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课文原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2-26 02:59: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滕王阁序课文原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滕王阁序课文原文

篇1

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化难为易,让传统教学方式中的难点变得浅显易懂。比如,《滕王阁序》中第二、三段所描绘的景物让人如痴如醉,写景的手法也让人叹为观止。然而,北方的学生,没有去过南方的话,按照自己的在北方秋天生活体验去感受滕王阁的景色,这和原文是有很大的出入,甚至个别同学会感到滕王阁的秋景不过如此,怀疑滕王阁怎么会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如此的经典美文,绝妙的写景手法,按照传统的讲解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身临其境地体会滕王阁的秋景的美妙,更不用说培养美感了。如果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滕王阁秋日美景的图片,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滕王阁的秋景,就很容易让学生发现它的美,身临其境地感受它的美。在讲解写景手法的时候,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图片和声音相结合,就像拍电影一样,有远镜头、近镜头和中镜头,也有全景镜头和特写镜头。随着镜头的变换,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描写景物时远近错落有致、上下浑然一体、色彩变化、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和视听结合的手法,并真正的赞叹王勃的才华。

篇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72-0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学习的最大动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呢?

一、精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乐学”的起点,更是“乐学”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设置情境,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把学生带入一种崭新的教学意境中,使其产生欲罢不能的最佳学习情绪。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我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可知道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它们分别是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在这些名楼上面铭刻了许多迁客骚人的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传唱不衰。其文《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千古绝唱。”这样,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想一睹为快,欣赏美文。

二、锻炼表达能力。培养信心

教学活动需要学生的发言。但是许多学生发言时,要么羞羞答答、满脸通红、局促不安,要么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要么声音细小如蚊蝇。如果学生一上课就把自己的嘴巴封闭起来,不配合教师教学,会成为“乐学”的最大障碍。于是,我先从培养学生敢说、会说着手突破:我在班内定期展开了“小小播音员”“故事大王”“朗诵能手”等竞赛活动;每节课的前3~5分钟,我让学生互相说新闻,谈见闻,或者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辩论,给学生说的机会,养成说的习惯,感受到说的快乐。

三、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调整状态

1 创新课堂设计,吸引学生注意

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书本知识和已有经验,应主动探究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处理问题。如执教《天上的街市》,需要介绍作者郭沫若的相关知识。通常做法是先让学生搜集资料,然后再由学生照着讲。这次,我不让学生按照常规进行生平、成就、作品的介绍,而是进行了这样的创新设计:“请大家用第一人称讲故事的方式介绍郭沫若”“请大家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谈谈你对郭沫若的了解”“用一副对联来概括诗人的生平和成就”……同样是介绍作家作品知识,不一样的操作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全然不同的审美愉悦。

2 巧用幽默设疑,激活学生思维

常有调皮的学生戏谑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够的冬三月”“吃饱了食困,吃不饱饥困”。啼笑皆非之余,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在课堂教学中,插入一段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小笑话,或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事情,把学生们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回来。如在讲《绿色蝈蝈》这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猜一个谜语:“腿长胳膊短,眉毛盖住眼,有人不吱声,无人大声喊”。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另外,在课堂上巧妙设疑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我在学生找出了揭示作者的感情变化的语段后如此设疑:“请同学们根据作者的感情变化慢谈细想,体会作者为什么‘变’,并用简短的语言归纳全文思想感情的线索。”这样,学生思维的琴弦再次绷紧,学习情绪再次高涨。因此,巧妙设疑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

3 实施开放课堂,增强个性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要把学习局限在教室的四面墙壁里,不要机械地把事实和规则从教师的头脑里搬运到学生的头脑里。用形象的话来比喻:在教室的旁边,还应当有一块园地,让学生在那里从事智慧的、被某种思考所鼓舞着的劳动。这块田地可以是很小的,哪怕是装着泥土的一个小箱子也行。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同时看见、观察和动手。哪里能做到这三点,哪里就有生动的思考,使智慧得到锻炼。”

在学习沈复的《童趣》这篇课文时,我没有按照传统教法进行简单的疏通,而是采用了这样的办法:

(1)学生利用多种朗读方式,反复诵读课文,直至“其义自现”。

(2)安排三个课堂活动:①分角色表演:一个学生做场外解说,另一个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伴随解说的节奏,进行现场模拟和动作表演;②故事想象与扩编:针对原文情节加以想象,合理扩充,进行讲故事比赛;③把课文改编成评书、快板或者对口相声等形式,进行精彩的展示。经过三个充满挑战的开放性实践环节之后,学生对全篇内容已经了然于胸,文言词句不攻自破。

4 打造多样课堂,增加学习乐趣

专家指出,优美的音乐,动听的旋律能调整大脑功能,解除身体疲劳。于是我尝试着把音乐和歌声带进课堂,在学生学习劳累之余,听一段配乐朗诵,欣赏一段音乐。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我让学生听费翔的《故乡的云》;学习《愚公移山》,我就让学生唱江涛的《愚公移山》;学了朱自清的《背影》,我给他们播放刘和刚的《父亲》;学了《音乐巨人贝多芬》,我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学习《安塞腰鼓》时,我就把鼓声带进课堂。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萧邦和柴科夫斯基,欣赏了《梁祝》和《致爱丽丝》。实践证明,此举不失为调节学生情绪,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一剂良药。

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我通过录音绘画再造形象,在学生面前再现一幅美丽的中国山水画,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片,在学生面前展现罗布泊前后30年变化巨大的画面,使学生产生近乎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把音乐、美术等手段引入语文课堂,既让语文课变得精彩,又使学生能够发现美、欣赏美,最大限度地发掘出语文教材审美、启智、育人的功能,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适当拓展延伸,培养习惯

篇3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技术,它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之路。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增强了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实效性。而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思路的滞后、教学方法的陈旧,以及教学手段的单一,造成了文言文“教学难”和“学习难”的尴尬现状。将信息技术和文言文教学相整合,可以有效地突破桎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古老的文言焕发生机与魅力。

