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物流成本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2-03-09 23:07: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物流成本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物流成本管理

篇1

[关键词]物流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是指为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成本最低化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的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及储存的运筹和管理。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物流是第三利润源”以及“物流成本冰山说”等观点都说明了物流成本问题是物流管理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但是物流成本管理作为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却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主要就物流成本管理作初步的探讨。

一、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内涵

1.物流成本的内涵。物流是企业物资在实物形态上的流动,即企业借助人力、物力和信息在空间上的实体运动,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活动;物流成本就是为实现企业物资实体的流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是一种使商品变贵而不追加商品使用价值的费用。

2.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特征。物流成本管理,是指为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成本最低化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的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及储存的运筹和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效益背反规律。一般来说,在提高效益或降低总体成本费用的情况下,成本费用之间都存在效益背反规律,即一种成本费用的减少(增加)必然会导致其他一种或几种成本费用的增加(减少)。在物流成本中最能体现这种规律,在物流功能之间,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的成本增多。它经常表现为当订货成本费用增加(减少)时,相应的库存成本费用就会减少(增加);当细化物流成本核算时,物流成本费用会更加明晰从而制定降低物流成本费用措施,但往往会增加核算成本。因此,在进行成本费用筹划时就必须考虑整体的最佳成本费用。

(2)杠杆效应。物流成本的杠杆效应也叫做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即因物流成本减少而产生的效益要大于物流成本本身所减少的数额。一般可以用(物流成本费用减少所产生的效益增加∕未减少物流成本费用时的效益)(物流成本减少数额∕物流成本费用)或是减少物流成本费用所产生的效益变动率∕物流成倍费用变动率。

(3)隐含性。现代物流成本是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囊括到将商品送到达到消费者手上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然而,目前除了极少数国家一般企业和大多数国家的物流企业外,基本上没有对物流成本费用进行单独的处理。其主要原因物流成本没有被纳入到企业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中来,从而物流成本也就形成极大的隐含性。它主要表现在物流成本费用常常被分解到企业的产品成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中,这也就无法看到物流成本费用真实的全貌。

二、物流成本管理瓶颈

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已经引起我国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物流成本管理起步较晚,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对物流成本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其主要问题和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物流成本缺乏相应的认识。我国企业界普遍认为所谓物流成本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发生的相关成本或是一般企业发生的运输费用。其实,物流成本包括的内容很广泛,一般来说物流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取决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管理的目的。为适应成本管理的需要,物流成本一般可以从物流过程、支付形式、物流功能等三个方面来分类。按物流过程可以把物流成本分为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以及废弃物流成本等;按支付形式可以把物流成本分为企业内部物流费、委托物流费和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按物流功能可以把物流成本划分为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包装费、流通加工费、情报流通费和流通管理费等。

2.缺乏相应的政策指导和方法。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将物流成本描述为“物流冰山”,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物流成本隐含性特征。但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对物流成本进行界定,也没有相应的核算规章制度体系,结果企业只有根据现行的规章制度体系来对物流成本费用进行计量和核算。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被广大企业普遍所接受的物流成本只包括有“外付运费”和部分营业费用,而这只不过冰上的一角。企业所发生的其他物流成本费用如采购环节的运杂费被计入商品的采购成本并最终计入产品成本中,商品的仓储费用和物流信息费用被计入管理费用中,制造过程中的物流费用被计入制造费用并最终也计入产品成本中等,而且这些费用在最后又不能或很少能以物流成本费用的形式反映出来,这就给企业进行物流成本因素分类、物流成本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3.缺乏相应的方法体系。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指导,大多数企业把采用计算机和网络加强联系以便及时了解物流情况看作物流成本管理的全部。其实这只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个方面,还算不上真正的方法体系。真正的物流成本管理是指在完全市场条件下,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运用相关知识制定一套科学、适用的方法体系。这套方法体系的基本目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让混入到其他费用科目的物流成本浮出水面,使企业能够清晰地看到潜藏在海平面下的物流成本的巨大部分,以便挖掘降低成本的宝库和开拓“第三利润源泉”,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物流成本最小化。实际上,完全市场条件下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这种理想状态并不否定常态,即在现行情况下,可以通过对理想状态加上一定的修正值,就可以应用了。

三、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路

1.树立现代物流理念。企业降低物流成本首先要从健全物流管理体制入手,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要有专司物流管理的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树立现代物流理念,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

佳途径。现代物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追求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这一点对于企业构筑和优化物流系统,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和途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来自降低成本的压力,不少企业开始把降低成本的眼光转向物流领域,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某一项功能活动上,而忽视了对物流活动的整合。其结果,必然会违背物流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的效益背反关系,导致总成本上升。

