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5 18:12: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篇1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6903

一、课程教学现状

建筑历史是人们了解建筑与建筑学最有效的途径。中国建筑历史是建筑学的一门主干理论课[1],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建筑历史知识与理论修养,使学生在掌握建筑历史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设计和分析研究能力,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建筑创作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国建筑史在建筑学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从目前多数院校普遍教学情况看,中国建筑史课程仍以传统的“听课、讲课”教学模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收效不佳,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

难以

从真正意义上激发求知欲望和兴趣,教学效果也必然受到影响。学生上课做方案、背单词、睡觉,“开小差”,的现象屡见不解。一方面表明学生对建筑历史课主观认识偏颇、重视不足;另一方面更为深刻地显示出课程本身在教学组织和授课方式上客观地存在需要完善之处。

二、 激发“活力”的教改尝试

东北大学自恢复开办5年制建筑学专业以来,始终以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

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锻炼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出发点,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教育实效。中国建筑史课程自开设以来,更是针对目前本科建筑史教学普遍存在的“沉闷”现状,不断探索激发课程“活力”的有效方法,从教学资料、教学方式、课群关系、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一)“活化”教学资料

中国建筑史的教学内容具有时代跨度大,建筑类型丰富,知识内容繁杂等特点。传统的通史化教育尽管逻辑清晰,结构谨严,有明确的导向性,但是其鸿篇巨制的诠释性架构体系过于机械、僵硬、形式化。正因如此,统编的建筑历史教材往往使建筑系学生错觉地认为,掌握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建筑物代表、建筑师及其设计思想是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针对上述情况,东北大学建筑系在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资料,取消了固定单一的教科书,教学以专业教师教案为纲,在统编教材基础上结合不同授课阶段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参考书内容除建筑史范畴,还涉及历史、文学、思想、艺术等相关综合领域,以鼓励学生拓展思路、广采博收,学生则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时间安排阅读。

其次,充分利用数字时代丰富的媒体信息,多渠道搜集电视、网络等有益的教育资源。如CCTV纪录频道播出的《故宫》《颐和园》等纪录片,《探索与发现》栏目涉及的历史建筑等内容。多种媒介的信息补充,使学生能够“生动直观”地感悟专业知识,系统地了解建筑发展的历史。另外,校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是教学资源扩展的一个直接、有效的补充手段。授课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沈阳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建筑资源,

结合课程进度采取参观考察的方式,实地体验、近距离接触宫殿、寺庙、陵墓等古建筑,教师结合实物进行现场讲解(图1)。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对建筑实体的感性认识,也使得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充满活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

针对中国建筑史本科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相对少的问题,学校采取厘清内容主次,把握难点重点,讲“点”串“线”地灵活教学安排,同时部分教学内容采取以问题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方式。

中国建筑史基础理论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作整体性介绍分析,在课程讲授前把相关章节必须掌握和了解的问题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主动思考。建筑类型评述部分,改变传统的“听讲课”教学方式,采取“讨论会”形式,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部分内容为专题,以问题为主导,安排学生课下研习、课上汇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例如:在中国传统民居部分,根据知识点及内容特征分若干专题,教师提前将相关书籍、网站向学生推介,布置学生在课下做功课,课上进行分组汇报(图2)。在汇报过程中,可随机提问,互评讨论,教师也可现场指导,最后进行总结点评。这种以讨论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了“教”与“学”的乐趣,更能激发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不知不觉提升了学习表现,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刻、充分。

(三)“联动”相关课程群

为有效实现课程价值,学校还非常重视中国建筑史课程同其他主干课之间的目标一致性和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相关课程群的有效联动。

建筑史的教学除了为学生建立完整的建筑发展认知之外,还能为其他课程,特别是建筑设计的学习提供辅助和引导性作用[3]。学校中国建筑史教学特别注重与中、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历史建筑保护改造设计专题结合。例如: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设置《沈阳老北站建筑保护及改造设计》题目(图3),引导学生将对历史建筑的研究分析与设计实践相结合,通过资料查阅、现场踏勘、实地测绘,实现建筑历史学习与建筑设计无缝对接,把学生对设计课的兴趣直接嫁接到建筑历史的学习中来,使中国建筑史与建筑设计课程有效联动,使设计专题成为建筑历史学习的有机延伸。从而引导学生探索各种建筑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培养全面、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建构科学的建筑观。

同时,学校中国建筑史课程还着力推动与实践教学之间的配合与互动,将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于建筑调研实习、建筑测绘实习、素描与色彩实习等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借助相关课程的学习机会,以体验、考察的方式加深对建筑历史知识的理解(图4)。

(四)开放考核机制

建立开放、合理的课程信息评价体系,并结合教改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效果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调整,是学校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采用综合的考核评定方式,即学生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两部分按比例综合构成。平时成绩的考核除了包括学生个人作业、分组作业完成情况,还包括学生课堂表现

。期末试题中加大分析和论述题目分值,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建筑史观的考查,而不仅仅是对统编教材中知识点的机械掌握。同时,尽量均衡两部分考核内容的分值比例,以期鼓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注重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贯穿学生对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价反馈。在课程开始前、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结束后都设置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设计采用客观选项与主观建议相结合的模式,为消除学生不必要的心理顾虑,采取匿名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实施的反馈意见,鼓励学生讲真话,保证信息收集的原真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

正在提升的教育实效

东北大学建筑系中国建筑史课程开课几年来,以灵活性、主动性、参与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教学设置,调动了学生对建筑史学习强烈的兴趣,也激发出了课程应有的活力。课程教学在尝试与探索中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年学院对首届建筑学本科毕业班课程教学效果调查评价,中国建筑史课程获得了第一名;同时毕业班的24名学生中,2名学生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学生在课程调查问卷中表示:“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很累、也很轻松,课堂上轻松的学习氛围和课下有趣的动手、动眼、动脑一系列实践活动令人愉快”“上课后知道自己欠缺的东西很多,这无形中的压力让我知道,想把这门课学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借学生所言,东北大学建筑系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刚刚起步,为切实提高教育实效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尝试和调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筑学专业[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玄峰,蔡军.中国建筑史教育形式研究——中国建筑史教育系列之四[J].华中建筑,2009(9):190

[3] 陈格理.有关建筑史教学的一点变化[J]//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重庆大学主编.2009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Teaching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urse

CHEN Ying1 , LV Jianmei2 , QU Yi1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P.R. China;

2.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8, P.R. China)

篇2

Abstract:Through Qingdao has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abroad on the analysis of formation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and the role since QingdaoKong , summarized a forming factor for unique regional Qingdao architectural style.

