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22:28: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军队后勤工作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有些一线员工在细节问题上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只有在检查时才会遵守。在饮食中心实习时,我跟随经理检查食堂的日常卫生以及食物排放等,发现有些厨房把装着食物的餐盘叠放在一起而不是按照规定分类平放,窗口和厨房员工不按规定戴口罩,这些细节问题只有经理检查时提醒才会去按规定做,不能自觉的去遵守相应的规定。虽然看似很小的细节问题,也可能造成食品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同时有些员工在工作中存在松懈,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来执行自己的工作任务。在公寓中心实习时,检查行知和森博两个社区的公寓日常卫生及安全问题时,发现少数公寓管理人员在管理室闲聊,对外来人员进出管理有一定松懈,没有逐一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和审查。虽然在公寓值班很累,事物繁琐,但不代表可以对所负责的工作有所懈怠,外来人员随意进出会对公寓内部造成安全隐患,很导致学生物品被盗的问题。
公司制定的任何规章制度需要我们每个人去遵守。关于公司提高员工素质以及纪律性,我结合我的个人体会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和基本的职业素养,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人遵守规则的好坏,员工规则意识的高低也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基本体现。在德国两年半留学期间,我深刻体会到素质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比如人行横道前的车辆总会让人先行,从辅路路口出来的车辆也必须让主路经过的车辆先行,无论公交车、地铁还是火车,所有乘客买票全靠自觉,没有专门的检票机和门卡,直接上车,一些我们在中国看似难以实现且无法想象的事情在德国人眼中则是法律的严格遵守以及道德的基本体现。所以我们的员工首先应该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了然于心为前提,提高自身意识,加强个人修养,工作上做到守时,不耽误彼此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二、提高工作效率,按时、保质、保量去完成上级所布置的工作任务。忠于职守的公司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员工应尽的义务,在岗一分钟就要尽一分钟的责任。工作时做到上位领导分忧解难,下为同学和广大教职工尽职服务,紧紧围绕我们后勤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重点,将工作落在实处。
其次,上学期总务处还做了以下工作:
1.开学后,为了保证二楼、三楼学生的安全,我们为各班安装了防盗窗。
2.学期初,校门口安装了宣传栏,公示了收费标准。
3.在学校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为两位副校长配备了笔记本电脑。
4.学期中期安装了常规检查宣传栏,极大促进了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对常规检查的认识。
5.为了使学生的操队整齐,我带领部分教师在操场上钉了500多个木桩。使原本参差不齐的操队变成了整齐的军队。
6.利用休息时间,我和老师、校长测量并精心绘制了学校的平面图。
院团委文艺部工作计划范文推荐一
20xx—20xx学年里,文艺部部长与干事共10余人,不但为部里支持服务,还积极参加到各种学校、学院组织的活动中去,而且取得佳。在部里人与全学院同学的积极努力下,终于走完了这可喜可贺的一年。在校级健美操大赛中,并有学院文艺部承办,此次活动取得优异成绩,以第一名的成绩夺冠。
文艺部在校级公众比赛中为学院的光彩锦上添花。“送你一支紫罗兰”,“百人大合唱”文艺部的每一位成员都积极投身于服务于支持的队伍中来,把两次校级活动办的有声有色。校级运动会中,文艺部组织的学院队形队列方阵,以昂扬的气质展现出轻纺学院的向上精神和文艺部的努力成果。
不管哪里有活动,文艺部都能参与到为学院做贡献的队伍中去,在新产生的文艺部领导班子中,依然会继续为学院的每一分荣誉积极争取,并且与学院的各个领导班子做好配合,做到更好。
20xx—20xx年学年度马上开始,在学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文艺部依然按照上一级指示,完成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配合各个组织为学院争荣。
新学期开始,马上面对的就是部里选拔真才实干型人才,招新便是一项重要任务。此次招新关系到文艺部的以后活动中的成果。首先应当重视起来,接下来就是对选出啊的文艺部新人指导,在文艺部领导班子商议后,做到每周或每次几次会议,把会议作为部长与干事之间最新沟通的桥梁,能够刚好的把文艺部里的每一项任务在相互了解中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学年,学校或学院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有才华的出节目,能干的服务于台前幕后。文艺部便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所以,文艺部领导班子应该积极掌握学院人才的调动,配合学习学院活动顺利进行。
文艺部要多举行一些部里活动,在学院选拔一些能歌善舞的的优秀人才,活动中,部里人应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而且可以与其他部联谊,促进沟通,共创辉煌。
无论是大活动还是小活动,只要是文艺部的份内工作,就要努力做好。本学年最大的活动就是“一二九”文艺晚会,文艺部要做的就是完成任务,并且力求完美。文艺部里,舞蹈社团,合唱团,健美操社团三个组织合起来一定能把此次活动完成的更好,并且在两个部长与干事的合作,更能为文艺部增添力量。
20xx—20xx年学年度即将开始,在开始之际,文艺部已经做好了准备为学员的每一次活动准备力量。等待的是每次任务的考验。
院团委文艺部工作计划范文推荐二
对于目前文艺部,人员不足,经验不足的情况,现做出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如下:
1、 做好前期准备,在9月17、18日做好迎新工作,做好本部事应该做的事;
2、 在新生军训期间做好新生的文化娱乐生活;
3、 在迎新晚会上做好本职工作;
4、 在10月21日招新之前做好招新计划:人数,工作安排,怎样招新等;
5、 招新之后做好本部事成员的思想文化建设,把每次的任务细化到个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要强烈;
6、 多考虑文化娱乐方面的事,把合唱团抓起来,让我们系合唱团成为一支学前教育系的特色团队;
7、 做好本部事成员内部的情感建设,做好部事与部事之间的交流;
8、 做好主席团及老师分配下来的任务。
院团委文艺部工作计划范文推荐三
新学年开始,随着换届和招新工作的陆续完成,学生会的工作也将步入正轨,对于文艺部的具体工作,我提出以下几点:
1.加强部门内部建设,以培养成员的能力为主要出发点,为院会培养后续人才。
2.进一步加强文艺性活动的质量,重点打造具有公共管理学院文化的品牌活动。
3.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学院活动,积极帮助其他兄弟部门开展活动,打造一支优秀的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
下面,我来做具体说明
