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4 20:01: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营运工作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把握机遇,寻求商机,提升销售。
雷同的经营模式和营销手段只会导致同行业的恶性竞争。20xx年我们应根据自身优势和区域消费特点,把握机遇,捕捉商机,提升销售。通过开展差异化营销、调研和分析市场,掌握消费者的所需、所想、所求,来策划好营销活动方案,锁定消费群体,培养忠实顾客。例如:根据季节不同,举行换季特卖和回馈活动,带动销售;发挥微信平台,不间断地推出各类互动活动,如“你购物,我买单”等,聚集人气;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形成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诚信服务。让消费者在各类营销活动中,既享受到真正的商品优惠,又可以得到一份意外之惊喜。
二、有节兴节,无节造节,聚集人气。
在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尤其是受到电商的不断冲击下,传统百货业将面临的是“一个顾客流失的时代”。尽管目前商场面临日常客流量不足,老顾客不断流失等诸多不利因素。但我们还是要发挥商业一条街优势,利用重大节日,抓住人气,减少客流量流失,以特色的营销活动、海边旅游的资源来创新营销活动。20xx年将围绕重大节日、假日黄金周、传统节日等开展各类营销活动,烘托节日氛围。另外,充分依托广场优势,通过场内折扣促销、场外推广展示,内外结合,营造气氛,刺激消费。
其次,将依托“双11”延展的“数字节”营销成功效应,积极探索,有节兴节,无节造节。可以尝试巧借日期的数字创造“节日”,例如:“3。14”、“5。20”、“8。18”、“11。11”、“12。12”等,形成特色营销活动环环相扣,从而吸引和锁定更多客户群体。通过耳熟能详的各种纪念日和创新“数字节”节,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以此进一步来聚集人气。
三、微信营销,会员互动,扩大影响。
微信营销以成本低廉、定位精准、粉丝众多、方式多元化、人性化以及信息到达率高等优势,被众多商家所热衷。目前,微信信息推送、朋友圈转发、微信会员互动已成为营销活动推广宣传的首选方式。微信营销不仅可以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还能使营销活动变得更生动、更立体、更有趣,更利于营销活动的开展。20xx年,我们将借助微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微伙伴”功能,加大活动宣传力度及品牌推广。一方面要重点做好开发新会员,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另一方
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营销互动活动。例如:微信刮刮乐、大转盘、敲金蛋等。通过与粉丝间的娱乐互动,增强活动关注力、吸引力、参与力,扩大企业影响力。
另外,“O2O”的经营模式已逐渐被网购一族所认同。而网上下单、网下提货的销售模式,也将逐渐取代网上下单、网上提货的经营模式所取代。今后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想尝试开发现有“微伙伴”的“微店”功能,建立网络销售渠道。通过“微店”传递商品信息,实现线上线下互补的经营模式来锁定一批忠实顾客,直面应对网络冲击。
2016年公司组建成立了运营部,包含行政、人力资源、财务、市场商务等各个方向,使公司各项工作展开了新的局面。
一、财务工作:(1)日常工作
1、 严格审核各部门的费用报销和借款,坚持财务制度,对不符合规定的凭证拒付,审核后方可通过网银支付,
2、 地大报销单据的整理及登记付款,
3、 每月8日前做好公司工资表给领导审核后通过网银发放工资,
4、 及时更新项目回款信息,维护项目状态表,
5、 发票和收据的填开和保管,做到开票信息准确无误,定期去税务局开具完税证明,
6、 每两月为员工办理油卡充值和一卡通充值各一次,
7、 月初核对银行账,出具余额调节表,做到账实相符,为会计结账做好准备工作,
8、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积极了解理财的种类,每次购买时尽量购买到红利最高的理财产品,做到利益最大化,
9、 每月打印装订财务凭证,做到凭证有序摆放,
10、地大招行卡的管理核对工作。
(2)重点工作
1、办理社保增员减员,开具社保证明、花名册等;公积金每月定期汇缴,新增人员的公积金增员及汇缴基数调整(5-9月),
2、税务局窗口办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
3、为员工批量办理建行卡和招行卡,
4、办理公司三证合一换证工作,
5、办理专项资金(房租补贴)的申报工作,
6、开立公司一般户,同时开通网银转账业务,
7、办理公司税务报道,税务扣款三方协议,CA证书的办理,
8、办理股权转让,同时完成企业信息网上股权变更和实缴出资额公示。
二、市场商务工作:(1)工作综述
1、各省市招投标信息定期汇总推送给各部门领导;
投标项目报名材料整理及报名、项目投标材料整理及投标;
2、 协助公司项目起草合同,合同签订,合同签字确认,项目回司登记,合同发票开具等;
3、 配合其他合作公司的招投标活动;
5、配合运营部其他行政工作,主要包括客户接待、校园招聘、资质办理。
(2)工作详述1、其中,2016年下半年共计参与项目投标10项,其中中标项目7项,中标比例79%。2、起草项目合同。
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采用钉钉手机端考勤系统做为员工考勤打卡、流程审批等记录;2、分别与智联网、前程无忧网、猎聘网签订了招聘合作协议;2、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30份;3、参加校园招聘四场;通过网上和现场招聘等渠道在2016年面试和应聘30余人次,截止目前本年度已新入职员工1人,新签约员工3人;4、社保、公积金账号的开通和管理。
四、后勤管理工作:1、扩大公司规模,对剩余办公场所进行装修,新增办公室5间,工作隔断位36个;2、致力于打造员工舒适整洁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休息环境,运营部三人按周排班轮流做清洁,并于后期请专业保洁人员对公司进行每周三次大扫除;3、与专业绿植公司签订租赁协议,绿植布满了公司各个角落,整个公司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生气勃勃的景象;4、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组织了全公司员工的体检;5、申请成立了公司党支部;6、与人才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开通了公司集体档案托管;7、为实习生租赁园区单身公寓;8、客户接待相关工作;9、组织员工参加了园区健康跑活动。
五、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1、劳保福利:于今年7月、10月采购发放了公司第三、四季度劳保用品;2、节假日福利:各项节假日福利的采购发放如端午节、中秋节、感恩节等;3、不间断供应饮料、零食等;4、固定资产采购、登记、入库管理工作;5、员工名片的制作;6、办公设施维护维修申报及跟踪落实;7、饮用水定期补给;8、草拟综合性通知等,负责公司会议的组织、记录并对会议有关决议进行跟踪;9、认真做好园区相关文件的收发,及时传达贯彻园区有关会议、文件、通知;10、公司的重要文件、合同等资料整理归档管理工作。
六、证照的申报和管理工作:1、先后申报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乙级测绘资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已于11月底进行了公示;2、办理了公司相关营业审批手续;3、加入了省软件行业协会;4、成为了银牌认证合作伙伴。
(三)2017年度工作计划
一、财务工作:1、重点工作时间量化:每周五出一次项目统计表,每天出资金余额表,
2、日常核算工作:要求及时、准确,借支打款、报销要求在1-2天内处理完毕,
3、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技能,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不耽误领导交办的重要事项,
4、做好财务数据的高度保密工作,谨慎的对待财务电脑数据和一切凭证单据,严格杜绝财务数据外泄。
二、市场商务工作:
1、全年继续跟进招投标活动的相关工作;并将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
三、资质申报、证件管理工作:
1、乙级测绘资质增加专业范围;2、软件企业认定证书;3、网络经营许可证;4、人才3551计划;5、系统集成四级证书;6、土地规划资质证书;7、营业执照三证合一等证书年审。
四、固定资产及办公物资的管理:对公司各部门使用的办公物资进行统计,并分类建档存入电脑中,保证物资使用的安全;负责公司办公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及维修联络。包括公司办公用品采购、发放、保管、使用登记、维护工作等;并履行稽查职能,认真办理办公用品的出、入库、领用严格控制和管理。办理固定资产的详细登记信息,做到公司资产细节化。
五、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创新,拓宽渠道积极做好招聘及录用等各项相关工作,从现阶段福利待遇和人文环境等细节入手,创造和谐工作环境,保证企业人员因素的稳定性,提高企业竞争力。
六、节约后勤运行成本:节省资源,水电空调使用方面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杜绝浪费,加强各环节的的记录统计工作,并做好后勤费用、办公用品费用的报销审核。
