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0 05:46:4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车辆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GlobalPositioningSystem的英文缩写即GP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球定位系统。它通过卫星测时与测距,实时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以及时间等数据,并且这一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等移动载体的导航与定位领域。监控中心和车载终端设备两部分构成了GPS汽车定位系统的总体。以电子地图与控制操作平台为基础的监控中心,能够通过电子地图实时监视车辆的行驶状态,并由信息中心向车载终端发送管理命令,进而实现对行驶车辆的控制。油田企业的车辆管理部门利用监控终端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从通信公司的监控平台或本单位的分监控中心控制指令,利用GPS技术与黑匣子分析系统的结合,实时接收车辆行驶中包括实时位置、行驶速度、GPS时间、电子围栏、里程计算等信息,甚至还可以传输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是否系牢安全带等信息,实现对行驶记录仪记录数据的综合分析车辆报警数据分析、事故前车辆运行模拟等功能。
1.2指纹认证技术
对于指纹认证技术而言,能够通过指纹验证对进入车辆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将该技术应用于油田车辆管理系统中,不仅能够识别行驶人员的身份,还能够有效防止盗车行为的发生,有效防止非合法人员进入或者驾驶车辆。对于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而言,基于GPS与GIS的车载监控与调度系统的开发应用,已逐渐受到国内外相关企业的重视,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技术、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较为重视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基于GPS、GIS等集成技术的车辆导航与监控系统已广泛普及。同时,该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升,但在油田及国内油田车辆管理中同时运用GPS、GIS、黑匣子、指纹认证技术进行油田车辆管理系统还不是非常普遍,尚需普及。
2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2.1winsock网络编程接口的应用
通过对winsock网络编程接口的应用,实现GPS接收机与计算机的实时动态通讯;GPS接收机通过对定位信息的采集、预处理,经由GPRS模块,以GPRS包数据指令格式发送至GPRS/GSM通讯网络。对于通讯模块而言,通过网络编程接口控件与GPRS/GSM通讯网关相连接,并且通过对GPRS包数据的解读,经由传输控制协议(TCP)进行数据交换。
2.2应用Mapguide实现车辆位置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
GPS信息数据库能够对车辆状态信息、车辆位置信息等存储在地图空间数据库中;通过通讯模块,GPS数据能够写入GPS信息数据库,通过对车辆位置的坐标数据的提取,确定坐标位置所在的地图,并通过Mapguide对其加以读取、显示,并对其加以标示。
2.维修费发生具有滞后性,如2月份发生的加油费在登记或保障时已经是3月份,造成数据统计时间误差。
3.公车私用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一大热点问题,为公众所诟病。
4.车辆驾驶人员消极怠工,本该2个小时往返的车程,3个小时才完成,不仅浪费了时间,更降低了工作效率。
5.车辆的寿命周期缩短。由于驾驶技术、驾驶习惯、车辆保护意识差、使用频率大等因素影响,车况往往较同期、同里程车辆差,导致车辆行驶6-8年就提前退役。
二、公务车辆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1.管理态度落后。大多数单位公务车辆管理的管理态度为消极地保安全、不出事,未真正形成实时可控在控的科学的车辆管理体系。
2.驾驶员监管工作乏力。有制度、有要求、有计划、不检查、不落实是一些单位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制度落实不到驾驶员,落实不到车辆,放纵不管早晚会出事。引用网上最近流行的一句话:管理中可以有不信任的控制,但绝不能存在没有控制的信任,公务车辆管理更是如此。
3.驾驶员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和科学。当前大多单位将车辆管理责刘娟大唐山西新能源有限公司030032任笼统地归集到某个车辆管理人员,而个人的能力有限,要实时监管调配几十上百辆车的车队几乎是天方夜谭。车辆管理过程中需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派车谁负责、谁用车谁负责、谁带车谁负责、谁开车谁负责”的原则,把车辆驾驶员的评估指标细化到实际用车流程中,才可形成车辆管理工作有人抓、每个环节有人管的有效管理机制。
三、公务车辆管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应根据单位自身实际制定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车辆管理制度,在此不做赘述。
2..统一调度,集中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换共享,建立车辆调度平台,对车辆的出车、行驶、停放实行实时精细化管理,避免车辆、人员闲置,有效提高车辆工作效率。
3.通过培训提高驾驶员业务素养。加强驾驶员驾驶技术培训,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每项出车任务应包含以下三个环节:出车检查、行车检查、存车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车辆的外观、仪表、电路、机油、刹车、轮胎气压、安全设施、冷却系统等,及时掌握车辆状况,杜绝车辆带病行驶。
4.安装GPS车载定位系统。车辆管控重点在于车辆的行驶过程,亦是车辆管控的难点所在。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车辆管理部门都已经开始借助汽车定位系统对车辆行驶状况进行监控。通过汽车定位系统,车辆管理部门可以随时获取车辆现在位置和相应的行驶数据信息,例如行驶速度、行驶轨迹等。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故障也可以通过汽车定位系统的报警功能向车辆管理部门反映情况或者请求援助。
5.乘客监督,实现过程控制。通过乘客和驾驶员的相互监督和制约,扩大车辆行驶安全的责任主体,将车辆管理部门由一人负责向全员负责转变。提高全员自觉遵守安全法规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职位越高,责任越大”的社会规则,将安全责任分级到人。驾驶员为第一责任人,根据职位高低,划分第二责任人、第三责任人等。作为汽车行驶安全的核心人物,驾驶员除要遵守驾驶员的基本规章制度和单位的特殊规定之外,还要做好对乘客的监督工作。对于不服从安全行为规定的乘客,驾驶员有权拒载,对于不合理的要求,驾驶员有权拒绝。
6.建立车辆技术档案。从车辆购进到整车报废,建立记载车辆基本情况、性能、运行、维护、保养、事故等内容的档案资料,及时安排车辆的保养和维护。
7.固定车辆驾驶人员。由于驾驶习惯的不同,驾驶员与车辆之间有一段时间的磨合匹配过程。固定驾驶员可以减少磨合过程中车辆硬件的损耗,方便车辆的违章、油耗、维修费用等的考核计算,同时也可培养人车感情,使驾驶员爱护车辆,增加车辆使用寿命。结束语公务车辆管理是一个大课题。
2车辆定位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的作用
