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22:49: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铁路信息化工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上的应用,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也开始向信息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物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铁路建设物资管理领域的基本共识,也是铁路建设项目推进标准化建设的重点。本文结合铁路建设工程甲供物资管理功能需求,对铁路工程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铁路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1.1铁路行业管理部门对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动
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为推动全路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于2000年下发了《全路物资信息系统建设框架意见》,对铁路局层面物资管理系统规划、功能实现及实施方案做出了明确的要求。2015年初,中国铁路总公司了《关于加强物资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公司内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及互联互通等建设目标。
1.2铁路运营及建设单位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作为运营物资管理责任主体,各铁路局及所属站段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系统开发运行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一套功能较为齐备,且具备铁路特色的运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运营物资管理工作效率。相比之下,铁路工程建设管理单位针对甲供物资管理开展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迟缓,缺少成熟的具备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
2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物资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铁路建设单位大多已经建成或正在推进建设包括物资管理功能模块的管理信息系统,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2.1基础投入有限,重视程度不足
客观上,铁路建设管理项目时间周期较短,铁路建设单位独立开发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经费有限。主观上,部分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仍然重视不够,对软件、硬件、网络、信息化人力资源等相关投入不足。
2.2开发标准缺失,水平参差不齐
铁路行业管理部门对于各级铁路建设单位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统一的建设思路和目标,但是当前没有可以参照的具体开发建设标准,各铁路建设单位由于在起步时间、项目规模、人员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切合铁路建设物资管理特点和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3系统封闭独立,信息流转不畅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和数据库系统的开放性是与上下级单位、组织内部关联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的基础,部分建设项目物资管理系统在这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导致组织内部信息流转不畅,对外部信息获取能力不足。
2.4业务覆盖面窄,应用深度有限
目前铁路建设单位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应用范围距离“全面应用”、“建设物资全过程管理”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大部分仍停留在单位内部信息流转和数据统计等基础层面,主要集中在计划管理、合同管理和统计查询等基本功能模块。
3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规划
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各级建设管理单位需在当前行业管理规章制度约束之下开展相关管理工作,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必须紧贴实际。
3.1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规划基本原则
标准统一、功能齐备原则,需求导向、紧贴实际原则,加强组织、强化考核原则。
3.2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设计目标
建设全路统一的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物资计划、招标采购、供应组织等业务环节的闭环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实现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及系统化管理;通过网络实现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实现铁路建设甲供物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与相关业务部门、上下级单位的内部信息高效联通;实现与外部供应商等相关参建单位的信息交互;实现物资管理数据的及时汇集及有效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3.3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应做到统一模式、全面应用,涵盖建设物资的全过程管理,面向各级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服务机构以及供应商等参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将系统体系结构分为基础层、服务器和客户端3个部分。
3.4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
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数据管理、物资目录管理、招标采购管理、合同管理、供应管理、信息查询、数据分析等主要业务功能模块。同时,系统应全面考虑包括铁路总公司、各级建设管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服务机构等其他参建单位的管理需要。系统设计的管理流程、权限设置应遵循当前铁路行业管理规章制度,紧密贴合当前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实际。
3.4.1基础数据管理。基础数据包括组织机构、使用角色等信息。其中组织机构包括铁路总公司、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商、服务机构和监理单位。系统使用角色按照单位类型分为7类,分别适用于铁路总公司、建设单位、服务机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商、监理单位的管理及业务人员。
3.4.2物资目录管理。物资目录管理包括物资分类、物资目录维护功能。物资分类按照物资品种进行区分,如道岔、轨枕、桥梁支座等。物资分类支持多级次管理。物资分类的末级,需要指定分类属性,包括“总公司管理甲供物资”、“建设单位管理甲供物资”。物资目录调整维护应由铁路总公司统一管理,各建设项目根据相关规定执行不同物资目录。
3.4.3需求计划管理。需求计划管理模块包括需求计划编制、提报、审批、查询功能,各模块按照物资管理类别分为总公司管理甲供物资和建设单位管理甲供物资两类。需求计划编制、提报、审批、查询程序及相关各方权限、职责应符合铁路总公司相关物资管理制度规定。
3.4.4招标采购管理。招标采购管理模块包括批文管理、采购计划申报、包件管理、开评标管理、信息管理等模块。铁路总公司物资部、建设单位及物资公司根据甲供物资分类管理权限,可在相应功能模块下完成相关工作。开评标模块设计符合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和铁路总公司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物资采购信息包括招标采购信息,招标采购结果公告等,信息应符合铁路总公司相关规定。
3.4.5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模块包括合同录入、合同查询、合同变更、合同终止等功能模块。各建设单位负责本单位合同管理模块应用,合同录入信息包括物资规格、数量、计量单位、单价、供应商、合同有效期等关键合同信息,合同查询模块提供合同执行情况动态查询。合同变更,合同终止程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铁路总公司及建设单位相关管理办法规定。
3.4.6组织供应管理。组织供应管理模块包括需求计划提报、需求计划审核、需求计划汇总、供应计划编制与下达、供应计划执行进度查询等功能模块。功能模块设计应贴合相关组织供应管理制度,符合制度规定的组织供应流程,体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物资公司及供应商的权限、职责。各相关用户可通过系统对供应计划执行实时进度进行查询。
3.4.7物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模块包括物资进场管理、物资验收记录查询功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物资进场验收后,将物资到货情况和实验检验情况等相关验收信息录入系统。各级相关用户均可通过物资验收记录查询功能对历史物资验收相关记录进行查询。
3.4.8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中需要提供各类单据的台账。对于年度总需求计划、季度分月需求计划、合同、供应计划,需要按照物资分类、建设项目、标段、施工单位等维度跟踪执行情况,汇总显示每个环节的数量、金额等信息。经授权用户可以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进行提取与分析,为经营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3.5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推广
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领域建立标准统一、功能齐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全面提升建设物资管理效率,规范物资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项工作开展的前提是对铁路建设甲供物资管理状况做到全面掌握,同时需要较大资金投入和较长时间系统开发周期,应由铁路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统筹信息化建设,强化检查考核,以保证铁路建设甲供物资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顺利推广。
