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4 21:05: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险工作展望,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基本情况(谋求发展,兼容并蓄)
大庆市三十三中学,始建于1975年8月,坐落于大同区同北路214号。校园占地总面积48400平方米,其中操场占地面积156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708平方米,绿地面积5600余平方米。
学校现有三栋教学楼,基本满足1600名学生的需要;餐饮楼和宿舍楼均能满足1200名住宿生的需要。学校教学设备先进,配有理、化、生实验室各2个,微机室、体育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各1个,另有2个可容纳200人的电教室。
我校为资源整合学校,2002年原大同镇中学学生和18名教师并入;2009年八井子中学、庆阳山中学学生和72名教师并入;2012年祝三中学、大青山中学15名教师和祝三学生并入。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087人,教职工156人,其中专任教师108人。全校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有112人,专科学历的有3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5.6%。高级教师36人,一级教师78人,助级教师38人。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2人。
二、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强化教师素质)
(一)重视教学工作,关心教师成长
重视教学工作就是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工作的管理上,业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帮助分析、指导教学工作。营造出一种重视教学、服务教学、服从教学的良好氛围。制定合理的教师考核办法和奖惩办法,是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的有力保障,我们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公正、公开、公平为原则,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把评价结果与评优晋职挂钩,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针对我校专任教师人数多、工作量严重不足,青年教师进取心弱等实际情况,经常与教师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动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时时关心教师疾苦,给予必要的帮助,以此来感化教师,从而使他们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进而促进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同时对教师进行赏识管理,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每个教师的独特价值,赏识教师的努力、赏识教师的进步。让教师在幸福中育人,从而把外在的激励化为自身的动力。
(二)夯实常规教学,凸显教学特点
我校成立了以业务副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成员、学科带头人为组员的教学评价小组,实行跟踪集体备课、推门听课,课后座谈、检查教案作业、量化评价等。业务检查由原来的一月一查变为天天有检查,由原来的定期集中检查变为不打招呼的临时抽查,由原来的查后单纯量化变为查后座谈反馈、打分量化。这一改变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成绩的提高。
1、注重教研培训,促使课堂高效
电子白板的装配,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是逢培训必参加,并且安排录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由一人或几人参加培训最终变成全员培训。以此统一认识,更新观念。
我们在面对只有部分教师会使用白板进行教学的情况下,教导处采取集中培训、“一帮一”、自主学习等三种方式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制订出”一帮一“名单,责任落实到人,由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训中老年教师等一系列策略,使教师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专业化水平。
本学期,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对电子白板的操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开展了电子白板赛课活动,计有语、数、外、物、化等28名教师参加竟赛,学校对取得优秀成绩的8名教师进行表彰奖励。今后还要继续开展不同层面的竞赛活动,促进教师提高运用现代化手段能力。
同时,我校也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各类赛课活动。外语教师王锦辉2015年参加了全国多媒体大赛并获得二等奖,她制作的微课也得到了展示。本学期,我们5个学科老师加入了教研微信群,用微信进行学术交流。我校也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校本资源库,实现教案和课件共享。
2、关注平时课堂,提升执教能力
我校坚持推门听课,关注原生课堂。推门听课中坚持“一听、二看、三评、四跟进”的原则。“一听”即听教师常态下的教学情况;“二看”即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习惯、班级管理情况;“三评”即听课后要进行评课,以平等互学的态度,促进教师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好的做法及时总结推广,不足的地方及时修正,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四跟进”即在听后不久再次跟踪听课,督促教师自我完善。
努力营造“高效”氛围,积极开展“三课”活动。我校已经明确了“导学引路、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平时教学中,让教师在教学上努力体现和运用“六个多一点”即:平时备课是多导学一点,正常授课时多合作一点,安排习题时多设计一点,家庭作业多面批一点,日常辅导多照顾一点,交心谈话多进行一点,从而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经常开展业务领导骨干教师示范课、中年教师优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赛课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效率。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能力,获取知识。逐步提升课堂效率,最终达到高效课堂。
3、推广公开教学,促进专业成长
我校将校内公开课常规化,学期前在安排课表时调整好计划,每周下午固定开展“学科教研日”活动,周一为“语文教研日”、周二为“数学教研日”、周三为“英语教研日”、周四为“理化教研日”、周五为“政史地生教研日”。并以此确定为课堂开放时间,这一天下午的每节课都是公开课,接受家长的监督。迫使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这不仅要求执教教师在成长,而且要求学科团队在成长。从而形成了“授课前集体备课,讲课时集体参与,授课后集体评价,教学中集体改进”的良好氛围,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几年来语、数、外等学科都进行过“送课下乡”活动,通过开展城乡结对子活动,对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三)重视校园文化,提升育人质量
校园品格影响学生品格,我校以“净化心灵”为目的,着力建设“干净校园”,使学校成为感化人、陶冶人、激励人的地方。
1、重视发挥教师群体的表率作用。教师的思想行为、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为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我校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行为规范教育,规范了教师的教育行为。开展“师德标兵”选树活动,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领导、教师不计个人得失,发扬奉献精神,义务到校辅导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2、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基层管理作用。每学期坚持开好“四种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年级组长、班主任会议;每学期1—2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组织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定期举办班主任工作培训会,通过学习有关经验文章或听取经验介绍等方式,相互取长补短,全面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为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加大对班主任及班级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完善了一整套详备的考核方案,收到了较好的管理效果。另外,我们还要求各任科教师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不断加强学科的德育渗透工作。学校特别重视“留守”孩子与“潜能生”的教育,要求教师以父母般的爱心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
3、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成立了“学生会”、“学生自律委员会”,选拔 “环保小使者”、“优秀值日生”、“礼仪学生”、“校风巡查监督员”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广泛参与到学校各项管理中,如:每周班级纪律、卫生等各项评比工作,主持每周升旗仪式活动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班级管理的主人,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开展“六个一”活动,创建“书香校园”,我校与大庆市图书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期为我校更新流动图书1000册。团区委也为我校捐赠价值12万的图书。促使师生好读书、读好书。定期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学期末开展“文明学生”评比活动,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使学生获得了一种感受,明白了一个道理,养成了一种品质,学会了一种本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我校结合期中、期末考试对优秀学生和提高幅度较大的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每学期在200人次以上。
4、加强校园基础建设,创设环境育人氛围。近年来,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在“净化、绿化、美化”上下足了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启动了“绿色校园”建设,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注重依照美的规律来构建校园,栽种和修剪着眼于画意,使学校一年四季绿意萦绕。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学校里每一扇门窗、每一角落都是一个“教育的潜在课堂”,整洁的楼道,醒目的标语,明亮的教室、书香的办公室、洁净的寝室、卫生的食堂,处处孕育着三十三中人的理想和对未来的展望。精品校刊《晨曦》展现了学生才华;校园广播站把学生梦想的空间延伸。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景观合理搭配,使教师、学生在这里和谐进步、茁壮成长。
(四)强化安全管理,筑牢生命防线
学生的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我校坚持每周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还坚持周周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居安思危,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校长亲自抓安全,通过落实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系统管理,做到人员进出严格把关,学校24小时有领导带班值班。安装了108个监控摄像头,覆盖学生的所有活动区域。同时加强与校外力量的合作,与派出所和消防部门建立了长久的辅导和合作关系,确保了学校全年无安全事故的发生。
近年来,我省先后在“地方特色烤烟新品种选育”、“福建适应性烤烟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等育种项目中取得积极进展,选育出了一批烤烟新品种(品系),积累了较丰富的育种中间材料,为今后育种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1主要工作进展
1.1 新品种选育初见成效
1.1.1特色品种选育
福建是清香型特色优质烟叶产区之一,特色品种翠碧1号在福建特色烟叶生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该品种所产烟叶表现出清香香气、稳定的香吃味品质和良好的烟叶配伍性,受到了国内多数卷烟企业的青睐。但在烟叶生产中,翠碧1号品种自身的一些缺点如根茎类病害抗性较差、产量较低等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近10余年来,我省一直坚持特色烤烟新品种选育工作,主要采用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和杂种一代利用等育种方法,重点围绕翠碧1号等特色品种进行针对性改良。目前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
在系统育种方面,通过在翠碧1号种植区的根茎病和花叶病重病田选留不发病或发病轻微单株40余个,经过田间自然病圃或人工接种鉴定,初步选出部分青枯病病指低于原品种的材料。
在杂种一代利用方面,省所多年来以翠碧1号为母本、青枯病抗源材料为父本共配制了100多个F1组合,筛选出9804组合在宁化、长汀等地试种,初步表明该组合对黑胫病抗性较好、较易烘烤、产值水平较高、烟叶可用性好,目前9804仍在全省区试生产试验中。省所龙岩分所选育了F1-35杂交种,该组合参加了2006年~2008年省区试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耐寒性较好、叶斑病较轻、适应性好,有效叶数比翠碧1号多2~3片、烟叶较易烘烤、产值水平较高,烟叶具清香型香气、质量较好,已于2007年5月通过省级农业评审,2009年9月完成了工业评价工作,有望近期进行品种省级审定。