Keywords:Qingdao; regional culture;Germany culture; architectural style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8-0081-03

青岛从建制至今短短的100余年里,就由一个晒网捕鱼的简陋渔村发展成为在海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形成了具有本身特色的城市体系及地域建筑风格。这与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外国文化的强势侵入、中外文化间的对立、不同文化的交融、文化融合后的遗传演替是分不开的,从时间上来说这个过程为四个阶段1、建制初期(1891年―1897年);2、外国占领时期:①德占时期(1897年―1914年);②第一次日占时期(1914年―1922年);③第二次日占时期(1938年―1945年)3、收回时期:①北洋政府收回(1922年―1937年);②政府收回(1945年―1949年);4、解放时期(1949年至今)。其中1891年至1937年是青岛建筑文化萌芽、形成的阶段,具有特殊的意义。

1开埠前青岛的原有建设

关于胶州湾地区的记载虽早就见于史册,但是直到19世纪末这里仍然是以农、渔为主的自然村落,工商活动并不活跃[1]。第二次后,为防范列强对胶州湾的觊觎,巩固海防,北洋大臣李鸿章上报申请在胶州湾驻军并修建炮台。

光绪十七年五月初八(1891年6月14日),清廷在胶州添筑炮台设防 [2],多数学者认为这标志着青岛建制的开始。次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兵四营移驻胶澳,并在青岛村天后宫侧建总兵衙门,设置了炮台三座,兵营四座,其他辅助建筑如军火库、邮局[3]、电报房等[4],为方便军旅起卸,用旅顺船厂的钢材修建了南海栈桥[5]。在清廷正式驻兵后,青岛逐渐由一个渔村成为了繁荣的小市镇。

据青岛上庄(青岛村)士绅胡存约所著的《海云堂随记》中记载“丁酉(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十四日,商董首事集议本口禀县商铺数目……计车马、旅店七,洪炉一,成衣、估衣、雉发三,药铺二,当铺一……计六十五家。”从中可见当清军进驻后贸易的繁荣程度与商铺建设情况。

2外来建筑文化的强势侵入

2.1德占时期(1897年―1914年)

德国为与老牌殖民国家争夺殖民地,经过长期的策划与周密安排,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于1897年占据胶州湾,次年3月6日与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借条约》,正式窃据胶州湾地区。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将“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命名为“青岛”。

德国占领之初就着手城市规划为城市划分区域,按等级分为欧人区、华商区、华工区、贫民区。德国在青岛制定的城市规划融入了田园城市与带型城市等当时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顺应地势布置了灵活的路网,并修建了良好的市政基础设施。修筑铁路拓展港口,将港口转移至胶州湾内,使之逐渐成为东亚第一良港[6]。

与此同时具有德国建筑文化色彩的建筑也大量建造,这是西方建筑文化特别是德国建筑文化首次出现在青岛的土地。这一时期的建筑类型大概可以分为①外廊式;②古典复兴形式;③德意志浪漫主义形式;④折衷主意形式;⑤青年风格派[7]。

德占时期的路网结构与建筑式样为其后的青岛市规划与建设奠定了基调。

2.2第一次日占时期(1914年―1922年)

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宣战,于1914年11月占据青岛。同年12月,宣布青岛对日本本土居民开放,大量日侨涌入,到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时,城市规模已是1910年德国规划时的3倍。规模虽扩展迅速,但由日本侨居青岛的平民私搭乱建现象严重,部分房屋仅以木板简单搭建就开始使用,使得部分日人大为恼火,认为严重损害了日本在华形象,这一现象也使得城市的某些区域发展有更强的自组织性。

这一时期公共建筑以欧洲古典复兴、日本和式、折衷主义、现代主义等建筑风格,住宅则以和式为主。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日本为了达到长期占据青岛的目的,1915年在贮水山(日人改名为若鹤山)上修建了具有典型和式风格的“青岛神社”,道旁盛开的樱花更是让人恍然置身于日本。

2.3第二次日占时期(1938年―1945年)

1937 年 7月7日发生芦沟桥,中日战争爆发,1938年1月日军再度占据青岛。1939年日军改称青岛为青岛特别市公署,同年将即墨、胶县划入青岛地区,称为“大青岛市”。

由于忙于侵略战争,日本侵占青岛8年时间,仅将青岛作为军事基地和经济侵略据点,用于大量掠夺资源,“以战养战”。这时期的城市建设活动很少,虽定下了 “母市计划”等庞大规划但没有实施,更主要的是在原有街区插建改造。重点建设与军事和经济侵略相关的公共设施,兴建黄埠水源地和四方山水池,筹建白沙河军用机场。

3内外建筑文化的互融过程

3.1德国建筑文化与中华建筑文化的交融

对于中国建筑文化的吸收,德国是谨慎而矛盾的,一方面意识到“中国人的生命和繁殖能力,并不亚于我们,所以很少有人设想我们可以把他们取而代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会成为欧洲过剩人口的殖民场所,而在这里也有不可抗拒的欧洲文明以及其解体中的一些古怪影响 [8] 。”主张“从老中国城市绘画般的美景中汲取任何有益于我们的新建筑的东西 [9] 。”另一方面德国人要把青岛“逐步发展为传播欧洲文化的基地,尤其是德国文化在东亚的中心”,德国总督托尔博尔(Truppel)曾明确提出新城市应强调德国民族特性。另外德人对于胶州湾当地原有建筑的舒适性与洁净程度也大为不满,比如改建胶澳总兵衙门为德军临时司令部时,就有类似的记载“看到肮脏的中国人的窝棚,变成欧洲人住的漂亮的住所真是妙极了……至于舒适,那是根本不存在于中国官员住的房子,一个德国家庭甚至不愿叫他们的仆人在里面住,随从人员住的房间就像我们不愿叫奶牛住的洞穴一样 [10] 。”但无论怎样,文化的融合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①早期的被动影响

