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0 19:33: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幼儿教师人具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幼儿教师的个人知识是指幼儿教师个人通过学习人类知识成果和实践活动获得的、为其个人真正拥有并应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总和,其中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是来源于教学实践的实践性知识。幼儿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指教师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利用信息技术的平台,对教师个人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应用、共享、创新的管理,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1 个人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对个人知识管理认识不足
目前,大部分幼儿教师对个人知识管理并不了解,有些教师甚至从未听说过个人知识管理这个概念,即使听说过这个概念也对其理念和方法知之甚少,而且很少有教师能够给出明确的定义和解释,他们也并未意识到知识管理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幼儿教师对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模糊,对知识管理的意义及必要性缺乏认识,带来了幼儿教师个人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2 个人知识管理策略数量十分有限
虽然广大幼儿教师并不十分熟悉个人知识管理,或者可以说根本不了解,但由于知识与教师之间不可割舍的关系,所以不少幼儿教师根据日常的思维习惯和已有的学习方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着个人的知识管理,虽然他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这一行为。而这些个人知识管理策略是无意识、无系统、无计划的,数量还十分有限。如较常用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有记笔记、写反思、交流探讨等,但对于个案分析、借用图式和图谱等其它形式的个人知识管理策略则几乎很少使用。也就是说,大部分幼儿教师使用的知识管理策略数量十分有限。
1.3 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运用不善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幼儿教师想要对其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方便、快捷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运用有些陌生主要表现在:首先,部分教师对什么是知识管理工具并不了解,对常用的知识管理工具有哪些并不清晰。如,有些知识管理工具在教师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用到,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知识管理工具,如博客。其次,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较为落后。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但仍有部分教师停留在简单、落后的知识管理工具使用上,而对新的知识管理工具如:知识地图、网络相关管理工具使用较少。最后,新型知识管理工具大多涉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怎样应用新型知识管理工具对于部分教师来说也是难题。年轻的教师对信息技术比较了解,通常都会使用一些常见的电脑知识管理工具,但涉及到与网络有关的一些软件没有经过特殊训练、学习的教师很难应用这些工具。年龄较大的教师更是难以找到并熟练使用先进知识管理工具。由于对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不熟悉和落后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导致幼儿教师不能进行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
2 加强个人知识管理的对策
2.1 幼儿教师对个人知识管理的认识
幼儿教师当务之急是深化对个人知识管理相关理念和含义的了解和认识,积极地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幼儿教师个人可以从书籍、期刊、学位论文、网络资源中获取有关个人知识管理的资料,深化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思考知识管理的含义及意义。
2.2 使用各种个人知识管理策略
2.2.1 教学反思
反思是新教师成长为优秀成熟教师的基本条件和必要环节,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师主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找到弥补和完善的方法,同时实现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外显化。因此,进行教学反思是幼儿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策略。
教学反思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知识,改变自己部分陈旧的观念,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依据新观点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幼儿教师要走进他人的课堂之中,听同行或专家的课,主动与其他老师沟通,取其精华并为己所用。二是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教学实践反思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反思,包括对确立教育活动目标、搜集可用的教学资源、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师幼间的互动、幼儿的参与和反应等情况的反思。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并记录自己行为,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以便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2.2 建立个人教学网站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利用,建立个人教学网站已成为幼儿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十分便捷、有效的策略。幼儿教师可以将个人教学网站作为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将个人进行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相关内容、进展、结论以及总结反思等到个人网站,以便于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最终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13-02
我国教育部面对现在的教学观点指出,一个国家今后的发展离不开孩子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培育人才的基础,而人才的培养主要点在于教师。因此,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人才质量,关系到我国将来的发展,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成为我国现阶段教学的首要任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说道:“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的发展不断地进步,幼儿园课程的不断改革,对教师也就有着更多的要求。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技巧;要求教师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懂得教书育人等等。在这么多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因此,幼儿园园长应该注意该问题,面对这些幼儿教师时,首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能够快速地完成幼儿园交给他们的任务。根据我国现在的教学现象,本文总结出如何快速提升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目前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遍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面临班生数多的问题,给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制约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目标与幼儿需要的结合不够紧密。教师对教学活动核心目标把握不准,进而对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难点把握和内容的主次分不清的情况。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吸收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够、教学环节的进度控制得不好、驾驭课堂能力差等等。如在科学教育活动《鸡蛋浮起来》的实验中,教师急于让幼儿说出实验结果,而忽视了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的表述。这些问题都是经常出现的,这样就会影响整个活动的教育效果。
2.对教材研究不透彻。教师的备课要备教材、备教学设计、备问题、备教具学具,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备幼儿,备幼儿的前期经验,备幼儿对问题的反应会是什么等。不备幼儿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上课准备的材料不够充分,只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不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点,忽视活动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出现了“小学化”的现象。《幼儿园的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材选择要考虑是否适于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是否适于本地区的资源、文化特点。只有灵活、创造性地选择教材,分析教材,才能提高自己组织教学的能力。
