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教育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2-01 00:07: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教育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教育史论文

篇1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篇2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篇3

近几年来,教师教育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无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的主语和主题,然而,教师发展的主题及其逻辑起点到底是什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位美国人曾说道:“我是教师”:我是教师,诞生在世界上第一个孩子发生疑问的时刻。我是苏格拉底,常在大街上与年轻人聊天,引导他们去追求与真理;我是伊索、安徒生,用童话与寓言,让他们去向往崇高与纯洁;我是海伦·凯勒,让一个盲人女孩用自己的心灵与双手去触摸这个神奇的世界……我相信,我的名字已融入我作为教师这个伟大事业之中去了。显然,他所提及的名字中,有的不是教师,但细想,他们又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为此,我们可以问自己:教师的专业只是关于教育的专业吗?其实不然,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所有的具体的哲学中,有个“第一哲学”,它为其他哲学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在先性。知识,包括概念可以迁移,因此,教师发展中,也有一个“第一专业“,它为教师具体的专业发展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它决定了教师教育的起点和核心。

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专业“是儿童研究,它引导教师不断地去认识儿童、发展儿童,促进儿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现自己“内在的儿童”,成为“作为教师的儿童”,这样他会成为真正的教师,成为优秀的教师;这样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才真正完成,才可能真正建构具有大智慧的教师教育学。从知识论的角度来说,可以进一步明晰教师教育的知识核心:不是技术性知识,而是非技术性知识。非技术性知识体现人的本质、尊严和价值。

二、理论宣导要与实践问题相结合,将他人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从培训者的角度说,“理论较的多不熟悉学科,只能侧重于‘通识’,难以走进课堂与教师共同研究;熟悉学科的,往往理论上有所欠缺,难以很有说服力地与教师一起探讨学科教学中的问题,这样的状态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培训者所宣导的理论常常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更多的是悬在半空中,使被培训者不得要领,而难以惠及实践与操作。从被培训者的角度而言,一部分教师忽视、轻视甚至鄙视理论,总觉得理论是空洞的、没用的,进而常常把本身就不多的理论丢在一边。这样,在实践中只能“跟着感觉走”,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一部分教师虽然知道理论的重要,也学习和掌握了一些理论,但却不会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致使理论与实践总是处于游离的状态,为此需要做好“理论”下架工作,让理论接地气,即与实践相结合,其难度在于由理论本身的抽象概括性和实践操作的具体性间的内在矛盾决定的。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需施训与受训双方相当强的理论素养与实践功底的互动与互助。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认为:“一个人要幸福必须有好心态,必须把人生中重要的道理想明白,而这就需要智慧。我们要明确人生中重要和不重要的、能支配和支配不了的,对重要的、能支配的要看得准、抓得住,对不重要的、支配不了的要看得开、放得下,这样就容易感到幸福。”,不仅要求培训教师在传授教育教学技艺的过程中穿插人生感悟的内容,而且需要他们来讲“成长与发展”的故事,要注重个体“关键时空、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经历”的叙述与分享,这对于教师将人生中重要的道理想明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但这又谈何容易,别人的人生经验毕竟是别人的,要将之转化成属于被培训者自己的人生智慧,要拆除这中间的藩篱和屏障,需要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双方作出巨大的努力。

三、抓住支点,找到基础点、根本点、着力点、中心点和关键点

1.激发原动力以持续发展

可能存在的六个缺失:一是缺失对教书育人价值观的独到认识;二是缺失高远坚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三是缺失对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四是缺失较强的自主发展和完善能力;五是缺失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六是缺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方法策略,面对这些可能的存在,观念与态度始终是第一位,技术与方法始终是第二位。面对可能存在的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问题,需要通过培训来唤醒、激活、释放潜在的原动力。

2.增强学习力以有效发展

篇4

二、教学时空环境的超耐度失衡

在自然生态中,生物的生存需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如果综合环境中的某一因子具有过多的量或者出现不足,则会导致物种的生存环境出现恶化甚至导致生物的灭绝。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教师作为社会个体在生存和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生态耐受度与承受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如果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超过限值或者没有达到限值,则会导致教师工作倦怠以及难以形成有效激励的问题出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师耐受度与承受力的主要因素体现为教学时间和班级规模。虽然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对班级人数做出了明确限制,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班级规模较大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则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荷。较大的班级规模会增加师生心理压力,在产生烦躁情绪的基础上也容易导致班级冲突,这不仅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会导致教师产生教学低效感。另外,教学时间也是教学时空环境中重要的构成要素,这种要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以及开展进程,同时也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心理。不同的学生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都具有差异,而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同时,教师还需要负责组织班级课外活动以及学生辅导。虽然教师的工作时间较长,但是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事务性的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创造力的提升,从而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制约。

