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5 00:45: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络教育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其已成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既能够从教育层面上帮助教师实施教育,也会因为错误的互联网信息,导致学生出现价值观趋向的偏差。现代社会发展中,学生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在社会、经济、教育等诸多背景下谋求发展。因此,本文就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提出思想政治的全新教育思路。即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借助文化传导能力,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影响。
一、网络育人及其实践路径
网络教育无疑是较为高效、简洁的一种手段。然而,引用互联网机制,必然会触及网络社会的阴暗面,如不对此有所规避或加以引导,将会对学生教育成果造成冲击。因此,笔者对网络育人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如下实践路径:1.网络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为年轻群体开辟了全新的“生活”空间。这也导致当代大学生更多以网络生活为主体,借助虚拟化信息形式,开拓一切精神需求层面的满足途径。所以,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沉迷不言而喻。而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改善大学生网络使用功能,为其提供健康的信息指导,无疑是高等教育所必须进行的工作。网络发展为信息交流渠道带来了便利性,多媒体资源也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因此,借助网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将具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2.依托网络进行思想引导网络对教育的客观意义,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从信息技术特性来看,网络教育具备以下优势:第一,不受空间限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地点展开交流。第二,不受时间限制。教育者可以将内容提前放于互联网,以便学生随时学习相关知识。第三,多媒体资源的支持。多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所具有的效率,无疑在于接受者是否能够有效理解传播内容。所以,在多媒体工具的引入下,学生将能更有效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此可以发现,网络在教育层面上有着较大的促进意义。不过,教育过程中仍会受到一些限制,迫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发生转变。其原因在于网络传播的特性完全有别于课堂教育模式。同时,原有的课堂教育已被学生排斥。因此,必须转变教育手段,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有效引导,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3.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从上文可以发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再使用课堂教育形式,所以,应当适当转变手段。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无疑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较为容易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本文认为应采取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促进学生建立健康“三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意识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却与之完全契合。因此,可借助对校园文化内容的传播,在校园网络体系的建设中,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导。同时,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借助各类活动手段,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从行为、思想等诸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构建完善的、生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阐释
1.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明确底线边界促进了交流所谓的明确底线,是指校园文化建设中,在话题上所达成的共识底线。这也意味着任何个体不能够逾越底线来实现交流。此前对于网络教育模式的担忧,便是因为可能存在的阴暗性话题,即价值溃败和道德虚无,对学生思想意识造成的影响。而校园内的文化建设却能够对此话题有所抑制。这可以简单理解为,网络校园文化多需要依托几种形式,分别为BBS、百度贴吧等社区,虽然一些学校主张以官网形式构建文化,但是高校的官网在新闻性和信息主导上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借助社区类网络渠道,可以有效控制内容,并对无底线交流及时制止。同时,社区的权限机制,也能够对话题进行引导,进而构建明确底线且健康的交流环境。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营造环境氛围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是人与人所构建的交流环境。而人所依据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话题和交流深度产生影响。因此,应当在试图构建网络文化时,充分考虑环境的主导因素。而在构建环境的同时,不能忽略它对学生产生的客观作用。具体为:第一,环境的塑造在于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应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实现方法,并在效率和深度层面上作出考量,让大学生得以有效接受思想政治内容。第二,考虑到大学生现有思想政治基础,环境必须与学生基础认知相契合。即在学生不具备认知的情况下,不能够盲目提升思想政治的思想高度,以免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所传播内容。第三,结合社会化因素,从网络文化层面为学生构建第二课堂。可以理解为,在构建环境的同时,应当引入社会信息宣导,由此帮助学生提前以社会认知反馈价值观建立,进而更加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夯实一个基础阵地网络虽然是虚拟化社会,但仍旧有着社会性基础。所以,在建立校园网络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够对网络社会有所轻视,必须充分考量各类客观因素,从而建立适合大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平台。对此,笔者认为应对平台采取统一化,且平台必须在学生的可控范围之内。例如,以固定BBS对学生思想政治进行引导。不过,其可能发生无法实现引导的问题。即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不愿在平台中展开交流,故此难以实现文化引导。学校可就此问题,以多层面引导的方式消除不良影响。例如,将成绩和学生的学习知识注入平台,使学生不得不关注BBS,并在其中展开交流。2.稳妥处理两重关系第一,处理育人环境的关系。不同教育环境的教学手段有所差异。课堂教学主要在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深刻理解并记忆知识,再结合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具备知识的应用能力。而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则坚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发现,在实现教育的过程中,一旦两者发生混淆,便会在网络文化中产生课堂教育手段,而学生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感,将直接导致教育的失败。第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环境下所实现内容的关系。根据教学环境的差异,可以发现不同环境的手段必然有所不同,对于教育内容而言同样如此。事实上,无论采用何种教育环境或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无疑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网络教育的特性在于引导,而并非课堂教育的传导。所以在知识的选择以及传播方式对知识进行内容层面的转化方面,必然会产生不同之处。所以,不同内容的关系处理,将是分别实现各自效率的关键。3.尽力避免三点误区第一,避免形式教条。网络育人虽然可同样产出教育成果,但是,其本质在于实现影响。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于长年累月的不断宣导,而教育的结果,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反馈。所以,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时,应当基于教育方法而做出客观考量。第二,避免缺乏互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立需要大量话题作为引导。一些院校在实践过程中,采取相对简单的互动形式,即希望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可是,由于实践者能力不足以及对互联网交流方式的不理解,往往使得教育功能难以达成。同时,缺乏有效的互动,管理者难以接受学生的信息反馈,其下一步工作将无依据可言。对此,可采用现行提出问题的方式,在形成互动后再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第三,避免粗暴监管舆情。一些话题相对阴暗的舆情,无疑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舆情一味抹杀。在管理时,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以更新颖的话题促使学生转换视野,并对过往舆情有效规避。同时,平台建立之初便需要实现规则化,先行告知学生平台的管理规则,并以相对灵活和友善的方式对舆情进行监管,进而避免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弹。4.积极探索四条途径第一,内容管理。积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工作的影响深度。在具体执行上,可寻求青年群体的交流特性,借助适合的题材对其引导。以正面的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第二,综合服务。平台必须体现服务功能,这也是学生进入平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此,应为学生开通服务通路,让其可以及时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反馈到相关责任人,由此构建良性发展的校园服务平台。第三,文化环境。建立内容客观、正面、积极的文化传播体系,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社会认知构成积极影响。并在积极文化促进下,树立健康的校园风气,提升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第四,舆情引导。网络中必然会出现负面的信息传播,学生对此类信息也有一定的兴趣。但是,扩大化传播此类信息内容,无疑将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所以,应当在信息内容上对学生有所引导,并避免负面信息在平台中出现。若负面信息在平台中不断传播,可采取推进方式,加速信息消亡,并在此后对学生加以引导。
四、结束语
本文所研究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关系到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教育者必须对其有客观的认识,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本文所提的方法,仅是实现教育的手段之一,希望能对实践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一网络教育评价的概念
教育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起到了重要的反馈作用。作为教育评价之父的Tyler对于教育评价,着眼于实施的效果,他用学生的成绩来表示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把教育目标的达成与否作为判定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这是以Tyler为代表的目标评价模式的体现。华东师范大学的陈玉琨教授则强调教育评价的价值观,认为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可行的方法,对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教育评判的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有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上的教育现象也不断涌现,因此,网络教育评价现已成为教育评价中的另一个研究领域,并逐渐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所谓网络教育评价,指的是对网络大学或网络中的一些教育或学习现象进行评估,它是网络在教育评价领域内的特殊应用。
二网络教育评价体系的分析
维基百科认为,网络课程也称在线课程,是指通过在线学习的课程,是现时学习的新趋势。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平台开设不同的网络课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进行课程学习。网络资源既是一种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应用,也是一种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创新。面对众多的网络课程,学生进行相关学习后效果的评价也日渐受到关注。一个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应该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目标、指标、评价对象、评价人员和评价方法。这些方面在整个评价系统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对于网络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也可以借鉴以上的五点对其进行分析。
三网络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面对已经到来的信息化时代,面对不断完善的网络课程,目前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对网络教育的评价主要体现在网络教学与网络课程评价两个方面。当前,网络课程的学习者数量呈显著性的增长,那么其评价则显得愈来愈重要。与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相比,网络教育评价可谓称得上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虽然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评价对象不明确,目的不清楚。这主要体现在张冠李戴的网络课程和网络教学评价中。一些对网络教学的评价标准却用来衡量网络课程。网络教学是网络课程下的一个体现,除此之外,网络课程还包括了课程的技术水平、网络的互动性等方面。其次,网络教育评价人员专家化。不可否认的是,依托网络的教育评价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工程技术和教育技术方面的专家。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来自那些接受网络教育实践的学生的评价就可以忽略。他们的许多反馈信息对于网络教育课程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网络教育评价的范围过于泛化,想面面俱到地进行评论,实地个案研究较少。对于这些范围,我们应该分清楚哪些是重点,将其进行重点评价。同时,评价的结果缺乏针对性,不能起到改进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作用。
四完善网络教育评价体系的策略
