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外贸竞争力模板(10篇)

时间:2022-06-24 07:36: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外贸竞争力,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外贸竞争力

篇1

辽宁出口产品竞争力有所提高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反映一国或地区外贸竞争力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自1991年到2001年,辽宁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从总体上说是呈递增趋势的,从1991年的1.64‰、1995年的1.645‰,上升到2001年的1.85‰,同时出口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61.7亿美元上升到111.1亿美元,这表明辽宁出口商品外贸竞争力在增强。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分析

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是用来评价出口商品竞争力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人们通常以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结构是否合理。从这一指标分析中我们看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从1991年的47.47%下降到2001年的23.6%,相反,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却由52.53%上升到76.4%,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这也表明辽宁出口商品的外贸竞争力在增强。

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是一个比较简明的指标,它既可以反映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可以反映特定产品外贸竞争力的强弱。本文选择了9类产品,运用贸易竞争指数分别计算出1999年和2001年辽宁这9类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见表一)。从贸易竞争指数的动态分析中我们看到:诸如医药化工类产品、机械设备及电子类的贸易竞争指数在增大,说明辽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逐渐增加,竞争力在加强。

辽宁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仍然很弱

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仍然较小

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看,2001年辽宁省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5‰,上海市为4.91‰,江苏为5.27‰,浙江为4.88‰,而辽宁省人口达4200万,显然目前辽宁的出口规模与其大省身份并不相称。这表明辽宁外贸竞争力在国内处于劣势,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

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结构不合理

从商品出口结构转换率指标来看,虽然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但这种转变仅仅说明辽宁省出口产品结构得到改善的一个趋势,不能得出商品结构合理的结论。从国内来看,辽宁省出口商品总体结构的发展水平不仅低于我国沿海部分省市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从辽宁工业制成品的内部结构看,出口结构仍然是比较低级的,辽宁出口依旧是以依靠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都表明辽宁省的出口结构仍然处于低级阶段,外贸竞争力仍然很弱。

辽宁在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的出口竞争力尚处于劣势

高技术产业是外贸竞争的制高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的高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有所发展,出口量在不断的增加。2001年辽宁省的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达到17.5亿美元,占制成品出口总额的20.59%,同年我国的平均水平为20.6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4.5%,由此可以看到,辽宁省在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水平刚刚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与世界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提高辽宁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加快出口产业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外贸竞争力

从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中看出,辽宁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辽宁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仍然很低。因此,我们应该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以适应国际贸易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精深加工的趋势,扩大辽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份额。加快出口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辽宁出口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实施加工贸易升级战略

加工贸易占据辽宁省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但在技术结构上,辽宁的加工贸易是以粗加工为主,仍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类型,附加值、科技含量不高。实施加工贸易升级战略,要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为重点,促进加工贸易的升级,特别要注重提高重点城市的加工贸易的高技术成分,逐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档次,培育技术先进的优势项目,加快促进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

积极培育出口新增长点

根据辽宁省的产业现状和科技优势,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产业,重点研究高科技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经营规模。尤其应充分发挥辽宁省中部和南部一些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外贸优势,按梯次发展的规律,同时带动发展相对缓慢的三辽地区相应产业的发展,把冶金、石化、机械、电子信息行业逐步建成全省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产业,促进辽宁省优势产业的整体发展。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外贸竞争力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产品产业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企业采用高新技术的速度和进行技术改造的速度以及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能力是衡量其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参数。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现代经济发展和商业竞争中最关键的问题。因此辽宁省的外贸企业要以技术为先导,通过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来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和提高附加值。

提高营销水平增强企业外贸竞争力

创立知名品牌

从品牌的拥有量上看,具体到辽宁省则更是少之又少了。例如在原材料和机电产品出口中,除三宝电脑、西太平洋成品油出口额较大外,品牌优势产品寥寥可数。因此要增加辽宁产品的外贸竞争力,就要树立创名牌、保名牌的商标战略意识。

实施绿色营销计划,增加绿色贸易

随着当今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营销已经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主要营销策略。在绿色浪潮的冲击下,非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低,而辽宁省的出口产品绝大多数为非绿色产品。在目前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产品绿色化就要对众多设计、生产、运输、营销、服务等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绿色管理,从而会增加更多的检验、测算、认证、包装等费用,出口成本大幅上升,也会降低出口经营的经济效益。但从战略角度来讲,要抓住机遇积极培植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出口,从根本上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推进网络信息化发展,实行网络营销

信息网络化带来了管理模式的革新。信息互连网络的运用使信息的横向交流和越级交流成为可能,减少了企业的管理层次,扩大了管理范围,使得企业的管理模式趋向扁平化,加强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另外,网络营销的出现也为外贸企业拓展生存空间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营销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高附加值的“差异化营销”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营销正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通过信息互连网络,外贸企业可直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沟通,并为消费者“量身订做”所需产品;此外网络营销还能超越时间和地域的界限,并能大幅度减少交易费用。

参考资料:

1.刘小怡,《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入世”的冲击与对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3.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编写,《2001年形势与热点─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4.白树强,《全球竞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5.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等,《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7》,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

6.叶卫平,《中国“入世”冲刺与避险求强对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篇2

二、品牌竞争力的特征

1.竞争的比较性。品牌竞争力是在品牌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能力,这种比较可以是产品质量、成本价格上的比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场能力的比较,还可以是人力资本、管理和经营,以及再生产等环节上的能力比较。在比较中,同一行业品牌表现出竞争的优势或劣势。

2.目的利益性。品牌竞争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顾客,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实现再生产的高效循环。最根本的目的是利润的获取。

3.动态性。品牌竞争力的动态性表现为品牌竞争力随着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即品牌竞争的优势或劣势不是绝对持久的,优势品牌可能变为劣势品牌甚至消亡,劣势品牌可能变为优势品牌。

4.过程性。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以及竞争能力的消长是有一个过程的。

5.整合性。品牌竞争力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产物,也是企业运作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整合的产物,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资源或系统中某一环节整合不佳,都会影响

6.品牌意识不强,管理能力较弱

目前,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还较弱,企业商标保护意识薄弱。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

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及问题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所以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2008年世界经济贸易将保持增长趋势,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但是中国将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居民收入将不断增长,城乡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得到一定控制,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的产生:

(一)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与品牌竞争力不足共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但与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称号不相和谐的是,我国的品牌竞争力相对落后。

(二)品牌价值较低,附加值差距较大

总体说来,中国品牌显然较多,但品牌价值与世界品牌价值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部分消费品市场国产品牌竞争力极弱。在这类消费品市场中,国外的一个或数个品牌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这类消费品市场,而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极弱。另外我国外贸品牌的突出弱点就是品牌的附加价值低。品牌附加价值指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费者欣赏的东西和产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东西,也就是通过品牌给消费者提供的信任感、满足感和荣誉感,它能通过其商品形式维持一种溢价。在国际上,商标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名牌商标更是如此。跨国公司和许多知名企业视名牌商标为国宝,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名牌。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商标意识淡薄,缺乏品牌自我保护意识。不少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

四、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品牌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营造有利于品牌竞争力提高的社会经济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经济中的宏观管理主体,它在促进企业品牌发展中的作用是间接地构建品牌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并非在政策上保护中国品牌,而是要在宏观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从而在微观上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国际,制定品牌竞争战略

缺乏战略意识和战略管理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向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制定品牌竞争战略是中国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端正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

品牌必须保持与消费者的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已经超越了以产品功能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包含了以喜欢为内容的情感关系和以某种信念为核心的忠诚关系.品牌整合管理的目的就是打造消费者对品牌的某种信念和在此基础上的对品牌的忠诚。

(四)重视核心技术,保障技术的持续创新

缺乏核心能力,是中国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最根本弱点。核心能力的缺乏根源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竞争和技术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国企业必须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鉴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的现实,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在未来的5-10年还应是采取引进、模仿、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但应逐渐走以自主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的战略,实现从“引进利用再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输出”的战略转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世界市场竞争的焦点已转向了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国际化和名牌化的竞争。名牌竞争已成为市场营销的焦点、核心问题,也是市场营销的新亮点。因此,我们要占领国际市场,从政府到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外贸出口中品牌的建设,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为进一步扩大出口提供保障,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袁辉,品牌营销对外贸易新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月(下旬刊)总第522期

[2]丁建军,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1期

篇3

中国加入WTO以来,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增长迅速,整体经济贸易形势继续了多年来的良好态势。但是,在普遍乐观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隐藏在这种良好态势后面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长方式的单一,以高投入低产出为特征的经济效益低下,贸易方面的出口产品附加值偏低,对外贸易条件恶化,以及频频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都在困扰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性的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市场准入上的影响,即达不到设定的技术标准,就不能顺利的出口;另一个是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技术、环保及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当这个概念用于两种以上商品时,它的定义则是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一种指数量值,也可以解释为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购买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恶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贸易周期运动的不平等影响,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产品需求条件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低进口数。

4贸易竞争优势将受到更大挑战

篇4

一、贵州省对外贸易现状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该省经济发展滞后,对外开放的程度低,对外贸易及利用外资起步也较晚。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省经济加速发展,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为全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入世以来,贵州对外贸易呈现出以下特点:

1.对外贸易总额稳步增长

2002年以来对外贸易总额十年间增长了9.6倍,绝对额增加了59.4亿美元。出口额由2002年的4.4亿美元到2012年的49.5亿美元,增长了11.2倍,绝对额增加了45.1亿美元。进口额由2002年的2.5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6.8亿美元,增长了6.7倍,绝对额增加14.3亿美元。对外贸易顺差由2002年的1.9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32.8亿美元。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规模为增强贵州省对外经济贸易实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建立外向型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增长速度快,增长潜力巨大

