上,特别注重葡萄酒环境创新、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新的旅游文化业态培育以及整体规划等等。国外的一些经验表明,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一定要做好葡萄酒旅游文化环境创新、葡萄酒旅游文化产品开发、 新的旅游文化业态培育、推广好葡萄酒旅游文化。对于我国发展葡萄酒产业文化有得天独厚条件的云南来说,要很好地学习借鉴,做好葡萄酒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实施“葡萄酒+”,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创造性地打造葡萄酒旅游文化形态,彰显葡萄酒旅游文化的魅力和风采,才能真正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古为今用
在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上,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古代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等资源,可以很好的古为今用,使我们的葡萄酒旅游业文化发展的更加完善。云南具有悠久灿烂历史,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资源,如,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历史悠久,农耕文化灿烂文明,具有以包容和谐为最大特征的云南农耕文化,如能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旅游和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即实施“葡萄酒+旅游+农耕文化”战略,把云南高原的葡萄酒庄变为融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文化休闲体验及旅游于一身的复合体,让它们尽情发挥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特色,让来云南的旅游者在遍布葡萄园的山野与彰显古今中外特点的各种各样的酒庄建筑之间徜徉,在葡萄园采摘葡萄与酿造美酒中体验,在葡萄美酒与琴棋诗书画之侧鉴赏,尽情畅享彩云之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的休闲情趣[6],那么,结合古老的云南农耕文化,让葡萄酒旅游与云南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即通过实施“葡萄酒+旅游+农耕文化”战略,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古为今用”的目标,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此外,云南是开埠较早的省份,开埠文化历史悠久,要紧紧抓住这些厚重的开埠文化史实,实施“葡萄酒+旅游+开埠文化”战略,充分将开埠文化与旅游及百年葡萄酒历史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建设云南红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历史风情街、历史建筑遗存和各种文艺形式、传媒,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赋予新的时代气息,把葡萄酒与旅游及开埠文化深度融合,让丰厚的文化底蕴与葡萄酒、旅游相辉映,张扬葡萄酒旅游文化的丰厚底蕴,显示葡萄酒的文化张力,大大提升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的品质,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
(三)探索创新
由于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业的融合发展在国内还是发展中的新事物,在发展中还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亟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葡萄酒文化的推广、葡萄酒业的健康发展,葡萄酒旅游文化业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并将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收入增长点,甚至是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所以,我们必须充满自信,必须结合国情、省情,运用“葡萄酒+”,必须自我探索、摸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之路。
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决不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运用“葡萄酒+”,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以自我探索为主,结合国情、省情以及产区实际,摸索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省情、符合产区特色的葡萄酒旅游文化运作模式,并精心培育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产品。换言之,运用“葡萄酒+”,促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就是要以葡萄种植和葡萄酒消费为基础,以葡萄酒文化体验为主题,以酒庄为依托,融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节 事旅游、会展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互相促进,协调发展[6]。当然,具体产品的开发应当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形成类型多样、多层次的产品体系。近年来,云南省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七大葡萄产区之一,云南的多个子产区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弥勒产区种植的特有葡萄品种“玫瑰蜜”、“云中舞”,迪庆高原产区的有机葡萄园及赤霞珠干红、冰红酒,楚雄的早熟鲜食葡萄等。因此,必须结合云南葡萄酒产区的这些实际,创新思路,自我探索。如结合“玫瑰蜜”文化,即十八世纪中叶,年轻的法兰西传教士来到云南,在香格里拉的茨中坝子,种下了第一株来自法国的古老酿酒葡萄,于是有了云南红。1904年来云南南部修筑滇越铁路的法国人在铁路沿线车站院落里栽培了许多酒葡萄,成为云南高原最早的“玫瑰蜜”酿酒葡萄园;围绕这些文化历史,可以编撰一些葡萄酒的故事、小说、电影、电视剧等,还可以围绕这些历史整理出版一些经典性书籍,编撰云南葡萄酒史志,使之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结合云南多民族(26个)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的特点,开发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节典、婚恋、丧葬、礼仪、生育、图腾、语言、宗教、文字、禁忌、审美,把这些个性鲜明的文化链与葡萄酒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把大理的白族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与葡萄酒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既增加了云南葡萄酒旅游的文化内涵,又能够围绕这些开辟新的葡萄酒旅游文化景点(产品),从而给旅游文化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云南葡萄酒旅游文化业的大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把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作为产业融合的基础,高度融合旅游、文化产业,就一定能够推动云南的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云南葡萄酒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从而形成以葡萄酒产业为基础、旅游为龙头、文化为支撑的葡萄酒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新格局,整体上带动云南各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目前,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业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云南葡萄酒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才刚刚破题,产业融合的经验不足,融合进程中困难不少,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乘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东风,更好地实践运用“葡萄酒+”理念,大力推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就能够促进旅游文化大发展,促进葡萄酒业快发展,实现云南“旅游文化q强省之梦”的共同梦想。
参考文献
[1]韩永奇,刘世松.开创中国葡萄酒的美好未来――2015中国葡萄酒论坛综述[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5(4):60-66.
[2]刘云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的主旨演讲[N].光明日报,2010 -03-21(1).
[3]刘树琪.葡萄酒产业密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8-90.
[4]韩永奇.张天良之经营智慧[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56-62.
[5]李鹊.葡萄酒旅游重在文化中外配套服务差异大.[N].国际在线,2014-08-01(2).
[6]韩永奇,刘世松.2015年我国葡萄酒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平台[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6):45-48.
Study 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Wine Industry and TourismIndustry around Yunnan Province in China
HAN Yongqi
一、体验与体验营销
《体验经济》的作者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提出,体验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是某个人本身心智状态与那些策划事件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而体验营销则是以产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给消费者提供某种体验的市场营销。
伯恩特·施密特在他所著的《体验式营销》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把体验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等五种体验,把这五种体验作为对顾客体验进行管理的战略模块。它是营销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对企业营销的方式和与营销理念进行重新的设计与定义。与传统营销相比,体验营销更强调消费者的参与,更注重为消费者创造感性价值,更关注消费者的感觉、感受。
二、高档葡萄酒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葡萄酒的消费行列。纵然葡萄酒的适量饮用有益健康,如能够防治多种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具有养颜美容的作用,但很多的消费者选择葡萄酒并非仅仅出于健康之故,而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体验与满足。尤其是高档葡萄酒,其目标消费者是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愿意接受新的思想观念,讲求生活品质。对他们而言,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酒,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意味,意味着一种氛围、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甚至一种身份与地位。在葡萄酒中的消费中,他们会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受,正是这种体验与感受驱使他们成为葡萄酒的爱好者、葡萄酒文化的追随与传播者、企业的忠实消费者。因而对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的体验已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而能否为目标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体验则是决定其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高档葡萄酒的体验营销策略
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可以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实施体验营销策略:
(一)感官体验策略
感官体验就是通过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建立感官上的体验,促使消费者产生美学的愉悦、兴奋、美丽与满足。感官体验是基础体验,企业靠感官体验来吸引消费者。高档葡萄酒经营者主要从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方面来打造感官体验。