篇5

二、英语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

针对师范院校和外语学院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实践调查发现,英语课堂上,教师基本上实现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但是在教育见习方面,多数学校不能实现教育见习的目的。师范院校中80%的学生只进行过一次教育实习,实习时间大约在1-2个月,外语院校中教育见习现象更少见,只有50%的学生进行过一次教育实习,实习时间大多控制在1个月范围。由于见习时间短,相应的教学能力得不到很大的提升,不能实现教育见习的根本目的。

三、英语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实践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学校针对教育专业的学生安排的教育实践课程虽然被纳入教学计划中,但是并没有很高的重视程度。主要的问题在于教育实践次数少、时间短,随意程度高,不能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学校安排学生进行教育实践的次数大多数是1次或2次,时间控制在1个月左右,在短时间内学生不能完成听课、试讲、班级管理等多项教育工作,使学生在进行教育实习时只是形式主义。而在实践课程上也出现了一定问题,教育实践课程单一,学生通常只进行听课内容,对于班级的管理、学校教研等活动都不能参与,导致学生不能对教学情境有真正的理解和反思,使教育实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能实现教育实习的效果。

2.学校的顾虑和困境

(1)中小学校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中小学校注重学生成绩,对于高校推行的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存在怀疑态度,担心实习教师影响学校学生的学习状况,造成实习教师走后,原本的教师不能进行正常的授课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实习学校担心自己没有能力承担实习教师的指导工作,而且实习教师的实习经费并不能完全解决他们的支出,学校需要自己担负这部分费用,增加学校的经济开销。因此,很多实习学校对实习教师进入学校持抵触心理。

(2)高等院校的问题。高等院校的教师本身已经远离基础教育多年,教育方法已经形成一种定势,具有一定的系统化、学术化的特点,在指导学生教育经验时不适用于中小学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同时,由于近几年高等院校扩招现象的普遍发生,学校学生的数量骤多,学校在进行学生教育实践活动时经济压力大,加大了学生进行教育实践的难度。

四、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改变策略

1.重视教育实践的作用。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存在着重学术轻教育的现象,导致教育专业的学生从学校出来只拥有英语专业知识而没有英语教学能力。学校应该提升教育实践的地位,充分认识到教育实践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还是对学生教育能力的职前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素养有关键性作用。学校加大教育实践的管理力度,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教育实践的重视程度,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就会更用心,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整体提升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

2.加强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的合作。由于教育实践活动是两个学校进行合作的项目,只有两个学校都能积极的进行配合,才能将教育实践活动正常运行下去。因此,应该改变两所学校的合作模式,形成一种共生状态,高等院校为中小学校从知识理论层面培养学生,使学生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中小学主要培养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接受新教师的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两所学校的双赢,使新教师完成理论与实践全面融合的能力要求。

篇6

二、基于PCK理论框架的外语教师教育发展路径

1.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学科知识水平和能力

教学信念的含义是指教师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主体概念的看法,包括教育、教学、学习和学生等。教师的教学信念对于他们的教学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课堂中教师的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其教学理念的体现。PCK就是将教学中所必需的所有知识进行融合的统一,其中也包括了教师自身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所以,这些看法和观点都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影响。教师的观念也会影响到PCK的产生。在教学当中,教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疑问会出现在什么地方,进而根据这些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最后能够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使得自身的PCK更加的丰富。教师的信念不论是非系统的还是带有隐性性质的,都会对于课堂的教学活动带有其影响。为了能够将这种信念改变成为更加系统、显性的信念,外语教师应该对教与学和心理学中的相关原理进行相应的学习,掌握其原理,使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外语PCK知识当中,学科的知识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外语教师要想能够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首先自身要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曾经有人经过研究发现,如果教师的学科基础知识非常扎实,那么他就能够不断地构建出新的教学活动,同时能够发现一些内容并不利于学生对于目标内容的学习,可以选择放弃,与此同时还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当的补充一些课本中没有的知识。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完善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了解英语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锻炼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另外,外语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于语言背景文化的了解,以应对在教学当中学生们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提问,从而也能够灵活的运用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也是外语教学能够高效进行教学的前提。

