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音乐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8-08 20:17: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本土音乐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

篇1

目前,各个国家都在努力通过多种渠道来保护、传承和挖掘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而多元化音乐教育就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笔者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出音乐教育中灌输本土音乐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以供参考。

一、更新音乐教育理念是前提

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和通化音乐教育理念是相对而生的,重视民族属性和民族文化内涵是多元化音乐教学理念的重要内涵。所以,中学音乐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包含主流音乐文化,另一方面则要体现非主流音乐文化的特征和内容,使得音乐教学评价体系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多元音乐文化理念既要求学生理解和尊重异域音乐文化,又要求学生善于挖掘本民族的艺术宝藏,体会到本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使学生能够在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做到和而不同、平等交流。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纠正了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教育的理念,这一理念将民族音乐教育和世界音乐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我国音乐教育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音方逃的重要方法和规章。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分级管理模式,地方和学校在教授国家课程之后,还可以自主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结合当地人文地理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政策是解决音乐教育全球化和本土化矛盾的关键,为普通中学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二、构建本土音乐课程体系是重点

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受到欧洲音乐教育课程基础和课程理论的深远影响,尚没有从课程论的角度去思考本土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因此本土音乐文化知识价值体系没有得到充分展现的机会。笔者认为匈牙利的音乐教育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在儿童早期歌唱启蒙的教育过程中,应该以母语歌曲为主,在学生入学接受教育之后更要加大民间音乐教育的比例,倡导学校将音乐教育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以民族音乐为核心的多声部视唱练习,增强音乐美感教育。从我国民间音乐来看,多声部歌曲比比皆是,但是珍贵的民间音乐资源还没有和音乐教育充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得不说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损失。

在构建本土音乐课程体系的时候,学校要处理好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第一,要注重艺术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位置。本土音乐课程教育目标应该细化为学校的艺术课程总目标,并使之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一致和协调。第二,课时要达到合理、周密的要求。教育家怀海特认为,教育真正的顺序在于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和需求所需的顺序。某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位置决定了其课时的周密性和合理性。以普通中学为例,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学科课程和艺术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讲授课程和自修课程。在本土音乐课程结构的构建过程中,既要表现出本土音乐课程在整体艺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又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本土音乐课程各方面的衔接,对课时的比例进行有效衔接,有效避免课程要素之间脱节或者重复的现象。

三、开设具有地域特点的本土音乐文化课程是关键

学校可以通过方言、媒体、教材、表演和欣赏的方式将本土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优美的民间音乐之中加深对自身所在地区民族和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在提升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和民族音乐。

在中学阶段,学校可以为学生介绍地方音乐特色和地方音乐背景知识,一方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另一方面让学生接受本地音乐文化的熏陶。比如,在昆山地区,教师就可以开设昆剧欣赏课程,让学生接触到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名剧选段;如苏州评弹,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评弹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快板和唱腔让学生感受到苏州评弹优美的唱词和典雅的表现形式。

四、编写多元化和综合性教材是基础

音乐教材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载体。国家统编的音乐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大纲要求、教学标准编制的,具有统一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点,很难体现出各个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以及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在满足现代教育要求、社会发展需求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各个地区应该在使用材的基础上编写一套反映本地区民族特色的本土教材,并在编写的过程中注重教材的延续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使得教材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并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歌曲充分地反映在教材之中。

篇2

自从20 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音乐学院从过去的不到10 家发展到目前有各类音乐学院名称的学院三、四百家。音乐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起色和发展。像谭盾、郎朗、宋祖英等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音乐艺术家的身影也逐渐增多。出国留学深造音乐,以及与各种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也都十分频繁。音乐基础教育也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青少年业余音乐文化生活的热情也在空前高涨。

然而,像我们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文明和历史的伟大国家,却没有自己的核心音乐教育理论,不能说不是遗憾的、或者说是悲剧性的。换句话说,中国没有自己原创的、独立的音乐教育理论是既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又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仅是指中国民间音乐教育及其理论,而应是指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格和民族音乐智慧的音乐教育之理性主张与系统思想。

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即中国全部音乐教育智慧的系统集成。因此,决定当下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能否有效快速生长的关键,是看能否探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思想。探究中国性格的音乐教育理论,是目前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学术的重要任务,是中国音乐教育持续生长的保障。那么,如何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呢?

一、要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思想。

如果缺失探究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意识和观念,必将影响人们主动探究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行为。只有当有了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的引领,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构建起中国音乐教育的系列学理。

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应该以“生活世界”为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生活形式和生活世界,而“体系音乐学”也要放到工业化和理性化时期的生活世界来评价,正如胡塞尔讲科学世界也要放到生活世界来评价是一个道理。今天,人类已经处于后工业社会生活以及生态文明的生活世界,我们需要重新评价工业文明时代音乐生活世界的有效性和有限性,以及重新建构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时期的音乐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体系。

二、充分认知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

如果想要真正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的理论,当然是千万不可忽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形象的象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音乐总是会呈现出具有这个民族和国家特色的音乐文化印记和共同特征。中国音乐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产品。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是随着中国人民求生存求幸福历史演进发展的结果,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说,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表征,也是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形成与实践的基础。所以,在谋求中国当下与未来音乐教育和新生长点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中华民族的音乐智慧和已有成果。这样才能避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无根行为出现。

转贴于

三、全方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多元文化价值的时期,谋求中国音乐教育理论,还应该有广博的视野和心胸。也就是说,要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类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形式和内涵,比较和吸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财富,为我所用地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完善形成。我们强调探究建构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是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是要在保护与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前提下,在多元开放的文化视野下形成本土音乐文化特色、形成本土音乐教育理论,这样的理论才是兼容博大的,才是更具生命力与指导意义的。

四、构建和完善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

探究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目的,是要完善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系统。因此,在研究构建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花大力气探索和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和模式,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的有效生长。

把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发挥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化引导作用。本土音乐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生产劳动经验、情感变化和审美价值,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烈的示范教育作用,引导着人们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风俗习惯和正确的审美趣味。

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环节具有很强的现实利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本土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被重新认识,呈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高校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在本土的音乐文化中思想得到提高,审美得到健全,传统的道德观念得到巩固和强化。

总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就是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认知和突出音乐教育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特色,突出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这是我国现在与未来音乐教育生长的系列关键要素点。发现和找准中国音乐教育在当下和未来的核心生长点,是促成完善建设具有中国学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迎接未来音乐教育更大发展的必由之策。

参考文献:

篇3

自从20 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音乐学院从过去的不到10 家发展到目前有各类音乐学院名称的学院三、四百家。音乐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起色和发展。像谭盾、郎朗、宋祖英等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音乐艺术家的身影也逐渐增多。出国留学深造音乐,以及与各种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也都十分频繁。音乐基础教育也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音乐教育教学改革。青少年业余音乐文化生活的热情也在空前高涨。

然而,像我们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文明和历史的伟大国家,却没有自己的核心音乐教育理论,不能说不是遗憾的、或者说是悲剧性的。换句话说,中国没有自己原创的、独立的音乐教育理论是既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又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仅是指中国民间音乐教育及其理论,而应是指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格和民族音乐智慧的音乐教育之理性主张与系统思想。

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即中国全部音乐教育智慧的系统集成。因此,决定当下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能否有效快速生长的关键,是看能否探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思想。探究中国性格的音乐教育理论,是目前与未来中国音乐教育学术的重要任务,是中国音乐教育持续生长的保障。那么,如何在多元化的背景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呢?

