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5 12:11:0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信息化教学模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Abstract:Thistextproceedfromconceptoftheinformatizationinstructionalpattern,combinethecharacteristicofinformationaleducationtosortoutinstructionalpatternatpresent.Furthermore,investigateanddiscusstheproblemofinformatizationinstructionalpattern,thenproposemethodtosolveit.
KeyWords::InformationalEducation、InstructionalPattern、Constructivism
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人类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创新人才,建设终身学习体系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在信息化社会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机构的运行效率,扩大受教育人群范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迎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许多探索,从CAI、卫星电视、多媒体到教育网络,努力运用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与教学过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才能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与时俱进,更好的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1.什么是信息化教学模式
要弄清楚什么是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必须了解信息化教育的概念。2001年9月,祝智庭先生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一书中给信息化教育下的定义是:信息化教育指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它是建构主义理论与先进的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征。[3]
基于此定义,我们认为: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四要素的关系都发生了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媒体作用也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1)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环境的创设;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3)有利于因材施教;4)有利于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式学习;5)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6)有利于信息能力的发展等优点。
2.信息化教学的现有模式
根据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特点,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及当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我们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归纳为以下六大方面:讲授型教学模式、个别指导教学模式、合作式教学模式、讨论型教学模式、自主型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5]
2.1讲授型教学模式
讲授型教学模式是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集体的讲授方式有着其独特的优点,它可用于一定规模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系统知识、技能的培训,另外它还被认为是最为经济的教学模式之一。但基于网络的讲授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课堂讲授往往是教师处于主动的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在网络环境中,却可以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功能进行“双主”教学,而且它还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人数、时间、地点等的限制。
2.2个别指导教学模式
在远古时代,教育是上下代之间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虽然存在着低效的特点,但是却能够因材施教,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教学成为可能,这种教学模式可通过基于互联网的CAI软件、聊天室以及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电子邮件来实现。个别辅导可在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电子邮件异步非实时的实施,也可通过在线交谈方式实时实现。
2.3合作式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深入人心。学生的答疑大多是由教师来担当的。但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学生——学生”合作模式就是在异地学生中创造学习单元或学习小组,在每个单元或小组中学生基于共同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学生们还可以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内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合作。这种模式把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存在着远程学习小组划分的问题,划分的办法应根据学习要求和其他实际情况灵活而定。常见的分组类型有:1)讨论型(10-30人)2)协同型(3-5人)3)伙伴型(2人)。
2.4讨论型教学模式
在网上实现讨论学习的方式有多种,最简单的是利用现有的BBS实现用户管理、讨论管理、实时讨论、用户留言、电子邮件等诸多功能。讨论学习一般由专职教师管理,由各个领域的专家或专业教师在站点上建立相应的学科讨论组,学生可以在特定的主区内留言,并能针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论,每个人的语言或评论都能被所有参与讨论的学习者看到。这种学习由具有权威的专家监控,以保证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能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2.5自主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建立一整套的信息化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库,利用网络计算机作为服务器,创建一个信息化教学基地。教师把教学内容、学习指导以及网上练习资源放在教学基地上,全天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互联网计算机,在Internet上学习课程内容,也可将课程内容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学习。此模式包括自学课程内容、网上讨论答疑、教学站点辅导等。
2.6研究型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的主动探究,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条件和学习时间的限制,完全在现实场景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不太现实的。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却为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计算机以其便捷性、交互性和超时空性等技术优点,创建了一个新型、开放的学习环境,网上资源与多媒体网络环境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条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般由教师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研究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题展开协作学习。信息化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涉及三个环境阶段(情境资源展示环境、协作学习环境、成果与交流环境)、五个要素(研究主题、活动程序、学习小组、指导教师、网络支持系统)。
3.信息化教学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虽然为人们看好,具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但是这几年信息化教学发展进程缓慢,其在教学上的作用并没有被真正地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信息化教学手段尚未被充分接受
要使信息化教学得以发展,首先要更新观念。从主观上来讲,几十年来,我们的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不大愿意去改变这种方式。从客观上来看,计算机及其网络是一门新技术,而教师们捏惯了粉笔,对电脑操作不大熟练或者根本不会操作,对电脑有一种恐惧心理,不敢去尝试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信息化教学“曲高和寡”,难以普及。
(2)CAI软件的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的CAI课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致使许多课件“孤芳自赏”,无人问津。CAI课件的主要问题是:系统的适应性和开放性差、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网络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系统的适应性和开放性差主要是指CAI系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对其学习进行诊断从而动态调整教学内容,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在CAI系统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CAI系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将学生看成知识仓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向这个仓库中灌输知识,新的媒体的介入使“书灌”变成了“电灌”,学生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缺少知识间的联系,不但知识难以迁移、学以致用,而且不便记忆。网络化和智能化程度低使得系统的交互性差、灵活性差,不能进行协同学习,相互交流,电子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3)CAI课件的广告宣传不够