3.对幼儿缺少关爱、重教书轻育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关注教学环节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活动中,教师经常提出问题后没给幼儿思考和回答的时间,也不关注幼儿的回答是什么,只是按照自己的环节设计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不能灵活地追随幼儿的表现,顺势提出引导的问题,将幼儿的思维转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环节中。缺乏关注、接纳幼儿不同意见、探究方式和发现,没有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地提出问题,没有尊重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性。
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育教学质量是幼儿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幼儿教师,老师整体素质、理念的更新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如何为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是幼儿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是人类辛勤的园丁,他的职业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幼儿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了解相关法律,如《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洁身自好、在职守法、团结互助、认真教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准确了解自己教学方向,给自己制定一份详细的规划,积极向上地引导幼儿,告诉幼儿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不要把社会不良风气带进课堂,给幼儿带来消极影响,让幼儿对不必要的事情产生过多的兴趣。作为幼儿教师,一言一行很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面对孩子时,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青春、斗志昂扬的信念、坚定不移的决心,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勇敢,为孩子树立更多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2.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而作为幼儿教师,孩子的启蒙教师,更要把孩子的“门”领对了,让孩子今后可以自己走下去。“讲授在课堂,功夫在门外。”幼儿教师更应该在上课前将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合理地安排一些情景教学,教师准备些用到的道具,更加方便让幼儿自由地发挥。例如:在“帮助小白兔”的主题活动中,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活动的期间,通过帮助小盲兔,激发幼儿乐于帮助他人的品质,培养幼儿具有爱心和同情心,同时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开始后,教师将幼儿带入活动场地,让他们站在“大森林”中,亲身地体验,并且积极地参与。接着,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情景,如:小盲兔寻找回家的路,表演过后让幼儿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幼儿带上墨镜,体验小盲兔的真实感受。教师在孩子进入故事中后,开始声情并茂地讲解小盲兔的故事;幼儿为小盲兔设计回家使需要的道具等。整个教育的过程,链接有序,环环相扣。设计时,有静有动、时快时慢。让幼儿的注意力紧紧地跟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走下去,活跃幼儿的思维,让幼儿从上课开始就保持愉快的心情。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灵活地运用讲故事、谈话、游戏、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幼儿语言表述、角色扮演、开拓思维,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关注幼儿,了解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活泼好动的幼儿,幼儿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内心所想,积极引导,告诉幼儿怎样做是对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急躁,耐心地引导,不能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教学应该因人而异,激发幼儿的求知欲,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认知的特点,因材施教,慢慢地引导,才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幼儿教师在集中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师和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要注意随时与幼儿保持互动;要促进幼儿同伴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要以关怀、尊重、接纳的态度与每个幼儿交往,关系热爱每个幼儿;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问题、困难与需要,并及时给予适宜的支持和引导,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成为幼儿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幼儿园教研工作是以教师为主体,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首先,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为教师提供学研互动平台。倡导教师人人参与的互动式教研,以教研组成员走进课堂,教师走进教研活动中心的形式,在年段教研时教师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总结提炼成专题研讨,如:大班年段――评价环节是否必要?怎样组织才能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中班年段――怎样使活跃课堂与良好常规相一致?当孩子处于兴奋状态时,教师应如何更好地进行调控?小班年段――在主题活动中如何收集资料?如何体现资料的价值?等专题活动。开展教师自身的教研,同伴互动的教研,教师与教研组互动的教研,从而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其次,充分利用互相听课的形式,有效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采用听课、评课的方式,有效地落实教育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如:要求教师要坚持经常性下班级互相听课,听完课后开课教师要说明本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思路,听课教师要依据设计者的意图和自己对本活动的理解,让听课老师互相对话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会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更能取长补短。又如,每学期由教研组针对本园的实际和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或疑难问题,确定教研专题,以举行“人人一堂公开课”和“一课多研”的形式,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尊重教师教育个性的成长,在评课中,鼓励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敢于提出质疑的困惑,为教师营造自主、宽松的教研氛围,使教师的各种观点在激情碰撞,迸发出教育行为的思想火花,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教研平台,为老师的可持续发展务实根基。
教师是其自身教学能力发展的主体,只有教师具有不断学习的动机和需求,并且付诸行动,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参与、实践,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反思、分析、总结,才有可能使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发展,成为幼儿教育事业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龚艳冰.高校幼儿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61-63.
[2]韩同伟,孙保苍.提高幼儿教师教学课程能力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68-70.
[3]徐振贤,徐玉清,姚成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J].石油教育,2000,95(4):18-21.
关键词: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
Key words: preschool teachers;mental health;educational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55-02
0 引言
教师,自古以来,都被赋予了很高的社会期望。教师被认为是道德的楷模行为的典范、对学生充满了爱心与耐心,但当前不断发生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如给孩子背上刺字,到浙江温岭的“揪耳朵”为“好玩”,再到广西撕裂孩子的耳朵等,却让我们触目惊心。幼儿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孩子们此时多数时间都是和教师在一起的。因此,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可以说是刻不容缓。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并做出研究展望,希望引起研究者更多的研究。
