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实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8-05 02:49:4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物流基础实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物流基础实训总结

篇1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的硬件技能逐渐被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取代,突显了操控这些硬件设备物流软技能的重要性。物流人才的需求变化往综合型技能人才方向转移,企业高素质人才缺乏与高校人才培养不完善矛盾突出,因此高职院校抓好物流软件实训是培养学生掌握物流软技能的必由之路。

1 高职物流专业定位

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社会上需要的是综合的人才,我们进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不但要重视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应构建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以企业岗位为导向。据2008―2010 届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率达 87%,就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达51%,一年后离职率达 45%。可见,本专业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高,但离职率和专业相关度也较高,人才供需结构矛盾使得很多学生转行业。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多个岗位的理论与技能,增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有利于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满足企业的动态需求。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 。物流技能的学习与运用是以扎实理论知识为基础。物流理论决定了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物流思想理念。物流学生的培养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物流软件实训恰好是物流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课程,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物流思维下的物流操作技能。

2 高职物流软件实训特点

目前,代表性的物流软件有环众,中诺思,络捷斯特,星城软件,益达3D实训网等;其中中诺思专注于高职物流软件应用与比赛,环众专注于中职物流软件应用与比赛,星城专注于广东技能鉴定认证,络捷斯特和益达3D实训网主要从事高职高专的物流实训室建设,益达3D实训网在物流3D仿真实训中有所创新。不管各学校最终选择哪些软件进行物流实训教学,但高职物流软件实训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内容:

物流理论知识为基础。物流理论课程应在软件实训前开设,高职学生必须在大二第二学期之前学习物流基础,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技术等理论课程。在系统的物流理论知识引导下,学生在进行软件实训时能更主动和灵活,有限的实训时间内学生能自主地进行软件操作而不是老师在教学生才能学,或者是,老师边演示学生边做。

业务流程为导向。物流软件实训是多个子系统或者众多模块之间的操作,软件操作的顺序必须以物流业务的流程为导向,孤立的数据处理学生难以明白操作的意义,类似的操作也难以独立完成第二遍。需要以完整业务流程的案例才能逐渐引导学生熟悉软件操作,并达到学生真实模型物流运作流程的独立自主驱动软件实操技能。

培养操作技能为目标。物流软件实训是将物流的业务流程数据和信息通过计算机操作实现运营管理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操作过程中,熟悉物流业务流程是完成案例的前提,实训的目的,不单只是熟悉业务流程,更应该真实模拟仿真企业运作过程,应以学生独立完成案例为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多模块或多功能、多命令操作,学生之间分组配合完成一个案例的基本资料,仓储、运输、货代业务环节,软件模块功能操作,子系统之间的业务流程切换操作。

3 高职物流软件实训教学方法分析

课程教学目的。物流软件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构建模块化教学资源,通过实训教学岗位化、业务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软件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教学前准备:

(1)编写模拟真实企业的物流软件教学讲义。讲义不仅要讲述软件的原理,应用课程安排、详细学习过程和任务、具体多样并富有代表性实例和数据资料。

(2)制定物流软件教学计划和课时,制作上机讲解PPT课件,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

(3)录制物流软件操作基本流程示范视频,教师课前软件流程示范并录制课时教学视频,有利学生自主学习细节和课后回顾,毕竟软件操作只能在实训机房才能进行,课后不回顾讲难以掌握,下次实训也跟不上进度。

课程教学方法应用:

(1)个人独立案例完成训练。给学生分配一个唯一的区别码分配任务和考核实训情况。

(2)班级分小组案例比赛训练。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例如六小组每组五人,分工扮演部门角色仓储、运输、供应商、客户完成完整案例并计时任务完成详情评分比较优劣。

(3)小组内再分组或分部门实训。领导与分工协作能力,适应企业岗位团队合作需要。

(4)模范学生演示实验操作过程。承受公众压力,为今后适应企业内训打下心理基础。

(5)小组代表演示实验操作过程。沟通了解同学情况,培养信任和知人善任能力。

课程作业要求:

(1)形成规范的封面实验报告。尽可能的规范模式格式,接轨企业的管理要求,潜移默化的适应公司的管理规范。

(2)截图做实验过程记录。截图记载详细的实训数据和实验信息,能形成规范操作同时方便查阅和找出错误反思反省,省去重头操作一遍的麻烦。

(3)画流程图。包括实验流程实验示意图和物流软件操作命令步骤流程图示。

(4)写出实验总结。总结是学生整体回顾实训的效果,为下一次实训归纳掌握的技能与技巧,更好的完成软件物流流程的实训模拟,甚至提出建议,改善现状并有所创新的环节。

(5)描述操作步骤。要求学生掌握物流流程与物流软件操作逻辑,是信息化手段满足物流行业发展的本质需要,是学生掌握软件操作和发现改进现行软件的途径。

(6)总结发现的问题和提出意见建议。培养学生操作使用分析发现物流软件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执行物流运营流程的情况,具备思考创新能力。

(7)实验报告编辑按照规范来完成,物流软件和办公软件结合使用,要求学生娴熟操作物流软件同时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展示操作成果。

(8)实验过程记录以作业(电子档或纸质报告)上交。综合评定学生实训资料依据。

课程考核。物流软件实训是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且各模块之间相互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因此学生进行考核:应安排学生在实训课结束交实训报告。通过实训报告,总结实训中的得与失,在物流理论知识上有哪些新的认识,在物流操作上是否有收获,以后还需要改进哪些方面等。教师应详细阅读每个学生的实训报告并打分。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实训表现、考勤等方面。总评应采取满分制,由综合实训和报告成绩、平时成绩判定,按60%、40%的比例得出总评成绩。

课程探索。引入企业人员参与物流软件的实训教学,可以通过专周实训,校内培训课程或者到企业相应软件使用岗位实习。需要物流软件开发企业和物流软件使用企业协助开展。学生操作的软件就是企业实际应用的软件,真实解决物流运营问题,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见识视野和对软件学习应用的信心。

4 结束语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科目,科学合理的物流软件实训教学方法将能得到其他实训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实训成本低,组织实训方便,实训创新容易(包括咨询、形式和学生创造性等),实训实现可操作性强,实训教学普及效果好,企业信息管理需求和学生就业直接应用。同时这是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宣传和普教途径,有效形成学校、企业和社会的系统产学研互动。