首先,从部门招新开始,注重部员多项素质的考核,改变文艺部以往重视才艺轻视组织的状况,文艺部的部员应该是艺术特长,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并重的,且最重要的是踏实肯干,善始善终。同时部长和副部长必须重视对部员的培养,通过活动让部员得到真正的成长。具体做法如下:招新工作(见部门招新计划);培养工作,在活动中,让部员不但是幕后工作者,也要是幕前出色者,分批次,分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部员;团队建设工作,我也建议主席团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针对学生干部的素质拓展活动,增强学生会的集体凝聚力。
接着,对于文艺部主办的活动,计划如下:迎新晚会,这是文艺部的第一仗,因此必须打响。对于活动形式,沿袭经典晚会的形式,以歌舞,语言类节目为主。主题定为“致青春”。其中,设置一两个经典节目,继续完善,将此节目做成一个活动,就以“致青春”为标题,开展一系列形式不唯一的文艺的活动,做好推广工作,让“致青春”走出学院,走向校园,打造我们公共管理学院的文化品牌,并且做好传承。让我们的文化品牌历久弥香。
最后,在广播操大赛、运动会、太极拳比赛等以学院为单位的大型活动上,积极发动文艺部部员身先士卒,多多参与,同时也配合学院搞好先锋博士论坛等活动,发挥我部门知识分子的能力,推动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并且做到不断超越,打造一支强大的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
在完成部门工作的同时,我们要寻找一个属于文艺部的精神,让它成为文艺部的灵魂。一代代传承下去,就如同军队需要军魂一般,我相信,文艺部定会充满朝气,充满热情。
院团委文艺部工作计划范文推荐四
文艺部是学生会几大常设部门之一,本着“文艺大众化,文艺为全系同学服务“的宗旨开展各项工作,重视好的形式、好的质量以求达到好的效果。
(一)我部将配合院文艺部搞好校园歌手大奖赛这一工作,尽管我系在这方面活动中表现都不尽人意,但我们从没放弃任何一次机会,我们努力过,至于结果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因此我部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积极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尽量挖掘有这方面才能的同学,认真督促同学们练习,争取在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绩。我们部将会竭尽全力配合院里搞好这次活动。
(二)我部将配合院里搞好“流淌的歌声”这项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做到笨鸟先飞、勤加练习,用我们的付出去塑造我门的成功,去展现我们的风采。
(三)我部将围绕院里的工作重点: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3、迎评促建
对于迎评促建我们也要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下学期初我校将举办大型的迎评晚会,它是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将在本学期加大力度去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为迎评促建尽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同时也给同学们更多的机会去把自己的才能发掘和展示出来。
以上是数理系文艺部本学期的主要工作计划,文艺部将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数理系添彩的宗旨依循其机动安排工作。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我们喜欢聆听音乐,因为它让我们的心灵如此净化;
我们热爱文艺工作,因为它让我们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
院团委文艺部工作计划范文推荐五
新的学年开始,学生会的工作也将一步步步入正轨,对于文艺部的组建,以及今年工作的开展,我提出以下几点计划。加强部门内部建设搞好组织工作,以培养成员的能力为内部建设的主要出发点,为院会培养后续人才,切实发动成员积极性,作好人才储备工作。
1 改变文艺部纳新时局限于有文艺特长者,保证部内有策划、管理、写作、组织等擅长的干事,保证部内人才多元化,且关键是要塌实肯干。
2 严明部内规章制度,严明例会及考勤规范。
3 设置内部规范合理的成员考察机制,对各阶段工作表现好的成员予以内部加分,为最后优秀成员评选提供依据。
4 培养成员能力,因人而已提供锻炼机会,激发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部内工作上来。
5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经常办一些集体活动,让大家增进了解,加强沟通。
工作计划如下
1、x月xx日的运动会负责后勤工作
2、组织好校园文化月的活动
3、策划并举办必要的晚会
我竞聘的职位是校区校长。
我是一名军队退役干部,......
军队工作期间,受党和军队的教育和培养,个人思想政治觉悟、专业技术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实践基础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在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分配制度改革的时候,我选择了自主择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个人的事业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退役后,......参与了工厂管理和市场开拓,体会到了民营企业发展的困难,感受最深的是企业人才短缺给企业发展造成的制约。企业既需要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更需要能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一线工作的,适应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素质和优秀职业道德素质的青年。
我国由于长期以计划经济为主导,企业进入自由市场竞争环境的时间不长,大多没有能力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加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时间短、高等专业学校培养人才方式僵化,社会人才供给已经不能适应我国业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形势和现实。另外,大批没能进入高等学府的青年,没有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就进入社会,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碰到了很大困难,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多种形势的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中职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好时期。顺应社会需求,这也是我将投身中职教育工作的一个原因。
一、我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
自军队退役后,开始关心地方政治、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情况,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也有过一些思考和调研。通过教育部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关注了解有关中职教育方面的信息,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的追切要求。
在社会需求上具体表现有:
