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5 15:58: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茶艺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4月19日召开的市纪委、监察局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会议,标志着全市纪检监察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跨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派驻机构成立之初,我们就树立了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这种高起点的定位和高标准的要求,也是这次培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保证。通过十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培训,大家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一是提高了素质能力。大家积极投入到学习培训之中,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思考、相互交流,对纪检监察业务有了进一步了解,从宏观上把握政策法规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二是增强了工作信心。通过学习培训,使派驻机构干部进一步增强了职责意识和角色意识,增强了开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明确了工作思路。大家在学习中思考,在交流中启发,对今后如何开展工作心里敞亮了,方向明确了。四是完善了工作制度。大家学习研究了机关有关制度规定,修订了派驻纪检组、监察室业务工作暂行办法,为今后派驻机构各项工作的规范化运转奠定了基础。总之,这次集中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成效明显,大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鼓舞了士气,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次集中学习培训,是对大家的一次充电、一次加油,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我们要以这次集中学习培训为契机,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昂奋的精神,务必做到派驻工作起好步、开好局。下面,我再提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继续加强学习。这次学习培训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大家的任务会很重,工作会很忙,但越是紧张忙碌,越是不能放松和忽视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需要、一种生活习惯,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要同机关一起执行好周五上午集中学习制度,由于条件所限,各派驻机构干部不能和机关干部一起集中学习,希望各派驻机构要按照机关统一部署,自行组织好本组的集体学习。要继续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纪检监察基本知识,尽快掌握了解所监督检查部门单位的业务知识,努力成为纪检监察业务的行家里手,不断增强政策理论水平和执纪执法水平,切实提高依法执纪、依法监督的权威性。
二要准确把握定位。派驻机构的工作是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派驻机构和市纪委、监察局机关都要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对派驻机构的工作,市纪委常委会将高度关注关心,将其纳入全市反腐倡廉工作的整体中来谋划,站在推动全市反腐倡廉工作全局的角度来开展。近一个时期,市纪委、监察局各常委、各局长要拿出足够的精力,为派驻机构开展工作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扶上马带一程,促其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各室要把支持派驻机构工作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全力帮扶,悉心指导。对涉及市直的各项日常工作,要放手交给派驻机构来具体负责,做到指导不包揽;对重大工作,需各室出面组织协调时,也要协同派驻机构一起进行。各派驻机构要定准位、卡好位、站好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市纪委常委会来开展工作,自觉接受机关各室指导推动工作。
三要不断完善制度。我们前期制定的相关制度只是派驻机构工作制度建设的一部分,制度完善对我们派驻机构而言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不断探索的过程。制度具有长远性、根本性和全局性,制度建设如何,直接决定我们今后的工作开展。有了制度的依据,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板有眼、有章有法,进退有据、有条不紊,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学习培训后,各派驻纪检组要把完善制度、建立机制作为最紧迫任务,抓紧把制度框架搭起来,这是工作有序顺畅开展的前提。要沉下心来认真研究,在吃透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手建立理论学习、工作程序、干部管理、后勤服务等相关细则,理顺工作关系,逐步构建高效统一的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要搞好部门对接。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各派驻机构从一开始就要做到高度重视。市纪委、监察局的初步想法是,对接要由委局统一进行安排部署。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雷建国书记重要讲话,吃透我代表市纪委常委会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讲的有关要求,消化好外市的经验做法,摸清所监督部门的基本情况,做好对接前的一切有关事项。第二,要具体操作好对接。拟确定由市纪委各副书记出面对接。对接要确定好所监督检查部门人员的参加范围,讲清对接的内容,成熟一个对接一个。第三,进一步搞好调研工作。对接后,利用一段时间做好深度调研。调研可借助巡视方式进行,要把所监督检查部门单位的工作重点、难点以及廉政风险点了解清楚,为今后开展工作摸清底子。这项工作大约利用两个月时间完成,干部室要抓紧研究制定方案。同时,各派驻机构要抓紧安排与市纪委、监察局各常委、各局长及各室对接。各常委、各局长及各室要主动地搞好衔接。
1现阶段茶艺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1.1课程学时短,生源基础相对薄弱
茶艺课程开设时间为大一第一或第二学期,课程总学时36学时,课程包含理论与实践。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同学主要通过高考,少部分是中职,升入高职院校。没有相关农林专业学习背景,与茶相关的理论基础薄弱。学生特点是不太爱理论学习,但动手能力及好奇心强。如何在36学时内,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茶兴趣,学茶、习茶、爱上茶?并能进行相应茶艺表演与茶席设计?这是高职院校酒店专业领导及老师务必思考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道路,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应当有别于茶学专业。
1.2教材局限性
市场上高职院校茶艺教材侧重实训,理论阐述较为简单。日本、韩国、台湾茶艺等介绍相对较少,相关音频信息更是缺乏。实训室条件有待完善采购人员采购茶具存在各个茶具型号不相匹配,存在个别茶具数量不够等现象。部分茶具数量需要增添,实训室实训硬件设施与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
2现阶段茶艺教学的几点思考
2.1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不以茶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设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
茶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从事茶艺编创与服务、茶席设计与茶会组织、茶叶加工与评审等。这相对于高职高专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同学来说难度相对较大。考虑受36学时束缚及学生本身基础等原因,本课程目标仅要求同学能够对常见茶进行品质鉴别,掌握茶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茶水服务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六大茶类的茶艺表演。对茶室的管理、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后期大三第一、二学期的专业实习获取。后阶段,也可考虑把学时增加至54学时。或者在茶艺课程开设前,增设一门茶文化理论课程作为先导课程,茶艺课程作为纯实训课程。
2.2师资的培养与提高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标准。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茶艺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取得劳动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茶艺师、茶艺师考评员、中级评茶师证书;参加2015年全国茶艺大赛教学指导及裁判执裁学习研讨会议;参加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执裁。学习培训与研讨会议的多次参与,进一步提高了茶艺课程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保证了教学质量、能力、水平稳步前进。
2.3教学方式与方法改进
