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0-06 14:52:5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

篇1

一、学生的认同感是心理学教学成功的关键

心理学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培养未来优秀教师良好素质的重要基础课,它既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只是,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发展的基本事实;同时通过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也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以便为未来的教师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学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实现心理学教学目的的基本手段。所谓课堂教学是指一种尊重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意志自由,把学生看成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和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1]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学生的认同感就成为了教学成功的关键。所谓认同感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是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感使人在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认同感越强烈就容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认同感越强烈就越容易影响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判断,让学生接受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应的价值观;认同感越强烈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 大学生的特点

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看,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初期。从成年期开始,伴随着逻辑思维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个体逐渐表现出一种相对的、实用的并且具有背景性的思维形态,这种形态开始出现在大学阶段。

在自我意识上表现出了对自我的关心日益强烈,促进了对“本来”的“我”的追求意识。在人格的发展上处于了自我同一性的确立的时期。由于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时间内,青年可以一时合法地延续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青年期又被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大学时代正处于这一时期。

成年初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稳固时期,也是最为迫切、最为认真的关心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时期。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看法。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青少年期所萌发的对性、对异性的好奇,到成年初期逐渐发展为一种强烈的愿望,由此开始将对某一异性的情思发展为爱情,并导向恋爱的轨道。

三、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作为90后的一代大学生,他们除了具有成年初期一般的特点外,也表现除了他们这一代人独有的特点。在学习上表现出了更强的实用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体不高,学习方法有待于改善,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利用学习资源的意识差。性格鲜明张扬,自主自信,乐于表现自我。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大多数90后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中心,其他人一定要围着自己转而且要按着自己的想法来满足自己。他们早熟干练而又叛逆,关注朋友忽略父母,同窗隔阂显现,代沟矛盾冲突加剧,追捧火星语言,保护个人隐私,推崇民主平等,积极维护权益,珍惜发展机遇,向往美好未来,努力适应校园,职业目标务实,发展规划明确。[2]

四、培养学生认同感的策略

根据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心理学课的认同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心理学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学生对这一门课充满着好奇,但是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它本身的内容显得有点基础性、理论性和平淡性,慢慢让学生丧失了原有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总增加更加实用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个体对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一般采用肯定的、积极的态度。

2、形式更具有参与性。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唤起学生的体验,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活动的设计,满足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愿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不但了解了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使他们认识到记忆是有技巧的。通过参与活动,不但增加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认同,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愿望,掌握更多的记忆技巧。

3、管理更具有激励性。曾经有学生在课下问我“老师: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你为什么不表扬我?”也曾经有学生在课上问我:“老师:为什么要让我回答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使我认识到了建立课堂管理规则的必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的课堂也是不被学生认可的课。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有课堂管理的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在制定规则时,要使规则具有激励性。具有激励性的规则可以极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教师更具有睿智性。心理学教师的特征也是影响学生对心理学课认同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如今学生的知识丰富,知识来源广泛,他们会不时提出有关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比如讲到联觉,有学生举手问“杀人音乐”的现象怎么解释。讲到性格时,学生会问乐嘉的色彩性格说等等。因此老师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学识,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认同。

影响学生对老师认同的第二个方面是老师的人格特征。心理学课是大学的公共基础课,老师和学生接触比较少,关系有点疏远,老师用各种办法增加与学生的沟通,比如电话、qq号码等。同时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有可能的话给学生一个回话,这一切都会赢得学生的信任,也会赢得学生对心理学课的认同。

五、结束语

心理学是师范类院校的公共课,它不但教给了学生心理学知识,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想使心理学课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仔细研究心理学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找到有效的办法,赢得学生的认同。

参考文献

篇2

目前许多高校将心理学这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本意是希望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好,教学的要求很低,理论与实际的脱离,缺乏了针对性等各种原因,令公共心理学的作用于价值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在另一方面,现今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师范与教育类的学生,承载了许多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而心理学探讨的是人类心理行为发生的规律,其适用范围远不止学校教育心理。将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对象范畴扩大,能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关于人、关于自身的知识,充分发掘与利用个人资源,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实践成功的人生。

1.2教材的不完善

我国《心理学》教材存在:对心理学原理和理论进行哲学式阐述多,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调控的操作性知识少。理论色彩和普教色彩过浓,实际操作的案例过少,无论体系还是内容都可视为对《普通心理学》的简单模仿,缺少非专业特色和应用操作性。

1.3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绪论课”是《心理学》课程与学生的首次相识,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对改课程的学习态度。当老师和学生在认知和判断时,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学生本来对心理学的学习寄予厚望,希望心理学课“心理化”,神秘的谈心理,真实的讲自己,实用的指导生活。但是,教材中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学神秘的好奇感和轻松的兴趣,被缺乏“心理化”的惯例绪论模式忽视了。

1.4考核的不足

心理学考成的考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式眼科的闭卷考试一种是相对宽松的论文检查;不论是哪一种的考核,现在的教师只是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当心理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就很难排解焦虑紧张;面对紧张的人际关系,不能妥善的处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没有足够的挑战能力。

2高校开设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2.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其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下面从思维、情绪、性格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1.1思绪

虽然大学生的思绪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品,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更加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显著提高;但是,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基础不够深厚,因此在观察、分析事物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容易出现脱离现实、主观、片面、固执、过于自信等。

2.1.2情绪

当代大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人际变化、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大学生的情绪还具有内隐外显性并存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大学生会表现出与内心体验不一致的外部行为。有的大学生还会有爱情的体验,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家庭、毕业分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大学生大多有过爱情的烦恼。

2.1.3性格

大学生的性格已相对稳定和成熟,但仍有一定的可塑性。有人认为,我国大学生表现出三个突出的性格特点。一是聪慧好强,喜欢表现;二是恃才傲物;这是第一个特点的极端表现。三是紧张困惑,虚假老成;由于学习、生活压力及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常常产生紧张感和困惑感。另外,为避免给别人造成幼稚的印象,大学生倾向于追求成熟、老练,但由于本身经验不足,所以表现出虚假成。

2.2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健康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条件,它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置身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少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

3教学改革的探讨

3.1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其它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奠定基础,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3.2教学方法