一、在文言文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习的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因而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的“兴趣”这根弦,尤为重要。多媒体网络环境,以其广阔的材料来源渠道,为生动的课堂教学气氛提供了保证。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文言文教学可以将丰富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引入语文课堂,使枯燥的文言文描述变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从而创设出色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教师可以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滕王阁的壮美景色,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学生的审美兴奋,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这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再如在学习《鸿门宴》前可播放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学清照《声声慢》一词前可先播放歌曲《月满西楼》,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古人的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动力。

二、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梳清条理,归纳知识点

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一般以篇章为单位,这就造成了文言字词具有多、散、乱的特点,学生如果缺乏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很容易迷失在浩瀚的文言海洋之中。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文本编辑”的多功能性,对文言基础知识进行精心的归纳编辑并加以展示,让学生清晰有条理地掌握文言知识点,如可以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按条理归纳出来,并用不同的颜色、字体加以区分强调,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会一目了然。

在上复习课时,教师除了可以将文言文的知识点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呈现,还可以让学生就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测试,甚至可以对多媒体的语音功能加以设置,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语音功能就会提示“恭喜你,回答正确”,回答错误时,语音功能则会提示“对不起,继续努力”,这样就不仅增大了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大大提升了复习课的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对文言字词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掌握枯燥的文言知识点,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做到的。

三、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引导学生实现大胆质疑、自主探究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有了问题才会思考,继而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观察、研究问题的能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平台,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它的语言简洁精练,但含义深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教授《论语》时,可以尝试着将课本上的译文去掉,用多媒体将原文投映出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一边自读一边思考它的内涵,然后再将原文和译文的对照展示在多媒体上,通过对比学生自然会产生相当多的疑问:有字词解读的困惑,有文言句式的不解,也有语录意图的揣摩……学生有了这些疑问,自然就萌生了解读的渴求,产生了解读的内在驱动力。接着,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将这些疑问集中,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多边谈论,深层探究,不断丰富对语录的解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借助信息技术这个绝佳的平台,就可以为学生大胆质疑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师生、生生的即时交流提供机会,让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火花定格成知识与能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

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文言文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的形式,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师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路人、探讨者、合作者,增强了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优化了教与学的质量。

四、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文言文传统教学中,有些课文教师单凭口述,学生常常停留于字词的理解上,机械地抄录教师所谓的中心思想,并不能真切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和作者借文字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感情。而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的信息获取渠道,结合网络素材更全面地理解作者和他的一切,从而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难点。

例如教授《赤壁赋》时,在扫清文字障碍、理清课文基本脉络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苏轼是个怎样的人”这样一个问题,但不必急着告诉他们答案。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教师可以充分有效地提供学生相关材料的网络地址或者某些论述,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找相关资料,课内外相结合,理解苏轼被贬前后的经历,理解课文展现出的苏轼情感的波澜,甚至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学生借由信息技术这一媒介,自己搜集分析材料,相互交流讨论,从而使知识更加巩固,进而真正体会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复杂的感情。教学的效果显示,学生所认识到东西要比我们教师看到的多得多,甚至深刻、新颖。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篇4

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影视资源指的是在教学上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价值,在语文课程设置、实施过程与评价反馈中可以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可被利用的与教学息息相关的、能够帮助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的所有影视作品。本文所阐述的影视资源是可应用于教学中的影视资源,区别于其在传媒领域中的含义。

一、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一)影视资源的直观性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影视是一门集文学、音乐、表演、舞蹈、美术于一体的现代综合艺术,是集画面和声音为一体的表现形式,比语言文字的表现更具直观性。中学生相对于成年人在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方面较为欠缺,影视资源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其中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拍摄和展现可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补充,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比如在学习《滕王阁序》这篇古文时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与滕王阁相关的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作品的播放,能够让学生对“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等意象有直观认识,感受到落霞与孤鹜、秋水与长天在同一个画面中亦动亦静,光影和色彩强烈对比的景象,从而对课文的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影视语言相比,文字语言的表达较为抽象,而影视语言将抽象的形象和思维具象化展现在声音和画面中,直接调动观看者的感官感受。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外貌的描绘,“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教师为学生播放影视相关影视片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影视中人物的妆容,了解什么是“罥烟眉”,通过演员神情的传达感受什么是“含情目”,另外让学生分析影视中的呈现与文本有什么异同,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互动和思考。

(二)影视资源为课堂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的使用使得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感和现实感,情感上容易受到感染,情境教学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运用影视资源创设情境是比较能够还原情境从而进行情境创设的,影视资源能够全面地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情境和背景,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并且接受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气氛更为活跃。比如在学习戏剧《雷雨》时,通常会让学生扮演戏剧中角色的情境设置方式使得学生更好地感受戏剧的魅力,理解戏剧所表达的深意,但由于学生对戏剧的掌握能力和表演能力有限,学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诠释角色。这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优质的《雷雨》话剧表演,并且让学生结合课文文本进行体味模仿,将影视资源、课文和学生模仿表演结合起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影视材料,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情境设置,影视提供的丰富的人物形象,具体典型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接受的效果要比纯粹的讲授要好得多。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只有教师讲述或者简单的图片播放等模式难免有些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融入课程学习,影视资源的使用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丰富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前的导入、课中教学、课尾运用、主题性的学习等各个环节可引用和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

(三)影视资源为解决教学难点提供辅助素材

影视资源不仅可运用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也可运用于各种课文体裁的教学,辅助各个文本体裁难点的教学。诗歌注重的是意境,意境的表现往往比较隐晦、复杂,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难以把握。比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现代诗时要求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若学生不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则很难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内容,这时可为学生提供与星空、宇宙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宇宙的奇幻从而激发想象。在小说教学中,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描写比较复杂,或者小说中所描绘的事物和场景与学生生活差距较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会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障碍。比如在学习《红楼梦》相关节选时,除了复杂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外,《红楼梦》描绘的服饰和摆件等也比较精致和复杂,很多闻所未闻,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相较于其他版本的影视作品是对小说文本还原度较高的影视作品。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则可为学生播放相关片段,让学生对复杂的文本描绘有一定了解,为学生的理解和想象提供参考。而散文和说明文的教学也可对影视资源进行利用,如对《昆明的雨》的学习,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与其他地方的雨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有一个更真切的感受,学习《太空一日》时则可为学生播放有关太空的视频。

