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教育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4-19 19:10: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毕业教育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毕业教育总结

篇1

1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难易程度

学生对今年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难易程度的看法见表14所示;其毕业后的打算情况见表15所示。

2对“先就业后择业”和“专业对口”观点的看法

对“先就业后择业”观点,毕业生们的基本看法见表16所示。

对“选择工作时是否考虑专业对口”,毕业生的看法见表17所示。

3对自己就业前景的基本态度

毕业生对自己就业前景的基本态度见表18所示。

4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

毕业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见表19所示。

5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问及“目前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时,回答选项是:

1) 高校扩招,应届高校毕业生过多;

2) 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3) 应届毕业生心态不现实;

4) 应届毕业生还不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

5) 就业渠道不通畅;

6) 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有偏见。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可多选)见表20和图6所示。

6影响就业的主要社会因素

问及“影响自己就业的主要社会因素”时,回答选项是:

1) 所学专业不对口;

2)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3) 学校名气;

4) 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

5) 缺乏家庭背景或社会关系;

6) 社会需求信息不足;

7) 性别歧视。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至多选两项)见表21和图7所示。

7影响就业的主要自身因素

问及“影响自己就业的主要自身因素”时,回答选项是:

1) 学习成绩; 2) 专业技能;

3) 外语能力; 4) 个人交往能力

5) 环境适应能力; 6) 个人品行;

7) 发展潜力; 8) 工作经验或社会经历。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至多选两项)见表22和图8所示。

8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

问及“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时,回答选项是:

1) 地域; 2) 对事业发展有利;

3) 薪酬与福利; 4) 对国家贡献大;

5) 有出国机会; 6) 有培训机会;

7) 个人发展机会; 8) 单位性质;

9) 家庭期望; 10) 其他。

对此,基本回答情况 (至多选两项) 见表23和图9所示。

9理想的单位性质

问及“自己理想的单位性质”时,回答选项是:

1) 政府机关或公务员; 2) 科研设计机构;

3) 医疗卫生; 4) 初、中等教育;

5) 高等教育; 6) 国有企业;

7) 三资企业; 8) 私营企业;

9) 艰苦行业; 10) 基层单位;

11) 自主创业。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至多选两项)见表24和图10所示。

(四) 对母校的综合评价

1对学校工作和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

学生对学校工作的综合评价见表25和图11所示。

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总体评价见表26和图12所示。

2对学校培养的总体感觉

学生对学校的培养总体感觉情况见表27和图13所示。

3在大学的主要收获

问及学生“在大学里的主要收获”时,回答选项是:

1) 就业的技能; 2) 终身学习的能力;

3) 文凭; 4) 良好的个人素质;

5)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6) 爱情;

7) 一无所有; 8) 其他。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可多选)见表28所示。

4在大学学习中的最大问题

问及学生“在大学学习中感到的最大问题”时,回答选项是:

1) 不喜欢所学专业;

2) 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低;

3) 学习负担太重;

4) 所学内容比较枯燥,陈旧;

5) 只掌握了理论,缺乏实践。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见表29所示。

5校园内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人

学生对“校园内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人”的看法见表30和图14所示。

6毕业生是否达到既定培养目标

对于“本专业毕业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看法见表31和图15所示。

(五) 分析与思考

将上述各部分数据与前两年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对照,可以看出,采集自本届毕业生的各项数据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可喜的进步,较好地反映出该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我们有以下简单分析。

1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

对于“在学校期间哪些素质和能力培养最重要”,这一届毕业生的看法与前两届在多个方面有明显差别,如表32和图16所示。

可以看出:2003级毕业生更看重对“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2004级毕业生更看重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而2005级毕业生则重视对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且三届毕业生都看重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相比较,“一般人际交往”是对当前学生“影响最大的社会活动”,学生对“担任学生干部”的兴趣有增无减。

2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综合知识水平均有提高

2005级毕业生对“参加社会实践”(41.8%)和“专业实习”(61.2%)给予了更多的重视,认为这些活动是“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很多人认为“参加技能训练”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社会活动”(33.0%)。但还是很少人(12.2%)认为“业务知识水平”是“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2005级毕业生自评的“专业水平”和“科研与创新能力”较前两届有所提高;2005级毕业生“综合知识水平的自我评价”的各项指标均比前两届学生有所提高。

3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期待课程设置更趋合理

与往届相比,本届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均表示“了解”(43.9%)和“有点了解”(56.1%),没有人选择“不了解”和“不知道”。这组数据,既反映了学院专业教育的进步,也表现了还需努力的成长空间。

调查中,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认同度有明显提高,而质疑“不太合理”的学生数在去年明显下降的基础上,今年较之去年又下降了50%。三年来,质疑本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和“很不合理”的人数比例由前年的67.8%下降为去年的44.7% ,又进一步下降为今年的20.4%,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院教学改革的明显进步,毕业生们对学校开展的教学改革表示出赞同和欣喜,认为学院教育形势“明天会更好”。

对于“在学校期间,哪些教学环节对自己的影响最大”,本届毕业生中,41.8%认为是“专业知识”,64.3%认为是“教学实验与实践”,21.4%认为是“毕业设计或论文”,有15.3%的人则看好“职业资格认证”(此数据为三年来最高)。

有48.0%的学生表示,如果可以重来,最需要改善的是“专业知识学习”,希望学校“加强专业知识培养”(31.6%)、“加强专业技能培养”(31.6%)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34.7%);多数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就业的主要自身因素”是“专业技能”(60.2%)和“经验或经历”(70.4%,此数字较前两年有大幅增长)。

4课余时间安排要加强引导

与往届相比,课余时间玩电脑游戏的比例持续上升 (已达33.7%)。31.6%(上年是25.5%)的学生选择了课余时间“学习课程知识”。实践表明,“堵”的成效不大,而“让学生课余时间忙起来”是积极引导的好办法。

5职业志向与“先就业后择业”

据报道,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影响,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调查中,36.8%的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前景表示“乐观”,19.4%表示不乐观(较上年增加)。对于“毕业后的打算”,92.9%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就业”或“自主创业”(上年为84.0%)。41.8%的毕业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比较模糊”、“很模糊”和“不清楚”(此数字逐年明显下降)。

对于“自己理想的单位性质”,多达51.5%的人选择了“政府机关/公务员”(上年为44.7%)。考虑“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下降。见图17所示。

为解决大学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问题,在一些学校采取的多项措施中,有一条近来被用做了重点宣传口号:“先就业,再择业。”对此,有12.2%的毕业生“完全认同”,71.4%“比较认同”,16.3%的毕业生“不太认同”和“完全不认同”;只有3.1%的毕业生认为选择工作时专业对口“很重要”,58.2%的毕业生认为“比较重要”,有38.8%的人认为“不太重要”。三届毕业生的看法对比如图18和图19所示。

在2005级毕业生中,有25.5%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有14.3%的毕业生表示“不喜欢所学专业”。这些数据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仍值得我们在开展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中继续努力。

