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30 05:26: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互联网时代纪录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前两天看完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二十来年,中国进入互联网社会也有十几年了,回想高中时代,还因为去网吧被父母说是玩物丧志,可如今已经退休的父母却开始习惯于上网游戏、上微博、看新闻,父亲还用互联网联系上了当年下乡的战友,互联网时代早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
可真正思考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人却很少,如今的时代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和文艺复兴、大航海、工业革命这些鼎鼎大名的时代比肩,互联网从心灵上拉近了全人类的距离,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改变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
1.一个事物的发明总是在众多人努力之后,从1945年设想电脑互联,到1991年每个人都可以连上互联网,这其中经过很漫长的曲折过程,而他的发明却是苏美冷战的产物。
2. 互联网和蒸汽机相提并论的划时代意义,让我相信未来它的巨大威力将逐步显示出来。
3.希望我家峰哥可以在电动汽车上有创造和发明,成为改变人类文明的人,实现他的梦想。马云会不会代表中国为互联网做出划时代的贡献。而我这一生又准备做什么来改变世界。
4.看了互联网发明史,才知道80后的我们是跟互联网一起出生成长的人,以前一直以为互联网早就有了,原来1994年中国才加入网络,那年我8岁。大学四年都是学计算机的,至今也没能形象的说明计算机和互联网到底是怎么运作。
深处其中的我们,却很少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变革,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许某天所从事的行业一夜之间被互联网颠覆,到时候埋怨时运不济的人们,今天是否有危机感?想想面对wiki时的《大英百科全书》吧。
《互联网时代》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二
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历史上有3次真正意义的文化大融合。
一个是东汉以后佛教的传入。中国文化以儒家为根基,重视家庭、重视伦理,世俗化,摒弃了商朝重视鬼神的传统,适应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需求,但弊端是过于功利、世俗,相对缺少俯仰天地、吞吐八荒的大境界、大情怀、大气魄。佛教的传入,让中国文化更宏阔、更博大,至盛唐走上巅峰。
第二次是以1840年呀鸦 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的融合。经过盛唐以后,直至宋元明清,文化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孱弱,后期,人们热衷吟诗作对,大多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终于被西方的工业文明冲击得头破血流。这是因为,中国文明这时缺少了进取性和強悍性格。通过与工业文明的融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国文化进取性逐渐强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乃至抗美援朝的胜利,标志着中国终于走出了积弱不振的历史。
第三次是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为标志,中国文化与互联网思维、或者说与信息文明的融合。中国文化有一个缺憾,就是过于强调等级和秩序,好处是稳定,缺点是活力不够、创新不足。以平等、互动为重要特征的互联网思维恰恰能弥补中国文化的这一短处。
实践和科学证明,不管是动植物还是人类文明,经过杂交和杂糅,常常能凸显出物种和文化的优势。中国文化恰恰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形成延绵不绝的5000年文明。相信中国文化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不忘老祖宗、增添新本事”,重新走上人类文明的巅峰。相信我们一定能看到这一天。互联网时代观后感互联网时代的隐私空间。
《互联网时代》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三
用了两天自我所能掌控的空余时间,看完了央视制作的十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有一个疑惑,一个感触,还有联想。
我认为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比《舌尖上的中国》拍得要好,就资料上来讲,前者着眼于人类的未来,而看历史方面的书很好,看那个时代,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多大的变革,内忧外患,怎样不断修心养性,应对那么大挫折,人类情怀十分重要。因为我们没有宗教情感,那么在变革的时候追求我们内心稳定的东西,从中国历史和文化上还是有很多能够吸取的。
田溯宁在现场把互联网的很多属性,对未来的走向,做了一个梳理,让我们感受到互联网的云端化。从创立起始,七牛就一向专注于数据云端化,让广大企业理解数据的价值,并愿意把数据托管到云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七牛除了打造了一个业界最先进的海量存储系统外,还打通了上传下载的快速通道,并为已经存储在云端的数据带给了一套完备的高性能处理和分析框架。
由于国家近年来对云计算产业的大力支持,国内涌现了大批各类挂着云计算头衔的公司,十分热闹,但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少之又少。而在产业从充满泡沫转向冷静,云计算从概念落地为具体服务的时候,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真正显露出其强大的生存潜力,因为这样的公司才有潜力打造出真正被客户所需要的云服务。目前国内相对领先的几个云服务企业都拥有强大的研发潜力。
七牛作为研发型企业中的佼佼者,拥有海量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积累了深厚的海量数据处理经验。这些技术积累保障了这些年以来业务的高速增长,并为之后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做好了充足的前期准备。
《互联网时代》纪录片观后感范文四
互联网技术在短短二十年的商业化进程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谱写着改变世
界的产业传奇和创业人生,掀起了一波波智慧创造与创业人生的浪潮。
谷歌、网景的崛起的神话,让互联网技术第一次向世人展现出汇聚财富的.惊人速度与庞大规模,吸引着无畏而敢于冒险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们奋不顾身地投身其中。一个千帆竞渡,万马奔腾的新时代拉开了帷幕!随后,雅虎、搜狐、阿里巴巴、腾讯等商业传奇也纷纷走上了互联网的浪潮之巅。互联网在极短时间里,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商业传奇,从1996年开始,硅谷每五天就有一家公司上市,每天都会新增六十二位百万富翁。
然而,2019年,互联网展现出了它的另一面,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悄无声息地到来了,从3月10日开始,纳斯达克指数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狂跌百分之七十八,七千五百亿美元的资产和六十万个工作岗位蒸发。辉煌的泡沫和破碎,是互联网这个新生命能量的另一种表达。
纳斯达克的迅速下跌,也许暂时中止了网络公司上市融资的进程,企业的破产也浇灭了风险投资的热情。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收发邮件,或网上购物。五年间埋下的一亿多公里的光缆,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为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做好了准备。从1995年到2015年,世界范围内的上网人数,从两千万人增加到五亿人,在倒闭和破碎声中,互联网继续在成长和运行着。那些真正的创意者,仍然在耕耘着,在收编着队伍,在积蓄着力量。
互联网时代,创造不再是系统经验,不再属于成熟和阅历,创造属于每一个有想法的人。互联网给每个人提供了充分的展示平台,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浪潮的推动者。
《互联网时代》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五
前两天看完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二十来年,中国进入互联网社会也有十几年了,回想高中时代,还因为去网吧被父母说是玩物丧志,可如今已经退休的父母却开始习惯于上网游戏、上微博、看新闻,父亲还用互联网联系上了当年下乡的战友,互联网时代早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
可真正思考我们所处的时代的人却很少,如今的时代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之一,和文艺复兴、大航海、工业革命这些鼎鼎大名的时代比肩,互联网从心灵上拉近了全人类的距离,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改变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
1、一个事物的发明总是在众多人努力之后,从1945年设想电脑互联,到1991年每个人都能够连上互联网,这其中经过很漫长的曲折过程,而他的发明却是苏美冷战的产物。
2、互联网和蒸汽机相提并论的划时代好处,让我相信未来它的巨大威力将逐步显示出来。
3、期望我家峰哥能够在电动汽车上有创造和发明,成为改变人类礼貌的人,实现他的梦想。马云会不会代表中国为互联网做出划时代的贡献。而我这一生又准备做什么来改变世界。
新媒体被誉为继四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五大传播媒体, 它通过移动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来传播文字、声音与图像, 带来了全新的传播环境。纪录片作为时代的伴生物、现实的记录者, 也应把握时代的脉搏, 做到因时而动, 常新常变。
一、新媒体环境对纪录片创作发行的影响
(一) 生产方式
相较于传统媒体渠道, 新媒体提高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 一改僵化的单向传播过程, 更使得传播方与接收方界限模糊, 增强了创作方与观众的互动。创作者完全可以将纪录片选题上传至互联网, 由网友自发讨论、创作以及共同鉴赏, 借助网友的宝贵经验完成作品创作。
同时, 新媒体技术发展促使全民记录成为可能。无需采购价格昂贵的专业摄影器材, 群众借助常见的DV、手机以及电子监控等电子产品便可完成录制工作。而部分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 借助群众的摄影设备也可有效留存, 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素材, 例如交通事故及重大突发事件等社会题材类纪录片的第一现场新闻画面, 便是借助人民群众之手。