七、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运营部必须做好上、下联络沟通工作,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反馈信息;搞好各部门间相互配合,综合协调工作;对各项工作和计划进行督办和检查。提高办事的实效性,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持续改进运营部对其他部门的支持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创新,多搞活动,搞活气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八、完善管理制度:起草、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和其他文稿。做好公司文件的通知、审核、传递、催办、检查。加强办公文件、档案管理。在文件收发上,做到下发的文件适时送达有关部门办理,为公司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及时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档案管理做到井然有序,随时为公司提供查询服务。
九、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常识。加强对行业发展的了解,加强对周围环境和同行业的了解、学习。要对公司的统筹规划、当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一、经营目标管理
根据20XX年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考虑到多经改革、业务调整和成本上升等因素,20XX年各部门营业收入力争完成××万元,成本费用控制×××万元,营业利润力争完成×××万元。
各部门要紧紧咬定目标不放松,深挖潜力,苦练内功,提升服务功能,提高经营质量,确保顺利完成20XX年各项经营管理目标。
二、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全力以赴打造本安环境
(一)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
不发生人身死亡和重伤事故,实现人身事故“零”的目标; 不发生特大、重大事故及主要设备严重损坏事故; 不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和人为责任的一般事故; 不发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及重大环保纠纷事件; 不发生职业健康危害事故。
(二)主要保障措施:
深化安全宣传教育,从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致力于安全文化建设。要从关心员工生命的高度出发,全力以赴抓好安全宣教工作,在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以“有用”和“有效”为原则,寻求更加有效、实用的安全宣教形式,强化安全理念教育,不断引导全公司员工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固化“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积极营造我要安健环的良好氛围。
强化安全监察力度,要进一步维护安全监察的刚度,以打造本质安全性企业为主线,建立高效完善的安全管理和控制体系,并抓好安全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要俯下身子,盯在现场,把握关键环节,认真排查隐患,切实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做到安全生产指挥在现场,隐患排查发现在现场,整改措施落实在现场,确保生产现场安全监管不失控。
继续深入开展创建优秀班组活动,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规范班组基础管理,切实提高班组综合管理水平和安健环管理绩效。继续做好班组的检查与辅导工作,遵循“边检查、边研究、边整改、边提高”的原则,对活动开展情况实时监督,确保各班组切实、有效开展创优活动。
三、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规划与建设
(一)从战略的高度加强人才队伍规划与建设
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对公司现有人才结构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科学制订适应公司持续经营的中长期人才队伍整体规划,在用好公司现有人才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引进急需的新型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做好人才储备。
以人为本加强人才管理。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尊重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关心人才”出发,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全过程。除了贯彻落实公司现有绩效管理政策外,要建立一整套“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的用人机制,通过学习上提供机会、工作上给予平台、薪酬上公平回报、文化上情感关怀、生活上处处善待、政治上组织关爱等具体措施,稳定队伍,留住骨干;敞开渠道,鼓励员工积极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调动他们的才干,发掘他们的潜能,只要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按贡献大小给予不同的奖励,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促进人才成长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生活上要多关心员工,善待员工,尽力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满足员工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提高员工主体地位,让员工真正感到企业的人文关怀,自觉为企业分忧、出力。
(二)创新劳动用工管理,探索劳动用工新模式
面对多经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公司在用工理念和方式上都需要不断创新,要在执行落实国家、省的有关法规政策以及集团公司用工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大胆探索符合实际的劳务用工的新途径,积极研究劳务派遣、业务委外承包等经营方式,实现用工模式的新突破,以彻底解决员工的工龄及劳动合同等历史问题,并达到用工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一要缜密策划,积极探索新的劳动用工方式。要着眼全局,以稳定为前提,着重以劳动力配置的灵活性、用工成本、用工风险、管理要求、劳动生产效率等要素为基点,积极探索与本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又符合精益管理方针的劳动用工方式,合理规划劳务派遣员工、劳务工程承包员工和在册员工的比例,逐步调整劳务用工结构,形成科学高效的劳动组织体系。
二要加强劳务用工精细管理。在业务转型后,无论是采取劳务派遣还是业务委外承包方式,加强劳务用工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劳动生产效率都是必须的。首先公司要建立健全劳务公司、外来队伍、外协单位考核体系,把劳务公司的用工规模、人员流动率、管理能力、队伍技能结构等要素作为资质考核指标,严格把好准入关;增强对劳务公司的管控能力,实行末位淘汰制,消除劳务队伍只顾完成任务、干活赚钱而放松管理的倾向,让公司的各项业务质量处于可控状态;其次要创新管理模式,改变过去“以包代管”的粗放管理模式,实行外包队伍组织管理班组化和“班长负责制”,把管理任务落实到班组,落实到每位员工,将粗放式管理转化为深层次的精度管理,不断提高劳务用工综合素质和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和员工和谐共赢,把劳务用工管理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
四、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促进企业降本增盈的前提和保障。财务部门要以“细”为起点,增强市场主体意识,提高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将精细化管理的思维贯彻到每项任务、每个流程,通过不断深化财务管理手段和方式,优化财务核算,加快信息化进程,最终达到企业盈利最大化的目的。
完善财务组织体系,在原有的财务、会计、出纳等岗位基础上,用足现有人才,增设电算化管理人员、财务分析员、预算编制员等岗位,适当调整岗位模式,动员全部的财务人员投入精细化管理当中,细分目标、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用精细化的控制、精细化的核算、精细化的分析,全面落实财务管理精细化。
完善内控体系。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集团公司多种经营监督管理的要求,围绕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及下达的主攻目标,按计划增订或修订近年来的内控制度,出台匹配的经营目标细化与考核、物资材料比价与采购、经济业务核算与监督、目标成本核算与控制、固定资产建帐与盘活等管理制度,并深化实施,进一步完善内控体系,强化内部监督,彻底堵塞管理漏洞,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健全涵盖财务、股权、投融资、资产、人事、绩效与薪酬管理等全方位的预算体系,并实行与绩效挂钩考核,确保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重点要加强成本费用预算的精细化,为降本增效树立标杆和尺度。从源头开展成本目标控制,实行标杆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责任成本管理,综合考量各部门的业务量、收入、人数和资产等要素,认真编制成本分解计划,着力从内部挖潜增效,制定成本费用定额,细化成本支出项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将盈利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财务部门要及时和生产、运输、采购、维修等部门保持实时的信息沟通,对各部门完成预算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控,不断调整偏差,将过去的固定预算发展成为滚动预算,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强化财务调控力度。针对目前存在的资金回笼困难、利润空间压缩、资金链和现金流严重吃紧等突出问题,加强对资本结构、资产质量以及现金流量的合理调控,使公司具有合理的资本结构、资产质量和充足的现金流量,保证公司的偿债能力;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改善融资方案,加强融资能力,增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总体实力。
