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国美术模板(10篇)

时间:2022-04-16 02:47: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国美术,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国美术

篇1

中国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服饰乃至戏曲、剪纸、皮影、年画等,为中国动画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借鉴材料,造就了中国动画百花齐放的特点。

1.传统手绘动画片:借鉴中国传统年画和古代寺观壁画,创作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传统动画片。

2.偶片:借鉴民间玩偶的泥、木、竹等材料和形式,拍摄了《崂山道士》《真假李逵》等偶片。

3.剪纸片:吸取中国皮影和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以及传统戏曲服饰特点,制作了《渔童》《猪八戒吃西瓜》等剪纸片。

4.水墨动画片: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把中国水墨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带入动画片,拍摄了《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水墨动画片,堪称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

二、造型夸张、以形写神

中国美术在造型上不求肖似,强调“以形写神”,装饰性强。如《大闹天宫》,在造型上是从我国古代铜器、造像、绘画以及民间年画等多方面汲取滋养,融会贯通而成;孙悟空、太白金星、土地爷等人物,造型上的超常夸张,强调主观上的意会,以“古雅、神奇”制胜。又如《牧童》采用了国画家李可染塑造的牧童和水牛的形象,简洁而饶有墨趣。《世界报》评论:“《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造型艺术又是美国迪斯尼作品所做不到的,它完全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①

三、随类赋彩、色彩相和

中国美术重视随类赋彩、色彩相和。无论是国画、年画、陶瓷绘画、皮影、玩具等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强调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如《猪八戒吃西瓜》,大胆采用民间美术传统的对比色,格外鲜亮悦目;《大闹天宫》在用色方面大多采用红、绿、蓝、黄等色彩来为笔下人物添加光彩。而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则以墨为主,赋予淡彩,水墨自然渲染,浑然天成,意境优美。

四、写意抒情

中国绘画艺术强调主观的意会,要求笔墨相合,情景相融,气韵生动,有无限丰富的想象,有诗一般的韵味。

1.写意抒情,使影片充满了诗意。在水墨动画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表情和动作优美灵动,泼墨的山水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体现了中国画中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如水墨动画片《牧笛》,以国画的传统色彩展示高山峻岭和千尺飞瀑的宏大气象,充分起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全片没有对白,借用富有田园风味的南方民乐曲调,鲜明地揭示并丰富了主题。片尾牧童骑在水牛背上,吹着竹笛从柳树中穿出,走过夕照中的水稻田埂,水光中倒映着牛和牧童的身影,最终与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暗藏了“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诗句,展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有报刊评论:“中国水墨动画柔和的景色,细致的笔调以及表示忧虑、忧郁和快乐的动作使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② 转贴于

2.写意抒情的营造,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哪吒闹海》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片,影片塑造了一个三头六臂,身披混天绫,手执乾坤圈,脚踏风火轮,眉目之中满含忧伤的英雄形象。哪吒自刎前的那种矛盾与痛苦表现得非常强烈、细腻。为了拯救流离失所的百姓,他在暗如黑夜的暴风雨中,削肉还父那一幕让人历历在目,久久难以忘怀。造就了一部更为人性化、带有英雄悲剧色彩的动画片。影片剧情曲折起伏,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色彩绚丽,意境的创造不仅增添了神话的传奇色彩而且能达到境能夺人的效果。而且可运用“简洁”的手法,如《三个和尚》中,简洁奇特的置景、幽默夸张的人物、轻松诙谐的音乐把“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古谚通过突发事件,使和尚在救火中同心协力,进而创造性地改没水为有水,让观众在欢笑声中领悟古谚的深刻性,为观众留有想象的余地。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院长费·卡宁女士赞扬说:“这是一部纯粹中国式的电影,也是一部国际化的电影。”③

五、散点透视、平面布置、计白当黑

中国绘画中的散点透视、平面布置、计白当黑等构图特点深刻地渗入到中国动画之中。“以气为根本的中国画构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是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用一种流动的眼光、移动的立场摄取世界”④。中国动画片是按中国绘画的原理来构图的,高远透视,较少有纵深变化,较少运用俯视仰视的镜头。在一个场景或画面里人物常常被处理为侧视,而桌子被处理成正俯视,桌子上的碗、盆等用具和桌子的腿被处理成侧视。人物的运动多从一侧走向另一侧,多采用由左上向右下或右上向左下运动来表示纵深,少有美日动画片中人物由远及近,由小变大的透视变化。如在《牧笛》一片当中,当牧童奔跑至山顶时,即采用了多点透视的镜头,牧童与近山构图上采用仰角镜头,而远山却用俯角的镜头做搭配。

中国绘画在整体效果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空白”。形状各异的空白形成一种节奏变化,给欣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高日甫在《论画歌》中说:“即其笔墨未到处,亦有灵气空中行。”在动画《气韵生动》中,运用了大量留白的方式,首先是墨线演变成梅树,留白的空间在此比喻为空气和天空,接着转变为竹子,竹子用淡墨的方式表现,配合着大量留白的背景,使得画面透露出清幽高雅之感。再变化为虾与鱼,此时留白的部分便代表着水、虾与鱼悠游其中,充分展现出中国艺术特质中“空白”的美感。

中国美术的点点滴滴对动画产生了巨大影响,创造了中国动画的巅峰,如何把这些无形的资源和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使其融入市场之中,更快地发展现代化的动画产业,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当代中国动画人的历史使命。

注释 :

①闫李.九旬还念悟空情——访万籁鸣先生.中国文化报,1990.7.8

篇2

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具体美术作品及与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概括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建立起了一座座宏伟的美术史丰碑,如商周的青铜艺术、汉代的汉画和石雕、晋唐的佛教艺术和人物画、宋元以后的文人画以及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较科学的绘画史著作《历代名画记》就出自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人张彦之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国家,各民族、各区域的人文风俗、文化元素都有其民族和区域的特点,导致了文学、艺术、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特征和风貌,使中国美术史册丰富多彩而具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美术史作为高校美术专业的必修课和高校公共选修课,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使美术史在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和艺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值得我们今天来认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合理组织美术史教学内容,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教学合一的师生互动环境,是使学生有效学习美术史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中国美术史教学中应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

美术史教学长期不被重视的现状要改变,关键在于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师的认识和学生的配合三方面的不足。我们要清楚认识美术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知道画家和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美术史,使学生了解艺术史,感受艺术大师的经历、人格及其作品内涵,掌握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艺术风格的变化及发展,在传承和弘扬优秀艺术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创作、美术生活和美术发展提供丰富的艺术元素,提高学生探索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史教师是美术史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水平、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学习美术史的重要意义。要率先进入角色,要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习观去感染学生,其次要用新办法、高学术、高水平去教导学生,美术史教师要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史研学水平,同时要不断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再次,美术史教师要带头进行艺术实践,把美术史论与现实的艺术创作和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新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组织中国美术史的教学内容