二、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误区和弊端

(一)影视人物形象的固定容易导致文学形象固化

影视中的人物形象不同于文学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影视中的人物形象是由具体可观的画面,固定的人声设定和改编的故事情节等具体的因素实际呈现出来的,势必会形成固定的影视人物形象。在小说和戏剧教学中,若学生在未接触或者未深入了解小说文本之前观看影视作品,则很容易让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先入为主。比如86版《西游记》中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难免使得学生在阅读《西游记》原著时会联想到六小龄童所饰演的孙悟空的形象。影视人物形象固化的呈现则使原本抽象的,给人以想象空间的人物形象固化,使得学生对号入座,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带入文学作品中,使得学生眼中的文学人物形象固化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另外像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作品会被多次改编为电视剧或电影,比如《西游记》电视剧既有旧版又有新版等多个版本,电影改编也有《悟空传》《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等众多影视作品,这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老师选择不同的影视资源的情形,给学生留下不同的人物形象,有的学生脑海中是不同版本中的电视连续剧中的人物形象,有的则是不同版电影中的形象,若学生在未阅读文学文本或对文学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未有自己的把握前观看影视作品,则对文学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把握很容易受到影视人物固化形象的影响。

(二)影视的视听特征容易弱化文学的想象

影视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是用画面、声音或是用视听的语言方式来表现来传达信息的艺术形式,构成影视语言的各个要素,包括画面和声音是具体可观、可感的要素,影视语言的魅力在于视听符号给观众感官的直接刺激。比如电影《鸿门宴》场景布置、人物形象和配乐等直观地表现,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上试图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文学语言的魅力在于文字语言本身的魅力和给读者带来的想象,文本阅读结果是产生了具有读者个性想象的艺术,而影视视听语言具体传达的是典型的限制读者想象的艺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是被提倡深入理解文本,应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见解的,而这种能力依赖于学生自身具备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的,文本中所描绘的不能够具体可观的人物和背景等需要学生自己补充和想象。如对项羽和刘邦的人物形象,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但影视的直接呈现则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画面,而影视中的人物和情景一旦呈现在学生面前则变得单一,不易更改,容易导致学生对号入座,将影视中的描绘带入文学作品中,从而导致文学想象的弱化。影视视听语言的特征反而会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不利的。

(三)影视改编与原文本的差异性可能产生意义误读

影视改编,指的是影视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的改编。影视改编有三种经典改编理念,分别是“形神兼备再现原著精髓”“表达原著的哲理和主题内容”和“把原著仅仅当成是未经加工的素材”。从影视改编上来看,影视改编有侧重忠实于原著的改编,也有注重根据原著进行加工创作的,而运用于教学中的影视资源则适合选择忠实于原著的影视作品更有助于教学。但即使是忠实于原著的影视作品与原著也会有差异,比如1998年版的电视剧《水浒传》中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部分的改编,电视剧中李小二偷听被发现受到恐吓后不敢直接对林冲说,而只是暗示,但林冲似乎没有明白李小二的用意,还是心安理得地去接管了草料场,而小说中描写的是林冲明知道管营等有阴谋,但还是带着疑惑心存侥幸地去接管了草料场。电视剧和小说中对林冲这一部分的刻画是有差异的,电视剧中的这种差异若是呈现给学生则容易使学生误解为林冲是没有理解李小二的用意,则对小说中的意义和林冲的形象产生误读。另外原文本的载体是文字,这就决定了原文本语言的抽象性、概括性,而影视改编则表现为具象性、直观性,限制了读者发挥个性的空间。所以从改编本身和影视与原文本载体差异上来看,这种差异性则可能会使未把握原文本的学生受到影视改编的影响而对原文本的理解产生歧义,甚至是受到影视改编先入为主的影响产生意义误读。

三、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适用性原则,精心选择适用于教学的影视资源

如今影视作品繁多,大量影视资源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影视资源都可以为语文教学服务,所以应根据教学设计、学生的认知水平等进行精心选材,选取最适合于教学的影视资源,选择最典型的、最有意义的片段。另外影视资源的运用是为了适用于教学,所以对于像名著改编等类型的教材文本的教学则应选择比较忠实于原著的影视改编作品。影视资源对于教师来说是为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和解决教学难点等问题而使用的,而影视资源对观看者来说,是视听上的综合刺激,所以在影视资源的筛选上应选一些能引起学生观看兴趣的影视作品,以更好地达到教师使用影视资源的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情境和课堂环节设置中来。学生们对影视资源的内容感兴趣,再加上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真正发挥影视资源的作用。影视资源的时长较长,而课堂时间有限,影视资源的使用是为配合课堂教学而不是占用课堂时间,所以在选择影视资源时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典型的,最适用于教学的片段。影视资源与其他静态的课程资源相比是优秀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必须运用影视资源,所以应结合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使用影视资源,使用什么样的影视资源来配合教学。

(二)坚持适度性原则,合理安排影视资源使用时间

影视资源的使用是为配合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安排影视资源的使用时间,避免降低教学效率,浪费学生学习时间。首先应注意所选取的影视资源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所以切忌引用冗长、表现力不强的影视资源,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选取贴近教学实际的影视资源,选取合适时长的、典型的片段运用于课堂教学。影视资源在课堂中的使用是灵活的,可以运用于课堂导入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的环节,也可以运用于教学之中辅助教师完成教学重难点的解析等,但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若使用影视资源的频率过多则势必会占用课堂时间影响其他教学任务的实施,所以在使用影视资源过程中应注意影视资源的使用频率,应将影视资源的使用放在必要的环节。影视资源的时长往往较长,但有很多影视资源的艺术价值比较高,可为学生解读教材文本提供新的视角或者可供学生进行影视欣赏等,像这类可供赏析的影视资源不可能在课堂完整观看,教师可灵活对待,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必要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对影视资源进行赏析以提高自身审美、写作能力。

