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化学专业模板(10篇)

时间:2022-07-31 16:52: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非化学专业,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非化学专业

篇1

大学化学是我校大部分非化学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化学作为基础科学学科之一,在各个领域都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注意到,目前我国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而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化学有关[1],所以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对不同领域相关问题的思考,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化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打下基础。另外,我校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大学,化学知识对学生专业本身也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学生在后期无论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工作中都可能直接或间接与化学问题打交道。所以,通过大学化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知道哪些问题是化学问题;能查阅相关文献解决简单化学问题;能将问题描述给专业化学工作者,并与其沟通解决相关问题。因此,大学化学对本校学生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大学化学课程特点,结合教师的授课经验,浅谈几点体会。

1绪论的重要性及相关授课内容

绪论课是大学化学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在整个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2]。在绪论课上应该让学生获得以下相关知识。(1)为什么要学学化学。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这门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化学属于基础课,但它又与大学英文、高等数学等基础课不同,因为同学们进入大学后很难感受到这门课的重要性,无论是学院、专业课老师的专业介绍还是与师兄师姐的交谈,在基础课这一块强调得较多的大多都是大学英文、高等数学等课程,因此,需要授课老师来补充这部分内容,让学生知道该专业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该课程对该专业的作用是什么,能为学生解决后期的专业问题提供什么帮助;该门课对学生后期学习、工作、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在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专业的专业问题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如:在油田所用到钻井液为什么可以将地层几千米的钻屑悬浮至地面,这就要依靠钻井液中所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加一点洗洁精可以很容易将含油的物质清洗干净等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由于不同专业学生在后期可能用到的化学知识有所不同,所以不同专业学生所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学时差别也较大;另外该门课程中的有些知识点,在高中已经学习过,部分学生容易大意,觉得简单,最后造成不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绪论中应给学生讲明他们所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每部分内容需要的学时,该部分内容的作用是什么,这些内容及知识点与高中化学的不同是什么,在现在的学习中应更加注意什么,这可使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能更加有效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大学化学除了有理论课外还有实验内容,为了便于学生在后期能提前预习实验,了解实验内容,需将学生所要完成的实验内容进行分析与说明。(3)学习过程的要求及考核方法。由于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对学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也有差别,所以授课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说明,同时也可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沟通与探讨,做到最大程度的互动式教学与学习。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考核方式,同时也是学生较关心的问题,在该部分内容中应进行详细阐述,使学生明确该门课程的考核方法,为后期学习打下基础。

2突出理解、杜绝死记

在大学化学中包含了很多公式,并且在后期的解题、实际应用中都需要用这些公式来解决相关问题。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学化学的难度,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将化学知识简单化,公式简单化,让学生能通过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去理解并推导出相关公式,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用化学的知识去思考化学问题,最后解决化学问题。如:在物质的聚集状态这章的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这部分内容的授课过程中,可以先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和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yi=ni/n推导出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这不但可以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物质的量分数进行再次回顾,也可以展现该公式的应用情况,同时可以使学生很容易记住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并能实现分压定律的灵活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完全是让学生理解了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其意义和公式将能非常容易记住,也能提高学生用该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大学化学课程涵盖的内容即包含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也涉及量子化学、环境化学和材料化学等内容,其授课知识点多、知识面广[3-4]。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各章节授课知识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案例,这既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基本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也有助于课堂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大学化学这门基础课的学习兴趣[4],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5],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在大学化学授课过程中很多章节可以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如:在物质的聚集状态这章溶液与液体中凝固点下降问题的讨论与分析时,可以通过现有油田实例进行分析,在油田的天然气集输过程中,由于在高压低温状态下,天然气很容易与水形成天然气水合物,所形成的水合物会堵塞管道,降低管道的集输能力,达到一定程度还会使管道报废,所以在天然气集输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入抑制剂,而这些抑制剂通常是一些醇类(乙二醇、甲醇等),它们能起作用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醇的加入可以降低水的凝点,使天然气水合物不易形成,让同学们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凝固点的降低问题。在溶液的离子平衡问题中弱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授课过程中,可将油田增产措施中的酸化技术提出,让学生通过现有知识进行分析,由于该部分内容中的弱酸可以用来提高酸液的缓速效果,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电化学基础这章的授课过程中,可将油田目前存在的腐蚀问题(盐、二氧化碳、硫化氢等腐蚀),正在使用的缓蚀技术(阴极保护、涂层、缓蚀剂等)结合讨论,使学生知道所学的化学知识对他们后期的学习、工作等方面有很大帮助,提高他们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大学化学虽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但是现在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生在后期的学习、工作中都可能随时遇到化学问题,并需要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所以应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在遇到化学问题时,能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作为教师就应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轻松,快速的掌握相关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金秋,苏同福,郑先福,等.大学化学教学新方法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1):56-57.

[2]王淑涛.上好绪论课,培养大学化学的学习兴趣[J].广州化工,2010,38(4):247-248.

[3]余红伟,魏徴,李瑜,等.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12(3):92-94.