五、审时度势,适时调整战略定位
20XX年是多经企业改革后全面规范运作的一年。
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对电力多经企业提出面向市场、减少关联交易比例的改革要求,公司开始面临新的竞争环境,脱离“遮阳伞”的保护接受市场的考验,独立承担市场风险。公司必须摆正自身位置,加强外部政策和市场环境分析,认清多经改革后的形势及任务,在充分挖掘内部市场的基础上,依靠主业增强发展内力,利用自身优势形成市场合力实现战略谋变,模式突破,理性发展,把战略重心调整为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加快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营体制与机制变革,要让市场在公司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实现多经企业持续经营。
机制变革的前提是观念的变革,观念变革的切入点应强调危机管理。因此各部门要摒弃“等靠要”思想,大力向员工灌输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重新修编企业文化手册,并将企业文化的宣传、培训纳入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组织有关讲座给员工特别是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以市场意识教育,激发员工勇闯市场的信心和热情。多经改革是必然的,主动适应实现持续经营才是硬道理,公司要以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发展能力为立足点,用积极的心态主动改革和迎接挑战。
六、全面推行管理标准化生产精益化
“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公司要全面进军社会市场,不在于生产设备等方面,而在于管理和生产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行管理标准化,生产精益化。
(一)细化标准,量化考核,全力推进管理标准化。随着各项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公司自成立以来制定的系列管理制度和标准出现了一些细节性漏洞,因此公司要根据国家现行政策法规、一体化管理手册和公司的发展战略及时完善和修订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不断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要强化计划管理体系,科学编制和逐级细化日程作业、物料管理和劳动力配置三大主体计划,加强生产过程的计划控制,持续增强计划执行力;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岗位责任、履职标准,并量化考核,完善奖惩兑现、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实施全员考核,使标准化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层次、各个工序、各个岗位、各个环节。
(二)高度重视生产精益化。一要生产技术精益化,各部门要以消除浪费、提高投资效益为重点,大力开展技能竞赛、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广泛征集合理化建议,对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节能减排等方方面面存在的操作技术问题实施攻关,优化工艺流程,坚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公司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二要现场管理精益化,要将生产现场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强化5S可视化管理,推行PDCA闭环管理模式,注重全面质量和过程跟踪管理,确保各项活动从事前谋划、方案出台到精准执行、严格考核、效果强化等整个生产流程精益化,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着落;严格按照工作票、工程联系单组织生产,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确保每个项目均有预算、有工艺文件、有质量标准、有原始凭证、有节点进度,做到“三按”: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生产;三要生产成本精益化,大力推行预算定额管理和第三方审核把关,严格控制支出,采用作业成本法、成本倒算法等精益技术,消除一切“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达到经济、安全双重效益最大化。
七、加大力度做好与股东及主业各部门的沟通工作
合规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争取主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以主业为后盾抢占更多的外部市场份额,实现多经与主业共荣、共存、共赢。
(一)转变观念,主动改进服务方式。牢固树立服务主业、支持主业发展就是支持自身发展的思想,贴近主业,加强与各部门信息沟通与工作交流,建立完善的沟通反馈渠道和机制,及时了解主业各经营环节的服务需求,积极有效地为主业发展排忧解难;定期走访主业各部门,主动征求各部门意见,主动改进工作,强化管理和服务,提高内部市场的综合满意度和认知度;只有主业发展了、效益提高了、实力增强了,才能更好地为多经企业的持续经营发挥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二)加强联系,规范治理。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加强与股东的沟通交流和良性互动,认真履行投资回报义务,不断完善运作机制,强化公司治理,推动科学决策,促进稳健经营,切实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三)积极主动,争创收益。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主动联系,多方面积极协调沟通,充分发挥公司的综合优势与有效资源,在遵守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设法承揽更多的业务和服务,延伸服务领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切实做好各项业务收入的定期结算工作,提高结付率,保障企业持续经营。
八、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争创新优势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强化和改进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推动企业持续经营提供保障支持,形成新优势。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把创先争优工作作为全年党建工作的主线,围绕企业发展中心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广泛吸引员工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创优争先活动,致力于把支部建成堡垒,把党员树为旗帜,发挥好党支部的凝心聚力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以真诚的态度、细致的工作,及时化解员工的疑惑和忧虑,凝聚人心,共同前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78-02
在我国,动画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动画专业教育逐渐被社会所重视,相当多的职业院校开设了影视动画专业。由于开办的时间相对较短,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企业需求。探索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将在很大程度上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可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一、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现状
我国影视动画专业高等教育基本都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形成的,大部分院校采取三段式的教学体系,即美术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这种教学体系课程相对独立,教学单元之间缺乏联系,存在的问题较多。
(一)“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授课模式,导致专业课与社会脱节