6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够

对自己所学习专业的教师的教学水平,44.9%的人认为“很满意”和“较满意”;54.1%的人认为“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三年来,毕业生对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满意度逐年有显著提高。

多数学生认为,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人是自己的同学(62.2%),而任课教师只收获了26.5%,辅导员/班主任收获了8.2%。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相对比较年轻,无论在资历和学术水平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和号召力都有待继续努力。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相信这也是学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7实现学习目标的自我评价逐年正向发展

有55.1%的应届毕业生认为自己“基本达到”了既定目标,44.9%的学生认为“没有达到”或“不清楚”。这组数据逐年有着正向的良好发展,如图20所示。

本届毕业生中,88.7%对学校工作的综合评价是:“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只有11.2%的人认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图21);83.7%的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总体评价是:“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只有16.3%的人认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图22);对学校给予自己的培养,有90.8%的学生认为“很满意”、“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只有9.2%的人认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图23)。

(六) 后记

选择一所典型的应用型、教学型本科高等院校,针对同一组应届毕业生对象,我们坚持三年连续进行问卷跟踪调查,得到的结果令人十分满意[1][2]。从对所调查数据的分析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1999年大规模扩大招生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前进和发展的步伐已经加快,我们看到了学校和教师辛苦努力的成果,我们看到了前途的一片光辉灿烂。

尽管这只是针对一所学校某个专业学生的调查数据,但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一个缩影。相信不同的人可以从上述调查问卷的数据中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得到不同的收获。我觉得,调查数据的字里行间,也激励着我们以更快的前进步伐去推动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我国优质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推进我国的本科教育质量工程。

篇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90-01

1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就业问题都是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它不但关乎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还对社会稳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不但同社会传统观念、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人事管理制度等有着紧密联系,还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如果就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妥善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来抓,同时将就业效应作为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职能考核的重要指标。

2 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统计调查

本次调查活动主要通过电话询问、面谈、问卷调查及电子邮件四种形式面向A市几所高等院校的就业基地及近年来的毕业生展开,总计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收回438份问卷,其中422份为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7.6%和84.4%。下图为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在各个方面的评价。(见图1)

由图1可知,各企业对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对他们所具备的创新、实践和职业三方面能力的评价相对较低。大多数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期望是爱岗敬业、脚踏实地、重视对自身工作经验和能力的积累,不好高骛远。

3 毕业生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可知,无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企业,还是高校毕业生自身,都认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3.1 实践能力不足

大学生实践能力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增强,大多数企业都希望新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并胜任工作。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实践能力不足是当下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也是大学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对学生的理论教育高度重视,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能力,但实践能力却差强人意。

3.2 职业能力不高

所谓职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其中涉及包括学习能力、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等在内的多个方面。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主要考察其是否具备爱岗敬业精神、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是否具备最基本的工作能力等。而一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在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在加上对工作岗位缺乏足够的热情,导致他们的职业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很难获得就业岗位。

4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政府应进一步强化职能管理,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服务。第一,构建起开放、有序、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就业环境;第二,对现有户籍人事制度进行优化改革,尽快解决地区、行业限制问题;第三,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充分发挥其指导、监督及调控等职能,为大学毕业生入职培训和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第四,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2)各高校应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对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优化改革。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类型正向着多样化趋势发展,基于此,高等院校应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大学毕业生基本就业素质和能力。第一,深化课程改革,大学教学不仅仅要重视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培养,还应对学生所学学科的前沿知识进行重点关注,让学生对所学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着充分了解;第二,在教育教学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学生自我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紧跟时展步伐,将社会发展需求同大学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社会培养既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协调及组织等就业能力。

5 结论

总而言之,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质量的高低会对学校声誉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想尽一切办法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强力支持是各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中之重,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篇3

针对就业问题,我国很多学者也进行了研究:毛振明教授(2011)认为是学校体育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强化体育教育功能。季克异、黄汉升(2003)认为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要培养全?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市场竞争力。潘家武(2007)认为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毕业应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根据就业需求按排课程。谢欢(2010)认为高等学校应多开展体育社团活动,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业精神。不同的专家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而改变就业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不断研究、不断完善。

1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和问题分析

1.1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由近两年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信息比较分析可知,人们泾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们把健身休闲运动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生活时尚,体育社团、体育?乐部、社区体育馆、大众健身房等各种体育场馆设施日益完善,体育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多,就业渠道比较广,就业对口率也较高。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师由教育主管单位统一招聘,对毕业生就业时间和需求数量有较大限制,体育教师专业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更加激烈。但农村义务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政策性就业渠道,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缓解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扩宽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才需求。

1.2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针对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我将其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1.2.1 毕业生选择少,信息量少,就业渠道窄,

由于教育专业毕业,大多数都选择当老师,而且选择去中小学,这就缩减了就业面。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进入企业、服务行业、在家待业、自主创业等,另外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持续开展,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选择入伍人数也有所上升,而行政事业单位类就业比例最低。此外虽然还有包括考研升学、自主创业、西部计划等就业去向,但依然选择太少。

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市场大多数是建立在以学校为中心的小规模的临时性市场体系,市场供求量小,而且信息量不足,体育专业的信息量更显不足,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3.45%是通过熟人介绍,11.74%是通过人才市场,26.81%是通过网上查询,而50.42%的大学毕业生需要靠自己去寻找信息。通过对照,大学毕业生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就业信息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能得到的信息就更少。

1.2.2 就业单位地理位置的选择

目前,中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较,各种体育硬件设施还不到位。这就造成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多数都选择到较发达的地区任职,导致这些地区人员相对饱和,不能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

1.2.3 学校体育的处境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虽然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有大多数人会选择教育系统,但由于不喜欢选择在中小学当体育教师,毕业生在择业时一心只想到高等院校工作、大城市和富裕地区谋求职位,很少考虑到需要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结果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1.2.4 大多数就业单位用人要求

当前,大多数就业单位用人要求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相对较低,有很多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要求不高,普通劳动力就能?任,这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而就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类型来讲,越来越倾向于时尚体育、体育舞蹈、武术、篮球、健美操等热门专业,而其他体育专业的同学则在同等条件下相对竞争力较小。用人单位在专业的选择性上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1.2.5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

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对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由于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认识不足,就业的盲目性增加。

1.2.6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要求偏高

受社会制度的影响,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毕业生的家长依然希望他们选择体制内就业。比如政府机关、垄断行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因为,总体而言,这些部门和行业就业稳定性相对较高,收入相对稳定,也有利于个人发展,所以,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就业首选。相反,选择体制外的大学生就业相对较少、

1.2.7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文化素质的缺陷

由于受体育教育专业限制,该专业毕业生本生文化知识相对较差,又因长期致力于体育方面训练、技能、理论等相关学习,致使其在文化素质上大打折扣,对其他专业知识缺少接触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摆在面前,也无法把握,因为缺乏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去承受这份工作。例如:公务员的考试和其它公招考试。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当困难,文化素质的局限也是本专业毕业生择业一大影响因素。

