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7-27 11:53: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荷花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荷花教案

篇1

二、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 教学重点:

一、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体会“冒”字的精妙。

二、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难点:

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等句的意思。  一、激趣导入,触发语感

1、课件出示描写花的成语,促进积累。

2、欣赏荷花图片,用一个词来形容所看到的荷花。     3、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勾画出自己认为最能体现荷花美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一)全班交流: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1、“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1)指名读。     (2)指导朗读。     (3)挑战读。

(4)女生加上动作读。     2、“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指导朗读。想象我们吃饱饭的时候,那是什么感觉?     (2)范读。(3)男生表演读。     3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     (1)指名读。     (2)齐读。

4.“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什么叫“挨挨挤挤”?同桌之间做一个挨挨挤挤的动作。你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2)“挨”还有一个读音,你知道吗?

(3)你还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荷叶的多?除了荷叶的多和密,你还体会到荷叶的什么特点?

(4)谁能读出荷叶的大、多、密来?     (5)齐读。     5、“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默读课文,思考:“冒”字还能换成什么字?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样的长出来才叫冒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3)你从中体会到荷花的什么心情?

(4)(出示课件,随着音乐教师解说)它们仿佛想干什么?     6、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体会第三段

1、荷花的形象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淡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难忘!于是,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2、让我们一起与大自然对话,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最后一句)

(三)体会第四自然段

1、播放音乐,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

2、指名读。

3、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用心灵去看、去听、去感受荷花的世界吧!(师引导想象)

4、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除了蜻蜓和小鱼说话,你还听到哪些悄悄话呢?

四、升华情感

1、(再次欣赏荷花图片)你打算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或歌颂大自然呢?

2.品赏古诗文。

3、欣赏《荷塘月色》片段。

篇2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新课,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方法2:从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启发讲解式。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边讲解。在讲台上,组织部分学生做“海波(或冰)的熔化”实验,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做“松香(或蜂蜡)的熔化”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方法2:科学探究式。在教师的组织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熔化和凝固

【重点、难点分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在熔点(或凝固点)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现象不容易做到。要得出正确结论,对实验要求较高,希望按照下面的要去做。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学生知道从熔化过程表现出的特点区分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方法1:承上启下引入。

提出问题: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用酒精温度计呢?根据什么来选择呢?

我们学习“熔化和凝固”。

方法2:生活事例引入。

水的三态变化学生是知道的,由此提出问题: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病,一会儿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之间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学习“熔化与凝固”。

2.学习新课

由于萘对人体有危害,课本已将晶体熔化的实验换用海波。海波在照相器材商店、化工店都容易买到。假如买不到海波而手边又有萘,则务必只由教师来演示,不要让学生接触萘,而教师也要注意实验室通风好些,尽量少吸入萘蒸气。

本节课的实验比较难做,根据学校条件不同可以提供两种方案供参考。

方案一:

如果学校实验仪器较多,可在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2~3人为一组)。把仪器按教材50页图4-7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组装好。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研究蜡和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

参照如图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当;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个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分析和论证:在图2和图3的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温度的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你自己写上。根据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说明:图像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如温度)随另一个物理量(如时间)变化的情况,很只管。所以各门科学都常用它。

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交流与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

写出实验报告。

说明:1、这个方案适合基础较好的学校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2、实验时,让少数小组观察蜡的熔化过程,多数小组观察海波的熔化过程。实验小组每个同学要有明确分工。专人负责报时间,专人负责观察温度和照顾仪器,专人负责记录等。

3.实验开始前教师要讲解实验的做法和注意事项。除了要将实验目的、如何分组、如何分工、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画图像等之外,由于学生没有用过酒精灯,还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讲清如何点燃、熄灭酒精灯,万一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如何扑灭。教师要准备几块湿布备用。

4.由于本实验所需时间较长,(最快观察一个过程也要10min),还由于海波凝固过程中会发生过冷现象,建议只观察熔化过程,不观察凝固过程。

方案二:

本方案适应仪器较少、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学校。

准备两套实验仪器,一套观察海波的熔化,另一套观察松香(或蜡)的熔化。两套实验仪器放在讲台两侧。每套仪器都要有一人报时,二人读温度计示数,一人在黑板上记录数据,其他同学在下面观察。

注意:采用此方案,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有学生参与观察和数据记录。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在坐标纸上(或黑板上)画出海波和松香(或蜡)的熔化区县(温度——时间图像)。利用曲线来讲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吸热。

3.关于熔点和凝固点

从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曲线入手(如果本课实验得出的晶体熔化曲线不理想,可向学生讲清楚另外分析一条理想的熔化图像,学生可以接受),得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置于什么叫晶体和非晶体,不必更多地讲述,更不必讲空间点阵结构。只要让学生知道课本上说的那些晶体和非晶体即可。

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可以照课本上那样讲,即告诉学生从实验得到课本图4-9所示的曲线。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可让学生讨论“想象议议”的问题,认清课本图4-9甲各线段表示温度怎样变化和物质处于什么状态。而后讲晶体、非晶体凝固的区别和凝固点。教师应明确,图4-9甲不是图4-8所示的海波熔化而又凝固示所得到的图像,而是个相当理想的晶体凝固图像。

查数据表是学生应学会的一种技能,要指导学生认真察看课本上的“几种物质的熔点”表

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

【课题】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篇3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学生总结]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氮族元素的递变性:

氮磷砷锑铋

非金属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HNO3H3PO4H3AsO4H3SbO4H3BiO4

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弱增强

NH3PH3AsH3

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学生总结]+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课本中表1-1。

[引入第一节]

第一节氮和磷

氮气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边提问边总结]

(一)氮的存在

游离态:大气中N2的体积比为78%、质量比为75%。

化合态:无机物中(如硝酸钾等),有机物中(如蛋白质、核酸等)。

[引导]请学生观察周围空气并通过联想分析氮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1:0.02),比空气稍轻。

[投影]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让学生进行比较。

难溶气体:N2(1:0.02);H2(1:0.02);

微溶气体:O2(1:0.2)

可溶气体:Cl2(1:2)、H2S(1:2.6)

易溶气体:SO2(1:40)

极易溶气体:HCl(1:500)

[思考]实验室制N2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引导]结构决定性质,先研究N2的结构。

1.N2的结构

电子式:;结构式:NN。氮氮三键的键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氢气反应

(2)跟镁反应:3Mg+N2Mg3N2

(3)与氧气反应:N2+O22NO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进而得出“氮气既能表现氧化性,也能表现还原性”的结论。

[引导]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学生总结]

[补充演示实验]教师事先在一烧瓶内充满一氧化氮气体,让学生观察一氧化氮的颜色等。打开瓶塞,让学生观察变化。

[学生观察结论]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显红棕色。通常条件下,一氧化氮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教师引导]请用双线桥法标出以上三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完成以上作业,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加以说明。

(四)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填灯泡、保存粮食和水果。

[教师引导]请学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气哪方面的性质。

(五)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径:自然固氮(雷雨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工模拟生物固氮这一世界性研究课题的现状和前景,鼓励学生献身科学研究为人类作出贡献。

[课堂小结]

结构、性质和具体反应之间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随堂练习]

1.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

(A)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B)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NO(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答案:D。

2.在汽车引擎中,N2和O2进行反应会生成污染大气的NO(N2+O22NO+Q),据此,有人认为废气排出后,温度即降低,NO分解,污染也就会自行消失,事实证明此说法不对,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常温常压下NO的分解速度很慢

(B)在空气中NO迅速变为NO2而不分解

(C)空气中N2与O2的浓度高,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D)废气排出后,压强减小,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答案:AB。

3.利用下列方法,可以在实验室里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是()