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物流人才形成了巨大需求,但是现在我国物流人才不仅从数量上面临着非常大的缺口,而且从质量上来看,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无法立即上岗,动手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物流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传统,无法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及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在物流管理专业进行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基础上,结合“工学交替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实践。

1教学方法的改革

1.1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应用得到完美结合

在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本着“工学结合”的思想,真正做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重视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课程设在校内和物流企业,按照每一教学情境的设计需求,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并创新了“以学生(Student)为主体,以目标(Target)做指引,以情境(Situation)融内容,以任务(Task)当驱动”的“STST”课程教学模式。[1]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为例。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更谈不上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再加上长期以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以讲授空泛的技术知识为主,实践内容较少,不仅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而且导致很多学生由于较难理解这门课的知识而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放弃了对这门课的学习,导致学生在真正上岗时实践能力极其薄弱。针对这些问题,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该门课程改革时增加设计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包括知识点和任务实现两大主要部分,一方面使得项目与理论知识保持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实现了从理论到应用的完美结合。[2]该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在教学模式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根据对各类型企业的调研结果,按照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以任务进行驱动,总共10个工作任务,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中穿插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

1.1.2在教学内容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根据工作任务来设计学习情境,将教学内容整合、序化融入真实工作任务。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将教学总体目标分解,细化,做到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目标做指导,引领本阶段本环节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对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学习,都能明确其学习目标,做到单项任务目标、多项情境目标、综合课程目标的“点—线—面”结合。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中的———任务1———学习情境一物流信息识别和采集的内容为例,说明如何结合企业真实案例,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和任务,将教学任务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将内容合理整合序化。“物流信息识别与管理”这项任务是整个物流信息管理工作的起点。该项任务要求物流管理人员能够在接触物流信息管理工作之初能够识别物流信息,掌握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并利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物流信息管理。以此项工作任务为载体,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完成物流信息识别与管理工作,并学会Excel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过程中,还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遵守相应的岗位职责,真正做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教学内容融于工作任务要求之中。

1.1.3在教学安排上体现教学做融通

在整个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结合各学习情境中各具体任务,做计划、做决策,去实施,锻炼自主学习、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任务如何完成的过程中,主动思考需要什么知识做支撑,如何获得这些知识,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动手动脑,通过不同方法和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寻找相关资源,不仅完成了学习和工作任务,还主动地完成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工作融为一体的教学中,培养了学生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职业素养,强化了职业技能。

1.1.4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过程

依据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态度、完成任务情况评定成绩,并按照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学时不同,按权重记入课程成绩。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强调每项任务的应用性。当学生完成项目以后,一是通过自我评价,看到自己在这项任务中的收获,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二是通过教师评价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1.2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文教学法”是一种行动导向,即根据行动引导文完成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的要素主要包括引导文和引导问题。引导文是由教师总结的、在学习工作中所必需的信息,如文献、资料、总结等;引导问题是教师针对引导文而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从引导文中得到信息和提示来回答这些问题,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布置某项任务时需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时,教师可先根据知识点设计引导文,在引导文中提出问题即任务,并讲明任务要求和能力要求,然后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6个步骤引导学生自学,最后教师负责解答学生的疑问。仍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中的学习情境一“物流信息识别和采集”为例,按照引导文教学法的顺序如下所示:第一步,资讯。首先下达任务单,明确这次学习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强调这次任务的学习目标。即:能够识别物流信息,并能够利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物流信息管理;同时,下达资讯单,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图书馆等资源查找资讯单中的相关问题(如:数据与信息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物流信息的内容及分类?等),进行自主学习。第二步,计划。下达计划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明确要完成这次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获得这些知识、如何进行物流信息的识别与管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使用的资源有哪些等。由小组间进行交流沟通。第三步,决策。下达决策单。在对各种方案进行可行性、可操作性等对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任务的实施方案,确定具体实施的内容和步骤,及其小组成员分工。第四步,实施。下达实施单。各小组开始行动,按照任务实施方案进行。第五步,检查。下达作业单。各小组根据本次任务完成两次作业:一是使用Excel办公软件制作物流单据,二是小组间分析物流信息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派出一名代表汇报说明本小组的任务完成的结论。最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由老师进行评分和作业评价。第六步,评价。下达评价单,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总结两部分。学生自评:即简单说明自己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自己都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等;小组互评,通过听取其他组汇报的结果,做出评价并打分;教师总结:由教师对汇报结果和测试结果做总结,给各小组打分;征求各小组组长的意见,对学生的成果做出评价,并打分。将各方面的分按一定比例加成汇总求平均数,得出最后每个人的得分。

2教学手段的运用

2.1以多媒体为基础教学平台,以网络为载体,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新颖性

采用多媒体作为基础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能够与物流行业最新动向和趋势保持一致。[3]物流管理专业通过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立了“长风模式”未来课堂。该课堂采用“长风物流人才互联网+”培养模式,即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该模式以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基于物流职业资历架构,打破传统物流学科体系,以未来课堂为支撑,以贯穿岗位序列能力单元的工作任务和知识点为学习内容,以新一代物流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展现形式,以多元化评价体系为质量保证,利用基于过程管理的云技术平台(长风网),开创综合类职业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4]长风模式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采用BAG(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由课程的最小单元———学习任务组成。以Logis物流职业资历架构为基础支撑,从产业出发,还原企业真实操作环境,模拟工作过程,与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将多种课程资源渗透于教学全过程

物流管理专业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对物流专业及专业群的课程资源进行了制定和开发,每门课程都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在内的教学资源。在每章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会将企业实际物流作业场景视频和动画等内容提供给学生进行观看和分析;在每章内容结束后,都会进行企业实际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讲都安排有技能实训题和配套试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复习并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以“配送作业管理”课程中“配送中心作业”相关知识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库所提供的真实物流配送中心工作视频,让学生对配送中心的作业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其次,利用教学动画资源,分别向学生演示配送中心进货、拣货、配货、送货、退货以及装卸搬运作业等一系列作业过程,使这些单调的知识点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另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配送中心的经营过程,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使用资源库中的白箱化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即由学生经营这家配送中心,为多个配送点提供配送服务,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利润为目标。再次,教师会通过将资源库中所提供的《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等相关物流行业标准向学生进行介绍,并将物流配送中心运营的实际案例提供给学生,由其来对该配送中心的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最后,通过每一个情景的技能实训题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2.3校内实训室配套教学,充分提高学生实训能力