理论的抽象性,概括性,使学生听起来觉得空洞,缺乏感染力。由于对理论知识缺乏具象认知,往往理解模糊,在实践中感觉无从下手,也就无法将抽象理论与具体设计案例结合,进行体验、转化、再造,大部分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直接面向企业,学校的专业教学内容不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二)学生实践无真实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
在理论讲授中,教师引用的案例,学生没有现场体验的机会,很难将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进行思考。实训阶段,课题大多虚拟,无法全程体验设计过程,无法掌握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
(三)学生个体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在影视动画设计项目中,由于牵涉工种多、分工细,需要多人、多部门合作,故训练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尤其重要。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作业往往由个人单独完成,同学间协作不够,缺乏团队精神。
二、影视动画工作室制设立的前提
影视动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设立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前提条件:
1、与现行教学模式差异较大,要有配套的管理基础为依托,工作室不仅有技术性岗位,还有业务接洽和交流、行政事物与管理类型的岗位。
2、要有一定的教学场地和相应的设备支持。
3、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工作室的带头人应以专业、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除了带头人,工作室其余教师也必须及时了解社会的新知识、新问题,不能不结合实际的做空科研,一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它是以项目教学来代替课堂教学,所谓项目教学,就是在课堂中以某一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为主导,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
三、影视动画专业工作室制的设立与运行
(一)工作室概述
工作室教学不能不提到“包豪斯”。包豪斯是德国魏玛市的一所 “公立大学”。它成立于公元1919年,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的教学以作坊为基础,开设了金工、服装、木工、陶艺等作坊,作坊既是技艺传授的场所又是供师生各门课程实习所用的车间,不分教师和学生,只有大师、技工和学徒,师生们的工艺技巧和艺术经验是通过实际制作物品来体会和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各种生产技术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我们现在讲的工作室,一般是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大多具有公司模式的雏形。它是以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室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场地,引进真实项目案例,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引领学生完成项目,并从中学习技能,提升专业知识。除了能完成基本教学外,还能通过项目制作来完成相关课题的研究,更能从商业项目的制作中获利,实现创收。
(二)工作室的设立与运行
确定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后,我们就开始对其制定了详细的设立与运行方法。
1、工作室的基本构成
如上图所示,影视动画专业工作室的设立,首先要通过学院的批准,有学院的支持和管理。在学院的管理之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硬件构成”、“软件构成”和“人员构成”。硬件构成主要包括“场地”的提供、“资料库”的准备和“设备耗材”的购买和准备;软件构成主要包括常规教学的相关文件,比如“教学理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工作室运行与管理的相关办法,各组成人员职责的相关文件材料等。这三大构成共同组成了影视动画专业工作室的基本组成。我们的工作室除了负责常规相关适合课程的正常教学外,还负责与企业共同承担相关实际项目的制作,通过相关项目制作,完成课题的研究,并且可以实现创收,带来经济效益。由此,也切实做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2、工作室的职能划分
学院:学院作为工作室上级部门,给予工作室相应的资金支持和制度管理。
专业带头人: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是一个工作室的核心。主持工作室日常教学、科研和项目制作工作,宏观把握教学理念和专业发展方向,保证教学与课题项目的顺利实施。
指导教师:根据自身技能特长,不同的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不同技能的指导。基本分为:平面设计指导教师;网页制作指导教师;二维动画指导教师,三维动画指导教师;后期制作指导教师等。
学生:在工作室负责人及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日常常规课程的学习及项目制作。
校企合作企业:一方面为工作室提供实践项目,另一方面企业中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也可以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
四、影视动画专业设立工作室制的不足与解决措施
(一)工作室制的些许弊端
1、面对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因此,势必在教学管理上有些脱离。
2、有些教学课程特别是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强,并不适应在工作室制下的教学形式。而工作室的吸引力显然要比理论学习更大,因此有可能低年级的学生会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工作室里面,这样就会造成忽视基础性知识的局面,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重视,眼高手低。
3、工作室与社会的紧密切换,容易使工作室越来越商业化发展。
(二)解决措施
大庆油田各原油库主要担负采油厂的原油集输和部分油区的原油处理工作,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原油脱水、集输、稳定和污水处理。几年前开始进行了自动化改造,以focs控制系统为框架,经过建设逐步建成了首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原油分水器的自动化控制,污水处理的自动化控制,加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等几个部分,并且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数据的自动采集建成了首站信息综合系统实现了报表的自动生成、生产成本和办公系统的网络化管理。通过自动化技术的改造使首站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五星级站库的标准。
自动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决策层、数据层、监控层、现场层四个层次,而首站的自动化系统属于监控层和现场层,通过信息网络把四个层次有机连接起来。四个层次功能描述:
1)决策层系统可以对数据层上传的主要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分析结果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指挥生产。
2)数据层该系统主要是对所有集输站库的现场实时数据和参数进行收集、存储及分类,并自动提取数据生成生产所需要的各类报表,并能够进行实时显示和查询,自动对数据按月、季度、年度进行汇总分析,为上级领导的分析和决策提供最直接真实的依据。
3)监控层该系统主要是对各集输站库内的现场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调控以及向上级系统进行数据发送,同时对生产数据进行显示、存储以及对故障点进行报警处理。
4)现场层它是直接对生产流程进行数据采集和调控,可以保证生产可靠安全高效地运行,大幅度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
首站的控制系统建设FOCS2.0系统具有在操作员站死机的情况下,主控站仍然能够保障生产正常运行,同时一台操作员站死机后,别的岗位,如主控室的操作员站可以临时对其岗位的生产进行操作。
自动化技术在首站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首站原油脱水生产主要工艺环节是高效分水器,分水器的运行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脱水系统脱水的效果。首站的高效分水器是集输大队自行研制开发的高效的脱水设备,在没有进行自动化改造前由于受到来液不稳、控制装置是传统的浮球连杆机构等原因的影响,造成分水器的出油含水的波动,并频繁的出现超压、油水带气和气里带油的问题。
自动化改造主要是对高效分水器内的油水界面、油气界面和操作压力等参数进行检测然后传输到中央处理器,然后根据给定值反馈给调节机构进行自动化调节,具体控制原理。
自动化改造以后,分水器的各项参数控制由原来的人工控制变为实时自动控制,只要将PID控制参数设定准确,便可以将各项参数稳定在给定值上。这样分水器的各项指标便有了大大的提高,改造前后指标对比见表,其增加了脱水效率,减少了加热负荷,稳定了脱水系统的运行。