(三)处理好教材文本与影视资源的关系

影视资源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辅助教学,所以就教材文本与影视资源的关系而言,影视资源是教材文本的有益补充,是辅助教材文本进行知识传授的材料,教材文本应处于主导地位,影视资源只能处于辅助地位。另外影视资源之所以能够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是因为影视资源与教材文本有相通之处,教材中的文本与影视是一种叙事的艺术,即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所以影视可以对文本进行改编,影视可以对文本进行补充和描述。借助影视资源和教材文本的这种可以结合利用的相通之处,影视资源可以为教材文本的解析所应用,教师应把握教材文本与影视资源的相同点,根据相同之处选取适用于教学的影视资源,利用影视资源辅助对教材文本的解析。但影视资源与教材文本又是不同的,教材文本主要通过语言来叙述,而影视则是一种视听结合的叙述,即主要通过场景变换、视觉画面来展现,一切出现的画面和声音属于影视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区分教材文本的不同之处,以避免影视形象使得文学形象固化,影视视听弱化文学想象和影视改编使学生产生意义误读的情况。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让学生对教材文本中的文学形象和思想理念等与影视资源中的影视形象和理念进行对比,以更好地理解两种形式的不同之处。影视资源因其与文学文本的相通之处和影视资源自身独特的优势可为中学语文教学所应用,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辅助解决教学难点等作用。但影视形象的深入人心,影视的视听特征和影视改编也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存在的弊端。所以针对影视的优势和弊端,应正确处理影视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的矛盾,坚持适用性和适度性的原则,并且处理好教材文本与影视资源的关系,以教材文本为主,合理利用影视资源。

参考文献

篇5

例一: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2011年湖北高考题)

考生答案:孝文帝埋葬时是薄葬,因为俭朴使他得以安神闭目,可以当作美德效仿。

湖北卷的文言翻译题在赋分上是有规律的,如果这句翻译共3分,那么,整句的大意1分,另外的两个得分点各1分。在近几年中,考生漏译得分点的情况普遍存在。例一的得分点是“去”和“则”,考生漏译了 “去”。

二、错译得分点。

例二: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2012年湖北高考题)

考生答案:武帝每次见到王济,就以王湛来调教他。

这句话的翻译,“辄”和“调”是得分点,考生将“调”错译为“调教”,还有考生将“调”错译为“调查情况”“调到别的地方”“调任”“调头就走”“调养”“调理”“调节气氛”。在另两句翻译中错译“因”“叹”“具”的现象也很普遍。在2011年高考中,错译“衣”“封”“亡”“去”的考生也大有人在。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强化。

首先,强化采点能力。

一要看分,二要圈点。看分就是为了明确有几个得分点,圈点就是把需要翻译的重点实词圈出来,翻译时不遗漏。这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习惯,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养成这种习惯,进而形成一种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养成对译的习惯,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当然,也不可以走极端,过于拘泥,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信、达、雅,所以增、删、替、变也是必要的。

其次,强化迁移能力。

其实,我们对文言文的阅读储备是足够的,只是在应试时不能顺利迁移。或许对很多同学而言,根本没有迁移的意识。所以,我们在遇到难以翻译的词语时,可以问自己四个问题:1. 课本上有没有?2. 习题中有没有?3. 成语中有没有?4. 现代汉语中有没有?

例三: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2013年湖北高考题)

这道题4分,大意1分,另有三个得分点。圈出重要的实词“肃”“馔”“居止”。“肃”,联系“肃然起敬”这个词,我们可以推断它的含义。还可以联系2011年湖北卷的第9小题(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肃:恭敬),而“馔”则可联系课文“钟鼓馔玉不足贵”推断含义。“止”很常见,但这里结合上下文我们知道它不是那些常见的意思,而应该和“居”一起翻译为“居住的地方”。

第三,强化猜译能力。

武汉市教科院的冯常林老师在其《传承与超越:2013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评价》中说:“不熟悉的词语不要勉强直译,而要采用‘猜译’,推断词语的可能性,放入原文,看大意是否恰当。”这是经验之谈,文言翻译能力的高下就体现在这“猜译”上。猜不是胡猜,而是依托上下文,对文本进行解读。猜译的正确与否就是对文本解读的正确与否。

例四: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2013年湖北高考题)

这道题3分,“亿”“顾”“差”的翻译都有一定的难度,很多考生在这道题上交了白卷,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依托上下文猜译这三个词。而且涉及到这句翻译的语段并不长,也不难读懂。直译时,我们可以将“亿”不译,画成横线,然后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在横线处补上一个词。

读上文,可以明确语境:各位贵臣在皇帝(“上”)面前比试射箭(“校射”),一贵臣看(“顾”)廉希宪,拿出三支箭,似乎想把三支箭递给廉希宪。

读这段话,我们不禁要问:①贵臣为什么不直接把三支箭递给他,而要看着他,流露出“似欲”之情;②如果是你在这样的情景下,你会说什么。这样,我们马上就可以猜出“亿”是“怀疑、猜测、猜想”之类的意思。

同理,我们可以结合“诸贵假以劲弓”中的“假”和“劲”猜出“顾”和“差”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3分)

(2)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3分)

(3)凡事如是,难可逆见。(3分)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57-02

通过对高三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要复习好文言文阅读的知识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

1.了解考查内容

得了解文言文考点:(1)120个实词的含义;(2)18个虚词的词性及意义;(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词类活用;(4)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析综合。

2.掌握专项训练解题技巧

2.1 判定文言实词含义的六方法。

(1)语境推断法。词义是不确定的,但上下文的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2)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偶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3)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4)联想推断法。有些文言实词,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但是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文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5)成语对应法。现代汉语中的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便可推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6)代入检验法。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正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解释,反之即为错误解释。