2.强化学习教育知识,促使教育知识转化成PCK

在进行PCK的构建过程中,教育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缺少了教育知识PCK知识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为了能够有效地将PCK进行构建,就必须要加强对于教育知识的学习。学习教育知识,教师能够获得教学中的一些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掌握教学中的策略。一些外在的知识在英语教学中逐渐发挥了作用,因此也引起了外语界的重视,比如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的知识等等,通过运用这些知识,能够是外语教学达到更加有效的效果。“从内到外”与“从外到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从外到内主要是对外语教师进行培训,并且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知识,教师在这些过程中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通过接受专业的教育,对于教学当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认识,学习到一些教学当中需要具备的策略,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对于他们更深层次的研究一些教育问题是有非常积极的帮助的。但是对于教师来讲,专家所传授的知识往往都是理论性的,公共性的知识,并没有实践性的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实践为主,这样二者之间没有能够很好地联系。从内到外的视角注重从教师的实践为出发点进而促进教师PCK的发展,让教师成为了知识的建构者。所以,对于教师,其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应该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共同构成的。虽然“外在”的知识理论培训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较少,但是它却对教师教学问题的探索有指导作用,外语教师要将外在培训跟内在的实践相结合,接受培训之后,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反复的实践,互相补充两种模式。外语教师虽然积累的大量的学科知识,拥有丰富的教育知识,但是这并不能够促进教师的PCK体系的丰富,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不一定就能够得到提升。教师要想能够提高课堂中的教学能力,就需要将理论的知识能够跟教学的情境相关联,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PCK的形成。PCK知识的形成并不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能够实现的,必须要进行实践,获得一定的经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教师的PCK的获得是带有经验性和实践性的。教师只有带着理论的知识,在教学当中进行反复的实践,不断地思考,最终形成个人认知。作为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应该能够具有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进行反思,进而能够促使教育知识变成为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够促使PCK的真正形成。

3.外语教师要掌握PCK的形成方式

PCK知识的形成最大的特征就是通过实践,所以,教师要想能够不断地增长PCK知识,就要不断进行教学的实践,增长教学实践的知识。PCK的形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的结构是在不断扩展的,带有个体的明显特征。与此同时,PCK知识并没有好的传授方法,它需要教师在自己所创建的情境当中去进行积极的摸索,并进行自主的构建。外语教师要想促进PCK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实践的知识,具体的措施是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只有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外语的教学工作当中,才能够不断地进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较强的动力,积极的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策略。同时也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这就包括了外语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处于哪个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等,与此同时还要发现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案。另外,教师也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利用,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都不相同,所以外语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不能照搬教材内容,要学会合理取舍和拓展。在外语教师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并且进行深刻的反思,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一些教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和专家,就是因为他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了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并且能够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教学反思有效的有教师日志等,教师通过日志的方式记录教学中发生的一些情况,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有效的思考,这样的反思有助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而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对策。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相互之间应该进行交流和学习,一些外语教师由于经验较少,教学能力低,应该及时的学习经验丰富教师的策略,不断地加强学习。对于同一门课程的教师而言,相互之间的交流恰恰能够发挥集体的智慧,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找到最好的解决对策,帮助教师深化对教学的认知。即便是交流中存在一些分歧,也能够通过教师集体的实践和理论学习进行有效地解决,这样集体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PCK。对教师进行教育的机构要针对外语教学中的案例建立PCK资源库,把这些内容作为外语教师进行培训的内容。教师通过对特殊案例的教学方式学习,结合自身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推动了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

篇7

2幼儿教师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情况

鉴于幼儿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体育教育实践时要区别于成人和中小学生,幼儿教师除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还应会合理运用运动人体学科基础知识、幼儿体育教育方法、原则、幼儿心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方法,科学指导幼儿进行体适能的锻炼,从而使幼儿身体得到全面科学的协调发展。幼儿教师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情况统计见表2。表2中统计显示:30.7%以上的幼儿教师对幼儿心理学知识达到了解水平,加上基本了解的人数比例超过73%,说明教师对幼儿心理学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这主要得益于幼儿教师大部分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都对幼儿心理学进行的系统的学习。66.1%的幼儿教师对幼儿体育教学方法、原则等基本原理不太了解,79.7%的教师对人体运动学科基础知识不太了解,55.2%的教师对动作技术原理和技术分析不太了解,都高于了解者和基本了解所占比例之和,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幼儿教师主要是毕业于各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没有系统学习体育教学方法、原则,更没有系统学习人体运动科学知识;第二是幼儿教师在入职前后的培训中对体育教学方法、原则和人体运动科学不够重视,没有将这类理论知识纳入到职前或职后培训中;这些都充分说明幼儿教师掌握这三门知识的情况较差。调查结果表明,他们掌握的体育教育理论知识相当贫乏。这些理论知识的缺乏,可能造成教师在指导幼儿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握不好幼儿的负荷量和强度,直接造成项目选择和运动时间等出现偏差,使幼儿体适能得不到全面科学发展,甚至对幼儿造成伤害,违背幼儿体育教育的初衷。