2002-2012年,贵州省对外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9%,出口年均增长30.5%,进口年均增长27%。而2003-2011年全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为21.7%,出口年均增长21.6%,进口年均增长21.8%。很明显,贵州省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在遭遇严重金融危机的2008年,贵州省出口依然保持30%的增速,高于全国的24.8%的增速。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成为拉动GDP增长,推进该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源泉。

3.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出口商品结构是衡量一国外贸结构状况的重要依据,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化。2011年贵州省出口额继续保持增长,其中初级产品出口3.31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1.07%,较去年减少了5.2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出口26.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8.9%,较去年增加了4.8个百分点。初级产品出口比例的下降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的上升表明贸易结构得到优化,贵州正处于工业化的上升阶段。

4.对外贸易以亚洲为主,进出口市场分布更趋多元化

据统计,2000-2010年,贵州每年与亚洲贸易往来的比例都在57%以上。东盟为贵州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11年贵州对其出口贸易为5.0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6.7%。对香港地区、日本和韩国的出口贸易分别为2.28亿美元、1.07亿美元和0.67亿美元。这表明亚洲因为其地缘优势,与贵州国际贸易往来非常频繁。截止2010年,贵州省产品出口遍及13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前十名的是美国、印尼、澳大利亚、日本、越南、印度、台湾、韩国、香港和泰国,这表明贵州已逐步形成有重点、全方位的多元化对外贸易市场格局。

二、贵州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

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他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分析和评价一国或地区的外贸国际竞争力,一般选用显示性指标直观地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本文选择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简称RCA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简称TC指数),对贵州省近年来的外贸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反映一国或地区外贸竞争力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比重越大,说明该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比重越小,说明该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弱。2006-2011年,贵州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占中国出口额的比重从0.009%上升到0.016%,虽然所占比重与其他省份还有较大差距,但是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表明贵州出口商品外贸竞争力在增强。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而言,RCA值大于1,表示此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RCA值小于1,则表示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由于统计资料有限,本文在此把贸易产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以2006-2011年的RCA指数来分析贵州出口贸易的概况。由表1可以看出,贵州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RCA指数均小于1,但是工业制成品的RCA指数比农产品略高,说明贵州在对外贸易中整体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应在提高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增加出口创汇的同时,提高初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又称TC指数)表示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标均在-1-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2006-2010年,贵州省食品类、化工及相关工业产品、机电产品的TC指数大于0。其中食品类出口竞争力很强,TC指数一直稳定在0.98以上,处于出口专业化水平;化工及相关工业产品,2006-2010年的TC指数分别是0.925、0.954、0.929、0.936、0.966;机电产品TC指数保持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0.104稳步增长到2010年的0.327。矿产品的TC指数为负,处于进口专业化水平。

三、结论

从上面对贵州省外贸竞争力多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贵州省外贸增长速度快,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但因基数较低,总体规模较小,外贸整体竞争力还相对落后。针对贵州省外贸竞争力的现状,要实现贵州省对外贸易更快更好地发展,迫切需要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鼓励引导各种性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贵州外贸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着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提高外贸出口竞争力。(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篇5

建立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指标一般是指一个数量概念,用来反映社会管理活动的某一方面的状况。指标体系,则是指由单项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所反映的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综合状况。在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一般是按等级来划分的,上级指标规定和制约下级指标的内容与范围,而下级指标的完成则对上级指标起到一种保证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目的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体系要考虑统计研究的目的,满足统计研究的实际需要。为了科学地评价一国或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观察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探索提高该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途径,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全面反映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外贸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它由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产业的外贸竞争力和企业的外贸竞争力来体现。产品外贸竞争力,即出口产品竞争力,是指一国的商品在设计、开发、生产、营销、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商品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国际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产业外贸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产业及组合在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竞争能力。企业外贸竞争力,是指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诸方面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行综合比较,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三个方面本身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因此,本文认为应从产品外贸竞争力、产业外贸竞争力和企业外贸竞争力三个方面构筑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联系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要从定量分析的全局出发,根据现象在特定活动中的作用设计指标,并使各种指标在同一体系内,相互协调,形成有机整体。在外贸竞争力体系中,产品竞争力是核心,企业竞争力是基础和前提,产业竞争力是依托和场所,外贸竞争力是合力和结果。它们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外贸竞争力必须以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其中,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和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而企业则是微观经济竞争的主体,所以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关键地位;产品是微观竞争的客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又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竞争上。特别是在当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产业内分工和贸易已成为主流,因此差别化产品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核心。当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稀缺性的影响和约束,一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均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国家和产业的竞争力最终是通过企业来创造和体现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相关性和依赖性,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可比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要考虑指标口径、计算方法在地区间、国际间及历史上的相互可比性。本文所设计的外贸竞争力指标既可与历史资料对比,又可用于国家(地区)的横向间对比。

可行性原则

设计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到与客观条件相适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可行性,又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统计制度和统计数据基础,不必要的和难以得到数据资料的指标不设置。

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析及应用

按照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各指标从不同程度的角度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判定,具有一定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法模型(如表1所示)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整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判断,评价出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优劣。