2.2 掌握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四技巧。(1)语境推断。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2)标志识别。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若能记住课内学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则有助于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3)句位分析。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句末助词,表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4)对称分析。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2.3 文言翻译八方法。(1)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这里除了"予""左迁"之外,都可保留不译。(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象"。(3.)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此句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4)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这一句不但省略了主语,还省略了谓语,翻译时必须补出。(6)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先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序后再翻译。 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把状语调整到它们应在的位置上。(7)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就要使用拆分法。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语句中的"妻子"要使用拆分法,拆分成"妻子儿女"。(8)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使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例: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雾""星"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2.4 "筛选文中的信息"的答题三步骤(1)审清题干,排除干扰。题干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考查方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譬如题干中要求"选出直接描写××景色的一项",这提示我们只能选直接体现某景物景色的信息,而间接或侧面描写的信息就要排除在外。(2)回归原文,揣摩用意。选项所给的信息是否正确,只有回归到原文的语境中去揣摩,才能准确把握。这需要我们回归原文,揣摩用意。(3)比较遴选,去伪存真。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就必须对所给信息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依据试题指向去伪存真,从而得出答案。

2.5 分析综合"重对应"。答题时我们主要注重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主要是:①个别实词虚词故意译错;②人物事迹张冠李戴;③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④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⑤凭空添加,无中生有;⑥强加因果关系。

篇7

习作3 鹰起天云碎,虎啸风雷生。

这几篇习作,虽觉稚嫩,却也可人,谁人所作?这是笔者所在班级学生古诗文习作中的部分。高中生如何能达到这个水平?固非一日之力。当归功于坚持在古诗文教学中实施“激活创造性思维”。

这是一个经过验证,效果较好的试验,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其目标在于培养较高素质的学生。

根据现代建构理论,学生对语言的形成、意义、理论的获得,都是一种建构过程,学生在现代文学习中,通过组词、造句、作文尝试,完成对字、词、句、段、篇的重新建构,内化相关的意义和理论,从而达到现代语言学习的第一目的——使用。

我们是否可以类似地认为对古诗文的教学也应该仿效对现代文的教学一样,正视“使用”——“创作”在古诗文教学新知识建构中起到的作用?

楚人学屠龙之术,三年乃成,一生无用。屠龙之术高深则高深矣,但“一生无用”,复有谁问津?

在许多人看来,古诗文,屠龙之术耳。看电视,读《家庭》,手机短信,上网聊天,从不用那些之乎者也,而且再也无缘邂逅李清照或范仲淹,似乎真的一生无用。

现在常规的古诗文教学课堂有效目标都大同小异地设定为对字掌握词性、通假,对词掌握释译、存储,对段掌握析译、背诵,对“篇”掌握文学常识等。因为考试就考这些东西,苦记勤练之后,应付考试还是有效的。可是,这样设置课堂目标有四大弊病:

1.学生在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要学习手段的过程中,主要启动了较底层次的思维——机械思维,而没有进行较高层次的思维——创造思维,对知识的构建是初步的、肤浅的。

2.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机械记忆从来就难以激发人的兴趣,只有创造和发挥的欲望得到满足才能真正让人兴奋。

3.不利于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确立正确的认识。以为古诗文只是些古人的遗物,是古代文人、文字、文学的发展历史资料,只让现代人记忆、了解、知其存在即可的东西。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它是考点之一。

4.学生无法进行古诗文创作。对古诗文的应用仅止于拾人牙慧,引用三几名句而已。

为此,我们有必要、也有条件对古诗文教学进行一个试改。

我们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先进入第一层次:对字进行敲炼、对词进行累积、对句进行存储、对段进行背诵、对篇进行析译。然后进入第二层次:对字进行组词、对词进行造句、对句进行仿改。再进入第三层次:古诗文仿作、创作。这样设置才符合认识规律,使佛洛伊德认知流程:认知 存储 派生 创造重新认知能够完整无缺。唯如此,才能使学生高低层次思维活动得到协调和互动,使学习和兴趣在良性循环的过程中交互递进,从而完成对古诗文知识的形成、意义、理论的建构,达到较深层次的掌握,甚至达到灵活使用、自如创作的程度。

笔者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调整课堂目标,形成学、创互动

书法中的甲骨、钟鼎、秦篆、汉隶等书体,其工具性质已日渐隐没,但它在创造书法艺术和研究书法的传承、发展方面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没有一个书法家能不学古文字书法而能达到书法的上乘境界。古诗文也正是如此,其工具性已日益淡化,但其艺术价值、文学史料价值和人文性质将长存。唯有学好古诗文,才能正确、深刻地理解现代文,才能准确、美妙地创作现代文,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学者能不学古诗文而能积淀中国文学的深厚修养”,而且学古诗文是学好现代文的必由之路!

为此,使学生学好古诗文应该有放眼一生的远度,而不只是为了在考试中多赚三两分。故而古诗文教学总体指导性目标不妨定为:培养学生在古诗文领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形成与年级相应的文学素养。

在课堂中,适当安排学生较深层次地参与鉴赏和创作,先明字、词、句、段、篇之意,再进行仿句、仿段、仿篇尝试,或“明意”与“仿写”交互进行。课外进行创作训练。

例如:学《滕王阁序》,明意之后,就进行仿写训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先对划线句子进行仿写,再在课后仿写整段。

学生仿写结果不少:①并笔墨于小桌,学文理于课堂。②俨碗筷于小店,吃土鸡于大桌。③买蔬果于超市,煮饭菜于厨房。④集群贤于案牍,谈大道于晨夕。

笔者摘录部分在黑板点评,与同学们一同评改,这个环节最为热闹欢腾。大家各抒己见,各提方案,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拍案叫绝,时而互表钦佩,时而捉对掐脖,几乎所有人都创意高涨。

最终修改结果:①并笔墨于小桌,学文理于课堂。②俨碗箸于小肆,食土鸡于大桌。③买蔬果于超市,烹羹肴于厨房。④集经典于木案,会圣贤于草堂。

在仿写和创作的过程中,“炼字”成为最关键的一环。字是成文最基本的元素,遣词用字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学功底和个性。在高中古诗文教学里,“炼字”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与课堂相关的作业中安排学生仿写句段或独立创作,构成课文理解与创造使用的互动态势。

二、畅顺阅读渠道,重视课外积累

课外阅读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作能力。每晚晚读前在黑板抄上一首古诗、一幅楹联、一个名句、一段美文,如“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等等,让学生阅读、鉴赏、品味。对个别内容,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简要的评析、“炼字”训练或仿写训练。如此坚持不懈,对学生的积累和能力都有很大的裨益。

