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00:15: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乡村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链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链对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价值方面的研究。赵承华(2007)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延伸和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建立品牌乡村旅游企业,是实现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的主要路径。张晶(2012)认为实行产业链纵深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周格粉,肖晓(2013)首先认为全产业链模式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渡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模式。
(二)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较乡村旅游多出些许,但主要是从产业链视角出发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厉无畏,于雪梅(2007)认为培育创意人才,完善创意产业链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环节。邢华(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价值链的整合,并提出以产业链末端—版权贸易为主线整合产业链。陈少峰(2010)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产业链的经营与运作,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展以及产业要素挖掘与整合。纵向产业链的延伸,可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内、外部资源共享,即产业内、外融合;横向产业链的拓展,可表现为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即产业规模效应的体现;产业要素的挖掘与整合,可表现为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链的深度化和专业化经营。金元浦(2010)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概括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创意环节,秉承“创意为王”的理念;第二环节,生产环节,采取“内容为王”的措施;第三环节,销售环节,坚持“眼球为王”、“渠道为王”策略。
(三)国内对创意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国内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相对较多,且主要集中在融合的机理、路径、模式及策略方面的研究,专家学者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且系统,并且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但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对二者融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有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欠缺,且主要集中在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方面,研究的不够全面、系统、深入。柯涌晖,赵明,陈白璧(2011)认为闽台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创意产业价值链,完善了旅游产业链条。李洋洋(2011)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分为了延伸性型、重组型和渗透型三种,认为延伸型的产业融合模式出现在产业链的生产制作和消费环节,延伸了原有产业链条;重组型的产业融合模式解散了原有的产业链,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链条;渗透型产业融合模式扩展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内涵,提高了产业增值能力。王爱玲(2009)以“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为实证研究对象,认为其成功是现代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从产业链的设计、经营和营销各环节充分融合的结果。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环境恶化,生态功能弱化
乡村旅游地普遍受到不同程度农业化学物质及废弃物污染、污染企业转移农村导致的工业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污染。但受政府对农村污染控制问题还没有系统的、足够的重视,且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扶持措施不力,以及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等因素影响,乡村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美、生态好的意象日益弱化。
(二)忽略市场调研,营销模式固化
乡村旅游地的营销首先缺乏与市场的对接,乡村旅游地自发进行市场调研及市场分析的凤毛麟角,因此,营销模式和手段的选择没有实际指向性。其次,乡村旅游地的营销模式落后,网络营销、植入式营销、创意营销及联合营销所占比重极低,全国范围内建成“信息化乡村旅游景区”的数量屈指可数。
三、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建议
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互动融合,在第一个创意阶段,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在第二个生产阶段,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旅游者观摩;在第三个营销阶段,建立起文化产业现代化的营销网络,起到足够吸引消费着注意力的目的,而在第二阶段的乡村旅游经历则又刺激着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在两者的互动影响中,创意性文化旅游产业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创意旅游者;在第四个消费阶段,与第三阶段作用类似,在此阶段,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产生感染效应,促使消费者对该文化创意相关的乡村旅游感兴趣,而反过来,在第二阶段的旅游经历又增加对该文化旅游产品的认同感;第五个后续环节,实质上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重组,通过建设主题公园,举办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节庆等方式向旅游市场延伸,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创意环节
从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结构来看,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形成依赖于乡村旅游活动能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且有吸引力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所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要从创意环节入手。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的融合阶段,两个产业可以在项目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利用,创意、创作相互借鉴等方面进行互动。具体说来,首先,应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立足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性的本质,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将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资源作为创意乡村旅游的创意素材,增强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原创力;其次,立足于乡村旅游产业的现有资源,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即: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技化和数字化的创意理念,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资源的互补融合。