德国占领青岛后,由于缺乏熟悉的建筑材料,而建筑机械与专业施工人员也要从德国本土运来,使得头三年建筑速度缓慢。起初的建筑材料多为中国旧式的青砖灰瓦,所用工匠多为中国人,建筑装饰上较为简朴,石刻装饰较少,外形规整[11]。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许多德国水兵也参与了建筑活动,按德国的居住模式改造中国旧式官署与兵营为己用。正是这种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水平的匮乏与差距,决定了在占据早期的建筑活动中这种被动式影响的存在。

②中后期的主动接受

随着欧洲折衷主义手法的兴起与浪漫主义的东方倾向,许多在青岛的德国建筑师抱着猎奇的心态将传统中国建筑中的一些细节与符号运用到了建筑设计上去。比较典型的有始建于1900年的亨利王子饭店,外廊的木梁结构模仿中国传统的形式。建于1906年的亨利王子饭店礼堂在檐口处设计有中国传统的线脚装饰。总督府童子学堂在阳台雕刻有精致的中国传统木雕。此外总督副官住宅、麦克伦堡疗养院、阿里文住宅等都模仿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但这种模仿更多地是体现在细节与形式上,整个房屋的格局与功能安排上还是西方的。

3.2日占时期建设与青岛的融合

日本对青岛建设最多的是第一次占据时期,这一时期除了部分公共建筑质量较高外其余大部分住宅等建筑物质量较低。由于此时青岛建筑风格趋于欧洲,城市格局肌理已经初成,日本在此建造的房屋以古典复兴、折衷主义为主,与德国建造的房屋相比,更注重经济性,一般公共建筑层高在3m左右(德国建筑4m-5m)。细部装饰用卵石取代部分花岗岩成为这一时代建筑的特征。

此外也有部分完全“和式”的建筑出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贮水山上的“青岛神社”,但都逐渐消失不见,现在市区内早已没有和式建筑的遗存。

3.3中国收回期间在青岛建设中对西方建筑的兼收与包容

1931―1937年沈鸿烈任青岛市长期间实施的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市区与乡区兼筹并进的城市发展政策,迎来青岛第一次全面发展的,并使青岛走上现代化城市的自我成长之路。[12]这一时期活跃在青岛建筑界的有寓居青岛的德籍、日籍建筑师,还有从欧美学成归来熟悉西方建筑理论的中国建筑师,如庄俊、陆谦受、董大酉等,这也使得此时期青岛建筑兼容并蓄全面发展。

①中国传统建筑在青岛的复苏

自1897年德国占领开始,青岛区内有规模的中国传统建筑只保留有充当临时司令部的原胶澳总兵衙门与天后宫,其余建筑一并拆除来适应德国的规划与建筑要求。此后的三十余年间也仅建设有三江会馆等少量中国样式的建筑,这就造成了中国建筑文化在青岛区内的严重缺失。

20世纪30年代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界出现了“中国的文化复兴”思想,很快在青岛市内就出现了一批中国传统式样的建筑。比较典型的有栈桥回澜阁、水族馆、红字会、湛山寺等。在这其中也出现了部分传统建筑借用西方建筑构件细节,例如湛山精舍门面上的“柯林斯柱式”,虽然有些似是而非,但这毕竟是对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融合的尝试与探索。

②对西方建筑的吸收与发展

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革命频繁,内战四起,租借地就成了相对平稳与安全的地方,大批前清的遗老遗少,失意的政客军阀寓居青岛,因此营建了大量的仿洋别墅。

30年代中国建筑师在青岛建造了为数众多的公共建筑,其中大部分使用的是古典复兴、折衷主义,以及在西方刚刚兴起的现代主义等建筑形式,其中也出现了用中国传统细节与西方建筑形式结合的折衷主义探索。

4 青岛特有地域建筑风格的形成

青岛作为一个殖民城市,青岛特有地域建筑风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作为侵入文化本身的特性、被侵入地的环境特点等是文化侵入的基础。为文化的侵入与遗传提供了环境与机会。

4.1建筑文化融合后的遗传

德国建筑文化与中国建筑文化的融合为青岛地域性建筑提供了建筑基因。德国建筑文化成为青岛主要建筑文化遗传主体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选择的结果。这是由于①本土文化的缺位,由于清朝的海禁政策,对沿海地区开发不够,导致大陆文化对沿海地区辐射较弱,特别像青岛这种开埠前较为荒芜的地区,为德国文化顺利登陆、居留、发展提供了前提。②西方文化的优势地位,18世纪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例如在青岛同样作为入侵文化的德国文化比日本文化更有侵入性,这也导致了德国文化在青岛遗存成活而日本文化却逐渐消褪。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大连,大连作为沙俄租借仅有6年(1898―1904年),而日本殖民者从1905―1945年整整40年的占领期间,对沙俄规划中已形成的部分未作改动,对未形成的部分继续细化和调整,延续了沙俄风格的城市建设。[13]这些都说明了在优势的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下,同样作为侵入文化的日本文化的不自信、妥协,最终导致消亡成为不成功的侵入文化。③德国文化在青岛的西方唯一性,相对于天津、上海等殖民城市,由于侵入的西方文化较多,并未形成单一的文化特性,只是按租界来划分文化的势力范围,比较笼统与模糊。而德国文化在青岛是唯一的西方文化,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是决定性的,使得整个城市充满德国色彩。

4.2对青岛自然环境的适应

一种外来建筑文化能在异地生存必定与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便于利用的建筑材料有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外来建筑文化本身发生一定的适应性改变。

①对青岛地貌的适应与利用

青岛处于海滨丘陵区域,其中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8%、洼地占21.7%。东高西低的起伏地势形成青岛的地貌,东北部高,西南沿海低,中部丘陵起伏,形成如观海山、信号山、青岛山、太平山、贮水山、湛山等山。

德国在1900年青岛总体规划中采取城市规划与道路兴筑并举的做法。道路网结构顺应不同区域的地形,顺坡就地,有机地将各功能分区连接,并与市外村道相连,形成青岛市内外交通网络,这与中国传统街区的棋盘式道路有很大的不同,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艺术性和经济性,充满了青岛的地方特色。

②对青岛地方材料的利用

青岛盛产花岗岩,而近代德国建筑流行花岗岩装饰,大量的花岗岩运用,成为了青岛建筑的一个代表符号。建筑所需要的大量砖瓦,也由青岛本地匠人利用德国机器烧制而成,据胶澳志记载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有些窑厂已可每年制成 “洋砖、洋瓦六百万万块”。这些青岛原生、原产材料的运用,使建筑散发出青岛的气息。

5结语

康有为曾谓青岛“青山、碧海、红瓦、绿树,中国第一”,这是对青岛景色由衷的赞美。昔日中德文化交锋的场所,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与城市肌理,有不同于中国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在旧城保护和更新建设中,一定要重视传统环境文化内涵的延续和旧城场所精神的保护,这样才能使青岛在全球化语境中保持独特的建筑文化及其多样性并促进城市向前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雳.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 26.