在杂交育种方面,多年来省所共配制了含翠碧1号亲本的杂交组合近百个,通过青枯病病圃选择,获得了10余个稳定品系、50余个F5代以上基本稳定品系以及一批育种中间材料,其中新品系F209目前已进入省区试生产试验,该品系烟叶质量好、产质量水平较高。省所三明分所初步育成B07-2、B08-4等一批高代稳定新品系和中间材料。龙岩分所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特字401×77089选育出烤烟品系C2,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曾在龙岩地区累计推广种植5万亩左右,该品系近年重新提交参加全省区试,初步结果该品系烟叶清香风格较典型、香气质较好、产值水平略好于翠碧1号,但株高较高、病害相对较重、较难烘烤。
基于多年对特色烟品种选育工作的实践和思考,初步形成以下几点认识:(1)系统育种成功几率较小,主要是优良突变出现的频率很低。(2)杂种一代利用对于改良翠碧1号等特色品种的产值量水平、易烤性、抗黑胫病能力等目标相对容易实现,但对于青枯病抗性和烟叶品质水平的提高难以实现。主要是杂种一代青枯病抗性表现偏于感病亲本,F1难以大幅提高青枯病抗性,同时杂种一代的烟叶品质尤其是香气质难以超过翠碧1号。(3)杂交育种途径对于翠碧1号等特色品种性状改良是有效的,但是其难度较大、育种效率较低。首先针对青枯病抗性育种而言,由于目前烤烟品种对青枯病抗性多数来源于TI448A,该抗源的抗性遗传由隐性多基因控制,杂交后代需要较大的群体以增加抗性单株出现几率;第二,后代材料病圃筛选的合适选择压力很关键,病圃发病过轻达不到选择目的,病圃发病过重导致存活单株很少,而且存活单株虽然抗性提高了但综合性状往往不理想;第三,以翠碧1号、永定1号等品种为亲本的杂交组合,其后代分离较“疯狂”,株系稳定需要较多世代(F7~F8以上),因此需要对后代株系进行持续的选择。
1.1.2 抗青枯病育种
烟草青枯病在南方多数烟区尤其东南烟区危害巨大,国内抗青枯病育种相对薄弱,国外引进品种抗青枯病较好但适应性较差,因此,选育适宜东南烟区自然气候条件的优质抗青枯病品种是我省烤烟育种的迫切任务。烟草青枯病是一种难以防治的多寄主土传病害,病菌菌系组成复杂且易发生变异,抗源品种的抗性鉴定在不同年份、地点差异较大,缺乏准确快速的抗性鉴定手段,大多数抗源的抗性遗传机制表现为多基因隐性遗传,抗性与不良性状连锁等,这些因素都为抗青枯病育种带来了难度。
我省在抗青枯病育种方面着重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1)培育良好的青枯病病圃。采用病杆回田结合后季旱作的定点连作方式,先后培育了三明分所和省烟科所两个青枯病病圃,三明分所青枯病病圃从1994年建立至今已有10多年,该病圃面积10余亩,每年发病较稳定、发病重且均匀,对种质抗病鉴定效果良好,省烟科所福州基地病圃自2005年开始培育,面积近10亩,发病程度中等、较均匀,但年度间不够稳定。此外,我们从1997年开始还在邵武市肖家坊镇定点选择了一块历年青枯病重病田作为病圃使用,每年在此鉴定烟草种质和育种材料近百份,鉴定效果良好。(2)筛选青枯病抗性种质。我所和福建农林大学合作,采用自然病圃结合人工分菌系接种方法鉴定了近300份烟草种质,其中鉴定筛选出兼抗Ⅰ、Ⅱ、Ⅲ三种致病型种质3份、兼抗抗Ⅰ和Ⅱ型种质12份、抗Ⅰ型种质50份,近年省所承担了国家局“烟草种质平台建设”项目中的青枯病鉴定试验任务,每年鉴定种质80份左右,并从中初步筛选出部分抗病种质。(3)以杂交育种和回交育种为主,开展青枯病抗性育种。以优质品种和抗源大量杂组,通过杂交早世代F2―F4世代在病圃连续加压选择,结合对重点材料进行秋季病圃加代等方法,进行新品种选育,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已育成对青枯病中抗以上的稳定品系几十份、中间材料上百份。其中,闽烟7号品种已于2007年11月通过了全国品种审定,该品种田间长势强,叶数较多(比K326多1~2片),易烘烤,上等烟比率较高,产量产值较高,抗黑胫病、中抗青枯病,烤后烟叶色度较强、油分足,化学成分协调,烟叶评吸质量中偏上至较好,是一个产量、品质、抗性较能兼顾的优良新品种。此外,省所选育的FJ123、F35-1,三明分所选育的K-2、K06-5,龙岩分所选育的F9-2、F31-2等抗青枯病品系正在全国或省级品种区试中。
1.1.3 抗TMV育种
我省烟草病毒病以TMV为主,近年来,我省加强了抗TMV育种工作,并初步育成了一些抗TMV新品系和F1组合,正在试验示范中。省所以HT-5、50#、53#等TMV抗源和翠碧1号、K326、云烟85、云烟87等优良品种杂交,配制了大量组合,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方法,育成抗TMV稳定品系30余份和上百份中间材料,其中F210、F211正在进行省区试。三明分所通过在K326花叶病重病田选留单株,培育成抗TMV新品系LY-1,该品系表现高抗TMV、叶数较多、易烘烤产质量水平较高、烟叶质量较好,已于2007年5月通过省级农业评审,2009年9月完成了工业评价工作,有望近期进行品种省级审定。龙岩分所以抗TMV回交中间材料CK502和K326配制的FL38组合、中间材料CKC503和翠碧1号配制的FL88F组合,正在全国区试和省区试过程。
1.1.4 育种新技术应用
诱变育种。2004年,三明分所与省农科院合作进行了翠碧1号、永定1号、红大等品种的卫星搭载航天育种,目前已从病圃中选择出11个相对抗根茎病害的材料。2006年,省所将翠碧1号、永定1号、岩烟97、K326、云烟87等品种种子进行了太空搭载空间诱变试验,从后代种植初步的情况看,翠碧1号SP后代出现较多变异类型,如花粉不育或半不育、巨型烟株、叶片变窄长等等。近期省所和福建省农科院合作进行EMS诱变育种,初步对翠碧1号等品种的半致死剂量和处理时间进行了研究。
抗青枯病转基因育种。为解决烟草青枯病抗源较少、抗性不强的问题,储备抗青枯病转基因品种,省所和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近年承担了国家烟草局和省局的“烟草根特异表达启动子克隆和抗病基因表达”项目,该项目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寻找烟草根特异表达启动子,构建抗病基因仅在烟草根系表达的遗传转化植株,进而培育成抗青枯病转基因烟草品种。目前已分别建立了烟草根和茎叶基因差异表达文库各一个,正建立烟整株全长文库和逆境胁迫诱导全长基因文库;已从烟草根筛选500多个Unigene和20多个根特异表达基因登录在美国GenBank,已得到多个烟草根特异表达启动子用于调控抗病基因在根特异表达。研究得到的一些抗性基因亦正用于烟草抗青枯病研究。通过从烟草中克隆根特异表达启动子与抗烟草青枯病基因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的方法,经过外源基因特异性表达的分子检测,已经获得了近百株的转基因烟草,初步进行的抗青枯病病理检测显示,项目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1.1.5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研究利用
重视烟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研究利用,每年通过各种渠道针对性地收集烟草种质资源。至今省所已收集保存300余份种质,龙岩分所收集保存200余份种质。1998年~2003年间,对210多份种质进行了较系统的性状鉴定,鉴定性状包括农艺性状、产值量性状、原烟外观、烟叶化学成分以及青枯病抗性等,并对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进行了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近年来省所作为国家局“中国烟草种质平台建设”成员单位积极参加该项目研究工作,每年承担了项目组下达的种质编目、繁种更新、品质鉴定和青枯病抗性鉴定等各项任务,同时提交了国家烟草中期库烟草创新种质20余份。
1.2 省级品种审定工作稳步开展
2006年,国家局明确了我省成为可以进行烟草品种省级审定的4个省份之一。为促进省级品种审定工作开展,2007年初我省成立了第五届福建省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制定颁发了“福建省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章程”、“福建省烤烟品种审定办法”、“福建省烤烟品种区试管理办法”等文件,部署了“十一五全省烤烟育种工作重点”和全省烤烟品种区试方案。2007年5月和6月分别组织了烤烟新品系(组合)F1-35和LY-1的省级农业评审工作。近期拟对F1-35、LY-1两个新品系进行省级审定。
1.3 全省烤烟品种区试网络逐步完善
为加快新品种审定和推广利用步伐,近年来我省加大了福建烤烟品种区试网络建设的工作力度。根据福建烤烟生产现状和特点,将福建烤烟品种区试分为以翠碧1号为对照的早春烟组和以K326为对照的春烟组两类,两组区试均分小区试验和生产试验,在龙岩、三明、南平三大烟区各自设置了6个相对固定的试验点,小区试验每年安排6~8个材料参试,生产试验每年安排2~3个材料,所有省区试材料每年在三明分所、贵州所进行青枯病抗性鉴定试验,在青州所进行黑胫病和TMV抗性鉴定试验。省烟科所统一制定省区试试验方案并组织实施,试验中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试验观摩、评价,试验样品由省烟科所统一组织烟叶外观质量鉴定、化学成分分析、感官评吸等,试验结束后由省烟科所进行试验数据材料整理、总结,并对各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反馈。通过以上措施,全省烤烟品种区试网络基本建立,从试验实施情况看,试验网络整体运作效果较好。
同时,近年来针对性地开展烤烟新品种的引种工作,通过在全省区试网络的试验示范,综合评价引种效果,为新引品种在福建烟区快速有效推广打好基础。
2存在问题
虽然我省烤烟育种工作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但育种工作与烟叶生产发展对品种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2.1 特色烟品种选育进展较缓
特色烟品种选育的难度大。首先是特色烟品质的形成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地域因素、品种、栽培措施三者间如何相互作用形成烟叶特色风格不明确,品种特性与烟叶质量、香气风格特色间的联系也尚未揭示,导致在特色品种选育过程无法对品质进行定向选择;其次是目前特色品种存在的缺点改造难度大,以青枯病抗性为例,受到抗源较少、抗性不强、抗病性可能受多基因隐性遗传控制等问题制约,传统育种方法解决难度很大。
2.2 育种基础和育种力量薄弱
我省烟草科研单位成立的时间都较短,育种的基础还相当薄弱,育种材料和育种经验的积累较少。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少,对资源的研究不够,常年利用的育种亲本仅局限在翠碧1号、K326、云烟85、云烟87等少数几个材料,导致遗传基础较窄,遗传资源贫乏,限制了突破性新品种的育成;此外,我省育种力量相对薄弱,全省从事育种的人员仅6~7人,而且分散在几个单位,无法形成真正意义的育种团队,缺乏育种合力。
2.3 育种手段落后
由于科研手段的滞后和人才的不足,我省烟草育种手段主要是常规育种,常规育种对于解决诸如在抗病育种中缺乏抗源、多基因抗性的选择、抗性和不利性状连锁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同时常规育种方法的效率较低,育成突破性品种的几率较小。与目前水稻、小麦等其它作物育种中广泛利用分子标记辅助、理化诱变、转基因等现代育种手段相比,我们的烟草育种手段已大大落后。
2.4 工农业协作不够
烟草育种不仅要重视新品种的产量、抗性、适应性、烘烤性能、等级指数等经济效益指标,更为关键的是要考虑新品种的烟叶内在品质、化学组分、加工特性等工业可用性指标。目前对新品种的工业可用性评价只是在品种的区试、示范阶段进行,在育种的前中期工业部门的介入很少,这是严重制约新品种选育效率和成效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当前全国烟草行业正在大力发展“中式卷烟”,中式卷烟必然对烟叶原料要求有更高的香气质和香气量、更富有特色的香气风格差异,这就对新品种选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烟草育种需要有育种技术人员和工业配方人员之间更密切的配合协作。
3今后展望
3.1 加强育种队伍建设
省局针对我省烟草农业科研现状,提出了“加强科研力量整合,按研究领域整合省、市、县三级科研力量,组建课题项目研究团队”的目标,在育种队伍建设上将加快对全省现有育种人员的整合,努力组建一个较有战斗力的育种创新团队,对现有人员加强再培训、深造、交流学习,促进我站育种人员的迅速成长;同时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促进人才队伍年龄、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化。
3.2 加强特色品种选育工作
2008年,省局下达了“福建特色烟品种选育”的重点科研项目,该项目由省所和三个分所、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共同承担,主要研究内容由“新品种选育”、“青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EMS诱变育种”和“抗青枯病转基因育种”四部分组成,力争在近期内实现三大目标:育成我省适应性特色烤烟新品种,初步建立包含烟草青枯病抗性标记辅助育种、EMS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等内容的福建烤烟育种技术体系,培养烤烟育种技术队伍。
3.3 加强品种试验网络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其他部门的协调参与力量不足,没有更广泛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项目工程中来。同时,在引进和应用“三新”技术成果方面,触角还不够敏锐,引进和应用的领域还有待拓展,此外引进“三新”技术经费不足也是制约成果转化的问题之一。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6018401
1 建筑监理工作现状分析
1.1 对建设单位行为缺乏约束
在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建设单位绕过工程监理直接下达工程指令至施工单位处,或是对监理工作有着过多的干预,从而导致一些无谓的误解与纠纷产生。从建筑监理的性质上来看,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唯一管理者就应只是建筑监理工程师,因为建筑监理受托于建设单位,而建设单位的决策或是意见则应通过建筑监理在现场进行操作实施。建设单位则应该对建筑监理的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1.2 建筑监理职责不明
建筑监理应以第三方形式公正地出现在工程建设现场,同时以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与监理合同开展监理工作,而不是以施工单位质检员的身份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单位所使用的各类建材、工程机械设备都应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再向建筑监理报审报验,而不是只依赖于建筑监理进行各类产品的检验工作。这个问题在施工现场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造成监理工作本末倒置,无法全面开展监理工作。
1.3 忽视施工安全
这个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施工单位在有监理的情况下,往往并不对施工安全问题予以重视,而是交由监理负责,也就是查到了改,不查不改。二是有多数建筑监理认为,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直接管理者与施工组织者,他们应对自身的施工安全有所保证与负责,与监理关系不大。如此一来,就造成双方都对施工安全问题相当轻视,给施工安全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1.4 监理队伍素质下降
伴随着建筑工程市场的繁盛,建筑监理行业的竞争同样日趋激烈,与此同时,相较于其他注册工程师的待遇来说,监理工程师的水平只是处于中下游。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地便存在着监理工程师流失的现象。而在人才引进方面,一些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同样不愿意在监理公司任职,而只是选择将证书挂靠在监理单位,使得监理队伍中只有那些老工程师与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监理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下降严重。