(二)生产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生产环节的融合阶段,一方面,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乡村旅游者观摩,丰富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产品素材,如:独具创意的舞台演出、创意影视作品、大型歌舞“秀”等等,都可以成为旅游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将“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创意性、艺术性及科学性的包装和生产,供乡村旅游者购买,提升创意乡村旅游产业产品的综合功能价值。
(三)营销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营销环节的融合阶段,该环节决定了策划、组织等环节成本的回收和盈利状况,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满足观众的文化体验质量,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通过现代宣传手段能更好的达到推广效果,且大大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旅游者观看、欣赏或购买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如:影视作品通过现代电影技术能更好的展现实景旅游地,而且剧组拍摄往往能吸引众多媒体跟踪报道,对拍摄地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宣传作用;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消费者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因此,在营销主题、内容、形式、渠道等设置上,不拘泥于模式化的处理,实施灵活的富有创意的运用。
(四)消费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是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价值的最终环节。文化旅游消费者完成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和消费后,一次完整的文化旅游活动才实现。销售环节是创意乡村旅游产品与受众互动体验的关键环节,旅游者的满足是保证创意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要具有很强的精神感染效应,成功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满足了旅游者的某种文化诉求或创意诉求,能刺激旅游者前往创意乡村旅游地体验;且旅游者在消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时,其相关的旅游经历又能增加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五)后续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商品、知识产权的出让、品牌的扩张、影视动漫等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衍生环节。创意乡村旅游消费结束后,一部分旅游者还可能购买相关的衍生产品,如《快乐星球》图书、《印象•刘三姐》旅游演艺的光盘等。另外创意乡村旅游品牌的扩张,创意乡村旅游企业知识产权的出让等。该环节能进一步挖掘和创造价值,对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意乡村旅游衍生项目的开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尽管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使南京乡村饮食文化开发得到初步的成效,但其开发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所以本文采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南京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进一步增加南京乡村的旅游吸引力,同时为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
1、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优势
(1)饮食文化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南京地区被称作“鱼米之乡”,食材丰富、选料新鲜、形成自然质朴的的乡村饮食风味,如种类繁盛的鸭肴、野意野趣的早春四野、旱八鲜和水八鲜,肉质鲜美的各色河鲜、高淳的螃蟹与六合的猪头肉都是地道的乡土风味。除去饮食选材的乡土性和地域性,还有伴随着饮食菜品而不断传颂的传说典故、逸闻趣事,代代相承的传统加工工艺,朗朗上口的民谚和歌谣都是在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不可忽略的元素。例如,南京地区传承600多年的板鸭制作工艺、状元豆的故事、寒食节食赤豆元宵的传统和历史背景等等都将为游客带来不同的旅游体验。(2)南京地区乡村游发展迅速,示范效应明显。南京一直走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沿。近年来,南京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根据南京旅游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2年,南京地区一共拥有1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宁区“五朵金花”、六合区“六朵茉莉”,还有高淳等地均已成功打造出了乡村旅游品牌。作为乡村旅游体验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使乡村饮食也得以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许多传统饮食也借助旅游体验的进行而广为人知。如南京地区以茶文化为主打旅游品牌的黄龙岘茶文化村就利用现有的资源,打造融茶道、茶艺、茶俗、茶浴体验、茶叶展销研发生产、茶宴调理、特色茶制品购买为一体乡村茶文化旅游点,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在2013年国庆节期间,仅10月1日一天,该村已投入经营的茶餐厅的收入就达到18万元。(3)代表性的美食节庆产生强有力的经济社会效应。美食节庆活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相应的饮食文化进行全面而集中的展示,并迅速吸引公众关注度,提高资源影响力,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效应。以六合区龙袍镇为例,其蟹黄汤包节自2001年起已经开办了13届,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前来龙袍镇品尝美食、观光旅游的游客达到20万人,整个蟹黄汤包产业链所产生的收入约为2亿元。“汤包经济”的繁荣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同时对于汤包制作技艺的传承和汤包文化的保护产生积极带动作用。除此之外,在南京桂花鸭节和南京美食节同样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应。
2、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劣势
(1)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深度文化内涵和参与体验性的挖掘。通过在江心洲等地的实地调研,发现在大部分的乡村餐饮经营点,游客对饮食的体验大都集中在品尝成品的部分,也有部分数量的农家乐推出了采摘和垂钓为代表的传统基础体验项目,对于历史传说、制作工艺、饮食习俗等方面很少有涉猎,缺乏趣味性和必要的创新,而与此同时有相当大比例的游客在饮食文化深度体验方面存在需求,实地调查显示深度体验产品在供与求方面的脱节。现阶段,农家乐在饮食文化开发方面雷同普遍而特色不足,对饮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延伸不足。总体来说,南京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面临深度不够、体系不全、特色不明的问题。(3)南京乡村饮食文化的宣传普及营销力度不足。目前,对于乡村饮食文化的推广大多依托于乡村旅游点进行,缺乏独立的宣传和推广平台。同时,在相关的乡村旅游网络推广平台上,饮食文化信息的和传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和缺失,这将为游客的信息掌握造成困扰。以“五朵金花”之一的石塘人家景区网站为例,其对于当地特色饮食文化资源的介绍就仅停留在名称和图片的阶段,缺乏更深入的介绍。宣传营销工作的不足给南京传统乡村饮食品牌的树立和吸引力的提升造成了障碍。我们曾在江心洲、前石塘村等农家乐经营较集中的地方就饮食文化资源宣传推广的途径媒介向游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除了通过网络进行信息采集外,通过亲朋好友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相关产品的宣传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这种方式在宣传范围和宣传效率的缺陷说明了目前宣传旅游资源宣传营销上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3、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机遇
