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8 02:15: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对课程进行改革是小学语文新的开始,也是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新希望,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小学的语文教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了更加适应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为了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语文教学成绩,以及为小学语文教学者提供更宽广的发挥舞台,各小学校必须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对语文教研工作计划做出创新,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供条件。在新课改背景下,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之一的评课活动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小学语文教研的新方向和新思考。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中评课活动存在的不足
从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评课情况来看,很多都存在对评课内容缺乏深入分析的现象。首先是评课内容空洞,教师从空洞的大道理开讲,针对各种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目标泛泛而谈,但很少结合实例对这些理念进行分析如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这不仅没有实际意义,同时对听评课的教师也没有太大的借鉴作用,评课只流于形式。其次是评课内容追求全面,在实际行动中却是蜻蜓点水,教师从导入到拓展,最后到结尾面面俱到,然而对实际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情况却没有过多的讲解,评课内容仍然停留在理论上,没有从实例上升到教学思想。最后是评课内容尽显完美,忽视缺陷,许多教师评课用语太多华丽的溢美之词,对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的缺陷却不了了之,忽视了评课的诊断功能。
二、新课改背景如何定位小学语文教研的新思考
1.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师教学观
各小学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从而武装教师的头脑。学校组织教师定期开展语文教研学习,让全体语文教师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让教师掌握和熟悉小学各年级段的语文教学目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让各语文教师明确学校的教学要求。同时,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开展小学语文教师间的互动交流
学校在组织语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时,要明确时间、地点和内容,并开设多种形式的课程交流活动,比如常规课、示范课和学术研讨等,让每个语文教师都能够参与其中,通过听课或者评课的方式进行经验交流,在总结成果的同时,互相讨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另外,要通过竞争的方式,加强语文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产生思维碰撞、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要发挥带头榜样作用,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参与到语文教师间的交流活动中,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指导教师改变教学行为中的不足,并将新的教学评价观融入教师的语文教学评价中。
3.加强语文教学常规检查,保证语文教学质量
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标准之一便是观察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为抓好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学校必须重视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巩固教学基础。通常情况下,学校的常规检查是由教导处负责,而语文学科则需要学校语文组提供配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领导也要参与语文教学的常规检查。常规检查的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针对语文教师的备课、教学案例等教学行为进行随机检查,二是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及语文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查看,对存在的不足要及时反馈,对成功的教学案例要进行全校推广。除了常规检查外,学校还应该对常规课进行随机检查,通过随机听课和评课的形式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从而促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能够做好本职工作。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各小学语文的教研活动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新教师基于新课改理念敢于创新。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各教师也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不足,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在S多环节方面过于随意性,形式缺乏新意,许多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但我们相信,只要全校教师能够树立新观念,认真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就能够在新课改中找到语文教学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二、博览群书,夯实文化底蕴,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