根据高职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以仓储配送管理、运输作业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国际物流和快递运营为重点进行了实训室建设,满足了校内实训教学的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共建有包括运输模拟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和国际物流实训室在内的3个校内实训室,以及包括仓储配送实训中心和新建快递运营中心在内的2个校内实训基地,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物流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配套的实训条件。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室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教学配套:参观介绍和实际操作。对于初学者,第一次访问实训室时一般都需要任课教师或实验指导老师系统介绍本实训室的设备、功能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操作知识之后,再次进入实训室就可以尝试自己亲自操作。以“仓储作业管理”课程教学为例,通常任课教师都会利用1~2课时在开课之初带领学生参观实训中心,并把实训中心内的仓储配送设备向学生做一大致介绍。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若某一学习情景涉及某种具体设备(比如堆垛机、叉车等)的操作,则会先由任课教师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安全操作。每一次实训课结束后,任课教师都统一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的统一格式要求撰写“实训报告”,并将实训报告的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

2.4校外实训基地加深理解,努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已经与哈尔滨龙运物流园区和京东商城合作,共建校企实训基地。以京东商城物流培训基地为例:京东商城华北区开放“厂中校”岗位,每年接收90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学院派专职教师,按计划以各岗位现场工作任务为典型教学项目,开展“任务驱动”实践教学,企业给每名学生指定师傅,按“师带徒”的模式在京东商城各“仓”中进行,师傅现场指导,加快了学生适应社会、胜任岗位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企业管理及技术等方面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操作能力和岗位管理能力。通过以上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拓展了校外实训基地的职能,提高了学生实训能力,让学生将在课堂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操练和强化,极大满足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需要。

总之,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们还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并将改革成果辐射到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作者:何岩松 姜湄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摘 要:本文把发展区域经济作为出发点,将开发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实训教材作为中心,在对市场进行调查、对企业进行基本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工作流程”的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实训教材的开发。

关键词 :工作流程;中职;物流专业;实训教材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要把学生教育和现实生活进行直接的联系,对他们进行的课程安排也要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为各行业直接提供高技术的操作人员是中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因此,对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明确对中职学生进行培育的重点,即对他们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教育中的物流教育这一环节,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不仅要对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进行强化,还要改革他们的实训教材,可以说,改革实训教材是实现操作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1 基于“工作流程”开发实训教材

物流公司的主要工作流程:第一步,接货中转,接货前应该提前联系大概的到车时间,整理出库房准备接货。车到后要求司机把车停在指定的位置,交接运单并办好交接手续。第二步,卸车对货:白班卸货在货急的情况下原则是先卸返京货再卸中转货,而夜班则相反。把运单和货物及时的中转出去是对库房的基本要求。第三步,货物分发:首先根据小票上的电话和票上的提货网点分拣小票。第四步,付货:货物卸完并对货完成后及时通知客户提货。第五步,结算:将付完货的运单结算并以线路区分报账。开发这本教材,主要依据是市场调查,主要开发核心是对企业进行相关调研,在技能大赛、行业内专家的引导、带领之下,把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作为基本契机,制定一套建设校内中职物流实训基地的基本标准,另外,把该区域内企业主要的物流工作流程作为实训材料和实训依据,在校内建设相关实训设施、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对完全吻合于物流行业工作流程的实训教材的开发。物流专业实训教材的核心是对学生物流专业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这样才会有利于专业教育和企业工作需求的完美衔接,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

2 开发实训教材的基本过程

2.1 明确物流岗位 经过一系列的企业调研和市场调查分析得出,在企业的相关岗位之中,物流专业的岗位主要有三个等级,分别为高等岗位、中等岗位、低等岗位这三个相关岗位群。高阶岗位群主要是进行全面的管理工作,这个工作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组织进行的物流管理。中等岗位的群体是对细化的业务分支或者流程进行相对基础的物流管理工作。低等岗位这个群体需要的技术能力比较强,主要工作是对物流的某个阶段进行操作的员工,例如,快递员的工作。按照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基本目标进一步对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目标,中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中等物流职业岗位和低等物流职业岗位所需的人才,把为企业培养有能力,肯坚持、不断吸收与学习的高素质物流操作人才和相对基础的管理人才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进行实训教材的确立基础,并把主干岗位进行确定。

2.2 学习物流技能 通过分析企业主要的工作流程,在对毕业生就职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对企业总经理,企业优秀员工的访问调查结果,总结出从事物流职业的人才必须具备的相关具有实用价值的能力。很多企业的老总认为,企业对踏实、能吃苦的员工会更加青睐,但是物流工作的操作和基础管理者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物流工作的工作效率,所以,在物流企业之中,职业素养并重于专业技能,当然,这个职业对员工的语言沟通能力也有相应的要求。因此,要实现对中职院校的人才进行培养的基本目标,就要在实训教材上加大对员工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实践培训体系。对物流实训教程的开展工作,让学生在具备基础物流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物流行业的理解,更有利于进入公司之后,员工的物流能力能得到公司的肯定。

2.3 基于“工作流程”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 在开发实训项目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具体的工作流程,第一步,要确定工作流程,第二步,要分析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第三步,要将实训项目进行拟定,第四步,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学任务进行精确的提炼,第五步,就是要将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第六步,要将实训项目确定下来。经过这几个步骤,就形成了完整的实训教材的开发思路。具体的操作项目也有其特定的特点,第一个是,每个项目过程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项目形式,项目和项目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但是,独立之中又有着相应的联系。第二个特点是,同类的完整的教学任务组成的每一个项目的完整形式,第三个提点是,每个项目都重点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对相应知识的应用也十分重视。

3 实训教材的开发内容

3.1 任务驱动 在进行对课程内容的开发工作之时,项目的教学要求一定要遵守,岗位有各自具体的要求,根据岗位要求的不同,任务也产生了更加细致的划分类别,因此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思考、去完成实训课程就变成了关键步骤,这就是任务驱动模式进行的关键。

3.2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工作流程,提炼工作内容,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物流工作的工作环节之中,通过在实训中编排物流工作的基本工作程序,用类似于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对基本物流知识的了解、吸收、应用工作之中。让所学的物流知识能在课堂中就达到实践的效果,对学生提高物流知识的基本应用能力、分析基本的操作案例都具有实际意义。