篇2

1)目前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他们渴望成功却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里想学习却又不具备自我约束的能力;2)基础课程的上课方式多为同专业、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多个班级的合班课,学生人数较多,化学基础知识层次不齐,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做到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再加上学时数的压缩,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面临一些困惑和难题:听课效果不好、抄作业现象常有发生、考试结果不尽如人意、无法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等等;3)非化学专业学生对化学基础课的学习较被动,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强[3].以某高校园艺专业为例,在大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分析化学”课程往往与英语及一些专业课程同时开课,相比而言,分析化学知识零碎,各类公式多,且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有枯燥无味之感,普遍反应记不住,因而缺乏兴趣,积极主动性不高,甚至出现畏惧心理;同时“重专业知识,轻基础知识”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与主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是摆在大学基础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2繁杂的课程内容

“分析化学”学科在整个学习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由一系列分析方法所构成,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经典的化学分析法又可分为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主要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等,其中每一种分析方法因响应信号机制不同还可进一步细分.不同的分析方法具有不同的原理、条件、仪器、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既相互联系又各自成体系,涉及的知识很广,并且还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各种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分析化学”学科的教学中营造一种活跃思维、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氛围,真正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3机械的实验教学

在实验设计方面,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多,综合设计的研究性实验较少[4],实验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与相关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并且多数实验都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进行“照方抓药”,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就能完成实验,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多,严重缺乏在方案设计、样品前处理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创造性锻炼.在实验授课方面,多数实验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教师先讲解原理———学生接受,然后动手实验”的模式.教师“倾囊相授”,希望将所有的知识点都传授于学生,但与教师的教学热情相反,学生的积极性却往往不高,无动于衷,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与设计基本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缺乏对未知知识的探求精神以及独立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在实验操作方面,对于移液、称量等基本操作,虽然教师已详细讲解并演示,学生操作仍不规范,如在减量法称量时直接用手接触称量瓶,未用纸条和纸片;滴定时不注意观察标准溶液滴落点周围的颜色变化,却不时地抬头观察滴定管的读数;未进行半滴操作等.还有一些仪器较为精密、贵重,数量偏少,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有实验细节,再加上操作步骤较多,一些学生怕操作不当得不到理想的数据,只简单做一些辅助的配合工作,甚至站在旁边“冷眼观看”,基本上是学无所获.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相对比较机械.所以,如何建立新型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赋予学生更广阔、更自主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获得双丰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4单一的评价方式

多年来,“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这种单一的考核形式,课程最终成绩为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加权后的总评成绩.成绩高的学生可能是“临时抱佛脚”即考前几天突击复习的结果.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较好地考察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基础知识的储备情况,却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方式.

2“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2.1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建设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可采取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图片、动画效果、视频等多样化的多媒体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内容,并注重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衔接与联系,适时地把一些化学史、应用实例或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认识到理论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对于食品类专业的学生,在讲解色谱分析法时,可介绍2008年我国发生的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进而向学生提出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和植物蛋白粉中的三聚氰胺,此外还可介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二噁英、苏丹红、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及奥运会期间兴奋剂的检测;针对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在介绍绪论“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应用性时,如果只是泛泛地说分析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其实并没有深刻的体会,这时可列举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分析化学家约翰•芬恩、田中耕一和库尔特•维特里希,紧接着介绍分析化学在他们熟知的领域,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讲授方法不但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析化学”课程在其所学专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还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性,进而参与到分析化学的科研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还应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凸显主体”为研究突破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变现在普遍存在的学生学得枯燥,教师教得艰难,大家都感到无所适从的局面,以达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学习”、“学会学习”,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可采取学生参与的方式,先由教师提出分析任务,如水环境中As含量的测定、重要药物溶菌酶的测定[5]等,学生依据兴趣自由分组,先完成综述小论文,再由教师指导讨论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这样,学生先是对这些分析任务产生浓厚兴趣,水环境中As的含量究竟是多少?国家标准允许的含量是多少?经常饮用超标水,会对当地人、畜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准确测定的重要性.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到As的测定方法有滴定分析法、原子吸收光度法、电分析方法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等,最后根据环境水样中As的含量范围及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资源,确定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将课堂中学到的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及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为达到分析目的而应采取的分析化学专业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2.2优化教学内容

“分析化学”课程教材难度大、内容多、学时少,因此,教学改革首先要以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重点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

1)对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和精简,压缩同其他基础课程中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如氢离子浓度的计算等,这些在普通化学部分章节已经提到,可略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复习.

2)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应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在滴定分析法中,可精讲酸碱滴定法,包括滴定分析法的共性(基本原理、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及影响因素、指示剂、终点误差和应用等),然后通过对比和归纳手段,讲解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讲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时,可以给学生列举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光度方法,如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双缩脲法(Biuret法),并将这些方法和之前学习的凯式定氮法相比较,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这样前后知识的贯通融合,达到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触类旁通的作用,不但大大节约了课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对于仪器分析内容,应把握教学重点,理清知识主线,突出方法间的联系与区别[6].仪器分析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响应信号与被测物性质(与结构有关)、浓度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让学生彻底理解并掌握“利用峰位置可进行定性分析,峰高或峰面积可进行定量分析”这一基本规律.在三大类分析中(包括光谱分析、电分析和色谱分析),利用各自的峰位置可推断被测物的结构信息,而峰面积或峰高则可以反映被测物的含量或浓度信息.这种讲授方法会使学生对仪器分析知识有一整体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这样不仅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4)将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教学.徐光宪院士指出,应把21世纪分析化学生龙活虎、立体多维的形象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极大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课程进度,适度地把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和最新的研究动态介绍给学生,注重知识面的补充和延伸.例如,在讲解分光光度法时,可引进现今发展最为迅速的碳纳米材料.碳材料的基本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由于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布不同继而可形成不同的形态,有零维的碳点、一维的碳纳米管、二维的石墨烯等,不同的碳材料在紫外-可见光区域有不同的吸收峰,根据吸收峰(尤其是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可进行定性分析,区分不同的碳材料,根据吸光度的大小可进行定量分析,确定碳材料的浓度或含量.同时可利用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进一步确定碳材料内部的精确结构,用共聚焦显微成像仪可观察其在细胞内的成像情况,为将其进一步应用在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对于现代分析化学中单细胞实时分析、单分子检测等前沿技术,可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最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如中文的CNKI和英文的WebofScience)追踪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这样不仅为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3强化实验环节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起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不仅能使学生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如何使学生的实验效率最大化,用“心”体会实验内容,一直是“分析化学”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最近几年,有关实验教学的改革如火如荼,笔者所在的学校也积极响应号召,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1)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保留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的练习,使学生规范地掌握基础实验的分析方法和操作要领.除此之外,增加一些与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的选择注重各专业的通用性,如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日用卫生纸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并让学生自行提供样品.这些实验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在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及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2)在实验讲授和学生的操作训练方面,摒弃教师“一切包办”的理念和“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对于分析天平、滴定管等常规仪器,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对每一项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操作规范、操作要点和技巧、注意事项及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等)边讲边示范,让学生先在感官上对基本操作技能有初步的印象,然后再通过大量的独立操作练习得以强化;对于一些涉及到精密贵重仪器的实验内容,可采用“虚拟实验”的方式,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仿真动画教学,将仪器工作原理和实验过程通过三维虚拟动画的模式直观展现出来,教师要适时地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与引导,尽可能提示操作可能出错的地方以及出错所导致的不良结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减少实验中由于操作不当等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4科学评价学生成绩