1、存在大量人员失业,同时企业又招不到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2、每年有大量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毕业生走入社会,没有一技之长或专业不对口而找不到工作;
3、大量工人由于没有专业技术,只能从事简单劳动而面临或已经失业;
4、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能力对内部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时遇到困难;
5、部份大学高等教育由于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课程设置僵化、脱离社会需求、没有前瞻性,造成大量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即面临失业。
以上客观事实证明了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近年来,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这也事实上证明了中职教育的现实需求是旺盛的。
(二)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职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要不断满足社会对学校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服务社会就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要设立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办学方式灵活、培训周期短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青年就业与创业能力。中职教育可以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目前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广大民众的就业观、成才观,亟待转变。政府应继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普及中职教育。
2、应积极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大力改善中职学校的硬件、软件环境,提高中职教师待遇。组织形式、办学模式集团化,创品牌、创名校。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且不够稳定
具体来讲,我个人认为,根据中职学校培养对象和就业特点的要求,中职教师应主要由以三部分组成:
一是“双师型”班主任,既能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教学方面的能力,更要有学生一日生活正规化管理能力。能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等。这一部份教师要做为骨干培养和保留。
二是“双师型”普通专业教师,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同时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教学方面的能力,这部份教师要相对稳定。
三是签约兼职教师。加大与大专院校和企业的联系,建立各专业兼职讲师、工程师数据库,共享社会教育资源,以缓解目前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提高办学效益。
二、我怎样开展校区校长的工作
我们学校就像一个珠宝公司,而分校是公司的生产车间。公司主要承担宝石原材料采购和玉器产品销售,生产车间在公司的领导下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玉石的锯割、琢磨、抛光、上蜡等生产加工任务,输出合格的美伦美焕的玉器产品。
(一)校区校长的工作职责
校区校长在总校的领导下根据总校的要求,团结和带领校区全体教职员工,完成总校下达的各项教学培训计划,负责校区所有工作制度的落实。
简要概括为: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贯彻执行总校的指示和决议;组织实施学年、学期工作计划;领导教学工作;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学生一日生活;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后勤工作等。
(二)我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教育引导,按章办事,依法治校
以人为本,就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家相聚在一起是有着共同的目标,即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而工作和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为了这些共同的目标,我们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共同进步。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心理疏导,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抛弃、不放弃,量才施教,为每一个孩子设计美好的前程。
注重学生人格塑造,做敢于担当责任的青年,对国家、社会、学校、班级、父母和自己负责,在家中是乖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走向社会是有德有才有抱负的好青年。
教育引导,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第一位,行政处罚摆在第二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教育师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养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由行为形成习惯,由习惯养成性格,而性格决定命运;不拘小节无以成大事。学校无小事。学校的一草一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注重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引导教师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刻苦治学、乐于奉献;引导学生勤奋好学、遵纪守法、行为端庄、团结友爱,将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与国家的前途、社会的责任融合在一起。
按章办事,就是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的校风养成是全体师生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形成的。坚持制度管人。管理制度细化量化,处处事事有章可循,对事不对人。定期组织学习研讨、对照检查,预防第一,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是促进校园和谐、公平正义、共同进步的保证。
依法治校,就是严格执行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从宪法到各类民法、刑法、专门法和各部委法规制度,都是我们管理学校的依据。要依法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修改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规章制度时更要依法进行。校领导和各类行政管理人员更要有强烈的法规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究。定期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人人懂法,杜绝法盲。