三、注重兴趣培养,提高学生自我完善的愿望

(一)举行古诗文的朗诵活动

模仿古人吟哦之态,进入作者意境,品味作者情文。例如讲《滕王阁序》时,请学生分组派代表分别朗诵文段,到“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时,一位同学卷了本书,在讲台上顾盼行吟,目光遐远,如儒雅高士,于崇山上路,峨冠博带,临风骋怀,持卷舒袖,指点山川,为这段文字作了十分精确的演绎。

(二)以鉴赏激发兴趣

将学生的仿写和创作训练提高到鉴赏的高度进行评析。如前面的习作2,是布置学生在《六国论》的课后仿写第一、二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一份作业。

该学生原仿写为:“考试失利,非食不饱、睡不香,弊在贪玩。贪玩则不学,失利之道也。”

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这份作业,不少学生提出意见,如:1.食、睡与考试关系不够必然,不如改为:“书不有、体不舒”。众人又提出“书不有、体不舒”用字欠当,最后定为“书不备、体不健”。2.“贪玩”无古诗文味,不如改为“疏懒”之类。3.“不学”与原文的“力亏”不对仗,故改为“学疏”,回看全段发觉“疏”字用了两次,不妙,考虑到将“不学”改用“学疏”很有味道,遂回过头来将“疏懒”改掉,终于定为“恶劳”。

又比如习作3,是一次对联练习,给出上联“鹰起天云碎”。征得下联不少,如“蜂鸣花蕊香”、“雪尽马蹄轻”、“车动烟尘飞”等等。其中一份作业是“龙降风雨跟”,在课堂一同鉴赏时,有同学认为“龙腾”胜于“龙降”,但“腾”与“起”近义,遭否定。有同学觉得鹰是真实的,而龙是神话的,不如改“龙降”为“虎啸”,接着大家想到虎吼声若沉雷,山鸣谷应,故再将“风雨”改为“风雷”,“跟”改为“生”。

这样的“炼字”训练,同学们兴趣盎然,极大地提高了自我完善的欲望,深深地投入到字、词、句的建构中,效果相当得好。

四、以激励增强自学原动力

(一)在适当时机与同学们谈论古人的故事,如解晋、纪晓岚等的对联趣事,李白、杜牧、坡等的赋诗逸事,拉近与古人的距离,展示古诗文的魅力,制造同学们的偶像效应。

(二)对好作品、好作者给予夸张的肯定和适当的奖励,不断以成就感诱发同学们的上进动力,比如在课堂上“奇文共赏”,在手抄报选录,推荐到校园报发表等等。

(三)指出学习古诗文对创作现代文的功效。比如有位同学写《珍惜青春》的演讲稿,其中有一段:同学们啊!别让内心的“本拉格寒流”侵扰我们的意志——使本应美丽富饶的海滨风化成沙漠,……天可补,山可移,海可填,但青春之既逝,不可重来,岁月虚度了,天下间哪里有后悔的良药?其他同学听了他的试讲,帮他进行了改良,上面这段将“风化成沙漠”改为“风化成干燥贫瘠的沙漠”,“青春之既逝……良药”改为“青春之既逝,不可重来,岁月之既往,不可复追,天下间又哪里有治疗后悔的良药?”修改之后,演讲起来句式整齐、气韵生动,化普通为神奇。

古诗文,中国文学中的宝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如果我们以亲切的心态走进它,它就会向我们展示它的博大、精深、价值、魅力。学而时习之,学以致用之,爱上古诗文,则学好古诗文非唯梦矣。

参考文献:

[1]潘涌,哲思言.语文教育研究动态综述[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06).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袁行沛.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8

(1)借鉴表现手法

文章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欲扬先抑、夹叙夹议、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直抒胸臆等。这些表现手法在文章中常是综合运用的。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既运用了欲扬先抑法,课文前半部分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又运用了卒章显志法,最后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运用象征手法,写海燕搏风击浪,高傲地飞翔,其实是在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周敦颐的《爱莲说》则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菊之隐逸、牡丹之富贵,与莲之淡雅形成对比,衬托出莲花纯洁高尚的君子之风。这样的优秀之作,只要我们善于借鉴,定会受益匪浅。《2007年金华市学业考试满分作文集》中的第2篇,考生就借鉴了虚实结合、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在一个精美的开头之后,作者写道:“深夜苦读,有时爸爸轻轻地走进来,在我桌上放上一杯热茶,然后悄然无息地离去,我双手捧住茶杯……”这是实写;“热气缓缓上升,恍惚中我看到了从前……”这是虚写;进而追忆我小时候拉着哥哥疯跑,哥哥为我用双手遮挡玻璃划破手掌的事,这是叙述,下文写道:“哥哥手中的血流淌在我心上,我第一次知道,在别人的羽翼下安全成长,是我莫大的幸福。”这是议论。良好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为得满分打下了基础。

(2)仿照结构模式

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为我所用,为创新打下基础。我们读一读近年来的中考、高考优秀作文,就会发现有不少是仿写之作。借用一种自己最感兴趣的范文模式,考场作文可以一挥而就。2001年四川一考生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是模仿《杂文选刊》中《患者无良知的就诊报告》,因结构新颖、思想深刻而获得阅卷者的青睐;2002年浙江一考生的满分作文《他们都选择了明月》,选例经典,巧用对比,分析到位,语言老到而富有哲理,题目形象而富有诗意,也是借鉴了台湾林清玄的哲理散文《送他一轮明月》。《2007年金华市中考满分作文集》第16篇,构思独到,开篇题记就点明幸福的无价,接着写一个精美的开头,主体部分用三个小标题诠释了生活中相伴无形的点滴幸福,最后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结尾,这种结构模式许多优秀作文选 里都有,而此考生能娴熟运用,成为考场制胜法宝之一。