心理学的教学应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教师讲、学生听;有的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并进一步总结、归纳;有的可以采用试教法,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有的可以采用讨论法、团体活动法教学,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有的可以开展心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改变单一的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人在心理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结果发现,多媒体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学的双边互动。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生动、直观、形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3改变考核方式

篇3

    1979年,萨宾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年会上首次提出了经验与叙事结构等相关观点,阐述了叙事对于人格的形成、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同时,其还将叙事作为人格心理学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1986年,萨宾主编的《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问世,该书之中对于萨宾的观点进行了阐述。萨宾认为“故事是修整经验和指引判断和行动的基础”。以此为标志,叙事心理学才真正作为一个正式的研究领域从心理学之中逐渐显现出来。简而言之,叙事即为讲故事,或者与讲故事相关的事件与行为,其主要用来描述先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讲故事的方法可以研究人类复杂的情感,例如,爱情、依恋、人格特征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外部效度。通常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中应用广泛。

    从探索叙事心理学的目的来看,其主要在于发现行为的规律并对其进行预测以及相应的行为控制,而非对于传统心理学同样或者还未达到的目标的追寻。叙事心理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理解,对于个体生命行为与个体生命故事的理解。以康纳利教授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人们在长期发展过程之中,对于故事来说,不仅仅起到传播作用,同时还是故事的组织者与创作者。他们经过缜密的研究后发现,对于人的研究,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对于人类经验依故事性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记录与撰写。自叙事研究引入国内以来,开始受到学校的关注,并且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发挥着有益的作用。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一、叙事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层面的运用

    叙事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以及叙事心理治疗。从叙事心理治病来看,其创始人与代表者为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麦克·怀特以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所谓“叙事心理治疗”通常是指咨询者通过对于适当方法的选择,进而针对具体的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进而对于当事人内在内力的唤起过程。它之所以可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受到重要关注的重要原因是叙事可为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深度资料。叙事资料对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数据资源是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同时,其也是对于具体的个案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的重要依据。同时,叙事往往与反思密切相关。当我们对于自己生活故事进行叙说时,其实即是对于自己的审视。

    其次叙事疗法把人与事分开,以人性的眼光看人,而不以道德教育人。从叙事疗法当事人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来看,叙事疗法能够让当事人相信自己是自己的专家,自己要对自己充满信息,进而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在整个过程之中咨询师扮演着陪伴的角色。例如,罗杰斯所提出的求助者中心疗法。叙事疗法对多数适合心理咨询的人都有较好的作用,是当今重要的心理咨询方法之一。

    叙事心理治疗即是让当事人自己讲出个人境遇、个人经历等等生命故事,指导者在倾听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理论方法与语言进行技巧指导,在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之中使当事人能够在其故事之中找到遗漏片段以及认知误区,进而将整个故事纠错、补充或重写,进而积极促进当事者加强其生命动机,增加内在力量,进而促成其形成积极认知和重建良好行为方式。

    当前,诸多教育者将叙事心理治疗法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大学生心理疏导等工作。实践证明,其效果较为明显。在《同辈叙事教学:加速大学新生灰色心理白色化》一文中就为我们介绍了如何用同辈叙事教学使得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的。同辈叙事教学的原理在于人是个体生活故事意义的建构者,可以通过自我多声音的对话,解构旧故事建构新故事。新的故事又继续塑造着生活,塑造着人的心理世界。基于这一原理认为,通过探索、实验,完全可以发现一种行之有效的同辈叙事教学模式,以大范围、高效率地缓解或消除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它在实际应用时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于故事的陈述,进而将使学生把问题作为外在的东西加以体验。这样就能够更为理性地查找到生活故事之中的“美”,进而摆脱对于消极角色的认同。

    学校心理健康课也是叙事研究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平台,在《对心理健康课“体验教学”的叙事研究》一文中表明心理健康课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其实用性,因此,在课程整体改革的思想指导下,主要运用体验教学法,以体验活动为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体验教学”围绕课堂体验活动展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主题与体验活动,在做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绪,活动后要求学生写下“感言”,将这种情绪体验记录下来,并进行自我分析。这种上课方式让学生在做活动的过程中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能了解到他所体验过的困扰也是其他同龄人所体验过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焦虑情绪。

    学校心理学辅导的叙事方式多种多样,一般主要包括写作叙事辅导、阅读治疗、叙事辅导、博客叙事输导、群体叙事辅导等等。其他方式的辅导,大家耳熟能详。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博客叙事辅导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心理辅导当中。博客,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开展的群体倾听与表达活动。它把阅读、写作的叙事辅导功能与电脑书写、交流互动的功能密切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现代化的叙事辅导方式。网络写作具有隐秘性、参与的便利性、互动的跨时空性,博客叙事辅导不仅使人们能够更开放地袒露心扉,而且能够更容易地获得相识或不相识人们的精神帮助与支持。

    二、叙事研究在日常教育教学层面的运用

    一直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的弊病已受到众人的指责。教师的叙事研究将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日益加剧的鸿沟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叙事”通常是指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用叙述故事的形式讲述教育中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教育叙事研究指的是运用或分析教育叙事材料的研究。它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具有一定的情节。

    对于教师的叙事研究主要可以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第一,对于教师教育思想的研究方面。例如,对于教师日常行为背后的思想研究、教师在生活故事之中的思想研究,进而可以对教师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的支持,进而更好地为教师的生活构建起思想的框架。第二,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展现自己,并能够得到自己与学生知识的进一步的发展。叙事研究立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对于自身的把握,进而促成教育领域的整体发展。第三,对于学习者——教育对象的研究。对于学习者的多维度研究(例如,对于学生认知特点、人格特持、个性差异等方面)有利于对于学习者兴趣、爱好等等更好地了解。

    三、叙事研究在校本培训层面的运用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来培训全校教师的一种全员性继续教育形式。相较于其他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能有效地弥合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际工作者之间的疏离,更切合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研究的现实需要和实际条件,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的重要手段。