第一,提升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在对网络教育评价进行修改和制定时,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教育评价的经验。当前的传统教育评价基本上采用总结性评价,但是对于网络教育而言,仅以学期结束时的一次考试作为评价结论是不够的,因为网络教育相比课堂教学来说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应该以长期的形成性评价为主,并结合总结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不断地给被评价者以指导,从而帮助他们达到目标。这样的评价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和时间,而且还要持续地跟踪观察来收集、统计相关信息,然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痕迹来观察学习者的学习动态,对其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这对信息教育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因此,相关研究者应努力提升各方面的数据挖掘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做到评价的合理性。第二,充分考虑多方评价人员,重视学习者的评价。互联网的用户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同时,网络课程的学习者不仅有学生,还有教师和管理者等。充分考虑多方的评价人员并不意味着削弱专家的评价意见,有关专家的评价是主要的,应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去考虑教师、学习者和管理者的想法,做到权重的侧重和平衡。学习者作为网络课程的主要实践者,经历了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对教师的教学、虚拟课堂的互动、问题的及时反馈情况等最了解不过了。因此,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于网络课程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对评价对象进行多维度的评价,提高评价说服力。传统教学评价的参照标准比较单一,往往只依据学生考试的分数高低、操作方面的熟练程度,却忽视了不同学生的情感和学习风格,这样,无形之中就等于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网络教育现象的出现则弥补了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评价的缺失,为其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网络教育评价中,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科学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多项指标去评估每一名学生。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课程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网络教育评价可以根据学习者实际学习的情况收集各阶段的信息,从而达到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及诊断性评价的统一结合,它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可以突破传统教育评价领域的局限,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作者单位:杨丽,百色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慧.Web2.0及其典型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陈玉琨.关于中国高等教育评价本质问题的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1(8)
[3]任儆,张秀梅.对网络远程教育评价体系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2(8)
[4]胡苏皓.适用于远程教育评价的三种评价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8(2)
[5]李葆萍.网络教育评价系统及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1(9)
中图分类号:TP3-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2001402
0引言
网络教育资源是指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教育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型载体中,借助网络开发利用、用以呈现相关知识节点的有用信息的集合[1]。
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网络教育资源正在削弱传统文献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霸主地位。
1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投入很大,截至2003年底,已总计投入了1 000亿元[2]。经过多年的努力,教育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教育部门先后实施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96-750 项目)、新世纪网络课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等网络教育项目,许多省市也投资建设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教育网站。
2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和缺乏相关的建设经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指导思想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我国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只能参照国外,缺乏本土的理论指导。因此,对于整体建设目标不明确,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认识不明,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深入进行,所以,我们应该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指导思想。
(2)资金和建设主体方面。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知识、劳动力,但是,我国现在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阶段。要解决好资金短缺的问题,关键在于领导。只要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克服他们重硬轻软的思想,就能不遗余力地加大对数据库建设的投入,政府就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带动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开发更多更有效的网络教育产品。只有如此,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才能有快速和良性的发展。
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站(GEM)是由美国教育部提出并主要出资建设的,GEM并不生产教育资源,也不拥有资源实体,它只是制定了一套有关资源管理的规范,采取了资源认证和管理机制,吸引各级各类的教育资源所有机构加入到GEM中,所以GEM教育资源建设主体并不只是教育部门,而是包括许多不同领域热心于教育的组织或机构,在美国,上至政府部门下至民间组织,各行各业都可以为教育资源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就使美国教育资源建设的主体不只是依靠政府而是多元化,从而为美国的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今后我国在教育资源建设中,应充分借鉴美国的经验,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引进多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建设教育资源的机制,使资源建设主体不是单一化而是更加多元化。
(3)标准和规范方面。现在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内容无序、重复,缺乏关联,而且各个信息系统的管理体制不兼容,由于缺乏合作和交流,没有统一规划,从而使管理分散,各自为政,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由于不同机构在自建数据库时,选择不同的技术平台、库结构、检索界面、检索语言、专业用表、组织语言,所以建设成的网络教育资源出现很多问题,如:用户使用困难,网址无法真正链接等,这都极大地阻碍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及可持续发展。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特别小组,用于统一管理某一区域的网络资源,改变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共享。
(4)资源的审核与评价方面。网络放大了资源的空间,可以使学习者更方便地获取丰富的资源,但这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信息无序传递和混乱、知识信息污染等现象。目前我国尚缺乏统一完善的信息标准和严格的审查监督评价机制,这使得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资源的审核既要依靠资源审核专家对资源进行审核, 也要增加网络教育资源的评价反馈机制,主观评价和大众评价相结合,同时寻找更全面合理的评价标准,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和Web2.0,使网络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要求和需求。
(5) 资源只注重数量、多而不精。目前教育教学资源均以库的形式出现,多达几十甚至几百G,但是数量优势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资源的可用性不高。我们知道衡量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好坏不是取决于资源量而是取决于资源服务于实际教学的效率[3]。所以,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应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建设有效的高质量网络教学资源。
(6)教育资源存在区域差异。在东部发达地区,通过购买获得资源,或通过自主开发建设资源,并形成了共享区域。但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主要还是通过国家农远工程将相关的资源输送过去,因此,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间差异明显。
3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途径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不能简单地依靠数字化转化、购买电子文献或下载网络教育资源等建设途径,应该加大数据库的开发利用,因此,可从下面几个途径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1) 引进网络版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结合。可以引进内容和技术上较成熟的全文数据库,如电子期刊方面有中国知网、人大期刊复印资料等; 电子图书方面有超星、书生之家等;数据库方面有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经专网等,通过购买其使用权,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检索服务,这是最基本、最有成效的网络资源建设方法。
此外还可以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进行自建数据库。例如根据教学科研需求,下载质量高、有价值的网络教学资源,并把它们进行筛选、分类、标引,然后通过网页的超级链接方式组织这些资源,形成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网络教育资源。
(2)资源建设中充分使用Web2.0技术。传统的网络资源建设在技术与组织用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资源的组织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拥有资源的人与需要资源的人没有流畅的通道。Web2.0应用的一些特点恰恰能够弥补传统网络资源建设的不足。Web2.0的以下3个特点能很好地解决传统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①资源管理社会化。指的是由用户共同参与资源的建设, 资源的提供和管理并不由一个固定的机构来完成[41]。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该考虑社会化因素。社会化使资源管理加入用户互动, 能够使用户有双重身份,这不仅丰富了资源内容,同时也增加了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吸引力。 基于Web2.0 的应用,把传统资源管理自上而下的模式转变成自下而上的资源管理模式,使网络教育资源内容从以前的只由专家分类判断转而由参与者共同构建和管理;② Web2.0的开放性。开放性主要有三层含义,即内容的开放、开放的API以及开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Web2.0 应用的内容来源于用户创造内容、用户添加内容、用户行为创造,无论哪种情况, 都需要用户参与其中。开放的API 产生了更多的应用。开放性也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需要的, Web2.0的开放性有许多值得我们利用;③ 提供长尾化服务。长尾理论是指: 只要有足够的存储和流通渠道,非热销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即众多非主流的小市场的汇聚可以具有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5]。长尾理论已经在网络经济领域成功应用。对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可以以Web2.0的长尾理论作为运营模式的理论支点, 因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也存在着长尾。网络资源建设如果可以在资源管理的社会化以及开放性方面有所突破, 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资源建设中。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互动,就会有更多的内容是由用户产生的,实现长尾服务就成为可能。
(3 ) 利用微内容优化网络教育资源。所谓微内容就是在互联网上任何用户所生成的任何数据。例如,在QQ空间中个人发表或转载的日志、上传的照片和音视频、个性签名、QQ心情、收藏的网址、每一则评论、每次鼠标点击的链接等[6]。这些网络信息虽然平民化,但却并不是充满低级品位的文化。如果用良性目标引导,这些微内容同样可以为网络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服务,同样可以作为推动网络文化发展的进步力量。微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网络教育资源:① 在微内容环境下网络教育资源可便利地实现共享和互动;② 网络教育资源微内容化;③ 网络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实现优化评价。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然趋势,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它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在微内容环境中,网络教育资源具有更好的开放性、可重用性、共享性、协作性,可以使学习者有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个性化学习,与此同时,资源的优化评价可以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效率和质量。
(4)建立各个学科导航系统。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许多人会出现“网络迷航”现象。所以,为使用户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教育信息,科研人员有必要建立学科导航系统。所谓学科导航系统,就是按学科建设的要求将网络教育资源分门别类地系统组织起来,从而为学习者开辟一条顺畅的学习通道,可以利用博客技术优化导航系统。
4结语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该把借鉴国外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经验和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建设相结合。在起步阶段,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应该继续坚持“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深化应用、技术推进、重点突破”的建设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陈向东.网络环境下的跨学科知识共享[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赵国栋.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5228.