目前我国铁路通信工程信息化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部分企业管理中仅仅为了顺应管理潮流而应用信息化管理,且过分依赖信息化,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存在一定忽视。一些企业没有将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与网络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使铁路通信工程信息管理受到一定制约。其次,企业缺乏不断开发与创新意识。企业在应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软件引进应用与创新开发,即应用引进软件的同时,也要积极进行新的软件的开发应用,以适应企业自身特色发展,提高整体管理效率。最后,铁路通信工程企业中缺乏专业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但就目前铁路通信工程企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人才主要以引进为主,缺乏企业内部的独立培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效率,企业必须打破人才应用现状,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以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实力,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2加强铁路通信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加强对铁路通信工程中信息化管理的重视。
铁路通信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周期长、施工工艺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其工程管理也具有一定复杂性。铁路通信工程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大量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实现其高效管理,因此,要加强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应用。铁路通信工程企业利用计算机设备以及综合网络信息手段等现代化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信息应用效率,在深度开发与分析过程中提高其管理作用,以更好服务于工程服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对完善铁路通信工程生产建设以及经营服务有着重要作用,进而促进铁路通信工程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在科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生存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企业为保证自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定发展,就需要顺应时代管理新形势,实现信息化高效管理。信息化管理能够为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做出积极贡献,包括对大量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处理,对企业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等等的综合性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式是铁路通信工程企业管理的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铁路通信工程企业领导者要积极提倡信息化管理。
2.2注重组织结构的优化。
在传统的铁路通信工程管理中,组织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包括组织结构层次过多,等级差异较大,信息传输准确性较差等问题。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用户需求发生较大改变,同时社会环境的变化也给企业管理提出了挑战。在铁路通信工程中信息化管理面临较复杂的市场环境,利用传统管理方式进行信息管理已无法满足现阶段铁路通信工程项目建设需求。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形式,要结合高速发展的新技术,并从源头上进行企业信息收集与处理,提高信息利用率,实现信息资源优化整合。这种信息管理途径是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优化,使整体管理业务流程得到有效调整。
2.3加强技术创新。
在经济与科技发展新时期,网络技术被广泛开发和应用,实现了全球信息化。在跨国界、跨地域的信息沟通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全球化优势,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同时,信息的高速流动给铁路通信工程企业发展重大机遇,企业可通过信息技术支持,进行企业新市场的拓展,实现跨国经济交流与发展。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促进企业自身管理技术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与更大企业合作者进行沟通联系,促进企业整体效益提升。
2.4加强铁路通信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
要利用信息化管理进行成本高效预算,根据铁路通信工程实际施工现状以及相关预算情况,进行企业成本管理,以降低通信施工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不仅会影响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环节,还可以改变结构。计算机制造技术和辅助设计不但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设计成本,还可以降低现有产品修改或增加的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空间,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2.5注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信息化管理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管理优势,为充分体现其功能性作用,要全面提升管理效果。信息管理技术能够进行不同地域的信息同步管理,即异地信息同步交换,使铁路通信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更具全面性。在互联网应用背景下,信息化管理可成为铁路通信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从企业信息收集、处理以及传输及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实现快速、快捷信息处理。企业在应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软件引进应用与创新开发,即应用引进软件的同时,也要积极进行新的软件的开发应用,以适应企业自身特色发展,提高整体管理效率。铁路通信工程信息化管理,不仅是依靠计算机本身,更重要的是与管理理念和管理宗旨相结合。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效率,企业必须打破人才应用现状,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以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实力,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另外,要定期对工程企业全体职工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在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下,提高通信企业整体人力资源质量,促进铁路通信工程企业长远发展。
0 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工务工程面临的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铁路工务工程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输、延长铁路相关设备寿命的基础。我国铁路运输速度的加快,铁路运行密度的增加导致铁路故障的发生率增加,而这些故障往往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依靠传统的工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铁路工务工程的需要,同时传统的铁路工务工程管理常常会因为巨大的维修工作量而导致一些潜在的故障被忽视,结果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因此加强铁路工务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铁路工务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基于铁路工务工程对铁路运输、铁路设备以及铁路管理的重要性,研究铁路工务工程信息化管理是铁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铁路工务科学管理、现代化管理的内在本质。
1.1 必要性 随着我国铁路系统改制的完成,我国铁路技术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高铁技术的发展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国铁路运输速度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而且铁路运行周期更加紧密,这样一来就会给铁路工务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因为铁路运输速度的提升、运行周期的缩短,导致工务人员的检修、维修工作量会增加,工作难度也会提升。基于国内外工务管理的经验教训可知:传统的铁路工务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铁路技术发展的需要。为此铁路工务工程管理机构以及人员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借助先进的管理设备以及工具,实现工务信息的统一管理,工务信息的科学分析与传递。而所有的信息统一管理与分析就需要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因此在铁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铁路工务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对实现铁路工务信息共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2 现实意义 铁路工务工程是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工务工作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其既要负责铁路沿线设备的安全、铁路基础设施的检测,还要负责铁路安全隐含的维修与上报。铁路工务直接影响铁路的安全运输,如果在铁路工务中出现了检修不及时的现象,就会导致铁路在运行的时候发生安全事故。同时铁路工务所消耗的费用要占到整个铁路运行成本的很大一部分,而铁路维修则几乎占到整个铁路工务成本的二分之一,因此为提高铁路运输安全,延长铁路设备使用寿命,需要对铁路工务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借助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铁路工务的信息化管理。铁路信息化管理可以对铁路工务设备的性能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判断,以及对铁路的维修与保养等进行科学的预测与规划,保证铁路工务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降低铁路建设与运营成本,实现铁路的安全运输、提高其经济效益。
