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模板(10篇)

时间:2022-07-03 22:57: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工作,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工作

篇1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全球化、高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专业在各中等专业学校已普遍开设。但是,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加上近几年随着本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商业竞争日益频繁、企业管理日益成熟,人才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在如何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关键能力这个课题上,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寻求教学理念与模式上的突破。信息技术专业作为与社会生活与行业联系较为密切的一个专业,理应走在改革的前列。因此,我校为打造“信息技术精品专业”,在进行专业教学实践改革的同时,依据陶行知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学校投入资金,建立了专业工作室,通过这个平台有效地实现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走向企业的目标,创立了一种“工作室制”的全新教学摸式。

二、什么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研究方向组织成立工作室,参照公司管理模式组织运营工作室,借助专业工作室平台,向社会承接与专业相关的业务项目,在业务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培养优秀学生,让学生参与项目实施全过程,同时,优秀学生辅助教师借助项目实例,向全体学生开展模拟项目教学或案例教学,将专业理论渗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该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工作方法和基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规划

1.整体规划。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指的是把现有的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研究方向与领域进行整合,成立为工作室的各个部门。工作室每一个部门有1名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及2~4名成员(专业教师),同时为每位成员配置了3名专业助理(优秀学生),部门负责人负责项目业务的管理、实施及教学组织,部门成员携同专业助理进行项目和教学的具体实施。工作室的每一个部门要有一定的专业方向的定位,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适合的方向发展。

2.师资结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重视的是能力。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首先是严格的,不仅自己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实践工作的能力,而且,教师的全面素质需要加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意味着教师要从原先的担任1~2门课程转向全面负责或协助指导设计课题和实践课题,这样只有单一知识背景的教师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因此,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综合化的知识以及实践的能力,包括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灵活的工作方法。

3.管理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有自身的特色,因此在管理上就要有别于现在的管理形式。由于一种新的模式实施在刚开始阶段往往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此特别需要学校校级领导的直接扶持。工作室负责人由学校专业教研大组长、骨干教师担任,负责工作室教学组织的总体安排以及常规的管理,对工作室成员实行二级管理。工作室人员在负责人带领下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对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以及业务项目实施的统筹。学校每学期对工作室教学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分教学的绩效、工作室的特色以及学生的满意程度等。

4.教学组织。信息技术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应体现专业教学的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培养学生形成完整、完善的设计观念;加强以操作技能、项目成本核算、施工管理以及招、投标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与合作的能力。

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则可以实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就相当于小组教学,教师的指导就会比较轻松,与每位学生的交流也就增加了许多,而且面对面的交流更会增加师生感情,有利于营造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主要实行项目教学法、方案讨论法、施工现场教学法与模拟教学法等等。同时,针对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尽量压缩了一些纯理论的教学,将理论教学尽量渗透在技能教学的项目或案例中,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另外,我们也积极鼓励工作室的各个部门开拓创新,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与建设的新方法。

四、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开发

1.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课程结构往往体现一种教育观念。既然教育要培养的是将来能在社会上的人,那么,我们就应当努力使所设计的课程方案与实践过程的特点相一致。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工作室的社会实践性,允许教师能够灵活地根据教学实际对课程内容予以删减与修改,这本身也给教师提供了体现其创新精神的广阔舞台。

2.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职业教育比其他教育更需要获得对社会的认知,社会实践性也更强。作为学生,就必须更多地了解社会,看看有什么事情是已经做得很好的,社会还需要什么,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学生可以观察社会的变化并在其中寻找机会。这要求教育者主动积极地架起学校与社会沟通的各种桥梁。

篇2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服务的主体就是信息,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信息技术也被设立为一门课程,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就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来看,专业的教师和相应的设备比较缺乏,不能满足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同时,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增加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必须立足于初中教学,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专业教师比较匮乏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然而就目前来看,专业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还比较缺乏,许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由其他教师来担任的,很难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影响了初中生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能力的提高。