1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和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目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主要是采用scl-90进行调查。如山西地区研究[1]发现有阳性症状反应(或称为轻度症状,即有一项及以上项目≥2分的,下同)的比例是24.2%,有明显症状反应(或称中度症状,即有一项及以上项目≥3分的,下同)的11.2%;广西地区的[2]发现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比例为22.17%;山东地区研究[3]发现总分≥160的比例为11.9%;广东地区的[4]发现阳性项目为61.9%,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4.4%;四川某地区研究[5]发现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占总人数的37.4%;此外陈小异[6]研究35岁以下的青年幼师发现阳性项目比例为47.18%,有明显心理问题比例8.7%,比中小学教师比例低;而且民办教师的心理健康严重程度显著低于比公办教师。还有研究[7]表明民办幼儿教师显著低于一般人群;沈阳地区研究[8]发现可能有明显心理问题的人数占23.6%,等等。尽管各地结果不尽相同但总体看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表现明显的是强迫、焦虑、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性等。横断比较研究[9]发现幼儿教师在scl-90工具上各因子均值有所变化但总体均值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在逐年增多,其中尤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敌对的增多最为明显。但也有元分析[10]发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好于普通人群,且2006年之后的好于2006年之前的。
与此相关的还有以下两类研究。
第一类是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该类研究有使用郭文斌[11]编制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也有使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直接施测的[6][12],但研究结果一致得出幼儿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第二类是幼儿教师的幸福感研究。心理幸福感研究方面,宫山的研究[13]发现心理幸福感不是很高。在职业幸福感研究[14]发现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不高。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方面:济南历下区[15]和郑州地区[16]幼儿教师主观幸福观处于中等水平。
2 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原因研究
从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的研究[17][18]中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角色冲突。幼儿教师多为女性,女性在承担工作角色的同时社会还要求扮演好家庭角色。但毕竟一个人时间精力有限二者难以兼顾,时常造成左右为难,心理负荷加大进而影响身心健康。②经济收入低,工作任务重。幼儿教师工资低但工作时间却很长,经常在家还要做幼儿园的工作。找不到自我价值感的同时还会引发家庭矛盾、角色冲突等。③社会地位低、关系复杂。幼儿教师尤其小班教师似乎是保姆一职且个人发展前途有限,因此个人价值得不到认可和发展。而且现在孩子多娇惯但家长对教师期望较高,幼儿教师得“管”但“管”的度及如何“管”很是复杂,因此师生相处很有压力。这也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整体的一个困惑。④社会支持。收入低工作时间长,顾不了家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较低。这会给他们的自我概念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心理健康。⑤个性特点。一般而言,个体的A型人格(急性子)、内向、消极的应对方式及外控型等特点更可能会影响心理健康。
3 应对策略的研究
该方面研究多是理论性的经验式分析。总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①增加必要的社会支持,改善社会环境。如社会的尊重(尊师重教)、家长的认可、增大社会扶持力度提高待遇等;②幼儿园改善幼儿教师评价体系,从其他方面增加教师的职业价值感或自我成就感。评价体系不够人本化,不能得到尊重与体谅等,也会造成自我价值感降低,进而影响心理健康。③加强自我调适。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某些客观因素(如“保姆”似的角色、现在孩子的特点和家长的期望等)是很难改变的,因此懂得一些自我调适的策略对于降低职业因素对自我身心健康的影响会有很大的帮助。
4 不足与展望
2004年[19]已总结出的问题到目前仍处在解决当中:
①研究方法简单,测量工具单一;②缺乏各因素的内在作用机制的探讨;③取样范围小,缺乏跨地区比较研究;④部分研究结论不统一;⑤干预性策略多是宏观性调整策略,缺乏心理干预策略等。
今后应当:
①丰富研究方法。纵横向研究设计及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②对各影响因素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便为制定提高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提供指导;③进行纵向研究和跨地区的比较研究;④扩大研究视角,加强心理干预性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福兰,邢少颖.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若干思考[J].基础教育究,2002,1(2):82-83.
[2]于欣欣,李萍.广西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136-138.
[3]李艳,尹华,卜雪.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3):182-183.
[4]史滋福,陈小异,张庆林.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广东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6(10):48-50.
[5]刘亭,陈朴,曾宾.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3):22-24.
[6]陈小异.青年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2):130-134.
[7]左瑞勇.民办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与其生存状态、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金芳,王永秋.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6):163-166.
[9]汪海斌,陈海燕,桑青松.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3(5):42-48.
[10]王娟,贾林祥.近十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3(4):12-17.
[11]郭文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北十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3):115-118.
[12]张晶晶.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述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10):19-22.
[13]宫山.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及相关因素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5):13-16.
[14]邓丽仪.广州市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中山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0.
[15]张欣玲.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以济南市历下区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0.
[16]徐莎莎.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synthesis elaborated my garden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ree projects: “outside directs the interconnection” th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o construct successfully; Reform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ggressively; “in a swagger”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project dramatically, thus does well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ree projects;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本学期,我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教育工作会议为指针,加强创新意识,本着“以质量求自下而上以质量求发展”的原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筑三项工程,狠抓管理,实行结构工资,激发内部活力,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争取为我县幼教工作起到积极的先锋示范作用。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和全园教职工的努力下,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1“外引内连”信息工程构建成功
为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我园与00幼儿园长期建立手拉手联谊园。十月初,我园九名教师去00幼儿园参观学习对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等方面,感受颇深。同时,我园与省幼教中心保持联系,我园教师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寄往《家教指南》编辑部,受到《家教指南》编辑部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使我园教师的信心倍增。
