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欣赏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0-02 19:15: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艺术欣赏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建筑艺术欣赏论文

篇1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篇2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

  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关于热门《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最近读到一两本关于美学的书籍,我庆幸自己能够想到读它们,因为在此之前对于美学我是个门外汉(现在也不算内行),更不了解到底什么是美。读易先生的《破门而入——讲美学》,才知道美学不是教你“装房子、买衣服、交女朋友”,而是相当大的一个社会科学,它原本是在各艺术门类学科之上的学科,是个统领。抽象而枯燥其实才是美学研究的特点,因此西方美学的大家也都是哲学家,比如柏拉图、苏格拉底,还有康德和黑格尔。既然美学也是哲学,她就必定具备哲学求真理的特点,但什么是才是真正的美,如同哲学里其他问题一样,往往是没有统一答案的。虽然易先生讲的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读此书我仍然费力,因为它需要一颗极其抽象的哲学的头脑。

  真正有点感觉的是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此书较为具体,如同书名,仿佛是在美学的境地里做一次心灵的散步,诗乐书画,悠哉美哉,还可收获良多。正如他在前言里说到的: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旁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弃,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说这两本书究竟与我与中秋又何干呢?不,我想真正对美有困惑的人,是看得出来干系的。宗先生在“美从何处寻”这章中,讲到了寻找美的两种方法:“移我情”和“移世界”。移我情就是改造我们的情绪和思想,使之能够发现美并创造的表达美,以成为艺术。“我们的情感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小己的私欲和厉害计较才能发现深度的美。”移世界就是改变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比如月亮,就常常被用来美化世界。虽然宗先生一直强调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我看来,无论移我情还是移世界,都将是人为的主观的对美的探寻。

  当代社会机器轰鸣、网络发达,人们早已没了赏月的闲情,更别说这晚无月的中秋。问题是这样的美境就丢失了吗?如果所有的物质我们都看不到美,一切都只是原子分子,那么“世界是不是就变成了灰白色的骸骨,机械的死的过程了?”都市人常常要么困惑生活无趣,要么只顾忙碌焦虑,无法发见身边的美,为什么呢?“我们在自己的心里找不到美,那么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如果一个人情感波折、思想矛盾,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不会是美,所以,“忘掉自我,忘掉自己的情绪的波动、思想起伏,不把自己关在狭小的心的圈子里,不只是在自己的心里而是到广阔天地里去寻找美”,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美。

  这大概是我这样的都市人去找这样的书来读的原因吧!

  关于热门《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美学散步》里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内容:诗、画的美及两者的关系、书法、音乐和建筑、国外的雕塑,以及艺术意境和从艺术中反映出来的哲学理念。作者的文字流利、内容丰富优美、见解独到。

  关于诗和画的分界,作者认为:诗传画外意。诗留给人更深长的想象空间,他列举了达芬奇用了四年时间画出的蒙娜丽莎的眼睛。有时候诗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一些摄影作品的题目一样,能够拔高艺术作品境界。另外,诗还能咏时间,而画只能捕捉瞬间。

  很多诗像印象派,比如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多么美妙的一副香闺画啊。“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太阳的光,洗着她早起的灵魂。天边的月,犹似她昨夜的残梦。”自然无往而不美。何以故?以其处处表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活力故。照相片无往而美。何以故?以其只摄取了自然的表面,而不能表现自然底面的精神故。要有发现自然中美的眼睛,心中要有诗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王安石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篇3

丹纳(1828-1893)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曾说:“人要能欣赏和制作第一流的绘画,有三个条件——先要有教养……”[1]而早在魏晋时期,曹丕(187-226)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2]这两种说法,前者针对普通大众,道明教养的重要性,后者指向专业人才,表明艺术修养后天习成的艰难。事实上,曹丕和丹纳都是某种程度的天才论者,但他们无意间都提出了艺术人才产生所依赖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问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欣赏、爱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除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与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而个体受教育程度又是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正因为这样,在《美育书简》中,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就把美育看做人的感性和理性同步发展,自然与人有机统一,使人们重获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3]