视觉体验:经营者应从消费者可视的一切元素着手来打造视觉体验。目前国内的高档葡萄酒主要采用商场专柜、星级酒店、酒吧、专卖店及直销等方式进行销售,同时辅以一定的宣传手段,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因而葡萄酒的外包装、柜台、店面、经营者网站及宣传资料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如其外包装的造型、所选的材质、包装容量的大小、酒标图案与色彩的设计,均应体现产品的特点与品质;而柜台的设计除了用材外,还要考虑柜台的形状、灯光等方面,店面应考虑装修的风格、设施的陈列及装饰物的选择。所有这些均应与目标消费者的审美观念相契合,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味觉和嗅觉体验:葡萄酒这种产品与白酒、啤酒的豪饮文化不同,葡萄酒的消费讲究的是品饮,即小口地喝、慢慢地品、细细地体会,通过味觉和嗅觉仔细地进行辨认。其品尝与鉴赏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通过感官的鉴赏,消费者能够知道酒的品质、风格、酿造原料的品种与产地。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应在经营场所开辟一块产品鉴赏专地,由富有经验的品酒师示范品酒的动作,教会消费者如何通过感觉来体会不同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前来品尝产品,学习产品知识,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此外,以葡萄酒专卖店、酒吧为主要经营渠道的经营者还可在店堂内播放目标消费者喜欢的音乐,与其产品的陈列、店面的设计等其他方面共同营造出目标消费者喜欢的或浪漫、或轻松、或具有其他情调的氛围,以增强消费者的体验。
(二)情感体验策略
情感体验是指通过激发消费者内在的感情和情绪,触动顾客的内心情感,创造出顾客的喜好进而使顾客对某种品牌产生强烈的偏好;情感体验是消费者内心的感情体验,企业靠情感体验来打动消费者。情感体验是通过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来实现的,沟通方式包括广告、促销、营销人员及公关等。与中低档产品不同,高档葡萄酒的目标消费者在付出高价购买产品的同时,对服务及其他方面同时有着较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关注他们所购买的产品,也在意购买的过程,他们希望在这过程中能够得到尊重与关怀,这种尊重与关怀主要通过营销人员来体现的。因而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沟通中不仅要传递产品、企业信息,还要传递情感信息,让葡萄酒成为企业传递情感的媒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激励,调动起他们对顾客的热情与真诚,使他掌握与顾客沟通的技巧,熟练服务顾客的技能,从而与顾客建立起高质量的情感,并能有效地进行维护。
(三)思考体验策略
思考体验指诉求于智力让顾客获得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思考体验是用知识、逻辑给消费者以心智的启迪,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服消费者。从葡萄酒的诞生到现在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关葡萄酒的知识、技术不断发展丰富,国外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葡萄酒知识与文化,从葡萄品种与种植地的选择、葡萄的种植、采摘、加工酿造工艺,到葡萄酒消费用餐的搭配、相关的礼仪、高档葡萄酒品鉴、高档葡萄酒投资与收藏等,这些形成了葡萄酒的独特味道与品饮文化。葡萄酒进入中国较晚,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葡萄酒消费的行列,但葡萄酒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陌生的,他们对葡萄酒的知识知之甚少,高档葡萄酒消费者也不例外,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也只是具备基本知识而已,远谈不上了解和掌握葡萄酒文化。而他们在消费葡萄酒的过程中追求的则是其文化,他们希望通过这种产品的消费来享受这种文化、体现这种文化,如果他们不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葡萄酒对他们的意义则大打折扣。因而他们渴望通过知识的掌握和文化的了解来真正体验葡萄酒为其生活带来的变化。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应针对消费者的知识状况用多种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如在经营场所定期开展葡萄酒鉴赏培训,在目标消费者经常出入的场合如高级酒店、俱乐部开品酒会、经理培训班开设葡萄知识培训课程等,在企业的网站、相关的媒体开辟葡萄酒专栏进行广为宣传。(四)行动体验策略
行动体验则通过提高人们的生理体验、展示做事情的其他方式和另一种生活方式来丰富顾客的生活,其重点在于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消费者注意、理解和记忆的选择性,具有丰富内容的葡萄酒文化,仅通过宣传与培训对很多消费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而企业可通过举办各种各样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参与,通过他们的参与,为其带来更多的感性认识,以此来增强其切身体验,从而培养其对葡萄酒及企业产品的兴趣。高档葡萄酒中大多是在酒庄生产的,经营者可在葡萄酒庄园举办游览活动、组织葡萄酒沙龙等,另外还可举办富有趣味的各种比赛与游戏活动,如品酒比赛、调酒比赛、葡萄酒知识有奖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将各种体验融在一起,同时向消费者展示葡萄酒消费文化,让消费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葡萄酒知识,体验葡萄酒文化,消费经营者的产品。
(五)关联体验策略
关联体验包含了感官、情感、思考与行动的很多方面,但超越了个人情感、个性,并使个人与理想自我、他人或是文化产生关联,从而建立对某种品牌的偏好,同时让使用该品牌的人们形成一个特定群体。关联体验是前述几种体验的综合与升华,是消费者忠诚的重要来源。关联体验的形成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在高档葡萄酒的目标消费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社会组织中的领导者、各界知名人士,他们的需求很多是个性化的需求。如有的消费者是葡萄酒文化的热爱者,他们追求有葡萄酒相伴的生活方式;有的消费者是葡萄酒的收藏者,他们将葡萄酒作为一项有价值的投资;有的消费者将葡萄酒作为交际的媒介,希望通过葡萄酒能够结识更多的事业上、生活中的朋友;还有消费者将葡萄酒作为一种标志,标志着他的生活品味、身份与社会地位。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可通过多方式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如开展俱乐部营销,对俱乐部会员的资格进行限定,将俱乐部打造成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会员之间进行深度沟通的平台;开发适合投资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前来投资;与其他行业具有共同目标消费群体的知名品牌开展合作营销,共同分享客户资源,共同提供互补的优质服务等。通过这些营销方式的开展,企业可在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将葡萄酒知识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品牌内涵传递给消费者,获得他们的理解,并在其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让其愿意选择和消费该品牌,成为品牌的传播者,并为此而感到荣耀。
伯恩特·施密特在他所著的《体验式营销》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把体验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等五种体验,把这五种体验作为对顾客体验进行管理的战略模块。它是营销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对企业营销的方式和与营销理念进行重新的设计与定义。与传统营销相比,体验营销更强调消费者的参与,更注重为消费者创造感性价值,更关注消费者的感觉、感受。
二、高档葡萄酒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葡萄酒的消费行列。纵然葡萄酒的适量饮用有益健康,如能够防治多种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具有养颜美容的作用,但很多的消费者选择葡萄酒并非仅仅出于健康之故,而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体验与满足。尤其是高档葡萄酒,其目标消费者是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愿意接受新的思想观念,讲求生活品质。对他们而言,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酒,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意味,意味着一种氛围、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甚至一种身份与地位。在葡萄酒中的消费中,他们会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受,正是这种体验与感受驱使他们成为葡萄酒的爱好者、葡萄酒文化的追随与传播者、企业的忠实消费者。因而对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的体验已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而能否为目标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体验则是决定其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高档葡萄酒的体验营销策略
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可以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实施体验营销策略:
(一)感官体验策略
感官体验就是通过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建立感官上的体验,促使消费者产生美学的愉悦、兴奋、美丽与满足。感官体验是基础体验,企业靠感官体验来吸引消费者。高档葡萄酒经营者主要从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方面来打造感官体验。
视觉体验:经营者应从消费者可视的一切元素着手来打造视觉体验。目前国内的高档葡萄酒主要采用商场专柜、星级酒店、酒吧、专卖店及直销等方式进行销售,同时辅以一定的宣传手段,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因而葡萄酒的外包装、柜台、店面、经营者网站及宣传资料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如其外包装的造型、所选的材质、包装容量的大小、酒标图案与色彩的设计,均应体现产品的特点与品质;而柜台的设计除了用材外,还要考虑柜台的形状、灯光等方面,店面应考虑装修的风格、设施的陈列及装饰物的选择。所有这些均应与目标消费者的审美观念相契合,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味觉和嗅觉体验:葡萄酒这种产品与白酒、啤酒的豪饮文化不同,葡萄酒的消费讲究的是品饮,即小口地喝、慢慢地品、细细地体会,通过味觉和嗅觉仔细地进行辨认。其品尝与鉴赏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通过感官的鉴赏,消费者能够知道酒的品质、风格、酿造原料的品种与产地。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应在经营场所开辟一块产品鉴赏专地,由富有经验的品酒师示范品酒的动作,教会消费者如何通过感觉来体会不同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前来品尝产品,学习产品知识,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此外,以葡萄酒专卖店、酒吧为主要经营渠道的经营者还可在店堂内播放目标消费者喜欢的音乐,与其产品的陈列、店面的设计等其他方面共同营造出目标消费者喜欢的或浪漫、或轻松、或具有其他情调的氛围,以增强消费者的体验。
(二)情感体验策略
情感体验是指通过激发消费者内在的感情和情绪,触动顾客的内心情感,创造出顾客的喜好进而使顾客对某种品牌产生强烈的偏好;情感体验是消费者内心的感情体验,企业靠情感体验来打动消费者。情感体验是通过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来实现的,沟通方式包括广告、促销、营销人员及公关等。与中低档产品不同,高档葡萄酒的目标消费者在付出高价购买产品的同时,对服务及其他方面同时有着较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关注他们所购买的产品,也在意购买的过程,他们希望在这过程中能够得到尊重与关怀,这种尊重与关怀主要通过营销人员来体现的。因而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沟通中不仅要传递产品、企业信息,还要传递情感信息,让葡萄酒成为企业传递情感的媒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激励,调动起他们对顾客的热情与真诚,使他掌握与顾客沟通的技巧,熟练服务顾客的技能,从而与顾客建立起高质量的情感,并能有效地进行维护。
(三)思考体验策略