    教育叙事拥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中,例如在教育科研领域之中的运用过程之中,显现科学性的缺失。“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之间还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在教育叙事从国外被引进及其本土化的过程中,教育理论工作者却没有形成一套有价值的操作方法,一些人张冠李戴,机械地套用教育研究者进行叙事研究的具体过程与技术,将其视为教师叙事的方法。所以说教育叙事究竟应该如何开展还需要理论工作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普适性的缺失也是一种局限,教育叙事从教师叙述的特定故事情境中发现教育的意义,这就使得所得出的解释性结论也是情境性的,这种情境是不可重复的,无法回答普遍性问题,也就无法据此建立起普遍一般的理论。因此,无法从教育叙事中获得普适性的经验也使得教育叙事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再者由于教育叙事最后呈现的成果——教育故事的真实性、客观性无法检验,所以有的学者并不认同它是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的叙事研究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教育工作,首先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方法指导唤起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热情。当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对于自己的教育生活进行认真的审查,笔者认为写出高质量的教育叙事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出于名利或者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则很难写出较高水平的教育叙事的。

    参考文献:

篇4

在刚执教英语时,我就注意用英语歌曲来调动和刺激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感受音乐是人类天性.利用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转换到英语学习上来.这就不自觉地运用了教育学心理中的“有意迁移”原理,即把孩子对歌曲的兴趣转换到学英语上来。如利用字母歌IcansaymyABC来教字母,利用TenlittleIndianboys来教数字,用Sunday,la,la,la来教一周七天的名称,用欢畅的旋律Jan—uayr.February等教学十二个月份。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全班学生大多数都能掌握该课的内容,原本枯燥的单词,孩子们都能脱口而出,伸手会写。孩子在体验音乐美感的不自觉中,享受音乐,习得英语,而且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良好。从后来的教学成果来看,利用歌曲学英语,不失为一种调动学习的好方法。

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像歌曲Comeandsee,myfamily,我就用它来教学有关家庭的短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Morningcomesearly和Twinkle,twinkle,littlestar,以及OldMcDonaldshadaturkey又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境界。渐渐地.学生非常喜爱上我的英语课。我也尝到了用心教学的甜头:本班学生的成绩,一直居全年级之首。

苏教译林版教材中有好多脍炙人口的英文歌曲。如Mybonnie,One hundred miles away,Moonriver,Susanna,Yesterdayoncemore.Auldlangsyne等。这些歌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乐学”的平台.而且为教师提供了“多角度”(听、说、读、写、唱)教学的材料。

一、用英语歌曲进行教学的作用

(一)正音。

因为一首歌曲要想唱好,必须多次反复练习。其中单词重复许多遍。就没有读不准的道理。天长日久,很多词学生口熟于心,能听懂,会默写。

(二)练习朗读技巧。

歌词中含有大量的朗读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重音、意群等,这些技巧只有在反复操练中,才可掌握。如果教师单独地训练这些技能,无疑学生会感到厌烦。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学歌曲的场景下,学生不但不会觉得乏味,反而会把它当作学习的必须条件。一般来说.唱英语比说英语难,说英语比读英语难.读句子比读词组难,而读词组又比读单词难。这是因为读词组比读单词多了连读和不完全爆破,读句子比读词组多了语调、停顿和重音。说英语比读英语多了自然流畅,而唱英语又比说英语多了节奏。因此,为了学好一首英文歌曲,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训练,但因为有兴趣,就会不觉得难,效果会很好,这也就证明:读不好就唱不好。利用兴趣迁移,可以变难为易。

(三)进行单词教学。

因为歌词是由单词构成,记住歌词就等于记住了单词。即便歌曲中含有学过的词短语和句型,也是很好的复习。

(四)进行语法教学。

要想正确理解歌词含义,仅会单词是不够的,文中所含的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以及句型结构等语法现象都必须弄清楚。否则,就不能理解其含义。

(五)感受英语文化,接受他民族文化熏陶,唤醒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形式,歌曲是各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形式。因为这些歌曲中都含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自然就包含作者的情感态度,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外民族的悲欢离合情感。如:Mybonnie,Susanna,Myheartwillgoon等是歌颂或表达爱情的;Onehundredmilesaway,Moonriver等是歌颂家乡及表达离别之情的;Bequicktogotothemountains,braves是表达爱国之情的:Comeandseemyfamily是表达爱父母之情的;Twjnkle,twinkle,littlestar是表达童言童心的;Auldlangsyne.Themorewegettogether等是歌颂友谊的。可见。文化是相通的,只不过语言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一旦文化意识被唤醒而且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学生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其中的障碍,从而由兴趣自然产生动机。利用歌曲,能产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效果。

二、具体的做法

下面我以“Yesterdayoncemore”为例,谈谈我平时的做法。在学生听完这首歌以后,我向他们介绍:此歌是美国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同名电影(Yesterdayoncemore)的主题歌,由已故美国著名歌星卡朋特(Carpenter)演唱。这是一首怀旧抒情歌曲,加上卡朋特那低沉哀婉的歌喉,深受世人喜爱,因此,数十年久唱不衰。学生兴趣盎然,我于是就再放一次录音。再次听完后。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学习。我利用他们学歌心切的心理,先叫他们找出生词,再布置他们查字典,预习生词,我帮他们解决个别疑难生词,再叫他们逐句翻译,有问题再讲解:W hen1wasyoungI’d listentotheradio.W aitingformyfavoirtesongs.此句是时间状语从句。Waitingofrmyfavoritesongs.是伴随状语,是修饰动词listen的,此句意思是“当我小的时候,我常坐在收音机旁.等候着我最喜爱的歌”。whentheyplayedI’dsingalong,此句也是时间状语从句,意为“当它们演唱时,我也跟着唱”。Itmademesmile.此句是主谓宾补型的简单句,意为“这让我微笑”。ThoseweresuchhappytimesandnotSOlongago意为“这些都是快乐的时光,相去并不遥远”。HOW1wonderedwherethey’dgone!是感叹句.意思是“我多么想知道它们去了哪?”再如,HOW1wonderwhatyouare!Butthey’rebackagainiustlikealonglostmend意思是“它们像久违的老朋友又现身了”。A11thesongsIloveSOwel1.此句为定语从句,A11thesongs是上文所提到的Those和they所指的对象。意思是“所有我非常喜爱的歌曲”。EveryshalalaeveryWO’wostillshines.此句意思是每个沙啦啦和喔喔还是那么震撼。Everyshing—a—ling—a—lingthatthey’restatringtosingSOfine的意思是每个嘻啉嘻啉的音符还如当初那样悦耳。

