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论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6 01:08: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可持续发展理论,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可持续发展理论

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传统 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1980年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版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中第一次出现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指出,环境问题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该报告首次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到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中国学者也在这一时期引进和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地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再引进吸收、再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自古有之。志文、史文山(2002)提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之辩”就是一场关于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争。孙文学(2001)提出先哲老子主张顺应、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来说,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营养。高中华、李颖(2003)提出中和思想,作为中国古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及自身内部各种矛盾关系的高级哲理,与可持续发展有共同的哲学根据,与可持续发展所揭示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不谋而合。王圣云、张瑞芳(2005)分析了《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冯华(2002)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从采集和狩猎的生产方式向农耕和畜牧转化的先秦时期,人类第一次遇到了人口、资源和生产、消费的矛盾冲突,因此,产生了保护生物资源以便持续利用的思想,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相协调、与生产相适应的思想,以及生财和节用并重的生产和消费思想,虽然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但它可以说是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思想。王芳(2006)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思想的阐释分析,挖掘出中华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继承性的相关内容,从而在传统文化的角度为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贵的原则和精神。占毅(2004)认为我国古代先哲们提出的朴素系统思想,与现代系统论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现代系统论解决环境问题而提出来的,二者的契合点就是系统的整体观、协同观。陈秋南等(2003)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所在,是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资源,掌握适度发展的原则,使得人类与整个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彭飞(2001)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动力、方式、调控四个方面,分析“天人合一”观巨大的道德指导价值,并从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出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马志生(2000)分析和批判继承中国古代天人价值观,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叶文虎等(1999)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论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必要的伦理学基础,并在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的价值、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论观点,这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研究

刘培哲(1994)定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国家计委、国家科委1994年关于进一步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意见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路子愚(1995)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伴随着人类需求的增加,人类资源利用持续圈要不断扩大,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类持续圈总能维持在比资源利用持续圈小的程度。同时,在当今需求圈增长的过程中,要为未来的持续圈的增长留出余地。比如保护生物物种,以便使未来持续圈能够扩大。”叶文虎和栾胜基(1996)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贾华强(1996)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今还是未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这种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王军(1997)在博士论文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手段,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刘思华(1997)从经济学角度作了分析,指出可持续发展经济必须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郑易生和钱薏红(1998)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关注长期承载力。尹继佐(1998)指出,可持续发展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求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黄顺基、吕永龙(1999)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系统内部的持续能力和环境的持续能力。系统内部的持续能力,是指建构一个既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又有利于整个社会公平的分享经济增长好处的体制;环境的持续发展,是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能力,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不仅要从当代人和未来人的需要出发,更要从环境资源的供给能力出发,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容许的范围内合理利用。滕藤(2001)定义总结如下:“可持续发展是为使全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永久生存和发展下去,而自觉形成的以人为主体,以生态、环境、资源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全体参与和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相公平、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一种发展道路”。冯华(2004)给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可持续发展是为使全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永久生存和发展下去,而自觉形成的以人为主体,以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相公平、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人类发展道路和模式。”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依据和测度的标准。叶文虎、唐剑武(1995)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描述性指标与评估性指标。描述性指标是分别 表示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四大系统的发展状况的指标;评估性指标是评估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四大系统相互联系与协调度的指标。“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1997)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第一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以基础性指标为主,按照一定的体系汇集了以往各项统计指标中能为之所用的各项指标。第二评价性指标,以相对指标为主,主要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姜晓秋、马廷玉(1997)采用3个层次、6个系统、70个左右指标构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陈迎(1997)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社会、资源三大子系统。目前在国内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科学院的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3)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方向,在世界上独立地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依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管理相协调的基本原理,对有关要素进行了外部关联及内部自治的逻辑分析,并针对中国的发展特点和评判需要,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发展模式。梁言顺(1999)提出了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他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两循环标准和三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两循环标准:一是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二是实现生态环境的循环净化。可持续发展的三增长模式即经济低代价增长;人口适度零增长;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扩大增长。张孝德、钱书法等(2001)主张建立成本内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中国建立“成本内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整个经济系统要素前提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人与自然制衡统一生态观的指导之下,以技术和知识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形态等为内容,将原工业经济系统运行中形成的外部成本予以“内化”,使生产力在一个更加经济的模式中持续发展。楮大建(2000)、王金南(2002)、解振华(2003)等人主张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复旦大学焦必方(2001)主张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实施中要选择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志文,史文山.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思想形成的漫长历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6)

2.孙文学.论《道德经》中“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

3.高中华,李颖.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和谐观[J].伦理学研究,2003(4)

4.王圣云,张瑞芳.《周易》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引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冯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思想渊源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6.王芳.试论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6 (5)

7.占毅.从我国古代系统思想看现代可持续发展观[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 (4)

8.陈秋南,何跃,张永兴,任泊帜.浅谈“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观[J].高等建筑教育,2003 (1)

9.彭飞.儒家“天人合一”观:构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源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 (3)

10.马志生.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可续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1)