2 建筑监理工作应对措施
2.1 正确处理建筑监理的关系
建筑监理在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时,不可避免地会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建设单位产生矛盾与问题。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的矛盾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则会对工程的工期进度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应明确监理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多的体现出一种授权与被授权、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委托监理合同的签订就意味着建筑监理的权责得到双方的肯定,所以监理单位此时应以第三方的形式参与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之中,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任何单位都无权对监理工作进行干预。
2.2 加强监理职业道德建设
作为合格的建筑监理人员,首先应遵循法律与相关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在从业过程中积极地积累实践经验,并对保险、金融、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进行全面掌握,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运用,坚持公正、客观、独立的职业理念,杜绝出现虚假、不实的监理资料。其次是职业道德的建设,建筑监理人员对于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与进度有着绝对的否决权,因此,监理人员在对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质量监督与检验时,要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的建设,严禁接受可能妨碍独立性检验判断的酬谢等。
2.3 加强建筑监理安全检查
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不仅关系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是他们社会效益的体现。因此,建筑监理应在施工之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施工部分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在开始施工时,对施工单位的一些重要的安全配置、设备进行复查,而施工单位同时也要配合监理单位做好施工安全的工作。建筑监理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一些重大的施工部位进行旁站监理,以确保施工安全。
3 建筑监理工作的展望
3.1 扩展监理知识领域
目前,各类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之中,这就对监理人员的知识面与应用技巧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一些尚未在我国建筑监理规范中体现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建筑监理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施工资料与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进行综合考量,以确保工程质量。
3.2 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对于建筑监理来说,也应在以往抱着一堆规范书籍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监理在保证工程质量上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而面对目前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监理问题,我们应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使工程不管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施工安全上都得到相应的保障。而建筑监理工作的信息化也是大势所趋,只有合理运用了应对措施、监理技巧与信息技术手段,才能使建筑监理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与功能。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b)-163-02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clinical pharmaceutical work in our hospital
WANG Kuipeng1, GUO Xiaojuan2, Li Fubo3
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College of TCM,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2.Zhang Zhongjing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an Province, Nanyang 473000, China; 3.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Nanyang 473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clinical pharmacy in our Hospital. The specific contents of the work in clinical pharmacy are described from the ward rounds of clinical pharmacist, ADR monitoring, drug consultation and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opaganda,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monitoring, clinical consultation and teaching, etc, which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k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rug revaluation, clinica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pharmacis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linical pharmacy in our hospital achieves a good beginning, but also needs further efforts. It should further make the clinical pharmac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linical and promot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y; Clinical pharmacist; Present situation; Prospect
临床药学的产生和发展是药学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事件,而临床药师的出现也是顺应了这种医学服务观念转变的必然。美国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的,而我国是从2002年开始的,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医疗机构的药学部“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并“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比起来晚了半个世纪。本院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了临床药学室,并开展了临床药学工作,但药师参加临床查房、参与药物治疗工作未能持续开展。2005年和2007年卫生部科教司又先后启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和临床药师制试点。2005年至今,卫生部先后建立了3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本院有幸成为第三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11年10月,第一批临床药师学员已经顺利毕业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1 本院临床药学的现状
1.1 临床药师查房
临床药师每天跟随医疗小组例行查房,全面掌握病史和用药史,合理提供药物治疗建议。临床药师利用扎实的药物治疗学知识,与医师和患者沟通,合理解释和判断药物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这样有利于药师和患者之间的感情与信息交流,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树立临床药师良好形象,确保查房的质量和效果[1]。但临床药师要做到精通所有药物在疾病状态下的合理应用却比较困难。临床药师可以在临床医师的薄弱环节――其对本专科以外的知识就显得相对不足,作为切入点,尤其是当多种疾病用药出现药物相互作用较难辨别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好临床医师的助手[2]。
1.2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
本院自2005年开始加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以来,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通过医院《药学通讯》每季度汇总一次,反馈到医院的各个部门。每年通过开设不良反应知识专题讲座,积极宣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使许多临床医护人员认识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或者纠正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错误认识,如认为药品不良反应就是医疗差错或用药错误,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等于自找麻烦等。如果临床出现不良反应(事件),临床药师就积极查阅资料,协助医师分析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给予患者合理解释,减轻药品不良反应带给患者的痛苦。在2009年和2010年先后获得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荣誉。
1.3 药品咨询和合理用药宣传
本院实行临床药师在临床病区合理用药咨询制度,可对临床用药进行有效指导及合理干预,并及时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编撰药学通讯,刊登药物警戒、药学论坛、新药介绍、不良反应汇总、有关药事法规及宣传合理用药方面知识。随着临床药师工作的深入开展,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日常化,医院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普及,药品咨询和服务也会随之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1.4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
本院于2008年加入卫生部抗菌药物监测网,临床药师每年负责收集出院病历120份、门诊处方400张,统计全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工作。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指导精神,本院成立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对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起点高、无指证使用、预防性不合理使用、围术期使用过长、品种更换频繁且无实验室依据、用法用量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进行定期分析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上报医院,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5 参与医院临床会诊
本院临床会诊以脑病科,心内科、肺病科例数较多,这两个科室的患者年龄高、基础病多、肝肾功能差、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多重耐药,科室用药无明显效果而要求进行临床药学会诊。近两年,本院在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结业的专职临床药师进入临床科室后,就进行了日常临床药师查房,协助制定治疗方案,与医师建立了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因此,在查房过程中,与医师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共同为患者解除疾苦,也是临床药学工作能顺利开展、行之有效的办法。临床药师参与会诊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发挥临床药师应有作用,对临床药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3]。
1.6 带教工作
去年本院被批准为“卫生部第三批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成立3个专业,分别是神经内科、消化科和呼吸科专业,已开班招收6名学员,今年三个专业的学员顺利毕业。在这一年来,临床药学带教老师根据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带教药师和学员一起参加临床专业课的培训,一起参与查房,同时增长临床经验。药师在查房中发现许多临床问题,启发学员仔细观察,进而把临床问题解释清楚。它不仅使学员很快提高了临床水平,带教药师从中也可以获得许多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4]。
2 本院临床药学的展望
2.1 开展上市药物的再评价工作
目前本院参加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药标准规范技术体系研究》的课题――《中药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与再评价标准规范的研究/中药注射剂重点监测和评价示范研究》,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的示范研究,以制定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研究技术规范,为客观评价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指导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同时,为企业提供临床安全性数据,为修改说明书提供依据,又可为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5]。