如果教师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底蕴不足,那么又怎么能够良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就是多读书。读书对于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社会也提倡终身学习,教师更是需要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的职业。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养成经常读书而且会读书的良好习惯,使得自身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也是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开展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路径。首先教师的读书活动并不是盲目的,教师的读书活动需要与校本研修相结合,以校本为基础,通过读书获得更多的收益,最终形成一种合力。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坚守终身学习的理念,博览群书,不仅仅要学习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注意其它方面的知识,要注重更深层次的挖取知识,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一个知识的海洋。教师通过阅读,得到众多知识的充实,教师的文化底蕴更加浓厚,教学水平才能够得到提升,最终才能使得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三、锤炼教学设计,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秘诀
小学学生好动,很多事物对于他们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在语文课堂上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师只有通过依据教材上的内容精心的进行课堂设计,并且选用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文化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起点,教学能力就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外化展现。教学实践表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教师的语文教学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亲身的体验、感悟、领会逐渐获得并且不断发展的。教师需要应用教学实践活动对自身的教学设计进行锤炼,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三味书屋》、《拔苗助长》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学习著名教师和特级教师的相关教学设计,对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不断的加深对其的研究力度,利用最为聪明也最为巧妙的办法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首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清晰教材内容的教学莫彪,并且划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考虑与文章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策略,然后试验教学,由其他的语文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对其进行改善和调整,最终达成共识。例如:教师在讲述《拔苗助长》这一课程时,当讲授结束后教师可以请求学生与教师进行角色对话,如同情景剧表演一样,将文章的内容重述。这样的课程设计能够更加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要学生不会感到那么拘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累积经典的教学案例,将这些设计案例整理成为一个良好的资源库,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四、反思与交流,深入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
反思对于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改进和提升教学方法的主要手段。教师的反思是思维运动,展现的是教师的教学育人态度,更是高品质的体现,教学反思更是理解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师需要时常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进行发丝,使得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领会,收获新的经验。教师的教学反思就是对自身行为的追问,明确自己是否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将教学活动由浅层次向着深层次延伸,走出传统教育的束缚,不断的进行创新。
(一)提高小学教导主任指导教学的能力。
(二)提高教师学习和使用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主要工作:
3月份:
五年级下册新教材培训(中旬)
培训时间:1天
参加人员:各学区及学校教导主任;全区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成员
培训内容:上午:讲座 “立足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年段课标对比及其教材分析及各部分教学建议(结合课例)
下午:① “追寻李白”文学单元及其教学
②观看课例
③评价:问卷式评价
4月份:
1、“XX年年----2011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学科试卷分析”
(上旬)
培训时间:半天
参加人员:3---5年级语文教师;各学区及学校教导主任;
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成员
培训内容:针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命题思路和发展方向,结合我区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从整个小学阶段试卷的命题思路、我区3---5年级考试情况分析及存在问题、本套试卷各部分设计意图及各个版块中体现的年级的层次性、对今后教学的指导意见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
培训评价: 待定
2、积极筹备期中检测工作,检测后收集并整理检测结果及分析。
5月份:
1、成立矿区首届“小学语文校本研修专业团队培训班”并开展活动。(中旬)
培训时间:1天半至2天
参加人员:各学校教导主任、部分骨干教师(中心教研组优先)40人左右。
培训内容:①结合集体备课,开展“文本解读”讲座
②参加培训学员分组,并集体同备一课
③每小组推选一人进行现场作课,并开展课后研讨及评课活动
2、教导主任业务培训(下旬)
培训时间:1天
参加人员:各学校教导主任
培训内容:①新课标的学习
②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评课活动
③新课程理念下教案的书写
④如何指导课堂教学
活动形式:讲座辅以交流互动
评价方式:待定
6月份:筹备期末考试工作,考试后收集并整理检测结果及分析。
三、关于中心教研组的管理和使用
1、3月底完成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管理制度及职责的修改完善工作。
2、继续调动中心教研组人员搜集各种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3、本学期开展两次集体活动:
(1)3月下旬,针对新教材培训中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开展研讨活动。
(2)6月初,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复习研讨。
几点补充说明:
1、在积极开展学科活动的同时,依照小教组工作细则,参与各项活动,促进教学评估工作有效开展。