现代车辆定位管理系统,已经不仅仅能够实现定位、调度等功能,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辆数据、声音、图像等信息的实时回传已经实现,同时伴随着定制软件功能和车载终端功能的开发,车辆管理上一些存在着的弊端、难点都将逐步得以解决。目前车辆管理软件已经能够实现的作用如下:1)依据卫星定位系统能够实现的作用:实时监控,调度,定位,轨迹回放,超速、超范围、超线路等电子栅栏报警,防盗等;2)根据软件功能能够实现的作用:车辆信息管理,车辆驾驶员信息管理,车辆保养维修、保险、检车等提醒提示,燃油、过路费、维修等费用的统计分析,车辆使用效率控制、事故数据分析,使用成本控制;3)根据车载终端配备的软硬件,现在已能够实现的作用:车辆行驶数据(行车记录仪)、车辆油耗、车辆故障码的实时记录与回传,控制车辆停止运行,监听、监视车辆,语音命令,车载电话等。
3辆定位管理系统在现代企业车辆管理中的应用
1)真实掌握车辆使用成本,对于某一车辆,车辆使用燃油维修保险等费用都可以录入系统中用于分析。尤其是燃油,可以根据系统中提供的公里数来控制燃油消耗或者在车载终端增加设备直接采集燃油消耗数据,车辆运行的实际里程以车辆定位信息为依据计算所得,误差很小,实际测试没有超过千分之二。而车辆维修可以将每次维修的配件、工时等费用录入系统,同时对系统做出设定,规定某些配件更换周期,低于正常情况的可以提示报警,同时还可以设置车辆保养时间里程提醒。这样就可以杜绝燃油和修理费用虚增。定期对车辆运行成本做出分析,可以得出司机单公里消耗的费用,对司机做出考核;2)杜绝公车私用,通过实时监控、轨迹回放、车载终端欠压掉线报警、超范围行驶报警等,可以有效的控制公车私用;3)统一调度管理,提高用车效率。通过实时监控,可以掌握每台车辆运行的具置、情况,依据生产需要,对闲置、利用率不高的车辆可以进行统一调配;4)辅助修理车辆,减少车辆故障。目前车载终端产品中已经出现了与车辆故障诊断接口(OBD)相连接的设备;5)分析事故,通过系统中记录的行车数据和事故数据,可以对车辆发生事故时,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进行分析,有利于责任认定。这项功能已被交通部纳入车俩定位管理系统的部标中。例如,碰撞车辆的车速,驾驶员是否采取有效制动措施,在碰撞前多长时间采取的制动措施等;6)管理车辆与司机,通过系统中的车辆与司机管理,能够及时提醒车辆年检、保险、保养、驾驶本年检等,有效杜绝因忘记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同时可以对特定的车辆与司机进行分析,对于维修使用费用逐月加大的车辆可以考虑车辆报废,对于屡次造成车辆损坏,增加车辆维修费用的司机可以考虑进行辞退。
要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应该从我们的领导干部做起。在基层大中队,我们的领导干部是消防车辆的直接管理者,只有他们制定出强有力的维护保养制度和措施,才能带动官兵在车辆保养方面有章可循,才能积极带动大中队官兵对车辆保养重要性的高度认识。其次在车辆保养方面每个大中队的特种车驾驶员,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对车辆性能较为熟悉,只有不断强化特种车驾驶员对车辆维护保养的思想意识,才能确保车辆得到最专业最好的维护;只有官兵们时刻认识到车辆维护保养关乎到整个部队战斗力生成、关乎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只有时刻强化对车辆装备人员的管理和督促检查,才能确保车辆状态良好、性能最好。当前,由于消防部队承担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抢险救援事件频发,造成官兵们处于疲于奔命的现象,这也造成很多的基层大中队官兵在消防车辆的维护保养上没能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进行,加之没有更为专业的维护保养技能,造成消防车辆的保养维护不经常,不规范甚至无法进行更全面的保养等问题的存在。面对现状,我们应该从官兵的日常管理入手,健全完善良好的维护保养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在日常检查保养过程中,要求全体官兵要本着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态度,积极按照职责分工对消防车辆进行定期的认真维护和保养。定期加强对执勤车辆的发动机、轮胎、制动系统、线路灯光、转向、燃油、供水、电路系统等各个部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和保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隐患,确保消防车辆装备保持良好状态。同时要求每名官兵都要做到会操作、会使用、会保养维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部队在关键时刻随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才能确保部队的灭火作战能力。
二、把握规律特点,是车辆维护保养的重要前提
消防车辆的保养维护工作应该与时俱进。随着城市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建设,装备的更新和发展日新月异,各类消防救援车辆越来越先进,对维护保养的要求越高,这是一个基本的、良性的发展规律。如何做好消防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从部队的实践经验来看,除了持之以恒的遵循严格的保养维护规则和制度外,还应必须遵循以下的规律和特点:
第一,要遵循保养维护重于修理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操作。在日常的消防车辆装备管理上,保养和修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前,由于我们日常承担着严重的抢险救援任务,很多单位对车辆的维护保养还不够重视,原因是维护保养工作太过于繁琐,不应该在车辆的维护保养上花更多的时间,而且消防车辆更新得快,几年后就会被淘汰。因此,经常性的保养制度不落实,车辆锈蚀损坏事件频发。而这种轻保养重修理观念,必然造成整个的战斗车辆无法处于良好的机动状态,由此直接造成消防车辆在紧要关头拉不出、完不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因此,在“保”与“修”的问题上,必须在保字上做文章、下力气、打基础,切实纠正车辆重“修”轻“保养”倾向。
第二,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向官兵要车辆的良好性能,向车辆要良好的机动能力和抢险救援能力的思想观念。在所有的工作中,人是最根本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在消防车辆的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宗旨,在人员的管理上狠下功夫,加强经常性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只有坚持向管理要维护保养知识,要维护管理技术,才能确保车辆时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而要让官兵养成良好的意识和素质,只有通过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技术培训、技能比赛,并予以一定的奖励,才能更好调动官兵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并养成爱车护车意识。通过灵活科学的管理方法,让官兵养成自觉的爱车护车行动,形成强烈的爱车护车管车氛围和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维护保养制度的落实,才能确保车辆始终处于最好的状态。
第三,既要科学管理,更要依法治“保”。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对消防车辆的维护保养上,一样要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要让官兵对消防车辆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强化官兵依法管理车辆的自觉性和守法性。要加强对车辆管理专职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规教育,用法规来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让他们养成遵章守纪、依法爱车护车的良好习惯。要建立专人专管制度,强化车辆专职管理人员的法治意识以及掌握良好的维护保养技术知识,让他们在车辆的管理上既要依法,又要让他们牢靠掌握车辆的维护保养方法,既要懂得技术细节,又要明白自身的职责和任务,切实做好车辆维护保养工作。
三、明确标准要求,是消防车辆处于良好战备状态的根本所需