2.3.1茶艺教学突出旅游专业背景。结合旅游酒店专业特点编创有旅游专业特色的茶艺表演。授课时注意结合旅游专业的中外民俗文化,适当扩充各民族茶俗知识,丰富民族茶俗表演,安排学生观看、练习傣族竹筒茶茶艺、白族三道茶茶艺、佤族烤茶茶艺。受学时限制,部分内容可上传至班级QQ共享,方便同学自行查阅,反复观赏学习。以便同学毕业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能针对不同民族进行不同茶艺表演,或者演绎民族茶艺,显示旅游酒店专业同学学茶优势。同时,要求同学思考,研究无锡本土民俗,根据无锡民俗,进行创新茶艺表演。2015年大学生创新项目无锡阿福茶艺的编创与表演,就很具有地方特色。2.3.2任课教师认真备课,多渠道收集前沿信息。多渠道收集,传递茶界最新信息。理论教学,增加茶健康知识,指导同学健康、科学饮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过程,不仅注重茶之物质面,也注意茶之精神,茶之价值观传导。茶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饮料,而是与宗教、艺术高度的结合。让同学们理解廉、美、和、敬的茶文化,理解茶文化与儒、释、道关系,从而更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文化,使同学获得自我身心净化和人格升华,在茶教学过程中渗透健康人格教育,使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团结互助,和谐共处。教学过程中利用QQ、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与同学线上线下交流,好文好视频共享。积极参与好文点赞,多次提交经典评论者,增加其平时成绩,促进同学主动学习与思考。2.3.3注重实践教学,适当延长实践课程的学时。将课程36学时分为理论学时16学时,实践学时20学时。其中实践课采取分模块分项目教学与考核,重点解决上课人数较多,课时较短情况下,如何使学生学习效率最大化?解决办法一:请高年级茶艺课程成绩优良同学作为小老师,在课程上进行示范,课余实践进行茶艺指导。师兄师姐的示范,能有效激发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学长与同学间学习交流更有共同语言,学长作为小老师对同学们茶技提升也有很大帮助。高铁141班在2014至2015学年第一学期即大一上学期学习了茶艺课程,姜素玉同学茶艺技能掌握较好,此学年第二学期请其作为小老师在课余时间示范,指导酒店班、航空班同学进行乌龙茶茶艺、红茶茶艺学习。小老师很好的辅助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大大减轻了教师工作压力,也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与赞美。教学相长,姜素玉同学茶艺技能也大有提高。解决办法二:课程分小组进行,课程上小组与小组间进行竞赛,竞赛成绩计入实训平时成绩,竞赛能够提高同学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实践考核分两块进行:一是小组创新茶艺,小组自编、自导、自演。二是指定茶艺,绿茶、红茶、青茶选一进行考核,以抽签方式抽签决定绿茶、红茶、青茶中一款进行考核。考虑时间性,指定茶艺小组可选派一名或多名选手同时参加。2014至2015学年的第二学期,132酒店班、141航空班及142航空班,采用此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实践考核,此考核方式既增强了团队合作性又充分调动了同学们主观能动性,同学们考核前认真准备,考核效果良好,所有参加考核同学实践成绩均为良好以上。解决办法三:开放式实践教学,打破课内、课外时间概念。上课时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每周一、周三晚,周二下午开放茶艺实训室,学生在此时间段自由练习,鼓励同学在实训室多品、多练、多交流。解决办法四:鼓励同学校内校外考察实践。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民间茶事活动,鼓励茶叶茶具用品店、茶楼、酒店茶艺服务等岗位参加社会兼职。校内也积极给同学创造一系列茶艺表演机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技能活学活用。2013年11月8日年南洋学院建校十五周年大庆,2012届高铁班韩佳凌、旅游班王倩被选中进入校庆礼仪队,进行茶艺表演,冲泡接待,两人圆满完成校庆服务工作;2014年3月25日我院与苏南硕放机场合作签约,韩佳凌与王倩同学在VIP接待室为苏南硕放机场白总、成总等嘉宾进行乌龙十八式茶艺展示,同学们真诚、清新、优雅的表演得到嘉宾及院领导的赞许与认可;2014年6月12日南洋学院首届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大学生职业风采展示,韩佳凌、王倩茶艺表演获得学院一等奖;2014年12月16日,高铁141班姜素玉、王左悦同学主题为师生情的茶艺表演在第二届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风采展示也获得学院一等奖好成绩;同年姜素玉同学主持申报的2015年大学生创新项目无锡阿福茶艺表演编创与实践成功立项。教学与实践一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塑造学生人格与气质,陶冶学生美好心灵,更好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职业发展服务。赛事的磨练,使得学院学子在就业求职过程中表现也更加自信,他们的熟练的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2012届韩佳凌同学大三就被上海铁路局上海客运段,高铁一车队,上海虹桥站成功录用;2012届王倩同学也被上海清实网络有限公司录用。2.3.4作业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地理环境优势,组织各种茶事活动,安排学生茶园采风,体验。也安排学生深入各大超市考察。具体内容如下:作业一主题:茶园考察。内容:要求通过PPT呈现,考察分小组进行,3至4人一组,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茶园实践,记录5-10天茶之生长状况,附图,并简单说明茶之生产环境,并比较六大茶类的不同制作工艺。作业二主题:茶叶店考察。内容:要求通过PPT呈现,考察中国十大名茶,用图片配与文字说明分别描述其色、香、味、形。并标注其市场价。作业三主题:我最喜爱的一款茶。内容:要求通过PPT呈现,通过品饮实践,深度描述你最喜欢一款茶特征。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容接地气,有效调动了同学学习热情。作业制作完成后,在课堂上分小组阐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迎合了青年同学好表现、好张扬的个性,团队共同完成作业增进同学间友谊,每次课堂作业汇报现场气氛热烈,作业完成效果良好。
2.4合理选择、使用教材
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适当选用参考教材。2010年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选用的教材是饶雪梅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茶艺服务实训教程《茶艺》,该教材有点注重实训,是平面化教材,没有音频资料。2013年,选用周作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茶艺》,此教材侧重实训,附有光盘,便于同学课后学习与演练模仿。缺点是理论表述相对较少,音频资料无法反应行业最新动态与茶艺表演,创新茶艺欠缺。选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施兆鹏主编的《茶叶审评与检验》,作为课程参考教材,对常见茶叶品质鉴别与审评知识补充。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丁以寿主编的《中华茶艺》有关茶具选配及择水候汤阐述较为详细,可作为相关资料的补充。另外注意利用互联网查询文字资料、音频视频资料,充实丰富教学资源。广泛收集当前最热点日本抹茶道、煎茶道、台湾茶艺、唐代煮茶、宋代点茶等视频,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习兴趣。同时考虑到南洋学院为民办院校,民办院校的学生情商较高,对理论知识兴趣较弱,动手能力强,课程组也在准备开发适合南洋民办院校学生使用校本教材。
2.5充分利用现有实训条件,并不断完善
老师应根据现有的实训条件合理安排实训教学,达到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根据特定的茶艺表演适时增添些好用、耐看、益茶汤之器具。第二届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风采展示茶艺表演就根据师生情这一主题需要添置了竹制茶荷2个,150毫升紫砂功夫茶壶2个,150毫升紫砂公道杯2个,手工刻绘干泡茶盘2个,田园风桌旗1个。为保证实训课程上课需要,也要因时因地不断增添茶具,茶具购买与添置规格参照全国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比赛用具列表。2015年6月,为改善茶艺实训条件,学院与大益爱心基金会洽谈,积极筹建大益爱心茶室,此项目正在洽谈中。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中华茶艺竞赛分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品饮茶艺竞技三个环节。比赛中各具神态的茶具造型之美;茶席设计的意境美;醉人的茶香、甘爽的茶味之美等。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茶文化之美,它的美能启发大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例如在青茶茶艺表演时,体会那“悬壶高冲,春风拂面,乌龙入宫,细闻幽香”等意境之美。茶文化内涵丰富,通过茶艺比赛可提高大学生对美的鉴赏、感悟及创造,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味。
2.茶艺技能大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茶艺技能大赛中竞赛项有3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为“团体创新茶艺竞技”,要求参赛选手自选茶艺,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如主题、茶席、解说、表演、泡茶、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此项环节要求学生一定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在训练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开动脑筋、集思广益,结合民俗、舞蹈、器乐、服装等编排茶艺表演,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3.茶艺技能大赛有利于茶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很难把握它的尺度,而这一要求在技能大赛中却非常明确。如茶艺技能大赛的一些技能项目的竞赛细则中,对试题范围、类型及比重都作了详细说明。例如,比赛知识点包括茶文化基本知识、茶叶知识、茶具知识、品茗用水知识等;比赛技能点包括茶艺准备和茶艺演示,其中茶艺演示要求是:能够掌握各地风味茶饮和少数民族茶饮的操作(3种以上),能够独立组织茶艺表演并介绍其文化内涵,能够配制调饮茶(3种以上)等。这些都对改进教学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4.茶艺技能大赛有利于改革茶文化课程的实训方式。