11.叶文虎,陈剑澜,邓文碧.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3)

12.邓楠.可持续发展:人类关怀未来[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3.贾华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M].知识出版社,1996

14.王军.可持续发展[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15. 郑易生、钱薏红.深度忧患[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篇2

Abstract:The city as the social human main settlement, it i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main carrier. The city landscape is the city social and cultural system of the basic component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urban society, economy, history, cultur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actors. Now, global environmental is degradation, and energy is shortag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city landscap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efinition, essence, principle and design. Look forward to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the c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K9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作为当今社会人类主要的聚居地,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突出所在,因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进行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发展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承载着巨大负荷,显然,城市系统在自然演变与城市发展间的相互关系中是脆弱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现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城市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并且能够进而为城市在社会、环境、经济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实质

当今社会,“可持续”已成为事物发展理想状态的代名词,并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就景观设计学科而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可持续”,即保持自然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可能性,避免人为使其间断,出现不可逆转的后果。保护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使当代与子孙后代享有同等的使用权。二是“发展”,即在保证“可持续”的基础上寻求合适的发展道路,使人类社会朝着更文明、更进步的方向持续发展。因而“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具体理解为:保护有价值的传统城市景观,使其在当代与未来之间延续与发展;同时努力创造优良的城市景观环境,促进城市景观的有序健康发展,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景观的生理、心理需求,并体现时代的特征,简单说就是“保护与发展”。这两点看似矛盾实际是统一的、互相促进的。保护是为了城市景观更好的发展,而发展是保护的目的,是传统景观的有力支持。可以说,“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将城市“连接历史,通向未来”。这种观念体现了现代人对待城市景观的历史、发展态度,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未来取向、整体性原则和公平原则。

如果对城市景观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传统城市的景观发展是持续的,这正是城市魅力与生命力的体现。究其原因,主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延续性相关。人类社会自蛮荒时展至今,虽历经战争、灾害、政权制度的更迭,但其发展的轨迹始终是在波折中连续向前,一个时代的发展进步总是建立在上一个时代的物质、精神成果之上的。

二、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对城市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最小最少的资源消费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要求,同时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保证城市自然演变过程中开放空间系统和城市发展系统之间的平衡。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第57集报告中指出“生态城市规划即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城市系统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同样是以生态城市的目标作指导,从“自然的”和“生态的”着手,用环境保护的最新成果指导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目前关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是从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角度,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概括来说,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土地使用的高效性原则;能源的高效性原则;植物配植的生态性原则;对自然群落的保护及利用原则;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原则。

三、城市景观的可持续设计

城市景观的可持续设计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设计理念。目前,许多学者对可持续景观理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一套成功的可持续设计模式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1、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维护并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一方面要对自然环境采取尊重的态度,合理利用现状地形、水文、植被、动物等条件,以不破坏生态和谐为设计的附加条件,进行必要的最小限度的改造,从而维持原有的、健康有序的自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保护的前提下,城市建设要求为城市创造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追求绿地的合理布局,选用乡土植物并模拟自然群落结构进行栽植,为动物创造多样的生息环境,有效控制人为干扰,从而多角度、多方面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

篇3

托马斯・柏励认为,在每一历史阶段,人类都有一个伟大的工作要做:旧石器时代早期走出非洲,狩猎采集部落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创立语言、礼仪和社会结构,新石器时代农业共同体的建立,伟大的古典文明的发展,现时代在技术、城市文明、管理理念和人权观念以及全球经济等方面的进步都是我们伟大的工作。他强调,我们的伟大工作不是我们选择的结果,而是我们生而面对的东西。我们和我们的后代生而面对的"伟大工作"是由人的行为而导致的地球的毁灭。这种毁灭的规模和严重程度,在地球史上,只有6700万年前的中生代结束和我们现在的新生代开始时恐龙和其他一切五种灭绝的这样的大事件才可与之相比。我们的伟大工作就是超越现代的工业技术文明以及它所产生的毁灭性冲击。现代经济所取得的所有辉煌的物质文明成果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的利益为代价的。针对这一毋需论证的事实,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是人类在生态自然观影响下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最重选择。目前,这一理论已成为各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发表的环境保护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对传统发展道路和模式作出了早期反思、检讨和总结。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及其《人类环境宣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等绿色经典著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源泉。 作为当代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的过程哲学寻求的是一种后现代的生态学世界观,即承认人类与自然之复杂的相互关系因而承认事物之间相互依赖,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世界观,在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大规模地破坏其享受以及未来人类的享受的"进步"形式。其主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也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有着深刻的过程哲学内涵的。

