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系统模板(10篇)

时间:2022-02-26 05:45: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智能化系统,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建筑智能化系统

篇1

1、与之有关连的给排水工程

一般来说,以下给排水工程应接入该大厦的建筑智能化系统

1.生活水系统

1)水泵的编号、状态(工作、备用、故障);系统的压力;水池及水箱的水位;

2)变频调速泵的频率、工作压力;

3)系统的简图及主阀状态;

4)各用户水表的读数。

2.热水系统

比照生活水系统,增加所有换热器的有关参数,以及系统的温度、热媒消耗等。

3.循环冷却水系统

同生活水系统,增加冷却搭的有关参数。

4.消防水系统

将消防泵的编号、状态,所有报警讯号以及联动控制全部接入FA系统。

5.客房故障、水池、水箱缺水报警等

6.排水系统

2、设计的程序与配合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通常的民用建筑工程在设计的程序与阶段上有较大的不同。一般应按用户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施工深化设计等3个环节,依次分步进行。

1.用户需求分析

这是整个工作的基础。同样是智能化系统,依据建筑物功能、性质、建筑资金、业主的不同表现极大的差异,最后反映在耗资规模上,差别也很大。一般来说,大型高档的公共建筑(商场、酒店、写字楼),需综合考虑各承租户的需要,尤其要重视招商本身的需要,应具备较齐全的功能。而比较单一的建筑(如银行、邮政、出版、政府机关)则多有所侧重。此阶段工作要注意把握好使用功能与实际需要这两个关键,切忌脱离实际提高标准。对给排水专业设计人员而言,吃透业主的宏观想法,然后再一起理出对给排水工程的具体要求至关重要,这也是此项工作中较为困难的一步。

2.系统设计

这要由相应专业设计人员来完成,给排水设计人员只是按常规的设计工序管理进行专业间配合(即提资、反馈的反复、交叉过程)。如果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是与上建设计同步进行的,系统设计应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目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比主体工程滞后较为多见,导致某些工程的局部不尽人意,这虽属难免,这样的事当然少一些更好。

3.施工深化设计

与主体工程的设计不同,施工深化设计工作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

建筑智能化系统涉及计算机、通讯、广电、公安、环保等领域,许多硬件、软件直抵发展最迅猛的那些高科技领域前沿。技术更新快,设备更新更快。一些工作的主导专业已是一种相当模糊的概念。在这些地方,许多相关的专业公司比之寻常按传统模式组建的设计院(建筑设计院或专业设计院),与科技市场的联系更密切,因而在人员、以及最新技术和信息的拥有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施上深化设计应由系统集成商来编制。但建筑智能化系统从属于主体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的形象、性能协调一致,所以系统集成商应在该上程的原设计单位的指导下进行此项工作,该设计单位对该工程总体负责。

上述三个环节中,给排水设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在第一、第二个环节。给排水设计人员应对给排水工程中的工程目标、信息采集点、联动控制点的设置及其硬件的选用、安装负责。

智能化系统另一个重要的组成是结构化布线,它担负着语音、数据、视频传输的重任。这是所有智能大厦唯一共同之处。但结构化布线并不受给排水工程所制约,给排水设计人员不必过多考虑。

3、智能化建筑对给排水设计工作的影响

总的来说,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与给排水工程有关的地方并不多,但对给排水设计工作而言,有没有可能利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已具备的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网络来推进一些新的工程目标、或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传统的工程目标?且试举几例:

1.利用程序控制管理蓄水他的进、出水。

1)进水

传统的方式是用浮球阀(或液位控制网)来控制,当池内满水时自动关闭进水。此类方式有阻力大、动作频繁、易磨损、漏水量也大等弊病,频繁的维修使用户不堪其苦。

在大厦内已有BA系统的条件下,用电动阀门与水池内的液位装置来取代浮球阀,实现程序控制是合理而简单易行的(为确保工作可靠,还可再增设1个水池满水报警)。

2)水池出水

同理,水池出水也可利用程序控制来管理。生活、消防水池通常合并设置,为了保证消防水量不在平时被动用,常常用抬高生活泵吸水管的作法。此作法也有一些弊端:死水区水质容易变坏;低水位时吸水喇叭口附近形成漩涡从而带入空气,致使水泵工作失稳,以及造成气蚀;此外,在泵房的竖向布置上也带来一些麻烦。如利用程序控制来管理,使池内水位降至某一定值时生活泵自动停止,上述弊端即可根除。

2、新的给排水工程目标

1)优化变频调速供水装置的工作

作为一项节能技术产品,恒压变量变频调速供水装置在国内已得到广泛使用。由于其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靠近水泵的压水管上,致使装置实际取得的节能数量大大低于节能的理论值。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种方式是开发、研制新一代变压变量变频调速供水装置,使水泵的工况点贴近该给水系统的管路特性曲线运行;另一种较简单的方式便是将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挪至该给水系统的最不利点,这样做系统虽则是恒压运行,实际上已扣减在非额定流量条件厂虚拟的水头损失,对水泵而言己实际变压变量供水,从而使节能效果向理论值大大靠近了一步。

在智能大厦内,利用智能化系统的网络和技术帮助上述目标的实现,同样是合理而简便的。

2)自动收费管理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多种自动收费管理的软件,我们没有理由使水费的管理置于自动收费管理之外。口前,国内如宁波水表厂已研制出LXWJ-16流量集中检测仪,可以实现远程计量。但由于微机在线动态测量和对物理过程进行监控以及图像、语音处理,都只能识别和处理数字量。因此,上述模拟量必须经过A-D转换才能实现被控对象与CPU之间的信息交换。此外,在我们所讨论的特定环境,还必须能通过信息插座,结构化布线系统将信息传输到计算机,因此,这方面还有些工作要做。

篇2

当前智能建筑的显著特征是向以太网传输技术和IP应用技术靠拢,这给设计者提供了更宽广的设计思路和更多样的技术手段,选择更为合适的技术路线来实现建筑物的实际功能需求。

1 建筑通信系统

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通信系统,因其规模庞大,一般由当地电信运营商承担建造,提供语音、数据、视频、传真、因特网互联等多媒体综合传输业务。在建筑物内设置的用户电话局是城市级别的通讯网络的一部分,设计者应考虑预留物理上分开的双通信接入系统路由,以满足如城市SDH(同步数字体系)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应用需求。

在超高层建筑物内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竖向分区的特点,分别采用分级和分区的设计措施:

1)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宜建立两级的通信网络系统。一级通信系统由提供建筑物整体业务的中心程控交换机等局端设备组成。在不同使用区域构建二级通信网络系统,如办公、酒店、商业等区域,采用网络型程控交换机,分别提供各类业务需求。

2)可考虑如图1所示以无源光网络等通信接入技术在建筑物内的应用。可将光网络单元(ONU)部署在避难层的电信小室内,管理避难层之间功能区的数据、语音业务。

通信系统的网络组成方式需要结合当地电信运营商的本地资源情况进行部署,因其组成方式直接影响建筑物内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因此设计者应立足于超高层建筑的特点,与当地运营商尽可能早地共同制定出网络方案,才能更好地把握设计品质。