2.2 开展临床药学科研工作
本院临床药学科研工作主要是结合本院实际现状,开展中药临床药动学研究、临床药效学研究、药物利用和评价等方面,建立了中药药动学实验室,重点开展中药血清药理学的研究。在临床药师对患者用药监护方面,目前获得河南省教育厅课题――药师指导脑血管病患者出院带药作用的研究[6]。
2.3 临床中药师的培养
从2005年卫生部开始培养临床药师以来,陆续有了一百多家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成立,为临床药师培养了大量人才,我国的临床药师从以前的星星之火,开始呈燎原之势。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了几千年,在历史长河之中汇聚呈璀璨的中医药文化。但是,随着新世纪医学的蓬勃发展,中医药事业也面临着现代化的重任[7]。本院作为至今唯一一家中医医院被卫生部批准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既是卫生部对本院临床药学工作的肯定,同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也给予本院厚厚的期望,希望本院在做好临床药师培训的同时,摸索出一条培养临床中药师的道路,为全国的中医医院做出示范效应。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增多趋势也使其在临床广泛应用蒙上一层阴影,其安全性受到质疑。临床中药师的参与将会使中药现代化剂型的使用更加安全合理,使古老中医药迸发出新的生命。
3 小结
虽然我国的临床药学比美国晚了近30年,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是已经起步了并且发展迅猛。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已经举办了7次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药师论坛,总结各个医院发展的宝贵经验,商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和困窘,互相学习与交流。本院临床药学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结合中医医院的特色,一定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促进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同时做好临床中药师的培养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 倪江洪,王楠,谢学建,等.临床药师查房问诊方式与技巧[J].中国药师,2009,12(10):1451.
[2] 倪江洪,宋小骏,谢学.临床药师查房模式探讨[J].中国药房,2008,19(8):633-635.
[3] 张俊忠.临床药师会诊实践与体会[J].医药导报,2010,29(6):819.
[4] 齐晓涟,王育琴.临床药师培训中带教药师的作用[J].中国药师,2009, 12(11):1633- 1634.
[5] 王秋梅.基层医院如何开展临床药学工作[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3):112.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及人群提供的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提出,到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它既是护理专业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将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现就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
1 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
社区护理(communitynursing)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以及人群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宣传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服务,其目的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1]。
2 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
主要包括预防、保护和促进三方面的内容。
2.1预防是指防止疾病和伤害的发生,具体体现在社区门诊及家庭病床等护理服务和参与周期性体检、消毒、防疫、预防接种等保健活动上。
2.2保护是指保护居民免受环境中有害物质的侵袭。具体体现在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禁止公共场所吸烟、检查饮水和食品卫生、限制社区居室装潢环境污染等卫生管理工作。
2.3安排一些活动促进社区居民健康,具体体现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一些全面健身的有益活动以及宣传计划生育和一些卫生保健常识上。
3社区护理的现状
3.1从事社区护理的人数 目前,全国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近18000个,从事社区卫生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达26万人. 截至2007年底,我国约有护士154.3万名,其中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注册护士仅有近4.2万余名[6,13],这对于有13亿人的中国来说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2006年8月国家印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中规定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而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比例按1:1的标准配备. 在对本市区某高校2个年级的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中发现有69.13%的学生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其中高达52.16%的学生认为工资水平提高到与综合性医院相当时可以考虑从事社区护理工作[2]。
3.2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 社区居民希望有良好的护理服务模式,能够将医院的医疗资源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辐射社区,建立以大型医院为技术支持的社区护理模式。但是社会上对社区护理工作仍有偏见,对于求医治病,人们大多会选择医院就医,有些人对护士的价值并不真正理解,尤其是对社区护士独立自主地完成社区卫生保健服务持怀疑态度,社区居民从护性低[3]。
4社区护理未来的发展
4.1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 社区护理服务是一项范围较广、所需知识面宽、独立性强的工作,其服务不同于临床,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全面的护理知识、保健知识及社会人文知识。大多数的社区护士认为通过培训所获新知识在自己全部专业知识构成中所占比例达50%以上。所以我国应在改善社区护理实践环境,促进职业稳定性的同时,以培养社区护士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制定与社区护士特点和实践需求相结合的继续教育项目。
4.2增强对社区护理的管理 社区护理的发展依赖于完善的规章制度与管理,有关的行政部门应该对社区护理的发展充分重视,出台有关社区护理的具体的实施政策和措施,各项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对于规范管理社区护理的研究。卫生部门可根据学科发展和社区的需要,重新界定社区护理的功能和社区护理的职责,提高各级领导工作的认识。
4.3加大对于社区护理的投入 在我国,目前社区医疗保健机构的预防保健费用大多是靠医院经济收入来补偿,由于政府支持不足,服务价格未理顺等原因,形成了基层医院预防保健服务做得越多,自身填补经费就越多,医院越亏损的恶性循环。我国可以学习其他国家,政府加强对社区护理的投入,完善保险制度,发动慈善募捐等等,通过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结合的原则,将盈利、福利和公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障社区护理工作持续发展[4]。
4.4减轻社区护士的压力 社区护士的工作具有特殊性, 社区护士的主要压力源分别来自:工资收入低、福利待遇差、工作负荷重、社会地位低等。护理管理者应该给社区护士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满意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等来减轻社区护士的压力, 降低她们的离职倾向,同时社区护士自己也要学会通过转移注意力、合理的发泄情绪、向别人倾诉等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压力。
5结论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方向,绝大多数社区护士认为社区护理工作前景看好,并十分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我相信社区护理将以欣欣向荣的方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秋利.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农村社会工作是相对于城市社会工作而言的社会工作领域,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实际社会工作者(政府或准政府社会工作者)合作,以村庄为基础,持守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真诚信任的理论情怀,以重建政府与农民信任关系和农民的自信心、自尊和权利意识为根本宗旨,通过社区工作、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等方法开展各种活动,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开展主要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梁漱溟和晏阳初等一批学者带头发起,之后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直处于低潮甚至是停滞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农村社会工作研究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优抚和农村社会福利,这期间学者比较注重宏观上的政策研究。近年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背景日益成熟,为新时期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代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农村社会工作的内容、介入模式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梳理、评述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形成综述,以求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与挑战。众多学者对农村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析,许多学者认为农村社会工作自身的特质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必不可少的角色。社会工作作为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专业力量,将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中坚力量。还有学者分别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贫困农村地区发展、留守妇女问题、农村养老福利问题、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等方面旁证了农村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上有着极大的作用,可以说社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带领新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社会。因此,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及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意义十分重要。虽然由于中国农村自身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农村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仍有一定的困境,但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
二、农村社会工作的内容研究