(三)管理工作重点
1、以党支部为核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要注重学习,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2、教学质量督促教务科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认真考核、合理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加强督促检查。重视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
3、“双师型”班主任培养,加强班主任做政治思想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定期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共同提高管理水平。重视教师职业前途,为老师自身进步创造条件。
4、重视学生会工作,引导学生有限自治。将学生会培养成学校管理的左右手,从教学、一日生活制度、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全方位参与管理或自主管理,培养学生民主意识,集体荣誉意识。
5、重视校纪校规的贯彻落实,严格一日生活制度,严格落实管理细则,加强量化考评工作,坚决树立和维护学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6、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学校安全保卫、食堂卫生、防火防灾工作,定期督促检查。对各类可能的突发事件要制订应急予案定期演练,程序科学、责任到人。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组织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结合形式,管理是组织的特征和功能。组织管理活动不是盲干,更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讲究方法、讲究技巧的人类高级智慧性和创造性活动。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和研究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已发现和认识了管理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管理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帮助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方法的概括性和通俗性表述。管理的基本原理,不是管理的全部理论和方法,而是管理理论中最关键、最核心和最常用的理论和方法。组织管理者能够系统、娴熟地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并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管理活动中,就能做到驾轻就熟、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一
组织是什么?在本质上,组织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它用特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手段,将一定的资源置于组织的麾下。而这种集中资源的过程,就是组织通过其管理活动,将游移于组织之外、处于自然分散状态的资源相对集中起来,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比如:将分散的个人集中起来形成人群、群体、组织,产生超越各分散个人力量总和的集体力量,俗语云:“人多力量大!”如集体狩猎、作战、生产、科学研究等活动,都是集中一定人力、物力,明显地彰显“众人”集体力量的优势与效果;又比如:将分散的物质资源集中起来,诸如土地、原材料、燃料、设备、运输工具等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的生产资料、资本,从而构成更强生产能力的企业,增加产能、产出和效益。人类以往的实践活动,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样一条经验:基于组织及其管理活动而达成的各种资源的集中(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等),都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益”,人类发展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集中资源和不断增进福利的历史。在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同时,人类管理活动在资源集中和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对资源的深度发掘和利用,即从资源的“内涵”上做文章,通过管理活动,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使资源利用更加科学,使资源效用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集约性,它是在资源量的集中和规模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功效的质的飞跃,通常是在对资源的功能开发与提升,资源之间的兼容与匹配上下功夫。如人力资源培训、扬长避短与优势互补、团队建设,组织变革实践中的优化组织结构、优化劳动组合和组织功能再造,生产活动中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诸如太空育种、转基因食品等,它是一种“内涵”式的管理增量活动,这种管理方式,在面对人口增长和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是人类文明与进步过程中管理的最高境界和终极追求。
规模集约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对资源进行量的相对集中以发挥资源的规模效应,以及在资源量的集中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深度利用以增强资源效用和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资源集中――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规模增量和内涵增量――高效率与效益
二