[3]高文华.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1
网络教学在当今虽然已经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但是在有些领域上的教学上却存在着争议,所以研究网络教育在中学体育中的应用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体育网络教育概要
体育网络教学是网络教学中的一个分支,是运用互联网的特性以及资源来创造一个全新的环境,对学生进行体育方面的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指导以及健康的指导等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对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1]
2 中学体育网络教学的模式分析
网络教学使体育教学上有关的器材、体育的场地、教学课时以及师资不足等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在体育资源上实现了共享的目标。对于当前的发展来说,中学体育网络教学的模式最为常见的大致是以下几种:
一是个性化的网络教学模式。它所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然后加以选择和组织以及运用共享资源,对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学习目标及发展目标上比较重视,这种网络教学的模式在学习的时间上非常的方便,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进入相应的网站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并可以从数据库中寻找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和自己已得知识相关的新的知识,扩展了知识面和层次。[2]
二是互动类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通过QQ、邮箱、公告栏等传播信息的途径和学生进行及时或适时的交流,也可以利用远程的传递功能进行多媒体资料的传送,两者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是合作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在网络教学中,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合作非常方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分组并布置任务,这就对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有了很好地提升促进作用。
3 中学体育网络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在中学网站里有关体育内容更新过慢,根据相关的调查得知,中学生对于网站内容的满意程度不是很高,择取满意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6.1%,这就激发不了中学生对于体育网络的关注度以及兴趣。
在当前,对于教师来说,主动择取信息的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相关知识信息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简单的说就是不能只靠在运动场上的一些手段和方法。《体育与健康》上的指导告诉我们:教师在实践中给学生传授最新的体育信息的同时,还要求学生会主动的对这些信息工具加以运用,用新的信息来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
网络软件的质量也是一个影响中学体育网络教育的一个因素,大部分的中学体育网络的硬件条件都是相当好的,但是在软件,就跟不上。另外,在很多中学网络方面对于建设工作很是重视而对于网络管理方面却忽视了,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致使不少的中学网络在不同的方面出现了问题,这对于实现中学体育网络教学的目标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4 对中学体育网络不利因素转化的建议
一是对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优化。最主要的还是在服务内容上得以拓展,对中学体育网络教学提供一个优质的信息平台。
二是使网络教育在中学体育上得到充分发挥。中学网络信息平台是给中学生提供信息的主要平台,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主要场地,学生在教师那里得到的知识信息是有限的,只要充分地利用网络信息,就可以对教师在指导上的不足加以弥补。
三是中学网络的监控管理要进行加强,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要对应用的平台、信息的资源、网络的设施等综合化以及信息化的教学环境系统加强监控管理。
四是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在中学体育的相关系、部应该对体育教师专业的信息素质培训加以重视,要对教师信息素质的意义有足够的认识。
五是对体育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并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对信息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是教师素质的体现的一个方面,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的主动操作能力。
5 结语
不论是传统的体育教学,还是现代的体育网络教学,目的都是培养人才,现代化的网络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很大空间,个性化的学习满足了中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爱好,但还有不少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所以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把中学体育上升到另一个层面上来,这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求取更便捷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美国思科集团总裁约翰·钱伯斯访问中国期间发表演讲指出"互联网和教育决定了人类的未来。"钱伯斯说,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刻地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命运,改变一个国家、企业、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在方兴未艾的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体系,谁将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作为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点的网络教育,在这场大潮中更是首当其冲了。教育部长陈至立早几年前就指出网络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要大力发展网络,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为此,教育部开始着手实践怎样将互联网与中国教育结合起来。1995年开通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今年提出的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便是几年来教育部采取的典型举措。
几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的网络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原因,同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如此,从网络教育的发展历史等几个方面比较两国网络教育的异同,寻找两国网络教育的差距,并探索为发展中国网络教育以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为中国的网络教育服务,实乃当务之急了。
一、中美网络教育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起源于美国国防与教育的需要。60年代美国国防部加强了计算机的研究,其结果便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APPANET。APPANET问世之后,便陆续有企业、高校等机构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教育当中,但进展比较缓慢。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快速发展时期是在90年代克林顿总统上台之后。
1992年,克林顿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第二年政府正式拟定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方案,计划在2000年以前建成一个全国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它向全美国人迅速准确地提供各种信息。
在政府的鼓励下,美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开始采取行动。最有影响的是"网络日(NetDay)"活动。第一个"网络日"(1996年3月9日)开始时的计划是一天之内把加利福尼亚州12万所学校全部联上网,到现在为止,在"网络日"活动和其他活动的推动下,几乎所有的大学和绝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校园网并联上了Internet。
1996年,克林顿总统提出了"教育技术行动"(EducationTechnologyInitiative)纲领。该纲领指出:到2000年,全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联上信息高速公路,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的技术文化方面受到教育。美国政府为此制定了投资预算政策,美国的企业界对此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1/3的投资都投在了信息技术方面。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美国现在已发展成了世界上网络教育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一个覆盖全国主要教育机构的网络业已形成,几乎全国所有的学校都能开展网络教育。在高校,网络教育所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已超过5万门,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
同美国相比,中国的网络教育起步较晚。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才开始开展网络教育。其标志便是1994年底开始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1995年CERNET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1996年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第一个建起网上大学。同年,第一个面向中小学的教育网站--101教育网站正式开通,随后便出现了大量的中小学教育网站。1998年,清华大学推出了网上研究生进修课程。同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首次阐述了发展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方针、目标和任务。同年9月,CERNET高速主干网建设项目立项。
2000年,是中国网络教育阔步前进的一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表明了教育部对教育网站和网校的领导权。不久,教育部批准了15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紧接着,教育部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范围扩大到31所。旋即又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7月31日,31所试点高校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以加强试点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9、10月间,部分新试点院校相继开通了网上大学。10月,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自此,中国的网络教育开始加速发展。可以预言,未来中国教育将因网络的深度介入,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二、中美网络教育的组织方式
美国的网络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如下几种稳定的组织方式:
1、传统教育增强型
这是当前美国最普遍的一种网络教育方式,是在传统校园教育基础上增设网络教育课程而形成的。在这种方式下,接受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是由学校正式录取的。学生要注册学校常用的课程,由同一学校的教师授课,全职或花大部分时间来学习。这种方式的教育与在校教育的区别是,学生和教师不在同一地点,主要靠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完成。它特别适合校园外的全职或兼职学生。
2、学校联合型
这种方式的网络教育是由两家或多家学校联合办学,共同管理来开展的。在这种方式下,多家学校联合起来开设全国、全州或地方性的网络教育,但各学校保留自己的学位和学分授予权,而不移交给联合体。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这种形式普遍采用。
3、经纪人型