思考体验指诉求于智力让顾客获得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思考体验是用知识、逻辑给消费者以心智的启迪,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服消费者。从葡萄酒的诞生到现在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关葡萄酒的知识、技术不断发展丰富,国外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葡萄酒知识与文化,从葡萄品种与种植地的选择、葡萄的种植、采摘、加工酿造工艺,到葡萄酒消费用餐的搭配、相关的礼仪、高档葡萄酒品鉴、高档葡萄酒投资与收藏等,这些形成了葡萄酒的独特味道与品饮文化。葡萄酒进入中国较晚,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葡萄酒消费的行列,但葡萄酒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陌生的,他们对葡萄酒的知识知之甚少,高档葡萄酒消费者也不例外,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也只是具备基本知识而已,远谈不上了解和掌握葡萄酒文化。而他们在消费葡萄酒的过程中追求的则是其文化,他们希望通过这种产品的消费来享受这种文化、体现这种文化,如果他们不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葡萄酒对他们的意义则大打折扣。因而他们渴望通过知识的掌握和文化的了解来真正体验葡萄酒为其生活带来的变化。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应针对消费者的知识状况用多种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如在经营场所定期开展葡萄酒鉴赏培训,在目标消费者经常出入的场合如高级酒店、俱乐部开品酒会、经理培训班开设葡萄知识培训课程等,在企业的网站、相关的媒体开辟葡萄酒专栏进行广为宣传。
(四)行动体验策略
行动体验则通过提高人们的生理体验、展示做事情的其他方式和另一种生活方式来丰富顾客的生活,其重点在于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消费者注意、理解和记忆的选择性,具有丰富内容的葡萄酒文化,仅通过宣传与培训对很多消费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而企业可通过举办各种各样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参与,通过他们的参与,为其带来更多的感性认识,以此来增强其切身体验,从而培养其对葡萄酒及企业产品的兴趣。高档葡萄酒中大多是在酒庄生产的,经营者可在葡萄酒庄园举办游览活动、组织葡萄酒沙龙等,另外还可举办富有趣味的各种比赛与游戏活动,如品酒比赛、调酒比赛、葡萄酒知识有奖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将各种体验融在一起,同时向消费者展示葡萄酒消费文化,让消费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葡萄酒知识,体验葡萄酒文化,消费经营者的产品。
(五)关联体验策略
关联体验包含了感官、情感、思考与行动的很多方面,但超越了个人情感、个性,并使个人与理想自我、他人或是文化产生关联,从而建立对某种品牌的偏好,同时让使用该品牌的人们形成一个特定群体。关联体验是前述几种体验的综合与升华,是消费者忠诚的重要来源。关联体验的形成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在高档葡萄酒的目标消费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社会组织中的领导者、各界知名人士,他们的需求很多是个性化的需求。如有的消费者是葡萄酒文化的热爱者,他们追求有葡萄酒相伴的生活方式;有的消费者是葡萄酒的收藏者,他们将葡萄酒作为一项有价值的投资;有的消费者将葡萄酒作为交际的媒介,希望通过葡萄酒能够结识更多的事业上、生活中的朋友;还有消费者将葡萄酒作为一种标志,标志着他的生活品味、身份与社会地位。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可通过多方式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如开展俱乐部营销,对俱乐部会员的资格进行限定,将俱乐部打造成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会员之间进行深度沟通的平台;开发适合投资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前来投资;与其他行业具有共同目标消费群体的知名品牌开展合作营销,共同分享客户资源,共同提供互补的优质服务等。通过这些营销方式的开展,企业可在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将葡萄酒知识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品牌内涵传递给消费者,获得他们的理解,并在其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让其愿意选择和消费该品牌,成为品牌的传播者,并为此而感到荣耀。
参考文献
[1]晏国祥,消费体验理论评述[J],财贸研究,2006,6:101-109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葡萄酒消费市场逐年升温。由于个人收入的不断上升和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葡萄酒当然与人们的健康观念相符。同时,国家的扶持促进了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透露预计2010年中国葡萄产量将达80万吨左右,意味着今后我国葡萄酒产业有望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长。甘肃省作为中国葡萄优质产区之一有着天然优势。这里集中了莫高、皇台、祁连、等数家上规模的生产企业。这里还是国内少有的无污染生态区,少病虫危害,日照充足,利于香气和果实中营养成份的积累。
二、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甘肃省葡萄酒市场内部竞争激烈
由于河西走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种植园的扩大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等从1990年到2007年甘肃省葡萄酒产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如表1。其中1996年产量最小为17.0万吨,2007年产量是1996年产量约3.8倍。产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也给销售带来了难题。随着葡萄酒企业的发展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颇具规模如莫高、皇台、祁连等,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更新落后,资金短缺。地产品牌始终未能走出甘肃,参与国内市场竞争。
表1:甘肃省90年——06年葡萄酒产量数据表 (产量:万吨)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产量
25.43
24.19
24.06
29.00
18.50
23.00
17.03
18.55
22.00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产量
25.00
20.19
25.05
28.81
34.30
36.73
43.43
49.75
66.50
资料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
留给企业的现实是,各大企业在本地市场竞争激烈,促销在超市缕缕可见。企业降价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获取消费者剩余,增加利润。但甘肃市场的市场容量有限,降价不能大幅度扩大销售量相反致使行业效益下滑,严重损害产品形象。
2.2 甘肃省葡萄酒行业品牌意识弱
当前的葡萄酒竞争呈现出品牌致胜,而甘肃葡萄酒企业与知名品牌的竞争优势是不对称的。如张裕、长城可以到河西建立生产基地轻易地夺走甘肃的产地优势。相反甘肃企业要想获得像张裕的知名度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广告的作用是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能确定其质量。广告提供了产品性质的直接信息而且还能大幅度提高产品销售额。现阶段甘肃企业品牌基础尚未完全建立。红酒企业的广告宣传只能在本省甚至是本市才能看见,而在省外几乎看不到宣传。即使甘肃葡萄酒企业有高品质酒,也不能为更多省外消费者所了解,产品形象又怎么能塑造起来。
2.3缺乏强势资本的支撑
资本是葡萄酒企业发展的基础。葡萄酒行业的固定投资较大,厂房、设备、基地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葡萄酒需要储存一定时间后才能出售,这导致了葡萄酒企业资金回收较慢。资缺少资金成为甘肃葡萄酒企业发展的瓶颈。
近几年甘肃葡萄酒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是葡萄酒产业基地和加工企业建立的弱点。今后几年将需要更多的资金,而落实建设资金的难度很大,这也制约了葡萄酒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甘肃省今后产业发展中打造优势产区、产能是企业手中的筹码,但真正主导甘肃葡萄酒企业崛起的力量仍是资本。
三、甘肃省葡萄酒行业产优化的政策建议
3.1借助本地旅游文化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品牌开发要注重酒文化建设。从各国的情况来看,葡萄酒差异较小,而赋予产区文化、民族文化等就有了质的不同。这是甘肃葡萄酒形成产品差别化,建立品牌形象的重要方面。甘肃葡萄酒企业可以与旅游结合来宣传品牌。例如葡萄酒企业与某家旅游公司联合,游客可得到本地产葡萄酒。公司可以开设参观具有民族特色的酒庄和葡萄酒制作过程等。公司对葡萄酒的质量、产区文化的宣传可以逐渐影响人们对品牌的喜好。公司可以借助游客的口碑向他们所在城市宣传品牌。其次,品牌开发要始终不渝地提升产品质量,这是决定一个品牌是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决定性要素。
3.2, 注重产业关联引入资本
首先,将东部沿海资金引入甘肃。一方面,由于中国入世进口葡萄酒关税下调,加大了进口酒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促使东部沿海企业必须将产品成本降低。另一方面甘肃省具有产地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和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等为东部沿海企业提供了机会。如张裕在甘肃投资建立葡萄种植基地就是很好的证明。这有利于甘肃葡萄酒产业利用东部资金和技术。
其次,引进资本时要考虑到葡萄酒产业的关联度,它将农业、轻工业等产业以产品深加工的方式链接起来,具有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特色。同时还带动了葡萄酒原辅料、制瓶业、印刷业、包装业、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可以达到范围经济,使葡萄酒从种植、发酵酿造、调配、装瓶到包装成成品在企业间分工细化,提高生产率,节约成本。
3.3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及监管
第一、政府应鼓励葡萄酒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并扶持建立各级葡萄协会、葡萄生产合作社等行业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重视品种创新,加快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利用葡萄酒产业的带动,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第二、政府要加强葡萄酒生产安全监管。由于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视,甘肃省已建立了从县区、市州到省局的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电子档案系统。并且制定了与栽培区相适应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尤其在酿酒葡萄的质量和农药残留上都应严格按照标准来要求。 第三、在引进外资方面政府要多给予葡萄酒产业优惠政策支持。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会带动葡萄种植业的发展。既解决了一部分农民收入问题,同时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浅谈甘肃酒类产业的再发展》作者:陈晓钱、张世喜 2005年5月
2、《从甘肃莫高酒业发展看西部葡萄产业开发之潜力》作者:安华庆、李松山2002年1月
3、《葡萄酒文化推广和产业发展》作者:黄卫东 2006年10月
在和马会勤教授大约1个小时的交流中,我们的谈话是从葡萄酒开始且始终围绕着葡萄酒所展开,但很显然,马教授视野之开阔、知识之渊博,早已超越了葡萄酒这个领域,她会从更高的一个层面来看问题,当然,由于她的专业知识,她能更清醒地看到问题的所在――不仅是葡萄酒,也包含了社会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
交流中马会勤又多次强调了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她支持自由贸易,不赞成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公平的、合理规则下的自由贸易是让大家都受益的,我是支持自由贸易的,我本身是个自由主义者。”自由主义者马会勤在和记者的谈话中甚至有时候会流露出和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冲动,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其批判起来丝毫不去做任何掩饰。
马会勤告诉记者,现在的自己除了上课外,来学校的时间并不多,“我是一个做研究的人,需要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学校里的杂事太多。”她坦言自己最喜欢的运动是暴走,因为她觉得这样能释放很多情绪,除了暴走,马会勤平日里喜欢做背包客:“在这个圈子里,我喜欢旅游是出了名的。”
在不少问题上,马会勤总会在回答前加上那句“我个人认为”,我理解这不是一种出于惯性的自我保护,而是一种更加平等的对话方式的体现,在她轻易消解了自己权威、专家的身份后,我们的对话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聊天。
法国酒性价比最低
《酒世界》:近几年来,进口葡萄酒的冲击比较明显,很多人认为国产酒性价比较低,您怎么看待国产葡萄酒目前的水平?