篇4

1.1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应用得到完美结合

在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本着“工学结合”的思想,真正做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重视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课程设在校内和物流企业,按照每一教学情境的设计需求,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并创新了“以学生(Student)为主体,以目标(Target)做指引,以情境(Situation)融内容,以任务(Task)当驱动”的“STST”课程教学模式。[1]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为例。传统的“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更谈不上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再加上长期以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以讲授空泛的技术知识为主,实践内容较少,不仅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而且导致很多学生由于较难理解这门课的知识而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放弃了对这门课的学习,导致学生在真正上岗时实践能力极其薄弱。针对这些问题,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该门课程改革时增加设计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包括知识点和任务实现两大主要部分,一方面使得项目与理论知识保持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实现了从理论到应用的完美结合。[2]该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在教学模式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根据对各类型企业的调研结果,按照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了4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以任务进行驱动,总共10个工作任务,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中穿插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

1.1.2在教学内容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根据工作任务来设计学习情境,将教学内容整合、序化融入真实工作任务。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将教学总体目标分解,细化,做到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目标做指导,引领本阶段本环节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对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学习,都能明确其学习目标,做到单项任务目标、多项情境目标、综合课程目标的“点—线—面”结合。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中的———任务1———学习情境一物流信息识别和采集的内容为例,说明如何结合企业真实案例,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和任务,将教学任务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将内容合理整合序化。“物流信息识别与管理”这项任务是整个物流信息管理工作的起点。该项任务要求物流管理人员能够在接触物流信息管理工作之初能够识别物流信息,掌握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并利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物流信息管理。以此项工作任务为载体,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完成物流信息识别与管理工作,并学会Excel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过程中,还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遵守相应的岗位职责,真正做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教学内容融于工作任务要求之中。

1.1.3在教学安排上体现教学做融通

在整个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结合各学习情境中各具体任务,做计划、做决策,去实施,锻炼自主学习、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任务如何完成的过程中,主动思考需要什么知识做支撑,如何获得这些知识,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动手动脑,通过不同方法和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寻找相关资源,不仅完成了学习和工作任务,还主动地完成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工作融为一体的教学中,培养了学生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职业素养,强化了职业技能。

1.1.4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过程

依据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态度、完成任务情况评定成绩,并按照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学时不同,按权重记入课程成绩。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强调每项任务的应用性。当学生完成项目以后,一是通过自我评价,看到自己在这项任务中的收获,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二是通过教师评价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1.2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文教学法”是一种行动导向,即根据行动引导文完成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的要素主要包括引导文和引导问题。引导文是由教师总结的、在学习工作中所必需的信息,如文献、资料、总结等;引导问题是教师针对引导文而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从引导文中得到信息和提示来回答这些问题,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布置某项任务时需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时,教师可先根据知识点设计引导文,在引导文中提出问题即任务,并讲明任务要求和能力要求,然后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6个步骤引导学生自学,最后教师负责解答学生的疑问。仍以“物流

信息管理”课程中的学习情境一“物流信息识别和采集”为例,按照引导文教学法的顺序如下所示:第一步,资讯。首先下达任务单,明确这次学习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强调这次任务的学习目标。即:能够识别物流信息,并能够利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物流信息管理;同时,下达资讯单,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图书馆等资源查找资讯单中的相关问题(如:数据与信息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物流信息的内容及分类?等),进行自主学习。第二步,计划。下达计划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明确要完成这次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获得这些知识、如何进行物流信息的识别与管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使用的资源有哪些等。由小组间进行交流沟通。第三步,决策。下达决策单。在对各种方案进行可行性、可操作性等对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任务的实施方案,确定具体实施的内容和步骤,及其小组成员分工。第四步,实施。下达实施单。各小组开始行动,按照任务实施方案进行。第五步,检查。下达作业单。各小组根据本次任务完成两次作业:一是使用Excel办公软件制作物流单据,二是小组间分析物流信息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派出一名代表汇报说明本小组的任务完成的结论。最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由老师进行评分和作业评价。第六步,评价。下达评价单,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总结两部分。学生自评:即简单说明自己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自己都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等;小组互评,通过听取其他组汇报的结果,做出评价并打分;教师总结:由教师对汇报结果和测试结果做总结,给各小组打分;征求各小组组长的意见,对学生的成果做出评价,并打分。将各方面的分按一定比例加成汇总求平均数,得出最后每个人的得分。 2教学手段的运用

2.1以多媒体为基础教学平台,以网络为载体,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新颖性

采用多媒体作为基础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能够与物流行业最新动向和趋势保持一致。[3]物流管理专业通过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立了“长风模式”未来课堂。该课堂采用“长风物流人才互联网+”培养模式,即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该模式以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基于物流职业资历架构,打破传统物流学科体系,以未来课堂为支撑,以贯穿岗位序列能力单元的工作任务和知识点为学习内容,以新一代物流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展现形式,以多元化评价体系为质量保证,利用基于过程管理的云技术平台(长风网),开创综合类职业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4]长风模式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采用BAG(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由课程的最小单元———学习任务组成。以Logis物流职业资历架构为基础支撑,从产业出发,还原企业真实操作环境,模拟工作过程,与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将多种课程资源渗透于教学全过程

物流管理专业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对物流专业及专业群的课程资源进行了制定和开发,每门课程都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在内的教学资源。在每章内容讲解过程中,教师会将企业实际物流作业场景视频和动画等内容提供给学生进行观看和分析;在每章内容结束后,都会进行企业实际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讲都安排有技能实训题和配套试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复习并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以“配送作业管理”课程中“配送中心作业”相关知识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库所提供的真实物流配送中心工作视频,让学生对配送中心的作业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其次,利用教学动画资源,分别向学生演示配送中心进货、拣货、配货、送货、退货以及装卸搬运作业等一系列作业过程,使这些单调的知识点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另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配送中心的经营过程,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使用资源库中的白箱化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即由学生经营这家配送中心,为多个配送点提供配送服务,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利润为目标。再次,教师会通过将资源库中所提供的《物流配送中心现场管理规范》等相关物流行业标准向学生进行介绍,并将物流配送中心运营的实际案例提供给学生,由其来对该配送中心的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最后,通过每一个情景的技能实训题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2.3校内实训室配套教学,充分提高学生实训能力