现有CAI课件的广告宣传不够,所以许多课件“养在深闺人未识”,CAI课件的重复开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另外,现在操作平台更新快,许多CAI课件尚未被投入使用就面临了淘汰的结局。
(4)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后期维护力度不够
信息化教学系统的维护力度不够,许多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在开发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教学系统,但是任何一个系统不可能是完美的,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维护、修改、补充,而这些工作却并不为人重视,所以无论在网络教室、校园网还是在Internet上,人们所能找到的信息化教学系统软件的内容通常都比较陈旧,或者比较粗浅,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育。
(5)网络环境存在负面效应
信息化学习意味着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尤其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这张“网”带来的负面影响无疑对信息化学习产生冲击,这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种种不良信息充斥网中,造成网络的污染。另外,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理性工具淡化了非理性的情感,数字的脉冲取消了生存现实的乐趣,从而使人际关系冷漠、疏远,可能会导致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恶化,在现实中难以与人沟通。尤其是青少年,生理、心理都未成熟,更容易被诱惑,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6]
3.2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更新观念,普及电脑知识
我们要积极宣传信息化教学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好处,鼓励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并为教师创造学习电脑条件,在教师和学生中普及电脑及其网络知识,为信息化教学做好思想上、行动上的准备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应该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应该让它能运用于教学中,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在最大程度上,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所学的知识,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2)提高CAI软件的质量
提高CAI软件的质量可以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开发能力;其次,要增加教学人员的参与程度;第三,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CAI软件不能停留在单机上,一定要网络化,要交互性好,界面要开放灵活,这就要求软件开发人员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有计算机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熟悉教学环节、了解教学的新的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在CAI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要更多的让用户(教师和学生)参与,以便了解用户的需要,目前的CAI软件摆花架子的不少,真正的实用性强的CAI软件不多,这主要是开发商和用户之间缺少沟通,如果能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让用户自始至终的参与,将使软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实用价值;软件的开发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商要有利可图,才会加大投入,所以我们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开发商的合法权益,才能鼓励开发商推出更多更好的教学软件。
(3)加强CAI课件的广告宣传力度
CAI课件和其它产品一样,需要被人了解,但是现在为教学软件作广告的不多,许多课件的名称看似相同,使人无法识别它在内容上、形式上的创意和特色。
(4)加强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后期维护
信息化教学系统开发完成后,开发商和系统维护人员要对系统的使用进行跟踪服务,由于教学系统不同于其它产品,其内容和形式更新较快,需要及时更新,在校园网上,要充分利用好Internet中的资源,及时将好的教学软件下载到校园网的服务器中以充实校园网中的教学资源,将其尽早地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使用。避免教学系统成为“无源之水”。电子教材的设计和开发也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心理学、传播学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科学学习理论为指导,尊重人的情感,重视学习者的感受,使信息化学习更适合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信息化教学系统的使用单位的领导要重视信息化教学系统建立以后的投入,这样才能使系统真正地发挥其作用,不至于造成系统的空置和浪费。
(5)加强网络的安全防范,做好教学支持服务工作
做好网络的安全防范工作,制定完善的网络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严格管理,这是信息化教学中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另外,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除了应该为学生学习进行组织管理工作之外,还应同时做好教学支持服务工作,深入学生之中,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方便,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特别是远在几十公里甚至是几百公里之外的学生,更应为他们及时提供信息和服务。为了能使他们安心学习,消除孤独感,教师通过E—mail、电话等多种途径传送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支持;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思想包袱和畏难情绪进行及时的沟通和排解,耐心说服,循循善诱,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例如,针对入学后学生中反映出来的对远程自主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教师及时给每位学生分发《教师寄语》,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放眼未来,顽强拼搏。
4.信息化教学的展望
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已逐渐显现出来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我们要大力发展信息化教学,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已有的网络教室、校园网、Internet和教学软件充分利用起来,并对它们进行修改和补充,使之真正为教学服务,并使其深入到教学改革中去,这将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如虎添翼,蒸蒸日上。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网络课件质量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商们的不断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息化教学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1
[2]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2,10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学——走向信息化教育[M].高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
信息化教学模式要求“学为主体、教为主导”,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重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情境氛围不够。信息化教学能够借助自身信息技术的支持,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将学习任务和“真实的”现实条件匹配起来,为学生发现、探究、实践和建构知识提供更多、更广的情境化机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借助信息手段创设的学习环境不足。信息化教学模式建立在大量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基础之上,教学媒体设计应提供“协作学习”、“交互学习”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教学中,该环境尚未充分建立,从而影响了学习者利用“协作交互”环境发挥学习个性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其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二是情境创设不充分。部分网络课程内容的表现基本上是文本和静态图像、讲稿的简单呈现,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对整个课程作统一的规划,没有给学生设置模拟真实的学习情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三是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网络资源存在部分教学资源泛滥与专业资源相对缺乏的巨大差异。一方面,学生面对网络上涌现的“爆炸”资源显得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一些专业性强的学科资源较为缺少,最终造成教学低效的后果。