(二) 创作理念
受新媒体环境多元化的影响, 纪录片改变过去宣传教育的姿态, 而着重把握对社会生活以及历史环境的思考, 更为关注人的因素, 即以人为本。2012年上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好评如潮, 全网点播量超8亿, 其导演陈晓卿在采访中坦言, 原定片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 但自觉菜系划分过于简单粗暴, 说教意味过重, 便重新拟名, 最终将创作重心转移至探讨人与美食的关系。
此外, 为争夺受众关注, 提高作品的收视率并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 纪录片的创作手法愈发重视美学元素。例如将戏剧冲突、悬疑叙事引入纪录片创作, 或是利用新型拍摄技术突显画面质感, 给观众带来极为震撼的视觉体验。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便采用SONY-F3高清摄像机, 运用大量的前景深镜头、微距镜头等拍摄技法, 让人们在欣赏美食的同时尽情享受画面的优美。
(三) 受众心理
新媒体技术带来信息量的暴增, 受众的生活节奏得到明显加快。同时,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相应拔高了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人们更倾向于在零散时间利用手机消遣。因此制作精良、短小精悍的视频更能够吸引受众, 纪录片也应积极探索新型节目形式, 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新媒体的普及也促进受众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年轻一代逐步掌握了网络世界的话语权。而当代年轻人有思想、有主见, 更青睐于个性化、多元化的影片题材, 对传统的、说教意味浓厚的主旋律纪录片则缺乏兴趣。
(四) 传播渠道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毫无疑问拓宽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 并提供更为宽广的传播环境。制作发行的纪录片不仅可以在电视台、影院等场所上映, 更可在互联网、数字电视及手机等新媒体平台传播。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7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人, 纪录片凭借互联网可覆盖绝大多数潜在观众。
新媒体技术, 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 有效打破信息传播的地域限制, 推动了纪录片创作发行的全球化日程。中国出产的纪录片立足全球视野, 正为越来越多的国外民众所接受, 例如贾樟柯导演的《海上传奇》便于2010年荣获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二、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方式
(一) 挖掘多元创作题材
正如前文所言, 手持DV、智能手机等设备现已在我国群众中得到普及, 视频的制作发行再也不是少部分人的专利。基层民众拥有独特的视角、复杂的背景以及真挚的情感, 日常生活中随意拍摄的内容, 却往往是优秀纪录片所必需的珍贵素材。
因此, 纪录片创作人员需多听、多看、多想, 从多种渠道获取真实视频材料, 并充分挖掘其潜在内容, 将其充实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创作素材的挖掘, 需着重把握其内在故事性及真实性, 这样才能收获观众的情感共鸣。刘远祥的《西单女孩》、网络纪录片《老人与狗》便是此类创作典型代表。
(二) 强化影片美学特征
强化影片的美学特征, 是指利用综合手段, 提升影片的故事性及艺术性。笔者认为,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把控, 可借鉴《沙与海》《故宫》等优秀影片的先进经验, 从叙事艺术以及摄录艺术入手。
叙事艺术包括叙事结构、方式以及空间上的把控, 仅叙事结构便有阶梯递进式、中心串联式和板块式等。纪录片创作者需结合影片特点, 选择最适宜的叙事方法, 吸引受众眼球, 增强影片感染力及艺术性。而摄录艺术中镜头的运用应把握特写、空镜、长焦镜头、主观镜头、象征性镜头等技巧的独特含义, 塑造契合影片主旨的精美画面, 更可辅以必要的音乐, 烘托气氛、渲染情绪, 增强纪录片的艺术表现力。
(三) 注重观众实际体验
注重观众实际体验, 需要有意识地结合现代观众群体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纪录片创作活动。上文分析中提到, 现代年轻人追求个性、多元与独特的事物, 其观影活动又表现出典型的碎片化特点。为此, 纪录片创作选材需考虑观众兴趣, 并把握好松弛有序的叙述节奏。
美食、宠物、网络、文化等题材始终是观众的心头好, 而政论、时事、传记等话题也可能因舆论导向而激起人们关注, 因此若想收获观众认可, 便可选取热点题材进行纪录片创作。同时, 为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 纪录片叙述节奏有必要随之加快。但也要张弛有度, 给观众留有喘息的余地, 尽可能利用其零散时间。例如, 贺州电视台从2016年开始筹划《古村物语》系列纪录片, 2017年开始播出, 14集都是以古村落或古村落有影响的人物为题材, 精选控制在13分钟左右,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创新影片拍摄技术
创新影片拍摄技术不仅可显着提升影片的品质, 更能够获取新媒体背景下的宣传优势, 吸引更多潜在观众。以2016年11月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例, 其采取了120帧每秒的超高帧率进行4K下的3D电影拍摄, 代表了电影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可以说, 每一次电影拍摄技术的更新换代, 都将给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
作为专业的纪录片创作者, 笔者认为在新媒体背景下,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更应积极探寻新型拍摄技术, 增强影片的表现张力。纪录片创作除应用水下摄影、延时摄影、高速摄影等较为常规的摄影技术外, 更应探索利用先进的CG (影视动画技术) 、动作捕捉技术等, 从而更好地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
三、结语
纪录片作为重要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不仅真实记录还原了重要的历史事件, 更寓教于乐, 担负着为人民群众普及知识、丰富见闻的历史任务。本文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方式, 以期辅助纪录片创作者顺应潮流, 创造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马玉博.浅析中国纪录片的新媒体发展之路[J].科技视界, 2014 (21) :132.
人类的互联网是幸运的,当它在西方的实验室穿墙而出的时候,正赶上中国社会数百年来第一次主动地向外部世界开放。从此,人类事业的发展有了身量庞大的新伙伴,多了一份来自于东方的智慧和力量。中国是幸运的,历经农业时代的兴盛、工业时代的落后,它复兴自身的壮丽崛起,史无前例地与世界并行在新时代的行程中。在互联网时代,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一举登上世界财富舞台的前列,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中国数以亿计的网民为基础,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互联网是全球共同面对的课题,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站在人类社会的高度,以国际化的视野来观察一个时代;全片以宏观的视角、全景式的描绘,呈现互联网带给人类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人性等各个方面的深层变革;互联网引动的变革是时代性的,该片以历史情怀、时代意识探寻种种改变背后的本质,探讨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可能和对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这是全球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客观解析互联网的纪录片,同名图书《互联网时代》不仅收录纪录片精彩解说词,更拓展容量篇幅,详细讲述每一部分背后的背景知识、相关内容等,比纪录片容量更大。
本书包括时代、浪潮、能量、再构、崛起、迁徙、控制、忧虑、世界和眺望十个部分。作者指出互联网不同于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时代,它将创新和创造几乎随意地赋予了更多的人,甚至它正在一个不长的路途上,铺就了遍及全球的创新人生。创造不再属于系统经验,创造不再属于成熟和阅历;创造属于随时随地,属于人生的每一刻。兴趣是创造的母亲,互联网的出现,让普通人的兴趣与卓越和辉煌之间再没有沟壑与围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爱好者们灵机一动,修筑了互联网通往天下的万千路径。软件工程师雷·汤姆林森,试图通过网络与好友隔空聊天,于是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诞生了;热恋中的皮埃尔·奥米迪亚为了帮助女友实现搜集天下糖果盒的愿望,于是世界第一家拍卖网站eBay问世了。互联网在极短时间里所创造的一个接一个的商业传奇,点燃了网络所能够触及的每一个角落。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科技、当当网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就是互联网传奇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绝佳样本。
“微纪录片”是适应新媒体时代语境发展在纪录片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样态。从2010年开始,凤凰卫视纪录片频道推出了这种新型纪录片,并将其打造成全球华语地区第一个微纪录片平台,当时便引起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笔者试着给“微纪录片”画一个像:成片时长短(一般是三五分钟到十分钟左右,以二十五分钟为上限)、小制作(一个人就能够完成从拍到编全过程)、小投入(相对大型纪录片动辄百万元的费用,它的投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脱离了视电影等传统的纪录片传播方式转而面向受众更多的互联网和手机用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也了“微纪录”的概念:篇幅简短,诉求单一,视角微观,风格纪实,制作和传播手段更加灵活多元,在传播和商业应用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通过上述概念的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媒体时代下的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的艺术传播形式,在创作人员、拍摄器材、拍摄方式、传播途径等方面都不受传统的束缚,能让每一个有表达愿望的创作者都能够利用手头便捷的设备(DV、单反、手机等)拍摄一段影像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并把它通过更为便捷的方式(互联网)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且这种时长很短的“碎片化”信息传递方式更容易被生活节奏快的现代人接受。