现在用的中国美术史教材都是以年代的顺序来编写的,教学时都以年代的顺序来进行,这样不利于画风之间的有效比较和学习,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原始时代的美术、商代的美术、西周春秋时期的美术、战国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隋唐美术、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元代美术、明清美术和近代中国美术中按绘画、雕塑、陶器、建筑、民间工艺六大类来集中安排教学。建议绘画类28学时、雕塑类18学时、陶器类8学时、建筑类12学时、民间工艺6学时,以上按种类来讲解美术史有系统性、比较性和适用性,有利于每个时期的同一类美术的特性、风格、变化、影响和发展有效比较讲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接受和消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探索有效的中国美术史教学方法

随着艺术院校的发展和艺术人才的需求,对中国美术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理想而完美的美术史教学效果,提高中国美术史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探索有效的美术史教学方法。首先需要构建教学合一的师生交流、互动的和谐学习环境。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中心意思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是学生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和本领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不断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理所当然地是主体,也就是说,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前提,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教学要解决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不能教师只是教,学生只是学,把学生看成客体或“容器”,教师只管自己的意思而不顾学生的才能兴味,而是要善于同学生交流、勾通、调动学生自觉自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综合学习能力,教师一面讲,一面同学生交流,构建起师生交流、互动的和谐学习环境,为教好美术史奠定基础。第二,改变传统的一师教学为多师授课方式。在传统的美术史教学中,很多都是一位老师负责完成全部教学。这样的弊端很多,存在很多方面的单一性,一是教师风格个性的单一,二是知识上的单一,三是教学形式上的单一,四是能力展示上的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缺乏教学的广泛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所以美术史教学须由多位教师来完成。根据教师专业的长处安排内容,如国画专业教师安排上绘画类,雕塑专业的教师安排上雕塑、陶器类。把美术内容分类后,根据教师的专长来授课,这样既能发挥教师的长处,又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学生更能学到每个教师的长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第三、美术史教学必须实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能只教理论,教师在认真指导学生学习史论的同时,必须让学生真正掌握、运用与发展,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全面提高。一方面教师在教美术史绘画类时,可一边讲解理论,一边展示古今优秀作品,并演示传统而精华的绘画技巧。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讲解史论后,要安排部分课外实践,带学生参观和观摩,实地感受中国美术史的博大,如著名的建筑、四川乐山石雕、河南龙门石雕、展览馆藏品陶器等。通过教师讲授、演示,学生实地感受学习,使美术史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多元化对学生学习中国美术史的评价方式

多元化的对学生学习中国美术史进行有效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推进教师不断改进美术史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动力。具体评价方式有:一是建立美术史理论考核方式,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进行试卷测试。二是建立实践考核方式,以学习实践美术史中美术作品、实物为题,进行观摩考核。三是建立讨论交流的考核方式,采用课堂上组织学生之间主动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现场评价。四是建立学生个性发展与今后发展的考核方式,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史,对自己的个性影响和今后发展的思考,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目标,而这个目标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教师掌握鼓励考评学生这个环节很关键,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通过以上多元化考核,学生的学习、思考、参与的效果和个性以及今后发展思路得到了有效展示和表现,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总之,中国的美术史在不断发掘和发展,中国美术史教学要不断改进,教育工作者在美术史教学中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合理组织安排美术史的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有效的美术史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有效的学习美术史的评价方式;让美术史教学在艺术院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学院艺术系)

参考文献:

篇3

美术――作为一门世界艺术,自古代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与文化背景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部美术作品都是在一个具有鲜明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每一部美术作品,都会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受当时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社会科技、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影响,所以作者在表现其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属性之余,也会下意识的表现出很多当时社会的一些主流文化或传统文化现象,美术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联系的。美术在我国拥有了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而美术发展也一直离不开传统文化对其发展的促进。

一、概述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时代信息的主题就是文化,而传统文化,就是久经时间打磨和沉淀,不断积累并完善而最终沿袭下来的,所以传统文化本身具备了一个国家的精髓,和神韵,在传统文化流传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会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慢慢实现最终的至善至美,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厚厚的历史积淀而彰显出浓浓的东方特色。深究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保留着先秦文明的特色,还沿袭了唐宋时代的壮丽,不仅仅蕴含了清代的婉约还保持着明朝时期的豪迈壮丽。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涵盖到艺术领域,同时还辐射了道德、思想、风格、制度、人伦等多重领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实现了向更理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迈进的目的,传统文化也随着中国人素质的提高,实现了具有更高人文价值和更多人文内涵的目的。

(二)传统文化对中国美术的意义

纵观中国美术的发展,我们不乏见到很多美术作品都将时念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而在当今的美术领域研究中,也有很多人致力于对美术领域进行传统文化贯穿的探究,很多证据都在正面或侧面的烘托着,传统文化对中国美术发展提供着很强的促进作用。中国美术的发展在近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剖析近几年中国美术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因为那些美术作品中融入了所谓的中国元素的原生态,才实现了我国美术艺术的发展,所以说传统文化,不但孕育了中国美术的发展,也在一定意义上为中国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原动力,促进其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中国美术在国际上的独树一帜。中国美术的发展,一直都秉承着传统文化与时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中国美术发展的再发展,再辉煌。总之就是有了传统文化的温床,才造就了中国美术的个性,就是因为有了中国文化渊源不断创造元素的提供,中国美术才能引起国际领域的瞩目。

二、中国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国美术的发展

中国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实现了中国美术文化选择和文化责任的目的,还在一定意义实现了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发展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和充分开发,中国美术实现了在国际艺术领域话语权的全面升级的目标。在都市化的背景下,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从个体到社会系统作为整体的存在中,探讨在都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异质的力量”向主流文化提问;从民族的路径回答了当代艺术创作的方式,彰显自己的文化背景,证实自己具有中国文化的价值特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形式,也同样是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得以发展和进步的前提。其不仅有利于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当代美术在世界与中国的大文化环境中的自我定位,构建民族化的当代美术创作语言,摆脱虚拟的“全球化”幻觉世界,从而回到真实的中国当代美术现实中。当代美术创作中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激发中国美术家的文化创造活力,使美术创作活动和美术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二)中国美术创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探究新文化发展的起点,我们会发现新文化就是将前人创作的作品中,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沉淀,加工和传承。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社会变革必然给文化艺术带来新的推动力,产生新的活跃元素,促进原有的传统形态发生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传统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更新和丰富所经过历史熔炼的语言和具有的积极精神,对后人有永久的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基于此角度理解传统文化,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中国美术的创新,不仅仅是时代赋予当代美术价值取向的文化选择,也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美术艺术结合的重要选择。我们当前需要的,不仅仅需要单纯艺术技巧的创新,更需要一种观念上的创新、思维上的创新,用当代中国美术创新来巩固和发展符合民族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中国美术传统文化的特征的主要表现