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创新人才,必须要有科学的评价方式.基于此,要改变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做法,强化对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的评价,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均采用结构评分来组成课程的总成绩,即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60%)综合考察学生学习情况,其中平时成绩改变以往所用的点名或签到次数计算的方式,而是通过对学生在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课堂讨论及课后复习的总体表现来确定;实验成绩采用综合评定标准,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纪律清洁四部分,学生编造实验数据及结果的不良风气得以纠正.实践证明,这种成绩评定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三基”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篇3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基础,笔者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具体见表1。(1)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认识程度,认为该课程“很重要”或“较重要”的占85.1%,认为“不重要”或“不知道”的占14.9%,说明部分学生对本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2)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喜好程度,14.7%的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很感兴趣”,约50.7%的学生“较感兴趣”,而“没有兴趣”甚至“讨厌”的学生高达34.6%。但调查发现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很感兴趣的人数约30%,是理论课的两倍,“讨厌”的学生约18.2%。表明学生对参与性的动手操作的化学实验更感兴趣。(3)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这部分调查是根据课程组多位教师平时上课记载情况统计的结果。约23.7%的学生表现很好,能自律,能认真听课做笔记;57.4%的学生基本能够按时上课,只是偶尔缺席;约9.8%的学生偶尔按时上课,大部分时间缺席;其余9.1%的学生自制力差,缺乏学习热情,偶尔出席。(4)学生学习有机化学课程的课后表现,“课后能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复习所学内容”的学生约25%,而“作业完全抄袭,应付了事”的学生超过45.1%。(5)学生是否具有化学基础,经调查发现我校非化学专业学生,“高考不选考化学”的约占28.2%,不同专业间比例差别不大。江苏地区的高考考生,有部分选择生物物理的理科方向,而我校在招生时没有完全考虑专业方向和高考科目间的对称性,故这部分考生化学基本理论偏少,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不浓,甚至讨厌或不感兴趣。

1.2教学内容

目前有机化学课程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如表2所示,12.5%的学生认为课堂知识难以满足需求,约42.2%的学生认为内容合适,约2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偏多,20.3%则对知识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说明学生学习的基础和状态不同,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专业、分层次、分类别的进行授课,这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情况,调查显示约30%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容易或比较容易,46.3%的学生认为一般,23.7%的学生感到困难,部分内容难以理解。

1.3教学方法

根据刘知新《化学教学论》中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启发策略,把教学方法分成以下类型[2]: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启发式;强调学生自主活动的现代启发式;及综合启发式。对这三种教学方法喜好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学生倾向于综合启发式,28.4%的学生偏好教师全程讲解(表2)。1.4教学手段近年来盐城工学院的有机化学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亮点曾受到师生的认可[3]。但本次调查发现:约14.4%的学生持支持态度,明确反对的达17.1%,68.5%的学生倾向于多媒体与板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多数学生提出多媒体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过多,57.6%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课堂内容太多,PPT切换快,无法做笔记;教师操控多媒体设备,与学生间的交流减少;课件演示的屏幕面积有限,部分信息量多的内容一张PPT不够用。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如表2所示,26.4%的学生满意目前的教学状况;18.1%的学生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约55.6%的学生认为目前教学状况一般。

2改进措施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着力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生活,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4,5]。

2.1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态度等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有机化学课程不感兴趣甚至讨厌的多达34.6%,我们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首先上好第一节绪论课,重点介绍有机化学与其他专业的联系及该课程在整体专业领域的位置和意义,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学习动机;其次在课程后续教学中应紧密结合生产生活,介绍有机化学领域的新知识和新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如有机玻璃的合成、阿斯匹林的合成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会更感兴趣,听课积极性也得到有效的提高。