(二)教学设计方法单一。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返回到学生手中,同时把学习的趣味还给学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学中仍然存在系列“误差”。一是创新定位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创新教育机制,缺乏创新教育的教学环境。二是教学内容更新少。教师不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怀疑、去思考、去突破前人、去开拓创新。三是媒体设计少。教师缺乏对信息及信息活动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多元化风格体现不够。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体现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目前的情况是:一是学习模式单一。教学中只是将信息技术当做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并未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融入课程的学习中,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成为空谈。二是教学风格单调。有些课堂教学摆脱不了过去思维定势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较少运用多元化资源呈现策略,片面强调教师“教”的风格,只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对如何针对学习者信息感知风格的不同,呈现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供学生学习的认识不足。三是教学效果评价“唯一”。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教学还是“一本书、一张卷子”,针对教学对象具体工作实际的具体引导不够,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不管其基础好坏、能否接受,统一布置作业,统一复习考试,这样的结果是成绩好的继续好,成绩差的还是差,甚至距离越拉越大。
二、推进教学创新的基本措施
信息化教学模式重视教学关系的重建,主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这就需要从教师、学生双主体出发,创造高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创新、问题求解、思维发展、自我发展等方面深入有效发展。
信息化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结合我校的教学情况,实施信息化教学,这种模式的教学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并同时进行传统化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招收的中职卫生护理专业学生已经在校1年,选取6个班级,每班50~60人,男女相差不超过3人。这6个班级在前1年的考试中成绩均等。
1.2方法 选取"精神护理学"同一门课程,将6个班级划分为两组,每3个班级为一组。主要采取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巩固反馈、检查评价五个环节的教学程序授课。其中,第一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第二组实施信息化教学。主要进行18 w的跟踪对比研究。
2结果
2.1传统化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显著对比,见表1。
2.2传统化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学生学习情况对比,见表2。
2.3传统化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师教学能力对比,见表3。
3结论
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教学媒体,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可采用新颖的动画、图片、图表等信息技术,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学习中的主动者。相比传统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带给教学显著的改变。
3.1改变了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代替"讲授式"教学 信息化教学后的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方法。
3.2改变了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教学中经常用的教学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通过操作、实验、参观等进行多元化、全方位、参与式的学习。这种形式有利于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效果。
3.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信息化教学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以使每个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学生学习的真正的持续的动力来自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动机,而不是外在的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而学习的深入所带来的收获更能带来一种创造性的满足感。因此,信息化教学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通过学生多种感官的协作达到学习的目的,进而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3.4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僵化式思维转变为创造性思维 信息化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进行真正的思考,纠正了信息化教学前学生缺少充分的时间去作深入的思考,尤其是难以真正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
3.5改变了学生的素质:理论技术型转变为信息素养型 信息化教学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教师特别强调结合学生的自身、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敢于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学生表达、交流和评价信息,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3.6改变了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多人参与的系统化评价模式 信息化教学的评价理念和方向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它提出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3.7提升了教师的知识架构、素养及能力:理论保守型转变为综合创新型 信息化教学后,教师为了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创新,如学习新媒体课件的制作,动画的运用,视频和插图的运用,课件直观画面的设计等等。不断的学习与运用使教师的知识素养得意提高、教学理念发生改变。另外,为活跃课堂,教师在课堂的整体设计上也在不断创新与改变,从而将教师由理论保守型打造成综合创新型。
总之,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教学媒体,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很重要,如何才能整合的恰到好处,既不夸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整篇的新颖的动画、图片,喧宾夺主,也不能简单的将板书搬上银幕,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再者,如何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被动接受,充分的理解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并很好地掌握这一尺度;最后,就是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尤其网络教学,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完全成为网络与学生的交互,这也是有待改进和提高的。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章荣红,吕学骥.创建网络环境下新型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J].新余高专学报;2004年06期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教育深化改革,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有效教育方式。因此将其应用于新时代的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从而完成教人育人,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1]。我国的信息化教育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进步,教育深化改革的目的在于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开展和应用中,并不是说要颠覆传统教学理论和教育体系,而是要与传统教学中的精髓部分相结合,以现代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为媒介,将教育的实际绩效最大化发挥。
1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
1.1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系统、信息、控制三者结合的新式教育理念,将由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等必要元素构成的整体教学系统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教师、学生、知识媒体这三者之间的交流和结合[2]。信息化教学拥有传统教学模式的特征,更有现时代“信息化”的显著教学优势,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但又有所联系,可以将其看作由传统教学深化改革,并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上发展而来。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另外信息化教学模式也可归类为个性化教学,可获取不同于常规的教育资源,并且以独特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1.2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资源开发和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可见我国当前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信息化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开展的实际应用中可以分为理论指导模式、教学实践模式、技术支持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学习认知模式五类,但无论是哪种,都要应用到现代化信息工具和信息技术,且对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依赖程度非常大[3]。从现实角度来看,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文化传递与现实发展的过程中产生,这种进步与传统文化沿袭的冲突产生了现实教育的矛盾,这与外部物质技术的应用和选择无关。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受传统及社会规范的限制,且因教学模式的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其发展一直被制约,并没有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