2 对策和建议

2.1建立健全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当积极调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坚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体育专业,多开设热门的体育专业,坚决砍掉不实用的专业,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逐步走向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体育专业,以社会需求定培养方向的道路,增强本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使学生学有所用。

特别是在当前体育产业化的浪潮中,高校可依据社会需求适时培养一部份体育经营人才和体育经纪人,在体育专业中增设体育经营管理方向、时尚体育、体育舞蹈和体育经济等人才培养方向,引导体育专业学生以体育专业为基础,努力学习各门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核心竞争力,满足职业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2.2拓展工作思路,创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

开阔视野,拓展本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途径,逐步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化和社会化,形成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家庭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式工作格局。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运用现有的科技资源,如手机、微信、qq、微博等,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就业信息,与大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独立面对问题,实现自身价值。学校应建立良好的信息服务体系,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为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起畅通、直达的沟通渠道。

加大本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力度,通过自主创业可以为本专业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锻炼机会和兼职就业平台,全面提高本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改善本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就业现状。

2.3思想教育引领,指导本专业毕业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教育工作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高校和谐稳定大局。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宣讲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鼓励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整就业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准确定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结合实际,完善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系统思考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帮助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提高大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4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竞争压力,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深入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引导大学生合理就业及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就业人数居高不下

大学生就业人数总量巨大,造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某些失业现象。自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根据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宣布,大学毕业生人数近10年呈直线上升趋势,由2003年的212万上升到2014年的727万。大量毕业生涌入社会,超出社会经济增长对大学生的需求,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2.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引起了结构性失业,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尤为突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了较多新生、新鲜的岗位,然而由于客观与主观的因素,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岗位;同时,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许多毕业生热衷于一些稳定、体面的工作,从而出现了“公考热”、“考研热”等现象。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了一边大量毕业生等待就业、一边却有大量岗位空缺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二、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及表现

1.易焦虑暴躁或低迷抑郁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当意识到客观实际与自己的主观期望产生较大偏差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浮躁的心理。表现为心慌、失眠、坐立不安等症状。多次受挫后对找工作产生畏惧心理,既希望谋求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过分担心找不到工作。当机会来临时,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导致失去就业机会。

2.过度自负或过分自卑

自负心理在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总觉得自己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工作单位提供的岗位无法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从而盲目攀比,虚荣心不断增长,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对自己的劣势和缺点估计不足,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与自负相对的,是自卑心理。自卑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心,过低地评价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当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后,丧失了竞争勇气,于是临阵退缩。这一点在贫困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从众心理严重

所谓从众心理,主要是指个人受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在就业方面表现为毕业生一味追求热门职业和工作单位,甚至不惜放弃自己所学专业。于是把自己限制在狭窄的求职道路上,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4.有明显的依赖倾向

在就业过程中,有的毕业生对自身缺乏理性的认识,就业信心不足,犹豫观望,就业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高校每年招聘季到来时,有些毕业生缺乏就业意识,对学校组织的专场招聘置之不理,等待辅导员老师将就业信息发到自己的QQ上;在每年的大型双选会上,学生家长、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这些高校毕业生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竞争,或推销自己。从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1.社会原因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而社会上的职位有限,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部分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易就业。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毕业生倾向于到东部沿海城市就业,造成地域性的就业失衡现象;而社会对职业的评价和定位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如今,在人们的心目中,“公务员”才是最理想的职业,所以许多大学毕业生执著于报考稳定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此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企业本着一切以追求利润为先的原则,往往会对大学生提出地域、性别、经验等种种限制条件,阻碍了一部分学生的顺利就业。

2.学校原因

高校的专业设置在时间上往往会滞后于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处在不断变化和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的。而许多高校往往热衷于当前比较热门的需求方向,并没有精确预测四年后该需求的发展趋势,从而盲目开设和调整专业进行扩招,导致大量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匹配的工作。此外,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多地强调理论课知识,实践课、实习实训相对较少,尤其是一些工科院校,许多大学生面对成熟型的、应用型的社会需求缺乏胜任力;在就业指导方面,并没有深刻分析当前的社会现状,对学生的心理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启发,缺乏对学生求职观、职业道德、成功观念的指导,使得部分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产生了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

3.家庭原因

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是90后,他们生长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时代背景都有鲜明的特点和优越性。家庭作为他们的强大后盾,无时无刻不在保护和引导他们。父母对稳定工作的向往已经渐渐植入孩子的头脑中,家庭关系网络也为孩子提供了许多信息渠道。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直接影响了就业结果,对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由此更容易引发就业过程中依赖心理的产生。大学生就业不再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的集体决策。

4.个人原因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就业方面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面临复杂的就业形势无法正确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加之家庭和社会对其期望值较高,容易出现盲目择业的行为。此外,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大学阶段只是一味地学习并没有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面对如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几次求职受挫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而始终在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容易产生自卑、忧郁甚至极端的心理。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社会方面

高校的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应该顺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不要一味盲目扩招,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就业、自主创业,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与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大学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建立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聘用制度,为每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毕业生能真正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学校方面

(1)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

高校应把握就业市场动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培养学生,优化专业设置,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在招生和就业工作上培养超前意识,深入调研、实时追踪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具有潜在竞争力的专业,为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培养专门人才。

(2)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就业、创业大赛等,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为毕业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造条件的同时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能够合理定位自己的工作目标。

(3)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采取分年级的就业指导体系,针对不同年级设置相应课程内容。一年级以“目标教育”为牵引,重点开展就业形势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二、三年级重点开展以培养职业化精神与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拓展训练方面的指导,四年级侧重政策与择业指导,同时应构建就业指导课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4)高度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注意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尤其要关注毕业生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针对毕业季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展开专题教育,定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另外,要加强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定期为心理咨询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家庭方面

家庭不仅是大学生的休息场所,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目标和价值观的主要引导者。家长在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孩子本人的意愿和爱好,鼓励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当孩子在就业过程中受挫,陷入抑郁、烦恼的时候,家长要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安抚孩子情绪,帮助孩子重获信心。

4.学生个人方面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核心是坚持立足于社会的择业取向,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把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以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人民需要为重。深入基层,到人民群众最需的岗位上工作,先就业后择业,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力争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2)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大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培养自己的规划意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制定分阶段生涯发展目标。在每个阶段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自己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个人素质,为步入职场奠定基础。

(3)培养抗压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敢于面对失败,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及时调整目标,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要不断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可以通过如跑步、健身、游泳等方式进行适当的宣泄,必要时也可以向心理专家求助。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引发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减轻就业压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深入分析原因,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鲁铁汉.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2(8).

[2]陈松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4).

[3]黄琬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7).

[4]谢秀珍,魏京祥.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指导[J].德州学院学报,2012(8).

[5]余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

[6]徐耀生.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中国人才,2013(3).

[7]尹晨祖.基于就业竞争激烈形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3(2).