在明确了概念之后,笔者将就微纪录片的特点及传播途径进行梳理:
一、制作门槛低,使其具有大众性的特点。由于微纪录片拍摄器材的广泛使用,使得拍摄纪录片不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也不再是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完成的事情。201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寻找小糖人》使用的器材从昂贵精密的超八摄影机到将就即兴的iPhone都有,而用iPhone进行的拍摄与其他部分拍摄的效果“几乎一样好”。创作人员可以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但有着善于发现的眼睛,有着对事物的敏锐的观察,照样能拍得出好的微纪录片作品。
二、内容覆盖广,使其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因为拍摄器材没有局限性,参与人群的大众化特点,必然使得其反映生活的内容覆盖面宽,视角宽阔,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在网络广泛流传的微纪录片,既可以是以往一些经典作品的片段,也可以是不能通过传统播出渠道和观众见面的民间作品,更多的则是网民自己拍摄的作品。渠道来源的不同使得其表现内容丰富多彩,满足不同需求的受众观看,但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即网民通过互联网UGC模式上传原创纪录片仍不具规模,上传视频内容参差不齐。因此,对于视频网站来说,既然不能把重点放到网民自制微纪录片上来,于是不同的视频网站开始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如新浪纪录片频道与五星传奇、良友文化、美国历史频道、CNEX等多方建立了片源上的合作关系,提供多部独立纪录片导演作品在线观看,为独立纪录片人在网络扩展平台。
三、网络平台的优势,使其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一部微纪录片上传到各大纪录片论坛、各大视频网站上之后,相对于电视、电影的单向传播,其互动性大大加强。每一位看过作品的观众都可以在看过作品后第一时间留下自己对该作品的评价,达到与创作者交流、受众之间互相交流的目的。《舌尖上的中国》就是通过人们在微博上的热议一段时间后获得了更多关注的典型代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地搜索自己想要观看的视频并把自己喜欢的视频再通过这一渠道快速地分享出去,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四、时长的短小,使其具有单义性的特点。三、五分钟到十分钟以内的微纪录片和以往动辄半小时、四十分钟的传统纪录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单集的容量小,但同时传播的主题也单一,指向性相对明确。对于一些单集很难完整准确表达的主题,也可以做成系列题材,如《故宫100》就是通过100集每集6分钟的微纪录片节目,讲述一百座建筑的命运,呈现故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一百个空间故事,建构一个故宫的全息建筑影像系统。这种多集的传播形式保证了传播的持续性和观众的关注度,也可以让观众任意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某一集单独来看,给了观众较大的选择空间也更适应现在的传播。
现在的受众有很多零碎的时间,比如等地铁的时间、坐公交车的时间,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受众需要短小的作品来填补空白。台湾导演侯季然的《书店里的影像诗》也是这样一种体量更短小的纪录片,每集3分钟,共拍了近40家独立书店,每家书店特点不同,拍摄手法也在不断变化,讲了40个不同的人和书店的故事。这类型的纪录片更适合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观看,可以看一集,也可以看多集,每集之间既有联系又没有联系,较有市场潜力。
五、自选观看时间和内容,使其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基于网络平台的微纪录片一旦上传到网络,便处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状态,随便什么人,在任何地方都能随时随地搜索,观看自己喜欢的作品,碰到喜欢的作品还可以任选时间反复观看,或者下载到电脑、手机上方便随时观摩。相对于电视台按时按点的播出和电视台播什么内容观众才能看到什么内容而言,网络时代的受众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尤其是当通过更为私人化的传播媒介微博、微信朋友圈等途径看到自己认可的作品时,便会在第一时间转发传播出去,对于观看作品来说个人的自主性更强。
对于微纪录片来说,拍摄的完成、剪辑的完成并不意味着传播的结束,还需要有一个平台把片子推广出去,获得反响才行。而各大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的纪录片频道的兴起给微纪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创作者把作品放到网站上,网站就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受众随意选取自己需要的内容在合适的时间观看并评论,这样的传播经验对于纪录片的传播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除了上述视频网站提供的广阔平台之外,近几年兴起的一些新型社交渠道如博客、微博、微信等也给了微纪录片很大的推动力。一部好片子被某人发现后转载到自己的微博上或者分享到微信的朋友圈,经过层层转发、点赞、评论,就会很快在小范围内变成一个群体话题。这里笔者分析一下微博和微信的群体特征:个人微博、微信维系的人群除了自己的亲人、朋友之外,更多的是同事、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试想一下,如果你的一位朋友、同事向你推荐一部影片,基于你对他的认同感和知识素养的了解,你接受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交流的也会更顺畅。这样一来,信息的传播会更自主、更定向、更精准、更有意义,这也是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一个新的特点。(本文属于山西省文化厅2015年“文化科技融合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发展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栏目责编:吉 庆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254-03
Abstract:Taking Xinjiang Tatar nationality ploughshare Festival as an example, this case study attempts to renew the previous traditional video production mode which used to give priority to record and take no account of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ew media user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this thesis aims at analyzing the communication ideas about the documentary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such as story-filled videos, numerous users, young age and large-scope spreading,to make the documentary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to be the important means which the pubic can underst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Key Words:New Media;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Festival; Documentary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传播技术、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收看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纪录片的传播思路已经不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需要对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修改才能适应用户的需要。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以往都是以记录功能为主,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非遗影像的传播效果成为保护和推广非遗的重要手段。
撒班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遗节日的突出特点。首先具有民族性,撒班节是塔塔尔文化的代表。撒班的缘起是塔塔尔族先民对农具“犁”所带来的增收的感谢。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撒班节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此,但是是民族历史文化变迁的缩影。其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塔塔尔族与新疆其他少数民族有着类似的风俗习惯,伊犁的塔塔尔族由于聚居的较为集中,所以保留了撒班节的原始元素;塔塔尔乡的塔塔尔族的衣着、饮食等方面也基本与长期同为牧民的哈萨克族保持一致。最后,撒班节具有极强的部落性。撒班节的庆祝方式就是一同载歌载舞,互相攀谈,举行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而且撒班节的庆祝时间是每年的春耕结束到夏收之前,具体日期完全由聚居部落自行决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塔塔尔族有3 556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撒班节是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也可以说是极为小众的非遗节日,研究撒班节的传播思路不仅为非遗节日的纪录片传播思路进行探析,更为新媒体环境下小众的非遗节日纪录片创作提供方向。
1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特征