一、机体哲学与可持续发展

怀特海把自己的哲学称作机体哲学。机体哲学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形而上学的阐明,具有深远的生态学意义。他认为,物质不仅是分立的,而且是连续的;事物间不仅有线性因果联系,而且有多层次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所以,科学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上认识自然界。怀特海说,"机械论的世界观作为一种思想体系运用到自然科学中已经显得不够完备了,应该引入一种新的机体论来代替唯物论。"宇宙也正是以这种有生命的、富于创造性的整体活动过程和有机体的方式存在着的。有学者这样评价道:"整个宇宙时由各种事件、各种实际存在物相互连接、相互包涵而形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社会和思维乃至整个宇宙都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机体,处于永恒的创造和进化过程之中。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不是所谓原初的物质或物质实体,而是由性质和关系所构成的'有机体'有机体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过程则是构成有机体的各元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持续的创造过程,它表明一个机体可以转化为另一个机体,因而整个宇宙表现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活动过程。"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其中包含的三层含义,即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都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方向,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并不是孤立的和唯我的,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生态、经济、社会都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彼此因为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存在。孤立的个体存在不能称之为存在,人类正是因为正视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才意识到自身发展与外界是不能分割的,才意识到人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宇宙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构成有机体的各元素之间具有联系,持续创造,所有的现实存在都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指建立在过程哲学基础之上的有别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建立科学生态宇宙观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它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是深刻的,它让人们看到了现代主义在哲学认识论上的局限,提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等有意义的理论。西方的现代主义在当代科学、经济、知识等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然而相应的,它又对生态、传统、价值等方面产生了极大地负面作用。现代主义否认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认为自然界不过是"为我所用"的试验场和工作地,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即使在破坏生态环境后的采取弥补措施时都显得居高临下神情倨傲。哺育了人类及万物的自然界已经丧失了生机。尽管人类的弥补措施施行的手忙脚乱,自然界仍然不可避免地缓慢退化,很多物种在不断的消失,人类成了地球上孤独的生物,事实以不可遏止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人类最终将守着自己创造的宏大的物质财富可悲地消失。吉登斯说,富裕起来的问题不能用更加富裕来解决。过程哲学的追随者们不仅要摧毁现代世界的各种不合理的自取灭亡的观念,而且要用更为适当的观念来代替他们,这些观念对回应当今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也可以说,过程哲学正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战略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因为正是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这种关注与考虑不再是被动的和骄傲的,而是充满着对自然界的爱护和关切。现代主义的发展模式是单一的、霸道的、短视的,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是多样的、温和的、长远的。它呼吁科学的返魅,返回到科学的信仰和价值,把科学与价值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蕴含的深刻的过程哲学内涵,从侧面肯定了过程哲学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过程哲学作为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还有很多优秀的构想值得我们挖掘和实践,而过程哲学也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强,李建伟.试析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新特点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9,(4).

[2]高云球.过程哲学--作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J].求是学刊,2006,(2).

[3]谢中起,吕明丰.生态责任:责任政府的生态之维[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4]金福子,崔松虎.和谐社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实证检验[J].生产力研究,2009,(21).

篇4

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了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首先讲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影响,最后讲述了新的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给社会和经济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在下面的篇幅中做出详述。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在198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对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再简单地以经济发展或者经济总量的提升为根本目的,而是考虑到整个人类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根本出发点考虑问题,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最根本条件。

 

(2)跨时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不仅仅要照顾当代人的利益,更应将眼光放在未来,放在后代对资源的需求利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跨时展思维。它强调当代与后代的相互衔接,而不是彼此割裂。

 

(3)整体发展与综合发展。从地域上来讲,可持续发展较之以往更加强调全球化的整体发展战略,讲究合理利用全球资源。综合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即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又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佐证。

 

(4)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宗旨。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只要各种发展形势相互协调,既相互促进又有一定的制约,不会因为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而过度影响其余方面的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5)反周期发展。可持续发展会尽量避免短时间内的大幅震荡。可持续发展应当尽量延长发展周期,保持周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和下跌稳定。稳步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2.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法理论创新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固有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经济法的固有概念强调对当代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和正当利益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经济法也强调公平正义,但这种公平正义是一国一地的公平正义,是短期内的公平正义,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相违背。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注重结果公平到注重生态公平。经济法以法律的手段强制的完成对市场的干预,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市场公平。经济法更多注重的是实质公平,是机会的公平,分配的公平,外在形式的公平。而可持续发展为这种公平增加了一个时空的概念。经济法的公平应当建立全球公平和对后代公平的理念。

 

(2)从注重社会效益到考虑生态效益。传统的经济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市场运作,保证经济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考量多以社会效益为根本标尺,对于生态效益的考量并不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要求经济法在衡量效益和利益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到生态效益和长效发展机制。

 

(3)从注重经济秩序到考虑生态秩序。经济秩序是传统经济法建立的根本目的。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对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秩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义经济法的约束范围。经济法也应重新定义生态秩序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3.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有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影响已经成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时候,经济法中的法律关系也必将被重塑。本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在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经济法主体的变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新的经济法责任。

 

(1)主体的变迁。传统的经济法主体广义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宏观调控;一是市场规制主体。这是一种基于特定地域的、当代的、受经济法约束的主体。

 

而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的主体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后代人的理念。后代人概念的提出是区别于当代人。这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法的时间广度上的影响。经济法约束的不再只是当代人的行为,更要保障后代人的利益。