[关键词]
非连续性文本;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第三学段(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非连续性文本”的首次引入,赋予语文课标新的时代气息,也丰富了学生的多元阅读体验。笔者曾对宜州市某城区小学39名小学语文教师就“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能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不知阅读指导的教师占18%,不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师占28%。通过深入访谈,笔者了解到,大多数一线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内涵、课程实践价值及有效教学缺乏认识。弥补教师非连续性文本的专业素养,提高其教学与教研能力将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校本研修,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纵深推进,“教研修三位一体”成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与举措。作为学校,应扎根教师的内在需求,以课例为载体,开展实施非连续性文本的校本研修活动。
(一)结合案例分析,引导教师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及教学实践价值
“非连续性文本”是数据表格、说明书、地图、时刻表、公交站牌等类型的具有直观、简明、实用特点的阅读材料,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用频率较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
(二)通过表格形式,引导教师梳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呈现方式
如语文S版教材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纯非连续性文本,如三年级上册看漫画《父与子》后习作、五年级上册《七律・》的中国工农路线示意图等。二是含图表的非连续性文本,如四年级下册“我喜欢的动物寓言故事”的表格式读书卡、五年级上册“文明公民”调查表、六年级上册“今日家乡”表格式调查报告、六年级下册“小产品大推介”产品说明书、“旅游大使”中的游览路线示意图、“告别母校――我们的成长”中的请柬、海报等。通过梳理发现,这些非连续性文本多出现在语文大课堂(即综合性学习)、阅读与习作平台及课文中地图、指南针等板块内容中。教师也可从日常生活中收集非连续性文本,如药品说明书、超市小票、旅游导览图等。
(三)结合课例分析,引导教师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方法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多样,阅读的方法也因材料不同而异。比如阅读地图或绘制家乡景点旅游路线示意图,可指导学生按照“确定位置――找准路线――认清方向”的步骤完成;阅读产品说明书,可按照“抓关键词――图文对照――简单推论――读写结合”的教学流程进行;阅读图表,可采用“读标题、看图表、比数据、得结论”的阅读策略。通过案例解读与内化,提升教师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专业素养。
二、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实践,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校本研修,教师的认识还停留在认识层面,教学中如何操作,还需要教师躬身实践,在实践中研磨,才能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一)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推进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例如,在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故宫》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笔者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旅游示意图,有效推进课文的阅读。笔者先让小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故宫知识与图片,再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文中主要介绍的宫殿及介绍的顺序,画一画故宫示意图。分4人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如太和殿,模拟设计导游词,再上台根据故宫示意图模拟导游,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课文的语句、数据。学生在形象的示意图和导游的模拟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和写作顺序的理解。在语文教材中,像移步换景的课文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长城》等,教师都可以恰当融入导览图,既帮助学生直观理清文章游览顺序,又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二)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推进习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例如,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小产品大推介”教学时,首先展示“清凉油说明书”,要求学生看懂说明书,提取有效信息,并了解厂家写药品名称、主要成分、药品性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贮藏、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时,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从中体会说明书语言简洁、实用的特点。其次,让学生学习药品说明书的表达方式,写《小产品××的说明书》,可以按照“品名、外观描述、特色、功能、作用、注意事项、广告词”等内容把自己制作的小产品(如笔筒、布娃娃、花篮、不倒翁、传声筒等)向同学进行推介。以非连续性文本为范例,在阅读中习得这类文本的语言风格、内容形式、写法迁移,尝试习作练习。通过读写练习,学生在熟悉、内化、运用中提升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素养。