篇2

在物流过程中,为了提供有关的物流服务,要占用和耗费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些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为物流成本,也称为物流费用。

物流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物流成本仅指由于物品移动而产生的运输、包装、装卸等费用。广义的物流成本是指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实体与价值变化而发生的全部费用。

(二)物流成本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1、物流成本构成的界定

企业物流成本的全貌应该是三维的,这就是支付形态、运作范围和功能形式。如图1所示:

物流范围别

供生销┋┋

应产售┋

物物物┋┋包

流流流┋输装

费费费保送费

支…………………┋管费

付材料费┋费

形人工费┋

态公益费功能形态别

图1物流成本的构成

(1)就支付形态而言,它包括:人工、材料消耗、运输设施和仓库折旧、合理损耗、资金占用利息管理费用、委托外包等。

(2)就物流范围而言,它包括:

供应物流子系统成本:订货采购+运输+验收入库+仓储保管

生产物流子系统成本:内部搬运+物流设施折旧+占用资金利息

销售物流子系统成本:成品储存十运输+设施折旧

回收和废弃物流子系统成本:运输+储存保管

(3)就功能形式而言,它包括:包装、搬运、保管、装卸、流通加工、信息交换、物流管理等。

2、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因素:物流流通的速度越快,资金流动就越快。

(2)空间因素:物流的运输既包括进货的运输,也包括送货的运输。进货的方向、目标市场的位置显然对物流成本有着重要影响。

(3)技术因素:一方面高科技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等“硬技术”的采用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诸如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布局、运输路线及方式的设计、物流作业技术等“软技术”的应用,同样能够降低物流的成本水平。

(4)管理因素:勿庸多言,良好的管理水平也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例如:对库存良好的管理,严格掌握库存物品的数量、品种、进出情况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库存成本;严格的保管制度,可以减少物品的损耗、丢失、霉变等,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减少废品、次品的回收和退货费用,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当然,物流环节管理成本也应是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1、企业物流成本难以准确掌握

企业缺乏统一的物流管理,物流要素分散在企业各部门,企业所谓的物流部门无法掌握和控制的物流成本较多。由于过量进货、过量生产而产生的保管费,紧急运输产生的费用和过量服务所产生的成本都包括在其中,从而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企业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物流成本。

2、速度缓慢,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当前,我国工商业领域物流速度缓慢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库存比例过高。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在发展中国家约为5%,而我国目前的工业库存为30%这是商业物流不畅的重要表现。已严重影响到了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亟需解决。

三、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物流成本的途径

物流成本管理是通过成本来管理物流,也就是利用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来改善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同,解决的具体方式方法也就不同,但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却是大致相同的。

1、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一切物流活动和物流设施趋于合理,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好的物流服务。根据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理论,物流的各个活动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长,若不综合考虑,必然会造成物流本本的增大,造成物流费用的极大浪费。物流的合理化要根据企业物流流程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规划,不能单纯地、片面地强调某个环节的合理、有效、节省成本,而是必须系统考虑。

2、提高物流管理的质量

(1)物流服务质量。物流服务质量指企业物流为满足生产或流通要求的服务效率,尽量争取在物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服务水平,或保持物流服务水平不变,尽量降低物流成本,或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使整体效益得到了提高。

(2)物流工作质量。物流工作质量是指物流服务各环节、各岗位具体的工作质量。这是企业在一定标准下的物流质量的内部控制。

(3)物流工程质量。物流工程质量是指把物流质量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影响物流质量的诸要素进行分析、计划,并进行有效控制。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体制因素、设备因素、工艺方法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

(4)商品质量。商品质量指商品运送过程中对原有质量(数量、形状、性能)的保证,尽量避免商品的破损。

3、提高物流速度

物流速度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提高物流速度,节省时间资源,可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库存费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可高采购物流的速度,提高生产物流的速度,提高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利用率。

了解了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也就便于针对物流成本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思路。

(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路

1、建立现代企业物流组织结构

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内部物流职能分散,物流活动难以协调的问题,必须从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入手,建立现代的企业物流组织结构。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一体化”的改造不可能立即实现。。因此,企业在建立现代物流组织结构时,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造,可以先采取行之有效组织结构,等企业发展到合适的阶段再进行一体化进程。当然,对于条件已比较成熟的企业,可以一步到位。

2、构建高效率的物流系统

根据物流成本效益背反理论,物流成本得以降低的关键在于从物流的整体来考虑,而不是片面的强调某一环节。要把物流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物流系统包括商品补充、仓储、保管、库存管理、物流作业、出货、配送、信息管理等物流有关的一切活动。构筑物流系统的程序通常包括:建立物流网点、建立作业系统、建立运输、配送系统三个基本过程。