K1—Kr代表外贸竞争力的r个因素指标,具体实践中K1代表产品外贸竞争力、K2代表企业外贸竞争力、K3代表产业外贸竞争力;X1—Xm代表外贸竞争力的M个评价等级,具体实践中将外贸竞争力评价的等级设定为5个等级,分别确定为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和很差,如果认为某一指标(如产品外贸竞争力)很强,则可以被赋值为1.0;若认为很差,则可赋值为0;其他的中间值以此类推得出。nij代表对i因素指标的j等级评价的调查结果的数量。

将上表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和等级分别赋予不同的权数(由德尔菲法及AHP法求得)和评分,由此得出计算公式:

外贸竞争力=K1×X1×n11+K1×X2×n12+……+Kr×Xm×nrm

=∑Ki×Xj×nij(i=1-4,j=1-5)

总之,外贸竞争力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等特性。在研究外贸竞争力体系时,不能被庞杂的数字所淹没,而应面对数字、做出理性的思考,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做出定性、定量的有效性分析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找出提高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可行途径。

参考资料:

1.宋明佳、张庚淼,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人文杂志,2003

2.陈春宝主编,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外贸竞争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省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海南省还不属于对外贸易强省,在外贸结构、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等方面与其他省份相比仍然较弱。新时期加强海南省外贸竞争力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海南省外贸竞争力提升策略,为海南省在外贸竞争力提升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一、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目前来看,好多省份为了进一步与国际市场发展与变化相适应,往往采用价格取胜的外贸模式,但是这种价格取胜的外贸模式由于过于粗放,对于海南省来说,已然不适应。要想使得海南省向外贸强省进行转变,有关部门必须要根据海南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外贸体制改革,从而提升海南省的外贸竞争力。为此,海南省不仅仅要发挥市场在外贸改革中的重大作用,而且还要加快政府角色职能转变,增强政府对海南省外贸的引导与指导。近几年来,各个省份的外贸竞争力越来越强,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海南省要想提高外贸核心竞争力,在实际的外贸体制改革中,应该尽量从如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入手。总体来讲,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利用利率、税率以及资金供求关系,对市场经济进行隐形调控。第二,加强海南省产业政策调整,向外贸产业进行倾斜,尤其要在生产、科研等环节加强扶植力度。第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外贸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为海南省外贸发展提供服务支持力度。

二、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实现科技带动战略

海南省发展对外贸易,需要在外贸环境方面下功夫,这是做好海南外贸的前提和基础。外贸发展必须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之上,技术创新是海南省外贸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海南省外贸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的必要途径。为此,海南省除了要进行外贸环境创新之外,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发展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同时加强对外贸产品品牌的包装,树立自己的外贸品牌,从而增强海南省外贸核心竞争力,使得海南省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为此,海南省可以实行科技兴贸的战略政策,加强自主品牌的出口力度。近年来,海南省不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植力度,尤其是对电路、光电、生物、石化以及机械、电子等行业的支持力度,甚至将这些行业作为海南省外贸发展的重点。这些行业与产业的扶持过程中,除了政府的支持之外,企业以及行业本身也应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制定,尤其是要在专利与知识产权、研究设计以及技术产品改造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海南省外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外贸产业结构调整

加工贸易在海南省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海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以2012年来讲,加工贸易出口在海南省经济发展中占据大约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加工贸易进口则占到大约百分之四十五的比例。尽管海南省加工外贸在海南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其加工贸易增长率仍然很低,尤其是在抵抗风险能力方面,加工外贸企业能力明显不足。为此,海南省应该正确认识本省加工贸易的现状,对于对外贸易增长模式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从而促进海南本省的对外贸易发展,促进海南省对外贸易由数量向质量方面进行转变。海南省应鼓励本省企业在实际的科技研发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尽量向国际规范品质要求靠拢,将外贸产业优化与外贸产业升级紧密结合,从而塑造具有优势的外贸型产业。

四、制定专项产业政策,加强外贸扶持力度

根据国内外企业外贸发展实际经验来看,外贸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鼓励,政府的支持与鼓励,是外贸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坚强后盾。为此,海南省政府需要根据海南省的实际外贸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税收、保险、财政以及金融政策,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扶植。第一,利用财政杠杆,创新财政资金的利用新模式,努力发展外贸资源,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财政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倾斜。第二,鼓励中、小外贸企业充分利用担保融资的支持政策,加强与大型担保机构合作,全力做好银企对接活动,政府积极帮助中、小外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第三,大力支持行业商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联合开拓国际市场、应对贸易壁垒、增强议价能力、规范贸易秩序、防范贸易风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海南省外贸竞争力已成为海南省面临的极为紧迫的课题。海南省在提高外贸竞争力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努力,同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外贸竞争力还不是很高。为此,深入研究自身外贸优、劣势,创新外贸策略,提升外贸竞争力,是今后海南省外贸方面的重要目标与课题。

参考文献:

[1]徐梁,焦微玲.江苏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1;31

篇7

一、吉林省外贸进出口总量及所占比重分析

2012年,吉林省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45.72亿美元,增长11.4%。其中,实现出口总值59.83亿美元,增长19.7%;一般贸易完成38.07亿美元,增长23.3%;加工贸易完成13.59亿美元,增长24.2%。实现进口总值185.89亿美元,增长8.9%。一般贸易完成171.38亿美元,增长7.7%;加工贸易完成5.27亿美元,增长4.8%。吉林省2008年至2012年进口额逐年增加,出口额除2009年较2008年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有所增加,而且同一年份的进口额均高于出口额。吉林省出口总额在全国所占比重非常低,没有超过0.5%。而且吉林省出口额在全国所占比重2012年较2008年有所下降,从0.33%下降为2012年的0.29%,2009年至2012年吉林省出口总额在全国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二、吉林省外贸依存度分析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对外贸易依存度能够能够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市场开放程度,同时也能揭示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吉林省与全国外贸依存度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吉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表2显示了吉林省历年来的外贸依存度变化情况。从2008年至2012年,吉林省外贸依存度基本上处于12%的水平。同时也说明了同全国相比,相对于全国最高水平5042%,吉林省外贸依存度极低。吉林省外贸依存度过低显然不能充分发挥其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乏力,其不能享受参与国际竞争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应地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吉林省的对外贸易强度有待加强,外贸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吉林省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等于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的差除以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的和。它反映某国或地区生产的某种产品相对于世界上供应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该产品来讲,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吉林省贸易竞争力指数经过计算分别为2008年:-2846%;2009年:-4668%;2010年:-4686%;2011年:-5466%;2012年:-513%。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近5年均为净进口省,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甚至2011年竟达到了近-55%。这些数据表明吉林省的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

四、吉林省与其他省份外贸竞争力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地展现吉林省外贸竞争力状况,本文选取了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广东省以及同样位于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辽宁省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这些省份对外贸易情况的对比,可以揭示各省份间的差异,对促进吉林省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2012年各项指标比较结果具体情况参见表3。

数据来源:《吉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辽宁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黑龙江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从表3可以看出:从总量来看,吉林省2012年的出口总量只占广东省的104%,两省相差568153亿美元;从地区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比重来看,吉林省低于广东省近28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约为029%;从出口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来看,吉林省都低于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吉林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说明吉林省出口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低于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与东三省的其他两省比较可知,吉林省各项指标均低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与辽宁省的差距更大一些,其对外贸易竞争力不及这两省。经过分析可知,吉林省外贸竞争力低于辽宁省和黑龙江省,远低于广东省,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尽快提升吉林省对外贸易竞争力是必需的。(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篇8

我国外贸发展的基本状况

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极大地促进了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向前发展,很好地起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国外贸总额为206亿美元,居世界第32位;2007年,国外贸总额递增到21738亿美元,已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3位。30年来,国外贸总额增长了105倍,年均增长速度达18.7%,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78%上升到现在8.9%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7年进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同时,国对外贸易也为各国经济增长创造了机会,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越11%目前我国是韩国最大的入口市场,日本、澳大利亚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欧盟、东盟第四大出口市场。

但我国还远远不是世界贸易强国。因为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数量增长和价格优势的基础之上的,在成长为一个贸易大国的同时,简单粗放的产业扩张模式已逐渐显现出其固有的弊端。从宏观经济的指标来看,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风险较大;从国际交换中的利益分配来看,我国仍处低端,外贸发展的规模与效益并不对称;在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均超过了一半,国民收益并不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我国的话语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中,我国所处的位置较为被动。因此,如何在持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同时,尽快增强对外贸易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实现贸易强国梦,是我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正当我国外贸高速发展之际,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严重冲击。

美国次贷危机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出口竞争力下降,我国商品出口呈现减速发展趋势。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出口就会下降5%-6%。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比2007年回落5.7个百分点,外贸增速是“入世”7年来首次低于20%,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减速明显。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比上年回落10.3个百分点;玩具出口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玩具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我国有玩具出口记录的企业4388家,比2007年下降49%,全年共出口玩具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增速回落18.5个百分点。商务部对35家行业协会、10个沿海省市和400家重点出口企业的初步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下行的压力加大,出口增速可能较2008年大幅度回落,部分行业甚至出现负增长。从中美双边贸易来看,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比2007年回落4.5个百分点,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增速回落至7年来最低点。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我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造成严峻挑战。

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实证分析

面对恶化的外部贸易环境,应详尽分析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以期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本文拟选取能较好衡量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条件来具体分析和评价我国外贸竞争力基本状况。