 

(2)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当代人享有利用现有资源的权利,但同样要保证现有资源能够被后世利用的义务。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消耗,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都不再是“公共产品”,而变成了稀缺资源。

 

当代人特别要理清这种对公共资源对后世的共有权。当代人对公共资源过分消耗或破坏的行为或许不会危害当世,但必将受到惩罚,因为会危害到后代人的权利。

 

(3)新的经济法责任。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的经济法责任必须要在原有经济法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对于经济法责任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经济上的赔偿,对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

 

二是经济上的惩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相应的经济惩罚;

 

三是行为或者资格的限制,对严重危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进行取消资格的严厉惩罚。经济法应当立足于以上三点实施新的责任和惩罚制度。

 

总结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法发展模式,主要作用于当前的经济环境中,隶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因此,可持续发展必将在方方面面对经济发展产生要求。

 

篇5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原本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目标和模式,有其特定的涵义和具体所指,而把其引入到体育的发展中来,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体育,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价值和意义也有了不同。作为一项具有体育运动一般特征的运动项目,排球运动从属于社会文化活动,是一种带有一定产业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它既不同于纯粹的经济活动,又不同于普通的社会活动,更不同于生态和环境保护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将很难从具有各自特定的研究内容和着力点、且学科限制明显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传统三大方向的研究中获得直接的借鉴和启迪。

一、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由原挪威首相G・H・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向42界联大“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了一份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中首次明确地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该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够成危害的发展。”将其理念与体育结合后,形成了拥有体育特点的发展理念,北京体育大学的潘迎旭在2006年发表的博士论文中认为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为使排球运动能够长期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而从数量、质量和时间三个维度上对其系统结构和要素进行综合调控的目标及其过程。

二、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特点

第一、与经济等社会活动相比,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不直接与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发生联系,它的环境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发展水平和状况。中国的排球运动要持续发展,就不能超越现实阶段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发展水平及其承载能力的限制。

第二、与同为“三大球”运动的足球和篮球相比,排球运动蕴涵着包容、协作和团队精神等文化、教育价值,并且在竞技场上有过攀登世界顶峰的辉煌经历,而其普及程度和市场规模却不如这两个项目,因此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条件、发展前景和发展道路将有别与足球和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一)管理体制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排球运动实行的是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有助于政府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力发展竞技排球运动,但却限制了社会和个人力量对整个排球运动发展过程的参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排球运动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排球运动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1997年11月24日,“中国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排球运动项目的管理体制改革又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其成立后,对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有自我发展活动、以“依靠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为特征的排球运动管理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二)职业化发展现状

1,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排球人才

十几年来,张越红、陈静、王丽娜、冯坤、杨昊、刘亚男、周苏红、张娜、赵蕊蕊、张萍、李珊、宋妮娜等一批优秀排球运动员脱颖而出,迎来了中国女排重夺世界杯和奥运会冠军的辉煌局面,楚金玲、王一梅、马蕴雯、薛明、徐云丽等新人已成为现阶段中国女排的主力军;中国男排历史上获得的4次亚洲冠军有三次是在实行职业联赛以后获得的,周建安、卢卫中、安家杰、王贺兵、张利明等新一代年轻教练相继走上了国家队及各俱乐部的主教练位置。

2,联赛的管理趋于规范化

中国排球协会在十几年的办赛过程中,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联赛《技术手册》等规章制度和文件,并逐步完善,是、使参赛队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国联赛的管理趋于规范化并与国际排联赛事接轨。

3,排球市场逐步扩大,联赛形成稳定的规模

排球联赛在创办初期,由于错过了占领市场的最佳时机,曾处于没有杯名等非常困难的境地,贴上了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积蓄的800万元才得以顺利进行,在度过了创办初期资金匮乏的艰难后,排球联赛的身价从第三届起每年都有增长,目前已经超过了2000万元。目前,中国的联赛拥有男、女俱乐部共32支,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招纳世界各地运动员参加的意大利国际性职业联赛。

四、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实际和对有关专家的调查访谈意见,影响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职业化程度、市场化运作、后备人才的培养、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竞赛规则的修改、科研的介入情况等六项。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和探讨,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与建议:

第一、在排球管理体制方面,我国通过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管理部门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对一些具体活动的操办上,不能充分发挥其对全国排球运动开展的监督、指导等管理工作。所以我国应该进一步深化排球运动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加强对基层排球运动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做到全国的排球协会统一组织,发挥其指导全国排球运动发展的职能,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我国排球运动的职业化发展有待进一步改革,俱乐部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对此,我国应该大力促进专业运动队的改制,走职业化改革之路,同时大力发展俱乐部,加,强俱乐部的制度建设,完善转会制度,促进球员的自由转会和流动

第三、由于我国排球赛事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在不同赛事的关系和排球竞赛制度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在这方面首先要巩固全运会排球赛的最高地位,理顺全运会与联赛的成绩目标,其次,通过完善联赛赛制吸引国际选手加盟,促进中国选手在与不同风格的交融中成长。