随着学术界近几年来对农村社会工作的关注,许多学者也纷纷投入了对农村社会工作内容的研究。梳理文献发现,学术界比较关注的农村社会工作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反贫穷社会工作的研究。贫穷的议题,并不单单是饥饿和经济的问题,因为经济的贫穷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凶杀、、虐待儿童、家庭暴力、艾滋病感染等。不同国家的农村所面对的贫穷问题各不相同,而且贫穷的议题也是不断的在变化。反贫穷是全球农村社会工作的重点,如何解决农村贫穷人口的温饱问题,提高其收入水平是农村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在传统的反贫穷策略和行动中,大部分都采取缺乏视角进行反贫。在这种视角制度下的农村社会工作者总是关注农村社区缺乏和不足的地方。吕洁等人指出反贫穷应借鉴专业化的反贫穷工作方法,尤其应该借助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论,培养专业的反贫穷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助人技巧对贫穷人口进行扶助,使贫穷人口增强自助能力,增强自助脱贫的意识。基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现在学者们提出了与之相反的视角――优势视角。从优势视角出发,农村社会工作者注重从农村社区丰富的资源和当地农民的自身能力出发,致力于挖掘农村社区的优势,协助民众寻找资源,这就使得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者对于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所论述的方法还需更深入的实验检验和实践反馈去不断修正。对于如何介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都显示是利用相关政策加以辅助专业基本方法的方式去介入。胡善平、潘春宇以安徽省为例,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和结构式访谈方式进行调研,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污名化、标签化、教育延续性缺乏、社会资源缺乏系统整合、教育缺乏公正性等问题,认为可以通过引入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加以解决,同时也阐释了社会政策相辅的必要性。李磊、徐杨在探讨、分析和评估了留守儿童“学校代行式”社会工作模式的效能后,发现这种模式利大于弊,并提出了“一校一社工”的构想,同时也提到利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来协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农村老年人社会工作的研究。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而农村老人所占比重较大,农村老年社会工作极具发展空间。近一两年学术界也有学者关注农村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庞飞通过实际调查了解西部农村老人对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观需求,探讨了目前能否根据中国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起能应对西部农村养老问题挑战的实践操作模式,同时也为社会工作在养老领域的本土化构建中提供了参考。庞飞也就社会工作如何介入西部农村养老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建构实践模式进行了探讨,对西部农村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价值取向、服务形式、服务内容以及管理和运作都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另外,也有学者从理论上尝试性的提出农村老年具体社会工作的构想。如何芸、卫小将尝试从理论上探寻社会工作介入五保老人服务,构想利用个案工作发掘五保老人潜能,构建心理支持网络,利用小组工作构建五保老人“内核-中层-”三层邻里互助网络,利用社区工作推动社区互助力量构建五保老人支持网络。遗憾的是目前具体的农村老年社会工作如何开展、面临哪些挑战等,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此外,学术界还关注完善相关社会制度体系、留守妇女问题、农民工服务等研究。不可否认,学者们从各个方面来研究农村社会工作,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个农村社区到个人,层层深入探析,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将为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打通脉络。
三、我国农村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相比城市社会工作,专业的农村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发展都相对较落后。国内现有的农村社会工作的探索还很有限,影响较大的有云南绿寨经验、湖南湘西探索和江西万载模式等三种实践模式。
云南绿寨经验始于2001年,香港理工大学与云南大学合作,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开始在少数民族村落探索专业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该项目前后聚集了大批学者,经过十年多理论与实践的循环往复,农村社会工作者和实践者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绿寨经验在广东某些农村社会工作试点得到了推广。
实践经验证明,“政府主导、社会工作者引领、农民广泛参与”模式很适合我国农村社会工作介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工作正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工作者引领、农民广泛参与”的良性运行模式,这种模式是农村社会工作得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证。如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成立至今已有十余年,它承接政府项目,社工扎根于村庄与村民相伴同行,引领社区积极分子动员组成互助组来开展服务。多年来,他们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还成立了“城乡汇”联盟,这不仅推动了丰富多样的城乡互动活动,还摆脱了中间商的剥削,实现了互惠互利。国内其他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也采取这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这种介入模式可以在中国广大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推广。
研究发现,文化顺应是农村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有效构建农村社会工作支持网络的前提。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与渗透,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更加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国农民的日常起居以及其中蕴含的农村文化基础,在顺应当地农村文化中寻找更为深入可靠的途径。李锦顺以广州农村社会工作为例,对如何顺应乡村文化内核、构建农村社会工作支持网络的问题作了探讨。他认为农村社会工作的介入必须注意和乡村社会建立好良好的关系、注意和农民之间的人情互动、注意增进农民的利益以及注意使用权力资源的优势。同时古学斌等人在绿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农村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村落文化的矛盾,认为每个村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果我们一味地以专业理念去介入,而无视当地的村落文化,那我们所做的都只不过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并不能从根本上去深入介入。由此可见,社会工作要在中国乡村扎根,不仅需要细致理解村落文化的内涵和运作,敏感察觉地方性村落文化的重要性,更需要自我反思专业知识的盲点和陷阱,以真正理解村民的行为规范基础。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方法整合的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的范式转变。在“探索中国农村社区发展的能力建设模式――以云南为例”的行动研究中,张和清等人从此次的经验中总结出一种优势视角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近年来,能力建设成为社区发展中一个广为使用的说法,学术界也针对一些实践例子进行了探讨。如张和清以广州社工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的行动为例,向我们阐述了广州社工如何通过与社区民众同行逐步通向能力建设的助人自助。广州社工摆脱受助困境的另一个尝试是推动“映秀母亲”羌藏刺绣小组逐步迈向能力建设,并经过一年的努力,“映秀母亲”已经成为汶川母亲们自力更生、重拾信心的品牌,但受问题解决思维模式的限制和民众平等意识薄弱的限制,社工和“映秀母亲”的自助能力提升还经常处于两难的困境中。所以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还必须平衡各方面的利与弊,防止副作用的出现。
湖南湘西探索实质是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在湘西农村开展专业实习方式来运作,其社会工作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对云南绿寨经验的借鉴。在扎根村寨的实践中,他们经历了村情调查、文化入手、社区活动中心打造、扶贫工作、能力建设等历程,断续接力式服务已经持续了十年左右。
江西万载探索起步虽晚于云南绿赛和湖南湘西,但由于政府强有力的介入,推进的步伐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万载县创造出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部门密切配合、整合现有资源、社工义工联动、公众广泛参与、广大群众受益”的“万载模式”。不单试点类型全面,在具体分工上,省厅倡导实施“1+3”模式,即一个专业大学生,带一个民政干部、一个试点单位干部和一个志愿者。这种政府主导、高校配合的联动模式,成功搭建起了运作平台。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社会工作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土理论还很缺乏,现有的理论研究还局限于一些学者研究和探索的实验研究。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方法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加上我国农村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质,农村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普及还需很长一段时期。
四、关于农村社会工作的展望
目前学术界对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大多关注农村社会工作背景以及其内容、介入模式方法方面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农村社会工作研究的新视角,例如农村社区优势视角、社区能力建设视角,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笔者认为当今农村社会工作的理念发生了变化,农村社会工作已从过去那种旨在对贫民进行救济和保证基本生活保障,转变到注重调动农民个体的主体性,致力于动员村庄及村民的力量(资源、智慧、知识、能力等)来实现他们的目标和愿望,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民不再以单纯受惠于社会的角色出现在社会上,而是以创造自身价值的新农民身份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但这仅仅是体现在个别的试点上。那么农村社会工作的存在、发展空间以及普及将是如何?目前虽有学者借助研究基金的支持来创造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工作空间,从而去探讨农村社会工作的理念与介入,这无疑是农村社会工作在中国复杂国情下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这也将是非常漫长的奋斗之路。那么该如何来改变这一种局面呢?目前我国社会工作都是由自上而下的体制去推动发展的,所以完善相关农村社会政策,将农村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相结合起来,关注“政策的倡导、农村社区动员参与、增能”等社区层面的介入以及家庭、小组和个人层面,这样一个由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的农村社会工作体系将更符合农民的真实需求以及更有效的解决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吴燕玲,郑振纾肖慧欣.农民参合现状对农村社会工作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08(4)
[2]汪红.关于农村社会工作在和谐农村建设中的功能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国矿业大学,2011
[3]李亚.社会工作的介入:一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常新枝.浅析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的困境[J].社会纵横(新理论版),2012(4)
[5]屈勇.农民对农村社会工作的认知研究――以江苏省的调查为例[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10(8)
[6]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专业限制于文化识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7(6)
[7]吕洁,杨晓娟,等.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农村反贫穷的困境及对策分析――以河北省农村反贫穷工作为切入点[Z].实践与探索,2012
[8]胡善平,潘春宇.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
[9]李磊,徐杨.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代行式”社会工作――基于对皖北M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调研[J].宿州学院学报,2013(4)
[10]庞飞.西部农村老人对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8)
[11]庞飞.西部农村老年社会工作的实践探讨[J].社会工作,2012(6)
[12]何芸,卫小将.着力强化农村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基于社会工作的分析视角[J].理论探索,2012(4)
[13]李迎生,李文静,吴咏梅,叶笛.社会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需要、模式与介入路径[J].学习与社会实践,2013(1)
[14]李锦顺.文化内核和文化顺应:差序格局与广州农村社会工作支持网络构建[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1)
1 上海市水利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上海市水利建设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公平竞争,打破行业和地方保护,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上海市水利部门从1997年起就全面实行了施工招标投标制。经过3年多的不断努力,上海市水利工程承发包已全部进入市统一的有形建筑市场,并按有关规定规范运作。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基础设施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主要设备、材料采购都要实行公开招标。上海市水利部门在招标工作中又加大了力度,所有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水利工程全部实行了施工公开招标,同时勘察设计、监理的公开招标工作也全面展开。
截至1999年底,上海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计施工招标231个标段,设计招标16项,勘测招标10项,监理招标9项,合计中标价为9.35亿元。从招标工作的发展速度来看,主要有4个显著特点:(1)招标量在逐年增加,1997年仅为0.6亿元,1998年为2.2亿元,1999年为6.55亿元,3年中增长了10倍;(2)行业界限已经打破,1997年系统外中标单位仅为10%,1998年上升为27.2%,1999年已达到50%;(3)通过招投标,工程造价降低了10%左右,为国家节约了投资;(4)工程质量也在逐年上升,优良率呈递增的趋势,1999年优良率已达到76%。