在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中,明确车辆的维护保养标准,明确车辆维护保养的规律,是确保车辆始终处于良性状态的基础。怎样做好消防车辆的维护保养呢?在实践中,笔者把消防车辆的维护保养做具体的归纳,具体要求做到“三懂”、“四会”“五有”、“三无”。
“三懂”,就是懂得车辆性能,懂得车辆质量、懂得日常管理。大中队领导干部,是消防车辆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所以,领导干部自身一定要带头投身到对车辆的保养维护的工作之中,强化自身的维护保养技能和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带领官兵加强车辆的维护保养。在日常工作中,强化专人专管,强化传帮带,强化以熟带生以及加强培训等工作,确保官兵对车辆的使用、维护保养技能优良。确保能熟悉车辆性能,熟悉部件构造以及维护保养的常识。确保车辆始终处于常用常新的状态。“四会”,就是会操作使用,会排除一般故障,会维护保养、会检查指导。这是基层官兵对消防车辆管理工作的一般要求,也是车辆维护保养必须具备的常识。近几年来,文山州公安消防支队严格按照“四会”要求,强化广大官兵的技能业务培训,严格车辆的使用操作规范,让消防官兵真正做到按要求、按使用规定、按技术操作规程以及用途等进行规范操作使用,做到专人专管、专业专管的目标。而在日常的维护保养上,要求官兵不仅会操作,还要懂得排除一般的机械故障,会普通的维修。在维护保养上严格做到日有检查测试,周有维护保养、月有重点保养评比等。通过强化管理,确保车辆各项技术性能始终处于最好的状态,确保圆满完成抢险救援、灭火救灾任务。“五有”就是有细化的规章制度、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有维护保养计划、有明确的岗位职责,有一整套与日常管理相匹配的管理办法。为落实好这“五有”,这要求各单位,特别是基层大中队要成立消防车辆管理领导小组,分工领导专门负责。对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要做到长期有目标,年初有计划,日常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并坚持长期的爱车、护车、管理车的教育活动,在官兵心中形成良好的维护保养氛围。
“三无”就是消防车辆无损坏、各类工具无丢失、各零部件无锈蚀。这是对车辆保养维护的基本常识。消防车辆是消防官兵手中的武器,丢失或者损坏都将制约战斗力的形成。加之消防车辆基本上都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如高温、冰冻灾害、泥石流、暴雨等)作业,如保养不及、不经常,那么消防车辆就容易锈蚀、容易损毁。因此,及时的加强执勤处突车辆装备的维护保养十分重要。只有把执勤处突与日常的维护保养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车辆的机动状态。四、落实细节检查,是消防车辆处于良好战备状态的根本保障在车辆保养过程中,还必须健全各类检查制度,利用“装备日”和“车场日”的时间对消防车辆进行全方面的维护保养,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环节。具体检查:发动机能否正常发电、空气压缩机是否正常、制动系上制动踏板是否灵活、储气筒是否完好、制动阀是否灵活、车轮的制动片的磨损情况如何;传动系上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万向节、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部件上的螺栓是否松动损坏,缺油;方向机的工作是否正常以及灯光、雨刮器、刹车指示灯等重要部件工作情况;轮胎气压,各种仪表、电源是否正常;消防泵、真空泵的工作是否正常,性能是否良好;容罐内是否满载灭火剂;与容罐相关的其他各部位的阀门、管路是否正常等等。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解决,需要维修的立即维修,需要更换的尽快更换,切实做到“车辆毛病不过夜”,只有切实的将消防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到位,才能保障大中队日常战备的要求。
2系统设计
2.1硬件组成
硬件系统由控制器系统、RFID系统、计算机系统、LED显示屏以及语音系统等组成。控制系统以NXP微控制器LPC2214为核心,通过隔离接口电路以韦根信号方式与RFID系统相连;RFID系统由3个读卡器与电子标签组成,其中,一个读卡器布置在搅拌站的入口,一个读卡器布置在搅拌站的出口,一个读卡器布置在操作楼入口处;控制器通过读卡器识别车载电子标签,与所存储的标签信息对比,识别有效电子标签信息,进而识别车辆及其位置信息,存储到控制器芯片,同时通过RS485总线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控制器、LED显示器、计算机系统通过RS485总线组成局域网。布置在监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可将控制器存储的车辆信息读入数据库中,中央计算机系统可远程调整控制排队调度,录入、管理车辆电子标签信息,刷新LED显示屏,优化排队信息等。
2.2软件组成
系统的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系统管理模块、调度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以及异常处理模块。(1)用户登录当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依据用户的相应权限,可对系统进行相应的维护、管理等操作。(2)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系统维护两个子模块。用户管理子模块可进行用户增加、删除、信息变更和权限设置等操作。系统维护子模块主要是对网络系统的配置进行维护管理,包括计算机的IP地址配置、读卡器位置信息配置、车辆进出方向的信息配置等。(3)调度管理模块发卡系统:主要实现对电子标签的发放和车辆信息的登记,包括了混凝土搅拌站车辆登录、发卡、变更和删除等。信息:依据车辆情况,进行实时信息的,并显示到LED显示屏或计算机监控屏上。车辆监控:对车队的所有车辆实时情况的监控,反馈车辆的工作状态,为调度员提供调度依据。(4)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管理:管理系统中的关键信息,包括发卡记录、车辆基本信息等统计、查询。统计报表:按照用户的要求,可以按照时段、车辆、进行信息统计,提供按时间、车辆的工作量报表。(5)异常处理模块异常处理模块包括智能处理、报警提示功能,对车辆在驶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自动处理或语音提示人工处理。系统的软件部分,适用于WindowXP,WindowsVista,Windows7操作系统,采用ACCESS数据库管理,需要安装Office2003或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
2.3系统特点
(1)远距离识别功能:读卡器自动识别距离大于15m,车速不大于60km/h,车辆无需停车;(2)现场指挥功能:车辆进入搅拌站后,加入搅拌站排队作业流程,车主可以通过LED屏显示内容实时查看当前信息;(3)自动统计功能:对进出车辆进行计数并统计,并实现搅拌站所有车辆的工作量统计;(4)自动生成报表:按需求可自动生成日报表、月报表、季度报表等。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系统架构
本系统采用Go语言开发,采用B/S架构。虽然Go语言内建了对HTTP服务的支持,但是为了快速开发,本系统使用了基于Go语言的BeegoWeb框架。数据库的选择上,为了保持系统的简洁,使用了可内嵌的数据库tiedot。
2.1.1Go语言
Go语言是一种静态语言,语法上类似C语言,同时增加了现代编程语言的新特性:垃圾回收、动态类型、跟多的内建数据类型、以及内建的多核处理的支持。笔者作为多年的C语言使用者,在使用Go语言开发本系统时,也感受到其高效、便捷的特性。首先,语法简洁,代码风格简练优美;内建的切片、map等数据类型也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由于是开源技术,相应的库函数和外部库的代码全部开放,对问题的排查分析也十分有帮助。同时,Go语言的跨平台编译有较好的的支持。本系统在32位的linux系统上开发调试,但是通过简单的配置,就可以交叉编译出在64位Win系统上运行的程序。
2.1.2Beego框架
Go语言内建了对HTTP服务的支持。目前使用Go语言构建的web引擎也有数十个。选择BeeGo首要的原因,是因为Beego是一款由国人主导开发的开源项目。根据Beego官网的信息,目前国内的各大网络公司均有使用Beego技术,如淘宝、腾讯等,也说明了该框架的可用性。Beego是一个轻量级的web框架,主要由8个独立的模块组成。模块间的耦合度低,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要使用的模块。用户即使不使用Beego的HTTP逻辑,也依旧可以使用这些独立模块。