一、要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思想。

如果缺失探究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的意识和观念,必将影响人们主动探究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行为。只有当有了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的引领,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构建起中国音乐教育的系列学理。

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应该以“生活世界”为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中国各地域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生活形式和生活世界,而“体系音乐学”也要放到工业化和理性化时期的生活世界来评价,正如胡塞尔讲科学世界也要放到生活世界来评价是一个道理。今天,人类已经处于后工业社会生活以及生态文明的生活世界,我们需要重新评价工业文明时代音乐生活世界的有效性和有限性,以及重新建构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时期的音乐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体系。

二、充分认知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

如果想要真正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的理论,当然是千万不可忽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是一个国家形象的象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音乐总是会呈现出具有这个民族和国家特色的音乐文化印记和共同特征。中国音乐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产品。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是随着中国人民求生存求幸福历史演进发展的结果,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说,中国本土音乐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表征,也是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形成与实践的基础。所以,在谋求中国当下与未来音乐教育和新生长点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中华民族的音乐智慧和已有成果。这样才能避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无根行为出现。

三、全方位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多元文化价值的时期,谋求中国音乐教育理论,还应该有广博的视野和心胸。也就是说,要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类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形式和内涵,比较和吸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财富,为我所用地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的完善形成。我们强调探究建构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理论,不是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是要在保护与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前提下,在多元开放的文化视野下形成本土音乐文化特色、形成本土音乐教育理论,这样的理论才是兼容博大的,才是更具生命力与指导意义的。

四、构建和完善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

探究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目的,是要完善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系统。因此,在研究构建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花大力气探索和构建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和模式,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中国音乐教育的有效生长。

把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发挥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化引导作用。本土音乐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生产劳动经验、情感变化和审美价值,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烈的示范教育作用,引导着人们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风俗习惯和正确的审美趣味。

本土音乐文化引入实践环节具有很强的现实利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本土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被重新认识,呈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高校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在本土的音乐文化中思想得到提高,审美得到健全,传统的道德观念得到巩固和强化。

总之,挖掘和建设中国本土化音乐教育理论,就是确立中国音乐教育学派思想,认知和突出音乐教育的本土音乐文化的特色,突出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这是我国现在与未来音乐教育生长的系列关键要素点。发现和找准中国音乐教育在当下和未来的核心生长点,是促成完善建设具有中国学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迎接未来音乐教育更大发展的必由之策。

参考文献:

篇4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的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师开设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是培养师范生艺术素养,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 

地方乡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该民族人民特有的精神面貌及心理素养,同时也非常鲜明地展示了地方风土人情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民族特征。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与高师公共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对提高师范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将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 

一、 广西崇左民族地区高师公共音乐教育现状 

崇左市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居住着壮、汉、瑶、苗、回、侗、水、京等民族。为了了解本地高师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笔者走访了广西崇左市高师院校,采用了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对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的一般情况(艺术师资、课程设置、课外艺术活动、设施与设备)、选修过音乐课程学生的音乐素质现状、对现有音乐选修课程的满意度和对家乡本土音乐的认识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高师学生,共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卷187份,回收率为93.5%。 

(一) 学生音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在“你认为有必要选修音乐课吗?”调查中,有90%学生认为有必要,7%认为可有可无,3%认为没有必要。“你选修音乐课的目的是什么?”认为提高艺术修养的占88%,减少学习压力占8%,拿学分占4%。以上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在高师开展公共音乐教育很有必要,不仅有利于今后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开发潜能,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健全人格形成。 

(二) 课时、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 

虽然学生对开设公共音乐教育教学抱有积极的期待和极大的热情,但现实中各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状况却是与学生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调查结果显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高师在公共音乐课程的选修课设置不合理,课时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由于音乐公共课主要的内容是音乐欣赏,尽管教材的内容很丰富,但民族地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音乐基础教育不够完善,音乐水平普遍偏低,所以音乐欣赏中的一些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偏难。其次,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音乐公共课教学的需要,在高师公共课程中要在特色模块建立鲜活的教学模式。再次,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往往会追求流行与时尚,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 

(三) 高校音乐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本土音乐教材 

在“你对现在使用的教材是否满意?”的调查中,认为满意占48%,一般30%,不满意占22%。“喜欢音乐课的内容是什么?”音乐欣赏占60%,视唱练耳占25%,基础乐理占15%。“家乡本土音乐能否进入音乐课堂?”可以占85%,无所谓占10%,不可以占5%。以上结果显示:学生对现有的公共音乐课抱有很高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基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不只是希望音乐课是单纯的欣赏课和理论授课,他们更希望接触到音乐的各种形式,希望音乐课以更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出现在课堂和校园活动中。特别是本土音乐版块中既要有专题讲授,也要有本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参与、研讨,最大化地活跃课堂,同时让同学们能深刻感受本土音乐文化的魅力。 

(四) 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渗透不足 

在问卷调查中,“你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是什么?”流行音乐占35%,中国民族音乐占42%,家乡本土音乐占8%,欧洲古典音乐占15%。“你了解哪些广西的本土音乐?”了解壮族“三月三歌圩”占48%,“壮族山歌”占16%,“京族独弦琴”占10%,“龙州天琴”占36%,“什么都不了解”的占14%。调查显示,由于学校对音乐基础教育的普及不够,学生爱好转向流行音乐、电子音乐,喜爱度超过了中国传统音乐,甚至很多学生对家乡本土音乐一无所知,以学校所在的广西崇左作为发源地的“天琴文化”,只有36%的同学知道,这就给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高师缺乏传承基地和本土音乐课程设置,因而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与传统音乐文化严重脱节。 

二、 广西崇左优秀的本土音乐资源 

(一) 天琴文化 

天琴是流传在左江流域壮族民间的一种宗教活动伴奏乐器,是壮族人民神圣的吉祥物,壮家世代的传家宝。古老神奇的金龙峒是天琴文化的发祥地。天琴,纯属手工制作,依凭自己独特的结构及弹奏方法,弹奏出天籁之音,蕴含着宗教信仰,极富有古壮民族的文化韵味。挖掘古壮天琴文化及传承推广天琴音乐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龙州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三大乐器之一,壮话称为“鼎叮”,用葫芦制作,由琴筒、琴杆、琴轴、琴弦、琴马等部件组成,音域宽,音色清亮、圆润、甜美悦耳。天琴的表演形式为边弹边唱边打脚铃,具有独特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可用于独奏、合奏或歌舞伴奏,具有节奏鲜明、轻盈跳跃的特点。演唱上运用龙州方言进行歌唱,音乐上具有清新、幽雅等特点。作为骆越文化在曲艺方面的重要代表之一,天琴具有独特的骆越文化传统见证价值。在龙州境内,每逢重大民族节日,必定有天琴弹唱表演节目。2007年,龙州天琴艺术被列入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与发展天琴艺术注入更多的动力。 

(二) 壮族歌圩 

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用唱歌来表达情感、表现生活的传统。壮族聚居村寨,到处都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面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壮族多声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一百多种,在广西境内壮族多声部山歌遍及6个地区30多个县,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最广泛。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壮族人爱唱歌,不仅平时唱,家里唱,而且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或“歌节”。壮族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是表达壮族人民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壮族民间歌曲按体裁划分,主要有山歌、小调、风俗歌曲、摇篮曲,而流行最广泛的是山歌。 

(三) 短衣壮的送客歌,敬酒歌,催眠谣等 

崇左市大新县板价屯是民俗风情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个村屯,作为壮族的一个分支,板价人的穿着打扮和风俗与周边壮族聚居的村屯有很大不同。板价女子喜穿短衣长裙,因而被称为“短衣壮”,他们保留了许多壮族古老部落的习俗,比如做五色糯米饭、打糍粑、纺纱织布等。《敬酒歌》是“短衣壮”迎接客人时唱的一首热情洋溢的敬酒歌,另外板价“短衣壮”的民族歌舞也别具一格,像迎宾送客歌,敬酒歌,催眠谣等民族文化,也都保存得非常完好。 

三、 地方高师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 充分利用本土音乐资源优势,构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 

广西崇左地区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思路,发挥优势,增加地方特色课,将广西本土音乐文化知识引进高师课堂,尝试和当地的优秀艺术团体合作办学,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增强对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意识,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有代表性的本土民族音乐,体现本土民间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要加强音乐文化的母语教育,应该建立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壮族音乐教育体系和教材体系。以天琴为例,广西崇左龙州被称为“天琴之乡”,外界和自身的条件都十分良好,天琴音乐的推广普及是可行的。相比较于其他精英音乐艺术文化,天琴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而且还简单易学,成本较低,适合普及的需要。 

