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8 13:56: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就业工作要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及学生的自身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影响着高校的发展与生存。因此,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还有利于高校的生存及发展。同时,我国的清华学校早在1923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在1925年还出版了《职业指导实施》的教材。如此,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的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毕业前的突击指导。本文根据市场企业人才需求“大数据”,基于高校在校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反思与探索。
一、高校毕业生相关数据采集
笔者通过全国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截止2017年3月31日,全国共有2879所高校其中综合排名在前100名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5%,综合排名在101-200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2.2%,其他公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1.3%,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93.3%。由此可见,高校的综合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而民办学校侧重学生的技能教育及就业培养,在毕业生就业率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是上海、浙江、北京、福建、江苏,这些省份的就业率平均值都在95%以上;云南、广东、天津等14个省份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在90%到95%之间;贵州、青海等9个省份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在85%到90%之间;内蒙古、陕西两地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最低。
二、高校毕业生相关数据的应用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的自身特点,对于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可从毕业生的专业及兴趣爱好、在校表现、综合成绩及特长进行研究,并根据毕业生从入学至毕业对就业的心态变化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毕业生就业指导规划。例如,对于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不能单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工作作业,因此对于这类学生应在早期带领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参观及了解工作要求,引导学生在校进行自主的学习及技能的扩充,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毕业就业发展,还能方便学生在早期对自身判断及职业发展规划。
三、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点
1.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及严谨性
基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考虑到各方面的“大数据”,因此高校毕业生指导规划中对于数据的采集要具有全面性。例如,毕业生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毕业生就业地区的人才需求及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等等。另外,大数据是通过人工或软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因而在采集数据前要反复斟酌重要影响因素,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及严谨性。
2.引导学生进行长期职业规划
学生参加高考进入高校后,大多已是成年人,应树立学生的成人独立意识,引导学生进行长期的职业规划。例如,本科生在毕业第一年里可出国、考研、考公、就业,专科生则更倾向于就业。因此,高校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制定毕业目标,以目标为发展宗旨,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及实践规划。例如,对于毕业选择出国的学生,要努力学习好英语尽可能考到雅思6.5的成绩,注重在校的学习成绩、选择出国深造的学校及专业,提前办理护照及签证;对于毕业选择就业的学生,可制定毕业就业的方向及具体公司职位,对目标公司和职位的要求进行了解,注重在校平时成绩并参加学校组织的相似的工作实践,制定考取相关证书的规划等等。
3.善于利用已有数据
对于学生的就业情况最清楚的莫过于学校本身,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充分利用自己教务系统对未能顺利就业的学生进行分析及辅导。例如,根据教务系统分析学生各阶段各科目的学习成绩分析学生未正常就业是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如现阶段学生的期成绩采用卷面分和平时分的考核进行评定,通过学生的成绩成绩,可判断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及日常上课中是否存在早退旷课的现象;教务系统上还有学生相关专业证件的考取情况,可细分拥有相关证书的学生在毕业就业中的情况,分析目前企业对毕业生的硬性要求及青睐对象;对于学校励志奖学金的评比中,学生会递交自己的成绩及优秀之处的证明,高校毕业指导老师可研究获得励志奖学金的学生的就业情况,对已毕业未就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还可将校内各届毕业生的就业及创业情况进行统计,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邀请他们返校作指导及鼓舞工作;或是与已从业多年的学生进行合作,帮助应届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工作,对于自己创业的学生可优先返校挑选合适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岗位培训及实习等等。
4.强调数据的混杂性
对于“大数据”而言,单一的格式会束缚95%的数据无法参与整合,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数据采集不可过分强调格式与形式。例如,高校的毕业生同一专业但发展的职业方向不同或是同一专业同一职业不同地发展专业以及学生的反馈进度不同,若是按数据表格进行统计会因其中存在的某些偏差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出现脱节现象。因此,对于学生的毕业就业情况及反馈可进行混杂性统计,当总结的数据达到一定规模时,混在性数据统计会比单一模式的统计更为精准,一般情况下混杂性统计的精准度比单一模式统计的精准度高出23%。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大数据”协助分析,对高校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毕业指导工作,可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中,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秉着“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顺应就业市场需求或对于有创业精神的学生加以培训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如此,才能保证高校输出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高校育人的宗旨。
参考文献:
[1]王宏利,王磊.高校二级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举措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7(03):202.