2.1.3tiedot数据库
Tiedot是github上的一个开源项目。与传统的SQL数据库不同,tiedot是一个文档数据库,使用json作为文档描述的接口。其自身可以作为独立的数据库运行,采用HTTP交互,此时可以和任何语言配合使用;也可以内嵌到Go语言的程序中运行。虽然传统的SQL数据库亦能胜任本系统的开发,但是考虑到tiedot可以和Go程序的精密结合,方便部署。
2.2数据库的设计
Tiedo属于NoSQL数据库,即非关系型数据库,在数据表设计时有一定区别。主要在于:NoSQL数据模型设计一般从业务应用的具体数据查询入手,而不是数据间的关系;数据冗余、反规格化、聚合。反规格化(Denormalization),即可以被认为是把相同的数据拷贝到不同的文档或是表中,这样就可以简化和优化查询;聚合(Aggregates),文档数据库是一种层级式的“去Schema”的存储,允许嵌套式的内部数据方式来存储一组有关联的业务实体。遵循反规格化与聚合的设计原则,以及功能需求的分析归纳,本系统分解出车辆信息表、运维信息表、用户信息表、信息汇总4个表。其中运维信息表的包含:里程记录,维修记录,保险记录、油耗记录等子数据结构。实际操作中,运维信息可以灵活地根据情况进行填充,每条运维记录可以包含多种类型的记录。这也与用户的实际操作习惯相符。
2.3系统主体的设计
系统采用典型的MVC的模式进行设计。主要的模块划分为以下几个:
(1)Model模块:抽象出系统中所需的数据结构。负责页面数据的载体、数据格式的转换、内部统计处理、以及数据库的交互。在数据处理上Go语言的一些特性给实现带来了便利。Go语言支持struct成员的tag定义。通过tag定义以及反射机制,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泛型转换,在数据结构修改后依然可以使用,减少了维护的成本。
(2)Controller模块:负责页面逻辑的对应实现。又分为车辆信息、运维信息、统计信息、系统管理几个子模块。采用自定义的session处理来实现用户认证功能的实现。用户的密码取md5存储到数据库,用户登录时通过比照用户名及md5的密码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后,存取用户ID到自定义的session进行保存,在页面prepare阶段对session中的用户ID进行检查,决策用户是否可以访问页面。
(3)View模块:配合Controller模块,对页面内容进行呈现。在开源的bootstrap框架基础上进行开发,能够很好的兼容各种终端设备。另外,在统计数据呈现时,采用了开源的Chart.js库,能够以友好的动态效果呈现出车辆油耗,维护费用等数据。
2.4系统的部署
部署的易操作性是本系统的一大特色。由于Go语言内建的http服务支持及tiedot嵌入式数据库,整个系统编译产生的可执行文件没有任何外部依赖。只需要将可执行文件连同静态文件(html/js/css)及数据库文件一并拷贝到要部署的服务器上,保证对应端口有使用权限,运行可执行文件即可。
车辆事后维护技术是指在系统运转一段时间后,发生一定技术型功能故障,导致不能正常使用该系统所进行的事后维修。这种维护技术实现电气配件预防维修可能性极低,需要通过弱环节了解故障发生趋势,并相应的开展一些尝试性弥补工作。如果和车辆运行安全性能关系不大,应采取事后维护技术保证车辆质量。
2.状态修技术
状态修技术的经济适用性和可行性都较好,前提是对车辆运行系统或零部件进行在线实时检测、监视、周期性检查等,在短时间内采取一定维修技术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性和质量,因此需要借助高科技破损检测设备对其技术处理,但是维修费相对较高。
3.预防维修技术
预防性维修技术是在车辆投入运行开始即对其定期修理。新设备质量保证期限内,确定预防性维修周期的是供应商,在质保期限后,需要按照客户经验、随机检查、日常检查、弱点检查等针对性的调整,对设备修正或改进,减少故障发生概率。
4.优化维修周期
将长周期分成若干短周期维修最适宜维护车辆,需要检修和运用人员配合完成此项技术,例如:铁道车司机在车辆运行前进行检查与整备工作。在车辆子系统维护周期基础上,维护应该更加单一、小,其具有操作方便、经济、适用等特点。而大型维修应该由车辆各系统分包商维修厂管理。
二、建立健全车辆维修技术管理结构和系统
1.建立专职技术管理部门
车辆管理机构应建立维护技术管理职能部门,根据领导层、业务指导和监督设计相应的管理体系,并构建管理网络,实现铁道车辆维修技术管理组织、协调、指导与监督一体化工作。首先,明确车辆维修技术管理工作室具体内容;其次,建立维修技术咨询台及服务体系;最后,建立车辆维修技术监督检查与反馈机制,从而实现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管理体系,加强技术管理水平和标准化。
2.建立会测量维修和检测技术管理体系
为了配合车辆综合检测工作,需要分级实施维护前后检测工作,并且现阶段车辆综合性能检测体系上,以“合理布局”为原则指导并组建检测机构,从而完善技术管理工作,科学指导车辆维修,保证监督和维修质量。
三、铁道车辆RAMS技术管理
RAMS技术管理是集合可靠性、可维修性、安全性和可用性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满足了车辆技术和经济性能要求。
1.RAMS指标
一般在新造厂、段修上实行RAMS技术管理,并结合国内现有管理,分别制定货车各项指标,提高铁道车辆维修技术管理水平有一定促进作用。
2.安全性
车辆使用中,安全性核心内容是完整性,最高目标不大于安全记录数值,用SIL(完全完整性水平)评估,运用概率安全法,编程设备危险事故和电子系统,并对故障进行综合分析后,处理风险。
我国机动车辆保险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恢复国内财产保险业务以来到80年代末,保险市场主要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保险市场是完全垄断的市场,人保本身既是管理者也是经营者,保险公司的总公司制订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分支机构执行费率并可在一定范围内享有费率浮动权。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5年以来,随着保险市场上经营主体的增加,竞争加剧,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存在高手续费、高返还、变相退费和中介人炒作保险公司等恶性竞争行为,保险监管部门开始对机车险条款费率的实行严格监管。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为保险费率的严格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保险法》第106条规定:“商业保险主要险种的基本保险条款和费率,由金融监管部门制订。保险公司拟订的其他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金融监管部门备案。”机动车辆保险作为保险监管部门认定的主要险种,其条款费率由保险监管部门制订,保险公司只能执行。特别是1998年中国保监会成立以后,针对机车险市场的无序竞争局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整顿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规章制度,在除深圳以外的全国范围内统一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监制机动车辆保险单,打击机动车辆保险的违规行为。不可否认,实行这种高度集中的费率管理体制,在保险市场不发达、保险经营主体的内控和自律能力较差、消费者保险意识不强的情况下,便于操作和管理,有利于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和良好的市场秩序。但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违背了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保险费率是保险产品的价格,合理的价格要求既反映价值,又调节供求。统一的保险费率扭曲了价格对保险产品供需的真实反映与调节作用,偏高的费率势必在诱发隐蔽的价格战的同时,抑制了有效的保险需求。一是由于保险费率修订的权利不在保险公司,当市场需求发展变化后,保险人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对费率进行调整,只有等监管部门来调整,使保险费率对市场的反映失灵。二是统一费率是一种政府制订的垄断价格,监管部门在制订费率时,考虑到测算的偏差和费率调整的时滞性,在对未来损失率进行测算时,往往作比较保守的考虑,使费率水平偏高,保险公司在垄断价格的保护下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高手续费、高返还、变相退费等保险市场的恶性竞争行为,这就是这些年来机动车辆保险市场恶性竞争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三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有效供给不足,抑制有效需求。因为保险公司无权调整费率,当某类保险标的的赔付率偏高时,使保险公司不愿承保该类保险标的。如机动车辆保险中的个人营业性货车,在现行费率条件下,很多保险公司往往拒保或附加苛刻的条件限制承保。