这是一种由学校和有能力举办网络教育的其它组织如企业等通过签约共同办学的形式。在这种形式的网络教育中,其他组织作为经纪人,学校只负责传送网络教育课程,而不授予学位、学分,学位、学分的授予权归签约的其他组织。这种形式的网络教育在美国常用来进行职业技能等的培训。
4、虚拟学校型
虚拟学校是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仿真等技术创建。虚拟学校能提供传统学校全部或大部分教学,学生完全通过网络学习,它一般归传统学校管理。这种形式的网络教育,由于技术含量很高,投资巨大,当前较少采用,但由于本身所具有的优势,特别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定将是最有前途的一种。
中国的网络教育发展迅猛,短短几年,网络学校出现了很多。然而,由于学校缺乏运作经验,加上教育管理部门缺乏规范管理,网络学校良莠不齐,网络教育还没有形成美国那样鲜明的几种组织管理形式。大致说来,中国的网络教育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校举办型,其特点是对教育理解深刻,教育资源丰富,这种形式当前占主导地位;另一种是企业举办型,其特点是有良好的市场意识,投资力度大,但教育资源不丰富,对教育理解不深刻。至于结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联合举办的网络学校,目前在中国比较少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庆幸的是,随着中美交流的日趋频繁,在网络教育的组织管理方面,中国加快了改进的力度。今年7月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便预示着中国的网络教育必将很快走向规范化组织和管理的道路。
三、中美网络教育的应用模式
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指出在当前的网络教育中存在如下几种教学模式。
1、讲授型模式
网络教育中的讲授型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其学习人数可以无限多,其学习地域可以无限广。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同步式,通常是教师通过网络将文本、声音、动画、图形、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内容以Web页面同步向学生传送,在Web页面中,内嵌表单等程序,供学生输入提问及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再作进一步的解释和应答;另外一种是异步式,通常是教师事先将教学内容编制成WEB页面,存放在服务器上,学生通过个人电脑等终端浏览这些页面,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便以电子邮件、网络电话等方式询问教师,教师再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
2、个别辅导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基于网络的CAI课件以及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通信来实现的。在网络上应用CAI课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各种CAI课件以资料库形式存放在网络上,供学生下载学习;另一种是直接在网上运行用Java等跨平台语言编写的CAI课件;第三种是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
3、讨论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利用BBS系统,由专业教师在网络上建立相应学科的主题讨论组,学生登录网络,在特定的主题区内发言或讨论;另一种应用得较广泛,利用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简单、方便,且具有超媒体特点的WWW网络,在WWW的平台上实现讨论学习。
4、探索学习模式
该模式一般是事先在网络上设置一些适合特定学生对象解决的问题,然后向学生,要求学生解答。一般同时提供大量与问题相关的资料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查阅。另外,也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碰到的疑难问题提供适当的启发或提示。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5、协作学习模式
网络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在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方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与角色扮演。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美国,五种教学模式应用得都比较广泛。而在中国,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太深,前两种教学模式应用较广泛,而后面几种教学模式则很少应用。但近年来也有这方面应用的例子,如由全国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主持的DISCO试验项目和COMTOWN试验项目。中国的网络教育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中国教育正面临着一次跳跃性发展的重大机遇。中国应当抓住机遇,重新理解、构架教育体系和教育结构,努力探索网络教育的新模式。
四、中美网络教育的应用效果
网络教育所具有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同时加速推进新型教育模式的诞生和成长。它最终会使人类的教育方式得到一次彻底的革命和解放。
网络教育下,教育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学生能按自己的兴趣在网上遨游浩瀚的知识海洋,学生的学习实现了个性化和自主化,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和"教学相长";网络教育下,工作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每个人都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这是真正意义上终身教育;网络教育下,学生多感官并用、立体化接受信息,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既易于理解,又便于巩固;网络提供的教育资源远大于以往任何教师、教材乃至图书馆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网络教育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跨区域的师资优化组合分配,在依托传统学校的前提下有效组织学习资源,可节省师资,更好地发挥教师、教材的优势;网络教育的交互性可以及时、迅速地反馈教学效果,可使多种观念得以沟通和交流,可改变单一的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边听边记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借助因特网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交流,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启发式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习资源的多样性与共享性使得学习者与传授者随着知识的发展不断变换学习的主体,教师既可将自己的新知识、新技术通过网络教育别人,又可作为一名学生,从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因而网络教育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网络教育能节省传统教学方式的多项开支,没有校园的学校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优势,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
总之,网络教育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结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时至今日,美国的网络教育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每一个网络学校都是由许多相关的教育部门或公司建立,而各网络学校之间又有非常广泛的联接,整个体系呈网状结构,无论你想学习什么知识和技能,你完全可以到网上找到你所需要的资料和帮助。既有专门针对基础教育的、又有专门针对师资培训的、高等教育(包括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还有其它的教育形式和教育信息等。其中每一方面都涉及到各门各类学科和全套的服务设施。
其实,美国网络教育的成功并不完全依赖于网络教育自身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在于校企结合和"人"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正是因为校企优势互补和"人"在整个系统运行中认真、负责、创造的工作,才使美国的网络教育拥有了众多优点:良好的交互反馈机制;严格的课程制定和课件编写体制;严格的质量保证体制;丰富的网络资源;多重导航的搜索机制;多网校的联合机制;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等。另外,美国所有的网校都蕴涵着一个同样的机理:"宁缺毋滥",永远将质量摆在第一位,而不盲目建网。
中国的网络教育,高等教育部分发展很快,并产生了有影响的一批网络学校,如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但在基础教育领域,尽管面向中小学的网络学校已有好几百所,但真正在教育界产生影响的为数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现行教育体制与教育观念的制约,办学者经济实力与办学宗旨的局限,以及国内教育软件开发水平、网络带宽、传输速度和使用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网校基本上没能摆脱教案加题库的教学模式,因而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办学模式而言,网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搬普通中小学的办学模式,从办学目标、课程设置,
到教学组织形式、教育评价和管理等都缺少网络教育的特色。
象美国那样,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中国的网络教育才能有真正的突破,这正是问题的关键。网络教育是一个很特殊的产业,一方面要求对现代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要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和营销策略。说到底,这是一个产业化的问题。网络学校应当立足于产业化的道路。网络学校要想真正发展起来,一定要有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形成产业模式,这是网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可喜的是,今年,中国在这方面终于有了进展。如科利华公司与北师大附中合作开通的"科利华北师大附中网上学校"就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当然,美国的网络教育也不是尽善尽美,也存在着很多缺憾:如缺少理想和完备的在线考试机制;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国民在泛滥的信息面前变得麻木和弱智等,这些,都是美国以及中国在开展网络教育中应该加以足够重视的。
五、中国网络教育的前景展望
中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的矛盾。国家要振兴,要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要面临即将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需要进行大量的职业、继续教育。要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光靠现有的教育规模很难胜任。因此开发利用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及全国四大网络,建立网上学校,开展各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实现全国大范围大规模的资源共享,已成为发展教育事业的一项战略抉择。它可有效地缓解中国教育资源不足和巨大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四大网络特别是CERNET为主的全国主干网络系统已经建成,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组成的全国性教育网络系统正在形成。另外,随着计算机硬件费用的逐渐下降,计算机进入学校和家庭已成为时尚。截至今年六月三十日,全国上网计算机数有六百五十万台,上网用户达到一千六百九十万。这些都为网络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硬件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可以预测10年后的中国,网络教育会发展成为一项规模巨大的新兴产业,它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会使人们终身受益匪浅。
当然,我们不仅要敏锐地洞察网络教育的优势,更应对其负面影响给予高度重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迈向21世纪的网络教育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审视网络教育,防患于未然,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以下常见的倾向:重信息轻实践、重吸收轻创造、重智商轻情商、重智力轻体力、重现代轻传统,把网络教育的负面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如此,中国网络教育的明天必然是一片阳光灿烂!