2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之路
2.1打破现实社会规范的束缚
冲破社会现实规范的束缚是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第一关,一旦冲破则会带来质的飞跃。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并不能以单纯的技术更新体现,技术只是支撑的载体之一,并不能直接影响或改善学习[4]。由此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历程中,要利用合适的技术过程和合理的资源融合创建,将信息化模式具体应用、实践和管理,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习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要考虑客观环境、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师水平等多方面要素,以实际发展为需求,打破传统和社会常规的束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教学。
2.2建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绩效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客观的评测标准,对已经实施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应用效果的评价,从而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工作,首先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中以分数论成绩的评价体系,但从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实施状态来看,这一点的改变非常困难,并且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观。但不能就此下定论,中国的教育模式不可能千年不变,尽管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但在实际进程中依然在缓慢的创新和改变。推进信息化教育向深层次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遵从质量和效益意识,以规范、合理、完整性的信息化教学框架以及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支撑,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工作,在教育进程中对信息化教学的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发现实践的问题,之后进行调整和设计,创新方式,变革模式,将信息化教学模式有效的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发挥出其应用的实际价值。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最终应用价值体现在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上,而不是体现在教学本身改革上,由此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实践,以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等为核心进行绩效评价,且立竿见影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中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2.3与传统教学精髓结合
教育深化改革的目的在于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就是说无论教育方式如何改革,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开展和应用中,并不是说要颠覆传统教学理论和教育体系,在多年的发展中,传统教育中依旧有诸多核心的精髓值得沿袭和传承,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要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精髓相结合,关注传统教学结构中的核心要素,贯穿整个课堂中的所有环节。教师是课堂的另一个主体,在具体教育进程中,却不能由教师主导了整个课堂,代替了学生的核心位置。教师在课堂中应用信息化工具和技术进行教学,也要经历初始、采纳、适应、领会和创新这五个阶段,也就是说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每个阶段的达成和发展并不是自动的,而是教师在教学或运用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结果。由此,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学生、教师的配合才能完成,以信息化技术和基础设备为支撑,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精髓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3结束语
信息化教学需要在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建设,并且发挥实际的教学价值。教育信息化新的十年规划明确指出了新世纪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为信息化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发展和进一步建设的机遇,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不难发现信息化教学模式正在进一步创新和变革,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进步,无论是在模式转换还是技术应用方面,都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实际要求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刘俊琦.信息化教学为课程改革插上创新翅膀——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当代畜牧,2016,15:43-44.
[2]柏景岚.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解析——以高职组教学设计分赛项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6,12:43-46.
一、高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内容不具备系统性
调查显示,不少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依然按照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安排,没有考虑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影响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相应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也仅局限于会计信息系统的部分子系统,对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综合实验及供应链管理内容则涉及较少,实践教学的侧重点放在总账系统、财务报表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收应付管理系统等模拟性实验。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实践教学内容反复演练的是虚拟的某个制造企业某一时期的某一部分业务,没有考虑部门之间、业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如采购、销售、存货管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实现企业资源计划的有效运用,达不到有效锻炼学生能力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采购、销售、存货管理模块实验操作比较复杂,不好把握,根据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践教学内容的综合业务资料难以获得和实施。
(二)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师资薄弱
目前既懂会计知识及管理理论又懂信息化知识的教师比较缺乏,是制约许多高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提高的重要因素。以我校为例,目前从事会计信息实践教学教师所学专业均为计算机专业。应该说,这些教师对数据库程序代码的编写、软件系统分析过程、软件系统架构、应用软件操作都非常熟悉,但对会计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在开展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时,极容易把这门课程上成计算机专业课程,重点往往侧重讲授计算机知识,而并不是将计算机作为信息化工具重点讲授会计的业务处理。此外,他们对于会计业务流程处理并对其进行改造、厘清会计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方式感到力不从心。而会计专业毕业的高校教师,对利用会计准则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比较熟悉,但是计算机理论与实践基础不够扎实,无法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不能真正理解计算机的实现过程。
(三)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健全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随着会计准则的修订及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许多高校会计信息化实践课程体系已经做了相应的改革。但是,面对会计信息化的浪潮,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集中表现在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专业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双轨并行”模式。一方面是设置计算机基础理论及应用方面的有关课程,如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忽视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会计学专业的会计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过于侧重会计理论的教学,设置的课程多是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税法等。“双轨并行”模式运行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无法融会贯通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造成课程内容支离破碎,无法做到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学生适应会计信息化要求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此外,缺乏科学完整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规划,实验课程体系设置较为松散和随意也制约了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效果的发挥。