(三)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推进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例如,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百花园二的语文大课堂,教材以表格形式呈现了调查报告,要求学生搜集反映家乡发展变化(交通工具、居民住宅、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特色推销等)的资料,把调查记录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对比、汇总、分析与整理,完成“今日家乡的×××”表格式调查报告。教学时,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引导学生将收集的数据信息,用非连续性文本“条形统计图”或“数据表格”,简洁、直观地表达数据,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或数据表格做出简单的比较判断,得出结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或数据表格,就是重要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师可让学生将自己怎样“获取原始信息――整合有效信息――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与大家分享,不仅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素养,还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行动研究,提升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语文课标”小学高段新增阅读内容,如何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策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使非连续性文本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其课程价值,需要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例如,语文特级教师张祖庆以《给地球新生儿的一封信》为课例,对非连续性文本群(漫画、地球千疮百孔图文、保护地球节日清单、世界人口增长统计图等)的读写进行了有益探索,其成果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教师也可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主题阅读策略”的探索。再如,说明文《鲸》《新型玻璃》《太阳》等,是否可借助非连续性文本(表格)推进说明文的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中使用和教学后使用所起的教学效果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推进说明文阅读策略”的微型课题研究。再如,非连续性文本读写结合课型研究,非连续性文本《旅游导览图》阅读指导策略,日常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有效利用,非连续性文本的学法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与测试,非连续性文本的试题评析,等等,都需要一线教师付诸实践,在课例与案例的研磨中,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
[参 考 文 献]
几天来,我感动于周大战校长对农村学校课改的坚守与不惧困难的坚忍,冯辉梅主任对待培训工作的热忱和敢于突破的勇气;我感触于周敏教授对语文学科本源的追溯、本真的叩问以及本味的探寻,谢先国主任对语言文字的那份享受以及自身上每一个细胞所散发出的文人的浪漫;我感佩于邓志刚老师文理兼融的教学思考以及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这是一名卓越语文教师德行与智慧的自然彰显;我惊叹于陶妙如老师率性、厚重、睿智的“女汉纸”形象与细腻、灵动、浪漫的“真女人”特色能达到如此完美的结合。我从陈娅老师活泼典雅、清新隽永的授课风格以及让人耳目一新、余韵悠长的破冰活动中得到启示;从黄朝霞主任植根实践、贴近需求、注重细节的培训理念以及脚踏实地、力求完美的工作作风中获得启发;更从刘建琼教授高屋建瓴、广博浩瀚的视野以及犀利精准、寓深刻于平实的讲授中汲取思考的力量;从陶佑钦主任以前瞻的眼光、理性的思考、深入的探寻所凝练出的对校本网络研修的剖析与实施建议中获得最实用的技术支持……
课上,我体验着心领神会的惬意,享受着如饮甘露的酣畅,真有乐不思蜀之感;课下,我反复咀嚼,搜索自己熟悉的案例、调动自己记忆的储存,或印证、或推敲、或思考、或探寻,常常辗转反侧,夜深不能成寐,然心乐之。
训后,我仍久久地陷入对自己的检省:缺乏坚持力,动不动为自己寻找借口和退路――是我生命成长遇到瓶颈难以突破的最大障碍。借口“校长”岗位日常事务繁杂,让我不能静心;借口教研培训中心缺乏独立空间和研究氛围,使我不能投入……想想惭愧,成长的动力,更多应来自自我强大内心的修炼和释放。缺乏生长力,不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完整的书――使我精神成长滋养不够而枝叶凋零。满足于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阅读,流连于“快餐文化”背景下的信息扫描,缺乏细嚼慢咽、细细品味,而不能达成消化与吸纳。缺乏思考力,对问题不能进行进一步聚焦和探求――使我专业成长缺乏支撑而不能逐渐茁壮与葱茏。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我有时也不乏生动和精彩,但我总是让那宝贵的瞬间稍纵即逝,让智慧的火花灵光一现,不注意搜集与积累;看待问题,有时我的观点也能博得认同与喝彩,但我却不会坐下来做进一步的理性思考,总是畏惧于现实问题的庞杂与纷乱而止步不前……
1.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2.教师常态教学中用于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培养与训练的时间分配情况
3.教师对文本解读以及使用教材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查方法
1.课堂观察
2.交流、访谈
3.质量检测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两个学期的课堂观察以及多次座谈、交流的结果显示,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把握、文本解读等基本素养,与他所处的地域、教学条件、教研环境等有直接关系,这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王金霞博士在她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中简单而明了地指出:“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辛苦不辛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站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角度看过去,我们发现了许多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身上的问题。
(一)认识层面
1.乱花渐欲迷人眼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培训、校本研修等方式融入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们沉睡的思想被激活。但是,这一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春风化雨,很多时候只停留在表层,或是浅尝辄止,或是机械教条。“个性阅读”“习得”“感悟”“人文”等理念的提出,本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拿到我们教师的课堂上,就演变成了“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吧。”“你想说什么就说吧。”而且似乎成了课堂流行用语;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时髦,似乎不合作、不讨论,就不是好课了……诸如此类,语文课的语文味渐淡,字、词、句、段、篇逐渐程式化的呈现并机械地解决。
2.众里寻她千百度
许多语文教师总想为自己的语文课堂寻找一个通用的模式,于是在名师课堂实录、各种示范引领课的观摩学习中,发现了一把“万能钥匙”——读,读中理解,读中体验。但遗憾的是,教师们搬来的只是形式,并没有深入挖掘并思考“读”的丰富内涵。我们在随堂检测中发现多数学生语言积累不足,不能很好地说出喜欢课文中“谁”及其原因;会背不会写等等。久而久之,教师的困惑随之而生:语文课怎么教?教什么?