2 铁路工务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工务工程应用计算机管理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铁路工务工程信息化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主要表现在:原铁道部电子中心开发的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其包含了铁道工务部门的主要业务,其主要采用 Mapstreme作为GIS作为平台,其已经在我国很多铁路线路中得到应用;北京铁路局采用的“北京铁路局工务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其主要由工务设备地理信息、工务防洪地理信息查询以及工务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构成。其主要利用Geo Graphics Gis软件和DB2大型数据库对铁路的地形、切面、配线图等病害进行查询、分析、管理等;上海铁路局利用的“沪宁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搜索铁路地形以及图像的功能,实现对铁路分段信息的查询,以及播放相关铁路活动图像的功能。
但是我国铁路工务工程信息化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①工务人员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铁路工务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必须要求铁路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但是目前我国铁路工务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意识还不高,虽然铁路工务工程实现了信息的自动化处理,计算机技术在工务工程中应用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但是管理者还是缺乏信息共享意识,他们对工务工程的信息系统建设主要集中在独立的信息处理系统,而没有将这些单独的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的信息整合,实现工务工程信息的共享。
②目前我国铁路工务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以GIS为基础,其对工务设备的技术状态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来,但是其只能反映静态的技术,而不能提供具有动态化、主观性的数据情况,比如在发生山体滑坡或者地震等地质灾害时,不能将直观的相关数据反馈出来,不利于铁路便利快捷的维修。
③对于大型机械设备的作业质量没有办法进行有效辨别。由于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建设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率也越来越普遍,但是目前的工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大型机械设备作业的质量不能进行有效地辨别,结果导致大型机械设备做出的结果不能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导致因为大型设备而进行质量检测所造成的隐患遗漏,信息系统不能辨别。
3 铁路工务工程信息化系统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型的构建
1.1概念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活动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绩效。本文所探讨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指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1.2工程项目信息资源组成
工程项目信息资源主要来自项目决策期、实施期和运营期,可分为综合信息和项目管理信息两大类。
1.2.1项目综合信息
①项目基础信息。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及概况、建设标准、建设规模、经济运量、运输组织、建设工期、标段划分、主要控制工程、主要工程数量等。
②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息。工程项目涉及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核、工程检测、材料及物资设备供应等单位的组织机构、资质证明,以及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等。
③质量安全监督信息。项目监督机构及监督负责人,质量安全举报投诉电话等。
1.2.2 项目管理信息
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保、科技创新六位一体的管理。
①安全管理信息:主要有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安全培训及安全事故记录等。
②质量管理信息:主要有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终身制管理,质量风险管理,质量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管理,各种质检记录,质量事故及其处理等。
③进度管理信息:主要有施工组织设计及其动态调整,关键线路和关键工序的施组时间安排,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和各种材料、设备资源调动管理等。
④投资管理信息:资金计划,资金筹措及到位情况,资金概预算执行情况。招标投标信息,合同履约信息, I类变更设计信息等。
1.3 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
工程项目信息化可分为三大平台:协同办公平台、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可通过策划设计、建设实施、投产应用三阶段完成。
1.3.1 策划设计阶段
在管理层面,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与项目的真实管理过程全面整合,可以多项目综合查看,具有智能的分析方法,实现一个数据变化,其他关联数据自动变化,能实时全面掌握项目综合情况,方便决策和管理,及时处理紧急情况。为实现上述效果,工程项目信息化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功能。
①可视化功能。工程项目信息化,可利用工程项目各种信息对项目进行建模,将以往的线条式描述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并贯穿整个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设计效果图,不仅可以用来展示效果,还可生成所需要的各种报表,更重要的是,在工程设计、实施、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可在可视化状态下进行。
②模拟功能。在工程实施阶段,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不仅仅依赖横道图、网络图,而是将3D模型加施工进度模拟(4D),从而通过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实施施工,还可进行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投资控制),实现投资控制(通常被称为“虚拟施工”);在运营阶段,可对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进行模拟等。
③优化功能。
设计方案优化。将工程设计与造价分析结合起来,可以实时计算设计变化对造价的影响。这样,设计方案的选择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形状的评价上,可以知道哪种设计方案更适合需求。
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有些部位往往存在不规则设计,如大跨度连续梁、大空间等处。这些部位通常也是施工难度较大、施工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对这些部位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④协调功能。协调是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工程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需将各有关人士组织起来召开协调会,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这种协调是在问题发生后再进行协调。通过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事先协调。如在大型项目交叉施工中对设施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
1.3.2 建设实施阶段
首先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建设涉及资源配置、协作开发、信息共享、网络建设等问题,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以求协调配合,稳步推进信息化进程。
其次系统建设实施单位,必须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充分熟悉设计文件,在符合设计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既有资源和选用性价比高的设备,充分考虑计算机设备、网络、信息安全、机房与设备间环境与供配电、机房专用空调、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间件软件、数据库软件等相关系统开发和集成,以及与既有系统合理衔接、集成。在此基础上明确对硬件设备厂商的保修、维护要求,以及对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供应商的实施、维护、升级要求。
再则要加快工程项目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各相关单位对本区域内的各个专业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资源集约化程度,便于系统运行的管理、维护和扩展。
1.3.3 投产应用阶段
系统建设竣工后,实施单位应分别组织分项测试、整体测试以及联调联试,以达到信息系统运行要求。同时明确有关维护、维修等保障工作,确保信息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2 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的主要因素
