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常规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5-03 01:00: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课堂常规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课堂常规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学习效果的优劣,取决于课堂学习的状态。新课程已深入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从“有效”升级为“高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追求高效课堂,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这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校以教学管理为切入点,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一、规范行为,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一)积极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活动

第一,我校按照市教育局要求,认真抓好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以“卸小讲堂”为平台广泛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活动,将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练习、有效辅导、有效测试等作为本校研究的重点内容。

第二,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选定高效课堂研究课题,定期组织有效教学、教育论文、教案评比,在研究中增强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内涵发展。

第三,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每周各学科重点安排公开课和研讨课,引导大家探讨高效课堂的新途径。

(二)规范教学常规,追求教学的高效性

学校从备课、上课、作业、听课、辅导、考试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透”,上课要“实”,作业要“精”,考核要“严”,辅导要“细”,教学要“活”,活动要“勤”,负担要“轻”,质量要“高”,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抓好教学常规精致管理与检查

学校结合市高效课堂要求,制订了卸甲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拟定了《卸甲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常规检查制度》,正常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月检查工作,杜绝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盲点,杜绝有违教学常规的现象发生,努力将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内化为教师的工作规范和自觉行为。

二、注重过程,保证高效课堂正常开展

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学校立足实际,将精致管理理念融入学校管理中,要求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致,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能成为精品,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使学校品质得以提升,内涵发展得以彰显,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得以优化,达到“以精致创精品,以精品求发展”的目标。

(一)精心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推行“三轮两案”的备课方式,要求所有教师坚持“三轮备课,两案定教”的原则,严格按照“集体研讨—分工备课—个人整合”的三轮备课流程开展备课活动,优化了备课的流程。

(二)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三讲三不讲”。所谓“三讲”,是指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所谓“三不讲”,是指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学生不愿学的偏题、怪题不讲。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要求做好“5-25-10”的合理安排,课堂的前5分钟用于对知识的巩固和检查,或对预习任务进行检查等;中间25分钟用于师生互动质疑、释疑、探究;最后10分钟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巩固。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直在动。其一,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二,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学会主动参与,体验实践;其三,让学生的嘴动起来,学会概括归纳和表述,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统一组织了全校的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每周安排高效课堂展示活动,由各教研组推选的教师展示高效课堂,组织任课教师参与观摩、议课和评课活动。

(三)精心优化训练流程

篇2

二、教研目标:

1、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三个“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3、立足课堂,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深入实践与研究。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数学,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并参加各级的评比。

5、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三、教研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又是受其头脑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支配的,因此,本学期,我组数学教师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学习活动:(1)《数学课程标准》;教材;(2)有关“实效教学”的理论文章。(3)数学专业报刊、杂志

具体做法:

(1)教研组活动时组织针对学校的集体业务学习材料谈心得体会,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传到学校网站。

(2)教师个人自学“实效教学”的理论并做好笔记,集体研讨。

(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收阅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加强常规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的核心主要是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和作业的有效性。具体做法:

(1)学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平时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2)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效性。

(3)配合教导处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4)继续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本学期数学组业务学习的重点是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实效教学”,继续深化我组教研之风。

(5)大胆进行教改实践,积极撰写教改论文。鼓励教师在理论学习、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有关“实效教学”的论文。

3、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篇3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常态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实现有效做功。

3.开展主题科技活动,创建校园特色。

二、情况分析

1.教研组概况

本组共有七位成员,大多数是多年任教科学的老教师,全体教师责任心强,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组内教师能积极交流讨论。个别教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理解还不到位,课堂教学能力和调控能力还需加强。

2.相关设施说明

目前,我校有两个科学实验室,都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有两个小仪器室,实验器材比较齐全,为科学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仪器室有专人负责,但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实验仪器的管理还不是很科学,从而影响仪器的有效利用率。

3.师徒结对

培养对象:周照明 指导教师:陈建秋

四、研究专题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的教学成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本学期我们科学组研究专题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拟定从全册和单元、远期和近期的高度出发,认真把握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研读教材、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五、学科竞赛

1.开展3-6年级学生科学知识竞赛。

2.参加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和学生小论文竞赛。

六、具体工作内容和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引导教师吃透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编写意图。要求每人每学期经常翻看专业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努力把握教学方向。

2.加强教师业务进修

定时、定点、定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组活动。利用每次活动,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和质量。高度重视科学教师的理论创新,积极撰写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讲究备课的实效,深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形成自主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素养,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与科学实践。平时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后进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4.开展主题科技活动

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老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重视科学课教学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撰写科学小论文,辅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和小发明的实践,处理好科技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七、教研活动安排表

月份

活动内容

9

1.召开教研组开学工作会议,讨论制定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2.任课教师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3.组建“科学俱乐部”社团

4.制订本组校本培训方案

5.承办莲都区小学科学集体备课会

6.参加丽水市小学科学教坛新秀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

10

1.开展“我爱乒乓球”主题科普活动

2.实施校本培训方案

3.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教师团队研修活动(一)