3、建立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支柱之一,缺少了物流信息系统得支持,物流成本管理的效果便要打大折扣。我们知道降低库存可以提高物流速度,加快资金流转,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其实,一个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完全可以大量降低库存,甚至做到“零库存”,以信息流代替库存。

4、提高物流认识,树立物流新观念

从某种意义来说,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树立物流新观念,才应该是我国目前物流成本管理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物流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在我国,对物流的认识,很多还保留在物资流通的观念上,偏重于流通物流,而没有认识到物流的范围并不仅仅是流通领域,还包括生产领域。大多数企业对物流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及其重要性没有概念或概念模糊。

现阶段,我国企业必须重新树立物流观念,充分认识到物流对于企业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意识到物流服务的重要性。将物流真正摆到企业“第三利润源”的位置上加以对待。要充分树立服务的观念,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处理好企业物流与用户的关系。要加强对物流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了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重视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篇3

我国对物流成本的定义是根据200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的规定:“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1]。

根据上述概念可将物流成本划分为保管成本、运输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2]。保管成本是指花费在保存货物上的费用,既包括仓储、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又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运输成本主要指货运费用,即运输部门的运作和装卸费用。物流管理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其物流部门能够合理有效的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所耗费的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是管理者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在控制物流成本与降低物流成本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手段,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期的目的。

鉴于物流成本的重要性,企业应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核算。物流成本核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物流成本信息,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准确地把握物流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可以及时地发现物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企业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第二,可以利用物流成本核算的资料,为企业编制物流生产预算方案以及控制预算的资料。物流成本的准确核算,可以提供物流生产详细的信息,提高物流生产的管理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及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加强物流成本的管理首先要在企业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从建立和健全物流管理体制着手,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要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运作方式和物流管理系统,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径。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责任成本考核作为控制、分析、评价各责任中心工作业绩的手段。

2、加强库存管理。合理的控制库存量是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任务,企业存货成本包括持有成本、订货或生产准备成本以及缺货成本。如果存货量过多,虽然能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减少订货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存货持有成本;如果存货量不足,虽然能减少存货持有成本,但却不能满足客户的正常需求因而会增大缺货成本[3]。如何才能够既不损害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也不使企业因为存货过多或过少而增加成本,达到一个合理的存货量,这就需要加强库存控制管理。

3、实行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控制物流成本不仅仅是企业追求物流的效率化,更主要应该考虑从产品生产到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效率化[4]。现代社会企业竞争激烈,客户除了在价格上对企业提出要求外,还要求企业能够有效地缩短商品的周转时间,真正做到准确、迅速、高效地进行商品管理。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一个企业具有高效的物流体制是不够的,它需要物流企业协调好与其他企业以及客户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的高效率化。

4、通过合理的配送降低物流成本。配送是物流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高效的配送管理,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优的运输线路,可以降低配送成本和运输成本。货物运输费用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较大,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控制运输费用的关键是权衡运输服务方式和运输价格,选择运输费用最低、时间最短、综合效果最佳的运输服务方式。

5、利用物流外包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可以将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既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还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技术优势,提高整体的物流服务水平。很多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占销售成本的20%以上,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物流外包,从根本上降低了企业自身的物流成本,并且使服务质量得以明显上升。

6、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企业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一方面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各种物流业务;另一方面还能够为企业的生产、流通全过程带来的收益,根据需求的不同调整企业的经营行为和计划,从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充分体现出物流的第三利润源。

综上所述,物流成本管理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要着眼全局,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有效把握物流成本,利用各要素之间的效益关系,合理、科学地组织物流生产,有效控制物流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支出,降低劳动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建华.现代物流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当前,汽车物流可以分为零配件物流和整车物流,大部分汽车物流都是整车物流,其主要特点为:一是市场对汽车整车物流影响很大,经常变化,无法控制。二是整车物流更加强调“以顾客为中心”。三是汽车整车库存管理难度大、易出现问题。

(二)分析

一般来说,汽车物流过程主要包括:制订生产计划、原材料及汽车零部件的运输和库存管理、物料的发出、剩余物料的收回、完成生产、整车仓储、整车发运等。根据以上物流过程,汽车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一是原材料及零配件的采购费用。二是库存费用。三是汽车销售相关的费用。四是物流信息成本。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为17%,欧美为8%,日本为5%。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汽车物流成本管理。