(1)国家鼓励乡村游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乡村旅游和饮食文化体验提供条件。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会议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原则等方面做出安排,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拓了空间。另外,针对之前南京众多乡村旅游点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影响游客的出行选择的问题,南京在2013年开通了市区直达江宁石塘人家、世凹桃源、汤山七坊、溧水傅家边、高淳桠溪国际慢城、六合竹镇大泉村等6个著名乡村旅游景点景区的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大大提高了各大乡村旅游点的可进入性。(2)饮食文化的公众关注度提升。传统饮食本身以及其独特的制作手法、加工方式、历史典故等都具有重要的传承和保护价值。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将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与蕴藏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背景一一展现,引发了大众对饮食文化新一轮的关注与思考;而近期武汉热干面的申遗更是引发了对饮食文化保护的热烈讨论。日前,以盐水鸭领衔的南京饮食文化代表——“三菜一茶”(南京盐水鸭、绿柳居素食、马祥兴清真菜和雨花茶)也加入申请非遗的行列。虽然有许多声音对将传统饮食文化进行申遗的举动存在质疑,但将有价值的饮食文化资源用遗产名录的形式进行保护,对饮食资源的宣传推广和进一步的旅游体验开发的确起到助推作用。(3)青奥会等大型赛会在南京的举行为南京饮食形象的推广和普及提供平台。即将举办的2014年南京青奥会将吸引大量的国际国内客流汇集南京。这对于南京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和旅游形象的推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南京传统饮食文化也可以借助这一契机扩大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纵观世界奥运史,东京奥运会让寿司广为人知,汉城奥运会让大家记住了泡菜,北京奥运会使北京烤鸭大受欢迎,南京的青奥会举办也必将为南京的传统饮食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4、南京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挑战
(1)周边城市乡村饮食旅游产品竞争激烈。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相似使得南京与周边城市和浙江、安徽等地的饮食习惯存在共同之处:南京乡村善制河鲜,而周边的镇江则以“长江三鲜”备受关注;南京的糕点工艺与苏州的糕团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竞争;另外还有“竹笋之争”、“茶叶之争”等。如以南京地区颇为热衷的吃活珠子的风俗为例,就在江苏的高邮、淮安等地同样流行。由此,如何在各个竞争对手中打造自己的特色饮食文化形象,是南京在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问题。(2)其他地区的饮食文化对南京本土饮食文化的冲击。从国内范围来看,随着各地文化交流的频繁和加深,川菜、湘菜、粤菜等其他的地域饮食文化在南京站稳脚跟,并迅速了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对南京本地的饮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从国际范围看,KFC、麦当劳等国际连锁快餐品牌在中国的持续风靡和大量外来饮食种类的进驻也对中国本土饮食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朴实自然的乡村饮食文化如何在国内国外各种饮食文化的夹击中突围而出,继续传承和发扬,增加资源吸引力,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链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链对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价值方面的研究。赵承华(2007)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延伸和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建立品牌乡村旅游企业,是实现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的主要路径。张晶(2012)认为实行产业链纵深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周格粉,肖晓(2013)首先认为全产业链模式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渡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模式。
(二)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较乡村旅游多出些许,但主要是从产业链视角出发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厉无畏,于雪梅(2007)认为培育创意人才,完善创意产业链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环节。邢华(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价值链的整合,并提出以产业链末端—版权贸易为主线整合产业链。陈少峰(2010)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产业链的经营与运作,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展以及产业要素挖掘与整合。纵向产业链的延伸,可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内、外部资源共享,即产业内、外融合;横向产业链的拓展,可表现为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即产业规模效应的体现;产业要素的挖掘与整合,可表现为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链的深度化和专业化经营。金元浦(2010)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概括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创意环节,秉承“创意为王”的理念;第二环节,生产环节,采取“内容为王”的措施;第三环节,销售环节,坚持“眼球为王”、“渠道为王”策略。
(三)国内对创意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国内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相对较多,且主要集中在融合的机理、路径、模式及策略方面的研究,专家学者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且系统,并且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但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对二者融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有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欠缺,且主要集中在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方面,研究的不够全面、系统、深入。柯涌晖,赵明,陈白璧(2011)认为闽台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创意产业价值链,完善了旅游产业链条。李洋洋(2011)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分为了延伸性型、重组型和渗透型三种,认为延伸型的产业融合模式出现在产业链的生产制作和消费环节,延伸了原有产业链条;重组型的产业融合模式解散了原有的产业链,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链条;渗透型产业融合模式扩展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内涵,提高了产业增值能力。王爱玲(2009)以“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为实证研究对象,认为其成功是现代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从产业链的设计、经营和营销各环节充分融合的结果。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意象不强,农耕文化尽失
“乡土情结”是众多乡村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动机,对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的偏好,是实现乡村旅游消费重要影响因素。但现阶段,一方面受城市强势文化侵入,本土文化弱化影响,另一方面受社区居民文化自觉、文化自豪、文化保护等意识欠缺影响,使得乡村旅游地的传统农耕文化流失,乡村意象弱化。
(二)项目单一雷同,缺乏主题创意
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对“经济精英”、“创意人才”有较强的依赖,但根据霍华德的“三磁铁理论”,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在就业机会、人才聚集方面存在显著劣势,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欠缺“创意大脑”;其次,由于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创意环节的资金的投入十分有限,普遍是照搬照抄,且不结合本土地域优势及特色,使得项目单一雷同,缺乏地域特色。
(三)乡村环境恶化,生态功能弱化
乡村旅游地普遍受到不同程度农业化学物质及废弃物污染、污染企业转移农村导致的工业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污染。但受政府对农村污染控制问题还没有系统的、足够的重视,且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扶持措施不力,以及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等因素影响,乡村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美、生态好的意象日益弱化。