管理是一项组织性活动,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动员、配置和利用组织资源的过程。组织资源就一般形态而言,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在组织活动中,相对而言,人是组织资源中的核心和关键资源,因为人是能动的资源和具有创造性特征的资源。因此,管好人和用好人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人与人之间各有差异也各有所长,管理好人首先是用其所长,根据组织成员各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去,各尽其能,优势互补,这就是管理学教科书上常说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如基于性别优势的分工,男性做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女性做轻巧精细的工作,俗语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又如基于性格特点的分工,细心沉稳者安排做财务工作,粗放勇敢者安排做探索性工作。再如基于经验、知识、能力的特点,强者安排做研发和高层管理工作,差者安排做基础性或操作性工作。这样,可以充分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和成果;其次是在分工的基础上,让在相应岗位的组织成员经过专项培训和长时间稳定的重复劳动锻炼,养成专业能力,成为相应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或技术专家;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超过非专业人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工作绩效。历史上关于“针”制作生产的分工实践就是非常直观的例证,通过分工,有专人切割、专人打孔、专人研磨,劳动效率成百倍提高。分工是专业化的前提,专业化是分工的产物。由于分工和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使得劳动者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从事相同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经验和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娴熟以及不断提高和强化,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明显地增加产出和提高产品质量。这一点,在制造业中尤为典型,因为专业化培养和造就大批的技术工人和技术骨干,这些人也成了企业提高产出和产品品质的专业保障。正如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所指出的那样:“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不是将整项任务交由某个人承担,而是将之细分为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单独的个人来完成。各个员工都仅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67)分工解决的是适合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解决的则是更好地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是对分工的强化。分工与专业化,是现代人劳动过程的基本方式和支撑,也是管理活动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分工专业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将组织成员基于其特长和潜能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相对稳定地从事同一工作或劳动,使其经验和技术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分工协作――专业化与技能强化――技术专家――增量产出和增质产出――高效率与效益
三
组织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建立和维持组织生存、运行所必备的秩序与环境条件。组织中的秩序如何建构?一般主要通过组织设计来实现,包括组织的物理结构、职能设定、岗位设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文化取向等,以此来构建组织内的关系和秩序。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组织各单位(部门)、各团队、各成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规定,包括纵向的层级关系和横向的协作关系,由此形成组织内的关系与秩序网络,使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对应起来和对称起来。从纵向来讲,就是建立基于职权的指挥链,解决上级的命令权和下级(下属)对谁负责与报告的问题。从横向来讲,就是建立部门之间和成员之间的协作网络关系,解决在彼此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与配合问题。在这一原理中,首先是权力的界定与分配,组织内各层级、各部门以及相应岗位有什么样的权力?比如决策权、人事权、财经权等;各种权利由谁作为主要责任人来享有和行使?比如: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兼管人事和财经;副校长A分管教学和科研;副校长B分管后勤和学生工作等。其次是在确权的基础上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职责(即责任或工作目标)。比如:融资额度、人才引进层次及要求、后勤工作的保障程度与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等。权责关系的明确与对称,是组织运行秩序的平衡器,它能促使组织成员做到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对等,分享利益与承担责任对称。这样,组织内的秩序才可能有效得到维持和维护。罗宾斯在讨论指挥链问题时指出:“所谓职权,是指管理职务所固有的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为了促进决策和协调,各级管理者作为组织中指挥链的一环,需要被授予一定程度的自以便履行其职责。而在管理者协调和整合雇员工作时,这些下属员工也被认为负有执行任务的义务。这种对完成任务的期待或义务就是职责。”(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70)如果说分工专业化原理是以组织资源的外在属性(物质与技术的尺度)为特征进行的管理活动,那么权责秩序原理则是侧重于组织资源的内在属性(思维与精神的尺度)为依据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并且这一层面的管理活动对组织运行的影响更加深刻。这一原理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组织有目标、部门有岗位、工作有标准、人人有权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职责明确、秩序井然。
权责秩序原理,就是通过管理明确组织成员各自的权力与责任,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组织内的层级和并行关系,形成满足组织运行所需要的关系结构与秩序格局,服务和促成组织目标全面实现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岗位与职责――权利与义务――指挥链与协作网――组织秩序――高效率与高效益
四
组织向何处去?组织如何运行?这是组织产生后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可能性上,组织面临着多重选择,如设立一个企业组织后,对行业与经营范围就面临多重选择;设立一所民办高校后,就面临专业与学校类型的多重选择。如何取舍?如何准确地把握方向和目标?需要借助管理的决策活动来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管理决策活动及其过程,就是对多种可能性情况与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权衡的过程。决策的过程,就是广泛收集和分析有用信息和资源的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多套备选的临时方案;然后进一步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比较,根据各个方案的可行性与价值效用情况的程度差异排出先后顺序与等次,经过综合权衡后做出取舍,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正式方案实施与执行。