1.1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基本特征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14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2.4%。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4.40亿,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67.1%。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新媒体环境下视频用户数量庞大,青少年用户众多,对受众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使得视频在新媒体环境中具有广泛性。新媒体视频的需求对非遗节日的影像化传播提供了受众基础。同时针对青少年用户,小众非遗节日的影像对非遗本身有发扬和传承的作用。
1.2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收看习惯
新媒体视频用户碎片的阅读习惯,所以影像呈现碎片化。影像的目的不再是遵循时间、空间的逻辑来具体地介绍事物的全貌,而是通过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引起受众对这一事物的兴趣,再通过新媒体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将碎片化内容拼贴起来,使受众更好地了解事物的全貌。
视频用户普遍对影像的故事性要求较高,同时如今的影像进入短片时代。新媒体短片是依托新媒体技术,以影像为主要表现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不长于30 min的影像短片。在这个前提下,受众对影像元素的丰富性要求更高,单纯的纪录已经不能争取到受众碎片化阅读的时间,而能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选择即影像内容的故事化。
1.3 新媒体视频用户的收看渠道
由于媒介环境的改变,视频播放渠道从电视、影院大幅转向互联网,更精确地说是转向了移动互联网。同时,受众在不同的收看渠道下也具有着不同的阅读习惯。以往的视频都是在电视上进行单向的传播,几乎没有反馈的过程,这就使得受众缺乏参与感,而视频通过新媒体传播,更加注重的就是与视频用户的互动性,通过弹幕、在线直播等方式使用户参与进来,利用网络的多媒体特点辅助充实视频的内容,拼合碎片化的传播。
纪录片作为新媒体视频的一种,同样需要符合新媒体用户的特征,才能保证传播的效果。
2 非遗节日纪录片传播思路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纪录片的切口较大、时长过长
大众传媒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时候,关注点放在了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样式之上。在传统非遗节日的纪录片中,影片的视角较为开阔,全面地从客观角度展现了节日的历史、由来、过程等,这种场面宏大的视角使受众很少能感受到接近性,也就是说传统非遗节日纪录片不够接地气。而新媒体环境是非常强调平民化和大众化的,由于传统非遗节日纪录片往往切口都较大,使受众不能产生代入感。即使观看过后,也只会对节日表象略有所闻,无法引发更大的传播效果。
2.2 传统纪录片的创作思路老套
在内容的安排上没有强调考虑如何引起受众的兴趣。非遗节日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它需要的是受众真正透过非遗节日这面窗,去一窥该民族的文化魅力。虽然目前有“故事切入”这种易于使受众投入的叙事方式,还可以融合“客观记录、口述历史”等多种叙事方式,但也导致由于将节日切分过多,不可避免地缺失一些信息元素,其中深层次的节日意义很难体现。故事性与纪实性之间的权衡也是这种叙事方式非常难以逾越的难题。以上的现象导致纪录片大多进入故事太慢,富有冲击性的镜头很少,缺失人文内涵。
2.3 传播策略的失误
目前大多非遗纪录片都是以电视纪录片的规格进行制作,直接投放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在传统的电视、电影播放平台上,非遗纪录片更注重展现节日的完整性,导致一部纪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观看,这在新媒体平台是难以想像的,尤其是在移动客户端。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里,超长架构的影片内容难以保持对受众的持续吸引。传统非遗纪录片展现全貌的特点会让新媒体环境的观影者望而却步,或者在观影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使得影片不能很好地传达非遗节日的巨大魅力。同时,在新媒体传播中,大众更加期望提升自身的参与感。新媒体提供了民众被赋权行动的渠道,除了分析新媒体大众所变化的接受心理外,还缺少制造更多能让大众参与到影像制作过程中的环节。
3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节日纪录片的传播思路探析
当媒介发生变革,那么也就意味着人的需求已经改变。过去的非遗节日纪录片在电视上更多的是一种教育作用,而新媒体环境下非遗节日纪录片需要的是让受众能够更多地了解、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所以新媒体环境对非遗节日纪录片产生了分别来自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受众的新要求。
3.1 影片内容的重构
非遗节日纪录片所要传播的内容不仅仅是节日的过程,还包括了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节日的v史意义。大部分节日都具有民族性,即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深层文化心理,是民族文化全貌的重要缩影。以撒班节为例,它的缘起是对农具“犁”所带来的增收的感谢。一个民族将这样的感谢之情延伸出一个节日,这其中蕴含着塔塔尔族在数千年前的民族风貌,同时经由历史的发展,撒班节也有了加深于其原始意义的民族意义。非遗节日也具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指的是其形成、发展均受一定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也是了解民族发展须知的大环境。但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影片又需要有故事化的特征以及不能过于冗长的要求,所以影片就需要平衡纪录的完整性和时长。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一夜爆红,人文类题材操作上没有那么中规中矩,更易触及“敏感”,那么从平凡个体的生活与命运入手,以个体反映时代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呢?内容上更易于接受,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舌尖上的中国》每集会拍摄3、4个故事进行平行蒙太奇,这样使得整个影片充实且不乏味,需要表现的元素都是每个故事的核心,时长也受到了有效地控制。100集纪录片《故宫100》秉承“微纪录”理念,每集用6 min呈现一个故宫建筑,讲述一个空间故事,短小精悍,清新活泼,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新媒体用户快速浏览和定向检索的需要。
在非遗节日纪录片的内容布置上也可以参考这样分割成几个小故事的方法,不仅可以延续故事化的纪录优势,而且由一条故事线演变成多条故事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视角也更加多元,能更好地展现非遗节日的风貌。这种拍摄方式取消了大面积对宏大场面的拍摄,采用多小组跟拍的方式即可完成,同样满足了快速、小成本的新媒体制作要求。可以说这种拍摄方式一举两得。纪录撒班节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选择几户塔塔尔族人家,确定纪录片必须展现的要素,进行串联。
3.2 对传播渠道优势的利用
新媒体除了内容碎片化的特征,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交互性。虽然现在有很多非遗节日的纪录片已经在网络上线,但它们都没有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这一优势。使得影片依然在“自说自话”,不能与受众进行很好的交流。
目前,许多电影在上映前都会开设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地与影片有关的消息预热,甚至进行片场直播让观众对拍摄现场身临其境。这些都可以运用到非遗节日的纪录片创作中来。在微信微博上推送撒班节的相关背景介绍、节日介绍、人物采访等,在撒班节当天进行线上直播,使受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节日的氛围。
同时,更要利用好新媒体的交互性。从影片的筹划到后期的呈现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与受众互动起来,更好地了解受众对这一节日的需求。甚至可以将拍摄思路在新媒体平台上,让受众自主地进行完善和补充,使受众参与到纪录片的制作中来,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同时当受众参与进来后,也一定程度上会促成对影片的二次传播,通过第一批受众的人际传播扩大传播面,以造成更加深刻有力的传播效果。
3.3 迎合视频用户的阅读习惯
从受众的阅读习惯来讲,除了内容的碎片故事化和加强交互性之外,对非遗纪录片的观赏性也提高了要求。在传统媒体时代,观众对一个信息的专注力是30s,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这种专注力缩短到15 s,传统纪录片习惯使用的长镜头,也将被大幅取代,以契合新媒体“短平快”的特点。除此之外,画面的美感也是吸引受众的原因之一。色彩鲜艳、构图精美成了纪录片更进一步的追求,除了带来纪录内容和内涵外,还能带来一场美的体验。撒班节是室外节日,人们欢聚在草地上载歌载舞,通过多变的镜头,丰富的节日色彩能更加吸引眼球,使影片画面变得好看。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大区”。目前“非遗”纪录片的新媒体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传播效果在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及时抓住媒介环境和受众的特征,将其应用到非遗节日纪录片的传播思路当中,通过影像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有机结合,使纪录片真正适应于媒介环境,能够调动起受众的兴趣,使非遗节日纪录片发挥出强大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 王琰,余秀才.多元与重构:论新媒体短片的影像传播[J].电影艺术,2008(1):160.
[3] 刘壮,谭宏.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2007(12):173-174.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07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1
0 引 言
现阶段由于我国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媒介的重要性,其所带来的影响也将会直接的超过了纯粹的技术,并且观念的转变对媒介的传播方式和产品的营销等进行相应的改革。
1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微纪录片的特征分析
1.1 深度互动方面特征
现阶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纪录片中的内容不仅在取材方面还是在生产中,都已经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让策划的相关人员和网民之间得到有效的互动,进一步让民族和城市之间的情感得到相应的交融,但是其影响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这打破了传统纪录片中的创作思维模式。