参考文献
1、《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余胜泉何克抗《中国电化教育》(1998.4)
2、《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教育》王锂平林春秋《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3、《美国教育技术现状掠影》刘雍潜《中国电化教育》(2000.7)
收稿日期:2007―11―25
作者简介:何修竹(1983―),女,汉族,重庆市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国外的网络教育发展可以看出,其发展之迅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政府出面将网络教育提上议程,在广泛推广的同时对其进行管理和规范。虽然网络教育发展当中的不少困难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市场因素有关,主要应靠自身解决,但是鉴于目前保障者的责任和我们强势政府的现实,各级政府对网络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无所作为的。为此,政府应切实负起责任,拿出相应对策,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排忧解难。
一、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来看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生源问题
1.从个体因素来看。因为参加网络教育的学生主体是成人,多数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成人继续教育或者弥补以往错失的教育的需要,在学科基础知识心理特点和网络学习技能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2.从地区分布来看,从1998 年教育部批准4 所高校开展远程学历教育开始,我国高校远程教育一直在高速迅猛发展。在短短的5~6 年内接受网络教育的学生人数急剧增长,高校网络教育生源人数虽然大幅度增长,但生源分布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及其在全国建立的近千个学习中心都主要集中在东部等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少。
(二)网络教育机构自身问题
1.网络教育工作目标不够明确
国家在开展高校网络教育试点工作之初,就强调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开展网络教育的实践机会,为各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尝试和提供有益的经验。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多高校对国家举办网络教育的初衷理解不够透彻,目标也不够清晰。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规模发展过快从1999 年至今的网络教育的发展规模有些过快,尤其是有些学校利用获得网络教育招生权这一“令箭”,招生规模极度扩张,在全国各地设立学习中心,致使鱼目混珠,技术和管理远远跟不上规模发展的需求,一味追求学生数量,质量难以保证。
(2)网络教育名不副实招收的是网络教育学生,招生学校理应有一个比较健全的网上学习平台,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授课。但实际上名不副实,目前有很多开展网络学历教育的高校多是网上开辟一些讨论、学习交流平台和个别课程的讲义,主要的学习形式是通过发放光盘让学生进行自学,有的高校甚至连这一点也没有做到,而是定期集中面授,变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函授教育。
(3)校外学习中心混乱了网罗生源,很多有网络教育办学资格的高校在全国各地招兵买马,纷纷设立校外学习中心,招生能力和利益分成成为设立校外学习中心的重要条件。一些学习中心往往会出现服务不到位、资源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2.基础设施建设
(1)合适的网络资源匮乏无序。从表面上看,目前网络知识的数量很多,但真正适合于学习的网络知识较少,并且这些有限的网络资源水平也参差不齐。网络教育机构自行设计制作自用的课程资源,几乎是各做一套,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极大浪费,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上做不到相互取长补短,存在一种无序的状态。
(2)地区差异:目前我国网络教育的开展都是以网络教育学院、教学中心、学员三者为中心开展的教育服务。教学中心主要集中设立在教育发达地区及经济发达地区,而偏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教学站点的建设相对薄弱,而这些地方往往是最需要的。
3.学校具体制度
(1)学制与学历教育部在《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规定:网络教育学院应实行学分制,学历教育的学分有效期和修业年限由学校决定。各个试点院校的学制学历、学习年限以及证书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学校开办网络教育带来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如相关专业的院校间学分互认,学历证书的含金量,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难以统评统测等。
(2)收费情况教育部在《关于加强现代远程教育招生工作管理的紧急通知》中,强调“远程教育招生的收费标准必须由试点学校向学校所在地的省级物价部门报批并向社会公布”。但目前还是存在收费形式不一致,收费标准的划分依据比较混乱,在不同专业和专业层次差别显著,高中起点本科层次学费较高,热门专业收费较高。
(三)社会态度问题
由于受到长期根深蒂固的观念影响, 不少人认为网络教育是一种混文凭的教育,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网络教育毕业的学生质量持怀疑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教育的发展。
二、对于现存问题的对策研究
那么,对于我国网络教育现存的诸多问题,政府应该如何去解决呢?
(一)生源问题
这可以说是一个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强的问题,网络教育这一个教育阶段主要针对的是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属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因此,网络教育的学员接受教育更多是出于一种自愿,这也就构成了为什么地区之间会出现差距,为什么大多数参加网络教育的学员学习目的都会有针对以往的工作缺陷,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技能。当然政府在这方面是无法干涉的,政府应当对网络教育给予适当的提倡和重视,但这些都是一种外界的因素,学员的自身因素才是影响生源问题的关键。
(二)网络教育机构的问题
这个问题政府当然应该管理,之前教育部也曾制订过许多相关政策来推进和规范网络教育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漏洞,导致网络教育质量下降等种种状况。
1.对于工作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政府要注意强调网络教育机构是网络教学的研究者、管理者、培训指导者、政策制度的制定者和保障者,使从事网络教育的工作者明确,他们从事的工作本质上还是教育,只是这样一种新鲜的教育形式可以适当的产业化,得到一定的收益。
2.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是中央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并明确与地方政府各自应当的投入,地方政府除认真执行外,也要适当运用一些财政上的自,加大对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建立多渠道筹措网络教育经费机制,积极应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育成本的变化,适时增加资金投入,帮助网络教育建立起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税收、学费、服务收入、社会捐赠等为辅的多元化经费来源格局。
3.对于网络教育机构自身的问题,政府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1)规范立法: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还缺乏一套完整、公开而明确的网络教育基本政策。为达成网络教育基本建设的目标,必须要有完整的基础建设,而这些基础建设必须依靠必备的法律规范来运作和推动。就以后的发展来看,政府更应当在落实现有政策的同时,对网络教育法律规制的方法和手段应当运用行政法律、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的规定,结合网络教育的现实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具体规制和保护措施,从而发挥出政策法律的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
(2)相关制度的完善:政府针对网络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仅是制订针对这些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更要监督政策的实施过程,加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规范管理,从而健全制度。
(3)宏观调控和引导:近年来,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职能行为正逐渐朝宏观、上层、协调、间接方向发展,避免对高等教育的直接干预。但这并不能完全否定政府行政管理的必要性,网络教育市场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的规划和控制,保障其秩序的稳定性。为了防止网络教育趋附于市场的“魔力”而过于功利化发展,比如一些网络教育机构盲目的以赢利为目的而忽视教学目的和教育质量时,政府的行政干预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三)社会态度问题
现实表明,网络教育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为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有用人才,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网络教育在现代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中不可替代的功能,政府应当积极协助其克服种种发展障碍,发挥出更大的社会功效。政府责任在这一方面应当体现为一种政策上的扶持,这些政策一方面能使网络教育在教育资源的获得、分配、使用等方面拥有一个良好的保障环境,夯实其竞争基础;另一方面政府的正面政策也能适时扭转社会对网络教育的偏见,帮助其建立起与普通高等院校同等层次的社会声誉,因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是网络教育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中国的网络教育要保持良好的态势发展下去,政府责任必不可少,不仅要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规范和管理,更要为保证今后的发展适时调整制定相关政策,对网络教育的发展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监督。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论远程教育国家行政管理[J].电化教育研究,2003,(3).
[2]尹剑.政府力推远程教育[J].信息产业报道,2003,(6).
[3]李招忠.论政府在远程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4).