工程项目信息化是一个逐步深化和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站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影响工程项目信息化的主要因素:
2.1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基础是管理模式,而不是计算机技术。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如:质量、安全、进度、投资、合同、物资等,对于这些信息的快速处理需要各部门的协作,打破原来的部门堡垒。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还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只能借鉴其他成功的经验和观念。
2.2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的认识
信息技术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发展又非常迅猛,新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非信息领域的人员往往难以把握。不同部门只是站在各自部门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部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因此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提出整体的框架,在整体的框架之下解决各部门的具体需求。如达不成对整体框架的共识,部门之间就会存在很多分歧,工程项目信息化就很难推进。
2.3人员素质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人为本的,员工的观念和素质,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模式,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更是如此,如果不经过对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起来就很困难,对很多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就难以适应。因此必须配备熟悉且有经验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承担项目信息日常建设管理。
3工程项目信息化的意义
铁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正确而又快速的信息。建设管理过程数字化,可以提供大量项目管理的基础信息,满足项目多方进行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实时传送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等功能,最终形成一个高效率信息交流和共同工作的信息平台及网络虚拟环境。
①可以加快项目信息交流的速度。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信息交流的载体,可以大大加快信息交流速度,减轻项目各方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使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决策。
结合国外通信行业的发展状况,发达国家的铁路通信工程基本达到了自动化运行的水平,各种先进的高科技设备运用甚广。此外,国外积极设计系统化的通信方案,促进了铁路交通运营期间的信息传递活动,降低了列车人员及地面调度人员的运行交流。尽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但未来效仿国外对通信工程实施系统化改造也是必然的趋势。
一、铁路工程改造期间存在的问题
铁路工程改造的难度极大,这是由于工程建设所涉及的面域广阔,后期改造运用到的设备种类繁多,要求铁路规划人员从多个角度考虑选址问题。设计单位在规划期间未能深入研究铁路的结构特点,导致工程选址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铁路通信工程选址过程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1、标准方面。工程地址的选址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既要符合铁路未来生产运输的要求,还应该注重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实际改造活动中,设计人员偏重于铁路结构的优化调整,更多考虑的是铁路整体运行的便捷性。铁路通信工程在改造期间,通信设施的设置点不合图纸标准,如:基站、直放站等具置不明确,随意建设破坏了地面的原始环境。
2、线路方面。路径是铁路通信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其包括站内、站外路径两方面。站内路径选址问题表现在空间区域的规划上,铁路内道路线条设计不合理,现有的地面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铁路运输站点内容的线路规划不当。站外路径选址的弊端主要是工程位置与村庄、公路等相互交叉,这些都会影响到后期通信工程改造的顺利进行。
3、作业方面。根据我国铁路工程改造选址要求的规定,工程选址要符合:接近信号中心,进出线方便。设计单位在工程选址中没有考虑到日后施工的难度系数,所选的地址偏远且运输距离大。这种情况既影响了通信设备的安装设置,也减弱了铁路设备接收数据信号的灵敏度,不利于铁路通信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列车人员的信号传递效率。
二、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的两大趋势
未来铁路通常工程实施全面改造升级,能够为铁路交通提供综合性的保障系统。借助于铁路通信平台,地面调度人员可及时掌握列车的行驶状态,及时检测到肯能发生的异常信号。随着高速度铁路改造项目的实施,通信系统对维护铁路交通安全的作用更加明显。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铁路通信工程坚持系统化改造是不可避免的。系统化改造的两大趋势:
1、性能最优化。对铁路通信工程进行系统化改造的根本目的是保证通信传输的正常进行,只有通信工程的功能得到改善,才能满足系统化改造的要求。因而,性能最优化是通信改造的最基本原则。如:工程单位必须要确保通信系统在信号传输、定位监控、信息转换等方面功能有所改善,才能正式参与工程建设。
2、科技最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通信工程改造的核心要素。只有把最先进的科技运用于通信工程改造,才能建立多功能、高效率、低投资的通信平台。科技最高并非要求铁路通信功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工程单位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让通信科技运用到铁路改造中发挥作用。
三、无线接入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的进展,不仅要求铁路通信网具有更强的保障铁路安全运营的通信功能,以适应高速列车通信的需求,而且要以铁道部的全程全网的优势全力发展电信增值服务及经营与中国电信业务范围一样的电信业务,参与同中国电信的竞争,使旅客和网络覆盖区的广大用户方便地享受信息的服务。比如随时随地的提供铁路客货运输资讯信息、订购火车票等服务,在列车就能享受语音、传真、数据、视频、移动通信及Internet等服务。不过,铁路现有的通信网络设施庞大而落后,这是目前该网络发展的最大障碍。
铁路通信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向着与公用网相融合的方向,并达到与公用网的统一。从而使得用户无比是在运行中的列车上,还是在铁路网的覆盖区域均能够通过铁路通信网进行如同办公室一样方便的信息交流,如进行电话联络,宽带的数据通信和图像传输,接入Internet等。而要满足这一要求,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远远不够,GSM(R)和现行的CDMA技术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惟有第三代的CDMA技术才可能担当起这一重任。因此,铁路通信网的无线接入部分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必须是朝着第三代CDMA的方向。
四、新型铁路传输技术的运用
随着铁路列车向高速化与准高速化方向的迈进,为保证有效的人机控制和提高运输效率,要求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技术构成先进的铁路通信网。铁路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运用的传输技术包括:
1、SDH传输技术。SDH是取代PDH的新数字传输网体制,主要针对光纤传输,是在SONET的标准基础上形成的。它把信号固定在帧结构中,复用后以一定的速率在光纤上传送。SDH是在电路层上对信号进行复用和上下。当带着信号的光纤通ODF(光纤分配架)进入ADM 时,信号必须通过O/E转换和设备上的支路卡才能下成2Mb/s的基本电信号,并经过通信电缆和DDF(数字配线架)接到用户接口或基站BTS(基站收发信机)。
2、ATM网络传输技术。ATM是一种基于信元的交换和复用技术,即一种转换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信息被组织成信元。它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传输声音、数据和视频信号。每个信元有53个字节,开头的五个字节为信头,用以传输信元的地址和其他一些控制信息,后面的48个字节用以传输信息。利用标准长度的这种数据包,通过硬件实现数据转换,这比软件更快速、经济、便宜。同时,ATM工作速度有很大的伸缩性,在光缆上可以超过2.5Gbps。在网络传输中,为了使多个用户共享高速线路,通常采用时分复用方式。
3、MSTP传输技术。MSTP依托于SDH平台,可基于SDH多种线路速率实现,MPLS包括l55Mb/s、622Mb/S、2.5Gb/s和10Gb/s等。一方面,MSTP保留了SDH固有的交叉能力和传统的PDH业务接口与低速SDH业务接口,继续满足TDM业务的需求;另一方面,MSTP提供ATM 处理、以太网透传、以太网二层交换、RPR处理、处理等功能来满足对数据业务的汇聚、梳理和整合的需求。
4、RTK GPS网络传输技术。随着GPS无验潮测深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传统电台数据链的传输模式已不能满足长距离RTK作业的需要。而网络RTK技术则是利用网络来取代UHF电台进行数据传输,它传输距离远,信号稳定,抗干扰性强,已成为数据链传输的新宠。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是在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GSM是一种使用拨号方式连接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利用现有通信网的设备,通过在GSM 网络上增加一些硬件和软件升级,形成一个新的网络逻辑实体。
五、结论
综上所言,通信系统是铁路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目前工程项目在选址规划方面还存在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后期铁路通信系统功能的发挥。新时期铁路通信系统化改造方案已经制定,工程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完善通信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宗浚.浅谈铁路通信工程中的无线接入网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6):17-19.