在受到上级与兄弟园关心与帮助的同时,我园教师严于律已,努力提高,并且将自己总结出的经验毫不保留地送给乡镇幼儿园,五月份、十一月份两次送教下乡,对乡镇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做了十分具体的指导。
2转型工程建设紧锣密鼓
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型工程是我园本学期构建的第二大工程,围绕这一工程,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2.1立师德,树园风
首先,我们将《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五条作为教师师德准绳,要求每位教师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行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必须遵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六条的规定:尊重、爱护幼儿,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
其次,从领导自身做起,向全体员工设立意见箱,广泛收集意见,及时解决。彼此肝胆相照,形成了团结、民主的良好氛围。
2.2有计划、按步骤,苦练基本功
为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开学初,我们向全体教职工提出了“苦练基本功”的号召,并且制定了详尽的“教师培训计划”与严密的“各项基本功评估细则”,挑选单项技能较强的教师作为培训教师,每天8∶20~9∶20集体组织业务学习与技能培训,这样内部培训,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很快,特别是在教具制作方面,教具制作的质量与速度都在不断提高,基本上能够保证堂堂有教具,件件都精致。
3“扬长”特色教育工程有声有色
“扬长”物色教育工程是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下而上的远期培养目标为主线,”以“以人为本,扬其所长,全面发展”的“扬长”教育为载体的一种特色教育。
首先,我们从集体教育活动入手,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游戏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四项原则”优化教学过程,变“传递式”教育为“发现式”教育,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在探索中获取知识,肯定每位幼儿的努力与进步。
其次,将游戏活动开放用,每班成立“材料投放区”,投放幼儿游戏所需的体育器材,剪染材料,棋类游戏材料,绘画材料,废旧物品制作材料等等,在游戏活动时间,或等待同伴完成任务的时间内,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取放玩具,既避免了幼儿“游戏内容单一化”或“等待混乱”的局面,又满足了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发展幼儿各自的特长。
其三,以人为本,开辟“校园文化超市”,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自由发展的天地,根据我园情况,我园成立了“剪染组”、“棋类组”、“水墨画组”、“舞蹈组”,不同时间开课,有兴趣的幼儿既可以选择一项,也可选择多项,根据自己所需,扬己所长。
经这长期的努力,“三项工程”进展确实很快,当然这与我园改善管理办法、勤督导、严评估、实行结构工资制是分不开的。
4抓制度建设、践之有法
本学期,我园出台了《幼儿教师德、能、勤、绩考核细则》、《幼儿教师各项基本功考核细则》、《幼儿教师教具评估细则》、《幼儿教师开展家长工作评估细则》、《幼儿教师制订教育工作计划工作评估细则》、《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工作评估细则》、《幼儿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工作评估细则》、《幼儿教师组织户外体育活动工作评估细则》、《幼儿教师半日工作综合评估细则》等一系列评估方案,使工作更加具体化,便于操作,为三项工程的落实提供了一个完备而又统一的法定依据。
5抓督导考核,操之有度
首先,严把督导关。成立由正、副园长与三位组长组成的园务委,分四组检查日常常规工作,实行一日几查,查晨检、卫生、入园、蹲班、早操、游戏教具使用等,及时指出问题,督导师紧跟问题走,使所有的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让所有教职员工发挥最大潜能,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
(一)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
1.在操作中学习
幼儿学习数学主要是通过完成各种动作,在动作中获得协调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这对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不可或缺,尤其在幼儿学习数学的初步阶段,外部动作能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对应。
2.借助表象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内化
幼儿最初通过动作来理解物体之间的数学关系,但是头脑中的抽象数学概念要通过内化来形成。表象即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的头脑中呈现出来的事物的形象,它是事件或物体不存在时的一种知识表征,幼儿在表象的帮助下完成内化过程。
3.通过经验和体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大多抽象,难以直接理解,对于尚未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幼儿来说,他们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要依靠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触摸、把体,获得具体的经验和体验并获得数学概念的理解。可以说儿童获得的经验约丰富,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力越强。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原则
1.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早已指出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和演练对儿童获得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幼儿数学教育要坚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的原则,一方面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经验范畴中生发出来;另一方面表现在教育时机和教育场合可以是生活的任一场景,使幼儿意识到数学是一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增强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幼儿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些目标的实现显然离不开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3.幼儿自主建构
幼儿自主建构即让幼儿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获得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自己构建知识结构网络。这一原则要求幼儿教师要为幼儿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不可代替包办。
4.重视个别差异
个体的发展和成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个别差异性,每个幼儿的先天物质条件和后天成长环境不同,使得幼儿的学习能力也不同。幼儿数学教师的教学应当充分考虑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对于需要特殊照顾的幼儿
二、幼儿数学教师的必备素养
幼儿数学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概念多,对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和教育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然而一份对幼儿数学教师的调查显示,对于幼儿数学知识体系中的数、量、形、逻辑四个领域的知识,全面掌握的教师仅占40%,在教育理念方面,有30%的教师认为自己只需具备初中数学知识就够了,32%的教师认为数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当前的幼儿数学教师在观念上和能力上都与理想状态下的幼儿数学教师存在一定差距。实际上,必须具备相应的素养才能做好幼儿数学教育工作。
(一)教学设计的能力素养
幼儿数学教学的设计包括准备教案、教具、设计教学活动或游戏。以往的幼儿教育研究总结到幼儿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一大难题就是准备教具,为此,一方面,从事幼儿教育的机构要保障教具的购买不受资金问题的阻碍,另一方面,幼儿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尽量避免需要使用复杂教具的活动,还要在平时和幼儿相处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幼儿的喜好,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果能充分贴近幼儿喜欢的主题,教学活动将事半功倍。
(二)组织游戏的能力素养
一是编制游戏的能力。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数学知识尽可能地融入游戏中,让幼儿通过玩游戏,无意间获得数学相关知识和概念。二是组织游戏的能力。幼儿教师在编制游戏之后,还要让幼儿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号召幼儿们参与其中,对于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幼儿教师还要有能力随机应变,快速处理,让幼儿在一个愉快,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获取数学知识。
(三)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素材的能力
幼儿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因此幼儿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紧密衔接,幼儿教师要善于发掘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好恶,针对性的选择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场景教学,帮助幼儿养成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的能力