中学美术课程,属于普及性的美育单元,而其中所涉及的艺术欣赏模块,面对身心正在快速发展、审美情趣正在培育、审美经验正在积累的教育对象,涉及面广泛,影响力较大:对个体而言,通过美术欣赏,学生的审美心理得以形成,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鉴赏美,进而创造美,同时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向往真善美,自觉放弃假恶丑,从而使学生达到人格完善的目的;对艺术环境而言,通过欣赏学生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和文化意义,热爱本民族文化,发扬本民族文化——小到学校的美育教育,大到整个社会审美层次的提升,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初中美术教材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欣赏课约占总课时的五分之一,一般分为中外优秀作品的专门欣赏、随堂欣赏和参观欣赏三种类型,可以说,每堂课都有欣赏课的相应成分,但是很多教师却不能发挥欣赏课的作用,教师课堂以讲授为主,多是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讲过后留给学生的印象很浅,美术欣赏起不到很好的审美教育作用,更不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也有教师讲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自己看课本图片,以自学为主。这样使学生对欣赏课慢慢失去了应有的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我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思考总结了一些经验,愿与同仁们分享。

一、“但丁之舟”上的维吉尔: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意识

诗人但丁在小船上之所以能领略“地狱”世界里的各种情景,离不开他伟大的导师维吉尔。“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个比喻暗示了教师修养的高广度,却未道出教师这桶水如何引动学生那杯水,使其逐步自注而致满,如何让两杯水相互映照,彼此溢满且动力无穷。我以为,教师要想上好欣赏课,就要具备深厚的艺术知识修养,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使自己的水尽可能完满,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然而,如何引发学生主动、自发欣赏并受益,更值得我们思考。

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正宛然一条宽广幽深的大河,其间虽无“冥河”之险恶,但误解、不可知同样存在,接近真理的路程同样艰难。一个教师穷其一生,也无法尽数各类作品的妙处,难免有盲区,遑论让自己的一桶水日日注满。因此,立足于教学需要扩展知识面、提升修养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引导作用。教师不是万事皆能的超人,而是和学生一道了解、体验、感受、发现、探索的同路人,其间教师能以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钻研精神打动学生,自会引发学生欣赏感悟的兴趣,学会基本方法,乐在其中。比如在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教师可在与学生一道逐一领悟画家分组处理人物、色彩运用等美术内容外,还可与学生一起了解开国大典前后的国内外形势,了解画面主要人物的经历和贡献,这样,将师生收集来的各类知识综合起来,便能更进一步了解画家创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艺术创作的过程,从而加深印象。

二、以“问题”为中心:化整为零的材料意识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在中学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只有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或增加一些欣赏内容,或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材料无穷尽,因此,结合当地及学生实际情况,用化整为零的方法,精选一些作品进行赏析就显得十分必要。精选作品的依据和原则,是教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对此,我们可以粗分为几个层次:

审美能力层:审美的感受、分析、表达、评价等;

作品属性层:作品内容、形式美感、风格、意蕴、商品价值等;

创作过程层:艺术家、创作环境、创作意图、艺术手法等;

传播接受层:后人的认识和评价、作品的真伪、传播效应等;

艺术文化层:作品间的联系和区别、中西方交流和异同、文化意义等;

以这些问题为中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材料,开展欣赏,而各问题之间亦存在紧密的联系,只要解决了对部分问题的理解问题,其余能力则相应得到提升。

三、参与互动: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意识

初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应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和“学生本位”观念的指导下,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实践表明,在欣赏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极大的发挥。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然的课堂教学氛围,绝不能板着面孔把美术欣赏教学变成道德训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熏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等。比如对中国古陶瓷的欣赏,教师出示器皿,先让同学眼观、手摸,亲自体会陶瓷的肌理、质感,然后让其品评。在欣赏外国雕塑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同学给全班示范罗丹的《思想者》,米隆的《掷铁饼者》等可行的形体展示,使学生乐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讨论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视觉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有赏而感,有感而讲,强调学生读与说的能力。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痛苦的表情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

四、历史视野:多角度、深层次的情境体验意识

在欣赏教学中,学生虽然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古今中外,各种艺术门类、各种艺术流派的艺术特色及作者,知之甚少。特别是抽象艺术,学生不知从何欣赏,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认为画得“像”的就是好作品,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不好,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是世界名画,画得“好看”的作品又可能庸俗不堪。这时教师要通过讲述,引导学生欣赏,帮助学生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的水平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为唯一标准的。在欣赏不同流派艺术时,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而应当从上而下地引领学生体验历史情境,将不同美学观念放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眼界,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欣赏莫奈的绘画《日出·印象》时,就可有三种思路:一是将绘画和摄影进行对比。照片可以真实地反映外在世界,每一个细节,不管放大多少倍,都绝对真实,都忠于生活。而一幅好的画,却能做到高于生活,超越生活,用独特的表现手法,经过观众自己视觉的参与,更加栩栩如生,更加活灵活现,更加接近“真实”,这就是“不求形似,而求神似”;二是拿自风景油画诞生以来的名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让学生了解几个世纪里风景画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画家们提出了哪些课题,用了哪些最主要的方法,逐步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莫奈及印象派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便在历史情境中逐渐清晰;三是拿中国山水画与印象派绘画作对比,从而使学生体会中西方造型观念和审美方法的异同,既能加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又能获得整体的认知。