(一)历史悠久

中国美术的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中国传统美学的概念,更延伸至中国美术的思想观念、中国美术的表现特点、风格、评论、制度甚至习俗伦理等,这些美术的传统涵盖了我国美术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美术进行分析与探讨,而其中中国美术传统文化特征最重要的体现即在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远古时代的人们已经有了美的意识,例如在北京周口店出土的至今五千年前的文物,有一部分具有美术装饰的作用与效果。中国美术传统的特征同样也体现在建筑美的悠久历史上,如中国古代的房屋大都呈对称的形式,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着意进行一些装饰的处理,可见,中国美术历史的久远,而这些悠久的历史又赋予中国美术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为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与坚实的实践基础,中国美术传统文化跨越了千年,在漫长的岁月考验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而正是这些传统文化穿越古代,不断为中国文化增添新的魅力。

(二)丰富多样性

中国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各个方面都留下了美术传统文化的影子与痕迹,人们利用超凡的想象力,设计出具有不同美的各类事物,从古朴的远古陶器高现在各种各样精美的陶瓷作品,每一种款式与设计都蕴含着美术传统文化中人们的美术的艺术追求。例如我国的岩画,在内容上丰富多样,运用大量的象征性符号,如人物、动物以及人们的日常活动等。中国美术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包含了不同门类、不同形态的美术创作,尤其中国这样幅员广阔、历史悠久的国家,美术创作者们会因为地域、审美、个人情趣等多方面的差异,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中国美术传统,中国画,书法、篆刻、瓷器、民间工艺等各个领域都有中国美术传统特色的影子,中国美术的门类品种齐全,却又独特,但凡人类所创作过的美术形态在中国美术中都能找到,而中国的某些门类在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中却没有被发现过。中国美术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样,在创作理念、在表现手法及形式上,也都有着独特而多样的内容,如民间美术有一种“扣碗”的创作表现手法,来表现天地间万物和谐的理念,中国美术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不仅在具体的美术创作成果上,更重要的是其传达的独立而又独特的创作思想及理念。

(三)原创独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中国的文化也延绵不绝,从未中断过。而中国美术文化也是自石器时代开始就不断地前进着,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具有生态性成长与壮大的趋势,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美术传统文化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色,有些美术作品流传至今,具有极大的审美与历史价值,许多美术传统是我国独有的,体现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与人们的对美、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例如,中国独有的龙凤艺术,不仅揭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更显示出中国美术具有非临摹的原创美术创作,而且这种原创不仅体现在美术的形式上,更体现在人们在美术创作如何对于非自然客观物象的浪漫主义艺术观念。又如,中国的梅兰竹菊,在画家的眼里已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物象,而是已经上升华到“君子”的形象,这说明人们的思想已经从感性的观赏,上升到对事物的人格化,表明了画家们对表达自我情感的艺术理念,而且这些创作理念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中国美术自诞生之日起,就踏上了原创独立的自我发展之路,虽然随着与外界交流的日益增多,许多外来的美术形式与理念被引入和借鉴,并逐渐被人们认可与接受,但人们对美术传统文化仍然非常重视,如何更好地保持中国美术传统文化的独立发展,是众多美术教育者们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同时也是自己重要职责。

四、总结

中国文化传统特征明显,内涵丰富,不仅对其他文化发展协调一致,从各个角度影响着其他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中国美术传统文化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并且历经岁月的考验,不断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随着社会传媒的发展传播到更多的地方,进而与更多的创作者与创作理念、创作手法进行交流学习,从而使我国美术作品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善于吸收先进的创作手法和理念,不断地创新,将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的创作理念、丰富多样的形式及原创的独立个性体现在美术创作中,为中国美术事业增添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宋志军. 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出版营销过程的启示[A]. 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 2008

[2] 陈沛沛, 杨枝青, 杨杏林, 张晶滢, 肖芸, 苏丽娜. 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海派中医”[A]. 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3] 周大伟. 皇帝的新衣:来自北京老胡同的吊诡[A].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5

[4] 燕良轼.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社会建构[A]. 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07

[5] 吴志雄. 中国传统文化对逻辑的兼容与拒斥[A]. “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 1998

篇4

在的支持下,林风眠大力贯彻了“美育代替宗教”的思想,实现了艺术的社会化,用美术来改造社会,达到艺术救国的目的。他的教育思想和艺术理念具有独特性和超前性,在教学过程中,主张兼收并蓄、中西并存、注重个性的培养,并在实践中建立了一套在当时最为完整、规范的美术教育体系。这与徐悲鸿的教育理念有较大的不同,正如潘耀昌所说:“林风眠较关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潮流,徐悲鸿则只注重西方文艺复兴传统的写实性绘画”。

虽然这两种方法至今还有争论,但林氏的教育思想与体系,在今天看来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这一思想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其中包括赵无极、群、吴冠中等当今国际上公认的艺术大师,引领着美术界的潮流。

兼容并蓄

林风眠1928年出任国立杭州艺专校长,1938年国立杭州艺专改组,他被迫辞职。在此任教的10年,是他美术教育时间的黄金时期。他的教育理念影响了中国美术的面貌,极具有典型性。

林风眠曾说:“中国画与西洋画,总是居于对立的和冲突的地位。这种现象是艺术教育实施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且能陷绘画艺术到一个很危险的地步。”由此可见,他注重的是中西融合,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隔膜,这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就可以看出:

其一,学校分别开设绘画系、雕塑系、图画系和音乐系。其中绘画系包括中国画与油画。这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大胆的做法,无论是上海还是苏州美专,大部分院校都是把两者分开独立设置。而林风眠打破两种学科之间的墙,兼容并蓄,这客观上有利于学科之间取长补短,相互渗透,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从赵无极、群、吴冠中的画中也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中西画法融合的倾向,比如说吴冠中,他的作品是用西方油画结构肌理的表现手法与中国画的点线面有机地组合搭配,体现出了中国画独特的意境和韵味,给人以“形式美”和“抽象美”。群、赵无极更是把中国文人画的精神结合西方的笔法构图,表现出畅快淋漓的画面。