4.常态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检查

11

1.组织参加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和学生小论文竞赛

2.实施校本培训方案

3.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学科专题研训活动

4.常态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检查

12

1.组织3-6年级学生科学知识竞赛

2.实施校本培训方案

3.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教师团队研修活动暨学科基地展示活动(二)

4.常态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检查

1

1.开展期末复习研讨、命题工作

篇4

一、抓制度、促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坚实基础

教学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各种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能否和谐顺利进行,就集中表现在是否建立起正常的稳定、协调、有活力和系统的教学秩序。为了保证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我们按照教学规律,结合学校特点,依据可行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上、适应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技术性原则制定了《常规教学管理条例》《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管理条例》《学生作业批阅、单元检测情况检查实施方案》《教科研奖励条例》《集体备课实施方案》《教师职员聘任方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规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各种教学质量奖励方案,以及教务处主要职责和教务工作岗位职责以及30余种部室管理制度。这些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检查有尺度,评比有标准,为学校教学管理步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抓常规、促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常规教学工作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主要环节,常规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学校兴衰的大问题。我们认为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必须抓严、抓实、抓细、抓精,坚持始终。为此,我们建设立了“四大教学管理体系”

1.教学常规管理体系

教学常规主要有“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三大部分组成。我们依据“教”与“学”两者的主要过程环节和相辅相成的关系,依据《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和《学生学习常规》明确提出了教师教学常规的“九认真”和学生学习常规的“八认真”。为了保证“教”与“学”这两个“九认真”“八认真”落在实处,收到实效,我们又提出了常规督导评估,即“管”的“五认真”,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称之为“985认真”。教师教学的“九认真”中的“八认真”大致对应学生学习的八认真,一方面教师直接对学生施教,学生直接受教,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又通过“管”这一中介对学生的学施加影响。而学生学习的结果乃至过程同样要反馈给教师。作为“管”,一方面是既教又管学,另一方面又在教与学两者之间增加了一个新的反馈调节的环节和渠道,能保证教与学的良好实施,更能保证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

教学常规管理我们注重了一个“实”字,“实”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落实”,这是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另一方面就是“实效”。制度再多、再全,不落实等于零,只有把健全的规章制度,扎扎实实落实到每个环节中,通过抓严、抓细、抓精、抓实,坚持始终,才能收到最后的实效。终结管理是目标,过程管理是保证。我们在注重终结管理是目标首先强调的是过程管理,在制度的具体落实和抓教师计划的制定、备课环节、自习辅导、作业布置收缴与评阅、复习检测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环节上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

2.课堂教学评估体系

建立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学校成立评估小组,对全校所有教师的教案、课堂教学进行不打招呼的评估量化,对于哪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反映问题较多,满意率不高的教师,评估小组多次进入课堂进行评估,评估量化的结果纳入绩效工资考核和年度教师职务考核,并作为教师评优评模和教师聘用、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每学期还召开两次各班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学生参加的评教调查,将评教情况通报给全体教师,并将学生评教满意率与绩效工资、年度考核挂钩,促进教师积极改进教学。

3.教学评价体系

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热情,我们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制定了《石泉中学高考奖励方案》、《石泉中学非毕业班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全校营造出这样一种氛围:在学校最辛苦的是教师,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是最光荣的,地位最高的是教师,收入高的是教师(相对于行管人员),职称高的是教师,荣誉高的是教师。

4.教师全员聘任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行了校内教师全员聘任制。聘任程序为:领导小组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在政教处的指导下提出班主任选聘建议;班主任在教务处指导下选聘任课教师;在分管校长的指导下,处室主任提出所负责部门的教学辅导人员和行政人员选聘方案,报聘任领导小组决定。制定了严格的教师的聘任办法和落聘人员安置办法。

通过近几年内部全员聘任制的实施,教师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各班形成了班主任为中心,全体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抓活动、促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管理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根本措施。为此我们制定了《关于强化科研管理的有关措施》,建立了科研管理机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科研,使教育科研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推动课程改革的催化剂。

1.坚持求实、求新原则,立足校本研究。所谓“实”,一是研究课题务实;二是研究过程务实。所谓“新”,一是课题应有时代感;二是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因素,研究总结,反映出新时期的经验;三是研究的角度新,思路有新意,能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解决本学科中的研究课题。

2.大力开展高中新课改革专题的研究。各教研组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广泛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活动,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了起来。

3.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不定期邀请一些省、市专家和我校教有所长的教师作高考复习、课程改革、课改与教师成长、《论语》解读等方面的讲座。每学期都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培训、高考复习研讨会,派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考察学习。

4.开展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研教改论文,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将优秀论文续集出版《石泉中学教师教研教改经验论文集》,并将优秀论文推荐给省市报刊杂志发表。目前已有100余篇优秀论文在省、市、县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在专业杂志上发表。

四、抓素质,促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我们围绕优化教师管理,着重抓了教师队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篇5