马会勤:目前国产葡萄酒确实有一些价格比较低的产品,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仔细研究一下国产葡萄酒,比如宁夏和新疆的酒,品质很不错,价格也还可以。
我认为,目前中国的市场上,性价比最低的是法国酒,这和经销商有关系,也和市场诉求有关系,比如消费者不太懂葡萄酒或者他用来送礼,他会首先选择法国酒。所以,整体上来说,我们不能说国产酒性价比就不好,但是,这里面要注意,国产酒几个大品牌,尤其是这几个大品牌的所谓高端酒,性价比确实不高。
《酒世界》:您觉得现在的国产葡萄酒和十年前比起来,是不是有了明显的进步?
马会勤:这种进步是可以明显看到的。
产业西移是大趋势
《酒世界》:近年来的进步主要是哪些原因,除了酿酒设备的提高,我们在前段葡萄种植方面,比如现在西部产区的发展是不是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国产葡萄酒的整体进步?
马会勤:单就整个行业发展来看,产业西移是肯定的。西部产区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它的降水相对较少,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日照充足等等。这里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东部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在加快。这种步伐的加快导致了城镇对鲜食水果(包括鲜食葡萄)、蔬菜等果蔬类产品的种植,其经济效益远远要高于酿酒葡萄种植。在东部这个大环境下,除非做精品,没有别的出路。
《酒世界》:前不久我们有记者去西部考察,发现现在西部很多地方都在大规模建葡萄酒种植基地,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比较盲目,您怎么看?
马会勤:我同意这个观点。
盲目这个词你要看怎么去理解,我们说盲目上马项目并不完全意味着这个地方不适合种葡萄你偏偏来种,这当然是一种盲目,但更多的时候是另外一种盲目。比如说你缺乏相应的人才、不做市场调研、一味追求规模等等,这都是盲目,西部整体而言,在人才方面比较匮乏,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葡萄种植最大的难题在埋土防寒
《酒世界》:我看到过您曾在媒体上讲过,葡萄栽培决定葡萄产业发展,现在葡萄种植的研究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水平,都有什么样的机构在研究这些?
马会勤:现在种植的研究包括我们在内有不少在做。现在中国葡萄酒产业种植方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埋土防寒的问题,这个要占整个生产成本的25%―40%左右,埋土本身要成本,另一个问题是埋土地区很多树形都不能用,这样的话,后期的人工成本是非常高的。
我们目前的种植品种集中在欧亚品种上,这些品种抗寒性就不强,加上我们国家葡萄种植区域的气候问题,导致了埋土还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实际上,各种免埋土的方法也都有出现,但离真正解决问题还有距离――我个人曾在宁夏一个会议上讲过,我们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形式。
《酒世界》:现在企业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不是特别少?
马会勤:企业的投入是特别少。企业主要在营销上,在酿酒方面有一些投入,但在栽培上投入都比较少。
《酒世界》: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投入怎样,对您们这种研究有没有特别的补贴?
马会勤:现在我个人对国家这个葡萄种植研究的机制还是有一些看法。我们做的是基础性研究,当然,基础性研究很重要,但问题是,我们可不可以做一些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研究,现在大学的机制是,给你一个课题,你要出论文的,我觉得这样不利于推动研究发展――机制还是没理顺。
创新意识很重要
《酒世界》:在葡萄酿酒技术及品种的培育方面,我们现在进展如何?
马会勤:这里有两个方面。
一个情况是在现有通用品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自己独特的气候特点,然后在工艺上进行创新。比如新世界国家就出现了冷发酵、微氧化等工艺创新,但很遗憾,现在我们国家搞葡萄酒研究的人,有什么根本上的真正创新吗?没有,Nothing。
《酒世界》: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葡萄酒历史太短?
马会勤:这个和时间没多大关系,我们的计算机技术起步也很一般,但也出现了Lenovo(联想)这样的品牌,但葡萄酒方面,我们确实需要点压力。
《酒世界》:新品种方面呢?
马会勤:这个就是我刚刚要说的第二点。在这方面,我个人很赞赏云南红――实事求是地讲,云南红的某些产品在品质上有待改进,但是,云南红最值得推崇的地方在于他们坚持用当地的葡萄品种,而且他们在云南当地大规模试种,寻找一些新的,适合自己的品种,最近有个新品种名为“云中舞”,是非常有自己特色、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最起码这种做事方法比较扎实的,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是值得鼓励,我个人还是比较佩服武克钢这个人的。相比而言,张裕这样的企业在做什么,这么大的上市公司,真正为中国葡萄酒业研究做出过什么成绩吗?
《酒世界》:中法庄园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成绩?
马会勤:中法庄园项目当然有成绩,但这里面存在一个地域差异问题,比如中法在河北研究出的一些品种是否适合在西部种植等等。不过在中法这个项目上,河北政府其实有很大责任,现在中法要被卖掉,我觉得很可惜,这样的项目,如果坚持做20年,那将会大不一样。
目前不适合实施分级制度
《酒世界》:一些葡萄酒产业发展不错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分级制度,有人认为,中国缺乏分级制度是中国葡萄酒不能做强的原因,您怎么看?
马会勤:分级是个复杂的事情,谁来分级,如何分级?现在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质量标准。换个话题讲,分级体现的是什么?质量价格还是什么,比如法国的分级制度,我们都在讲AOC,但AOC从几欧到上百欧的产品都有。
《酒世界》:分级制度是不是可以给消费者一个最基本的、判断葡萄酒质量高低的标准。
马会勤:如果要一个最基本的,我们有国家标准,在这个基础上竞争就可以了。另外,葡萄酒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东西,它不是一个理化指标可以解决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只上不下,法国就是如此,评了级后很难下来。这些问题不想好,怎么来分级。
当然,分级制度对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是有帮助的,但我觉得目前我们不适合实施分级制度,或者说为时尚早。
《酒世界》:有观点认为,分级制度实施越早越好,成熟后分级是不是会更难。
马会勤:现在实施分级制度,必然会形成小部分品牌和利益集团把持的分级制度,反而不利于葡萄酒产业发展。
人才培养依然存在问题
《酒世界》:目前您所在这个系是果树系,对葡萄种植研究感兴趣的多吗?
马会勤:实际上不多。很多人感兴趣的是一些比较容易出效益的领域,葡萄种植其实不太容易出效益,我们系有不少人转而研究草莓。
《酒世界》:但现在,我了解的情况是,企业在这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缺口。
马会勤:好的人才是比较缺的。另一个就是脱节,我们现在这个机制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现在专业的院校就是我们(中国)农大、北京农大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几个大学里的部分专业,主要还是产业太小。
关于个人
《酒世界》:除了工作需要,您平时喜欢饮用哪些国家的葡萄酒?
马会勤:我个人喜欢尝试,我是个自由主义者。我不局限于哪个国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葡萄酒我基本都尝过,没有什么特别偏好。
《酒世界》:您平时有什么爱好?