(三)会计科目的设立和核算

要准确计算汽车物流成本必须依赖于完整的成本会计核算资料。首先企业需要获取关于物流成本的信息,再将这些信息进一步分类确认,计入相关的物流成本科目中。成本费用会计科目主要有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另外,我国会计准则要求:在采购环节中,相关装卸费、材料运输费等与物流成本有关的费用计入“材料采购”科目,因此,在核算企业物流成本时,除了从一般的成本费用类会计科目入手外,还应该着重考虑材料采购科目中所包含的物流成本会计信息。物流功能项目主要包括: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保险费、信息费。物流活动范围包括:原材料及零配件物流、企业内部物流、从工厂到仓库的物流、从仓库到客户的物流。物流成本支付形式主要包括:工资薪酬、折旧费、维修费、一般经费、特殊经费等。因此,企业可以以”物流成本费用”为会计一级账户,以物流成本项目所包括的具体成本作为二级账户,以量化的活动范围项目作为三级账户,以各种支付形态为四级账户设计明细会计科目。设置物流成本明细账为核算物流成本提供了一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掌握的会计资料设计账户。

二、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配件、原材料的购进,汽车产品的生产入库、产品的分销运输都是由企业自主完成。这种供—产—销一体的物流模式使大多数汽车生产企业物流成本过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汽车零部件、配件采购链流程长

当前,大多数汽车生产制造部分零部件(发动机、车控系统)需要从国外进口。这就需要提前计划,长距离运输,使得零部件的供应链变长。另外,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分布没有形成产业聚集,干线运输可靠性差,这使得大多数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持续进行而设立较高的安全库存线。

(二)大多数国内汽车企业采用供—产—销一体的自营物流模式,缺少合作

不少国内汽车生产企业都建立了零部件供应仓库、独立的销售渠道和中转基地,但使用效率却不高,而相关的土地租金和人员工资也居高不下。汽车整车销售物流只注重汽车整车运输,使得运输车辆空车率很高,相关的物流成本也进一步增多。与此同时,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在我国还没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我国汽车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信息系统不完善

信息化程度低一直是困扰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将会大大的降低物流成本。

(四)物流标准化建设落后

标准化的物流可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从总体上降低了物流综合费用。另外,汽车行业上游供应链的合作依赖于完善的标准化建设。虽然我国“条形码”“pos机”等物流标准化建设在提高零售业结算速度上取得进步,但没有将相应的技术应用到提高整个行业物流业水平上。

三、解决对策

(一)通过发展第三物流降低物流成本

汽车生产企业应该摒弃传统供—产—销自营物流模式,可以将部分流程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也可以将整个管理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物流委托外包可以使企业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主营业务上,增强企业的战略化布局,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物流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二)建立汽车物流信息平台,形成完善的汽车物流信息体系

建立物流信息平台,首先要解决物流信息资源收集问题。其次要建立物流数据库平台支撑物流信息系统。数据仓库应该符合主题,集成数据,具有稳定性,可以提供系统化和历史化的数据,支持全方位的决策分析。

(三)制定完整的物流标准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涉及到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个方面,体系的设计也要顾及物流的运输、仓储、装卸、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当前,我国不少物流技术(条形码、数据接口方式)发展仍不完善。为了顺应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应该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工作。该标准化体系既要符合我国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现状,也要与世界相关的标准体系接轨。

篇5

物流成本管理,是指为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成本最低化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的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及储存的运筹和管理。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物流是第三利润源”以及“物流成本冰山说”等观点都说明了物流成本问题是物流管理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但是物流成本管理作为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却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就物流成本管理作初步的探讨。

一、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内涵

1.物流成本的内涵。物流是企业物资在实物形态上的流动,即企业借助人力、物力和信息在空间上的实体运动,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活动;物流成本就是为实现企业物资实体的流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是一种使商品变贵而不追加商品使用价值的费用。

2.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特征。物流成本管理,是指为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成本最低化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的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及储存的运筹和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效益背反规律。一般来说,在提高效益或降低总体成本费用的情况下,成本费用之间都存在效益背反规律,即一种成本费用的减少(增加)必然会导致其他一种或几种成本费用的增加(减少)。在物流成本中最能体现这种规律,在物流功能之间,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的成本增多。它经常表现为当订货成本费用增加(减少)时,相应的库存成本费用就会减少(增加);当细化物流成本核算时,物流成本费用会更加明晰从而制定降低物流成本费用措施,但往往会增加核算成本。因此,在进行成本费用筹划时就必须考虑整体的最佳成本费用。

(2)杠杆效应。物流成本的杠杆效应也叫做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即因物流成本减少而产生的效益要大于物流成本本身所减少的数额。一般可以用(物流成本费用减少所产生的效益增加未减少物流成本费用时的效益)(物流成本减少数额物流成本费用)或是减少物流成本费用所产生的效益变动率物流成倍费用变动率。