(二) 调整教学思路,确定以民族音乐为主的音乐教材 

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受到严峻挑战。高师是培养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基地,广西西南部是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域,教育的对象大多是壮族学生,这些学生对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在音乐公共课程中,应该以本土音乐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属于遗产之列的民族音乐文化,例如龙州“天琴文化”和壮族民歌,演唱上运用壮语方言进行歌唱。这不仅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感受到美,更能了解本地传统文化,体会人文精神。广西崇左本土音乐对于崇左高校的音乐教师来说是音乐教学中得天独厚的资源,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它承载着本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民歌曲艺等独特的艺术景观。将本土音乐资源合理地纳入高师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中,既能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担负起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担。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民族音乐教育能力 

师资力量是本土音乐走进高师公共教育课程中的关键因素,要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音乐教学能力,就要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在高师中尽快培养一支具有较强民族音乐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高师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所包含的范围广,课程设置方面要考虑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多开设一些音乐选修课。需要开办新的、复合型的、能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和课程,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学习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既要有扎实而全面的专业知识,更要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采风工作,并将其充分应用到教学中去。 

篇5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过“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柯达伊“民族音乐教育”的观点提出了民族音乐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是国家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且非常宝贵的资源。民族音乐具有自身的特色,许多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是经过千锤百炼雕琢而成的,正如广西壮族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虽然并非尽善尽美,并非华丽婉转,但是音乐中却是凝聚了人民的才智,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地完善和修正,因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而这些音乐文化如何通过本土音乐教育得到传承和发展便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一、广西本土主要的音乐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着壮、瑶、苗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都有着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6、2007年我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其中广西便有28个项目列入其中。位于我国华南西部的广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地区,那里有着浓郁的广西民族风情、民族节日习俗众多,其中歌咏习俗最为众多。有众所周知的壮族的“三月三”,有彩带飞舞的瑶族“盘王节”,有乐鼓喧天的仫佬族“走坡”和载歌载舞的京族“唱哈节”等大型节日活动。广西的民歌更是在全国都有着影响力的,广西的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包含了人们的辛勤劳作,与幸福的快乐生活,题材也十分有趣。在广西的很多地区有请客的“敬酒歌”、有结婚的“哭嫁歌”“上轿歌”、打渔时有“渔歌”、放牧时还会唱起“牧歌”、在牡丹花开的时候人们唱起了“花歌”、荔枝开出果实的时候还有“甜歌”等等。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都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

广西拥有着我国人口第二大民族壮族,同时壮族也是中国人口中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广西境内主要分布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广西的传统音乐文化形式主要有民歌、歌舞音乐、民间乐器等。广西传统音乐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广西的民歌是最主要的表达形式,舞蹈则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器乐更是多种多样。广西的音乐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地方无不洋溢着民族文化的智慧,音乐的流动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一)广西的本土民歌绚丽多彩

广西一直以来都是文化与艺术并存的地区,壮族则是被称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的民间音乐是主要是以反映生活劳作和对于生活美好向往的情感而作。但是民歌的大体传承手段是以口口相传为主要方式,因此许多的作品并没有能流传下来。

壮族的民歌不仅形式多样,体裁众多且韵律非常独特。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等。壮族民歌就形式分,还有勒脚歌、排歌、散歌等。排歌为壮族诗歌的自由体,每诗只咏一事,有时长达300多行。长篇叙事诗比较著名的有:《布洛陀》《嘹歌》《马骨胡之歌》,生活歌则有《对歌》等。《对歌》的表现形式较为特别。它也是较为流行的一首歌曲,在广西本土甚至是全国都有着知名度,特别是在《刘三姐》的电影放映后,《对歌》逐渐由一首歌发展成了一种歌唱形式,只要是通过抒情的男女对唱,四句一组,相互问答的方式来叙述所要表达的内容。对歌的节奏比较自由,音调比较悠长。在壮族地区,最主要的传统音乐还有山歌调,歌词有赋、比、兴,曲调有欢、西、加、比、论五种。据粗略统计,各地不同调子加起来达1000种以上。这些山歌调虽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近几年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唱响了各地,虽然并不是传统山歌的歌唱形式,但是其旋律与歌词相结合,却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二)广西的本土舞蹈历史悠久

广西是一个热情的地区,在壮族的歌舞中便能感受到人们浓浓的热情。人们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热情融入到了舞蹈当中,即使是舞蹈情节具有悲伤元素也不会抹去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望。广西的舞蹈文化源远流长,最初起源于对狩猎的模仿,它与巫师的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最早记录是在花山壁画中壮族先民对于蛙神的颂歌。因其动作粗狂,两臂展开弯肘上举且两腿蹲成弓步而被称为蛙形舞蹈。

广西歌舞发展至今以鼓舞和踏歌最为出名。鼓舞有铜鼓舞、蜂鼓舞和扁担舞等;踏歌有春牛舞、采茶舞、捞虾舞等。其中以扁担舞、春牛舞和采茶舞流传最为广泛。扁担舞主要是表现插秧、收割、打谷等劳动过程,同时在舞蹈中依然保留用竹筒的敲击声作伴奏的古朴风韵。采茶舞是一种男女群舞,男队手执霸王鞭,女队手执花灯花灯或彩扇载歌载舞,内容主要描写农民的四季生活。春牛舞是壮族人民的风俗歌舞,以牛作为送寒迎春、劝人春耕和勤劳丰收的象征。音乐多以民歌为主,内容多为赞美耕牛、祈求丰收。在近年来广西舞蹈的不断发展下,广西的舞蹈发展的较为顺利,特别是在广西艺术学院的教学为基础培养之下,广西出现了很多好的舞蹈作品,有:《孔雀舞》《漓江三月》《抛绣球》《壮族大歌》等。《壮族大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顽强拼搏的壮族人民,在绝望之中,仍坚强地追寻太阳,展现了坚韧的品格和对生活的热情。

(三)广西的本土器乐各具特色

广西地区的乐器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广西许多乐器都是经历过历史磨痕的,发展了许多年,制作简单,携带简便,且易于演奏。主要分为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吹奏乐器有葫芦董等,拉弦乐器有马古胡和土胡等,弹拨乐器有独弦琴等,打击乐器有铜鼓蜂鼓等。

马骨胡是壮族乐器,用马骨作琴筒,蛇皮作面,蚬木作琴杆,黄角作弦轴,金属线作弦。马骨胡音色高昂、清脆,穿透力强。是壮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独弦琴是京族乐器。以劈成两半的竹筒或3片木片做成方形长匣作为琴身,长约80厘米。演奏时用右手按着小圆木,左手以小竹片弹拨弦线,能奏出4个音和装饰音、颤音,音色幽婉动听。铜鼓是壮族同时也是南方一些其他少数民族常用的打击乐器。铜鼓由面、胸、腰、足、耳五部分组成;鼓身铜铸,成倒立的圆筒形,是击奏的体鸣乐器。铜鼓音色粗犷,音量较大;鼓的背面有调音铲痕,不同的鼓也有不同的音高。演奏时,左手执掌拍击球形一端的鼓面,声音清脆而响亮;右手拍击喇叭形一端的鼓面,声音深沉而浑厚。著作《广东新语》说:“粤之俗,凡遇嘉礼,必用鼓以节乐”。诗句中所描写的便是人们在节庆时节敲击铜鼓以伴舞、伴歌的习俗。