(四)忽略市场调研,营销模式固化
乡村旅游地的营销首先缺乏与市场的对接,乡村旅游地自发进行市场调研及市场分析的凤毛麟角,因此,营销模式和手段的选择没有实际指向性。其次,乡村旅游地的营销模式落后,网络营销、植入式营销、创意营销及联合营销所占比重极低,全国范围内建成“信息化乡村旅游景区”的数量屈指可数。
三、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建议
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互动融合,在第一个创意阶段,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在第二个生产阶段,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旅游者观摩;在第三个营销阶段,建立起文化产业现代化的营销网络,起到足够吸引消费着注意力的目的,而在第二阶段的乡村旅游经历则又刺激着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在两者的互动影响中,创意性文化旅游产业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创意旅游者;在第四个消费阶段,与第三阶段作用类似,在此阶段,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产生感染效应,促使消费者对该文化创意相关的乡村旅游感兴趣,而反过来,在第二阶段的旅游经历又增加对该文化旅游产品的认同感;第五个后续环节,实质上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重组,通过建设主题公园,举办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节庆等方式向旅游市场延伸,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创意环节
从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结构来看,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形成依赖于乡村旅游活动能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且有吸引力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所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要从创意环节入手。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的融合阶段,两个产业可以在项目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利用,创意、创作相互借鉴等方面进行互动。具体说来,首先,应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立足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性的本质,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将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资源作为创意乡村旅游的创意素材,增强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原创力;其次,立足于乡村旅游产业的现有资源,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即: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技化和数字化的创意理念,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资源的互补融合。
(二)生产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生产环节的融合阶段,一方面,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乡村旅游者观摩,丰富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产品素材,如:独具创意的舞台演出、创意影视作品、大型歌舞“秀”等等,都可以成为旅游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将“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创意性、艺术性及科学性的包装和生产,供乡村旅游者购买,提升创意乡村旅游产业产品的综合功能价值。
(三)营销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营销环节的融合阶段,该环节决定了策划、组织等环节成本的回收和盈利状况,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满足观众的文化体验质量,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通过现代宣传手段能更好的达到推广效果,且大大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旅游者观看、欣赏或购买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如:影视作品通过现代电影技术能更好的展现实景旅游地,而且剧组拍摄往往能吸引众多媒体跟踪报道,对拍摄地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宣传作用;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消费者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因此,在营销主题、内容、形式、渠道等设置上,不拘泥于模式化的处理,实施灵活的富有创意的运用。
(四)消费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是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价值的最终环节。文化旅游消费者完成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和消费后,一次完整的文化旅游活动才实现。销售环节是创意乡村旅游产品与受众互动体验的关键环节,旅游者的满足是保证创意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要具有很强的精神感染效应,成功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满足了旅游者的某种文化诉求或创意诉求,能刺激旅游者前往创意乡村旅游地体验;且旅游者在消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时,其相关的旅游经历又能增加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五)后续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商品、知识产权的出让、品牌的扩张、影视动漫等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衍生环节。创意乡村旅游消费结束后,一部分旅游者还可能购买相关的衍生产品,如《快乐星球》图书、《印象·刘三姐》旅游演艺的光盘等。另外创意乡村旅游品牌的扩张,创意乡村旅游企业知识产权的出让等。该环节能进一步挖掘和创造价值,对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意乡村旅游衍生项目的开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乡村城市乡村文化城市文化空间城市化
一文本分析:从《和你在一起》谈起
《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2002年的一部非常有影响的作品,讲述了刘小春在北京学琴的经历以及和莉莉、江老师的交往。影片的第一个段落即以舒缓宁静的镜头勾勒了江南小镇美丽恬静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比赛,刘小春来到了繁华的北京,首先进入他视野的是莉莉,在他惊讶、羡慕的主观镜头里我们看到莉莉的奇装异服以及妩媚和。莉莉在影片中的身份是极端“暧昧”的,但不管是“二奶”还是“小姐”,她都是一个缺乏真情、金钱至上而良心未泯的享乐主义者。但在和刘小春接触的过程中她的言行却逐渐的发生变化,当得知小春卖了小提琴给她买那件大衣的时候,这种别人对她从未有过的好,给她内心以强烈的震撼。在影片最后她到火车站送行时,已经是一位穿着朴素、温文尔雅的“良家妇女”形象。江老师也是如此,他生活邋遢、自命清高、与社会格格不入,有时候还爱沾小便宜,但却有着对艺术纯洁的炽热之心。这样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和小春、刘成相处的过程中打开了封闭已旧的心门。在最后一次给小春上课时,他换了一身新衣服,整理了头发,温暖的阳光从窗外照在他的肩上,他最终抛弃了过去的生活,展露了自信的笑容。
毫无疑问是小春改善了莉莉、江老师的精神生态环境,让他们的人生观发生的变化。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忘记影片开始描绘的美丽的江南小镇,就不应该忽视刘小春身上“外来者”的文化胎记,他的天真与淳朴浸润着江南乡村的宁静与和谐,莉莉的漂泊、江老师的孤僻则与这个喧嚣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座城市里,小春就是那个“天使”,“天堂”是“黑暗”的,而小春是光明的,“城市”是黑暗的,而“乡村”是光明的。这是导演有意为之,如果说是音乐沟通了他们的心灵,那这音乐也是来自乡村的音乐、感恩的音乐,而不是为了比赛、为了得奖演奏的音乐。所以当莉莉、江老师向小春报以深情的微笑的一刻,是他们自己、更是他们背后的文化向小春、更是向那个美丽和谐的乡村文化表达着感谢并主动靠拢。另外,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胜利在小春身上也体现的非常明显——在最后的时刻,他放弃了“成功”的机会而选择了和父亲在一起、和“乡村”在一起,他用行动证明没有被这个城市同化。