由于媒介处于高度融合发展的过程,对于微纪录片而言,用户自传在UGC模式中,和大众进行及时的互动已经是成为了微纪录片发展以及创造中较为重要的特征,同时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凤凰卫视中,主要是对其现代人的节奏和碎片化信息特点进行详细的掌握,从而推出一些具有艺术性张力和内容较为真实的微纪录片视频。其他网站也都对其进行模仿跟进,开始推出微纪录片,现如今微纪录片的概念已经是被各界所认可。
1.2 关于单义性的主体
针对于一些微纪录片而言,其时间方面的流程主要是较为珍贵的,与此同时其主题的多义性也需要制作人员长时间对其进行拍摄,从而才可以起到实地记录事情变化的目的。微纪录片因为播放时间存在限定,在较多时间内很难彻底地对多个主题进行表达,与此同时也很难对其故事做出充分的讲解,然而主题单义的表达现如今已经是成为了微记录片在进行创造中的一个主要诉求。
比如:微纪录片《故宫100》中,在对每一集进行播放时只有六分钟的时间,同时每一集的开始都是从普通关注“看不见”的点进行播放,在细微之处对我国建筑以及传统的文化进行阐述,从而将一个较为宏大的历史题材故事分为100个小故事进行讲解。针对于微记录而言,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一个故事进行讲解或者是对主题进行表达,其特点主要是为单义性和短平快,从而能够满足新现如今新媒体时代的用户需要。
2 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日后发展分析
2.1 运营模式的多元化分析
互联网在进入到影视之后,带动了影视产业全面的发展,特别是百度及腾讯进入到影视业后,促进影视业的全面发展,然而视频网站的盈利却越来越困难,但微纪录片的来临为视频网站的盈利带来一个全新的突破。微纪录片发展的时间大概在四年左右,并且现阶段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运作模式。比如:凤凰卫视,在微纪录片进行开播后,和东风本田汽车和一汽大众汽车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凤凰卫视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做出了个性化的运营体系,例如:凤凰卫视为东风本田企业所制作的《重返风沙线》和一汽大众所制作的《行者无疆》等一系列微纪录片,这些微纪录片已经超过生硬的广告宣传,凭借观赏、传播等特性已经超过常规广告所带来的价值。
由于在媒介融合后微纪录片的发展以及运作形式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推动广告传播影响力,也维护了企业的社会公益形象,这是视频网站的日后多元化运营以及实现盈利的重要渠道。
2.2 品牌形象多元构建分析
2012年制作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已经由电视现象逐渐地转化成为了社会现象,然后再向着文化品牌逐渐转变,全面提高了我国文化和我国微纪录片在国外市场中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在经过我国媒体人多年的摸索后,纪录片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我国纪录片的创造和品牌构建的时代已经逐渐来临,该节目的第二季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对其媒介融合的优势作出了充分的利用,并且在微博和微信等公众平台上做出了相应的推广,最终可以完成品牌的逐渐推广。
微纪录片在对其品牌进行打造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新媒体受众碎片化以及及时性等方面的特点看重,并且微纪录片在创造的时候也需要实现类型化以及独特化,避免创造的时候出现同质化,再对大众的喜好做出全面的调查,在这个基础去充分地调动新媒体对微纪录片宣传的积极性,培养更多的受众。
3 结 语
在对技术进行改革时,其观念也将产生变化,同时新媒体技术也会出现比较大的改革,并且新媒体技术在融合后也会体现媒介发展的历程。因为其微纪录片所具有的市场化特点在进行融合后,也会显示出社会需求情况,与此同时其融合的脚步也将会不断提高,其观众的个性化需要也在不断增加。微记录的品牌构件和多元化运营为一些视频网站带来了商机,其自身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微纪录片的概念较为模糊,目前尚无清晰的界定。百度百科在纪录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微纪录片是用微电影的语言,纪录现实社会生活的片段或再现真实的历史。”[1]把微纪录片和微电影语言混同,显示出在概念梳理上的迷茫。而大多提及微纪录片的论文则以直接陈述的方式表述其存在性:“新媒体正在逐步改变着纪录片的生产、传播、营销过程。而微纪录片在生产方式上,具有制作周期短、个人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手机拍摄、实时传输、实时话题等特点。创作者会据此形成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的新思路,形成新的纪录片类型。”[2]。同时,又有多处网文提及微纪录片标明自己为“首创”,如《凤凰视频首创微纪录片概念》、《中国纪录片加大海外发行提“微纪录”概念》等。而此前,以“微型纪录片”命名的纪录片在国外已约定俗成:“微型纪录片是在杂志型节目进一步拓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其制作周期短、耗资小、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大量涌入电视节目。一般情形下,微型纪录片的时间长度为4-10分钟。”[3]而微纪录片则是纪录片适应新媒体语境的新发展,与之前的微型纪录片在短时长这一共同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
一是轻小性。体量轻小是微纪录片的显在特征,也是纪录片适应新媒体时代受众碎片化需求的调整和转变。关于微纪录片的长度,学界业界的看法并未统一,如,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微纪录片《插旗》仅有4分18秒,而凤凰视频纪录片奖的最佳微纪录片《花朵》则有29分钟。维基百科关于纪录短片的时长认定是40分钟以下,而关于微纪录片(即MINI DOCUMENTARY)的时长认定则是2-25分钟。目前以微纪录片名之的纪录片则一般在10分钟左右,以25分钟为上限;同时,1分多钟的超微纪录片大量涌现。1-25分钟的时长有弹性的包容度,对于纪录短片来说方显其微,也比较适合其网络传播的传受途径。
二是单义性。对纪录片来说,时间的力量主要体现在长时跟拍中素材的累积以及事情自然变化的时间力量。微纪录片篇幅的限制使纪录的时间性受限,但同时,也成就了其单一主题的特征。在短暂的时间内展示单一主题,微纪录片的单义性更符合现代快节奏的受众信息需求习惯,其短平快的风格简洁明了,受众接受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三是大众性。新媒体为纪录片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纪录片彻底颠覆了一群精英拍给另一群精英看的历史,而微纪录片的广泛参与性更使纪录片真正从小众走向大众。草根原创,参与者众多;创作者、观众传受一体,充分互动。而定制微纪录片,则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主题和议题,并启动议程设置。微纪录片成就新媒体时代又一大众狂欢的辉煌图景。
四是当下性。因其体量轻小,微纪录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反应敏捷,可以迅速完成对其的关注与记录,而制作者的草根性也使其区别于传统媒体而形成对当下的个性表达。从一定程度来看,微纪录片甚至可以成为现实话题的轻骑兵。即便是历史题材,微纪录片也着眼于从当下切入。“在《故宫100》的影像叙事中,故宫不再是与现实割裂开的、封闭的博物馆,而是犹如一部往返于历史与现实的穿梭机,透过‘看得见’的建筑和痕迹,呈现‘看不见’的文化联想和历史脉络。”[4]微纪录片的当下性成为其鲜活生命力的表征。
二、微纪录片整体态势分析
从整体发展态势来看,微纪录片蓬勃发展,多家视频网站开设微纪录板块,网友创作、网站自制积累了大量片源;同时,呈现出良好的媒介联动,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踊跃参与微纪录片的制作传播,新媒体反哺电视,形成积极的良性互动;而以赛事形式出现的微纪录片模式往往是媒介联动的另一表现,同时,也培育了渐趋成熟的微纪录片观众和市场。微纪录片整体呈现出题材、来源的多样化。
(一)草根原创
网友通过互联网UGC模式上传的原创微纪录片有一定规模,但质量参差不齐。摄录设备的普及、播出平台的泛化与日常纪录意识的提升,使草根原创微纪录片成为网民记录当下、表达自我的一个重要窗口,但整体看来,草根原创尚处于业余、粗糙、原生态的层面,大多是网民自娱自乐的日记式记录,是日常情绪的宣泄与表达,整体制作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如果从纪录片是撷取有意义的片段来表达观点这一角度来看,不少草根原创仍是现实事件的直录照搬,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微纪录片。
(二)视频网站自制
由于微纪录片制作周期短、所需资金少,视频网站在微纪录片制作方面表现积极。多家视频网站开设了微纪录板块。
CNTV纪实台的“微纪实”板块,选取珍贵的纪录片资料分门别类“片段精切”,剪辑制作成珍藏版,是对原有丰富资源的网络化转换。腾讯推出社会纪实类栏目《某某某》,以每期10分钟左右的时长,解读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人生。
凤凰视频则依托优秀的纪录片制作团队,开办纪实栏目《甲乙丙丁》,“记录凡人命运,感受人性温度”。同时,凤凰视频大力开展了定制纪录片的制作。“微纪录片这个产品概念,也受到了广告客户的青睐。……凤凰视频也由此深入开发了对客户不同诉求的个性化的定制模式。”[5]而在视频内容方面,推行差异化战略,力图以微纪录片展示大人文、大历史。
(三)电视台自制
作为传统的纪录片生产机构,电视台对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发展持续关注,也开始了微纪录片的创作。如中央电视台的《故宫100》、《资本的故事》,北京电视台的《二十四节气》,新华社CNC电视台的《插旗》,湖南卫视的《我的中国梦》等。电视台往往通过项目运作的方式推出系列微纪录片,同时通过台网联动,在纪实网同步播出。
(四)大赛推动
通过各种赛事推进微纪录片创作的形式与前三项有所交叉。有已有作品参赛的,也有专为参赛而创作的“命题作文式”微纪录片,如《发现美丽中国》即以美丽中国为大选题,聚焦于某一地域;参赛对象一般为视频爱好者、在校大学生等,征集作品的同时,也是一种对微纪录片的市场培育。网站结合UGC模式积极开展“拍客”计划,拓展片源并通过培训环节提升拍客的专业水准。而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设微纪录片奖,则表现出学界对微纪录片发展的关注。
三、微纪录片的相关思考
在微纪录片发展中,有几个值得思考的关键点,在对比性的考量中,可以看出其发展的轨迹。
(一)专业VS草根
小众与大众的问题。技术的发展,使影像记录不再是专业制作团队的专利。专业制作与草根原创对微纪录片均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从叙事结构来看,专业制作多以讲述式出现,如中央电视台的《故宫100》、凤凰视频的《行者无疆——车轮上的记忆》为代表的解说词贯串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资本的故事》为代表的讲述人贯串,而草根原创则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样态。