一、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大环境,任何企业离开了宏观环境都无法生存。宏观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和技术(Technology)四个领域,简称为 PEST,它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1.政治法律。2005年及2006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先后颁布产业结构调整和严禁用地项目,规定白酒生产和酒精生产被列入国家禁止用地项目目录。投资者不能再投资新建白酒和酒精生产项目,已有企业也不能以此目的征地来扩大产能产量。同时,质检总局也通知,从严控制白酒和酒精生产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十里酒城”的企业规模扩大收到产业政策的限制。
自2008年以来,国家实施三项标准(GB/T20781.1《浓香型白酒》、GB/T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GB/T10781.3-2006《米香型白酒》)规范白酒发展。法律法规对白酒质量监控加强。
2.经济。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走向疲软,消费不足,经济走势令人担忧。我国在面临经济大势减弱的困境的同时,积极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削减通胀压力,保持国内经济健康良好发展,大经济环境较为稳定。
3.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消费方式也在逐步转变,享受型消费方式日趋成为主流。作为享受消费品之一的白酒,在2007年突破行业利润200亿大关,位居整个食品业第二,销售增长率连年上升。
但是,其他酒的发展也不容忽视。自1978年以来,啤酒增长近百倍,葡萄酒30年番了三番。这些替代品的出现,加剧了竞争。五粮液近年来走向“1+9+8”的多元化战略,但结果却不容乐观,利润率居高者仍未高价酒。
4.技术。技术常常与企业的核心竞争资源相联系。五粮液公司以其拥有的主要核心资源,居于竞争的优势地位。
地处酿酒历史悠久的四川宜宾,酒文化源远流长,在其酿制工艺的形成中,深受“姚子雪曲”影响,窖池历史长达600年之久。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酿酒所需微生物生长,南亚热带到暖湿带的立体气候,外加六大类优质土壤,非常适合种植酿酒主要原料。同时,培养泥中含镍、钴两种微量元素,为其他酒厂所没有,独具一绝。
五粮液的和谐品质,自宋代就有记载,并在1963年的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就被给与高度评价,时间证明,五粮液是中华民族文化酒的典型代表。
二、波特五力模型
五力模型最早是由迈克尔·波特于1979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题为《竞争力如何塑造战略》的论文中提出的。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与战略》一书中,波特创造了用于分析产业结构和企业在产业中所处地位的五力分析模型,发展和完善了竞争战略理论。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与五粮液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单位之间存在着比较多的关联交易,其从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采购包括原材料、成品酒、瓶盖及酒瓶等,交易定价主要是市场价及部分协议价。企业本身作为供应商核心客户,垄断不存在,供应商对公司威胁较小。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五粮液的销售主要由其子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有限公司负责。公司销售品牌共有几十种,分为不同档次、不同口味,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从2008年数据看,其中低价酒的利润率仅为16.35%,市场是存在很多的同质产品,顾客可选择余地大,销售情况不佳,对于普通零售商和一般消费者来说,其可选择余地较大,议价能力较强。
对于高价酒市场,其2008年利润率高达66.73%。在高价酒领域,五粮液作为浓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外加其极高的品牌价值,成为高档酒消费市场的首选。
3.新进入者的威胁。白酒行业发展到今日,已经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国家各项产业技术战略的调整,白酒行业不再是低门槛准入企业。但巨大的利益的诱惑也未能阻挡新进入者规模的扩大,截止2008年12月,全国白酒生产企业多达8000多家,新进入者的威胁不可小觑。
五粮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其提供了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酿造工艺及条件。此外,五粮液于1998年在A股上市,到2008年底,公司总市值已达到498.79亿元,这是其他新进入者无法比拟的雄厚资本。
总之,新进入者对五粮液威胁较小。
为了实现学校德育的系统性、有序化,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我们以“培养身心健康、品行优良的五一幸福少年”为目标,借鉴学科教育课程化的某些优势,把理论化的德育规范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把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学校德育经验有机结合,整合学校、社会、家庭诸方面力量,不断创设开放的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德育文化环境,以此塑造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
具有什么素质的人,更有能力获得幸福呢?学校系统分析了提升学生幸福能力的要素,确立了九大幸福元素——“自理、爱心、礼貌、责任、合作、自律、感恩、友善、自强”。同时,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开发出“五一小学幸福导航手册”,对九大幸福素养目标进行层次化、操作化处理。例如,在一、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心、礼貌、自理。这些细致微小、易于操作的指标,将我们的德育目标变得切实可行,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了“抓手”。
于是,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地方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建设的综合背景下,我们尝试构建了“幸福德育课程系统”,将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三类:基础类课程主要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语文、数学等国家课程;拓展性课程是指学校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拓展开发的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国学养正课程;实践性课程主要指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自主开发的另一类校本课程,包括节庆课程、仪式课程、基地课程和主题课程等。
二、幸福德育课程的实施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目标为指向,结合各学科特点和教师实际,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开发校本课程,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一)把基础性课程做“实”
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生活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专门的道德课程,是德育的主载体,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必须做实。我们在对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进行专门研究时发现,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还有些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因此我们基于国家课程目标和学校德育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开发了“国学养正”校本课程。
与此同时,教师尝试改进教学方式,推出“体验式”“情境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如在教《合作的乐趣》这一课时,教师在学生成功完成学校平面图的制作后,说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及其范围,接着询问学生回家的道路,然后按照四个方向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调查学校不同方向都有哪些建筑物等。在调查活动中,记录员、采访员、汇报员、安全监督员、召集人,分工明确,保证了学生对方位以及道路、建筑等公共设施的重点记录和设施间的准确连接。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调查所得尝试画草图。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解决问题。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应该根据本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找准德育渗透点。学科教学中,我们提出要培养学生五种幸福素养目标要求:语文、英语等学科除利用教材中的显性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体育学科关注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长,包括体育游戏中的表现,促进学生身心素养发展;音乐和美术学科要注重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数学、科学等学科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信息、劳技等学科要渗透对学生实践素养的培养。
(二)把拓展性课程做“精”
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着力开发“国学养正”德育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这门课以国学为载体,重在“养正”,教学内容以国学经典为主,辅以趣味小故事,一年级的《弟子规》、二年级的《三字经》、三年级的《增广贤文》等,让学生在品味经典的同时传承民族传统美德。每一课后都设计了评价表,设计了课堂学习的内容评价(师评)、体验评价(同学评)以及家庭评价。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知文意、听故事、明道理、敢实践等环节。如“明道理”,主要是通过“说一说”“做一做”“唱一唱”“议一议”“演一演”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把孝敬父母、勤俭节约、谦恭礼让等良好素养体现在了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三)把实践类课程做“活”
仅仅局限在课堂中的德育是远远不够的,五一小学为此创建了德育社会化的新模式,设计开发了“实践性”德育课程,努力使德育课程向“课程化、活动化、综合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1.开发“节庆课程”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元素。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可以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加上学校自主设计的节庆活动共同构成了五一小学节庆课程。
每年重阳节,学校都利用万寿路老年公寓组织学生开展“我为老人做一件事”的活动;每年清明节前,学校都组织学生远足到八宝山烈士公墓,缅怀革命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每年三八节学校开展感恩体验课程,通过“护蛋行动”“背包行动”等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妈妈的辛苦。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妈可真不容易呀!这次体验让我深切理解了“事非经过不知难”的含义,以后我要比平时更懂事!对妈妈更好!