(二)违背了保险费率的公平合理原则
保险费率计算与征收的公平合理是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保险费率一方面要顾及投保人的保险费负担能力;另一方面要真实反映保险标的的损失概率,使依据保险费率所收取的保险费能抵补保险赔付支出。而且应根据保险标的、风险的种类和程度,订立适当的费率标准,使保险费率与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相匹配。现有的机动车辆保险包括基本险(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和附加险,条款费率是在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条款费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其保险费率存在体系单一、要素不合理、缺乏个性化等缺陷。具体表现:
(1)实行全国统一的费率表,使费率体系单一。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理、气候、道路等风险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全国统一的费率往往使被保险人实际面临的风险与所交付的保险费缺乏对价关系,导致有的地区被保险人应交的保险费过低,有地区被保险人应交的保险费过高,有失公平合理。例如,车辆损失险的风险责任包括除地震外的“一揽子”自然灾害,看似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责任面宽,而事实上没有真实的反映风险的地区差异性,使一些根本不会出现“龙卷风”、“海啸”地区的被保险人事实上分摊了该损失的保险费。
(2)风险要素不合理,缺乏个性化,使费率有失公平合理。现行的费率体系基本上属于“从车费率”,即影响费率的主要因素是机动车辆本身的种类和用途,而对驾驶员、地域范围、保险保障程度、历史损失记录及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等影响保险经营的其他风险因素基本上未考虑或考虑很少,费率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的经营成果和公司管理成本。
(三)不利于增强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
产品是市场竞争的根本,不同的保险消费者面临不同的风险保障需求,但全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统一,消费者别无选择。在此情况下,会使保险公司的工作重点本末倒置,有些公司不愿意花大力气去了解投保人需要什么,只要向监管机关要到优惠的政策就可以高枕无忧。保险公司没有产品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用不着去从事产品开发与产品创新,客观上削弱了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同时,统一费率使得国内保险公司在保险费率的精算、核保技术、产品开发技术及统计资料的系统化采集等保险公司的基础运作方面的竞争能力较为落后。此外,统一费率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保护了落后公司。在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有多家市场主体,并已形成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格局的情况下仍采用统一的管制费率,使那些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和风险控制较好的保险公司不能根据其损失成本而降低费率,这实际上保护了那些经营效益不佳的保险公司,使其在竞争中不会因成本劣势而被淘汰。
二、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背景
保险费率市场化简单地说就是由保险市场决定保险费率。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是指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市场产品供需状况、根据对产品损失数据的收集分析、公司资源状况和其经营目标策略,在符合定价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独立的厘定费率。
在经济全球化和保险市场国际化的背景下,保险市场开放力度的加大和竞争的加剧,使费率市场化成为保险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欧美各国保险业发达国家的车险经营情况看,除了法定责任保险外,其他车险产品的设计和销售大多经历过从无序竞争到严格监管,再到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为市场调节的发展过程。过去以保守著称的日本财产保险市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也不得不改变统一定费的做法,实施费率市场化。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保险公司要应对外国保险公司的竞争与挑战,就必须对费率制度进行改革,实施费率市场化,增强民族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因为费率市场化后,保险公司要自己承担经营风险,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设计适销对路的险种,制订科学合理的费率,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各保险公司必须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整体的竞争能力。
机动车辆保险是国内保险市场财产保险的主要险种,多年来其保险费收入一直位居财产保险业务的首位,近几年保险费收入占财产保险业务总保险费收入的比重均在60%以上。同时,该险种也是财产保险领域发展时间较长、种类较全、管理相对规范的险种,因此成为我国保险市场实施费率市场化的试点对象。2001年3月,保监会选择深圳市作为试点城市对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结构进行了调整。同年10月1日,保监会在广东省进行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改革试点,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由保险公司自主制定,监管部门审查备案。具体地说,就是保险公司可以参照监管部门制订的基准费率,依据风险因素、安全记录和自身的管理情况,自主地制订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经试点地区保险监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后开始实施。2002年3月,保监会下发了《关于改革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保监会不再制订统一的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各保险公司自主制订、修改和调整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经保险监管部门备案后,向全社会公布使用。”此文件的下发,标志着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以机动车辆保险为突破口,已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但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实现市场化的目标需要相应的条件和配套措施。