根据高职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以仓储配送管理、运输作业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国际物流和快递运营为重点进行了实训室建设,满足了校内实训教学的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共建有包括运输模拟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和国际物流实训室在内的3个校内实训室,以及包括仓储配送实训中心和新建快递运营中心在内的2个校内实训基地,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物流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配套的实训条件。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室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教学配套:参观介绍和实际操作。对于初学者,第一次访问实训室时一般都需要任课教师或实验指导老师系统介绍本实训室的设备、功能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操作知识之后,再次进入实训室就可以尝试自己亲自操作。以“仓储作业管理”课程教学为例,通常任课教师都会利用1~2课时在开课之初带领学生参观实训中心,并把实训中心内的仓储配送设备向学生做一大致介绍。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若某一学习情景涉及某种具体设备(比如堆垛机、叉车等)的操作,则会先由任课教师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安全操作。每一次实训课结束后,任课教师都统一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的统一格式要求撰写“实训报告”,并将实训报告的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

2.4校外实训基地加深理解,努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篇5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人才需求急剧增加。虽然物流教育不断扩大,但物流企业急需的人才(尤其是生产一线员工)缺口却越来越大。中职学校根据国家宏观教育政策要求,以学以致用为基本点,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娴熟操作技能的实用型物流专业毕业生,成为必然趋势。

受高考大幅扩招带动普通高中火爆的冲击,以往属于中职学校生源的初中毕业生大都被普通高中抢走了,学校所招学生综合素质大为降低。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动力不足、信心不强;年纪尚小,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明辨是非能力;长期受溺爱,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心理素质差;没有人生规划,对前途充满迷茫。因此,中职学校应以学生为本,灵活设置课程和使用教材,以实用、实效为原则,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为主导,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帮助学生设计职业发展规划。

1 专业设置

物流专业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学科,现代物流业涉及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货物的包装、运输、储存、流通以及有关的信息传输、处理等,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于是就产生了专业知识内容多而学生学习能力差的矛盾,当前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缩短为两年,更加剧了这个矛盾。因此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有别于高等教育的“全才”教育培养模式,建立侧重物流某一专业领域的“专才”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实用型人才。我校根据毕业生就业方向,设立了“连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将来我们还可依据“服务于当地,就业在当地”的市场定向,适应福州及其它沿海港口城市发展需要设置“国际物流”、“港口物流”等专业方向,或者依照区域行业特点设立“林产品物流”、“海产品物流”等特色专业方向,使学生在两年时间内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我们还将尝试“校企联合办学”,根据企业具体需要设置专业方向,这样既体现了物流专业教育方向,也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

2 课程教学

目前,中职学校的课程有两个部分,即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又分为专业理论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笔者现就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2.1 理论课程教学

物流专业理论知识是对以往物流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物流实践提供一定智力支持,有十分重要指导作用。物流专业涉及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点多,涉及面广。理论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物流基础课程,如《现代物流概论》、《仓储实务与管理》、《物流客户服务》、《物流配送》、《国际货论与实务》等;另一类是专业课程,如“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推销技术实务》、《仓储实务与管理》、《市场调查、预测与决策》、《商超经营管理实务》等。第一学年以物流基础知识教学为主,第二学年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这样,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面向不同专业方向的综合理论知识体系。同时采用分层次、针对性教学,对学习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兴趣小组等形式单独上课辅导。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改变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枯燥方法,而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课堂演示、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仿真实验等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介绍物流设备,就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如对某些热点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物流企业,了解和操作物流设备设施,现场观摩物流过程。

2.2 实践课程教学

实践课程教学是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学的重点,这是由中职学校及物流专业的特殊性造成的。中职物流教育的切入点是培养物流企业的“蓝领”。通过先易后难,层层推进,逐步提高的实践课程,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实践课程教学也是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学的难点。首先,物流教学内容广泛,涉及物流设备设施种类繁多,购置需要大量资金,占用较大场地,但教学利用率较低,维护成本较高,因此一般学校难以配备成套设备设施;其次,教师队伍中以理论型教师为主,缺少熟练掌握运输、仓储、装卸等具体操作的专业实践教师;第三,各校实践课程教材差异较大,独立编写力量不足,缺乏配套的实践教材;第四,真正能够接受学生实训的企业不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针对以上难点,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课程建设:

2.2.1 加快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训软硬件系统

篇6

一、课程的定位

现代物流业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的一体化,而供应链的一体化又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国务院出台的规划措施中,明确指出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推进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因此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人才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急切需求。我走访了多家生产、服务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和岗位标准调研。通过调研,我发现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何种岗位、何种层次的工作,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贯穿其中。因此我认为《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课程,课程立足于物流岗位群,主要面向从事物流业务的基层管理者,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和管理物流信息的基本能力,以适应物流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对人才的需要。

在高职三年制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物流信息技术》应开设在第四学期,是一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其前导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物流管理基础》《管理学基础》,这些课程为《物流信息技术》的顺利学习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与其相关的课程有《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岗位专用能力培养课程,它们一起为后续的实训、实践类课程提供了支撑作用。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

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校企多方合作开发,根据物流企业的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置项目,本着服务地方物流企业的宗旨安排教学内容。同时打破了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和顺序,依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典型业务流程(工作过程),根据工作任务进行课程项目设计,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在做中学、做中教。

2.设计思路

通过人才市场和岗位标准调研,我们了解了物流岗位群所需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确定了本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主要培养学生采集、处理、应用、管理物流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成为“厚基础、精技能、高素质”的物流专门人才。

根据课程能力要求,分解物流信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时,要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通过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实现课程内容设计,确定学习情境,实施项目教学。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征求合作企业意见,制定课程标准,进行课程设计和单元设计,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

三、课程内容选取与安排

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依据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以工作任务为线索,适应项目课程教学组织的要求。依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把课程主要内容分为业务操作层和管理规划层两个层面。

在业务操作层,以物流信息的数据流动形式为主线,依据物流活动中管理者对信息的采集、传输、跟踪、加工和存储设置相应的教学单元,采取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在管理规划层设计的教学单元为: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认知、物流信息系统调查分析、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设计、物流信息系统实施管理。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学会采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能够简单地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为从优秀员工晋升为职业经理打好基础。