幼儿教师担负着为幼儿的终身学习习惯与能力打下基础的任务,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幼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教师的教育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幼儿后续学习的进行。可以说幼儿教师比其他学段的教师更需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知识、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三、提高幼儿数学教师教育素养的对策
首先,幼儿数学教师要积极学习新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理解并将这些知识外化为教育行为,用先进的理念和行为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幼儿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途径主要有阅读前沿教育研究论文、书籍、刊物等;积极参与幼儿教研活动,与幼儿的家长进行定期的沟通,一方面向家长反馈幼儿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亮点,另一方面通过家长的讲述了解幼儿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爱好。
其次,幼儿数学教师要重视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不仅要使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符合幼儿数学教育的需要,还要在此基础上扩大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扩充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数学教学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通过向同行交流探讨来获得,毕竟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亮点,老教师可以学习新教师的灵活创新,新教师可以学习老教师的扎实严谨。
再次,幼儿教育机构要在提高教师素养方面做出实际性的努力,比如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机会,培训要包括文本式的、案例式的、实践式的,从而使教师对幼儿教育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并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措施避免。还可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机构的做法,对优秀的幼儿数学教师要充分鼓励并在机构内发扬。
提升幼儿数学教师教育素养的方法不拘一格,只要教师能饱含热情、充满爱心、认真好学、乐于交流,从幼儿当下的快乐和未来的发展考虑,就能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幼师对《纲要》理解的偏差
首先,《纲要》将数学归入了科学领域,数学成为科学中的一部分。幼儿教师在教育目标的认识、内容的选取、方法的确定等方面,觉得数学应该与自然科学常识有共同之处。而在自然科学常识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不需要考虑知识系统性的,因而数学教育内容也不一定要注意系统性。其次,《纲要》特别提出,在整个幼儿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幼儿素质的培养,重视诸如兴趣、倾向、态度、情感、体验、习惯、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养成。幼儿教师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到了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中,关注其中的素质培养因素,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忽视了教学内容与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第三,通过《纲要》的学习,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知识的传递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养成素质,培养对幼儿终身发展有用的素质。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极其有限,接受系统的数学知识比接受零散的知识更加困难,所以,幼儿教师只传递给幼儿一些零散的数学知识,让他们从中得到一定的认识便可以了。
2.幼儿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由于幼儿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等原因,她们对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的掌握不够,在提炼、总结数学的系统性上比较吃力。可见,幼儿数学教育中不重视传递给幼儿系统的数学知识,既与幼儿教师对《纲要》精神的领会不深入有关,也与幼儿教师对数学系统知识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认识不足有关,还与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关。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改革教学内容
在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进程中,首先要依据幼儿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实际特点来对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适当增加数学教学的内容以及难度。例如,当前《大纲》中要求幼儿园阶段学习10以内的数字的认读、书写和计数等,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改革,扩展思路,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对10以内的数字的进行重新导入与设计,进而进一步增加数学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幼儿园数学教学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2.丰富教学目标
在进行幼儿园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数学教学的目标进一步加大认识。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将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应该在幼儿学到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对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而将单一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多元化。
3.增加教学道具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
1.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指对自我的专业性质、价值、水平的一个综合评价,以及对教师这一职业独有的看法。专业理念把教师教育行为和家庭、自学这类教育区分开来,体现了教师教育的专业性质,教师教育行为的系统化、规范化,也给予了教师通过做教学道具、教案、教学材料来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有力依据。
2.幼儿园教师师德
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是指教师通过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与认识,经过自己的判断和社会基本道德的综合形成自己的职业道德。教师的师德是其素质和思想道德的体现,其包含了一个人的道德和对幼儿的责任。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师德都是幼儿教师应该学习的重点。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的内容
(一)对职业的理解和认识
1.爱岗敬业
教师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不从教育中牟取私利。把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中感染每一个幼儿,保持对职业的热情。
2.以德育人
幼儿年纪较小,没有形成独立的道德标准和是非观念,模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学习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皆可能被模仿,对幼儿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重自己的行为和举止,以德育人。
(二)对幼儿的态度及行为
1.关爱与尊重幼儿
在幼儿园内幼儿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不让其在玩耍和学习的时候出现危险,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尊重每一个儿童,不用讽刺、挖苦、起绰号的方式来伤害其心灵,也不对幼儿进行罚站等变相体罚,尊重理解幼儿,愿意听取幼儿的心声。
2.尊重个体差异和生活对生长的价值
由于遗传、家庭教育等因素,每一个幼儿的智力发育水平和理解能力都不相同,教师不能对发展较慢的幼儿进行差异对待,应更加耐心、认真地教育以弥补这类幼儿和其他幼儿的差异[1]。
(三)教师的责任感
在学生眼中,教师是完美的代表,教师应有良好的修养,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极易分散,对此教师应极具耐心反复教导至学生完全明白,并应具有充分的爱心,从心里喜欢和爱护幼儿,不仅在教学中有责任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且在幼儿休息中更应有责任心,不让任何一个孩子遇到危险,避免幼儿进行任何危险的活动。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的生成
1.幼儿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在知识学习中生成