三、推进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几点建议
(一)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过程
一般来说,保险费率市场化需要以下条件:一是国家有一套完善的保险监管法律体系,对市场主体的行为、保险业务和保险公司的运作进行规范;二是保险监管部门建立了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保险监管模式;三是市场主体运作规范、市场操作透明,即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处于政府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它们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的经营目标,且使其有一套保持公司正常运营的制约机制。考虑到我国现阶段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发育水平和监管水平,为了缓和费率市场化对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冲击,确保机动车辆保险消费者认同费率市场化,对此应分阶段逐步推进。
1.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应有过渡期,该期间保险公司仍可使用保监会制订的费率或作为参照费率,在此基础上进行费率结构的调整。
2.在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初期,保监会要对机动车辆保险制订、修改和调整条款,费率的监管办法作出较具体的规定,包括保险公司的哪一级公司有制订权、保险监管部门具体的监管程序、保险公司向监管部门备案应提交的具体材料、费率制订和调整的公式、测算数据、方案及调整费率的因素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3.随着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保险行业自律能力的提高,待条件成熟时,保险监管部门只规定厘定费率的原则和方法,而将费率具体制订和管理交给保险公司和行业协会。
(二)实现保险监管模式的转变
保险费率市场化要求保险监管模式转变来适应这种变化。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多数国家在实施保险费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保险监管的核心已转为对偿付能力的监管。我国目前对保险实行的是严格监管方式,即对保险公司的市场行为监管与偿付能力并重监管。费率市场化要求改变目前对费率的严格管制,而将监管的重心向偿付能力监管为主过渡。因此,保险监管部门应对偿付能力监管的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修改和完善,要求各保险公司对最近年度的偿付能力情况进行详细测算,待条件成熟时,把偿付能力作为评价保险公司的重要指标,根据偿付能力状况对保险公司进行分类监管。通过具体的偿付能力指标的监管,可以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跟踪和分析,以保证保险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水平,维护被保险人利益。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保险市场的退出机制。
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和今后将逐步实施的其他险种的费率市场化,以及保险监管模式的转变,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与之配套。因此,应加快修改《保险法》,尽快出台《保险违法行为处理办法》、《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再保险管理办法》。
(三)保险公司内控制度的建立
要逐步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今后监管部门不再制订条款费率,而由保险公司依照一定原则和程序自订条款费率,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解决。过去由监管部门包揽的难题今后交给保险公司自己去解决,这种新情况必然产生怎样通过企业内控来防范和约束经营风险的新问题。从世界其他国家车险费率市场化看,除技术条件和监管条件外,还要求微观经营主体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效益观念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有硬约束,赔本的买卖不能做;二是大多数公司在竞争中要有理性的思维,不采取不负责任的经营政策,自觉规避风险;三是保险公司内部要实行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定价,防止在市场上出现内讧。
要具备以上条件,保险公司必须建立内控制度。内控制度是保险人对保险经营活动的自我控制和管理,它的目标是防范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保险公司不能成为具有利益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经营主体,费率市场化可能会产生新一轮的恶性竞争,造成保险市场的混乱。要使保险公司真正成为具有利益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经营主体,关键是要明晰其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有使市场经营主体企业制度健全,才能使保险市场得以有序发展,保险费率市场化才能顺利的实施。
(四)加强行业自律,为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为顺利实现机动车辆保险费率由严格管制向市场化过渡,应充分发挥保险行业组织对保险市场的协调和管理作用。配合机车险费率市场化的实施,行业组织应作以下工作:
1.加强宣传和舆论导向,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车险费率改革意义,讲清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和费率厘定的基本原理,澄清业内外对车险费率市场化就等于自由化,就会大幅度降价的错误认识。
2.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可以操作的机动车辆保险行业自律办法或公约,以维护行业利益和防止新一轮的恶性竞争。
3.进行本地区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水平及浮动合理区间的测算工作,为机动车辆保险经营机构合理确定费率提供参考数据。
4.积极研究机动车辆保险机构的行业自律问题,争取建立机动车辆保险机构的行业自律机制和违约违规处理机制,通过整顿和规范中介环节来为保险机构的行业自律与公司内控创造外部的基础条件,真正实现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改革的目的。
(五)建立财产保险精算制度
保险业务是一种风险管理业务,精算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而风险管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因此,各家保险公司要想提高管理水平,保持健康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精算水平。保险公司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精算能力才能够合理地厘定费率,有效地管理风险。保险监管机构放开费率设定,就必须监督保险公司厘定的费率是否充足合理,这需要精算提供保证。同时,偿付能力监管需要根据精算原理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准备金评估标准和法定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我国目前已初步构建了寿险精算体系,它包括:精算师考试认可制度、精算报告制度和指定精算师制度。今后保监会应在借鉴寿险精算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建立财产保险和再保险的精算体系,要求各家财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同步建立非寿险精算制度,为保险费率市场化提供技术保证。