目前,上海市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了两个百分之百,即应招标的工程百分之百地进行了招标,应公开招标的工程百分之百地进行了公开招标。
2 上海市水利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做法
2.1 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市场运作程序
1997年,上海市水利部门制定了《上海市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成立7上海市水利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负责水利建设项目的报建、招标审批、发包资格审查、施工合同鉴证等建设工程招标过程的管理,并根据《上海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中“统一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与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共同了《上海市水利工程承发包管理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了上海市水利工程承发包管理,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全部进入市统一的有形建筑市场奠定了基础,并确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全市建筑市场中应有的专业管理地位,形成了在统一的大建筑市场中,各行政主管部门互相尊重、彼此协调的格局。
建立市场运作程序,是实现上海市水利工程建筑市场从无序到有序的主要内容,上海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运作的程序和管理节点主要是工程报建、工程发包资格审查、勘察设计发包及初步设计审批、监理、施工招标发包、工程合同登记、施工许可申办,为实现以建设项目为主线的建设市场的闭合管理、简化办事手续,上海市水利工程同市其它建设工程一样,实行了工程建设项目IC卡制度。该卡由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报建手续的同时申领,并按照市场的运作程序,办理各管理节点的手续,每办理完一道手续,均要打入“Y”,表示“通过”,以进入下一道管理节点,若节点单位读卡后显示“XX”,则前面的节点尚未完成,该节点管理部门的读卡机就会揭示建设单位应该先办理哪些手续,否则该节点单位就无法进行操作,真正做到“前事未完、后事不办”,促使建设单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2.2 实行政府职能转变,发挥中介机构的招标作用
在实行招标承包制的起步阶段,上海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曾具体地管理过建设单位招标活动,这种做法曾为推动招标投标制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建设市场的培养和发展,“事无巨细、全由政府做主”的政府包办做法已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实行政府职能转变,把应该采取市场手段的事情交给市场去解决,已是大势所趋。
1997年,上海市水利部门组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招投标机构,把招投标工作中的服务职能从政府职能中分解、转移出去,机构成立后,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具体负责编制招投标文件,提出评标办法,组织报名、现场监测、答疑、招标、开标、评标等各项工作。
招标中介机构招标,对于建设单位专业人员不足、业务能力差、或因长期不搞建设项目而不具备常设项目管理机构的单位,可减轻其招标工作的压力,使其招标工作能在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范围内运作,并可使建设单位节省大量的工作人员。同时,为了在同行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招标机构就必须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从3年来上海市水利工程招投标的情况看,中介机构招标作用的发挥,对规范招投标工作、提高招标质量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3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在招投标过程中,上海市水利部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六公开”:(1)公开招标信息,招标单位必须在接受投标报名的5d(不含节假日)前,通过“上海热线”、《中国水利报》、《上海建设工程招投标信息》等相关报刊统一向社会公开招标信息;(2)公开报名投标的条件,并与招标信息同时;(3)公开接受投标报名,在规定时间内,招标单位公开接受投标单位的投标报名,接受投标报名的时间不少于1d;(4)公开选定投标单位,每个标段招标不得少于6家,投标单位的选定,分为全部选定和在公开情况下部分抽取两种办法,部分抽取的投标单位不能少于2/3;(5)公开评标办法和程序,招标单位拟定的评标办法连同招标文件应一起发给投标单位,于投标前公开,在评标、定标的过程中,除规定必须保密的内容外,其程序向社会公开;(6)公开招标的结果,招标结果通过《上海建设工程招投标信息》向社会公布中标单位。
为体现公正原则,做到公正评标,技术专家全部从评标专家库内随机抽取组成,技术标规定为暗标,即投标书中不应有任何隐含投标单位身份的内容,否则为废标。
为确保公开竞争,防止不正当的压价、串标和泄漏标底行为,合理控制标底价,上诲市水利部门实行了“无标底招标、有标底评标”的招标方法,即招标单位不设标底,只参考定额,并结合市场行情编制出参考工程造价,在招标文件中一并向投标单位公布。评标时,在技术标评审通过的前提下,商务标评审可通过抽定报价算术平均值权数和加权平均工程造价下浮率(此中两个区间在评标办法中明确),计算出期望工程造价(即为评标的标底),接近期望工程造价者得高分,技术标和商务标合计得分最高者为中标单位。这个方法也称“制约四方法”,对于制约发包方、承包方、中介方和管理方,排除不正当人为因素,确保招投标公正性起到了有效的、积极的作用。
3 上海市水利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发展设想
3.1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招投标管理体制
根据1997年上海市水利部门制定的《上海市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中的规定,原上海市水利局是本市水利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上海市水利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设在局基建处),具体负责本市水利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1)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的规定;(2)指导、监督、检查招标投标工作的实施;(3)总结、交流招标投标工作的经验;(4)组织审查招标人或者招标人的资格;(5)组织审查招标申请书和招标文件;(6)审批评标机构;(7)监督开标、评标和定标工作;(8)审批评标报告;(9)调解处理招标投标活动中出现的重大问题;(10)监督承包合同的签定、履行。
笔者认为,根据“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机构改革原则,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宏观调控,为完善和规范建筑市场创造宏观条件,在行政管理上应该由全部直接管理转变到直接管理、间接管理并存,并最终过渡到宏观管理,这样才有利于行政行为的专业化和政府机关的精简。根据这个观点,笔者认为具体负责招标投标日常工作的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的职能应该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其主要职责是原上述职责的(4)、(5)、(7)、(10)等项,而政府职责应该是(1)、(2)、(3)、(9)等项。
设立专职招标投标管理机构,主要还有以下优点。
第一,使招投标管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专业化。招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作,有完整的程序,环节多,专业性强,专职的招投标管理机构由于其专门从事招投标管理活动,在人员力量和管理经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足够的人力和精力对招投标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市场监督管理,有利于提高招标工作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招投标活动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下进行,有利于承发包双方利益的保护。
第二,有效地控制了市场的准入,保证市场的有序化,首先要控制市场的准入,有些具备市政资质的投标单位虽然兼营范围中包含水利工程,但却没有主营水利,按照水利部的有关规定,就不能参加某些水利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投标;有的投标单位在投标时提供了业绩资料,但却是分包工程的业绩,或者有同类工程的经历却没有较好的业绩等等。专职招投标管理机构通过其日常建立的一套有关企业及工程动态的资料库,对投标单位资质、业绩的审查将更加全面。
第三,有利于及时发现、解决招投标中的问题,提高招标工作的透明度和质量。专职招投标管理机构人员由于直接、长期工作在招投标第一线,业务水平比较高,经验比较丰富,比较容易发现招投标活动中弄虚作假、串标压价、合法不合理等问题,并能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法,同时对探索和推广科学的编标、开标、评标、定标等办法,严格专家评委的资格审查,实行动态管理,提高招标工作的透明度和质量发挥重要的作用。
3.2 建立在上海市统一的有形建筑市场下的水务工程专业分中心
目前,上海市已建立了一个交易管理中心和25个分中心,形成了总包、专业、建材、中介4个层次的,覆盖全市所有区域和部分专业的立体的有形建设市场体系。
上海市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活动是从1998年进入上海市建设工程管理交易中心统一管理的,随着近几年水利投资的不断加大,尤其是今年重新组建水务局后,上海市水务工程的投资规模从原水利工程的每年8个亿左右扩大到近20个亿,建立在市统一的有形建筑市场下的水务工程专业分中心就非常必需。
水务工程专业分中心应是不以赢利为目的,为水务建设工程交易各方提供优质服务,并进行自律性管理的会员制事业单位。行政上隶属市水务局,业务上接受市交易中心的指导,其基本功能是:(1)信息服务功能,主要是收集、存储和集中各类水务工程信息、企业状况信息、材料价格信息、法规政策信息、项目经理、评标专家和其他技术经济、管理人才的信息等,为发包、承包双方提供信息服务,解决了过去水务工程招投标信息分散、渠道不畅的问题;(2)场所服务功能,为开标、评标、定标等活动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服务周到、统一、公开,并在一定交易规则制度制约下的承发包场所,增加了工程交易的透明度,有利于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3)“窗口式”集中办公服务功能,通过工程报建、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合同鉴证、质量安全监督等有关管理部门进驻集中办公,为发包承包双方提供便利的“一条龙”配套服务,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承发包人提供方便,而且保证了管理的程序化和制度化。
水务工程专业分中心的成立,将会进一步推进水务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和法制化,对建立一个高起点、体系完善、管理科学的水利建设有形市场具有深远的意义。
3.3 加强对水利工程招标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近年来,上海市水利工程招标机构对保证招标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但是在招标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一些招标机构依附于行政机关,借用行政权力或行政影响,实行强制,甚至超越权限,越权;为承担项目无原则迁就招标人的无理要求,违反了招标的公正性原则;有的招标项目服务质量不高,收费较多等等,为保证水利工程招标工作公正、客观、有效地进行,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水利工程招标机构的监督和管理,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凡原隶属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招标机构,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财务独立,人事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真正独立从事招标业务及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
第二,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的意见》中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利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泄露保密资料、泄露标底、串通招标、串通投标、歧视排斥投标等违法活动的监督执法,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业务的招标机构的资格认定。从上述的管理分工来看,由于对招标机构的管理没有法律和控制手段,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招投标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就不够全面、彻底;同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只管招标机构的资格认定,对水利工程招投标的管理工作仅进行业务指导,水利工程招标机构服务质量如何,在实际中能否达到水利工程招标的要求等动态情况,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了解得就不够清楚、透彻、由于对水利工程的业务不太熟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认定水利工程招标资格时往往只重视其静态的资料,不重视其动态的服务质量。因此,应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认定水利工程招标机构的资格前,须征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将水利工程招标机构的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联系起来。
3.4 积极推进水利工程招投标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3.4.1 逐步推广合理低价的评标方法