草根原创以其丰沛的活力、创造力和独特视角反哺专业团队。如《鸟之殇》,不到一天时间,这个制作粗糙的12分钟微纪录片就以其关注鸟类屠杀的迫切与真诚获得超过15万人次的点击量,其影响力迅速波及到全社会。而专业制作的精品意识对草根原创有一定程度的引领作用,如《故宫100》邀请英国知名航空摄影团队SKYBOT参与拍摄,并使用了中央电视台最尖端的技术设备———全世界销售的第一台索尼SRW9000的数字摄影机,获2012年度国家广电总局高清录制技术质量奖可谓名至实归。“纪录片观众主体呈现出‘高学历、高职业、高收入’的高端人群特征。“[6]因此,粗糙肤浅、随意边缘不是微纪录片发展的目标,以小见大,微言大义才是其发展路向。当下,微纪录片单纯的数量扩张以矫枉过正的面目出现,而打造精品,其品牌价值才能进一步彰显。从质和量的关系来看,微纪录片量的放大是第一步,现在基本已经达到,质的提升是根本,也是必经之路。专业和草根互相促进,才能达到微纪录片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商业VS公益
盈利模式及公益传播思考。商业定制微纪录片实现了对广告形式的拓展。如淘宝母亲节话题微纪录片《母爱37度》,通过母亲节话题与淘宝商品结合的形式结构纪录片,达到了商业和公益的双赢。《人在囧途之泰囧》则通过微纪录片对电影进行分门别类的细致宣传。凤凰视频大力推动商业定制微纪录片,以其对品牌宣传的细分优势,拓展对高端广告主的吸引力。同时,微纪录片在公益理念、区域文化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文化传播上潜力巨大,以“美丽中国”、“魅力中国”“青春中国”、“中国梦”等为议题的纪录片系列展示了正能量。
商业定制之外,微纪录片还可以通过贴片广告、赞助、冠名等形式实现盈利。此外,系列化可以很好地实现微纪录片的扩容。单集的轻小体量保证了传播的便利,多集并行扩大了容量,同时保证了传播的持续性,并降低了单片的制片成本。系列微纪录片还可以采用网友共同参与创作的方式,组织方可以提供固定的主题或选题,向网友征集视频或线索,增加话题性与互动性,同时降低成本。纪录长片《浮生一日》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它通过向全球网友征集视频集中剪辑制作形成了一部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巨作。腾讯《某某某》在自制拍摄的同时也采用向网友征集视频的形式寻找节目线索素材。
(三)电视VS网络
媒介联动,资源共享。目前,电视台自制微纪录片的网络推广与传播做得较好,新媒体语境本身所形成的话语规则,已经影响了电视纪录片的表达方式。《故宫100》、《资本的故事》等系列纪录片正是网络新媒体时代快捷及时和多样灵活的体现。“短小精致的6分钟的单集片长不仅符合现代信息传播的接受特征,也让《故宫100》可以横跨不同领域的传播媒介”。[7]但网络微纪录片的电视传播则尚未起步,媒介联动呈现出单向流动状态。电视媒体可适当增加微纪录栏目或项目,电视台自制外,也给更多优秀创作者提供广泛的平台,从而实现台网互动的深入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随着三网融合的进一步深入,电视终端、电脑终端、手机终端的逐步合一,其区别将越来越小,真正的大数据与大融合时代来临。这样,这种纪录片新形式才能逐渐成熟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管中窥豹,纪录片的春天才真正到来。(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注释:
[1]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8766816.htm
[2]何苏六,李宁:《2012中国纪录片行业盘点》,《电视研究》,2013年第4期。
[3]赵淑萍:《国外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世界电影》,1994年第5期。
[4]《故宫:看得见的空间,看不见的紫禁城》,《广告大观》(综合版),2012年第8期。
“新媒体”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以外的新兴媒体,主要包括网络、手机等一系列高科技的数字媒体。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带来了一个与传统媒体迥异的传播平台,受众从传统媒体分流也越来越明显。中国网民的数量达到2.98亿,约占总人口的22.6%。而网民的年轻化、高教育背景为纪录片的网络传播提供了受众基础和潜在收视需求。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纪录片的观众细分化程度会更高,
中国纪录片网络新媒体发展现状
2009年上线的搜狐高清纪实频道,是中国首家正版高清纪实频道。通过与国内外最权威的版权所有方及独家版权公司进行合作,合作伙伴包括SAGA传奇、凤凰网、BTV北京、BBC WORLD WIDE、中国网络电视纪实台、金鹰纪实频道,板块分为人物、社会、历史、刑侦、自然、军事、探索、其它、传奇纪录院线及行业资讯、纪录片社区。
2010年搜狐纪录片上载总量为22476部,每月新增纪录片350部,截止到2010年12月纪录片频道总点击率189亿次。搜狐高清纪录片频道的流量在搜狐网仅次于影视剧、体育、综艺,位列第四。搜狐纪录片频道每天观看总时长超过其热播连续剧的总和,热门纪录片点击量更是过亿。
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实台在原有中央电视台大量优秀纪录片资源的基础上,集纳国内地方台、BBC、国家地理及众多民间制作机构各具特色的纪录片资源。而且纪实台和国内外电视机构都有广泛的合作,计划继续拓展独立制作人、制作公司等资源,以丰富纪录片的储存量。
2010年中国网络电视纪实台上载纪录片1300多部(截止到2011年2月16日),其中人物类、历史揭秘类、军事类、探索类纪录片受网友关注度较高。与搜狐高清纪录片频道和奇艺纪录片频道不同,纪实台提供的不仅仅是纪录片的点播,还推行台网联动,跟进重点纪录片的拍摄,从播出前的宣传推广到开播后的访谈解读,再到纪录片电视台播完、映后的视频点播,形成动态过程。依托中央电视台的强大背景和纪录片资源,中国网络电视纪实台在纪录片新媒体传播中逐步奠定了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重要影响力。
奇艺由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创立,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普罗维登斯资本(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参与投资,是国内首家专注于提供免费、高清网络视频服务的大型专业网站。奇艺纪录片频道开展多方合作,合作伙伴包括大陆桥、凤凰网、 奥维恩影视、云南卫视、北京京视传媒有限公司、旅游卫视 、珠影、中文发、陈氏传媒、旅游卫视 、中影集团,受众定位是高端白领阶层,题材类型包括社会、军事、探索、自然、历史、人物、文化、地理、旅游、典藏。
2010年4月22正式上线之日起,奇艺网就意识到纪录片内容资源对于网络视频平台的重大意义。2010年12月,上线仅8个月的奇艺月度用户覆盖超过一亿,增长速度在中国视频行业中居于首位。奇艺网还关注独立制片人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于2010年12月举办“改变视界2011纪录片发展论坛”,探讨新媒体给中国纪录片传播带来的积极意义。截止2010年12月该频道总上载6000余集纪录片,总时长超过3000小时,获得了百余万次的播放量。每人每天平均观看时长为52分钟。不少纪录片作品引起受众强烈关注,点击量超过400万次。
截止到2010年12月,国内知名门户网站及门户视频网站,开辟网络纪录片频道的除搜狐网、CNTV中国网络电视、奇艺网之外还有5家,即网易、凤凰网、腾讯网、激动网、酷6网。国内各知名UGC(全称为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视频分享类网站,对于纪录片的上载分享也高达上万条。
相对于开设纪实频道的各大门户视频网站而言,视频分享网站网友上传的纪录片质量参差不齐,纪录片视频的来源也无从知晓。虽然原创纪录片数量不多,但也并非无人问津,有些原创作品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搜狐高清纪实频道举办的2010中国网络视频盛典上,常州网络人气导演董雷的纪录片《金婚》获得中国网络原创纪录片奖,该片片长4分59秒,以常州一对结婚50周年的老夫妻为生活样本,讲述了86岁的张松宝和78岁的韩祥娣50年不离不弃的婚姻故事。所以纪录片爱好者可以更加个性化,与门户视频网站的视频产生良性互动。网络纪录频道以购买正版高画质、高品质的纪录片为内容核心,吸引高端白领群体。两种频道采用不同的运营模式,一种以网民上传视频扩大纪录片的影响,一种是通过频道运营抓住纪录片受众,双方的优势在未来可以更好的结合。
外国纪录片网络新媒体发展现状
2010年圣诞节前夕,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公布了对网络中立性期待已久的裁决: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因为无法判断上传内容的合法性而阻止浏览者访问的行为应该被禁止。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制造者开始使用网络上的素材资源;更多的纪录片制作者选择在网络上宣传、发行自己的影片。
著名的纪录片制作机构NHK、BBC、Discovery Channel、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除自身网站提供精选片段的短视频播放外,他们还与知名网站合作,在YouTube开设专属频道,让其纪录片的影响力深入全球。2008年9月,Discovery在YouTube网站开播9个频道,专门展映来自Discovery旗下电视网的视频,通过全球性的视频网站将其内容扩展到全球,吸引更多的观众群体。在合作之初,Discovery探索频道结合网络互动特点,在其系列节目《流言终结者》中号召观众帮助寻找新的流言或谜团以供破解,观众可以把想知道谜底的谜团以视频形式上传到Discovery在YouTube上的网址,频道从网民提交的谜团中挑出精彩的,在节目中予以解答。
美国Hulu视频网站,网民通过每月付7.99美元下载hulu plus软件,观看丰富的电影、连续剧、纪录片等节目内容。付费用户还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或PC机,甚至是苹果公司新近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观看视频节目。该网电影频道下开设documentary and biography专区,提供大量的纪录电影在线观看,并开辟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Discovery Channel等专属频道,提供电视纪录片在线观看服务。
2007年英国广播公司BBC iPlayer正式上线,BBC iPlayer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发的一种网络服务,可以提供当前时间7天之前的几乎所有的BBC电视节目以及广播节目,BBC各频道下播出的纪录片也可以在线观看。Channel4纪录片《七天》(Seven Days)在网络上有在线聊天功能,观众可以与制作人互动并影响节目的发展,每周的节目拍摄和编辑成为当下的话题。同时《10年10月10号地球一日》(One Day on Earth 10.10.10)与《一天的生活》(Life in a Day)都通过网络收集全世界普通人拍摄的视频片段,网络为纪录片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迅猛增长的潜在观众。
德国一家公司制作的讲述苏联解体的纪录片《同志》与相关网站同时上线,并且可以通过互动游戏了解苏联历史。据《环球企业家》的报道,目前至少1/3的欧洲导演开始专门为网络制作纪录片。
英、美等国家完善的纪录片市场也为其网络纪实频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国外纪录片的网络传播受盗版影响的几率更小,用户通过交纳一定的费用在线观看视频,纪录片版权的合法性得到了保证。
纪录片新媒体传播特征
纪录片的网络传播体现出更新快、时效强、灵活多变的特点。配合突发事件或是热点时事,各网站纪录片频道会推出相应纪录片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如CNTV纪实台每天都会有3-5部纪录片的更新。