篇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由人、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组成的,它是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的有机整体,亦可被称为城市系统;可续发展是指在不危害子孙后代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目的就是通过规划等手段引导城市向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深入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之中,提出一些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方面的思路和措施。

1.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分析

近年来,我国正在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脚步,这就对相应的城市规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现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在许多方面还有不足,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1城市规划模式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模式较为单一,一般都是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的。首先是收集和分析该城市社会经济方面等资料,然后确定该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并以此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并将目标细化;然后参考前面的工作提出和分析不同的规划方案,确定总体规划方案并细化;最后制定近期规划方案并进行相关管理。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城市规划的重点关注是否有利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对经济、人和资源的和谐发展,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上关注较。下图是西方某著名城市与国内某城市的城市规划效率的对比图,其中灰色部分代表城市规划模式完善的西方城市,白色代表城市规划模式凌乱的国内城市,1为城市规划用地的总体效率,2为城市自然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3为环境污染的有效面积,4则为城市规划的总体效率,从图可知采取完整的城市规划发案势必成功。 图一

1.2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城市的生态环境可以体现出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更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的好坏与否,不仅取决于城市的布局如何,规模大小怎样,更取决于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好坏,是否适宜人类居住。然而,现代社会对城市的规划虽然给城市带来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现代化的风貌,但是这样的规划很多时候是以破坏城市的生态坏境作为代价的。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了扩大城市的范围和面积,很多城市大量地开垦城市周围的山林,小河等,以破坏城市周围的生态坏境为代价扩大城市的面积;第二,由于我国很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面积较少,所有很多城市的居住小区不断减少绿化用地,将其用于停放汽车等;第三,虽然国家法律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对大型建设项目及时进行相关大的环境影响评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相关部门对其重视不够,实行不到位,没有使法律法规得到落实。

1.3城市规划缺乏连贯性

城市规划需要规划的包括城市广场,城市绿地,社区街道等,其在整个城市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省事的城市规划没有连贯性,经常出现城市规划随意改变的现象,例如去年做好的城市规划方案,可能今年就会,然后实行新的城市规划方案。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等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4文化遗产缺乏保护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城市从形成、发展直至灭亡,在这样一个长久的历史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宝贵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然后我国现在的城市规划中,比如一些城市的旧城区改造,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十分淡薄,导致大量宝贵的文化遭到破坏,对城市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如图所示为某城市的近十年前后的文物保护情况,它很好地说明了文化遗产极度欠缺保护的现状。

图二

文物保护情况

文物出土时间分期 城市出土文物保护率 农村出土文物保护率

10年前文物 30% 40%

近10年文物 20% 30%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思路和措施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做好常规的城市规划,还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即城市发展水平和起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另外,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工作中,我们还要考虑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承载能力是指城市生态环境对环境污染的恢复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是指城市的资源能够给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为了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分考虑到这两者的的能力限度,切不可过度使用。城市规划是一个不断平衡的过程,规划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平衡城市发展水平、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的过程。

2.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特点

第一,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不在是单一的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目的,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资源关的系为重点,而是开始强调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之间的平衡。

第二,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范围显著增加,不在仅限于城市社会的发展,还要考虑城市中居住的人、资源和环境等,平衡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探求最佳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规划的方案从制定到实行,整个过程都会进行相关的环境影响分析,并综合考虑城市资源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

第三,城市资源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作为两项指标引入城市规划之中。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超过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会相应增加,但是其始终具有一个界限。毫无疑问,引入这样的指标,更加有利于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具体体现。

2.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思路的具体措施

第一,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城市规划必须要明确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利用本地资源和环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支柱产业。同时,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环境和资源的能力界限,不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

第二,生态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城市是由人、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组成的,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城市的发展受制于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因此,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该城市现在活着未来的发展水平。合理规划利用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可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不断提高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考虑:一是提倡低碳生活,不断宣传低碳生活理念,从根本上强化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比如提倡城市居民搭乘公交车或者地铁,减少私家车出行,节能减排;二是加强对城市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视,增加公园绿化带等的建设;三是加强监督和管理。面对一些企业、单位或者个人破坏或者污染环境和资源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予以严厉的处罚,坚决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城市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发展城市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其包括人口、教育、文化、健康、价值观和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提出如下措施:一是加强城市规划的连贯性,应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城市规划,注意城市规划的连贯性,避免出现城市规划无意义地频繁变动;二是加强城市规划的严肃性,面对破坏城市文化遗产的行为要进行处罚。在这里笔者以城市用地面积为例来说明该如何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使用土地便是严格地使控制用地面积与预留用地面积间达到一种平衡。

图三

结语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主题。因此,城市规划有必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资源的关系,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7

