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模板(10篇)

时间:2022-05-28 10:07: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篇1

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十分的重要的,假如你不相信他的话,那你又怎么能让人相信呢。当你做出对朋友不利的事情来的话,你的良心也会受到谴责的,就像是肉被割了一块一样,富兰克林说过:“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战立;失信,你也许用难挽回。”希望大家不要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古人也说过;“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大家请听听一个小故事吧。

从前有两个小男孩,从小感情就很好,有一个坏巫婆想让他们自相残杀,于是就设下了一个陷阱,她知道两个小男孩都喜欢上了一个小女孩,就骗其中一个小男孩说:“小弟弟,你喜欢的女孩已经喜欢上你的好兄弟了,想报仇吗?我可以帮你哦。”小男孩听了果然中计了,和另外一个小男孩决裂了,最后,两个小男孩打了起来,而却不小心将那位小女孩打死了,最后他俩都很后悔,就自杀了。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去信任他人,那别人怎么又会信任你呢?

篇2

世界上的桥形形: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牢固与不牢固之分。心灵之桥也是这样:这桥的大小、长短,以及有多宽,有多牢固,是取决于你与他人关系的紧密程度的。你与他人的关系越好,是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那么这座心灵之桥就会很短,也会很宽,当然也会很大,并且十分地坚固。即使再来几千次甚至几万次的由摩擦与误会融合而成的“洪水”,也拿它没办法,也冲不垮你与他人的心灵之桥!反之,你与他人关系不是太好,连一个普通朋友也算不上,那么你与他人的心灵之桥将会变得很长很长,很窄很窄,甚至窄得来让桥两边护栏都搭在一起。那种心灵之桥是极不安全的,不仅窄不说,桥还很长,也极不牢固,简直就是一座废桥!如果发生一次小小的“洪水”,极有垮塌的危险。

篇3

一、供应链合作中的信任关系

供应链是建立在相互依赖基础上的企业联盟。对成功的供应链来说,成员企业间的相互信任通常被视为合作产生的必要前提。在缺乏信任的供应链中,防范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很高,不利于供应链高效运作。因此,作为供应链合作关系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信任一直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

1、供应链中信任的内涵

信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涉及到很多层面和维度。国外很多学者都曾对信任做过界定,大部分学者倾向于把信任与脆弱性、不确定性和相互依赖性等特性联系在一起。在供应链环境下,成员企业间相互依赖,共同协作以满足不确定性的市场需求,因此供应链信任与一般团队的信任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特点。Chopra和Meindl将供应链中的信任定义为:每一个供应链节点企业都关心其他节点企业的福利程度,在尚未考虑他们的行动对其他节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之前不会采取行动。这一定义说明,供应链信任主要表现为企业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成供应链成员企业形成良性的长期合作。

虽然我们把供应链中的信任关系理解为组织间信任关系的一种,但这种关系的内涵不仅限于此,它还涉及企业工作人员间的信任关系,即供应链中的信任包括人际信任和组织间信任两个层面。对于人际信任,又可以区分为两种基本的类型:一种是建立在个体对其交往对象的可信性及可靠性上的认知型信任,另一种是建立在人际相互关心及照顾基础上的情感型信任。前者是通过经验的考察而产生保障性的信任,后者则是一种非理性的信任,是纯粹基于情感的基础上的。如制造商的采购人员和供应商的销售人员之间基于合作经历和个人情感方面的信任就分别是这两类信任的典型。而组织间集体信任则不局限在以关系和人情为基础,更主要是以规章、制度以及承诺等作为保障的,即它属于前面提到的行为维度之上的信任类型,主要表现为制造商和供应商的人员对对方企业的信任。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中都有真正的信任存在。对于核心企业而言,由于它处于供应链的主导地位,即强势方的地位,所以极易与供应商形成基于威慑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是由双方地位的不平等而产生的,并不是真正的信任关系。因为它会受到势力变迁、对方抵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在长期是不可行的。如2004年的“国美格力反目事件”就是源于国美单方面大幅降价,遭致格力电器不满,并停止供货国美。以此为开端,最终蔓延成为国美对格力空调“清场令”从而导致双方长期合作的终止。

2、信任在供应链合作中的作用

(1)减少供应链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供应链企业间属于委托关系。为防范供应链企业间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等问题,必须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监督。培养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可以减少企业间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激励成本与监督成本,即为得到一个既定的合作程度所需的交易成本就会减少。

(2)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首先,对供应链企业来说,信任意味着遵守合同,即按时交货、按时付款、保持一惯的高质量、严格遵守合同条款,因此相互信任减少了不必要的谈判与协商,并减少了由此引起的时间耗费。其次,信任还意味着超越合同之外的灵活性,即准备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准备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有所出入、愿意忽略偶然的缺陷。这种灵活性可以增强企业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企业间的融合。

(3)有利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果两个企业认为它们是相互信任的,就意味着它们对彼此的合作比较满意,愿意继续进行合作,这也就减少了重新选择合作伙伴产生的成本。随着合作时间的加长,合作双方对彼此都比较了解,也能预测出对方在未来事件中的行为方式,而选择新的合作伙伴意味着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行为风险与合同风险。因此,信任关系能够促进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的供需关系,同时也可以减少由选择新的合作伙伴带来的行为风险与合同风险。

另外,信任可减少收集情报的环节,也就减少了由此产生的成本,这在复杂的委托关系中是不可少的。信任能够减少详细说明和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鼓励更好的投资决策,保证迅速灵活地对未预见的事件作出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交易只需“松散的”法律条款或口头承诺,而不是像古典合同理论所认为的那样严格的法律条款。

二、信任机制的信任源

信任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确定双方间信任的建立条件及其机制,也就是找出信任的决定性因素或驱动力,即“信任源”。 据Zucker研究,信任既可能来源于过程,也可能来源于特征,还可能来源于制度,当然也可能来源于三者的不同组合。基于对供应链信任内涵的分析,我们认为供应链中合作关系中的信任源主要包括人际信任和组织间信任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供应链中信任关系的建立。