一、抓制度、促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坚实基础

教学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各种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能否和谐顺利进行,就集中表现在是否建立起正常的稳定、协调、有活力和系统的教学秩序。为了保证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我们按照教学规律,结合学校特点,依据可行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上、适应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技术性原则制定了《常规教学管理条例》《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管理条例》《学生作业批阅、单元检测情况检查实施方案》《教科研奖励条例》《集体备课实施方案》《教师职员聘任方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规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各种教学质量奖励方案,以及教务处主要职责和教务工作岗位职责以及30余种部室管理制度。这些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检查有尺度,评比有标准,为学校教学管理步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抓常规、促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常规教学工作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主要环节,常规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学校兴衰的大问题。我们认为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必须抓严、抓实、抓细、抓精,坚持始终。为此,我们建设立了“四大教学管理体系”。

1.教学常规管理体系

教学常规主要有“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三大部分组成。我们依据“教”与“学”两者的主要过程环节和相辅相成的关系,依据《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和《学生学习常规》明确提出了教师教学常规的“九认真”和学生学习常规的“八认真”。为了保证“教”与“学”这两个“九认真”“八认真”落在实处,收到实效,我们又提出了常规督导评估,即“管”的“五认真”,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称之为“985认真”。教师教学的“九认真”中的“八认真”大致对应学生学习的八认真,一方面教师直接对学生施教,学生直接受教,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又通过“管”这一中介对学生的学施加影响。而学生学习的结果乃至过程同样要反馈给教师。作为“管”,一方面是既教又管学,另一方面又在教与学两者之间增加了一个新的反馈调节的环节和渠道,能保证教与学的良好实施,更能保证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

教学常规管理我们注重了一个“实”字,“实”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落实”,这是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另一方面就是“实效”。制度再多、再全,不落实等于零,只有把健全的规章制度,扎扎实实落实到每个环节中,通过抓严、抓细、抓精、抓实,坚持始终,才能收到最后的实效。终结管理是目标,过程管理是保证。我们在注重终结管理是目标首先强调的是过程管理,在制度的具体落实和抓教师计划的制定、备课环节、自习辅导、作业布置收缴与评阅、复习检测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环节上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

2.课堂教学评估体系

建立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学校成立评估小组,对全校所有教师的教案、课堂教学进行不打招呼的评估量化,对于哪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反映问题较多,满意率不高的教师,评估小组多次进入课堂进行评估,评估量化的结果纳入绩效工资考核和年度教师职务考核,并作为教师评优评模和教师聘用、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每学期还召开两次各班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学生参加的评教调查,将评教情况通报给全体教师,并将学生评教满意率与绩效工资、年度考核挂钩,促进教师积极改进教学。

3.教学评价体系

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热情,我们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制定了《石泉中学高考奖励方案》、《石泉中学非毕业班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全校营造出这样一种氛围:在学校最辛苦的是教师,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是最光荣的,地位最高的是教师,收入高的是教师(相对于行管人员),职称高的是教师,荣誉高的是教师。

4.教师全员聘任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行了校内教师全员聘任制。聘任程序为:领导小组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在政教处的指导下提出班主任选聘建议;班主任在教务处指导下选聘任课教师;在分管校长的指导下,处室主任提出所负责部门的教学辅导人员和行政人员选聘方案,报聘任领导小组决定。制定了严格的教师的聘任办法和落聘人员安置办法。

通过近几年内部全员聘任制的实施,教师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各班形成了班主任为中心,全体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抓活动、促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管理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根本措施。为此我们制定了《关于强化科研管理的有关措施》,建立了科研管理机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科研,使教育科研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推动课程改革的催化剂。

1.坚持求实、求新原则

立足校本研究。所谓“实”,一是研究课题务实;二是研究过程务实。所谓“新”,一是课题应有时代感;二是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因素,研究总结,反映出新时期的经验;三是研究的角度新,思路有新意,能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解决本学科中的研究课题。

2.大力开展高中新课改革专题的研究。各教研组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广泛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活动,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了起来。

3.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不定期邀请一些省、市专家和我校教有所长的教师作高考复习、课程改革、课改与教师成长、《论语》解读等方面的讲座。每学期都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培训、高考复习研讨会,派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考察学习。

4.开展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研教改论文,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将优秀论文续集出版《石泉中学教师教研教改经验论文集》,并将优秀论文推荐给省市报刊杂志发表。目前已有100余篇优秀论文在省、市、县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在专业杂志上发表。

四、抓素质,促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我们围绕优化教师管理,着重抓了教师队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1.实施内功锤炼工程。教师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着重从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学科专业素质,综合文化修养等方面促进教师业务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对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抓好五项校本培训,即:教师理论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和教育技术培训。实现“教师与课改同发展,教师与学生同成才”的目标。

篇6

一、抓制度、促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坚实基础

教学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各种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能否和谐顺利进行,就集中表现在是否建立起正常的稳定、协调、有活力和系统的教学秩序。为了保证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我们按照教学规律,结合学校特点,依据可行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上、适应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技术性原则制定了《常规教学管理条例》《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管理条例》《学生作业批阅、单元检测情况检查实施方案》《教科研奖励条例》《集体备课实施方案》《教师职员聘任方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规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各种教学质量奖励方案,以及教务处主要职责和教务工作岗位职责以及30余种部室管理制度。这些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检查有尺度,评比有标准,为学校教学管理步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抓常规、促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常规教学工作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主要环节,常规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学校兴衰的大问题。我们认为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必须抓严、抓实、抓细、抓精,坚持始终。为此,我们建设立了“四大教学管理体系”。