2.实现资金失控预警,调整管理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开放虽然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也使得经济危机肆意扩张。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各国的企业更加容易进行投机,市场监管的漏洞也更加容易暴露出来,投资者会更加狂热的追求自身利益。市场的扩张使得金融行业面临着更多的不稳定因素,金融业更容易受到经济的冲击。因此,金融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近年来,各国的金融机构都在采取多种监管措施,以实现对金融行业的控制,提升金融管理的水平。不同的国家和机构采用了不同的措施,美国推出了金融监管方案,欧盟则制定了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强调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合作。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很多国家的金融管理并不能很好的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各国的金融管理也急需要进行改革和控制,传统的金融管理模式显现出了诸多漏洞,管理理念的落后和金融管理人才的缺乏使得金融管理很难应对和预防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需求,我们需要从金融管理角度对金融业进行调整,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发展,推动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1.调整金融结构,优化管理系统金融管理的改革和发展需要金融环境的改变。要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在金融结构上做出调整,以创造金融发展环境。首先,要为金融管理提供法制化环境。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要合理的制定金融管理规范,使金融管理能够按照制度化的管理流程进行操作。其次,要为金融管理提供更加稳定的金融市场。要提高金融的开放性,要使金融行业的各种许可性规范更加灵活,为使资金流入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最后要建立金融管理体系,要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确定以各商业银行为中心,其他金融机构相互补充的体系,完善管理规章和制度建设,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促进金融沟通的便捷性。

2.适用公司法人制度,促使金融机构政策有效性在对金融机构的改革中,要适用先进的公司法人制度,要利用法人治理机构的有效性和制衡性对金融机构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法人治理机构能够使企业发挥更强的凝聚力和更大的影响力,能够实现管理的协调。金融机构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就能推动金融管理的该笑醒,能够确保金融机构利润目标的实现。我国的金融机构要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实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内部的协调运转,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决策,为企业各项政策的落实提供可靠的制度和机构保障,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促进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篇8

1.2氧化沟法氧化沟实则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主要是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活性污泥法,通过首尾相接的循环流,采用延时曝气的方法,在污水净化的同时使污泥得到稳定,是我国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氧化沟法具有脱氮性能、负荷能力强、操作简单、出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较低的特点,虽然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但综合成本偏低,在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应用比较广泛。氧化沟法在工艺上有奥贝尔氧化沟、DE型氧化沟和三沟式氧化沟、卡罗塞尔氧化沟工艺等类。

1.3SBR工艺SBR工艺具有多种类型,对于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其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中完成污水的生化反应、沉淀、排水和排泥,具有一定的均化功能及稳定性,控制适当的工艺条件可实现脱氮除磷的功能。SBR工艺大体上可分为传统SBR法、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法、循环活性污泥法、连续进水/间歇出水式活性污泥曝气池法、Unitank工艺。

1.4其他工艺除上述工艺外,我国一些地区也采用A/B法,A/B法污水处理工孟庆影吉林省双辽市蓝天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双辽136400艺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pH值变化和有毒物质具有明显缓冲作用,因此在污水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应用效果较好。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虽然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大部分能耗及费用较高,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些新兴的处理技术不断涌现,如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和土地处理法、氧化塘法以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这些新兴的处理技术大多具有与生态处理相结合的特点,能够实现深度处理的功能,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地应用逐渐增多,近年来在我国部分乡镇地区也有应用。

2、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我国污水处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从目前我国已建成运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来看,近8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还是采用活性污泥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在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以及污泥处理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逐步从过去单纯的去除有机物发展为具有脱氮除磷等功能的复合工艺,正在逐步适应我国对于水环境治理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及利用的要求。但就现状而言,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形势仍是不容乐观的。虽然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加,但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状况不尽如人意,很多污水处理厂的年污水处理能力低于设计能力的20%以上,有些地方的污水处理厂甚至是处于半开半停的状态。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营的这种现状,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成一部分污水未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对地区环境治理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是对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施的运行造成较大影响。长期低负荷运行,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率势必受到较大影响。我国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自动化程度不高,管理方式落后是主要问题,由管理水平导致的污水处理厂运营状况不佳,处理能力低下已成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发展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选择

我国当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在处理工艺设计和选择过程当中,往往只是片面的追求出水水质,而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符合当前环境下对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过程中,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选择污水处理的工艺和技术,综合考量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劣,从中筛选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组合和工艺流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概念层面上、意识上充分理解和重视起来,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理论上,要根据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与手段,制订具有远景规划的城市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标准,要不断开发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先进工艺技术,要对现有的工艺技术以及新兴的工艺技术,在工艺特性、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工艺筛选及组合方式,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为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篇9

关键词: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必然性

(一)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

可持续发展的愿景的是生态伦理型社会。在回顾人类近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既给人们既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带来了苦难。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给人类的生活带了大量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对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与愿景越来越强烈,需努力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美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