五、媒介之助:多媒体技术及交互功能的发掘意识

传统的美术教学缺乏有效的媒体去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仅靠教师所能收集的美术图片资料是有限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很多自然风光、世界名画,以及雕塑作品都能一一展现。当你欣赏经典名作时,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音容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将某件作品逐个观赏,还可以有选择地将一些作品观摩或打印出来。学生将陶醉在美不胜收的艺术氛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在上民间剪纸艺术欣赏时,我将各种剪纸图片及制作过程的录像输入多媒体计算机,学生在欣赏时完全沉醉在剪纸艺术的世界里,欣赏着剪纸那种独特的美,而且通过录像了解了它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在播放媒体时,我将《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贯穿始终,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而多媒体教学将音乐自然地融合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将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美的世界。学生虽在课堂,但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迈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当你欣赏建筑艺术时,不但可以用惯常的欣赏方式欣赏建筑物在静止状态下形成的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显示,让建筑物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如此欣赏过程,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在欣赏教学中,必须更好地运用多媒体,使欣赏课从“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灌输过程”变成“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求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总之,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作为独特的美育普及课程,要求每位教师花费心血钻研和参与,而在艺术作品赏析过程中,师生之间亦可教学相长,共同领略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正如列维·施特劳斯在分析、欣赏了各民族艺术后总结说:“人类只是通过它们的作品才有区别,甚至才存在。就像那个生下小树的木雕像那样,唯有艺术作品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人类社会中确实发生了某些事情。”

注释:

①[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第130页。

②[魏]曹丕.典论·论文.见: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第158-159页。

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61-63页。

④[法]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著.顾嘉琛译.看·听·说[M].北京:三联书店,1996.第174页。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篇4

艺术评论与其场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艺术评论作为艺术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应有其独立性,不受制于其他媒体或个人的喜恶与价值判断;而另一方面,艺术评论又无法避免因场域的媒介特征差异所带来的限制与影响,并从而产生内容与形式、题材与体裁上的区分。

(一)艺术评论的界定

关于艺术评论的界定,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其简单,是因为顾名思义,艺术评论即指对于艺术的相关评论活动。说其复杂,则是因为艺术评论可以涵括书画、乐舞、戏剧、影视以及建筑园林等等艺术种类,细分为绘画艺术评论、音乐艺术评论、舞蹈艺术评论、戏剧艺术评论、电影艺术评论、建筑艺术评论等多个分支;也可以贯穿艺术家、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的完整艺术系统,成为关注某一创作者或某一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事件的专门评论;更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生发优秀艺术创作的同时,进行自身艺术化的再创作,某种意义上,有些见解深刻、剖析准确、文辞俱佳的艺术评论本身即是一件艺术作品 [2]。笔者认为,优秀的艺术评论是连接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在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两种形态之间重叠存在,同时又会在其存在的形态一端,对另一种形态产生相应的影响。

首先,从“物”的角度来看。艺术评论通常是对某一件艺术作品的相关品评,一幅绘画、一首乐曲、一段舞蹈、一出戏剧或者一部电影,艺术评论并非单纯从理论到理论的推演、论证,而是具有一定依附性的再创作过程。而且,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评论也将无法成立,并会随之成为评论者的一种自由抒发,从而失去对艺术实践的指导意义。除此之外,对于当代艺术而言,“笔墨当随时代”,艺术评论从更加狭义的视野而言,还是指对当下热点以及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的评论,因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引起具有更加广泛社会基础的、跨越学科局限的讨论、交流,也更有可能建立起创作者与评论者之间的对话空间,从而进一步推动艺术总体上的发展、繁荣。