(A)把空气液化,然后分离出氮气

(B)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铜网

(C)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镁粉

(D)把空气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

答案:B。

4.现有M、R两种第ⅤA族元素,下列事实不能说明M的非金属性比R强的是()。

(A)酸性:H3MO4>H3RO4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MH3>RH3

(C)气态氢化物还原性:MH3>RH3

(D)含氧酸盐的稳定性:Na3MO4>Na3RO4

答案:C、D。

5.在F、P、Si、Fe这四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某它三种元素。若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B)单质与冷水反应最剧烈

(C)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D)在氧化物:OF6、P2O5、Fe2O3中,OF6最稳定

答案:BC。

6.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体积比充满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单位:mol·L-1)()。

(A)0.045(B)0.036(C)0.026(D)0.018

答案:B。

7.1898年,曾有人发明了固氮的一种方法,该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气为原料。第一步反应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应产物和焦炭反应,在电炉中的高温下制得第三步反应起始物;第三步反应中另一反应物是空气,该反应也是在电炉中完成的,生成一种固体;第四步是使该固体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氨气。又知该固体中有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1)试写出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简评该固氮方法。

答案:(1)CaCO3CaO+CO2;CaO+3CCaC2+CO;CaC2+N2CaCN2+C;CaCN2+3H2O(g)=CaCO3+2NH3。

(2)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原料众多,设备重,生产成本高。

8.有A、B、C、D四种气体,能发生下列变化

A+DE+H2O,E+O2D,

C+DB+F,B+O2C。

且已知其中:C为红棕色,D能使石灰水变浑浊,E常温下是固体,F是一种酸酐。

(1)写出四种气体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C+DB+F所表示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篇4

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开发利用大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在初中已有的个别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范畴、发展过程以及对科研、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典型性质和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利用已有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了解有机化合物多样性的原因。认识生活中接触到的高分子材料以及环境与化学的关系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节教材体现了“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的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从

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新教材较旧教材更符合知识的逻

辑关系,同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的关系

通过观察实验掌握甲烷的性质、取代反应。

掌握同分异构现象以及简单的命名规律

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种类不同的有机物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归纳、总结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规律。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通过用模型组装有机分子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甲烷的性质、有机物结构的多样性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3、教学媒体、课件;

4、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实验探究法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一节第一部分(60页---62页);

要求提前准备一种有机材料了解它的性质、用途并向同学做介绍。

教师:要求对学生可能找到的材料做到充分考虑;适当的补充实验,例如溶解性、受热

时状态变化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联想……质疑”

问题:你认识的有机物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什么用途?

这个问题由学生充分讨论、发言;介绍生活中接触到的有机物

讨论:1、哪些是有机物的共同性质?

2、从溶解性、耐热性、可燃性、电离性等五个方面比较无机物有哪些区别?

3、研究有机物的性质用到哪些方法?

演示实验:

归纳:有机物性质特征

大多数有机物: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易燃烧。

3、大多数是非电解质,难电离。

4、熔点低,易熔化。

5、反应慢、反应复杂、副反应多。

(二)师生共同活动“观察……思考”(能进行学生探究实验更好)

以甲烷为例进一步研究有机物的性质

1、完成书中实验1、实验2;

2、按小组讨论、记录实验现象。

3、归纳甲烷的性质。(1)可燃性

(2)取代反应

甲烷的结构特点:阅读63页知识点击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一节第二部分(63页---65页);

用球棍模型组合丁烷分子,体会有机物的样性。

教师: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63页工具栏,由学生写出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结构简式。

(二)进行“活动与探究”

(1)动手组合乙烷、丙烷、丁烷的结构模型,写出它们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给烷烃的概念,找烷烃的通式。

(2)阅读64页知识支持,让学生发现问题,当碳原子数较多时组合方式不只一种,碳原子数越多,可能的结构越多;带着疑问进入下面的讨论。

(三)有机物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

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控制深度。

总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原子之间共价键相连。

(2)碳原子之间可以连成链状或环状。

(3)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可以是单键、双键、三键。

(4)分子式相同时,可以出现多种结构。

第三课时概括与整合

篇5

2.掌握利用中和热计算中和反应中所放出的热量。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1.什么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中和反应过程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听老师解释,中和热的定义。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利用中和热数据有什么意义?