1 概述
铁路建设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线路的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从而决定了线下工程沉降观测工作的重要性。根据以往经验,沉降观测管理的发展方向在于防止人为因素对稻菡媸敌缘母稍ぃ建立及时的数据信息反馈机制,方便和简化管理者掌握结构物沉降数值,确定沉降观测的重点,为控制线下工程质量提供依据。
沉降观测信息化系统(以下简称系统)采用.NET开发平台和基于互联网的B/S(浏览器/服务器)与C/S(客户机/服务器)相结合的技术构架,具有数据回归分析与预测功能。根据不同监测项目,内嵌不同的监测公式,包括单曲线回归和双曲线回归。采用规范统一的报表生成技术、可复用软件构建技术、java技术、XML集成技术、协同技术、silverlight技术、WPF技术、工作流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是集线下工程沉降观测数据采集、分析、超限提示和远程监控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平差、自动上传,自动计算分析、自动反馈和超限提示,终结内业资料人工处理模式。
在观测数据成果评估使用方面,评估单位可自系统选择下载成果数据或原始数据开展评估工作,通过对系统数据的拟合分析,预评估测点或断面的沉降曲线图,直观准确掌握结构物后续沉降变化。
2 目标
系统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建立由数据采集端、远程数据处理服器端和客户端三个软件模块共同组成的、B/S与C/S架构混合应用于工程管理的线下工程沉降观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沉降观测数据自动采集传输、自动处理、自动反馈和超限提示,观测数据及处理结果远程实时查询、溯源管理。
3 系统思路
系统集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远程监控于一体,由数据采集端软件、服务器端软件平台、客户端数据处理(PC机和手机)软件三部分组成,包括现场数据采集端、远程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4 系统特点
系统最大程度地解决了路基、桥梁、隧道等构建物沉降观测数据采集、处理、反馈、超限提示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问题,实现了数据传输、处理、反馈及超限提示自动化。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的运用,满足管理者对沉降观测实施过程及超限处理的适时管理需求。
4.1 避免人工干预,保证数据真实
传统管理模式中,沉降观测数据采集通过水准仪获取,临时存储于仪器,或手工记录以保存数据,再通过手工导入或录入平差软件等可用于数据处理的软件中进行人工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处理全程处于人工干预状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来源不明的自动编写虚假沉降观测数据软件,导致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
系统分级建立工程基础信息,内嵌不同监测项目的监测电子记录薄和计算公式,自动计算变化值、累计值,生成数据变化趋势图,通过内嵌的预警策略,及时自动超限提示,可做进一步回归分析及研究。数据的唯一入口来自手机采集端加密数据库,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来自水准仪测量,无法进行人工录入和修改操作。
系统的技术创新性集中表现在:实现了通过电子水准仪和蓝牙传输功能直接获取观测数据,自动平差处理后及时上传,并通过信息化系统自动处理数据、反馈处理结果,自动超限提示。数据采集模块及处理模块规避人为干预,保证数据真实。
4.2 实现沉降观测标准化、信息化
传统管理模式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过程中,由于受观测水平、观测方法、观测行为等诸多因素影响,数据成果反馈不及时,不利于工程质量管理。
系统支持莱卡、天宝等多种型号规格的电子水准仪,利用外接蓝牙与专用手机配对,即可下载获取服务器工程基础资料。现场完成数据采集后,经过自动平差,可立即验证观测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是否需要重测。观测完成后,将对应观测桩的观测成果数据直接通过手机网络自动传输至服务器,客户端通过访问服务器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工作。
系统实现了网页、手机版本(安卓平台)的软件开发,使管理者可适时查询观测数据和处理结果,开展专业管理。
系统监测成果(数据及数据趋势图)支持不同的格式输出,便于用户存储、打印及共享。按工程项目管理需求输出日报、周报、月报。设置用户访问权限,满足观测人员和管理者工作需求。建立线下工程沉降观测数据库,为同类工程提供数据支撑。具备超限提示手机短信推送功能,有助于管理者及时掌握线下工程变形异常情况,制定工程措施加以控制。
系统的运用使沉降观测方法、观测行为和数据处理反馈更为规范和标准,实现了沉降观测管理工作自动化、信息化。
4.3 提高沉降观测工作效率
传统管理模式在完成数据采集后,人工导入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反馈,工作效率低下。
系统可实现数据采集完成即可获得成果数据,具有逐个测点校验功能,自动平差,适时查询测量成果是否满足要求。自动分析处理数据,自动打印纸质报表,降低内业处理时间,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4 应用成本低廉
系统可与主流电子水准仪通讯,主要通讯设备采用普通安卓系统手机,利用现有设备即可完成,不需要重新投入设备,应用成本低廉。
4.5 实现评估工作透明化
评估单位从系统服务器直接下载成果数据(可下载成果数据、也可下载满足平差条件的原始数据)进行评估工作,实现了评估工作透明化。
5 系统组成与运行
5.1 基础技术条件
网络支持(含有线、无线公共网络);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包括服务器、客户端PC机、移动智能终端(手机、平板、E人E本等);服务器端操作系统为Win2003以上版本;客户端PC机操作系统为32位及64位Windows版本;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为Andriod4.0以上;服务器端数据处理应用程序、PC机和手机客户端数据处理应用程序和便携设备端(如手机)数据采集应用程序。
5.2 配套设备
(1)系统运行服务器及网络
单独配置主流服务器1台(独立运行),专人管理与维护; 软、硬件防火墙; 网络带宽10~20M(独享,远端支持internet或VPN连接);
(2)管理终端设备
智能手机、E人E本等(Android4.0以上操作系统,4.0 以上屏显); PC机及网络(满足网页登录查询功能,基本配置CPU(Intel 1.8GHz以上,内存2GB及以上,硬盘160GB以上,操作系统WindowsXP或Win7版本,浏览器IE8以上版本。网络2M以上独享带宽)。
(3)观测仪器及配套设备
用于观测的电子水准仪及配套数据线;一对一专用便携采集端设备(手机及SIM卡):Android4.0以上操作系统,4.0家陨掀料裕开通2G、3G或4G,具备WIFI功能。
(4)内业数据处理PC机及网络
CPU(Intel 1.8GHz以上),内存2GB及以上,浏览器IE8以上版本,网络2M以上独享带宽。
5.3 系统流程(如图2)
(1)设置工程基础信息
通过PC机客户端添加测段,设置测段示意图,添加观测桩,设置观测桩示意图等工程基础信息。(如图3、图4)
(2)上鞴こ袒础信息
通过PC机客户端将设置完成的工程基础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平台。(如图5)
(3)下载工程基础信息
现场数据采集前,利用手机等便携式通讯设备自服务器平台下载拟测段的工程基础信息,作好数据采集准备。(如图6)
(4)采集观测数据
观测人员使用预装采集软件的便携设备(手机)控制测试电子水准仪进行数据采集,读取观测数据,自动完成平差计算,成果数据暂存于便携设备,并经便携设备在网络条件下上传至服务器平台。
完成本测段数据采集,经便携设备端(手机)自动计算后,便携设备端(手机)将生成原始数据和平差结果。其中,原始数据同时支持其他软件进行单独平差,支持共享平差结果和原始数据。
(5) 上传观测数据
通过手机将成果数据和原始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平台。(如图11)
(6)数据管理与运用
管理者和评估单位可通过手机客户端登陆查询数据、超限提示等信息。也可通过PC机网页或客户端软件登陆查询观测数据、超限提示等信息,利用系统数据处理成果开展沉降评估工作。
实现便携设备端(手机)数据成果查询、超限查询、超限统计等功能,使管理者适时了解工程情况。
实现PC机通过网页或客户端软件登陆查询标段线路走向、测段布设图、横纵断面图及各种超限情况的处理,使数据、信息查询更直观,更形象。
(7)数据内业处理
通过PC端软件下载数据成果,开展评估工作,形成评估报告。系统支持根据评估工作需求定制输出其他格式成果资料。
6 系统运用实例
本文以新建宝兰客专线下工程为例,通过系统的运用,及时沉降超限提示,适时掌握线下工程变形情况,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实例一:宝兰客专IDK740+145~IDK742+881段路基沉降处理。
该段路基自2014年4月23日开始沉降观测,共计22个测点发生累计沉降值超限,其中路基5个测点发生累计沉降值超限,涵洞17个测点发生累计沉降值超限,如表1:
依据系统数据及超限提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原因,结论:该段路基属正常沉降,下沉趋于收敛,但仍继续发展。措施:延长堆载预压期和沉降观测期。如图22:
实例二:宝兰客专上庄隧道沉降处理。
该隧道自2014年11月30日起开始沉降观测,通过系统运用,发现仰供沉降变化异常,下沉(上浮)不稳定。其中,系统累计变化量>5mm超限提示点见表2:
依据系统数据及超限提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原因,结论:
(1)依据每期测量数据显示:在仰供混凝土施做后,前期呈现上浮现象。衬砌混凝土施做完成后,呈现下沉现象。
(2)上庄隧道为泥岩、沙层,富含水,泥岩极具膨胀性。因各阶段施工荷载变化,造成仰供下沉或上浮,稳定性差。如图23:
措施:
(1)由设计院委托地质勘察院,与施工单位测量组进行1次/1周的平行观测,每周(月)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2)设计院现场埋设应力监测设备,对围岩沉降变形进行监测,实时获取相关数据。
(3)设计院依据沉降观测数据及应力监测数据,设置专项处理方案指导后续施工。
7 结束语
通过沉降观测信息化系统的运用,更直观准确地反映结构物真实的沉降值,为后续的无砟轨道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在系统运用过程中,应考虑配套管理办法的合理使用,促使管理者充分利用系统成果数据和超限提示,分析沉降异常原因,制定工程处理措施及时消除工程质量隐患,发挥好系统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预控作用。