篇5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创业理论

2.1.1 创业的概念

2.1.2 创业的类型

2.1.3 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概念

2.1.4 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基本简介

2.1.5 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原因

2.1.6 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形式

2.2 融资理论

2.2.1 融资的定义

2.2.2 融资的类型

2.3 创业融资理论

2.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4.1 国外关于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文献综述

2.4.2 国内关于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文献综述

3 国内外大学毕业生创业主要融资模式及借鉴

3.1 国内模式

3.1.1 自融资金

3.1.2 合伙融资

3.1.3 政府政策性融资

3.1.4 天使投资

3.1.5 风险投资

3.1.6 金融机构贷款融资

3.1.7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兴网络融资

3.2 国外模式

3.2.1 国外大学毕业生创业融资渠道现状分析

3.2.2 美国模式

3.2.3 日本模式

3.2.4 英国模式

3.3 国外模式借鉴

4 驻马店大学毕业生创业融资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4.1 驻马店大学毕业生创业融资问卷调查设计

4.1.1 调查目标

4.1.2 调查方法

4.1.3 调查步骤

4.1.4 调查结果分析

4.2 驻马店大学毕业生创业融资现状分析

4.2.1 驻马店大学毕业生创业者基本情况分析

4.2.2 创业模式及创业行业调查分析

4.2.3 驻马店大学毕业生创业融资现状

4.2.4 融资渠道选择对创业行为的影响

4.2.5 对创业大学毕业生的访谈总结

4.3 驻马店大学毕业生创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4.3.1 创业初期的规划理想化

4.3.2 选择项目过于理想化

4.3.3 筹集资金过于理想化

4.3.4 融资需求上存在急功近利性

4.3.5 融资对象的选择存在盲目性

4.3.6 对创业融资预期成效不明确

4.3.7 对创业融资渠道的认知片面

4.3.8 融入资金使用上缺乏责任感

4.3.9 创业风险的认识缺乏

4.4 驻马店大学毕业生创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政府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政策资源浪费严重

4.4.2 政府扶持资金少且渠道单一

4.4.3 有关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不足

4.4.4 高校对创业能力培养重视度不够

4.4.5 高校的资助体系不完善

4.4.6 风险融资环境有待完善

4.4.7 社会缺乏创业创新氛围

5 驻马店大学毕业生创业融资渠道优化对策

5.1 优化创业融资渠道选择

5.2 优化创业项目不断创新

5.3 提升创业融资能力

5.4 优化创业能力教育

6 驻马店大学毕业生创业融资渠道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政府全力保障大学毕业生创业

6.2 加大多元化融资渠道建设和宣传

6.3 完善创业小额贷款政策和手续

6.4 发展创业园区助推科技创新型创业

6.5 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6.6 完善创业支持政策与法律制度

6.7 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培训

6.8 联合企业成立创业基金

6.9 营造良好的校内创业环境

6.10 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平台

篇6

一、引言

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对我国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猛扩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成为继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农民工进城问题之后又一备受国家与社会各个层面关注的焦点问题。

尽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需求、供给以及供求匹配等原因,如工作岗位的增长缓慢,与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形成反差;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和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非市场化之间存在矛盾;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等,但从长期来看,一个重要的解决之道还在于能否将他们吸引到中西部就业。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即在某些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相对过剩,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赖德胜,2001)。有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已有的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落后地区就业的政策,提出进一步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的相关对策。

二、我国各级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及其评价

为了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中央政府在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落后地区工作这一问题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概括来说,主要包括:

第一,深化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决大学毕业生到落后地区就业的后顾之忧。中央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对原籍在中、东部地区而去西部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户口和档案可转到工作地区,也可转回原籍,由工作单位或原籍所在地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出具有关证明,协助其办理落户手续;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放开对吸收高校毕业生落户的限制。省会以上城市也要根据需要,积极放宽高校毕业生就业落户规定,简化有关手续。在社会保险方面,高校毕业生到基层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按当地政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应在申报登记、缴费等方面提供方便,及时为他们建立个人账户等等。

第二,实行制度化补偿,促进大学毕业生向欠发达地区的流动。2003年,由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发起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提出了8项优惠政策:志愿者服务期间,中央财政给予每月不少于600元的生活补贴(含人身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志愿者服务期间计算工龄,党团关系转至服务单位;按本人意愿,户口和档案可保留在学校2年,也可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者报考研究生给予加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者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可适当加分;服务期满将对志愿者作出鉴定并存入本人档案;考核合格者将获得证书,作为志愿者服务经历和就业、创业的证明;西部地区服务单位除向志愿者提供住宿等必要生活条件外,在录用党政机关公务员时优先录用、招聘志愿者;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者将被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奖章,表现特别优秀的将被推荐参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等评选。志愿者服务期间,可兼职或专职担任所在乡镇团委副书记、学校及其他服务单位的管理职务,在奉献中施展青春才华。2006年9月,国家出台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规定从2006年起,对中央部属高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如果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人民政府驻地以下地区(不含县级人民政府驻地)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限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学生,其在学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由中央财政代为偿还。2009年3月,财政部和教育部又印发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该办法将学费纳入代偿范围,并进一步明确了代偿金额。按照该办法,部属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其学费和助学贷款将由中央财政拨款,实行代偿。每人每年代偿金额的上限是6000元。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教育部与有关部门进一步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09年,将招募约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同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农村学校教师空岗空编时,优先录用特岗计划服务期满的毕业生。

地方各级政府以国家确定的政策体系为指导,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采取了许多优惠措施来促进大学毕业生往落后地区流动。例如,陕西对到乡镇以下从医从教的高校毕业生取消见习期,可提前转正定级,并实行浮动工资制度,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向上浮动两档职务工资,大学专科毕业生向上浮动一档职务工资;对到西安市以外的煤矿、地质等事业单位一线就业的,可采取特殊考试方式招聘,对到煤矿、地质等企业就业的,由企业支付3万―5万元安家费,允许列入企业费用,在税前扣除,并免征个人所得税;对优秀专科生、本科以上毕业生提供先落户,后找工作等优惠政策。重庆也推出了以改革户籍管理和放宽出入境证照办理为重点的政策;博士、硕士和双学士学位的人员,到重庆工作可随时落户。青海实行鼓励企业接受大学毕业生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新办的服务型企业当年安置高校毕业生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劳动期限合同的,3年内免征营业税及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对新办的商贸企业当年安置高校毕业生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的劳动期限合同的,3年内免征营业税及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以上企业新增加的岗位,当年安置高校毕业生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3年内对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减征30%。

然而,尽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诸多鼓励政策,但往中西部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仍然显得不足。据统计,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而西部不足20%。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国家层面的政策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以指导性为主,过多强调从地方实际情况出发,因而所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地方特色为主,至今在全国范围内缺乏一套相对统一、明确、完善、操作性强的政策体系;二是财政支持力度不强,主要关注于人口流动的制度激励。这至少导致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在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目标的背景下,以地方特色为主的政策不可避免地向本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倾斜,而且东部地区政府的物质激励力度明显强于中西部,这必然会阻碍大学毕业生在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将大学生就业问题纳入整个国家就业工作体系,而“全国大学生就业一盘棋”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其二,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的政府受制于有限的财力,在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上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其结果是,落后地区仍然难以吸引到较多的大学毕业生。