其实,这种办学理念,在艺术院教务长林文铮的《本校艺术教育大纲》中说得更明确:“我国一般人士多视国画与西画几若风马牛不相及,各地艺术学校公然承认这种见解,硬把绘画分为国画系与西画系,因此两系的师生多不能互相了解而相轻,此诚为艺术界之不幸!我们假如要把颓废的国画适应社会意识的需要而另辟新途径,则研究国画者不宜忽视西画的贡献,同时,我们假如又要把油画脱离西洋的程式而成为足以代表民族精神的新艺术,那么研究西画者亦不宜忽视千百年来国画的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校很注重学科之间的互补与相融,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创造,但对绘画的基础训练并不忽视,这点通过教学内容可以说明。比如绘画系的素描一般都得学两年时间。为何如此重视素描呢?其理由是“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我们艺术学校过去的错误,就是忽视了素描的重要性,对于初学者略授于铅笔画的浅薄基础之后,即教之水彩或油画,此种办法无异于驱使婴儿角逐于田径,未有不失足仆地者也。”

吴冠中也曾在《误入艺途――杭州国立艺专求学录》中说:“我1936年进校时,校里学习很正规,……中西结合是本校的教学方向,素描和油画是主体课程,同学们尤其热爱印象派及其后的现代西方艺术。”从中可见,学校是把重视基础课程和中西融合的完善教育体系结合起来的。

其二,特设音乐系。这在民国前期所有艺术院校中实属首次。并且教学手段采用的是西方音乐院的方法,辅以国乐,用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中国教育之中,达到兼容并蓄,中西融合的目的。不仅音乐系如此,雕塑系的教材方法更是引进巴黎美专的一套体系。这种教学理念在教学大纲上同样有反映:“一切艺术,即使表面毫无关系的音乐与建筑,在原理上是完全贯通的。现代西方新派绘画深受东方艺术的影响,而郎世宁的国画又岂非国画受西方影响的明证?根据历史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趋势,我们更不宜抱艺术的门罗主义以自困。”

事实上,音乐和艺术实质上的确相通的,音乐可以为绘画提供灵感,绘画也可以影响音乐。“在艺术的性质而论,最有影响力人生者莫过于音乐,不但社会一般人士在工作之余需要音乐的陶冶,就是研究造型艺术者亦需要音乐的调剂。”群曾回忆创作上海大剧院那幅《复兴的气韵》时说:“我是在巴黎的工作室里边聆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边进行绘画工作的。”他的这幅画面尤如音乐在跳动,节奏感与形式感充分地传达出来,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美的享受。可见音乐对艺术的重要性,也说明艺专的这种学科之间融合的理念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除课程考虑设置以外,林风眠也相当重视师资力量。引进了一批北京艺专优秀毕业生、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艺术家。林氏亲任校长兼职教授、林文铮任教务长、吴大羽为西画系主任、潘天寿为中国画系主任、李金发为雕塑系主任、刘既漂为图案系主任、王代之为艺术院驻欧洲代表。他们组成了杭州艺专最初的教育核心。其余如潘玉良、蔡威廉、方干民、李风白、李苦禅、刘开渠、姜丹书等,涵盖了从油画到雕塑、图案、音乐等各方面的人才。他们有各种理论和有主张,并且勇于实践,是当时的重要骨干。

众所周知,单纯依靠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而没有一批真才实学、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这种教育的质量也是不能保证的,正是有了这批优秀艺术家的加入,才使林风眠艺术思想得以施展。

启发式个性化的教学

要想培养出优秀的艺术人才,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这是毫无疑问的。林风眠对学生的教育是十分严格要求的。很早之前,他就对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很清醒的认识,在艺专办学之初他就曾说道:“中国的艺术学校,如今不能说没有,国立的、私立的,到处都是。这样多的艺术学校,宜可以产生许多新的艺术创造者出来了!但是,结果,一个艺术大学的毕业生,往往连张构图都画不成!这也没有别的,艺术院校虽然那样多,国立的呢,往往是专门安置失意政客之场所。私立学校,却又在那里向学生同教员逐什一之利。在学校方面,只要学费拿到,上课与否可以不管,青年学生,正是好玩的时候,学校既然不加督促,乐得逍遥自在,各适其所,艺术如何,管得着吗?”

林文铮在其《本校艺术教育大纲》中更是旗帜鲜明地写道:“艺术学校应当成为纯粹研究艺术的学府,因此,绝不容复杂份子混迹其间,以免重蹈过去的覆辙。”从中可以看出,杭州艺专的办学态度之严谨,目的之明确,已是形成法定文书。

学校虽有着严格的教学体系和管理,但林风眠更看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当他看到性格刻板、拘泥于外形和光影做表面文章的学生时,他就说“你应该放松一点,随便画,乱画嘛!”使学生拘谨的精神状态得到松弛,这有利于创造个性风格。此类事情不胜枚举。再如,学生时代的董希文写实功底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他说林先生每次给他看画时就说:“没有生命哎!没有生命!”后来体会到林先生所说的生命就是绘画中的味道和趣味。

稍懂美术史的都知道,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画家,都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例如凡高,亲手把石膏砸碎,他十分反对去画这种束缚思想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坚决走进大自然,去表达自己炽热的情感,用他那种近乎狂热的笔触表达内心世界。还有“宁使作我,莫可人知”的徐渭,以及“我用我法”的石涛。无不说明个性的重要性,当然,笔者并不是说有个性的就一定成功,没有个性就必然失败,而是说要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不要一味地循规蹈矩。

林风眠骨子里就带有思想解放和个性创造因子,在分析近代中国画衰败的症结时,徐悲鸿与林风眠对待艺术的观点明显不同。徐悲鸿认为中国画之所以衰败,就是缺欠对自然写实能力,而林风眠恰在此时认为由于对前人的模仿而失去了个性创造。

林氏的教学是反对划一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以一种开放和兼容的思想方式指导学生。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作画。以启发学生去实践,发挥个性。这种教学手段也正体现了艺术求真求变的特性。

思想自由的学术社团

对于艺术社团的建设,林风眠认为:“必须艺术界自己团结起来,才能够担负广大的艺术工作,使它获有精彩的成绩,才能够产生多量的艺术创造品,集中国人对艺术的视线,才能为艺术界产生许多精彩的理论,给艺术一个普遍的宣传。”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林氏是十分提倡艺术社团建设的。之后,他带领学校教师率先成立了艺术运动社,并开展各类活动和举办多次画展。