2 构建控制网络的统一通信平台

超高层建筑宜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功能需求构建控制网络,并以此作为智能化系统的统一通信平台。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监控点数量可在万点以上,采用RS485总线式传输系统,从中心向外辐射的总线数量将会超过10条以上,总线之间不能统一利用和备份。

安防系统中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可在千台左右,采用数字IP网络化监控系统能有效削减线路敷设成本。

广播系统的分区可在百个左右,尤其是背景音乐兼作消防广播系统时,如不采用数字式系统,其系统的构成将相当复杂。

如上子系统中采用数字式网络系统不仅更有利于建筑物建造,其占用机房面积更小、线路敷设成本更低、功能调整灵活,降低后期维护,而且数字式网络系统可以更好地提高系统品质,提供备份传输机制,软件控制替代部分硬线控制,后期维护和功能调整相对简单等。为了进一步发挥数字网络的优势,需要将如上子系统的传输部分统一整合成一个独立的网络,控制网络系统,如图2所示。

控制网络系统应具备:

1)采用两层网络体系,网络的核心设备部署在总控机房内。核心层设备采用稳定的双机热备系统,与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千兆连接。考虑到技术的发展以及需求的变化,主干网采用可升级至万兆传输的物理传输介质。

2)每台核心交换机内还应提供多层次的冗余,包括引擎冗余、电源冗余以及支持模块和端口的冗余分布,保障业务的无缝切换。

3)接入层设备选用百兆端口的交换机,分布部署在各楼层弱电机房内。多台楼层交换机级联后,通过双上联端口与核心交换机互联。

4)按照服务区域及系统服务类型进行VLAN划分和Trunk连接。

5)网络系统具备数据包级别区分、标识、带宽控制、队列管理等功能,支持各类服务质量措施。

6)与其他网络互连时,网络系统采用设置防火墙、AAA认证方式等措施以确保网络的安全。

7)配置网络管理软件,便于网络管理员的系统维护。

统一的控制网络通信平台不仅可将应用于建筑物内的各类基于IP技术的智能化子系统从形式上集成起来,而且可将控制网络进一步扩展到智能化集成系统、物业管理系统、智能一卡通应用系统等信息应用系统的构建中。

3 系统互联

超高层建筑宜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功能需求选择适宜的智能化子系统并建立互联机制。

超高层一般都有两个及以上的功能分区,如办公、酒店、商业等功能分区。首先,对于不同的功能分区即有不同的运营、管理及维护部门,必须为其设置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确保不同管理部门的各子系统独立管理和操作;其次,对于不同管理部门的同一子系统应能实现各功能分区的子系统之间信息互联互通。但其互联的机制应结合功能的需要和子系统结构,分别建立主从式、对等式和分立式互联方式。

一般来说,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宜统一设置设备总机房,在各功能分区设置设备分中心设备,属主从式互联方式。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宜采用对等式互联方式,各功能区共享功能通过系统软件的权限划分来确定。

在不同功能区子系统存在异构形式或不需要共享功能的,如会议系统、扩声系统等宜采取物理上分开的分立方式。

4 系统集成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宜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功能需求建立纵横式集成方式。

目前较为常见的系统集成方式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实现设备状态、控制指令、历史数据的动态图形显示;根据决策预案实现各子系统的联动。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宜从子系统和功能分区两个层面考虑:一方面,不同功能分区的同一子系统(如BA、SA、FA)宜采用对等式互联方式,通过用户权限设置等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同一功能分区内的BA、SA、FA子系统进行集成(BMS)。其系统构架如图3所示。

5 结语

智能化建筑是将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其信息管理科学、设备高度自控以及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成为建筑设计的新亮点,智能建筑将成为能够使用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文章中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分析说明,希望可以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3

由于我国智能建筑建筑标准制定较晚,与国外智能建筑想必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许多智能建筑大多只是建立了一些有智能特性的分系统, 通过一间监控中心来显示和操作分系统;缺乏统一完整的系统操作平台,各弱电子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信息数据交换。有些建设单位过于看重设备智能特性,采购了高性能弱电硬件设备,但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集成导致建设投资浪费。所以当前如何对建筑智能化进行系统集成成为弱电工程师当务之急。

1、智能建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业主原因

由于建设单位缺少弱电系统集成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主管领导对设备自动化、建筑技术和系统集成等方面一知半解,对智能系统的功能需求定位出现落差,在项目决策时贪大求全,但在建设项目实施时往往有心无力, 造成半截子工程, 导致系统智能化半途而废。

1)许多建设单位对对各弱电子系统“是否要集成”、“怎么集成”都无从做起。有些业主单纯认为单个弱电系统就能够完成相应的功能,对子系统二次集成开发多此一举。在建设过程中分散投资、分散建设,缺少集成功能需求分析、缺少集成管理平台导致系统集成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2)建设单位、安装施工方、设备供货商、设计单位、弱电系统集成商的实施界面无法确定各自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导致在日后施工过程中各单位之间沟通协调存在很多困难,甚至引发工程索赔事件的发生。

1、2设计原因

当前建设项目弱电工程设计往往滞后于建筑结构、机电安装设计。

1)设计单位在弱电设计时,智能化系统设备还没有进行选型及订购,在同一时间没有考虑智能系统的集成设计,事后也是靠以前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图纸设计,造成预埋管线遗漏、电缆通道口径较小等现象出现。

2)设备供应商对图纸的设计能力及对建筑智能化规范标准的认识较差,由于供应商只和总包单位存在合同关系,导致与土建、机电专业设计的沟通配合缺乏默契,图纸无法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有些甚至出现违反国家强制性规范现象。

1、3施工原因

由于弱电工程都是外包出去,总包施工单位对弱电设备了解较少,弱电分包单位安装过程中与土建、机电安装沟通配合不够,各自的施工界面交叉太多,总包单位如果管理能力一般很难对其施工统筹协调安排, 造成责任不清,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2、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核心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核心在于对建筑的系统、结构、功能和管理四方面的因素进行优化设计,在基础平台上集成计算机管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图形技术、通讯技术等4C技术系统。

系统集成的主要特征:

建立了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监控管理平台。

系统能够共享系统信息、资源和管理服务,具有简易和方便的操作界面,

且众多用户的不同作业要求都能够在管理平台上操作。

提供一整套能够对数据采集及处理的系统软件, 并将这些整理完的数据

在集成的网络系统上。

集成的系统应该具有向上的开放性能和向下的兼容能力。

3、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内容

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由楼宇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通信与网络系统组成,每个系统内又包含数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就是将这些系统及其不同的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系统智能化管理的目的。

当前,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根据集成内容的分布、管理的需要、集成方式、系统集成的目, 一般采取BAS及LonWorks两种集成模式。

3、1楼宇自控系统( BAS)集成方式

楼宇自控系统集成以BAD为操作平台实现对楼宇自控子系统、物业管理子系统、公告信息子系统、设备维护子系统、综合保安管理子系统、综合布线子系统等各子系统利用串行通道进行连接。