2.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设备离不开,然而就目前来看,许多学校,尤其是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没有配备齐全的计算机设备,难以满足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有些学校尽管配备了齐全的设备,却忽视了设备的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设备进行破坏,胡乱浏览网页,造成设备性能下降,进而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3.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就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看,有的学生家里条件好,很早就接触到了电脑,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而有的学生家里条件相对较差,没有电脑,学生缺乏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也正是因为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性,增加了教学难度。当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讲解时,那些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学生就会不乐意去听,教学进度很难统一。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是利用电脑来进行知识的学习,而是利用电脑来看电视、电影、娱乐节目、玩游戏等,使得电脑没有应用到实处。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对策

1.加大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的课程,对专业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其能力、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故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养。首先,学校必须选取具有专业信息技术的教师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工作,同时,要针对这些教师进行更进一步的专业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加强职业素养;其次,要对外引进那些有工作经验、专业性的教师,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保障。而作为教师自己,更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2.加大设备投入,做好设备管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计算机作为一种设备,需要一定的资金去购买,同时它也不是一次性的设备,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爱护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故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学校必须加大设备投入,为信息技术教育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其次,学校还必须加强设备的管理,落实设备管理条例,要叮嘱师生爱惜设备,不要破坏设备。另外,学校还必须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计算机在使用周期内能够正常运行,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3.分层次教学

不同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差异性较大的话就会给教学工作带来难度。故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综合地了解,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针对那些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难度,开展一些能够吸引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针对那些没有基础功底的学生,要集合他们的特点,从零开始教育,一步一步地增强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必然。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培养我国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此,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结合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要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养,要重视设备的投入,要根据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作者:伍醒东 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富林中学

篇3

一、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从1984年我国开始计算机课程开始,到2000年正式更名为信息技术课。包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思想,内容和手段在内的相关内容都有一些改变。但是因为不同的地区发展速度不同,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各地区也有自己的特点。不管是学校的资金投入,领导的重视程度还是教师的教育理念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很大的不足。

1.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在计算机课程开设之初,很多学校领导因为传统观念比较重,对其缺乏重视,另外其本身不关注和了解计算机,所以学校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虽然现在计算机课程已经变成信息技术课,但是一些学校领导依然没有足够认识到该课程的实际意义,在课程安排,质量把关上较为忽略。对信息技术教师也没有明确定位,很多都是兼职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一边负担其他校务工作或者是担负主要科目的教学,一边承担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这样一来,教师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处理学校事务,或者加强中考科目的教学研究上,对信息技术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影响课程质量。

2.教学方法模式不合理

现在信息技术课程没有明确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一般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依照其他科目的教学模式进行的,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下需要有相对配套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上。初中信息课堂要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法,构建合理的课程组合,加强课程的创造性应用,这是现在初中信息课程急需要解决的几点问题。信息技术教师不只是要掌握单一的教学方法,是要能够完成单元或者一个阶段课程的整体的教学体系。再有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点和理念,能够了解并应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并且可以自行提成并创新这些方法模式。

3.教材内容单一,形式单调

初中信息课程没有材,采用“一纲多本”的形式,在教材编写的时候指导思想是依靠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操作指导,应用思想几方面,但是出发点不统一,编写过程缺乏理论指导,很多初中信息教材只有单纯的书本教材,没有相对应的教师参考和辅助教材,光盘和学习网站更是几乎没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没有领悟课程主旨,学校的教材选择与学生实际状况不相符,另外教师不能在课堂上灵活应用教材,死板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现状和应用需求,这样一来课程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教学重点,学生学习也就不够主动积极。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弥补教材的不足,可以设计更多的教案形式,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很多不足,新课标要求教师转换教学观念,学认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而不是让其掌握足够的软件技术以此熟练操作谋求生存。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对不同的信息环境和软件共性的交流和认识上,还有就是对有待探寻的环境和作用的研究探究中。依照这个观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合理充分的运用目前差异化的教学和教师资源,总结实际工作,积极研究符合学生实际状况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发展。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差异教学深化应用