(二)“乱砍乱伐之痛”。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这种浪费型发展模式使煤、电、油、运“荒”声一片。2004年,国家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但资源瓶颈问题依然突出。“宏观调控的基础还不巩固,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极有可能反弹,煤、电、油、运依然紧张。1、2月份,电力增长12%,但是却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生拉闸限电现象。“瓶颈”待破,直面资源供给现状,中国需要彻底转变发展模式,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否则可持续发展将成空谈。1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承载着历史上最空前的资源消耗和经济活动,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挑战。不可持续的发展让整个人类面临了生存和生活的困境,在过去不可持续发展之痛的经验教训,促使我们在建设美好家园和过上美好生活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环境的方面进行研究和实施,提倡自然、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呼吁人们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的改善和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提出要变革长期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在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同时伴随着众多的的异议,就单可持续发展提出得意义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含:第一,是对长期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否定和追问。第二,是对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科学建议。第三,在面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矛盾时,可持续发展能否起到调解矛盾的作用。因此可持续发展是指引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灯塔。

二、欠发达地区环境伦理探索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

在后发地区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在后发地区为了生存难免会破坏环境,但是破坏以后又没有有效合理的治理措施或者说在潜意识里面就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后发地区谋求生活的富裕和经济的发展,采用了比较粗放的劳作方式,和开发手段,导致了先开发后治理的理论的诞生,同时给环境造成了破坏,那么在环保的过程中,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产生了必不可少的矛盾,那么如何让解决在生存,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是后发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保难题。

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种种矛盾在不可调和的状态下,走可持续发展的的道路已是历史的必然。为了生存破坏环境,污染环境,使自己的家园千疮百孔,很难再修复。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的工业废水,废物的污染物使得饮用水不在干净,庄稼不再绿色。环境保护在实施的同时必然会限制很多污染源企业的发展,同时对其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但是,为了共同美好的家园。牺牲极个别的一些工业产业的发展来建设美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转变发展方式的窘境。

在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机,我国面临着众多的的难题与困惑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的优化设计难题;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理念创新三者直接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投资、消费、出口的不一致。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就个别的区域得到了遏制和保护,但是大部分是还是没有从本质上防止环境的破坏,历史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退化是经济发展阻力军,也是人民“健设美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碍。传统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推出历史的舞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速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否则资源匮乏之际,环境污染,新兴产业发展就受到限制。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理性思考

(一)忆往事,成追忆,另辟新径。

在回顾工业化历程时“先污染后治理”给社会和公众造成了的损害是惨痛的,所付出的代价是比污染防治投资高很多的,在中国若选择“先污染后治理”付出的可能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超额支付,由于国情时代的差异,以及我们所以懒的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很可能在理论上推算的污染排放峰值到来之前“生态泡沫就已经破裂了”。所以我们吸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沉痛教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能源的相关政策与意见:在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和使用的同时,要有步骤,有计划,合理的开发,不能滥用资源,控制资源的使用,使得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要统筹兼顾,多渠道,多理念的整合发展。统筹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必须考虑的问题,禁止小集体的为了小团体利益,破坏整体利益,禁止个人的私自开发,污染和浪费资源。大部分的开发和利用都得有整体的统一宏观决策和规划。

(二)结合地方环境,加强特色经济建设。

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运用单一的发展模式,应该在整个大框架的前提下,再来细化。要有一整套的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由于不同水平的地区很难实行统一的政策,统一的方针政策仅仅可以在如何发展的方向上指明道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不会早弯路,就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实习方案,创造中国特色主义的发展模式,要灵活使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创造各具特色的美好生活。

四、结论

生态伦理型社会建设必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思路,在建设“家园”时难免会遇到困局,应当统筹兼顾,协同发展,根据自有资源和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美好生在后发地区由于不断地开发利用的一些企业导致了整个地区的GDP,影响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的技术和产业是必要转移,来协调整个区域的发展生态活。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消费已经是人类迫不及待的诉求,全球正在掀起绿色的浪潮。在未来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将会是绿色世界环绕于我们,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方能建设生态伦理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2007.18。

[2]筒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J].经济学动态,2005。

[3]Y-续琨,陈悦.技术学的兴起及其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

[4]熊哲宏.“计算机科学哲学”研究纲领[J].襄樊学院学报,2004。

[5]鲁道夫・卡尔纳普等.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M].华夏出版社.1990。

注释:

篇10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起源于人们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是否可以永续性取得,财富是否可无限地增长等问题的讨论以及人们对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的忧虑。其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得到重大关注。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世界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导致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学者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 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即可持续发展的境地。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概念。1987年,以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与会者的共识与承认。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点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国际社会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类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生活;第二,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第三,为了今世和后代的利益,环境必须成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的发展不应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环境与发展同样重要。

我国国务院也在1994年3月25日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确立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核心内容概括如下:一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发展教育,改善卫生和健康状况,改善社会福利制度,消除贫困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的相关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几种内涵:

(1)公平性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在现实中,人类需求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公平因素,这种公平广义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生活,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首先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重要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在满足自身需要时,不应该损害下代人的利益。

(2)持续性

这里所谓的持续性因素是指在发展时不应该损害支持全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能超越自然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世界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都是共同的,同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4)系统性