BAS系统集成方式实现了对电气设备数据采集分析和设备自动化控制。但是由于各子系统都是独立、相对封闭系统, 缺少对外扩展的能力。改进型 BAS提供了DDE交换功能和 API接口函数, 除非进行专门的编程,否则接口兼容性差导致均不支持网络操作系统,。BAS个子系统在网络系统内进行数据交换较为困难,当与上级集成系统交换数据时会产生瓶颈效应,无法有效传导数据。

图1;BAS系统集成方式

3、2新型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

LonWorks在控制系统中引入了网络的概念,实现分布式的网络控制。该技术能够解决控制系统在设计、安装、扩展及维护中出现的问题,并使系统更易于维护及扩展。LonWorks网络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

LonWorks的设计和实施:

(1)建立控制模型, 确定监控点的数目和类型、监控对象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方式。

(2)选择通信类型, 即确定采用何种通信媒体,如根据需要采用双绞线自由拓扑结构、信道电源线、供电线、无线等。

(3)选择控制节点,主要考虑选择何种节点以适合应用要求。

(4)网络结构设计, 确定每个控制节点的位置、 网络中使用节点的数量及路由器、网桥和重发器的数量,同时确定网络的构型包含的域、子网和组及节点所在的域和组等。

(5)布线、安装和调试。采用综合布线方法,在确定设备位置和布线要求后制定布线计划和细节即可实施布线、安装;调试包括节点程序的调试、设备功能调试和网络联调, 采用开发系统及网络安装工具进行调试。

图2:LonWorks网络控制技术控制系统

LonWorks网络控制技术采用的综合布线法是系统集成广泛使用的方法,体现在系统结构的实现上。目前, 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要求单独布线、卫星天线和有限电视外,其余子系统均可采用此方法,系统互换性好、冗余备用率低,降低成本。

5、结束语

智能建筑的集成化是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也是智能建筑建成后评价定级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 集成技术也将会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只有在正确全面的集成功能需求分析基础上,进行合理投资、科学地选择系统集成方案和集成技术,将系统集成落实在智能建筑设计、 施工和管理的各个阶段,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集成。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指以建筑为平台,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等,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管理,以满足建筑物的监控功能、管理功能和信息共享的需求,通过对建筑物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对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使智能建筑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分为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电源与接地、环境和住宅(小区)智能化等10个子系统。根据设计和需要,实际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可以为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子系统和系统集成。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检测是指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检测分为检查项和检测项,检查项指在现场通过功能检查或主观评价确定合格的项目,检测项指在现场通过仪器定量测试确定是否合格的项目。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应在工程完工后并经运行(试)后进行检测。在委托方办理检测委托手续时,应向检测单位提供系统的设计文件、竣工文件、运行报告、工程合同。检测单位在接受委托手续后应进行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收集的资料包括:设备材料进场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安装质量和观感质量验收记录、设计变更文件、工程洽商记录、设备和系统自检记录、系统试运行记录,并审查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明确委托方的检测目的,具体要求和重点检测部位,系统是否已进行专项检测等。检测单位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具体的项目情况编写检测方案或检测大纲,在检测方案或检测大纲中应明确检测项目、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及时间和步骤安排,并根据检测方案或检测大纲的要求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现场记录和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包含的检测项目与建筑智能化系统包含的内容相对应,对不同的子系统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仪器。主要的系统如下:

一、 通信网络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电话交换系统、会议电视系统、接入网设备、卫星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和紧急广播系统及其他相关系统组成。电话交换系统、会议电视系统、接入网设备、卫星数字电视接收部分、有线电视频道输出电平、公共广播和紧急广播系统主机设备应全数进行检测,其余部分按照10%进行抽检,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合格率应为100%合格。

1、电话交换系统的检测分为系统检查测试、初验测试和试运行验收测试三个阶段。系统检查测试应包括安装环境和设备安装验收检查、通电测试前硬件检查、硬件测试、系统工程测试、系统维护管理、网路支撑、模拟测试等内容;初验测试应包括基本功能、接通率、可靠性测试;试运行验收测试应在每个局间中继抽测2~3条电路的信令、接口及呼叫接续,进行联网运行测试,自动或人工进行故障诊断测试。

2、会议电视系统的检测包括安装环境检查、设备安装质量、系统测试、监测管理员系统和系统效果质量等。

3、接入网设备检测包括安装环境检查、设备安装验收检查、系统检测。

4、公共广播和紧急广播系统包括系统的安装质量、输出不平衡度和阻抗匹配,放声系统的合理分布,最高输出电平、输出信噪比、声压级和频宽,对响度、音色和音质的主观评价和系统音响效果的评价,系统功能检测。

5、其它系统的检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功能要求。

二、 信息网络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系统和网络安全系统,该系统应全数进行检测,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被检项目合格率为100%。

1、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应包括网络设备的质量、网络布线的质量、网络连通性质量、网络系统布局、网络系统设备参数配置、路由检测、容错功能、网络管理功能检测。

2、应用系统检测应包括应用系统硬件设备的检测、专用系统网络的布线和连通性检测、应用软件的检测。

3、网络安全系统的检测包括物理层安全检测、网络层安全检测、系统层安全检测、应用层安全检测和应用系统安全测试等内容。

三、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应在建筑给排水和暖通空调工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电梯安装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空调与通风系统检测应按照总数的20%抽检,且不得少于5台;每类机组不足5台时,应全数检测。变配电检测系统检测应按照20%抽检,且不得小于20点,当某类参数小于20点时,应全数检测;公共照明监控系统检测应按照照明回路总数的20%抽检,且数量不少于10路,当少于10路时,应全数检测;给排水系统检测应按照每类系统的50%抽检,且不得少于5套,当总数少于5套时应全数检测;热源与热交换系统、冷冻和冷却水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应全数进行检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子系统的数据通信接口检测应全数进行检测,数据通信接口的检测应包括机电设备通信接口检测、子系统的通信接口检测、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检测、对可控的子系统,检测系统对控制命令的响应情况;中央管理工作站和操作分站检测应全数检测,采用在中央管理工作站和操作分站观察和操作,现场设备运行状态合适的方法检测。对整个系统的检测要求符合设计要求,要求检测项目的合格率为100%

四、 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的检测项目分为关键项、主要项和一般项。关键项是指直接关系到系统功能以及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项目;主要项是指对系统的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可能间接影响系统功能和可靠性的项目;一般项是指对系统的工程质量有轻微影响的项目。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的检测包括系统布线的检查,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检测,火灾报警控制器检测,消防通信和联动设备检测,消防水系统检测,气体灭火系统检测,泡沫灭火系统检测,防排烟和通风设备检测,钢质防火卷帘、挡烟垂壁和防火门检测,系统监控计算机和消防控制室检测。

五、 安全防范系统

篇5

智能建筑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暂,其概念和定义有很多,但它们所描述的核心理念都是一致的,都是基于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实现安全、舒适、信息化、集成化的目标,同时能够完成一定的智能化功能。现阶段,智能化设备子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增长,能够满足一定的智能化要求,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些独立的子系统在集成设计和集成功能的管理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1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点