决策的过程,就是系统分析比较和辨别影响组织发展方向和运行目标的各种复杂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科学的决策理念、科学的决策方法、科学的决策程序等系统的支撑和支持,能够确保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决策最优化,即组织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组织运行目标的科学性、组织运行计划的合理性。罗宾斯指出:“因为涉及管理者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都希望制定正确的决策,也就是选择最佳方案,实施它们,并且决定是否应考虑所处环境。”(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173)决策,科学决策,是组织运行状态最佳、组织运行结果最优的基础和保障,决策在本质上,就是(方案)择优的过程。方案是组织行动的纲领,统率着组织的各种活动与行为,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处于前置决定性的地位。所以,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一项要求很严格的管理活动,它不是简单地、随意地做出决定,而是要求充分占有信息和材料、系统分析信息和材料,同时还要求根据现实条件、环境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与判断,尽可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的备选方案;在广泛听取组织成员意见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及时果断地做出抉择和决策。没有决策,就不可能有择优;但有决策并不必然地就会产生择优的结果,决策只能为择优提供可能。择优是决策的目的和结果,它是在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基础上的产物。因此,决策的理论、决策的方法、决策的程序,一切影响决策合理化、科学化的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择优”。
决策择优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科学决策活动,形成完整系统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比较,抉择、筛选出适合组织运行的最佳方案,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复杂性问题――可能性方案――择优方案――执行方案――高效率与高效益
管理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各类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候用到管理的基本原理的一个或几个原理,有时可能同时用到全部的管理基本原理。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按照主流的管理理论的表述,通常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即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从管理过程来看,其基本路径为:决策――执行――反馈;在这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中,分别涉及到“决策择优原理”、“计划规范原理”、“执行效率原理”、“控制反馈原理”等原理的应用,同时也潜在地或间接地运用到其他几个原理。而从管理职能角度来看,管理的职能系列由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构成。每一种管理职能都比较直接地对应于一种管理的基本原理,也同时内涵地涉及到运用其他管理的基本原理,如“领导”职能就涉及“权责秩序原理”、“激励创新原理”等。虽然从理论和逻辑分析的角度可以明显看到管理过程对管理基本原理的分别运用,但从组织运行的全过程和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来看,则是综合运用管理基本原理的过程。每个管理的基本原理在分别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彼此交融,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支持系统。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组织运行的成功,正是管理的基本原理分别作用与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我们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上述管理的基本原理都必然地存在并作用于其间。任何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也正是成功运用这些管理基本原理的结果。在管理学著作,特别是管理学教科书有关管理问题的介绍和论述中,基本上都是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主线,是对管理的基本原理针对性运用和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因此,全面、系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学好管理学知识、用好管理学知识、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和关键。
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要解决的一个前置性问题,是如何把它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区别开来,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上讲,这二者之间是明显有别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给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确定范围、界限和底限,是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分界线,遵守它,则有可能把管理工作做出成效;违背它,则管理工作必然失败。而管理的基本原理,侧重于教给管理者如何把工作做好的方法和技巧,更确切地说,它侧重于管理工作的经济、便利、快捷和高效。它是衡量管理者是苦干还是巧干的标准或分水岭,按它的要求去开展管理活动,就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不按它的要求去做,则可能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当然,在管理学理论框架内,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和前提,它为管理基本原理的形成和运用提供范围、界限和底限,它的作用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护栏和行车标志与行车规则,是确保车辆道路畅通和高速行驶的前提和保障;管理的基本原理内在地包含管理基本原则的精神与要求,它是在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就像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驾车的技巧,如何望、保持车距、控制速度、超车、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情形。再直接一点,比如司机驾车过程中,必须“系安全带”是管理原则,怎样“系安全带”是管理原理。管理基本原则的作用是“护驾保航”,它告诉管理者做正确的事――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管理基本原理的作用是“驾轻就熟”,它告诉管理者正确地做事――能够做什么,怎样做什么?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五