(一)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分析

篇9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59-02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现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悄然逝去,有的却可以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出现这种分化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可以归结为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有了别人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也就赢得了竞争优势。正因为这样,近几年,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关注。目前“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提高,但外贸出口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地加大,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给外贸企业带来了不可预知的风险,外贸企业须提升核心竞争力,来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就外贸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正确理解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不同的学者和企业家有着不同的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最早是由帕拉哈德和哈默两位美国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学家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个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它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是企业独具的,能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竞争优势,并能使企业在长时间内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影响着全局的竞争力,是一般竞争力的统领。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外贸企业所具备的一种或几种,使其在向顾客提供价值的过程中长期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能力。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1.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是通过市场检验实现的,符合市场需求程度越高,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越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就越大,企业的竞争也就越显著。可见符合市场需求的价值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性。

2.领先性。本企业的竞争力与同一产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力相比具有较大的领先性,这种领先性体现在3个方面:独特性、不易模仿性、满足顾客需求的超前性。

3.整合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的有机整合,单独的任何一项都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作为一个有活力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具有很强市场敏感力的组织系统,要具有整合这些关键性要素的能力。

4.延展性。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即具有能够为自身所复制和模仿的特点,基于单一产品或服务领域的发展良好时,把这种核心竞争力应用于多种产品或服务领域。

5.持久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久性源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企业必须拥有其他企业不易获得、仿效、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长期占用,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中长期发挥作用,使企业竞争优势相对不变或者进一步提高,才会带来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本文所述竞争力的持久性,并不是企业和核心竞争力是永久不变的,而是要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开发、维护已有的竞争力,擅长变更和培育新的核心专长。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尽管我国政府对于外贸行业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国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普遍缺乏能为企业带来长期而稳定的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竞争力意识淡薄。我国大多数外贸企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非缺乏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而是核心竞争力意识淡薄,对核心竞争力缺乏一定程度的认知。大部分还停留在原来的依靠低成本、低价格获取竞争优势的层面上,并没有意识到,核心竞争力才是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性因素。

2.无核心产品,随波逐流。我国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中,随波逐流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旦国际市场上某种产品热销,许多企业便争相模仿。经常出现重复引进生产线,造成社会资源不合理配置,产品积压等现象,又走上价格竞争的路子,最后亏损倒闭,被市场所淘汰。企业如果从长远战略考虑,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开发自己的核心产品,集中力量,提高资产质量,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既能使企业竞争成本最小化,又能获取超额利润, 在竞争中就能确立自己长期的竞争优势。

3.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企业制度规范下进行的。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要建立起满足企业生产力要求并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我国外贸企业由于长期受到政府扶持,还仍旧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大部分还未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一部分即便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健全。

4.企业创新能力差。在我国,大多数的科研开发都是由国家投资的,但是大部分的科研经费投入于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企业获得的资金较少,特别是外贸企业所能够得到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这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由于长期采用低成本、低价格的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又加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自身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对技术研发投入较少,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任何投入。

5.企业管理混乱。由于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大多数企业还未真正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而仅仅依靠过去的经验来管理企业,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管理知识,大多依靠主观意识进行管理决策,使企业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提升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树立管理新观念。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新挑战需要新的观念。管理观念对企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触及企业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现代企业管理,一定要突破旧的管理观念,使管理更务实、更有效、更具现代化气息。为此,培养现代化意识十分重要。

2.培养核心技术,建立研发体系。企业要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关键要形成企业特殊优势。而要保持这种优势主要依靠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在这种条件下,核心技术的培养还要立足于创新,不断形成专利性技术,从而建立高技术壁垒,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3.变革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很早便建立了进出口信息工程,实现了相关领域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但是,我国外贸企业进行网上电子商务时,必须正确认识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流程再造。外贸企业只有进行深层次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利用好企业贸易的信息化,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外贸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体系是一个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有机系统。在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外贸企业应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提高自身的研究技术创新能力,首先,通过原有建立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为基地,跟踪国内外新技术,重视自主创新,争取核心技术上突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其次,进一步通过密切与大学、研究所共建技术开发平台,推进产学研技术合作,发挥为生产企业引导生产、为市场创造需求的桥梁作用,也就是开发即适销对路又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品,力争每年推出新品,不断增加规格与品种,从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5.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保证,外贸企业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首先,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跳出家庭式管理的怪圈,建立共同愿景,打造学习型组织,务实基础管理,搭建一个规范的管理平台。其次,要在企业内部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建立起内部稳定、规范的权力与决策机制,摆脱过去的“一言堂”管理和原始的亲情管理,处理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改革一切与市场经济相悖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一体化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经济全球化领头兵的外贸企业要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将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运用到我国外贸企业中,推进和完善企业建立长效机制,对于保证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梦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 童利忠,丁胜利.企业核心竞争力新论[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篇10

但我国还远远不是世界贸易强国。因为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数量增长和价格优势的基础之上的,在成长为一个贸易大国的同时,简单粗放的产业扩张模式已逐渐显现出其固有的弊端。从宏观经济的指标来看,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风险较大;从国际交换中的利益分配来看,我国仍处低端,外贸发展的规模与效益并不对称;在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均超过了一半,国民收益并不高;在多边贸易体制中,我国的话语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中,我国所处的位置较为被动。因此,如何在持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同时,尽快增强对外贸易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实现贸易强国梦,是我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正当我国外贸高速发展之际,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外贸发展造成严重冲击。