1.教学常规管理体系

教学常规主要有“教”的常规,“学”的常规和“管”的常规三大部分组成。我们依据“教”与“学”两者的主要过程环节和相辅相成的关系,依据《教学常规管理条例》和《学生学习常规》明确提出了教师教学常规的“九认真”和学生学习常规的“八认真”。为了保证“教”与“学”这两个“九认真”“八认真”落在实处,收到实效,我们又提出了常规督导评估,即“管”的“五认真”,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称之为“985认真”。教师教学的“九认真”中的“八认真”大致对应学生学习的八认真,一方面教师直接对学生施教,学生直接受教,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又通过“管”这一中介对学生的学施加影响。而学生学习的结果乃至过程同样要反馈给教师。作为“管”,一方面是既教又管学,另一方面又在教与学两者之间增加了一个新的反馈调节的环节和渠道,能保证教与学的良好实施,更能保证教学常规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教学常规管理我们注重了一个“实”字,“实”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落实”,这是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另一方面就是“实效”。制度再多、再全,不落实等于零,只有把健全的规章制度,扎扎实实落实到每个环节中,通过抓严、抓细、抓精、抓实,坚持始终,才能收到最后的实效。终结管理是目标,过程管理是保证。我们在注重终结管理是目标首先强调的是过程管理,在制度的具体落实和抓教师计划的制定、备课环节、自习辅导、作业布置收缴与评阅、复习检测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环节上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

2.课堂教学评估体系

建立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学校成立评估小组,对全校所有教师的教案、课堂教学进行不打招呼的评估量化,对于哪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反映问题较多,满意率不高的教师,评估小组多次进入课堂进行评估,评估量化的结果纳入绩效工资考核和年度教师职务考核,并作为教师评优评模和教师聘用、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每学期还召开两次各班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学生参加的评教调查,将评教情况通报给全体教师,并将学生评教满意率与绩效工资、年度考核挂钩,促进教师积极改进教学。

3.教学评价体系

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激发广大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热情,我们坚持“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制定了《石泉中学高考奖励方案》、《石泉中学非毕业班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全校营造出这样一种氛围:在学校最辛苦的是教师,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是最光荣的,地位最高的是教师,收入高的是教师(相对于行管人员),职称高的是教师,荣誉高的是教师。

4.教师全员聘任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行了校内教师全员聘任制。聘任程序为:领导小组聘任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在政教处的指导下提出班主任选聘建议;班主任在教务处指导下选聘任课教师;在分管校长的指导下,处室主任提出所负责部门的教学辅导人员和行政人员选聘方案,报聘任领导小组决定。制定了严格的教师的聘任办法和落聘人员安置办法。通过近几年内部全员聘任制的实施,教师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各班形成了班主任为中心,全体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抓活动、促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管理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根本措施。为此我们制定了《关于强化科研管理的有关措施》,建立了科研管理机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科研,使教育科研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推动课程改革的催化剂。

1.坚持求实、求新原则

,立足校本研究。所谓“实”,一是研究课题务实;二是研究过程务实。所谓“新”,一是课题应有时代感;二是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因素,研究总结,反映出新时期的经验;三是研究的角度新,思路有新意,能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解决本学科中的研究课题。

2.大力开展高中新课改革专题的研究。各教研组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广泛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活动,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了起来。

3.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不定期邀请一些省、市专家和我校教有所长的教师作高考复习、课程改革、课改与教师成长、《论语》解读等方面的讲座。每学期都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培训、高考复习研讨会,派教师到兄弟学校参观考察学习。

4.开展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研教改论文,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教育科研论文评比活动,将优秀论文续集出版《石泉中学教师教研教改经验论文集》,并将优秀论文推荐给省市报刊杂志发表。目前已有100余篇优秀论文在省、市、县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在专业杂志上发表。

四、抓素质,促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近年来,我们围绕优化教师管理,着重抓了教师队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1.实施内功锤炼工程。教师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着重从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学科专业素质,综合文化修养等方面促进教师业务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对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抓好五项校本培训,即:教师理论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和教育技术培训。实现“教师与课改同发展,教师与学生同成才”的目标。

2.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实施了“四抓工作”。即抓老教师优势和潜能的发挥;抓中年教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抓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抓优秀教师的招聘培养。

篇7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继续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具体工作:

(一)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课改进展如何,关键又在于教师,因此,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落实“蓝青工程”,做好新教师的在岗培训工作。学校努力为新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

2、结合校本教研做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创造机会给他们压任务,让他们挑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在辅导区、北塘区脱颖而出。

3、鼓励并督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杂志,认真做好摘抄(5000字以上),并加强学校内教师间的相互听课,每学期听本校的课不少于10节。

4、组织教师学习并实施区教学常规和评价标准。

5、本学期的学习主要以校本教研为主,把校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渠道,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以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6、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各学科的论文、案例等各种比赛,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提高。

(二)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本学期我们必须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创设多种教研途径,如结合一人一课,年级组听课,学科组听课、评课等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上课、评课能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年级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活教材,同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智,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有效性。