在林氏的极力提倡下,学术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据1931年统计,学校内即有二十多个学术社团。艺术社团各类之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专业,并且他们定期举办各类画展和演奏会。例如1931年,“一八艺社”在虹口每日“新闻社”楼上开“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曾出了一本画集,除国画、油画、雕塑、图案外,也选了三幅木刻作品,画集的序言是请鲁迅写的,即《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文艺新闻》出了一个专栏。这类的活动非常之多。尤其是艺专剧社,在当时是非常活跃的,曾在南京、常州、昆明等地作了《茶花女》、《易水别》、《雷雨》等巡回演出,还开展了一系列募捐活动、救国活动,在1937年流亡途中还上演过《放下你的鞭子》,反响十分热烈,在当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还有苏光画会定时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星期一、三、五下午七时起为研究时间,二、四、六下午四时为写生时间。写生的地点分为野外和校内,在学校建有动物园,采购珍禽异兽百余种,以供学生写生临摹之用。其实这类写生活动经常举行,通过写生可以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力。

我们发现,当时学风是如此的浓厚与纯正,学生对艺术的热情之高涨实属校方所难料。“这些社团几乎把全校的师生都吸纳到群众性的艺术评论中去,使学生不埋头于单纯的技巧训练,而是对许多重要的艺术问题进行思考。”事实上,这些社团实际上已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了,甚至比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更为直接。

篇5

权力、头衔和证书取代了艺术质量和文化水准

和“前卫艺术”、“行为艺术”相对应的中国当代“主流艺术”中,也滋生着一些不良现象,正在走向另外一种极端。目前中国社会主流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表面上十分繁荣,但繁荣的背后却是艺术质量和文化含量的匮乏。曾几何时,官本思想随着腐败现象,也悄然进入了艺术领域,所以使部分搞艺术的人只要有一点成就,就将艺术人生的目标转向权力和头衔,有些本来在艺术上无甚造诣者则干脆直接将权力和头衔作为进入艺术领域欺世盗名的途径,而这些人一旦操纵了艺术权力,就会产生严重的颠倒黑白、鱼目混珠的混乱局面。在美术领域具体表现为:以官职大小和头衔多少来明码标价,招摇撞骗。看似“文化下乡”般的艺术交流,其实是依靠权力、头衔和名声牟取暴利的不端行径,从而在老百姓中造成一种错觉,好像官职越大、头衔越多、证书越多,艺术水平就越高,缺乏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的收藏者,也就盲人瞎马,误入歧途,从而误导广大老百姓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和评价,不顾艺术质量和文化含量,只看官职、头衔和名声。这些掌握了艺术权力的文化官僚,往往又操纵着各种大型美术展览的评选活动,而其他一些基层美术工作者要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也只有通过参加展览、获奖来实现人生目标,因为只有获奖才有加入美协或书协的条件;只有成为美协或书协会员,你的作品才能被社会认可,才能卖上好价钱;有了经济基础,才有可能介入艺术权力;有了权力,作品的价格才能继续攀升。在中国当代社会,用权力、头衔和证书堆集起来的艺术大师满天飞,所以形成一种脱离文化的畸形艺术运转机制,从而促成一种艺术生产和接受过程的恶性循环。“行为艺术”、“前卫艺术”在当前中国社会的滋生和蔓延,各种带有欺骗性质的专业展览的泛滥,与官本位思想在美术界的盛行不无关系,艺术质量和文化含量的丧失“权力欲”和“名利欲”难辞其咎。这些权力拥有者操纵展览的结果,一方面会滋生艺术界的腐败,造成拉帮结派,无视艺术质量和文化含量的局面,据说某省美协的展览,在展览筹备之初,就已确定了获奖人选,其他参展者只是被愚弄的对象,参评费则作为其名正言顺的经济收入。这种滥用话语权而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已非学术观点而涉及学术品质问题。[4]另一方面,获奖作品的样式就会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展览作品模式,有些展览还明确规定了作品的尺寸、规格,令无数美术工作者追随模仿,挖空心思适应展览和评委的口味,只有评委和展览而没有自己,只有“画框”而无“作品”,从而抹煞了艺术的个性,丧失了艺术中的真和善,只有空洞乏味的形式外壳,降低了艺术水平,缩减了文化含量。试问齐白石的精品有多少是六尺以上的巨障,按今天展览的标准恐怕很难入选我们的“大型展览”,尺幅小巧的宋人花鸟难道就没有艺术质量?在权力和名利的操纵下,美术俨然已产业化,美术作品已沦为工业产品,部分有潜力的美术家,一旦拥有了名利,其艺术生命也就嘎然而止,剩下的工作就是印刷厂一样的无聊复制,“画钞票”。

部分艺术专业杂志和刊物丧失学术操守而文化质量下降

艺术专业杂志和刊物是向社会介绍和推广艺术的重要媒介,其学术质量和规范直接关系到人们对艺术及其发展状况的了解和认识,但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刊物都摇身变为赢利性质的作品集、论文集,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无视学术质量,更有甚者公开出卖版面,粗制滥造,学术质量严重滑坡。以往许多在读者当中具有良好影响的权威杂志,也降低了学术标准,刊发一些缺乏艺术质量的粗略作品,和一些人云亦云的应景文章。据了解,艺术类杂志中收取版面费的刊物比例处于所有杂志前列,收取版面费的数目也十分惊人,有些学术质量较高的艺术文章因无法支付高额版面费而被搁置,或者屈从有限版面而被迫压缩内容。为了赢利,有些艺术杂志作为月刊每期刊发的文章数量多达100多篇,有些杂志则违心地将一些初级水平的画家作品成批刊发,并附有名不副实的介绍和评论文章迷惑观众,个别权威艺术杂志也居然刊发一些具有“前卫性质”的丑恶作品,在观众当中造成不良影响,形成是非颠倒的混乱局面,降低了美术在观众心中的崇高地位。经济社会有其自身特点,发展经济依然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首要任务,有些杂志的发行量有限,杂志社单靠发行杂志无法支付巨大开支,收取一定的版面费情有可原。但将文化事业完全产业化,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势必引起学术滑坡和文化衰退。艺术专业杂志和刊物是艺术文化的缩影,是展示、宣传、研究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窗口,但目前能够职守学术规范、注重文化品格的艺术杂志只占少部分。作为艺术文化主要载体的艺术杂志和刊物,其学术规范和文化品格的下降,也会直接导致艺术及其教育中文化的流失。