茶艺技能大赛对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均能注意到二者兼顾,各有侧重。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时也要注意将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折射出实训方式的改革方向,那就是大力推行“教学工厂”的实训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例如,红茶的冲泡,老师理论讲解红茶的特性、冲泡水温、冲泡程序和方法,同时还应突出实际技能操作,老师对个动作分解示范,讲授动作要领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学以致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练,直至完全掌握其冲泡技能。
二、从中华茶艺大赛对茶文化课程的教学思考
广西职业院校技能高职组《中华茶艺》大赛前期,我院领导和教务处指定由航空旅游学院承办本次比赛活动,组织比赛队伍,确定人选。接到任务后,我们便着手在学校学生茶协会和本学院范围内进行宣传动员工作,分别在茶协、航空服务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和文秘专业中挑选学生。最后经过几轮筛选,最后确定了5名学生。培训过程中,依照竞赛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三个环节的指导。在绿茶、红茶、乌龙茶指定茶艺的指导中,重点让学生掌握冲泡的手法和水温的控制。品饮茶艺重点指导学生能够对冲泡茶汤的色、香、味等情况进行总结性的书面描述。团体创新茶艺指导学生设定主题、茶席,将解说、表演、背景音乐、茶叶、茶具、服装、桌布等融入其中。通过茶艺大赛,我们对茶文化的课程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1.更新课程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和以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积极创造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多媒体演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茶艺表演,将学生引入技能课程的学习,老师对个动作分解示范,学生反复操练。同时,课堂教学应与就业岗位对接,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等内容接轨。21世纪随着茶文化的复兴,不论是商务洽谈、拜访,还是及人们休闲养生,都需要大量的知茶、懂茶的人员。我校航空旅游学院将航空服务、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等专业教学计划中都加入了茶文化与茶艺的课程,普及茶文化知识。鼓励老师改革教学方法,建立了茶艺实训室,为茶文化教学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增强教师的技能水平,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的比赛成绩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我校的指导老师都不是科班出身,涉入茶文化领域时间也不长,亟需提升技能水平。特别是综合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平时多学习、多积累,提高实践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做到既能言传,又能身教,以自身高超的技艺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茶艺师总结报告1前些时日,思想老化,闲于品茶,不禁对茶产生了许些好感。于是竞开始研究起中国茶艺之道来。了解到一些关于茶艺的作品以及几千年的中国茶文化,鉴于其学问的雅致,加之兴趣所至,故亦思得若干茶艺,撰写成文,以供赏阅。
有位作家说,人类历史中的杰出发明中,其能直接有利地帮助我们享受空闲、友谊、社交与谈天的,莫过于饮酒、吸烟,饮茶的发明。
烟酒之道我知之甚少,但于茶艺术却颇感兴趣,且略通一、二。茶录有云,“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可见自古以来饮茶发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文化,且有相当浓厚的学问。而诸种茶文化之中,上茶有礼,品茶有道,泡茶有法为其精髓。
古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而以茶待客须讲茶礼。有俗成之礼曰:酒满为敬,茶满为欺。一般来说,予客上茶不当上满,满则不敬。倘若用大茶杯给客人泡饮,还应注意不时给客人加开水以保持茶温,以让茶之香气萦绕不绝。可见茶当品、当慢,贵在雅趣,而酒当饮、当快,贵在豪情。所以,以茶代客是万万不宜催促的。
对于品茶,一般说来宜慢品而不宜豪饮,小茶杯三口一杯,谓之品也。此外喝茶亦需讲究气氛,古人云:“饮茶以客少为贵,客多则喧,喧则雅趣乏也”。严格来说,茶有三泡,第一泡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如妙龄的十六女郎,而第三泡则如婚后了。一般来说,幼女茶苦涩,提神醒脑;少女茶甘雅,鉴赏家认为此泡的茶最妙;而茶素淡,不可复饮。但实际上,享受“”茶的人仍很多。
关于泡茶之法,见经卷者诸多,且因茶的制作工序不同而异。在此不一一比较论之,但有一点重点共识:泡茶宜用陶瓷器皿而不宜用铜、铁、玻璃等器皿。而且茶具的茶垢不宜清洗尽去,因为茶可养生,而垢可养壶也。
茶艺师总结报告2通过为期一周的茶艺实训,我学到了好多平日里学不到的东西,从对茶文化一无所知的状态里走了出来,不仅了解了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甚至发展至海外,而且茶的种类有六种之多,每一种茶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功能,茶的制作方法及其泡制更是有深刻的考究,饮茶的意境也有讲究,饮茶还有营养保健,修身养性,增进友谊,学习礼仪知识的作用,这些对我走向工作岗位,对人对事的态度有重要的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也有饮茶的习惯,但是也仅限在家里,从地里回来饭前往往会泡一壶茶,但是即不讲究茶的种类和质量,也不讲究茶的泡制和品茶方法,只是平常意义上的喝一杯有味道的茶,解解渴而已,所以在我的脑海里对茶并没有深刻的了解也从没有研究,就把它定义为家用茶水,后来见到的饮料如绿茶,冰红茶也并不知道它们同属一类,而且还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直到学了茶艺之后才开始了解并认识茶文化,体会茶的意境和精神。
茶的历史悠久,制作方法多样,泡制也十分考究,对我们做人处事有一定的借鉴。茶的制作方法有蒸青,炒青,烘青等每一种里面又有使用工具和手法的区别,制作出的茶的色泽,形态等也不相同,而且泡制时应用不同的方法限制时间和次数等可以把各种茶的味道达到最佳。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特点的作用,所以在做的时候也要用适宜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最佳的效果。我们从事公共关系,就必须要学会应对不同性格不同职业和不同爱好的人,要想取得好的业绩就需要灵活的应对这些人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才能做到有效的沟通从而把工作做好。同样的处在相同领域的人其处事方法和做事原则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所以选择的应对方式和原则也要因人而异,学会和他们相处好的同时也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让他们为己所用,这也是一种智慧。
喝茶还要讲究周围的环境同时体会茶所代表的文化和意义。饮茶之风是由文人雅士发展到宫廷之中再由宫廷流传到民间的,其间茶的种类也有了明确的分类,茶艺也日趋成熟,茶礼也形成了统一的风格。文人在饮茶时往往会选择一处具有诗情画意的地方,精心泡制茶种,以静气凝神,同时领略大自然的和谐之美,领悟人生法则,有人还会突发奇想吟诗作画,在古代就有以茶会友的说法,请客人饮茶也就表示对他人的敬重成为一种礼数,同时有清政廉洁,远离污秽,消除杂念,修身养性的文化内涵,茶也就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象征,这就是所谓茶的“廉”,“美”,“和”,“敬”,尽显茶的本色。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需要静心静气,以平和的方式待人处事,静乃和之根本,我们工作本来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往往会被一些琐碎的事情而困扰,导致心情烦闷,甚至改变自己的心性,让自己过的不愉快,所以以静待人的同时也要以静待己,这样生活才会丰富而精彩。
谢谢老师给了我这次实训的机会,也感谢老师这一周来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此次实训使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处事之道,为有效的工作打下基础。
茶艺师总结报告3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茶艺亦如此。初级班给了一把打开“茶道”这只潘朵拉神盒的钥匙,将原来饮茶的习惯及爱好的浅浮和模糊,引向明了,开启更多愉悦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师总结报告4到公司工作了一年了,对公司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认为会所的茶艺师对茶文化的认识层面比较浅,并且我在茶文化这一方面比较占优势,所以我就以茶文化>培训和销售为主来开展我的工作,将我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并为公司创造出利益。计划如下:
1、与老客户和固定客户保持联系,并根据情况请客户来会所喝茶,维护客户关系。
2、通过各媒体了解客户信息,并能根据客户所需提供相应的帮助。
3、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业务知识,多于同事,领导们及时沟通交流。
4、每周增加1~2个新客户,每月要增加5~8个潜在客户。
5、每天留出一个小时来学习销售知识,并且利用到工作中。
6、每天下班后,对当天工作做一个工作总结,检查工作中失误与漏洞,以及怎样才能将工作做的更好。
7、在三个月内让会所的茶艺部在技术与茶文化知识上有一个提升,能有一个全新的面貌。
培训计划如下:
A、每周二利用一个小时来交流学习泡茶技术。
B、每周三周四利用一个小时来交流学习茶文化知识。
C、每次培训之后向茶艺师提出问题,并于第二天解答。
8、积极配合领导与同事的工作,认真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并且做到最好!