在这部影片中有两个不同的物理空间——“乡村”(江南小镇)和“城市”(北京),来自两个空间的人裹挟着迥异的文化气息和精神空间,在交往的过程中,来自“乡村”的人对“城市”中的人施加了积极的影响,使其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文化的身份。《和你在一起》在“城市”与“乡村”的碰撞中选择后者的价值取向在很多影片中存在着,典型的有《求求你表扬我》、《天下无贼》、《洗澡》。
《求求你表扬我》是黄建新最近导演的一部颇具内涵和寓意的新片,故事主要发生在杨胜利、杨红旗、古国歌和欧阳花四人之间。杨胜利是早年的劳模,奖状贴了满满一墙,特写镜头下从奖状上我们看到了的头像,那是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标志。老人每年都有一部分补助,但他全捐了,现在得了重病,为了不给国家浪费钱,坚决不治疗,唯一的愿望是儿子杨红旗能受一次表扬。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憨厚执着的杨红旗到报社找到记者古国歌,说自己曾经救过一个叫欧阳花的女大学生,就在她要被人的时候,要求在报纸上登报表扬他。但古国歌在调查青春漂亮的欧阳花时,她却否认了这件事,并且称杨红旗在诬陷她。就这样,杨胜利老人走了,他没有看到儿子被人表扬。后来证明是欧阳花在撒谎,但在古国歌面前她为自己做了这样的辩护:“为什么死死的缠着这件事情不放?……一个表扬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份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这时“已经分不清对错”的古国歌放弃了记者之一职业,来到北京。有一天在街上他“遇到”了已经失踪的杨红旗推着他“去世”的父亲杨胜利,他们相视一笑,这一笑使古国歌悲凉的心灵无比温暖起来。
影片中,杨红旗与杨胜利是来自“乡村”的,杨红旗老实憨厚、体贴孝顺,杨胜利一生奉献、不图回报,“什么时候这墙上能有一张奖状是你的,爸也就心满意足了”——渴盼儿子被人肯定是他最后的要求。古国歌、欧阳花都是城市中人,我们不能肯定欧阳花最后的道歉有多少的诚意,但古国歌的彷徨足可以说明他受的冲击之大,从其最后的微笑中可以读出在邂逅杨胜利——这一死而复生的乡土文化后洋溢的幸福。“胜利”、“红旗”、“国歌”试图要把我们领入仿佛很久远的时代。
《天下无贼》是冯小刚2004年的一部影片,具有商业片的所有元素。片中的王丽是一个惯偷,但因为怀上了孩子,母性的本能让她有了悬崖勒马的冲动。在其自我救赎的过程中,来自河北一大山里没有父母的傻根无疑是重要的角色和力量。他坚信——狼都没有伤过俺,人会害俺?人怎么比狼还坏?”正是他的毫无戒心,使本来已有悔意的王丽找到了人性回归的扶梯。在这里我们固然无法武断的认定王丽、王薄的所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城市”的影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导演选择了一个来自“乡村”的,正如他的名字——傻根一样充满着近乎原始的美德和憧憬的人来帮助王丽实现灵魂的涅槃,同时帮助导演完成这次叙事,这选择本身即是对“乡村”的肯定,因为他(导演或者王丽)无法从“城市”中找到拯救的力量。在冯小刚的影片中,这种力量除了在《天下无贼》显现,还出现在《手机》里——严守一的奶奶。
《洗澡》是张扬1999年的一部作品,“父亲”老刘长年累月的开着澡堂,他坚信澡堂不仅能洗干净身体,还能洗干净灵魂。多年未回家的大明因为误会从深圳——最具商业气息的城市赶来。父子两人最初的关系是冷漠的、紧张的,大明不赞成父亲开澡堂,而且本人也只洗淋浴。不想老刘犯病,大明只有留下来照管澡堂,正是从这时起大明才真正开始接触洗澡,开始了解父亲,思想慢慢发生了转变。老刘在水中怡然离去,澡堂也被推倒了,不久就会有商业区在这里建起来。影片其实叙述了一个父与子的故事,充满古典意味的父亲是传统人情、亲情的化身,他的澡堂为人们提供了吐纳众生的暖气融融的大家园;长子大明则是离家出走、下海经商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符号指代,他最初对父亲“洗澡业”的拒绝既是对父亲的背叛也是对“乡村”的背叛。当儿子在父亲的教育下蟠然醒悟之后继承父亲的精神遗产,我们于是看到乡村文化最终冲破了大明——城市符号所意指的城市文化的堤岸。
与以上有着同样的精神文化指向的影片还有很多,比如《天上草原》(塞夫、麦丽丝导演,2002年)、《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导演,1999年)、《玻璃是透明的》(夏刚导演,1999年)、《美丽新世界》(施润玖导演,1999年)、《那山那人那狗》(霍建起导演,1998年)等。
二两种态度:满怀希望和“老人”的离去
在这些影片中都存在着“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对立,尽管有些影片的“乡村”没有直接出场,比如《天下无贼》、《美丽新世界》、《玻璃是透明的》等,像《天上草原》中的“城市”也没有通过镜头得到影像化的显现,但它们在意义的层面上没有缺席,仅仅是隐身而已,这种隐身与置换有时候是艺术因素与非艺术因素相互妥协的策略。总之,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邂逅中,带来的“乡村”气息让城市面貌为之一新,“乡村”成了他们精神的绿洲和道德的皈依。在影片中导演都对乡村文化表现出向往和留恋,给以肯定和讴歌,但在这一共同的旗帜下,他们对“乡村”的未来和明天的生存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乐观的或悲观的,从影片中我们能读出导演或兴奋、或沉重、或发现希望、或看到绝望的不同的表情。
《和你在一起》是一部充满希望的影片,小春在北京经历了成长的阵痛,在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依然在人生“成功”与“幸福”的十字路口上决绝的选择了后者。影片以慢镜头来铭记小春和父亲击掌相庆的那一瞬间,来铭记莉莉和江老师朴素的穿戴和温馨的笑容,加上周围被感染的群众,这一“大联欢”的画面赢得了大家的热泪,也温暖着大家的心房。导演对刘小春的回归,对莉莉、江老师的转变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也为乡村文化的明天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蓝图。影片《天下无贼》中,傻根荡涤了王丽、王薄的贼性,唤回了他们的人性,为了让他活在天下无贼的梦里王薄甚至牺牲了生命。但傻根活了下来,他依然活在他的梦里,坚守他的信仰,继续感染着身边的人。
除了《和你在一起》、《天下无贼》,希望的曙光还在《天上草原》、《玻璃是透明的》等影片中闪烁。同时,在对待乡村文化的前景上还有另外一种忧虑的声音,在这一些影片中,有着非常典型的一个原型意象——“老人”及其离去。“老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文化积淀,他们作为家中的长者在特定的象征化语境中也就成为某一文化存在的证明,在他们身上集中了乡村文化的精神气质,有着传统道德发出的人性呼唤,是一种权威和向心力,他们的离去,无疑也是一种终结,他们的死给影片蒙上了悲凉的色彩。
《求求你表扬我》中的杨胜利老人是最典型的,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时代的寄托,其淳朴的爱国情怀和对儿子的朴素要求让古国歌、也让观众唏嘘不已,但他坚守的这种信念在崇尚个性和自我的欧阳花那里轻而易举的就被“解构”掉了——“一个表扬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份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导演让杨胜利死而复生,给古国歌一次想象性的抚慰和心灵忏悔的机会,但这个美丽的空想无疑“以乐景写哀”更添了影片的悲凉。他的死带走了所有的印有头像的奖状,带走了一个众人渴望奖状、渴望为别人着想并被别人肯定的时代,一种迥异于城市天空的心灵空间。《洗澡》中的老刘视开澡堂为最幸福的职业,在这里,青年人重归正途,家庭和睦如初,老人得享天伦之乐。他是澡堂最坚定的守卫者,也是澡堂这一传统文化的坚定守卫者,尽管他最后的人生旅途改变了大明的人生航向,但这却阻挡不住澡堂的灭亡,阻挡不住城市的扩张。当这一澡堂消失的时候,与之相伴随的精神空间和文化空间也就一并消散在城市的上空,大明的转变固然给乡村文化以希望,但我们同时感觉到这希望在商业浪潮面前的无力和渺茫。《手机》中严守一的“奶奶”也是意义深沉的符码。她一直生活在老家里,是严守一的牵挂,而她对严守一的嘱托更深沉。她知道费墨胸闷,就托人给他捎了红枣,说“枣能补心”,费墨说:“这枣吃下去,责任很大。”就是这位让人感觉到“责任”的老人还是去世了。
综观这两种态度,同样是在对乡村文化的肯定的前提下,后者比前者多了忧虑,也多了思索。它在给我们营造温馨美丽的影像家园的时候,并没有回避改革带来的阵痛和生存的创伤。特别是《求求你表扬我》这部影片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已经升级到一种仇恨的种子。
农村公共文化衰微的原因
一、引言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乡村地区在确立了旅游开发的主体地位之后,合理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命题。首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其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类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门槛”,强化基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准入制度。乡村旅游是当地产业链条的主体,如掺杂其他工业元素,特别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很容易失去本真,从而产生“一损俱损”的局面。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合理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应把一些小城镇按旅游集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时,依托这些农村小城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使小城镇成为承接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转站。
(四)合理布局和完善旅游开发的产业要素