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建立了“4+1”实践教学体系,由四个单项岗位工作技能和一项综合技能实训组成,四个单项岗位技能即指从企业真实情景中提炼的仓储技能实训、运输技能实训、配送技能实训和客服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即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实训,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的操作水平直接与工作岗位对接。

四、教学模式方法及考核评价

1.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时采用“校企合作、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利用校企合作单位真实化项目和工作任务开展教学,达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教学方法

在实施项目教学时,采用“导、教、学、做、评、总结”的教学过程,由教师引入工作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视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在理论知识传授上一般采用案例教学法,我们准备了充分的案例引导学生情境学习、趣味学习。在实践教学环节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针对每个任务下达任务单、任务描述,展示任务步骤,并配有实训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时要提交实践报告。

3.考核评价

学生评价采用分层式考核方式,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各占50%。其中过程性评价由分项目考核和其他日常考核组成,项目考核成绩就是四项工作任务的成绩。在重视技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理论学习,终结性评价由理论考核和综合技能项目考核组成,各占20%和30%。

随着我国物流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变革很快,很多企业适时地采用物流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自身竞争力。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一定要紧跟行业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篇7

个人业绩工作总结范文大全(一):

XX,男,预备党员,一名物流学院普通的专职教师。我于20xx年6月毕业于北京科技职业学院7月参加工作至今,我的工作表现一向坚持稳定,在现代物流学院负责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室的日常教学工作,我在物流公司的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好的锻炼机会,丰富了我的阅历,开阔了我的眼界,并促使我不断努力学习,掌握最新的物流知识,为我在物流实验室的工作供给了良好的基矗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院职工的配合下,将我物流学院实验室的工作短短的八个月推上一个新台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下头,我重点就物流实验室工作期间所构成工作思路及完成的工作,做总结如下。

一、开展工作情景

我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评估开展的,按照领导安排,我主要职责是实验室的管理包括日常的安全和实验室的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以及物流学院05级校设本科7个班和05高职3个班的物流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此外还有搞好相关服务。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一向以来,自我能够进取参院里政治理论学习,除此之外,我还结合自我的业务工作,阅读了有关物流方面的书籍,如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配送管理、会计学等书籍每周末都到北京去参加物流课程的培训。在工作中还坚持向实践学习,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在实践中逐步丰富自我的业务本事,提高自身素质,为提高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物流实训教学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实操是目的,实操是前提,没有良好的实操技能,就失去了教学工作的价值和作用,而我们物流学院的现实是没有实操得场地要把实训课程拿到课堂上来讲,这样给我们的教学工作赠加了很大的难度,我始终坚持工作就是物流实际工作的观念,以一切使学生学会一切满足教学为标准,以一切贴近实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实际工作中我做到忠于职守,一丝不苟,进取认真,任劳任怨,随叫随到,从不讲价钱,为了能设计出让学生看的到听的懂学的会的实训课程有多少个通宵的夜晚,连我自我都记不清了。但当我看到规范有序的教学工作能为学生能带去物流实用的实训课程训练时,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在履行岗位职责方面,根据上级提出的要求,我进取探索物流实训教学的新模式,对历年来我院的理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经验进行总结。对物流实训课程的设置和安排进行创新。

二、取得业绩

(一)设计出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物流实训流程

我们物流学院以前没有开设过实训课程,以前我们其他的专业也没有成熟的经验给我们借鉴。在院长的带领下我们在实践经验缺乏,课程设置经验不足的情景下,我们物流实验室在院长地带领下对物流实训课程流程创新,并绘制成图表有运输功能说明1张、运输实训流程1张、仓储功能说明1张、仓储实训流程1张和综合实训1张。丰富了教学能容提高了教学工作质量,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完成各项基本教学材料的编写

实验室刚刚建立能够说是什么都不健全,我们完成了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归档,共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具体的岗位要求15项相关材料。

根据洛捷斯特的两套软件:1、运输管理系统;2、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的2008版实训大纲的修改,和2008版的实训指导书的编写。新版的地实训指导书按照供应链管理功能设计由16个实训项目和来源于企业的20个实际问题场景组成。其中我个人完成了仓储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和20个情景的设计。

三、教研教改

随着我校“三、三方略”的实施,加之10月面临着评估

能够预料我们物流学院的实验室工作将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我们的工作不能来一点虚的每一个地方都要经得起专家和领导的检查。在我们明确了物流实训教学的方向和高职的特点的基础上我们的实训目标是物流作业、管理的一线技术人员。为此我们将实施“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在课时允许的范围内将实训的项目分类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需求调成组合贴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资料和学习方式。

在新版的实训报告的设计上得到了院里领导的大力支持。在5月30日的市教委的市级师范实训基地的检查中得到了市教委专家组的好评。在同专家交流的过程中提到物流的实训报告不能在按照着理工科的常规的实验报告的形式和模式。要设计和创新出贴合物流实训要求的实训报告,这点得到了专家的认同。这个也是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四、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我的工作的阶段性的概括和总结,我的工作的成绩的取得绝非是我一个就能做到的还有很多帮忙和协助我的人。今后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去做,期望领导能给我明白方向、批评指正。总之,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学校的“三、三方略”。爱岗敬业,求真、求实、求新。

个人业绩工作总结范文大全(二):

本人于200x年x月毕业于*****大学xx-xx专业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200x年x月被聘任为助理工程师职务。毕业至今,一向在xx-x工程咨询科技公司xx从事工程咨询工作,主要从事工程项目提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等编制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在上级领导下,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成熟。我把政治上追求与现实中工作结合起来,我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从朴素、直观认识在学习、工作中日益上升到自觉、理性的高度,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在工作中用理论知识武装自我的头脑,指导实践,科学地研究、思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自我能够与团体共同提高。在日常工作中能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任务,服从领导的安排,认真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同事和睦相处。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自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到实际工作当中,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主要工作业绩总结如下:

1.参加编制xx市教育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贴合项目要求。

2.独立编制*****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大中型沼气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专家评审。

3.参加编制*****房地产开发有限职责公司xx-x宾馆、综合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经过专家评审。

4.参加编制*****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专家评审。

5.独立编制*****农产品有限公司农副产品深加工残余物及其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项目可行性报告,经过专家评审。