茶艺师总结报告5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了总结的时候,这既是对之前的回顾反思,又是对新的一年的规划。
今年是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的修编年,各级政府正在抓紧规划的制定工作。中国茶艺是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中国茶艺简而言之,就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和如何品饮一壶茶的艺术。茶艺分为三种类型,即(生活型茶艺、营销型茶艺和表演型茶艺),本文则特指表演型茶艺。表演型茶艺是将泡茶技艺和艺术相结合,经过艺术加工的茶艺表演。表演型茶艺较之其它“茶艺”,除了观赏性之外,更具艺术性。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文艺形式”,它是通过对茶叶的冲泡、品饮等一系列的形体动作,反映的一种生活现象,表达一定的主题,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情节,讲究舞台艺术和音乐的配合,在使人得到感染和启示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
一、茶艺概述
什么叫“茶艺”?当今茶文化界专家的解释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统一而非常明确的定义。
台湾的季野先生认为:“茶艺是以茶为主体,将艺术融入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台湾的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1、技艺,科学地泡好一盏茶的技术;2、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的美,欣赏茶艺之美,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
茶文化专家陈文华认为:“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茶学专家童启庆教授认为:“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美与心灵美。仪表是指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茶道专家滕军教授认为:“关于茶艺的界定,一直是个大难题,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专指泡茶时的技法及艺术氛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包括从采茶、制茶、泡茶、赏具乃至茶诗、茶画等有关茶的所有茶事活动。到底是狭义一些的好呢?还是广义一些的好呢?若选前者,会让人觉得其内容有些单调,不如日本茶道那么内容丰富;然而,如果从后者,又会让人觉得中国茶文化仍停留在日常生活的范畴,艺术性不高,没有日本茶道那么高雅。”茶学专家丁以寿先生认为:“茶艺即饮茶艺术,是艺术性饮茶,是饮茶生活艺术化。”“茶艺文艺是指艺术,它具有一定的程式和技艺,但不同于茶学中的茶叶审评;艺术是人文的,茶叶审评是科学的;茶艺是艺术,茶叶审评是技术;艺术是主观的生动的;技术却是客观的、刻板的,在茶艺中,所用茶为成品干茶,因而种茶、采茶、制茶不在茶艺之中。”茶文化学者林治先生认为:“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茶艺’是研究科学泡茶、艺术品茶的过程。具体地说,它要研究人、茶、水、器、境、艺这六要素以及这六要素协调与组合”。无论怎样对“茶艺”评说,或是各自对“茶艺”表述的差异性,但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茶艺”的狭义之说。也就是:“1.茶艺的范围仅仅限于泡茶和饮茶的范畴;2.茶艺包括泡茶和饮茶的技巧;3.茶艺包括泡茶、饮茶的艺术。”并且也已正式写进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用于国家茶艺师职业技能鉴定教程。而我认为,“茶艺”正是上述泡、饮茶的技巧和艺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门类看待。而这种形式也正是通过茶来完成一种心灵语言与与肢体语言对话形式。茶艺,即是修行的载体,也是一门表演艺术。茶艺是用茶和茶具及水冲泡出来的编年史,它承载着历史也体现了当下的人文精神。当论茶、品茶的技巧与艺术相结合,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中国茶艺。当“表演型茶艺”、“生活型茶艺”、“经营型茶艺”三者聚集在“中国茶艺”的名下,作为宏扬中国茶文化行动“纲领”,从此揭开了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新篇章。那么,中国茶艺想表现的应该是代表一个国家冲泡和品饮茶的律动,叫“中国茶艺韵律”。
二.中国茶艺“创意”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四川乃至全国举办了不少茶艺师技能大赛,但在这些大赛结束之后,观众对茶艺师们的表演有了一些新的看法。而且,在全国的茶乡也出现了许多茶文化或茶艺表演专题演出,如福建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四川峨眉山的“圣象峨眉”等大型文艺表演中也有茶艺表演的节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茶艺”轻“茶理”
目前茶艺表演主要注重茶艺的创新或创意,而忽略了泡茶的原理,茶艺师们或表演者们认为只要音乐好听、动作好看、茶具漂亮,是否就对了。但实际上中国茶艺不是这样的,他需要茶艺师们或表演者们将茶艺与泡茶原理相结合。不能在表演的舞台上出现违背泡茶的手法、动作或表情等。
(二)重“表演”轻“实用”
近年来茶艺表演的表演性太强,在2006年以前,四川的长嘴壶茶艺的表演基本上都是玩的是冷水,只具有观赏性,一点实用的价值都没有,在2006年的四川省“娇子杯”茶艺师电视大赛上,四川省茶文化协会就专门规定,长嘴壶茶艺也必须用开水,泡真茶,在那年的茶艺师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的周晓芳高级茶艺技师,在同年还被派往新西兰巡回演出,影响深远。
(三)重“茶席”轻“流程”
重“茶席设计”轻“泡茶的流程”,在现在的茶艺表演中也占很大比重,茶艺师们精心准备了茶席设计,但对泡茶此种的茶的流程一点也不精,
三.茶艺的创意与茶理的有机结合
茶艺在编创过程中应该很好的与茶理有机结合起来,茶理就是茶艺的创意要符合泡茶和品茶的原理。笔者认为,在中国茶艺的编创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茶艺在创意的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的原则
很多茶艺师在茶艺编创的过程中只注重动作的优雅,有些动作很危险,如提随手泡、烫杯等,如果茶艺师只想到动作好看,而忽略了安全,就容易把自己的手给烫伤。就违背了泡茶的茶理。
(二)茶艺在创意的过程中应注意实用的原则
茶艺师在编创的过程中就注意动作的实用性,不要为了创意,而忽略了茶理,如对泡茶水温的控制,对投茶量的把握,对浸泡时间的掌握等都要注意,否则,就容易偏离茶的主题,泡茶要以茶为主,而不是以艺为主,茶艺就应该是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让品茶的人既能欣赏到茶艺的美,也能品尝到茶的甘香浓郁。所以,在编创的过程中要体现茶艺的创意与茶理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在那里做秀,而茶却很难喝,让人难以下咽。
(三)茶艺在创意的过程中应注意美观的原则
所谓茶艺是茶与艺术的结合体,所以,在编创的过程中应注意茶介意的美感,让品茶人能一边品茶一边欣赏到泡茶艺术的美,让茶客还能从中体会到茶与人的完美融合。
(四)茶艺在创意的过程中应注意卫生的原则
茶艺师在茶艺表演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卫生的原则,因为茶艺师泡好的茶是要分给客人品的,所以卫生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泡茶前先净手、备具,泡茶的过程中茶盖正放在茶盘上或茶桌上都是不卫生的。
四.总结
中国茶艺尚处于新兴的发育阶段,目前很多创意都是不成熟的,脱离实际的,但也有的表演型茶艺打着“创意”旗号刻意做作,哗众取宠,故作笑脸,表情夸张,动作僵化,令人头晕目眩。既不符合生活实际,也缺乏艺术美感。客观上,创新者是想把整台茶艺从茶席设计到动作创意及主题创意设计得更完美一些;但主观上却无法理解中国茶艺的“哲理为先,审美为重,个性为要,实用为佳”的四大特点。也感受不到某些茶艺表演作品传达一种艺术之“美”。中国茶艺要走的路还很长,所以,茶艺的创意跟群众“艺术感”的文化差距太大,还有一些茶艺表演有些“强迫性的泡茶”,这导致个性化创意跟设计者自身孤立。
参考文献:
[1] 阮浩耕、王建荣、吴胜天. 《中国茶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2] 陆羽. 《茶经》.黑龙江美术出版,2004.(11).