二、工作目标
(一)2017年就业促进民生工程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4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二)2017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省级目标:组织600人参加创业培训;促进大学生创业100人;网上办事大厅推广使用;失业保险待遇发放“零”差错。
(三)2017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市级目标:实现成功创业250人;就业登记达到6万人;简报信息40条公共招聘网推广使用;实现就业系统专网数据和报表、资金使用同步;全面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放管服”;积极参与省市举办的创业活动;农村劳动力实名制信息库和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库(两库)半年更新率达50%以上;建立就业扶贫示范村10个;建立完善园区就业服务指导站1个。
三、工作措施和工作要点
(一)下大力气推进就业精准扶贫
1、动态精准掌握数据。加强与扶贫移民部门的对接,及时掌握今年分解落实的脱贫人口情况,将农劳实名制数据库信息与“六有”大数据平台进行比对复核,摸清198个退出村中16—60岁贫困劳动力底数,为精准开展就业扶贫提供依据。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动态更新机制,以贫困村为单位,依靠“第一书记”、乡村劳动保障协理员进村入户,精准掌握贫困劳动力的基础信息、就业培训、转移输出、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五个名单”的变动情况,及时将变动信息与“六有”大数据平台进行比对,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以及数据及时更新。
2、大力促进转移就业。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通过公共招聘网、手机短信、乡村广播、微信等媒介,及时向贫困劳动力岗位信息。利用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手段,以扶贫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对贫困户劳动能力、就业状态进行精准记录、动态管理,对企业、商会的用工信息进行定向、精准对接,搭建起贫困户与用工企业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平台,实现贫困人口基本情况清、劳动力状况清、就业需求清、培训意愿清、社会保障清、帮扶措施清。
3、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按照市级目标任务打造10个就业扶贫示范村,推进就业扶贫标准化建设。加大对就业扶贫工作中成功经验、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同时,大力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排贫困群众就业。每个退出村开发不低于5个的公益性岗位,每个岗位每月给予400元补贴。
(二)全力帮助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1、实施两个计划。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努力实现就业水平不降低。积极会同教育部门,通过就业创业指导进校园、举办校园招聘和各类创业等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率。对实名登记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精准就业创业帮扶,多渠道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创业。认真落实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指导服务,通过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和工作措施,积极引导、帮助各类创业群体成功创业,实现就业。
2、强化就业援助工作。积极稳妥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对化解过剩产能压力大、职工安置任务重、经营十分困难的企业,按规定落实失业保险等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展就业援助行动,搭建就业、创业平台,针对性抓好就业创业培训,确保职工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精准掌握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及时兑现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做好2014级藏区“9+3”学生就业工作,收集各类用工信息,协助学校组织学生与企业对接,确保藏区“9+3”学生就业率达到100%。
3、推进返乡就业创业。通过“一园四线”,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对有资金有项目的返乡农民工在政策上引导支持其创业,无资金无项目的推荐到工业流水线、现代农业生产线、电商配送线、三产物流线上就业。
(三)狠抓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1、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我们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放在首位,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并积极落实离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积极引导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并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及时兑现创业补贴,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通过实地调查创业规模、创业项目及经营情况,现场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创业指导。
2、极落实扶持政策促进农村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创业。积极依托园区孵化园,大力筹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担保贷款等一系列服务帮助他们创业。
(四)努力提高技能培训质量
1、开展技能培训。包括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创业培训。加强联系,大力实施商会培训。做好已转移就业人员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培训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切实加强培训保障,突出抓好“人员、资金、组织”三保障,确保培训质量提档升级。
2、开展贫困家庭培训。积极会同技工院校、培训机构等,及时征集贫困劳动力的培训意愿,指导、协助院校机构通过开设“扶贫专班”、举办送培训下乡活动、依托“农民夜校”定点培训等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做好就业推荐,按规定落实奖补政策,全面完成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年度目标任务。
一、宣传党和国家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
在落实国家、省市、校各项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政策的同时,根据我院实际,积极探索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新思路。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念,保障和鼓励我院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考研、到基层就业、参军入伍、自主创业等多渠道就业。
二、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就业信息
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学生就业最新精神,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宣传、深入动员,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做好贫困生的就业工作;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学生参军入伍。就业指导工作小组将会同毕业班班主任,完善和制定相应鼓励办法,明确分工,共同协作,做好宣传工作,扎实有效地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2.做好就业市场信息的调研、综合、分析工作。及时将市场就业信息、我院就业状况向学校招生、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环节、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工作。由于主动联系我院的以皖北地区为主的用人单位多是教育行业,以应用数学为主的类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也倾向于教育行业。这就更加迫切要求我院强化这类专业学生从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普通话水平、教态、教学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教案编写板书等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从师素质。非类师范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
3.加大就业市场的开发力度。在巩固上一年度上海、杭州、南京教育培训机构就业市场的良好基础之上,继续加大走访省内就业市场建设力度,尤其是县一级基层用人单位。同时加大省外就业市场的开拓,组织到昆山、连云港等地调研开发新的就业市场;在上海参加校企合作交流会,向多家企业咨询他们的用人政策,宣传推荐我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了解我校毕业生在求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4.组织好2020届毕业生参加学校各类校园招聘月活动。始终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就业基地为依托,校园招聘为主体,服务学生为宗旨,提升质量为目标”的就业工作思路,积极配合学校招聘会等活动,多渠道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并邀请多家金融、教育机构到我院开展大学生就业讲座和专场招聘会。总结洽谈会的经验,在组织、筹备及邀请和审核用人单位、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等方面,将更加完善、合理、规范。争取让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社会都满意。
5. 在组织好大型洽谈月的基础上,将继续组织好用人单位的日常接待、信息、毕业生洽谈等工作。
三、加强就业指导,推动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1.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安排学时为不少于38学时,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各个阶段。在课程改革、教师培训、集体备课及指导内容上进一步完善,探索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就业指导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对学生择业、职业生涯规划有促进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