乡村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重点突出三方面的功能特性,即居住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其实质是旅游产业的城市化。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除了产品体系服务功能外,还包括支撑体系服务功能,如游客的休息坐卧、游客安全保护、标识导引服务等。产业要素的完善应立足乡村实际,例如针对游客住宿问题,乡村社区应充分利用现有民宅,改善用电、用水及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建造一些农家客栈以满足游客住宿之需。另外,乡村旅游地的不断发展会使其功能组成日趋多样化,比如一些商务、会务活动可能进入旅游地,这些设施的空间布局与要素体系建设要进行科学论证、有序开发。
(五)建构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平台
在农民负担持续加重、农村治理逐步陷入危机的同时,农村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8年试行,1998年正式实施,它强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日渐严重的农村治理形势来看,村级民主对于解决“三农”困境作用甚微。
2003年,中央开始大规模推进以减轻和规范农民负担为目标的农村税费改革,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取消了针对农民的各种收费。取消农业税,意味着持续两千年的农业税历史的终结,意味着以农养工、以农养政时代的终结。不仅如此,2005年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开始大规模向农村转移支付财政资金,从而实现了从向农村提取资源到向农村输入资源的战略转变。
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干群关系。之前因收取税费而造成的治理困境不复存在,农村基层治理制度开始发生变化。
基础结构之变
到了世纪之交,乡村治理的宏观背景和微观基础都发生了巨变。世纪之交的农村巨变,当然不只是治理格局的变化,甚至主要不是治理格局的变化,真正的巨变在于农村社会基础结构的变化。
农村社会的基础结构,是指构成乡村治理和社会秩序基础的农村内生结构,或者我们所说村庄社会关联的状况。举例来说,最近20多年,农村的家庭结构和妇女地位,就发生了巨变。最近20年来,农村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发生了巨变,典型的是父子分家。传统的深度交换基础上的代际关系,正在向理性化程度颇高、代际交换较少的关系转变。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妇女地位有极大的提高,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家庭都是妇女管钱管物。妇女当家成为全国农村的普遍现象。
再举例来说,传统社会中,构成村庄内生秩序基础的是各种超家庭的结构性力量,包括我们所尤其关注的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如传统的宗族、村社组织。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某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宗族的复兴,但绝大多数地区的宗族组织都已解体,宗族力量大为削弱,甚至宗族意识也不复存在。
以上基础结构的变化,又与农民收入和就业的多元化有关。几乎所有被调查村,农民家庭收入越来越多地依赖非农收入,这些非农收入尤其以“离土又离乡”的外出务工收入为多。正是农民的外出务工,使得传统的通婚圈被彻底打破,传统家庭结构更加难以维持。农民收入和就业的多元化,进一步导致农村社会的陌生化和疏离化,依托于熟人社会的乡土逻辑解体,市场伦理和市场逻辑正在替代传统的乡土伦理和乡土逻辑。农村社区越来越丧失内生获得秩序的能力。
农村基础结构的变化,是较乡村治理变化更为根本的变化,又是影响乃至决定乡村治理状况及乡村治理制度安排的变化。农村社会基础结构的变化,是当前乡村中国巨变图景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显著的方面,但不是最为根本的方面。价值之变
当前中国农村巨变最为根本的方面,是社会基础结构得以维系的价值的巨变。就是说,在世纪之交,中国农村发生了一场以农民关于人生意义定义的变化为基础的价值之变。不理解农民价值的变化,就不能理解当前农村巨变的实质。
在传统时代,强烈的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理念,构成了中国农民的终极价值关怀,构成了他们的人生目标和最为深沉的生活动力,构成了农民的生命意义,最终构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基础。而到世纪之交,“传宗接代”的“落后”观念被抛弃了,“现在人们只关心自己活得好不好”(农民语)。与“落后”观念一同被抛弃的是农民一直以来得以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
我们将农民价值分为三个层面,即本体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和基础性价值。数千年来,中国农民本体性价值的核心是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强调个人权利的政策、制度和法律进村,包括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在内的现代观念的冲击,农民流动和农民收入与就业的多元化,传统的传宗接代观念和地方信仰逐步与迷信、愚昧、落后、不理性等负面价值划上等号,人生有意义的事情只是“个人奋斗”、“及时行乐”。但是,“个人奋斗”、“及时行乐”解决不了有限生命与无限意义的关系问题,终极价值出现缺位。更重要的是,当前农民被消费主义所裹胁,他们有限的收入与无限的消费欲望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终极价值缺位所带来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
城中村改造后,随着财富的倍增,村民之间的经济差距也被放大了,因此村民之间阶层分化明显。有少数人由于改造前地理位置优越,又有经济头脑,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改造后又凭借补偿款做生意,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也有部分村民没有什么技能,文化程度低或缺乏做生意的头脑,仅靠一点补偿款维持生计,生活水平逐渐下降;还有一部分村民生活水平介于二者之间。这种阶层分化,极易造成村民心理上的不平衡,形成社会隐患。
(二)素质障碍带来的不文明行为问题
为获得城中村村民文明行为现状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对衡水市前里马村和青杨树村的部分村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以下两个典型特点:城中村村民在对市民文明素质认知和行为层面具有较大的差距。城中村村民在文明行为的过程中,明显的存在着公共意识不强的问题。
二、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问题分析
(一)自我价值感低,理财能力不足
拆迁暴富后的非理性消费,其实质是一种精神需求的满足。因为自我价值感比较低,需要通过买好车、买高档服装等最直接、最简洁的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财富,炫耀外在的价值。如果仅是如此,还不至于造成对社会的巨大危害。但是人在没有更高的价值需求时,低级的需求会表现得更强烈,极易滑向犯罪的深渊,而且这种不适当消费,助长了一些人的消极人生观,从长远看,其沦为无业人员甚至返贫的情形将可能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应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知识技能短缺,主观进取缺乏
知识技能短缺,是造成差距增大的客观原因。据调查,衡水市前里马和青杨树村村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0%左右。虽然改造前也存在这种情况,但因为那时大部分村民的收入来源为出租屋,因此知识技能的短缺对收入的影响没有明显显现出来。而改造后,火爆的出租屋经济消失,村民需要其他的收入来补充,所以这就与他们的职业相关,而职业又与知识技能相关。知识技能的不足使得他们难以获得之前的收入,社会经济地位逐渐下滑。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则是造成差距增大的主观因素。城中村出租屋经济使得许多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既不劳动也不读书,成为主观剩余劳动力。
(三)教育效果不佳,监督制约不力
城中村村民不文明行为特点的形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宣传效果不佳。在对城中村村民群体的走访中发现,目前关于村民的教育仅仅是停留在零散的宣传教育上,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规范教育。监督制约不力是村民文明行为有失偏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村民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一方面需要重新学习新的生活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仍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这就需要必要的制度惩罚措施,不断对他们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负强化,从而消除新市民的不文明行为。
三、城中村村民市民化中的思想教育研究对策及建议
(一)反面警示,正面引导