一、选修课评价现状及解决方案
完善各校独具特色的选修课评价体系,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如果选修课任课教师能结合教学实际、学科特点,探索整编出本门课程的评价标准。再由学校进行汇总,组织相关教师加以论证,形成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这种由课任教师到学校,由单门课程到学校整体课程,自下而上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修课程评价系统,更切合实际,更能发挥选修课的作用。下面我以《茶艺》选修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二、以《茶艺》选修课为例,探索选修课评价体系建设之路
由于普通高中《茶艺》选修课程与中等职业学校《茶艺》课程存在差异性,所以不能照搬职业学校的评价体系,必须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课程评价方法。依据《茶艺》的学科特点,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以下评价体系:
1.“点单式”考核项目
茶艺包括:茶的起源、茶文化、选茗、择水、不同茶类的泡茶技艺、茶具艺术、服务与礼仪、环境的选择、音乐的选择,等等。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块:茶的基础知识、红茶的泡茶技艺、服务与礼仪。据此,将测评内容制定成“菜单”。“沏泡红茶”是主菜,每个学生必须学会并展示泡茶技艺;“专业理论”是配菜,学生可以根自身情况选择其中的项目参加测试,总成绩过60分者即为合格。
各项目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1)专业理论评价标准
《茶艺》虽然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但掌握茶的基本知识是成为优秀茶艺师的前提和基础。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还形成了绚烂夺目的茶文化。泡茶的过程就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
(2)红茶沏泡操作评价标准
红茶滋味浓醇鲜爽,以其独特的口感获得无数人的青睐。龙泉是宝剑之邦,青瓷之乡。龙泉青瓷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它与汤色红艳明亮的红茶相结合,可谓相得益彰。将沏泡红茶作为主要考核科目,学生掌握泡茶技艺的同时也领略了本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自豪感与幸福感。
2.评审团体多元化
针对《茶艺》课程的特点,组织一个独特的评审团,在“红茶茶艺展示”考核环节邀请他们来当评委给学生打分。
(1)评审+指导的专家评审团
茶艺这一领域,我们学校服务业学部有很多专业老师。请他们来当评委,从专业的视角考查学生的泡茶技艺。专家评审团即是评审又是导师,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茶文化素养。
(2)欣赏+鼓励的家长评审团
邀请家长代表来学校担任评委。从父母的视角出发,给出爱的评价。由于高考很多家长只准孩子选择与高考相挂钩的文化选修课程,排斥兴趣类和技能类课程。当家长走进选修课堂,实实在在的体验选修课给学生带来的帮助时,也将茶文化带进学生家庭。
家长来当评审,还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平日里家长们都以成绩论英雄,而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优点。孩子们在父母面前展示泡茶技艺,请父母喝茶,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3)平等+有爱的草根评审团
由班级同学组成的草根评审团。这些评审们结合同学的现场表现和平时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打分。这些朝夕相处的人,最知道平日里学习谁学认真谁不认真,由他们来打分,一是客观公正,二是能有效地督促大家认真学习。
三个评审团给出的综合成绩就是红茶茶艺的最终得分。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它像必修课那样有章可循,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积小流而成江海,积跬步而致千里
一个优秀的教师心中定然充满对学生、对教育的热爱。因为心中有爱,在教育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就不会坐等馅饼,而是努力寻求解决之道。新课改伊始,选修课程开设与完善的过程中,定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个奋斗在选修课教学一线的教师,如果都能将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总结。每一个教师奉出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感悟或是一点方法,当它们凝聚在一起的时候将是多么强大的力量。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我们将这些微小的力量都汇集在一起的时候,又何愁至不了千里,成不了江海呢?
参考文献:
1.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之三)[J].人民教育,2009(7).