三、进一步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的对策

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引导大学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的相关政策主要采用财政激励政策,而且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实施的。加拿大政府提供比一般地区高得多的工资,以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生活条件艰苦、但急需人才的欠发达地区工作。美国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工作或从事特定行业工作,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其中最常见的做法是减免学生的贷款,即按规定到特定地区工作或从事特定行业工作的大学生可以享受到不同程度的贷款免除。例如,就FFEL/直接贷款而言,除了借款者完全和永久性残疾或死亡等原因之外,对于连续5年在指定的小学或中学作为全职教师从事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教学服务工作的大学生,可以享受贷款免除的政策,最高免除额可达完成5年教学工作后未偿总额中的5000美元。所有这些财政支持全部来自于中央财政。

鉴于此,考虑到我国已有的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落后地区就业的政策的前述局限性,我们认为在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这一问题上,我国中央政府有必要在出台一系列全国范围内相对统一、明确、完善、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政策扶持由“制度支持”转向“经济激励”,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对中西部地区予以政策扶持,以增强其引“才”力度。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形式,加大对到中西部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扶持力度。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等原因,即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相对一致,大学生仍会倾向于选择东部地区。因此,中央政府应设立各种形式的专项基金,以激励大学生流向中西部地区自主创业。比如,可设立“大学生中西部地区自主创业”基金,对到中西部地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予以资金支持,以解除“资金瓶颈”约束。

2.集中必要财力,帮助中西部地区政府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接受大学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实践经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高校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欠合理、科学等,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是:许多高校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加之实习补助很少,企业出于成本考虑等原因不愿提供实习岗位和实习工资,致使大学生难以真正感受工作。因此,政府一方面可替接受实学生的企业提供部分见习津贴,以鼓励它们接受大学毕业生实习,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通过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它们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许多东部省份如上海、福建、辽宁等凭借其相对占优的财力,实施了“职业见习计划”,由政府提供实习补助。中西部地区政府由于其财力有限,只能以税收减免为主,而这反过来又会削弱其财力。因此,中央政府有必要对中西部地区政府提供财力支持,帮助它们鼓励中西部地区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接受大学毕业生实习和就业。

3.以加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力度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对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激励力度。实践证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一个动员人才为西部服务的有效途径。其一,一大批高校毕业生深入西部地区开展各种服务,传播现代文明和科学知识,将直接推动西部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其二,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和社会资源支援西部的发展,形成东西互动、城乡互动。其三,该计划促进了大学生对所从事工作的感受,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工作经验,为他们的就业、创业提供了多种选择,从而拓展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因此,该项计划不应只作为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权宜之计和应急之举,而要作为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战略决策。同时,我们要在总结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经验的基础上,对其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后期管理与服务及配套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以逐步加大其实施力度,并为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中部地区就业提供借鉴经验,从而实现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Fleisher Belton, Haizheng Li, and Minqiang Zhao. Regional Disparit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 2006. econ.gatech.edu /faculty/haizheng-li/。

[2]江华:《团中央教育部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今年招募5000至6000名志愿者》,《中国青年报》,2003年6月10日。

[3]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篇7

作为劳动力市场上优势群体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全部进入就业岗位,几乎存在于所有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当代一个全球性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经济现象。要解决好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存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各种矛盾。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统一于社会有机体里的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高等教育以及就业市场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矛盾体系。其中,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的各种具体矛盾直观地显示了大学生就业中矛盾之所在;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间的矛盾则是大学生就业中更深层次的矛盾显现。这两大矛盾,连同大学毕业生与高等教育之间,以及用人单位与就业市场之间等诸多矛盾的运动,推动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一、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

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预期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意愿之间难以调和的产物,反映的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在双向选择中对于人才价值的认识差异。探析这一矛盾,我们可以从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的水平、构成和理性程度,以及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这两个方面着手。

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主要是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自身就业前景的一种估计和预测。涉及对就业的收入水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等方面的要求、预期和选择。显然,这种预期是大学生主观就业心理的客观反映,表现了学生对自身、对就业市场、对人力资本投资、对教育回报的认知。大学生的就业预期直接决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的理性程度,影响到他们的职业搜寻行为,成为他们判断职位好坏、确定接受与否的标准和底线。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的人才配置规模和人才配置质量,从而激化或缓解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实证调查的结果,从大学生就业的收入预期、地区选择预期以及单位选择预期等三个方面分别予以说明。

1.大学生就业的收入预期

与上述调查进行的同时,笔者还对湖北省30家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给新录用的大学生的薪酬作了调查,结果显示:30家用人单位无一例外地表明,愿意支付给大学生毕业生的月基本工资不会超过1000元,全部收人也只在2000元以下。可见,大学生的收人预期与实际起薪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另外,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所于2004年针对320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半数的本科生的期望月薪与单位所给月薪较为相符,月薪水平在2000-3000元。调查中有39%的本科生认为自己应拿3000元以上的月薪,而只有11.6%的单位愿意提供这样的月薪水平。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调查结果与笔者的调查结果虽然在大学生实际起薪上有所出人,但是符合两省总体工资水平状况,调查结果充分印证了大学生的收人预期与实际起薪的差距客观存在的事实,说明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对于收人预期的高估是普遍存在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尚未能对自身收人形成一种理性的预期。

2.大学生就业的地区选择预期

我们看到: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的地区选择预期仍然过于集中于特大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人才短缺的西部地区几乎应者寥寥,就是经济发展不错的中部大中城市也只是部分大学生的第二选择。形成大学生就业地区选择预期共性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特大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主观收入预期,实现其教育回报的愿望。二是特大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招聘信息量在实际中的确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大学生就业地区的选择预期与实现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特大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实际职位需求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大学生中预期到某一地区就业的人数越多,其预期值与实现值之间的比值就越大,就业的难度系数值就越大。同时,我们应看到,东西部人才招聘信息量的差异,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部地区较之于西部地区发达的信息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到东部地区就业比西部地区或内地就业容易的假象。诸多因素的交织影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选择预期在地区结构上的失衡。