3幼儿教师体育教育业务能力情况

幼儿体育教育作为一个实践过程,教师只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具有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体育教育实践中去的能力,使两者相互结合,综合把握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实践。因此幼儿教师还应具备动作示范、讲解、创编体育游戏、制定体活动计划、有效的组织引导课堂、创编幼儿操和创新教学等能力,使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调查情况见表3。表3中统计显示:有12%的教师认为制定体育活动计划能力“好”,制定体育活动计划指幼儿教师在把握幼儿体适能水平的前提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在一个时期进行身体练习方法,并能有效提高幼儿体适能水平的计划;10.9%的组织领导能力“好”,组织领导能力主要指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幼儿注意力方面的综合体现;16.7%的讲解能力“好”;讲解是幼儿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向幼儿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做法和要求及指导幼儿进行身体练习的方法;而认为这三个方面能力“较好”的分别是46.4%、44.3%、35.9%;两者相加超过了50%;说明郑州市幼儿园教师在这几个方面勉强可以,但还不能满足体育教育活动实践需要。有54%~80%幼儿教师认为,在动作示范能力、创新教学能力、创编幼儿操和体育游戏方面是“一般”和“差”,动作示范的好与坏教学成果的有力保证;体育游戏是幼儿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游戏的趣味性和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幼儿注意力保持;因此,54%—80%的调查结果说明受测幼儿教师在创编和动作示范方面的掌握和学习还很不够,而这三个方面却是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实践的灵魂所在,充分制约着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实践的发展。幼儿教师应在提高体育教学灵魂要素上多下功夫,促进幼儿体适能的健康和谐发展。

篇8

“三位”主要是指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掌握的教学技能、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和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三个方面。“一体化”是指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所掌握的教学技能、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个人实现成功就业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教学技能是教学能力与个人素质提高和发展的基础;教学能力是个人作为教师职业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既对教学技能的掌握有促进作用,又能够提高师范生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既是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培训和培养的目标,反过来个人就业综合素质的高低又影响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技能的培训。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个人就业综合素质三方面进行一体化培养不仅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师范生能否成为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本标准。正如北京大学教授陈向民所说的“教师的‘专业学习’必须是整体性的,涉及教师素养的整体性转化。教师的素养不能被肢解为相互孤立的部分,如基础理论、实用技巧、专业态度,然后分门别类地对其进行培养。”[1]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提出既是适应新形势下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本质需要。

(二)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

从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课程培养目标来看,“三位”是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美术教师的基础和重要尺度。从美术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来看“,一体化”培养是指将美术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美术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培养。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专业化角度来看,美术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和道德人文修养。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平台,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就业导向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从而使之达到未来美术教师就业岗位应具备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素质。为此,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是通过课程体系一体化改革、构建一体化教学实践平台、实施一体化改进措施,从而实现教育实习的培养目标。

二、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应用探讨

(一)构建以“三位”为核心的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体系

有效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能力,最重要的是改革传统美术专业课程体系。第一,突出以主干课程为核心、选修课程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结构。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了进一步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色,学院根据地方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开设国画、水彩、版画、油画、民间美术等主干课程,围绕主干课程模块,增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课程,如拼贴画、沙石画、编制、剪纸艺术、综合材料版画、陶艺和泥塑等实践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整合,对所选课程的内容进行精选、充实和补充,美术专业课程的设计体现了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培养的特点,增强了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性和实效性。第二,合理安排师范生教学技能和能力培训的时间。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根据美术专业师资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要求,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并做到有计划、循序渐进,才能使培训取得实效。笔者建议,通过观摩、感知、获得和研习与交流四个过程,和20个周次的美术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和能力培训较为合适。教育见习阶段可安排约4周时间让师范生到实习基地观摩学习,让师范生明白教师的职业观是什么、美术教学常规工作有哪些、应掌握哪些美术技能。在教育实习阶段中,根据实际需要可安排2周感知美术教师教学和管理的具体工作,进行12周中学美术教学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指导工作,最后再利用2周时间让实习生进行美术教学研习与交流。第三,利用中学美术教学法的教学来调动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开展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各项研究工作。美术教学法的教学是开放的,可以开展如调查、讨论、座谈等各种方式参与到现行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中去,发现问题,给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为美术教学研究服务。