3.阅读探究:怎样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4.阅读下表:几种常见燃料的热值

燃料主要成分热值(kJ/mol)

酒精1367

焦炭(C)300

天然气(主要是CH4)896

氢气286

汽油(C8H18为例)5472

回答:

(1)由表分析,是一种理想的燃料。

(2)试简述这种理想能源的主要优点。

①;②;③。

二、总结与评价

【总结】

1.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当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都有:H+(aq)+OH-(aq)=H2O(l);H=-57.3kJ

3.研究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开发具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

【评价】

1.计算50mL0.5mol/LH2SO4溶液与100mL0.5mol/LK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多少热量。

2.把下列14种能源按要求填入下表,并指出哪些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水力、汽油、铀、薪柴、酒精、天然气、液化气、热水、煤气、蒸汽、风力、电。

一级能源二级能源

燃料能源

非燃料能源

针对性测试题(三)

1.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水煤气

2.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

是()。

A.2H2(g)+O2(g)=2H2O(l);H=-142.9kJ

B.H2(g)+1/2O2(g)=H2O(l);H=-285.8kJ

C.2H2+O2=2H2O;H=-571.6kJ

D.H2(g)+1/2O2(g)=H2O(g);H=-285.8kJ

3.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H=-571.6kJ

C3H8(g)+5O2(g)=3CO2(g)+4H2O(l);H=-2220.0kJ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和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和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A.1:3B.3:1C.1:4D.1:1

4.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第5—7题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

2H2O(l)=2H2(g)+O2(g);H=+571.6kJ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

6.已知:CH4(g)+2O2(g)=2H2O(l)+CO2(g);H=-890.3kJ,1克氢气和1克甲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A.1:3.4B.1:1.7C.2.3:1D.4.6:1

7.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二、填空与简答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某无色液体A,通电时生成无色气体B和C,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C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且只生成A。则B、C的化学式分别为。

(2)若已知每摩气体C燃烧后生成A液体时放出285.8kJ的热量,试写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存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有人认为,气体C是一种优质能源,你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的最突出的优点是

(4)也有人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是不现实的,你的意见呢?你如果认为现实,答出现实的理由。如果认为不现实,则答出不现实的理由。(不少于20字)

2.50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的数值有何影响?

(3)改用60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是否相等?所求中和热数值是否相等?简述理由。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为什么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

三、计算题

篇6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常识性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能力目标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结构理论的知识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讲述,目的为了分散知识难点,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讲述原子结构理论,所以本节课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教法建议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教师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这样为介绍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做好的理论准备工作。

在讲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化合价的学习,起到了桥梁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视频演示]:原子的构成

板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排布

[讲述]对于氢原子来说,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固定的轨道。它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是一个球形。对于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它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视频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结合视频2讲述: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称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次向外类推,分别叫做二,三,四,五,六,七层,即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板书]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怎样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呢?

2.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原子的结构并讲述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练习]

1)下列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2)在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下面标出该原子的元素符号

3)画出钠原子,氯原子,氖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

[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找出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思考: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小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即结构决定性质。

画出Na、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讨论]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显电中性?应当叫什么?如何表示?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课件演示]Na+及Cl-得形成过程。

[思考讨论]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离子与原子有何区别和联系?镁离子和镁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

(3)离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投影展示]

原子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

结构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电性不带电带正电带负电

表示法NaNa+Cl-

联系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设问]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化合物的呢?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课件演示]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课件演示]HCl和H2O的形成过程。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板书设计:

第五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探究活动

原子的秘密与科学家

篇7

3,分析和解释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4,建立能量的概念,树立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念,为后面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大小基础.