高等美术教育的无节制扩招和基础美术教育的舍本求末

艺术教育在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国教育家先生早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重要思想,在目前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艺术教育尤其应发挥正面的陶冶和教育作用,提高国民素质,弘扬民族正气是当前艺术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但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存在明显的错位和误区,这就是高等美术教育的无节制扩招和基础美术教育的舍本求末,从而导致美术教育中文化含量的缩水。高等教育应是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高等艺术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但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生素质的逐年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美术专业就更惨不忍睹,考前机械的技能训练、美术高考中死板的评价方法、入校后松散自由的教学体系,造就了大量平庸美术人才,既不能从事美术创作,也难以胜任美术教育。更为甚者,社会上已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美术专业成为学习成绩太差而无法进入高等教育学生的无奈选择,大多数学生对美术并无兴趣,而将其作为进入高校的垫脚石。当前社会上流行的一种说法更让人哭笑不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太差,考虑体、音、美专业;先天身体条件太差且没有吃苦精神,再考虑音乐、美术专业;先天又无音乐细胞,五音不全,最后只有选择美术。由此可见,美术中的“文化”因素已被扒的精光,美术目前已成为“没文化”的代名词,这种发展趋势是十分危险的。加上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无视自身办学条件,盲目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无视学生专业素质和文化基础,无视就业趋势,在教学中又过分强调西方文化,忽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体现了我国高校对艺术专业的误读、误解,也体现了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贬低和不负责任。

篇6

引言

中国五干年悠久文明史形成的丰厚文化底蕴,成就了中国美术艺术形式的多样发展中国美术的发展历史绵长,其涵盖的理念内涵与形式技法等特质可谓博大精深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到绘画,不求肖似形成了中国美术高度的意向性、装饰性,表现为飘逸、雄浑、古朴、稚拙等风格中国动画传承了中国美术的形式造型、色彩立意、构图等特点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艺术语言,震动了国际动画界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中国学派”的美誉开创了世界动画新的里程碑。动画是集文学、电影、摄影、音乐、绘画为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也是对中国美术的一种延续,而我们每一代人身上又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中国动画由产生形成到现在的蓬勃发展,这几十年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产生了一大批名扬海内外的优秀作品。中国动画曾在世界动画历史中留下光辉的一页,充分说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从动画的概念入手,结合中国动画的总体发展历程,探索中国动画受中国美术的影响,继承中国艺术传统和精神,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及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所产生的民族性。

在现今纷繁的动画片创作作品中,最受国人关注的恐怕是让中国化语言要素运用在动画创作上,从而形成独特的民族化作品。从早期的水墨动画创作,到近几年动画影片中造型风格的中国化处理,始终为广大观众所所关注。

中国传统动画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独特艺术体系,以丰富多彩又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格样式及民族艺术手段,来表现中国民族文化及人文精神。中国动画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学派”,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熏陶下,首先从事动画创作的艺术家们都有着深厚而扎实的美术功底,其次他们有意识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的借鉴与继承。

中国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书法、服饰乃至戏曲、剪纸、皮影、年画皮影、刺绣、陶瓷艺术等等为中国动画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借鉴材料,造就了中国动画百花齐放的特点。

1 中国动画受中国美术的影响, 在表现形式上的种类多样化

1.1 传统手绘动画片:借鉴中国传统年画和古代寺观壁画,创作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传统动画片。

1.2 偶类动画片:借鉴民间玩偶的泥、木、竹等材料和形式,拍摄了《曹冲称象》《阿凡提的故事》等偶片。

1.3 剪纸片:吸取中国皮影和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以及传统戏曲服饰特点,制作了《张飞审瓜》《猪八戒吃西瓜》等剪纸片。

1.4 水墨动画片:是中国特有的动画艺术形式,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笔法、韵味、结构和中国水墨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带入动画片,拍摄了《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水墨动画片,堪称中国动画艺术的奇葩。

2 中国动画传承了中国美术色彩的民族性

中国动画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上,深受中国美术的影响,画面色彩也如中国美术的色彩,特征性很强。如《猪八戒吃西瓜》,大胆采用民间美术传统的对比色,颜色的处理鲜亮悦目;《大闹天宫》在用色方面大多采用红、绿、蓝、黄等色彩,这样让绘画人物光彩夺目。而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则以水墨画元素为主,赋予淡彩,水墨的自然渲染,笔法的浑然天成,使得意境相当优美。

3 中国动画受中国美术的影响,在造型上讲究“神韵”

中国绘画艺术强调主观的意会,要求笔墨相合,情景相融,气韵生动,有无限丰富的想象,有诗一般的韵味。动画片《大闹天宫》在景物处理上,采用了散点的透视,影片中有鸟瞰,有仰视,有大场面,也有局部特写,有动有静,有虚有实,有明有暗。 意境的创造增添了神话传奇的色彩,达到“境能夺人”的效果,让观众沉浸在这种千变万化妙不可言的神话气氛中。 尤其那冥幻的太空和云烟变幻的处理,多采用虚的渲染,这样既有助于奇异幻景的表现,又能烘托出人物和宫殿,虚实相映,更加强了画面的纵深与立体感,从而倍增它的艺术魅力。

中国绘画以虚代实,追求韵味和意境的原理在中国传统动画的运用,整体呈现出表现主义的倾向,而这种表现主义倾向恰恰有别于西方的表现主义。所以,其在国际动画艺术交流中获得众多的荣誉,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传统动画深受中国美术的影响,而显示了它的独特性。正因为深受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中国动画就是一种对中国美术的传承。中国动画就是在中国艺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4 结语

中国美术对中国动画产生了深远而巨大影响,也因为中国动画的独特韵味,使得中国动画曾在世界动画历史中留下光辉的一页。中国传统动画在当今国内外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以及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大量国外的动画片的涌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新思潮的进入也给中国美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此,也给中国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中国当代的动画工作者应该吸收现代设计的思维方式与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传统的有力因素,并和和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继承和保持民族的特色,让中国的动画在世界艺术领域内独树一帜。这样中国的绘画艺术在中国动画的传承下,才会让中国美术的风采发扬光大,也会让中国动画更有一席之地。国产动画片应该植根本民族文化, 在技术上不断地完善自己,在面对国外诸多优秀动画片时取长补短,这样中国的动画才有立足之地。 我们今天提倡将民间美术融入动画之中,是为了明天中国动画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栾伟丽编著. 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