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需要教师主动、自愿地去学习,学习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可以自己购买如《向孩子学习》《儿童的心理辅导》等书籍,从而自主研究和了解学生心理,理解学生行为,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念[2]。另外,有些幼儿园或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幼儿教师参与学习机构进修,这种方式一般是教育部门或学校针对近期幼儿教育产生的问题,以及与幼儿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方法,可以促进教师们教育方法的交流和融合,并传授给教师教学经验,帮助教师对专业理念进行“充电”和“更新”。
2.幼儿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在实践中生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透过幼儿在一次次实践中的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其能接受哪种教学方式、更合适什么样的语言与态度,从而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案。这些都能够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培养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断创新学习方法,也有利于师德的提高与生成。例如,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幼儿爱玩的天性,使课堂教学通常十分沉闷,幼儿注意力不集中。通过教学实践的经验累积,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游戏教学法,带动幼儿一同做游戏,最终在游戏结束后总结教学重点,使幼儿能够通过游戏学习到知识。综上所述,通过对幼儿教育中专业理念和师德的定义和内容的讲解,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努力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与尊重幼儿,尊重个体差异,在知识学习中生成专业理念和师德,在实践中生成专业理念和师德。希望文章建议能够对广大幼儿教师带来帮助,让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完善自己,更好地教育幼儿,将他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
作者:殷蓉蓉 单位:江苏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
由于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支持,无法应对基于网络的深度交流互动带来的诸多问题,许多教育培训机构为方便组织管理,多以讲座形式或者视频会议等取代各种研讨活动,上百人的教学研讨活动一天就能完成,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教学研讨的意义和作用。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也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缺乏校本研修的沃土,难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以近年来“国培计划”为例,短期班或网络远程教育形式上多为讲座,一连半个月的讲座把参与培训教师的头脑都洗了个遍,可是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做法没有学会,没有建立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一回到自己熟悉的岗位,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相关的技术支持都没有了,面对自己熟悉的孩子们又不知道怎么样具体去应对,怎么样灌输学到的新理念,又回到了单打独斗的老起点,最后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更别提实现“国培计划”目标中骨干教师要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起到带动和引领的作用了。
(二)U-S双方缺乏沟通,短期行为没有形成互动互利长效机制
合格的幼儿教师首先要是一名教师,又是一个艺术家,既具备弹、唱、跳、画等艺术特长又擅长和幼儿进行沟通交流的教师,所以对于幼儿教师的培训更应该充分考虑到人文性、先进性及实践性的和谐统一。U是指大学(University),S指中小学学校及幼儿园(School),目前针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活动U-S双方缺乏沟通,没有形成互动互利的长效机制,培训前、中、后缺乏与一线参训教师的深度交流研讨,不能有效解决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再加上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技能水平、自我发展意识和专业成长等方面都处于比较低的起点上,培训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大而全并且统一的培训效果必然是大打折扣,很难完成教师教育本身所应该承担的任务。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促进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和专业成长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拓宽知识领域
幼儿教师要善于使用无觅网(人工智能根据您的个性化喜好进行文章推荐)、百度、谷歌、360浏览器等信息化工具搜索文字、图片、视频等教育资源,扩展幼儿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通过利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囊括耶鲁哈佛等世界名校1200余课时公开课程录像课程的频道以及优酷、土豆、56网等优秀视频分享网站观摩名校名师的公开课,名师以最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一定会给幼儿教师教学活动树立专业成长的典范。利用鲜果网将自己经常关注的多个网站聚合在一起,第一时间展示给你这些网站的最新内容,这种个性化服务将节省大量的搜索资源的时间。幼儿教师还可以利用又拍网、QQ空间、博客相册等图片分享类网站构建专业知识、制作幼儿游戏及课堂展示用的图片素材。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深化专业成长
交互是网络的一大优势,网络技术为继续教育中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多种通讯机制与交流手段。为高校———幼儿园实践共同体之间创设一个沟通对话的网络环境。幼儿教师通过利用QQ和网易邮箱以及QQ语音(视频)通话、长话宝等网络沟通工具进行研修小组内成员的信息交流与探讨,加快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利用新浪博客、QQ空间等信息工具对所学教学知识记录、整理、、评价、讨论等活动来组合教师专业成长知识,有助于显性知识的存储、积累、传播和分享。
(三)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时代的教师要具备的教学能力之一就是数字化信息处理能力。幼儿教师要能够处理计算机多媒体素材文件,如利用Faststonecapture进行屏幕抓图、录屏、编辑图片、屏幕取色及放大屏幕等工作,能利用格式工厂进行各种多媒体文件格式之间的转换,利用微盘与微博账号绑定,将本地文件方便地分享到微博。会利用笔记管理网站如麦库,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用电脑手机随时随地在麦库中保存笔记、备忘、写文档、存资料,方便整理和分享。(四)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教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幼儿教师学会分析问题,提高解决教学问题的实际能力。幼儿教师能利用在线的思维导图工具进行思维训练,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在线网络会议,研修小组成员在线协作进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提高幼儿教师解决真实教学问题的能力。
(五)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增强评课和教学能力
教师的评课能力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评价自己的教学,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将自己和他人讲课的录像通过优酷、土豆、56网等上传到网络上并接受多元化的评价。研修小组成员要利用豆瓣网、贴吧、土豆网、人人网、ThinkSNS,打破小组的界限,把对话的群体扩展到所有的一线幼儿教师和师范生以及教学专家等任何可以上网的人。通过教学评价的综合化、社会化和外化,每一位研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其他幼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隐性知识最终“内化”到个人的隐性知识系统中,并产生更具创意性的联结,从而显著提高幼儿教师的评课能力和教学能力,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的幼儿教师培训策略
(一)以网络技术为纽带,构建幼儿园和高校远程互动教研平台
面对目前幼儿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且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高师院校幼儿教育见习、实习工作质量不高的两难困境,解决的方法就是建立一批高校和幼儿园的发展共同体学校,在服务基础教育的同时,形成互动互利,互助双赢,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网络技术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广泛的共享性、时空的准分离性、数据收集管理的便捷性,一方面为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技术、资源和工具的支持,另一方面更是扩展了幼儿教师和高校教研人员实践共同体的广度和范围,使幼儿教师得到更广泛的学习支持。高校互动中心负责提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优质教育资源案例库和点评课系统。教学案例库中包括专家教师、一般幼儿教师和新手教师的不同教学案例,案例都附有分析介绍、说明、专家点评、适用对象以及参考资料等,幼儿教师可以看到每项教学技能的视频示范片段,包括优秀教学范例、问题教学范例、基本技能的示范等。发展共同体学校的幼儿园远程点每学期进行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展示课,利用远程网络互动平台将幼儿园的青年教师展示课连接到高校的互动中心进行现场直播和录像,高校参与培训的教研老师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进行点评课,还可以和其他远程专家深度互动,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安排进行研讨,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园实际教学问题,这种个性化的深度互动和问题诊断可以显著提高参训教师的专业技能。