对于拆迁暴富带来的非理,一方面可以利用大量直观的事例促其警醒。采用多种宣传渠道,比如故事栏、露天电影、社区舞台宣讲众多暴发户在短时间内败光家产的故事。并对作为消费主体的年轻村民进行重点教育,使其明白他们的富裕与劳动、智慧无关,纯粹是搭上了城市拆迁改造的“快车”,带有某种偶然性与侥幸。另一方面,要加强正面引导,帮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打理财富。昆明市联盟路街道开展的“立志工程”就十分有效。他们聘清专业理则师给村民们讲课,深入浅出地教村民正确的消费、理财观。村民是最实在的人,看到哪家哪户赚了钱,自然就会跟着投资。
(二)务实培训,转变观念
为解决村民知识技能短缺的问题,应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就业培训。首先,要了解培训对象。政府可通过调研,详细了解城中村人现有的文化程度,就业意愿与就业倾向,结合市场需求,加以引导,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其次,要突出实效性。重点开设了计算机操作、电了装配、电焊工、钳工、园林绿化、家政服务、缝纫洗烫、小区保安等培训班,做到急用先学,学以致用。在培训的同时,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ural New Teachers' Reverse Culture Shock and Adaptation
DUAN Runhan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ccepting urbanization oriented rural education, and la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comprehensive urban culture received baptism rural students in their hometowns to teach the mother to re-adapt to the culture - culture in the country, suffered a scholar Scheuts (Scheuts) proposed "reverse culture shock" to solve this impact is reasonable or not, will not only affect rural novice teachers' normal working life, forming a good cultural mentality of rural students, or even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rural teachers. The reason for this reverse culture shock is mainly rural novice personal knowledge questions, rural education and rural schools away from the huge imbalance in cultural evolu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factors. Good cultural adaptation needs of individuals, schools and countries united together.
Key words rural teachers; new teachers; reverse culture shock; culture adaptation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逆向文化冲击
“逆向文化冲击”最早由学者斯格兹(Scheuts)于1944年提出,原意是针对一些出国人员在离开本土相当一段时间内,经历了异文化的冲击、适应过程后,回到母国时对于曾经熟悉、现在却可能是陌生的母文化环境产生的类似于进入新文化后的不熟悉、误读现象。①本文将这个“逆向文化冲击”概念引入到乡村新手教师的研究中来,基于下面三个理由:
第一,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是乡村新手教师回乡过程中产生“逆文化冲击”前提。第二,乡村新手教师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接受这城乡两种文化的深刻影响。乡村新手教师自小生活在乡村,接受者乡村文化的耳濡目染,虽然接受者城市化取向的中小学教育,对于城市生活产生一定的想象,甚至有的在城市文化的关照下鄙弃乡村文化,但是由于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的严重脱离,让他们对于城市文化并没有深刻的感受,主要还是依托于乡村文化。②进入大学后全方位接受着强大的城市文化洗礼,城市文化才在他们身上落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第三,乡村新手教师受到的“逆文化冲击”,不仅表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笔者通过随机对一些乡村新手教师访谈了解到,一些乡村新手教师极为怀念城市生活的美好,埋怨乡村社会生活的粗俗单调,有的沉迷到电脑网络中去,有的则通过考研,公考或是调到县镇学校,以摆脱乡村教师身份。
综上所述,本文将“乡村新手教师逆向文化冲击”概念界定为:出生在乡村,受到乡村文化深刻影响,但接受城市文化趋向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最后返乡任教的乡村新入职教师,在重新适应母文化——乡村文化过程中遭受到的不适应现象。并根据乡村新手教师的具体情况对其逆向文化冲击心理变化过程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提出了三阶段说,即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
2 乡村新手教师遭受“逆向文化冲击”的原因
(1)乡村新手教师自身的认识问题,造成的乡村文化再适应过程中不适性。首先,乡村新手教师很少对可能会遇到的母文化的适应问题有心理准备,其次,是乡村文化自身的变化造成与乡村新手教师心中的家乡概念有所差别,再次,是乡村新手教师没有认识高等教育经历对于他们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以及这种变化对他们与母文化互动的影响。
(2)乡村新手教师接受的远离乡村的教育,致使重新应付乡村文化无所适从。首先,近代以降,国家权力的下沉,学校进入乡村社区,推行的是普适的科学文化知识,乡村社区以外的文化和知识技能开始取代社区传统,地方性知识被迫退居私领域内,乡村教育不能满足乡村的生产生活实际。③一方面致使新村新手教师难以在乡村教育中学到应付乡村的生产生活知识,另一方面以城市化为取向的乡村教育,漠视甚至贬斥乡村文化,再加上乡民们功用化对待乡村文化,以逃离乡村为目的乡村新手教师,很难有热情学习与乡村有关的知识。
其次,乡村教育这些年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致使教育内容远离学生生活,乡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致使乡村新手教师重新面对乡村生活生产的问题时难以应付。
(3)城市文化的强势入侵下,乡村新手教师在乡村难以找到归属感。在文化进化论的视野下,乡村文化成了城市文化的延伸,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前的落后阶段,新村新手教师社会或者教育中接受了这样的观念,以致信奉这样的观念,让他们难以找到乡村文化的价值,甚至漠视或贬斥乡村文化,因此在他们回到乡村社会时,寻找不到自身的价值感和归属感,难以融入乡村社会。④
(4)城乡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致使乡村新手教师产生的“逆向文化冲击”。即便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城乡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城乡文化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或者精神文化层面,接受过城市文化全面洗礼的乡村新手教师在心理上很难接受乡村,在生活交往方式难以适应乡村文化。另一方面,乡村学校教育较为落后,乡村教师的待遇福利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生存环境较为恶劣,让乡村新手教师很难安于乡村教育,融入乡村社区。⑤
3 乡村新手教师遭受逆向文化冲击后的调整与适应
3.1 乡村新手教师个人层面
首先,应该认识到自身可能会受到的“逆向文化冲击”,积极地参入学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加强对于乡村文化的了解,与此同时密切乡村文化与课堂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改造和引领乡村文化的发展。⑥其次,应该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合理的认识城乡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某些方面的确有发展水平之差,但更有发展类型之别,应该尊重乡村文化的价值,这不仅是乡村教师自身应该具备的文化价值观,乡村新手教师还应该把这种观念带入课堂,让乡村学生也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态度。⑦
3.2 乡村学校层面
首先乡村学校可以建立新老教师“师徒制度”,一方面可以促进乡村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新手教师可以快速融入学校生活以及社区生活。其次,乡村学校可以加强学校与乡村的互动,为乡村新手教师融入社区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再次,乡村学校应该积极关心乡村新手教师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以温暖帮助。
3.3 国家与社会层面
乡村新手教师遇到的逆向文化冲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城乡发展巨大的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乡村教师的工作待遇太低。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提高教师待遇,关注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状态,需要国家持续不断地努力。
注释
① 李晶.逆向文化冲击中文化适应[D].上海:复旦大学,2008.