2.结合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要结合毕业生思想教育来进行;要将课程和讲座、报告、座谈、咨询、测评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通过全面的就业指导和择业教育,促进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克服畏难情绪,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一)积极落实就业政策。依托村(居)就业服务网点,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管理,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切实帮扶困难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8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8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0人。加大《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力度,确保就业失业登记证应发尽发、尽发快发,全年办理发证60人。进一步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帮扶,全年帮助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48人,带动就业200人。
(二)全力服务企业用工。继续实施好企业人才“百千万”聚培工程。开展村(居)可开发劳动力资源调查,建好台账,及时上报,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及时掌握辖区内新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重点企业用工情况,适时更新市、镇内重点企业用工信息,实现企业与求职者信息对接。组织劳动力参加“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活动,积极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近就业。狠抓校企联合培训,开展新招员工的岗前技能培训、在岗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引导鼓励企业员工参加技能培训鉴定。全年组织400名农村及城镇富余劳动力参加市、镇两级开展的各类招聘活动,组织推荐70名困难家庭子女和企业新招员工到就业训练中心参加“志·能”激发培训和岗前技能培训。
(三)做好乡土拔尖人才考核。注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第五届市管乡土拔尖人才届中年度考核面达到100%。
二、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认真落实国家、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培育城乡居民主动参保、多缴长缴意识,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人均缴费水平,确保适龄城乡居民参保缴费率、待遇发放率达到100%,人均缴费200元。强化对农行转账服务点的监督,杜绝收取手续费、强制搭车消费等现象。做好社会保障卡的申报发放工作,确保信息采集准确率100%,确保参保缴费居民持卡率达95%以上。档案整理归档规范。
(五)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坚持应保尽保、量质并重,深入抓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11月30日前全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续保缴费率达到100%,数据录入准确率达到100%。
(六)扎实开展退管服务工作。加强社区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和活动场所建设。指导社区做好退休人员管理登记建档服务、离退休人员义诊保健服务、健身互助指导服务、退休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做好参保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扎实开展退管服务“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山社区组织开展退管服务活动2次以上。
三、进一步提升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能力
(七)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深入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协助做好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督促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上商贸企业参加劳动保障年检率达100%,专项协查率达100%。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更新和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台账,实行 “一企一卡”。
(八)健全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加快推进企业、镇直单位、社区调解组织建设,辖区内规模企业建立调解组织100%。充分发挥企业和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作用,积极调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把劳动人事争议尽量化解在基层。
二、《2020年工业经济工作要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抓发展规划,做实工业项目库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动家居制造、生态板材等首位产业及配套项目落户中部家居产业园、绿色板材工业园。统筹首位产业与主导产业发展,加快轻纺、材料与新材料项目向姚李工业园布局。二是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首位产业集聚。坚持以产业联动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重点,加快培育两新产业,积极谋划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材料与新材料、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抓招商引资,拓展延伸产业链
一是突出首位产业招商。围绕定制家具、成品家具、门窗、家居板材等类别,重点引进投资额大、带动力强、成长性优的知名品牌项目。全力引进五金、门板、包装材料、线条、封边条等配套项目,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二是提升项目引进质量。紧盯与家居产业密切相关的数控加工中心、智能家居系统、材料与新材料等行业,建立健全“两新”产业线索项目库,争取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
(三)抓项目建设,做大工业总盘子
一是实施“积树造林”工程。建立签约项目库、落地建设项目库、投产达效项目库“三库联动”机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严格落实“七个一”制度,加快建成一批产业项目。二是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分类指导,精准调度,排出项目进度表,规划项目建设路线图,一个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月调度一次。
(四)抓龙头培育,打造行业小巨人
一是狠抓重点企业帮扶。立足中至信家居、科凡智造家居、冠特家居等现有企业,引进国内知名家居企业,着力打造家居企业“主力部队”。围绕丽人木业、东盾木业、伟杰板业、管仲木业等行业领先企业,打造板材企业“先头部队”。二是着力抓好工业企业递次纳规。开展企业递次纳规行动,对新纳规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培育一批新增长点和龙头企业后备资源。
(五)抓转型升级,推动生产绿色化
一是引导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和考察活动,组织参加各类展会,走访行业领军企业,学习先进发展经验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引导本土企业家进一步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培育一支想转型、敢转型、会转型的企业家队伍。二是强化政策支持。鼓励传统板材企业“借船出海、借鸡下蛋、借壳营销”,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合资建厂、贴牌加工、生产板材基材等方式,推进低附加值的建筑模板产业向高附加值的生态板、欧松板、木工板和木地板等产业逐步转型。
(六)抓创新驱动,增强竞争实力
一是推动技术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柔性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及软件著作权等专利申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现代化管理能力,引导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品牌影响力,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七)抓运行调度,稳定工业基本面
一是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坚持做好工业运行精准分析预测工作,督促企业据实报送统计数据,及时发现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大会商研判力度,加快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二是着力化解疫情影响。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级出台的减税降费、金融支持、设备补贴、就业补贴等扶持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兑现奖补资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八)抓主体培育,壮大工业生力军
一是着力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充实完善在外人才信息库,开展主题招商活动,定期开办专题培训班,引导群团组织及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返乡创业工程,开展各类宣传和表彰活动,树立一批返乡创业典型。二是不断增强民营经济活力。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完善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链条,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九)抓营商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
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能简则简、能并则并、规范高效”原则,推行证照分离、先照后证改革,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深化“四送一服”帮扶。紧盯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人才等普遍问题和土地、办证等历史遗留问题,建立问题解决机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全力予以解决,破解企业发展后顾之忧。三是建立困难企业帮扶台账。严格落实困难企业鉴别推送、把脉会诊、分户包保、联动共治、实效通报五项机制,全年诊断帮扶困难企业10户以上。
(十)抓要素保障,提振信心解难题