2.2因材施教,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由于教材内容多,学时有限,学生常感觉全面掌握授课知识有难度,因此我们在讲授中不是做到面面俱到,而是应该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难点,做到少、精、新。如第三章不饱和烃的亲电加成反应,着重介绍与HBr反应时的具体历程,其他相同机理的要求学生自学理解。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尽量减少内容重复,对教学内容适当进行重组,如烯烃和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单环芳烃和稠环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等,介绍这些反应时都应该从反应机理和反应历程出发,让学生理解过程从而做到“以点概全”。集中讲授易混合的部分,最大限度避免重复的基础上,也对相关知识做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易于学生了解掌握,如芳烃衍生物和芳醇、芳醛、芳酮、芳酸等化合物的命名,从主次官能团顺序出发,介绍命名规则。通过精心筛选优化授课内容,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3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学习的成就感

如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食品、化妆品、衣料、染料、洗涤剂、医药、农药等无不渗透着有机化合物制品的踪影。因而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生活实例很多,教师应有目的地收集、整理,恰当地渗透到教学中,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合物就在身边,认识到有机化学在当今世界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产生学好有机化学的想法和动力。如介绍醇时,可以讨论车用乙醇汽油和无铅汽油,说明它们的各自特点和优劣;介绍羧酸衍生物时,讲丙烯酰胺在油炸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说明其致癌性;在苯及苯衍生物的教学中,可以介绍我国化工企业发生的化学品爆炸等实例,说明苯、苯胺、硝基苯等的理化性质及除去方法。这样的讨论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跃然纸上,拉进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印象深刻。

2.4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8.4%的学生偏好教师全程讲解的教学方法表明学生对老师的过度依赖性和较强的期待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用好”启发式教学法[6],不仅要改革“教法”,而且要指导学生“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会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介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课堂上注重听课质量,以听懂为目的,而非记笔记;抓住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间的联系,进行理解记忆;做好阶段总结和专题总结,如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鉴定、取代和加成等重要反应类型和反应规律、增或减碳原子的有机合成等。

2.5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篇4

中图分类号:O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27-01

普通化学主要内容是以包括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化学反应基本规律和物质的微观结构理论为主线,其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也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也增大了普通化学教学的难度。

一、增加体现化学与不同专业间的交叉性内容

在了解学生专业背景的基础上,针对具体专业特点,授课过程中在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应该对不同的专业区分对待。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又要不断引进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且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关注交叉学科的前沿、热点知识,让学生们感觉到化学实际上在他们未来从事的行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强大生命力。这样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给材料专业学生授课时,在沉淀—溶解平衡一章中,可以介绍用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的知识,使学生感觉到纳米材料的制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二、增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具体实例

将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入一些典型生动的具体实例;增加一些图片性、视频性的现实、热点、典型的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短片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讲解沉淀-溶解平衡时讲一下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促进沉淀形成,即增加肾结石的危险,尤其对于婴幼儿,每天饮食基本就以奶粉为主,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加剧了肾结石的形成。

三、增加与中学化学衔接内容

目前中学课程进行了改革,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中学化学增加了许多内容,有部分内容与大学的普通化学有重复的部分,但是又不完全相同,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听到这部分内容时,觉得自己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了,不重视,也不能认真听讲,这样即使是不同部分也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增加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衔接的内容,便于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大学普通化学的学习系统中来,同时也能区别好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的不同点,不会产生大学化学是对中学化学简单重复性学习的观点。要特别注意化学基本概念的层层递进和铺垫过程。而对于教材中为体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与中学教材重复的内容,教师只需交待概念, 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或自学来进一步了解,这就首先要求普通化学授课教师了解中学化学的教学现状。比如在讲反应速率时,高中阶段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变化表示反应速率,又进一步引申为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但都是用平均速率来定义的;而大学的普通化学中则主要是以瞬时速率来表示,考虑了反应进度的概念。

四、引入化学史料、化学前沿知识

借助化学史、化学重要发现、化学家故事内容,化学前沿的生动实例来说明化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避免枯燥地讲授化学的理论知识,以减轻知识记忆方面的教与学的负担。一是让学生学起来有趣,二是让学生觉得学过之后有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科学态度、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同时也可以讲一些关于我国的化学成就,使学生在求知中升华爱国主义情操。在普通化学的内容中,适当地延伸出一些现代化学的前沿领域、重大发现或目前的科研难题,让学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激发兴趣。比如在化学动力学的教学中,可以介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的分子束(离子束)碰撞器和埃及科学家泽维尔创立的飞秒化学,飞秒化学对过渡态理论有推进的作用。

五、引入绿色化学内容

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体现了化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学科学高度发展及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产物。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对环境的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绿色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的前沿,又是化学教育发展的必然,如果要成为全面发展并具备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就必须接受绿色化学的教育,培养绿色化学意识。在进行基础课教学时,对教学内容涉及有关绿色化学知识的方面,进行及时的、适当的知识加深与更新及思维的拓展。比如说在原电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节纽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可以污染六十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四十二亿只;一节5 号电池可以使一万立方米的土壤遭到污染。让学生知道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以上这几点内容可以融入到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也可以单独进行1~2节专题讲座课,使学生较为详细的了解一些先进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先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自己来做一个简短的报告,大家再共同讨论。通过这些内容改革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普通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翟林峰,杭国培,王华林.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 22(1): 94-96.