3.大学生就业的单位选择预期

以下的调查结果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大学生就业中单位选择预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具体表现为:一、寻求稳定的工作依然是大多数学生的主要选择,但选择政府机关就业的比例明显下降,2005年,在中央、国家机关招考的8400余个职位中,甚至出现了400多个因为报考人数不足开考比例(报名人数要是招考职位数的3倍),出现空缺的情况。这种变化应与政府机构的精简调整,对学历要求的提高,相关职位的工作地域和性质较为艰苦有关。同时,选择国有企业的人数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这应该与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有直接的关系。二、外资合资企业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大学生对外资合资企业的欲求平稳上:升。但是大学生对外资合资企业的选择预期明显远远高于现实需求,表明外资合资企业在人才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三、私营企业在大学生眼里还很缺乏魅力,大学毕业生对私营企业人才需求的回应不强烈,且表现出对私营企业接受程度的下降,首选比例从2001年的5.2%下将到2005年的2.4%,这显然与我国就业市场总体发展趋势是相悖的。四、有自己创业欲望的学生还是极少数,且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3.1%下降到2005年的2%左右。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稳定高薪是左右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选择预期的主要因素,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预期与现实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这也反映了毕业生在就业单位选择上的盲目和非理性。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存在着标准偏高、结构失衡、理性程度不足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调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基本素质密切相关,是大学生单方面主观形成就业障碍的主要原因。

观察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动态,我们看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深人,以及就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用人单位无论是在结构组成,还是在对大学生的需求行为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就用人单位的结构组成而言,现今已呈现出国有、集体、私有三足鼎立的格局,以及各类产权主体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更使之成为了吸收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的主力军。这既是计划经济职能逐步分解,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带来社会总资源总量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对原有单一性的单位制必然冲击的结果。用人单位结构组成的变化,无疑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机会。其次,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行为来看,当前,由于市场机制的引进以及政府对用人单位直接管理权的退缩,各个单位的行为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异。在市场化背景下,用人单位的行为目标不再是政府目标的分解,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也不再是计划配置的被动执行者,而是围绕组织战略,以“效益”为中心,以“工作说明书”为标准“岗位空缺”、“工资水平”等职位需求,在劳动力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进行用工搜寻,以劳动合同的形式规范双方的职责,在用工过程中通过“绩效测评”等手段对劳动者进行工作激励。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需求行为,不可能以大学毕业生的主观意愿为指导,只可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单位的客观职位需要为目标。这无疑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产生矛盾的关键。同时,当大量大学毕业生将就业的预期地区指向特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将就业的预期单位指向某几类行业时,必将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其工资水平势必难以达到预期。而当大学毕业生执意于自己的预期选择时,也就难免造成所谓的“人才高消费”局面。

当然,在现有的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中,我们还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运行还不完善,用人单位在招聘行为中往往以“买方市场”自居,形成不少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认为大学生应该是全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关心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情况,而且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有无相关工作经验等,于是招聘标准也就成了琳琅满目的证书。这种片面的理解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催化了校园内的“考证热”,造成了许多大学生为了学习求职所需要的知识,不惜荒废专业课学习的局面。二、要招就招高学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专科生能干的工作,非要本科生;本科生能干的工作,非要研究生。这不仅导致部分专、本科生不能正常就业,而且那些高学历者也往往感到大材小用。其原因,一是某些地区高校集中,毕业生资源丰富。二是工资制度不合理,聘用一个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费用几乎相差无几。三、招聘的功利性。现在的许多企业单位,即使是效益较好的企业也往往不肯花财力、精力和时间去培训新人,待到急需用人时,就到外单位去“挖墙脚”,而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即便品学兼优也一概拒之门外。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仅打击了企业有潜力的员工和大学生,同时也了导致整个社会人才储备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偏差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认识的误区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对立统一于现实的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构成了大学毕业生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对于此矛盾,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要解决此矛盾,就必须从大学生自身出发。

二、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矛盾

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直观而具体地说明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之所在,同时也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培养大学生的高等教育与所有用人单位组成的就业市场间的不和谐。探析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之间的矛盾,反思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弊端,可以使我们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转型期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目前作为人才市场供给方的高等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1.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相对滞后,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当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深人,就业市场中的职业、职位、岗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才需求方对于劳动力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有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而反观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我们看到: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长期以来是供给导向型的,高校原有的专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调整抑或削减现今社会并不十分需要的专业,必将导致该专业专用性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的闲置,以及在不可预期时该专业可能重置等难题的出现。因此,高等教育的专业调整可谓进退维谷。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以及受就业市场对能力的要求不如对学历的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带有较大的盲目性。众多学校过分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甚至以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社会变化多样的人才需求,争相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轻率地否定自己的教育特色,追求上本科专业,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的人才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相反一些不属于热门但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却由于人才稀少而面临人才严重不足的境地。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状况不能有效地反馈到人力资源的培养中去,造成人才供给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错位,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个结构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人才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检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败的试金石,也是考察高等教育体系的价值观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需要的标准。这里,我们不妨以“用人单位对于大学毕业生素质的看法”的一些调查结果,来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的种种问题。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目前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是“敬业精神”,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压力、克服挫折能力”等指标的看重,实际上反映了就业市场对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单位人的基本要求。而用人单位对于已录用大学生的评价,则明显表现出了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认可,以及对大学生工作态度的不满和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高期望。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目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难以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的。这其中既有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天然滞后于就业市场的需求的原因,也有高等教育体系所固守的价值观不利于面向社会经济的需要的原因。因此,在就业市场日益看重毕业生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今天,全面检讨高等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固守,轻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为标准,才能真正造就出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综合性的,符合就业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滞后,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契合度差。从供求匹配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是联系大学生和劳动力市场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虽然呈现出认识趋于一致,机构比较健全,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已全面展开的局面,并逐步形成了“思想教育一信息提供一择业指导一咨询服务一就业培训一跟踪调查”的就业指导体系,但总体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依然比较薄弱,同时还存在着如: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不健全,就业指导和服务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低;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发挥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认识上述问题,笔者在2005年3月对武汉地区几所高校的450名毕业生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表示很满意的占1.78%;比较满意的占21.56%;认为一般的占57.1%;不太满意的占16.89%;很不满意的占2.67%。而在“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应给予大学生哪些帮助”的回答中,93.3%的学生认为“收集和职业需求信息”和“组织校内招聘活动”很重要;so%以上的学生认为“开展各种就业指导教育”和“帮助解决求职与就业中的其他问题“很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所在学校目前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很低,对于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依赖度很高。

篇8

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全世界的实体经济带来了很大影响。许多金融机构倒闭、公司破产,失业率也不断上升。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摆在党和政府,特别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后金融时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区域结构性矛盾

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结构性矛盾。虽然我国也存在着总量矛盾,如“十五”期间是我国劳动力增长和供给的高峰时期,大学生就业高峰与全社会就业高峰相重叠,但就大学生总量而言,并不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难以就业,扩招对于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导致“就业难”的根本或主要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由于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目标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快速调整造成的。

2.社会转型所导致了传统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

改革开放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三个: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但近年来,政府机构因为机构臃肿,本身就需要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再大量接收大学生,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历次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中找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编制的问题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着精简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改制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压缩编制,限制各事业单位进人的名额。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效益普遍不佳,其本身沉积着大量的冗员,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每年需向社会排放相当数量的富余人员,这种情况下,更不可能再去大量接受大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向往心理,使得近几年公务员报考异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程度进一步加剧。