展示课、互动点评都会被互动平台自动录制上传到网络资源库中,作为优质教育资源为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提供可视化的教学案例。这种高效、具体的网络化教研活动促使幼儿园教师团队相互砥砺,激励专业成长,推动一线教师在真实情境中丰富体验、深化认识、改进教学和科研方式,提高实践能力,能够有力地加快远程互动点幼儿园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同时也可显著提高高校教师指导学前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针对性和基础教育研究能力和水平。这种模式形成了高校教学科学研究、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和高校师范生观摩反思研修三者共赢的局面,一方面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沃土,另一方面形成了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还可以地区教研室为纽带,以点带面,以示范点幼儿园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个示范区幼儿基础教育的良好发展。
(二)以研修小组为主体,践行自主学习加协助学习模式
幼儿教师教育必须立足于帮助教师自我成长,提高自我成长的意识和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于“授之以知识和技能”或使其获得某种证书上。应将幼儿教师教育目标定位在提高教师师德、教育教学技能与研究儿童、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上,不断地鼓励教师自我成长,促进其主动提高与发展。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幼儿教师教育是一个“合理边缘参与”的过程,从幼儿园新教师变成一个专家型教师,从一个实践共同体的边缘进入到中心,需要进行更多的参与和实践活动。幼儿教师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在实践活动中保留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动态互动结构,以幼儿园为基本单元,以幼儿园—高校远程互动教、研平台为基础平台,建立具有5—7人的研修小组,加上一名高校的指导教师专家,从而建立真实的实践共同体。要强调以研修小组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和研修训练,强调基于真实的幼儿园情况,通过研修小组间以及高校指导教师的交互和协作,并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资源来支持学习和交流,从边缘性参与者逐步过渡到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完成从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被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研修小组的实践活动中,既需要小组成员自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设计教案,观摩范例,也需要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开展协作学习,共享资源、共同研修、互相借鉴。在幼儿园校内可以灵活采用“现场观摩、即时反馈”式、“专家指导”式、“双线交叉”式等多种有效的幼教培训模式,加速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程。
(三)以SNS网络为核心,建立网络化优质资源沃土
“国培计划”中学员来自各个地方,可以通过网络开展以SNS网络为核心的研修小组学习与发展研究。借助Web2.0提供的Tag、RSS、SNS等技术,研修小组可以围绕某个研修主题如中班幼儿的时间概念,建立的个人或整个研修小组的Blog和Wiki,吸引更多对此感兴趣的幼儿教师参与进来展开交流、评价与讨论,并“主动”在实践共同体的Blog、Podcasting、Wiki之间建立起链接,这些讨论、反思和评价本身就是丰富的优质资源沃土。众多的幼儿教师被这种链接所聚集,可以很自然的搭建网上交流、多元化评价、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所有实践共同体成员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协作学习中去,从而大大提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幼儿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教育历程,作为幼儿教师就担负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幼儿教师一言一行无形当中会深刻影响着幼儿,教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我校把提高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头等位置上来抓,根据学校幼儿教师素质不一,理论水平不等,专业技能技巧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要求幼儿教师忠诚幼教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幼儿教育要有爱心、热心、童心,本身要具有高尚的师德。二是要求幼儿教师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技术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专业修养,以此来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水平。三是要求幼儿教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四是鼓励幼儿教师多看电视,多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提高幼儿教师的各种技术技巧水平以及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校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加强对学前班教学活动的管理
随着幼教事业的发展,幼儿园、学前班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又是提高办园水准的重要手段。根据这种情况,我校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发展幼儿动脑、动口、动手能力为宗旨,认真贯彻执行幼儿教学大纲,严格杜绝小学化的教育方式,采取了以下措施:
1、按照大纲要求认真制定教学活动计划,认真备课,合理安排一日活动。
2、领导定期检查各班的教学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利用集体备课、业务培训及个别指导等手段,督促幼儿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自身的业务素质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给更多的幼儿创设发展能力的机会,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各班召开小小故事会,没有指标限制,每位小朋友都有机会到台上讲自己所喜爱的故事。通过这个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也给幼儿创设了语言表达机会,提高了幼儿的动口表达能力,在这一学年里我们还开展了折纸比赛、小小运动会和看谁演的好的文艺演出活动,在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对幼儿特长的培养,做到即要全面发展,又要发展幼儿的特长。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66-02
社会退缩,是指孤独的行为,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的社会环境下表现出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行为。[1]目前较为公认的是Asendorpf提出的三种亚型:安静孤独、沉默寡言和活跃孤独。[2]第一种是安静孤独型(Solitary-passive),又称主动退缩,表现为在同伴环境中主动离开群体的行为。这类幼儿喜欢独处,宁愿独自进行建构游戏和探索性活动。第二种是沉默寡言型(Reticence)的行为,又称抑制行为,表现为跨情境的旁观行为和无所事事的行为。第三种是活跃孤独型(Solitary-active),又称为被动退缩,表现为频繁的、夸张的独自游戏,包括喧闹、重复和多动的行为以及夸张的戏剧性表演。
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心理的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3]美国High/scope课程认为,真正的师幼互动是指成人在与幼儿游戏或是交流中所表现出的语言或者非语言的行为,并且在互动中,成人与幼儿都对互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4]
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影响师幼互动和师幼关系的因素有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和教师自身的特征。[5]幼儿自身的特征就包括幼儿的气质倾向、行为特征、幼儿早期的人际经历等。教师自身的特征就包括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反省能力等。在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活动中,退缩幼儿大多性格内向,具有害羞、抑郁、焦虑等内隐问题行为,在互动中非常被动;而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和保育方面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了丰富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互动技巧,这就为有效改善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从幼儿教师方面来讨论造成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现状的原因。
一、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的现状
采用现场观察法、访谈法和量表法,结合师幼互动的概念化分析工具,研究者(李娜,2006)总结出了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的现状和特征:教师对社会退缩幼儿开启的互动事件数量明显多于一般儿童,但互动常常得不到社会退缩幼儿的反馈;绝大多数社会退缩幼儿的师幼互动事件为非对称相倚型,教师在互动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与一般幼儿相比,社会退缩幼儿更加容易拒绝教师开启的互动事件;教师与社会退缩的互动主题以照顾生活和指导游戏为主,教师较少关注社会退缩幼儿情感和态度需求;在与社会退缩幼儿的互动中,教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态度以不满、厌恶等负向情感为主,社会退缩幼儿的情感体验难以引起教师共鸣。[6]