(3)隐含性。现代物流成本是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囊括到将商品送到达到消费者手上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然而,目前除了极少数国家一般企业和大多数国家的物流企业外,基本上没有对物流成本费用进行单独的处理。其主要原因物流成本没有被纳入到企业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中来,从而物流成本也就形成极大的隐含性。它主要表现在物流成本费用常常被分解到企业的产品成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中,这也就无法看到物流成本费用真实的全貌。

二、物流成本管理瓶颈

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已经引起我国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物流成本管理起步较晚,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对物流成本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其主要问题和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物流成本缺乏相应的认识。我国企业界普遍认为所谓物流成本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发生的相关成本或是一般企业发生的运输费用。其实,物流成本包括的内容很广泛,一般来说物流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取决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管理的目的。为适应成本管理的需要,物流成本一般可以从物流过程、支付形式、物流功能等三个方面来分类。按物流过程可以把物流成本分为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以及废弃物流成本等;按支付形式可以把物流成本分为企业内部物流费、委托物流费和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按物流功能可以把物流成本划分为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包装费、流通加工费、情报流通费和流通管理费等。

2.缺乏相应的政策指导和方法。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将物流成本描述为“物流冰山”,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物流成本隐含性特征。但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对物流成本进行界定,也没有相应的核算规章制度体系,结果企业只有根据现行的规章制度体系来对物流成本费用进行计量和核算。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被广大企业普遍所接受的物流成本只包括有“外付运费”和部分营业费用,而这只不过冰上的一角。企业所发生的其他物流成本费用如采购环节的运杂费被计入商品的采购成本并最终计入产品成本中,商品的仓储费用和物流信息费用被计入管理费用中,制造过程中的物流费用被计入制造费用并最终也计入产品成本中等,而且这些费用在最后又不能或很少能以物流成本费用的形式反映出来,这就给企业进行物流成本因素分类、物流成本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3.缺乏相应的方法体系。由于没有相应的政策指导,大多数企业把采用计算机和网络加强联系以便及时了解物流情况看作物流成本管理的全部。其实这只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一个方面,还算不上真正的方法体系。真正的物流成本管理是指在完全市场条件下,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运用相关知识制定一套科学、适用的方法体系。这套方法体系的基本目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让混入到其他费用科目的物流成本浮出水面,使企业能够清晰地看到潜藏在海平面下的物流成本的巨大部分,以便挖掘降低成本的宝库和开拓“第三利润源泉”,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物流成本最小化。实际上,完全市场条件下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这种理想状态并不否定常态,即在现行情况下,可以通过对理想状态加上一定的修正值,就可以应用了。

三、加强物流成本管理的思路

1.树立现代物流理念。企业降低物流成本首先要从健全物流管理体制入手,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要有专司物流管理的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树立现代物流理念,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径。现代物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追求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这一点对于企业构筑和优化物流系统,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和途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来自降低成本的压力,不少企业开始把降低成本的眼光转向物流领域,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某一项功能活动上,而忽视了对物流活动的整合。其结果,必然会违背物流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的效益背反关系,导致总成本上升。

2.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成本计算的难点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数据,物流成本数据很难从现行的财务数据中剥离出来。因此,要准确计算物流成本,首先要做好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同时,为了保证企业物流成本的可比性,需要确定一个物流成本计算的统一标准,用以统一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口径。传统的物流成本计算按照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费等功能类别统计,并没有与物流服务水准联系起来,也没有按顾客类别和销售业务人员类别计算物流成本,以至于物流成本上升的责任不明确。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采用制定相应的方法体系和核算体系。例如进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物流作业成本法,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体系。

篇6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52-01

一、物流成本及物流管理成本的定义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标准物流术语》中规定,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物流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物流活动中所发生的管理费用方面工作的总称。具体来说,是指从物流设计到物流运行再到物流结算的整个过程中,对物流成本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以及对物流活动结果的评价。

二、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在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成本核算分散

近年来,我国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各个企业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单独进行的。尽管2006年的《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规定了物流成本的构成和核算方法,但是效果改善并不显著。

(二)物流成本核算片面

对于物流的核算,常常以偏概全。有时只注重采购环节的物流成本核算,而有时只核算外部运输仓储的物流成本,而忽视其他物流成本。这就对全面理解物流成本造成了客观的难以实现。此外,正如上述缺陷(一)所述,各个企业大多根据自己的理解单独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在没有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对各个企业之间的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而企业之间的相对物流绩效就无法体现,而这些却恰恰是计划在企业间建立统一物流成本管理制度的基础。

