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1 14:32: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美术鉴赏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美术鉴赏是一种由后天专门训练而获得的特殊能力,美术教学应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民间美术这一艺术认识不足,认为它俗气、土气,是乡野艺术,不能与高雅的学院艺术相提并论。针对这些学生的这些认识,在鉴赏教学中,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美的规律、体验和欣赏美。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问题,认识民间美术。
一、民俗与民间美术的血肉关系
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民间美术就是一种民俗现象,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民间美术的产生、发生与社会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许多民间美术的造型直接来源于日常民俗活动,比如以前旧的结婚礼俗活动,产生了轿帘刺绣、盖头等刺绣艺术品,产生了各种制作精美的面花艺术品,过春节、正月十五闹花灯这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也产生了年画、剪纸、面具、大头娃娃、舞狮等艺术作品,可见没有民俗活动,就不会有与之相关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民俗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是民间美术品用来承载民间文化精神等观念形态的媒介,是民间美术的载体,没有民俗活动就没有民间美术。
二、民间艺术的情与美
民间美术的情与美的流露,是民间美术的灵魂。许多民间美术都渗透着母亲的真挚情感,比如在陕西农村,有种娃娃睡觉用的耳枕,会做成各种孩子喜爱的精美动物造型,中间还留有一个洞,这样,孩子睡觉时就不会压着耳朵,泪水也不会湿了枕头,平时也可以当做玩具。又如孩子戴的帽子、穿的鞋子,都会做成老虎的形状,虎帽、虎鞋把孩子打扮得“虎头虎脑”,也蕴含着母亲深深的祝福,愿自己的孩子像老虎一样,百病不生、百毒不侵,勇敢、健壮、健康地成长。虎鞋已经够漂亮的了,细心的母亲还会在后面加上一条上翘的尾巴,成了便于提鞋的鞋拔子,这无一不是母爱的结晶,这真诚无私的爱心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绘画艺术鉴赏教育,其不是为培养专职鉴赏家,而是通过美育,培养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力,学会欣赏周围生活中的一切视觉形式,进而使审美接受不是视觉接受,也不是大脑接受,而是整个身心的接受。
民间美术的发展具有传承性,民间美术从古到今,世代相传,它在传承的基础上吸收、改造和发展,并且留有每个时代的烙印,在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所需中不断进行创作。就剪纸这一民间美术表现形式来说,它是一家族的女长者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美术行为,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文化现象,并且在农闲时传给下一代。她传授的不仅是民间剪纸、表现技巧、造型特点,更多的是这一较悠久深远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当地生活中的风俗时令、人生礼仪。所有这些民间美术作品都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民众中代代传承。可以说民间美术不仅仅是一种民俗文化,它还真实而又形象生动地记载着民间习俗,展示、维系和丰富着民俗文化,为民俗文化活动增添亮丽的色彩。
2美术鉴赏方法的选择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主张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的鉴赏,进行自主探究和个性化的解读。但是,许多教师对美术鉴赏的认识模糊含混,方法简单。只介绍作品的背景、主体、艺术家等,脱离对具体作品的直观感受和形势分析、批评,不具备“美术性”。但是,教学有其特殊的要求,因为任何教学,都要将完整统一的知识分解成不同的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框架中向学生加以传授。费得门曾经提出将美术奖赏的程序分为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丰子恺则认为鉴赏是创作的逆行,他认为的程序是:第一诉于感觉,第二发生感动,第三感情移入,第四美的判断,第五美的批评。两者的鉴赏程序都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提高,合乎美术鉴赏的规律。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教师可以从中得以借鉴,只要是合乎鉴赏规律,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手段都应该加以运用。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自由的教学情景;其次,运用多媒体、画册等给学生进行直观教学;然后,强化临摹练习,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艺术作品的了解;最后,要科学评价,尊重个性的解读。在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美术鉴赏规律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艺术家生平、心理学、图像学、比较学等多角度进行鉴赏。例如中国画,其哲学思想、艺术观念、表现方法和西方绘画存在很大的差异,完全按照西方的鉴赏方法是很难真正体会到传统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主观选择对象,以游走的视角感受事物,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在了解以上这些知识,才能学会初步鉴赏中国画的方法。此外,谢赫提出的六法也可以作为一种借鉴。多种美术鉴赏方法的,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术鉴赏教育是将学生带入绘画这一特殊的视觉领域的最基本方法之一,使他们在接受古今中外绘画作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发其对视觉艺术语言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进而养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在美术教育中,我认为应将绘画鉴赏作为其基本内容,仅仅靠学校每周两节课的课堂教学来训练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无疑是不自量力的。而培养绘画鉴赏能力无疑是美育的主旨,也是学校教育可以实施见效的。
那么,如何培养我们学生的鉴赏能力呢?