对于人际信任层面,有基于认知的、基于情感的和基于行为的三个理解维度。认知维度建立在个体对其交往对象的可信性及可靠性上,通过经验性考察而产生,例如制造商的采购人员和供应商的销售人员之间基于合作经历产生的信任。情感维度建立在人际相互关心及照顾上,具有伦理道德限制的情感特征,例如制造商的采购人员和供应商的销售人员之间基于个人情感的信任。行为维度建立在相互交往个体行为与规范、文化和制度的符合上,表现为刚性的制度化约束。由此可见,人际信任受到个人性格特征、人际情感、群体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组织间信任,会涉及到不同组织间个人的交往,个人信任的建立有助于组织间信任的产生。当供应链合作关系开始形成时,信任就有代表性地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最初通常是在高层管理层之间。这种以领导者的洞察力和价值观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合作关系形成之初是很关键的。例如宝洁副总裁普立特切特(Lou Pritchett)与沃尔玛创始人沃尔顿(Sam Walton)会晤产生的信任,推动了两个企业间长期合作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然而要使合作关系长期存在,那么这种人际关系的信任必须发展到更深层次――组织间信任。组织间信任在个体的人际信任日渐增强的过程中主要以不断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契约承诺等作为载体而实现。

显然,供应链企业成员合作关系中的信任的两个层面反映了信任的形成需要经历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相互补充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三个信任维度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供应链企业成员合作关系中,信任的存在首先影响成员组织的代表性个体行动的方向和策略选择,在此基础上深化的信任被视为一种符合经营组织道德规范的行为并且以经济伦理为导向,最后合作关系中的信任以组织间正式的立法、规章制度等被确定。因此,在供应链成员合作关系中建立信任将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复杂和不断进化的过程。

三、构建信任机制的二层模式

基于对供应链信信任关系及信任源的理解,我们把信息机制的构建分为两个层面,即人际层面的信任构建和组织层面的信任构建。

1、个体层面信任的构建

当供应链成员企业将彼此的关系从一般的契约式合作进一步演化为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时,成员企业间关系将发生变革,形成一种基于信任的关系结构。其中,个体层面形成的最初信任是这种关系结构建立的开始,这是因为在供应链内,愿意信任其他人的价值观能够显著影响成员企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和绩效,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合作双方人员的协同努力,推动供应链信任关系的建立。

个体层面的信任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两种信任倾向性,即对人的信心以及信任态度,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信任关系的建立:(1)对人的信心,反映了一种基于个性信任的立场,对不同的个体对象表现出不同的信任倾向;(2)信任态度,在不考虑对方的可信任问题的情况下,通过值得信赖的方式同他们交往,试图改善个体间的人际关系。这两种信任倾向性会使个体间形成最初的信任关系,当合作双方根据已有认知经验对合作者的未来行为产生个人信心以后,通常从情感和道德上来说,在特定情况下愿意信赖合作对象,此时即具有了初步的信任意向。心理契约理论认为,这种意向对于被信任方来说,是对其销售人员的工作行为的一种鼓励,由此产生正向工作绩效。这种正向的行为反过来又增强了信任方的人员信任意向,他们认为更多的、更密切的信任意向可以期待对方更具能力的、诚实的合作行为。经过多次反复博弈,合作双方的人员彼此间建立起信任性信仰,在工作合作中相信他人是善意的,彼此关心对方的企业的福利程度,并借助个人在组织内的影响努力创造利于合作的工作环境。

但是,企业的工作人员个体的信任倾向性、最初信任以及工作人员彼此对信任意向的感知程度,都影响到组织间的合作关系,为了尽可能避免主观性因素对供应链企业间信任机制的直接影响,一些有利于信任增强的行为制度化,通过规范化的制度可构建起信任机制实施的刚性环境。由此可见,人际信任起始于合作企业工作人员彼此的认知经验,发展于他们彼此友好交往的情感升华中,形成于能够防范个人价值观影响的行为制度,如图1所示。

图1显示了供应链中构建人际信任的途径:由最初的理性认知信任开始,经由加深的感情信任,最终表现为理性的行为制度信任。在这个模型中,描述人际信任机制演进的维度之间的递进关系,在经过效用指标的有效检验之后,才能够得到确认,否则信任发展将被终止。

2、组织层面信任的构建

供应链信任表现为企业组织间的信任,这种组织间信任的培育依赖于企业人员的人际信任的形成。当人际信任沿着行为维度形成规范化的行为制度时,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合作双方的人员能够按照已经形成的行为规范,结合以往交易经验,促使企业逐渐拓展有利于形成信任的组织文化或法律,并建立相互信任的组织认知。文化、法律和认知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一旦被积累和沉淀,便会以社会或者组织的制度形式而存在下来,更深刻地制约组织的行为。对于构建供应链信任关系的合作双方来说,任何一方的背信弃义,都会按照有关制度或契约受到应有惩罚。例如,合作双方基于信任共同建立的交易契约会明确规定,在某种特定交易中什么行为构成机会主义,并进一步确定对违背契约条款那一方所造成的经济成本。再例如,在一个诚实守信的交易文化环境中,违背组织间心理契约的企业行为会被这个环境中其他个体排挤在交易范围之外。

很显然,制度这种治理机制不仅要求背信弃义方承担经济成本,更重要的是承担一定的社会成本。在很大程度上,社会成本真正促进了信任机制的逐渐建立。供应链合作网络中,无论是信任方,还是被信任方一旦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其社会关系必然会受到损害,同时可能失去其过去一直积累的珍贵声誉。在当今信息依托于网络快速传播的环境中,声誉作为特别重要的资产尤其容易被传播,声誉丧失的企业重新构建信任的行为就会受到明显的阻止。因此,避免此类成本的发生可以有效确保供应链成员企业在长期合作中的可信性,尽可能抑制和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培育起信任关系,节约合作双方在未来交易中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如图2所示。

制度和社会制裁对于企业合作关系中信任机制的构建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有学者在对日本商业活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制度制裁和社会制裁促进了企业间的信任和合作:一方面,在组织层面存在明显的信任背后有着组织制度的相互监控和制裁;另一方面,在组织间关系中,大制造商有着许多制度手段可以发现供应商的不诚实行为,并将此不诚实信息通过社会制度网快速扩散到其他大制造商,从而确保高度信任的关系。这两种制裁机制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供应商为了短期利益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最终实现了组织层面的信任培育和构建。

四、结束语

解决好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任问题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必要前提。本文对供应链企业之间信任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讨论了供应链企业之间信任的概念和作用,并在分析了组织间信任源认为供需合作关系中的信任从整体上把握。最后,探讨了构建供应链企业间信任机制的二层模式,即个人层面的信任构建和组织层面的信任构建,这两个层面能相互促进,推动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建立。

(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672039)。)

【参考文献】

[1] Dyer J H,Chu W.The role of trustworthiness in reducing transaction costs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Japan,and Korea[J].Organization Science,2003,14(1).