3.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

相对于高校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现状的影响,高校学科专业和学历层次结构失衡等传统的教育体制应该是更深层的原因。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与市场需求脱节。其次,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形式单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符。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是按照学科、专业划分的学历教育,而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质量和数量上严重不足,导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需要不相符。再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

4.传统就业观念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的心态不能适应就业“大众化”的现状是导致“就业困难”的一个关键因素。就业“大众化”必然使大学毕业生由过去所谓的社会“精英”逐步转变为普通劳动者,这在心态和就业观念上势必是个极大的跨度与挑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投资,当投入与产出预期严重失衡时,一方面会降低高等教育的规模,阻碍其发展,并延缓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另一方面,在大学毕业生的心理上将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不愿意屈就一般行业,这种精英教育基础上所导致的求稳求富的心理和向往大城市、大企业、高薪水、高福利的传统就业观念在主观上必然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解决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政府方面

(1)建立合理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方面的政府政策,例如维护市场秩序、制定交易规则、促进公平竞争的政策等;二是为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促进资源优化分配而对交易过程实施人为干预的政策,如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在社会收入水平提高和社会就业岗位增加之间选择调整的政策等。政府政策的根本职能在于排除供求双方不能顺畅实现交易的障碍。中国目前的毕业生就业难现状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密切相关。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中,由于额外工作转换成本的存在,使得大学毕业生的保留工资上升,同时,单位的用人成本也由于某些制度安排而被提高,从而导致其劳动力雇佣量少于市场均衡时的最优量,这些都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就业。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就业,是破除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埃斯莫格鲁的观点,短期内熟练劳动力的大量增加会使就业难度增加,但在长期内,熟练劳动力的增加可以引致“技能偏向”型的技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反过来会扩大对教育水平较高者的需求。也就是说,熟练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长期内将会遵循萨伊定律而变动,即熟练劳动力的供给会自行创造对自身的需求,实现供需均衡。这意味着,如果能够通过某些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和农村就业的话,就会产生两个效应:一是促进当地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从而减轻甚至是消除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地区性差距,扩大大学生的择业范围,从而提高其就业概率;二是这些地区出现技术进步后,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将会增加,大学毕业生需求不足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为了让毕业生顺利到边远地区和基层就业,中央和地方应该采取相应配套措施。

(3)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资本相对分散、吸纳每一劳动力就业所需资本额也较少;中小企业单位投资容纳的劳动力和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都明显高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门槛相对较低,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晋升和提拔的机会相对多一些;中小企业是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目前,中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约有3570万户。其中,7人及以下的注册企业为2570万户。尽管规模不大,却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小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显得更为迫切。

(4)健全劳动法律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解决影响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矛盾,要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最根本的是健全劳动法律体系,从法律上严格地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因此,建立与健全劳动法律体系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

(5)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从毕业生自身出发,充分发挥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自身角度出发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和创办经济实体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此,政府应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

2.高校方面

(1)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取向,而调整专业结构,提升专业质量,合理规划学科布局,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大学生就业更为关键的问题之一。一方面,加强市场需求调研与预测,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另一方面,建立专业分流培养机制,推动人才结构从“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实践证明,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最终解决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去规划和设置专业结构,推进人才培养结构从学术性为主向应用型为主的转变,将是高校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

(2)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为了使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不断提高,高校必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加强和扩大就业指导的范围,使其具备信息交流、业务培训、咨询服务和广告宣传等多种功能,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真正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中介机构,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3)完善和开拓就业市场。后金融危机时代,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和基础,保证高等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应该适应新的形势,在维护原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就业市场,从而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择业舞台。事实证明,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强化推销意识,通过市场推销毕业生,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高校不仅要抓好大学生的质量,培养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也要抓好大学生的“促销”,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创出自己的牌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深化职业发展教育,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所谓就业能力是指个人具有的各种有益于就业的能力组合,在个人求职及晋升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动态发展的倾向。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基本素质,即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二层面是与相对于其他学生的比较优势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或特色能力。第三层面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即职业适应和胜任能力、创新能力。第四层面是应聘能力和技巧。从个体层次来看,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成功就业的关键。但反观大学生就业现实,市场却普遍反应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能力不足、职业胜任力差的缺陷,因此,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于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以及促使毕业生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意义十分重大。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当前高校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

3.用人单位方面

(1)鼓励非正规就业的发展。按照国际惯例,非正规就业主要是指灵活就业,如一周内曾从事过一个小时以上合法劳动获取合法报酬者、如自谋就业、家庭就业、组织就业、临时就业、社区就业、小时就业、阶段性就业等都是就业。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通行非正规就业制度,鼓励正规部门创造非正规就业并给以优惠的政策。近几年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迅速,但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相比,非正规就业的比重还非常低。应积极地发展临时工、小时工、季节工、流动工、短期合同工、家庭工以及弹性工作时间等各种灵活的就业形式,特别是在服务行业,非正规就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树立科学的用人理念。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很看重工作经验,其实毕业生也有很多优点是别的社会成员不具备的。大学生作为承载着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的社会人员加入企业,将带来用人单位的规模报酬和核心竞争力递增;大学生可以扩大用人单位的知名度。招聘活动是用人单位面向外界的一个窗口,很多企业都会利用招聘的机会对本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宣传,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学生犹如一张白纸,学习和吸收能力非常强,可以更好地接收企业文化,成为符合本企业需求的重要人才;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企业可以投入一定成本为毕业生提供工作培训,即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成长机会又增加毕业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对工作的投入,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3)进行预见性的人才储备。对人才的争夺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人才争夺战的结果将直接决定谁是真正的赢家。用人单位要想不断提高生产率并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关键之处是进行人才开发和人才储备。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人才争夺态势下,采取观望和“应急式招聘”不仅使组织缺乏活力,而且会严重影响组织的生产效率。这种情况对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来讲必须改变,在人才供应有利的条件下,进行有预见性的人才储备,以使自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4.毕业生个人方面

(1)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当今社会,就业能力不仅体现为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学知识,还体现为竞争与合作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基本的社会知识和健康的心理等,这些都是适应新形势下市场需求的重要就业能力。

(2)转变就业观念,培养符合市场经济的职业意识。首先,毕业生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主动“推销”自己,而不是被动地“等、靠、要”。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

(3)树立良好的就业心理,提高心理素质。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急躁、消极、迷茫、认知障碍等不良心理。有的毕业生甚至因为就业的巨大压力,出现悲观、厌世、仇恨社会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应对毕业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4)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设计,就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因此,要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

参考文献:

[1] 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

篇9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过程本质上讲也是社会流动的过程,如果从这个视角去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如:社会结构、社会出身和家庭背景、教育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等。面对这些不同程度的就业难问题,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如何不断充实自己以应对这些就业的压力呢?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压力;充实自己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在逐步发生着变化,已经从原来的“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面对这些困难,我国大学生应该积极面对,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就业难问题不再是困扰大学生的难题。

2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1就业心理问题。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就业心理的不成熟。