伴随21世纪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加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迎来了质的飞跃,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热点。但在远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难免处于准分离状态,这种“物理远距离”导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困难,学生与资源之间互动困难,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困难。同时,教师及学生与无生命的计算机网络还存在“心理远距离”。长期进行非面对面的计算机网络远程教学,会影响师生之间交流的默契程度。缺乏情感交流的远程教学致使其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阻碍了网络远程教学的深度开展[1]。因而,如何在网络远程教学过程中突破时空限制、增强师生情感交流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广州多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YY语音以其强大稳定的实时交互功能,极大满足了远程教学打破时空界限的迫切需求。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网络远程教学中应用YY语音,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具有实时交互特性的远程教学模式。
1YY语音的特征
YY语音由广州多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它基于Internet团队语音通信平台,功能强大、音质清晰、安全稳定。YY语音作为一款免费团队语音工具,其客户端功能包括频道、Y友、Y群3个部分。
(1)“频道”。“频道”即YY语音主打的团队语音功能,每个频道都可视为一个语音聊天室,语音作为主要交流方式,同时具有文字、表情、图片等辅助功能。频道具有的功能特点有:①拥有丰富的教学工具,支持语音互动、讨论提问、举手发言、桌面分享、白板、教学课件、答题卡、教学视频、论坛、免费公开课、精品课程等强大功能;②课堂高清音质无延迟,教室上课时的音质清晰且流畅,配有混响、除噪、背景音乐播放、录音等音效功能;③方便简易的频道管理,用户能自主创建万人频道,灵活的马甲权限,可使管理方便有效;④操作简单易上手,YY语音的设计轻巧且人性化,操作简单易学。
(2)“Y友”。“Y友”具有满足个人之间实时沟通的功能,用户可以查询、添加好友,以文字为主要方式进行交流。
(3)“Y群”。“Y群”作为“Y友”功能的延伸以及频道功能的辅助,将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交流,丰富了用户获得信息的内容量,同时也增加了Y友数量;对于频道,则使原频道内用户有了相对稳定的交流场所,使内容以文字形式保留。同时支持群内再分组,可对群内人员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相当于一个小群,形成金字塔式的管理架构,极大方便了群组的人事管理。YY语音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为教师提供了多元的教学工具,为培训机构提供了实时的教学平台。YY教育平台是2011年6月基于YY语音而推出的专业互动网络教学平台[2],它聚集近800家国内外知名教学机构和2万著名讲师,已举行超过100000堂网络公开课,月活跃用户量超过600万。目前,进驻YY语音的教育机构包括新东方网络、沪江英语、华图、同信证券、文都教育等;同时与培训机构和大量高校合作,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环球雅思北京总校等;也和一些留学机构和国外高校合作,如金吉列、维多利亚大学、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YY语音在网络教育中的发展非常迅速[3]。随着YY语音在网络教育中的快速发展,基于YY语音的讲授、自学、讨论、辅导等网络教育模式逐步形成。
2YY语音讲授模式
基于YY语音的讲授模式可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
2.1同步讲授模式
教师可根据自身所处环境,注册登录基于不同平台(电脑、网页)的YY语音,进入或创建教学频道。进入频道后,教师可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有语音教学、模板教学、视频直播教学3种同步讲授模式。
2.1.1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指教师和学生在YY语音频道内以语音交流互动为主,文字沟通为辅的教学方式。在YY语音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语音交流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讲授新知,进行课堂提问、纠错答疑,同时采用文字沟通方式强调重点,引起学生注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可通过举手发言和文字沟通向教师提问、回答问题、发表观点、练习发音等。语音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基本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适用于语言类的教学。本文以LF外国语学院(频道号:5700)的语言教学为例进行阐述。LF外国语学院是YY语音平台最大的外语教学公会,公会目前主要免费教授韩、日、英、俄、粤、普通话等多种语言。在进行语言类教学时,课堂成员主要由教师、助教和学生构成。教师负责讲授新知,主要采用语音进行教学活动;助教负责将重要知识点显示在公屏上,回答学生发在公屏上的问题并控制课堂纪律;学生可以进行发音练习,也可举手发言。有时教师可同时承担助教的任务。
2.1.2模板教学
模板教学指教师在YY频道中应用频道提供的教育模板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在需要使用教育模板的频道名称上单击右键,选择“频道信息”,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频道模板”,即可开启教育模板(教育模板仅支持YY5.1之后的版本)。教育模板提供了白板、桌面分享、答题卡3个教学工具,其功能如图2所示。模板教学仍然具备YY语音教学中的语音交流互动和文字沟通功能。教师可通过使用白板、桌面分享和资料收集完成课堂教学过程。白板的PPT和图片播放、文字输入、画笔标注、擦除等功能可实现课程中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精讲。桌面分享的资源分享和操作演示功能可实现课程中技能操作的精讲,尤其适用于Photoshop等软件的操作教学。教师通过答题卡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举手发言和文字沟通可实现教学反馈。教师通过语音互动和文字沟通可实现总结评价。模板教学基本实现了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所有功能,一般课程都可通过这种形式进行网络教学。
2.1.3视频直播教学
视频直播教学模式与网络远程教育中的基于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同步讲授模式类似,教师可在YY频道提供的视频直播间利用教育模板中的摄像头功能进行讲授,学生可以看到教师,并与教师进行语音和文字互动,与传统教学模式大同小异。视频直播教学模式与基于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同步讲授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视频直播教学模式突破了共享带宽、视音频传输质量、网络负载等互联网络的条件限制,不需要租用专用线路,大大降低了视频直播的成本和费用。目前,视频直播间虽可用于视频直播教学,但较多应用于游戏和娱乐,并且开通维护视频直播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操作也没有模板教学方便快捷,因而利用视频直播间进行视频直播教学并不普遍。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上线的YY教育模板3.0中新增的摄像头功能,虽然使用时间不长,但是操作简单方便,视频流畅稳定,画质清晰,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使得YY语音支持的视频直播教学得到了新的发展。
2.2异步讲授模式
YY语音为用户提供了录音功能,用户只需点击频道界面下方的录音键即可开始录音,再次点击录音键则结束录音,录音结束后会自动生成MP3格式的音频文件。教师可将课堂授课的语音录制下来,将生成的音频文件放在网上,供学习者收听。学习者也可以自己录音,利用录音进行学习。这样学习者就可以随时随地复习教师所讲内容。
3YY语音自学模式
网络远程教育中的自学模式是根据社会和自我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运用远程教育工具,由学习者自我确定学习目标、组织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活动和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可以通过Web在Internet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上漫游,浏览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基于YY语音的自学模式指学习者可根据自身需要,参照频道公告和课程表,通过频道论坛或YY群,获取课程录音、课件和上课笔记等多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3YY语音自学模式在一般的网络远程教育自学模式中,学习者要根据自身需求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信息库中不断地选择和寻找有用的学习信息和资源。信息量的庞大和资源种类的繁杂无形中拉大了学习者和资源之间的距离。而在基于YY语音的自学模式中,学习者在频道提供的一体化服务下,可以轻松找到所需的学习资源,这种模式大大增强了学生和资源之间的互动性和实时性,缩短了学习者和资源的距离,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一些教育频道专门设置了自主学习子频道,方便学习者自主学习。如大耳朵专业英语频道(频道号:2831)专门设置了“C22新概念四自主学习”子频道,在频道公告上列出了新概念四所有的课程录音网址,学生可下载学习,免去了查找资源的麻烦。
4YY语音讨论模式
通过YY语音进行讨论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在频道、Y友、Y群内均可进行讨论学习。基于YY语音的讨论模式如图4所示。YY频道提供的公屏可实现用户之间的多人讨论学习,包括一对多讨论、多对一讨论和多对多讨论3种形式。支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讨论。私信主要指用户在学习过程中向教师或同伴发起的即时的一对一讨论。频道论坛相当于BBS的功能,用户可以针对给定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频道内的公屏多人讨论和私信讨论都是实时性的,频道论坛是非实时性的,具有用户留言的功能。上述YY频道讨论学习方式都是利用文字和表情进行的,YY频道同时也支持实时的语音讨论学习。Y友和Y群都是用户针对特定人员发起的即时讨论。Y友主要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讨论学习。Y群除了可以进行多人讨论学习之外,还可以在群内建立小群,形成讨论组,进行协作讨论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合作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学习过程必须由该领域的专家或专职教师进行监控指导,以保证学习者的讨论和发言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防止讨论偏离当前学习主题,当学习者无法讨论下去时,专家或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或指导,保证讨论可以继续下去。
5YY语音辅导模式
在基于YY语音的网络远程教育中,教师对学习者的个别辅导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网络答疑方式,学习者在频道内通过公屏提问、私信、举手发言或通过Y友交流等方式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即时语音、文字回复等方式地进行释疑和辅导;二是网络作业方式,教师通过频道教育模板中答题卡或频道论坛收集查看作业,发现学习者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和误区,并进行解释和引导。6结语本文提出的YY语音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模式对促进现有远程教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YY语音以其强大的语音交互功能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让学习者拥有了一个免费的,可与教师、学生和学习资源近距离交互的,开放、平等、多元化和一体化的教育平台。YY语音支持的远程教学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和渠道,降低教育成本,满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实时学习的需求,促进网络教学的全民化和全球化。就目前YY语音支持的远程教学发展情况来看,视频直播教学刚刚起步,虽然视频直播教学很容易实现,但其维护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且操作上比其它模式复杂,不利于推广,因此视频直播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地修改与完善。同时YY语音作为教育媒介,需要不断扩大其教育应用,使YY语音更好地为网络教学服务,从而进一步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实现教育平等和教育民主。
参考文献:
[1]曾祥跃.网络远程教育生态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138-139.