(二)建立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一体化培训的实践平台

从现行高师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师资情况来看,缺少美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表现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片面强调专业水平,而忽视作为美术教师应具备的技能和职业能力;从美术教育实习师范生自身来看,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能够适应当前地方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因此,建立一体化的美术专业实践平台十分必要。“实践证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和建设性工具。因此,高校必须把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开发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作为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多种渠道强化师范生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反思,更好地发挥师范生的个性特点,扩大师范生的创造空间,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2]笔者认为一体化培训的实践平台可从三方面进行。首先,分阶段、多层次、多模块培训师范生的技能和能力。分阶段主要是针对中小学不同阶段美术实践的特点和难度,可将美术专业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分初级阶段(小学1-6年级)、中级阶段(7-9年级)和高级阶段(高中阶段)来培养。分层次主要是根据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内容的需要,可划分为基本技能层、专业技能层和综合应用层等三个层次。多模块主要是根据中小学不同类型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不同美术教学技能,并具备美术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训练模式的目的是以美术专业师范生的应用能力培训为主线,注重对美术专业师范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次,以活动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说,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就是表达美、展现美和塑造美的过程,在教育见习和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始终让师范生参与到具体的美术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够对师范生进行技能、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的锻炼。如在大一年级教育见习阶段,通过观摩优秀美术课教学活动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未来美术教师职业的认知感。大二、大三年级的见习阶段,让师范生参与实习学校的美术教学课外指导活动,培训师范生教什么,怎样教,通过试讲、模拟上课、参加美术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来培训美术专业师范生如何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在大四的实习阶段,在对师范生职业综合素质能力培训中,通过座谈、职场模拟竞聘和职业情感展示等活动,让学生能全面地了解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最后,开放式的指导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在教育实习中,美术教育专业实习生不仅接受本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还应该多请教其他专业教师的指导,学会获得各项技能和能力,并在实践中反复锻炼,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发挥地方民间美术的资源优势,培养美术专业师范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培养师范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是教育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具体落实这项重要内容就要借助地方民间美术资源优势。这样既解决了农村美术课堂教学只讲不做、严重脱离实际的问题,也能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师范生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改革,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美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求超越现有知识范围,进行施教和思考。”[3]现有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是,实习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有限,课堂教学仍以美术欣赏替代了动手实践,美术教学的理念和思维跟不上现有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步伐。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指导师范生实习过程中,要求师范生贴近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美术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具体做法是:笔者采用一利用、二发现、三探究的方式来加强对师范生美术教学创作能力的培养。一利用就是直接利用学生身边民间美术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广西玉林地方木偶戏人物呈现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三江侗族吊脚楼木质材料组合的形式美。通过欣赏,用毛笔、水彩笔、鸡蛋壳等材料让学生尝试制作。二发现就是指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地方乡土材料制作成艺术品。如利用棕榈编制各种动植物形象、树根制作简易壁挂艺术品、地方小子石特殊肌理制作成色彩斑斓的图案、豆类的不同颜色和性状做成拼贴画等等。开动师范生的脑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培养师范生具体的美术实践能力。三探究指美术专业实习生根据已掌握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地方现有美术资源创作美。如根据所学专业技法和具备的造型能力教会中学生利用萝卜雕刻大象、铁丝制作简易书架等工艺品、纸张不同制作方法形成各种染织图案和浮雕等。总之,实习生可根据地方民间美术特点,结合多媒体课件,独立设计教学内容,独立组织富有创意的美术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师范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师范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实行有效合作的管理方式