5、通过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和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安排了麦克斯韦滚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接着又安排了把用细线悬挂起来的金属小球拉到一定高度放开,以及木球与弹簧片碰撞两个实验,来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使学生一开始就注意到动能和这两种势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减少转化为内能的问题安排在下一章讲,在这里没有涉及.教材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目的是加强物理知识与现代科技的联系,使学生了解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高科技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法建议

注重实验教学,分析上抛小球的实验到观察麦克斯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观察物理现象,清楚具体的过程,从速度变化、高度变化到能量变化,学生能从能量变化中知道能量的转化.

课本实验中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不用细致分析,但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的分析木球碰撞弹簧片的过程,由于碰撞非常短,所以应当帮助学生想象弹簧片的形变,从而理解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

教学中注意把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注重分析实例,例如分析射箭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分析卫星运行时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在分析卫星运行时,应当利用板图标出远地点和近地点,使学生养成画图帮助分析的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节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课题】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重点难点解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分析转化过程.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教学过程】

1,实验引课

观察滚摆实验,用板图帮助分析.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滚摆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如何变化;上升阶段速度如何变化.

注意分析的问题:到最高点时,高度、速度特点;说明了什么;到最低点时,高度、速度特点;说明了什么;在下降过程中,高度、速度如何变化,说明了什么;在上升过程中,高度、速度如何变化,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新授课: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分析实例

方法1: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自己列举能体现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现象,并具体分析能量转化的过程.用讨论分析的方法完成课堂学习.

方法2:一般情况下,可以分析重点实例,例如分析乒乓球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过程中,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注意分析:乒乓球从某他高度下落到接触地面的过程;乒乓球从接触地面到发生最大弹性形变的过程;乒乓球逐渐恢复原来形状到反弹起来的瞬间;乒乓球反弹起来后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

2)结论: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是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在乒乓球发生弹性形变过程和恢复原来的形状的过程中,是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所以动能也可以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

3)其他实例分析:可以做课本上的实验2和实验3,并由学生自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4)难点分析: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分析能量的转化.

方法1,一把般情况下,学生由板图观察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高度和速度的特点,从而分析人造地球卫星在从近地点到远地点和从远地点到近地点移动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并知道机械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也为以后学习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方法2,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板图观察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高度的特点,并告知学生在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让学生分析在卫星到达近地点和远地点的位置时,运行速度的特点是什么,并想象卫星是如何绕地球转动的,从而增强学生想象事物的能力.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名称】观察和分析某个动能和弹性势能转化的实例

【组织活动形式】学生小组

【辅导参考】

1,观察和实践蹦床运动,分析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和能量转化.

2,拆开一个玩具小车,观察上弦时,发生的弹性形变,以及它在恢复原状过程中的特点.

【评价方案】

篇8

2.灭火的原理。

3.缓慢氧化和自燃。

4.爆炸。

5.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重难疑点

1.重点:燃烧的条件。

2.难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区别与联系。

3.疑点:燃烧能否引起爆炸,缓慢氧化能否引起自燃,其关键取决于什么?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

3.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以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常识性介绍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整体感知

元素化合物知识从存在、性质、用途到制法已是一个完整的模式。教材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编入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能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又能通过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催化剂、催化作用、分解反应的概念。

3.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强调实验室制法为化学变化过程,工业制法为物理变化过程)

[新课引入]:写出铁、碳、石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教师活动]:讲评学生的书写情况,打开课本第一页彩图,学生描述现象,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从而归纳出燃烧的概念。

[板书]:一.燃烧:指的就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提问]: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用火历史,燃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那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就可以燃烧起来呢?

[板书]:二.燃烧的条件

*着火点:物质开始燃烧的最低温度。

[教师活动]:介绍红磷与白磷性质上的差异,演示[实验1—10],边实验、边讲解,指导学生观察的重点。

[观察]: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就开始燃烧,产生白烟,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提问]: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充分接触,为什么也不能燃烧,

[分析]:因为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

[提问]:同样是白磷,水中白磷的温度比铜片上白磷的温度还要高,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却没有燃烧?