篇5

(一)教材内容繁多,课时少。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繁多,但是其课时数压缩在一个学期。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有效地完成其教学任务,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有机化学是我校非化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其特点是内容繁多、枯燥、难点多、立体感强。课程涉及的物质种类多,相关反应多且难记,反应条件复杂。特别是涉及反应机理及立体化学问题时,学生普遍感到内容抽象,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

(二)学生自学能力差。

大多数学生上课不愿随着老师的讲授思考,只是一味坐着听。这样根本不能了解有机反应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只有了解了反应物的结构与性质,才能知道反应的机理。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地学习有机化学。如果只靠单纯记忆,则很难学好有机化学。有时候老师讲述一个知识点重复十遍,但是下一次课再问学生还是很茫然。这充分说明现在的学生上课不思考,下课不复习。

(三)考核方法简单、死板。

平时考核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手段,而且是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平时成绩大多是根据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评定的,这就造成学生只需交了作业本就行,所以很多学生在完成习题的时候根本不是参考课本完成的,而是抄袭参考书上的答案,完成任务就行,根本没有理解习题涉及的知识点。这样的考核方法不利于学生有效掌握课上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

二、采取的策略

针对以上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和有机化学教学有效性考虑,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由问题提出知识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例如在讲同性异构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为什么牛奶发酵产生的乳酸,肌肉运动产生的乳酸,以及糖发酵产生的乳酸这三种不同来源的乳酸,分子式相同,构造式相同,但是其使偏振面旋转的方向不相同,是什么原因导致性质如此不同呢?从而展开这一章的讲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

(二)教师引导学生合理组织书本知识,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

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掌握内容繁多复杂的有机化学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无疑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地组织书本知识,使学生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讲解新一章的知识的时候,必须重点讲述物质的结构,只有掌握了物质的结构,才能了解物质的性质。另外,在讲课过程中,如果遇到已经讲述过相同的知识点时,就应该将已学的相似的知识点再一次向学生提出,让学生一并记忆,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学习的诀窍,同时可以巩固学生记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讲授完一个知识点时,应当及时出题让学生练习,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篇6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努力方向。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必须对本科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厚实、广博的知识基础,并培养他们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化学不仅在生命、材料、环境等领域内具有核心学科的地位,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亦及其重要,化学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许多高校在本科培养计划中都重视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大学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开拓学生的知识层次,以吻合21世纪的高等教育方向。

那么,如何利用化学教学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是值得化学教育者认真探讨和总结的工作。

作为多年从事高校化学教育者,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以创新教育为本,以教学改革为实,全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大学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的教学,并将教学心得撰于书面,以与大家共勉。

一、更新教学观念,开拓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高校教育应以创新教育为本,注重实践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创新能力主要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创新能力包括一般工作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运用创新的技法的能力以及成果的表现表达能力等,可分成创新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两大方面。创新学习能力包括敏锐的感知能力、持久的注意力、较强的工作能力、丰富的创新想象能力以及基于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创新能力的重点在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的最终表现则是把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思想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全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共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在实践,做到兴趣的激发,思维的碰撞,心智的启迪,知识的创新,情感的陶冶,人际的合作,信息的交流,智力的开发,技能的培养,成果的展示。创新意识培养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教学创新是实施创新意识培养的基本途径。搞好教学创新,要明确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探索创新性教学模式。

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而是教育面向未来的一种理念,应当体现在各项教育制度设计理念中,反映在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而课堂教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主阵地,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旋律,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主阵地。在化学素质教育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既是教学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之渠道。教育者必须做到: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大学化学教学工作在基本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较为簿弱。为此,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学会学习”这一主题随着人类迈入21世纪显得越来越重要。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许多思路得益于这一主题,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提供未来独立学习所需的技巧和能力。首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形式,教好化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保证;进而压缩基础课时,改革教学内容,减少知识重复讲述,增加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知识,增设前沿和交叉学科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服务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引进多媒体技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从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的培养者;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知识结构,而且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重塑实验教学,激发创新思维

大学化学实验不仅是一种验证性的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它在创新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7

1引言

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1] 在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本科用)》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2] 这里主要强调了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并没有提到语言中另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社会文化能力。实际上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在2004年,教育部宣布,正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取代了过去沿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此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跨文化交际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三年以后,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要求,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修订后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4]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指导性文件,既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要求,又为大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王斌华也说,“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适应和习得这门外语赖以存在的文化,也就是说,语言习得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文化习得的过程”。[5]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跨文化交际展开了广泛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关研究成果以“一般论述和思辨性文章居多”[6]“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学者在定性研究上比较成熟,研究成果带有显著的‘内省’特征,而缺乏基于大量数据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7]刘丽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大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情况。对重庆市长江师范学院183 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英语文化学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试整体的跨文化交际知识非常欠缺。造成上述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有:受试学习英语主要是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作为文化交流工具的基本作用;受试跨文化交际的经历普遍较少;大学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英语文化知识的量不够多等。建议英语教师更加重视英语文化的教学,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增加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的输入量,加大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力度。[8]胡超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高校学生深层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普遍薄弱;跨文化交际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跨越”层的交际水平;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主要在于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影响。[9]在文化意识没有被充分唤醒的情况下, 对“文化特征”的过分强调可能会使学习者误以为这些“特征”便是事实本身, 从而在交际过程中生搬硬套, 忽略具体的交际情境和个体。这样, 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 所建起的不是沟通文化之间的“桥” , 而是阻碍文化交流的墙。[10]老师们对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已经由来已久,那学生方面是一个什么情况呢?笔者就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课堂学习、 课外学习以及课后实践活动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2研究方案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从普洱学院的专科和本科的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中分别抽取了30人,总共120人。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20份,去除一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总共119份。