主要参考文献:
[1]裴光。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张俊才。保险费率市场化与新产品开发[J].保险研究,2002,(3)。
[3]张响贤等。论汽车保险费率市场化趋势[J].保险研究,2002,(1)。
电动汽车(EV)的研究是在环境保护问题及能源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情况下兴起的。在EV性能提高并逐步迈向产业化的过程中,提高能量的储备与利用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尽管蓄电池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受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的制约,近期不会有大的突破。因此如何提高EV能量利用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制动能量回收问题对于提高EV的能量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电动汽车采用电制动时,驱动电机运行在发电状态,将汽车的部分动能回馈给蓄电池以对其充电,对延长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是至关重要的。国外有关研究表明,在存在较频繁的制动与起动的城市工况运行条件下,有效地回收制动能量,可使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延长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
目前国内关于制动能量回收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制动能量回收要综合考虑汽车动力学特性、电机发电特性、电池安全保证与充电特性等多方面的问题。研制一种既具有实际效用、又符合司机操作习惯的系统是有一定难度的。本文对上述问题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1制动模式
电动汽车制动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对不同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
1.1急刹车
急刹车对应于制动加速度大于2m/s2的过程。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急刹车应以机械为主,电刹车同时作用。在急刹车时,可根据初始速度的不同,由车上ABS控制提供相应的机械制动力。
1.2中轻度刹车
中轻度刹车对应于汽车在正常工况下的制动过程,可分为减速过程与停止过程。电刹车负责减速过程,停止过程由机械刹车完成。两种刹车的切换点由电机发电特性确定。
1.3汽车长下坡时的刹车
汽车长下坡一般发生在盘山公路下缓坡时。在制动力要求不大时,可完全由电刹车提供。其充电特点表现为回馈电流较小但充电时间较长。限制因素主要为电池的最大可充电时间。
由于电动汽车主要工作在城市工况下,所以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中轻度电刹车上。
2制动能量回收的约束条件
实用的能量回收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满足刹车的安全要求,符合驾驶员的刹车习惯。
刹车过程中,对安全的要求是第一位的。需要找到电刹车和机械刹车的最佳覆盖区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回收能量。具有能量回收系统的电动汽车的刹车过程应尽可能地与传统的刹车过程近似,这将保证在实际应用中,系统有吸引力,可以为大众所接受。
(2)考虑驱动电机的发电工作特性和输出能力。
电动汽车中常用的是永磁直流电机或感应异步电机,应针对不同的电机的发电效率特性,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
(3)确保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防止过充。
电动汽车中常用的电池为镍氢电池、锂电池和铅酸电池。充电时,避免因充电电流过大或充电时间过长而损害电池。
由以上分析可得能量回收的约束条件:
(1)根据电池放电深度的不同,电池可接受的最大充电电流。
(2)电池可接受的最大充电时间。
(3)能量回收停止时电机的转速及与此相对应的充电电流值。
本项目原型车为XL型纯电动车,驱动采用异步交流电机,额定功率为20kW,峰值功率为60kW,额定转矩为53Nm,峰值转矩为290Nm,持续输出三倍额定转矩时间不小于30s,额定转速为3600r/min,最高转速为9000r/min。蓄电池采用24节100Ah镍氢电池,其瞬时充电电流可达1.5C(C为电池放电倍率),即150A。在充电电流为0.5C时,可持续安全充电。实验表明,在电机转速为500r/min时,充电电流小于6A。可设此点为电刹车与机械刹车的切换点。
3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算法
3.1制动过程分析
经推导可得,一次刹车回收能量E=K1K2K3(ΔW-FfS)。
特定刹车过程中,车体动能衰减ΔW为定值。特定车型的机械传动效率K1和滚动摩擦力Ff基本上是固定的。对蓄电池来说,制动能量回收对应于短时间(不超过20s)、大电流(可达100A)充电,因此能量回收约束条件(2)可忽略,充电效率K3也可认为恒定。对于电机来说,在制动过程中,其发电效率K2随转速和转矩的变化而变化。制动距离S取决于制动力的大小和制动时间的长短。
由以上分析可知,如果电池状态(包括放电深度、初始充电电流强度)允许,回收能量只与发电机发电效率和刹车距离有关。在满足制动时间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调节电机制动转矩可以控制电机转速。
3.2控制算法
控制策略可描述为:在满足刹车要求的情况下(由中轻度刹车档位决定),根据能量回收约束条件(1)和(3)的不同值,确定最优制动力,使回收的能量达到最大,即电流对时间的积分达到最大。为了与平常的刹车习惯相符合,令制动力随刹车时间呈线性增长,即Fj=Fo+Kt。问题转换为寻找最优的制动力初值Fo和制动力增长系数K。
我国常用的轿车循环25工况规定,汽车最高速度不超过60km/h,加速度变化范围为-1.5m/s2~1.5m/s2。为了体现城市工况下汽车制动的典型性,同时保证安全性和平稳性,考察如下制动过程:电制动初始速度为60km/h(对应电机转速为4500r/min),电制动结束速度为5.4km/h(对应电机转速为500r/min),要求加速度的绝对值小于2m/s2,速度曲线尽量平滑。中度档位刹车时规定制动时间为8s~12s,轻度档位刹车时规定制动时间为12s~18s。下面只讨论中度档位刹车情况,轻度档位刹车情况与之类似。
镍氢电池(100Ah)在常温以0.5C放电时,电池单体电压变化范围为12~15V,但电池主要工作于平台段,即12.2~13V。为讨论问题方便,认为电池单体端电压为12.5V,总电压等于300V。据此假设,计算所得的充电电流误差不超过6%。
电机在不同的转速与转矩运行时,实测的效率曲线类似指数函数。为了处理方便,可将效率曲线分三段线性拟合成如下函数(拟合误差不超过5%,其中n为电机瞬时转速):
与此相对应,可将制动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电机转速变化范围为4500r/min~3600r/min,电机发电效率为0.9,要求制动时间t1≤3s。
取制动转矩为60Nm,即F0=1860N,K=20,可得t1=2.62s,平均加速度约为-1.29m/s2。计算可知,充电电流I单调减小,IMax=It=0=75.75A。
第二阶段:电机转速变化范围为3600r/min~1500r/min,电机的发电效率变化范围为0.9~0.82,要求制动时间t2≤5s。
此时问题归结为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控制问题。经仿真计算可知,回收能量值随F0、K的增加而单调增加,并且主要由F0决定。当F0较小时,K的变化对制动时间的影响较大。由于电机可运行在三倍过载(140Nm)的情况下,可得最大制动力为4300N。当F0=4300N、K=30时,回收能量取最大值,为274.3(单位:安秒/As),平均加速度为-2.83m/s2。为了满足刹车平稳性的要求,取F0=2300N、K=50。制动时间为4.71s,此时回收能量为262.8As,较最大值减少4.2%,而平均加速度为-1.68m/s2,仅为最大值的59.3%。此阶段充电电流最大值为76.9A。为了准确描述能量回收的效果;引入了一个新的单位“安秒/As”(即时间以秒为单位对电流的积分)来衡量能量的大小。