待学生明白歌词的大意,我就指导他们进行读的练习。以第一句为例:When1wasyoungI’dlistentotheradio,Waitingofrmyfavoirtesongs,其中WhenI为连读,I’d为不完全爆破,划线部分为重读.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当学生读熟练歌词以后.我再逐句教唱.这样便易如反掌。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呈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见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的《普通心理学)336页)对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之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英语老师一个重要的课题。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见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的《普通心理学》79页)兴趣影响注意的分配,兴趣当然也可以转移。

三、兴趣的迁移

篇5

论文摘要:阐述了阅读疗法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方法和技巧。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13益加剧,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中的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疾患已成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性格、情感上存在缺陷,相对缺乏独立自理能力,而且耐挫力较差,适应能力偏弱,导致在人际交往和面对新环境时引发出许多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们还存在着许多心理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很多方面,有社会各种舆论带来的压力,有家庭传统观念和教育观念与自身观念的冲突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因心理障碍而休学、退学的占总退、休学人数的30%左右,自杀、犯罪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以上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担忧和如何应对的思考。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地方,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为使图书馆发挥预防、化解、排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的教育职能,近些年兴起了“阅读疗法”,用以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有效资源,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开展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治疗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

一、阅读疗法的概念与作用

所谓阅读疗法,是运用生理学、医学和读者心理学的原理,通过有选择的读物和指导性阅读,来寻求心理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办法。阅读疗法能够排除读者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改善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以达到辅助医疗的治疗目的。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心理自助疗法,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美国科学家斯塔克在一项全美调查中发现,84%的心理医生在使用阅读疗法,该疗法在增进自信、改变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有特别疗效。

阅读疗法通过治疗者向读者推荐一些有益的相关书籍,使读者通过阅读来达到缓解、消除心理失调,促进心身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作为人的精神食粮的书籍,自古以来就有充实人的精神、满足人的欲求、启迪人的心智、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阅读疗法的干预水j可分为四个方面:智力的、社会的、行为的和情绪的。在智力水平上,阅读疗法可激发读者对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反思与分析,并意识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获得关于人的行为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展自己的必趣;在社会水平上,阅读疗法能扩展人的认识范围,强化礼会和文化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读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更加有效地生活;在行为水平,阅读疗法可增强人的活动能力,给读者提供机会,以便在想象中体验各种行为模式,考察其可能的结果,也有助于抑制不成熟的行为,促进成长;在情绪水平卜,阅读疗法可使读者获得许多经验,在阅读过程巾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从而使被压抑的情感和体验进入意识之中,开通情绪和冲动表达的渠道,获得领悟,为读者提供机会以了解自己的动机和他人特定情况下的动机,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阅读疗法既可以单‘地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起使用。阅读疗法的关键是推荐的书籍应符合治疗目的、当事人的病情和病凶以及阅读水平、阅读兴趣。要避免观点模糊甚至错误的书籍。阅读过程中,读者若能撰写读书笔记,并得到治疗者积极的关注和指导,则效果更好。因为阅读疗法有无压力、无顾虑、无强制性、具有暗示作用的独特优势,使读者易于接受。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

1.通过阅读疗法使大学生及时排除心理困扰。大学生目前患心理障碍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应当采取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防重丁治的原则,以便有效地抑制住患病率二升的不良趋势。读者到图书馆可以无精神压力、无顾虑地进行阅读治疗,也不必支付咨询费用就能解决心理问题。因此阅读疗法相埘于心理咨询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阅读疗法具有娱乐、信息、益智、领悟等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治,如同英格兰布里斯托尔大学医生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的:“阅读诗歌比吞服药丸能更有效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情绪”。调查显示大学生70%曾经通过读书来解决心理困扰、排除心理障碍。所以阅读疗法不失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好办法。

2.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图书馆是责无旁贷的。阅读疗法服务的丌展是对几十年传统、被动的图书馆阅览服务方式的一种挑战,它顺应了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增强r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信息市场的竞争力。

3.发挥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除肩负着信息眼务的职能外,还宿负着对火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文化、信息素质等多种教育职能。图书馆作为人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以书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有利于逐步完善阅读疗法的理论与应用。阅读疗法在同的研究历史较短,理论与应用研究十分匮乏,它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可以积累经验,在实践用中加强对阅读疗法的研究。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阅读疗法

1.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由心理咨询师对馆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人员要极大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心理学、医学等基本知识,不断地加强自身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2.广泛宣传阅读疗法。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研究还很少,研究进展较迟缓。图=馆可以利用宣传栏、校,播站,举办讲座等大力推介阅读疗法,向学生介绍阅读疗法的作用与基本常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从图书馆收藏的书刊资料中找到排解方法。这有助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今后到社会上能够自觉而有效地利用图书这种特殊的药石预防和凋适心理障碍,使之终身受益。例如,某图书馆举办j,“阅读疗法”展览,以“现代生活的第二起居室——健康阅读——快乐生活”为主题,推广“以书为药”的阅读疗法,并向读耆推荐古代阅读疗法处方一一清代张潮开列的阅读疗法书目书本草和改编的常用对症阅读疗法书日。

3.图书馆设立专门的闭读台疗室。阅读治疗室应为专的阅览室,环境应布置得轻松幽雅,使读者感到精神放松。藏书要经过精心选择,放置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帮助的文献。由经过培训的咨询靖员,提供心理咨询书刊目录和专题文章,辅导读者进行有效阅读。

4.进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在校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传具有启发意义的佳作。让更多的网者来学习。推荐优秀书目,以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还可以和来访者在网络进行交流,解答他们的困惑,使更多的大学生获益。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38-02

在当下的校园文化中,“星座文化”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形式,盛行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尤其是女学生群体,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之间发生这样的对话“你是什么星座的?”、“什么星座跟你是速配?”、“你适合找什么样的星座当男友?”。由此可见,星座文化已经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那么,在职业教育中,如何利用星座文化的影响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人格导向培养呢?