2.2 问卷调查内容

对大学生英美文化学习情况调查的内容包括15个题目,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要求学生从所给的五个答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答案,选一的是1分,选二的是2分,选三的3分,选四的4分,选五的5分。从不符合自己的情况到最符合依次升高等级。将问卷中的15个题目按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对应q11、q12 、q15)、课堂学习(对应q3、 q4 、q6、 q7)、课后学习(对应 q5、q8 、q9、 q10、 q13)、交际实践(对应 q1、q2、q14)进行分类,再将每个类别作为1个因素,总共4个因素。通过SPSS因素分析表明:4个因素的特征值都远大于1.0,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且四个因素的分类是比较合理的。

2.3 研究工具

采用SPSS17.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3问卷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

3.1 研究数据的分析

将每个学生的性别、年级、专科、本科、户口及选项输入SPSS 17.0 后作数据分析处理:第一步,预研究; 第二步, 信度分析;第三步,对本研究的有效性作数据分析。

(1)预研究。

预研究中从做问卷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抽了40个人的数据来做分析, 把数据录入SPSS 17.0中,测得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63,大于0.60,在可接受的信度值以上,说明问卷的信度可以进行大样本研究分析。

(2)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

问卷的Cronbach alpha 系数分布于0.00-1.00,其值越接近1.00,表明问卷的信度越高。对119人的问卷进行分析,总的系数为0.752,表明问卷的信度较高。

(3)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文化学习情况调查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2 结果分析:

(1)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所调查的119个学生中,有103人来自农村,16人来自于城市。从所做的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的平均分来看(见表一,由于表格太多,省去了独立样本T检验的表格)一年级和二年级、男生和女生、专科和本科、农村户口学生与城市户口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虽然平均分不同,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总的来说,有8%的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46% 的学生不太明确。只有24%的学生认识明确,5%的学生认识非常明确(见表二)。这说明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与所受教育时间的长短和深浅关系不是太大。这印证了高一虹的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超越”理念。也就是说,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很难在短期内真正获得跨文化意识,要到达跨文化交际中的深层,及“超越”层面,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与共情能力,还有待于长期广泛地与目的语文化的接触。[11]

[11]

(2)老师们较充分地把英美文化的教学融入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有7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教法和引导对他们学习英美文化有帮助,8%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而且65%的学生对教师课堂上补充的英美文化感兴趣,8%的学生非常感兴趣(见表二)。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依赖性。

(3)部分学生能在课外通过听、看、阅读来进行英美文化的学习。

听VOA、BBC的学生占30%,经常听的占5%。偶尔看英美电影、剧集、动画或纪录片的占38%,经常看的占36%. 从网络、书籍上偶尔查阅的占17%,查阅英美文化知识的占36%,经常查阅的占4%(见表二)。大部分学生喜欢通过看电影来学习英美文化知识,因为电影是一个注重画面的动态的东西,爱看电影对他们的学习确实可以起到一个积极向上的作用,但是通过电影来学习文化,它只是一个引入的渠道,真正内涵的东西还是非常小,把握不住。而且学生选择电影的时候也不是能正确选择。如果想要真正地了解英美文化,还是要有一个系统的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系统的阅读,真正把握英美文化的内涵。

(4)英美文化学习“输入与输出”严重失衡。

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文化讲座的占3%, 经常参加的只占1%。参加使用英语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占6%,经常参加的学生占2%(见表二)。

(5) 要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平衡 “输入”与 “输出”的关系。

著名的加拿大第二语言教育专家Merrill Swain 教授在1995年提出了与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产出相关的假说――语言“输出假说”。学习者可以通过从交流对象那里得到的反馈来判断他们的语言是否被理解以及是否使用了正确的语言形式。语言输出能够唤醒学习者的意识,使他们对自己使用的语言形式做出反思。[12] 从调查可以看出,英美文化的输入与输出严重失衡。由于普洱市目前只有少量外国人在此旅游、工作或定居,因此,学生接触外国人的机会较少。另一方面,学校里有英语角,英语角有外教和留学生参加、英语文化讲座等,但只有3%~4%的学生参加,所以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根据调查只有24%的人感到明确,5%的人非常明确。皮尔逊 γ相关结果显示(见表三),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和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课外学习和课堂学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γ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 交际实践活动=0.305,P < 0.05; γ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 课外学习= 0.432, P < 0.05;γ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 课堂学习= 0.387, P < 0.05;γ交际实践活动- 课外学习= 0.392, P < 0.05;而表二所显示的“输出”即学生的交际实践活动正是学生所缺乏的。所以要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重要性的认识,除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交际实践活动也是重中之重。

4结语

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实践性很强的任务,老师们除了加强在课堂上的引导和讲授,培养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应该重点抓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利用好课堂的每一个交际环境,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交际实践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意识,促进学生对英美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最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 [美] 著. 陆卓元译.1985.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斌华. “第二文化习得”理论与跨文化的外语教学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6(6).

[6]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

[7]李炯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20 年述评[J]. 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8]刘丽. 大学生英语文化学习情况实证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4).

[9]胡超. 大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报告[J]. 中国外语, 2005 (5).