(四)会计信息化教学实验监管力度不够
据了解,由于师资及设施条件限制,一些高校会计学专业合班上课比较普遍,学生上机操作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被迫分批、分组进行,课堂教学和上机操作同时并行,分组授课的教学进度的不一致,再加上会计信息化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也不够及时,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会计信息化教学对实验室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部分高校会计学实验室(中心)指导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实验内容不十分了解,有的仅以机房维护为己任,对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计算机技术或是会计软件应用)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此外,由于自身特点,实验教学很难像课堂教学一样进行检查。以我校为例,实验教学的监督和检查也主要检查机房是否有、学生出勤情况、指导教师是否到岗、实验人员是否进行维护等内容;至于实验教学指导人员尽心程度和效果、学生完成实验教学质量等,由于考核难度,往往不在考核内容之列。
二、构建适应实务能力提高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施多样性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方法
首先,由于会计信息化课程的自身特点,在日常教学中网络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教师和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双向或多项交流。其次,会计信息化教学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法。众所周知,会计信息化案例教学法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强化学生熟练掌握常见商品化财务会计软件(如用友)和管理软件的设计原理及操作流程,提高学生运用有关会计软件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尝试采用沙盘情景教学模式训练法。ERP沙盘模拟对抗训练明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灌输授课模式,其实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模拟实验,该训练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以沙盘的形式模拟一个真实的企业,在模拟对抗中,学生可以对整体战略、生产能力规划与安排、资金需求规划、财务经济指标分析等多种企业活动进行演练,通过观察到每步决策对企业运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加深学生创新能力及财务知识的感性认识;最后,加强与有关会计软件公司的合作。我校经济与管理实验室就经常邀请软件公司(如用友和金蝶公司)的资深技术或市场人员来开展会计信息化案例教学,介绍各类软件升级情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操作会计实务中经常使用的主要会计软件,以案例形式系统介绍如用友ERP财务软件的应用,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构建更加完善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
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应该是以强化培养集管理知识与会计知识与计算机水平于一体、具有良好会计从业素质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学目标,通过丰富和强化学生专业知识面,构建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知识模块,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的需要。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会计类课程为中心、以管理类课程和计算机类课程为基础,构建由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财务与审计、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构成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在会计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中,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前沿管理思想要贯穿在会计学基础、中高级财务会计、中高级财务管理等各门专业课程之中,无论在手工环境还是在会计信息化环境,都要重视会计理论与信息化的紧密结合。在毕业前安排的综合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于各门会计课程的实验,可先在手工环境中安排,然后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上机操作,帮助会计专业学生加深对会计信息化过程和会计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流程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在讲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以及应用方法的基础上,辅以财务软件的具体应用,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争取做到会计信息化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的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强会计专业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无论是实施多样性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方法,还是构建更加合理完善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会计信息化会计人才的关键,都离不开建设具有较高会计理论水平和较强会计实践能力、专兼结合、富有改革精神的会计学教师队伍,以满足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需要。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方式:不定期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参加中国会计学会等组织的各种信息技术培训,积极参加国内外关于会计信息化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校实施的博士化工程,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会计信息化教学科研水平;引导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结合最新会计准则把握会计信息化教学,为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通过“传、帮、带”活动,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适应会计信息化实践性教学的需要,逐渐形成老、中、青三级梯队信息能力强、相互支撑、教学科研相长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师队伍,提升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整体水平;邀请软件公司的销售或技术开发人员定期到学校,与专任教师进行交流,提高专任教师对软件开发和运行动态的了解。
(四)完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保障会计信息化教学健康有序发展,在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已经科学设置的情况下,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会计信息化实践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是保证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会计信息化教学水平、学生信息化学习成绩和实验室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的评价。对所讲授的会计信息化教学课程在学期期末,要向教研室提交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课程分析、作业等。对教师会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考核重点放在会计信息化教学材料的准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评价、学生会计实验报告质量独立规范的评价上。学生会计信息化实践运作全过程的成绩考核,重点体现在实习报告册的填写上,主要包括会计信息化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会计业务实际操作能力等多方面内容。根据各层次实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考核成绩的具体标准,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课内实验只考核平时成绩,按学校规定的比例对单独设立的实验课程进行考核,综合考虑期末和平时成绩,评价时注重从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等方面考虑。对管理人员的考评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师和学生对其填写的服务及设施满意度进行综合考评。
(注:本文系2012年度安徽省省级教研课题“本科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yxm264)
参考文献:
1.李光凤.信息化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6):103-1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8-0094-02
我国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将“教育信息化”列人到了发展纲要之中,并介绍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需要教学者对其加强重视。在我国逐渐深化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实行空间教学,目前,在教育工作者努力研究下出现一种新教学模式――网络空间教学,它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改革目标,希望未来所有院校都能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信息化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