(三)物流成本管理零散

企业的物流活动是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子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系统。各个物流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此消彼长的“效益背反”的规律。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时,只是片面地核算某一单个物流成本要素,未能从物流成本管理这一系统的总体角度着眼进行分析。这一行为违背了物流成本作为一个不可分割整体的原则和“效益背反”规律,极易出现某一物流子系统的成本降低,但物流总成本的上升的局面,也影响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力。

(四)缺乏对物流成本管理的注意力

企业通常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上,而对物流成本的注意力明显不足。认识不到物流成本的作用,缺乏物流成本的管理意识。因而在我国企业中物流成本管理工作欠缺,尤其缺乏对降低企业内部物流成本进行控制的意识。此外,缺乏对物流成本管理的全面总体的控制,造成此低彼高,从总体来看物流成本管理效果不尽人意。

(五)物流成本管理相对封闭

现今,我国企业通常都是只依靠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分析,寻找对策来降低物流成本管理。注重单个子系统的成本降低,或者是注重单个成本的降低,但很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本系统内部的影响,也缺乏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增加绩效的意识。换言之,我国的物流成本管理仍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内部决策支持系统。

三、降低我国物流成本的几点对策

关于物流成本的降低和控制,笔者认为应对物流成本进行研究和管理加以重视,在此基础上,在具体的管理运作中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最终实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和企业利润的最大值,实现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佳组合。

(一)物流管理专门化

学习现代物流理念,对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有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全新的意识。在企业的具体运行中,结合企业自身的需要,设立专门的物流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

(二)物流视角全面化

在各种物流成本中,我国企业往往重视运输成本,而忽视仓储成本。其实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仓储成本在物流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仅次于运输成本,列居第二。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仓储成本的管理,在努力缩短物流运程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合理库存,提高保管效率,降低仓储成本,进而降低总体物流成本。

(三)业务流程转变

在当前的竞争态势下,企业物流管理部门中承担生产职责的机构重构以市场、客户为导向的业务流程。在此流程中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势。

(四)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

物流模式一般分为自营物流、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三种模式。在物流成本管理中,企业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努力目标,结合企业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物流市场的交易成本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模式。

【参考文献】

篇7

1 物流成本的内涵

物流成本是物流各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主要由人工成本、作业消耗、利息支出、管理费用等构成。一切由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实体的流动所产生的货币开支都是物流费用,这些物流过程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一定对象汇集就构成了物流成本的概念。我国国家标准对物流成本的定义:物流成本即产品在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它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现代物流成本是指经过生产制造中的半成品、产成品的仓储、搬运、装卸、包装、运输,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开始,在消费领域发生的验收、分类、仓储、保管、配送、废品回收等物流活动发生的所有成本。而我国传统的物流成本仅指由于物品在包装、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所产生的费用,一般在企业财务会计账薄中以包装费、运输费、装卸搬运费、加工费等形式体现出来。传统的物流成本是物流过程的显性成本。现代的物流成本除包括传统的显性物流成本外,还包括隐性的客户服务成本。客户服务是连接和统一所有物流管理活动的重要方面,物流活动就是为了追求客户满意,实践中常有企业因物流服务水平低不能令客户满意而逐渐失去现有客户与潜在客户,从而产生了客户服务成本。传统企业成本核算模式主要以实体产品作为归集对象的,经过长期运作,已形成完备的成本管理体系。物流过程的成本支出,在既有的成本核算体系中,被分散统计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当中,使得企业难以明确划分和单独核算这一部分物流成本,物流活动本身的成本就此被淹没,如何降低这部分物流费用便成为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重点。

2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内涵

所谓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就是指为实现企业物流系统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的平衡,通过计算、控制和调节企业在物流活动中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订单处理等环节所耗费的经济资源,而对物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优化的管理过程。

由此可见,物流成本管理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而是对企业物流活动的管理,是对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调整和改善.通过对企业物流活动各环节所产生的费用的计算,来分析和判断物流流程中哪些是属于高效率的活动,哪些是属于低效率的活动,哪些是属于无效率的活动。从而来完善物流系统的结构和优化物流过程,达到提高企业物流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总体成本的目的。

3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1 物流费用的核算不完整 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中,所表示的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或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相反,对于企业内部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他经费统一计算。所以,企业很难完整地\全面地把握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

3.2 对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计账 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是将企业所有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无法获得全面、完整、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

3.3 物流管理的效率低,成本高 一般企业产生物流需求的部门是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等部门,而管理这些物流需求的部门则是相对独立于这些部门之外的物流部门。因此,物流部门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物流需求产生的方式,实践中往往由于生产、采购、销售等部门缺乏有效的统筹安排,这样从客观上就必然导致物流部门的效率低下,也必然产生高的物流成本。比如,生产部门一味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大量生产单一产品,导致大量库存,保管这些库存需要增加相应的仓储设施,从而增加了物流成本。