(3)借鉴题材

我们大家都知道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写得十分出色,可这一题材是借鉴别人的。《西厢记》所写的崔张爱情本是个传统题材,最早见于唐元稹的传奇《莺莺传》,该传奇是一个男子负心,给妇女带来的悲剧。后来董解元对这个故事进行改编,写成了《西厢记诸宫调》,彻底改变了小说的主题,赋予小说追求婚姻自主、挣脱礼教束缚的崭新意义。王实甫除了把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叙事体改成戏剧之外,还对故事本身作了不少改造。可见,借鉴也是创作的需要。

中学生写作虽然不同于作家创作,但写作题材的借鉴也经常会遇到,尤其是沿用文史方面的材料更多。如2004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关羽之恨》,就成功地借鉴了《三国演义》中“关羽失荆州”这一题材,紧扣话题,故事新编,写出了新意。又如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孔雀东南飞》,作者对焦刘题材巧加改编,将背景放在“西部大开发”的层面上,写出了既紧扣话题,又有新意的佳作。又如《2007年金华市学业考试满分作文集》第17篇,作者写幸福,不是从一般的生活角度入手,而是从精神境界的高度来诠释幸福的真谛。作者撷取陶渊明、刘禹锡、李清照、岳飞、秦观这些历史长河中的耀眼浪花,从他们身上品味幸福的内涵,读之令人荡气回肠。而这些名人的题材(包括事例、诗文)可从教材、报刊、杂志、作文选、网络中得到借鉴、参考,也可见平时就要善于积累好的题材,背诵如流,烂熟于心,考场上胸有成竹,写作时紧扣题目,快速成文,岂不妙哉。

(4)借鉴语言

中考作文要求“有文采”。“有文采”或是词语生动,或是句式灵活,或是运用修辞手法,或是文字有意蕴,或是哲理生辉等等。文采多指内涵的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它以自然流露为上,返璞归真为上。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语言对于整篇文章的重要性。如何使语言出彩,亮点纷呈,以下技法可以一用:

①借鉴仿写古诗名句。古诗词名句是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风格各异:有的典雅,有的质朴,有的绚丽,有的清闲,只要我们多读多记,就会随古人的思想起舞,乘着古诗名句的翅膀,让作文语言文采飞扬,让文章诗意盎然。看满分作文《幸福是什么》一段: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这些句子不仅诠释了幸福的含义,还展示了考生阅读的广度,巧妙借鉴仿写古诗名句,使文章充满诗意和文采,具有经典美,从而体现出作者的文学修养和功底。

②运用排比造势法。用排比说理,构成排比句或排比段,可增强语势,层层递进,贯通文气,如海浪滔滔,一浪接一浪,呼啸奔腾,令观者心潮澎湃;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看优秀作文《美好的心灵》一段:“老师的人格又是如此的高尚。是农夫,却把种子播在心上,用血液浇灌它成长;是沃土,却不长一株杂草,让花的根在躯体上滋蔓;是蜡烛,却在讲台前燃烧自己,用自己的鲜血之火来照亮别人……”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对老师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赞美和讴歌,气势非凡。

篇9

为了“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高考考试大纲还指定了背诵篇目。面对指定背诵的古诗文,一些学生常常望“文”兴叹,垂头丧气,提不起精神,鼓不起信心。这其实是对背诵的一种恐惧心理,一些老师对此常爱莫能助。

心理学认为:“一个有着长远而适当动机的人,就能积极、主动、持久地去从事某种有意义的活动,不怕困难,排除干扰以求达到目标。”可见,要“实现目标”,关键是要“有着长远而适当动机”。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激发学生动机,消除学生的背诵恐惧心理,树立学生信心,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努力尝试,效果良好,现我谈谈做法。

一、赞中国古代诗文的优秀

教育学告诉我们:“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其中包括审美需要。”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就要发掘古诗文的审美因素,揭示古诗文的审美价值。维斯康特・约翰・莫里说:“自己感觉兴趣,是引起别人兴趣的首要条件。”因此,在教高中语文必修、选修课本里要求背诵的篇目时,我总是尽量引导学生鉴赏该诗文的美,并极力表现出对它的喜爱与赞赏。如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曾引导学生欣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高屋建瓴、气势沉雄,“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年轻有为和潇洒的儒雅英姿。还热情洋溢地赞颂该词在中国词坛上作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的崇高地位,并声情并茂地高声朗诵。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背诵欲望。只要学生的欲望越强烈,他们就越爱背,就越容易背诵。

二、谈学生背古诗文的好处

我常告诉学生,多背古诗文,在背诵并积累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还会增强语言运用能力。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背诵古诗文可以令谈吐焕彩,使文章生辉,在课堂教学中,在课间的交谈中,我总是尽量不失时机地引用古诗文的名句自然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既使得学生很羡慕,又使得他们产生“认知不协调”的心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都力求认知的协调一致,可事实上人们常处于认知不协调状态。学生的这种要努力消除不协调,力求达到平衡的心理状态就为背诵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如我常在引用一些《诗经》里的诗句之后,告诉学生均来源于《诗经》时,就有不少学生表示也要把《诗经》背下来,有个学生还制订了一天背一首的计划。当学生们在作文中正确引用了《诗经》里的诗句后,我就及时给予赞赏。这样,学生们体会到了背《诗经》的妙处,背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三、论学生背古诗文的优势

不少学生常悲叹自己没有好的记忆力,哪怕背过了不久又忘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天生就“健忘”,这种心理对于背诵古诗文是极为不利的,正如舒卓所说:“缺乏一种自信的精神,这往往导致一些本来是萌芽了的天才走向自我扼杀。”为了消除学生的“我不行,我背了就是记不住”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开发背诵的潜力。我常给学生介绍相关的心理学、生理学知识,如个体发展心理学、“脑功能定位理论”、人脑“超剩余性”的假说、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等,为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正处于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拥有背诵大量古诗文的巨大潜力,要遵循心理上的记忆规律,积极背诵古诗文,效果很好。如《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两千五百字,很难背诵。部分学生雄心勃勃,相信发挥自己的记忆能力,能把《离骚》原文背下来,并正努力。海伦・凯勒说得好:“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四、给学生背古诗文的示范