网络纪录片存储量几乎是无限的,并且观众可以自主选择,反复观看,与纪录片的跨文化、跨时空传播属性正相契合。电视播放只能在规定时间一次性观看,而网络纪录片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以每个观众喜爱的方式和速度观看。网络不受播出频道资源与播出时段的限制,网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片子,自由点击,多角度讨论,为纪录片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提供了制作人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平台,并促成了网上讨论空间。互联网不仅提供观看纪录片的渠道,更通过评论专区的设置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所有观众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形成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又能够传递给更多的人,由此形成社会话题,发挥纪录片的议程设置功能。
纪录片《我的抗战》于2010年9月14日在搜狐纪录片频道独家播出,上线仅一个月在线收看就突破千万。在形成巨大社会话题和影响力之后,《我的抗战》才陆续登陆83家电视台,并在全球华人纪录片互联网盛典中获得“2010年度卓越贡献纪录片奖”。阳光卫视出品的《国殇1937―1945年中日战争正面战场纪实》也是首先在网络等传播空间赢得巨大关注,形成社会话题,进而推动电视播出。网络双向传播的特点,使得纪录片制作人可以第一时间与观众交流,得到信息反馈,产生良好互动。《敦煌》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前夕,总导演周兵做客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实台,与网友在线交流,解读《敦煌》,讲述《敦煌》背后的故事。
每一次技术革命往往产生观念价值的变化,甚至引发内容革命。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将会为纪录片带来新的改变。
纪录片新媒体传播发展趋势
网络传播将促成中国纪录片从小众走向准确受众。以收视率为主的评估体系中,纪录片注定是小众化传播的媒介形式。但是通过网络平台,网民可以随时关注自己喜爱的纪录片,没有电视平台播出时间和频道覆盖的限制,新媒体平台将喜爱纪录片的观众汇聚到一起,并在论坛中进行讨论,逐步拉动纪录片从小众走向准确受众。
网络传播平台为原创纪录片提供了展示平台,并促成纪录片的类型丰富和美学繁荣。收视率节目评判体系是制约纪录片电视传播的重要原因,片面商业化阻碍了具有文化品质的纪录片类型的传播和发展。各视频分享网站上,原创专区了一定数量的原创视频,虽然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视频也无法定义为纪录片,但是确实也有一些优秀的纪录片作品通过网络得以传播,这对于以宣教型和消费型为主的纪录片格局,也是有益的补充与丰富。
网络传播将为纪录片制作与营销打开一个新空间。搜狐、奇艺等网站开辟纪录片频道,既是为了丰富自己网站片源,扩大影响力,也是网络发展的新增长点。网络传播中,众多潜在受众因为纪录片在网络可以随时点播、反复观看的传播特性而成为真正受众,而纪录片受众往往是教育程度、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男性人群,具有较强的话语权与消费能力,与网络主要受众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合。网络平台发挥纪录片跨时空、跨文化的传播属性,纪录片传播积少成多,在逐渐具有人文品质和广告价值后将形成传播品牌。
1.网络视频的兴起拓宽了传播的新渠道
从2008年良友纪录这一专门传播与发展中国纪录片的门户网站开通到现在,各大视频网站与门户网站陆续开放专门的纪录片频道,有效地提升了中国纪录片的影响力与受关注度。此外,为方便观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喜爱的节目,综合性的视频网站往往将纪录片按照不同类型分为不同的专区。同时,专门的纪录片播放网站不仅有优质的纪录片资源,还向大众提供一些产业热点、政策信息以及互动平台等,使普通民众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形式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不同的纪录片网站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战略,例如央视纪录频道与中国纪录片网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专业的纪录片资源库,专注于提供海量点播、独家纪录片资源等服务;优酷纪录片频道设置了“全民纪录”栏目,为网民自制纪录片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凤凰纪录片频道则坚守凤凰卫视文化与历史的传统优势,主要推广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各有特色、类别清晰的纪录片门户网站与频道为网民搜索观看提供了方便,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特有的用户群体。
2.论坛、微博提供了交流传播的新平台
微博应用渐渐普及、用户量大增,纪录片的传播又增添了一个新渠道—140字附带图片或者视频链接的方式。知名纪录片创作者也纷纷开通微博与志趣相投的网友进行作品点评或创作心得交流等互动。拥有粉丝数量最多的新浪微博用户有Discovery纪录片、纪录片之家以及纪录片创作者陈晓卿等,微博这样一个拥有数亿用户群的社交网站为纪录片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捷径,微博精准的搜索功能也便于用户查找。如此一来,视频网站实现了纪录片的即时点播,而微博则实现了纪录片的即看即议。另外,像CNEX网、CIFF网、良友纪录以及豆瓣小组、天涯社区、搜狐纪录片社区等各大纪录片资讯网站与社区也在不断改进,如提供展映活动以及资源下载链接等,甚至一些播放器还开设了弹幕功能,真正做到即看即交流,为纪录片观看者与创作者提供了很好的交互渠道。
3.新的媒体运营平台提供了创作的新系统
继2013年“中国纪录片网”开播以来,中国纪录片出易、境外纪录片引进的有关平台也陆续推出,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为我国纪录片行业水平与中国纪录片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紧接着出现了用于纪录片资源整合的专项服务平台“纪录中国”,同名手机应用也随之,由此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服务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纪录片服务媒介率先通过手机客户端与PC端口的结合,利用O2O连通模式来整合纪录片的产业资源,构成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平台,为纪录片制作者、爱好者提供不同阶段的实践指导与投资良机,为纪录片的传播拓宽了空间,还为制作者提供了便捷的一体化服务。
二、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1.新媒体下纪录片缺乏创新
尽管我国各大视频网站都设立了专门的纪录片频道,然而仍旧避免不了多数频道纪录片来源单一的局面,电视媒体、Discovery以及BBC热播的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常常占据各大纪录片频道的主页,视频网站的纪录片频道同质化现象严重。此外,新媒体环境下开设的一些纪录片制作栏目虽得到了许多纪录篇爱好者的青睐,然而这类纪录片多由网民通过手机设备、DV拍摄而成,画质、音响效果都存在严重缺陷,有不少是为了博人眼球对事件进行夸大、恶搞的片子,与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严重不符,对于这类质量低俗的纪录片,视频网站并没有行之有效的管制手段。视频网站仅仅依靠点击率与关注热度为用户推荐纪录片,大量制作粗糙、内容低俗的纪录片长期居于纪录片频道的主页,致使一些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优秀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面临着严重的阻碍。
2.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形成产业
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离不开产业化平台的支持,而产业化运营的基本元素是中国纪录片产业化进程的必要前提。纪录片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就要像其他产品一样,发展其相关产业链,完成生产、交换、交通与消费环节之间的关联。放眼我国的大型纪录片频道,绝大多数都属于自行生产、自行销售的模式,产品播出后直接流入磁带库,中间没有任何流通与消费环节。中国正处于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发表并传播自己制作的纪录片,除了视频本身的质量问题,这种“散户型”的纪录片加工与传播方式也是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探索
1.进一步挖掘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纪录题材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剧,世界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饮食文化堪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凭借轻松有趣的叙述方式与精美的画面,将中国不同地域特色的美食文化进行了传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饮食经验与日常饮食文化的变迁。《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实现了中国多民族地域下不同饮食文化的传播,还有效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中的影响力。新媒体的诞生为人们了解不同民族、地域中各具特色的中国文化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中国纪录片创作者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题材进行纪录片创作,为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打造良好契机。
2.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学习国外优秀制作技术经验
严重缺乏专业的纪录片创作者是制约我国纪录片跨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我国不少高校都设有广播电视学专业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然而真正能够培养出纪录片创作人才的高校却寥寥无几。因此,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需要纪录片创作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专业技术精湛的技术型人才。如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多数为引进片,真正国内制作的纪录片能够在该频道播出的屈指可数。致使这一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国内纪录片自产自销的“作坊”模式不能满足电视台播放的需求。因此,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在于制作技术的革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102-02