1.1对因材施教更加重视
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以网络教学为主,这与年轻学生善于思考和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相符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兴趣点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他们会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此种教学模式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1.2时间、空间、地域不会限制学生的学习
信息化教学模式不再被教学地点和时间所限制,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就不会受地域和人数限制,不一定要进行集中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空间关注到全球资源,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自主进行学习。例如:湖南省教育厅通过大学城平台让各院校教授、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线进行交流和学习。
1.3可以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为被动的接受者,可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和独立思考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各种学习资料、独自解决问题、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1.4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空间教学包括声音、图片、文字等多种内容形式,这与人类的思维方式更加符合,不但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途径,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加之上网是广受社会各界人士所欢迎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要点,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数据结构算法这节课,我们在黑板上书写算法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一定会产生枯燥的感觉,并且理解起来非常的难,如果学生可以亲自从网络中寻找此算法的动态演示,就会比较容易的掌握此算法,并将其牢牢记住,
1.5丰富了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利用网络集合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上的学生,每个学校的课堂特色不同,这样就可以将丰富的内容课件、教学方法、教学视频在网络上进行汇集,学生就会在这个领域上听到不同教师的授课内容,能够得到优秀教师的指导,能够向权威专家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能够阅读到世界著名的电子图书,能够在世界各个地点获得信息资料,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将学习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满足所有学者学习需求。
2.信息化教学模式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1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现在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始实行,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地位是平等的,需要互相帮助,有时学生所研究的问题不在教师专业范围之内,或是教师忽略的知识,但是现在学习环境非常开放,教学资源众多,教师在知识方面可以说是没有优势存在,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转变,教师早已不是学生主要的知识来源途径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转变原有权威者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2.2对复杂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虽然网络学习资源更新快、内容全,但是难免会出现优劣共存的现象,有时想要查询一条信息,通常会浏览很多无用信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就必须整理网络资源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再进行课上教学资源准备,根据知识难易程度选择符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对学习资源进行有效控制,以免出现盲目查找的现象发生。在网络资源大量出现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对复杂的信息资源进一步进行归纳和总结。
2.3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
在网络上通常会应用网状的方式来连接知识,可以利用网络进行随意学习,因此网络教学的实施离不开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想要实现这一过程,就需要师生相互配合适应这种教学新模式,教师要事先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这样才有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4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学习素养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生动的网页吸引学生,这样学生就不能认真的去学习教学资料,很多学生都是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视、看小说等,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进行资料查询、学习专业知识,因此,这就需要学生自控能力非常的强,能够自觉的管理自己进行学习,当出现诱惑信息时,及时将自己调整到学习的状态。
3.针对问题制定解决对策
3.1教师要改变原有的观念
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观念一定不能停留在传统“受教”、“解惑”的观念上,要站在与学生合作的角度进行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带领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讨论,让学生知道怎样利用网络获得自己所需的学习内容,协助学生确定学习重点,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获取知识信息能力。
3.2构建条理清晰的教学资源库
网络提供给我们众多学习资源,在这基础上也增加了学习时间,所以一定要建立具有条理的教学资源库。教师要对现在的教学平台加以利用,把优秀的教案、教学软件、教学实录等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然后上传到网上作为网上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教学资料,要将其下载、整理、总结,用以补充教学资源库,使网络有着更丰富、充实的教学资源,并且还会随时更新教学资源,将其作为师生增长知识技能的场地。
3.3利用网络控制教学过程
1.信息化环境
在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教学更具形象、生动、有趣,提升了交互性和可研性,为教育领域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并在全国各类学校得到迅速推广。因此,如今我国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现代化气息的信息化环境。
2.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是对旧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对原有的教师单向传输知识方式的否定,力图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与资源之间的多维度交叉互通。互动教学可以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来构建新型的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证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互动教学的模式
信息化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具体来讲就是指在教学中通过有效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得教学双方参与到实践互动中来,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相互融合,达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将信息化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简单描述成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与其他资源发生相互作用而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个认知过程。
二、信息化环境下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原则
1.信息化原则
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课件、文件下载、微信等多种信息化环境下的各种功能,最大限度体现信息化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学习资源和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研究兴趣,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的有机、完美融合,达到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目的。
2.互动性原则
要体现互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人与人、人与非人力资源之间的交流,实现学生与教师、伙伴、资源之间的多维互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3.自主性原则
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自由,避免产生学习强制和约束,要让学生在自由的互动学习模式下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引导,要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参加的基础上,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信息化技术提供的交互功能,丰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训练,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保证学生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有利于实现学生主动学习、自愿学习的效果,强化学生的主体、主动意识。