高中生的好胜心理很强,他们不仅要与同学竞争,而且敢于跟老师比。对于一些又长又难背的古诗文,他们很容易产生矛盾心理,既望而生畏又不愿放弃。针对这种心理,我在教《孔雀东南飞》《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等“鸿篇巨制”的课文时,往往自己先一遍一字不错地背诵表演,并告诉学生:“有志者事竟成。”这样,既能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又能鼓舞他们的背诵信心,自然就能促使他们背诵成功。正如爱默生所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奥斯勒曾说:“在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通过赞中国古代诗文的优秀,谈学生背古诗文的好处,论学生背古诗文的优势,给学生背古诗文的示范等方面的努力,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背诵的信心。背诵的课堂不再是“死水微澜”,而是响起了“涛声阵阵”。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2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如今,是否真正达到了这一目标呢?从学生毕业会考成绩和高考成绩来看,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不尽如人意,这与语文老师的教学思想及教法是有密切关系。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语文教学史上的祖训“文以载道”出发去探析其历史成因 ,我们也可以从语文高考现状感受教学上以“言”代“文”的现实无奈,我们还可以从文言文阅读在认知领域的诸多困难强调扫清文字障碍的客观必要,但不论什么原因也无法为激起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脱,无法弥补由此而偏离的文言文教学也是“培养语感”这个语文教学大目标的遗憾。

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在语言的习得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言语理解、言语生成综合全面的直觉的言语能力。它的形成和结果以及运用的过程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并不排斥“意识”活动,而是指它的过程和结果难以用语言表述。也就是说,语感是一种不假思索、迅速准确、自然而然地直觉把握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的能力。针对现行文言文教学的弊端,我们正尝试文言文语感教学。简而言之,文言文语感就是一种迅速领悟文言文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文言文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

因此,我以为,文言文教学不能忽视字词的积累,但文言文教学又不能只囿于字词的积累,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情感韵律和深刻意蕴。这种体味,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得出工具书上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训练学生的一种思维品质。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也即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可以说,加强文言文语感教学,是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提高古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古文语感呢?

一、反复诵读,语感之触发

诵读实质上就是把这种语体变为自己的语言习惯。通过“诵读”,语言材料的音质感和音量感、对语流中意义组块的整体感应能力和层次分隔的感悟能力、填补语言空白的敏悟性、捕捉语言主旨的能力、迅速伴随评价的意识等感悟能力等,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这样,学生可以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素材,最后将正篇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部分。其实古人就十分重视“读”,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文言语感。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要继承这个优良的传统,并且要把它发扬光大。我们不仅要“熟读”,还要“美读”、“烂读”;而且不仅学生要这样做,教师也应这样做。

比如在《滕王阁序》时,教师先范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都能凝神静听、心无旁骛。但此时学生感受到的美感是朦胧的――确切地说是心知其美而口不能言,可称为“美感的萌动”,有待发展和提高。教师千万不可忽视了这种“萌动”,进而以串讲的方式用枯燥乏味的文白对译和烦琐的语法分析把它扼杀在摇篮中。我们要把审美气氛保持到底,充分运用朗读这个手段,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并恰当地予以点拨,使学生既时时感到自己处在文章境界之中,又能跳出来从审美的角度观察这个能使自己陶醉其中的境界。在这之中疏通文义的方式应有别于平时,应重在意会,并善于将语句的诠释跟鉴赏结合起来。而“烂读”更是加速语料内化的好方法。

旧时私塾先生,总是手执戒尺,强令学生一味“读、读、读”。这做法虽然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死板枯燥,却强调了对语言的感悟,重点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一旦学生自行悟透书中的道理,便会终生难忘。朱自清先生在《论语文教育》一书中曾说:“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近年来,笔者越来越感受到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捷径。

二、比较品味,语感之积淀

语文教学不仅内容常常除旧布新,理念更是千变万化,有时难免让人感到惶惑茫然,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的教学要抓语感的培养,而良好的语感的培养最主要的途径是对语言材料的不断感知,不断实践和不断积累。语感就是在长期的读写中,学生对语言不断进行比较、体味、欣赏、积累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比如品味文言词语,学习《项脊轩志》中“(大母)顷之,持一象笏至……”,如果从学习文言文知识的角度,教师会重点讲“顷之”/象笏”的词义,然而,从品味语言的角度,则应重点品评 “顷之”的韵味。试想以大母如此高年,可能还是小脚,这么快(下转第24页)(上接第20页)就拿来了“象笏”,可见“象笏”是大母时时念及的,它在大母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寄托着大母对家道中兴的希望和对“我”成功名的期盼,所以大母才能“顷之,持一象笏至”。这样品味,就能人情入理,深入到语言的内部,学生的所得才是深层次的。

三、圈点辨析,语感之提升

语感虽然是在言语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感性认识,要想使语感理性更强,有更高的品质,就应当在老师指导下对语言形象进行理性分析。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应该上的有语文味,要上的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这样才能培养纯正的文言文美感。

对文言文进行圈点辨析,辨析对象应该包括语言知识的各个方面,一方面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词语,句法等;另一方面,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意象、意境。

另外,当学生对文章的某些地方有自己的看法时,就在这些文字的旁边或者下边用圈点的办法标出,然后在空白处用简短精炼的文字加以评论;当遇到生字难字、历史典故、人物风情等有所说明时,就用简短的文字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来。任何老师都不能直接传导“能力”,必须由学生自己转化,所以,教师要引导并督促学生通过评点批注这一实践活动将自己阅读获得的信息内化并用语言表现出来。另外,鼓励学生写语感随笔,让学生从口头品味语言向书面品味语言延伸,从课内学习语言向课外学习语言延伸。

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教师还必须创设文言运用的情境。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要求太高了些,殊不知,取法乎上,才得乎其中。只有营造文言文交际的氛围,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上口与耳才好。”对文意的概括、问题的回答要尽量用文言句式或原文来完成。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总之,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语文素质中是至关重要的。语感乃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包含着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语感是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级语言习惯,它的获得要靠学生自己长期的语文实践。古人所津津乐道的“涵咀”、“好书不厌百回读,其中滋味子自知”、“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等读书心得,着重描述的就是这种语感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认识主体对言语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

参考文献:

[1]申晓龙.语文的阐释[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