[2] 青岛市博物馆等编.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选编(1897-1898).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 :45.

[3] 袁荣叟.胶澳志(交通志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923.

[4] 袁荣叟.胶澳志(交通志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926.

[5] 袁荣叟.胶澳志(沿革志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26.

[6] 李东泉.青岛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研究(1897-1937).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64 .

[7] 陈雳.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114-126.

[8] 胶州消息.北华捷报(英文).1897年12月31日.

[9] 博克曼.青岛的城市设施,殖民月报――殖民政治、殖民法律、与殖民经济杂志.第15:11期,1913年:477.

[10]胶州消息.北华捷报(英文).1898年1月7日.

篇3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evolution of modern Christian churches in Nanjing. Summarizes their architectural features from Architectural style, detail decoration and constructing craft, divided the modern church into four types, and discuss the value of church on histor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Keywords:Nanking City, church building, Architectural style, value

中图分类号:B9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南京是近代中国基督教传教活动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据统计,至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南京有三十多处基督教传教场所,20世纪之后南京的教会与教堂数量迅速增加,从1911年民国成立到1937年抗战爆发的这段时间是其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基督教堂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对近代教堂建筑进行分类,并简要论述其在历史、技术、文化上的价值。

一 基督教在南京的发展

历史上基督教曾经三次传入中国,第一次是在唐代,一般认为是由波斯传入,称景教;第二次是由于蒙古军队的西征,开辟了东西交流的通道,基督教在元代再次来到中国,称也可里温教。虽然唐、元时期基督教都曾盛极一时,但是由于当时的基督教与政治联系十分紧密,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基督教在华的传播也迅速消失。[1]明末清初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这一次传教士从澳门登陆。在之后,基督教第一次在中国开始大规模的传播。

利玛窦是最早来到南京传教的天主教传教士,从1594年起他曾经三次到达南京,希望在此建立传教场所,但直到1599年他才得偿所愿,通过购买民宅建立了第一所基督教传教所。从玛窦、金尼阁两人合著《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最初的基督教传教所的形式:“刘斗墟 “即刘冠南”,“宅座落在城里最高的地段,不怕河水浸淹,并且位于南京的大街上。此处街道有一投石宽,从瞭望楼四周可以看到皇宫和各处衙门。大厅起居室可供大约10多名传教士居住。这是一座新盖的房屋,建筑是准备多年之计的,宅从前后门都可出入。门前的道路通向另一条大道。”。此后南京城内陆续建造了圣母始胎大堂、天使堂等教堂。1616年南京爆发教案,圣母始胎大堂被拆毁。直到1628年,当时逃往扬州、上海等地的传教士回到南京,才另择新址在罗寺转弯复建了圣母堂。清朝中后期对于基督教采取了严厉的禁教措施,传教处于低潮;之后,天主教才逐渐恢复了在南京的活动,1870年由法国传教士顾培源主持修建了石鼓路天主堂。至1949年南京共有天主教堂八处,其中石鼓路天主堂为南京教区主教座堂。

内地会是最早来到南京传教的新教教派。1867年童福根牧师来到南京传教:“他们初到南京,走遍大街小巷,没有一个人家肯留下他们。”“童福根和他的助手天福感到在南京传教太艰难,决定离开南京到别处布道去。” [2]在他们离开南京后,美国长老会、贵格会、美国卫理公会、英国来复、基督教中华圣公会相继来到南京开展活动。20世纪初,新教传教士开始大量进入南京,新教差会数量从原来5个迅速发展到十几个,信徒数量逐渐增多。“江苏省以上海、苏州、南京三城市及其周围的信徒数量最多,南京地区每万人中有信徒十一人左右” [3]这些差会的教堂散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至解放前新教共有71处聚会场所,其中教堂52处,外国传教士七十多人,美国人占了大多数。

二 近代南京基督教教堂类型

20世纪之前来南京传教的差会由于信徒数量很少,不需要建造体量很大的教堂,早期进入南京的差会都是租用民房或者沿用原有的建筑充当教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教后,信徒的数量有所增加,于是一些教会开始扩建原有的教堂,再加上民国之后涌入南京的众多差会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教堂,南京的教堂建筑进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虽然在这段时期所建的教堂有部分具有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特征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教堂建筑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多。相反由于天主教与基督教都提出了“中国化”和“本色化”的策略,传教士所主持建造的教堂所具有的西式建筑的特征则不那么明显,更加像杂糅着各种功能的公共建筑,这类教堂在数量上要远远多于其他类型的教堂,但是相对而言建筑与艺术的价值则要稍低,保存至今的数量很少。

南京现存的近代建堂大致包括四种形式:

(一)具有罗马风式建筑特征的教堂

在11世纪到12世纪之间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等地兴起了对古罗马建筑形象与结构的模仿风潮,尤其是对罗马圆拱结构的的模仿与创兴,形成了依靠厚实的墙体和筒形的拱顶承重的罗马风式建筑;罗马风式建筑开窗狭小,内部光线幽暗,有利于在室内形成神秘的宗教氛围,厚实的墙体则给人以庄重朴素之感。

