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大班剪纸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3-07 03:50: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班剪纸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班剪纸教案

篇1

一、设计思想:

中国民间剪纸是民间文化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广阔、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远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而据史书可考,南京剪纸明代已流传民间300多年。这节课它能使学生左右手并用、手脑结合,它能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提高左右半脑的灵活性,提高孩子们的专心致志的能力,对文化课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南京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南京剪纸艺术已经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南京剪纸除门笺是刀刻的,多数用剪刀剪成。艺人们以剪,不需底稿,手随心运,有如“一笔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造型以弧线为主,流畅优美,柔中见刚,作品具有韵律感、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而南京剪纸的艺术特点为“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如喜花之类,大都在特定的花纹外廓内,围绕主题,根据内容需要,填满散花散叶,和谐地构成完整的图案,显得美满充实,喜气洋洋,含意丰富。剪纸的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剪纸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剪纸艺术比较陌生,虽然拥有熟练运用剪刀的 经验,但他们对剪纸的点、线、面相连的变现方法依然难以适应。并且在小学美术中加强剪纸艺术的欣赏和学习,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对剪纸的学习和了解,而是通过这个窗口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树立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加强剪纸艺术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

四、 教学策略:

(1)学生初步学习剪纸技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剪纸艺术

的欣赏教学。通过欣赏使学生理解有一种特有的表现规律,能够事半功倍,是一种适合表现的捷径。剪纸的构成大多采用对称和多摺的手法,容易变现对称构图出现较繁杂的图案。

(2)让学生正确读懂剪纸的艺术语言。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月牙”和“锯齿”的剪法和正确的运用,如在剪公鸡时,就可以用“锯齿”来表达公鸡的羽毛。

五、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学生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动一动进行剪纸练习,学习剪纸的简单剪刻技法和创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激发名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摸索简直小窍门,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表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剪纸在设计和剪刻时要注意线线相连、面面相连。

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一看

l、教师出示南京剪纸作品。

“同学们,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要到来的时候,家家张灯结彩,十分热闹,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出示简直图片

“对!他们在剪窗花,窗花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一种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在节日期间用彩色剪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出示课题:剪纸

(二)新授

出示图片

请学生欣赏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请同学讨论剪纸的题材种类。

种类:

1、贴在窗户上——窗花

2、贴在门上——门签

3、用于喜庆——喜花

4、用来祭祀——祭纸

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其中江南剪纸中属南京剪纸最有特点。南京剪纸除门笺是刀刻的,多数用剪刀剪成。艺人们以剪,不需底稿,手随心运,有如“一笔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造型以弧线为主,流畅优美,柔中见刚,作品具有韵律感、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

出示南方南京剪纸和北方的陕北剪纸

1、象征吉祥的团花

2、表达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剪纸——风俗剪纸

3、北京奥运会福娃剪纸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可以分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相同点:纹样相聚,造型生动

不同点:陕北剪纸粗普豪放,单纯,南京剪纸华丽,工整。

总之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

简练概括,夸张传神

善用比喻,寓意谐音

构思大胆,幽默取巧

富于装饰,印物赋形

出示有特点的两幅作品让同学比一比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阴剪”是一块为主,把造型的线剪去。阴剪的线是线线相断,阴剪是把形剪空,称为负形。

阳剪”,是一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阳剪的线是线线相连。阳剪是把形留住,形以外的剪去,称为正形。

综合法:一幅好的剪纸作品,大多采用阴剪和阳剪结合的办法来进行艺术处理。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出示不同的剪纸作品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第17课 剪纸

篇2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在建筑施工中,一些大跨度、大截面梁高大模板工程使用越来越频繁。由于建筑施工各方主体安全监管不到位,施工中模板支撑系统倒塌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严重威胁到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作为工程建设的五大责任主体之一,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在施工中进行积极履行监理职责,认真贯彻执行规范和有关规定,监督施工单位实施,不断提高监理水平,确保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安全。

1工程概况

某桥梁工程主线跨线桥长度为970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现浇箱梁,箱梁梁高1.8~3.1m,桥梁的标准跨径为35m,其间采用圆弧过渡。跨线桥双幅布置,单幅8联共计16联箱梁,箱梁混凝土全部采用现场浇筑完成。模板采用竹胶板模,全部在现场制作、安装。侧模、底模由竹胶板方木、方木托梁形成。施工搭设排架采用WDJ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搭设区域为箱梁全宽顺桥范围内搭设,排架搭设高度约为3~9m。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该现浇箱梁模板工程为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体系。

2高大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多发生在预压加载或卸载期间、荷载转移期间、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期间、支架拆除期间,即在荷载或承载能力发生变化时为其事故高发期。

(1)架体或其杆件、节点实际受到的荷载作用超过了其实际具有的承载能力、特别是稳定承载能力。

(2)支架产品质量不合格。支架材料进场,未按规定进行验收;市场供应的钢管和扣件材料质量低劣,钢管弯曲、变形、绣蚀、裂痕、丝芽不完整等。

(3)施工组织方案不完善。如支架设计方案缺乏针对性;未实地勘测地基承载力;专项施工方案未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编制。

(4)支架基础处理未达标准要求。未对地基承载力进行确认,回填土密实度未达到要求;支架基础混凝土浇筑厚度不足,养护不到位。

(5)现场搭设存在质量误差。支架搭设、拆除施工未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执行;立杆间距、水平杆、斜杆、门洞处设置、连墙件拉结措施等未按方案设置。

(6)施工单位管理不到位。施工管理混乱,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不全;搭设人员无上岗操作证;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前未对搭设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7)监理现场监管不力。施工单位未报送专项施工方案或未按专项方案施工,未及时制止施工或向有关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施工单位质量和保证体系不全,管理不到位。

(8)综合影响原因。从原材料、方案设计、搭设质量、现场管理等多方面不合格,都将可能引起模板支撑架坍塌事故的发生。

3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前的安全监理措施

(1)组建合格的项目监理机构。由于高大模板具有超高、超重及大跨度等特点,在组建监理机构时,应根据其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完善现场各项监理制度,保证各专业监理人员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2)熟悉图纸、学习规范。为预防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保证施工安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制定了《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并于2009年10月26日组织印发。《导则》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定义、方案管理、验收管理、施工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均作了相关规定。监理从业者都应认真学习《导则》和相关规范,熟悉施工安装图图纸,明确重点控制部位及监理责任。

篇3

一、问题的提出与出路

1.问题的提出:高职学生大班英语听说教学的困惑

本研究报告的立足点是非英语专业,但希冀通过非英语专业听说课导入游戏教学来审视整个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现状。因此,在行文中我们将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整体予以关注,以揭示所讨论问题的普通性,并提出相对可行的解决办法。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几个普遍现象:

现象一:传统教学。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与陈旧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继续深造“哑巴英语”。很多高职英语教师都是本科院校毕业的,很容易把本科的一套教学理念直接搬到高职课堂上来。忽视了本科生与高职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情感与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吃力。教师过高的预期值与学生偏低的执行力,使师生之间总觉得有所缺失,找不到积极的情感联系。很多教师要么容易把听说课上成精读,要么干脆不上听说只上精读。

现象二:“哑巴英语”。长期的应试教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只会看、不会说,重应试、轻应用的“哑巴英语”“人才”。非英语专业招收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不扎实,对英语学习表现出兴趣不高、焦虑、自卑、甚至抵触的心理。很多学生对英语感到惧怕、灰心、绝望,总觉得学英语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现象三:大班教学。高职扩招直接导致公共英语课堂的膨胀。公共英语作为基础课,面临的教学对象是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一两百人的巨型班级。中国传统小班外语教学方式受到了现实的冲击,在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中显得不合时宜。