(二)操作层面
1.昨夜雨疏风骤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并不明确,我们的教师往往从初读课文开始,就设置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讨论、读书、交流,这几乎占满了一课时,而留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或是根本没有,或是只有一点点;还有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对文章表达方法、对文字的欣赏品味几乎不涉及。没有航标的船又怎能顺利抵岸?
还有,在课后查阅教师教案时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授课与所提供的教案不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简单,就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写教案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样的备课怎能高效地发挥作用?其间,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在教材中圈点勾画。但大多是教参中“教学建议”的再抄写,很少有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体会以及教学思考。各校虽然都有校本教研、集体备课等安排,但没有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效益,教师之间对课程的沟通和交流,还处于低级阶段。
2.大珠小珠落玉盘
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个体,“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关注最多的仍是少数几个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最应该考虑的是学生。是学生能否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氛围里,品味语言,学习表达方法,逐步达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也是课堂有效性的最直接表现。
四、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大多数教师都习惯一节课又一节课之后,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练字词、背课文、写课后题。这就是语文课。这其实也是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所在。因为能力的培训不是机械的,不是靠背课文、写字词、做课后题就可以达成的。它是要落实到每一节语文课上的,要通过教材这个载体所提供的一个个语言材料以及课外的更多的语言材料去实现。因此,准确把握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挖掘文本中值得学习、借鉴、品味的语言现象,进行揣摩、玩味、品析,从而获得良好的语感,才是语文课的本真。
(二)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语文课堂上,一些教师当讲不讲,当说不说,犹犹豫豫。诚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在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出现偏差时,在阅读出现障碍时,尤其是农村学生在阅读面、知识面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一些教材中的材料的确离学生生活很远,理解起来有困难。这些时候,教师的讲解与辅助材料的提供,是多么必要。课堂上不是不可以讲,要讲在当讲处,讲在需要处。
五、解决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多举措促备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深钻教材。我们可以看到要参加优质课评选,或是要讲公开课时,教师是真的全心备课:他们会查阅大量资料,会向众多人请教,会反复阅读文本……怎样推而广之,让每一位教师的每一次备课都能这样精心呢?一是建立长效的听评课机制,二是变教案为学案,让教师在换位思考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生的学。
(二)多渠道强素质
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文修养、个人素质能力、文本研读等方面。因此,一要加强校本研修,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场所、环境,将研修落到实处。二要加强农村中小学联片教研。通过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教师成长。
(三)多角度测质量
工作思路:
一、开展读书活动,丰厚理论素养
1、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课改实验的第一轮已经结束,本学期各校要继续重视对《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的学习,针对课改一轮以来各学段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将标准中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之中。
2、引导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各校应为语文教师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组织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系统地学习(每学期一至两本)理论专著,多读书,读好书。积极倡导师生共同读书,营造书香校园。
二、优化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常州市教研室修订的学科教学建议,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型课堂教学管理机制与教学研究体系。各校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常规的学习和内化,切实通过常规的实施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同时,依据我市《学科教学实施意见(试行)》的要求,关注过程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对“常态课”“常规课”的研究,使语文课堂回归本色。
2、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学期将继续立足学段开展课堂教学研讨,通过汉语拼音、口语交际、阅读、习作等专题的研讨和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切实抓好课堂常规,通过精致巧妙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平时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长期积累与提升,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本学期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①进一步提高对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各校要加强对各学段写字教学的过程管理与指导,要及时地进行检测、评价与归因。