2、强化听课。加强对新教师和课堂驾驭能力欠缺的教师的听课指导,使他们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改革校本教研。为了使校本教研有足够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效果,规定双周二、周三、周四下午分别为数学、语文、英语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具体活动安排见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全体教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采用“平时检查与随堂听课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努力做到“开齐、上足、教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仍坚持每月考核检查制度。

1、抓好“五认真”。特别是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求作业布置量适当,质要高,难易搭配,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从低中年级起就要加强数学思维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坚持每天做1—2道开放题,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作业的批改要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并及时分析反思,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常规训练与检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年级组学科组建设,正常教研活动,并建立考核制度。

(四)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素质

1、在推普周,中高年级开展“啄木鸟在行动”活动,各班以小队为单位,到附近商店、街道、新村等寻找不规范文字,并劝说改正。

2、各班结合队活动开展朗诵、演讲、讲故事等比赛,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学校将在十月份举行班级朗诵比赛。

3、各年级继续抓好古诗文背诵、默写、语文书写等工作,教导处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语文书写比赛,并将派出优秀学生参加区比赛。

低年级:铅笔字 中高年级:钢笔字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为: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从学校教学来说,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二是坚持全面发展,要将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开设的各门学科开齐上足上好,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和谐发展;三是坚持协调发展,要统筹兼顾各个年级、各门学科;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教学质量要克服重主要学科,轻其它学科;重高负担大题量训练、轻保护学生身心健康;重课外补缺补漏,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现象。

1、组织全校教师撰写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经验的文章,并组织交流学习,推广行之有效的管理教学,优化教学的做法。

2、加强个别指导。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要深入课堂进行跟踪听课,和老师共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效益的办法。

3、坚持并完善常态下的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之间加强讨论,及时发现,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组织辅导区一、二、六年级教研活动,请各校备课教师作教材分析和教法指导,各校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案的使用要乐于钻研,善于分析,勤于积累,按规定及时写好教后心得。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完成各科学习计划

2、各年级进行期初摸底考试

3、推普周开展“啄木鸟在行动”活动

4、《思品与生活》论文评比

5、区教学经验交流会

6、组织学习区教学常规和评价标准

7、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十月份:

1、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2、数学论文评比,(10月15日前)

3、市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

4、市小学语文新课标准评价改革座谈会

5、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

6、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评价座谈会

7、学校朗读比赛

十一月份:

1、期中自查

2、学校提高课堂效益教学经验交流会

3、市小学英语6A新教材教法研讨活动

4、市数学第一学段“学生学习障碍的防止和矫正策略研究“研讨会

5、区语文书写比赛

6、一二六年级备课组活动

十二月份:

1、市小学语文第十届素质教育展示活动

2、区“未来名师工程”在培教师师徒结对汇报活动

3、市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论文评比活动

4、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评比

5、学校低年级学生学习常规检查

一月份:

1、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调研

篇8

一、评价内容:德、能、勤、绩四项综合加绩效、时量六项指标体系。

二、评价主体:学生、教研组、年级组、各处室、学校等多元评价。

三、评价办法:德100分、勤100分、能200分、绩500分,学生评价50分,民主评议50分,共1000分。采用加减法计算。

后勤、教辅、保卫科人员“能”、“绩”:

成立评委会,由学校领导、学生代表、教师代表,从工作态度、工作完成情况及服务意识,投票分出优、良、般、差四个等级,分别赋500分、450分、400分、350分。

音体美劳信教师“绩”:

1、按时有效完成课程方案规定授课任务;通过师生评价确定等级。

2、体育、信息与九年级升学成绩挂钩记入“绩”;不带九年级无升学成绩按上一项记。

(一)、师德(100分) :

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提高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素质,努力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和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作如下规定:

1、教师工作作风方面

严禁向学生乱摊派资料,严禁“黑中介”现象,严禁进行有偿家教,严禁赌博,否则视情节轻重扣师德管理分5—10分。严重者学校予以解聘。

2、教学行为方面

(1)、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讽刺、挖苦学生,否则扣师德分2—5分,情节严重的,学校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严禁教师在课堂吸烟、接打手机,否则扣师德分2分。

(3)、严禁在监考期间迟到、早退、读书、看报、无故出入考场。否则扣师德分2分。

3、教师工作态度方面

(1)、严格遵守学校的工作制度,上课严禁迟到、早退,努力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任务,否则扣师德2—5分。

(2)、严禁在上班时间打牌、下棋、玩游戏、浏览无关网站或干其他不属于工作范畴的事情,否则扣2分。

4、教师语言方面

教师应注重语言文明,不说脏话,应做到礼貌待人;严禁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领导与领导之间打架、骂人,否则停课反省,在教师会议上检讨,并扣2—5分。

5、教师仪表方面

教师应努力做到为人师表,上班不穿奇装异服,不浓妆艳抹,严禁穿拖鞋进课堂。

凡严重违反师德的行为,达到扣分10分及以上者,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本年度不能评先树优,不能晋升职称,本年度师德考核为不合格。