2.问题的出路

以上三个现象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都具有普遍性及不可回避性。对于第一、二个现象,有必要重新回顾语言的功能和语言教学的目的。韩礼德提出语言的7种功能,它们是工具功能(instrumental)、控制功能(regulatory)、表达功能(representational)、交互功能(interactional)、自指功能(personal)、教导功能(heuristic)和想象功能(imaginative)。(胡壮麟, 2002:8)英语教学的最终沦为应试的工具,相信这是韩礼德没有想到的。在语言学教学中,语言是一系列的技能……而语言教学的目标则是为了让一个人掌握一门语言。(胡壮麟, 2002:277)我们重新明确学习语言的目的和功能是必要的,这将时时提醒我们在教学当中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偏离了正确的教学的方向。当前听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又急待解决,我们必须解决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学生不愿说、不敢说这个关键问题。我们提出把游戏导入听说课堂,是希望借助游戏的轻松愉快的特点重新点燃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因为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游戏英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通过游戏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思考》(李洁洁)中已有详细论述,在此不再赘言。

对于第三个现象,我们应该停止发表学生人数太多、教学资源太少、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听说教学等诸如此类的负面言论。大班教学是新时期对英语教学提出的一个难题,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它、分析它、解决它。把游戏引入英语课堂不仅能缓解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而且能缓解当前师生相互抱怨、相互指责的非积极的教学关系,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为有效的英语听说教学开设一片新的天地。

二、英语游戏的应用设计

1.明确游戏的目的性

(1)弱化负面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当我们问起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看法时,他们的答案与托尼・布赞的调查令人惊奇地相似。他说:“在我调查人们对‘学习’一词的30年里,出现了10个主要的词语或概念,它们是:枯燥、考试、家庭作业、浪费时间、惩罚、毫不相干、关晚学、‘令人厌恶’、憎恨、恐惧。”学习者内心对学习目标、对自己甚至是对教师的不认可均会直接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意识到,动机是决定学生是否愿意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Nunan,1999)Jo McDonough, Christopher Shaw, 2004:9)因此,弱化、减少乃至消除学生在英语听说心理上习惯性的负面影响是英语游戏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情感的转移需要正确有效的引导,游戏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趣味性及其所营造的轻松的氛围。英语游戏应根据游戏对象游戏的心理和实际能力进行设计。游戏的趣味性,可行性和竞争性,分别让学生感觉“我想玩”、“我能做”和“我要赢”,从而可以使学生忽视英语听说的难度以及暂时忘记过去学习中的不愉快经历,实现负面情感的弱化过程,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有效地达到完成游戏的目的上,英语作为游戏必需的工具已经退为辅助的工具和手段。

(2)显性游戏目标与隐性教学目标的融合

游戏的目标是公开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隐藏不露的。游戏目标应该简单而直白,以便让学生迅速理解、接受并朝着该方向努力,有助于在短时间内开始组织、开展游戏以及保证游戏的有效进行。教学目标应该一直在教师的内心保持清晰的图象,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教学内容都要紧紧围绕着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这一目标展开,并在课堂方向发生偏移时提醒教师及时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不强调教学目标也是为了使学生忘却“学习的痛苦”。游戏是教学的载体,游戏的目标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显性游戏目标与隐性教学目标两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2.确保全体的有效参与性

在教学时间、教学资源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最普遍、最有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大班对英语听说教学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巨大的挑战。“一节较好的口语课,应该是学习者讲的多,机会均等,动机很高,语用也较为得体”。(Ur,1996:120)。游戏的设计会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能让全班,例如七十个学生同时动起来,同时参与到以游戏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当中来?经过实践证明,分组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当七十个学生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同时完成或争相最有效地完成英语游戏时,教师的工作强度与学生的学习受益面在此可以找到较好的平衡点。游戏的完成或胜利往往是团队共同合作的结果,而个人也会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全体学生真实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还为团队精神的建设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把握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英语听说大班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游戏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相应制定好不止一个的后备方案。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机动性,这对教师本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职业技能持续性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4.正视师生身份的转变

学生的工作不再是学习而是游戏,他们会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学习。学生不再是观望者、被动接受者,而是表演者、主动参与者。教师的工作不再是教学而是设计和组织游戏,他们会在游戏的过程中融入教学。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者,还是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协助者和促进者。注意我们把教师定位为学习而不是教学的参与者,是为了调整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师生处于更为平等的地位时,游戏产生的效果会更好。

三、游戏教学实践案例

案例一

游戏名称:LOOK UP AND SAY(抬头说)

班级人数:70

教学目标:培养听说能力,逐渐摆脱对课本的依赖性,树立开口的信心,学习交谈的礼仪

教材内容:Unit 15 I’m going to see a musical: 2. CONVERSATION Talking about plans

游戏时间:10分钟

游戏规则:看书时坚决不开口;开口时坚决不看书。(游戏结束后邀请志愿者进行脱稿角色扮演。)

游戏内容:第一步: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组14人,围着书桌形成面对面站成AB两排, A1与对面的B1练习对话内容,其余同。要求低头看一句,抬头说一句。(图1)

第一组 A1 A2 A3 A4 A5 A6 A7

B1 B2 B3B4 B5 B6 B7

(图1)

对话结束后,顺时针方向转动队伍,重复刚才的对话,但是练习对象发生了改变, B1与B2进行练习。(图2)如此类推,直至游戏时间到了为止。

第一组 B1 A1 A2 A3 A4 A5 A6B2 B3 B4 B5 B6 B7 A7(图2)

第二步:邀请两到三对志愿者上台进行脱稿角色扮演。经过10分钟的重复练习,一般他们都能脱口而出,全班同学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背书原来这么简单。

第三步:表扬全体学生的配合度与参与积极性,肯定表现优秀的个体学生,纠正普遍的发音错误。

常见问题:少数学生看书照读;队伍不能及时转动;一些学生对话时看着天花板、地板或其他地方,没有目光交流;个别学生发音错误;桌椅靠墙影响队伍转动。

解决方法:教师在游戏期间必须来回巡视,提醒学生遵守游戏规则;提示小组及时转换练习对象;上前示范交际礼仪,暗示表达尊重诚恳的态度;纠正学生发音;改变练习的方式,如下所述。

后备方案:学生自发就近组成4至6人的练习小组进行LOOK UP AND SAY的练习;全班男女同学分成两组集体进行LOOK UP AND SAY的练习;对于成绩较好的班级可采取练习后以模仿自编对话的形式进行表演。

案例二

游戏名称:JUST REPEAT(拷贝不走样)

班级人数:70

教学目标:培养听说能力,巩固语法知识,激发记忆力,培养团队配合度与组织策划能力

教材内容:虚拟语气例句、幽默小故事

游戏时间:20分钟

游戏规则:头脑记忆。最快最准确把英语素材传到最后一人的小组优胜。

游戏内容:第一步:把全班分为竖行七组,每组十人。(图3)

第一组 ……第七组

(图3)第二步:由A1至G1七位同学读出本组的句子和故事,教师出示答案,决定胜负。

第三步:总结虚拟语气的用法及其在口语中的使用。

常见问题:由于人数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时候会出现传话速度缓慢导致部分同学处于等待状态的情况;个别学生偷偷使用纸笔帮助记忆;学生为了赢得比赛中途会自发采取调整座位的策略使长处不同的队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解决方法:可以把竖行再进行切割成更小的小组;和悦告知学生其作弊行为有可能导致整个团队的失败;鼓励学生自我发现自我管理。

后备方案:尝试增加游戏的难度,把句子改为幽默小故事。效果甚至比拷贝句子更理想,学生的兴趣浓郁,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复述能力,极大地增强了说英语的自信心。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决定惩罚赢得比赛的小组,要求正确写出“早知道就不赢了。”的英文句子,或表演一个英文节目。对于逆向的惩罚学生们表现得很宽容,也积极配合,因为他们已经乐于使用英语了。

案例三

游戏名称:the best interpretor(最佳口译)