第三阶段:电机转速变化范围为1500r/min~500r/min,电机的发电效率变化范围为0.82~0.6,要求制动时间t3≤2s。
仿照第二阶段的分析方法可得,取F0=3000N、K=30时,制动时间为1.88s,回收能量为42.1As,平均加速度为-2.01m/s2。此时回收能量较最大值减少2.3%,而平均加速度为最大值的74.1%,此阶段充电电流最大值为35.9A。
4仿真模型及结果
根据汽车动力学理论并结合其它相关方程可得仿真模型:
驱动力合力:Ft=Ff+Fj+Fi+Fw
其中,Ft为作用于车轮上的驱动力合力,Ff为滚动摩擦力,Fj为加速阻力,Fi为坡度阻力,Fw为空气阻力。在城市工况下,Fi和Fw可忽略。
其中,车体质量为M,瞬时车速为V,制动初始车速为V0,电制动结束时车速为V1,充电电流为I,电池端电压为U。其它符号含义与前相同。
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可得电机转速曲线如图1所示,充电电流曲线如图2所示,回收能量曲线如图3所示。
5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算法功效的评价
以初始速度为60km/h的电制动典型过程为例,经仿真计算可得,回收能量占车体总动能的65.4%,其余的34.6%为机械刹车和电刹车过程中的损耗。以我国轿车25循环工况为例,考虑到摩擦阻力及各部分效率的问题,回收能量占总耗能的23.3%。
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是简洁有效的。在典型城市工况下,配备能量回收系统的XL型纯电动轿车运行可靠,可以延长续驶里程10%以上。
6其它相关问题的讨论
2系统构成
阿尔斯通ONIXTM驱动系统是一种标准化的驱动产品,主要包括ONIXTMIGBT变频器、AGATE控制电子装置和ONIXTM牵引电动机。如运行于上海明珠线的是阿尔斯通MetropolisTM列车。列车采用4动2拖编组方式,每辆动车装备一套牵引变频器。包括ONIXTM1500逆变器模块、ONIXTM交流电机和AGATE控制电子装置。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高压供电开关(HVSS):
三档位置:位置P—牵引变频器由接触网供电;
位置E—牵引变频器完全接地;
位置W—辅助变流器由车间电源供电。
高速断路器(HSCB):故障情况下,将牵引变频器与供电电源快速隔离。断开速度约15ms。断开可以由控制回路控制或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自动跳闸。当AGATEControl检测到HSCB断开时,它将断开LC和CCC,并且触发撬棒回路使滤波器放电。
进线电抗器(LFL):与充电电容器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减少电流谐波,减小供电电压波动对变频器的影响。
电容充电接触器(CCC):对滤波电容软充电,防止大电流冲击;当滤波电压达到950V时,LC闭合,CCC断开。
电容充电电阻(CCZ):对滤波电容软充电,防止大电流冲击;当HVSS置于接地位置时,用于对电容器放电。
进线接触器(LC):对滤波电容软充电,防止大电流冲击;当滤波电压达到950V时,LC闭合;当牵引变频器故障时断开。
硬撬棒回路晶闸管(TH1):对电容器快速放电;瞬间过压时对IGBT和滤波电容提供保护;当滤波电压超过2500V时,导通保护。
高频滤波电容(HFK):减少高频电磁干扰;为高频交流电流提供一个低阻抗回路。
2.1ONIXTM牵引变频器的优点
较高的开关频率。使交流波形平滑,降低谐波电流,减少体积及重量;更好的电机波形;降低电机损耗;更易于与信号系统兼容。
简化了功率电路。减少了器件数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可靠性;易于维护。
简化了驱动电路,易于控制。
无需吸收回路。
易于安装在散热器上。IGBT器件包含内部绝缘介质;散热器直接接地,对冷却空气无过滤要求;每一个IGBT器件直接安装于散热器上;器件易于替换,无需特殊工具和方法。
节约能量。ONIX牵引所产生的近乎完美的正弦波电流输出减少了电机热量,通过改进的叠片封装提供了优良的磁性能,降低了涡流损耗。
2.2驱动控制装置—AGATEControl
AGATEControl是一种先进的电子控制装置,专门用于控制四象限变流器及电压源变频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双32位微处理器的使用使ALSTOM牵引变频器在可靠性及性能方面获得改进。处理器提供信号处理、快速计算和功率监视功能。其中,Inteli960CA微处理器用于总体监控,TexasIMS320C31信号处理器用于快速计算和精确的功率控制。如图2所示。
主要控制功能:异步电机的实施牵引及制动控制,采用了专利的矢量控制算法;先进的防空转、防滑行控制;用于电力电子控制的信号监测。
通讯功能:通过与Windows相兼容软件实现友好的用户界面;通过用于增强监视能力的各种网络与所有的AGATE产品通讯;在同功率车辆之间或不同功率车辆之间进行通讯。
维护功能:用于诊断和参数设置的人机界面;高等级的自测能力;使用微机与之通讯,下载事件及错误记录及以前的维护数据。
2.3牵引系统控制策略
由电压源变频器供电电机运行在脉宽调制模式(PWM),PWM使它可能施加一个平衡的三相电压给电机,其幅值和频率可调。如图3所示。
使用专利技术的矢量控制策略,输出力矩常接近力矩指令,且改进了低速运行性能。速度在10公里/小时以上力矩精度为±5%。在10公里/小时以下力矩精度为±10%。这些精度是假设所有相互之间轮径差在1%(即8mm)以内。
带有电机电流最佳控制的矢量控制给出了快速磁通和力矩响应(对非激励电机<1秒),矢量控制使力能能够跟随逆变器短时关断时重新建立。无需等待电机磁通消失,这是因为逆变器是按电机反电势调节输出电压的。力矩控制用宽通带(0至36Hz)调节器完成磁通建立,而不管电机的旋转速度。力矩由电流环控制,减少当电源系统不规则时用常规控制技术可能发生的过流可能性。矢量控制原理如图4所示。
2.4控制参数的测量
电机并联连接的策略基于:
在逆变器输出端公用的电流和电压测量取代电机各自的测量;对每个电机单独进行速度测量;在说明的容差范围内,总的力矩调节与轮径差无关;设计电机参数时,允许1%轮径差,通过对所引起的电机电流差等补偿来实现的。
矢量控制在测量方面对电机而言本质上是外部的,它不要求测量电机内部,如电机定子和转子的温度测量、电机内部的磁通测量。
关于加速度变化率/负载补偿:主令控制器产生的牵引力(或制动力)指令连接到AGATE单元并由其分析。为了控制车辆加速度,按照车辆重量作出校正。车辆载重量是由控制单元使用来自转向架上的传感器上的信号进行计算的。在电动或制动时,产生一个加/减速度变化率限止指令,内部保证车辆的平滑行驶。
2.5ONIX交流牵引电机
ALSTOM研制的独特的轻质、紧凑的、型号为4LCA2138的交流牵引电机为全封闭结构,其特点是:
高可靠性。200级绝缘系统及真空加压浸渍技术为定子绕组提供了高等级温升裕量,这意味着功率的提高及体积和重量的降低。
低维护性。转子和定子绕组与外部完全隔离,无需定期拆卸清洁。
低噪音。特别设计的冷却风扇使噪音降低至IEC60349-2标准。
3主要性能
3.1变频器的额定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1500V
最大工作电压:1800V
最小工作电压:1000V
持续有效输出功率:800kW
峰值输出视在功率:1850kVA
持续线电流有效值:520A
IGBT开关频率:600Hz(最大值)
逆变器输出频率:106Hz(额定值)
逆变器IGBT器件额定值:3300V,1200A
3.2列车性能
上海明珠线地铁车辆采用四动两拖六节编组,每个动车装配一个ONIX1500牵引变频器,驱动四个并联的ONIX交流牵引电机,变频器强迫风冷,采用再生和电阻混合制动方式,当架空电网不能接受再生能量时,进行全功率电阻制动。列车主要数据如下:
最大运营速度:80km/h
最大设计速度:90km/h
最大瞬间加速度:0.9m/s2
最大运营减速度:1.0m/s2
冲击限制:0.7-1.0m/s3
额定工作电压:1500V
最大牵引力:21.3kN/电机
牵引转矩:1273Nm/电机
最大制动力:23.5kN/电机
制动转矩:1322kN/电机
采用矢量控制的IGBT的变频器和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配以完善的监控和自诊断系统,是我国地铁、轻轨等车辆开发、制造和使用交流传动系统的正确方向。发达国家在电动机车组中应用交流传动技术已进入实用化阶段。这是轨道牵引技术的革命,它结束了直流传动的统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