1.初中信息技术差异教学实质

结合目前初中学生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分析初中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实质是在初中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照教学规律分析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在明确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内涵掌握,教育基础,发展方向和学习态度,习惯的分析,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由教学目标,内容构成,模式方法和过程评定多角度出发,设计具有针对性特点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的能力。

2.实行差异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1)强化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传统教学要求过分的同步,会产生 “一刀切”现象,采取差异化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事实差异化信息技术教学,首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然后分析并研究这些差异,之后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对策的使用开展教学,能够充实并创新课程发展。

(2)提升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化教学中对待学生差异,在教学中分层次不同步进行,采取多元激励,差异发展的策略,帮助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分析自身的实际状况,依照学习风格和知识水平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内容,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收获知识。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和素养共同发展,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提升。

(3)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信息技术课程是现代化的一门课程,它有很强的时代代表意义,同时还是汇聚现代化,知识性,实践特点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个性倾向的差异十分明显。所以,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最有效果的教学时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并发展不同学生的优势和潜力,这也是差异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差异化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并提升初中信息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通过对现在初中信息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课程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可以改善的方向。明确差异化教学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发展必然,帮助初中信息课程教师树立差异化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差异,灵活机动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模式,通过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实现初中信息课程的最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智.华国栋.“差异教学”实质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4期

[2]魏明义.关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差异教学[J].安徽教育.2009年08期

篇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基本的信息技术素质已经成为衡量一名合格的社会人才的标准之一,为此,我国在初中阶段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关于初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革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在整个初中阶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自身的教学工作,只有教师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才会提高。因此,作为教师,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将突出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

二、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信息化的时代中,每个学生都有着较高的基本信息素质,但是缺乏系统性,也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而这些正是我们教学工作所要完成的内容,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指明了出发点,那就是学生感兴趣的信息技术内容,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必然会使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调动起来,有了积极性作为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发挥,其信息技术的知识体系也会在其内在学习推动力的作用之下逐步地完善。

篇5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增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信息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及评价者的角色,可见,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准备工作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兴趣、爱好、个性及年龄特点,为学生选择合理的教学素材,并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提问的问题,还要充分做好教学中出现突发问题的准备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在课前准备工作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效率提高的基础条件。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多,知识面特别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能将视线仅盯在教材内容上,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共性发展为目的,挣脱信息技术教材的束缚,通过不同渠道为学生挑选适合学习的内容,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信息课堂的教学水平。

二、做好情境导入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徒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也说明了兴趣具有的关键作用。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全身心地投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而情境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做好课堂的情境导入工作。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好课堂教学情境的导入工作,如教师在课堂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精美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相关的电影、视频或动画等,还可以为向学生展示实际物体,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机的目的。教师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时,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平等及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象,巧妙地设置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三、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初中教师一直在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实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时,由于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应从教学组织、教学素材资源及教学语言等多方面考虑,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生动、直观的理论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如教师在上信息技术上机课时,由于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巧和技能,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及练习,并为学会留出充足的练习时间,既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重视学生的共性发展,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对信息技术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的评价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教师要明确地认识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判定,而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2)应使教学评价的内容多样化,建立健全评价内容体系,学生的学习热情、情感态度、学习态度、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可作为评价内容;(3)教学评价方式应具有多样性,改变仅有教师评价的单一模式,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模式,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参与评价及网络投票评价等方法,不仅可以使教学评价的结果更客观、合理及规范,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身心地参与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从而达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篇6

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策略,对于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及学习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中非常关键的问题。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发挥微课的优势,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使之可以更加有效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充分重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准备阶段的策略

(一)检查教学准备,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实施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检查教学准备,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实施,是教学准备阶段的策略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一般情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主要有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为了有效的提高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检查教学准备,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实施,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检查教学准备,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实施这一教学策略。