2.周卫勇,李雁冰.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饶雪梅,李俊.茶艺服务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J].浙江省教育厅,2012.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78-01
课程建设是任何一个层次的教学工作者都十分关注的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该《意见》指出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提升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的契合度,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改革及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和重点。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精品课程的建设必须围绕该目的,体现专业性、实践性、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需要课程建设者通过长期实践和积累,建设具有“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等特色的示范性课程[2]。本文以茶事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建设为例,探索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内容建设和教学组织形式实践。
1 课程内容理论构成――重基础、宽知识、适理论
茶事服务与管理课程是旅游、交通、餐饮服务专业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交通运输服务、旅游管理、导游等专业而设置,也可作为校级公选课设置,不H是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职业人才的需要,也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着积极作用。茶事服务与管理课程涉及历史、民俗、文学、艺术、经济、医药养生等诸多领域,具有历史性、社会性、服务性等特点。在“重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素质教育”的办学思路指导下,高职院校的茶事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应偏重实践、以培养能力为主,这也是促进高职院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要求[2],与高职院校“宽知识、重实践”的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3]。
茶事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2个部分,理论课程包括茶叶基础知识模块、茶艺模块、茶事服务模块、茶文化模块四大模块;实践内容包括茶园参观、茶艺礼仪、绿茶茶艺、红茶茶艺、乌龙茶茶艺、花茶茶艺和黑茶茶艺8个部分内容。教学内容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职业教育、茶馆参观等有机地融为一体。
2 教学内容实践构成――养素质、强能力、重实践
2.1 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
茶事服务与管理课程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目标,制定适宜的课程教学大纲,再结合课程特点制订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茶事服务与管理教学内容组织形式采取课堂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其课程课时分配为理论授课32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表1)。
茶事服务与管理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形式,力求完整地、深入浅出地传授茶文化及茶事服务基础知识,同时有利于不断夯实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知识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服务性[4]。茶事服务与管理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形式除传统讲授法之外,探索采取课堂小讲座、小组竞赛、小组讨论、慕课、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并辅以作业、课外阅读、调查等形式。比如:①在教学“少数民族茶俗礼仪”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不同民族的茶俗礼仪,在课堂上分享,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效果。②举办“中国的茶文化”“日本茶道文化”“中国茶馆文化及发展”等课堂小讲座,辅助以现场表演示范,让学生感受别样的学习体验。③采用慕课的方式教授重要知识点,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名优绿茶介绍”“茶艺表演流程”“茶点搭配”课件制作比赛活动等,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巩固知识。⑤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超市出售的产业产品,并将产品分类,以小组形式介绍其特点,模拟与客人介绍茶叶的场景。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其根本都是从学生的思想需要、心理动态、学习习惯出发,因势利导地采用适当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茶艺、茶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以及服务他人的能力。
2.2 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形式
茶事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是实践练习。按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在茶艺实训室进行4个茶艺表演专题的教学和训练,同时鼓励学生课后自己练习;以小组为单位互助练习,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参观教学。集中安排学生到茶园、茶馆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学习,认识了解茶树的形态特征、了解茶馆服务内容和经营形式。以便学生了解茶文化相关的丰富文化内涵,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实践基础。
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结合多样的实践组织形式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学习茶叶知识、茶艺技能等的热情,帮助他们提升动手能力、表演能力、服务能力,从而使教师从一个讲授者、解惑者转化为一个参与者、协调者的角色。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充分反映精品课程建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探究学习能力的特色。
3 结语
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统计发现,目前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已达5 638门,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建设一门优质的精品课程需要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及课堂组织的灵活性、趣味性等方面着力,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5]。茶事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颖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的模块化。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教学主线,然后在此主线上具体展开其他各部分内容是建设精品课程的主要路线;二是实践课程灵活多样。本课程实践以参观学习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寓教于乐,营造一个充实、多样、愉悦的学习环境。在实践的过程中,在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教师应能总结学生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在日后的教学中提前引导,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课程建设者们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资料和教学经验,同时改进教学内容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想。
4 参考文献
[1] 闫晓红.高职院校综合英语课程群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17(5):137-138.
[2] 刘德华,刘志森.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与问题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6-9.
(二)教材建设改革,进行专业教材的整合
搞好教材建设,完成一整套特色明显的酒店管理系列教材,是实现教学建设改革的重要保证。烟台南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依据现有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和总结,以“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宗旨,培训自己的课程改革师资队伍进行教材开发。鉴于市场上目前缺乏真正适用性的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教材,该院教师亲自参与课程开发过程,赴各大酒店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同时邀请各大星级酒店的酒店管理专家共同参与《星级酒店实习指导书》、《中、西餐饮技能实训指导书》、《前厅、客房技能实训指导书》、《茶艺与茶文化》、《鸡尾酒调酒技巧》等一系列真正适用型的实践教材的编写工作。
(三)教师到企业挂职实习,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为酒店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酒店管理课程培养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就业。因此对师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除了掌握一整套理论体系外,要不断学习学科专业发展中的新知识,跟上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更重要的是能够在酒店一线部门进行现场的服务,能够对服务程序的具体要求及客人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烟台南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规定青年教师在两个学年之内至少要有一个学期在酒店企业一线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实践证明,这对年轻教师个人的成长和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种模式的有效运作形成了“教师—企业—学校”的良性循环,对酒店管理的专业教学质量也是一个极大提升,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与市场的零距离接触。
(四)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应用
在课程建设中,需要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习效果的检测起主导作用。烟台南山学院院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讲授形式,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是让学生被动接收,而是让学生主动思考。在授课技巧上,采用破冰式、体验式、小组活动式、情景法、练习、复习、多媒体、排序法、讲解、生活例子、老师示范引导、比赛、角色扮演、配对等14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该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用任务驱动、开展社会调研、总结汇报、组织技能大赛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融合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适应酒店业需要的人才,使所培养的每个人都能就业于酒店尤其是星级酒店的各个岗位,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是为了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因此,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课程改革之间就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而课程就是二者最佳的切合点。为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得到很好的衔接,烟台南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以专业选修课的方式专门开设了《中国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茶艺师》、《调酒师》、《营养配餐师》、《酒店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课程。有机的实现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融合。这也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提供了职业保障。
二、实践教学改革
(一)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在加大实训周课时的基础上,将本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都增加课内实践学时
在以前的教学中,烟台南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对3门专业核心课程(前厅、客房、餐饮)的实践教学采用的主要是为期一周的校内实训周。从2008年下学期开始,该专业率先对其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不仅将原来三大核心课程(前厅、客房、餐饮)的校内实训周增加到两周,还在原来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内实践学时,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课内实践训练达到了同步进行,加强了对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增开相关实训课程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要充分体现实用性、技能性。传统教学重视3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对其他技能训练重视不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更趋向于多样化与个性化,酒店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也更加丰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传统的三大核心技能外,酒水经营与服务能力、英语会话与接待能力、营养配餐服务能力、茶艺服务能力等技能也必须掌握,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鉴于此,该专业增开了《酒店接待礼仪》、《宴会礼仪》、《调酒技能实训》、《营养配餐实训》、《茶艺》、《酒店情景英语训练》等一系列实践训练课程。