1.什么是星座性格分析法

首先,要利用星座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我们必须了解,星座文化中被大众所喜好并常用的一种手法――星座性格分析法。

星座是指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星座学指的是通过人出生的时间段,分配给一些人一个星座。而星座性格分析法是根据占星学中利用人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天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尤其是太阳系内行星和黄道十二宫的位置),来解释或预言人的性格和命运的一种手法。

根据这样的一些标准,可以把人分为隶属三大宫类――基本宫、固定宫、变动宫或四大星象――火象、水象、土象、风象。每一个星座的人都具备了他那个星座独有的性格特点。

既然星座可以描写人的性格和未来,这样它就可能促成类似的性格和未来的形成。假如一个人相信什么事情会发生的话,他有可能会不自觉或自觉地导致这件事的发生。他也可能会不自觉地采取一种特定的性格。结果是星座的预言与实际的观察相符合。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自我影响说明星座分析法可以被用来作为自我了解的工具。那么如果利用这种星座分析法的工具性,将其运用到职业教育领域中,又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2.怎样利用星座分析法

2.1星座分析法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由于高考失利而来到职业学校,由此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学习兴趣都比普通高校的学生低很多。高职生如此,中职生更是如此。因此,针对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他们有的不想听,有的听不懂。正如我之前在职业院校所承担的基础课《语文》教学时看到的一样,学生们跟老师很少互动,求知欲很低,有的甚至直接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还有的甚至连课本也不带,更有甚者连教室都不来。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理,无非就是觉得老师讲的内容没用或者没趣。所以,要改变这一现象,就要使老师所讲授的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成为他们想听的。而如果将“星座”这一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插入课堂的话,即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2.2星座分析法对德育教育的作用

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很多职业院校的录取门槛低,导致学生的基本素质也偏低,从而加大了德育教育的难度。在多起师生冲突的事件中,职业院校的学生占了绝大比例。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引导,避免师生矛盾的产生呢?星座分析法或许能够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据调查分析,很多师生冲突的导火绳其实都是些微乎其微的事,大多都是由言语冲突演化为肢体冲突。其实如果稍加注意,有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例如,对待狮子座的学生,最好不要当众批评,因为他们极好面子;对待巨蟹座的学生,言辞一定要不是针对他,因为他们极其敏感,必要时候还要多加鼓励表扬,因为他们过度在乎别人的看法。

2.3星座分析法对个体自身人格养成的作用

在很多人看来,星座学就是将人分为简单的十二个种类,认为这样太笼统、认为全世界的人不可能只有十二种性格,因而否定星座性格分析法。其实,真正的占星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科,它通过占星对人性格的分析不光是把人分成十二种大类进行概述,它和中国古代的《周易》、“二十八星宿”分析法一样,有着一套独立周密的推算方法。那么既然从星盘看一个人具有了多重星座性格,我们便可以在对学生的性格养成中利用它来扬长避短。在以前的班主任管理中,我班级的班长就是一名太阳、月亮都落在狮子座的同学,他担任班长从进校一直连任了3年,除了第一个学期是我提名任命之外,之后的几个学期都是学生们民主选举出来的。一开始这位同学的工作还遇到过一些瓶颈,但在从他任职开始我就不停的给他一些提示:“你一定可以的,狮子座是十二星座中最具领导力和统筹力的星座”、“很受大家欢迎啊,果然是具有王者风范的狮子座”,最终这位同学不负众望的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这是利用星座来“扬长”,下面再来谈谈利用它来“避短”。

如果有个学生的太阳星座为白羊座,做事马虎急躁,那么我们可以帮他发现他的星盘中是否有行星落在摩羯座或处女座,有的话就帮助他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个星座的特征上来,可以用言语进行暗示“哦,原来你水星在摩羯座呀,那么你应该是个做事很谨慎细心的人呀”,通过长期类似的言语刺激,我们会发现,这位同学竟慢慢具有了摩羯座的优点,做事不再马虎急躁了。

总之,无论占星看性格具有多大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星座文化在校园中的流行都是我们无法阻挡的趋势。那么,我们只有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方法去研究它、使用它,使之为职业教育服务,成为一种被青少年学生喜爱的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0).

[2]谢春风,时俊卿.新课程下的教育研究方法与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篇7

新教师转正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20__年7月,我毕业来到__大学担任教师工作,至今已有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实习期中,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我初步了解到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并且努力朝这个方向前进。以下我就实习期间的工作做简要的总结。

首先,教学方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教师给我的印象一直是神圣的,同时也是责任重大的。肩负着这个重大的任务,暑假期间,我认真地研读了下学期所要讲授课程的相关资料,并且认真备课。开学前一周,学校组织新入职教职工进行了培训,在培训中我学习到了一些很有用的教案设计以及讲课方面的技巧。开学后,终于到了实战时期,我发现教学工作还是充满挑战的。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发现自己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最开始时,我讲课进度较快,在学生反映之后,我即时进行反思并调整了教学设计。

同时,我也慢慢了解到该如何兼顾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反应调整板书、速度、教学方式、内容……,努力求得学生最大利益。另外,我利用闲暇时间旁听了学院几名很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发现了之前自己没注意到的一些问题,比如上课讲话速度太快,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等等。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我的教学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已学到了很多并将继续学习。我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战,我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其次,班主任方面。现在我担任大一的__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个工作也是充满挑战性的。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把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度。与学生关系过近,则可能会丧失威严感,以后学生未必会乖乖听话。与学生关系太远,学生不喜爱班主任,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可能不太愿意与班主任沟通。在开第一次班会的时候,我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放低了姿态,力图拉近与学生关系。后来注意到这个问题之后,我慢慢地力图努力把握

最后,科研方面。这几个月中,我还不放松科研,研读了自己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些高水平论文,努力做到实时掌握科研发展动态。同时,在每周三的例会中,学院都会请一位老师讲自己申请课题的经验,我从中吸取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对没有课题申请经验的我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总的来说,在这三个月的实习期中,我既有很多的收获,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在在今后的教学与科研过程当中不断地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力图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

新教师转正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三个月的试用期一转眼就过去了,经过这三个月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获益良多。 下面,我将从思想、工作、学习三个方面来对我试用期的工作进行自我鉴定。

思想方面,身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参加工作的这三个月以来,本人坚持自己的思想政治方向,定期学习党的各种文献,将自身修养与党性提高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及政策水平。本人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认真有效地完成学校及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表现出较好的组织纪律性。在与同事交往中,我以谦虚好学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帮助和认可。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注意方式方法,耐心细心地进行家校联系工作。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也有我的缺点,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候会过多的追求工作效率,而忽略了很多重要的工作细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去客服这些不足,更好的为工作服务。