南京现存的具有罗马风式建筑特征的唯一教堂实例是石鼓路天主堂。1864年12月法籍传教士雷国籍主教遹俊来到南京,1867年开始建造石鼓路天主堂,同年雷遹俊去世,其接任者法国修士顾培源耗时两年多完成了教堂的建设。教堂南北向布局,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布局,在南立面下端开有三个连续的半圆形券门,室内的中厅与侧廊都采用了连续的十字拱形的天花,虽然不具备结构上的功能,但是外观上非常逼真,与罗马风式建筑的十字拱顶非常相似。

采用典型的罗马风式建筑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西式建筑可以吸引本地居民,从而方便传教士传播基督教。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人们对于教堂的好奇程度得到证实 “在1868年,那所住院是唯一的西式房屋,吸引了不少好奇者前来参观”。[4]二是在两次中西方国家都取得了胜利,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建造西式传统形式的教堂可以表现出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象征基督教已经征服了中国。

(二)具有哥特式建筑特征的教堂

哥特式风格兴盛于中世纪欧洲,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在我国哥特式风格是比较普遍的教堂式样,如广州的石室教堂,上海的徐家汇天主堂,青岛的圣弥爱尔天主堂,北京西什库北堂等都是比较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南京现存的采用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有:莫愁路基督堂、太平南路圣保罗堂、六合前街教堂。这类教堂的平面基本为拉丁十字形,室内空间被分为中厅和左右侧廊三个部分,长轴尽端布置祭坛,在主立面一侧设有一个钟楼,在建筑内部及门窗上大量使用了具有哥特式建筑特征的双心尖券,屋顶则使用了西式的木桁架体系,水泥、机制砖瓦等较新型的建筑材料也被广泛使用。

除了这类较为传统的哥特式教堂,一些教堂还呈现出现代主义的设计倾向,例如由李锦沛设计的南京粤语浸信会堂。教堂长21米,宽约11米,高13.5米,建筑面积约325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虽然教堂的整体设计仍然具有单尖哥特教堂的特征,但是在材料与细部处理上表现出现代特色,例如礼堂采用了钢屋架,传统的双心尖券窗户做被矩形窗所替代,室内空间的宗教氛围也逐渐弱化。

(三)中西合璧式的教堂

20世纪初,基督教为了适应民族化与中国化的潮流,传教士开始建造一些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教堂。南京的道胜堂就是这类教堂的典型代表。

道胜堂现存5幢建筑,其中道胜楼为原来的传教场所,长约23米,宽约13米,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外墙采用清水砖墙,整体形象简洁朴素。道胜楼平面成“H”型,左右两翼稍稍突出,入口居中,立面构图上采用台基、墙身、屋顶三段式构图。但是在一些细部处理上仍然给人一种生硬之感,例如道胜楼由于室内设置有壁炉,伸出屋面的烟囱破坏了屋顶的完整性,体现出了旧形式与新功能之间的矛盾。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西合璧式教堂只占中国教堂的一小部分,但是这类中西合璧式教堂是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基督教所作出的妥协,是中国所独有的教堂类型,是教堂建筑中一种新的形式,反映出了一种折中主义的设计倾向。

(四)混合式的教堂

这类教堂除了设有传教场所外,往往还设有医院、学校,就建筑而言没有什么特定的风格。教堂建筑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比较注重宗教精神上的体现,这种注重实用与舒适性的教堂建筑显然不完全符合传教士的需求,仅仅作为一种传教工具。在南京这类建筑主要属于美国的新教教会,典型的实例有卫斯理堂、城中会堂、双塘路教堂等。以卫斯理堂为例,该堂为一幢3层砖木结构建筑,一层是门房、医务室,二层为礼拜厅,牧师住宅在西侧并与教堂围合成一个院落,封闭感较强。从设计及艺术价值来看混合式教堂的建筑形式并不能较好的诠释出教堂所应具有的宗教精神,但是其造价较低,实用性强因而成为南京数量较多的教堂建筑类型。

三 近代南京基督教教堂的价值

南京近代基督教堂建造于中国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包含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在时期,南京的传教士在教堂中收留了许多难民,保护他们免遭杀害,形成了与南京市民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成为南京城市记忆中的一部分,因此作为这些历史信息的载体,南京基督教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

此外南京基督教堂是本地区第一批西式建筑,对于南京近代建筑转型与近代建筑工业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当时较为先进的建筑技术与材料首先在教堂和其他教会建筑中的运用,促进了本地工匠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从而推动了南京近代建筑工业体系得以形成。在教堂建筑的设计风格上既有中西合璧式的教堂和较为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也有出现像粤语浸信会堂这样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教堂,显示出了当时建筑师的设计思想的转变过程。对于研究近代建筑思想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劝募信徒之外,宣扬西方思想文化与科技知识也是传教士的另一项工作。传教士在教堂中开设学校、印刷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给中国人了解西方世界的机会,并且使得一批在中国有影响力的人加入了基督教,例如冯玉祥、等。因此在当时的基督教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宗教、文化意义。

四 结语

作为一类重要建筑实例,研究其类型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有利于设计师对建筑的文化内涵和风格变化规律的认识。南京近代基督教堂在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形成原因也是多样,而历史背景、建筑技术、设计思潮、宗教文化这些因素对于教堂建筑究竟起着何种程度与何种意义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1] 根据《184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P93至P96内容归纳。

[2] 政协江苏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南京史料选辑38.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P25

[3]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中华归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P302

[4] 史式徽.江南传教史(卷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P340

参考文献

[1]钟鸣旦,孙尚扬. 1840年前的中国基督教[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2]史式徽. 江南传教史[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3]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论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南京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 南京民族宗教志[M].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5]杨秉德,蔡萌. 中国近代建筑史话[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4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这是每一位教师在改革与探索中追求的目标。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启迪学生的智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的导入是一门艺术,恰当的导入手段和精彩的导语往往能够在课堂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想学、爱学、会学”,使语文课堂真正达到高效。例如在教学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时,我从电视剧《红楼梦》中人物的海选讲起,这是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并且插入讲解了许多有关电视剧《红楼梦》中主要演员的拍摄花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讲必修一读本《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时,导入由赵咏华演唱的《最浪漫的事》。这样便很快地把学生带入到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中,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一堂语文课的灵魂,它既是教师教的指南,又是学生学的指标,也是语文课堂评价的依据。语文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一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上课前就要“瞄准最后的结果”,这个目标要根据教师选取的教材内容而定,这就要求教师吃透大纲精神,用好教材,研究学生,写好教案,做到脑中有纲,腹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案。其次,目标越明确,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就越紧凑,教学效果就越明显,教学的目标要重点突出。一堂语文课不能面面俱到,目标确定了,讲什么,练什么,既要全面又要保证重点。所谓全面,是指在课堂40分钟内能够解决的最大范围;所谓重点,是指从面面俱到的任务中找出占主导地位的任务。例如讲《荷塘月色》重点在散文语言的品位;《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目标为: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上学习廉颇、蔺相如的为人,培养学生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再次要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优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语文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知识、情感、学法、实践技能提出相应目标。通过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在不同的学习领域都有所提高,真正实现语文课堂“三高”目标。