一是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扶持作用,落实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降费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作者简介]韩涛(1970- ),男,山东新泰人,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培办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山东 聊城 252059)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师范类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DYC11122)和2011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研究生层次中职教师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DYY1202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73-03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吸纳了一批师范类高校参与工程硕士的培养,2010年新增的73个工程硕士培养单位中,从学校的名称上看,有25个师范类学校,算上已改名但有师范背景的高校应在30个以上(总数有50多个),占到新增总数的40%以上。师范类高校以往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学术型为主,专业学位主要是教育硕士,工科的学科基础较弱,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型大学和传统工科大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师范类高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应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探索出一套既适合自己现有资源、又适合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方能有的放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职教师应该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育专业工作者。师范类高校的良好人文环境和教育资源,在文理基础学科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在专业教师培养、学科教学、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等方面有很强的实力,这些优势对于培养未来中职教师的专业素养、文化底蕴将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师范类高校应扬长避短,转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观念,采用职业定位的方法创新培养模式,推行导向型自主学习教学方法,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素质全面的“教学型工程硕士”。
一、开展“教学型工程硕士”教育的可行性
国家对职业教育极其重视,“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100 亿元支持职业教育系统建设;2006年颁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投入5亿专项资金培训中等职业学校的骨干教师。今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央财政投入26亿的专项资金培训45万骨干教师,职教师资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使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2350万,按16︰1的生师比来计算得出的数字,另从2000年到2010年,中职在校生增加了70%,教师只增加了13%,现生师比高达26︰1,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
2010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0]3号)指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同年12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教师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研究生层次教师比例逐步提高”。这两个文件为师范类高校指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硕士,同时也为中等职业学校一举两得地解决师资匮乏和教师学历偏低的问题开出一剂良方。因此当前形势下,国家的政策导向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实际需要,师范类高校完全可以抓住机遇、大展身手,开展“教学型工程硕士”教育。
二、引导新生选择攻读“教学型工程硕士”
如何吸引全日制工程硕士到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呢?笔者认为:第一,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在构建师资队伍补充机制时,要优先安排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中,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政策和要求,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序列,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积极探索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提升教师职业发展空间。调整优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结构比例”。如果中职教师的收入和待遇得到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第二,师范类高校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入学教育阶段,就将个人培养方案制订和导师选择与职业规划联系起来,使学生认清形势,积极选择攻读“教学型工程硕士”学位。第三,中职院校要与师范类高校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参与专业理论教学和论文(设计)指导,为学生实习实训系统设计和开设实践训练课,接收“教学型工程硕士”毕业后到本单位就业。
[作者简介]王蕾(1981-),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赵文永(1980-),男,山东枣庄人,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机要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专题研究。(江苏徐州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80-02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呈现出参差不齐、思想状况复杂多元的现象,大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加。各高校也普遍每年通过“两课”课堂、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板报、横幅、应急演练等形式来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学生安全稳定。但在工作的规律性总结上,工作研究和探讨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规律研究,认真分析总结一些经验性、规律性的内在存在,并依托开展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季节性规律有其内在必然性
1.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对象——学生,心理活动变化上有季节性规律。心理学上把人和动物的一些行为会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生物节律”。比如鸟类的季节性迁徙和动物的冬眠。反映在人类身上,除了白天睡觉、晚上睡眠等日常作息规律外,主要特指人的心理活动。高校大学生作为人类中心理活动比较活跃、复杂的群体,也不例外,其心理活动也有其内在的季节性规律。
首先,在共性上,遵循一般规律。就以春天这个季节来说,人的心情会表现出格外舒畅,而大学生大多会在此季节选择用外出旅游、放松玩耍等方式来表达心情的放松和愉悦。而另一方面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忽干忽湿,却又极易引发心理疾病的爆发,这个时期也是学校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不稳定事件的频发时期。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气象部门都已经开始医学天气预报,有针对性地预告随着季节的变化,人类心理情绪上产生的波动和变化。我国一些大城市(如广州)这方面工作已开始起步,但绝大多数地区还未开展这项工作。
其次,在个性上,有其特殊规律。主要表现在受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影响。比如,高校开学时期,往往是学生心理疾病多发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假期间学生受到就业竞争、人际关系、情感牵绊等各种压力,有的最终出现心理疾病,有的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另外,有的也是为成绩不理想苦恼,担心新学期补考不及格;有的更是为自己对所读专业不感兴趣头疼,觉得自己学习事倍功半。此外,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临近之时,也因考研、就业等问题产生压力,心理普遍比较焦虑。这些情况都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心理活动上特殊规律的主要表现。
2.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主体——学校,工作时机选择上有季节性规律。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是基于给学生搭建和谐健康、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一目标,围绕学校整体工作这一中心,对学生工作开展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教育、指挥、监督和调节等活动。何时开展活动,对活动开展的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围绕学生安全稳定工作,这些时机有开学初、重要纪念日、第二课堂、学期末(寒暑假期)等。比如,对开展生命(自我保护)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安排,大多数高校选择在开学期初,也有的选择在五一假期、十一长假、寒暑假前;又如,大多数高校安排开展生活急救、中毒急救、自然灾难急救、防范艾滋病知识、防暴力、防毒、赌、烟酒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时机为重要纪念日。这些时机的选择都包含了特定的季节规律。
3.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的确立是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季节性规律不是主观向往的结果。没有必要的内外客观条件,就不会有季节性规律。高等教育的自我特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都是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的内外条件。另一方面,季节性规律同样需要强烈的发展意愿和敏锐的战略洞察力,有利的内外形势并不能自动形成季节性规律。因此要着重研究和探讨这一必然规律,并且依据它来正确地规划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使行动更具有高度的、必然的、现实的、规律的“目的意识性”,具有重大意义。
二、开展季节性规律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有重要意义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不断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是否有效把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的季节性规律,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成效有着一定的决定作用。