工作方面,我本着“服务他人,锻炼自我”的想法去工作。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熟悉了工作的基本流程,深刻的领悟到现代教育需要创新,教师需要有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求实意识。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我的职责就是为全院心理健康服务。在这三个月以来,我接待咨询学生十几个,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辅导。带领院心协,编制了心理健康教育报纸《心之桥》两期,同时还组织心协成员开展了5.25心理健康月的户外活动比赛,获得了全院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在课程方面,本学期担任了《爱情心理学》一课的任课老师,认真细致的备课,幽默风趣的讲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接收知识。

在学习方面,积极参加了各种培训活动,4月份赴参加了《新精神卫生法背景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通过对新精神卫生法的学习,有针对性对咨询中心现有的工作制度与工作内容进行了改革,使咨询中心的工作更加切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同时,针对所教课程《爱情心理学》进行了大量的学习与阅读,努力做到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轻松愉悦,教育意义深刻。

总之,在这三个月的工作过程中, 我逐渐的熟悉了工作流程,慢慢掌握了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渐渐的融入到了整个团队当中,渐渐的融入了湖铁。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工作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克服这些不足,为了共同的湖铁梦,共同的中国梦奋斗。

新教师转正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时光荏苒,参加工作已经一年,回顾回头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受益颇多。站在新的出发点,回望来时的路,是为了接下来的历程更加夸姣。下面就这一年来,本人各个方面的表现作如下。

一、坚取信念,健康成长

教授教养的岗位是平凡的。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外边的诱惑向你招手时,看到那一双双渴想知识的眼睛,那清澈明亮的眼神,你会被深深的打动,守住心中那一份梦想,就点燃了千千万万孩子们的梦想,照亮了他们人生的历程。学校“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的理念也要求我们不只是春蚕,不只是烛炬,照亮他人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充实、晋升自我,只有自身得到发展,才会从教育中得到快乐,才有动力一往无前。

评价一名教师,心理的健康状况是很重要的一个尺度。在工作中,在人际交往中,在家庭中,如何灵活多样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如何保持良好的精神风采,这些是我们每一个走出校门不久的人都必需学会的。这一年来,在对待糊口上,我的立场较以前积极良多,每一天都布满决心信念的糊口,碰到事情也能理智冷静的处理,见到以前的朋友,都说我成熟良多,这让我跟到十分兴奋。社会是一所大学,我学习到了良多在学生时代学习不到的东西。

工作一年来,我的作息规律了,做事效率高了,常常参加体育锻炼,常常和同事谈心。在体检中,身体健康状况是历史以来最好的一次。这让我感到很兴奋。事业和健康应该是兼顾的。

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每一次上课之前,我都作了最充分的预备。每一堂课都去当真听老教师的课,而且听不同人的课,进行分析比较,自己的教案要反复修改。除了本科目的课,还去听了语文、英语课,还有班会课。不同科目的课堂相互鉴戒,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而且在教授教养中可以适当联系其他科目,教授教养内容丰硕生动了,又能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的爱好进步了。从其他教师身上,我学习到良多教育教授教养的宝贵经验,更感慨感染到了崇高师德的魅力。

课后,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教授教养意见和建议,在师生同等的基础上开展教授教养,学生真正感慨感染到民主。学生的意见是直接的,是最真切的,从他们那里我熟悉到自己的良多不足,而自己经由努力也改正了良多缺点,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步了。

同时,我还广泛阅读各种教授教养文章,吸取其他教师的宝贵经验,同时自己坚持每一堂都有反思,坚持写教授教养随笔和教授教养论文。

三、东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一年来的教授教养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实践新课程。课堂上,我尝试不同的教授教养手段,知识探究、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辩论,动员尽可能多的学生介入进来。课后的功课处理中,我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小论文,小故事,漫画,诗歌,题材、题材均不限,同学们的激情被点燃,他们的才华在习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这些在短短的课堂是不能做到的。如何让历史课堂布满活力,我从学生的习作中学习到良多。学生们心中的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是鲜活的,是布满人道毫光的,是社会的真实反映。不要以为学生没有当真听课,每一个细节,他们都完成的非常当真。批阅学生习作的历程就是一趟布满神秘的旅程,不同社会轨制下,古今中外,不同阶层人们的糊口,有血有肉。优秀的功课到各班展出,一来刺激了学生的成就感,二来避免功课在统一班级之间比较的局限,实现了班级之间的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在各班之间就课堂表现、功课完成效果展开评选,评选出五星级班级,给予奖励。我还开通了教授教养博客,和泛博同行和学生进行交流,这也成为第二课堂。

在教授教养中分层教授教养是十分重要的。不同出发点的学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授教养方式。我常常指定一些较轻易的标题题目让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鼓励他们相互抽背;或者是基础较好的同学带动基础轻微差的同学。每一次课堂提问,我都有记实,不同难易度的题目,我会让不同的学生往返答,尽量使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对于那些主动发言的学生,给予加分鼓励。每一次谈话都有记实,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制定不同的目标,实时给予奖励。有几位同学在历史课上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树立了决心信念,整体成绩上升四百多名。在课代表的带领下,有些班级的整体水平直线上升,这次期末考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让我感到深深的欣慰。

四、任重道远,一往无前

作为刚刚工作一年的新教师,我的提高是微小的,是在学校良好的环境中,在大家的关心中取得的。存在的题目还良多:教授教养水平有待进步,论文写的不是很好,与学生交流还应增加,读书不是良多等等。我会在下一年里争取更大的提高。