2.开发“仪式课程”让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教育需要情境,校园仪式便是一种触及学生心灵的情境。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队仪式等,看似平常,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
五一小学的开学典礼,以教育主题的形式出现,如本学期以“爱在延续”为主题。由师生共同捐助40万元治疗费,现已病愈的笑笑同学,在开学典礼上发言:重返五一小学是我的梦想,是我与病魔斗争的信念,是我在满是药味的病房中的一缕阳光。我利用治疗以外时间去学习我落下的课程,因为我做梦都想回到我可爱的学校。她的发言打动了每个同学,深化了“爱”这一教育主题。
升旗仪式是学校生活的日常仪式。五一小学的升旗仪式也在不断创新:第一步,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第二步,宣布升旗手名单及班级和个人事迹;第三步,升旗;第四步,唱国歌;第五步,国旗下讲话;第六步,国旗下呼号;第七步,齐诵校训。各部分也围绕增强德育效果不断追求创新,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感染、内化。
入队仪式是小学生活中具有纪念价值的特别时刻。近年来,我们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孩子的入队仪式。家长和孩子一起学敬队礼,学唱队歌,学系红领巾,一起寻找分别属于两代人的那份神圣的情感。
毕业典礼则改变了单调的会议形式,通过校园生活回顾、家长深情寄托、毕业生赠书等别具特色、饱含真情的活动,使其成为学生的难忘经历。
3.开发“基地课程”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教育基地为孩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供了集中且丰厚的资源。五一小学依托地缘优势,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确立不同的主题教育基地。我们把三军仪仗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航空航天部二院作为科技教育基地;与永定路邮局合作成立了青少年邮驿站,感受中国3600年的“邮文化”;建立葡萄酒文化实践基地,了解北京地区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产业的百年发展历程,洞悉京城百姓饮酒习惯的变化。
4.开发“主题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历练成长
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开展真实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真实的内心体验、思想情感和道德行为。五一小学开发“大视野课程”,定期开展走近文学、走近科学、走近艺术、走近体育、走近社会等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孩子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自我体验、自我提高。
例如,在“走进文学”板块:我们先聘请老舍研究会会长关纪新教授为孩子们讲授老舍的生平及创作故事,然后带领孩子们走进现代文学馆,推荐学生走进老舍茶馆、北京西城的小羊圈胡同……感受老北京文化的气息,指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等作品,并组织学生表演《茶馆》、《龙须沟》等话剧片段。丰富的主题活动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走近科学”板块,我们则请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博士来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同时,选取了北京植物园、北京朝阳公园、大兴野生动物园、神笛陶艺村等基地,带领不同年级的孩子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关注,让他们体验自然之美、生态之谐、环保之重要,学习一些自然生存的基本技能。最后把学生参与活动的小论文结集成册。
思是学之源。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运用多种启发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我们可以在讲到学生感兴趣或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为他们形成创新思维创造必要的条件。例如,在讲到哲学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盛大的聚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贵宾聚集一堂,各国来宾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争着用本国的国粹———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的是茅台酒,俄罗斯人拿出的是伏特加,法国人拿出的是大香槟,意大利人拿出的是葡萄酒,德国人拿出的是威士忌,唯有美国人两手空空。但是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将各国的酒兑在一起,这就是美国的酒———鸡尾酒,他代表着美国的文化精神。然后,我让学生分析“鸡尾酒文化”中蕴藏着哲理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科学史表明,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新的开始。而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和另辟路径。对此,教师绝对不能压抑而应该引导和鼓励。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无中生有”“异想天开”,从而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内外因辩证法关系”时,我讲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时,就有意结合“孟母三迁”的故事,把这一成语说成是“放之由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借此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果然,马上就有学生“勇敢”地站起来举例反驳我的说法,并且赞同的学生越来越多。经过充分讨论和辨证之后,我在肯定自己观点正确的同时,表示“愿意”接受学生得出的“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环境与人才”的问题,并把全班分成两组进行辩论,正方的辩题是“逆境出人才”,反方的辩题是“顺境出人才”。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加深透。同时,学生的求异思想和辩证思维品质也自然得到提高。
3.倡导学生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过程实际就是有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于无疑之处觅疑,善于激疑、释疑,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在讲“联系普遍性”时,教师指出联系表现为任何事物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有学生立即得出“整个世界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和“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的结论。教师随即让学生自己讨论这两种结论对错与否,并说明为什么,最后总结出联系不仅具有普遍性,同时还具有客观性与条件性的结论。
一、引言
中国酒类市场规模庞大,发展稳定,每年的消费总额在2000亿元以上。这一市场的渠道以综合超市、酒店、餐饮店、批发市场、名烟酒专卖店等传统业态为主,而其中综合超市在酒类业态中占据主要份额。但目前,欧美、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新的业态——酒类终端专业连锁已比较成熟。在国内,随着国美苏宁专业连锁模式的成功,众多酒水渠道商也开始尝试发展酒类终端连锁业。
作为近几年出现的酒类专业连锁,直接面临综合超市的竞争,如何吸引消费者转换消费方式,在竞争激烈的酒水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是相关学者和商家深思的问题。而顾客满意度是一种从消费者角度客观进行评价的手段,并一直被作为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一种度量方法。
本文立足于杭州范围内,以酒类连锁的代表性企业以及世纪联华、家乐福、乐购和欧尚等大型综合超市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的视角对酒类零售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量表开发和验证,对酒类专业连锁和主要的综合超市进行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并加以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并改进酒类专业连锁的顾客满意度状况,提高它们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主要理论框架
顾客满意理论是在期望差异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照早期的期望差异理论(Miller,1970),顾客满意(CS, Customer Satisfaction)是顾客通过对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感知效果与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王高,2006)。自从Cardozo在1965年将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引进营销学领域,并随着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理论的发展,顾客满意度在国内外逐渐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人士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从消费者的角度衡量产出质量。
顾客满意度本质上就是顾客满意水平的量化,要衡量它就必须建立模型,将顾客满意度与一些相关变量(例如价值、质量、投诉、忠诚度等)联系起来。目前关于零售行业顾客满意度的研究主要是以顾客满意指数理论为基础的零售企业顾客满意度测量,瑞典、美国、挪威、欧盟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的满意度理论和实践特点,相继建立了顾客满意度模型。主要有瑞典顾客满意度晴雨表指数(SCSB )模型,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 )模型及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ECSI)模型。上述模型基本是按照消费者满意度形成的过程,通过预期质量、感知质量、价格感知、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来测量消费者累积消费所形成的满意度。
我国顾客满意度指数研究相对来说起步较晚,一些学者提出的模型还需通过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进行验证,因此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还有待研究。就本文所要研究的零售行业顾客满意度指数的测量而言,基本上也是在诸如瑞典顾客满意度指数(SCSB)、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ECSI)等顾客满意度指数理论框架下进行的,重点在于结合中国市场以及酒水行业特征进行测量的修正设计。
三、基于顾客价值(CV)的酒类业态满意度量表设计