(1)、加分:好人好事受学校表彰每次加2分;学生评选的我最爱戴的教师加5分。

(2)、减分:依据师德评价标准,凡有违反教育局规定的教师“十严禁”及其它师德行为的酌情每次扣2—5分;凡在工作中饮酒,领导罚50元教师罚20元并根据反省情况每次扣2—20分,情节严重的解聘;

(3)、师德的评价标准主要从教师工作作风、教学行为、教师工作态度、教师语言、教师仪表等五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其他量化标准见评估细则。

(二)、勤(100分):

1、考勤要求:

(1)、每月请事假1天内(婚、丧、学习等特殊假在规定期限内除外)不扣款。子女中考高考、大学上学报到(结婚)二天假,父母、配偶、子女有病住院(持相关手续证明),一周内不扣款,一至二周折半。

(2)、每月请事假8——14节,每节扣3元;15——21节每节扣5元;22节以上每节扣8元。迟到、早退必须向考勤领导说明按事假处理,否则,按旷工处理,旷工按请假二倍计算;无特殊情况每月请假超过7天,扣除当月全部工资,每学期旷班超过10天报乡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予以解聘除名。

(3)、旷课一节扣20元、乡纪委、县教育局抽查旷工一节扣20元,旷课一节扣50元。

(4)、开会、监考、阅卷、集体活动视同上课,早退迟到扣5 元,请假一节扣10元,不请假的扣20元,病假、婚丧等特殊假请假除外。

(5)、病假:教师本人有病住院治疗,需持住院证明、相关缴费单据,

由校长签字后生效,其病假节数按事假节数的一半计算,无住院证明、缴费单据的不能作为病假,按事假处理。

(6)、上班期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玩电脑游戏等,发现一次扣5元。

考勤量化赋分:请假一节扣1分,旷工一节扣3分,旷课一节扣5分。

2、考核办法:

(1)、每天上下午课前20分钟签到,上午放学签退时间为12:00—12:20;下午放学五分钟后开始签退至50分钟结束。值班领导每日上、下午督查、抽查,抽查不在岗、视为旷工。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汇总,学期末兑现。

(2)、A、请事假1天以内由分管校长签批,1天以上先由分管校长签字同意后,再由校长签批。个人请假一周以上报教育局备案;B、请病假持住院证明、缴费单据一周内由校长签批、一周以上报教育局备案。

(3)、上一节晚自习加1分,两节晚自习顶一节事假。

(三)、教学常规(200分):

评价项目:1、教研活动; 2、集体备课; 3、备课上课;4、听评课;5、自主学习课程和配套练习使用;6、作业布批;7、学情检测;8、教学反思与补偿;9、计划及总结; 10、理论学习及学期论文。

赋分标准:1、教研活动15分; 2、集体备课 15分; 3、备课上课40分;4、听评课20分;5、自主学习课程和配套练习使用 30分6、作业布批30分;7、学情检测30分;8、教学反思与补偿10分;9、计划及总结5分; 10、理论学习及学期论文5分。

评价原则:要求规范,注重“质”、“量”,突出“实”、“效”。

评价方法:教务处组织,每周小检查、每月大检查相结合,学期末进行学期大检查(含督导检查),大检查由包组领导及教研组长共同检查。周检查占40%,大检查占60%。

一、 常规管理具体要求:

1、教研活动:明确教研活动主题,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及方案,明确教研活动目的。每周按时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认真组织研讨;记录详实,书写认真,美观大方。开展活动5分、研讨效果好5、记录详实认真、书写美观5分。

系列课开展情况:

(1)研讨课少一次常规总分中每人次扣1分,少听、少评一节扣当月常规分0.5分。

(2)先行课每少一次从常规总分扣1分。

(3)汇报课及外出学习材料每少一项扣常规总分1分。

(4)校级公开课每讲一次常规总分一等奖加1分,二等奖加0.5分。

(5)县级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加1.5分,二等奖加1分,三等奖加0.5分。

(6)全校展示课、一师一优课及课改课不参加者扣2分。听课次数每人次达到10节以上,每多听一节常规总分加0.2分,最高2分。

(7) 推门听课每周一节。

(8) 通过教育局在科研课改、论文获国家、省、市、县、校一等奖分别加15分、12分、9分6分3分每降一个等次减1/3.

2、集体备课:实行网上集体备课。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及方案;体现先周备课,覆盖面广;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主备人提出单元或章节提出重难点及提供教学设计方案,本组成员在教研活动时间内网上研讨,每周登录平台不少于两次,发表自己的见解,评论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每周五教务处组织人员进行检查,通过查量和评论的内容予以赋分。与教学无关的建议或评论不予计分。网上备课自留底稿。

3、备课、上课:实行先周备课,备课完备后上传云平台。备课体现新课程理念1分、三维目标1分、教学重难点1分;有完整的教学环节2分;根据教务处提供的学科模版统一格式2分;通过批注体现二次备课2分;针对课堂效果进行教后反思2分;渗透德育教育2分。抽查或推门听课后不能提供备课或查看备课与上课一致,按无备课上课。凡无备课上课者一次扣5分。

每周交齐精品教案:语文3个,数学3个,英语3个,政史地生体各2个,音美教案各1个,地方课程,综合课程每周各1个;其余课时,依据教务处统一规定提供简案、书头案,教学流程齐全,突出实效性5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并做好记录3分。