[2] Chopra S,Meindl P.Supply chain management:strategy,planning and operation[M].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 NJ.2001.

篇4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对教育者信任教育意识和技巧的培训,缺乏对教育对象信任意识和信任感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的信任度不高、信任感缺失。模式是一种问题的解决思路,它已经适用于一个实践环境,并且可以适用于其他实践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对各种内容、各种方式、各类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简洁描述与抽象概括”[1]。由于社会转型,人们的情感认知、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发生很大的变化,心态的浮躁、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追求、短期行为模式、功利化价值取向等导致人际信任的某种缺失。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缺乏有效开展信任教育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强烈的挑战和冲击,客观现实强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发挥作用和功能,有效开展信任教育,重塑社会信任,增强社会公信力和人际互信。这些都是必须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模式的有效构建来作保障的。

一、以构建信任教育模式为切入点创新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及其实施过程的基本主张,通常表现为人们对有关教育的信念、价值及活动准则的认识。所谓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教育理念,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对信任教育信念、价值及活动准则所持的一种认识。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模式时必须树立以下理念:一是信任教育既要针对社会精英分子,更要考虑所有教育对象;二是信任教育重要的是为社会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具有信任意识、切实履行信任责任的践诺履信的新人,使之成为契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催化剂;三是思想政治信任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任务,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四是思想政治信任教育不是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深化与提升,是对不重视信任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的否定;五是在构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教育模式时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使信任教育模式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又体现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信任教育的自身特色,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综上所述,通过切实构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信任教育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

二、以构建信任教育模式为依托增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

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当今时代的挑战,继续发挥作用的命脉所在,而可接受性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可接受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被接受的特性”。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关系、道德要求的政治观念、行为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只有通过接受环节才能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观念和内在的道德品质,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具有高度可接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言行的效率更高,产生的实际效果更显著。可接受性这一属性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接受主体,即受教育者的接受特性和接受规律相契合的程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态度的转变过程,即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教育者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经过考虑设计的教育信息,借以影响和改变受教育者的态度或行为的过程。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认同及态度或行为改变的程度越大,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就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有鉴于此,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信任教育,通过信任教育模式的有效构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具体而言,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教育模式的有效构建,可以从提高教育者的可信度的角度来提高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担负着发送教育、引起受教育者心灵的震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重任。教育者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业务素质、道德修养、责任心、教育态度、人格魅力,以及由这些因素所产生的感召力、亲和力都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及教育本身的信任度,影响到受教育者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的改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以整个身心进行的,教育者对自己所传递信息内容的坚定信念,尤其是对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的躬身践行,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倾注与奉献,对生活的乐观积极,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都将对受教育者产生强烈的人格感召力,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二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教育模式的有效构建实现有针对性地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以提高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在充分信任教育对象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受教育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态度倾向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在世界一体化潮流的影响下,受教育者的态度、价值观念也出现了多元化、复杂化的现象;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又使受教育者非常容易获取支持自身立场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通过构建信任教育模式增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人际互信,就可以消除受教育者可能产生的教育者有意隐瞒信息、不公平不诚恳等负面看法,尽可能避免会降低教育者及其传递的教育信息的可信度的现象发生,从而增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

三、以构建信任教育模式为突破口增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发挥实效,不仅是事关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重大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涉及很多因素,比如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过程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生成条件和实现途径是什么。可以这样说,在社会转型期这个大的教育环境下,思想政治信任教育模式的有效构建正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至关重要的生成条件和实现途径。这是因为,价值中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价值教育或信仰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对信仰认同的重要性有明确阐述:“一个社会要是没有这样的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信仰认同的形成和传播,对实现整个社会的有效整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要重塑人际信任和社会公信,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共同的社会信仰。

信任对于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首先在于人的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信任,信任是保证人的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教学教育活动、观点和做法等没有丝毫信任的话,就无法形成最基本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如果他怀疑一切,例如成天担心教室上的天花板随时都会掉下来,所走的路随时都将塌陷,周边的人随时都会攻击他等,在由这种不信任所生成的没有安全保障的环境里,他便无法生活。在这一点上,信任就如空气、水和食品一样重要,离开了信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将生活在高度的焦虑之中,就会加重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就无法成为健康的人。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一种健康而美好的关系。只有基于人际互信,才能实现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构建信任教育模式是增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突破口。

四、基于信任的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新模式

基于信任的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放心托付模式。

信任是对被信任对象的放心托付,这不仅是信任者对被信任者的信任来源,而且是检验信任者对人所具有的爱心与诚意,还是检验被信任者是否诚实可靠的重要方式。“敢于托付”与“委以重任”的教育策略有同样的有效性,两者都隐含着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信心,都能够实现“自我应验”的期望效应。不过与后者不同,前者所针对的对象是全体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而不是局限于处在弱势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而且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发展中的多种可能性、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一定的了解而又无法完全把握为基础的。客观地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了解不可能是彻底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处在随时变化中的人,此时此刻的了解不等于对其未来状况的了解。信任面向未来,通过“欠充分的归纳”得出的对未来的信心,“信任处在全知与无知之间。全知意味着确定性,它不再需要信任;无知则无法建立信任。全知与无知是产生信任的条件,信任则启动了生存所需要的行动与合作”。