[2]YY教育.关于我们[EB/OL].http://edu.yy.com/contact/.
[3]百度百科.歪歪语音[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837539.htm?subLemmaId=2837539&fromenter=YY%D3%EF%D2%F4.
[4]李玉斌,麻秀成.现代网络远程教育模式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0(6):28-34.
[5]张小红,许勇,刘林.从教学模式视角谈网络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24-26.
[6]林廷劈.网络远程教育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97-99.
一、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变革
(一)教育内容变革
首先在教育内容发生重大的变革。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隶属的‘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的统计,科学知识每年的增长率在八十代每年增长25%。”知识的爆炸态势由此可见一斑。人类即使不断的开发潜能,也难以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因此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下,尤其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培养的“多识”的仓库型人才是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变化和增长局面的。而网络无疑是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
(二)学习方式的先进
学习方式的先进是网络教育和对于传统教育最大的冲击和改变。中国电化教育办公室副主任珠珠女士认为,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将成为每个学生的基本方式。在未来社会,不学习将意味着停滞,而停滞又意味着失业。因此,在未来社会,人们的一生都必需接受教育,而通过网络完全可以实现,而且这不需要专职的教师,专门的教室。最主要一点是学习时间是机动的。这一点对在职职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强网络教育质量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稳定学历办学规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要树立现代教育观,从建构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快速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与组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主办学校网络教育的招生范围、对象应符合教育部规定,招生规模适度,与办学条件相适应,招生计划按规定呈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做到招生宣传、审批程序完备,招生简章、入学指南等宣传材料内容真实、准确,符合有关规定;坚持按国家规定的入学资格要求,规范审核、验证制度,要在搞好成人学历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为在职人员更新知识、增强技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提供良好服务;既要积极开展学历教育,又要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岗位培训和其它继续教育。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树立现代教育观,就要以学生为中心,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快速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原则设计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环节
(二)增加网络教育教学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要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首先要有支撑网络教育运行的硬件条件,网络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应该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主办学校已经积累了比较雄厚的基础,网络教育学院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条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办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应该说在这方面网络教育主办学校还有一定的工作要做。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团队的建设对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要建立一支专业能力突出、网络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建立一个既熟悉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又掌握一定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具有较为丰富的网络教育管理经验的管理团队,加大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培训的投入,努力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待遇,稳定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保证学校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为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与提高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基础。
(三)充分发挥学习中心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校外学习中心是联系网络教育主办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主办高校要加强校外学习中心的管理与人员培训的投入,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网络教育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学习中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以及具有一定网络教育经验和较强专业能力的辅导教师队伍。校外学习中心要以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为根本任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准确地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按照主办高校的有关规定,加强学生管理,为网络教育质量过程控制提供基础保证。
参考文献:
[1]赵艳.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9).
[2]徐⒕.谈网络教育怎样才能与中学教育充分融合和优势互补[J].考试周刊,2014,(62).
[3]董丽芳.网络教育对传统英语教育冲击引发的深思[J].俪人:教师,2015,(11).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也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在2012年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质量保障;加快资源整合,推动开放共享”。
近年来,国内外高等院校和远程教育机构不断开展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网络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成人学历教育“工学矛盾”难题的一种新方式,并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愈来愈体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学方式改革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见解。
二、网络教育理论基础
(一)教育技术理论
早在1993年,顾明远教授就指出,“传统教育的教育过程基本上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但是,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教育过程已经不是由上述三个要素构成,必须增加教育技术这个要素。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术的参与虽然没有改变教育过程的实质,但却改变了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路。”
通常认为,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包含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基础性探索方面,这个方向主要是指学习环境的设计和研究、创新性技术研究和哲学相关的文化研究;其次是应用性探索方面,这个方向主要是指将IT整合于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理论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资源整合
谈到教育资源整合,首先需要明确“资源”的含义。曹卫其通过因素分析,认为网络教育中的“资源”具体指学校的人力资源以及教学软、硬件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高校的教学科研岗、教学管理岗、教学辅助岗的教工,软、硬件资源即指高校进行网络教育所必须的设施、设备和操作系统、教学软件等。“整合”一词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赛1862年在《第一原理》中提出来的,他认为: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整合是指由系统整体性及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教育资源整合,是指以整合分布、异构的教育资源为目标的教学管理与教育资源整合系统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把教育资源很好地组织在一起,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其中的教学管理模块也对教学评估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把复杂的管理工作变得简洁、高效。
(三)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教育工程,称之为CEE(Continuing Education Engineering)。目的是把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再次进行必要的培训,以便更快更好地适应迅速发展的生产需要,完成越来越难以掌握的新技术、新产业规定的任务。现在通常认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社会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特别是终身教育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继续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方法等都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也有了重大发展。
(四)工学矛盾
工学矛盾,是指已工作的学生从事工作与接受学习之间、教育单位教学与生产单位发展生产之间的矛盾。工学矛盾是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矛盾。从实体概念来分析,工学矛盾主要包括主观型和客观型两大类:一是教育实体开展教学与生产经营实体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二是职工从事工作与接受教育培训两个任务之间的矛盾。
工学矛盾,一直是导致继续教育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由于继续教育主要面对的是成人,因此学习的时间都安排在平日的下班时间及周末,下班正值交通高峰期,如遇堵车则会耽误学生的面授课程。同样,对于周末上班的学生,上班时间与面授课程发生冲突,无法保证两全。严峻的就业形势、严格的外企考勤使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二者间发生矛盾时,优先选择工作以保住饭碗。其次,面授课上不了,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进行补救学习,但是如果考试和工作间发生冲突就会让学生束手无策,有时学生即使排除经济损失的影响,也因请不到假无法参加考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是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教育模式下教与学在诸多方面是相对分离的,如主讲教师与面授辅导教师分离,主讲教师与学习者分离,教学与考试分离等等,这种分离不仅存在于教学内容上,也存在于教学时空上,这就给网络教育下的教与学的全面沟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规定和实施形成性考核,通过合理设计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实现教与学的一定程度的沟通,反馈教与学信息,提高教学针对性,从而缓解教学分离产生的诸多矛盾,达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网络教育促进教育创新变革的策略
(一)革新教学形式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得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教学效率与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远程教育依托教学平台开展,新一代的教学平台如何设计和构建,必须要尊重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由于远程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跟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改变而改变的,这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在应用层面和业务层面,远程教育都将受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教学形式得到了较为彻底的革新。
(二)个性化与人性化结合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策略,一方面要求整合中要根据整合人员专业特长,合理地承担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角色;另一方面要求整合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学生面对机器学习,如果资源内容缺少趣味性、结构缺乏逻辑性、呈现方式缺少艺术性,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制度激励是指学校在进行网络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资源建设立项、成果评奖、开发与应用评估等。任务驱动是指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岗位,提出相应的任务,提出达到的目标与时间等,并在条件上给以满足。在制度激励和任务驱动的过程中也要体现人性化的要求。
个性化资源整合策略是要求在整合中既要有统一的规划,又要兼顾学校和专业的特点。个性化资源整合策略既要求资源整合要面向专业、面向课程、面向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有的放矢,又要求兼顾各种差异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跟踪、记录,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与辅导等。