②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30.
③ 张济洲.乡村教师的文化冲突与乡村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8(9):73-76.
④ 段会冬.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再思考:对《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一文的回应[J].上海教育科研,2011(11):40-44.
(二)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不均衡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城乡文化差距不断拉大,发展不均衡特点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城乡文化资金投入失衡,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失衡,城乡文化服务失衡,城乡文化消费失衡,城乡文化人才严重失衡。[3]“统计显示,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4]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存在设施陈旧简陋,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农村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村文化教育设施匮乏,现代化的电视网、宽带网、通信网等网络设施严重不足。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原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悄然退出,而新的能满足农民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缺失。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城乡文化,逐步形成了城市文化的强势地位并不断改造和解构着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农村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日渐边缘化。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化优势地位凸显,不断通过传媒、教育、市场、人口流动等各种途径向农村辐射,形成了对农村文化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却在机械接受、模仿城市文化中走入了迷失的误区,在对城市文化的简单复制和追随中失却了特色,面临着被强势城市文化挤压、挤占而萎缩、退却的困境。在城市文化的辐射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民在农村文化中失却了表达自己的话语权,逐渐失去了对这种文化的认同,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文化重建精神家园。
(三)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出现,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引致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峻。“空心村”的出现客观上形成了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空心村”状态下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失,农村的留守群体“386199部队”对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偏低,已经建立起来的农村活动室,图书馆不少处于闲置状态,成为花架子工程。由于工作、居住环境和现实生活心态的张力,农民工成为游离于城乡文化之外的文化流浪者,受自身文化水平、生活习俗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离土离乡导致其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农村文化建设难免流于空泛和形式。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还体现为农村文化发展中忽视主体文化需求,导致文化发展难以激发人的参与热情,或在参与中难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隐形主体缺位。这种隐性主体缺位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更为恶劣,往往虚耗了大量的文化投入,造成文化资源浪费,使农村文化发展流于形式化,文化建设效益低下。农村文化建设要依靠主体的自觉和能动参与才能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文化发展中,文化滞后固化了文化主体素质低下和能力不足问题,使农村陷入文化与人的疏离的恶性循环模式。文化发展主体的缺失和能力的匮乏使文化难以发挥精神支撑和价值引导作用,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和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
二、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
文化发展是人类行为与环境互相适应的动态过程。突破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困境,需要理清思路,抓住关键,选准切入点,实行重点突破,使人类行为在理性指导下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要求,推动农村文化进步与发展。
(一)以先进文化引领,形成冲破农村文化困境的精神支柱以先进文化作为观念指导,结合农村社会的实际发挥文化规范引导、凝心聚力功用,对于冲破转型条件下的农村文化困境具有根本性意义。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因而先进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特点,当前中国先进文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映与体现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先进文化能为新农村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塑造合于时代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用先进文化武装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冲破社会转型下农村文化困境,切实发挥文化凝聚力作用,必须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发挥先进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为新农村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主体,树立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内聚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传承农业文明,发展乡土文化,夯实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的根基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农村文化生存之基。多元文化包围中农村文化的发展,不是回归传统文化,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现代元素加以改造,在传承中弘扬、发展农村乡土文化,夯实农村文化根基。传承农业文明要注重结合运用当地农村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结合时代特点和现代需求进行现代价值挖掘,并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和生命力。要重视教育在当代农村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倾斜性的政策吸引和制度供给形成稳定农村教育人才的保障机制,实现城乡之间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还要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现展,实现传统农业文明的现代转轨。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创造性地转换传统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使传统文化的合理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如农业文明中的群体和谐观念和道德教化,在现代社会中就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弥补现代文化的个体倾向和疏离状态,在调整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推动农业文明与农民现代生活联系,以市场经济,法制,科学等现代元素,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丰富现代农村文化内容。
(三)以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提升农村文化发展水平,形成文化发展特色优势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多元文化共存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农村社会的现实影响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整合,以促进农村文化良性发展,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当代中国农村文化资源整合必须坚持文化在农村文化资源整合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其甄别,发展,批判,净化功能,为农村文化顺利整合提供方向保证和可行路径。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农村文化资源整合,要在充分利用、整合传统与现代资源、城乡文化资源、中外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现代要素拓展文化载体、丰富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文化发展质量,在整合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整体实力和水平,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另一方面,文化创新是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的重要保证。创新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是农村文化的兴衰关键。只有创新农村文化,才能把农村宝贵的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生产力,形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力。农村文化创新要植根于农业文明和乡村传统文化,以城乡统筹下多种文化资源及其整合为基础,以农村广阔的文化市场为依托,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的特色优势,真正实现城乡统筹下城乡文化共生共荣的文化发展目标。农民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要以广大农民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文化发展反映和体现农民的文化需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民在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培育其文化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