班级人数:70

教学目标:培养听说能力,英汉口译能力,掌握不依赖母语和字典进行英语表达的方法,学习耐心认真地聆听并了解如何鼓励对方继续说地技巧

教材内容:(学生自定)

游戏时间:15分钟

游戏规则:Less is more.用有限的词汇口头互译复杂的内容。

游戏内容:第一步:Brainstorm集体讨论如何不借助母语和字典表达抽象的单词?如何鼓励对方继续交谈?并把讨论结果写在白板上(不管结果如何荒谬);教师补充更多的方法和技巧。并提醒大家把这些方法和技巧运用到以下的游戏中去。

第二步:全班分为7小组,每组10人围圈练习。A说中文,B说英文。 A同时向自己左手边的B用中文讲述一个不少于五句话的真实或虚构的小故事,B把听到的故事用英文口头翻译给旁边下一个A听,A再用中文把听到的故事口头翻译成中文传给B,如此类推。

第一组 AB AB AB AB AB BABA BA BA BA(图1)

第三步:中途暂停游戏,请其中两到三名A学生用英文复述他们刚刚听到的最新的故事。

第四步:继续游戏。这回A讲英文,B讲中文。

第五步:停止游戏,请其中两到三名B学生用英文复述他们刚刚听到的最新的故事。

第六步:点评游戏,强调Less is more.让学生知道词汇量有限并不能阻碍意愿的表达。

提示5个W有助于把故事描述得更完整。

常见问题:翻译过程中遇到新单词的困扰,轻易求助于母语。

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换简单易懂的词、句去表达同样的概念和想法,鼓励学生采用举例、对比、肢体语言和周围的一切资源(字典除外)帮助自己进行表达。

后备方案:可以利用图片或一连串的单词作为辅助翻译的素材。

四、结语

提高学生英语听说应用能力是目前高职高专师生的共同愿望,我们面对着相同的难题,要解决的问题也在整个公共英语教学中带有普遍性和迫切性。我们的英语听说教学在新世纪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改革的机遇。在大班采用游戏英语是为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还原学习的快乐作出的一种初步的尝试。只有创新的英语教学,才具有长青的生命力,而只有思想的创新才会引发行动的创新。

参考文献:

[1]Jack C. Richard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Jack C. Richards, Jonathan Hull, Susan Proctor. 2001. New interchange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eacher’s Ed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Penny Ur.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4]Jo McDonough, Christopher Shaw.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ELT A Teacher’s Guid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单层大跨度、超高层的建筑随之增多,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由于建筑施工各方主体安全监管不到位,没有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施工中模板支撑失稳倒塌事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严重威胁到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人根据多年的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经验结合近年发生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就如何做好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1 扣件式钢管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原因分析

纵观全国各地形式多样的支模架坍塌事故,根据事故成因调查资料反映,以扣件式钢管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为例,支模架失稳坍塌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1 模板系统支撑材料不合格

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管及扣件达不到模板专项方案提出的要求,甚至远低于国家有关标准明确的钢管材质、重量、壁厚尺寸等规定。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定,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扣件应采用可锻铸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1.2 支撑体系三维尺寸大于施工方案

工程项目部为了节省成本投入,加之施工、监理企业对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上不够重视,现场搭设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三维尺寸往往偏大,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立杆排距超过设计值;

②大梁底两侧立杆间距偏大或未设置支撑立杆;

③步距超过计算要求。模板支撑体系三维尺寸偏大,降低了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同时使支撑体系的立杆、水平杆的负荷剧增,极易造成模板系统整体失稳。

1.3 支撑体系构造上偷工减料严重

据了解,目前建筑工地支模架搭设施工普遍以“包干制”形式存在。承包人为了减少人工及材料投入,往往会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偷工主要表现为立杆竖向接头位置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立杆加长(非顶步)未采用对接连接、水平及竖向剪刀撑连接扣件数量减少、扣件螺栓拧紧力矩不足、架体与周边结构的拉结点缺少等。减料主要表现为扫地杆、水平、竖直剪刀撑缺少或未设置、纵横向水平杆缺少一道、梁底水平小横杆缺少、梁侧穿墙螺杆间距过大等。模板系统偷工减料的行为将直接影响架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影响在高大支模架中尤为突出。

1.4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不当

在模板支撑体系按照方案要求搭设完成后,混凝土浇筑的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施工保护等也对支模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造成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

(1)柱子、梁板未分开浇筑;

(2)柱子混凝土尚未形成一定强度就进行梁板混凝土浇筑,柱脚砼压力过大造成炸模甚至整个架体失稳;

(3)梁板混凝土未对称浇筑,形成偏心荷载,造成架体失稳;

(4)混凝土集中堆放导致局部荷载超出设计荷载,造成坍塌事故;

(5)泵管未采取保护隔离措施,直接设置在架体上,振动摇晃导致扣件松动、架体失稳。

2 高大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 高大模板系统的辨识

按照住建部《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件规定,所称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体系。根据支撑体系受力模式,具体可分为排架顶部水平杆传力模式与排架顶端设置可调托座传力模式,普通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前者使用较为普及。

2.2 专项方案编制及审核管理

(1)支撑体系验算选型。方案编制前应熟悉施工图纸,对高支模区域的结构梁、板、层高等进行梳理,整理出该工程线荷载和集中荷载超大的梁,对此部分梁需按照连续三跨梁进行验算。按照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选择支撑体系,一般建筑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系统,部分特殊结构、超大梁、超大荷载结构可选用碗扣式和门式脚手架。

(2)专项方案应切实可行。方案一般由文字部分和图纸部分组成,其中文字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支模架设计范围及特点、施工部署、支撑架形式选用及设计、支模架构造要求及措施、支撑架的搭设及拆除、支撑体系检查和验收要求、模板支撑体系监测监控措施、安全管理与维护措施、质量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应急预案及各工况计算书等内容。

(3)制作模板系统节点详图。根据计算书要求采用CAD软件设计高支模搭设的平面图、剖面图、大梁支模详图及节点详图,形象直观的三维图纸,反映高支模搭设的要求和节点做法,便于指导施工。如在设计梁下立杆间距时,需要根据梁截面尺寸确定,原则大梁下立杆间距为梁截面宽度左右各外伸200mm设置(如500mm宽的梁,梁底两侧立杆间距则为900mm)。沿梁的跨度方向立杆间距根据排架设置,若梁计算不能满足可采用增设支撑立杆(要求必须设置2根)或梁的跨度方向进行加密(与排距成倍数关系)。

2.3 专项方案专家论证审查

方案编制审核完毕,施工单位集业主、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审查。论证主要针对支撑架施工荷载取值、架体布置情况、搭设参数汇总表、不同形式支撑架连接方式、与周围结构拉结、特殊部位的处理措施等进行评审,并提出方案改进意见。论证完毕后,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须对原方案进行修正完善,并再次提交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确认。

2.4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

1)支撑体系受力部分

①立杆的回填土必须夯实,无论是支承于土层还是支承于楼面的支撑立杆底部均应设底座,底部木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垫板平面尺寸除计算有特别要求外不应小于200mm×200mm;

②支撑立柱的连接必须采用对接方式,严禁采用搭接或上段立柱与下段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相邻立杆对接接头不得在同一步距内,且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对接接头中心距每步的端点中心不大于1/3步距;

③支撑立杆必须保持垂直状态,使受力状态与方案的计算相符;

篇5

幼儿园美术教材在编排体系、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材的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为幼儿的动手动脑、合作交流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也给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许多教材只能作为老师授课的依据,要使美术活动效果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老师在活动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一、“理”促进教案科学化

1.理一理活动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首要环节。如果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全面关注教学目标,从教学整体的功能出发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幼儿身心两方面发展的水平和年龄特征,创设最近发展区,围绕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如,在准备大班欣赏活动《中国年画》时,年级组的老师在理课活动中所提的目标是不一样的。(1)欣赏中国年画的造型美。(2)感知中国年画的色彩美。(3)激发幼儿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理课之前)