其次,从“人”的角度来看。以往,艺术评论更多只是“物”的概念,而缺少”人”的身份,或一时有感而发,或长期鉴赏研究,艺术评论更多是从作品到作品的言说,虽也有关注到”人”的艺术评论,但那也是评论者对某一位或某几位创作者作品的持续关注,可以说,艺术评论的重心始终倾向于具体的艺术品创作层面。而艺术评论者则要么兼具着某一艺术种类艺术家的角色,要么是某一领域艺术理论的研究学者,要么是观众,始终没有独立的身份定位。而随着艺术评论的不断升温,”人”的重要性也被进一步地发现与认知,艺术评论者逐渐拥有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家身份,如中国文联的“文艺评论家协会”等机构的成立,就正式将艺术评论者纳入到了与其他专业协会艺术家同等的定位,艺术评论成为了区别于业余艺术欣赏、艺术观后感言的专业艺术活动,艺术评论家也具有了更多身份上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再次,艺术评论是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的连接。如前所述,一方面,艺术评论是针对当下艺术创作、关注具体艺术作品的艺术再创作,另一方面,艺术评论又是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艺术活动。因而,在实践层面,优秀的艺术评论同时也可被视为艺术作品,艺术评论者是从事艺术评论实践的艺术家;而在理论层面,艺术评论则不是单纯的艺术感受抒发,而是建立在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基础之上的提炼、归纳与总结,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艺术评论既可归属于艺术实践,又可归属于艺术理论,并且,艺术评论还会在实践中影响理论,也会在理论中影响实践,是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之间不可或缺的连接。

(二)艺术评论的场域

一般来说,艺术评论可以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任何人,关于任何艺术作品的评论皆可称作艺术评论,而如前文所述,艺术评论作为一种专业的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又具有其进一步的概念界定。不同概念范围的艺术评论,的场域也不尽相同,且场域的不同媒体特征,也会对艺术评论产生相应的影响。下面笔者将对艺术评论的场域作出简要的梳理。

其一,文字形式的艺术评论。从现有的评论作品来看,艺术评论大多以文字评论的形式存在,场域则包括纸质媒体、网络媒体以及新媒体等,其中,纸质媒体又包含一般的报纸、杂志、书籍以及专业的学术期刊、理论著作等;网络媒体包括门户网站、艺术专门网站以及基于这些网站而搭建的博客、微博、专栏、论坛等;新媒体则包括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中的智能终端平台,如APP应用以及微信公众号、订阅号等。

其二,影音形式的艺术评论。艺术评论有时也会以影音的形式存在,如一些含有艺术评论内容的电视栏目、网络视频、播客以及自媒体等,就都属于此类。

当然,从现今的传播方式来看,网络媒体、新媒体中的文字评论以及电视、网络、自媒体中的影音评论,由于场域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媒介特征,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如以电影艺术评论为例,“在新浪微博上,无论各大娱乐网站、新闻广播报纸媒体、还是独立影评人均可免费注册账号”。其中,“新浪娱乐粉丝量达到 1500万,《看电影》杂志的粉丝数有 222万,万达电影生活粉丝数有 50多万等。 ”[3]而一些艺术或艺术评论相关的公众号、订阅号更是阅读量巨大,甚至成为了受众艺术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样,自媒体在艺术评论中也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影响作用,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高晓松的“晓松奇谈”、马未都的“都嘟”、陈丹青的“局部”,以及常被媒体称为 2016年第一“网红”的“Papi酱”等等,虽然都有各自不同的栏目定位,且播出的内容也相对广泛,但其中偶有的艺术评论段落还是不容忽视,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更有针对性的艺术评论自媒体出现。

可见,艺术评论与其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制约关系。简言之,简短、通俗,具有更强欣赏性与娱乐性的艺术评论,一般会在网络、新媒体或自媒体之上,而长篇、较深入,具有一定说理性与辨析性的艺术评论,则会选择在传统的报刊、书籍等媒体之上。这其中虽不乏交集,但总体的趋势基本可以认定。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艺术评论众多的场域中,学术书籍与学术期刊还具有既等同于传统媒体,又区别于一般书籍、报刊的特征,而这也使得学术型艺术评论具有了独特的角色定位与理论价值。

二、学术型艺术评论的角色定位

从对艺术评论及其场域的界定与梳理不难看出,一方面,区别于广义存在的“感言式”艺术评论,当代艺术评论呈现出了更加专业化的发展态势,在逐步纳入到艺术实践活动之中的同时,也出现了身份定位更加明确的艺术评论家群体;另一方面,随着艺术评论更趋专业化,不同内容与形式、题材与体裁的艺术评论也根据场域的不同特征,实现了进一步的调整,一些相对更长篇幅、更具思想深度、更趋向于艺术学专业范畴探讨的文字形式的艺术评论,一般也会刊发在传统的纸质媒体之上,而在这其中,学术型艺术评论又因其更加细分的目标受众,拥有了不同于一般场域的角色定位。