严禁上课迟到、随便出入教室、接打手机,发现一次扣2分,并纳入师德考核。

严禁空堂。空堂扣常规管理10分,并纳入师德考核。无故不得私自调课因工作需要或私事如需调课,自行调课,到年级组填写调课单,到教务处申报,无调课单私自调课按旷课处理。

教师课堂语言规范2;认真组织课堂2;面向全体2;利用学习小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2分,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规范学习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分。课堂混乱,学生投入度不高扣执教教师2分。

4、听评课:校长每周两节,业务校长每周四节,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每周四节。任课教师每周两节。

记录详实4分;听课随记4分;合理评价4分;不足或建议4分;数量4分。

5、自主学习课程和配套练习使用:

使用充分5分;书写认真5分;批阅规范5分,评价合理科学5分;二次纠错5分。如需删减,可注明删减。查出批改不认真,扣2分;学生书写潦草扣2分;未批改扣5分,无激励性语言或时间扣2分。

6、作业布批;

作业包括随堂作业和节假日作业。布置作业要控制量,体现精炼科学,有代表性5分;节假日作业体现预习与巩固5分;填写作业布置单5分;批阅及时认真5分;体现二次批阅5分;书写规范认真5分。未填写作业布置单视为未布置作业,(节假日作业以预习为主,依托自主学习课程、配套)也可自行设计预习内容。周一下午组织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布置与完成的是否一致,是否批阅。未布置扣除5分,布置与完成不一致扣除3分,未批阅扣除2分,以抽查方式为主,抽查学习小组。全校统一。

每周作业量:语文大小作文间周一次,日记、周记、读书笔记根据学校统一要求完成;数学每周四次作业;英语每周三次作业;物理化学每周各两次作业。作业要求全批全改。

7、学情检测;

实行周检测或单元检测制度,每周检测一次,试题统一印制;每单元检测一次。根据本周或本单元所学,对基础知识检测,时间十五到四十五分钟即可;单元检测要对单元知识进行检测,对检测试题及批阅情况上交教务处存档。单元检测要有分析讲评教案。

月检测和期中检测及期末学业检测由教务处或年级组统一组织安排,对检测进行评价,每次检测要提交检测分析讲评教案。学生做到自我反思,形成文字。

以上检测每缺一次扣2分、没缺一项扣2分。

8、教学反思与补偿;

教师教学反思要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反思得失,反思课堂效果,反思备课预想和实际上课的差距。理论笔记针对课改理论、教学艺术案例、教学策略进行学习,以便在学中有收获。补偿练习要有针对性,精炼适量。满分10分

9、计划及总结;

教学计划具体,科学;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总结实际具体。教学总结,结合本学期的授课情况,授课中的收获和不足,总结教学得失。满分5分。

篇9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激活各科室工作职能

制度是行动的先导,好的制度既能约束人,又能引导人。我校历来重视制度建设,针对我校实际,征求校长室的意见,教务处、教科室相继制定了《刘桥中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条例》、《刘桥中心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刘桥中心校青年教师教学达标工程实施细则》、《刘桥中心校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办法》、《教研活动制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刘桥中心校集体备课实施意见》、《课题管理制度》等,并修订了《刘桥中心校教职工工作质量考评实施方案》,把教学教研业绩划作由教务处、教科室考核,以此规范学校教科研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从而理顺了各科室的各项工作职能。

二、落实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促使各项管理常态化

1.引领教师加强学习,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每学期伊始,学校总是引领教师加强学习,学习《濉溪县年度工作计划》、《濉溪县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在教师个体自学的基础上,再集中学习,每周1-2个学时,由教研组长领学并解读《濉溪县中小学教学常规》,从“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评价”到“校本教研”,通过学习,教师及时填写《教师专业发展考评报告册》,作为每月一次“业务考评”检查的一项内容。

2.开展“教学研讨周”活动,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质量是学校的灵魂,课堂是质量的载体。我校一直重视课堂教学,早在1998年,我校就开展了“教学研讨周”活动,一直以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并且不断深化、强化这一活动。每学期开始,由教科室统一制定“教学研讨周”活动周次,同时,在教导处的配合下,组织好全校的“教学研讨周”活动。一般每周每学科安排1-2节,要求“人人开课,人人观课”,整个活动每学期大致用10周的时间。具体办法是由包组校干结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对教师在教学研讨周中,对本组教师听课一遍(每人至少听1节),并对其课堂教学进行量化评价,期末由教研组推选,学校组成评审组评出“校级教学能手”,并给予一定物质或精神奖励。研讨周开展的同时,要求有活动的教研组,在周四的业务学习中(我校统一安排周四下午业务学习)对所听课例进行议课,在观课和议课时,切忌说套话、讲空话。我们要求分管校干、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把工作做细做实,不能流于形式,参与面要广,讨论要深入,要围绕所听课例,以“怎样改进最好、最有效”为话题展开讨论。