最重要的是大量接触艺术作品。教师当然只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去“读画”,进而理解和接受。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式的引导方法,如: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你觉得它的色彩有何特点?与其它作品有何不同等等。我们这种赏析非简单观赏,象在展览馆看画展,随意转一转,大体看一 下,有赏心悦目之感即可。我们追求的是鉴赏。以往的美术鉴赏,仅仅停留在欣赏模式,即时代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的评析。实际上重点放在前两项,后一项是总结、尾声。如欣赏《开国大典》这样的革命历史画,往往把重点放在德育性接受上,就是把绘画作品当作一种德育媒介和手段来对受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对艺术特点只略作评判,甚至忽略不计。对绘画这种视觉艺术来说,这样的模式恰恰本末倒置。
现将在教学中总结的培养绘画鉴赏能力略作论述:
一、根据自己的第一直觉简单的描述感受,分析其形式
在鉴赏的开始,先是抛开含义、价值判断、背景等因素,只让学生指明画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语言表达直观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对变形较大的作品,指出原型;对抽象作品,可指出画面存在哪些形状、色彩、结构等,使学生注意到应该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这很重要。因为人们在看画时,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而忽略其他细节。以法国表现主义画家夏加尔的《散步》为例,开始学生只注意到画面里突出的人物及夸张的动作,房屋,地面较特殊的绿色。经提示后,学生会注意到画面里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画面中只有绿、红、紫三色,红色衬布上的花,酒瓶,酒杯等等。在学生叙述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鉴赏情操:面对作品,它给了你什么直观感受,教师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尽可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审美共享。这阶段不可批评学生所讲的见解,以免其怕自己还会错而不再发表见解,应是鼓励学生直率地描述直观感受。
我们此时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而是画家是如何使你产生这样感受的。这就是需要从艺术语言和作品的形式感来分析,来探讨色彩、形状、线条,肌理、人物描绘的特点,分析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图和背景的关系等。这是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浅到深,由点到面。
二、理解作品的意蕴
作品中的意蕴是一切有形事物的无限延伸因素。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从外在层面到内在层面的探讨。对超越画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问底,当然,我们不能只中循迹而求。
由于有一些作品是缺少意蕴的,有一些作品其意蕴在可喻不可喻之间,有时教师很难将超越作品的意蕴揭示出来。加之学生缺乏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深度体验,要很好地领悟和体会作品意蕴,这就需要教育来长时间循序渐进的渗透。
以蒙克的《呐喊》为例,画面通过强烈的、流动的色彩,天空中耀眼的红色;背景中倾斜的不稳定构图;道路与人物的强烈扭曲夸张,惊恐男子那夸张变形的狰狞面部表情,整个世界孤寂与无助的情绪,真实的表现了作者的绝望、恐惧、疯狂、忧郁的内心世界。蒙克的这幅画到底想说什么?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呢?这样教师适当的引导后,再通过对艺术观的介绍,学生就能够理解画家为什么会画出这样的人物动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而领会画家的意图。
三、正确判断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万不可以一己之见,或极端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而应当采取开放式的、多元化的评判、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学会对作品进行评价。对夏加尔的作品,我们着重于他的独特性、开创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我在评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除了指出它的优点外,还有意指出它的缺陷,如:人物与背景的处理太唐突,剪贴一般,使得边缘线的处理过于生硬;色彩较为单调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明白对绘画作品的判断是多元的,没有固定的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作为教师鼓励学生应尽量发表各种意见,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
我们作为美术教师首先要认清一点就是学校的美术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作为素质教育的绘画艺术鉴赏教育,也并不是培养专业的鉴赏家。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大众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力,学会欣赏周围生活中的一切视觉形式,进而使审美不单只是“看”,也不只是大脑接受,而是整个身心的接受。
总之,以上谈到的三点概括了美术欣赏教学的几个不同阶段,只有遵循鉴赏的规律,积极引导学生从感知走向理解,才是一节有效果的美术欣赏课。
1进行油画鉴赏教学的重要作用
油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构图方法、空间的表达形式、色彩的搭配运用、光影的变换都有着其独到之处。加强油画鉴赏教学可以令高校学生将视觉感受与艺术鉴赏能力相结合,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文化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还能够优化健全学生的性格。[1]进行油画鉴赏教学,培养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联系想象、进行评价,还要完善自己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情感感受能力,塑造一个完整而强大的精神世界。在开展油画鉴赏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只向学生教授关于优化的内容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对油画中所包含的情感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油画中所表达的精神。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锻炼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鉴赏思维。
2现阶段高校美术鉴赏课程中油画鉴赏教学存在的弊端
现阶段,高校对于油画鉴赏反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令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效果不是特别明显。而且美术鉴赏课程大多是选修课程,对非美术专业的高校学生来说,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容易令其丧失对油画鉴赏课程的兴趣,成为他们学习的压力,就无法达到高校为学生开设该课程的目的。[2]
2.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精神层面重视不足,片面教授知识内容
教师在油画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油画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油画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简介、油画的色彩搭配、构图形式以及创作风格、创作手法和技巧等等。这些知识内容对于广大的非美术专业学生来说,晦涩枯燥,对专业的要求过高,一般同学学习起来很困难,这就使得学生对油画学习望而生畏,丧失了对油画鉴赏的学习兴趣。其实增设美术鉴赏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忽视了艺术感悟和精神的探索,没有将油画中的精神气息向学生们展示出来,没有将油画鉴赏同精神教育结合起来。