组织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在更具可操作性上的层面上管理组织运行?需要对决策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和程序化。例如,某高等学校在作出创国内一流大学的决策方案之后,就需要以该方案为基础,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投资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建设计划、科学研究计划、校际合作计划、校企联合计划,等等。计划就是将决策方案的大概念,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事项、或项目、或任务,并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加以量化和指标化,比如引进人才的计划,包括数量和要求,诸如专业方向、学历学位、职称、社会影响等;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项目名称、总投资额、设备购置与安装、调试、期限,等等。计划是组织运行的路径图,是组织实际运行的直接依据。因此,计划的精细化和精确化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组织运行的结果。制定计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给组织运行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程序与路径。组织运行的过程,也是贯彻和执行计划及其意图的过程。一个成熟的现代组织,其运行过程本身就是在组织计划引导下的运行过程;组织目标的实现,就是组织计划得到忠实执行和实现的结果。计划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是由计划编制、计划体系、计划管理、计划修订、计划评价等内容构成的。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组织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也正是计划的这一特性,确保组织运行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严格按计划方案和规定运行。如军队按作战计划打仗;企业按生产计划生产;学校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国家按计划(如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组织经济社会发展活动。著名管理学家莱斯利・W・鲁认为:“计划能使一个管理者或一个组织主动地影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未来。”“组织的成功总是与好的工作计划有关的。”(莱斯利・W・鲁《管理学》第1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P136―137)由此可见,计划在组织运行规范化(程序化)上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计划是组织运行规范化的前提,规范化是计划实施的结果。
计划规范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计划活动,使组织决策的方案具体化、精细化、计量化和程序化,从而在此基础上保障组织运行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决策方案――任务分解――指标与路径――执行计划――高效益率与高效益
六
决策和计划,是组织运行意图的文本化。从管理的全过程来看,他们只是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真正付诸行动让组织运行起来的,是管理过程中的执行环节和阶段。执行,就是贯彻决策和计划意图的过程,就是推动组织按决策和计划的基本思路运行的过程。决策和计划的目的,就是让组织运行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路径精确、程序规范、控制有效、结果最优。但好的决策和计划要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有“执行”环节的紧密配合与支持。执行或执行力,是现代管理的一个新名词,它特别重视执行过程中对“决策意图”和“计划任务”的忠实程度,并且强调“创造性”地执行“决策”与“计划”。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决策和计划是为组织高效运行提供行动指南。而组织运行过程的高效率,实际依赖于管理过程的执行力。因此,执行或执行力――严格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既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前提也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保障。执行在本质上,就是将决策和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执行,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和领会决策与计划意图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忠实地按决策和计划方案行事;另一方面又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研究新情况和新环境,在不违背决策和计划基本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执行不仅是一种照葫芦画瓢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它是以决策和计划方案为基本蓝本,在执行过程中对决策和计划不断创新的过程。并且通过执行的创新,寻求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更好路径,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执行过程中,组织中的全体管理者,需要有共同认识和统一行动;需要彼此的默契配合和强烈的整体意识、系统观念。执行是一项特殊的团队性活动,优化组合、优势互补、高度认同的团队文化与组织信念,是执行力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有人总结说:“决策是基础,执行是关键!”
执行效率原理,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活动中管理团队执行的水平和能力,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从而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更好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方案与计划――研读与理解――执行计划――创造性执行――高效率与效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3]莱斯利,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4]杨孝伟,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
[5]贝特曼,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
[6]哈默,管理大未来,中信出版社,2008.7.
[7]刘筱红,管理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