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科学化的管理。就美术专业教育实习的管理来说,一方面由于实习生人数多,分布比较散,覆盖面广,时间、空间及各种条件对实习生制约性小;另一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实习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又不能和一般的合格美术教师一样严格要求。所以这给实习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实行合作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美术专业教学实习管理难的问题。一是职责明确。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地方高师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实习学校和指导教师四方应明确职责,即由地方高师院校精心组织、培训指导教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参与督促指导,实习学校和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对师范生进行技能、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二是加强合作、共同管理。高师院校、地方教学主管部门和实习学校应在师资培训和技术能力方面开展合作,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在充分调动美术专业实习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对美术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进行共同管理,美术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效性才能进一步增强。

篇9

二、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励学生主动成长,走向成功。一位诗人说: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叹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是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赏识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教育。教师应尽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口头或书面的鼓励性评价、肢体、创设表现机会等方法给予学生及时表扬。赏识教育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通过教育者的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从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学校的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正确认识自己,赏识教育是学生个性塑造的有效手段,也为学生的自我教育,终生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学校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体育教学因其学科特点:社会性、竞争性、协作性、差异性,创新性。实施赏识教育就更具紧迫性。

(一)体育教学实施赏识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当有机体出现某一种行为后给予积极的强化,会增加行为的频率。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当一个学生跳过跳箱、投进一个篮、完成长跑任务时,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大拇指的竖起,对学生而言,那是最好的奖赏,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的动力。

(二)体育教学实施赏识教育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水不流不活,人不激不跃”,体育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可以让每个学生敢于表现自我,由于每个学生身体、生理和心理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区别对待,从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入手,好学生要鼓励,后进生只要他有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当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他被认可,那么他的自信心就会油然而升。

(三)体育教学实施赏识教育能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实施好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本身,一个好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有热爱教育,尊重学生的素养,世上不存在绝对地聪敏,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他的闪光点,对待那些素质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降低要求,比如跳高教学,可以降低高度,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无形中可以克服他的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篇1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中“未晓处”的重点,难点,节点,基本上都可以采用联系全文反复朗读涵咏去突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鱼游到了纸上》“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少年闰土》)《草船借箭》中诸葛与周瑜暗藏玄机,刀光剑影的对话……诸如此类含义深刻,“有言下之意”,“言外之意”的语句,只有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学生才会产生顿悟的兴奋,阅读水平的提升。

“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采其深远之韵。”(语)——对于感情充沛或幽微,情境强,意境浓的段落,文章非朗读,能得其精妙。《观潮》中潮来时的片段,若不高声朗读,如何“身历其境”,睹其奔腾雄壮之势,闻其震天撼地之声。《去年的树》人物对白神情,若不轻声吟咏,如何能“推心置腹”,真真切切地体会人物心境心情。《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描写爬山虎的片段,若不反复诵读,如何能从其间读出叶圣陶先生之平静而又深邃的境界,真诚而又仁爱的人格。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忘情地朗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与文章的“契合”,才能找到“忘我”陶醉的感觉,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语文魅力。教学十余年来,本文“焕发”出强大的感发力量,学生或泪不自已,或手舞足蹈,或“流连忘返”,均是在一遍遍的吟咏,朗读实现的。“情动语中而形言”——朗读既是学生体会情感,获得感动的方法,又是学生倾诉感动的方式。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解闷》)——当年贾岛骑在驴上“推敲”的时候,也是一边捋须,一边忘我的吟诵。只有在对文章一遍遍的出声朗读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的文章的结构法度,行文气韵,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这些表达上“说不清,道不明”奥妙,并且在悄无声息之中得以内化,迁移,最终化为己出,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不经朗读不知《长城》简约背后的严整,大气;不经朗读不知《白鹅》幽默背后的平和冲淡;不经朗读,不知《桥》语言节奏,故事情节、人物心情三者的内在契合;不经朗读不知老舍之亲和,鲁迅之深邃,冰心之清新,巴金之真挚;不经朗读不知说明文之严谨,不知散文之自在,议论文之逻辑。

二、积淀、内化作用

“熟读成诵”是传统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热爱朗读,背诵的学生比不太愿意出声读课文的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要强。我想这得益于朗读,吟咏在积累,内化层面的优越性。

首先,朗读吟诵中,能更好的积累好词佳句,语言材料。这种积累不同机械的抄写和简单的训练。在朗读中好词佳句,以整体的语言情境出现,便于学生理解其意思,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运用之法。

其次,朗读吟诵有利于学生将文章之情境,阅读文章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固化”,这种潜在的“人生经验”往往会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也会成为表达的素材和灵感。

再次,在朗读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和提升。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作为一种经验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在朗读最容易得到提升。这正是由朗读的多功能性所决定的。

三、提升默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