3.4 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缺少统一的标准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物流成本计算和控制的标准,实践工作中,每个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都是分散的,也就是说,各企业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物流成本,这样就带来了一个管理上的问题,即企业间无法就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也无法得出产业平均物流成本值,因而无法真正衡量各企业相对的物流绩效。

4 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企业物流成本是除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支出项目,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总成本的10%左右,而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物流管理,大幅度降低库存和运输成本等物流成本是完全可行的。

4.1 企业确定本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具体项目,要根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关键,是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我们要按照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要求来进行。企业还应根据物流成本的核算特点,编制其物流成本会计报表,提供本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设置适合本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报表。

4.2 通过物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 由于物流活动存在“效益背反”规律,若不统筹考虑一定会增加总体的物流成本。物流的各个活动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长,因此,在实践中,一定要通过实施物流活动的合理化,不能单纯地强调某一个环节的合理、有效、节省成本,而是要从企业经营的整体考虑,综合设计企业物流流程的统一规划。

4.3 通过整合物流职能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随着当今企业间价格竞争的激化,ECR(有效顾客响应)等新型供应链管理体制不断发展与普及。这种新型的物流管理体制使得顾客除了对价格提出较高的要求外,更要求企业能有效地缩短商品周转时间,真正做到快速、及时、准确、高效的管理.要实现上述目标,仅仅本企业的物流体制具有效率化是不够的,它需要企业协调与其他企业几客户、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

4.4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相应的预测分析;另一方面可使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的进行。

4.5 加强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物流部门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并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全生命周期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业员工具有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成本意识”,这对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一、物流成本概念

宏观物流成本是从国民经济总量的角度出发,分析国内物流活动的总开支水平,常见的指标是国内物流成本与一国GDP的比例,该比例越小,说明其物流业越发达。中观物流成本是采用标准管理的理念,研究某个行业、产品,甚至是某项服务的“平均物流成本”数据,从而建立分行业或分产品的物流成本参考标准。企业物流成本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一是以财务会计中费用发生为基础,按照交付形态的不同,可以把物流成本分为本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和向其他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其中本企业支付的物流费用又进一步细分为企业本身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工艺费、维护费、一般经费、特殊经费和委托物流费用;二是按照物流功能的差别,物流成本可分为实物流通费用、信息流通费用和物流管理费用三类;三是按照物流活动的不同阶段划分。物流成本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阶段的物流成本。另一种说法是包括供应、内部和销售物流成本。

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科目来核算物流成本,企业的“损益表”中没有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准确的计算与分析,无法完整统计物流成本,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记账

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是将企业所有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

(二)对于物流费用的核算方法的失误,不能从外部把握企业实际的物流成本

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所表示的物流费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相反,对于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是与企业其他经费统一计算,因而,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看,企业难以从外部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

(三)时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进行

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完善的、统一的物流核算标准,也没有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框架。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各企业通常是分散进行的,也就是说,各企业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物流成本,企业不同,物流成本的计算标准也不同,各企业所计算出的成本就缺乏相互对比的基础;企业内部计算物流成本的标准时常改变,缺乏统一的、明确的会计成本核算标准和整理方法,这样就带来了一个管理上的问题,即企业间无法就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也无法得出产业平均物流成本值,因而无法真正衡量各企业相对的物流绩效,进而影响了物流合理化的发展。

(四)对物流成本的组成不能清楚地划分

在一般的物流成本中,物流部门完全无法掌握的成本很多,例如保管费中过量进货、过量生产、销售残留品的在库维持以及紧急输送等产生的费用都是纳入其中的。从销售关联的角度看,物流成本中过量服务所产生的成本与标准服务所产生的成本是混在一起的,例如许多企业将销售促进费都算在物流成本中。因此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五)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短期行为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的流动性较强,他们对企业的承包期短,使企业行为明显出现阶段性,为突出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他们很少关心企业的发展后劲,在成本费用的划分、成本差异的调整、计提折旧、大修、存货的盘盈、盘亏、坏账损失、待摊、计提等方面,出现了该提的不提,该摊的不摊,人为地调整成本等现象,这样给后任的管理者改进成本管理带来了困难,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后任的管理者为了完成指标或达到其他目的,只得继续伪造成本管理数据以粉饰财务报表。

三、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原因分析

(一)部分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

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高,市场观念淡薄,经营管理不善。市场经济体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截然不同的经济体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再是以政府的指令计划为导向,而是以市场为导向。有些管理者未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树立市场竞争观念,他们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等、靠、要”思想,使成本管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现有的物流资源如何整合利用,如何高效运转。也存在体制问题