②要继续加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以我室承担的省苏教版教材编辑部立项课题《以文本资源为载体的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研究》的研究实施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鼓励教师对现行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大胆实践,结合我市实际开展专题研讨,真正落实口语交际学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③进一步重视阅读教学。本学期将继续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稿)》在教学中重点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本学习与其它资源开发的关系”“母语学习的地位”“课堂教学评价”等问题,通过同题异构、第一课时教学、课外阅读指导等专题的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学期将举行第六届段玉裁杯阅读竞赛。
④作文教学要加大研究力度,要重视作文与学生活动及社会的关系的研究,重视想象作文的研究,加强作文教学的开放性,追求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开展课题研究,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认真抓好小语会新一轮课题“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研究,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以中心研训一体化课题的实施为依托,以“金坛市小语骨干教师研修班”为平台,探索研训一体化在小语学科研训中有效策略。
3、继续抓好小语学科基地的建设工作。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对河滨、直溪两基地学校的教学研究,通过城乡区域联动及校际间的交流与沟通,发挥基地学校的辐射作用。
4、不断完善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形成不定期随机抽样测试的新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四、改善研训方式,促进教师成长。
进一步改善研训方式,关注青年教师成长,为他们提供脱颖而出的舞台,促使他们早日成才。本学期将做好以下工作:
1、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本学期将继续做好对年新教师的研训工作,为他们快速成长提供帮助。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大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全力推行目标导学与课堂观察,及时发现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与措施,提高课堂实效。
2、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书写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3、加强学科教学研究。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学科教研,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力争形成“研有特色”的小学语文教研模式。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名师引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力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队伍。
二、具体措施
(一)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改革的细节问题。在落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建议”的基础上,实践创新,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自主、快乐、高效、智慧”的语文课堂,努力将课改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过程的具体行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2、以活动为载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召开研讨课、阶段交流会、成果展示等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达到全员提高的目的。课堂上,要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半年,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期达标验收活动,引领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二)优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听讲、审题、阅读、写作等习惯的培养,加强读写结合的教学研究,将功夫放在平日,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尤其要重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首先,针对目前学生书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书写笔顺和书写姿势,通过学科会进行重点强调,让全体语文教师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堂堂抓、人人抓,坚持抓,有针对性地进行写字指导,让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其二,树立抓实写字教学的优秀典型,通过经验交流、公开课等形式,推广写字教学的经验。其三,各校要开设写字课,保证练字时间,坚持日有所练,保证书写质量,做到练有指导;重视调研,将写字教学作为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抽查现场限时定量书写,检查书写姿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多措并举,营造全员重视学生书写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4、加大教学过程的指导。加强教学案的研究,抓实集体备课,通过多轮备课,吃透教材,研究导学方法与策略,合理使用学案,将目标导学真正落实到实处。通过课堂调研、问卷调查、交流谈话等方式,找准影响教学质量的薄弱环节,加强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抓实教学质量检测反馈。继续进行当堂达标检测及月质量检测,时刻关注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力求堂堂清、日日清,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学科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开展课例教研。继续开展课例大教研活动,以“课堂观察20问答”的学习为重点,学、研、用相结合,积极发挥课堂观察量表在课例教研中的工具作用,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领课例研究走向深入。