二、本土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教育的哪一个阶段,音乐的教育都是不能缺少的。我国在西周时期便形成了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礼乐教育是西周时期“六艺”教育的核心,乐便是音乐。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更是对音乐教育大加赞赏,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之民莫关于礼”,赞同音乐具有艺术性和教育意义。我国的礼乐教育用礼训练着人们的行为和规范,让人们能理性的在社会中生存,而用乐陶冶着人们的情操,让人们在感性的层面上深入地感受自己的内心。我国古代的音乐教育虽然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但是在“维新变法”之前,我国的音乐多半还是具有娱乐性和统治性,教育的地位并不明显。在清朝末年梁启超致力于音乐的改变,希望通过音乐的力量唤醒人们改革的决心,积极宣传学堂乐歌。随后,在沈心工、李叔同等人的努力下,学堂乐歌得到了发展。学堂乐歌对于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启蒙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现代的音乐教育也正逐渐走向近代化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广西的本土音乐内容非常地宽泛,所涉及的内容亦是非常的多,在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有许多的宝贵音乐文化已然开始流失,在口口相传的民歌中,在风情浓郁的舞蹈里教会我们的应当是如何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保留,并向下传承。本土音乐的发展需要后人的不断传承,因此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本土音乐的学习便是一个重要内容。学习本土的音乐文化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自己生长的地区更增加一份了解,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该地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广西的音乐教育正在快速发展,在各个阶段的音乐教育都得到了有序而长足的发展。从幼儿的启蒙学习,到中小学的基础音乐学习,再到高中的音乐欣赏学习,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着学生们的审美情趣,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但是我区学校的大部分学习中,专门有针对性地针对本土的音乐文化学习的课堂内容还是占少数。我区对于加强本土的音乐文化的传承是近十年间才开始开展的,因此在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受到本土的音乐的熏陶便是极少的,有些学生对于本土的民族音乐了解不深。长此以往,本土民族音乐的根基便比较浅,在教学中树立起学习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观念则需要教师的长久的努力培养,加强学生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鼓励学生去了解本土音乐。所以本土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本土音乐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引导学生去寻找音乐。

三、对于本土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

对于广西本土的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是近年来的重要教学内容,我区的本土音乐进行传承途径有许多,这篇论文重点从音乐教育这方面来思考和讨论。学校的音乐教育是推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强烈的挤压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我区本土音乐教育,要让学生们重新回归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才能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针对目前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我们首先要从高等院校入手,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如广西艺术学院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创立了民族艺术研究所,它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又使壮族等广西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在高校教育中开设少数民族音乐课程

1.研究型的课程观念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研究型课程是一项开放性、自主性、研究性的课程结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多开展一些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如实地采风,深入到壮族聚居的地方作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并且经过接触和学习后能慢慢学会唱或表演一些壮族的民歌,以自己亲身去体验并从中得到学习。

2.把现代音乐教育方式融入到民族传统音乐教学中

广西本土音乐的发展有独特的传授模式,所以壮族的传统音乐的传承基本以“口传心教,口口相传”把其音乐文化一点一滴传承下去的。而中国现代的高等教育属于全新的学校教育,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普通学校教育都引进了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开放后,专业的音乐教育开始朝多层次、多规则、多形式、开放式的办学方向发展。其实“口传心教”是属于非常开放性和具有创造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学习风格的差异性也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以此融入我区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元素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

3.加强本土师资的培养和教学资源的丰富

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具有民族知识专业性的教师非常稀缺。近几年,广西高校所招收的教师基本以外省教师为主,而本土的教师则少之甚少;原因之一就是本地教师的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且自身的修养不够。为了填补这一方面的漏洞建议各高校能加强师资的培训,有条件院校的可以让教师去更高水平院校去进修学习,以填补自身的缺失,从而更好地为培养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应具备较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资源,如影音资料、图书资料等,方便学生查询和学习。

(二)将广西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中

1.让广西本土音乐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中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壮族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歌舞和器乐作品融入到教学欣赏课程中。比如: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多谢了》等歌曲。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探索性等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壮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2.让广西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课外活动中

可以在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情况下举办一些与广西本土的音乐文化有关的音乐活动,如:艺术节、歌咏比赛等。活动要求学生所表演的节目要和我区的音乐文化有关,可以选择演唱我区本土民歌和我去的表演歌舞等。通过这些课外活动使民族音乐文化走入他们的记忆中。让他们慢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综上所述,广西本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在校学生是最活跃的一群人。在高校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纳入教学计划中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传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积极的探索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向,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并且把我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下去。

四、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柏拉图也指出:“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与国之间的人才竞争,不再仅仅从技能上进行竞争,而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艺术修养则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音乐是可以培养艺术修养的一门课程,能对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内涵产生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手段。广西壮族传统音乐文化是广西壮族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也是音乐界的瑰宝。我区本土的传统音乐文化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书面和乐谱上,各个地域的风格也有所不同,使得音乐文化多样性得以丰富。我们还要探索更多地解决途径才能让这灿烂的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份追求与责任。

注释:

①陈玉丹:《音乐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8页。

②陈玉丹:《音乐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194页。

③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第36页。

④孙济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13页。

参考文献:

[1]陈玉丹.音乐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

[2]陈玉丹.让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树长青[A].全国第四届中小学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篇6

目前,全国各地区高师类学校将本土音乐引入课堂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启示。如,徐欣对涪陵师范学院音乐系在以地域音乐文化为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探索中明确提出:应将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列为该系本科特色课程的重点,在教学实施以及教材编写中注重对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利用。在本土音乐教育工作中作者还总结了“感知型”、“探讨型”和“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河北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的吴素芹的观点主要从多元化音乐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文化传播作用对本土音乐资源的开发处于不可估量的地位,地方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在本土音乐的继承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杨美爱将论文的视点放在了山西高校中应对大学生进行富有特色的山西优秀民歌教学的提议上,最后呼吁各高校都应重视对大学生的本地民歌教育,培养大学生学习本地民歌的兴趣,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进而提高人文素养,等等。此外,在全国的其他艺术类院校及设有音乐专业的综合类大学都非常注重对本土音乐资料的利用并且在教学实践中都取得了许多的成绩。

基于以上各类高校对本土音乐资源利用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本土音乐资源富集的甘肃,首先应该选取最为典型的,为大众所知晓和熟悉且易于学习的本土音乐作为甘肃高师教育的音乐资源,如此应由点及面,逐步深入,最后把丰富多样的各类甘肃本土音乐依次纳入甘肃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本地区音乐文化的认同感、接受感和归属感。让学生以学习本地的音乐文化为基础,进而全面了解各民族音乐文化形态,达到对世界音乐文化多元性的理解。

二、保护与继承“花儿”音乐资源在甘肃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花儿,是西北地区的一种高腔山歌。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以自由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语言,高亢优美的曲调,深受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喜爱,具有强大的民族包容性和浓郁的乡土特色。花儿不仅记载着民族的历史,传承着民族的语言,同时人们还通过演唱花儿来传播知识、风俗礼仪,利用花儿进行社会交往等活动,所以,在当地人心中花儿不仅仅是一个歌种,它还具有广泛而持久的教化作用,兼具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在甘肃境内演唱花儿的民族可达9个之多,辐射区域极为广阔,具备着深厚的不可动摇的群众根基。有史以来,各民族通过花儿搭起交流沟通的桥梁,是拉近情感的精神纽带,它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是为各民族共享的民间艺术。但这种主要靠歌手口耳相传的民歌,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也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虽然近些年在国家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口号中,“花儿”得到了有效的抢救和保护,但目前仍然面临着生存、发展及传承等危机问题的重大挑战。

所以,在甘肃高师音乐教育中要正确理解、延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理念,把本土音乐文化放在首位。甘肃高师音乐教育应承担起保护和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责任。故而将“花儿”首先引入甘肃高师音乐课堂,既体现了本土音乐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也可为以后将更多的本土音乐资源纳入甘肃高师教育教学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同时也将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通过甘肃高师教育这个平台充分开发和利用花儿音乐资源,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弘扬花儿艺术,保护花儿的文化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将打破甘肃高师音乐教育多年来以欧洲音乐体系为重,中国音乐为辅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强化对已被边缘化的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同时将花儿音乐资源引入甘肃高师音乐教学,这对甘肃高师音乐教育的自我完善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建设性价值。

三、甘肃高师音乐教育有效利用“花儿”音乐资源的做法

(一)对“花儿”音乐资料进行整合,编写适合高师教育的“花儿”教材目前,系统地整合、编写乡土音乐教材是甘肃高师音乐教育中较为缺失的部分。既然是对学生进行“花儿”音乐的教学,首先就应在广泛收集、精心整编的基础上,编写出最能体现花儿音乐特点,最适合进行花儿音乐教育的教材,通过学习花儿音乐,培养学生学习花儿的兴趣以达到传承花儿音乐文化的目的,将弘扬与传承的口号,变成我们的实际行动。