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很大一部分都能够认识到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盲目的就业心理[1],他们存在着严重的攀比心理,不能正视现实,通常习惯于和那些已经找到合适单位并签署了合同的同学作比较,这样就错失了很多好的就业机会。

(2)就业中存在观望心理。

很多大学毕业生虽然已经找到有意向的单位,但是他们往往举棋不定,仍然存在着观望态度,想等一等、看一看是否还有更好的工作单位,致使和工作单位签署的协议一再往后拖延。

(3)就业中存在迷惘的心理。

不少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对自己定位的不准确性,他们不能很好的、实事求是的对自己定位,认为自己的学识很高,看不起一般的工作,眼高手低,往往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又由于受到目前就业形势的影响,处于一种消极的等待状态中,对自己的求职没有明确的计划。

2.2用人单位的原因。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存在不少误区,加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1)过多看重毕业生的学历。 很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出现了选择人才学历化的现象,导致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大学毕业生由于专业或学历的限制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如:有的用人单位花高薪聘请了计算机软件专业的研究生,但是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或表格设计,可以说是大材小用,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工作能力是不能和学历文凭划等号的,很多大专毕业生的真实水平并不比研究生差。

(2)存在比较严重的性别歧视[2]。 很多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性别歧视,使得就业中的女大学生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这主要是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觉得女性员工将来存在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保护费等隐性问题,不确定因数较多,麻烦事多,成本远远高于选择男性大学生,这就造成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更大。

(3)对学生生源地的歧视。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通常会考虑到该单位的业务与当地的联系,希望招聘的大学毕业生能够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地方语言等条件,甚至对于那些有一定关系网的大学生更是优先考虑,这种行为既不利于大学生的公平竞争,也让很多人才擦肩而过。

(4)过分注重工作经验。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面对竞争激烈的用人市场,很难和那些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竞争。不少用人单位由于自身企业存在经营困难,急需聘到一些具有某方面经验的人才,希望他们的加入能给企业带来巨大变化,所以,大学毕业生在这方面处于完全的劣势。用人单位这样做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人潜力和可塑性,不明白经验其实是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毕竟具有较强的、专业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只要在岗位上多加磨练,将会给单位做出很大的贡献。

3大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就业难问题不断充实自己以应对压力

3.1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阶段是青年就业前的最重要的职业集中培训阶段,大学生要倍加珍惜.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同志对青年的“五点希望”,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制定好发展规划,分清主次矛盾,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参加各种竞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掌握实用技能,提高综合能力,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为就业做好全面准备。

3.2树立正确的职业挫折观。

大学毕业生初次走向社会,出现一些困难和挫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择业过程中的挫折并不可怕,它不会导致大学毕业生情绪出现障碍,可怕的是大学生对挫折的态度和看法。如:有的大学生害怕就业,害怕失败,害怕挫折,面对挫折的发生不能正确理解。所以,大学毕业生必须树立起正确的就业挫折观,面对挫折冷静思考,正确面对,用理智和信心来战胜就业挫折。

3.3提高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

个人的挫折承受力直接关系到个体是否能经得住挫折打击。挫折承受力较强的对挫折的反应较轻,收到的消极影响就比较小,挫折承受力较弱的对挫折的消极反应较强,甚至会出现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的现象。[4]在择业中,大学生要尽量运用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减少情绪上的不愉快,提高择业中的挫折承受力,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提供有利时机。

3.4大学生要尽力克服封闭性的应对。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对于遇到的就业挫折通常采取的是封闭式的应对方式,很难得到社会的支持,这主要是和大学生较强的自尊心有关的。实践证明,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受到社会支持较多的大学生能正确的面对择业挫折,解决问题的速度也很快、策略也比较多。所以,大学生应尽量走出封闭性的应对的方式,积极主动的宣传自己,寻找机会,争取得到社会和家人的支持。

3.5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调整对就业值的期望[5]。 大学生之所以很难面对择业难的问题,这与他们的就业期望值不合理是有关系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正确的分析和评价自己,不仅要看清自己的长处,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冷静地对择业挫折进行总结和分析,分析目前新形势下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合理的调整好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不沉湎幻想、不好高骛远,以良好的心态为就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积极主动地抓住就业机会,融入社会。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将来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将更加突出,一方面,国家会不断改革用人机制,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大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真正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左春曼.大学生择业心理压力分析[J].知识经济,2010,(1).

[2]姚慧文.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A].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3]谷晓丹.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A].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4]陈艳,刘洁.规划你的生涯彩虹——大学生就业理论与实践[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31.

篇10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指的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发挥才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就业,是大学教育的生命线。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国内经济处于转型期,国际整体经济形势低迷,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问题已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社会问题。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值得探究和完善的重要理论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 就业竞争力的分类

根据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各要素对学生就业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可分为三类: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指的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毕业生的知识积累或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自主开发、能动挖掘的潜能。核心竞争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层次和今后的发展,它是一种隐性素质或能力,主要包括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基础素质、专业素养以及由其延伸的学习能力等。

基础竞争力指的是大学毕业生能承担并完成某项社会工作所需的各项基础能力的总和,它是一种显性的因素,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马上能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能力或素质。

环境竞争力是包括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它充当着催化剂的作用,是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条件。

2 行业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指的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指的是在专科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行业院校指的是具有行业特色的高等院校,包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其中,高职高专占大多数。行业院校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往往和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依托行业发展是行业院校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的兴衰与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二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传统优势学科大多领先于其他院校,个别学科甚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三是办学面向特定企业、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人才型理念;四是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性较强。

行业高职高专院校兼具高职高专和行业院校的特点,在服务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行业领域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这类院校在学生培养上一般注重基本素养和技能技术层面的培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在实习实训环节多与行业企业挂钩,部分院校还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在毕业生就业方面,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主要从事基层岗位,这类岗位用人需求一般较多,但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

3 当前行业高职院校就业的现状

当前行业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相对一般高职高专具备优势,但行业高职院校之间就业情况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行业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这些高校自建校至今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其毕业生主要活跃在所属行业领域,不少成为行业领域的管理中坚和技术骨干,因此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就业质量都相对比较高。但是,部分行业高职院校也出现了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上一般较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自主性和创造力不足,自身定位不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择业期望值过高,而且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人才相对过剩,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供过于求,导致了学生“摩擦性失业”现象严重。

(2)行业院校故步自封,前瞻性不足,综合性欠缺,限制了自身发展。当前,部分行业高职院校学科面相对比较狭窄、交叉融合不够,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特色的学科专业,导致行业特色高校大学毕业生知识面相对狭窄,在行业外领域就业竞争力不够强。

(3)行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受行业发展情况影响较大。行业发展情况不仅仅影响其对于行业人才的需求,也影响行业对于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很多毕业生单纯以工资待遇等作为重要指标,从事了非行业特色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行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此外,行业的发展受科技发展和社会大环境需求的影响,会有兴盛衰落不同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数量以及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行业对人才需求减少,将直接影响相应行业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