目前原油的输送多采用管线输送,原油在输送过程中存在着两方面的能量损失,即摩擦阻力损失和散热损失。因此,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给流体提供能量加热站提供热能和泵站提供压力能。在管输管理中,要正确处理这两种能量的供求平衡关系,因为这两种能量损失的多少是互相影响的。一般来说,散热损失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摩阻损失的大小取决于油品的粘度,粘度的大小取决于输送温度。提高加热站的出站温度,使油品在较高的温度下输送,原油的粘度降低,摩阻损失减小,但散热损失增大。所以在原油管输过程中存在着能耗最小的优化输送选择。
有资料表明:控制管输流量可以达到节约燃料油,提高管输效率的目的。其基本原理是用流量控制系统控制输油泵站出站原油的流量稳定为定值。原油粘度增大时,管输量减小,通过流量控制系统提高加热炉的加热温度,原油的粘度降低,输量增加;当原油粘度粘小时,管输量增大,降低加热炉的加热温度,原油的粘度增大,管输量减小。
基于以上管输控制原理,可以采用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技术,优化输油参数,提高管输效率。应用网络技术实施管线实时监控,采集首端、末端压力、温度、流量和粘度等参数,通过双向微波传送到首末站控制室;编写优化输油参数程序,在实际应用中修正常数;计算机根据采集到的参数提供优化的输油参数,应用流量控制原理,调节加热炉加热温度,控制流量。
管线均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管输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管输监控系统主要由无线传输网络、高速采集模块、高精度变送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控制系统组成,实现了管输原油的温度、压力、流量的实时检测,及时掌握了管输运行参数并通过控制系统人工调节,同时还实现了管线泄漏判断和精确定位。现在,正着手编制优化管输工艺参数程序,已经实施了加热炉的自动控制,然后根据实时采集到的管输运行参数,利用优化程序提供优化的管输流量参数控制管输量,实现最佳的管输效率。
过去对输油干线的管理,依靠人工巡线、电话汇报等方式,既费时又费力,现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输油管线实时监控和防盗报警。利用现场仪表将压力、流量、温度等信号远传到信号处理器,由信号处理器完成高速采集、滤波和降噪等预处理并进行一定时间的存储;通过计算机和信号处理器之间的通讯,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实时分析等数据运算;采用高速无线网络完成各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传输速率快,可靠性高;利用GPS系统精确同步各站时钟,确保分析处理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输差检漏法和负压波法的耦合,克服了两种方法单独使用时的弊端,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管线检测、定位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辨识算法来进行泄漏定位报警,精度高,误报警少,误报率在,定位误差+。
通过自动管线实时监测,多次及时发现管线泄漏现象,避免了由于偷油、停产、管线补漏等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同时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泵类设备的运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生产单位的电耗指标。首站对大型外输泵的运行效率实施了自动化监控,它的主要监控原理是通过能耗计量仪表计量电机的实耗电量,再通过泵的进出口压力和流量确定泵的输出有用功,现场的一次仪表将参数采集到中央处理机,再经过运算程序计算出泵的实时泵效。技术人员通过对实时泵效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泵的效率变化原因,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先后发现了:进口过虑器摩阻损失、出口阀组的节流、原油的温度(粘度),以及电机运行效率对泵的影响,值班人员通过现场操作,使首站的泵的运行效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相对没有实施监控系统以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单台220kw的外输泵一年可节约近两万kw.h。
首站目前使用的是采油厂自行研制的高效三回程水套炉,配用意大利百德燃烧器,对此进行了以下自动化改造。
改变原有加热炉人工控制大小火的运行方式,增加安全检测联锁保护系统及相关能耗参数计量。并通过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累积计算,分析出系统实时能耗利用率。
以下是对一台水套炉的运行参数的检测报告和数据分析。通过自动化系统可以检测的数据是烟气温度、烟气中氧含量,然后通过反平衡法计算出炉效。
完善加热炉自动监测,增加原油进、出口压力、温度,水套压力、温度,排烟温度、燃油流量、压力,炉膛压力、烟气含氧量分析等监测点。
在控制系统中,设定出口介质加热温度,根据油温的变化来改变燃烧器的大小火切换,同时通过相应调整供风系统,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水套炉效率的目的。
第二,运营工作开展步骤。
1,与当地教育部门取得一定沟通,说明学校开放体育场馆运营的初衷、宗旨。去当地教育领导进行交流,并协商制定获得一些书面许可。
2,通过市、县电视台、报纸、杂志运营信息,做到信息的准确、真实、有效。与当地有资质的相关企业、公司取得合作,协商制定一个合情合理的合作方案。
3,组织系统精干的运营工作队伍,打理学校体育场馆的日常运营工作。
4,努力做好老师、学生的思想工作,让老师、学生懂得学校发展现状,理解学校发展境遇。
5,改善、修缮学校体育场馆的各项设施,以应对运营实际需要。
第三,做好善后工作。
前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用电量急剧增加,原先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抄度计费,脱离了现代化电能计费的步伐。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用电需求,科技人员研发出了计量自动化系统,不但达到了维护电能装置的目的,而且减少了人力和物力花销。与此同时,计量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受到广大人群的关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新与进步。
1 计量自动化系统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及时获取准确的电能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计算,为计量控制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相比原先的人工计量,计量自动化系统改善了落后的电能计量检测装置,有效提高了计量管理工作效率。下文就主要分析了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四个功能特征。
1.1 实现低价集抄
计量自动化系统中低压集抄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低压扩频载波和一系列计算机通讯技术等,对集低压电网中电能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和处理,最终完善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低压集抄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用户用电表进行远方抄表、监控计量设备工作情况、时效分析和掌握用电数据资料,为管理人员提供可靠数据来源。
1.2 进行时效监控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用户用电量进行监控。监测计量系统一般与智能无线网和通信网相连,一旦发现用户用电异常,能够及时将监测到的数据资源发送到监控平台,方便技术人员解决不平衡电流问题和分析电压和电阻运行情况,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基本保障。
1.3 能够进行负荷管理
计量自动化系统中的负荷管理其实就是一种依赖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监测等多种高科技技术对客户用电数据进行监测、采集、分析、处理,最终达到提高监测水平和负荷管理水平的目的。
1.4 遥测地网电能量
计量自动化系统相比原来的手工计量方式来说,有一个较为突出的优点:能够遥测地网电能量。该遥测系统一共有三个部分组成:主站、终端和组织通道,利用一系列先进的网络通信和存储技术,全方位控制和监测地网电能量,从而为电网电量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分析。
2 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计量运维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依靠信号通道和标准的电能量来采集电能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资料,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近年来,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计量运维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对现代通信技术充分应用,为供电局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2.1 电能表在计量自动化系统中的运作