4.层次性原则
在互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客观上,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创造相对宽松的学习情境,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用充足的学习资源,来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以满足不同能力学生对于学习的需要。
5.合作性原则
互动教学的整个过程贯穿着合作的原则。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互动教学模式为每个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相对宽松而自由的环境,有助于发挥集体智慧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6.创造性原则
信息化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可以让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先天优势,来创设一种文字、声像、动画、视频等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情境,并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程度上调动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有了深入探究的自由空间,能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通过有目的的交流、提问、合作、探究等环节,学生的主动求知、自主探究意识得到明显加强。
2.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升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在充分调动手、脑、情中探索新知、学会新方法、感受新事物,从而提出新见解和新思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自然会得到充分培养。
3.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主宰,学生也不再是接受者,师生之间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尊重、教学相长的基础上的,学习气氛自然和谐,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下完成教学。
4.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与学生能实现多种教学形式的交叉互动,面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措施。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扩充学习;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进行专门讲解和降低难度;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这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5.有利于发挥小组的合作学习
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各个小组之间可以展开互动、交流、讨论、考察、互补等形式,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有利于通过合作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6.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这种互动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需要教师对组织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掌控能力。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应对实施,不仅要体现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还要展示个人的教学魅力。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教育理论积淀。一旦对这种教学模式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教师的教学能力必然会得到很大提升。
当前我国除了一些一线城市的学校之外,其它大部分地方学校仍然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进行日常教学工作。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语文学习也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和完成课后作业,这导致学生阅读的量和质的水平都较低。
首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强制学习的语文阅读内容不感兴趣、不想了解。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会大幅降低,语文阅读课的实际效果也无法显现。
其次是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机会少。语文是为学习母语及其文化而设立的课程,而要全方位地学习一门语言,与讲授者的沟通是必须的。尤其是初中语文相较于小学语文来说,学习起来难度更大,如果没有及时和良性的沟通会加大学生学习语文的障碍。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很少留下与学生讨论或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这样无互动的学习会使语文阅读教学很难发挥它应起到的作用。
最后是学习资源的缺乏。在许多学校中,教师缺少相应的语文阅读教学资源,很难满足初中生正在成长的思维。教师往往只能照本宣科,对相关知识点无法做深入地拓展,这对学生形成发散性和创新性思维有很大的束缚。
二、初中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营造课堂氛围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显示出更大的僵化、束缚与封闭,单一听讲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感到乏味与无趣,学生最终会丧失对于某一学科的兴趣。语文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与体验学生的内心感受,以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的学习体验为方向积极营造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例如学习《出师表》一文时,可以根据文章的基调创造一个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如播放名家朗诵的《出师表》的录音或同时应用多媒体播放与《出师表》有关的画面、音乐等,并提出问题如“诸葛亮为何写《出师表》?”等,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和阅读内容。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表现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僵化使教师很难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与文章有关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打破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用图片、动画、声频以及视频等来让课堂内容生动形象起来。例如在学习《木兰诗》时,利用视频剪辑手段将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动画电影《花木兰》的精彩片段在课件中给学生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木兰诗》的学习热情,再提出问题如“为何木兰的故事能够流传千古?”等问题。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加上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和进行阅读的热情,这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伴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迫切性越发的突出了,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就是非常有效的高校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渠道。MOOC就是慕课的应为缩写,其名称含义为Massiveopenonlinecourse。也就是当前社会新兴开发出来的在线教学课程开发方式。慕课的教学模式符合大规模开展教学的需求,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建立多人和多团体学习及参与的体系,实现对课程的综合性教学。除此之外,慕课的教学方式还具有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能够满足实际的网络平台互动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学生多角度、多途径收集资料信息的需求和目标。再者,慕课的方式还能够充分的应用大数据的环境,促进高校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落后和局限性问题。
1慕课特点及大数据信息化教学现状
1.1慕课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而言,慕课无论在教学模式的深度和广度上更进入了一个高深的层次。慕课的教学理论主要关注到连通的教学认知,并关注互联网络化的教学基础,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慕课的特点有:(1)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也在参与规模上大大超出传统教学。(2)在授课的形式上,实现了多样化的教授模式。教育者可以根据授课的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运用动画、微课、测验等教学手段,使学习者在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3)利用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加强了教学的互动性,从而使学习的模式更加灵活,从而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
1.2大数据环境信息化教学现状