二、影响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的教师因素分析
(一)研究方法
以访谈法为主,结合问卷调查法。[7]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西安市和北京某地区公立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共访问幼儿教师8名,其中3年以下、3-5年、6-10年、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各两名。发放问卷70份,有效回收66份,有效回收率为94%。
(三)分析工具
本研究主要以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师自身特征(叶子、姜勇,1994)为分析工具,从教师的个性特征、观念行为、知识经验、反思能力四个方面[8],结合社会退缩幼儿的特点来进行原因分析。
(四)研究结果
1.大多数幼儿教师为外倾型人格,且情绪情感状态不稳定。
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测得78.79%的幼儿教师为外倾性人格,即性格外向、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乐观随和等。
幼儿教师外倾性的性格在与社会退缩幼儿的互动中存在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喜欢交际、乐观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特征更容易感染社会退缩幼儿,影响其情绪情感状态,使其更加主动地融入到集体中来。但是另一方面,外倾型的幼儿教师往往情绪情感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访谈中,30.77%的外倾型教师认为自己“比较容易被激怒”,36.54%的外倾型教师常“对周围的人和事有厌倦之感”,53.85%的外倾型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情绪会时起时落”。
显然,这样一种不稳定的情绪情感状态是不利于幼儿教师与社会退缩幼儿互动的。在互动中,社会退缩幼儿经常处于焦虑、紧张、害怕、被动的心理状态中,常常对教师开启的互动没有明显的反馈。要彻底改变他们的这种消极状态是非常艰难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期、稳定、持久的努力。不稳定的情绪情感状态很容易导致教师对退缩幼儿的行为和态度反反复复,时好时坏。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教师与社会退缩幼儿之间的互动,甚至会破坏已有的互动效果,使得退缩幼儿更加远离教师和集体。幼儿的这样一种状态又会反作用于教师,于是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关系就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2.幼儿教师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内容、价值、方法等的认识是否科学合理,制约着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的发展、社会性认知、交往和行为的发展等方面。[9]在调查中,54.53%的幼儿教师认为“儿童的交往能力对其发展最为重要”,这表明大多数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通过访谈,发现幼儿教师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认识比较单一、片面,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就是学会遵守规则、学会与他人交往;幼儿教师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多为成人模式(如,讲道理、严格要求、不断提醒),没有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幼儿教师并没有从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深刻、系统地思考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而只是停留在浅显、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层面上。
社会退缩幼儿是存在内隐问题行为的特殊儿童,他们的社会认知、交往、自我意识等社会性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同龄的孩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儿童社会性发展,而且要掌握系统、科学地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法。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幼儿教师认为退缩幼儿遵守班级规则,经常自己玩耍或偶尔与同伴交流,并以此来判断这些孩子并没有严重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因此不会给予过多的关注,更不会制定特殊的指导方案,不会根据退缩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来安排教学和活动。一些教师表明会关注到社会退缩幼儿,但是更多的是将自己的理解强加到退缩幼儿身上,方法简单而粗糙,并没有认真想过退缩幼儿需要的是什么。因此,使得教师与社会退缩幼儿之间的很少互动或流于形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幼儿的退缩行为。
3.幼儿教师缺乏有关社会退缩幼儿的知识经验。
教师的知识,特别是教师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知识,会影响教师对儿童认知及行为的理解和对待方式。社会退缩幼儿在心理表征和行为表现上有其独特之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主动了解和学习社会退缩幼儿的身心特点,对社会退缩幼儿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进一步的干预和治疗得以实现。但是在调查中,74.45%的幼儿教师表示对社会退缩幼儿这一概念“了解很少”,13.23%的人表示对社会退缩幼儿这一概念“有一些了解”。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幼儿教师关于社会退缩幼儿的知识很少并且主观性、经验性知识占主导,对社会退缩幼儿没有一个科学、客观、全面的认识。这样教师开启的互动很少或者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认为退缩幼儿缺乏生活能力和交往技能,互动以照顾生活和指导游戏为主,不能正确认识儿童的心理需求,导致儿童拒绝教师开启的互动。
随着时间的累积,教师在与儿童的不断接触中,积累了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性、阶段性和特殊性,敏锐地观察和掌握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特点,从而对有特殊需求的幼儿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调查表明,幼儿教师的教龄越高,对于社会退缩幼儿的认识越为全面深刻,并且通常有具体的干预和治疗幼儿退缩的方法。相反,教龄低的幼儿教师缺乏经验,对社会退缩幼儿的认识肤浅而片面,且常常无法有效改善幼儿的退缩行为,在互动中常常出现失落、厌恶、不满等负面情绪。
4.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有待加强。
关于教育反思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在这里采用庞丽娟等人的观点,认为教育反思就是“使两者连接起来,把原因和结果、活动和结果结合起来”。具体是指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自身发展的手段。[10]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反思的知识、反思的内容、反思的方法和策略、反思的动机、反思的连续性。教师的教育反思能力直接影响其教育观念和知识经验的更新与进步。
调查发现,51.52%的幼儿教师对反思型教师的了解“很少或有一些”;84.85%的幼儿教师表示在工作中“较多或经常”进行反思;53.37%的幼儿教师经常对“教学方法或班级管理方法”进行反思,19.70%的幼儿教师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反思;17.9%的幼儿教师采用“记日记”的方式进行反思,53.6%的幼儿教师采用“群体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反思;51.52%的幼儿教师进行反思的主要原因是“领导要求或工作需要”;43.8%的幼儿教师在工作结束后进行反思。
这表明幼儿教师在反思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经常进行反思,但是缺乏科学、系统的有关反思的知识;反思的内容多为教学方法或班级管理等外显教育行为,较少涉及到教育理念、儿童行为特别是儿童问题行为;反思的方式主要是“群体案例分析”,缺少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心理和行为的反思;反思的动机多为外部动机,缺乏进行反思的内驱力;幼儿教师主要是在教育实践后进行反思,缺乏对教育活动的预见能力。
幼儿教师的教育反思现状对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是非常不利的。幼儿教师主要针对群体进行案例分析,反思的内容较少涉及到儿童的问题行为,缺乏反思的内驱力等都会造成教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忽视;缺乏反思的知识以及主要在问题发生之后进行反思,导致教师不能及时调整与退缩幼儿之间的互动过程,影响互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淑杰.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亚类型及其行为适应[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2]叶平枝.幼儿社会退缩的特征及教育干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5]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21;23-30.
[4]廖丽英.高瞻课程中的师幼互动[J].早期教育,2011,1.
[6]李娜,张福娟,叶平枝.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特征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1).
[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手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59-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