2.2油画鉴赏课程中的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我国高校设置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学水平以及艺术欣赏水平,适应社会发展对于文化艺术层面的需求。美术鉴赏课程中的油画鉴赏的教学任务尤为重要,因为通过学生对油画进行鉴赏,能够扩宽学生对于知识内涵层面的理解,充分了解世界文化的异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许多高校教师在油画鉴赏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使用大量的专业名词及术语,一些没有美术基础的同学对于类似构图形式、理论技巧、色彩搭配等专业知识接受起来非常困难。他们会觉得枯燥无趣、晦涩难懂,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进行油画鉴赏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是因为教师对于油画鉴赏的目标还不够明确,油画鉴赏的首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能够体会油画作品中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及情感流露,这才能够实现教学真正的鉴赏效果,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3]
2.3在油画鉴赏的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油画的文化性
油画最早在欧洲产生,写实风格较强。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油画进入了中国,早期中国的油画是以模仿西方为主。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艺术家以此为基础,在模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将特定的民族文化、鲜明的时代背景、独特的地域风格、个人的生活经历融入其中,这就使得油画作品饱含文化价值。但在油画鉴赏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对油画技巧的讲解,忽视了油画作品中包含的文化价值,不能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没有引导学生对油画作品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就不能使学生对油画作品进行感悟和理解。[4]
3针对现阶段高校油画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合理措施
3.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在油画鉴赏中的精神感悟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只向学生教授油画的构图方式、创作风格、理论技巧、色彩搭配等美术专业知识,从而忽视了油画作品中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我们首先要将专业知识的名词进行转化和简化,让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接受,激发他们对油画鉴赏课程的积极性。其次我们要在油画鉴赏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学生对油画作品精神层次的探索、对情感方面的感受以及对艺术方面的感悟。将美术教育与油画鉴赏紧密地联合起来,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油画作品中所包含的价值和思想内涵,增强自身的审美情趣、观察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3.2在油画鉴赏的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高校在进行油画鉴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可以在油画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欣赏中西方的经典油画作品为出发点,增强学生对中西方油画的差异、中国油画独特特点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扩宽他们的知识层面,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技巧形式,还要锻炼他们对油画精神的感受能力和欣赏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
3.3在油画鉴赏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油画的文化性
在油画鉴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油画中包含的特定的民族文化、鲜明的时代背景、个人的生活经历、独特的地域风格进行正确的把握,重视油画中包含的巨大的文化价值。我们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油画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油画作品中展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以及文学和美学价值。对油画作品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令学生对作品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培养他们对发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3.4在油画鉴赏教学中要注重油画语言的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72-02
如何上好美术鉴赏选修课,笔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体会:
一、旁征博引清概念
对于一门课程,明确概念,理清思路,是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作为老师,必须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清晰;作为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美术”和“鉴赏”的概念,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知晓“鉴赏”与“史论”、“鉴赏”与“欣赏”的区别,等等。在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中常出现“打体育”、“唱音乐”、“画美术”等类似的语病。这些语病的出现就是因为概念不清造成的。
有人会说,那些概念,很多教科书上已经谈过,老师不必担心学生概念不清的问题。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层面和个体理解能力不同,教科书中涉及到的概念,未必所有学生都能弄清楚。也就是说,要弄清概念,光靠课本还不行,还要求老师去做一些“旁征博引”的工作。
“旁征博引”的工作,要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学生,二是老师,而关键是老师的引导。在备课时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要考虑到课文中有哪些学生不易弄清的概念,对此先有一个预测,尽量多查一些资料,让学生在弄清概念的基础上,学到的知识能更丰富一些。比如关于“美术起源”问题。在美术鉴赏教材中,都是只讲了“美术起源于劳动”,不曾论及其他观点。“美术起源于劳动”只是众多美术起源说之一,即是现代视觉文化中普遍认为的“起源说”。其实在之前西方就已有了“摹仿说”、“巫术说”和“游戏说”。这三种学说,虽然各有一定道理,但它们只是谈到了艺术存在的“后天”因素,而忽略了艺术产生的更根本的原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不仅谈到了艺术与劳动的关系,还涉及到了艺术与人脑机能、艺术活动与人体机能的相互作用及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认识到“美术产生于劳动”是艺术发生学说中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一种学说。
尽管旁征博引有扩大知识面和弄清概念的特点,但旁征博引并不是漫无边际或面面俱到,而是主要针对那些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学生比较关心或老师意欲解决的概念。比如,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主要介绍一下“人文主义”;讲鲁本斯主要介绍一下“罗可可”艺术风格的基本特征及影响;讲宋、元绘画主要介绍一下“文人画”的产生及发展;等等。
二、提纲挈领抓重点
所谓提纲挈领抓重点,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通晓系统的美术理论,以课本知识系统为线索,紧紧抓住课本知识重点这个“重中之重”。