自任助工以来,经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本人在工程项目立项、可行、节能研究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很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工作细心认真,职责心极强,深得公司领导的好评,为公司蓬勃发展做出了的巨大

的贡献,完全具备了一名工程师的应有本事、素质和条件。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今后会不断总结经验,改善不足,并不断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努力拼搏,勇敢开拓,再铸辉煌,为工程咨询事业灿烂的明天和完美的未来而奉献毕生精力。

个人业绩工作总结范文大全(三):

本人XXX,xxxx年4月毕业于XX大学XX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研究所,从事结构工程理论研究与检测工作。xxxx年12月获得建筑工程检测工程师资格,xxxx年1月受聘。

自聘任工程师以来,主要从事建筑物检测鉴定及相关科研开发工作,共负责完成100余项工程,效果良好,无一受到投诉,任职三年来,获得省科技奖和省建工集团科技奖各1项。现将专业技术成果总结如下:

一、主持或主要参加80多项结构检测试验

任职以来,本人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了80余项结构检测试验,获得了委托方、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好评,典型工程有:

二、主持完成20多项路桥检测试验

XX年XX月,主持完成XXXX软土地基监测:占地21万多平方米,地质条件复杂。经过测试软土地基的分层沉降、XXX等技术指标控制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为甲方节省100多天的工期,受到甲方的好评。

XX年XX月,在XXXX挡墙(坍塌)检测鉴定工程中,采用探地雷达测试了西枝江挡墙沿线的河床深度,发现XXXX现象,经过综合分析,得出了挡墙坍塌主要是由于河水的冲刷作用使挡墙墙前土体产生很多流失,从而导致抵抗挡墙滑移的被动土压力显著减小而造成的。这一结论为该工程的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供给了重要依据。

三、科研和规范编制工作

在规范编制方面,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XXX所主要负责的广东省标准《XX检测技术标准》和《XX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正在紧张的编制过程中,本人作为这两部标准的主要参加人为标准编制提出了哪些建设性意见为两部标准的编制作出了贡献。

xxxx年1月至今,本人作为主编单位的主要人员之一参加了广东省标准《XXXX检测鉴定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主要负责“XX安全性鉴定”和“XXX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方法”等2个章节资料的编写工作,参与“XXX”等章节资料的编写工作。目前编制组已经召开了5次工作会议,这一规范已经完成了征求意见稿的征求意见工作。

四、与参加继续教育

五、指导和培养新人

指导XXX、XXX助理工程师等人进行XX检测操作、XX试验操作等技术工作;指导本科毕业生XXX硕士研究生XXX等人进行XX检测、计算分析以及鉴定报告编写等技术工作;指导硕士研究生XXX、XXX等人进行建筑地基基础检测鉴定工作;以上人员目前已能独立完成工作,成为该岗位上的能手。

六、参与部门检测管理工作

七、结束语

篇8

二、课堂教学方式的完善

应用型物流管理教学具备理论和实践务必紧紧相连的特性,物流管理课程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加强课程理论教学的完整性以及系统性,把单调的理论教学课堂模式,转变成理论教学之后,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开展模拟实训,最后再进行创新性和综合实践,从而让实践教学模式得到全面发展。首先,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围绕着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加强课程理论教学的完整性以及系统性,把系统观点当做准则,经过各个各样教学因素整合,借此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借由创新教学设计和环境构成,把教学体系和学生能力培养有机的融合起来,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项目将是课程教学的载体。其次,案例教学方法,案例全程分析教学方式同一般意义的简单案例分析有一定的差别,全程案例教学注重三门课程里一起对物流案例进行规划,这样可以有效的规避重复内容出现。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把手教学,帮助学生把案例和实际进行结合。最后,物流管理现场教学方式。课程群不单单是仅限于组织学生对企业或者是福利人员直接沟通,更重要的让学生到现场实践或者调研,在当场给予指点,让学生对于现场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老师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有助于学生实践学习质量的提升。

篇9

(Inner Mongolia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s and Electronic,Hohhot 010070,China)

摘要: 本文提出了高职骨干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并在参考国内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骨干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初步构想。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provis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backbone colleges, and proposes preliminary ideas on practice bases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nside and outside of higher vocational backbone colleges, on the basis of referring to the experience o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the domestic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高职骨干院校 物流管理专业 教学 改革 构想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backbone colleges;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teaching; reform;idea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279-02

0引言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已经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应用型人才,并且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许多高职院校也总结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其他同类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高职骨干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初步探索性设想。

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1.1 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骨干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经过和一些物流企业的交流,结合其他高校的调查,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主要表现在:毕业生能零距离就业,即能“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一要综合素质较高,二要专业技能较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尤为重要。另外,企业普遍欢迎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市场拓展能力的人才。总之,高职骨干院校应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本文认为高职骨干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实现培养目标同社会需求的统一,专业教学同社会实践的统一,学生学习同就业的统一。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熟悉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了解物流企业各业务环节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进行货运的从业能力与从事企业物流基础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该培养目标在人才类别上定位于应用性人才;在服务范围上定位于区域经济建设;在服务层次上定位于基层一线。

1.2 课程设置因为物流是由物资、商业、运输、储运等很多行业、部门与产业构成的社会化服务的一个整体,现代物流管理设计多种新技术如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在三年的时间中高职教育是不能够完成职业和行业高度相关的所有要求的。因此,必须要依据企业所需的物流人才层次,依据本地区的行业格局,确定相应的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包括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

1.2.1 首先,明确专业定位,培养物流急需人才物流行业的产业链较长,涵盖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全过程,管理相对复杂。我们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物流急需人才。从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今后学生可能从事以下行业方面的工作,其适合程度见表1。