在计量自动化系统工作中,工作人员通过抄读电能表原始数据及原始负荷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用计量设备进行分析、检查、控制,及时改变变压装置。这些工作的有序展开既减少了复杂繁琐的人为工作量,又扩大了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生活当中的影响。此外,一些设备缺陷、漏电、遗电现象也能及时被发现,大大减少了消防隐患。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全部电网瘫痪的行为也会不复发生。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广泛运用不仅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而且倡导了低消耗,高节能的物质生活。
2.2 利用自动化系统远程低压控制管理系统
系统采用低压扩频载波、数据总线等通讯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应用,形成电压集合一体化,采集、传输、运作一条线的自动化低电能的管理系统。系统及时分析已经接入该设备的用电户传来电能表数据,自动远程抄表、监控计量设备的工作状态。通过利用计算机主站网络、客户终端、数据通信协议、计量表计量等形成一个完美的负荷管理系统。客户的原有抄读数据结合负荷电量数据统一传输给系统在线监测平台,短时间内分析出客户用电数、计费数,大大提高了用电质量。
2.3 及时维修、监测计量管理设备来监控异常用电行为
计量系统采用智能无线网连接系统电网监测终端和主站系统,在各个监测路线设置监测点,并布置电压器后观察城域网、局域网的变压器变化数据,分析出具体异常用电行为,及时安排处理。通过计量设备监测为线路受损、电流不规则、无功潮流、附载电等提供数据分析依据。自动化系统可以准确记录下电压数、功率因数、功率、电流情况,对比分析历史值和现实值,随机应变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假如用户用电压过高和电流异常,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及时监控并发出警告。另外,根据各区出现的异常情况所传来的统计数据,系统能够及时分析出检查调整区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在此运营中,计量人员可以灵活调配工作和安排工作顺序。这样相较于以前老化的人为式管理减少了工作量,又提高了故障存在的准确性。
2.4 自动排查用电数据,防止偷电和补齐少电
电网经营企业在供电传输中可能会存在自然线损(电网在输电过程中发生能源丢失的现象),使其用户得不到准确数量的电源。经过计量设备检测,定时抄录冻结来确定用电电压、电流、功率,记录电能表在各个时段的数据,为一些少电用户补齐电量。在维护双方利益的前提下,这种合理公平的计量方式被广泛认可。既保证了供电方利益,又不损害用电方利益,一举两得。自动化系统的报警系统十分灵敏,一旦监测到用户异常用电数,能够及时向供电方发出提醒,而传统的监控行为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排查,甚至有可能连监测都监测不到。计量自动化系统打破了人为有限的周期检查,既体现了计量公正性,又同时保障了供电方利益。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计量自动化系统对用电量计量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节省大量人力和物流,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大大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但是,在近些年的运维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完善和改造计量自动化系统,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为电力计量业提供更多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当今世界不仅是知识与人才的竞争,还是技术和供应链的竞争,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港口物流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港口物流与其他类型物流在性质上具有相同之处,例如,仓库、车间等,都属于货物存储、投放处,港口物流的运行现状直接反应港口的管理效果,所以,对港口物流供应链及其柔性化运作机制进行探析非常重要。
一、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含义
港口物流作为港口功能的一种为客户提供商业服务,基本勾勒出港口的组织结构。对于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定义,从运行基础方面看,集成物流供应商所控制的港口供应链网络是港口物流运行的基本框架,是港口物流运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港口物流的供应商系统、购买以及流经港口供应链的客户系统;从港口物流供应链的运行目的方面看,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优质服务是建立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宗旨,这就使得港口物流带有服务性,从服务开始到服务结束都要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港口物流具有较大差别,传统的港口物流以制造供应链为核心,而港口物流供应链口物流企业在实际上掌握着供应链的运行脉络;从港口物流的柔性化设计方面看,港口物流更加注重资源的整合,并不是对港口运载的资源实施占有,利用资源的属性。
二、港口物流供应链的运行规律分析
港口物流经过发展形成了一套有机网络,其最初的发展理念为成本理念,最终目标为降低港口物流的运行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再到利润理念,以最大化港口物流利润为最终目标,最后为综合服务理念,在物流中融入供应链业务后,供应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这种统一、快捷并且集成的管理模式,因此,柔性化运作机制被开发。这种柔性化运作机制是随着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实践中逐渐被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港口物流的运行效率以及成本,因而被迅速推广。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柔性化运作机制以合作伙伴中心能力有机集成为基础,具有综合敏锐感应外部环境,提高竞争力的能力。具有时代特征的柔性化运作机制能够高效、及时的满足市场需求,这与港口物流供应链模式所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能够在深层次上洞察并满足顾客的需要。所以,港口物流运行应该纳入柔性运行管理,促进港口物流供应链柔性化。
三、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柔性化运作机制分析
(一)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柔性化运作理论基础
学术界对柔性化运作的研究已经超过四十年,但是对供应链柔性化运作的探究仍然不够完善,虽然张云波将供应链的柔性化运作分为六大模块,但究其研究根源仍然以制造供应链为基础,没有跳出传统的物流供应链运行体系。根据港口物流服务的对象具有连带性、异质性并且具有易逝性,所以,港口物流相应的应该具有稳定性、连续性,例如,港口物流供应链应该全员参与、及时处理下游顾客的要求、缩短物流供应链的运行渠道、准确分析异质化客户等。与此同时,港口物流还应该正确区分供应链与柔性化运作的概念,使得柔性化运作理念应用于港口物流管理,形成具有柔性能力的运行机制。
(二)港口物流供应链的组织模式
港口物流行业具有资产专用性并且其供应链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这就使得港口物流企业结成相互依存的关系网,产生协同效应,这是各种类型的港口物流公司结成相互依存关系的来源,也就是合约关系。网络组织模式是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新型组织模式,它不仅能够促进港口物流供应链相互提供,形成一体化服务,还能够提升供应链的协同化以及集约化。
(三)港口物流供应链的运行程序
港口物流经过发展,优化了运行模式,在网络组织的规制下,形成一种中间模式,从而协调各方。在这种运行体系下实现了以港口物流供应商为基础,以物流供应链为保障,以并行方式为系统功能的实现方式。港口物流供应商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窗口,经过零距离沟通,形成一体化物流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港口物流供应链在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型系统,又是一种集成物流供应系统,在其运作规律下提出了对柔性化供应链的需求,并相应形成柔性化运作机制。我们应该按着这一运行轨道继续前行,为港口物流的发展做出努力。(作者单位:中国秦皇岛外轮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彭勃.基于产业集群模式的港口物流柔性供应链:概念及运作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2,03:144-148+152.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电力系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进步的保障性系统,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电力系统中,计量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其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性环节,但是计量运行或者是维护上的失误往往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电力计量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积极地引进计量自动化系统意义重大。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通过程序来进行控制,可以实现计量运行和维护的智能化,能够有效地减少在运行维护环节的人力和物力支出,这对于成本控制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目前的计量运维工作中,普遍地使用到了计量自动化系统。