合理低价的评标方法,主要是不设标底,由专家评委从最低报价的标评起,以低推向高,逐个论证,如低标者经分析论证认定其技术先进、方案可行、报价合理即为中标,高标者不予考虑,这种方法不仅防止了行政干预、地方或行业保护及腐败现象的滋生,还解决了目前广泛采用的标底上下浮动方法的随机性和不科学性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企业工程管理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减轻加入WTO以后对水利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冲击。
但合理低价的评标方法目前还不能全面推广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建筑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尚未全部形成,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暂不具备完全开放、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条件,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工程计价、定价和规则还未制定,所以,建议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建设工程承发包价格管理规定》,作为《招标投标法》的配套实施文件,明确工程造价管理承发包及实施过程中,标底价、投标价、评标、定标、签定合同价及合同价款的调整变更、结算等各环节工程价格的计价规则,明确工程承发包价格的纠纷处理办法,同时严格落实对建筑市场竞争过程中不正当行为的惩罚措施。
第二,水利工程招投标工作是专业性、技术性、经济性、事务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承发包单位都要有一定的技术、经济、法律人才,但目前,特别是对招标机构而言,工程造价和法律方面的优秀人才非常匮乏,从事工程造价的专业人士的素质还不能完全胜任合理最低价的评标要求,同时由于大部分水利工程都要求在汛前完成,往往缩短招投标的时间(一般要求工程招标时间为3个月左右,但现在大部分只用了一个月左右),增加了评标的难度,限制了合理最低价评标的推行。
第三,招标机构为了避免承担评标中出现的错误等责任,建设单位害怕以后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由于甲方原因(如设计变更等)而造成中标单位的索赔等诸多麻烦,都不愿意采用合理的最低价中标方法,所以要尽快制定赔偿制度和索赔与反索赔的规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行业协会以及合同争议的评审、调解机构,坚决按社会主义市场化的经济规律和原则办事。
3.4.2 将招投标工作与工程承包合同管理有机地连接起来
招投标工作与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是工程建设阶段不可分割的两大部分,由于上海市水利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制主要是由招标机构承担,承包合同管理由监理单位承担,造成了招标工作和合同管理的脱节,这对项目法人的总体利益是不利的。在承包合同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监理工程师未参与招标工作、不熟悉招标文件和合同,在执行合同初期不能很快地进入监理角色,只能边上岗边学习;另一方面由于编制招标文件的招标机构不参与合同管理,招标文件编制的质量没有实践的检验,招标文件的编制水平就很难提高,这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合同管理造成了很多困难,给工程合同变更和索赔带来很大的隐患,许多工程在完工之后,工程合同与原来招标文件已大相径庭,违背了招标单位在招标时的初衷。笔者认为,招标工作应与工程承包合同管理有机地连接起来,虽然目前招标机构与监理公司合并困难较大,不符合现实,但监理工程师作为专家参与招投标工作全过程应该是可行的,而招标机构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可以延续到工程竣工决算阶段,由招标机构来参与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核。
3.4.3 引进竞争机制,激励投标单位向高质量和技术创新方向发展
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经过70年代论证,80年代中期实现零的突破,进入90年代以后,高速公路有了很大的发展,到2011年底已达8万余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毋庸置疑,高速公路在中国的出现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高速公路以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赢得了社会的公认,已经成为现代化交通的重要标志。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日益繁重:一些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大多已接近使用年限,需要翻修和改建;近期修建的高速公路,由于诸多原因,有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管、养一体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公路的性质归属于公益事业,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实施由公路管理机构一并负责,是一种集管理与养护施工为一体的养护体制,简称为“管养合一”这种管理模式从积极方面有利于养护工作任务协调和空间作业,从消极方面看,却由于管理权过度集中,容易导致责权不明。二是:管、养分离型,所谓管理层与劳务层相分离的“管养分离”形式,是指养护的管理职能与养护施工相分离。管理单位不养自己的施工队伍,只配置人数少但精干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性的管理,管理部门以业主的身份、以合同或协议委托的方式参与养护工程的技术、质量、工期、造价等管理,但不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劳务层的产生则采用招聘、招工、招标方式,由符合资质的独立的专业化养护公司承担。这种管理模式,管理层与劳务层是对等的合同关系,而没有隶属关系,摒弃了一般公路养护管理队伍大、设备全、人员过剩、机构臃肿、养人不养路等诸多弊端。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发展尚年轻,其法制化、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与国外成熟的系统化养护模式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高速公路在现代交通中作用的日趋重要,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实现养护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养护实施的严格性和彻底性,养护监管的严肃性和有效性;近几年,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都将工作重心放到高速公路建设和融资上面,而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缺乏重视,导致养护资金不足,甚至占用;由于养护市场尚未正式建立,造成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养管不分,这种由于养护市场封闭运作,养护工程垄断经营,使得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缺乏竞争机制,市场意识和效益意识淡薄,造成养护效率低下,养护成本居高不下;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尚处于发展期,养护管理队伍大都来自于普通公路养管人员,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特性缺乏必要的了解,总体专业素质较低。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几个问题
目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养护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很多地方依旧是重建设轻养护,养护工作大多仍采用传统事业型的管理模式;养护市场封闭运作、市场化模式尚未完全确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些都成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发展障碍,笔者做了一些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仍采用事业型管理体制,养护经费采用拨款方式。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高速公路市场化经营的需求。尽管各省市在养护管理机构及组织方式上较为健全,但由于体制的影响和养护市场的封闭型管理,已愈来愈严重地影响了高速公路养护水平的提高和养管机制的创新,特别是有些地方管理观念陈旧,人员机构臃肿,分配机制缺乏活力,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上的不足。
2、养护队伍的专业素质低,养护设备投入不足,养护工艺落后,养护成本高
相关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与高速公路养护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求不相适应,缺乏定期的培训机制,养护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从事养护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随着通车里程的增加,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桥梁和隧道方面的专业工程师普遍缺乏,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差,直接影响养护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养护设备规模跟不上,利用率低,养护机械化水平不高,由于高速公路养护的特殊性,一般养护设备大都价格昂贵,养护设备使用成本高,导致养护设备规模跟不上养护发展的需要设备使用率低;各养护机构已配备的养护设备,不能在更大区域内共亨,养护设备“买不起、用不起、用不好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造成目前很多养护单位仍采用简单的机械设备,甚至停留在人工养护的原始阶段,专业化水平不高,机械化养护投入不足,养护工艺落后,养护质量较低 ;其次,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在在路面检测和病害数据采集上存在检测手段的精度和效率低,费用大,数据采集和积累的不够,在计算机综合处理等方面都缺少一套成型的、科学的、权威的并且有推广价值的养护管理系统,一切还都处在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以人工的传统的养护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必须采用先进的养护技术装备提高养护工作效率和养护质量,此外,降低作业成本,也成为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受到现有管理体制和养护经费等的制约,我国高速公路养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都存在投入不足,难以满足高速运营工作的正常需要,养护管理水平不能适应社会总体发展水平。
3、重建设轻养护,造成养护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
高速公路从通车运营开始,各项养护管理工作也就随之启动,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和原则就是“预防为主”。“高速公路建设质量高,早期预防养护没必要”的论断在实践中是站不住脚的。实践证明,做好早期养护,及时弥补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改善和提高各项技术状况,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对于延长道路和附属设施的使用寿命,抵抗早期的疲劳破坏,延缓大修周期,减低养护成本都有很大的益处,所以建设和养护同样都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中仍然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观点,不注重养护投入,只修不养,在成路面破损严重,养护力量不足,公路运营状况不佳,不能满足道路使用者对高速公路运营质量的要求。
4、养护管理者的养护理念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日常工作当中,养护计划的制定和工作任务的安排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决策者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较高的综合管理素质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同时,要尊重客观事实,把决策的依据建立在大量的养护实践数据的积累和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做到有章可循,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者有较大一部分来自原来的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岗位,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上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一些陈旧的认识和知识很难适应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甚至成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障碍。
5、养护施工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准入门槛低
目前的养护工作分为:日常养护、中修工程、大修工程三大块,组织实施的单位和部门不一样,权限也不同。一般日常养护由基层单位负责实施,主要包括路面保洁、沿线附属设施的清洗、绿化物的修建、砌体构造物的修补以及普通路面病害的处理等,这些工作对施工单位要求不是很严格,也不需要其具备相应的养护资质。而对于大中修养护专项工程,则由法人单位直接组织实施,对施工单位的要求也相对严格些,但这些施工单位有些是借他人资质,有的则是中标后转包出去,造成施工质量和效率低下,甚至在缺陷责任期内出现大量返工现象,这些都要求管理者慎之又慎,从设计到招标到施工到结算,包括过程中的监理都要严格制定相应的制度,层层夯实责任,该放权的一定放下去,同时避免同一项目在短期内重复投资。
6、养护监督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公路养护的传统体制,养护监督浮于形式,难以起到实质性作用。
7、养护制度和规范不完善,养护管理工作缺少规范指导
规范建设不完善。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养护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等,使具体工作内容不统一,标准不一致。养护费用支出和养护考核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不仅不能满足日益提升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需要,也助长了养护费用开支的随意性和养护质量的监督缺失,致使养护管理管理工作浮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