1.工作目标上,防患于未然。我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如何“预”,“预”什么,何时“预”?这些问题都会因为工作中掌握了季节性这一规律而得到解决。春季往往是学生敏感、多疑、焦虑等心理疾病的频发时期,学校就要及时提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6月是因各种因素拿不到学历、学位证书,以及未就业和延长学习年限学生群体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时期,学校就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密切关注这部分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认真开展谈话,及时教育引导,切实防范学生不稳定事件发生。
2.工作安排上,有的放矢。“五一”“十一”、寒暑假是学生外出旅游的时期,我们就会采用加强外出旅游知识技能培训,强化学生外出请销假制度落实,签订学生校外安全自我承诺等措施,来防范学生在外出时被骗、被打,以及交通安全等事故的发生;春节是校园流行性疾病爆发的时期,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学生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生活区卫生清扫,开展春季流行性疾病知识防范培训,增加校医院药物储备等方式来予以防范和治疗。季节性规律使我们在工作方法的选择上做到了有的放矢。
3.工作内容上,重点突出。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学生工作千头万绪,事关安全稳定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而这个季节性规律,则为如何在特定时期安排特定工作提供了便利。依据季节性规律,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一个时期突出一个或几个重点,这就是我们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战略思想,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基于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应强化的几点工作
1.加强研究,在季节性规律上下工夫。积极开展研究,是妥善应对形势变化,确保工作成效的不二法则。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稳定的理论研究工作,注重规律性的分析和总结,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成效。
第一,要科学制定大学生安全稳定时机选择调研表,深入调研,宽范围、多渠道了解开展安全稳定教育的最佳时机。新时期,涉及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人身安全、财务安全、心理安全、学业安全、运动安全、社交安全、信息安全、性安全、消费安全以及就业安全等。每一项内容,在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下,都有着一定的季节性规律。通过调研,学校可以掌握到学生的心理暗示,并依据这些暗示规律,科学确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
第二,要认真总结分析和探索实践,透过表象深入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真归纳和总结特定时期学校的工作要点,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安全稳定事件在某一时期的出现频率。依据结果,确定某一时期的特定安全稳定工作要点,形成规律,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现实要求。必要时,建立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月度工作表,使每月重点工作一目了然。
第三,要加强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和社会形势的研判,对影响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因素进行前瞻性分析和研究,深入把握当前学生安全稳定教育和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使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前,诱发大学生安全稳定问题的原因纷繁复杂,涉及自然、社会、学校管理与服务,以及家庭和个人等多个方面,高校必须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角来予以认识、看待和研判。
2.强化意识,在加强安全稳定教育上寻成效。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加大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投入力度,但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构建何种运行机制,安全教育是否应该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安全教育课是否应纳入学分制的范畴等问题,从上到下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即使搞点安全教育,也只是零敲碎打极不正规,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强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首先,从整体上应当建立统筹兼顾的领导体制,具体实施和全面负责安全教育工作,规划和制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要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列入高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并加强师资、研究队伍建设,确保安全教育课时充足、理论更新及时、教学内容丰富,形成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的良好局面。其次,从方法上,要妥善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不仅要依靠传统讲座、报告来进行,更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动漫、QQ、网站等来开展,有些甚至要依靠专业课教学实践来进行;不仅要进行集中地灌输式的教育,更要强调教育的渗透性、潜移默化性并与生动的现实案例、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全过程的“安全”防火墙。最后,从时机上,要尊重客观规律,依据季节性规律有重点安排教育内容。一方面,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要做到使广大学生警钟长鸣;另一方面,要依据规律,把握时机,有侧重点来选择安全教育的内容,在一定时期选择符合本时期特点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加大投入,在长效机制上求突破。第一,要拓宽思路,从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期发展考虑,结合安全稳定形势和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安全稳定教育的内容,妥善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和方法,把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季节性规律,以推动安全稳定工作的不断发展。学校要列出工作专项经费,确保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课题广泛、深入、持续开展,确保广大学生工作者参与研究的热情不衰。第二,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队伍梯队建设。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思想素质与政治敏锐性,提高他们对安全稳定教育的重视度与责任心。加强业务培训,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
确保大学生的安全与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的自身建设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立足于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我们必须坚持着眼长远和把握全局的思想方法,超越眼前看到长远,超越一切看到全局,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孤立和偶发的现象所误导。各高校要立足于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把握工作中的季节性规律,既不能把某个短暂、局部的有利时期等同于季节性规律,也不能因把握难度大,研究不够深入就否定季节性规律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2).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7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注意教学的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部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人才培养方案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也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院校对所培养人才的定位的标准。近年来,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众说纷纭,有人提倡“专才”教育,有人提倡“通才”教育,也有人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不管哪种模式的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本文从广西地区的民族区域特点出发,结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特点,对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改革设想,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研究与推进,很多院校在有针对性的调整人才目标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按竞技项目实施分类教学的传统模式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未能根据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针对“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关北光等研究者指出:“这种价值取向有悖于体育教师首先是教师,而后才是体育教师的逻辑常理,忽视了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做教师的素质培养”。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术类课程来说,布仁巴图等研究者认为教师在授课中过分强调技术教学的精雕细琢,而忽视了课程对终身教育、对文化传承的载体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趋向两极化,偏远的民族地区或经济不发达的乡村地区仅需要能满足日常教学需求,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老师即可,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示范性中小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就很高,不仅要求基本的教学能力,还要有相应的组织赛事活动的能力、创新教育教法等多样化的能力,这也使诸多学者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研究者陈平认为体育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教会人们怎样用运动手段将生命变得更强大,不应让运动技术与经验主宰专业的发展。