7、开展校本教研。结合学科特点,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活动,将教材解读、课堂实施、学法指导等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将研究重点指向学生、教材和课堂,提高教师研究学生、吃透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8、开展网上教研。加强站的建设,丰富网站内容。继续开展每月主题论坛活动,评选精华帖,提高网络教研的积极性与实效性。
9、开展课题研究。做好“十二五”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研究工作。找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开展小专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语文教师整体水平。
2013年,我到山东烟台参加了“全国主题阅读实验高级研修”活动;2014年,又到林州市参加了“第八届全国小学群文阅读暨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两次外出学习对我触动很大。于是,我便有了在我校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想法。一来因为我校是新建校,教师多是从各乡镇抽调而来,有高中教师、初中教师,还有小学教师,他们大多是只有几年教龄的新教师,很需要有一种模式来扶持,以便更好地进入角色。二来我校实行的是“情智‘1+X’育人模式”,开设的课程除了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还有15种校本课程,需要精心设计课堂,从而让课堂从有效走向高效,以落实办学目标和理念。
二、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摸清底子,做好准备
1.从2014年9月7日开始,学校用了两个月时间,开展全体教师听课、评课活动,依托活动的开展,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课堂组织能力、课堂艺术及听评课水平都摸了底,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活动中形成了团队整体向上的教学教研氛围。
2.选派优秀教师远赴浙江,参加“千课万人”听课活动,感受“学本课堂”的魅力。
3.到本市同济、川中、胡桥等乡校听课、座谈,向兄弟学校学习。
4.成立课改组,组织课改组成员先行试水。采取反复论证、设置模式、试讲课型、编写教案等一系列措施,使我校的课改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随后在全校开始推行语文“大单元教学法下的群文阅读”课程改革。
(二)全员培训,集体备课
1.全员培训
2015年春季开学第一天,我们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培训,提出群文阅读教学的七种课型,即单元导读课、整体识字课、读写联动课、以文带文课、自主阅读课、单元检测课、分享展示课,并对每种课型作详细说明,进行课时分配。
2.集体备课
课改组先行编写的教案,印发到每位语文教师手中,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备课环节有集体说课―主备人备课―集体二次备课―个人运用―作出修改―记录体会―以备后用。在大的框架下,学校给予各年级一定的灵活性,以年级组为单位,商议编写教案。各个年级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智慧。
(三)骨干示范,典型引路
1.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在集体听课、评课中提升教师上课水平。比如,我们组织三、四、五年级语文教师集体听马红老师的一节以文带文课,学习、熟悉、感悟课型。
2.教研组长带头,分年级开展教师讲课、听课、评课活动。在活动中熟练运用群文阅读课型,在运用中不断修正课程环节,不断完善教案,注重收集、记录课改经历、体会,留下经典案例。
3.让不同教师主攻不同课型,是我们课改推进的重要策略。比如:马红老师主攻以文带文课型,安美荣老师主攻整体识字课型,李保华老师主攻读写联动课型等。这样,等他们的课型成熟后,其他教师就可以实行“拿来主义”,既省时又高效。
(四)利用活动,展示交流
2015年4月14日,辉县市研训中心组织全市121位小学语文教师,到我校进行为期一天的跟踪体验。我校充分利用这次机会,让我们的教师上群文阅读公开课。尤其是董芹老师上的一节整体识字课,课一结束,台下便响起长时间的掌声,许多教师纷纷走过去向董老师询问细节问题。
在市研训中心组织的第二轮全市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活动中,我校张新玲老师主动邀请学校领导去听她的课,为她把关。学校积极利用一切机会,为教师创设锻炼、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尽快成长。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也储备了优秀教师的后备力量。
(五)外出学习,全面提升
2015年10月16日,适逢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举办“全国新语文阅读模式研讨会暨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海量阅读教学模式观摩”活动,于是,我校的语文教师全体前往参加,去寻找,去对照,去提高,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学习,人人心中坚定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向,人人能够开创性地上好群文读课,并更加自信和从容。
林州学习回来,我们随即召开语文课改会议,对照这次的交流活动,回想我们的群文阅读教学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设想。教师们畅所欲言,共同找出了当前课堂存在的问题:导航设计得多,用得少;导航设计滞后;有部分教师上老课;课堂时间不够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如下设想:一年级开始整体识字课型的儿歌编写;二年级从成语接龙入手,积累词语;三年级抓小组建设,少讲多读;四年级收集自己年级的读写小练笔;五年级着手批注式阅读;六年级进行汉字听写大赛和《论语》展示课。这样,全校语文教师行动起来,因人、因班、因年级而异,真正践行了“和而不同,各雅其雅”的办学理念。
(六)且行且思,不断突破
教育是慢的艺术,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行走在群文阅读的大道上,我们且行且思,不断突破瓶颈。二年级团队为了解决大量生字难以识记的困难,在实践中把每个单元的生字编成儿歌。由于这些儿歌来源于生活,既可用来记生字,又可以用来规范孩子们的行为,孩子们从中学到礼仪知识。
起初,一年级团队动作较慢,学校就跟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深入沟通,打消他们的顾虑,鼓励他们积极尝试,大胆创新。同时,学校为一年级提供备课资源,供他们参考学习。
在这样的不断尝试中,教师们之间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相互建议,凝聚的是集体前进的力量,碰撞出来的是课改的智慧火花。