(二)重视机房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准备阶段,重视机房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中,教师通过微课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重视机房管理工作,在学生参与机房管理工作中,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此外,重视机房管理,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之一。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视机房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三)强化集体备课,做好课前有效基础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备课是做好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前提,强化集体备课,做好课前有效基础,更加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分析学情,深入研究信息技术教材,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之可以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同时,强化集体备课,做好课前有效基础,有利于教师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学习需求。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微课应用的优势,强化集体备课,做好课前有效基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阶段的策略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深入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一般情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阶段的策略主要有: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未知兴趣;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共同分担任务等几方面内容。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未知兴趣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未知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未知兴趣的方式,完善以往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使教师可以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学习问题。例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的主题,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逐渐爱上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应充分应用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未知兴趣这一教学策略。

(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也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阶段的策略之一。教师在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前提下,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的不同,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关注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

(三)协作学习,共同分担任务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阶段的策略中,协作学习,共同分担任务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共同分担任务的方式,共同努力的思考和解决问题,使之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重视协作学习,共同分担任务也非常重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策略,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完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之可以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有效运用策略探究,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

作者:张勇兆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

参考文献:

[1]方丽君.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中学,2016,(03).

[2]董红波,齐琪.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2).

篇7

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处处可见。生活当中,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搜索音乐、视频等供人们娱乐;学习当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书籍、学习资料等;工作当中,无论企业局域网络、日常办公等,这都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因此,人们要想与其适应,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

一、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

(一)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

作为新兴的一门课程,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教师和学生,他们在思想上普遍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没有传统课程重要。很多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都会被其他课程代替。大部分初中学校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没有语数外等课程重要。家长也这样认为,都怕孩子接触计算机和网络太多会耽误孩子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尤其到其中考或期末考期间,信息技术课程往往成为其他文化课程的复习课,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普遍偏低。

(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存在认知误区

由于学校和家长对信息技术错误的观念,很多学生也轻视这门课程,有的信息技术课堂甚至会允许学生随意的活动,课堂秩序混乱。而且,很多初中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都是休闲娱乐的功能,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教的就是怎么上网,更有人认为课堂上可以随意运用网络玩游戏,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意义完全丧失。

(三)过于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师讲述学生听讲,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形式。在被动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往往会对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不愿再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在这种模式下,信息技术教学根本做不到学以致用。这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放性与先进性完全不符,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初中生的个体差异较大

由于家庭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好,从小接触计算机和网络就比较频繁,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也比较丰富,操作能力也比较强。而一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允许,虽然他们也很向往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但是能够接触到计算机与网络的机会较少,因此掌握的相关知识也不多,操作能力更是不高。由于初中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存在的差异性,初中信息技术统一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明显不适应初中生的需求。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对策探讨

(一)对信息技术加强认识,转变思想观念

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观念,并与家长积极沟通,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充分认识到初中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未来生活、学习、工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等对待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同时,初中学校要按照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严格制定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计划,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要严格监督,制定严格的教学评价体系,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两手抓的教育理念,避免挤占课时的情况发生。

(二)信息技术与学生实际相联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明确要学的是什么,要怎么学,有哪些用处等等。教学当中,教师要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要运用各种手段激起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例如,进行信息技术娱乐功能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要避免教学生听音乐、看电影和电视剧、玩游戏等,要尽可能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可教学生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去进行公式计算,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去处理图片、编辑音乐、制作简单的动画等较为实用的技术,使学生能够明白信息技术不是简单的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次教学

针对初中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水平的不同,教师采用分层次教学,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并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与自己水平相符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学习的自信心。例如,针对接触信息技术较少的学习小组,在教学初期,我着重让其练习指法、打字、鼠标使用等基础知识,并开展评比考核活动,促进其掌握信息技术必备的基础知识。针对接触信息技术较多的学生,他们的指法和打字、鼠标使用已经非常熟练,再让其练习这些内容,他们会感觉很枯燥。

篇8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教育手段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影响到社会的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理论性和实践习性相结合的课程。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并学会搜集、整理、处理以及应用信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就给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手段,重视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