霍兴彦等研究者认为“专才”教育把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简单化,“通才”教育则把高校的人才培养理想化,所谓“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只能是一种理想层面的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具备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能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而体育教育专业,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本科院校学士、硕士的就业冲击,其就业岗位大多是当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笔者认为,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广西民族地区区域发展为需求,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目标,着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力培养“三个主要面向”即主要面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主要面向乡镇中小学校、主要面向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具有终身体育观念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能从事中小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一般的体育管理工作,并能传授基本的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应用型人才。
(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体育师资的培养质量,一是看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二是看课程设置是否符合体育教学实际。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任务具有多重性,一方面要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能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在的体育教育专业还要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大多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和竞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所培养的人才很难被用人单位所接收。
1.课程目标的设置。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应与广西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需求接轨,课程规划应以培养学生“三个主要面向”为导向,课程实施要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本位。
2.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设置是我们对课程的总体观念和认识,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课程结构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类专业院校,设有必修课、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与社会实践;一类是综合师范类院校的体育学院,设有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通识通选类课程与社会实践。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同于本科院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程结构上应突出实用性、地方性,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应设有综合教育类课程、通用术科类课程、民族传统体育类术科课程与综合实践类课程。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类术科与综合教育类课程的比重,着力突出其师范性的特点。在教育类课程中,应将传统的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教学方法等课程优化组合,摒弃课程间重叠的部分,并增加儿童发展类、健康教育类、儿童心理类与青少年教育的研究方法等课程。在术科类课程中,应弱化传统四大类(田径、体操、球类、武术)课程的授课比重,增加广西地区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壮族的板鞋、抛绣球;瑶族的射弩;苗族的打草球;侗族的抢花炮;京族的竹竿舞等)课程。同时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调整加以调整,确保超过55%的学时为实践学时,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课程内容的优化。中小学校的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标的必须课程,它不仅关注如何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关注怎样用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60%来自对专业课教师教学方法的模仿,16%来自体育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基于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应摒弃传统的理论即理论、术科即术科,且各自为战的单元式教学,而应该优化其课程内容,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对课程内容的纵深应少做要求,从知识的扩展性与学生的接受性出发,凝练关键知识点与动作要点,引导学生在把握住关键课程内容节点的情况下,自主学习、互动学习。通过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造,突破传统课程内容竞技化、理论化给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课程社会适应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高职体育教育专业由于其专业及就业岗位的特殊性,就更为凸显了其实践教学环节重要性。针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在总体上采取“2+1”或“1.5+1.5”的培养模式,即在校内2年、校外1年或校内校外各一年半。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实行综合化、全程化、立体式的教学方法,将教育实习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从入学伊始就给学生灌输“教学相长”的理念,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重点关注学生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教”出去,而不是仅仅“交”在卷面上。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术科动作整体流程的掌握,强调学生对完整动作所涉及的动作要点的掌握,并将健康教育知识、运动损伤防护知识融入其中,在术科课程中输入理论知识。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的6个寒、暑假期,组织学生在放假期间参与居住地所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在校内定期开展多元化的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活动,此类竞赛不仅评测学生对项目的技能掌握,还要使学生参与相关联的知识问答,促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其所学项目,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增加教育见习的次数、延长教育见习的时间,在校期间定期组织学生去示范性中小学观摩体育课教学,在校外期间确保最少一年的教育见习期,使学生有一个较长的适应阶段,并在此期间引导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避免出现问题。
三、结论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同地区、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培养特色,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培养途径,都应该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主线,而不是一成不变地采用传统的“老四项+基础理论课”为主的培养模式,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由于其高职性及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毕业后面向的工作岗位主要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这就要求在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设计时,要考虑其工作岗位的独特性、工作地区的民族性、工作环境的艰苦性,培养方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弱化传统术科项目,增加广西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增加儿童发展类、健康心理类课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能够胜任广西地区中小学校当前所急需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N].中国教育报,2014-01-25
[2]姚卫宇,刘丽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探讨――以基础教育改革为背景[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3]关北光,李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
[4]陈平.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哲学审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4)
[5]霍兴彦,林元华.关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01-02