2.承诺兑现模式。

信任是承诺的兑现,也意味着言与行可能的分离。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做出承诺并在行动中加以兑现,这是非常具体的。例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爱父母,首先要求其把爱父母的行动以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给思想政治教育者备案,以作为自身爱父母的依据,然后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父母那里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表现受父母的行为的“证据”,如果这两者基本一致,那么这个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就是值得信任的,而且他对父母的爱也是切实的。“敢于承诺”的策略要求用协议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它与行为矫正中的“行为协议法”的思想是一致的。

3.责任承担模式。

信任与责任的关系密切,信任他人的人要为自己的托付不当承担责任,而被信任的人则要对自己的承诺所带来的后果负责。但是教育环境是十分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认为可以把某事托付给某个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去做时,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虽然做出了可以完成的承诺,但是受自己的能力的不足、完成该事情所需要的条件的变化的制约,完全有可能无法完成所托付之事。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确实应该为自己无法兑现承诺负责,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也不能免除自己的责任。一个信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应该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身上,何况一味责怪也于事无补,最好的办法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坦诚以待,让其放下思想包袱,给其以爱的关怀,以及强有力的支持,以免损伤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建立起来的信任。

4.批评反思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接受的是大量的与不信任有关的信息,如像“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老实人吃亏”的生活训诫,在生活中发生的许多有关“上当受骗”、“不守信用”等故事,都使我们不敢付出信任。但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信任的话,就无法健康地生活。因此,首先,是对在社会生活中弥散的不信任加以批判,确认信任所具有的价值;其次,是不轻信,不盲信,也就是要对自己准备加以信任的人和事有一定的了解;再次,是敢于“不信任”。“不信任的积极功能不仅体现在与信任相反相成,完成简化功能;还体现在相辅相成,甚至促进信任方面,比如对考试的监督、对工作的检查――严格监督下的考试和严格检查过的工作才更可信”。另外,“敢于批评”还意味着“信任优先”。信任与不信任所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两者也是不相对称的,信任往往比不信任更节省精力,更有利于选择后对后续行为的探索,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人更愿意选择信任,这也是轻信比疑心更流行的原因,因为疑心更劳神费力。最后,“敢于批评”还意味善于把不信任转为信任。信任与不信任的转向是不平衡的,从不信任转为信任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从信任转为不信任,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完全可能导致信任的全部损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防备不信任的蔓延可能威胁到整个社会系统的安全。

今天,我们越来越重视诚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信任之间的关系,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以信任来形成教育关系时,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诚意、关心、负责任等思想道德品质,而且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诚实、自律、负责等道德品质,以此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互动生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信任构建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必将为这个弥漫相互猜忌、相互欺诈、盛行弄虚作假等不信任空气的现实社会带来一剂救世良药,为重建社会公信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注释:

①吕才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结构与结构模式[J].思想教育研究,2005,(4).

参考文献:

[1]郑亦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17,104.

篇5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学生的教育者、引导者,也是整个班级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其除了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人生态度,还要帮助协调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工作千头万绪,因此,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非常重要。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因为一起教育一群共同的学生而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合作关系,在具体的合作育人过程中,也必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各种问题与矛盾。如何解决在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改善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合作育人,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对合作育人意义认知的欠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科任教师常常只关注自身教授的课程,如何提升该科目的教学成绩,对与班主任的交流,往往只是反映一下课堂纪律或者作业上交情况,除了在教学方面的合作,基本上对其他方面的合作没有意识或者极少数有合作意识。而班主任也往往以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负责对学生、班级的管理,与科任教师之间的交流多数时候只是一些零碎信息的沟通,很少有更深一步的合作。科任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多数将精力放在学习方面,偶尔会提及思想道德,对于其他方面基本上为零。大多数科任教师与班主任都是各司其职,科任教师负责教学,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互不干涉,各为其政。

2.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互相不够信任与理解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通常科任教师都会主动去找班主任来解决问题;而班主任遇到关于班级管理的难题时,往往都会去找其他的班主任询问解决,而不是去找科任教师。另外,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在合作育人的主动性上也存在问题,科任教师认为,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直接领导者与管理者,应该主动向科任教师了解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情况;而班主任则认为,科任教师应该主动向班主任反映班级管理与教学情况,主动与班主任讨论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班级活动,多数的科任教师很少参加,关于学生的思想状况,科任教师也很少会积极与班主任沟通。这就足以说明,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缺乏信任,没有做到互相理解。

3.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缺少了互相合作的组织保障

一个班级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加起来数十位科任教师。班主任在与其协调的时候就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一个班级中资历很浅的年轻班主任,其与年龄和阅历较大的科任教师之间,协调工作的时候就更不容易了。年轻、资历浅的班主任就会显得人微言轻,在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上的意见与观念就难以得到重视。另外,科任教师通常都是主教两个或者是多个班级,一个班的教学上有问题,其他班也会有,在与教学质量较差的班主任进行工作协调的时候,可能不会认真对待。如果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定与制度,仅依靠班主任独自来运行合作育人教育模式,难度是非常大的。

二、促进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合作育人的策略

在当前推行的合作育人教学模式中,也有一部分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能够主动合作成功的例子,有的班主任经验丰富、资历深厚,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引导形成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教学管理团队,团队之间互相合作,班级管理与教学效果非常突出。也有一些年轻的班主任,在做好班级管理的同时,凭借自己的积极主动、勤奋耐心以及合理高明的沟通合作技术,与班内科任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分析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使班级所有教师形成一个具有超强凝聚力的教师团队,促进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共同朝向同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共同合作育人,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必须加强引导,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1.培养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主体意识,互相尊重