美术一般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在人类美术发展史上,各个时期大都存在这四种美术样式,然而每个时期这四种美术样式的发展则是不平衡的,于是便出现了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个代表性的美术样式。比如,新石器时期以“彩陶”为代表,先秦时期以“青铜器”为代表,唐代以“人物画”为代表,宋、元时期以“山水画”为代表,明清时期以“花鸟写意画”为代表。而每一个代表性的美术样式中又有着核心的美术作品、美术家及美术流派。如青铜艺术的代表作品有《司母戊方鼎》、《立鹤方壶》,秦、汉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品是《秦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雕刻》,唐代的人物画代表作品是闫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及周的《簪花仕女图》,等等。
如果每一个时期只着重介绍一两个美术样式或作品,势必使前后的内容变得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因此,我们在“抓重点”的同时,必须将其建立在“提纲挈领”的基础上。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提纲挈领”主要表现在每一章的“概述”或每一课程内容前的提示或总论中。凡概述、总论中的内容,老师不仅要逐字逐句地分析、串连和讲述,还要结合实际作品及美术家,使整个章节内容贯穿一气。概述就像一条线,每个内容的重点就像穿在线上的珠子。“提纲挈领抓重点”就是使线穿珠而过,珠不离线,线不离珠。只有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才显得有血有肉,有条不紊,谨“毛”而不失“貌”。在概述中重点讲解内容的联系性,分讲时重点突出它的时代特征及个性。
抓重点并不是孤立抓一点,而是要力求抓一点带一片。比如我们把清代的石涛及其作品作为鉴赏的重点,从而联系到、弘仁、髡残的绘画及其创作思想,以清初“四王”保守派绘画来反衬石涛的大胆革新精神,以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来论及石涛绘画对后世的影响。如此这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既使重点鲜明突出,又避免了单调乏味,而且还给人一种“疏而不漏”的感觉。
三、明史通论重直观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创作不单单是为了摹仿客观形象,而且是无时不在地创造新的视觉形式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视觉形式也在不断地翻新,而这种翻新无形中又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所以说,作为一位美术鉴赏者,对美术作品的直观认识是极其重要的。
所谓“直观”,就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直接的视觉认识和感受。达・芬奇的作品给人的直观是“理智”;米开朗琪罗的作品给人的直观是“雄强”;拉斐尔的作品给人的直观是“秀雅”。人们对美术作品的直观认识多是来自于作品的构图、笔触、色彩、形象等外在形式,而外在形式的演变往往隐伏着一些规律和内涵。古埃及人把高山、大漠、长河的神圣赋予皇权至上的金字塔,而金字塔那稳定、沉重、简洁的感觉又对人们的灵魂产生一种威慑作用。古埃及神庙的出现,使人们的那种“灵魂威慑”由外表形态转入内部空间。“罗马风”教堂中的“穹顶”蕴涵着人们对天国的所有幻想,对天国的向往又促使教堂建筑的外部形态向上发展,于是便出现了后来的挺拔向上、直刺苍穹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在众多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再现了往日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辉煌。封建统治阶级及教会的豪华、享乐,曾使“罗可可”和“巴罗克”艺术风行一时。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美术雄风打破了过去古典主义美术的宁静,印象派绘画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对绘画本体重新认识……
“明史通论”就是明晰社会、美术的发展历史和通晓各个时期的美术理论。明史通论是我们准确把握各代美术作品视觉直观印象的最好办法。秦陵兵马俑被国际友人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数以千计的大型陶俑构成一个完整而威武壮观的军阵图。它给人的这一“气势宏大”的直观印象,正是秦王朝生气勃勃、不可一世历史的艺术再现。对唐、宋、元三代的艺术,后人曾做出“唐尚法、宋尚意、元尚趣”的理论总结和评述。唐尚法主要表现在“理法”、“法度”和“技法”三个方面。宋尚意主要表现在“意境”、“理意”和“诗意”上。如果说唐代的绘画多突出在“外功”上,而宋代绘画则多突出在“内功”上。元尚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意趣”、“情趣”和“墨趣”。以山水画而论,吴道子及荆、关、董、巨是“尚法”的代表,文同、苏轼及“南宋四家”是“尚意”的代表,“元四家”是“尚趣”的代表。以上事例说明,明史通论不仅能使人们很快地把握对各代美术的直观认识,而且还能使人们的直观把握更加深刻而准确。
古人在对美术的直观把握上,曾总结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有人从风格上把握不同的直观,如“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有人从衣纹勾勒上显示不同的直观,如“雀爪郭熙,拖技马远”。
四、厚积薄发抒已见
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的不同之处,在于鉴赏有鉴别和欣赏的意思,欣赏一般不具有鉴别的意思。就是说,“鉴赏”是人们带着一种科学、审慎的态度来对美术作品进行观赏。“欣赏”乃是人们带有一种肯定、赞誉的态度来对美术作品进行观赏。鉴赏与欣赏的区别在于能否对美术作品抒发个人见解上。大学生一般已进入成年人阶段,世界观已经形成,有了一定的知识面和思考能力。对美术作品或史论表示一些个人见解则是大学生“美术鉴赏”选修课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所谓“抒已见”就是让学生谈个人看法,这种看法必须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既能符合历史实际和言之成理,而又不同于他人的观点。
中国素质教育要改变那种“被动式”的教育模式,学生从小学知识,往往不是主动获得,而是被动获得,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一种思想,即凡是课本上的都是正确的,不可改变。这种思想对抒发个人见解极为不利。当我们讲授美术鉴赏选修课时,要尽力扭转学生的这种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书本里的观点和思想只是编著者个人的见解,当然也有可能缺乏正确性或全面性。美术鉴赏又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对同一问题或事物有不同认识也是正常的;只有敢于否定才能敢于肯定。这样一来,学生的思想就会马上活跃起来,他们的个人见解也往往由此而产生了。
“个人见解”不是“妄发议论”,这是让学生们必须理解的第二个问题。当学生提出某一见解时,老师要反问他:你的认识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观点,你准备用什么样的事例和论证让人们同意你的观点?当然这种反问不是泼冷水,而是为促使学生更深入地阅读课文,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去查阅资料和进行深入的思考。要使学生懂得,“厚积”是“薄发”的基础,只有“厚积薄发的见解”才是有意义、有价值和有说服力的。
《美术课程标准》最值得肯定也最有意义的,就是确定了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它的人文性,它将使我们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和媒材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所谓的人文性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涵义。
美术作为人:艾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人之为人的精神,是人类对真、善、美永恒追求的展现。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中。因此,人文性质应该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人文性和自然科学的纯技术性相比较:它具有道德和价值取向。通过美术教育,应该对以往过于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而忽略人文精神从而造成的比如极端的实用功利主义、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等不良现象起到积极的纠正作用。我们要认识到学生在美术课程甲所学习的任何东西,都应视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几个小岛,通过这些小岛,他们接触的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海洋。所以,在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这种“人文”情境。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有以下看法:
第一:提高教师自身人文意识,丰富人文素养
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除了本身要有精良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除了‘兴趣以外,尊重也是吸引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因。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学识及人品)是学生对他尊重的程度的界尺,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使学生对学科产生尊重的态度,从而产生学习的愿望,应该是我们实施教育手段的一个策略,当然,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
课程标准要求表现形式:“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将美术与自然、社会及其他它学科联系地思考。将美术课程定性_为人文课程,实际上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从美术本体来理解美术,重要的是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作品中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这样学生就能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逐渐提高人文素养。
在讲课的过程中旁征博引,特别是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系,一来体现出教师的深厚的业务水平及人文素养,更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如在讲民间美术时,我首先将指出民间美术属于文化的范畴。接着明确概念,什么是“文化”,学生很多都会说,科学、知识等等。我又提出,科学知识等是否可以等同文化?接下来问到:你们有没有文化?学生们愣了,面面相觑,不敢举起手表示自己有文化,个别举起后,见别人没举,又赶紧放下了。我笑了,然后举了个例子:在大街上,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擤鼻涕时,是把鼻涕擦在自己的鞋帮上;而一个学富:五车的高级白领却随便吐痰。谁更有文化呢?这时学生会毫不犹疑地回答是农民。这时,我是进行了思想道德的教育。我跟:着抛了个书袋:子夏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进一步说明学问与做人的道理。然后我以《辞海》的解释为参考,提到文化的含义之三一一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让学生联系政治常识来思考,“文治教化”属于国家的什么?在学生思考的同时,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问他们知不知道“杀鸡焉用牛刀”的出处,学生都很想知道。我又举了《论语》;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日: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日: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日:“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既让学生复习了一遍经典的文言文,又让学生终于明白,“弦歌”,是为了“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即通过“文化,’来影响人,最终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所以这个“文治教化”就是国家的统治职能的一种表现。有学生说我的课像语文课,且颇有启发。有启发就好,是语文课还是美术课有什么问题呢?这些知识看似和美术无关,但我看重的是一种文化的、人文的氛围的熏陶,这和美术有着本质上的一致。加强美术和人文学科的联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任何学习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既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也有温故知新的作用。
很多时候,学生对这种跨学科的讲授表现出来的专注程度往往要高于对单纯的美术知识讲授。
第二:注重学科本位,提高学生审美表达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也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所以,所以在对具体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摆脱只是注意作品较为明显的和自己所熟悉的形式特征的“看图识字”阶段,逐渐由对作品片面描述及经常使用通俗语言而非“美术语言”至[学会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作品,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对形式语言进行识别、概括、整合,从而完整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精神。在作品的描述时,鼓励、启发、促使学生进行自由准确地交流和表达,并不断引导促使学生使用美术术语,使其鉴赏、评述能力规范,日渐提高。一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如果美术学习一点专业性都没有,只能导致水平停滞,从而失去学习的意义。
《课程标准》认为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是“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是在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描述也好,分析、解释和评价也好,总是建立在表述的基础上。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经历,我发现学生普遍表达力偏低(不仅指审美表达),词汇贫乏,或者极不规范,不入门道。所以,在教学中,在把握美术的学科本位同时我致力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大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小到遣词造句,我一直跟他们强调,要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学生评价一些作品的风格的时候,总会用“简单”一词,我让他们和“简练”、“简约”比较后再定,他们很快就领悟了;讲雕塑的时候,我先告诉他们,雕、刻、塑、铸、焊是雕塑的基本技法,然后让他们从汉字的形、声去感受“雕”和“塑”的异同;讲到四格漫画的时候,除了画本身的专业知识以外,我还会让学生观察作品(事件)叙述的技巧,特别是叙述的节奏,并且让他们联
系影视作品的叙述技巧去思考。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个美术家他不仅仅会画几笔画,而且对社会是有深刻感受和理解的,至少和文学家一样拥有高超的表达的能力,即文字和图象都具有同样的表达能力。
第三: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动,不仅仅是手与脚的活动,动脑才是最重要的。不是闹哄哄后,没有任何的收获。我宁愿看到学生鸦雀无声凝神苦思,也不愿意他们在老师安排好的活动里边快乐的玩完,然后没有任何的进步。快乐学习法实在不适合高中学生,甚至连小学生也应该慎重实施。前面提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也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不宜过高”不等于不要专业。然而,不少教师为了应付公开课、听课,就是将工夫花在然后搞活动这些花俏的方面上去了。难道传统的教学就一无是处?这值得我们一线的教师,以及区、市教研员乃至专家深思。须知活动易搞,实学难明,大家应该把精力放到实处。课堂需要“师生互动”,需要“参与”,重要的是“脑”动,是“脑”的参与。如果在“师生互动”的“愉悦”之后没有任何收获,我们要它干什么?何况,很多的这些活动其实已经和美术没有任何联系了,导致不少其他学科的老师认为,美术课最容易上了,谁都可以去上,最终恐怕是会由我们美术教师自己淘汰了美术教师这职业。相信不少老师会发现,很多学生的水平实际上就是停留在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那种无意识的自发的:uK平,而且沾沾自喜。我应该让他们明白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花力气的事,所有学科:部如此,没有不劳而获。关键是既然花了力气,就要思考如何学出乐趣,学有所成。