参考文献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铁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经过20多年的应用后,从最初的V1.0开始,到2008年末铁路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V5.0在全路的上线运行,完成了财务会计管理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以及预算监控系统进行共享和衔接,实现了跨部门的企业级应用,达到了企业各管理部门的一体化管理,即全面信息化管理。
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的一般特点主要有:企业规模庞大,组织层次多、股权结构复杂,不便于集团公司监管;下属单位涉及行业众多,业务核算模式多样;集团内部交易多,合并报表复杂等等。由于铁路非运输集团型企业固有的管理上的层级性、业务上的差异性、地域上的分散性等方面的特点,造成了集团型企业在进行财会信息化建设时要比一般的单体企业困难得多。因此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财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文章。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专项规划》建设原则
根据《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专项规划》建设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五个统一”方式,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资源、统一管理。实现“五个统一”就要在建设和应用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时溶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去,实现会计稽核和业务管理相结合。
二、充分学习和借鉴铁路运输站段的先进经验
目前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系统是原铁道部统一研发,由铁路运输站段运用稳定成熟之后才逐渐向非运输企业推广,因此铁路运输站段在试点及运用财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先进经验,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在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寻求铁路局的支持,对铁路运输站段积累的先进经验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根据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自身特点,采取“硬件内联、软件外包”方式,依附运输站段展开网络线路的铺设、服务器的构架,对现有网络的升级维护;利用信息系统开发方对系统各模块的专业了解,将该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托管给系统开发方;这样可以发挥二者的专业性优点,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构建一个领导重视、全员配合的平台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财会信息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而是企业管理信息化多系统的融合,涉及企业差异化需求的作业流程,并要求企业革新领导思维方式、重设组织架构、顺应市场政策、再造考核标准和流程,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在于它带来了管理观念的更新和变革。
财务管理信息化如果不能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不能得到各个部门的配合,那么就发挥不了作用。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集团内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财务信息化的落实必须在全体员工中树立正确科学的全员目标成本管理。通过不断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人人控制成本”的良好氛围,才能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使之主动的参与到项目的成本控制中来,发挥团体的力量,使企业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四、积极开发辅助系统并对现有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目前的铁路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是基于B/S结构的应用平台,这对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的个性化需求预留了广阔的空间,为满足集团各企业的多样化需要,可积极开发各种辅助系统如决算辅助系统、财务报告分析系统、财务指标预警系统等,为防范日益增加的会计行为风险应大力发展预警系统,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重大风险防控应急机制,通过提示、预警、控制实现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等全过程管理。
通过加强辅助系统的建设和针对性的二次开发,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管理能力,使其具有更加完善的管理能力,实现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和有机结合,从而推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也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五、强化财会信息化系统风险控制
财会信息系统在分布式应用模式下,安全风险可能带来的只是局部的损失,但在目前集中核算模式下,安全风险则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因此应建立科学的财会信息化风险控制制度实行严格管理,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全方位布局,防范系统风险的发生。
1.加强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
在非运输集团各企业数据向集团公司集中的同时,原来分散的风险也随之集中,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容灾观念,提前做好面对信息灾难的准备。集团灾难备份中心应该是将各非运输企业的业务数据同步传到路局,作为各企业本地备份的补充,当数据发生破坏时,可通过局中心的备份数据进行恢复,避免灾难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2.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是确保财会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进行日常演练和响应启动,发现影响财会信息系统安全隐患时及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六、建立一支具备财会信息化复合知识的财务管理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并制定实事求是的会计信息化人员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一是分清层次、突出内容,对一般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根据不同不同的对象聘请不同的专职老师或者在职人员,结合工作岗位,贴近实际工作;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对财会信息化数据集中管理,账务报表系统、
racel数据库操作具体知识,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进行上机操作;三是举办财务主管培训班,提高财务主管的计算机运用,并重点提高财务主管对财会信息化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管理技能,适应财会信息化条件的财会管理工作的需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加快财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首要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财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艰巨且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开展这项工作。只有坚定执行《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专项规划》,善于总结在财会信息化推进工作中的经验,使财会信息化建设达到科学、有序的程度,才能逐步实现企业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总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性工程。会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铁道部了《铁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专项规划》,全面指导铁路财会信息建设;财政部也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并于2013年12月印发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通知,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加快铁路非运输企业集团财会信息建设步伐,不仅是全面深入开展铁路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强力推进,更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铁路财会管理水平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马金花 马建勋.集团会计信息化系统构建风险防范探析――基于宁夏发电集团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01期.