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发展,以自己的情感、技能与智慧创造着自己的文化,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语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即语言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而且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对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人类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科学,脱离了社会文化环境就难以存在,人类用语言记载和传承文化,同时文化业影响着人类的语言。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的文化是由特定的语言反映和传承的。语言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文化是语言的根本和基础,一种特定的文化是一种特定的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肥沃土壤[1]。

在不同语言的学习中,文化习得和语言习得是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语言习得可以产生文化习得,反之文化习得可以促进语言习得。文化上的基类,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语言。学习外国语要比在本族文化环境中学习第二种语言接触更多的文化问题。

二、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应该包括社会文化教学,这已是外语教学界广泛接受的观点。美国语言学家Fries在1945年从理论上讨论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文化教学语言教学的关系。他主张语言的掌握必定要依赖对语言使用文化环境的充分理解,提倡设身处地的观察和分析语言的相关文化,因而在语言技能训练过程中加入文化课的内容。1975年出版的《跨文化的语言学》明确提出了外语教学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近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教提出了一些理论、摄像、策略,强调在英语教学中结合语境、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这充分说明了英语教学模式的一种转变,从传统的字词句段的教学模式向结合文化教学的转变。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加之相关教师的教学传统,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如何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培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礼节能力方面值的我们去做进一步的研究[2]。

三、文化视角下的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

1、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结合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语言的教学结合文化教学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要使文化意识渗透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并达到较好的效果,首先我们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语言的教学包括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其中语言的使用规则就是语言中文化因素的体现。面对逐渐增多的文化信息,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文化教学,在实践中实施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必须重视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学习意识,使学生对欧美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始终贯穿在英语学习的每个阶段。另外,还要正确处理英语语言知识与文化相脱节的不良倾向,向学生讲解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3]。

文化信息的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和求知欲,避免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沉闷的冠绝,从提高人才质量的角度看,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仅学到了语言知识,还学到了欧美的文化知识,了解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可以借鉴和吸收异域文化的优秀方面,有助于学生们开阔视野,培养健康的人格和个性,最终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完全有必要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文化教学。

2、增强学生在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方法探讨。

(1)对现行的教材做出适当改革。

如果文化教学被列人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那么学生获取英语知识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的大学英语教材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相对于普通中学而言,缺乏统一性、系统性。这对于不同的专业有一定益处和合理性,但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是作为基础学科在学,基础英语并不是专业英语,它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交往中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教材的内容上最好能把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作为一个有机体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把比较系统的文化知识作为课文学习内容,编排教材。应把衡量与评价教材的主要标准之一定为:其文化视点是否突出,蕴涵的文化内容是否丰富,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是否有益。只有满足这些标准的英语教材,才能适应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2)将文化教学的内容列入教学大纲严格执行。

英语教学效果和英语教学大纲的制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普通中学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并对不同等级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作了具体的描述,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只笼统的提到“一一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以笔者建议应把英美文化教学作为一项要求写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大纲中,使之成为一个规定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这是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应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在日常的教学中,贯彻大纲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指导英语的教学实践。

四、小结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方面的教学越来越重要。文化教学有利于培养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通过探究文化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分析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结合文化教学的一点建议。

参考文献

篇9

教育部在2007年9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内容上都有了新的变化,显著的一点就是将文化教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介绍,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提高其英语学习效果。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非专业大学英语教学还只是强调单向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略了作为交际主体的一方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和传输,造成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无法恰当表达自己的本土文化,不能与他人平等交流。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学生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受到教师一味宣扬英美文化的影响,出现盲目崇拜英美文化,轻视母语文化,文化奴化的倾向,偏离了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笔者就此问题结合其他研究者的理论谈谈非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缺失现象、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一、非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缺失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植民族文化,并反映该民族的信仰和感情,受文化的影响和塑造,隐含着一个民族的人文历史、心理变迁、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衣食住行。正如语言学家Robert Lado所言:“我们不努力去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一些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好一种语言。”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界开始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二者的关系,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实践。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着语言文化的研究在不同层面上广泛展开,文化教学研究开始出现从单向关注“目的语文化”教学转向关注“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双向互动。即便如此,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令人遗憾的出现了“文化失语症”现象。从事外语教学的从丛教授提出,“纵观我国多层次英语教学,在增大文化含量却有着一种共同的片面性……对作为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许多英语学习者“长期模仿和浸透”英美文化,“清空母语文化积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同超过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西方文化的“语言工具”,结果导致一些学习者在全球化视野中患上了精神文化的“失语症”。

陈申曾提到过,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并且了解外国文化、在特定的环境中合适的运用外语的交际者,而不是要求学习者遵循外国的行为准则,抛弃本民族文化价值,变成文化虚无主义的“假洋鬼子”。一些学生对国外的音乐、影视作品等津津乐道,而对本国的通俗民谣民歌影视作品一无所知甚至嗤之以鼻;一些学生片面理解西方文化,行为放荡不羁并自认为时尚、国际化,迷失了自我;更有些学生对西方政治经济制度一知半解却不顾中国国情猛烈抨击中国政治经济制度。

二、非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缺失的原因

具体来讲,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缺失一方面是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有教师自身文化素质的原因。笔者认真考察了目前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最广泛的由董亚芬老师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大学英语精读》,在全四册四十篇精读课文中,虽然有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介绍,但几乎没有介绍中国文化的文字,勿论中西文化的比较或融合。现任非专业英语教师中大多数虽然是英语专业毕业生,但文化功底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教师课时多,工作繁重,无暇学习或进修,导致自身文化素养不高,也是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缺失的一个客观原因。

三、非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途径

(一)调整英语教材内容,适当增加中国文化

非英语专业学生由于英语课时有限,课程设置和教材单一,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学习尤其是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意识薄弱。大学英语教材是学生和教师学习和教授英语的主要来源,因此有必要对大学英语教材进行适当的增补,将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内容加进教材,并与英美文化进行比较,让学生在理解并能表达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做到融会贯通,在跨文化交际中担当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角色。