简单来说,建筑智能化系统有如下几个特点: 注重建筑安全。采用技术手段,在保证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保护了居民的通信安全和计算机网络安全; 强调建筑的舒适性能。建筑智能化在设计时考虑到了现阶段下人们工作的效率问题,对办公环境和居住环境如室内温度、空气湿度等加强了控制,突出心理舒适和生理舒适的双重体验; 智能化建筑实现了对机电设备等的能源节约化的要求,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建筑中设备的最佳调节,在保证人们日常工作需要和生活舒适度的同时,满足资源节约的新型建筑要求; 除以上所介绍的优点之外,智能化建筑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安装在其中的各种智能化设备,比如:办公与通信自动化系统、智能门禁系统、建筑供暖系统等,这其中综合利用了传感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现代化的通信技术等等,实现建筑的自动综合监控、各类状态参数的实时控制与动态监视、设备不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自动报警等智能化功能。

2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模式设计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下的新的建筑设计理念,这种理念涉及的核心方法是智能子系统的科学集成,实现各个分布式功能模块的协调运作,以实现数据信息的综合共享、对局部或者全局事件的快速响应、一体化资源和服务的科学管理。

现在讨论基于智能子系统平等方式集成的模式设计。这种集成模式的设计是以智能系统的功能组件、基于通用标准的开放平台作为设计基础,各个功能子系统的管理控制系统的接口模块以功能组件的形式加入进来,同时按照接口模块的标准定义来确定自己的接口。然后集成平台通过这些已经定义好的接口与功能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控制,协同实现建筑的智能化要求。在整个智能集成模式设计中,集成平台处于重要的地位,是智能体系的管理控制者,一方面收集子系统的通信数据,另一方面负责基于系统通信的决策控制。同时,在整个集成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软件技术、数据库的数据组织和数据结构、模块接口设计、平台的子系统实现等诸多技术问题,但是其核心的模式设计主要是子系统的功能集成和系统的信息共享,功能集成体现在所有子模块的功能都要被集成平台管理和控制,并为平台的决策提供支持;信息共享主要是解决模块间的通信问题,保持工作的协同性。

3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集成模式应用

IBMS也叫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是整个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数据总站和决策机构,对功能子系统起到控制、维持和调度的作用,IBMS 通过自身的功能平台,将整个智能化系统集成整合在一起,进而实现系统的信息共享和功能控制功能,这也体现了IBMS 的核心理念。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将子系统通过标准定义的数据接口进行接入的问题。

目前,通用的智能控制设备的集成方案是采用OPC(OLE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智能系统建设时由于设备的生产厂家不一致导致的设备费用和维护的问题。OPC 技术的本质在于采用了微软公司定义的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实现功能子系统或者软件的复用和互操作,同时这种技术自身提供了标准的、可扩展的、基于面型对象技术的通用通讯协议,以OPC计算机服务器的形式,解决软硬件不兼容的问题,完成子系统的集成实现,所以利用上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就可以实现OPC 的应用技术概念模型,主要包括:数据通信层、分析控制层和辅助决策层。数据通信层主要由BAS 客户端接口、CAS 客户端接口以及OAS 客户端接口等组成,具体采用OPC技术与子系统模块进行信息交互,其主要的功能包括采用数据接口收集子系统对象的技术参数、系统日志等,完成与子系统的信息交互。分析控制层的主要作用是对数据通信层收集得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建模和分析,最终生成反映分析结果的数据报表、系统日志。辅助决策层的主要功能是针对信息共享的数据流协调的对功能对象进行管理,同时在数据分析和信息挖掘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辅助决策能力。此外,子系统模块要和OPC 客户接口、OPC服务器接口进行数据交流,从而满足系统的管理要求。

4 结语

纵观我国智能化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其设计水平和推广范围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广大业主、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智能化建筑的从业人员已经逐渐的认识、了解、关注到了这个新的设计理念,并逐渐重视起来,现阶段,党和政府不断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未来建筑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至此,智能化建筑发展的阶段目标就是将建筑智能子系统的合理集成,提高建筑智能化的水平和档次。本文讨论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主要特点,简单的明确和分析了智能系统集成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模式,希望对推动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发展有所帮助。

篇6

1、导言

当今社会,建筑物已经不再是为了满足人们遮风避雨的需要而存在。随着社会物质的丰富,建筑物对于人们来说更应该具有美观的造型、安全的质量、方便的使用等诸多功能。通过智能化系统,智能化将不同的子系统通过各种方式或者技术来结合起来,能有效分配各项资源,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减少浪费,提高建筑利用率和舒适度。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的必要性

2.1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

兼顾效率和效果是集成管理有别于其他管理的特别之处,集成管理的对象从人、财、物等转向了智力型资源,以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共享信息为主,注重的是整合多种因素,使企业的知识含量和技术都得到有效提高,在管理中把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工具,核心是在运行和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采用集成的指导思想,对传统管理方法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大大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在分工中更强调整合的理念。就管理方法而言,传统做法就是简单地把单个元素相加,可以表达为1+1=2,集成做法则可以表达为1+1>2,通过元素与元素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与传统的元素相加相比,集成做法的作用要大得多。集成管理与团队合作较为累死,通过增多个体与元素间的交流,可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2.2集成化和一体化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主旨

项目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任意一个项目的成败都会对系统工程其他环节的工作状态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决定了在兼职智能化系统工程里,决策者要衡量工程的成本以及进度问题。满足客户的诉求是项目管理的难点所在,在工程项目之间也需要这种诉求进行协调,改变某一个项目都可能会对整体工程产生影响,对其中一个项目呈现的提高,就意味着有另一个项目的呈现要做出牺牲。对着知识经济以及信息设计的不断进步,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已经演变为集成项目管理,在现代项目中,要素与要素之间有了越来越紧密的关联度,所以在研究项目集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管理中的所有要素都进行综合估计,对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全面分析和实施,对项目管理的技术、原理以及方法进行认真研究探讨,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实行项目管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项目管理思路。

3、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建筑行业的革新。近年来,智能建筑发展迅速,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顾客群体。在网络信息时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应该体现出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的特点。智能建筑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将信息化设备全面应用到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去。智能化的建筑具有完善的信息设施、优秀的服务功能、简单的操作使用、安全的防御系统等内容,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节能环保的人性化服务。目前,各国对智能建筑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我国也在国家颁布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明确了对智能建筑概念的定义。总的来说,智能建筑的发展离不开信息集成技术作为支撑和保障。如何利用系统集成技术使建筑物得到最佳的利用,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愉悦的体验是智能建筑的焦点。

智能建筑体现了当代人注重效率、节约资源的精神。在智能建筑的研究和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上,人们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建筑智能化技术在很多大城市的建设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促进了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