参与合作育人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主体,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交流是以主体存在为前提的,两者之间互相合作,科任教师要有主动合作的意识,班主任也需要在合作过程中主动思索、主动组织策划。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双方要保证每个主体的“自由”与“自律”。“自由”指的是自由的言论环境,充分尊重发言者的发言自由,让其充分表达意见或者见解,不要在发言过程中互相压制或对抗;“自律”是指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在交流过程中,都要互相遵循合作规则,观点的表达和阐述都要有理有据,建立起良好的交流环境,排除身份的干扰,在交流过程中,不存在资历深浅或者上下级问题。双方互相尊重,使合作育人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既包括对对方人格方面的尊重,也包括对双方个人差异上的尊重。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责人,与家长的接触较多,因此对学生们的个人状况更加了解。班主任要主动向科任教师介绍班级内学生的状态或者是潜在的问题,并认真听取科任教师的意见与见解,尽早将所发现的问题制订策略并进行解决。

2.实行“捆绑式”的绩效考核

大部分的学校都有过程性的奖励或者是阶段性的奖励,有的是基于个人绩效,有的是看班级绩效。因此,在一个班级里,班主任与所有的科任教师之间既要合作又存在竞争。如果大家都只看重个人绩效,那么在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就容易出现互相抢占时间、彼此缺乏信赖的现象。在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要实现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双赢”或者“多赢”的目标,就要求我们将传统的非输即赢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具有合作性、谋求共同利益的合作关系。学校管理者要将科任教师的利益与班主任的利益进行“捆绑”,设计两者之间的共同利益,消除交往障碍。学校对教师整体素养的考核,要将个人绩效与班级整体绩效相结合,个人绩效的考核成果,代表的是对个人的肯定,是教师个人劳动价值与教学成绩的体现,然而,学校要求的不是单科或者多科成绩的优秀。因此,将个人绩效与班级绩效相结合,对整体教育教学成效进行考核,对个人与整体都能起到平衡的作用,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育人才能更加真诚地互相交流促进。 3.建立和完善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班主任要善于团结各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各科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的意义,多与科任教师进行思想沟通,主动向各科教师通报班级内的情况,在具体沟通中也要虚心听取各科教师的意见,尊重科任教师,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树立起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威信。科任教师要从大局出发,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有责任感,积极发挥作为教师的表率作用。就目前来看,虽然大家都能够意识到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育人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以及保障管理机制来促进合作,单纯地依靠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自觉意识来达到合作育人目的,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学校应该建立起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使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育人有很好的保障。

一是,要制定定期的例会制度,促使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养成互相沟通交流的行为习惯。例会都是在指定的时间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分析,制订策略等,尤其是在一个学期的初始、中间以及期末,必须进行例会探讨总结。例如,在学期初的例会上,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可以共同制订对班级内学生管理与教育的整体要求,以统一标准,包括管理制订的执行、班委的确定与分工以及对学生的奖惩标准等。有了统一的标准,科任教师以及班主任就能在相同的意识状态下,展开对班级管理与教学的相关工作,并逐渐形成互相合作的亲密伙伴关系。在共同制订相关措施与标准的前提下,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双方都能够深刻理解并明确对学生的管理与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就不发生冲突或矛盾。在学期中或者期末的例会上,双方要针对上一阶段的班级管理与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对班级纪律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线,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活动、作业反馈、任务量的控制等进行讨论,通过阶段性的总结,有利于对下一阶段班级管理与教学任务进行方针策略的制定。

篇6

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必要性

1.1、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主阵地。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政治信念、道德品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社会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给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特有的高贵的道德理想、人文素养,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拜金主义所取代,大学精神正日渐式微,逐渐失去其作为精神和道德家园的地位。

而对于这种现象教育者常常以“空洞说教”的方式,使其转变思想服从社会需要。但这种方式很难以引起学生共鸣,思想教育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要使思想教育工作有成效,就必须在理念上实现与时俱进,将大学生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主体,在思想教育的方法上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主动协调好与大学生的关系,使学生感到自己处处受到关心爱护、尊重与信任,从而消除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消极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和接受而不是表面的被动服从,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2、坚持“以人为本”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个人人生的成败。对个人来说,人格的高尚与卑劣,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是人生的重要价值尺度。没有完善的人格,很难谈及家庭、事业、人生的成功与辉煌。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者,都具有坚定自信、百折不回、锲而不舍的毅力。爱迪生认为:“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2.“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育人之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着力建设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努力探索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必须与时俱进,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和新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校主导、社会引导、家庭协同等各要素的育人功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和谐校园,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和谐引领学校发展。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同时,特别注意发挥大学生主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作用,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效最大化。

2.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马克思曾经说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我们所提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理念,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和影响,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实践活动。

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高地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科学课教师的遴选、培养和管理机制,着力建设好一支以的指导,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科研水平高,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使他们成为教书育人的表率,要把坚持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教学艺术精湛的教师及时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队伍中来。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必须根据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高度重视辅导员、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结构,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2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讲,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思想教育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群体妥善解决问题。比如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高校中贫困生的现象,贫困生的情况触目惊心,严酷的现状让人忧虑,这背后也暴露了整个社会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问题,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着贫困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更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2.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教育者不仅要了解学生,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

“以人为本”,是人文科学的核心问题。人文学科的教育目的,在于弘扬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人格与尊严,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人格,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坚持在主体性中主导、在主导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采取“双主体、互动式”的教育方法,把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实践者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内驱合力。在工作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方法,提高技巧,体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教与学、主导性与主体性的辨证统一,把大学生塑造成具有优良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

总之,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前教育思想中的主流,符合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完整的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取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的胜利,只有坚持用的全面发展观,领引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不会迷失方向;只有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的实际出发,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灌注和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引导和家庭协助育人功能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篇7