[2]李斐然. 我国会计信息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会计学会“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观点综述[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010年07期.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桥梁建设不断实现现代化,设计和施工中的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尤其桥梁加固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的铁路桥梁工程中,预应力加固技术是研究的重点,在研究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理论上,能为我国铁路桥梁的设计提供科学的加固依据;在实践上,也能提高铁路桥梁的安全性,避免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的产生。因此本文在具体阐述了铁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加固技术概念的基础上,对该技术在铁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讨论,希望能对我国铁路桥梁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一点经验。
1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概念
预应力技术还可以称为永久性内应力技术,即在使用之前,对那些承重较大的结构构件施加预应力,其主要作用是大大提高结构构件的性能,在提高其稳定性的同时,也能提高其承重的力度。具体来说,在铁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结构构件是混凝土,因此预应力加固技术离不开对混凝土工程的研究。因为,预应力技术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提高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和的承重能力,主要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首先,降低预应力在混凝土构件本身的作用;其次是能够使负荷作用之下混凝土构件上的拉应力得到消除;最后就是,就混凝土构件来说,其主要的缺陷就是抗拉能力不足,而预应力加固技术恰恰能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拉能力,使混凝土构件在受力拉伸的情况下不容易断裂,从而使该缺陷得以弥补。当前,预应力加固技术的研究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国内该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与实际应用,在大跨度的桥梁施工中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预应力加固技术,以力学理论为基础,除此之外还涉及建筑工程、信息学等诸多学科,是多学科理论融合的产物。在对预应力加固技术进行分类时,根据不同的标准有诸多的划分方式。根据加固方式的不同,预应力加固技术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部分预应力加固、限值预应力加固和全预应力加固;根据加固时使用的工艺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体外预应力、后张预应力加固以及先张预应力加固。
2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
预应力加固技术不仅能提高铁路桥梁的安全性,避免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的产生,同时还能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预应力加固技术,重点是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如果设计不合理,无疑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同样,在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隐患。在后期的桥梁养护中,无论养护工作多么细致,认真,都很难及时发现铁路桥梁潜在的隐患,更不要说及时维护了,这也就与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了。因此,要想使铁路桥梁的使用得到有效的保障,必须要在设计和施工中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铁路桥梁的安全应用提供保障。当前,提高铁路桥梁预应力加固技术的研究与要求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2.1补强材料方面材料是桥梁施工的重中之重,如果施工材料出现问题,整个工程的建设也必然出现问题。就当前环境而言,我国补强材料的种类各种各样,就其性能而言也参差不齐。因此,在桥梁加固工作的进行之前,首要的是对施工材料进行认真的挑选和测试,避免因施工材料的缺陷对整个桥梁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选择过程中,应首先选择具有较高资质公司的产品,降低产品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同时也要做好测试工作,确保补强材料能够达到工程的要求。2.2预应力加固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是决定铁路桥梁加固工作能否有效进行的前提,因此在桥梁加固工作的施工之前,一定要充分的做好准备工作,从而使整个工程顺利的开展。在具体的准备工作中,首先需要对整个桥梁预应力加固的整体规划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做到能熟悉预应力加固工程中的各种指标:加固材料、桥梁构造、参数和运行经济性等等。只有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为桥梁的加固工作的进行提供保障,才能降低施工中各种各样问题的产生。2.3推进预应力加固的信息化进程铁路桥梁中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运用,信息化控制模式的开展,能够是预应力加固工作更加精确,降低施工和管理的难度,同时也能确保整个加固工程的有效开展,因此,铁路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部门一定要把信息化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大力推进铁路桥梁预应力加固工程中信息化的运用及发展,在不断加大信息化设备投入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和吸收人才,不断扩大信息化在整个工程中的覆盖范围,从而使信息化工作模式在整个铁路桥梁工程中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展和不断的提高。2.4提高预应力技术应用人员的专业素质在铁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评估监控工作中,管理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铁路管理部门对预应力加固技术相关的管理人员较为缺乏,很难有效的满足铁路桥梁工程的建设需求,因此,有必要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管理技能。另一方面,施工企业需注重管理人员上岗资格的审查,落实举证上岗制度,以此使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的得到有效提高。此外,企业还有必要加强内部管理人员的管理,以自检的方式查找出管理工作当中的疏漏,进而通过分析、评估,落实管理职责,使管理人员认清自身工作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进而促进施工安全的提高。
3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展望
3.1提供桥梁加固的依据、指明桥梁加固的方向一般来说,铁路桥梁的加固维护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事后加固、计划检修、预防加固。其中整个加固补强过程的关键所在是预防加固技术,它也是铁路桥梁加固工程中最重要和最节省的加固途径。预应力加固技术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科学有效地提高铁路桥梁的承重能力,增强铁路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预应力加固技术通过对铁路桥梁不同加固方式的分析和比较,在为桥梁预应力加固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理论的基础上,还能降低了铁路桥梁维护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铁路桥梁的经济性。3.2确保了铁路桥梁质量,增加了社会效益铁路桥梁施工单位可通过预应力加固技术有效地减缓了铁路桥梁的摩阻提高铁路桥梁的使用年限,同时通过有效的提高预应力筋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铁路桥梁使用过程中的抗疲劳性及耐久性。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提高了铁路桥梁的管理水平。通过预应力加固技术对铁路桥梁及时的维修、养护、加固促进了铁路桥梁的健康运行,保障了桥梁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能够防止铁路桥梁断裂、坍塌等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的产生,能够有效的提高社会效益。因此,应积极地研究及推广,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桥梁建设工程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
4结束语
铁路桥梁的具体施工情况与我国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的具体施工质量不仅会对负责施工的企业的具体经济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与企业的社会效益以及企业形象有密切的联系。预应力加固技术不仅能提高铁路桥梁的安全性,避免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的产生,同时还能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因此当前预应力加固技术已经成为精化铁路桥梁加固补强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肖祥淋,马林,朱希同,等.铁路箱梁预应力自动张拉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2015(5):15-17.