老师们经过讨论后,他们一致认为此活动目标采用了展开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同时目标的表述不够全面具体、详细,只注意到对中国年画形式美的欣赏,忽视了对内涵的挖掘;并且欣赏目标的内容过于笼统,教师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无法将目标真正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上。因此,这一活动目标在理课中被调整为:

(1)欣赏、感受中国年画中人物憨态可掬的造型美。

(2)欣赏、感受年画喜庆、热闹的氛围,体验其色彩美。

(3)通过对中国年画的造型美与色彩美的欣赏,了解年画的创作特点。

(4)初步理解人们寄托在中国年画中的美好愿望。(理课之后)

年轻的单丽梦老师在上完这节活动后,从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受:“理课使教学目标精炼,设置细致、明确,孩子们积极性高涨。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教学个性化得到呈现。”

2.理一理活动过程

美术活动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教学过程。因此,老师应该努力去实现 “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我园的园本美术教材通过几轮的筛选、修改和补充,已具雏形,但在教学过程上还呈静态和模式化,如果老师只按照教材去教,就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兴趣,也不利于幼儿能力的发展。美术教学开展理课活动时,老师的“做一做”“改一该”等方法能促进教材的活动过程更加合理与科学。

(1)动手做一做。在美术活动的折纸教学过程中,往往教材中的示意图是静态且抽象的,老师在理课时按照示意图折叠总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在《我来制作红绿灯》理课活动中,老师们发现在折纸时示范角度的不同,给幼儿会造成不同的理解;折叠步骤不清晰,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困难。老师在理课的过程中既是教者,也是学者,先设身处地地从幼儿角度考虑,一个一个轮流示范折纸的方法,其他的老师扮演幼儿,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直到大家都满意才能最终通过。

(2)环节改一改。幼儿园美术教材赋予我们老师有灵活处理教材的权力,这就意味着在理课时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改造处理,在全面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实际和认知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在对泥塑类教学活动进行理课时,大家将整个教学活动分解为以下几个环节:

(1)引导幼儿通过与橡皮泥等材料的接触,了解泥既柔软,又可以粘结或任意变形的性质,知道泥工板是放泥和塑造时用的,塑料刀是用来把作品修整得光滑平整的。

(2)老师要引导幼儿学习泥工的简单技法。这些技法包括搓长、团圆、拍压、捏、挖、分泥、连接、拉伸。

(3)老师引导幼儿掌握泥塑的基本规律。

(4)引导幼儿学习使用泥工的辅助材料(牙签、纽扣、木珠等)。

(5)教师应该引导儿童根据自己的或一个小组的泥工作品来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这几个环节策略来支持幼儿活动,兼顾了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的设置,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提升和迁移了幼儿的学习经验。

二、“理”增进同事之间的和谐关系

理课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教龄、工作经验、能力、兴趣都不一样,新老师、发展期的老师、成熟型的老师、骨干教师结合在一起,在大家思维的碰撞下,积极有效地讨论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提问是否艺术、师幼互动是否有效,通过不断地推敲、商榷、设计调整出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案。周勤老师是刚刚毕业的新老师,在班级开展剪纸活动过程中,她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刘香老师是骨干教师,美术学科带头人。她在帮助周勤老师梳理剪纸活动《雪花》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在剪纸顺序上,目测剪和沿轮廓剪时要注意先从大的轮廓开始剪,再剪小的细节,而折叠剪则要按照从里向外、从小到大、从细到粗、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剪;无论是目测剪、沿轮廓剪还是折叠剪,你都应该提醒幼儿,剪时左手要配合着右手的动作转动纸片,防止边剪边拉而导致形象周围不整齐;剪下的纸屑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要保持桌面、画面、地面和衣服的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再次上剪纸课,周勤老师觉得轻松多了。

另外,在制作美术教玩具的时候,就教玩具的科学、适用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深入研究。平时同轨班级的教玩具还进行资源共享,大家专业水平提高的同时关系也变得十分融洽。

三、“理”促进资源整合重组与共享

篇6

小班剪纸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教师应该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使得小班新生在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喜欢剪纸,学会剪纸,感受剪纸的乐趣。

1.计划的层次性 剪纸学习应该保证孩子每周都有动手和使用小剪刀的机会。从最初的随意撕到有目的的撕贴,再到剪贴活动的设计应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层次性,而不是几个剪纸活动的随意罗列,应体现孩子小肌肉动作发展的进程。

2.计划的详实性 计划的撰写除了有一个学期的整体目标,更应该包括每个阶段的分目标和阶段内达到目标。每个活动内容都应该有详细的、精彩的教案。只有教师自己准备充分,心中有数,才能对孩子的剪纸教学有的放矢。

二、有效激趣――采用创新有趣的教学策略

计划的制定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需要,在实施计划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各种新颖、有趣的方法和教学策略,激发孩子学习剪纸的兴趣,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设剪纸艺术氛围 要让刚入园的孩子喜欢剪纸,需要给他们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创设富有浓厚民间剪纸艺术的视觉环境必不可少。

(1)剪纸风格的主题墙。教室主题墙的创设要有鲜明的剪纸特色,可以布置一些大班孩子的作品。墙面的装饰物也可以是立体的,比如镂空的风车,很特别,也很好玩,符合小年龄孩子的特点,一下吸引孩子的目光。

(2)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欣赏民间艺术家的作品,可以让孩子在一定的高度上感受剪纸艺术的特殊魅力。通过一些艺术欣赏活动,启发孩子看一看、讲一讲,感知剪纸的风格、特点,逐步提高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孩子尝试剪纸的热情。

2.在情境中引发兴趣 剪纸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保持对剪纸的浓厚兴趣。创设的情境要适合小班孩子,让他们所熟悉和喜欢。

(1)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小班的剪纸活动应创设他们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并将情境创设贯穿于整个活动。比如剪纸《蔬菜汤》中,孩子们变成能干的小厨师,在厨师烧汤的情境中,他们不厌其烦地将长条形的彩纸剪成一片片,变成彩色的蔬菜叶,剪完了,贴在锅子里。

(2)创设热闹的游戏情境。孩子爱玩游戏,教师可以创设他们喜欢的游戏情境,在剪剪、做做、玩玩中体验剪纸的乐趣。比如学剪圆形,教师创设安装红绿灯的情境,孩子就会兴趣十足地剪红、黄、绿三个圆形的灯,剪好了贴在黑色的灯箱上。制作完成后玩玩红灯停、绿灯停的小游戏,充分体验成功的。

(3)创设有趣的动漫情境。小班的孩子特别爱看动画片,其中动漫人物深入人心。有心的教师可以留心观察孩子近阶段喜欢什么卡通人物,创设相应的动漫情境,让孩子剪一剪他们喜欢的东西。

3.与主题活动的融合 随着班级主题活动的开展,剪纸的内容应与主题融合。比如秋天的主题,孩子们捡落叶,观察树叶、画树叶,对树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知道秋天了树叶宝宝要离开树妈妈。这时开展剪树叶打扮树妈妈的剪纸活动,孩子的积极性会非常高,剪出各种形状的树叶。

4.创新作品展现形式 孩子的剪纸作品因为技巧的局限特别简单,上学期能剪一些简单图形已经很不错了,如果简单地展示,孩子感受不到剪纸的美,为此有必要创新剪纸作品的展现形式。

(1)道具变为展板。在剪纸中可以配合很多道具和辅助材料,比如剪纸《香香的面条》中,教师用废旧的硬板纸剪成碗的形状,在上边装饰简单的花纹。

(2)折纸画更立体。可以从平面向立体发展。比如剪纸《小裁缝》,孩子们剪了许多圆圆的纽扣,衬衫用折纸的方式折,非常立体形象,幼儿将纽扣贴上去,一件有意思的衣服就出来了。