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规划与展望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养护部门职能和任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保障高速公路在现代交通中的作用,高速公路养护部门应当适应新环境、新需求,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确定养护领域的服务理念,针对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崭新的服务理念指导具体的养护工作,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提高高速公路养护效率和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法规、制度,是提升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制定和完善高速公路有关养护管理规范和管理办法,使我国的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的法制化、规范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养护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建设一方面明晰了养护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责任和权利,,用法律与经济手段约束和保护养护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从制度和法律上保障高速公里养护工作的正常实施和养护质量,。所以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使高等级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从法律和规章制度上得到充分的保障,是我们当前养护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具体养护管理部门也应当建章立制,规范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根据具体养护路段的特定和具体情况,完善养护管理内部制度,如:路段巡查排查制度、保养制度、信息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制度以及结算办法等,使养护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水平和提升养护效率,适应高速公路管理的需要
高速公路的运营性质决定了高速公路的养护实施必须快速高效,这样不仅能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而且最大限度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养护工作的高效率对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首要要求。落后陈旧的养护方式和接卸装备已经很难满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因此高速、高效、高技术含量的机械化养护的才能保证高速公路的养护需要。所以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应趋向于机械化,高速公路车速快、交通量大,昼夜不间断,高效的机械化养护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因道路养护而造成交通阻塞。此外,维修质量、作业安全、劳动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实现机械化的重要因素。养护机械化是确保高速公路具有快速和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高速公路运营通车后,管理部门应按照需求情况,优先投入资金购置一些路面养护机械,如清扫车、坑槽修补车、灌缝机、洒水车、除雪车等,以便及时维护损坏的路面。路基、路面、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等方面的养护作业基本上采取机械和人工辅助的方式进行。只有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合理科学安排施工工序、流水作业,才能实现高效、安全、畅通的基本要求。
3、运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高效的养护管理方法,全面提升养护管理水平,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营需求
随着道路使用者对高速公路运营水平需求的不断提升,原有的养护工作方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速公路运营对养护工作的要求,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将各种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应用于养护工作中,提升养护工作的技术含量,积极推进养护工作的科学化、技术化,绿色养护、高效率、高质量、预防养护都将成为养护工作积极推进的方向,同时各种监控、通信现代化的信息设备以及管理系统也应积极应用与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增强养护工作的数据化管理,保证养护工作的及时、快速、有效,在确保高速公路高速、安全的运营基础上,不断提高运营服务质量。
4、实现事企分开、转变机制、引入竞争,高速公路养护应逐步迈入公司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路子
区域性协作进一步加剧高速公路因养护采取封闭维修会对道路运营的影响,为了降低这个影响,采取的技术方法是加强路况检测、进行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提高养护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但一些养护设备和检测设备不仅价格高,而且专业性强,利用率低,采购了又面临长期闲置,解决这类问题,一种好的办法是采取区域性合作的方式,相邻省份可以按照区域的特点,经过协商,各自有所侧重,以区域协作的方式,装备专门的检测或养护设备,并按照区域性的需求来安排,有偿使用、优势互补,可以使养护专业化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实行公司化、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做到资源整合、资源互补,做到科学养护、效益养护,不断提高养护的质量和效率,保障高速公路呈现最好的运营状态。
安全鉴定领导小组的成立为水库安全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领导小组成立后立即着手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详细调查水库建立以来的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程完善配套、工程维修、工程监测、工程检查、各项科研专题活动等各方面资料,为安全鉴定提供基础资料;二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承担水库安全鉴定的单位,本着高质量完成水库安全鉴定的基本原则,经过筛选,确定由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水库安全鉴定工作。
天津市水务局下发了《关于尔王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立项的批复》,根据《批复》规定,我处立即组织编写工作大纲,水务局组织本市范围内有关专家组成“尔王庄水库安全鉴定专家组”,对《安全鉴定工作大纲》进行审定。
根据《天津市尔王庄水库首次安全鉴定工作大纲》工作内容,为做好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我处委托水利部天津水利勘测设计院对水库安全鉴定负总责,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和天津大学合作,负责水库安全鉴定的技术工作。
在有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充分讨论、分析,同时多次到现场实地查勘情况,尔王庄水库安全鉴定《综合评价报告》、《设计复合报告》、《工程质量评价报告》、《现场安全检查报告》、《运行管理评价报告》、《尔王庄水库安全鉴定补充地质勘察报告》作为正式报告,《尔王庄水库1#、2#涵闸检测评估报告》作为附件提交到天津市水务局。
市水务局组织专家召开尔王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会,对尔王庄水库大坝安全状况进行了鉴定,根据专家组充分审议,依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尔王庄水库被鉴定为3类坝。
2.认真做好尔王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和实施设计方案
由于尔王庄水库大坝已鉴定为3类坝,按照水利部有关规定,必须对水库大坝进行除险加固。按市水务局要求,我处委托水利部天津院开展对尔王庄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我处将《天津市引滦工程尔王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上报市水务局审批。
水利部海委对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审查会上专家组本着除险加固工程必须彻底、通过除险加固工程应摘掉“病险水库”的帽子的原则,就防浪墙加高、围堤防渗加固、截渗沟清淤及护砌等问题提出意见。
根据专家组意见,我处会同水利部天津院对初步设计进行了修订。
为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根据上级安排除险加固分两期实施,其中1期工程主要内容包括:
对桩号8+900~9+350及9+650~11+200段共计2000m渗透破坏相对较严重堤段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对0+000~7+500段截渗沟进行清淤,使其恢复到原设计断面,清淤量为110400m?;对整个围堤存在的纵横裂缝采取开挖回填和灌浆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围堤安全,同时加固环库公路2km。
2期工程主要内容包括:
堤顶公路加固及迎水面护坡修整。对1期剩余的0+000~5+688之间5688m环库公路进行加固,对迎水坡面2743m?破损浆砌石进行维修。
围堤防渗加固。对水库围堤段0+400~2+850、3+400~4+200、6+800~7+100、8+100~8+900、11+400~11+900、12+400~14+000共计6450m进行防渗加固。
围堤基础防液化处理。范围为8+750~8+950、13+350~13+650,共计500m。
截渗沟护砌。对水库桩号0+000~0+400、2+850~3+400、4+200~6+800、7+100~水库二号路之间截渗沟和小白庄排干渠道坡面进行护砌。
观测设施完善。对原有测压管全部重新布设,共计22个观测断面、93个测点,全部采用自动化监测方式对测压管进行观测。
1#、2#涵闸金属结构、电器设备更新改造。对水库1#、2#涵闸机电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除险加固分两期实施也是我处除险加固得以成功开展的有效经验。除险加固投资很大,在我处无任何经验,加上各个水库具体情况不同,可以说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为确保不出现较大问题,每一步必须认真对待,除险加固分两期实施,其中1期工程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积累经验,也可以说1期工程也是个实验性施工,因此1期投资较小,是为2期设计打基础。时间证明这是正确的,通过1期工程,发现了各种问题,包括对施工道路和砌浆重视不够、对水库地质情况和渗漏的具体部位和程度了解不够等。
3.严格执行三项制度
尔王庄水库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天津市人民的用水安全,关系到水库周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多、工程量大、投资也大。为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我处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严格资金管理。
(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批复以后,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建[1995]128号)有关规定,我处筹备组建尔王庄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管理处,并向市水务局上报了《关于“组建天津市尔王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管理处”的请示》。为进一步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按照建管一体的原则,组建项目管理处,明确法人代表,同时为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更好的完成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保证了尔王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顺利实施。
(2)工程招投标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需要进行招投标。为做好招标前准备工作,在市水务局有关处室的积极配合下,相应的规划文件、计划文件准备齐全,同时还组织完成了招标文件编写工作。我处委托天津普泽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尔王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招投标和尔王庄水库除险加固1期工程招投标。由天津普泽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主持监理开标,经过评标委员会评审,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管理处确认,确定监理中标单位由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管理处同中标单位签订合同。
(3)建设监理制
按照监理职责分工天津市金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帆公司)负责承担尔王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工作;实施工程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控制、施工安全监督等。
(4)严格资金管理
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管理处的成立,为管好用好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提供了先决条件,项目管理处对除险加固资金单独设立账户,独立支配资金使用,对除险加固资金使用、管理全面负责,法人代表负直接领导责任。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执行财政部印发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工程款拨付严格执行了合同条款,并使用了工程价款审批单,根据工程进度,经监理、法人、主管、财务签字盖章后拨付资金。对各项费用开支进行了有效控制。各种票据严把审批审核关,对项目资金合理、有效、安全的使用起到监督保证作用。
4.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