诚然,班主任这份工作非常辛苦,但想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热爱这份工作、热爱学生、端正思想。只有班主任自身的思想端正,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随着国际经济、政治一体化不断加深,信息网络技术普及范围不断扩大,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益主义也冲击着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先育人再教人,传统的育人方法比较严肃,学生往往很难接受,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引导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与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某天课余时间毛毛和同学聊天(文中名字皆为化名),其交谈内容大致是未来要赚很多钱来孝顺父母,不然就是不孝子。通过这句话我感觉毛毛同学的三观有些扭曲,因此,我也加入了毛毛的交流中进而引导:1.“毛毛如果你以后没赚大钱,你的父母由谁孝顺呢?”(毛毛:当然不是)2.“那是不是就证明孝敬父母要在金钱之上呢?”引导教育往往比直接教育的效果更加突出,通过师生交流不仅能够拉近师生关系,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抓住关键,转换思维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仅凭班主任来管理班级中几十名学生是非常困难的,也无法保障育人工作的全面性。因此,班主任要能够充分利用班级资源,抓住班级中的关键人物,转换育人思维,践行学生管理学生的新理念。虽然很多教师认为中学生的心智发展并不成熟,不能承担育人大任,但经我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是非常可行的,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班级中有位小光头,人称外号“头头”,也有同学叫他“头儿哥”,头头是我班级中的学习榜样,并且有很大的威望,他的行为与意见甚至与我同样有影响力,同学对头头十分信赖,常常会模仿头头的学习方式、做事方式。由此可见,头头是我班级中的重点人物,之后我有意地组织了一次“班长选取大会”,不出所料,头头成为我班班长,强化头头的责任心,通过头头的努力,不仅使学生更加团结,并且大大降低了我的工作压力,能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到备课和班级管理中。

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篇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从国际上引进认证认可制度,至今已形成了遵循国际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体系。认证数量迅速增长,同时认证领域不断拓展,认证质量和效果持续提升。

1 认证审核的介绍

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开展的产品、管理体系、服务认证为提升我国质量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和社会诚信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认证认可作为重点发展的生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世界两大国际认可合作组织确定自2008年起,每年的6月9日为“世界认可日”,旨在推动认证认可活动在全球的广泛发展。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或强制性要求的认证活动统称为合格评定活动。合格评定活动是科学的,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的合格评定活动是传递信任的过程,通过认证可以给销售者带来信誉和更多利润,同时指导消费者购买满意的商品。

2 认证审核与传递信任的关系的阐述

合格评定活动的本质与价值是传递信任,它提供了按照相关标准、法规和其他规范评价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期望要求的手段。对于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要求,认证的总目标是使所有相关方相信管理体系满足规定要求,认证价值的高与低取决于建立的和传递的信任程度的大与小。这要求管理体系的审核员在审核中遵循合格评定五个基本的也是共同的要素,即公正性、保密性、投诉和申诉、信息公开、管理体系的使用。

3 提升认证机构与传递信任的关系

任何一项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均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存在的。管理体系认证的审核员、产品认证的检查员及认证检测的试验员是实施认证审核的载体,是连接认证机构与组织的桥梁。组织在建立、实施管理体系与产品认证过程中都是直接与审核员打交道的,审核员的信任度直接影响着认证审核的质量。有一段时期,组织对认证审核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对组织的价值体现不起作用,甚至认为花钱就可以买到一张认证证书。近年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在不断整顿认证市场的不良行为,出台了多个规范性文件,给出了管理体系认证的预期结果,对审核员进行必要的继续教育工作。

3.1 保持认证审核的公正性

要想让组织信任认证的结果,认证审核的过程就要具有公正性。公正性是实际存在的客观性,不管是否被认识到。客观性理解为利益冲突不存在或已解决,不会对机构的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公正性特点是客观性,独立,无利益冲突,没有成见,没有偏见,中立,公平,思想开明,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响。公正性是一个由若干部分组成的要素,这些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实施合格评定活动的机构或个人的基本素质:

(1)客观评价:以客观的且无偏见的方式实施合格评定活动。

(2)主动管理利益冲突:识别已存在的和潜在的利益冲突,且对其主动管理以确保客观性。

(3)身份公正:独立于与合格评定活动的结果有利益关系的任何其他组织或个人。

3.2 提高审核员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在一次实施审核的过程中,组织非常相信认证机构能够帮助组织解决仓库管理混乱的现状,组织的管理者只知道仓库帐物不符,但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审核员在仓库查电子账目时发现帐存数量出现小数位和负数情况,在查库存存货卡时发现,卡存数与实存清点数不相符。经询问是由于入库与出库仓管员为不同人管理所致,由于该组织生产产品数量很大,入库仓管员只管入库数与存货数的存卡数量相加,出库仓管员只管存货数与出库数存卡数量相减,一个月盘点一次,中间环节是否少了实物不得而知,造成实存与卡存总是不相符。电子账目出现小数位是由于计数单位不统一造成。该产品是以箱为单位入库的,一箱中有十袋,一袋中有十包,包是最小单位。有时出库作为样品只出几包,存货以箱为单位,如果出库5包,用5包除以一箱100包,库存就是0.05箱,这个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电子帐为负数是由于先出库再入库所致。审核员详细分析了仓库管理混乱的原因,库存货物数量非常大,应经常抽样查点实存数量与卡存数量是否一致,电子帐要保持计数单位一致。经过审核,审核员为组织提供了改进的机会。认证机构是通过具体的审核发现,以事实为依据,使组织相信认证过程的科学性。通过认证审核,组织非常感谢认证机构能为组织查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仓库帐卡物一直保持一致,使组织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3.3 加强审核员对专业知识和制度的学习与掌握

实施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不仅要求组织的运作符合管理体系标准,最主要是实施结果的有效性。审核员不仅具有公正的审核,还应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及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得到组织的信任。现在经济社会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审核员只有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才能适应认识审核的发展。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节能环保等领域均有一系列法律法规,产品的生产也有产品标准、技术规范规定了产品或服务一定要有依据可寻,不达标的产品不能投放市场。另外审核员还要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生产许可制度,食品安全制度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赢得合格评定结果使用方的信任,必须将充分的信息提供给对方,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使用方还会对这种信任进行判断,对机构属性的判断是否客观,对信息的真实性程度的判断,信息量是否足够的判断,这样才会赢得使用方的信任,才能传递信任。

3.4 保持信息的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均衡

在信息保密与信息公开之间需要达到一个均衡,全公开合格评定对象的信息,提供者将不满意,如果不公开,合格评定结果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合格评定结果价值无法体现。因此说,信息即要保密又要公开,信息保密与信息公开都有相应的程序,要保证公开的信息不保密,保密的信息不公开。保证保密的工作程序与公开的工作程序都是满足要求的。只有实现了这两个方面的均衡,才能实现合格评定活动即能取得合格评定对象提供者的信任,又能取得合格评定结果使用者的信任。