三、科学指导――进行循序渐进的整体提高

兴趣的激发,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剪纸的主动性,但是剪纸技能的掌握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科学的指导。

1.练习从分散到集中 最初幼儿使用剪刀会出现剪不动的情况,这与平时缺少手指力量的锻炼不无关系。要灵活运用好剪刀,光靠课上练是不够的,需要增加锻炼次数,可以分散在一日生活中。

(1)区域游戏。小班的区域游戏中有许多可以锻炼孩子手部灵巧性的材料。比如穿线玩具、夹子造型、筷子夹小球、扣纽扣等等,都能锻炼小肌肉的灵活性。

(2)手指游戏。手指游戏小朋友爱玩,也很适合小年龄的孩子,而且可以随时练习,比如点名之前、吃饭前、课间活动后。“一根手指点点点、两根手指剪剪剪……”边念儿歌边玩游戏,孩子的手指灵活了,剪刀的开合动作也就自如了。

2.难度从简单到复杂 小班孩子刚入园,对他们进行剪纸活动的指导,要求应从最基本的最简单的开始。可以让孩子剪最容易的小纸片开始。从最初的随意剪到剪直直的长条形,到需要剪刀转方向的图形,再到沿着边剪,然后对折剪。

篇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艺术领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可见,通过艺术活动来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是幼儿艺术教育的根本。基于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如此理解,我们认为幼儿艺术教育活动必须以幼儿的发展需求为本,强调引发幼儿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强调幼儿艺术情感的体验与积累,更强调幼儿对美的感悟、理解、想象的自由显现与流露以及艺术创新潜能的自由展现与表达。

在三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为指导,以环境创设为抓手,充分利用艺术环境积极开展幼儿的艺术创作活动,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创作活动中获得和积累审美体验,充分享受自我创作的乐趣,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艺术环境,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家、美国学者加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幼儿经常处在一个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艺术环境中,就会引起对美好事物的兴趣,产生敏锐的感知,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欣赏活动的欲望和兴趣。为此,我们从环境的艺术性、互动性、实效性着手,努力创设丰富的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

1.环境创设要体现生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课题开展以来,我们在幼儿生活、学习的环境里,选择了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生活、能够激发幼儿艺术兴趣的题材来创设幼儿环境。教师用灵巧的双手制作了形象可爱、符合幼儿审美兴趣的儿童画、窗花、剪纸等,在宽阔走廊的玻璃上,贴上身穿各民族服饰的娃娃、四季分明的花鸟、惟妙惟肖的动物等;在大厅和楼梯等处张贴了世界名画、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造型、典型的西洋民族乐器图案等,吊挂着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制作的艺术小挂件;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地方,图文并茂地展示着各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图例;走进幼儿活动室,教师已将幼儿带来的各种喜爱的物品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和再造装饰,有序地分类摆放,每个角落被充分利用起来,和墙面布置相映生辉,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2.环境创设要体现互动性

我们在环境创设中,注重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尽可能地让幼儿积极地参与进来。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自然环境,引导幼儿利用早上来园、课间活动以及晚上放学后的时间,去观察这些树木、花朵有什么变化。每当树上的花朵盛开时,幼儿就会三五成群地来到树下进行观察,并拿起画笔作画,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教师也会用摄像机等拍录下五彩缤纷、姿态优美的花朵。在我园的电视台里,教师按照花开的顺序给幼儿进行回放。此时,幼儿能惊奇地发现,这些花开放的时间有先有后:春季广玉兰是先开白花后长叶,红茶花比海棠花开得早,粉色的樱桃花在海棠花后面绽放。幼儿由此了解了这些花卉的知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变化,体验了大自然的美妙。

3.环境创设要体现实效性

要发挥环境在艺术领域的教育作用,除了向幼儿提供各种审美的艺术信息外,更重要的是能有利于教育的实施和呈现幼儿的艺术成就。因此,我园教师一方面尝试与教学的主题有机地相结合,在布置“主题墙”时,大家将以往教师全面包办的做法改成只向幼儿提供背景画面,把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制作的作品张贴上去;游戏长廊里,挂着小组集体完成的花纸伞。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班级的走廊墙面等处,设置幼儿作品工作室、作品栏目等,以张扬幼儿的艺术成就,让幼儿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如,我们在活动区域摆放着幼儿自制的游戏材料,为幼儿提供展示的平台。在放学后家长来园接孩子时或在家长来园观摩教学活动时,不时能看到幼儿拉着大人来到自己的作品边,自豪地介绍着。又如,小舞台里幼儿穿着用废报纸、彩色皱纹纸制作的服饰,男孩子头戴用挂历纸制作的各式时装帽,女孩子带着用包装袋制作的各色头套,随着音乐旋律像模像样地走着时装步,跳着充满异国风味的曼妙舞步。

二、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学前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如,美术大体上经过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等几个主要阶段,即3岁前的婴幼儿喜欢用笔随意涂画,属于涂鸦期;3岁左右的幼儿进入象征期,开始能用初步掌握的技能表现经验;4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进入形象期,能有意识地用画笔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等。虽然幼儿的技能技巧还很幼稚,属于初始阶段。但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幼儿的想象、创造力非常丰富,他们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也不受常规的束缚,且幼儿个性化创意的绘画、童真的形体动作、创编的歌词等,都是成人无法比拟的,甚至能让一些大师级的艺术家为之感叹不已。对此,毕加索曾经说:“学会像6岁孩子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因而,我们把艺术创作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1.艺术创作活动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且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深刻地指出:“艺术的特征就在于把客观存在(事物)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对于幼儿而言,属于他们的童趣生活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教育的需要,每学期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内容,让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如,在“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通过组织幼儿散步、郊游等活动,让幼儿自主“寻找春姑娘”,幼儿从气候的变化到花草树木的生长,到小动物的生活,到保护大自然,这个过程是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教师则不失时机地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提供相关的乐曲、作画材料等,让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绘画作品等充分表达自己的想象。又如,在“美丽的小鱼”活动中,虽然教师提供的材料都是幼儿常见的,并不新颖特别,但幼儿的创意一个又一个,有的说应清理河道,有的讲该种些水草,有的说要放些鹅卵石,幼儿仿佛身临其境,大胆构思创作的欲望被充分地激发了起来。在主题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剪剪、贴贴、画画、折折,制作出一幅幅稚嫩而又富有童趣的手工作品。活动结束后,教师把幼儿创作的作品进行剪辑、编排、装饰,展示在教室里,让幼儿体验创作所带来的,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多样的艺术手法,展露幼儿对美的感悟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的兴趣。”歌曲、律动、舞蹈、节奏乐等音乐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是幼儿接触最广泛、最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形式。色彩鲜艳的油画棒能一下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起他们想画画的欲望,水粉、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毛笔蘸颜料作画既快又省,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而手工制作既能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又能锻炼手的小肌肉群能力的发展。在三年多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针对大中小不同年龄幼儿的艺术基础,分别选择有音乐、美术特长的教师担任音乐、美术课题研究实践班的班主任,并让家长协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班级,教师则结合平时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相应的艺术创作活动。如,在大班“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古诗新唱”的系列音乐教学活动,幼儿在黄梅戏曲调的伴奏下,学会演唱古诗《咏春》,并掌握了一些黄梅戏小生、花旦的舞蹈动作。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用已会的古诗替换演唱,并根据所唱古诗的内容创编舞蹈动作。又如,在“美丽的春天”主题背景下的美术系列活动中,我们提供墨汁和不同色彩的颜料,引导幼儿用学到的水墨画技法画出自己在春天观察到的花鸟、树木,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创作热情,引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美妙春光的感悟。