建立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量表的开发,即测量指标的选取,以便客观地评价顾客的价值感知。从价值理论的角度,满意代表顾客对特定的企业提供物的反应,即顾客对其得到的价值的感觉。而影响顾客价值的要素包括产品或服务的特征以及无形的体验,包括企业形象的感知、信任等。实际上,满意是衡量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对顾客的价值需要满足状况的指标。因而,顾客满意研究要从识别顾客关心的价值要素开始并以此作为量表设计的基础,即要通过对顾客需要的价值的识别过程,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顾客的价值感知影响因素——顾客价值(CV)要素。
酒类销售业态的顾客价值要素,有其特殊性。酒尤其是高端酒,作为相对信息非对称的商品,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的影响较大,而从销售业态的角度,门店形象也越来越重要,等等。因此,酒类销售业态的顾客价值要素和满意度量表需要通过专门研究来设计。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一)定性方法——头脑风暴和小组座谈
对顾客价值要素的识别需要兼顾企业和顾客两方面的看法,因此定性研究中,主要结合行业专家的头脑风暴法和消费者的焦点小组座谈法。在头脑风暴法中,召集24位有商超销售管理经验的专家,分成3组讨论,经过合并同类项等整理工作,得到30个题项。
焦点小组座谈共计4组,每组8人。邀约对象为过去半年内在酒类专业连锁店(以杭州久加久为代表)和综合超市(以家乐福、世纪联华、欧尚、麦德龙、乐购为代表)内购买过酒类产品的消费者。其中,按购买品类配额如下:葡萄酒:啤酒:白酒:黄酒=3:1:3:1;年龄:25-50岁;男女比例:男:女=3:1;家庭月收入: 8000元/月以上;当地居住2年以上,其他条件符合行规。 在邀约过程中,实施会前电话、问卷以及现场3次甄别。对访谈的结果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关键词进行检索统计。最终共获得题项共计45个题项。最后经过专家的确认和相关专业人士的访谈,对一些相近的题项进行了合并,共计33个题项,作为主要的顾客价值要素,亦即评价满意度的备选测量指标。
(二)定量方法——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
接下来,需要对识别出的顾客价值要素进行筛选,选择顾客认为重要的要素进入到顾客满意度测量模型中。在该阶段,通过专业连锁店和综合超市掌握的会员信息,按等距抽样原则,随机抽取200个样本,进行电话调查。在调查中,将上一步骤得到的33个题项,编入问卷中,向顾客询问该题项对顾客的重要性,采用10级量表,请顾客对重要性进行评价。对于重要性小于3的题项予以删除。除此之外,根据访谈员的反馈,对于顾客认为冗余的问题进行合并,最终保留26个指标。
同时,我们对这26个指标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 因子分析是一种用来简化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它根据各变量样本数据间的内在关系,将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和相似性的变量用同一个因子来解释,结果显示影响满意度的指标可以分成4个因子。同时,考虑到载荷系数的大小及各个指标与因子之间的实际意义,剔除掉休息场所、辅助设施等指标,最终保留了24个测量指标来反映这4个因子。基于各具体指标的实际意义, 我们将影响满意度的4个因子定义为产品、环境、服务、便利性等。此外经过分析,KMO值为0.921,且Bartlet球形检验显著,说明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
同时,我们用Cronbach α指标验证所得测量指标的稳定性水平。从可靠性系数看,产品、环境、服务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而便利性虽然相对较低,但基本上也是可以接受的。上述结果如表1。
基于上述满意度指标,结合酒类业态的特点,本次顾客满意研究主体部分采用绩效模型,即询问顾客对某项价值要素的实际感知。问卷采用10级量表的形式,得到满意度值后,在与超市的满意度比较时,将其转换为百分制。
四、抽样设计
调研中,专业连锁以久加久为代表,综合超市的典型代表则为家乐福、世纪联华、欧尚、麦德龙、乐购。问卷发放采用定点拦问(CLT)方法,在城西和城东,在杭州两个具有典型消费特征的人群分布区域设立拦截点。样本量根据置信区间法,在0.069的误差范围,95%的置信区间下,样本量取200。
被访者条件要求:1.半年内中高档酒类的饮用者和购买决策者;2.年龄:25-50岁;3.家庭月收入6000元/月以上;4.符合市场调查一般行规,如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限制。同时,考虑到年龄、性别、饮酒习惯以及购买频率的影响,进行抽样配额,如表2。
五、 数据分析
基于连锁业态和综合超市的满意度比较分析,沿用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研究惯例,在采用十级量表对各测量指标调查之后,我们将原来十分制的观测变量和结构变量的分值转换成了百分制的变量,这样做对变量间的关系没有影响,但是便于模型的解释。图表中数据为将满意度得分转化为百分制后,专业连锁的满意度减去各综合超市满意度的值。数据条在横轴右侧(正值)表示连锁店满意度较高,在左侧(负值)则较低。
(一)产品
关于产品的分析,如图1,总体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欧尚、麦德龙、久加久专业连锁、家乐福、世纪联华和乐购。
在有关产品的测量指标中,久加久专业连锁表现较好的方面是:“产品性价比高”、“产品种类丰富齐全”和“产品储藏专业”,但在“产品充足”方面得分较低。在“产品品质保证”指标评价上,得分差异最大,久加久专业连锁比最低的家乐福高出50分,而比最高的欧尚低20分。
(二)环境
在环境方面,久加久专业连锁比较好的方面为:“门店形象”、“购物环境自由”、“店内宽敞明亮”,但在“服务人员着装统一”方面与综合超市有差距,如图2。
(三)服务
在服务方面,如图3,连锁得分较高的为:“产品可以品尝”、“导购专业”、“服务人员态度亲切”,但在“提供酒的专门包装”、“结账方便快捷”方面得分相对较低。
(四)便利性
在便利性方面,久加久专业连锁“付款方式灵活”指标相对综合超市较低,而“交通便利”得分较高,这和专业连锁的市中心选址原则有关,也正因为此,连锁店在“停车方便”、“营业网点多”等方面均不占优势,如图4。
最后,按照与各超市的单独比较:1.相比于家乐福,连锁店表现较好的方面是“产品有品质保证”、”购物环境自由”、“干净整洁”、“门店形象”“营业网点多”等。2.相比于连锁店,消费者觉得世纪联华在“购物环境自由”、”取货速度”、”可退换货”、”营业网点多”、”交通便利“、“停车方便”方面表现较好。3.相比于欧尚,消费者认为连锁店在“产品性价比高”、“经常推出新品”、“产品可品尝”、“产品陈列人性化”、“购物环境自由”、“导购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取货速度快”、“可送货上门”、“交通便利”、“停车方便”方面表现较好。4.相比于连锁店,消费者认为麦德龙在“产品有品质保证”、“产品性价比高”、“经常推出新品”、“产品陈列人性化”、“服务人员着装统一”、“结帐方便快捷”方面表现较好。5.相比于连锁店,消费者认为乐购在“产品有品质保证”、“产品充足”、“经常推出新品”、“服务人员着装统一”、“服务人员态度亲切”、“可送货上门”、“付款方式灵活”方面表现较好。
六、 酒类专业连锁的顾客满意度矩阵
我们进一步用满意度矩阵来综合评价连锁店的表现。在构建矩阵中的关键步骤——临界值的确定时,也应体现横向比较的原则,亦即根据所有业态满意度得分(百分制)的极差的三分法来确定矩阵中的高、中、低阀值。
根据前面的调查,各测量指标的重要性分值,最高值为75,最低值为21,因此取39和57为重要性阀值;所有业态的满意度评价中,最高值和最低值都在连锁店,分别是95和23,因此取47和82为满意度阀值。按照上述阀值构建九宫图,并运用Excel软件生成满意度矩阵,如图5。
总体来看,连锁的满意度评价表现较好,尤其是最重要的三个指标:“品质保证”、“种类丰富”和“性价比高”方面得分均较高。其他优势也较明显,如“购物环境自由”、“产品储藏专业”、“交通便利”、“门头形象”等。但在相对重要的“网点多”、“常推新品”、“结账快捷”、“送货上门”、“停车方便”和“专门包装”等方面得分较低。
七、 提高酒类专业连锁顾客满意度的建议
(一)扩大门店数量,合理分布网点
便利性是目前顾客对专业连锁最不满意的指标之一。在扩大门店的数量时,可考虑以贴近普通客户群体生活特征为选址策略,可尽量靠近大型超市和卖场,既可解决消费者认为酒类专卖购物不便的问题,又可解决交通不便的烦恼。但另一方面,目前国内酒类专业连锁的开店成本相对较高,同时专业连锁与综合超市的客户群体是有区隔的,因此在选址时仍应在规模较大的城市,并维系高端客户和团体客户的持续关注。如选址时需考虑高端客户的停车需求,尽可能多地提供停车位,如能和物业达成免费停车更好。
(二)选择有效媒体加大宣传
在访谈中发现,消费者对新兴的酒类专业连锁认知度和尝试意愿都相对较低,根据个人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可选择在地方电视台、高档住宅及写字楼的楼宇电视以及公交车电视加大广告投放;大众门店的相关活动和信息,如传单和优惠券等,可有针对性地在超市门口派发;高档门店的相关活动和信息可多刊登在商业杂志或者时尚杂志。
还可利用现有门店的游字屏幕,对介绍产品信息、优惠活动、酒产品相关知识及人文关怀,加深行人的印象和好感;高档门店设计时可在外立面安装液晶显示器,滚动播出葡萄酒文化及知名酒庄故事等人文色彩较浓郁的内容,吸引客户入店。
(三)以优质产品和门店形象定位高端客户
从调查中反映出的消费者购买习惯来看,综合超市的顾客一般为普通大众,而酒类专业连锁的目标消费群有所区别,主要为高端客户。如何支撑该定位?首先,在产品选择上,应以葡萄酒为主,辅助部分洋酒和香槟,少量高端白酒亦可配备,主要售卖高档系列酒类,不卖或者少量卖传统渠道内售卖的大众酒产品,以传统渠道难以买到的稀有产品为特色。
同时在门店形象设计上,以奢华而精致的风格打造高档印象。门店外立面可设置少量的产品陈列区,放置一些稀有及主打葡萄酒产品;也可安装液晶显示屏滚动播出葡萄酒文化及知名酒庄故事等人文色彩较浓郁的内容。门店面积需要能够满足不同功能分区,内部分设产品陈列区、品酒休闲区、产品窖藏区(酒窖)等;产品陈列区以专业储藏方式只放置样酒,每种主打酒均以铭牌介绍其产地、原料、制作工艺及饮用场合等,彰显精致及奢华品位。
(四)提供有别于综合超市的专业服务
作为专业连锁,其服务优势首先应当是专业,但在调查中发现并非绝对。专业连锁要做到有别于综合超市的专业服务水平,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以固定席位开设专业的服务热线,在企业网站上设立VIP服务专区等,尤其重要的是,每门店至少配备1名专业导购/侍酒师。并严格要求所有服务人员均着正装,态度亲切,对当季促销活动、主打产品价格等内容熟悉,在必要时能够为客户简单介绍酒类产品知识或做推荐。在特色服务上,还可以允许所有入店客户参观酒窖,品尝当季主打产品等,并不定期组织一些会员和非会员活动,如品酒会等。
但对于顾客满意度指标重要性并不高的过于复杂的附加服务,如送货上门等,可尽量减少对外宣传,以避免未能履行承诺反而对品牌造成不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l]贾生华,严浩仁.商业客户满意度测评的一般方法—以杭州某超市为应用案例的研究[J].决策借鉴,2002(10).
[2]董大海.基于顾客价值构建竞争优势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3]马青梅.基于顾客满意理论的现代企业战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 (8).
[4]李海洋,郭国庆.市场细分——服务应销新战略[J].销售与市场,2000(7).
[5]钱丽萍,刘益,程超.连锁超市服务质量感知模型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5)
经济信息可大体分为企业形象、商品促销、电视直销、质量评论、功能介绍分析等诸多种类,经济信息类节目在中国问世也是最近几年的事,全国有部分城市电视台纷纷开辟经济节目。形式多种多样,花样层出不穷,但至今还处在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阶段。
济南电视台自94年创办收费性经济信息专题节目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如何办好节目,增加创收,提高栏目收视率,使栏目常换常新,观众喜闻乐见,一直是我们这些工作者的美好愿望。如何能使商业栏目更加贴近观众,可视性更强,更好的为商家服务,我想要从方方面面利用电视媒体的特长,在视觉和听觉上下功夫,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创意是电视节目的起点和构思体系的综合产物。它是一刹那灵感的闪现,有了好的语言和优美的画面,成功就有了保障。经济节目每天播出新制作的节目,产品要推向市场,商家要招揽顾客,如何使节目抓住人心,要在宣传主体的切入点上下功夫,以何种方式体现主体,以什么样的角度宣传主体,具体的词语要精彩简炼,画面要突出主体,要以崭新的视角,并配以靓丽清新的画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冲击、震撼观众的心灵,在观众的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98年底《商业七色光》改版为《购物乐园》,在主任李一平的带领下,大家集思广义,改变栏目的形式,使栏目风格轻松活泼,不但从新制作了以栏目主持人为人物的新片头,而且还自己作词作曲制作了栏目的片头曲,歌词既符合《购物乐园》栏目的风格,又付予了节目新的含义。歌词大义是:谁都喜欢美,
谁都喜欢甜,
谁都喜欢好东西,
谁都喜欢少花钱
………………,
愿你天天都喜欢,
购物乐园天天见!