3.实抓“业务考评”,以考评促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依据《教职工工作绩效考评实施方案》,要求教务处、教科室对教师每学期业务考评三次,各项考评均是量化赋分,期末总评得出量化总分。考评内容具体包括教案、上课、作业、听课、教科研、教学成绩等。每学期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以语文作业为例(10分)“文化课要设随堂练习,大小作文、基础训练、双休日作业。随堂练习要节节设置,数量适当;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7篇,评改要及时认真;基础训练做到与教学同步。

4.开展集体备课,使校本教研实效化。 为落实《县教研室年度工作计划》和《濉溪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学校进一步强化教科研管理,经研究决定,由教科室负责实施开展中考科目集体备课活动,并制定了《刘桥中心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意见》。集体备课做到“五备、四定、三统一”,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测试”。

5.加强对辖区小学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刘桥中心校除了本部外,辖区内还有19所小学,为了提供优生资源,我们不断加强对辖区小学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校长室协同教务处、教科室每学期至少对辖区的每一所小学督查或检查三次以上。

三、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在进行常规教研管理外,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多种形式的平台,如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进教师基本功训练,包括教师语言、板书、简笔画训练,信息技术的运用训练等,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中小学语数英衔接研讨活动。“立足于内,着眼于外。”我们认为在校本研修中,教师的独立思考固然重要,但同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对话与讨论同等重要。因此我们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为我校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并主动承担教研室安排的教研活动任务,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和相关教师来我校参加教研活动。几年来,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校共承办县级教学研讨会达20多次,我们请教研员听课、评课,剖析典型课例,几十位老师在全县公开课上得到了锻炼,培养和提高了自身素质(其中有8位老师在市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奖;有9位老师被授予市、县级“教坛新星”称号);学校还先后派出200多人次分别赴洋思、南京、杜郎口、合肥、安庆、蚌埠等地考察学习,这些老师搜集整理的听课学习记录,撰写反思材料,上汇报课,使组内老师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开阔了视野。

四、强化课题研究,以研促教

篇10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兴业县教育局颁发的《兴业县小学教学工作计划常规管理部分(试行)》,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教学常规评估年”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推进各教研片教研,促进全镇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一)做好校本教研文章,重在教研组建设

1、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开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参加片、镇优秀课展示。

2、上好常态课、研究课、示范课,促进教研活动百科齐放、百师争鸣,让每个教师都有展示的舞台。

3、继续开展作文和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作文教学水平和应用题教学能力。

4、进一步加强指导综合学科教研活动。教研重点要进一步转移到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上,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充分地发展。

5、举办1次上档次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

(二)做好各项评比参赛,提高师生素养

1、继续组织教师参与玉林市2009年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提倡诚信教研,严防并杜绝论文抄袭现象,不断增强实效意识和精品意识。 (市教育学会截稿时间为:2009年9月15日)

2、认真做好参加中心校3-6年级语数综合知识竞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3、举办3-6年级语数综合知识竞赛,选拔参加中心校3-6年级语数综合知识竞赛学生,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三)做好新课程实施,注重“三课”建设

1、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小学作文教学、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不断增强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围绕“三课”(课程、课堂、课外),加强课程建设,聚焦课堂教学,活跃课外生活,加强教材研读和学生研究,强化课型创新,力求体现“扎实、有效、简洁、灵动”的特色。

3、针对新课程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教学研讨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4、加强、深化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改变教研活动的形式,强化教师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四)做好“四项教学规范达标”文章,重在教学常规管理

1、90%以上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评测、参加规范活动等方面达到评估标准,学会撰写教学案例、论文、叙事和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进行两次教学常规检查,评估细则根据《兴业县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部分(试行)》,并予以具体化、数字化。

3、学校在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研修管理等方面要规范,开足开齐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师的过程评价和教学质量的监控,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每位教师要编拟试卷一份,做好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5、加强新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努力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6、加强德育工作计划和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书香工程”,创设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做好师资提升文章,重在“素质年”培训

1、读书活动。全校教师进行阅读教育名著活动,每位教师每年阅读不少于3本教育名著,每本理论书籍名著要有1000字以上的读书评论或读后感。

2、博客开设。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网页,积极撰写教学日志,将自己的生活感悟、教学手记、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读书心得等写进教育博客。

3、校本培训。组织校本培训,每位教师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4、校本教研。学校教研组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人员的教研活动。教研组组长要及时记录教研活动情况。

5、骨干示范。鼓励中青年教师努力上好示范课,充分发挥了骨干作用,每学期至少要上两节示范课。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开学教学工作检查。

2、9月15日前把教研计划上交中心校。

3、做好2009年春季期期末学科综合素质检测质量分析工作。

4、收集市教育学会论文、教案设计、课件、课题等,截止时间:9月15日。

十月份:

1、参加县小学学科综合素质调研检测评价总结交流会。

2、深入课堂听课、指导、调研。

3、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比赛。

十一月份:

1、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学,了解教材使用情况,进行教学常规督查。

2、组织参加县小学作文教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比赛。

3、组织期中学科检测。做好期中学科检测质量分析。

十二月份:

1、迎接县教研室深入学校进行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指导。

2、参加镇小学生3-6年级语文、数学学科综合知识竞赛。

3、毕业班数学复习课研讨。

二0一0年一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