美国次贷危机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进程,从而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出口竞争力下降,我国商品出口呈现减速发展趋势。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中国对美国出口就会下降5%-6%。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8%,比2007年回落5.7个百分点,外贸增速是“入世”7年来首次低于20%,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减速明显。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比上年回落10.3个百分点;玩具出口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玩具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我国有玩具出口记录的企业4388家,比2007年下降49%,全年共出口玩具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增速回落18.5个百分点。商务部对35家行业协会、10个沿海省市和400家重点出口企业的初步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下行的压力加大,出口增速可能较2008年大幅度回落,部分行业甚至出现负增长。从中美双边贸易来看,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为3337.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比2007年回落4.5个百分点,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增速回落至7年来最低点。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我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造成严峻挑战。

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实证分析

面对恶化的外部贸易环境,应详尽分析我国外贸竞争力水平,以期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本文拟选取能较好衡量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条件来具体分析和评价我国外贸竞争力基本状况。

(一)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分析

出口商品结构转化率是用来分析出口商品竞争力发展趋势、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对外贸易质量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可以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全部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大小变化来表示。当比重大于1时,说明出口商品结构得以改善和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得到增强;反之,则意味着出口商品结构在恶化,竞争力也在衰退。

图1表明,1980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81-1985年为第一阶段,大部分年份工业制成品所占出口比重超过了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但变化幅度不大,而且有反弹。1981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首次降到50%以下,工业制成品首次超过50%。但在1985年,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比例再一次超过50%,而工业制成品则降为49.4%。1986-2005年为第二阶段,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快速增长,而初级产品所占出口比重则迅速下降。从1986年起,我国工业制成品所占出口比重一直超过初级产品所占出口比重。1990年,初级产品所占份额降到25.6%,到2005年,则降至6.44%;同时,工业制成品所占出口总额比重持续上升,1990年,这一比重为74.4%,到2005年,达到93.4%。可见,工业制成品已经占据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绝对主导地位,虽然工业制成品在1981年首次超过初级产品的出口,但直到1986年,出口商品结构才真正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出口比重的变化。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工产品,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其中,化工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可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其他产品则可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由表1可知,1992年以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促进了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在这一阶段,由过去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轻纺产品转变,产品具有较低技术含量、粗加工、简单加工特点。1992年以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逐年降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成为促进工业制成品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阶段是以出口轻纺产品为主向出口机电化工、高新技术产品等重化工产品转变,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精加工、深加工特点。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哪一类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贸易竞争能力。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表明一个国家的某类产品是净出口还是净进口,以及净出口、净进口的相对规模。如果一国某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则为出口专业化,表明该国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外贸竞争力,该国为该类产品的净出口国;如果一国某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则为进口专业化,表明该国该类产品的外贸竞争力较弱,该国是该类产品的净进口国;如果一国某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等于0,则为水平型分工,说明该国该类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与国际水平基本相当,其进出口仅是国际间进行的产品品种交换。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具有如下基本特点:初级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1980-1985年呈上升趋势,但从1986年开始下降,虽然1990年有所反弹,但1991年之后持续下滑,1995年开始为负值,这表明初级产品整体上已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比较竞争劣势愈加明显;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上表现为持续升势,但升势不明显,1980年该指数为负值,处于比较劣势状态,但1990年开始转为正值,且上升趋势不变,表明工业制成品总体上已摆脱了比较劣势,但在国际竞争中还只具有较弱的比较竞争优势;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竞争力指数在1980-2003年期间是负值,其中1985-1986年处于谷底,2004年后转为正值,表明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竞争劣势,但其国际竞争力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的比率,反映了一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用RCAij表示j国在i类产品上的显性比较优势;若RCAij>1,则表示j国i类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若RCAij<1,则表示j国i类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

表2所示,从1995年开始,[SITC0-4]的RCA值都小于1,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在初级产品的出口上已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中,杂项制品[SITC8]和按原料分类的包括皮革制品、纺织服装等制成品[SITC6]的RCA值均大于1,表明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具有较强的显性比较优势,但整体上均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而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中,机械和运输设备制成品[SITC7]和未列明化学品及相关产品[SITC5]的RCA值绝大多数年份都小于1,表明中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上不具备显性比较优势,且[SITC5]呈逐年下降趋势,[SITC7]则逐渐递增,显示出最快的增长速率。

(四)贸易条件分析

贸易条件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效益与竞争力,一般分为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三种。价格贸易条件是指以某年为基期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反映单位出口商品能够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有所增加,则该国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恶化。收入贸易条件是价格贸易条件与出口商品的数量指数的乘积,反映一国在出口基础上总的进口能力的大小。