高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教育机构,负责学生的梦想和社会的培养。虽然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但大学生仍然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毕业后的大学生人才质量决定了是否能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能否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贡献。那么,如何根据高校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生的素质能否适应各种工作的需要等等,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国家定位部分高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这部分高校需根据社会需求来建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在迅猛发展,如何保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有很多大学生家庭贫困,为了使每个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自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资助政策,各高校已形成了各种为贫困生提供“奖、助、贷、补、免”的资助。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大学的教育目标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格和创新、奉献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通过如何使高校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强化资助育人功能、完善资助保障体系、创新资助育人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运行机制的研究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以生为本,坚持资助育人工作理念
围绕“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的目标,坚持以生为本、以爱为源、育人为先,在学生资助工作中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层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资助方式,让每一位受助学生更加自信、更有上进心。自信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感恩是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所在,让经济帮扶变为受助学生的理解、尊重、关心和激励,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需要、精神激励需要、情感抚慰需要和成长成才需要。
学校应根据资助方式的不同,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优化配置。将奖学、助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经济资助措施细化为人才培养措施,经济资助过程优化为人才培养过程,经济资助成效具体化在人才培养成效中,充分发挥资助工作育人功能。
二、多措并举,健全完善资助工作机制
1.建章立制,优化队伍。学校应根据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完善各项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确保学生资助工作有章可循,为顺利开展各项资助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将学生资助工作列入年度党政工作要点,专题研究部署,确保“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四到位,做到分工明确,厘清责任,实行层级负责制;建立学生资助领导小组总体部署、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筹协调、学院资助辅导员具体落实、班级助学委员积极配合的四级助学工作网络;对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要定期组织参加业务培训、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立项研究课题,提升水平、提高能力。
2.规范程序,完善机制。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困难学生认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在评定中应重视引导,可尝试建立量化指标体系,作为认定的依据,认定的结果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以人性化的方式公布,并建立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进行调整。②学生奖助学金审查机制。如何确保审查工作的公正合理,有必要建立大学生奖助学金多级评审、公示、学生民主参与的评审机制。经个人申报、班级民主推荐评议,院校两级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公示等程序,使各项资助评定工作在“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体制下运行。③学生资助监督机制。为确保困难认定、各类资助规范评审、资助资金准确发放等工作顺利展开,学校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困难认定学生结果进行复核;建立制度,畅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电子邮箱、举报接待室等途径接受学生投诉;组织专项检查、抽查;规范资金使用,严格执行年初预算、年终决算制度,资助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通过银行准确发放至学生个人账户,工作人员不经手现金。
3.贴近学生,细致服务。①准确把握时机,积极开展宣传。在寄发新生入学通知书时、新生开学报到时、入学教育阶段、贷款毕业生离校前等特定时间,广泛政策宣传,做到资助政策人人熟知。②切实改进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一是抢占网络教育阵地,依托网站、飞信、博客、QQ等网络平台,提升工作的时效性;二是开发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实现工作的信息化;三是开发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APP,实现工作的交互化;四是组织资助工作人员一线工作,深度辅导,真诚沟通,开展“我与学生面对面”活动,设立工作接访日。③传递爱心,细致服务。资助工作要强调人文关怀,不但要帮助学生度过一时的困境,更要学生心中播下爱和互助的种子。学校应打造“关爱学生,奉献真情”校园爱心文化,为班级选聘班主任,对学生的学涯、生涯、职涯发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丰富载体,精心搭建资助育人平台
大学生资助工作,资助是形式,达到育人效果才是根本。国家助学政策是通过资助大学生经济上的需要,来解决大学生学习期间经济困难,学校要建立大助学观念,最终做到精神上培育、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就业上指导、生活上关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1.思想教育平台。①诚信教育。学校应积极构建以“诚信做人、诚信贷款、诚信还贷、诚信交费”等为主要内容的诚信教育体系,将贫困生的诚信教育纳入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教育月”主题教育活动、“贷款助我成才,还贷显我诚信”座谈会、印发《致贷款毕业生的一封信》等。②感恩教育。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学校、父母的感恩,践行感恩之活动。学校可积极探索,通过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引导获奖受助学生从事公益活动,传递爱心、帮助他人、回报社会。③自强教育。学校应建立贫困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鼓励全校学生以“优秀先锋”为榜样,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营造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④关爱教育。高校应结合学生需要,因地制宜开展各种资助活动,例如:冬天送棉衣、联系车站来学校卖票等,关爱贫困大学生,让他们得到了经济资助,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
2.学业辅导平台。①建立创新评优体系。高校可通过多种方式鼓励贫困大学生既努力学习,又要学会创新。目前存在很多贫困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创新能力不高、就业难等特点,学校需要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考核机制,鼓励贫困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参与科研创新、创业创新,努力成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②组建学习兴趣沙龙。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外语、计算机、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地域差距,学校可通过组织开展学习兴趣沙龙、技能培训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培训。对于极个别因为基础差而多门功课不及格的“双困生”,可通过组建“奋进班”、“学业提升小组”等方式,集中力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3.心理疏导平台。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存在心理压力过大、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学习不能得心应手等问题,学校应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解惑工作。
4.就业指导平台。针对贫困生群体自身的不足,学校可通过模拟招聘会、就业指导课、用人单位实地考察等形式,有针对性对贫困毕业生进行团体求职指导,提高贫困生群体的就业竞争力。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内外就业导师,针对贫困生人际关系弱的特点,利用就业导师的社会关系,为贫困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就业。
5.生活服务平台。学校还应注重生活关爱,开展各类“暖心工程”,如利用节假日开展亲情教育,资助贫困学子回家过新年,冬天赠送保暖内衣等。
6.能力提升平台。拓展技能性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引导贫困学生自立自强,使其获得一定收入,在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高校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通过完善资助保障体系,来加强资助育人功能,更好的为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期彪,谭德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机制的模式构建[J].南华大学学报,2010,(5):94-9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也由“精英”走向“大众”,“宏观调控,双向选择,资助择业”的新的就业模式已经形成。这种崭新的就业模式给大学生提供了翱翔的空间,同时也对毕业生和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抓好就业工作,需要高校构建与之对应的新的就业工作管理体系,才能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和现状