(一)实践与理论的同场对话

由于学术书籍与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章一般以学术论文为主,所面对的目标受众也更加倾向于学术专业领域(高校、科研机构)以内的读者。因而,区别于以刊发报道、体会、知识等文章为主的非学术一般媒体,学术书籍与期刊能够为艺术的实践与理论提供一种同场对话的交流空间,并由此在创作者与评论者之间形成直接的相互影响,而这即是学术型艺术评论的首要角色定位之一。

艺术家创作一件艺术作品,一幅书画、一出戏剧或者一部电影,完成一次艺术实践,其后,无论是艺术创作者还是艺术评论者都会产生相应的感受,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样的感受是对整个创作过程的回想、沉淀与反思,而对于评论者来说,这样的感受则是由作品所引发的理论思考,或将作品放置于艺术史脉络中的意义思辨。非学术的传统媒体虽然也可以将这两方面的观点并列刊发,但面对大众读者,自然会弱化其中的理论成分,更多地关注于作品本身或其社会反响,而学术型艺术评论正好可以填补这一方面的缺失,为创作者和评论者双方同时提供一个对话的空间,从而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挖掘出更具有深度与广度的艺术观念。

(二)创作与理论的深度结合

如前所述,艺术评论既是生发自优秀艺术作品之上的再创作,属于专业的艺术活动范畴,同时,又是具有相当深度的艺术研究,在对艺术作品的评论过程中,逐步发掘出新的理论价值。艺术评论者兼具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双重身份,因而,使创作与理论实现深度的结合,将二者合而为一,则是学术型艺术评论的又一角色定位。

虽然,艺术评论作为一个专门领域,得到了越来越显著的重视与明确的界定,但不容忽视,在当代艺术评论的现实环境之中,一个艺术评论家还具有着多种角色,“或许是也写小说、写杂文、写学术研究论文、写文化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做报刊编辑……身份角色甚多” [4],艺术评论只是一个视需要而设的随机身份,尚缺少致力于此的专门人才。然而,能够不失艺术创作才情,又具备相应的理论素养,并能将二者结合展现于文字之中的艺术评论家,恰恰是最为难能可贵的存在,正如苏轼所言:“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5]因而,艺术评论家撰写的更加专业、更具针对性的艺术评论,保留艺术评论的创作与理论成果,正是学术型艺术评论区别于一般艺术评论的优势所在。

(三)艺术与学术的矛盾并存

当然,学术型艺术评论也同样面临着艺术与学术的矛盾并存,如前所诉,当代艺术评论有必要向时下艺术热点以及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适当倾斜。但是,时效性较强的文章往往不具备足够的沉淀与积累,从长时间来看,其学术影响力也会随之减弱。然而,如不刊登此类文章,又无法实现艺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交流,也无法保留艺术创作与理论的结合成果。因而,笔者认为,把握艺术评论时效性与恒久性、艺术性与学术性的“度”,使鲜活的艺术实践与深沉的艺术理论同时并存,既符合学术型艺术评论的理论深度,同时又能够及时地反映出当代艺术发展的最新动向,既不过于艰涩,将学术型艺术评论束之高阁,也不过于流俗,使学术型艺术评论一味地追求关注度,而是在灵动的艺术评论创作中,为艺术理论提供进一步提炼与归纳的基础,相信这也正是学术型艺术评论最为重要、也最值得思考的角色定位。

三、学术型艺术评论的理论价值

综上所述,学术型艺术评论作为艺术评论的众多形式之一,有其区别于网络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以及一般非学术报刊等传统媒体上艺术评论的独特的角色定位。而基于这样的角色定位,不难发现,学术型艺术评论,最重要的价值即在“理论”。无论是架设在艺术作品创作者与评论者之间的实践与理论的对话,还是并存于艺术评论家及其评论文章之中的创作与理论的结合,亦或是学术型艺术评论所面对的艺术与学术的矛盾,其实都紧紧围绕在学术型艺术评论的理论价值周围。于是,对艺术实践起到引导与影响的作用,就自然成为了学术型艺术评论不容忽视且应努力追求的现实价值,而除此之外,能够紧扣理论特色,进一步发挥学术型艺术评论区别于其他艺术评论的优势,并从而在丰富多样艺术评论的逐渐积累中,最终提炼与总结出专属于当今时代的艺术精神,则是学术型艺术评论更加重要的理论价值。

注释:

[1]王一川.当前艺术批评的学术自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6):93-97.

[2]在近现代艺术理论中,关于艺术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如根据美学原则,则可将艺术划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与语言艺术五大类别,广义来说,艺术评论也可称作语言艺术的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