三、灵活处理教材,激活课程资源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的教学中,在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后,引导并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设置问题情境,针对现在城市大规模建设,很多古老建筑都被拆毁的问题进行讨论。是拆还是留?让学生积极地讨论。学生以前启而不发的状态变成了积极热烈的情况。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建立“信息多向交流”的新课堂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2-0078-01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新一轮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两股汹涌澎湃的巨浪,强有力地推动着素质教育向前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教学行为。如何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整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一 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直观形象化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有这种困惑,一个知识点用语言去表述怎么也不能让学生明白。譬如,在讲授《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者)时,学生对于古代建筑不甚了解,一个班级没有用多媒体,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一个班级用了多媒体,补充了许多关于古代建筑的图片,学生兴趣盎然,教师讲得也轻松。这正应了荀子的那句话“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它告诉我们闻见是教学的基础。

课堂上要实现“闻见”,就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晦涩难懂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也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如教《先秦诸子选读》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画面,告诉学生学完之后,请大家为画面配音。学生学习非常积极,在充分把握了学习内容之后,学生配的画外音很有见地,课堂效率高。

二 利用信息技术将课程容量扩大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转变。教师的功能更应集中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如何把“信息”化为“知识”,把“智能”化为“智慧”,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品质。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互联网上的信息包罗万象、充满了时代气息,几乎囊括了各领域、各学科的最新内容和成果;在教育网站上还存储了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和优秀教案等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扩大课程容量。比如笔者在讲《宇宙的未来》时,课外让学生上网查阅关于宇宙的过去、现在、未来方面的研究成果资料及关于史蒂芬·霍金的个人资料,课上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宇宙的画面,让学生对宇宙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明确了本文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也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大拓展了的学生知识面。

三 利用信息技术将写作训练趣味化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并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作文训练《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时,对于讴歌亲情这类文章,学生写过很多,若要写得充实,还真很难。为此,笔者安排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剪辑的影视资料《烛光里的妈妈》《山村教师》《一个也不能少》等,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教师再适时地点明讴歌亲情要写得充实,必须通过联想发掘材料,在发掘材料时要重视细节,更要善于分析。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文章也写得充实了。

四 利用信息技术但不可依赖化

篇6

[作者简介]李慧勇(1977-),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李军生(1955-),男,山东蒙阴人,聊城大学副校长,教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管理工作;程兴国(1980-),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研究。(山东聊城25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聊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初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3110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32-03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就需要我国的建筑学教育肩负起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命和社会责任。但是,我国传统的建筑学教育在对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学生缺乏职业化的素养,适应职业岗位时间较长,一般得有老工程师帮带1~2年。我们的建筑学教育要符合建筑教育职业化的要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实践应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创新性、应用型复合人才,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笔者主持的聊城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总结,旨在探讨建筑学专业基础教学中如何把“职业化教育”思想灌输于建筑学的启蒙教育之中,使建筑设计初步成为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入门”及“职业入门”的课程,为培养未来的建筑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筑设计初步教学体系的反思

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本科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认识以及学生能否掌握好基本功,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建筑观和养成科学的工作方法。基于该课程在建筑学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国内各建筑院系历来都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教学当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几乎所有的建筑院校都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有的全面更新,有的局部调整,各有特色。目前较常用的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1.以基础表达技能为主的基础训练型教学体系。这一类型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由建筑初步理论课和练习作业两部分组成。(1)这种教学体系的理论课主要是“填鸭式”的讲授。理论课主要包括建筑构成要素、建筑基本属性、建筑构图原理、中外著名建筑简介等。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十分庞杂,几乎是整个建筑学专业在校所有理论学习的缩影。然而,和这些庞杂的内容相比,学习课时却很紧张,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只能是感性熏陶。在教学方法上,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围绕着教师展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基本特征。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掌握并控制着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学生是观众,是“徒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缺乏信息反馈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互动相对单一,缺乏有意识的职业素质要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设计。(2)这种教学体系的作业训练部分主要是基本表现技能的训练。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绘制线条图、建筑识图和制图、字体练习、渲染技法等。训练作业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形式造型的基础,或是风格、观念主导的形式主义,或是摹仿、诱导的造型拿来主义。基本采用“以画养技”的方法,老师定范图,学生临摹,以此增进学生感性认识和基本功。这种做法造成学生主动创造很少,过分依赖感性的“悟”而缺少理性的“导”。另外,这种教学体系使作业练习和理论教学联系松散、严重脱节。在一年级内,通过这种教学体系的教育,学生对建筑学专业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从而导致学生很难树立起初步正确的建筑观,对建筑设计初步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也不能自觉。这和“专业入门”及“职业入门”要求相差甚远。

2.以建筑设计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认知型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的教学组织理论基础就是认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因此,这种教学理论的认知主体是没有任何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大学新生,认知对象是基础性的建筑学专业内容,信息加工是建筑表达。该种教学体系把“认知”看成组织课程教学的关键。该型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认知过程,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进入专业领域,并为后续的建筑学专业学习打下全面而扎实的基础。这种教学体系的教学目的由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修养和自我悟性转向理性培养,由侧重手工技巧训练向侧重创造性、建筑思维方面训练。课程教学体系上以一系列的小建筑设计为主线,附带理论课和基本训练课,让学生更早地进入“专业角色”。学生在学会初步识图和认识建筑后需完成一系列单项分解的小设计,表现技法和一系列小设计同步训练,取消了单独的理论课,理论课主要结合设计教学同步进行。