1.金融危机及高校扩招导致就业压力增大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大批实力不够强大的企业倒闭、迁移或收缩,人才需求较2008年大幅萎缩,2009年就业形式无疑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严峻的。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有560万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加之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人数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40万,2006年为410万2007年495万,2008年达到560万。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2003~2007年毕业生分别为1442人、1463人、2576人、3352人、3654人。据经济学家预测,如果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保持8%上下,全国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是800万个,这其中,用来满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岗位需600万个,政府机构改革分流的需310万个岗位,另外提供军转干部的安置需50万个岗位左右,这样所剩下的可供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将相对缩小。就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和就业空间的相对缩小使得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2.学校培养和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当社会需求结构悄然发生变化的时候,学校教育有时往往来不及作出迅速调整。社会需求大的,学校不能及时、足够地供给;社会需求小的,学校却源源不断地供给。学校由于受自身资源限制,市场信息反馈误差等原因使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力度难以迅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这也是导致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3.毕业生择业观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突出
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将来,充分地认识自己和多方面地了解社会是选择职业的前提和基础。有的毕业生和毕业生家长的择业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留恋大城市,愿意到待遇高、条件好的大国营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工作,有的甚至为了追求高薪待遇而不惜放弃本专业。其实,党的“十五大”已明确确立,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民营、外资、合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的民营企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而许多毕业生却不愿到急需人才的非公有制单位就业。至于艰苦行业,基层单位,偏远落后地区的就业单位则更是无人问津。还有的毕业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认识不足,缺乏自信,没有胆量接受挑战。在择业时,处事不果断,遗误了“战机”。
4.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误区和偏见
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学科型”教育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人才培养的唯一模式,许多人在思想观念上一直视其为正宗,而对其他教育模式持怀疑态度。就培养目标而言,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更推崇理论型、研究型人才。高职教育是近几年的新生物,起步晚,理论与实践经验还不足,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高职人才观和成才观。而且有一部分学校是在中专基础上升格而成的,因此人们普遍怀疑其办学能力。人们对高职教育、高职生缺乏认识,常常片面地理解学校,致使高职院校生源缺乏,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用人单位也看低这类学校。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现存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
各高职院校都有就业指导工作机构,但缺乏系统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毕业生离校前管理育人工作,而且是教育全过程的工作,应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从学生入校抓起,结合“三自”教育功能,结合专业特点、就业状况,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建章立制,完善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体系。
2.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真正让就业指导“讲课堂”的为数不多,且仍沿袭传统“我讲你听”的课堂形式,不仅缺少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教材,也缺乏专业化、专家型讲师。就业指导安排的时间明显滞后,往往安排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年,甚至是在“双选会”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狭隘,形式单一,仍停留在低层次、低水平阶段,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3.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质量不高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是很大的队伍,这个队伍建设质量怎么样,直接影响到学校就业指导的工作发展,影响到学生就业观念形成和对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到学校今后的发展。因此,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很重要也很关键。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队对此没有引起重视,因而队伍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开展。
4.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够
高职院校的建校时间较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着招生难、生源差等问题,“重招生、轻就业”思想比较严重,对毕业生就业和职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关注太少,仍然没有完全实现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整个就业工作还没有深入,停留在表面。
建立高效就业指导体系的几点建议
1.完善就业工作指导机制,多方位多角度审视就业
就业领导机构是学校就业工作的核心骨,一个好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命脉。学校要对招生就业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在专业教学和学生工作体系中衍生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系统。招生就业指导处在分管副院长领导下,代表学校全权行使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职能。系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对专业教学、学生管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负责;各系分管教学副主任、分管学生及就业副主任对系主任负责;由各系组织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参与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将就业工作纳入学生工作考核管理,每学期对各系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排序,考核排序结果与各系绩效总收入及系领导业绩评价挂钩。
充分发挥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务实性,建立就业指导的互动机制。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是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基石,是传承教育气息、体现人文关怀、沉淀文化底蕴最直接、最根本的基本环节。
2.提高就业意识,把就业与招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对一般的高职院校而言,生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业形势好是招生生源的保障,招生的生源质量高则有利于就业,两者相辅相成。我们不能一味地重招生,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要切切实实抓就业,并落实到实处。将就业与招生纳入学校党委工作要点,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动员全校员工积极参与。
3.加强就业队伍建设,提升就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已经在形势的发展中转变为服务型的职能部门,一切就业指导工作都应该围绕学生这个主体的需要展开,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就业指导观念,不仅要为毕业生和社会提供一流的就业服务、构建一流的就业平台,而且要从学生的客观条件出发,从学生的主观兴趣、愿望人手来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实际的就业选择。因此,就业指导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如要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就业指导工作;要有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要熟悉相关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的能力;要有敏锐的形势判断与预见能力等等。
4.加强就业指导的信息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就业指导的信息化日益成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1)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面向信息的科学管理方法。要实现就业指导信息化,高校一方面要加快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还要借鉴企业管理信息化理论和方法,建立大学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广泛收集毕业生用人信息,通过与各省市用人信息网络、报纸、专业杂志、新闻媒体或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获取招聘信息;再次,在大量获取用人信息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信息的传递工作,直接为毕业生就业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印发各种小册子、接受毕业生的咨询等方式传递就业信息。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大力加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利用系统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就业信息、就业数据,为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下一年毕业的学生提供详实的就业信息和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