3.提供多种表达途径,给予幼儿创作展示的舞台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每学期都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给每个幼儿展示的舞台,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表演活动、设置“幼儿作品栏”、张贴每个幼儿的作品外,我园每学期都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举办艺术教育展示活动。如,2007年下半年,幼儿园音乐、美术、语言课题研究小组根据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尝试探索艺术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形式,以“迎奥运、迎圣诞、迎新年”为主题设计了“绿色奥运”“爱心涌动”“欢乐满怀”“大一岁”等艺术教育活动。在活动的策划、开展过程中,注重了从不同的层面提供幼儿人人参与表现的平台,让每个幼儿都能享受、体验艺术的魅力,并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发现、挖掘每个幼儿的艺术潜能。每年六月底,我园在开明大戏院举行隆重的大班毕业典礼,让大班的每个孩子站在大舞台上表演,同时在影剧院大门口举办幼儿绘画作品展示。此外,我们还利用节日,不定期地组织幼儿参加社区大型活动,表演节目。幼儿有了这番展示的经历,都会老练许多,且更加自信。

4.教师的评价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审美品位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的精神和要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园教师十分重视发挥师幼互动、幼儿间互动的评价作用。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评价时,注重让幼儿获得更多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对他人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表达出自己观点的机会。在活动中,我园教师注重鼓励幼儿充分地自由创作,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己表达和创作的乐趣。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幼儿的画面内容不丰富或色彩不鲜艳时,会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幼儿的语气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帮助他们打开思路,丰富作品的内容。我园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分享各自的作品,逐步引导幼儿从一般知觉向审美知觉发展,让幼儿之间相互欣赏、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园教师还注重将幼儿成功的作品、积极的行为表现直观、形象地再现给幼儿,并给予充分的肯定。每次教学活动结束,教师会将每个幼儿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以增强孩子的成就感,使每个幼儿从教师的肯定中得到心理上的充分满足。

篇8

(二)研究的目标。1.通过开发创意美术,构建起幼儿园创意美术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探索一套卓有成效的引领幼儿进行创意美术的途径和方法。2.通过研究创意美术,激发幼儿创作欲望和审美情趣,引导幼儿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创美能力。3.通过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4.通过研究,培育本园创意美术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二、研究过程与措施

本课题于2010年申报武进区级课题,2011年3月批准立项,2011年3月确立为常州市备案课题:1.准备阶段;2.理论研究阶段;3.行动研究阶段;4.总结、结题阶段。

近两年来,围绕此课题,我们采取切实措施,开展多项活动,以保证课题顺利进行,通过扎实的研究过程推动幼儿园的主动发展。1.抓培训;2.抓管理;3.抓实施。

研究措施:1.问卷调查。2.聘请专家指导。

三、研究内容与成果

(一)研究构建完整的系列化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不同特点,制定创意美术目标。

(二)开发实施创意美术园本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发实施园本课程,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先后到遥观的得园和仙湖公园参观,积累生活素材。并开展各种各样的实验课,在操作材料上,我们选取随手可取的材料,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充分体现乐活理念。

(三)营造开发创意美术的环境和氛围。我们从尚美品味的高度营造“创意美术”特色课程氛围,在接待大厅呈现“创意美术”课题的研究动态和多彩的幼儿创意美术作品;幼儿活动楼的东西两侧楼梯、墙面上分别以中国民族元素和外国西洋元素开创了创意美术的欣赏天地。

东楼梯的第一层是“创意鱼”,材料是废旧硬板纸和各种颜料瓶。第二层是“创意和平鸽”,材料是大量的螺结。第三层是“创意想象弧线”,材料是普通的PVC管。第四层是“创意随想”,材料是枯树枝和铁丝。第五层是“创意组合”,材料是废弃档案盒。第六层墙面呈现的是“创意造型”,材料是废弃碗筷和画笔。

西楼梯的第六层是“创意水墨”,材料是钢丝球。第五层是“创意表演”,材料是青花布和皮影。第四层是“创意剪纸”,材料是KT板。第三层是“创意青花”,材料是素胚白盘。第二层是“创意藤篓”,材料是藤篓和大红花布。第一层是“创意脸谱”,材料是空白画框、颜料和穗子。

两个美术专用活动室一个侧重于绘画,一个侧重于手工,里面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美术材料,孩子们常年在这里恣意创作。各班教室的背景墙都是用废旧材料展现的各种名画,各班午睡区楼梯和特色区域也都给幼儿营造了美术欣赏的氛围。

(四)加强对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指导,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我们要求每位课题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积极开展研究活动,在级组里开展一课两研活动,在活动设计时,从创意角度出发,从目标的制定到教学具、操作材料的准备处处体现创意,抓好备课、上课、评课各环节,强化课题组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

(五)研究建立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激励评价机制:1.教师美术教学的考核;2.幼儿个案评价;3.幼儿的逐月发展评价

四、研究成效

通过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本课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以下成果和实践效应。1.教师方面: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老师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撰写的论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有50多篇论文获得了省二、三等奖。根据平时的教学活动,收集了部分教案,撰编了园本教案集。2.幼儿方面:在全国创意美术大赛中,有450幅作品获得了金银铜奖,其中获得特金奖9幅,金奖62幅,银奖204幅,并举办了一次幼儿画展。另外汇编成了一份幼儿作品集。3.幼儿园方面:两年来,幼儿园获得了各种荣誉,接待了很多批姊妹幼儿园的老师和武进区的园长来园参观。

五、困惑与困难

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在开发幼儿园创意美术课程,创新幼儿园美术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理论实践成果,但还有很多不足,还存在很多困惑。如如何与生活紧密结合来开发创意美术;如何使创意美术和五大领域有效结合,如何提高老师开发创意美术活动的能力。

六、下阶段研究计划

下阶段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继续研究:

(一)课程。完善创意美术课程体系。

(二)评价。进一步完善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评价表,创新评价机制,使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地得到解决或者商议。

篇9

【摘要】研究者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和访谈法,对6名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常常不能观察到幼儿的典型行为事件,记录和分析观察事件的能力较薄弱。可能的原因是,幼儿园班级规模过大、师幼比较低,幼儿园教师在职前教育中未接受过关于观察的指导,幼儿园鲜有对教师观察能力的培训等。据此,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适当缩减班级规模、职前教育课程中增设观察指导类课程、开展对教师观察能力的职后培训等途径加以改进。

关键词 观察能力;幼儿园教师;幼儿;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1/02-0046-05

通过观察和分析幼儿在园一日学习和生活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并据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保证教育适宜性和有效性的前提。国内外有关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都将“观察幼儿”作为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我国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也要求教师“能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全教协会(NAEYC)颁布的《早期教育专业人员准备标准》则要求教师“了解系统观察、记录以及其他有效的评价手段,能在实践中使用这些方法”。〔1〕本研究试图对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对策。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研究者采取“最大差异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一级一类幼儿园小、中、大班各1个,每班选取两名在学历、教龄、职称、专业等基本特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二)研究方法

首先,研究者采用事件取样法,运用国内外有关儿童发展的观察评估工具,〔2-6〕对小中大班幼儿进行观察,并用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记录能反映个体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与个性方面发展水平与特点的典型事件,共172件。

其次,研究者以描述、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分别向3个班级6名教师呈现在其带班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询问教师是否观察到并记录和分析过该事件,如教师有过观察记录,则分析其观察记录文本。

最后,研究者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7-14〕结合观察到的事件和访谈结果,自编《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评分标准》(见表2),从记录的完整性、细致性、客观性和分析的深入性、准确性、客观性六个维度对教师的观察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不适宜(1分)、一般(2分)、优秀(3分)。为验证评分表的信度,所有观察事件均由两名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根据评分标准(见表2)单独评分,评分的内在一致性为84.2%。