近两年铁路建设处于跨越式发展状态,而进入2008年,受到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推动,更是呈现十分活跃的状态。2008年一大批铁路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全年新开工项目80多个。而铁路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以及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大量上马的项目,也大幅带动了信息化的投入。根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调查,2008年铁路行业延续了近2~3年来 IT投入快速增长的局面,与2007年相比继续保持了加速度的增长。
在2008年铁路的信息化建设中,一方面主要信息化运营系统基本已进入到平稳运行阶段,对IT硬件设备的需求较为平稳,转而加大了对软件升级改造和服务的投入; 另一方面,铁路近几年的基础建设呈跨越式发展,铁路新干线、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客运车站等建设大量出现,也带动了很多IT新项目的建设以及IT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因此硬件的投资保持了很高的增长势头。
2008年铁路行业IT投资结构中,硬件投资占IT投资的55.8%; 软件投资占IT投资的25.4%; 服务投资占IT投资的18.8%。
2009年是深入推进铁路建设、完成铁路“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伴随着新线建设的大规模进行,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也将全面铺开。
铁路方面。区内铁路网密度和国铁干线运输能力显著提高,已形成一条东西通道(临策线-京包线-集通线)、两条煤炭下海通道(京包线-大秦线-秦皇岛港、包神线-神朔线-朔黄线-黄骅港)和三条口岸通道(满洲里-哈尔滨、二连浩特-集宁、策克-临河铁路),基本形成了由西向东的区内运输通道和内蒙古西部地区通往西北、华北的运输主通道。到2010年,全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0789公里。
公路方面。建成了国家西部大开发阿荣旗至北海省际通道、京藏高速、包茂高速内蒙古境内路段和赤峰-通辽、乌海-东胜-呼和浩特高速公路,已形成由高速和一级公路构成的西起巴彦浩特东至满洲里(长2760公里)的全区东西大通道。内蒙古12个盟市中有8个通高速,90%的旗县至盟市所在地以二级公路连通,94%的乡镇(苏木)通油路、84%的行政村(嘎查)通公路。到2010年,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365公里。
电网建设。电网建成了500千伏变电站19座,500千伏线路5354公里,形成了以500千伏线路为主架、220千伏为补充的电网结构。全区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厂装机容量6703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14%;风电装机容量1090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33.1%,均居全国前列。已建成500千伏电力外送电通道10条(蒙西地区5条、蒙东地区5条),外送电能力达到2500万千瓦,2010年送出区外电量1064.46亿千瓦时,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
天然气外送通道。已建成长庆气田经呼和浩特至北京的输气通道,输气能力8.7亿立方米,复线工程供气能力40亿立方米。
二、通道建设面临的形势
我国现有的整体经济格局是东强西弱,东部地区侧重加工转化、升值增效,西部地区提供能源、原材料和上游产品,这就必然形成资源、能源重化工产品供需的“长期远距对流”。以煤炭资源为例,我国煤炭调出地主要集中在晋陕蒙地区,而消费则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种能源布局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总体流向。根据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发展呈逆向分布的特点,加强能源重化工产品输送通道建设,实现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一)能源重化工产品运输需求量大增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末全区原煤产能预计达到12亿吨;钢铁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水泥产能达到1.2亿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左右,火电装机容量达到9600万千瓦左右,风电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水电(含3-5个抽水蓄能电站)达到400万千瓦左右。外送电力能力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总外送电量达到2900亿千瓦时左右。依托准格尔、神东等大型煤田,建设达拉特、准格尔等煤电一体化产业基地,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左右;依托霍林河、伊敏、宝日希勒等大型煤田,建设霍林河、呼伦贝尔等大型煤电一体化产业基地,装机容量达2500万千瓦左右;依托胜利、白音华等大型煤田,建设锡林郭勒煤电一体化产业基地,装机容量达12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力争煤制油产能达到1000万吨、煤制烯烃300万吨、煤制天然气300亿立方米、煤制二甲醚500万吨、煤制乙二醇260万吨。
数据来源:2011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数据来源:2011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数据来源:2011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从能源供需平衡结果看,未来内蒙古能源输出需求将大幅增长,通道问题可能成为制约内蒙古能源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内蒙古主要能源重化工产品在满足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同时,将以不同形式向区外输送,总体流向是由区内流向区外,这与内蒙古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和能源输出省区的定位是相符的。
从能源输出的目标市场看,内蒙古周边的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也多为能源输出区域,不具备接受内蒙古能源输入的条件;我国中东部的京津冀、华中、华东等地区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而一次能源较为短缺,有的地区煤炭等资源已接近枯竭,需要长期接受省外能源,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内蒙古能源输出的目标市场应在我国中东部能源紧缺地区。同时,我区还是全国乳、肉、粮食、毛绒革等农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围绕这些大宗产品流通大力发展物流业,既是客观需要,也有良好基础。
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的能源发展归根结底是要立足煤炭等资源及衍生产品的开发、转化与输送等问题,如布局、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开发规模与进度的合理安排,多种形式的转化与外运的综合平衡,输送方式与输送通道等。
(二)通道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