[2] 杨晓军编著.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M],安徽美术出版社

[3] 佟婷编著. 动画艺术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7

篇7

一年级。小学时期就酷爱绘画的我,升入中

学后开始正式接触素描。从那时起我就经

常走进中国美术馆看展览,其中有很多展

品,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但父亲一直不主张我学习美术,因为

“”的际遇以及见闻让他心有余悸,他

认为从艺的道路暗藏危险。此外,如何靠艺

术来生活更是一大现实问题。我却总认为

父亲多虑了,因为每年来美术馆参观的人络

绎不绝,其中不少人在美术馆艺术氛围的熏

陶下走上了艺术道路,甚至有所成就。到今

天,尽管北京城里或城郊的艺术馆、画廊如

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中国美术馆的地位从

未有所动摇。这_点既来自半世纪的丰厚积

淀,也是美术馆和观众共同的合作成果。

成年后,我有幸与一位艺术名家交流,

探讨如何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她总结道:

“从艺宁肯眼高手低,绝对不可手高眼低。

技术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而提高,但审美

的眼光—旦入俗流,技术再好也难有上乘

的作品。”后来,我又看到靳尚谊先生的文

章中出现这样一句话“素描解决的不是技

术问题,而是审美问题。”两者的观点对我

启发极大。我的审美观念,是在美术馆参

观展览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在艺术作品

特别是“艺术观念”泛滥的今天,每当困惑

的时候,我就会走进中国美术馆寻找启示。

美术馆似乎更愿意保持自己优雅温和的中

立姿态,她不急于回答什么,只是巧妙地将

一切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自己去思考。

她像个宽容而睿智的长者。

今天社会的发展之迅速,是很多人想

不到的。北京城市面貌在这—二十年的变

化,不断挑战人们的视觉经验。在城市的

改造过程中,许多文化古迹湮灭了,人们

的很多美好记忆也随之消散。所幸中国美

术馆的建筑群至今仍未受影响,每次路过

五四大街,看到中国美术馆金黄色的屋顶

篇8

茶文化伴随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一同成长,并得到传承,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催生了太多关于茶的内容,形成了关于茶的一系列完整体系。茶叶包装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从最初的贮藏存放功效升级成如今代表茶叶档次和艺术的理想载体。茶叶包装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产品的喜爱程度,在茶叶包装中融合什么样的元素,也成为茶叶包装是否成功的基础。文化与艺术的交汇,时常会迸发出璀璨的光芒。中国美术拥有久远的历史,最初是以物质材料为主的平面或立体空间的图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中国美术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一方面是基于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美术所具备的特殊艺术性。当中国美术与茶叶包装相结合时,艺术的生命力得到了进一步延续,也使得茶叶包装具备更多的设计元素与灵感。通过中国美术,衍生出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种类,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关于美术的审美意识,到了新时代,彩陶的纹样日益丰富,十分生动逼真。在这里,我们主要谈的是中国美术中的水墨画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中国美术水墨画与茶文化的关系

水墨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特色在于墨。最初的水墨画仅以水和墨为主要绘画材料。后来有了工笔花鸟画,即不再是单一的黑白色,而是颜色更加丰富。水墨画又称之为国画,将现实与抽象相结合,意境十足。水墨画强调墨的功底,如何用适合的墨画出浑然天成的效果,是一代又一代水墨画家不断去研究的问题。水墨画能够缔造出水融的画面,使人真切感受到一种存在感。当水墨融合,总会很相宜,配以宣纸,更能体现出意象之美。今天的中国水墨画家不再局限于宣纸上作画,而是将作画的地点和材料不断创新和广泛化,所以,当水墨画应用于茶叶包装时,则成为一种顺理成章的创意延伸。正是基于水墨画颇具传统的韵味,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亦是源于内涵的沟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作为其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延续历史的轨道走过了几千年,也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受到一代又一代的人之推崇。从贵族到平民,无人不爱喝茶,茶成了雅俗共赏之饮品。古代诸多文人墨客,不仅喜欢吟诗作画,饮茶也是必须经历的环节,因茶而出现的美文诗句不计其数,因茶衍生的美德、品味、文化、礼仪亦是层出不穷。茶文化凝聚了道家、儒家等思想的精华,茶道使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茶艺蕴含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具有强烈的可观赏性。茶文化的种种体现与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处。茶是中国的国饮,水墨画是国画,二者兼具修身养性的功能。作画之人,若不能有平和之心,其最终的作品往往丧失了作品本该有的意境。画家需要以水和墨的有效融合,才能画出抽象和现实相结合的韵味,展现出画的特色,由此可见,只有清心、清净之心态,方可创作出经典制作。古之作画者,品一杯香茗,酣畅淋漓地作画,实在是非常和谐共生的画面。水墨画与茶文化,均是与水为伴,以水为媒,并贯穿着传统文化而紧密相连。水是生命之源,尽管它无处不在,但也因其独特的灵性而使人倍加珍惜。水墨画有水有墨,缺一不可,缺了水的水墨画,注定了没有灵魂。对于茶而言,若没有水,就无法见证其高贵的品质,就不会成为人们最喜欢的饮品。因此,水墨画和茶文化因水而拉近了距离,以高贵、传统而又自然的方式存在着,彼此通过真实的体验寻求人生那一份酣畅淋漓的。水墨画多以山水为主,表现了作画人追求自然的超然心境,而茶亦源于自然,古人以茶寄情,亦多以向往自然为主,因此,这二者又多了一种共同的属性。

2中国美术水墨画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呈现

2.1茶叶包装以水墨画为图案

现代包装设计,讲究的是“卖相”,即“卖相”好,就会有眼缘,进而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当代茶叶作为一种商品,其浓厚的商业属性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茶叶的包装设计必须要高度重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将文化色彩浓厚的中国美术水墨画与茶叶包装相结合,是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艺术的结合,也是文化与文化的互通。将水墨画设计成茶叶包装的图案,是茶叶包装常见的设计手段。水墨画作为中国的国画,具有很多代表佳作,从这些传世精品中选取,作为茶叶包装的图案,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软实力,精美的图案可以吸引许多人的注意力,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由于水墨画自身具备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从根本上提高了产品的档次。有些水墨画图案并不是特别复杂,配以简单修饰,就成为精致十足的茶叶包装。

2.2茶叶包装的意境通过水墨画呈现

茶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其包装设计除了要注重“卖相”,还要有内涵,即意境。通过水墨画来表达这种意境再恰当不过。水墨画的黑与白是十分经典的颜色搭配,在绘画中颇受青睐。水墨画中的黑与白,不仅是指两个不同的颜色,而是力求通过黑与白,成就所有的色彩表达,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肉眼所能看到的颜色。着墨的力道,水分的含量,运笔的收放自如,构成了水墨画玄妙的意境和不可捉摸的韵味。因此,看似普通的黑与白,实际所蕴含的分量却很重。当水墨画的意境应用于茶叶包装设计中时,这种意境将得到巧妙的展现。包装首先要起到的是十足的视觉冲击力,而后是一种联想,这种联想是由消费者通过茶叶包装的意境自然联想的,往往呈现的是一种流连忘返的效果,使消费者犹如身临其境。