所以关于活动方式,本人认为,高中生学习能力较初中生大为提高,应趁势培养他们形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具备这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自然不成问题。所以应该以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学习为主,小组讨论合作为辅(小组讨论可作为必要的交流:互动,不宜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这涉及到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思考,深入思考的问题了。
第四:评价启发、授之以渔
评价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评价如果不能促进学习(思考),就不是有效的评价,还不如不评价。而启发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评价方式。启发作为教师的教学智慧,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赞扬、鼓励和批评、否定都是“愤”,对于高中学生,我会否定多于表扬,当然这否定绝对不能实简单的评价“错”,而是为了引导他们发散地往更广的面去思考,以解决更多的问题。我会直白的告诉他们,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思辩能力,不再是幼儿园的学童,只接受哄。因为赞扬,轻易地肯定,只会令他们思维懒惰,而怀疑、否定、批评,才能引导他们往更深层面思考,这就是“不悱不发”了。也只有怀疑、否定、批评(自己、同学包括教师),才更容易引发对话,师生才能达到真正的平等互动。让学生.不断的去想办法批评、怀疑、否定的同时,他们就是已经在积极的思考了。美术的思维方式是想象的、形象的、灵感的、直觉的,充满随机应变,允许将错就错,是一种艺术性、创造性的思维。美术学科的这种自由性,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自由发散的思维习惯。若在其它学科及今后工作和生活的其他领域中也适当的使用这样的思维:疗式,应该能创造出无限的新意和发展空间。学生都知道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在面对作品的时候往往只会看图识字般地辨别作品画的是什么物体,感受及表达都是非常的浅层单薄。首先,教师应当启发他们不要将注意停留在视觉上,而要善于从多方位调动自己的经验去感受表达,如听觉、触觉、味觉等,就象文章的叙述一样,不会永远都是平铺直叙,而是要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去表现,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多方位的感受。只有这样,学生对作品(事物)的感受和表达才会更准确、丰满。
同时,在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拓展的培养。特别是强调两种能力:一是抽象与概括;二是对比与联系(即关系的把握)。如在讲抽象艺术时,我针对学生误用抽象一词(他们将凡是非写实的绘画作品认为是抽象画,或者“看不懂的作品都是抽象画”——学生原话),我首先从概念上解决这个问题(参阅《辞海》“抽象’’条目),再让他们比较联系视觉上的抽象与具象的形态。然后因势指出抽象与概括是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借助于词语来实现。这是学习做学问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它会让我们由“器”,上升到“道”的层面,即透过具体的个别事物,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及规律。科学的概念、范畴和一般原理都是通过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这是高中学生应该慢慢要掌握的,我致力地去引导。
对比就不用多说了,至于联系,举个例子。在讲设计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甲设计师的风格是轻松的,而为什么乙的风格是严肃的。很多学生就苦苦的把这当成两个问题去思考,其实这就是一个问题而已,解决了一个,另一个也就迎刃而解了。学习思维方法上,其实所有学科的基本相通的,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第五:注重课程拓展,形成校本课程。
和很多美术老师交谈时,都有这样的体会,中学普通美术教育一直存在着一个尴尬之处,就是教学内容容量大和教学时间短少的矛盾。美术课本的一课时看样子就那么一两页纸,但大家都知道要吃透它显然不是一两节课的问题。传统的灌输式的讲授尚不能让学生对它有全面的认识,再加上师生互动啊、评价啊等等活动,那一节课是根本没什么时间可以讲的,只能是表面上看起来热闹非凡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蜻蜒点水”甚至空洞无物。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较显然要科学,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知识连贯性强,通过学习,对美术鉴赏会有较为整体的理解。但20课的内容与18课时一学分之间也难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有整体的把握,并适当作出必要的处理:一是要抓住重点,形成亮点;二是综合调整,优化组合;三是根据需要,延伸拓展,并且注意整理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肯定会对教材(欣赏的作品)作出补充,或者制订校本课程,这要求教师本身眼光要高、广、远,作品(课题)的选择应该具有一定的高度,能体现出作品所包含的美学规律。“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不仅适用在每个人自己学习的本身,也适合于师生知识的授受。
以上每个要点之间互为关联甚至互为条件,在教学中同时体现。这是以教师为主体,侧重于教师的专业认识及人文素养所作的一些思考及主张。
本文写作时间仓促,观点粗浅,但,是本人在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存在的错漏之处,恳请各位同行不吝赐教。
鉴赏,是高中美术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对初中阶段美术欣赏和评述的一个飞跃和拓展,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品鉴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知、经验和相应的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体验、联想、分析判断的一系列过程。事实上,鉴赏高于一般的“欣赏”,欣赏只是表面的感知,而鉴赏则是要求学生从专业的角度,用心去体验美术作品,在感受美术“美”的同时,也形成对民族文化艺术、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一般来说,鉴赏包括对形象、色彩、创作风格等艺术因素的审美,同时也包括对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文化、性格心理、人文情怀等因素的鉴赏和体验。由此可见,高中美术课程中的鉴赏,其实是一系列较为复杂和深刻的情感和心理体验,对高中学生有较好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创造美术氛围、从美术语言的运用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鉴赏。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快乐鉴赏
在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纲要,在实践中实现教学目标。但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达成这些标准,是值得教学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鉴赏能力的第一步,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因为,学生只有对美术鉴赏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广阔的知识和深厚专业知识,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和分解,提炼出教学核心要点,其次,要充分的运用自身的教学能力,用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以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关系是很难辨别的,尤其是具体到色相关系、明度关系、纯度关系,还有冷暖关系以及它们的整体对比关系时,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在鉴赏学习的过程中,对色彩关系的辨别,却又是最为核心的一个内容,学生必须要掌握,这样才能了解作品。所以,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去辨别色彩,只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面对,那很难收到好的效果。所以,笔者别出心裁,挑选几个衣服颜色各异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排队,让他们代表一种颜色由同学们进行观察,并且不断变换位置,形象地展示了色彩之间的对比和次序。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同学们认识色彩。学生也在这样的活动中,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在学习中掌握色彩关系的变化规律,对学生在鉴赏中的色彩分辨极为有利。