2.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技术教学的不重视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像对传统课程那样受到广大师生以及学校的重视。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经常被其它的课程替代,教师也是临时拼凑,缺乏技术水平高以及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学校对课程的设置较为随意,不能安排充足的课时来保证信息技术的教学。管理过于混乱和松弛,师生引不起重视,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2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时间不长,学校容易缺乏新的教学经验和理念,很多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时过分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操作课以及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考核方式也呈现为单一的书面理论知识考试,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缺乏对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不能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提不起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3硬件设施建设的缺乏

由于信息技术和其它课程不同的是需要相应的计算机来为学生提供比较完整的教学硬件设施。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材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设施也需要相应的升级,原有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现代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学校相应的计算机很多是早期建设的,设备设施老化,计算机使用的系统也过于老化,很多用户终端的学生机缺乏相应的外存设备,即光驱、硬盘等,很多机房的配备不能满足现在新增加的flash以及photoshop等教学内容。上课时学校机器的老化还会让机器死机现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有的学校由于更新设备设施资金投入过大,教师很多采用多媒体演示,不让学生去实践操作,这就让学生不能得到实践操作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之改进措施

3.1加强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

学校应该加大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整体信息技术教育。学校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要保证充足的课程来保证信息技术理论课和实践课。学校还要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资金投入,在硬件设备以及教师等方面来保证初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要做到坚持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要让学生跟上时代信息的发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教师还要贯彻现代的教育理念,要探讨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2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

学校存在缺乏优秀信息技术教师的现象,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很多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这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应该引进具备专业知识的信息技术教师,并要加强信息技术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学校还要经常组织教师去一流学校参观和交流,做好借鉴来提升自己的水平。

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由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组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很多还担任着学校相关信息技术的更新工作。学校要配备相应的人员来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让教师能够安心来完成教学任务。

3.3重视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研究

学校信息技术的教材选择要结合初中生的思维水平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学校教材的选择要立足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注重立体化课程的开发。教师还要注重对教材的研究,研究合适的教案,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要符合大纲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3.4更新硬件设备设施

当学校的硬件设备设施不能满足信息技术的教学计划时,教师应该要根据现有的硬件条件以及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并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方法,这样要防止因为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时教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当出现学校的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时,教师要及时的向售后服务部门联系,更新设备,还要及时的反映给学校,来更换相应的服务器和设备。最后,由于现在计算机家庭普及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来让学生回家完成和巩固。

4. 结语

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大力重视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并要积极探讨信息技术的教育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还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杰.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综合)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48-02

最近几年,我国慢慢走进了信息技术现代化的成长时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能力与促进社会主义所有事业的科学合理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慢慢变成权衡人才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和小学时期与高中时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对比来看,初中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性格特征慢慢变得成熟起来,因此初中时期的信息技术教育是最能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与水平的黄金时期,伴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不断改变,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正慢慢被许多的教育工作人员接纳,而且教育工作人员将其广泛使用在初中学校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实施游戏化教育的意义

1.新课改的需求。伴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变与探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它在我国实施得比较晚,因此实施的时间算比较少的,还没有能够及时地建立起一系列完善的教学模式,许多的教育组织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教材设施缺少等不好情况的妨碍。而且,在我国的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的知识范围与信息技术的把握比较不足,已经不能够满足初中学生对于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求,因此要求教师改变以前的老旧的信息技术教育方式,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符合初中学生学习的教育方式,这已经变成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高效性的重要方式。

2.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堂的现实情况。依据有关的研究资料表明,现在我国许多教师在展开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时,因为无法脱离计划经济的约束,所以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育过程依然使用以前的应试教育的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理与心理的发展时期,相应的心智还没有成熟,在课堂教育中总是很快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为现在的初中学生很多都是“90后”,很多初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的水平也比较高,可能还没有理解把握信息技术对于以后进入社会的帮助,许多学生在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理论内容授课时并没有认真听讲,没有保持大脑的高度集中与及时做笔记;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也没有依据老师的指示进行信息技术的实践练习,而是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玩起网页游戏。尽管某些学校为了避免这一行为的出现,严格制订了有关的措施约束学生在上信息技术上机课时玩游戏,可是学生的学习水平却没有得到提升,并没有吸引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中的学习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游戏化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使用