(三)开设配套的教学顶岗实习,强化校内实训效果
为了让学生加强对校内实训的理解,强化校内实训效果,与行业进行更多的接触,该专业将专业课程进行分岗位、分模块,在每一岗位、每一模块的理论学习结束之后安排与之相匹配和对应的教学顶岗实习,教师在一线岗位对学生进行指导。这种实景教学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亲身体验行业的真实环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校内实训效果,加强对行业的认识,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学生参加教学顶岗实习,实习单位会给他们发放相应的工资还可为家庭适当减轻负担。
三、学习效果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一)改革考评体系,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考评
实行“过程考核”,采取知识考核、能力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评价。学生的最终的综合成绩由几个方面确定:综合成绩(100%)=平时成绩(30%)+理论考试(30%)+实际操作考试(40%)或综合成绩(100%)=到课情况(20%)+作业情况(20%)+终结考试成绩(60%)。
(二)学分互认和完全学分制
实行校园内外学分的全面互认,学生的学业学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所参加的考试成绩合格所取得学分、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取得成绩者所赋予的学分,这些学分是可以被全面互认,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实行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实践(实习)学分、创新学分相结合的完全学分制。在完全学分之下,学生的个人发展与能力训练被加倍重视,学生在校期间、发明创造与设计、科技成果与竞赛奖励以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等最终均以学分形式加以体现。
(三)改善考试内容
有针对性的考核,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的融入企业,更好的服务企业。考试内容强调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试验实践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主。
(四)改善考试方法
根据课程确定不同的考试方法:过程考核,纸质考试、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随堂考试、技能比赛式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在学校大力推行各类竞赛活动,倡导“校园竞赛”文化,特别将竞赛引入学业评价、课程考试无疑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和潜能,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培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都将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人才能力本位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与企业文化、市场经济相对接的举措。在专业课的的实操部分采用技能竞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过程采取竞赛的模式,场面隆重,严肃认真,过程公开透明,给每位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施加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整个过程也得到了公平、公正的考核成绩。“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四、以“学生和酒店”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传统教学的以学校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和“酒店”为中心。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12月国家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中职学校在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指导中加强创业教育,突出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至此,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浙江省作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行者,率先在中职学校试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然而,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中的创业教育课程都是由德育教师负责执教,他们缺乏实践岗位工作经历,对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模式不十分熟悉,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的集合力度,需要引入专业课教师,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引导教育。笔者旨在从旅游专业入手,结合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现状和特点,阐述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
一、创新创业教育对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随着2013年新旅游法规的出台,旅游行业面临白热化的竞争状态,特别是高层次的旅游人才更是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而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旅游基础人才的摇篮,对于养成旅游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肩负着重要责任。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学校修炼好自身的综合能力,具备足够的创业能力,才能在走出校门,踏上社会之后有一席之地,立足生活,自力更生。因此,打造中职旅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模式迫在眉睫。
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解析
1.旅游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
从生源方面看,目前,在象山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大环境中,笔者学校旅游专业的生源质量越来越高,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和大力支持。旅游专业学生思维活跃,观念创新,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视野开阔,极具创业头脑。从学科方面看,旅游专业的创业可能性大,可操作性强;从师资方面看,旅游专业教师平均年龄在34岁左右,观念新颖,企业工作经验丰富,教学激情高,师生间融合度高。以上这些都为旅游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更为旅游专业学生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旅游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劣势
现阶段,笔者学校专业课的教育模式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实训课程与企业实践接轨不紧密,一旦到了工作岗位,绝大部分都得从头学起。学校虽有校企合作模式,但合作模式并不健全,学生的实践岗位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不利于学生进行岗位创新、技术创业。
3.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并未做到有效结合
近两年,笔者学校在高一、高二年段全面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在开设的过程中并未有效结合旅游专业的现状和特色开展有效、有机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要学习课程,更重要的是学习完该课程后所发散出的使用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创新创业的课程与专业、学科、实践等方面的有效结合。
三、学校旅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1.打造旅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旅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打造,关键在于旅游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的培养。首先,学校可让政史教研组有丰富经验的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来给旅游专业教师做专题培训讲座,增强旅游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其次,通过教师国培项目,让旅游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第一线,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从而将行业前沿信息带回课堂,教授给学生。最后,社会上旅游相关行业的创业成功人士较多,可以通过聘请这类企业家或成功人士来校担任客座教师,传授创业实践经验,与教师创业经验不足形成互补,让专业教师牢牢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构建全新的旅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要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就必须将其有机地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让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例如,在一年级开设《创新创业指导》《创业心理与技能》等,二年级开设《专业实践》《创业项目案例分析》等,也可开设介绍旅游专业时下流行的发展趋势,旅游专业成功创业案例等专业选修课程例,如:《烘焙技艺》《茶点新制作》《导游带团案例精选》等。
3.旅游专业学生创业基地的开辟
依托学校资源,建立旅游专业的“学生创业园”,使之成为旅游专业学生创业实习、创业服务、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平台。利用旅游专业的茶艺实训室、烘焙实训室、礼仪实训室、导游实训室构成四间门店,在学生创业团队提交的创业方案中筛选出优秀项目,由旅游专业教师带领优秀项目的创业团队开启旅游专业学生的创业之门,这既体现了专业特色,也做到了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1)门店一――“咖啡物语”。由提交该项目方案的学生创业团队负责,以茶艺实训室为门店,由茶艺社团负责。平时利用周末时间到水果批发市场进货,利用闲暇时间到网上采购各种花茶、速溶咖啡、咖啡豆等。利用茶艺室里的咖啡机、榨汁机、冷藏冰柜、制冰机等实训设备,制作各种饮品,在中午午休时间为全校师生提供各种饮品和小憩的空间;还可为工作繁忙的教师提供饮品送上门(教师办公室)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顾客是上帝”的服务宗旨。
(2)门店二――“烘焙物语”。由提交该项目方案的学生创业团队负责,以烘焙实训室为门店。由于该门店的经营需要较强的烘焙技能,因此,指导教师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到超市采购面粉、新鲜奶制品、鸡蛋及各种烘焙原料,到网上采购各种烘焙小工具等。利用烘焙实训室里的烤箱、微波炉、打蛋器等实训设备,在实训课时制作蛋挞、泡芙、饼干等各种小点心,在午休和下午茶时间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也可为邻近学校的师生提供外卖服务,扩大影响力,提高营业额。
(3)门店三――“伊人礼仪工作室”。由提交该项目方案的学生创业团队负责,以礼仪实训室为门店,由伊人礼仪社团负责。借助微信平台和本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网站,宣传本工作室的业务,并接受平台和网站上的订单。再利用周末时间到本县繁华的商业地带发放宣传单,以此来承接更多的业务。通过校方的宣传和支持,承接兄弟学校以及县内大型会议和活动的庆典业务,以此来稳定营业额。
(4)门店四――“至高导游服务工作室”。由提交该项目方案的学生创业团队负责,以导游实训室为门店,由导游社团负责。此门店的基础业务是为来校的各方领导和客人提供“美丽校园”的导游讲解业务。此外,借助微信平台和本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网站,宣传本工作室的业务,并接受平台和网站上的订单。再利用周末和闲暇时间到本县繁华的商业地带和县内兄弟学校发放宣传单,以此来充实业务量,提升营业额。
“咖啡物语”和“烘焙物语”两个门店在每日营业结束后都必须做好账务结算,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放学,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召开每周例会,总结本周经营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做好会议记录。每月必须推出一款“特色饮品”和“特色西点”,为自己的门店增加特色,提升自身的技能。“伊人礼仪工作室”和“至高导游服务工作室”两个门店每月召开一次月会,做好账目清算工作,并由教师和学生分别对本月的业务进行逐一点评,以达到稳固工作室业务、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
除此之外,以上四间门店每学期的期中给全校师生发放问卷调查表,从中感知自己门店的优势和劣势,并以此为契机,为自己的创业之路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一学期结束后,指导教师将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去干“事业”,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老板”。通过四间门店的开设,又可带动旅游专业学生其他创业新方案的提出,从而形成旅游专业独特的创业基地,也打造了旅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模式。
4.打造旅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产学研基地
笔者学校已与象山影视城管委会签订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将县教育局下属的象山海蓝教育旅行社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这也为旅游专业学生的创业之路开辟了新捷径。旅游专业导游方向的学生通过课堂所学的导游服务技能,利用每年黄金周和各个节假日到象山影视城做景区讲解员的实践工作,也可根据自身爱好,到象山海蓝教育旅行社做兼职导游,这既有机会历练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能够将自己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检测,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开辟自己的创业之路。如此,旅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产学研基地便得到了有效的打造。
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笔者希望有更多的职教者一起携手同行,在不断探索的征途中,全力打造旅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模式,为旅游产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根丽,王艳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邢于仓,柳国强.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2005(2).