二、研究结果

(一)教师未观察到大量典型事件

结果发现,6名教师平均有77.7%的典型事件没有观察到,其中区域游戏中未被观察到的事件所占比例最高。访谈中,教师普遍认为,“区域游戏就是孩子自由活动,就是让他们自己玩,只要不出安全问题,教师就不要去管。而且那些玩具孩子都会玩,也不要老师去教的”。所以,区域游戏时段教师通常不去观察幼儿,而是在活动室一角写教案、做手工或休息。有些教师也会“看”幼儿,但这个“看”不是以了解幼儿为目的的“看”,而是出于维持纪律和保障幼儿安全的“看”。教师“看”到的只是幼儿有没有遵守纪律,对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与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则“视而不见”。

(二)教师记录观察事件的能力不足

研究者使用自编评分标准对教师记录观察事件的能力进行等级评定,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记录较完整

对于被观察到的典型事件,教师基本能写清楚事件发生的背景信息,如班级、姓名、性别、活动区名称、观察时间、记录人等。这其中,70.9%的观察记录能够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完整描述,如中班Z老师对幼儿彤彤和浩浩参与活动区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开始时的选区、活动进行中的看书、活动结束时的收书行为都作了记录。29.1%的观察记录对事件叙述得不完整,忽略了事件的重要情节或后续进展。如小班X老师对阿仁与同伴玩“搭宝塔”游戏的观察记录描述了他们遇到的困难,但对他们如何解决困难的情节却没有加以追踪。

2.记录不够细致

在被观察到的典型事件中,60.4%的观察记录描述都不够细致,主要表现为:只作了流水账式记录,笼统描述了幼儿先后干了什么,对体现幼儿发展水平的细节和活动的主要情节没有加以描述。如中班A老师记录了幼儿在美工区的剪纸活动,但只记下幼儿剪了哪些东西,并没有细致描述幼儿是如何使用剪刀的(是直线剪、曲线剪还是镂空剪)、剪的轮廓是否光滑、涂色是否均匀、活动的坚持性如何以及同伴交往情况如何等。只有37.5%的观察记录能详细记录游戏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关于幼儿发展水平和个体特征的细节。如,大班Y老师在对幼儿然然在数学区的排序行为的观察记录中,以画图的形式记下其三次不同的排序结果,对其排序依据的回答也作了简要文字记录。

3.记录不够客观

在被观察到的典型事件中,18.6%的观察记录中使用了大量主观性词汇,并对幼儿的想法、意愿等进行了猜测。如,大班C老师对幼儿玩多米诺骨牌游戏的描述中,出现了“配合得还不错”“玩的比较起劲”“很不乐意”等主观性词汇,还夹杂着猜测幼儿想法的表述,如“来回两次,觉得很好玩,不亦乐乎”。41.6%的观察记录使用到一两个主观性词汇。39.8%的观察记录没有使用主观性词汇或对幼儿的想法、意愿进行猜测。如,小班X老师对幼儿饰演“大灰狼”的动作、语言、表情等进行了客观描述:“等到‘大灰狼’登场的时候,安安模仿‘大灰狼’的样子,一步一步慢慢走到门口,用手捏住鼻子,用低沉的声音唱起歌来。当他的‘尾巴’穿过门缝时,‘小兔子们’用门夹住了‘尾巴’,安安露出痛苦的表情,大喊‘啊!疼死我了’,说完就将‘尾巴’丢在地上逃走了。”

(三)分析观察事件的能力较弱

“观察”不仅要“观”,更要“察”,也即要用大脑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观察事件就是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判断或解释的过程。研究者用自编评分标准对教师分析观察事件的文本进行评定,结果见表3。

1.分析表面化

在分析所观察到的典型事件时,仅有8.7%的事件分析关注到了幼儿行为或作品所反映的幼儿心理与行为特征及其原因。有59.0%的事件分析停留在描述层次,或笼统的概括、总结层次,未进行深入的分析。如,D老师对思思的撕纸粘贴活动的分析是“幼儿喜欢操作材料,能够独立完成作品。她在教师指导下,在作品空白处加上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装饰,作品饱满了很多。之后又给小动物涂色,使它更好看”。33.3%的事件分析关注到了幼儿行为或作品所反映出的操作技能的发展水平或特点,但没有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案例简析如表4所示。

2.分析不准确

在教师对所观察到的典型事件的分析中,仅有4.3%是准确的。32.6%的事件分析不准确。63.1%的事件分析能部分指出事件所反映的幼儿特点,但存在一些错误。以Z老师对两幅幼儿作品的分析为例,见表5。

3.分析带有主观色彩

在教师对所观察到的典型事件的分析中,仅有4.4%是客观的。70.6%的教师能够围绕观察事件本身进行分析,但会使用少量主观词汇进行描述。25%的教师会根据个人经验和对幼儿的刻板印象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给幼儿“贴标签”,对幼儿有偏见,分析脱离了事件本身,主观词汇太多。案例简析如表6所示。

三、讨论

从研究结果来看,大部分教师的观察能力较弱,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班级规模过大,师幼比较低

已有研究发现,随着师幼比由低到高的变化,教师关注到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加,开始关注到具体的个别幼儿,而不是模糊的“整体”幼儿。教师能够详细描述其学习和生活情况的个体数量明显增加。〔16〕本研究所调查的三个班级规模都较大(小班29人、中班39人、大班42人),均超出了我国《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中的规定。虽然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两教一保人员,但因幼儿园实行的是教师轮班工作制度,在实际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时,往往是一个老师面对所有幼儿。访谈中,园长和教师们也普遍认为班级人数太多是制约教师观察幼儿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大班额集体教学活动中很难关注到每位幼儿。另外,因幼儿人数多、活动空间较为零散且开放度较高,教师首先考虑的往往是幼儿的安全问题,他们忙于“巡视”安全情况而无法细致、连续地观察幼儿。

(二)职前教育中缺乏对师范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研究者访谈的6名教师中,有3名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她们在入职前未学习过任何有关幼儿行为观察的课程;有2名毕业于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只在幼儿心理学这门课程中学过一点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知识;有1名毕业于师范院校学前教育本科,在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评价中学习过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以及观察儿童的方法。然而,这些学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幼儿行为观察课程。另外,目前高校授课仍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师范生只在短暂的见习、实习期和幼儿有过接触,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千差万别的幼儿时,他们难以通过观察、分析幼儿来把握其个体发展水平。

(三)幼儿园缺乏对教师观察能力的培训

幼儿园要求教师写观察记录,但很少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培训。园长会给教师布置观察任务,并将《观察记录表》发给教师。但因《观察记录表》操作性不强,教师拿到以后也不知道该怎么记录和分析。《观察记录表》完成、上交后,园长和教研主任也并没有认真加以阅读,更没有给予进一步的指导和培训。

四、对策建议

(一)缩小班级规模,提高师幼比

幼儿园班级规模应符合《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的规定:小班20~25人,中班25~30人,大班30~35人。在执行轮班工作制度的工作时段内,要确保有一教一保人员在场。区域游戏时段最好两名教师都在场,合理分工,尽量保证观察到每位幼儿,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以提高观察效果。

(二)职前教育课程中增设观察类课程

职前教育课程中除应开设学前心理学之类课程外,还宜独立开设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等课程。教师的授课要将理论讲授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尽可能让师范生去幼儿园观察幼儿并写观察记录,然后在课堂上分析有关幼儿行为表现的录像和照片之类。

(三)幼儿园要加强对教师观察能力的培训

幼儿园要组织教师反复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教师了解幼儿在五个领域中的学习与发展特点。幼儿园可为教师提供简便易行且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并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或指导,如,Samuel Meisels教授的作品取样系统就是了解幼儿个体特点的有效工具,它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部分幼儿园以及台湾地区幼儿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经研究发现确实能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NAEYC.Standards for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programs〔EB/OL〕.〔2013-10-15〕.naeyc.org.