4、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研究设计与实现

4.1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研究

首先,智能化系统的集成主要分成三个部分:设备集成、功能集成和技术集成。设备集成是一种最好实现且容易被应用于各个环节的系统,它通常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直接按照需求购买现成的各种设备,且每个系统是独立的,互不干扰和影响,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以这种方式进行系统要求每个子设备之间能建立联系,就是将各个子设备简单融合起来,但是这样并非真正意义的系统集成,只是做了一个粗糙的加法而已,投资高、资源浪费,无法发挥高效率、资源整合和共享的作用。功能集成则是利用已有的设备,以硬件系统联系的方式,将各系统连接,但技术上依然较为传统,表面是实现连接,但个系统间的功能、作用无法融会贯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施工复杂,维护困难,容易出现故障隐患的问题。

技术集成是一种现代方式,利用通讯技术和电子技术,科学的搭配各子系统,子系统只是辅助,真正的核心作用是高新技术。这样一来,各系统不仅互相独立,各司其职,还能避免系统重复建设、资金投入过多等现实问题。利用软件技术,对系统进行监控,是目前所能采用的最好方式,这样的系统构建不仅功能多样、使用灵活,有效避免了系统过多过繁而引发的故障,更是现代建筑智能化建设的需要。

4.2建筑智能化的实际应用

与普通建筑相比,智能建筑拥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点。主要体现为:

1)高效。建筑智能系统能够对建筑的常规作业进行自动化的操作,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人工操作。这既能节省人力成本,也能更加准确地保障建筑管理的高效实行。智能化还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快速的信息获取渠道,利用数据库、图像、视频等众多信息资源,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2)安全。建筑的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了视频监控技术和防盗报警技术的支持,建筑物内部的财产安全和人员安全都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4.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的分析

智能化工程目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都是独立的,作为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项目,它是在多个参建单位的协作之下共同完成的,整个工程中,不同的参建单位对不同阶段的项目任务进行承担和负责,阶段不同负责人也不同,同时各个参建单位也有不同的利益目标,这些现状可能会引起以下几种现象:项目目标前后不一致、组织责任分散以及项目分割严重等。网状虚拟组织在集成管理目标设定时就加入了参与工程项目的全部成员,设计出各参与方均能满意的目标,并能尽最大努力实现目标。因此,在集成管理目标的完成的前提下,不仅要设计出各个参与方都能满意的目标,还要尽力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先进理念,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如今,智能化已出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也习惯了智能化带来的舒适,已然无法离开,因此,国家更要大力发展智能化系统集成,为将来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与希望。

参考文献:

[1]王存震.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研究设计与实现[J].河南建材,2016,01:109-110.

[2]焦树志.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研究设计与实现[J].工业设计,2016,02:63-64.

篇7

现代建筑行业逐渐向智能化发展,而相关建筑系统的设计也逐渐的发生改变,以弱电系统为例,在智能化建筑中,对弱电系统功能要求比较高,所以不能单纯的延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否则将难以实现智能化建筑的功能,因此需要注意更多的设计要点,这正是本文对其进行探讨的关键。

1 共用无线电视系统CATV和卫星接收系统

智能建筑的共用无线电视系统是适应人们使用功能要求的一部分,系统不仅用于接收广播电视,还能传送自行播送的节目及调频广播。作为智能建筑的CATV系统设计,对系统保证用户电平,解决弱场强收视问题,保证图像的传输质量以及节目来源均应予以充分考虑。系统的前端设备CATV的主要部分,其对信号处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因此前端系统输出应具有较高的质量来满足分配系统所需电平。智能建筑店前端设备采用放大--混合式.其传输系统采用分配--分支方式,以适应用户终端数量多且分布不规则的特点。系统的传输带宽为(5~860MHz)共可传输8套电视节目,传输系统覆盖102个电视用户终端。卫星接收系统的选址地安装及调试是一个重要部分,经接收、解调、调制后的卫星信号混合人共用无线电视系统前端部分,经传输分配系统送至各用户终端。智能建筑采用了套板状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分别用于接收不同电视卫星的电视信号共8套。

2 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探讨

2.1 防雷、接地设计

2.1.1 电源系统的雷电防护

因为智能化的建筑机房电力供给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建筑物中的配电室引入,在这引入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按照国定做好的电源高压端的雷电防护工作。根据国际标准,为了保证低压配电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需要将其线路上的电压始终保持在完全稳定的状态中,而供电企业往往采用设置SPD的方式来控制线路上的电压。弱电系统中,电源一般情况下要进行三级保护,一级保护为:在总配电柜的地方设置相关装置,比如浪涌保护器;二级保护为:在机房配电箱的位置上设置相关装置,通常情况下也使用浪涌保护器,这主要是因为弱电机房的供电主要是由专门的一个回路进行通电,为了保证安全通电,在配电箱的地方设置浪冲保护器;三级保护为:在重要的装置以及精度要求非常高的设备前端设置浪涌保护器。

2.1.2 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消除电位差,当出现雷击事故时,可防止放电现象的出现。正常情况下,智能化建筑在设计时,都会将设备与机房分别设计在不同的位置上,机房与设计共同使用接地系统,将该系统中存在着总等电位联结板与建筑物中的各个相关金属构件以及煤气管道等进行有效的连接,之后在安装相关设备时,将各个设备与接地系统中存在的局部等电位联结板进行有效的连接,进入形成实现智能化建筑物的整体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最理想的状态是“法拉第笼”,就是首先将智能化建筑物中的有关的金属导体等进行等电位联结;其次将线号线等通过相关装置进行等电位联结;最后,将钢筋网以及相关的电气装置进行等电位联结,最终形成总等电位连接,之后将其与智能化建筑物接地系统进行连接,从而使得智能化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形成“法拉第笼”。

2.2 结构化布线系统

这种布线方式十分新颖,其主要的作用是服务智能化建筑物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的通信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以此来实现建筑物未来发展的布线要求。在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未来规划,这样才能既满足现实需求,又符合未来发展要求。在设计时,通常情况下,电话通讯不需要纳入到该布线系统的设计中,由于智能化建筑物,语音以及数据所使用的终端并不一致,甚至差异比较大,而且两者终端的位置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再加之,技术上讲,语音终端的使用非常廉价,而且质量也能够所有保证,因此没有必要将其纳入到结构化布线系统中。

2.3 弱电竖井和弱电管理间

弱电系统设计中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就是弱电竖井的设计,早期设计的弱电竖井只能作为过线通道来使用,尽管有些设备属于安装设备,但是也只有一小部分属于强装设备。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弱电竖井的功能已经不仅仅限于线路过道,而是作为网络管理机房而存在,所以在设计弱电竖井时,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比如位置、应用环境等。

计算机网络对各种数据通信线路都有一定的要求,包括长度限制。在智能建筑中,计算机系统的水平线路往往采用铜质双绞线(u1P)。UIP和网络传输的带宽有密切关系。综合布线的标准和规范,要求PC工作站到网络交换机的U耶线路长度不能超过100米(布线设计时应考虑在90米以内,其余为网络跳线长度)。考虑到管路的竖直、弯度因素,建筑物的最边缘至弱电间的距离不应超过60米,因此,间作网络管理间的弱电竖井位置在建筑平面设计时的位置相当重要。占地面积很大的建筑物,弱电井的数量就不应只有一个。网络管理间内将安装网络机柜,周围需有安装和维护空间,再加上墙装的弱电设备等,网络管理间的面积一般在6~10平方米之间。