[分析]:水中白磷的温度虽然达到了着火点,但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不能燃烧。

[提问]:若向热水中通入氧气,自磷会燃烧吗?

[讨论]:你认为可燃物燃烧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板书]:1.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2)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

[讲解]:可见内因(可燃物)是变化的根据,外因(燃烧的条件)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讨论]:冬天生煤炉,不是用火柴直接点燃煤,而是点燃纸或木材等,为什么?

[提问]:在知道了燃烧的条件后,你认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灭火?

[板书]:2.灭火的原理:(1)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

(2)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讨论]:炒菜时,如果锅里的油着了火,你该怎么办?说出你的依据。

[教师活动]:总结肯定学生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灭火方法。

[讨论]:第四节后习题第2题,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会熄灭?

[小结]:往煤炉内吹风,供给了燃烧所需的足量空气(氧气),冷空气虽能使炉内燃料降温,但不会使温度低于着火点,炉火持续燃烧,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烛火,使环境温度低于其着火点,所以一扇就会熄灭。

[教师活动]:由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而引出爆炸。

[板书]:三.燃烧的一种特殊现象——爆炸

1.爆炸的条件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内容,找出爆炸的条件及其与燃烧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2.安全知识

[讲解]: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象燃烧那么剧烈何发光、发热,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如铁的生锈,我们很难觉察得出,这种氧化我们叫做缓慢氧化。

[板书]:四.缓慢氧化和自燃

1.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很被难觉察氧化。(如铁的生锈)

[举例]: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引入自燃。

[讲解]: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要产生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就会越积越多,使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且可燃物周围有空气时,不经过点火也会引起自发燃烧,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自燃。

[板书]: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自发燃烧的现象。

[举例]:白磷自燃。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并分析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五.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区别:条件不同,放出的热量、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否到达着火点、反应的现象不同。

氧化

反应剧烈氧化

(燃烧)平静燃烧在有限的空间内

急速燃烧——————爆炸

可能引起

缓慢氧化————自燃

(四)总结、扩展

本节学习了几种氧化反应,其中燃烧的条件是重点,在此基础上了解了灭火的原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仍会遇到一些燃烧现象,接触一些没有氧气参与的燃烧现象。

篇9

2掌握盐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

3巩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4掌握中和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探索法、归纳练习法

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简单复习酸和碱的定义和常见的化学性质

二、课前小测:

1、写出酸和碱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写出电离方程式):

(1)酸------

例如:

(2)碱------

例如:

2、酸和碱分别有哪些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1)酸使__________变红

2)碱使__________变红,使________变蓝。

(2)酸与金属(派在_____前)反应

例:铝跟稀硫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铁跟盐酸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金属氧化物(酸)和非金属氧化物(碱)反应

1)盐酸与氧化铜,方程式: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符合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

(1)用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

(2)漏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内加入适量的稀硫酸_________

(3)把生石灰放进水中,可以把鸡蛋煮熟_____________

(4)石灰水长期在空气中,会变浑浊_______________

3、玻璃棒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小鸟。把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出现一只___小鸟。再把此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小鸟逐渐___。

4、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____,质量会减少的是___不会变质的是___.

A、粗盐B、浓硫酸C、NaCO3.10H2OD、浓盐酸E、NaClF、石灰水G、NaOHH、CaO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慢慢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并搅拌;

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应贴紧试管内壁;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E、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

F、将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

三、引入新课

[趣味实验]“无中生有”:用两支玻璃棒分别蘸上浓盐酸和浓氨水后让两支玻璃棒靠近但未接触,观察现象。

[提问]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回答]盐酸跟氨水(是一种碱)会反应

[提问]怎样检验碱是否存在呢?

[回答]用指示剂(无色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四、新课讲授

(一)中和反应

[活动与探究]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观察现象。

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讨论]玻璃片上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板书]NaOH+HCl=NaCl+H2O

[讲解]NaOH=Na++OH-HCl=H++Cl-

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重新组合,Na+与Cl-结合成NaCl,H+和Cl-结合成HCl.