这种教学体系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现在建筑学刚入学的学生美学素养低、空间体验能力弱和动手能力差尤为突出。一年级就把建筑设计全面引入,造成学生很盲目,带来一定的难适应性。二是教师在辅导学生时要费力地讲解许多复杂的到高年级才会学习到的建筑技术问题,无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建筑设计。三是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和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建筑学自身、建筑学与社会之间乃至社会生活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计算机的精度和效率有着手工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由此计算机绘图与数字虚拟空间的应用大量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图纸与模型,造成了建筑表达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所削弱。四是由于理论课融入各个设计之中,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因此对各个学生的辅导讲解缺乏系统性,标准不一,教学结果不甚理想。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自2007年开始招收建筑学本科,办学伊始,学院就明确了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思路与人才培养目标,即“广泛吸收国内外重点建筑院校建筑教育的有益经验,并着力加强与地方传统建筑院校在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注重专业教育的整体结构和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多学科的渗透以及建筑理论的发展前沿,强化以建筑学为核心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教育,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教学团队针对以上两种教学体系进行反思,在教学体系上进行了新的探索。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和最终的职业素质要求结合起来,阶段要求应和最终要求一致,应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上探讨建筑设计初步的课程体系改革。我们明确提出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核心目标是:创造建筑师职业语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建筑、建筑设计。

三、职业化导向下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体系

针对我们的核心教学目标,结合以上两种教学体系的优缺点,将其有机融合、取长补短,教学团队制定了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体系:通过建筑形态设计基础训练,加强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并结合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小型建筑方案设计的创造能力;结合注册制度对职业建筑师的要求,适当增加建筑制图的标准化要求,并在建筑表达技能方面得到基本的训练,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学习奠定基础。该教学体系以强化“职业化教育”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将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归结为三大教学内容体系和五大知识模块结构(详见134页图)。具体教学方法和教案设置如下:

1.理论、表达与实践一体化。建筑教育以培养职业建筑师为目的,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应该具备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1)以设计原理的基础理论为专业知识主线。从建筑设计初步的第一节课“建筑认识”至最后一个课程设计训练环节“建筑设计入门”,以设计原理的理论教学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始终。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结合课程设计训练的讲课,系统讲解相关设计原理,包括形态构成的概念,建筑形式的基本要点(点、线、面的变化)、形式与空间,空间的组合关系,流线与空间序列,空间构成规律。教学中强调对适用、经济、技术、美观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组织的理解;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贯穿到学生各个课程设计训练中去,并随着课程设计对象综合性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加深学生对设计原理的深入理解。(2)以设计的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专业知识主干。通过贯串第一学年的“形态构成基础”课程训练系列教学,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与基本方法,是设计基础教学的重点。通过涵盖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及空间等形态设计训练作业,借助于模型等偏重操作训练的作业以及建筑方案设计训练的作业,强调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艺术追求和思维灵感,从而帮助学生把富有灵感的想象集中于对建筑本体的认识,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建筑形态与先进理念。(3)以建筑表达手段的训练为专业知识支撑。通过对平面与立体空间构成的表达、概念设计模型和构成模型的制作,钢笔、水彩等建筑表现画的练习以及建筑抄测绘制等方面的操作,培养学生掌握对中小型建筑设计对象的表达能力,直接支撑和帮助学生在基础训练中,对设计对象在头脑中的图像思考和对设计对象的形象表达。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计划的组织,根据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建筑设计原理讲授、设计与形态设计基本能力的训练,以及建筑表达这三大部分内容相辅相成,平行进行,统一组织在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之中,这样的教学计划和组织方式有利于理论理解和形象设计结合,促进脑与手相连,逐步支撑起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建立全面的建筑设计观,培养与此相一致的综合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性。

2.突出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实践教学占有一定比例,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也是实现课程教学思想的保证。建筑设计初步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性的基础训练课,教学过程应该始终围绕渐进式的设计作业组织,提倡基本理论、方法的讲授和教学讨论密切结合的专业教学思想,通过实际作业在理论意义上的讨论和对设计对象的不断修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实践教学内容。在突出教学实践过程的设计性特点的同时,根据各个阶段不同设计作业教学要求的侧重点的不同,设计渐进的、有针对性教学目的的、具有有效的表达方法与手段的实践教学训练。从单项到综合作业,以创造型实验设计完成教学目标。为此,在三大教学内容体系和五大知识模块结构的基础上,整个课程体系按先后顺序又分为线条构图练习、平面构成练习、立方体构成练习、建筑测绘与表达等7个实践训练子项。这7个实践训练子项结合课程体系的综合性特点,注重模块系列的时序性、模块单元的完整性、模块时段的可塑性、模块内部子项的多样性,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体系。(2)实践教学中协作精神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协作性实践,部分设计训练分组合作,可年级内跨专业、跨班级合作,许多单项课程训练也采用与校外联合教学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3)实践教学方式。全面的建筑设计观的培养建立,必须要在因素多变的设计训练中进行才能深入有效,使得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实践教学的主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成为关键。实践教学采取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教师课堂指导为辅的组织形式。我们采取的教师指导方式,包括:互动式指导——“因人施教,培育个性”,针对每个学生在作业与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指导手段,鼓励学生提问和对问题进行讨论,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开放式讲评——注重引导学生相互评图,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和分析与判断能力,打破师生的一对一交流,加强评图手段,进行小组评图、年级公开讲评,实现开放式交流。

通过几年来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基本达到研究性、创造性、综合性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艺术的感知力、对事物的洞察力以及社会文化的敏锐感;在同一目标下,学生的学习可以有多种选择性,课堂形式及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交流广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结语

面对建筑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筑学基础教育改革也应该与时俱进,以职业化素质为导向,准确定位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实践应用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专业人才,使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真正成为建筑教育的“专业入门”以及未来建筑师的“职业入门”。

[参考文献]

[1]刘甦,赵继龙,仝晖,等.面向区域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7).