工业时代,人们从自然环境中大量索取自然资源,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修复与再生,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沙尘暴、雾霾、泥石流、干旱等恶劣天气现象或自然灾害开始出现,人们开始反省生态的重要性。如今,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发展的诉求。生态纪录片的发展之路是生态文明和人文关怀意识在影视方面的建构,生态纪录片的终极影响力不仅仅是描绘大自然环境的美丽风光和普及生物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在反映自然环境客观现实的同时,用生动、接地气的笔触描绘着生态和谐的美丽蓝图,浸润着高深的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美学之维,给人心灵的震撼、反思、启迪。在全媒体融合的强大传播背景下,生态纪录片的发展要结合时展的特征与社会环境的真实现状,创新一系列自身发展条件,有效而有力地传播生态正能量,弘扬生态保护意识。
一、全媒体语境的阐释
当下时代处于全媒体时代,也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时代。新媒体、跨媒体、融媒体是全媒体研究的延伸。如今的全媒体不仅仅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更是新旧媒体融合、孵化、重构的一个概念。人们不仅从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渠道接收信息,而且从新兴媒体如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的媒体形态接收信息,并且具有受众及时参与、实时反馈的作用。我国生态纪录片数量并不多,直到新世纪以来才逐渐兴起,生态纪录片一开始以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为传播平台,受众面窄,市场空间狭小。但如今的全媒体融合的现状为我国生态纪录片从生产、创作、营销、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全媒体的融合将大大助力我国生态纪录片的发展,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成为我国生态纪录片发展的“春天”。
二、全媒体语境下我国生态纪录片创作理念变迁
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媒体传播形成新旧媒体融合、传播形式多样化、传播形态多元化趋势,媒体传播渠道越来越广的特点。生态纪录片的传播平台主要是传统媒体电视台,全媒体的融合为生态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网络电视、手机客户端、网络直播等新媒体的出现,为我国生态纪录片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契机。生态纪录片作为传播生态人文关怀意识与传承中国特色生态思想与智慧的重要影像承载形式,其创作理念在新的生态媒介环境、消费时代大众审美情趣、视听美学、思想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作用下也开始了与时俱进的嬗变。
(一)主题表现对象。由人到动植物等微小事物的转变。优秀纪录片如《话说长江》《再说长江》《沙与海》《望长城》等,虽然它们涉及我国自然环境,但生态意识并不明显,主要展现大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表现人文主题,人文思潮与民族精神成为主题表征。1978年-1999年这一时期我国各类题材的纪录片主要表现对象聚焦在“人”身上。直到2008年,大型电视纪录片《森林之歌》的开播,弥补了我国生态纪录片的空白。它用人性化的故事和拟人化的风格再现了森林中可爱生命的存在,传达出世间万物生命都是平等与自由的,动植物与人一样,都应受到尊重与爱护的生命价值理念。新世纪,生态纪录片逐渐兴起,如《平衡》《可可西里》《水问》《寂静山谷》《美丽中国》《第三极》《我们诞生在中国》等,它们秉承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发展理念,把镜头对准了森林中的动植物,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动植物这些微小生命的生存状态、动物间丰富的情感映射了人类自身,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与人们一样,都是生命体。人与自然万物只有和谐相处,生态环境才会得到真正保o,人类才会总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园。
(二)故事化叙事策略与平民化立场。“最好的纪录片故事,就像难忘的文学作品或发人深省的戏剧情节一样,不但以直达人心底的故事吸引观众――基于情节和任务,而且以主题甚至是超越了事件本身的所有细节直接引发观众的共鸣”。讲故事是人类交流中最自然的一种形式。理解和创造故事的能力对人们在纷杂的世界成功生存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②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美丽中国》《我们诞生在中国》等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注重讲故事,注重从大自然环境中挖掘生动、有趣、惊险刺激的情节,构成一系列故事。用故事吸引人的持久注意力,用平凡有趣的小故事来感化受众。故事化的叙事模式在国际生态纪录片中已广泛运用,因此我国生态纪录片也应及时与国际形势接轨。主创人员应立足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物种丰富的地域优势,结合时展的特点,注重在生态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细心捕捉故事化元素,用美丽动人的故事串起一串串珍珠,给人“美”的感受与“美”的思考。彭辉导演的纪录片《平衡》将拍摄视角对准了一位平凡守卫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可可西里的扎巴多杰人物身上,采取客观的跟踪采访的拍摄视点,真实再现了主人公扎巴多杰恶劣的工作环境,展现了主人公热心、勇敢、执着,不畏一切艰难条件誓死保卫野生动物的可贵精神,同时揭示了当时生态保护政策未能落实到位,导致野生动物被猎杀、生态保护工作人员工作艰辛的真实情况。纪录片《平衡》用客观、真实、平等的拍摄立场,诠释了主题“平衡”的多重意义,给人深刻的反思与心灵的震荡。纪录片《水问》反复把拍摄对象对准平民老百姓,从他们的亲身经历观众可以体会到水质变坏、水资源缺乏的真正原因。全媒体语境下,互联网电视、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普遍、重要的接收方式,即时性、双向互动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点,这就要求生态纪录片的创作要具有眼球效应,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视听感官。讲述方式要故事化与娱乐化,满足观众的接受心理。还要及时总结观众反馈的意见融入创作中,以接受主体的审美期待视野为主。
(三)微观化叙事与电影化镜头语言。全媒体语境下,信息的传播不仅仅限于在传统媒w(电视、报纸、杂志等)平台上。如今新媒体的势力逐渐扩大,对传统媒体的消解、融释作用越来越强。影视作品通过电视、电影等主要平台形式传播发展,但在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形势背景和新媒体技术发展下,影视作品的传播发展渐渐向新媒体平台倾斜。如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这一新媒体手段,安装相关媒体客户端,就可以观看各种影视节目或其他电视节目,同时还可以进行评价、信息反馈。不仅如此,受众在消费影视节目的同时,还可以用手机拍下视频自动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或平台发表自己对周边事物的影像化感悟,将镜头面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关注微观化、平常化的小事。
基于以上全媒体深度融合、媒体信息或影视作品创作者与接受者能够双向互动的形式下,生态纪录片作为真实记录人们周围自然、生态生活环境的影像传播形式,也要结合时下全媒体深度融合传播信息特点与受众更容易接受微观化、平常化事情的心理特点,把自然界或人们生活周围环境的微小、平凡、接地气的事物展现出来,以小见大,平凡中凸显普世的、映射人们心灵的价值或精神,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虽是一档美食类题材的纪录片,但是它时时刻刻向人们传递着人与大自然环境的关系,食物都是大自然的馈赠。生态良好的地方必然潜藏着山珍海味,人们可以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得到生态自然环境给予的各种美味。《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开始用平民化的叙述方式呈现了父亲、哥哥、弟弟之间浓厚的亲情。弟弟上学之前,哥哥为了送弟弟礼物,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参天大树,采到蜂蜜与大家分享。哥哥白马上树采蜜的完整过程用了5分多钟,采蜜过程创作者把它细化、用微观化镜头展现,融汇了亲情的温暖、采蜜的艰辛与惊心动魄、一家人最后其乐融融享用美味的幸福感等各种有意味的情感形式。如此丰富、接地气的影像片段,定会激发受众观看的兴趣、达到情感的共鸣。电影化、零碎的且遵循故事情节发展逻辑的镜头组接方式,富有节奏感和娱乐气息,它是全媒体融合发展、时展与受众接受心理变化的结果。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第一集《锦绣华南》,畲施珍历经20年,无微不至地照顾小扬子鳄。特别是当幼小的小扬子鳄刚孵出来时,特别脆弱,她就在自己家里修建了一个周围围着栅栏的池塘,细心呵护它们,并且一直到它们6个月后能独立生活。如此充满光辉人性与仁爱的情景可以投射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若都让关爱永驻世界,世界将永远是和平美好的。生活中,有时候一件平凡而渺小的事情就能让人了解社会百态、获取人生真谛。因此,我国生态纪录片创作应该注重微观化叙事和镜头语言的电影化,叙事过程中应注意故事的情节起伏、真情流露和结合受众的接受心理进行后期编辑工作。
三、总结
全媒体语境下,媒介融合的走向,使得信息和资源公开、共享,创作主体与接受客体形成了自觉的、即时的、高效的双向互动模式,这是我国生态纪录片发展在创作与传播方面的一大趋势。全媒体的发展为纪录片的生产、营销、传播与发展带来宽广渠道和平台的同时,也对我国生态纪录片创作提出新要求,那就是要结合全媒体传播特点,特别是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来呈现生态纪录片画面,如碎片化镜头组接,融专业化、国际化制作模式,故事化叙等。还要不断更新其创作理念,要做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百姓,更加接地气的生态纪录片,从而提高人们生态保护意识,为我们的生态家园都作出一份贡献。
注释:
①希拉・科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19.
②罗伯特・麦基.故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