[练习]Ca(OH)2+HCl=NaOH+H2SO4=

[提问]以上反应生成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回答]都生成水和另一化合物(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归纳并板书]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例如:NaCl、CaCl2、Na2SO4、AgNO3、KMnO4、Na2CO3

[提问]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物质叫做什么?(碱)

[归纳并板书]向上述这类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讲解]中和反应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

并举例说明。

[回答]

1)化合反应:C+O2点燃CO2

2)分解反应:2KMnO4ΔK2MnO4+MnO2+O2

3)置换反应:Mg+HCl=MgCl2+H2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改良酸性土壤H2SO3+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H2SO4+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Al(OH)3=AlCl3+H2O

HCl+NaHCO3=NaCl+CO2+H2O

五、课堂小结:

(一)中和反应

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作用-----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NaOH+H2SO4=Na2SO4+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H2SO3+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

H2SO4+Ca(OH)2=CaSO4+H2O

3、用于医药

HCl+Al(OH)3=AlCl3+H2O

HCl+NaHCO3=NaCl+CO2+H2O

六、目标检测:

1、写出盐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盐----

例如:

2、写出中和反应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中和反应---

例如:

3、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__________画的。

无色液体A是____,B是____,C是___;或A是____,B是___,C是____。

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Fe+H2SO4=FeSO4+H2B、H2CO3=H2O+CO2

C、NaOH+H2SO4=Na2SO4+H2OD、S+O2点燃SO2

5、Zn、Fe(OH)­­3、KMnO4、CaO、稀H2SO4、H2O等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

(4)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

6、某地有间大型火力发电厂(燃烧煤发电),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其方程式为_________,这种气体会形成酸雨,造成土壤酸化,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为了减小土壤的酸性,可在土壤中加入适量________,以中和酸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7、查得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大量NaOH,若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应怎样处理此工厂中的废水?写出你的想法,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8、人的胃酸过多,会造成消化不良或是胃痛,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某些碱性物质,如_______或________,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胃穿孔,则不宜用__________方法(填第一种或是第二种)

9、我国西部地区有一个苦泉村,村子里的泉水蒸发得到蓝色的胆矾(CuSO4.5H2O),当地居民用铁锅将水煮一煮就不苦了,久而久之铁锅就变成了“铜锅”,试解释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

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2、中和作用-----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NaOH+H2SO4=Na2SO4+H2O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H2SO3+Ca(OH)2=CaSO3+H2O

2、处理工厂的废水H2SO4+Ca(OH)2=CaSO4+H2O

篇10

设问:为什么要关注食物的酸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对人体有何重要意义?

知识简介: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所涉及的体液都有严格的酸碱性要求。正常人体血液的pH总保持在弱碱性范围(7.35~7.45),否则,就会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

而人体细胞内存在一些重要的酸碱平衡,这些平衡需要通过选择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若进食酸性食物过多,可破坏体液的酸碱平衡,人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抑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就像水被污染后,生活在水里的鱼儿就要窒息甚至死亡一样。

温馨提醒:我国居民长期摄入的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偏少,尿液偏酸性,如不注意控制酸性食物的摄入会导致多酸症而引起人体缺钙,血液黏度增大。

设问:怎样判断食物的酸碱性?

(学生阅读教材P32~33,总结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设置:1、何谓酸性食物?其代表物有哪些?

2、何谓碱性食物?其代表物有哪些?