目前,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化教学工作的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根深蒂固,严重的影响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因此信息化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过去的单一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也需要适当的改革,这才能够摆正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目标。固有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结构都不符合大数据环境下创新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虽然当前信息化的教学与和自学环境有其相对应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体系,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和维护过程当中并不能完全按照要求进行,导致实际的信息化教学过程呈现出应用和管理缺失的局面,这也是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基本情况。
2大数据技术在网上教学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信息化教学工作中的应用顺应了时展的需求,也满足了高校对学生培养的模式升级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的画面中,教学是这样进行的:教师在讲台上“面授机宜”,学生在下面“洗耳恭听”,课后按老师的要求做做作业的。这种模式不但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扩展和延伸。而慕课的兴起和发展,让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有了发展的方向和变革的途径。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慕课教学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构建开放性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慕课在线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解惑相互融合的方式有效的进行。慕课是大数据技术在网上教学工作中的科学技术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了当下社会教育工作的进步与发展需求。
3在大数据环境下,慕课给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变革的途径
(1)通过将慕课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相结合,从而形成混合式新教学模式的变革。这样的组合使得教师面临很高的要求和门槛。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时,教师除了要掌握深厚的专业课程知识外,还要具有相当熟练的操纵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制作出与之相匹配的慕课视频和能体现出自身个性化的课程设计,还需要管理和查阅该课程授课时的在线平台,以便随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参与慕课学习的学生人数众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采用让学生之间互相检查各自的学习成果、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后台预制的评测系统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测评等方式提升慕课教学质量。(2)由于移动的终端技术的普及和易用性,使得它能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在信息化教学中能被有效的利用起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效果优劣的关键,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平台中教师预先编辑好的学习资料,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学生在课程网站上下载和课程相关的学习视频和课程大纲等方面的内容后,通过自主学习,就能扩展和延伸自身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3)在大数据环境下,慕课促使高校教学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慕课技术的合理利用,使教学课堂的主体由教师换位为学生,教师起到的只是解惑和启发的作用,这样形成的翻转课堂的局面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传统课堂上教师粉笔书写的教学手段,已经被新技术替代。大数据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以PPT、影视资料、视频及各种引人入胜的图片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教学情境的刺激而得到大幅度的调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或者说进入到教学情境中。一个被动转主动就改变了整个教学模式的局面,也从而实现大数据环境下基于慕课的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变革。
4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环境下,慕课以其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高的优势,在冲击着传统教学理念的同时,也改变和影响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国高校只有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思想,顺应大数据环境下,慕课兴起和发展的优势,合理、科学的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创新和变革,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军事医学首先遇到的是武器伤害问题。因此,加强武器特别是高技术武器伤害的教学及科研,已成为军队医学院校极其迫切的任务。我们遵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2004年从以下4个模块着手建构了现代战伤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实施至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多媒体网络教室模块
我们将高技术武器伤按照武器分类分别制作成网络多媒体课件,形成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安排进入多媒体网络教室,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的难度、进度,学习,当遇到疑问的时候,可以通过聊天室或BBS系统询问教师,教师再给予解答。学生之间也可以在聊天室或BBS系统中将某知识点中的疑问或自己的心得提出来讨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观点,从而进一步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增强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任务驱动式”探究学习模块
首先由教师对“高技术武器伤”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学生通过此教学应该达到的水平或获得的能力,明确教学任务,设计真实的任务和有针对性的问题,如“次生武器有什么特点?其对人体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应如何救治?”,“制作针对激光武器及激光武器伤的多媒体课件”,最后分析和确定所需的媒体与资源及提供资源的方式。学生充分利用网上的教学资源和智能化的教学环境进行探索发现,完成电子作品或论文的写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适时给予启发和提示,并在最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变以往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有利于发展学生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探索性,有利于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
3 模拟情境学习模块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生成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模拟现实“高技术武器战创伤”环境,学生带上特制的数据手套和头盔等进人虚拟空间,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索,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2]。建立这种虚拟现实环境,可以弥补现代创伤教学资源少,学生实践机会少的不足,切实培养能保障打赢的医学应用型人才。
4 知识管理模块
在信息化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中,知识的收集、积累和存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这之中既有显性知识的发现、领悟,也有隐性知识的沉淀、积累、显性化、交融与碰撞。但是由于这些学习方式的开放性,教师控制作用的弱化,虽然具备完全的知识管理几大环节,但没有得以系统化,容易造成一些知识的无意识丢失[3]。针对这种局限性,我们基于信息化背景建构了以下两个子模块进行教学知识管理:①概念地图,由教师创建,是知识和思维结果的图形化表征,它呈现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可帮助学生理解该领域知识概念之间的关系和知识的体系结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策略和认知策略,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提高反省认知,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②网络日志(Web log),是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作者借助Web log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自己的原始思想,辅助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隐性知识的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及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强武器特别是战时高技术武器伤害的教学及科研,已成为军队医学院校极其迫切的任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出现为高技术武器伤的教学提供了契机,作者在2004年开始建立了“现代战伤”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并实施至今,共培养学生2 000余人,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使学员对战伤急救知识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构建现代高技术武器伤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将可能成为军事院校高技术武器伤教学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