3中国美术水墨画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的思考

3.1注重情感沟通

茶叶包装设计主要通过文字、图案和醒目的标志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以良好的视觉冲击力。茶叶包装设计是一门学问,而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茶叶包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美术水墨画在茶叶包装中可以使其表现力更加多样化,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茶叶包装应注重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因为如今的消费者在忙碌之余,寻求的是一份倾诉的空间和放松的心情,当精心设计的茶叶包装呈现在人们面前时,会使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沟通与感动。在设计中,水墨画的恰当运用远胜于摄影的排版,因为真实的图片虽然真实,却忽略了意境之美。而水墨画却可以在水融之间,使人产生联想,使茶叶包装的档次和价值得到有效提升。

3.2注重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既要有现代感,又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方能彰显茶叶的特色。优秀的本质要保留,这样方能在国际市场中逐鹿,并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这种情况下,水墨画与茶叶包装相结合可以实现现代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当印制精美水墨画的茶叶包装在柜台中陈列时,其周身所散发的或高贵典雅、或自然淳朴、或深厚的文化气息,会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

3.3注重风格统一

在水墨画与茶叶包装设计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水墨画的风格是否与其相匹配。不是所有的水墨画都适合茶叶包装,因此要结合茶叶产品的特点,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水墨画,二者风格和谐统一,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水墨画的恰当运用,离不开设计人员对水墨画和茶叶产品的深刻了解,具有丰富设计经验和很高艺术修养的设计者往往可以将二者有效结合,真正丰富茶叶包装的内涵。因此,在茶叶包装中结合水墨画,是一种拓宽设计思路和创新的体现,但如果不能做到恰当运用,就会产生“驴唇不对马嘴”的尴尬局面。所以,设计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不仅仅是茶叶包装运用水墨画是否美观,还要考虑到二者的风格是否适合,设计是否经得起时间考验和消费者的挑剔眼光。

4结束语

总之,设计出使各方面都满意的茶叶包装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因此需要十分重视茶叶包装的设计。好的茶叶包装可以给人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和美的享受,使人们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促进茶叶产品的流通,也带动茶文化的推广与普及。设计人员要高度重视中国美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以水墨画为例,设计人员需要吸取精华,并予以创新,匠心独运,这样才能使茶叶包装独一无二。

作者:张春新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劳秀霞.浅谈中国传统水墨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评论,2015(6):131-133.

[2]杨群.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茶业通报,2009(1):27-28.

[3]陈丽媛.浅议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7):289.

[4]何亚峰.浅析地域文化在信阳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23):71-72.

[5]陈露.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2(19):30-31.

[6]吴灿.湘西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从果王包装设计中解读[J].艺海,2015(12):69-71.

篇9

从中国美术学院官网获悉,2012年中国美术学院总报名人数高达8.9万余人,比去年增加了50%,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的报名数,同时也刷新了中国美术学院招生录取比例,的专业达到了100:1。2012年中国美院完全实行网上报名、交费,考生报名费、考务费按每个专业(类)180元标准交纳(美术与设计理论类报名(含资格审查)费为110元)。据统计,2012年中国美术学院报名费约1600万。

从中国美术学院招生网获悉,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计划招收本科生1665人,除去面向浙江省招收“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本科生60名,此次的校考计划招生1605人。中国美术学院学费标准:每生15000元/学年(其中美术与设计理论类专业每生6000元/学年。住宿费按规定另行缴纳。另外,中国美术学院实行学年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相结合的办法。特困家庭学生按规定条件和程序可申请助学贷款(额为6000元/年),鼓励学生在生源地申请助学贷款。

此外,据中国教育在线资料显示,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国立艺术院,创建于1928年,是国家文化部和浙江省政府共建的一所学科、专业齐全的综合性重点美术学院。学院办学宗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美术创作、设计、理论研究和美术教育的专门人才。中国美术学院杭州的南山校区、象山校区和上海的张江校区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点。

篇10

“中国美术馆五十年捐赠作品大展”跨越了辛卯年春节。初步统计,春节假期免费开放期间,观众近六万人次,一天观众多时达一万两千余人,但始终秩序井然。相关的安全工作叙述如下:

一、尽早谋划,提前预测。为了保证安全,更好地服务观众,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亲自组织相关部门多次策划,精心准备,先后两次组织有关部门对展览期间容易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制定具体的预案;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谢小凡副馆长带领安全保卫处、物业公司、驻馆武警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专门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安全大检查,对展览期间观众参观的安全、馆内的消防安全、展厅内的作品安全等工作逐一细化,分清了责任,明确了任务。

二、领导带头,靠前指挥。文化部办公厅保卫处步士忠处长在腰间盘病发作的情况下,与北京市公安局文保处邵志强警官一道亲临现场指挥。范迪安馆长每天上下午都询问展厅观众的安全动态,在大年初二观众流量达―万两千余人次的高峰时期,拖着感冒的身体亲临现场指挥;谢小凡副馆长退掉回家探亲的机票,坚守在一线;其他值班的馆领导主动放弃了与亲朋好友的聚会,带领值班的中层干部始终盯在展览现场,根据观众流量及时调整入馆速度,确保了观众参观的安全有序。

三、措施到位,保障有力。节日期间,中国美术馆组织安保人员对观众出入口、展厅的消防通道、各类设备设施进行不间断的检查;在烟花爆竹集中燃放的时间,由安全保卫处中控室值班人员、驻馆武警、物业公司留守人员,每5分钟巡查一遍;为防止周围居民燃放的烟花落到馆内成为隐患,每天对所有的草坪进行喷水以保持湿润;对观众聚集较多的展品处增设安全员,确保观众和展品的安全;为方便老、弱、病、残、孕等特殊观众,主动送票到手,专门开辟安全通道,以防止拥挤和踩踏事故的发生;为应对突况的发生,按照预案积极协调驻馆武警、属地派出所、交警等力量,做到遇有情况,迅速到位,确保展览安全有序。

由于中国美术馆目前的基本设施难以完全满足免费开放的需要,存在着观众约票与现场领票交叉的现象、馆内停车位少、观众在展厅内如厕排长队等候、展厅服务人员对展品的看护与观众违规拍照劝阻的矛盾等现实问题。中国美术馆实施免费开放后,要重点考虑上述问题,营造一流的参观环境,更好地服务于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