歌词通俗易懂,曲调很容易上口,很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节目串联也一改往常的惯例,由两位女主持人以闲谈的形式将节目串联起来,既轻松又随意,在不经意间为后面播出的节目做了铺垫,使观众能够依照兴趣有选择性的收看不同节目。
一、经济信息类节目实质性的真实往往只是部分的真实。除了关于企业、商品或服务的信息要绝对真实外,所传达的其他信息可以是虚拟的。大部分的商品宣传是借助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有典型的环境、情景和人物,只要包含实质性合理的、可信的因素,都可用来增强信息传达的效果。例如栏目中常有的保健类产品的节目,常常通过一个典型形象来演绎使用的方法和过程,并且对产品有较详尽的功能讲解和使用说明,使观众对产品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二、经济信息节目反复、重复的特性。新的产品需要向市场上推广,已经为观众所熟悉的商品也需要持续的宣传,单一品种的产品和系列产品以及知名品牌的产品在做系列节目的时候,在文字和画面上要力求新颖,这往往需要编辑记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节目。在功能和特点上寻求新的切入点,画面也要以新的视角给观众新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大密度的播出节奏。因为经济信息节目的传播是多次性的,它可以在某一个台或多个台滚动播出,形成稠密地“大轰炸”宣传,也可以在某一个台经年累月不断的播出,以求给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
例:在以往的节目中,我们曾连续报道过海尔的电视机、洗衣机、洗碗机、冰柜、热水器、空调等家电产品,以洗碗机为例,在体现其功能和使用上我就下了一翻功夫。如碗筷、盘子、杯子怎样摆放才能节水、节电,如何在冲、洗烘干后不留污渍、水渍,明亮如新。对同样一个洗碗机,怎样摆放才能容纳更多的餐具等。由于现在家庭洗碗机的拥有量比较少,站在观众的角度对适用于不同家庭的洗碗机的功能和型号进行分析才能抓住观众的心,请海尔的工作人员将不同材质及粘有各种油污的餐具放进洗碗机,进行示范,使整个过程一目了然,经过清洗的碗盘光洁如新,很有说服力。
三、经济信息节目的具体化、语言环境的具体化、观众角色的具体化也是栏目的一个特性。多数的节目都是直接通过片中的主持人之口来介绍商品,人物对话也常常被安排在家庭、社会交场所等特定的环境中,事实证明,担任传达信息任务的主持人往往拥有更多的观众,比单纯的以客观的画外音的形式介绍商品的节目更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这要求摄像在拍摄主持人出镜的画面时,尽可能使画面更完美。如环境要好,光线要充足,如果背景颜色比较亮丽,但环境较零乱,则可采取远拍人物,使背景虚化,突出人物。拍人物近景的时候,则要求人物化妆和穿着要精致一些。主持人也应更贴近节目的形式,更注重仪表形象。
四、节目的家庭化。由于电视是一种家庭化的传播媒介,经济栏目在创作的格调上应该与家庭的和谐、安宁、轻松的氛围协调一致。画面尽量选择形象好的镜头,避免出现恐怖的、丑恶的、反面的、刺激性很强的镜头。电视属于情感媒介,节目尽可能以情动人,寓广告宣传于艺术之中。就画面而言,一般要清新、活泼、生动,形象要好,富有魅力。就音响效果而言,一般要根据节目形式与节奏,选择轻松、愉快、优雅悦耳的音乐,语言一般要简洁明快,含蓄风趣,并且言之有物,使观众看后有所学,有所悟,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是一种享受。
例:《购物乐园》获奖作品《鱼缸》。鱼缸做为一种装饰品是近年来才走进大众家庭的,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它既能装饰家居,又能陶冶性情,花或多或少的钱都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为家庭增色不少。节目介绍了济南市场上各种档次的鱼缸,对不同品种鱼的观赏、饲养以及如何成为养鱼“发烧友”都作了详细的叙述。画面是鲜艳神奇的水底世界,话外音是养鱼的基本知识和小窍门,配以舒缓动听的音乐,整部片子如行云流水,节目虽然只有三分多钟,但象一股甘冽的泉水流入了人们的心田,喻教于乐,使人看后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之感。
五、节目制作要精美,通过综合的视听符号,突出传播的特点。
1、观众要能通过电视画面“看懂”节目,虽然可以运用诸如视听的多种符号,但从本质上说,电视是一种视觉媒介,观众在收看电视时,是以“看”为主,以“听”为辅的,因此,电视节目画面居于主导的地位,而文字、配音居于辅助的地位。
2、文字与画面的“对位”在节目的制作过程,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即“声画对位”。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一原则,一方面是文字的含义必须与画面所表达的含义一致,另一方面是文字和画面根据创意的要求各自承担自己的传播职能。画面表达信息不明确之处,就由文字来表达,画面本身已经建立了正确的上下文关系,表达了明确的信息,就不要再把过多的文字塞进去,节目所传达的写作信息要和节目画面相吻合,同时流动的画面和变化的音响要保持同步关系,而不能脱离画面和音响。文字的结构随着画面的发展而自然地呈现出来。同时,有了对画面充分的想象,也更容易明了哪些信息可以通过画面来传达,哪些信息必须通过文字来传达,哪能些画面需要文字对画面作必要的诠释。这样可以得到画面与文字语言结合的最佳方法,使文字与画面配合恰到好处。
3、语言文字易于理解是节目的基本要求。在风格上打破了各种文体间的界限,将各种有助于吸引观众,有助于使经济信息得到更好的传播,并收到理想效果的风格结合起来。论文的严谨、散文的随意、诗歌的优美、新闻的纪实,都可以为节目所用,使整体风格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性。
写作时要严格遵守各种法规,特别是《广告法》。同时要注意尊重和民族风俗习惯。
节目有多种表达方式,既可以以画外间的形式表现,也可以以人物语言或者字幕的形式表现。因此,画外音、人物语言、字幕的运用及其比例,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一些客观评述性的语言,如果直接通过画面中的人物之口说出,会显示得生硬、呆板;一些属于人物内心独白的语言,如果在片中直接作为人物语言出现,也会令观众感觉极不自然;而一些重要的、观众一时不一定理解或者需要观众产生深刻印象的内容,则可以以字幕、画外音或人物语言的形式同时出现。字幕是表现电视节目内容的一种常用的方式,尤其是某些以“无声”的方式来创造特殊的传播效果的节目,更是经常使用字幕这种方式。
六、商品和企业形象节目是传递信息,是说服性的。它将有关商品的信息传递给观众,使观众对商品产生认知。它通过对商品优势的展示和对观众的承诺引发观众对商品的兴趣,从而指导消费者消费,促使观众产生持续的购买行为,加强观众购买商品后的满足感,并形成对品牌的一贯认知性。商品和企业形象宣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对象、有连续性广泛传递信息的特点。节目要讲究艺术性,目的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商品的知名度。
写商品介绍时应注意:
1、突出此种商品的优点。例如功能和功能优势,或功能更多,在某些方面功能更强,发明了同类商品不具备的新功能等。商品的材质和材质优势,如使用了特别的材料,使用了天然的材料,使用了新型材料等等。商品的技术和技术优势,产地和产地优势。如原装进口,名牌、名厂出品,来自著名产地等。历史优势,如生产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生产工艺成熟等等。品牌和品牌优势,如著名品牌、传统品牌、外国品牌等内容。服务和服务优势,如免费保修,免费安装,24小时服务等等。价格和价格优势,同等质量、重量,价格如何等。
例:孟氏中药拔罐。孟宪忠所长突出“不用火,不用电,哪里疼拔哪里,会拧水管就会拧拔罐”,简单易学,朗朗上口。罐体采用聚脂材料,不变形,不易裂碎,并继承了传统针灸拔火罐的原理,免费试用,免费保修,还赠送穴位挂图和拔罐指南丛书。新发明的活血通络液(纯中药制剂、外敷),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2、要根据商品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的不同,来分别进行写作,市场导入期商品的宣传侧重传达观众未知的新信息,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该产品,并产生好感和购买行为。市场成长期商品的宣传侧重对观众已知品牌信息的深化,并继续提供新的信息,以加深观众的印象,促进商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市场成熟期商品的宣传侧重商品信息的表达方式的不断变化,以使观众对已经非常熟悉的信息能再次引起注意,从而起到不断提醒观众购买商品的作用。
3、在写作食品、酒类、化妆品、保健品的节目时,必须符合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使用的内容要准确无误,不要超越使用范围,误导观众消费。
例:某某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或补酒等,在采访使用过的人服用效果时,说食用了或饮用了某种产品后,治好了多年不愈的疾病,比吃药打针还管用,真是神了,效果最好。这种形式听起来没什么,但它违背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误导了消费者,所以是不可行的。
4、以情动人,以悠久的历史增添恒久的魅力。例如98年干红葡萄酒正热销市场的时候,张裕干红葡萄酒就以酒的生产历史作为创意的契机,并配以酒文化,如何品酒、如何饮酒,吃什么菜配以什么酒,来诠释干红葡萄酒的妙处,同时在《市场特快》和《购物乐园》两个栏目中集中地大密度地播了一段时间。酒作为一种最能够寄托情感的商品,往往代表着喝酒人的某种情感和个性,因此,在品牌、产地、历史、口味等基本的内容之外,将酒与观众的感受相联系,营造一种或温馨浪漫,或热烈奔放或沉静或庄重的氛围。同样,与之相联系的酒的消费者的个性也常常在文字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我们在做企业形象宣传时,目的是向观众传达有关的企业信息,传达企业良好的形象,经营理念,包括企业的技术形象、企业的精神形象、企业的社会形象等等。确立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显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优势。通过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消费者对企业的商品和服务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