(三)建立“评价——反馈——完善”机制
在继续教育中采用远程教育,部分取代了传统的面授课程,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其教学和使用效果如何,都需要进行系统的量化的评估,得到真实有效的用户数据,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平台,使网络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项目管理中的评价反馈机制是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决策性环节,既可降低项目的运行风险,又可提高投资决策质量。本文借鉴该评价反馈机制建立远程教育的“评价——反馈——完善”机制,由于学生是新的教学平台和模式最直接的体验者,评价结果可以通过评价报告、问卷调查、反馈讨论会、内部培训与研讨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反馈。反馈将促进远程教育的完善,形成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使评价结果与教学平台的改进决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远程教育不断推动继续教育的创新变革。
四、实例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函授教学方式改革评价
(一)实例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2007年起,陆续以深圳、苏州、郑州、邯郸、福州五个函授站作为试点单位,选取《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等课程实行网络教学,以提高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写作质量。
为落实此项教学改革工作,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各试点函授站组织学生就如何进行网上课程、完成学习笔记和作业、参加BBS讨论、考核等事项进行了培训和说明。函授课程网络教学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1.系统的课程资源
到目前为止,中央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已制作完成数十门网络课程,均是聘请本校优秀的主讲教师讲授。其中《会计实务与案例》课程更是运用flash技术制作,不仅讲授了基本的会计记账规则,而且还能实际模拟企业经济业务,在线上由学生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可以极大地提高会计岗位的实用技能与技巧。
2.全面的知识库系统
在函授网络教学过程中,学院根据网络教学模式下教与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库系统。目前题库题量达到数万题,均含习题答案和答案解析,答疑库问题及答案、案例库等,为函授网络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3.丰富的辅助学习资源
为了帮助广大学习者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学院还陆续给函授学生开放财经学苑、名家讲坛、财经杂志等学习资源。财经学苑主要以帮助学生拓展学科知识为目的的财经类网站;名家讲坛背依中央财经大学众多优秀讲座平台,能使函授的学员享受到校内的优质资源。
4.实时辅导的交流机制
实时辅导机制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提供帮助,包括网络答疑支持服务、媒体教材支持服务(教材、网络)和教学信息支持服务等。通过提供网上学习的多种技术手段,如:课程BBS、在线答疑等辅助教学手段,构建了专门的咨询交流平台;学生提出问题后,辅导教师及教务人员必须保证在48小时内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函授课程学生满意度评价
为了解学生对函授网络课程的整体满意度,了解学生是否愿意继续通过网络学习模式开展函授学习,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了函授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调查对象为参与2012年函授网络课程的各函授站学生,调查方式通过发放问卷至各函授站收集学生反馈。
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函授站及郑州、邯郸函授站部分层次的回收率相对较高,跟相关函授站班主任一贯负责的态度及重视程度有关,而个别班级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平时不交作业、笔记人数比较多的班级,问卷回收数量也相对比较少。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下:
一是函授站学生对函授网络课程形式整体持满意态度,90%以上的学生认为,函授网络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面授课程网络化,通过在线课件、自测练习及在线辅导等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是平均95%以上的学生认同函授网络学习这种模式,他们认为该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学习,避免工作和传统面授上课冲突,工作学习两不误,更加掌握学习主动权。
三是超过95%的学生表示,参加网络课程学习比传统面授节省了很多途中的时间,也解决了面授所增加的交通压力和停车难等实际问题,节省了费用,比较适合在职人群的学习。
(三)函授站班主任调查结果
为了对网络课程形式及运作情况进行调查,本文对担任函授网络课程管理工作的函授站各班主任做了问卷调查。
函授站班主任对网络函授课程的总体评价良好,他们都比较认同网络教学相较于传统课堂学习形式更加便于管理学生,减少工作量,对网络课程教学人员的督学及管理工作很满意。参加调查的班主任一致认为需要建立一个班主任群,方便与教学人员交流教学事项,利用平台查询功能,可登陆平台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并自行根据学生未交作业情况对学生进行提醒、督学。在课程作业、笔记截止前,班主任联系提醒学生提交作业和笔记的方式不同:44%的班主任电话提醒到每一个学生,56%的班主任在QQ群中消息,67%的班主任短信通知学生,同时着重提醒个别学生。
(四)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网络教学模式极大地节约了教育成本,据中央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不完全统计,2012年两学期网络教学试点为学校节约教育成本高达40万元;同时,学生时间管理自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工学矛盾。远程教育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网络授课极大地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使得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成为一种可以向更广泛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
当然,网络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网络教学由于没有充分的师生互动,专业课跟不上进度,学习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技术的发展与需求间的差距也使得远程教育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
五、结语
现代教育大众化、终身化的发展形势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在信息时代,网络教学的发展将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将为推进继续教育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央财经大学在远程网络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远程教育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学习平台的开发与维护、资源共享等各方面的内容都要求不断努力和完善。继续教育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资源整合理念,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改造传统的函授教学方式,必将推动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从而完成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使命。
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将突破原有个性化学习的局限,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如何在远程教育中结合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推进继续教育中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将是未来极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乃林.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杨泉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袁文霞,朱红,李军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0).
2.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管理(学籍管理已由网络学院完成)。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院在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教育《化学》专业2008年在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和修订后,专业更名为《化学教育》专业,同时新增《应用化学》专业。两个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采取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的方式突出网络教育的继续教育特色。教学计划是根据网络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习年限和教学对象而制定投有盲目照搬普通教育计划。网上教学组织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作为考核、验收教学质量的标准。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各自包含不同的11门专业课程、各有特色的6门选修课程、教育实习或工业见习以及毕业论文。《化学教育》遵循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模式和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有所依、学有所用;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是来自基层教学单位,因此依托基层教学单位完成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计合理的与学员从事教学相关性强的毕业论文题目精心进行指导。而《应用化学》则遵循当前经济改革浪潮中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来自工矿化工企业的学生实践优势依托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化学网络教育教材包括文字类(一般使用统编教材制作为电子课件、题库和案例库)、图形(像)类、音(视)频类动画类等教材洛类自成体系J虫立使用。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主要从资格审查、培训管理、责任管理和考核评价上进行管理。学院规定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有一定网络教育经验。教师任课前均需经过岗前专门培训,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技能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能够主导学生的在线讨论活动,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和指导。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并建立化学网络教育教师档案。教学队伍建设: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均有相应要求技照‘化学化工学院关于成立网络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决定”针对学院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利用不够缺乏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情况通过外聘请内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队伍。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多个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肩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内容涉及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探究、高校网络教学的设计原则、高校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化运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等。鼓励教师总结自己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想技照科学论文的规范格式撰文投稿始予相应奖励,推动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
4.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网络教育具有“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性质教师角色淡化教学管理弱化而学生的自我管理凸显。我们在每个年级实行班组管理启选班长,定期轮换赴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管理锻炼自主能力加强自我服务,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治的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管理由自我性评价和客观l胜评价组成。自我性评价:学生先完成自测题目和思考题目提交后与标准答案比较而做出自我评价。客观性评价: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等给出具体的分数通过提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受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学秘书定期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相关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做相应教学调整。
二、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特点
西南大学校是教育部批准开展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化学化工学院是学校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传统学科拥有具有学术理论基础的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为网络教学管理的实施提供智力、人才结合网络教育学院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教务管理,形成较好的资源共享,为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点。
1.制度管人。学院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从教师选派、教材选用、网络课件建设、具体教学(直播、录播、网上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和答辩等)一一做出相应规定使管理有据可依肩章可循制度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