以物流最常见的工作岗位技能为着眼点,今后学生可能从事的岗位有:仓管员、采购员、配送员、信息员、销售员、作业层主管。

1.2.2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把好关坚持“一个主线”,既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又要训练学生专业技能,使他们经过三年学习与实训,由学生转变为准专业员工。高职骨干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线应是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在物流管理专业方向上,课程性质定位可以为:侧重商务,掌握技术。课程内容应立足静态物流(存储),切入商务环节(采购、销售),渗透转移环节(运输、速递、配送),叠加整理环节(拆拼、分拨)。物流管理专业整体课程可以实施“三阶段教学法”,它的基本内容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一个学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第二阶段,用两个学期进行综合素质提升;第三阶段,用三个学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具体在物流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方面,知识包含: “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物流企业管理、管理学、经济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从事配货、流通加工、货运、储存、运输、装卸的物流业务活动的知识;掌握物流成本计算的相关知识;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法律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基础、心理学、市场营销等。能力包含和专业相关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与基本技能,如:物流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相辅相成,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中两个缺一不可,合格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必须两者兼备。综合素质能力主要体现人才的综合能力,在对人才质量进行评价时,综合素质能力是主要标准,综合素质能力同时是专业特色的一个重要标志。综合素质能力包含:方法能力,也就是知识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与不断创新能力;社会能力,也就是计算机应用、人际关系协作、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2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反复实训的基础上,因此加快建立设备设施先进,软件配套完善的实训室及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和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骨干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重视“能力培养”,全方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

2.1 建立实训基地的政策理论依据教育部于2006年底出台了教高[2006]16号文件,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强调了当前高职骨干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高职教育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习)基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全面、可行的指导性意见。这个文件表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是培养企业一线应用型与操作型的职业人才,所以,加强实践教学,着力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骨干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关键。

2.2 全国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经验从全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来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2.2.1 物流企业岗位认知阶段: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选择企业组织学生参观,聘请企业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专业认知讲座,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和岗位要求,了解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激发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2.2.2 课程实践:本阶段实训是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阶段,包括课程实践和专项实训。

课程实践是根据每门课程中实践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的。如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包括商品的入库作业、商品的出库作业、库存控制的单据和报表、仓储设备设施的使用等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物流设备实训室完成。再如配送管理实务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包括编制配货计划、配送中心的进货、装卸搬运、定单处理、拣货、补货、退货处理等实践能力的培养。专项实训指的是在学生在校内学习的每学期中的独立实训周,对专业实践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是在课程实训的基础上,将企业的相关工作业务结合起来,设计出仿真的环境,学生在此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工作。该专业的专项实训包括:仓储、装卸实训、配送实务实训、物流信息系统实训、ERP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第三方物流实训等。

2.2.3 专业实训:专业实训主要在企业通过顶岗实习完成专业实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进而实现职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教学环节的组织方面,在完成某一个能力模块或者几个能力模块的学习之后,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间为半年。也有的学校,如深圳大学,和一些政府机构合作(如铁路局),开办了校外驻勤机构,学生在每年特定的业务繁忙时(如春运时节、法定长假期间)去实地顶岗,即解决了用人单位的临时性用人之急,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3 高职骨干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构想

2.3.1 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物流管理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密切联系实际。鉴于目前我区成熟的上规模的物流企业较少,学生顶岗实习完成较为困难,为了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我校应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在学校内的物流实训室进行仿真模拟学习。参照其他成熟高职骨干院校的实验室建设经验,结合信管系的管理专业特点,加强管理专业设备实训室的建设,如物流类的仓储设备、分拣系统、各种搬运、装卸机械、包装机械等、物流信息系统实训室、ERP实训室等。

2.3.2 与物流企业联合开办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了弥补校内实训基地联系实际的不足,我们还可采取广泛联系区内的物流企业(如佳运物流、惠丰堂、铁通物流)进行协商洽谈,走出校门,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多家物流企业联合开办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课程综合实习、顶岗实习、就业提供保障。经常带领学生到各类物流企业去参观、考察、学习,培养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

2.3.3 加强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几年来,高职骨干院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一些专业学科方面取得了好的成效。在物流管理专业,可以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与企业建立订单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按企业的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并进行教学安排,企业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和进行实践指导,企业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学生有半年或一年在企业工作的时间。这种合作可以改善教学的软硬件条件,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物流行业最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及物流信息系统,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丛红奇,徐彦.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设想.辽宁高职学报[J].2007(3).

[2]韦克俭,覃扬彬,苏波辉.积极建立物流实训基地大力培养物流急需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探讨之一.商场现代化[J].2007(7).

[3]王薇薇.物流管理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7(3).

篇10

一、短学期实践教学是攺革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上海海洋大学围绕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能力和本专业社会、行业的发展趋势的认知有明显提高,在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申报,学生参加用人单位的实习並获得用人单位好评率明显提高,大多数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期短,上手快,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提高我校就业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作者曾多次主持本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收到了不少的启迪,下面就结合上海海洋大学短学期实际从企业专家讲座、社会实习、实验实训室实训、学生总结交流互动等实践教学方法、实训教学考核创新等四方面谈几点体会,供相关专业的人员参考。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和体会

(一)聘请企业高层管理者、行业内专家参于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创新

短学期实践教学的关键是要有创新内容。上海海洋大学短学期实践教学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与企业,在两周的短学期实践教学时间里聘请企业高层管理者和行业内的专家参于实践教学,给学生作企业实务的报告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热点,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于学生互动相关热点问题,结合专业背景由企业出项目学生参于做课题。这些实践教学的创新极大的调动企业、学校、学生的积极性,产生的效果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没有的。

(二)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观考察上海的知名企业,从社会实习中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

短学期实践教学中我们每期组织学生帶着理论知识的基础,去参观考察上海的相关知名企业,如上海大众海车企业、宝钢集团、可口可乐公司、嘉定集成农业、苏州产业园区等,通过考察这些企业的运作、现场、企业发展、行业特征、企业管理介绍等,极大的开宽学生的社会实践视野,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得到非常好的结合。

(三)建设高质量的实验实训室,为学生短学期实验室实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实践教学的投入不断加大,新的实训室不断增加,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硬件平台逐步改善。在实验实训室建设时,本人的体会是:必须认真、细致的调研、规划,合理的购置设备,充分考虑实验实训室的系列性、先进性、多项性(多专业、多学科)和实用性,在有限的建设费用内,避免设施重复建设、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建设的实训室应能达到:让学生尽可能多受到实践训练,接受到更新的知识,学到更实用的技术。例如,我校物流系目前物流模拟设备方面,已具有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物流立体仓储、现代化的物流传输设备、常规的运输车辆、仓库短途搬运设备以及一整套电子商务软件模拟系统和仓库监控设备的实训设备,实训设备已形成系列且利用率极高。每学期担负着物流管理专业、食品物流专业的学生实训教学任务。同时,每年完成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任务。

(四)学生总结交流互动等实践教学方法、实施完善的考核制度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