从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中,强调经济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求维护代际公平,实现永续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种发展战略,其必然要具备系统性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只有经济增长才能体现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可持续发展强调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其不但重视增长数量,还要求提高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使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发展时必须要保护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3)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正如可持续发展内涵所揭示的,其要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并创造出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简言之,可持续具备以下3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之间不可分离。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达不到实现全球环境的美化。生态持续是持续、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符合系统的持续、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简单的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当代人类发展的需要,而是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持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以满足未来人类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只顾发展不顾环境,而是尽力使发展与环境协调,防止、减少并治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使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持续不断的,不是会在有朝一日被限制或中断的发展,它既能满足当今的需要,又不致危及人类未来的发展。

二、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经济法是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价值也具有指导作用。此外,经济法产生的目的也决定了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密切联系。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调整,它是以国家为主导推行的,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制形式,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发展模式的调整必然必须借助经济法功能和调整机制。从而,二者结合是发展的必然。

(一)产生背景和目的的相同性②

经济法是20世纪出现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是20世纪中外法制史上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当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自由竞争的秩序被扭曲,需要对竞争秩序进行规制;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高度的社会协调;市场自发调节的缺陷逐渐暴露,需要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时,国家因素介入经济活动,经济法即应运而生。它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介入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法是现代法,它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危机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危机应对法。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如当前的金融危机、人口危机、就业危机、贫困危机、环境危机等,有共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正是这些根源造成发展的障碍和不可持续,在面对此种危机时,人们就需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模式反思后的产物,是对传统模式的变革。

  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和定性虽然一直存在争论,但就其使命而言,中外早已形成共识,即国家(政府)依法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消除由市场经济自发性所带来的负效应,引导整体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运行。③这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和权利,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和包容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几种不同目标取向。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的一致性,使它们可以天然地融合在一起。

(二)价值理念和价值取相向的相融性

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存在共通性。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和效益。可持续发展也要求维护和实现全人类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虽然具有更高的层次,但在理念本质和价值取向上仍与经济法具有相融性。经济法中体现了公平的价值理念,利用市场规制法排除市场中的垄断﹑限制竞争或不正当竞争现象,在垄断者与弱小企业间实现了机会公平,同时凭借社会保障法﹑利用税收杠杆,通过国家的干预,实现结果的公平。可持续发展同样追求公平的理念,所不同的是更强调代际公平,要求当代人在进行满足自己需求的消费和活动时,也对后代人的需求承担起历史的和道义上的责任,维护代际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的永续发展。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也是历史的必然。④

(三)范围内容的一致性

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发展等社会生活领域的许多方面。经济法的内容范围,如宏观调控法的制定与实施、市场秩序及规则、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等都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既有宏观的社会整体要求,又注重保护微观个体利益,并求得整体均衡与和谐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构建相对稳定的秩序环境。⑤

三、经济法学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之后,法学界就预测到其对法学研究和建设将带来重大的影响和冲击,从立法到司法,从理论到实践等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研究成果大多见于环境资源法、法理学等领域,经济法学界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⑥

1、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价值的探究

顾功耘主编的《经济法教程》(2002年)认为,效益是一切经济生产活动的最高价值目标,所以,经济法基于其固有的目的与使命,把效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目标也就变得合乎逻辑了。但是仅以效益定义经济法的价值显然过于笼统,无法与其他法律部门所追求的效益区分开来。经济法关注的效益是更高层次的宏观上的效益,即"社会整体效益"。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可需要发展,从而将其表述为 "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其更体现出现代经济法的动态化效应,也更能体现和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因为它不仅追求效益的简单循环实现,而且追求效益的不断复合增生。"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提法的引入的主要意义在于顺理成章地导出"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实际上涵盖了"发展"与"效益"的提法。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和平衡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几种不同目标取向,因此,经济法的价值可以最终表述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整体效益",这一提法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体现了市场个体之间的协调;体现了人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体现部门、地区经济结构与资源宏观配置的合理化。

2、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探究

杨紫煊在《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与《经济法纲要》的制定》一文提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遵循客观规律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率优先、兼公平的原则;坚持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的原则;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兼顾当前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将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立在经济法之中的观点。

陈乃新在《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刍议》一文中也主张这一观点,并认为是指人们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的基础上追求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科技相互协调永续发展,追求当展公平与代际发展公平相统一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3、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体系的探究

李昌麒和鲁篱的《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一文提出,中国现代化的经济法体系主要应当由以下几部分构建: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秩序规制法;宏观经济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法律制度;社会分配法律制度。之所以将宏观调控法与可持续发展法合并构成二级法,理由有二:一是基于生态失衡已成为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联合国已将之纳入《21世纪议程》的重要事项,因而国家必须对此予以关注和干预;二是考虑到文明不断进步与生态恶化构成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矛盾,必须依赖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法律措施才能予以解决,因此,将宏观经济调控与可持续发展合并构成二级经济法,其主旨在于树立宏观经济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机制。

应该来说,经济法学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是极其有限的,还需对其进一步完善,是经济法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融合,从而促进我国发展。

注释:

①齐建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考辨析》,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87-88页。

②李挚萍:《论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合》,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01-102页。

③程信和、李挚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和制度创新》,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2期,第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