近年来,中国茶叶年产值逐年上涨,茶产业的发展更加迅猛。围绕着茶产业的创业项目也越来越多。本文就以宁夏工商管理学院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茶色添香”项目运营中的要点进行针对分析。
“茶色添香”项目概况
该项目学生团队共有5人,均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指导教师共2人。学生团队负责人其家庭在宁夏银川文化城经营的茶庄“春熙茶社”,业内口碑良好,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茶色添香”项目可以说是学生依托家庭原有平台,进行茶庄产品线拓展、销售网络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理论知识实训的良好机会。目前,项目已有资源如下:产品:“春熙茶社”所的产业品牌为厦门“大掌柜”茶铺的产品,主打品牌是福建四大名茶:“溪茶”“岩茶”“红茶”“白茶”,还有销售一些国内其他品牌的茶叶。“大掌柜”是一间很讲究的茶铺,在厦门历次茶王比赛多次夺冠,评为金奖,产业质量能有效保证。渠道:“春熙茶社”,已有近20年的销售经验,已经形成了基本的零售规模和批发渠道。项目目标:依托现有的茶庄平台,实现品牌的再次塑造以及产品销售渠道的深度挖掘提升,为团队学生拓展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及创新能力。
“茶色添香”项目学生创业核心要点探析
(一)持续保证产品质量。任何产品的销售,质量是必须要首要保证的。“茶色添香”项目能够充分保证产品质量,一方面是基于“春熙茶社”在宁夏经营20年的经验和口碑,不仅具有专业的茶叶存储仓库,还具有专业的茶艺师,销售中心还设有专门的品茶区,可以提供茶产品的茶艺演示。另一方面,“春熙茶社”的厦门“大掌柜”茶铺的产品,能够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经过多年来形成的稳定的客户群体,“春熙茶社”已经能够准确地运用物流,合理的根据茶叶销售的实际状况进行配送的及时调整。“茶色添香”项目,依托原有销售过程中较为稳定的销售网络和销售体系,进行创新与改善,能有具有严格质量保证基础。(二)周边产品有效拓。一方面,结合当前茶庄所服务的客户群体,就茶产品本身而言,打造茶庄自有品牌。例如,注册“茶色”品牌,依托“大掌柜”原有品牌价值寻求价值溢价,在市场中寻求可替代性产品,进行二次包装和自有品牌塑造,由此提高销售品牌的多种选择。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规避由于“大掌柜”品牌发生变化导致茶庄生意受损,还可以通过有效的自有品牌、拓展客户选择空间,扩展茶庄的产品线,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另一方面,结合当前产品销售的方式,尽可能地在茶叶行业内选择不同档次的茶具进行配套销售。经过对市场调研,当前茶叶罐、茶盘、茶刀等茶具的销售具有良好的利润空间。“春熙茶社”多年来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分销渠道,通过对渠道的有效维护,强化依托茶产品及周边产品的拓展,是有效提升茶叶销售价值的良好方向。此外,通过对茶产品衍生品的进行调研,例如“喜茶”“CoCo奶茶”等热饮类产品的市场研究,在高校周边选择适宜地段,设置直饮式产品销售也是创造利润来源的有效方式,“春熙茶社”地理位置优越,开展产品延伸,具有典型的市场拓展空间的价值提升空间。(三)营销渠道不断创新。“春熙茶社”原本的销售渠道就是依托零售以及已经形成的销售网络体系进行分销。“茶色添香”项目主要进行了如下营销渠道的创新:一是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的专业化优势,就当前电子商务学习内容进行深度拓展,制作相应的微信小程序就把当前“茶色添香”项目内所有能够销售的产品进行网络化展示,对产品进行深入讲解,以及销售产品的退换货业务进行明确,用更加直观化、便捷化的方式对客户进行产品演示,便于客户进行选择和咨询;二是,把目前学生的学习专业优势进行深度的转化,利用快手、火山、抖音等视频软件制作相应的茶产品宣传视频,由此进行产品讲解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上述两种方式与传统的网络销售具有典型的差异化,依托“春熙茶社”宁夏区内的实体店,能够便于客户进行选择对比以及退换货。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解决客户网络购茶所造成的不必要的心理顾虑。对于原有销售渠道的深度挖掘和不断完善,是此次“茶色添香”项目对“春熙茶社”长远发展的有效改善。(四)服务创新不断优化。当前“春熙茶社”的销售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为了有效促进与分销商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茶色添香”项目目前在营销过程中制定了具有特色的客户服务方式。一是,建立了微信营销群,把宁夏不同市县区域内的客户进行了分类建群,在群内就新产品进行的宣传推广,这样在产品信息传递方面就能够有效提升效率。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茶庄搞活动的时候,在群内进行集中促销,能够形成明显的销售量提成。而是在春节前夕,对茶叶礼盒的营销介绍,经过简短的描述、准确的分析,对产品按照策划方式进行推广,不仅能够合理的降低库存,还可以帮助客户进行有效的市场选择,充分增加了固有销售渠道的稳定性和客户的粘性,提升了销售利润。二是,为了保证客户服务的针对性与价值性,目前项目团队内的5名同学经过半年多的系统化专业培训,已经对茶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产品介绍方面能够形成基本的讲解。当前项目内5名同学都在各个微信群内担任专职的产品营销服务咨询客服,每人一天轮流值班。由此把团队内各位同学的积极性能够充分调动起来,深度融合创业项目中客户服务的角色,体会在创业过程中的核心要点。当然“春熙茶社”的主要负责人也会在项目内进行专业指导,以此保证“茶色添香”项目的有效落地。(五)学校创业培训支持。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初创于1951年,具有70年的办学历程。目前学院拥有宁夏区内高职院校面积最大的创业孵化园,良好的创业孵化保障体系以及创业指导教师体系,能够为学生创业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专业有力的保障。此次“茶色添香”项目经过学校的严格筛查,被立项为宁夏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是对该项目的最好肯定。一方面,在产品的销售渠道拓展以及客户服务方面,学校专业的教师团队能够为项目提供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对市场的调研调查以及客户群体分析制定出适宜的营销网络优化方案,构建客户服务质量提高体系,对于茶庄的二次升级或后续发展均能提供良好的方向,这是“茶色添香”项目落地、发展的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对于项目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重新建立公司或工作室,学校都能够提供相应的政策指导或咨询,并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免息资金渠道推介,这对于学生创业本身而言就是最好的意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从政策服务、产品分析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意见是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所具备的典型优势,也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六)拓展学生实训机会。为了有效践行国家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创新理念,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创新创业项目必须是一个长远发展的方向,而不能仅仅作为一次性的项目。一方面,宁夏工商技术管理学院,在此项创新创业孵化工作中,不仅能够做到前期深度调研与审核,还会在项目后续发展及服务方面提供深度咨询与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平台或创业分析。依托“茶色添香”项目,学校还可以对创业经验深度分析,就该团队项目中学生创业所总结出来的经验进行提炼,在后续的创新创业项目中提供一定的意见支撑为后续的项目提供一定的指导。此外,学校可以把当前所形成的良好经验复刻到其他的适用项目中。另一方面,在项目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得到实训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微信小程序的制作以及客户服务理念融合与技能的提升,来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应用。特别是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是最好的就业实训方法。这种创新创业后续总结、提炼与升华服务,是对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最有效的价值体现。对于学生后续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给予最有效的锻炼。
结束语
“茶色添香”项目是对“春熙茶社”后续发展以及品牌再次塑造的良好机会,在产品线拓展、服务模式创新及产品营销渠道拓展方面具有良好的价值和作用。该项目也是为学生提升实训机会,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食品类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产生能够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