(二)改革英语考试内容

考试作为教学的检查和促进手段,自然要全面测试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和运用能力。现在的非专业英语考试内容几乎全部是语言知识的考核,因此,以后的考试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外,可以加入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考核,让学生在备考过程中不得不多多关注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比较中英文化的差异,了解中英文表达的不同,熟练掌握和应用英语表达中国优秀的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提高英语教师素质

朱家科先生在论著中提到,教师作为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应深谙中国文化和英语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在语言层次、非语言交际、思维方式和叙事结构及社会语言等四个层面上的对比意义。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在语言外加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或另开一门文化课,而在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来教授。英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热爱中国文化,增强中西方文化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中国文化导入,在中英文化发生冲突或表现相并时及时进行文化对比;在进行中国文化导入时要循序渐进,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鼓励学生多途径增强自身文化素养

教师可多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尤其是阅读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作品,如先生的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先秦名学史》)、The Chinese Renaissance(《中国的文艺复兴》)等,林语堂先生的My Country, My people(《吾国吾民》)、The Wisdom of Confucious(《孔子的智慧》)等。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文化主题月,让学生分组搜集某一主题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并以讲座的形式展示给其他学生,扩大学生视野,获得更多中国文化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影片,收听收看中国新闻的英文播报,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社团、英语角、各国文化主题演讲比赛等,丰富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知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普及,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各种相关网址,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的展现,在英语环境里学习中国文化。

辜正坤曾将强势英语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现象称为“殖文主义”,并指出此现象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不是像过去那样通过武力和‘殖民’来实现事实上的领土扩张,而是凭借其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占主导地位,利用各种手段,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文化思想、文化制品及价值观念输入到其他经济发展较弱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繁荣兴旺,替代并泯灭这些国家的文化自主意识,最终实现事实上的文化霸权。”事实上,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思维习惯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被西方文化一点点的改变着,这也使得在非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变得紧迫和势在必行。这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交际平等的需要。教师们应正视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缺失的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中国文化的导入,担负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88-02

在经济、社会和文化迅速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引起了专家和学者日益深刻的关注。跨文化交际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一般包括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技巧。对其他文化在了解、意识和接受等诸多方面的敏感是决定跨文化交际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

一、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本调查研究采用陈国明和Starosta设计的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ISS)(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测试,并运用SPSS对测试结果即跨文化敏感度情况进行总体分析。Fritz和Mollenberg已经对ISS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证明了其跨文化的适用性。这些验证和证明保证了ISS的信度和效度。ISS有5个变量构成,共覆盖24个封闭式问题。这5个变量分别是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所涉及内容全面,可以集中反映被测试对象的跨文化敏感水平。在测试中,受试者需要在选项1~5中打勾选择: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交际参与度指交际参与倾向和参与程度,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1、11、13、21、22、23和24,其中第22题为反向计分项;差异认同感指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和认同程度,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2、7、8、16、18和20,其中2、7、18、20题为反向计分项;交际信心指对参与交际的信心,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3、4、5、6和10,其中第4题为反向计分项;交际愉悦感指参与交际获得的满足和快乐,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9、12和15,此三题都为反向计分项;交际专注度指交际参与过程中交际主体的专注意愿和专注程度,涵盖的问卷问题包括题14、17和19。

二、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三亚学院在校本科生,涉及酒店管理、广告、法学、国际贸易、文秘、工商管理、营销、软件、测控和土木10个专业200名涵盖不同年级的学生。

三、查结果与分析

1.文化敏感度现状,问卷发放份数为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7份。本调查研究首先对跨文化敏感度的5个变量进行标准差以及平均值的比较分析。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所有被调查对象的差异认同感平均值为3.8652,其平均水平最高;而交际参与度平均值为1.5637,其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其他4个变量的平均值。由该项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随着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迅速全球化的发展,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普遍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交际信心略低,进而影响交际愉悦感。同时,更进一步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参与程度。

2.文化敏感度差异分析,本调查问卷总量为197份,其中文科样本为98份,涉及酒店管理、广告、法学、国际贸易和文秘5个专业。理工科样本为99份,涉及工商管理、营销、软件、测控和土木5个专业。对不同学科之间的标准差以及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数据显示:理工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明显低于文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理工科学生在跨文化敏感度的5个变量中的表现明显差于文科学生,尤其在“差异认同感”和“交际参与度”两个变量中相差显著。由此可见,学科差异是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一个显著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科学生在社会和人文知识、以及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方面普遍比理工科学生丰富,这使得文科学生能在理解不同文化差异时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能认同非本族文化,也相对来说更加乐意参与跨文化交际。

四、结与建议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普遍较高,但是由于受到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的影响,使学生的交际信心降低,跨文化参与程度不高。并且,学科不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呈现明显差别。因此,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建议分别从大学英语教师、学生及教材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

1.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改变以往过度注重语言知识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主义态度,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真实的活动和自然的环境,激发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学习中注意文化差异的细节信息。

2.学生应该提高跨文化交际参与度,把外国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大量阅读有关的文化或宗教书籍,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信心和愉悦感,因此改善或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

3.英语教材的课文及补充阅读材料均应取材于现实生活,教材中摘用的小说或剧本也应是包含大量丰富文化内容的篇章。在课程设置上,作为对大学英语的补充,学校应开设能真正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公共选修课程,如英美文学概况或选读、英美概况、英美影视文化欣赏以及英美社会文化等。

另外,本调查研究还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多样化,学校和教师应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渠道,并针对学生不同的跨文化交际动机进行有效地引导,使他们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跨文化敏感度,进而提高参与真实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Chen G M & Starosta W J.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nsitivity scale [J].Human Communication,200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