〔2〕麦索尔斯,等.作品取样系统:教室里的真实性表现评价〔M〕.廖凤瑞,陈兰姿,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格朗伦·英吉尔.聚焦式幼儿成长档案:幼儿完全评估手册〔M〕.季云飞,高晓妹,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ELIZABETH F SHORES,CATHY GRACE.幼儿学习档案:真实记录幼儿学习的历程〔M〕.何厘琦,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白爱宝.幼儿发展评价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7〕BEATY JANICE J.Observing development of the young child〔M〕.London:Pearson Education,2010.

〔8〕PATRICIA CLARK,GAYLE MC DOWEL.The developing child observation guidebook〔M〕.New York:The Mc Graw-hill Companies,2006.

〔9〕SHEPARD L,KAGAN S L,WURTZ E.Principl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early childhood assessments〔M〕.Washington: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1998.

〔10〕黄意舒.儿童行为观察及省思〔M〕.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8.

〔11〕沙曼,等.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M〕.单敏月,王晓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WARREN R BENTZEN.Seeing young children:A guide to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behavior〔M〕.Belmont:Delmar Cengage Learning,2009.

〔13〕王烨芳.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篇10

本学期,在街道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的保育保教工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和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为了找出不足,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本学期期中工作小结如下:

一、明确办园方向,推行目标管理

本园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的指示,始终把安全贯穿在一日活动中,时时刻刻敲响安全警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与各岗位教职工签定了安全工作责任书,修定了考核和奖惩方面的有关制度,学期末根据各人各项工作的达成度进行考核。

为进一步增强我园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救防范能力,做到在发生火警火灾时,能临危不乱,确保生命安全,我园在9月份举行了一场地震逃生演练,11月11日举行了一场消防逃生演练。

二、更新教师观念,促进整体优化

本学期,我们继续重视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加强了行风建设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教师反复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十不准》等,帮助教师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创新、服务等意识,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全面深化幼儿园的素质教育。为创建文明园风,全园实施总值、护导、等值班制度,同时,我们还主动接受家长、社会监督,期初家长会,期中分发调查问卷,广泛听取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激励广大教师勤奋工作,务实创新,建立了实幼优良行风,树立了实幼良好形象。

三、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本学期,各班在实施基础课程的同时,还根据幼儿兴趣爱好,各班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月份比赛。如:大班开展了叠被子、穿衣服、讲故事比赛,中班开展了穿衣服、手工剪纸、拍球比赛,小班开展了穿鞋子、涂色、走平衡木比赛。使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活动中,经过老师们的精心策划和辛苦指导,孩子们得到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个性得到了良好发展。

四、密切家园联系,发挥教育合力

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密切了家园联系,发挥了家长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合力:9月份,召开全园期初家长会,在班级月份比赛中,还邀请了家长共同参与辅导幼儿,12月份,还将邀请家长参与庆元旦亲子联欢活动暨家长开放日活动,元月份还将邀请家长参加期末家长会,通过这些开拓了家长的视野,增进了他们对幼儿园的了解,提高了家长的育儿水平。

本学期,由保健主管定期更换保健宣传栏、安全主题栏,帮助家长丰富幼儿保健常识,由各班老师定期更换家长园地,使家长及时了解班级的重大活动,教育内容,交流家长教育子女的经验,并且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家长积极参与。同时,各班灵活采用家访,家长联系册,家长接送孩子时间等,针对不同家长个性与家长进行个性化交流,多渠道争取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

五、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意识

1、提高保育员的素质,明确责任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保育员工作琐碎而又繁杂,为了使保育员明确工作任务,克服忙乱现象,我们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拟定了一日保育工作常规,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程序。

保育员不仅仅要搞好清洁卫生和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还应该配合老师组织好教育活动,并在一日活动中随时注意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我们依照所制定的一日活动保育工作细则,组织保育员学习并实施。如让保育员带午睡,参与班级教育活动等等。这样不仅促进了保教结合,而且锻炼、提高了保育员的组织、管理能力。

2、健全各项保健制度上规范

本学期,依据我园实际,逐步完善了各项卫生保健制度。晨检教师每天坚持晨检,把好入园关,对患病幼儿加强观察和日常护理,并及时记录、了解幼儿健康状况,督促保育人员做好毛巾,桌椅,茶杯,玩具等物品的清洗,消毒工作,并负责检查室内外卫生,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认真做好膳食管理,提前一周制订好幼儿食谱,做到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等,促进全园卫生保健工作迈上新台阶。

总结半学期来的工作,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游戏活动组织的质量还有待加强,创新性还不强;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意识不够强;教师主动开展教科研的意识还不够等等,特别是一日活动常规的组织方面

下半学期主要工作任务及工作措施:

一、安全工作

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晋江市创建安全学校活动检查验收考评标准》来加强学园安全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狠抓各项指标的落实,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重点抓好园舍安全、消防安全、游泳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公告活动安全、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和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

二、保育工作

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加强幼儿点心、午善的采购、监督与管理,杜绝三无食品入园;规范幼儿巾杯的管理、消毒工作等。

三、教育教学工作

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诣地发展,下半学期,我园将着力探索适合园本实际的早接待模式,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天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并与区域活动、创造性游戏有机结合,寻求科学的一日组织活动形式。

我园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认真计划本学期的各项保教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师技能竞赛活动,如:区角材料制作比赛、班级常规比赛等,以期达到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

四、家长工作

要求教师通过家长会、家访、谈话、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幼儿园的意见和建议,经常性与家长交流安全方面有关知识,提高家长、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警惕性,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从而实现家园同步教育。

五、师资队伍

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师工作考评量化标准,把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表现作为考评的依据,每月对教职工进行考核。合理分配工作津贴,激励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归档工作

做好安全工作计划、总结、安全检查、会议记录、班级点名记录(对缺席幼儿,教师应在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活动记录、图片等资料的收集、积累和归档工作。

2016年幼儿园秋学期园务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转眼间半学期过去了。我园严格以《幼儿园教育纲要》为指导,认真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行学园的保教工作,回顾半学期以来各项工作,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将半学期工作小结如下:

一、抓软件建设,以强势取信

(1)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思想是一个人行动的指南,我们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和教师一起分析现阶段幼教形势的新发展,教育职工要有居安思危意识和忧患意识,激发了大家的工作主动性。

(2)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生源是一所幼儿园发展的命脉,有较高的教学质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优质的服务,才能得到家长的信耐和认可。因此,要求教师做到四心,即关心、爱心、耐心、细心。在各班班主任的积极带领下,在保育工作上从每日的各个环节入手,做好晨检、洗手、喝水、进餐、入厕等各项工作,及时为幼儿换尿裤、晾晒被褥。有些老师还把工作细致到为体虚出汗的幼儿垫干毛巾,减少这些孩子的感冒机率,真正体现了教师的爱心。在卫生保健方面,各班能坚持按时消毒餐饮具,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积极配合保健员做好幼儿体检工作,在秋季腮腺炎流行时期,做好环境消毒,成功的预防了腮腺炎的传染。此外,在养成教育方面,教师们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和帮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创造幼儿参加劳动的条件,如定期组织幼儿擦床、洗椅子,在中班和打班开展值日生值日工作等等。通过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反馈了教师良好的服务态度,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服务意识。

(3)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全面提高教师素质。首先,坚持每周组织一次全体教师业务学习,进一步深入学习幼教《指南》和多元智能教育理论,认真学习《教师要学陶行知》一书的精髓,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一切活动以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为核心,强调幼儿的自主探索、快乐的学习,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我们用新的评价理念对教师实行针对性评价,尊重和理解每个教师,给予教师发展空间,激励教师在促进幼儿快乐成长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快乐的发展。其次,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本学期施丽妮、李昱老师前往山东师范学院进修培训。通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观摩,提高了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在全园教师的技能比赛中,各位参赛教师都能认真对待,利用休息时间勤学苦练,积极准备,本园萧玮玮老师参加安海镇卡拉OK比赛荣获一等奖,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