一、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随着近年来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生产都逐步走向了自动化,在自动化技术不断利用的过程中,电能计量也开始了自动化发展。从技术支撑来看,电能计量的自动化主要是建立在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利用,电能计量自动化发展不断地深化和完善最终在电能计量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的突出功能:
第一是可以进行计量装置的日常维护。过去的计量装置维护主要是利用人力来完成,但是在如今的自动化系统中,利用程序检验和控制便可以实现装置日常维护,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二是可以进行自动报警。由于有了自动报警的功能,所以电网运行的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第三是可以实现远程自动抄表。此功能的利用有限的缩短了电能计量的工作周期,而且可以避免人员抄表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对于提高抄表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积极意义
(一)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计量运维工作中的应用,其突出的价值便是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一,由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计量运维工作模式,所以过去人工计量运维工作的一些烦琐的步骤便不再使用。由于工作步骤的精简,所以整个工作的运行周期得到了缩短,工作效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第二,在过去的计量运维工作中,虽然使用了大量的人员,但是在人员的专业性方面进行的强化不够,所以人员在工作中往往表现出随意性较强、技术手段不达标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的提升。而计量自动化系统利用本身具有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经工作纳入到了统一的标准中,极大地提升了工作质量。
第三是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主动工作模式。过去的工作大都是在被动进行,由于被动性强,所以效率提升有效,现在,通过系统的监督实现工作主动性的提升,大大地改善了工作效率。
(二)有效地控制计量工作的成本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另一个突出价值便是有效地节省了企业成本。在过去的工作中,需要利用大量的人员和物力来实现计量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和完善,但是由于人员的专业性存在问题,所以大部分的资源投入并未获得相应的效益,这就造成了企业成本投入大大增加。现在,利用计量智能化系统,一方面减少了企业人员的投入量,另一方面又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使得企业成本的投入获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这个层面来讲,计量自动化系统有效地控制了工作成本。另外,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监督工作的智能化,对于电力计量系统的预警作用也有了强化,由于预警的强化,所以在安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便可以进行相应的控制,这能够有效地减少财产设备损失,也是一种成本控制方式。综合而言,计量自动化系统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价值。
三、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计量运维工作中的运用
(一)在电能计量装置首检中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计量运维工作中的突出应用首先体现在电能计量装置首检方面。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电能计量装置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用电用户的电能使用情况进行计量,而影响计量效果的除去人员因素外,最重要的便是装置本身的因素。换言之,电能计量装置本身质量会影响电能计量效果,所以在进行计量装置应用的时候,必须要对其进行首检,而首检利用的关键性系统便是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过去的计量首检中,由于首检技术存在着片面性,所以对于装置的检查也就缺乏全面性,这种情况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效率影响较大。计量自动化系统由于其本身是由程序控制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标准性,而且在检测的全面性上也比较突出。另外,由于计量自动化系统对于信息的把握性较强,所以过去的信息误差也可以实现有效地避免。总而言之,在电能计量装置的首检中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不仅提升了首检的效率和全面性,信息误差也得到有效规避。
(二)在电能计量装置远程巡检维护中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计量运维中的另一个突出应用是在电能计量装置的远程巡检维护中。在过去的电能计量装置远程巡检维护工作中,利用的主要是工作人员的定点巡查。通过工作人员对指定位置或者装置的检查,从而发现运行中的异常,并进行解决。这种巡检维护方式具有两方面的突出弊端:第一是在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样大规模的资源投入必然会造成企业运行成本的增加。第二,巡检维护工作受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比较严重,一旦工作人员在认识或者问题解决方面出现偏差,那么工作的价值便会大幅度地下降,所以说此种工作方式的可靠性较差。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一方面可以利用系统中的装置对整个计量装置系统进行检查,因为系统具有全面性,标准也比较统一,所以能够有效地避免人工巡检出现的不可靠问题。另外,由于自动化系统是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综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巡检信息的传输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便捷性。这种便捷性使得巡检工作的时效性有了极大的提升。通过这种巡检效率的提升,电能计量巡检工作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另外,有了自动化系统,企业对于巡检的人员以及物力投入也可以相对减少,这就使得企业工作的经济效益更加突出。
(三)在用电监测中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能计量运维中的另一项突出应用便是在用电监测中的使用。随着我国社会用电量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的电力企业越来越多。在电力企业不断发展到位情况下,我国的电网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而随着电网范围的扩大,用电安全也随之而来。为了营造出安全的电网环境,从根本上杜绝非法用电人员的窃电行为,实现电网监督非常的必要。在过去的电网监督中,主要利用工作人员来完成任务,这种工作方式效率低下,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要求。所以在用电监测的时候,要积极地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利用自身装置可以对电网运行中的异常进行感应,而且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系统中的异常讯息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的分析和传输,能够有效地发现异常的存在点,从而利用异常的分布点进行彻查,这样,潜伏在电网中的窃电行为便可以及时得到解决。另外,有了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帮助,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结语
计量运行和维护是企业实现自身效益的重要工作,但是从过去的工作来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浪费严重。现如今,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所以积极地分析计量自动化系统,并加强自动化系统在计量运维工作中的使用,不仅能够提升计量运维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崔卓.分析数据挖掘在计量自动化系统业务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14):100-101.