(二)在原有课程设置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花儿是一门演唱的艺术,可将其首先融入声乐教学中,让学生在声乐学习中认识花儿的演唱特点、了解演唱的重点和难点,多聆听再模仿,最后掌握其极具本地特色的演唱风格。其次,视唱练耳是高师音乐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我们可以在这门课程中加入各种花儿旋律的视唱练习内容,待学生熟练掌握后再训练他们分辨各类花儿音调的特征。最后,可将花儿音乐放入乐器演奏和作曲课中,对花儿音乐作具体的音乐学分析,使学生从研究演奏的技巧和创作技法、音乐本体上去深刻地理解花儿音乐的内涵与风格。通过在以上的课程教授中加强花儿音乐的教育,以逐步加深学生深层次地了解花儿所蕴含的音乐文化。

(三)请“花儿”研究专家和民间艺人开办讲座这一环节可以开拓学生学习的知识面,通过“花儿”参与者的讲授和表演,不仅可以让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在系统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理解花儿音乐文化。

篇7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着壮、瑶、苗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都有着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6、2007年我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其中广西便有28个项目列入其中。位于我国华南西部的广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地区,那里有着浓郁的广西民族风情、民族节日习俗众多,其中歌咏习俗最为众多。有众所周知的壮族的“三月三”,有彩带飞舞的瑶族“盘王节”,有乐鼓喧天的仫佬族“走坡”和载歌载舞的京族“唱哈节”等大型节日活动。广西的民歌更是在全国都有着影响力的,广西的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包含了人们的辛勤劳作,与幸福的快乐生活,题材也十分有趣。在广西的很多地区有请客的“敬酒歌”、有结婚的“哭嫁歌”“上轿歌”、打渔时有“渔歌”、放牧时还会唱起“牧歌”、在牡丹花开的时候人们唱起了“花歌”、荔枝开出果实的时候还有“甜歌”等等。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都表现了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广西拥有着我国人口第二大民族壮族,同时壮族也是中国人口中最多的少数民族。在广西境内主要分布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广西的传统音乐文化形式主要有民歌、歌舞音乐、民间乐器等。广西传统音乐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广西的民歌是最主要的表达形式,舞蹈则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器乐更是多种多样。广西的音乐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地方无不洋溢着民族文化的智慧,音乐的流动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一)广西的本土民歌绚丽多彩广西一直以来都是文化与艺术并存的地区,壮族则是被称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的民间音乐是主要是以反映生活劳作和对于生活美好向往的情感而作。但是民歌的大体传承手段是以口口相传为主要方式,因此许多的作品并没有能流传下来。壮族的民歌不仅形式多样,体裁众多且韵律非常独特。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等。壮族民歌就形式分,还有勒脚歌、排歌、散歌等。排歌为壮族诗歌的自由体,每诗只咏一事,有时长达300多行。长篇叙事诗比较著名的有:《布洛陀》《嘹歌》《马骨胡之歌》,生活歌则有《对歌》等。《对歌》的表现形式较为特别。它也是较为流行的一首歌曲,在广西本土甚至是全国都有着知名度,特别是在《刘三姐》的电影放映后,《对歌》逐渐由一首歌发展成了一种歌唱形式,只要是通过抒情的男女对唱,四句一组,相互问答的方式来叙述所要表达的内容。对歌的节奏比较自由,音调比较悠长。在壮族地区,最主要的传统音乐还有山歌调,歌词有赋、比、兴,曲调有欢、西、加、比、论五种。据粗略统计,各地不同调子加起来达1000种以上。这些山歌调虽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近几年一首《山歌好比春江水》唱响了各地,虽然并不是传统山歌的歌唱形式,但是其旋律与歌词相结合,却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二)广西的本土舞蹈历史悠久广西是一个热情的地区,在壮族的歌舞中便能感受到人们浓浓的热情。人们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热情融入到了舞蹈当中,即使是舞蹈情节具有悲伤元素也不会抹去人们对于幸福的渴望。广西的舞蹈文化源远流长,最初起源于对狩猎的模仿,它与巫师的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最早记录是在花山壁画中壮族先民对于蛙神的颂歌。因其动作粗狂,两臂展开弯肘上举且两腿蹲成弓步而被称为蛙形舞蹈。广西歌舞发展至今以鼓舞和踏歌最为出名。鼓舞有铜鼓舞、蜂鼓舞和扁担舞等;踏歌有春牛舞、采茶舞、捞虾舞等。其中以扁担舞、春牛舞和采茶舞流传最为广泛。扁担舞主要是表现插秧、收割、打谷等劳动过程,同时在舞蹈中依然保留用竹筒的敲击声作伴奏的古朴风韵。采茶舞是一种男女群舞,男队手执霸王鞭,女队手执花灯花灯或彩扇载歌载舞,内容主要描写农民的四季生活。春牛舞是壮族人民的风俗歌舞,以牛作为送寒迎春、劝人春耕和勤劳丰收的象征。音乐多以民歌为主,内容多为赞美耕牛、祈求丰收。在近年来广西舞蹈的不断发展下,广西的舞蹈发展的较为顺利,特别是在广西艺术学院的教学为基础培养之下,广西出现了很多好的舞蹈作品,有:《孔雀舞》《漓江三月》《抛绣球》《壮族大歌》等。《壮族大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顽强拼搏的壮族人民,在绝望之中,仍坚强地追寻太阳,展现了坚韧的品格和对生活的热情。

(三)广西的本土器乐各具特色广西地区的乐器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广西许多乐器都是经历过历史磨痕的,发展了许多年,制作简单,携带简便,且易于演奏。主要分为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类。吹奏乐器有葫芦董等,拉弦乐器有马古胡和土胡等,弹拨乐器有独弦琴等,打击乐器有铜鼓蜂鼓等。马骨胡是壮族乐器,用马骨作琴筒,蛇皮作面,蚬木作琴杆,黄角作弦轴,金属线作弦。马骨胡音色高昂、清脆,穿透力强。是壮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独弦琴是京族乐器。以劈成两半的竹筒或3片木片做成方形长匣作为琴身,长约80厘米。演奏时用右手按着小圆木,左手以小竹片弹拨弦线,能奏出4个音和装饰音、颤音,音色幽婉动听。铜鼓是壮族同时也是南方一些其他少数民族常用的打击乐器。铜鼓由面、胸、腰、足、耳五部分组成;鼓身铜铸,成倒立的圆筒形,是击奏的体鸣乐器。铜鼓音色粗犷,音量较大;鼓的背面有调音铲痕,不同的鼓也有不同的音高。演奏时,左手执掌拍击球形一端的鼓面,声音清脆而响亮;右手拍击喇叭形一端的鼓面,声音深沉而浑厚。著作《广东新语》说:“粤之俗,凡遇嘉礼,必用鼓以节乐”。诗句中所描写的便是人们在节庆时节敲击铜鼓以伴舞、伴歌的习俗。

二、本土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教育的哪一个阶段,音乐的教育都是不能缺少的。我国在西周时期便形成了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礼乐教育是西周时期“六艺”教育的核心,乐便是音乐。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更是对音乐教育大加赞赏,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之民莫关于礼”,赞同音乐具有艺术性和教育意义。我国的礼乐教育用礼训练着人们的行为和规范,让人们能理性的在社会中生存,而用乐陶冶着人们的情操,让人们在感性的层面上深入地感受自己的内心。我国古代的音乐教育虽然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但是在“维新变法”之前,我国的音乐多半还是具有娱乐性和统治性,教育的地位并不明显。在清朝末年梁启超致力于音乐的改变,希望通过音乐的力量唤醒人们改革的决心,积极宣传学堂乐歌。随后,在沈心工、李叔同等人的努力下,学堂乐歌得到了发展。学堂乐歌对于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启蒙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现代的音乐教育也正逐渐走向近代化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广西的本土音乐内容非常地宽泛,所涉及的内容亦是非常的多,在多年的社会发展中,有许多的宝贵音乐文化已然开始流失,在口口相传的民歌中,在风情浓郁的舞蹈里教会我们的应当是如何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保留,并向下传承。本土音乐的发展需要后人的不断传承,因此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本土音乐的学习便是一个重要内容。学习本土的音乐文化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自己生长的地区更增加一份了解,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该地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广西的音乐教育正在快速发展,在各个阶段的音乐教育都得到了有序而长足的发展。从幼儿的启蒙学习,到中小学的基础音乐学习,再到高中的音乐欣赏学习,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着学生们的审美情趣,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但是我区学校的大部分学习中,专门有针对性地针对本土的音乐文化学习的课堂内容还是占少数。我区对于加强本土的音乐文化的传承是近十年间才开始开展的,因此在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受到本土的音乐的熏陶便是极少的,有些学生对于本土的民族音乐了解不深。长此以往,本土民族音乐的根基便比较浅,在教学中树立起学习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观念则需要教师的长久的努力培养,加强学生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鼓励学生去了解本土音乐。所以本土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本土音乐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引导学生去寻找音乐。