篇8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就此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创设愉快氛围,开展积极有效的方法,改进教学,促进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语言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笔者从事高职英语教育多年,在如何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方面有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关注学生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学生的文化课普遍基础薄弱,他们多数因英语底子薄、学习能力弱,进而对英语的学习缺失信心,从而影响整个学习阶段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英语学习上容易产生自卑,害怕,沮丧,愤怒,厌恶心理。而作为教师,要在关爱学生上做好文章。英语语言本身就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语言是人的心理发展与文明发展的纽带。另外,教师与学生从事教与学,都是带着情感的,而这种情感差异也导致了教与学的差异。我们一直强调情感教学,也就是因为英语教学脱离不了情感因素。在进行英语教学实践时,我们更要注意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第一,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第二,解决情感问题也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课堂是语言学习参与者(即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场所,也是他们进行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在课堂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存在很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些研究表明,当今的语言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因此,传授知识点的同时,教学目标不能囿于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更要使得他们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感情。在上课时,教师要带着积极的情感来工作,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关注他们每一步成长,积极为学生营造舒适安全的学习空间,从而让学生从学习实践中获益,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创设愉快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理学家朱熹也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创设愉快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与情感密不可分。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人在愉快时感知较敏锐,记忆较牢固,想象较活跃。愉快教学正是适应了这个特点,能够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

离职学生处于智商、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渐趋成熟和稳定时期,他们多数会通过社会生活体验以及网络、影视、书籍的教育,具备一定思想和信仰、开始追求成功、希望得到所在群体的认同、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教师要尽可能采取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因势利导。

在教学中,首先要善于趣味导课,引人入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风趣的开场,生动的故事,好听的歌曲,走红的电影等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合理利用校本环境。在教室,学校组织班级学生开设与英语学习有关的各种活动。例如在教室的墙壁挂上英语格言或警句,如“No SweatNo Sweet”、“Never Give Up”等。

还有教唱歌曲,也使得学生兴趣盎然。爱好音乐,是高职学生这个年龄的普遍特点,而多数英文歌曲都嵌入了友情、亲情、爱情、励志、信念、怀旧等主题,既是好的专业教材、也是好的人文熏陶。

再有,通过一些游戏开展英语教学,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例如,在教授被动语态运用于现在完成体时(have/has been done),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些游戏。让一位学生暂离开教室,教师和其他学生在教室里做一些事情,使教室有所变化。

三、善于“以逸待劳”,引导学生自学

篇9

    一、通过化学教师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开发非智力因素。

    首先,从人性美的角度,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苏联作家康·巴马斯托夫斯基所说:谁知道一次邂逅,一句记在心中的话、梦,远方传来的声音,一滴水珠里的阳光或者船头的一声汽笛不就是这种刺激。兴趣的激发是平时师生相处的一种无意识的心灵交流的过程。

    冬天里的问候、偶遇时的称呼、雨天的小伞、感冒时的热水、考试失败后的慰藉、网上QQ聊天、课堂上适时的鼓励、篮球场上共同PK的身影,等等,或许来自于生活上的关怀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的真理才能更好地得以贯彻。这是一种大爱,是一种在人性关怀的熏染下激发学生感性认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从情感上亲近了老师,也从感性上亲近了他所教的学科——化学,以此种关系为基点,学习兴趣得以了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化学教学也才能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

    其次化学论文,从知性美的角度,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对于目前处在一个个性张扬的年龄阶段的高中生而言,理性需求是他们对于教学的一种个性体现。他们需要友善的老师,但是他们更需要智慧的老师。由此,富有知性美的老师能更加长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A、提高化学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表达方式的幽默性。拉西曼说:“不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企图教授学生的教师,等于在打冷的铁。”而幽默的语言能够刺激学生产生兴奋区间,撞击平静的思维从而产生求学的欲望。例如:我对爱情化学反应类型的小结

    (1)一见钟情型=化合反应 A+B=AB

    (2)别人牵线型=催化反应 A+C+B=AB+C

    (3)挖人墙角型=置换反应 A+BC=AB+C或A+BC=AC+B

    (4)相互挖墙角型=复分解反应 AB+CD=AC+BD或AC+BD=AD+BC

    (5)感情破裂型=分解反应 AB=A+B

    如此特别而幽默的总结,能够缓解学生对于化学课单一的教学语言的审美疲劳,对大脑皮层产生更为强烈的冲击,记忆的周期更长,程度更深刻。

    B、提高化学老师的综合素养,关注跨学科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通过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学得好,动机就能够得到强化。例如:对于侯氏制碱法的讲解和引导。不仅讲了制作的过程,发明创造的意义和价值,还讲了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的三大贡献,以及他的爱国情怀。如此,将历史和化学结合在一起,渗透了德育教学,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化学论文,更加有力于学生对于本科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二、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开发非智力因素。

    首先、通过老师实验的演示和引导,激发学生探究心理。

    A、通过老师实验的误区设置,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在此,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必须提高学生的对实验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而对于可能性的实验,设置实验误区却是更能够引导学生的思考、促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感悟,避免学生自己实验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这一实验中,可由数个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后,先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溶液配制过程,操作过程中动作适当放慢,这期间必然会出现错误的实验操作,由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指出实验中错误操作,并根据实验原理推断错误操作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如何变化。最后由学生吸取演示学生的教训动手改进实验操作配置溶液。通过错误教学,从而达到深刻领会实验要点的目的。

    B、通过趣味性实验演示,引发学习的乐趣,探索化学反应现象。化学实验的目的性太强,基于课程内容的安排,实验成为了理论知识的必要补充,和锻炼动手能力的必要手段。但是化学论文,如果抛开功利的因素,摈弃学习的目的,以娱乐的心态来面对一些有趣的现象,或许所谓的实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演示“液体里的星光”的实验。在一支较大的试管中,加入几毫升无水乙醇(或者是90%的乙醇),再慢慢滴入等量的浓硫酸,在试管背面衬一张深蓝色的纸。摇振试管后,关闭电灯,用小匙挑一些高锰酸钾晶体,慢慢撒在液面上,晶粒在溶液中逐渐下落,你就可以看到火星点点,恰似秋夜的星光,还有轻微的炸裂声。那么,高锰酸钾、酒精的混合液里,为什么会发光呢? 如此,这种有趣的实验,更能够让学生轻松而愉悦地面对化学教学。

    其次、通过化学实验的模拟,诱发学生解读生活、创造生活的好奇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生活是课堂的外延,寻找生活与化学的契合点化学论文,通过化学实验拓展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生活并创造生活,这是新课改对化学教学的又一指导原则。

    A、关注生活中的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例如I铁锅生锈中就存在原电池的原理;用超强力油烟机洗涤剂洗涤油烟机;炒菜时加碘食盐要最晚放,是为了防止其中的碘的挥发;瓶胆水垢的去除也是碳酸钙与醋酸的复分解反应等。