2.4 弱电系统的供电

弱电系统的供电往往在电气设计时被忽略,把此部分供电设计和施工交给弱电工程商,这不符合电气工程规范要求。弱电系统供电往往采用子系统单独供电,了解整个弱电系统的供电要求在电气设计和施工上很有必要。弱电系统的设备正常运行需要强电系统的支持,弱电系统的供电线路不能和照明、动力等线路共用,且多数弱电系y有单独供电的要求,其目的是保证设备供电的安全性。如安全防范系统采用单独回路集中供电,尤其是与消防联动的系统应保证紧急情况下能正常供电。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系统会采用不间断电源(UPS)集中供电,在强电设计时应给以考虑。不间断电源机房的供电进线有容量的要求,出线有集中供电的要求。即使不采用UPS供电的工作站,也要求有单独回路供电,以防止和其他电路混用对系统带来的危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进行探讨很有必要,因为建筑智能化的兴起,引起了建筑弱电系统设计的变革,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更多,既需要结合现实需求,又需要进行未来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设计的弱电保护系统得到长久的使用,建筑智能化功能也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篇8

6.团队内部的沟通

项目团队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团队的凝聚力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项目经理通过沟通能了解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责任心、积极性等各种与项目有关的因素。项目经理的权威不仅仅来自企业赋予的权力,更重的是他的人格。项目经理既是团队成员的领导,也是团队的成员。

7.与供方的沟通

智能化系统通常采用成熟的、主流的产品和系统,供方是技术信息的直接提供者。项目经理与供方的广泛交流,能获得项目最重要的技术目标线索。

项目经理需要沟通的环节还有许多,如相关职能单位、其它与项目有关的非直接供应商等。沟通的过程就是信息收集的过程。项目经理应收集足够的信息为项目服务。所有这些信息通过甄别利用于项目,以便更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

4 项目的目标

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也就是说,项目是有地点、时间、资源、及规定要求(如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限制的多项具体的工作目标的集合。因此,必须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策划,利用这此资源达到预定的目标。

建筑智能化项目有四个周期性阶段: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

在概念阶段中,承建商应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项目的方案规划和招投标,以确定项目的目标:在开发阶段中,承建商应根据项目目标进行详细的设计,并制定项目的实施计划;在项目的实施阶段,承建商应根据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计划控制和调整;在项目结束阶段,承建商应积极组织完成项目的竣工交接。项目经理在此过程中始终担当主导角色。

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必须明确项目的目标。

目标最基本的三方面内容如下:

1.项目的最终交付物符合预定的各项要求,提供一套满足客户预定需求的、客户满意的建筑智能化系统。

2.项目的时间目标。弱电项目的进度必须符合总体进度要求。

3.项目的成本目标。项目必须规定的成本范围内完成。

项目经理要完成这个目标并非是轻而易举的,必须进行有效的策划、管理与控制。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合同管理。项目经理必须明确合同的各项规定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

如何确定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项目的目标呢?答案只有一个:沟通。

由于智能化系统还处于了个持续发展阶段,即使主流产品和系统,其规格、种类繁多,功能和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别,客户对智能系统的了解也只是表面的或概念性的。作为弱电总包商,有责任让客户全面了解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点、功能以及会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和向客户介绍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和盗用;

2.通过沟通向客户了解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公正的、非利益驱驶前提下,提供针对性的方案策划,论证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为客户提供系统的应用实例并进行详细的介绍,使客户对智能化系统有感性上的认识。

4.为客户提供初步的针对性系统设计方案,较详细地描述系统的预期的各种功能、系统的特点、设备的配置要求、对建筑物环境平台的要求、系统的合理造价等等客户关心的内容。

通过广泛的沟通和必要的竞争程序,以合同形式确定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总体目标。

5 项目的计划与控制

项目管理最关键的阶段是项目的开发阶段和实施阶段,也是执行合同的主要阶段。开发阶段的关键性是项目团队的组建、系统的深化设计和组织项目实施计划;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计划的实施和控制。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计划主要进度计划、质量计划、采购计划、施工计划、检验计划等等。计划是控制的基础。项目实施的过程就是项目的计划的实施、检查和分析、调整和再计划不断循环的过程。

5.1 项目的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历来是建筑项目最关心的内容之一,因为进度和项目成本紧密相关。项目经理在进度检查中同样最关心:进度是否滞后?投入成本是否超出预算?

1.根据项目目标确定项目的工作范围

智能化项目同样具有项目的多目标属性。项目经理在确定工作范围时应根据合同和客户的需要初步确定项目最终预期的成果和交付物的清单,还应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及项目的风险因素,同时要关心其它分项工程的影响及历史的经验教训等。

2.工作分解

把一项复杂的项目工作分解为简单的、可操作的工作任务是项目计划中有效的手段。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工作分解结构(WBS)。通过工作分解可以得到两项可操作的结果:一是通过项目工作由粗到细的分解过程,得到可操作的简单任务,二是能够落实各项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和人员。

3.工作排序和网络计划

工作分解可按交付成果划分,也可按工作过程划分。在智能化项目管理中,我们常采用按工作过程划分的方法,更符合弱电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思路。

一般说来,工作排序的确定首先分析确定工作之间本身存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分析,以确定各工作间的组织关系。

工作排序的最终结果就是网络计划,网络计划是复杂工程中常用的计划方式之一。在国际上通常采用先后关系图法(PDM),也称单代号网络图,是一种使用节点表工作、箭线表示工作排序的项目网络图。在我国通常采用箭线图法(ADM),也称双代号网络图,是一种用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工作排序的网络图。还有一些更复杂的网络计划方法。

4.工作时间估计

网络计划中只表示出工作间的关系,并没有工作的延续时间。智能化系统项目是分项工程,需要配合工程的主体进度。因此,项目经理必须获得与本工程相关的全面主体工程和配合工程进度计划数据,并根据本工程进度经验以及人力、物力资源情况作出各工作的延续时间估计,通过网络计划计算方法,获得关键路径、总工期、各项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工作总时差、自由时差等数据。

5.制定进度计划表和项目预算

进度计划表能直观反映项目的进度要求,并方便于进度的跟踪。国内最常用的进度计划表称为横道图,广泛用于项目的进度计划。进度计划表是网络计划计算的最终结果,作为项目的基准计划,以便于在项目实施过程对计划进行检查、分析、调整和控制。

根据进度计划合理配备人力、物力资源,进行项目预算。合理指的预算必须符合智能化工程的本身特点,如基本上属于配合工程、集中投入人力和物力、技术施工人员的要求等。 5.2 项目的进度计划控制

计划的目的是进行有效的管理,进度基准计划是项目进度控制的基础。

如何做好项目的进度控制呢?