1.借由游戏化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引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目标不只是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育的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也是提升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原因。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育中,和上机实践的活动支持是分不开的,既然不能在根源上杜绝学生玩游戏情况的发生,那么教师也可以使用玩游戏的形式把学生的关注点进行及时的迁移。比如教师可以指示学生,在复习资源管理器的相关运用功能与具体的操作程序时,可以让学生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位小组人员都把自己日常累积的某些关于资源管理器的经验型问题写在纸片上,比如:怎样将文件按修改日期的形式进行排列,文件不小心删除后怎样恢复到原来的文件,怎样通过检索找到文件等。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观察哪一个合作小组回答得比其他小组更好,产生的错误更少,借由游戏与比赛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把学生的关注点从玩游戏转移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上来。最后,教师再依据每一个合作小组的实现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对于学生没有把握的某些难点疑点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进而使学生可以对于资源管理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协助学生准确知道所有功能的现实运用,给接下来的深层次的教学打好坚固的基础。

2.借由游戏化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游戏化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也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会对学习信息技术产生不耐烦情绪,主要是因为以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太单调、无聊导致的,玩游戏是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重要的兴趣,教师假如可以灵活地把握游戏化教育的有关观念与方式,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借由游戏化教育来协助学生复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在教师讲完一个信息技术的上机知识是,就可以把小组作为一个单位来看待,指引学生进行准确的判别与抢答游戏,掌握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团队合作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自在的、舒服的、有趣的信息技术课堂敬爱哦与氛围,让每位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

三、总结

篇10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应该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也就是说教学方法要有别于初中其他的课程。但是众多学校的教学实践证明,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在最开始的阶段,更多的学生由于能够离开教师上课、有网可上等因素都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去上课,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同样需要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比较枯燥乏味,理论性非常强,所以,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就降低了,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初中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正在下降,并不利于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做好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工作的建议

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够高、学习效果低、教师教学热情降低等问题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所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如何切实地做好初中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完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指的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学生、加强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一系列任务。而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桥梁,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此种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致使其存在任务分辨不清、教学目标片面化、教学评价简单化等一系列问题,最终致使学生将学习认为是简单地完成单个任务。

基于此,就需要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确保各种问题都能够顺利解决;二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需要出发,坚持“以生为本”的任务布置原则,提高所布置任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要加强课程的研究和学生的学前分析,注意任务的连贯性和渐进性,任务是为学习而生,是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而设,而不是知识点的简单分化;三是注重反馈工作,通过反馈了解学生更多的动态和需求,为下一轮任务的布置提供更多的依据和证据。

2.采用范例教学法,实现价值最大化

范例教学法是现阶段各个学校在落实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典型的范例为中心开展一系列教和学的工作,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范例掌握一般知识,并逐渐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案例要覆盖多个知识点,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就需要教师以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现象为引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生一起研究解决问题,并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规律。

例如,在讲解椭圆工具时,就可以以月亮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最好是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事物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兴趣正浓厚的时候适当地引导学生分析图中所用到的工具,并对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借此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就得到了一个从个别范例到整体认知的总体规律,有助于学生对椭圆以及其他工具的认识和应用。

3.落实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学习模式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一些问题,让学生从中学到问题背后的知识,并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以学生和问题解决为中心。

例如,在教学演示文稿这一内容时,可以以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水资源为切入点,与身边发生的水灾、水患为背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可以自愿结组,从多层次、各角度着手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记录成员组的意见并统一起来,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形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并发挥各自的长处,通过对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加工等各个形式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呈现在演示文稿上,这种一来,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演示文稿的操作技能,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学习能力,对其今后的发展和知识的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新课程标准给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不断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