3.5 加强对组织情况的了解

在审核员进行现场审核前,对组织的基本情况的了解非常有必要。组织所生产产品所属行业情况,产品依据的国家标准,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及特殊过程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在一次对钢铁厂现场审核时,在审核生产过程检测记录时发现钢板常出现角裂现象,不合格频次较高。审核员经过对生产设备,生产流程等因素查找原因,通过对结晶器的冷却水水质化验结果发现水质偏硬,喷水嘴有较严重的结垢现象,至反渗透装置经常工作在非标准区,造成钢水冷却后角裂现象。正是由于审核员具有钢铁生产的专业知识,从源头分析找出了产品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生产不良问题。审核员就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不合格记录审核,发现了组织生产的管理短板,找准原因,实施有效的措施,使组织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管理,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同时组织对认证机构的信任程度也不断提升,也提升了社会公信力,认证审核的价值也得以体现。

3.6 加强管理体系的建立

管理体系是支持和确保机构及其活动持续符合要求的公认的工具和内部机制,管理体系建立后将发挥整体作用。

作为管理体系基础的国家标准GB/T19001,它的使用能使组织系统地确保合格评定要求的持续符合性,并可以使机构组织获益,已实施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可降低成本,能提供系统地确保合格评定要求持续符合性的有效证据。要建立管理体系,就要在整个机构中识别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应用。确保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确定所需的准则和方法,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控制有效。要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心,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并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以达到持续改进。管理体系要形成文件化,文件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动,有助于满足客户要求和质量改进,有助于对重复性和可追溯性提供客观证据。

4 结束语

信任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只有认证机构与组织相互信任,所有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双方的社会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认证审核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

篇9

【基金项目】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03-02

认识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院校学生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他们的学习基础牢固性相对不够,生源背景相对复杂,素质也大都参差不齐,在日常管理中难度较大。班主任对学生管理的难度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心态变化微妙。在传统的教育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纯粹的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二者围绕教育活动开展互动。而民办高校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学校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学生的学费,导致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主导关系发生变化,变成了一种服务性的契约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将自己放在“受教育的顾客”的位置,对学校的教育活动提出个人诉求,这种心态的变化要求教师的教育管理方式也要随之变化。第二,价值取向趋于功利。民办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较为务实,有较强的功利性,在追求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重功利、偏重个人利益的短期行为。第三,自我约束能力不足。民办高校学生普遍物质优越感强、自我意识强,对学校的各种纪律和制度、规定可能有时存在抵触情绪;对管理人员善意的提醒和约束有时存在逆反心理。第四,综合素质不够平衡。民办高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习基础较好,能很快成为班级中的佼佼者,获得各类奖学金;有的学习弹性较大,表现不稳定。

民办高校班主任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民办高校班主任作为与学生直接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体,在班级管理上有着特殊的作用。简要来说,民办高校班主任的性质可以概括为四个角色。第一,知识的传授者。班主任在班级中除了承担教书育人的工作、传授书本知识外,还是学生生活知识的“导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观点,因此是学生思想品德甚至是情商教育方面的“宣传者”。这种宣传更多地体现在言传身教上。第二,集体的领导者。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集体的组织者和负责人,引领着整个班集体的发展。第三,心灵的沟通者。学生在集体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班主任经常性地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障碍,缓解焦虑、自卑、嫉妒、羞怯等心理问题,指导学生健康积极地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第四,三方的协调者。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直接监管人,协调好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代教育学家认为,信任是师生之间的桥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教育的一切互动中都有信任的存在,都有信任在发挥着作用。信任在民办高校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是激励作用。彼此信赖的师生关系会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1]。对班主任具有鞭策作用,能够使其继续保持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增强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促使其优化方式方法,实现教育效能最大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要是能使行将堕落的学生相信,他对他们的一切教育都是真心诚意地为他们好,那么,他的教育差不多就成功了。”

其次是创造功能。信任,用日常用语说就是“放心”,就是相信对方会按照自己的期望或托付“为自己”做事,它有利于营造宽松的环境,形成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激发人的全部能力和潜能。在民办高校,学生对“权威”的敬畏感、信任感缺失,严管之下的高压政策有时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果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充分信任,班主任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上自主选择、自主决策,让他们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体验成功、品位失败,主动成长。这有助于学生在班级管理上加强互动,强化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创新能力。在这种氛围下的班级管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极大地释放,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探索新的思路,主动分享观点和心得体会,共同参与到班级事务的方方面面。

最后是教化功能。师生之间的信任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效果,对学生道德教育也同样发生作用。深受学生信赖的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对学生的品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温暖的师爱、信赖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体验到友爱、诚信和尊重、平等,这些都是道德的组成元素;如果师生之间冷漠、对立、怀疑,则会让学生滋生怨恨、势利、自私等不良情绪。中国基础教育家吕型伟曾说过:如果孩子能对你讲悄悄话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半[2]。在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能向班主任敞开心扉,把学习生活上的困惑、心理上的迷惘倾诉出来,有利于班主任加深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了解和洞察,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动机,并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构建民办高校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已成为民办高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人性化的信任管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认为,信任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够激发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提高企业与员工的双向忠诚,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克服单纯的“控制管理”的弊端。这种“信任管理”的理念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同样适用。作为民办高校班主任,要掌握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信任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成效。但是,班主任和学生间的信任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双方长期共同培养;信任的建立也不能仅靠单方面的努力,需要班主任和学生两个群体在互动中累积产生。民办高校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是开展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坚实基础和首要前提。因此,班主任应该重视与学生间的信任构建,深入研究信任构建的渠道和方式,增强教育效果。