三、对于本土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融合

对于广西本土的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是近年来的重要教学内容,我区的本土音乐进行传承途径有许多,这篇论文重点从音乐教育这方面来思考和讨论。学校的音乐教育是推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强烈的挤压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我区本土音乐教育,要让学生们重新回归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才能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针对目前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我们首先要从高等院校入手,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如广西艺术学院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创立了民族艺术研究所,它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又使壮族等广西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在高校教育中开设少数民族音乐课程1.研究型的课程观念融入到音乐教学中研究型课程是一项开放性、自主性、研究性的课程结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多开展一些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如实地采风,深入到壮族聚居的地方作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并且经过接触和学习后能慢慢学会唱或表演一些壮族的民歌,以自己亲身去体验并从中得到学习。2.把现代音乐教育方式融入到民族传统音乐教学中广西本土音乐的发展有独特的传授模式,所以壮族的传统音乐的传承基本以“口传心教,口口相传”把其音乐文化一点一滴传承下去的。而中国现代的高等教育属于全新的学校教育,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普通学校教育都引进了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开放后,专业的音乐教育开始朝多层次、多规则、多形式、开放式的办学方向发展。其实“口传心教”是属于非常开放性和具有创造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学习风格的差异性也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以此融入我区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元素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3.加强本土师资的培养和教学资源的丰富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具有民族知识专业性的教师非常稀缺。近几年,广西高校所招收的教师基本以外省教师为主,而本土的教师则少之甚少;原因之一就是本地教师的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且自身的修养不够。为了填补这一方面的漏洞建议各高校能加强师资的培训,有条件院校的可以让教师去更高水平院校去进修学习,以填补自身的缺失,从而更好地为培养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应具备较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资源,如影音资料、图书资料等,方便学生查询和学习。

(二)将广西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中1.让广西本土音乐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壮族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歌舞和器乐作品融入到教学欣赏课程中。比如: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多谢了》等歌曲。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探索性等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壮族音乐文化的魅力。2.让广西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课外活动中可以在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情况下举办一些与广西本土的音乐文化有关的音乐活动,如:艺术节、歌咏比赛等。活动要求学生所表演的节目要和我区的音乐文化有关,可以选择演唱我区本土民歌和我去的表演歌舞等。通过这些课外活动使民族音乐文化走入他们的记忆中。让他们慢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综上所述,广西本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在校学生是最活跃的一群人。在高校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纳入教学计划中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传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积极的探索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向,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并且把我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下去。

篇8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转贴于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篇9

面对发达国家音乐教育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建构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模式已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构建受教育者民族性与多元文化的和谐

要正确认识学生的民族属性和民族文化差异。我们应当看到,在学校这一正规教育场所中,受教育的对象往往是来自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活群体,文化背景不同会使学生在知识理解、价值观和社会认知等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性。纵观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主要集中了社会及民族音乐文化主流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代表着主体文化的走向,并且按照主流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来设置课程和进行教育评价。由此而产生的音乐上的审美价值取向、音乐表现方式和情感认同方面的矛盾心理以及理解上的偏误,将会导致教育水平的下降和教育评价上的偏颇,背离了音乐教育的本质。以音乐教育中的民族审美差异为例,学校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发展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知识和审美修养为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是,学校中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个体在审美情趣上会受本民族和地区的很大影响和制约,在学校教育的整齐划一的审美标准下,无法适应和构建统一的审美要求。生活在北方的蒙古族学生,性格中透出一股粗犷、豪放的气质,艺术思维方面表现出壮志豪情和粗犷洒脱的情感体验,反映在审美愉悦感受方面就是一种力度和速度不可分割的壮观美感;而生活在南方的壮族学生,却有着与蒙古族人截然不同的审美品格,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哺育下的壮族人民,性情含蓄深沉,委婉细腻,表现出平和柔顺、纤巧秀雅的审美。两个民族的学生所具有的刚与柔、隐与显的迥异审美心理,如果用统一和机械的审美标准来要求,势必将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也是与音乐教育的本真价值相悖的。因此,教师应对这些情况予以重视,了解学生的民族属性、民族心理及其文化背景,以免对不同民族的学生产生误解、偏见甚至造成伤害。这也是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要前提。

二、推动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多元化

自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与理论基本是沿袭欧洲体系模式,本土音乐自身的课程体系还未从课程论的角度真正探讨过,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在课程体系和教材编排上均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尤其在高师音乐的基础课程中,几乎是西方音乐理念及教学体系,例如斯克波夫的复调,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配器,斯波索宾的和声,以及西洋乐器的大部分的练习曲目,它们都是严格地构建于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这些代表着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基础课程,无形中削弱了我国各民族音乐构成、表演创作、音乐传承等方面的自在价值,忽视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思维认知的内在规定性的差异,使得本土音乐文化知识体系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事实上,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形式,每一种民间音乐类型都深深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之中,是凝聚了各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具有宝贵的传承价值和教育功能。如果在学校教育中有选择地引入一些民间音乐艺术形式,与现代先进文化相融合,既可以适应全球未来的文化发展,又可以促进文化整合,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岂不是一举多得吗?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无疑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范例。柯达伊提出以音乐母语对儿童进行早期歌唱启蒙教育,强调将匈牙利的民间歌曲作为学校音乐教材,倡导学校的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上。尤其是独具匠心地收集和编写一些以民族音乐核心为支柱音的多声部视唱练耳,发展学生的多声部视唱、多声部听觉能力,增强多声部音乐美感的体验。反观我国的民间音乐,多声部歌种屡见不鲜,但这珍贵的民间音乐资源还尚未被音乐教育者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不能不让我们觉得遗憾和惋惜。提倡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理念,为我国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三、推广独特与多样的音乐教育形式

深入挖掘民间音乐中独特的教育功能,使学校音乐教育形式多样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它记载了本民族古老的文化历史和遗迹,在传承的链接中延续至今。文化传承必须依靠教育这一媒介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正是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以及不同的情感、意志、性格特征等,潜移默化地实施了教育手段。例如,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的侗家民间音乐合唱形式,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属举世罕见。侗族历史上无文字,侗歌以纯粹的口头模式,凭借记忆以口耳相传这一特殊的传承方式培养了侗族人优秀的听觉记忆品质;传统的迎宾习俗“嘎莎困”(拦路歌)塑造了侗家人殷勤好客、热情率直、诙谐逗趣儿的民族性格;“羽”调式是大歌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调式类型,其中所蕴含的柔和与缠绵同侗家人民族审美心理,即柔和、含蓄相吻合;和声、结构内容等方面呈现出的高度和谐之美,使人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群体的歌唱形式培养了侗族人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和睦的高尚情操;高声部的即兴变唱不断促进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侗族大歌所承载的诸如此类的教育功能不胜枚举。在提倡音乐教育促进人的素质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所具有的标准化和统一化的倾向,大大削弱了教育的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成分,各民族多彩纷呈的音乐文化形式和独特的教育功能被拒之门外,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各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传承体系塑造了这些民族的特殊才能和难能可贵的品行。如果我们学校教育体系能够把各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有选择地纳入其中,不仅可以有效地传承人类的共同财富,而且还可以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使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真正得到提升。