篇10

[DOI]10.13939/ki.zgsc.2017.01.239

1 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概况

1.1 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内涵

1943年,在《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一文中,马斯洛正式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即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要是按顺序逐级递升的。一般说来,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形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当他的基本生理需要未被充分满足,必定会影响其他几项高层次的需要的实现。[1]学生作为社会的一类特殊群体,当大学生的五种需要未被充分满足时,就会产生上述的情绪化问题。

情绪化是指缺乏对自己情绪控制、不能很好地克制不良情绪,也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得体情绪的思想状态、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心理学家把情绪界定为四个基本类型,即喜、怒、哀、惧,认为其他情绪都是从基本情绪中分化出来的。[2]大学时期是青年心理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情绪丰富多变,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的时期,时而单纯,时而复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因为知识学业、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产生各类不理解和不适应,从而导致情绪化。随着大学生的步入校园、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恋爱情感的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带有鲜明的特征。

1.2 大学生情绪化特征表现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他们的情绪特征不仅具有青年期的强烈性特点,还有自身一些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消极性和依赖性。此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步入校园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的差距使学生产生挫败感,通常带着遗憾、失落、沮丧的情绪入学,表现出对学校或专业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形成消极心态;另一方面,大学生受社会经验和认识限制,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生活,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具有明显的依赖性,从而会出现畏惧、退缩等畏难情绪。

(2)阶段性和层次性。在学习活动中,大学生的情绪特征表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现象。新生陌生感与好奇感、自豪感与自卑感混杂,情绪波动感较大,学习环境、课程、方式的改变,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困惑、迷茫,丧失学习信心;大二、大三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面对专业课及学习成绩、考研的压力,往往被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所淹没,很长时间不能摆脱,抗挫折能力较差,同时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客观评价,对工作前景缺乏正确认识或者不感兴趣,导致缺乏学习热情;毕业班学生面对毕业论文及择业问题,压力感倍增,会表现出沉默寡言、充满焦虑等情绪。

(3)内向性和表现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情绪又表现出内向性和表现性的双重特征。大学生会在某种场合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学生依赖感较强,安全感较弱,在集体生活中变得敏感、脆弱,缺乏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产生人际交往障碍。自卑、孤僻、消极的不良情绪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经常发生。恋爱方面,大学生恋爱观较为开放,重感情、易冲动的情绪产生较强的表现性,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同时也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

2 大学生产生情绪化特征的原因

不同性格的行为动机和基本心理需要各有偏好,偏好程度决定大学生对某方面事项的敏感性,这些敏感事项也就成为个体情绪产生的敏感源即情绪诱因。[3]大学生的不良情绪的产生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社会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思想和生理的成熟程度。由于刚刚成年就步入大学校园,大学生的生理趋于成熟而未完全成熟,心理方面未趋于稳定。面对一些新生事物和环境思想不能从容地适应和接受,时而独立,时而依赖,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产生情绪冲突。

(2)大学生情绪体验不够深刻,畏难情绪很重,压力大。由于当今的“95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大学生承受苦难的能力非常差,一旦发生不顺心如意的事情或者是学习困难,情绪马上转为悲观,害怕困难,不敢担当,甚至很长时间会陷进无助的困境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面对高校年年扩招,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父母的期望、自己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一直围绕在大学生的头脑里,进而产生很多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复杂情绪。

(3)社会因素及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社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生活浪潮和物质利诱面前,中学时代的率真和单纯渐渐退去,从众心理使大学生们失去了性格的自然性,在人际关系方面时常表现得很内向。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弱,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差也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处理。[4]

(4)恋爱动机不端正,心理承受能力差。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衽际焙苌侔蚜蛋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自主性强,缺乏责任感。面对单相思、爱情错觉、失恋等恋爱心理挫折,不仅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还会产生许多失去理智的严重后果。

3 对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干预策略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随着人们对情绪功能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情绪应对的适应价值,考虑到大学生的情绪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在管理心理与行为视角下,真正地解决大学生情绪化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3.1 思政策略

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完备预防干预体系。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出现情绪心理上的障碍是一种客观现象。毕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成熟的时期,单凭大学生自身的力量,还不能顺利地实现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的任务,还避免不了种种障碍和问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情绪化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当然,高校成立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也是必不可少的。

3.2 抗挫折策略

在大学生发生情绪化倾向时能及时遏制不良情绪并采取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挫折面前经常会手足无措,面对困难情绪比成人更强烈。这时候正确的积极引导,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发现学生朝着不良情绪化方向发展时及时遏制,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显得尤为重要。

3.3 危机策略

高校要具备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心理健康咨询老师要真正地把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扰的心理咨询机构必不可少,要配备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真正地为情绪化学生解决心理的实际困难,而不是简单流于形式。

3.4 调查策略

高校要经常能开展心理问卷调查进行宏观监控。心理问卷调查是简洁地反映大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和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经常开展心理问卷调查显得尤为重要,这样能够避免遗漏因情绪化问题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一些学生。

3.5 引导策略

辅导员专业化素质要过硬。辅导员是大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活中影响最深的人,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包括对待学生的各种态度、处理学生事务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内心发展。专业化素质过硬的辅导员会很实际地解决很大一部分情绪化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为高校心理工作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

3.6 心理策略

高校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心理课程。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为应对不期而遇的危机做好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能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类型的心理课程,这样会为大学生面对就业时而产生的情绪化问题扫清障碍。同时,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室,发挥心理辅导室沟通、疏导的作用,使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向正能量方向发展。

3.7 制度策略

高校应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制度就是执行力。通过国家各项法律制度、学校各项的规章制度及大学生手册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同时,建立完备的心理危机预警制度、心理问题学生的后期跟踪制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最大限度地避免心理突发事件的出现。

3.8 网络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端正专业思想及技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医学管理人才。积极尝试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创新教育方式真正地提上日程。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利用网络发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方法、途径与运行模式。当然,如何化解大学生网络心理服务需求强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也是迫在眉睫。[5]

4 结 论

曾经说过:“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管理心理与行为视角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难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机制,不仅可以减少危机事件发生,对充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高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妍.不同情绪状态下自我监控能力与人际素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

[2]任宝崇.组织管理心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