3、食物的酸碱性的分类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总结:食物的酸碱性并不是凭口感,而是根据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酸碱性来进行分类的。

(1)酸性食物是指组成成分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酸性物质,使体液呈弱酸性,称为成酸性食物。动物性食品中除牛奶外,多半是酸性食品。

(2)碱性食物是指组成成分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称为成碱性食物。植物性食品中,除五谷、杂粮、豆类外,多半为碱性食品;而盐、油、糖、咖啡、茶等,都是中性食品。

(3)少数例外:尽管大部分的水果、蔬菜呈碱性,像李、梅等水果因为含有人体不能代谢的有机酸,因此会留在体内呈现酸性反应。橘子或柠檬则不同,它们含的有机酸人体可以新陈代谢因此属于碱性食品。

反馈练习:

1、有关柠檬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柠檬是具有酸味的食物B.柠檬是酸性食物

C.柠檬是碱性食物D.柠檬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后,剩下碱性的钾盐

答案:B

2、长期食用下列食物,可能引起人体酸中毒的是()

A.鱿鱼干B.菠菜C.苹果D.西瓜

答案:A

3、下列元素在人体内最终代谢产物错误的是()

A.碳—碳酸B.氮—硝酸C.硫—硫酸D.磷—磷酸

答案:B

导入:在挑选食物时(特别是加工性食品),除了要注意食物的酸碱性之外,还要多加留意其营养标签,了解食物当中含有哪些食品添加剂?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或是否缺少人体必需的食品添加剂。那食品添加剂有哪些种类?哪些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哪些有益?

(学生阅读教材P33~36,讨论总结。)

知识简介:着色剂——改善食品的外观

(板书)调味剂——增添食品的味道

防腐剂——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营养强化剂——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

科学视野:1.不含食品添加剂就是好食品吗?

食品添加剂对改善食品的质量:色、香、味,确保产品新鲜,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对食品加工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不少食品添加剂本身也是人体可利用的营养成分。

如阿斯巴甜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做糖的代用品,其成分是人体正常需要的18种氨基酸之一,在体内不会升高血糖,而且甜味是蔗糖的几十倍。胡萝卜、番茄红素等已证明对防癌、抗衰老有一定功效。

其次,国家批准使用的大多数食品添加剂是低毒性的合成物,例如山梨酸如果用一个体重50kg的成人身上,每天摄入210g,才可能产生毒性反应。按照食品卫生规定山梨酸用于食品中的最高量是50mg/kg,也就是要每天食用4200kg此食物,才会造成毒性反应。

食品卫生法规对使用食用添加剂的剂量有严格限制,在低剂量下,使用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绝对安全的。

2.“苏丹红”事件(苏丹红一号)

IUPAC中文命名:1-苯基偶氮-2-萘酚

常规

分子式C16H12N2O

结构简式

外观暗红色或深黄色片状晶体

危害及预防

危险性:

有限的致癌证据

可能引起皮肤接触过敏

可能对水生环境有长期负面作用

影响可能会无法取消

预防:

不要呼吸其粉尘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及手套

如果吞服,立即寻求医生帮助或按照标签指导操作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反馈练习: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

答案:A

4、火腿中加入亚硝酸钠,可使肉类较长时间保持鲜红色,其原因是()

A.亚硝酸钠是防腐剂,可抑制细菌的繁殖

B.亚硝酸钠跟氧气反应,抑制了肉类的氧化

C.亚硝酸钠跟肉类的蛋白质反应

D.亚硝酸钠本身为鲜红色,覆盖在肉类表面

答案:B

5、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H3)C=CHCH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C.1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

答案:B

6、人体血液的pH保持在7.35~7.45,适量的CO2可维持这个pH变化范围,可用下面化学方程式表示:。又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快而且太深的呼吸可以导致碱中毒(pH过高)

B.太快而且太深的呼吸可以导致酸中毒(pH过低)

C.太浅的呼吸可以导致酸中毒(pH过低)

D.太浅的呼吸可以导致酸中毒(pH过高)

答案:AC

附:自我测试——你属于酸性还是碱性?

1、是否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

2、经常夜里睡眠不好,晨起后又头晕脑涨?

3、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

4、经常食欲不振?

5、经常腰腿酸痛,全身乏力?

6、是否一上车就想睡觉?

7、一年四季都容易手脚冰凉?

8、是否皮肤粗糙,易患皮肤病?

9、常出现便秘、口臭现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