三、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文昌小学自成立以来,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以课改组为先锋,以年级组为单位,以团队整体前进为导向,紧紧围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探索,我校的以文带文课型、整体识字课型、读写联动课型日渐成熟,阅读已然成为孩子们的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71-1
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手段,而且激发了学生学校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这里就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合理应用电教媒体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传统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局限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利于学生走进情境,调动不起学生学习兴趣,更延缓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其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电教媒体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创了语文教学的崭新局面。多媒体走进了中学语文教学课堂后,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工具,多媒体之与传统媒体,它无疑是先进而高效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使用是否正确、合理。明确它只是一种辅助的认知手段和工具,必须为我所用,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必须对多媒体合理的使用。在这样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三、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着重抓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讲授与总结这三个重要环节,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趣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就如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所教课文的实际情况,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出好的课堂导入,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教学有很多方式方法,现择要介绍如下:1.音乐激趣导入。《卢沟桥烽火》一文记叙的是“”的经过,在线了那段令中国人不能忘怀的历史。但是学生里这段历史比较久远,所以为了能使学生进款进入血丝这篇课文的状态,我从先是播放一首《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让同学们跟随激昂的旋律走进那种历史情境,接着我便顺势简单讲述“”之前的大背景“九一八”。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这段历史的学习兴趣;2.创设情境导入。小学课文中,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
(二)助力讲授。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抓住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词句在课文中起到点明主题、提示中心的作用;2.借助课件,突破重难点。《黄河的主人》、《安塞腰鼓》等课文,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民俗知识,所以学到处给学生播放汹涌黄河之上行进的羊皮筏子的录像,同学们就有一种切身感受,便于理解黄河的主人艄公的高超技能;3.借力多媒体,长文短讲。在学习《天安门广场》理解天安门广场的方位图时,我采用长文短讲的方法,出示天安门的建筑物方位图和一张简易方位图,学生一下子就能理顺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的位置;4.作文课中,唤起学生思绪。有时候,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会在作文课中唤起学生写作思绪,拓宽学生写作思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欲望。我们班在学习作七《给老师的一封信》中,适时播放学生和老师一起经历过的情景照片,把学生引入情境,勾起温情回忆,拓宽写作思路。
(三)升华总结。课堂结尾往往是总结中心、点明主题、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重要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课堂教学总结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朗读欣赏。如《夹竹桃》一文,总结时适时适度地播夹竹桃的各种形态的图片以及月光下的夹竹桃,让学生欣赏品味夹竹桃的韧性和引人无穷幻想,再通过配乐齐声朗读又把学生带入到夹竹桃旁,使学生对夹竹桃无与伦比的韧性、无与伦比的引人幻想的特点理解的更为透彻,也更深入的理解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
2.巩固升华。如学习《钱学森》一课,讲读后,投映相关影片。学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认真思考,纷纷发表见解。通过热烈讨论认识到:钱学森的科学力量是巨大的,他的爱国情怀是令人刻骨铭心的。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3.拓展延伸。在学习知识关联性很强的课文结束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此时多媒体课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古诗《示儿》时感受到路由强烈的爱国情感之后,趁热打铁,拓展延伸,出示路由的其他爱国诗篇,为学生们的古诗分类积累理清脉络,也在爱国情怀感染下便于更快的记忆。在学《最后的姿势》时,感受人物形象和舍己救人精神情感升华之后,顺势出示在汶川地震中更多想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使得学生顺畅的积累素材,受到教育。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要讲出语文味的同时还要适时地借力于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厚实后学生的课堂积累,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蔡慧琴,饶玲,叶存洪.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A].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丛书[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