二、营造鉴赏氛围,渲染课堂教学
美术,本就绚丽多彩。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也应该是绚丽多彩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过于单调,那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影响美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鉴赏教学中,如果教师所展示的美术作品过于单一,展示的方式过于单调,那就很难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也就很难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在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注意加强课堂教学氛围的渲染,改平面教学为立体教学,让学生在多视觉的角度中,完成鉴赏之旅。比如说,在人物肖像画的鉴赏系列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影音与画面结合的方式。如在鉴赏《蒙娜丽莎》这一世界名作的过程中,笔者就以“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主题,在课堂上观看一系列的“世界微笑”视频资料,让学生在沉积在“笑脸”中,慢慢地回到蒙娜丽莎本身,从不同的“微笑”进行对比,感受蒙娜丽莎那令全世界着迷的微笑,并能够深化到情感深处,体验这一笑脸所代表的文化意蕴,或是意大利式的微笑,或是整个欧洲式的微笑,或是达・芬奇自己内心的浅笑,无论是何种结论,都是学生鉴赏的升华。
三、让学生用美术的语言看美术
对高中学生而言,学会运用美术的语言,去鉴赏美术,是最基本的任务之一。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主要有点、线、面、色。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各个民族又产生了较为独特的美术语言,比如中国绘画中讲求笔墨、意趣、虚实、章法等,西方绘画中的透视、质感、空间、色彩等。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语言,看不同的美术作品。当然,因为学生知识结构、生活经历、个性等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什么样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呢?又如何比较呢?教材中也给了一些提示,如同样以精美绝伦的人物形象塑造,表现贵族妇女生活的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和《蒙娜丽莎》。首先从表现内容上找出差异,前者于公元八世纪出自中国盛唐宫廷画家周昉之手,后者则为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晚年的不朽之作。两者作品产生年代虽有先后之分,但都产生于太平盛世,画家都以严谨的写实画风表现了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端庄与安详。只是前者内涵着闲适与自得的心态,后者则表现得优雅而神秘。其次要主要引导学生花精力对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进行探究。《簪花仕女图》是典型的中国画长卷,在高46厘米,宽180厘米的画面中,展示了采花、看花、漫步、戏犬四个情节段落,刻画的六位妇女或呼应、或独立、或聚、或散;散点结构的画面没有背景衬托,只画了两条狗、一只白鹤、一棵花树,作为点缀,并以此建立人物间的情节关联和画面结构。《蒙娜丽莎》则是典型的西方油画肖像,在高77厘米,宽53厘米的画幅中,截取主人公胸像,集中全力于人物面部那“神秘的微笑”以及那双富有青春气息的手的刻画。画面背景也是西方式的一丝不苟,明暗光影、空气远近,表现性的环境衬托,在再现的可视可感上,体现了典型的西方审美追求。常言到不比不知道,对于东西方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这下就了然了。所谓鉴赏我认为一定要有别于以前的欣赏教学模式,在感受,体验与识别方面狠下工夫,给学生提供多看和多比较的机会和正确的引导。
高中人教版美术新教材在编写时大多是基于比较的方式编写的,如将中西建筑的比较,中西造型观念的比较等。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在未来的美术鉴赏中加以运用,等于教会了一种鉴赏的方法。
二、追根求源,亲身体验是中学生鉴赏美术知识的捷径。也使美术鉴赏教学由静态转向动态。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理解很肤浅,知道画家画了些什么,但不了解画家是如何画出的,只是看热闹,看不出门道来,对于艺术品的鉴赏仍然是个睁眼瞎。因此我在教学中先确定美术教学的脉络,把课程分为鉴赏、绘画两部分,赏、技同步推进,分阶段交叉授课,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画的鉴赏教学、书法艺术上更为可行,因为中国画的技法程式在创作中占有突出地位,无论花鸟、人物、山水,工笔还是写意所需的工具材料简单,教学内容亦可从临摹古画进行,从继承古人的“笔墨规矩”入手,体悟“古人之神妙”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千讲不如一练,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美术教学改变知识讲授过多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生还是相当欢迎的。西方绘画油画技法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太可能,但可通过素描临摹和写生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民间美术可选择剪纸这些简单易行的种类在教学中实施,总之,只要我们大胆去探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法总会找到。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随着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我校高中部都配有多媒体教室,这使的上美术课时可图、文、声、并茂,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但这需要老师课前作更多的准备,我和我校的另外一位美术老师一起,把美术知识分类做成了教学课件,虽然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现在上课只要课前做一些小的调整和补充,就可以了。多媒体教学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有些教材内容可适当加入视频,比如一些名家绘画示范vcd,探索栏目出的《千年书法》等与美术有关的电视节目等.都可通过剪辑加入课件.使学生产生兴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2.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营造美术鉴赏的课堂情境氛围与视觉环境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同样重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集成优势,能极为容易地引起学生对相关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的共鸣,并兼具良好的德育效果。如学习《战争与和平》一课时,以多幅战争主题图片及相关视频或新闻截图呈现,在给学生带来战争残酷性认识的同时,也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和平可贵”的反思。在这样的情感共鸣作铺垫与心理氛围下,再引领学生鉴赏相关作品,理解其深刻内涵就容易多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美术作品的全图展示或者局部放大等功能,可为美术鉴赏课堂营造理想的视觉环境,如囿于教材印刷质量等多因素影响,张萱《捣练图》中小女孩钻到绢下向上翻看的顽皮情态这一细节就很难看清楚并为学生感受到,而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局部放大,就会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3.