作为班主任自身来说,首先要做好榜样。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班主任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渊博的知识、负责的态度、守纪的言行等,是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威信、增强信任的重要条件。首先,班主任要做道德之师。一方面,班主任要有职业道德,要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认真负责,在班级管理上尽心尽责,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信念。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道德操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远离,善于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培育学生人格。人格示范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赢得学生尊重和信任的重要因素。其次,班主任要做学问之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深造,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在个人治学上有所建树,树立个人的威信。特别是在班级学生的所学专业方面要有所涉猎,对专业的知识背景、发展方向、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要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指导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第三,班主任要做生活之友。班主任要善于和学生做朋友,热情、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做学生的倾诉对象和心理导师,不搞“一言堂”,不搞“变相审问”,逐步卸下学生的戒备心理,慢慢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培养深层次的信任感。

同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体现公平。

再者,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及学生的时候要做到“艺术管理”,要收放有度。“收”,主要是指严格要求;“放”,着重指相对宽松。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必须要严格要求。实践证明,适当程度下的严格管理能减少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最后,强于沟通也是不可小觑的重点工作方式。谈话交流是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大部分班主任只会关注那些表现优异的和表现欠缺的学生,对于表现一般的中间群体容易忽略,这是工作中的误区。作为班主任,应尽可能地与每一名学生开展沟通,逐步建立起普遍的信任关系。在沟通交流中,班主任要真心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实现合理化需求,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加强与学生的观点沟通;要善于运用批评和表扬,注意把握否定评价的“机警度”,多提倡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帮助他们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加强与学生的评价沟通;对一些自卑、敏感、内向的学生,要主动寻找一些共同话题,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和体贴,建立起知心朋友式的平等关系,以亲切的“聊”替代居高临下的“谈”,在温和、宽松的氛围中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基石。

篇10

关键词: 机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Key words: functionalism; behaviorism; cognitivism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192-02

作者简介:雷文斌(1978-),男,陕西合阳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心理学教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

0 引言

心理学流派众多,在心理健康领域机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是日常生活心理学中易于操作,能产生良好效果的几种理论。

1 机能主义心理健康观

机能主义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机能主义强调了有机体对其环境的适应性、也即行为对适应环境的意义。这包括意识到和没有意识到的行为。其中,意识到的就是指形成经验的或者经历过能再认的行为;没有意识到的就是指没有经历过、或者经历过不能再认的、没有形成经验的行为。

机能主义认为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而意识状态是一种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这就说明:上游的、先前的、形成经验的意识会影响下游的、后来的思想和主观生活。在方法上机能主义强调主观观察和客观观察法来研究心理学。主观观察指的是观察自我的心理状态,客观观察指的是观察他人、客观存在的世界中的万事万物。

心理研究的领域上机能主义主张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和外部行为。这也就是心理―行为―生理研究模式。其中,特别指出,心理过程具有适应性质,生理基础是指生物科学类的自然科学,外部行为就指的是后来替代机能主义的行为主义,也即外显行为。

机能主义强调“尝试与错误”的学习理论,认为驱力和机制这两个概念可以解释人的一切活动。机制是指原因通向结果的历程,是指刺激达到反应的具体结构关系。驱力是激发机制的内在条件。具体结构关系经过如下的发展:由S-R关系;S-O-R关系到W-S-Ow-R-W关系。(S表示刺激,R表示反应,中间的O代表内驱力,O下面的小w代表个体对环境的调整,以及对情境和目标的定势。W代表环境。)这就是说,环境下的刺激在个体对环境调整和对情境和目标的定势的内驱力下进行反应后的环境的变化。这就强调心由境生,特定环境下行为对环境的适应性意义。

2 行为主义心理健康观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总的来说,早期行为主义者,多半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使人们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等最根本问题的看法,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特别是在方法论方面,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行为主义强调研究行为,就是指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行为主义主要包括: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他们的表现方式各异:表现在身体外部,隐藏在身体内部。

行为主义认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即心理活动就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行为主义认为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行为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行为科学强调对刺激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也就是通过观察客观行为来研究主观经验。

3 认知主义心理健康观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 思维和语言等。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简化了人们之间的心理事件的相互影响。但是,认知主义也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但认知主义复杂了人们之间的心理事件的相互影响。认知神经科学是心理学最前沿的学科之一,认知主义更加复杂化了人们之间的心理事件的相互影响。

科学越发展,人们越不幸福。这是因为,认知的发展,就是看法、想法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思想,那将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莫大的烦恼。为什么呢?人们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越来越理性,人们知道了,在做这件事后,我的哪些身体部位可能会受影响,哪些机能在发生不良的变化,即在生活机能和工作行为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给自己造成了心魔,不能解脱。

但是,在古代,人们把心魔寄托于神灵、咒符、抽签、算卦等方式来消除人们心中的两难想法――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前不后;非左非右、非上非下、非前非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向前向后;想左想右、想上想下、想前想后是用什么方式决定的呢?如果――那么――(IF――THEN――),这也是一种心理虚拟决策。扔个硬币,来去除掉两难中的一种想法,使自己不再产生左右为难;前怕老虎,后怕狼;不上不下的处境。就拿“自古华山一条道”来说,在以前,人们在上华山时会有一警示性标语:登山不观景,观景不登山。这是多嘛好的人生信条呀!这难道不是一心一意的应用吗?这难道不是一种控制人想法和行为的绝妙之术吗?要么你上山,要么你下山。选择过多,情绪困扰,决策失误,行为障碍,规范不在,与己方便,多重标准,向前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第一要务。

这一切导致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受的信息太多:无关的信息,影响想法的信息,影响做法的信息。我们应该去除过多的信息,去除困扰,通过具体的做来产生行为,通过行为来建立行为,只不过是动作,静而不思,因为思而无用、思而误人、思而烦心、思而举足无措。去除经验,去除自动化的经验,去除直觉,形成行为。

个体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新的刺激,这时个体又恢复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和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兴趣的现象叫“去习惯化”。在这里,我们提出“去心理化”这个概念,她是指,去除以往的心理经历、经验。对心理刺激的反应新鲜化。就是心迹的去除,痕迹的消除。人们常说,世界上不存在同一片叶子,人不会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在生活中,人们最容易把当前的事情与以前的事情联系起来,最为糟糕的是存同除异。这就造成了人们从视觉和听觉当感觉器官接受刺激时,没有用崭新的心态去接受,把一些无形的垃圾经验、经历储存得完好无损。这对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