[2]马金超.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4(S2):268-270.
[3]陈阳.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计量测试工作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5(27):20-21.
[4]刘飞轮.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中的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分析[J].硅谷,2013(20):95+91.
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与城市化建设进程迅速推进的背景作用之下,电力系统终端用户对于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指标所提出的要求也日趋严格与系统。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任何意义上的电压波动以及短时性或是短范围停电事故所造成的经济及人身损失均是极为严重的。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相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2.1 功能实现综合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在微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综合了变电站内除一次设备和交、直流电源以外的全部二次设备。
2.2 系统构成模块化
保护、控制、测量装置的数字化(采用微机实现,并具有数字化通信能力)利于把各功能模块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起来,便于接口功能模块的扩充及信息的共享。另外,模块化的构成,方便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块的组态,以适应工程的集中式、分部分散式和分布式结构集中式组屏等方式。
2.3 结构分布、分层、分散化
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其中微机保护、数据采集和控制以及其他智能设备等子系统都是按分布式结构设计的,每个子系统可能有多个CPU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由庞大的CPU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高度协调的有机综合系统。
2.4 通信局域网络化、光缆化
2.5 运行管理智能化
智能化不仅表现在常规自动化功能上,还表现在能够在线自诊断,并将诊断结果送往远方主控端。
2.6 测量显示数字化
采用微机监控系统,常规指针式仪表被CRT显示器代替。人工抄写记录由打印机代替。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目前从国内、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开展情况而言,大致存在以下几种结构:
3.1 分布式系统结构
按变电站被监控对象或系统功能分布的多台计算机单功能设备,将它们连接到能共享资源的网络上实现分布式处理。这里所谈的‘分布’是按变电站资源物理上的分布(未强调地理分布),强调的是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研究分布问题的。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要做到完全分布式结构,在可扩展性、通用性及开放性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及技术实现上就会遇到许多目前难以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如在分散安装布置时,恶劣运行环境、抗电磁干扰、信息传输途径及可靠性保证上存在的问题等等,就目前技术而言还不够十分成熟,一味地追求完全分布式结构,忽略工程实用性是不必要的。
3.2 集中式系统结构
系统的硬件装置、数据处理均集中配置,采用由前置机和后台机构成的集控式结构,由前置机完成数据输入输出、保护、控制及监测等功能,后台机完成数据处理、显示、打印及远方通讯等功能。
3.3 分层分布式结构
按变电站的控制层次和对象设置全站控制级(站级)和就地单元控制级(段级)的二层式分布控制系统结构。
站级系统大致包括站控系统(SCS)、站监视系统(SMS)、站工程师工作台(EWS)及同调度中心的通信系统(RTU)。
站控系统(SCS):应具有快速的信息响应能力及相应的信息处理分析功能,完成站内的运行管理及控制(包括就地及远方控制管理两种方式),例如事件记录、开关控制及SCADA的数据收集功能。
站监视系统(SMS):应对站内所有运行设备进行监测,为站控系统提供运行状态及异常信息,即提供全面的运行信息功能,如扰动记录、站内设备运行状态、二次设备投入/退出状态及设备的额定参数等。
站工程师工作台(EWS):可对站内设备进行状态检查、参数整定、调试检验等功能,也可以用便携机进行就地及远端的维护工作。
上面是按大致功能基本分块,硬件可根据功能及信息特征在一台站控计算机中实现,也可以两台双备用,也可以按功能分别布置,但应能够共享数据信息,具有多任务时实处理功能。
段级在横向按站内一次设备(变压器或线路等)面向对象的分布式配置,在功能分配上,本着尽量下放的原则,即凡是可以在本间隔就地完成的功能决不依赖通讯网,特殊功能例外,如分散式录波及小电流接地选线等功能的实现。
4 自动化技术在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完善
自动化技术虽然在变电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现代企业的发展势必要求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化程度。同时,自动化技术在现有的变电运行管理中还存在诸多优势,因此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完善自动化技术在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4.1 加强技术的研究
首先,完善自动化通信技术,这是其他自动化技术完成的基础。在保障变电站供电系统的同时加强通信通道建设,保障远程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并且保障自动化设备遥控的顺利进行。其次,提升数据的采集与传输技术。自动化设备需要在数据的分析结果上完成指令的发出。只有正确采集以及传输数据,自动化技术才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利用。最后,还要加强自动报警装置的建设。自动化系统虽然避免了人为的一些事故,但不代表自动化技术不存在任何问题,变电站要设立自动报警装置,加强设备的监督与维护。
4.2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变电站的自动化设备虽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任务与压力,但自动化技术设备还是需要一些专门的技术人员来维护。这就要求供电公司成立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确保他们能有效运行自动化的变电设备。其次,变电站还要明确岗位职责,对专业人士进行职责上的划分,提高管理效率。
4.3 加强变电运行自动化设备的维护管理
自动化技术在变电运行中的运用虽然节省了人力,但设备是没有工作人员的思考能力的,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都会影响整个变电站的运行。因此,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与有效运行,必须对变电站的技术维护做好管理。只有这样,变电运行设备的问题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使自动化技术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得到有效运用。
5 结语
实践证明,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变电运行管理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给变电运行管理提供便利的同时提高了变电站管理的效率。变电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只有在现有变电运行管理自动化的基础上,进行技术上的突破与管理上的改进,变电站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