四、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评价体系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和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模式。同样,音乐教育在实现这一人类理想的进程中也体现着多元文化的广阔视野,其宗旨是,一方面使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和发展,丰富人类共同的文化宝库,同时还要提高少数民族成员适应主流社会的能力和民族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主体民族成员也要认识和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拓宽学生的视野,引起更多的审美体验,增强民族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能力。我们深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需要以多元教育评价来引导,否则也只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但是我国现行的音乐教育评价状况又是如何呢?教育评价长期以来惯用一种主流音乐文化的单一评价标准来对音乐教育诸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问题被有意无意地拒之评价标准门外,导致音乐教育中常常忽略对培养对象文化差异的尊重和认同,从而阻碍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因此,学校应考虑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各方面文化差异的必然存在,对教育评价进行“文化化”——即文化多元性改进,使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结果等方面都应体现文化差异的尊重和认同,增强评价的灵活性和多元性,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和促进教育,重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结语

篇10

一、有关阴山音乐文化的诠释

这是本次学术会议的重点研讨议题之一。这方面的论文集中就阴山音乐文化的科学界定及其概念、范畴、源流、内涵与外延、学科定位等问题做了必要和细致的探究,采用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拓宽了研究领域和视野,以有利于阴山音乐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的发展。

樊祖荫(中国音乐学院)在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谈到:“本次会议把阴山音乐文化与乡土音乐教育研究联系在一起进行研讨很有意义,很有战略眼光。这是两个既可相互独立,又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课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民间活态的自然传承;另一个即是通过学校的教育传承。我谓之“双渠道传承”,后者正是我国百年学校音乐教育中所严重缺失的。只有让青少年们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民族文化之根深深扎入大地,继而枝繁叶茂”。

赵宋光(星海音乐学院)在题为《阴山南北河套内外,地理迁活历史》的论文中,通过从古到今这一地域的35项可以载入史册的事项的详尽描述中指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几十个古代民族曾在这里交汇融合。几大文化板块交接在近代史上撞击出绚丽的火花,当代航天飞船返回地球恰恰选中这里的一片平坦的草原为适宜的着陆场等,这一切历史事项又将预示着什么样的经济、文化前景呢?解答这一历史之谜是当代文化研究的职责”。

冯光钰(辅仁音乐学院)在《阴山地域文化区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当代生存发展之路》的论文中指出:“阴山山脉横亘在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的广大地区,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区。有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品种,应当从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三方面揭示这一地域文化区传统音乐的特性;进而去寻求这些传统音乐当代的生存之路。”同时他还提到:“值得高兴的是,继长江、草原的纵横交错板块状地域音乐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后,现今又由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阴山音乐文化与内蒙古乡土音乐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开启了‘阴山山脉音乐文化’研究的进程。这次学术研讨会将‘阴山音乐文化’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无疑是很有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良好开端”。

潘照东(内蒙古社科院)在《阴山文化及其历史影响》的主题报告中指出:阴山音乐文化是阴山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研究探索阴山音乐文化,就有必要对阴山文化做全面的诠释,从阴山的定位、内容、内涵、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做出翔实、严谨的学术阐释。并引用明代顾炎武之言,以“得阴山河套得天下、阴山河套安天下安”之言,强调了阴山独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阐述了阴山文化是联系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纽带,在整个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阐述了移民文化所具有的包容并蓄、融会贯通的多元复合型文化的特点,内涵、底蕴更为丰富,历史影响更为深远广泛。

柯沁夫(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在《高举阴山文化旗帜,探寻啸乐文化源流》的论文中首先高度地评价了包师音乐学院高举“阴山音乐文化”旗帜的深远意义。并通过“阴山文化”与“泛阴山文化”区域范围的阐释中指出,必须承认阴山文化圈的文化是以草原原生文化为基本形态,是最为生动和最有代表性的,是以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交融中实现文化变异和创新发展起来的次生文化、共生文化。三种文化共同组合为中国北方富有特色的复合文化。并对“啸乐文化”的界定、内涵与外延,“啸乐文化”的重大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炜民(包头师范学院历史学院)对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阴山文化研究》课题做了介绍,并就此课题选题的意义和思路,中国文化和阴山文化的关系;阴山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他强调阴山文化在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却没有真正反映出来,并呼吁深入地挖掘阴山文化是我们的职责。

张贵(包头医学院历史学院)在发言中认为,阴山音乐是中华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阴山音乐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发掘阴山音乐文化资源,创作阴山音乐精品,必将推动本土音乐的发展,促进我国音乐的繁荣。

二、蒙汉交融的区域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研讨会将乌拉特、鄂尔多斯音乐文化、二人台、漫瀚调、爬山调等方面的研究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体现了本次会议对蒙汉交融的区域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特别关注,并试图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研究这些姊妹艺术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这些姊妹艺术在其整体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

郑少如(西口文化研究会)在《再论西口文化》的论文中指出:“西口文化是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流汇萃之地,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汇交融之果,因此有着鲜明的特色,是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是草原文化最为闪光的一颗明珠。”并通过西口文化与草原文化;西口文化与包头的品牌文化;西口文化与晋商文化;西口文化与旅游文化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包头是个非常适合发展经济的地方。又是晋商发展延续的脉络,所以包头要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以使相关产业才会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柳陆(包头文联)在题为《西口路上的苦歌与心歌》的论文中通过多次对西口路的田野调查认为:“走西口的人共同唱的这些民歌,是在黄土高原那些穷乡僻壤缘起的,其传承流变中经受苦难历程。大量的民歌所反映的生活、表现的主题、演唱的风格、抒发的情感、律动的节奏,无不带有比一般民歌更加浓厚的悲切色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民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哭”出来的。山曲儿作为民间乡土文学,它最大的特点是方言的使用。也正是这些大量的有生气的方言,才丰富了这些山曲儿的艺术魅力,使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李野(内蒙古诗词学会)在其论文《蒙汉文化交融的产物———漫翰调与二人台》中认为:“包头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包括北方许多游牧民族和汉族)的活动区,因此,包头的历史,是历代活动于这一地区的各族人民共同编写的。包头的文化,也是先后活动于这一地区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包头的文化,是一种多元融汇的文化。所谓多元融汇:一是多民族文化的融汇;二是多种宗教文化的融汇;三是多种地域文化的融汇。”由于蒙汉两族音乐长期的密切接触和双向交流,所以二人台的唱腔和牌曲,从旋律、节奏、发音吐字的方法到器乐的演奏技法,无不渗入了蒙古族音乐的一些影响、一些韵味。而融入二人台音乐的蒙古族乐曲,也受到汉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同二人台音乐浑然一体。漫瀚调的曲调主要来自鄂尔多斯高原的蒙古族短调,虽然也有一部分源于汉族的山曲儿,但从总体来讲,漫瀚调是蒙古族民间音乐同汉族的民间诗歌的融合,也可以说是一种大型的“风搅雪”,鲜明地显示出蒙汉两族文化交融的广度与深度。

王星铭(包头市广电局)以1978年包头日报曾开辟了一个专栏“以李野老师为旗帜号召二人台必须走戏曲道路”为话题,谈起了当时自己对二人台体裁的困惑,并多年进行田野采风,曾在二人台研讨会议上阐述过自己的观点:“二人台有曲目和剧目组成,二人台艺术形式应包括二人台坐腔、二人台舞蹈,二人台歌曲、二人台戏曲等多元形式,二人台打坐腔中存在着多元发展的可能,二人台只是一个戏路的形式还不是戏曲的形式。”同时谈了对漫翰剧和包头的音乐风格的认识。

苗幼卿(内蒙古艺术研究所)在《二人台牌子曲探究》一文中认为,二人台牌子曲系内蒙古西部区最具影响的民间丝竹乐种,要早于二人台的形成,曲牌源于多方面,既有古乐曲遗存,也有从蒙古族民歌和汉族民间音乐中衍变而来。同时,还吸收了部分宗教音乐,系中原汉族移民音乐文化与当地蒙古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结晶。

李红梅(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关于二人台传承与发展的的几点思考》的论文中提出;“随着当代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巨大变革,二人台的生存环境也变得日益严峻和复杂,面对新生代对二人台喜爱程度的弱化趋势,如何挖掘、整理、保护、发展二人台音乐,使二人台的音乐精髓得以保存,艺术生命得以延续,是摆在音乐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二人台的继承与发展中需要通过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的统一,程式性与即兴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等方面来继承、发展二人台”。