首先,明确控制的目的,加强来自各方面的综合、协调和督促,要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制度,责任主管应及时间项目经理汇报工作执行情况,项目经理应定期向客户报告,并随时向协调项目资源;其次,预测项目未来的进展情况,对当时情况的衡量、预测情况和当时情况的比较,及时制定实现目标、进度或预算方案的修正。

5.3 项目的质量计划与控制

质量是项目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线。成功的项目管理企业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弱电总包商也不例外。质量要求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也是验证项目成败的最直观、最主要的因素。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营体制进一步溶入国际社会,企业越来越重视项目的质量。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质量管理方法,作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来实行。

弱电总包商对智能化项目的质量管理也应按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来实行。质量管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以客户为中心。项目经理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保证项目达到客户满意。

2.向客户明确项目质理管理的体系及项目质量控制规程,提供质量保证措施。

3.按项目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和管理流程的规定进行项目的质量控制。

4.注重项目过程中关键点的质量检查和工艺操作规程。

5.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管理责任,注重记录和文件管理。

项目的质量计划、检验计划都围绕保证项目质量,保证客户满意这个目标进行。

检验计划是保证项目质量一项重要措施。智能化项目的检验包括产品或系统的进场检验、安装过程中的过程检验和项目完工后的最终质量检验三部分。检验方法按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执行。

图2 项目计划控制流程图

5.3 项目的预算和成本控制

项目的预算和成本控制是承建商和客户共同的内容,也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成本控制包含在项目进度计划控制之中。

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常采用挣值分析法,具有步骤如下:

1.根据项目的进度计划安排人力资源和物力的投入,绘制资源负荷图;

2.编制预算,并绘制项目预算曲线;

3.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记录实际发生费用及工程的实际进度百分比;

4.用挣值分析法检查项目进度、费用来预算的差别。

挣值分析法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工程的进度和费用。项目经理根据分析得到的结果来调整项目的人力和物力分配,以便于工程按计划进行。

5.4 项目的风险控制

项目风险是造成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失败的可能性,项目是风险和利益并存的。建筑智能化项目同样存在来自多方面的风险,如合同不利带来的风险,技术设计和产品带来的风险,沟通不利带来的风险,实施过程带来的风险等。利用科学的方法去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并设计、实施有效的方法去控制风险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

篇9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智能建筑节能

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政策,节约用电又是节约能源工作中的重要方面。为了合理使用电能,国家有关部门颂布了一系列关于节约用电的规定,其指导思想在保证和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我们谈到建筑节能时,不仅会想到从材料、设备等方面入手。如:从建筑规划与设计,围护结构,提高终端用户用能效率,提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着手。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还应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的IT的节能,因为随着电脑普及,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工程不断深入,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能耗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政府部门的能源消耗占社会能源总用量的6%,能源费用开支一年超过900亿元左右。所以,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存在着节能问题。

另据专家研究,我国大型综合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也相当大,大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十几倍左右,而大型综合公共建筑又多为智能建筑,其内部大量的空调及照明等系统的使用,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0%多,需要合理对其进行节能控制,所以智能建筑的节能潜力巨大。而智能建筑内部各子系统繁多,智能建筑的节能问题要比一般建筑的节能更复杂,因此,智能建筑的节能是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课题,节能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探讨。我们既要考虑通常意义上的建筑节能,又要考虑到建筑智能化系统的IT节能,同时还要面临建筑智能化中各系统的充分利用、降低能耗的问题。

二、建筑节能措施

1、提高空调系统用能效率

高能效的建筑节能,首先,根据建筑的特点和使用功能要求,设计高能效的暖通空调设备系统,例如:热泵系统、蓄能系统和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等。然后,在使用中,采用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对室内的舒适度、室内空气品质和能耗情况进行监控,这正是智能建筑在节能方面不应该忽视的重要内容,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问题。如世界发达国家通过传感器装置测量周边环境的温、湿度和日照强度相关参数,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实现真正地减少采暖、制冷能耗。

2、新能源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

2.1太阳能技术

目前,太阳能技术关键是太阳能集热器,有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两种。其原理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热水,夏天通过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供空调使用,系统可全年提供生活用热水,冬天可以用作采暖。实现全天候自动运行。太阳能利用和传统的电力比较,初投资较高,但一般约3年左右可收回增加的投资。但从总体而言,当前人类对太阳能利用的规模还不大,技术尚不完善,仍需要继续深入广泛地研究。使之将来实现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

2.2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是随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出现并逐渐兴起的一门节能环保技术。地源热泵就是利用大地(土壤、地层、地下水)作为热源。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可以人为地制造出与周围空气温度相比更舒适的环境,地下水可以用,附近的江、河、湖、海乃至池塘水可以用,城市的排放污水可以用,其他高温用能、耗电设备的排热以及地热尾水都可以用。

建筑的空调系统一般应满足冬季的供热和夏季制冷两种相反的要求。地源热泵冬季供暖时,把地表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同时向地下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夏季空调时,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表中,向地下蓄存热量,以备冬用。因此说地源热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建筑空调系统由于必须有冷源(制冷机),如果让它在冬季以热泵的模式运行,则可以省去锅炉和锅炉房,不但节省了初投资,而且全年仅采用电力这种清洁能源,大大减轻了供暖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且地源热泵系统中大地起到了蓄能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空调系统全年的能源利用效率。

实践表明,在建筑空调中采用热泵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效应气体CO2和其它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三、当前智能建筑节能的相关举措

1、建筑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护结构的主体部分,而内部的隔断,两个主要部分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往往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的保温与耗热量多少。我国传统的做法是用重质单一材料来达到增加墙体厚度,起到保温的作用,对于我国用于墙体材料有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实心砖砌体保温性能根本达不到能满足设计要求范围。而在科技发展中,此类建筑形式既不环保,也不能节能,近年来兴起的复合墙体逐渐取代之,复合墙体以钢筋混凝土或块体材料来承重,以保温隔热材料或薄壁材料来保温,以隔热材料来做墙体。以外墙为例,根据JGJ26-1995标准规定,只有当建筑物形体系数小于0.3,才达到节能的标准数值,而我国常用的内抹灰砖墙的传热系数都大于节能标准数值,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则能做到小于0.3这个数值,有效实现智能建筑节能,可广泛采用。而建筑用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矿渣棉、岩棉、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加气混凝土、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玻璃棉等等,均是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如聚苯颗粒骨料所采用的是回收废聚苯板经粉碎制成,具有环保节能之效。墙体的复合技术包括三层,有外附保温层、内附保温层、夹心保温层。不同国家的保温节能做法各不相同,我国主要采用夹心保温法,而欧洲则主要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德国则主要采用泡沫聚苯板保温材料。