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从1980年以来,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大,其中,1997-2005年间,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下降明显。从价格贸易条件的评价公式可以看出,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主要是由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升和出口商品价格明显下降所引起。出口数量指数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总体呈上升走势,但前者升幅大于后者,尤其是1999年后这一现象更加明显。这种变化说明,多年来我国出口一直是高度依赖数量扩张的粗放式增长,这表现为我国出口收入的不断上升以及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在出口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通过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来实现的。近年来,我国的贸易利益增长并没有与贸易数量增长呈同比例关系,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际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我国仅仅依靠数量扩张来改善收入贸易条件的空间已越来越小,这也说明我国有必要加快外贸商品结构优化和升级步伐。

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的策略

从上述实证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外贸竞争力呈逐年增强态势,但相对较弱。具体表现为初级产品竞争力有所下降,工业制成品竞争力逐渐上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已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强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但贸易条件却在逐年恶化,贸易利益没有与贸易数量同比例增长。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在附加值较高的生产、流通和研发环节处于劣势,在资本、技术和品牌方面与贸易强国差距较大。

依据我国外贸竞争力基本状况和国际贸易竞争理论,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提升策略。

(一)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最大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的加工环节,而这源于我国具有丰裕的劳动力要素。充分利用好劳动力丰裕这一比较优势,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可以提高劳动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又可以为新兴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和技术,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然而,这种要素成本竞争受到“要素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竞争力随要素投入的增多而逐步减弱。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必须向高档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才有持续的更强的竞争力。因此,我国现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高新技术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渗透,着力于新型化、多层次化、精细化产品开发,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增加其附加值。我国可利用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机遇,加大引进力度,通过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壮大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我国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使劳动力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样,我国就能在实现传统要素收益最大化,传统优势产业得到壮大的同时,生产要素结构得以升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二)完善外贸促进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我国现行的外贸促进政策在扩大外贸出口、提升外贸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些政策和措施已不太适应外贸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市场化、规范化、支持度方面有所欠缺,对我国现行的外贸政策和措施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构建起稳定、规范和统一的外贸促进体系。为此,要加强外贸立法工作,建立与市场经济、外贸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外贸管理体制,规范政府行为,增强管理透明度,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便利的运行环境和稳定有序的制度平台。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出口促进资金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划出专款作为出口促进资金。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经费,建立国家研发资助基金、品牌发展基金、重点商品出口促进基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基金等,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发展。要加大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对外贸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扩展使用范围和品种,降低出口企业的相关风险。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制度,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要增加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投入,发挥行业商会、驻外经贸机构、行业中介机构等组织的桥梁和服务作用,开展国际市场信息调研,加快信息反馈,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帮助。

(三)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我国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结构小而散,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致使生产和经营成本增高,研究开发投入少,企业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特别是国有经济包揽过多,行业分布过宽,力量分散,严重制约了其发挥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因此,我国要利用世界产业调整和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强经济开发区规划,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分割,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整合各类企业和产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集聚分散的中小企业,形成区域整体优势,做大产业规模,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发挥企业集聚优势,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其国际竞争力自然就强。

(四)加强技术创新,创建知名品牌

多年来,我国出口商品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但整体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较低,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处于工业制成品生产末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品牌,而知识、技术和品牌属于高级生产要素,是构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波特认为,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是一国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可见,我国要提升外贸竞争力,就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为此,国家要加大研发投入,启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素质,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我国还应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从国际市场价值链看,30%的产品增加值来自生产环节,70%来自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环节。

我国要成为经济强国和贸易强国,提高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创建国际知名品牌。要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品牌发展中优胜劣汰的作用,鼓励和扶持企业争创名牌,为自主品牌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可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商品品牌建设:为品牌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政府应建立专款基金,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和技术革新,创建自主品牌;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对一批在竞争中已处明显优势的国产品牌倍加珍惜,通过各种传媒大力宣传;推动名牌企业走出国门;政府多方面为名牌企业在国外投资建立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提供便利;加大自主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广知识产权法,防止恶意侵权行为,合理利用法律保护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五)培植大型企业集团,推进对外直接投资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是构成一国外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际投资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外贸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这就是说,要提高外贸竞争力,国家就要重视本国企业自身素质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而最能体现一国外贸竞争实力的就是外向型大企业集团或称跨国公司。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全球100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中,我国仅有10家,表明我国能与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竞争的企业微乎其微。因此,培育和造就一批能跨国经营的工商企业集团,是我国成功跨向贸易强国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我国经济贸易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利益所在。培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可通过股权分享、联合投资、合并重组等方法,逐步把我国在海外的中小企业整合为达到一定资本规模和业务拓展能力的大型跨国企业,同时,要推进大企业、大集团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并购重组。国家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遵照市场规律,打破地区和行业界限,鼓励国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收购兼并、扩股融资、债务重组等金融方式实现战略性并购。另外组建大型银行财团,推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1.王耀中.新编国际贸易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张亚斌.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结构转换[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4.宋全成.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外贸竞争力研究[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5.荣民.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若干思考[J].国际商务研究,2005

6.车文娇,田炜.比较优势论的新进展与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升[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