篇7

前言

代建制是指投资主管部门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并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后移交使用单位的制度。代建制是我国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它的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实现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化。然而,代建制模式由于业主和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于是如何监督和制约代建方,避免和控制风险,是业主必须解决的问题。

1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认为业主与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人掌握着比业主更多的信息,凭借这个优势获取更多的利益,而造成业主的损失。信息不对称性从发生的时间来看,可分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事前不对称发生在当事人签订契约之前,产生逆向选择;事后不对称性发生在签订契约之后,产生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指业主处于信息不利地位,不清楚潜在人的真实情况,可能选择到并不满意的人。而且人还会利用这部分隐蔽信息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契约,牺牲业主的利益。

道德风险发生在委托关系确立以后,指方利用信息优势隐瞒对委托方不利的信息和行为,使委托方遭受损失,而实现利己的目的。

2代建制中业主的风险分析

风险是各种事件及其不利后果与预期目标不一致的可能性,它具有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当业主将项目委托给人管理时,他们之间便存在着委托风险。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必然会给业主带来一定的损失,而这种损失业主难以获得人的赔偿。因为人一般是专业项目管理公司,属于智力密集型企业,资金力量薄弱,自身抗风险能力和自我保险能力都很弱,往往无力承担损失赔偿责任,风险损失最终必然落到业主自身。项目管理模式中业主所承担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因此,政府投资项目在推行和采用代建制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委托所带来的风险,采取一定的对策和措施规避风险或者减少这些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3代建制中业主的风险管理措施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风险措施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的财务转移、风险准备金和自我保险等手段。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委托理论,解决委托风险的途径主要有监督措施和激励措施。本文针对风险产生的不同原因和阶段,从解决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两个方面入手。在实施代建制的过程中可采取下列八种措施,其中前种措施主要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后六种措施主要解决道德风险问题。

3.1对代建单位实行严格准入管理

项目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要求代建单位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一定的施工力量、设计能力和融资能力,以及具有同类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等条件。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巨大、建设期长、风险大,对代建单位的要求就更高。政府可成立专门的代建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会由计划管理、财政、建设管理等部门组成。符合条件的项目管理公司可以提出申请或由行业协会、企业主管部门推荐,经代建资格审查委员会审定后给予政府投资项目代建资格及相应等级。获得代建资格的单位每年还应接受一次年检,不能通过年检的单位必须整改,整改后仍不能通过的应取消资格。

3.2建立代建单位信用体系

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在于人拥有隐蔽信息,业主不能准确掌握其真实情况,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着手建立代建单位的信用体系,对代建单位的业绩保存记录,对管理水平低下、的代建单位,要及时清除出代建队伍。这样,使人原有的一部分隐蔽信息转化为公开信息,有利于业主正确选择代建单位。同时,在过程中代建单位为获得竞争力就不会减少使用损人利己的办法提高自己的利益,从而降低业主的风险。当社会中存在着道德风险时,信誉是人们获利的重要资本,良好的信誉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

3.3正确选择合同计价方式

目前费用一般是一笔固定金额或者按工程造价一定比率提取,人均不承担风险,也不能获得奖励,因此,人缺乏约束力和积极性。为此,业主应分配一定的剩余索取权给予人,激励人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发挥最好的管理水平。一般可采用以下计价方式:一是成本加奖罚确定的合同价。当项目实际成本低于目标成本时,人从业主处获得实际成本和酬金,还可根据成本降低额得到一笔奖金。当实际成本高于目标成本时,人仅能从业主处得到成本和酬金补偿。如果实际成本高于超过成本限额,还要处以一笔罚金。二是最高限额成本加固定最大酬金确定的合同价。当项目实际成本没有超过最低成本时,人花费的成本费用及应得酬金都可得到业主的支付,并与业主分享节约额。如果实际工程成本在报价与最高限额成本之间,则只能得到全部成本。实际工程成本超过最高限额成本时,则超过部分业主不予支付。

3.4明确人的经济责任

如果不在委托合同中明确约定人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以及相应的经济责任,容易造成人缺乏约束力和责任感,工作效率低下,预期目标偏离轨道后会找出种种理由推卸自身责任,这样业主的利益便会大大受损,所以在签订合同时,业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将工作范围、工作内容明确,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

(2)建立目标系统,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建设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同一阶段也有多个目标,应当将这些目标明确赋予人。

(3)明确违约责任,针对每一个目标制定相应的违约责任,一旦人产生违约行为,业主就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要求人承担违约责任。

3.5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经济人,人们还有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物质激励往往不是万能的,还需采取其他激励措施才能满足人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在代建过程中,业主应加强与人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激发人的主动性,而不应仅仅限于经济激励措施。

3.6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

建设项目一般工程量大、周期长、涉及的关系复杂、隐蔽性强,出了问题有时业主很难察觉。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损害业主的利益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为此,业主需设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从合同签订一直到合同履行完成,对人的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在过程中监督单位的行动,促使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分阶段对人的工作进行准确评价,发生偏差后及时纠偏,并对其违约行为予以处罚。

3.7推行工程担保制度

在代建制中实行担保,就是要求代建单位委托第三方向业主提供一定金额的经济和责任保证,如果代建单位不能履行代建合同,则由担保方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赔偿。工程担保是有利于解决代建单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方面,通过工程保证担保能有效的将信用风险转换到风险源本身,让风险的制造者成为风险的承担者。另一方面,在代建单位向担保公司申请保函时,担保公司要对代建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对代建单位的经营状态进行深入了解,这样通过专业化的资格预审,进一步降低逆向选择的可能性。此外,如果道德风险发生后,业主也可以通过担保人获得损失赔偿,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风险损失。

3.8推行工程职业责任险制度

推行工程职业责任险制度有利于规避因工作疏忽或过失引起质量问题造成的风险。在代建制项目中推行人员职业责任险,即要求代建单位为项目管理人员购买职业责任险。如果管理人员因工作疏忽或过失引起质量问题而给业主带来损失,则由保险公司给予赔偿。由于保险公司在接受投保时会对投保人进行严格的审查,以防范其道德风险,所以这种审查实质就是对项目管理人员的一次选择。如果被保险人没有很好的信誉,就难以获得保险,从而其市场竞争力将会大大下降。推行工程职业责任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制约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

4结束语

政府投资项目在采用代建制模式时,必须重视由于委托带来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应用委托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监督和制约人的行为,避免或减少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以降低风险发生后带来的损失,使代建制充分发挥其专业化管理的优势,切实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尹贻林,阎孝砚.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理论与实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粱监.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