2、智能建筑门窗节能

门窗主要起到通风、采光、围护的作用,而门窗在发挥这些作用时,也具有冷风渗透、传热损失等明显的弱点,最容易造成能量损失,因而需要在满足通风、采光、观景、日照等要求时,通过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并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来对其进行节能处理。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改善门窗的保温性能,例如可通过使用塑木复合型材、铝合金断热型材、铝木复合型材、UPVC塑料型材等极具高技术含量的节能材质,来改变门窗的材料,实现节能的目的。其中UPVC塑料型材是使用较多的材料,具有多腔体结构密封性好,导热系数小,提高保温隔热性能等优点。窗户最好采用钢塑复合窗和塑料窗,这个的优点是可以避免金属窗产生的冷桥,以及在设置双玻璃或三玻璃中达到增强其自身保温性能。同时还可以设置温度阻尼区。温度阻尼区就是在室内和室外之间设有一中间层次,并且在这一中间层次象热闸一样,可以有效的阻止室外冷风的直接渗透与室内热能的外流的情况,更好的减少外墙、外窗的热耗损。同时为了减少空气渗透,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等方面,加强气密性,更好的达到建筑物保温节能的目的。

3、智能建筑屋面节能

在不断注重建筑外墙、外窗的保温性能的同时,对于屋面的保温隔热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建筑节能则要冬、夏都要兼顾。如炎热的地区屋顶设置隔热降温层要阻止太阳的辐射热传至室内的过程,在寒冷的地区屋顶设保温层要阻止室内热量散失。屋面保温层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讲究,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容易致使屋面厚度及重量过大。而宜在屋顶防水层下设置导热系数小的轻质材料,诸如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等,在屋面防水层以上设置聚苯乙烯泡沫等,这些新技术新材料有效规避了之前的诸多缺点,一方面使得施工简便而且价格低廉,另一方面达到了保温节能的效果。

结束语

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建筑能耗要比发达国家高很多。建筑高耗能的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建筑节能成为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是未来世界建筑发展的热点之一。从我国“智能建筑”现状的调查表明,节能增效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为此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地有效开发新能源在智能建筑节能方面的应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篇10

[Abstract]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s, construction of modern hospita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ign. The building as a platform, both communications, offic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uto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structure, service, management and the most optimal combination between them, to provide people with an efficient,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 built environment. This involv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system application form and hospital issues.

[Key words]Hospital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Application

1 .建设智能建筑的目标

智能建筑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①对使用者来说,智能建筑应能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优质服务,有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的创造性的环境。 ②对管理者来说,智能建筑应当建立一套先进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不仅要求硬件设施先进,软件方面和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素质也要相应配套,以达到节省能耗和降低人工成本的效果。

2. 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

智能建筑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三者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集成,其中建筑环境是智能建筑的支持平台。楼宇自动化系统 BAS的功能是调节、控制建筑内的各种设施,包括变配电、照明、通风、空调、电梯、给排水、消防、安保、能源管理等,检测、显示其运行参数,监视、控制其运行状态,根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各种设备,使其始终运行于最佳状态;自动监测并处理诸如停电、火灾、地震等意外事件;自动实现对电力、供热、供水等能源的使用、调节与管理,从而保障工作或居住环境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源,而且舒适宜人。

多媒体音像系统,包括扩声系统、会议声频系统、同声传译系统、立体声电影放声系统、视频信息点播系统等。通信自动化系统 CAS是保证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上,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相连,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的系统。CAS主要由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两大网构成。CAS按功能划分为八个子系统: ①固定电话通信系统,设PABX或采用公网的集中小交换机。②声讯服务通信系统(语音信箱和语音应答系统),具有存储外来语音,使电话用户通过信箱密码提取语音留言;可自动向具有那个语音信箱的客户提供呼叫(当语音信箱系统和无线寻呼系统连接后),通知其提取语音留言;通过电话查询有关信息并及时应答服务功能。③无线通信系统,具备选择呼叫和群呼功能。④卫星通信系统,楼顶安装卫星收发天线和VAST通信系统,与外部构成语音和数据通道,实现远距离通信的目的。⑤多媒体通信系统(包括Internet和Intranet),Internet可以通过电话网、分组数据网(X25)、帧中继网(FR)接入,采用TCP/IP协议。Intranet是一个企业或集团的内部计算机网络。 ⑥视讯服务系统,(包括可视图文系统、电子信箱系统、电视会议系统)它可以接收动态图文信息;具有存储及提取文本、传真、电传等邮件的功能;通过具有视频压缩技术的设备向系统的使用者提供显示近处或远处可观察的图像并进行同步通话的功能。⑦有线电视系统,可接收加密的卫星电视节目以及加密的数据信息。⑧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由网络结构、网络硬件、网络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部分组成。

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分为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要具有数据处理、文字处理、邮件处理、文档资料处理、编辑排版、电子报表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对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事务处理型办公系统,应能担负起电视会议、联机检索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处理任务。物业管理系统不但包括原传统物业管理的内容,即日常管理、清洁绿化、安全保卫、设备运行和维护,也增加了新的管理内容,如固定资产管理(设备运转状态记录及维护、检修的预告,定期通知设备维护及开列设备保养工作单,设备的档案管理等)、租赁业务管理、租务管理,同时赋予日常管理、安全保卫、设备运行和维护新的管理内容和方式(如水、电、煤气远程抄表等)。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SCS又称综合布线系统,它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把建筑物内部的语音交换、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数据网络或电话局线路相连接。其系统包括所有建筑物与建筑群内部用以交连以上设备的电缆和相关的布线器件。

计算机网络 智能建筑采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有以太网、FDDI网(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异步传输模式(ATM)、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等。

3.智能化医院

简单说,智能化医院就是将智能建筑的理念运用到医院建筑中,即在医院中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对医院结构(包括建筑使用的结构等)的优化,系统的合理设置,将高质量的服务与高效的管理有机结合,创造出安全、舒适、温馨的良好环境,从而节省人力、降低运营能耗,最终为病人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工作环境。

现代化医院的智能化系统不同于一般商用、办公用建筑和住宅小区,其建筑本身有着严格而多样的空间秩序和功能要求,内部的机电及医疗设备众多,人流、物流、信息流复杂,卫生条件要求高,是一种十分强调理性思维的建筑类型。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现代医院的功能结构和组成要素也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

对设备监控的智能化、模块化设计,使得局部的故障不至于影响全局,使医院环境营造可实施得更灵活和精细,也使各区域的空调设备和排风设备能更方便地得以控制,并能使各种系统统一在控制中心进行集中操作和管理。这就可让相关人员及时掌握环境的变化情况,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同时还可极大地节省人力和降低能耗。另外,设置广播系统(与消防广播共用末端设备),播放幽雅的音乐,还可改善嘈杂的环境,使环境气氛得到调节。

4、适用于现代化医院的专有智能化子系统

4.1 视频示教系统 可提供手术过程的异地演播和观摩,对手术实况进行编辑和制作后,还可作为资料或教学节目。

4.2 医护对讲系统 可建立病人与护士之间的呼叫联系,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护和服务。

5、 展望医院智能化的未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智能化发展的前景是广阔的。未来医院的理念和服务将相应改变。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网络化应用,会给看病就医带来无限宽阔的前景。远程医疗会诊、网上挂号预约、家庭远程护理等先进的手段,将会迅速开展起来。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