臧志君(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在题为《从蒙古民歌的多样性看西部民歌的多样性》的发言中讲到:“在研究蒙古族民歌时看到西部民歌也存在多样性的特点,近年来发行了民歌典藏———三代长调歌唱家的原声汇萃、六大民歌色彩区民歌经典,在出版发行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由于不同色彩区受所居住的如山地、河流等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所以其曲调、风格、形态各有不同”。

杜容芳(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在发言中深入浅出地讲解并演唱了不同的漫翰调、爬山调、山曲儿、风搅雪,从而直观形象地介绍了各种姊妹艺术之间风格的不同。她强调指出:民歌是人类文化最珍贵的部分,因为民歌是从泥土中来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研究民歌要深入下去,由对文化的认识引申到对民歌的进一步认识。她特别强调漫翰调的传承靠年轻人,靠学校。希望能办一个传承班。

刘新和(内蒙古艺术编辑部)在其论文《爬山调美学四题》中认为:“言爬山调美学,必须先言爬山调;言爬山调,必先言‘西口人’。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如果没有西口人,便没有爬山调;西口人是一个由来自内地移民与其后代构成的复合体。近年来,学界将由西口人创造的文化称之为‘西口文化’。透视爬山调,人们不难看出西口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美学价值。爬山调全面、系统、直接地反映了明中期以后延至清、民国及以后西口外人民群众的生活风貌,描绘的是具有多种多样画面的场景,表现出不同层面人物心理与思想状态,质朴、深邃、凝炼,特别是对爱、爱情的理解与表述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马春生(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爬山调文化艺术研究之思考》的论文中指出:目前对爬山调文化艺术科学的认识与梳理还缺少大文化的观念与多元文化、异质文化共生的理性分析,缺少从爬山调产生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爬山调生成的环境,爬山调曲式结构、音阶、音调、节奏、节拍等的运用,爬山调歌唱形式及歌唱方法,爬山调歌词的艺术特色研究等方面的系统梳理与阐述”。

姜晓芳(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试论爬山调与信天游之比较》一文认为,爬山调和信天游基本上同属于一种类型的民歌体裁,因此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如都采用两句一组,每句字数不限,多用比兴的手法,并在歌词中出现大量的方言土语,使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同时,由于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不同,两者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朱文成(内蒙古河套大学)在《音乐艺术的常青树———山曲儿的艺术特点及审美》的论文中指出:“山曲儿短小精美,琅琅上口,是深受晋、蒙、陕、冀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应当呼吁共同抢救、挖掘、整理创新民族音乐,使山曲儿扎根于民族历史与生活的土壤中绽放异彩”。

胡佳(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论文《浅析内蒙古西部汉族民歌的艺术特征》中通过对于爬山调、漫翰调的历史来源及艺术形式、题材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出各自具有多元化和独特化的艺术手法和特点。

贺宇(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其《探寻格亥图村秧歌艺术的载体———秧歌队》的田野调查报告中指出,格亥图村的生活环境和秧歌队产生的土壤血脉相连,要想了解跑圈子秧歌在格亥图村的重要位置,首先要了解该村秧歌队的构成。秧歌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时代的产物,从队员的地位以及队员身份的演变中可看出时代的烙印。一个地区民间音乐的形式,常常是折射这个地区音乐生活的一面镜子。对于当地秧歌队员的生活、生平以及周围村民对他们表演的评价、观察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寻找传统文化历时与共时的轨迹,有利于深化对跑圈子秧歌的理解、认识和研究。

三、环阴山地区宗教仪式音乐及音乐文化志的考察与研究

这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学术研究方向是通过对宗教音乐在宗教和宗教仪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宗教音乐传播的本土化、变异等问题深入调查,仔细分析,拓展其研究领域后展开的,并通过图、谱、志等音乐文物的出版介绍,为研究阴山音乐文化提供更为翔实丰富的实证。

杨玉成(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其论文《18世纪蒙古族音乐巨擘梅日更葛根》中讲到:18世纪上半叶,蒙古族历史上出现了一位杰出的人物———梅日更葛根。他有超常的智慧和渊博的知识,且一生孜孜不倦,硕果累累,在佛学、经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医学等诸多领域中均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特别是为藏传佛教的蒙古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音乐巨匠,从18世纪中叶以来,内蒙古西部乌拉特各旗大大小小二十几座寺院,一直用他编创的曲调念诵他翻译编配的蒙文经文。他一生作有大量的歌曲作品,这些歌曲目前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歌体裁,乌拉特人称之为“希鲁格哆”。这个人就是被乌拉特人尊称为“喇嘛歌者”的三世梅日更葛根罗桑丹毕坚赞。该文对梅日更葛根所做贡献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学理阐释。

段泽兴(内蒙古艺术研究所)从《内蒙古音乐文物大记———内蒙古卷》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中谈到,“此书是把流传于内蒙古所有音乐方面的文物分为乐器类、图像类提供给大家作参考,通过此书收录的文物可以进一步了解内蒙古地区丰厚的音乐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文物证实历史上中国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的联系十分密切,如距今6000年以上的埙的发现意义极其深远。阴山音乐文化的概念很大,其中有许多文化现象是重叠的,其文化内涵及外沿的界定应更为清晰”。

张晓武(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其论文《分析两首———“草原圣歌”从圣诗音乐创作作品看内蒙古环阴山地区基督教(新教)圣诗音乐本色化作品变化进程》文章中,例选了两首“草原圣歌”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这一地区圣诗音乐本色化创作作品的特点以及在内蒙古环阴山地区地方音乐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圣诗音乐本色化创作的意义。

佟占文(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故事•表演•文本———蟒古思因•乌力格尔〈宝迪嘎拉巴可汗〉探微》一文中,对布仁初古拉演述的蟒古思因•乌力格尔《宝迪嘎拉巴可汗》的故事及文本进行类型学分析,讨论了故事如何通过表演而生成文本的过程。认为,蟒古思因•乌力格尔是一种高度模式化的故事类型,其表演按照既定的程式进行,文本是表演的结果,同时它是反映故事、考察表演过程的参照。

四、内蒙古地区乡土音乐教育的探索与创新研究

为了使内蒙古的乡土音乐资源能够转化为教育资源,使内蒙古的音乐教育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次会议特设了此方面的研讨内容,与会的专家们对此议题提出了很多良好的建议,使大家充分地认识到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引进多元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实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达成了共识。

张天彤(中国音乐学院)首先传达了近期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的音乐学院学科建设会议的精神,并以《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为题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在其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在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中所取得的一些优秀成果。

金铁宏(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关于民族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的论文中强调:民族音乐艺术传流,是整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它作用于民族个体和群体;能使整个民族思想统一,情感融洽,意志集中。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一项基本工程。

因此,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已不仅是音乐教育本身,而是对我们的新一代树立起健康的审美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热爱中华民族,热爱民族的音乐艺术,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并使整个民族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对于创造性地振兴中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崔东伟(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高校公共音乐课与民族情怀的培养》一文中通过对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的作用、艺术教育与民族情怀的关系以及高校公共音乐课如何实践对大学生民族情怀的培养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完善提出新的思路。

李书宇(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其《写在包头市中小学音乐教师骨干教师培训后的感想》的论文中提出:“我区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资源,我们可以尝试编写我区自己的中小学音乐地方教材。例如,二人台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二人台是内蒙古地区的重要艺术资源,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到了许多其他音乐文化冲击。如今,在文化界人士的大力呼吁下,二人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我区中小学开设二人台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更可传承我区民族优秀文化,并可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民间艺术良好的鉴赏能力。”在文中他还对提高教师培训的认识,对音乐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提供更为广阔的继续教育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良好建议。

张静(河套大学)宣读了其论文《内蒙古西部河套地区钢琴教育研究》,并在发言中谈到她参加巴盟河套地区阴山音乐文化教育课题组的工作情况,提出今后努力将地方性的民族文化资源引入大学的课堂中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