利用多媒体技术以音乐辅助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音乐辅助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是有帮助的。与认知相关,有些学生对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一些美术作品颇不以为然,以故弄玄虚、不知所以然为其当然评价,自然也就不愿对其进行过多的学习与研究。事实上,仔细研究抽象派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还是有很多借鉴意义的。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的《图像与眼睛》一课时,我先以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彼埃•蒙德里安的代表性油画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该类作品并由于作品视觉形象的含糊性与主题内容的隐晦性,学生自然会产生不知所云、无法理解与心理抗拒之情。在这种可预见的情况下,根据教学预案,我随即插播、引导学生欣赏了两段爵士音乐,并简要介绍了爵士音乐的历史来源与节奏特点——切分节奏;进而再介绍画家创作该画时的时代背景与创作意图,以此音乐通感辅助学生理解画作中的水平与垂直线条交错、点面结合与色彩对比所表达的意象,就会相对容易。
美术鉴赏成为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虽然课时量不是很大,但它也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其他学科体系相比,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而且现阶段美术鉴赏和其他基础教学一样,存在着严重的重视基础而忽视其它教育功能的作用,与生活严重脱离,再加上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教师探索的地方。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美术鉴赏教育
社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当代文化环境下的中学生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这表现在潜意识里,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心理的深刻烙印。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适当的方法:
在文化情境中实施美术鉴赏。如在教学中强化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精神的能力。例如,可以从中国美术作品中的语言入手,引领学生结合中国书法来赏析绘画中的“线”的功力、情感、个性、格调,以及与中国书法的关系,还可以从传统审美观念对“意境”的追求出发,来赏析传统绘画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道风与意境的关系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术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也可以说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学会鉴赏。
使用更多的教学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传统美术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首先,可以用鉴赏原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带学生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从声音、图像、视频等多角度刺激学生,使其接受更多的传统美术信息,提供更好的展示氛围。
二、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
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课程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寻找教学所需资源,还可以以网络为平台进行观点的交流。
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师生互动。在计算机与网络普及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单一性: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电脑网络社会提倡的是人机互动,甚至是人与网络上的其他人的互动。
实施美术鉴赏教学的媒体手段获得了拓展。自从在多媒体教室上过美术鉴赏课后,学生们都反映希望多在那里上课。无疑,良好的教学设备是美术鉴赏学习的必要保证,学生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更美的审美体验。特别是网络教学兴起之后,学生们可以在网络教室里直接通过点击鼠标、敲动键盘来任意选择、放大美术作品,并在网络上实现与教师、同学交流鉴赏体会,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美术鉴赏教学更具有成效。
三、利用“百家论坛”在鉴赏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欣赏和鉴赏各种艺术作品,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艺术价值,形成自己宽容的开放性的审美心态。美术鉴赏中,学生的真实体验最为宝贵,我们应在理性的分析与理解作品价值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情感取向,因此,要敢于设置“百家论坛”,开展“百家”争“鸣”,倡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又富有个性特征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态度。例如:鉴赏《蒙娜丽莎》那永久的微笑,有人从微笑中看出他的庄重、娴雅;有人从表情中看到她的是神秘莫测,心事重重;有人看出她体验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乐观自信:悲观的人觉得她的微笑带点伤感;快乐的人觉得她的微笑中带有甜蜜。通过交流,让学生意识到作者巧妙的留下了一个空间,让观众用想象去填补,形成精神上的愉悦。
四、利用比较教学方法增强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效果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侧重于比较学的鉴赏方法也是常用的鉴赏方法之一。可以是纵向的比较,也可以是横向的比较,可以是同类比较,也可以是异类作品之间的比较。在确定了比较的对象之后,可以选择各种方法进行具体鉴赏。例如,选择比较鉴赏的对象为:《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和《大公爵圣母》。《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这幅画显得比较呆板,完全看不到古希腊艺术引以为荣、古罗马时代固守不变的那种表现人物动作和表情的绝技。按文艺复兴时艺术家们的观点,这件作品缺乏“人性”的。而在中世纪时期的肖像画大都如此。如果把《大公爵圣母》这件作品同《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相比较,就会发现拉斐尔笔下的作品中洋溢着生命。圣母面部的造型和隐没在阴影中的方式,温柔的母亲怀抱着可爱的圣婴的和谐,充满着人间的温情,是那么的真实、可信。通过上述比较,可以清楚地了解中世纪绘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区别之所在。同时,这些方法也可以借用到中国美术的鉴赏上来。此外,在对中国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时,还可以依据中国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原则来进行解读。以此给予学生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以上是我对中学美术教育中提出的一些看法。目的是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鉴赏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让我们携手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
“本文为2011年度广西教育厅课题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106LX51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