建立国际物流管理系统需要投入昂贵的硬件设备、软件以及通信设备投资、人力资源培训投资等等。许多中小企业不愿意因此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影响企业自身资金正常运转。同时,由于硬件技术不断更新,设备加速折旧,很多物流企业对把大量资金投资在迅速贬值的硬件设备上感到不值。然而,国际物流企业竞争的趋势是当前的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经营范围覆盖欧洲六个国家的五大欧洲物流集团,联合创建了新物流世界联合体(thenew Logistics World Alliance,LWA),进一步确保多国物流市场的跨国经营的稳定、安全和高效。面临国外大型企业触角的不断延伸,我国的物流企业在发展较晚,规模偏小,竞争优势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整合物流资源,也需要政府出面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或在资金运作方面予以支持。

(三)企业内部物流体制没有理顺,物流理念落后

由于没有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中国企业的物流管理往往仅由个别人对供求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并决定采取的相应措施,物流成本管理比较混乱。国内许多生产企业,物流供应仅满足本团体的利益,商品生产过程从原料生产、半成品生产、零部件加工、成品组装、标志、包装到发运销售,整体承包下来,导致大量生产设备闲置,维护费用很高。

(四)现行财会制度和核算方法不利于物流成本管理

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研究物流成本时指出,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不适合现代物流的费用管理,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导

致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甚少,存在很大的虚假性。目前,我国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来分摊企业成本,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科目来核算物流成本,企业的“损益表”中没有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准确的计算与分析,无法完整地统计物流成本,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五)物流标准化、信息化落后

物流过程实质上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一体化”过程,只有将三者有效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的目的。技术问题、资金问题等,使得国际物流的基础性工作量很大。目前我国在物流术语方面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但是在技术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信息化标准化、服务标准化方面还十分滞后,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运、空运、集装箱、仓储、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等等,都迫切需要标准化,与国际接轨。

在现代物流中,信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商品的流动要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资金的及时回笼也离不开相关信息的快速流动。许多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极低,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不能实现集成和实时控制,无法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除了造成经济上的直接损失,还造成人力、时间、效率等方面无法估算的损失。

四、完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强化物流成本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者应当认识到,实现物流现代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现代物流管理规律、具有开拓精神的专业人才,在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个人利益与物流成本管理绩效挂钩,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年薪制”,克服“月薪制”造成的人员短期行为,对贡献突出的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提高物资周转率。严格控制存储费用

实践表明,提高物资周转率、减少库存费用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提高物流速度,既可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又能降低存储费用,从而控制物流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加快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配送物流、销售物流等措施,提高物流速度,缩短物流周期,增加资金的利用率。

(三)构筑有效的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体系

采购成本的高低对物流总成本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应设法降低物料采购的各项费用,强化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采用各种现代采购技术,选择质优价廉的物资,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四)多方位地降低物流成本

第一,通过对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实现供应链管理,提高顾客的物流服务来削减成本。

篇9

一、物流管理的发展

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又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2007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增值服务收入增长突出,综合型物流企业收入增长明显快于仓储型、运输型物流企业。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7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国内物流业增加值达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8.8%;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1%提高到17.5%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4.5万亿元,占GDP的比率为18.4%。

同时,应该看到我国企业在物流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高成本与低效率的矛盾。在思想上,对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合理化、开发信息系统等高增值业务缺乏有效的了解,没有树立现代物流成本意识,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在理论上,对物流成本的研究还是更多的集中在介绍欧美、日本等国家的研究成果上,而对于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研究与发展我国的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在实践上,对物流成本的构成认识比较模糊并且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由各企业依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认定,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

解决这种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良好的物流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

二、物流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已不再是短期利润最大化,而是如何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无论企业采用哪一种战略方式,都离不开成本管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目标的一个必要途径。

1、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还存在许多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有:

(1)我国企业及相关人员的物流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主要通过规模效益以及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而没有认识到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这种意识和观念急需转变。

(2)传统成本管理不能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方法,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经营过程,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3)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不力。企业自身缺乏成本意识,没有明确的成本目标,或者虽然确定了成本目标,但缺乏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未能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由于成本控制不力,造成了企业物耗上升,费用增加。

2、探讨物流成本管理方法,期望能够对加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有所帮助。

针对上述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市场对现代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要求,我国企业应在外部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主动积极地加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增强成本观念,强化成本意识,使人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物流成本的作用及降低成本的意义。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现代成本效益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要认识到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

(2)物流成本管理系统化。指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力求达到以最佳的结构、最优的协调与最小的总成本来组织各项物流活动,以满足企业的物流战略。根据效益背反理论,由于物流各子系统间的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物流子系统成本的降低并不一定能够降低物流系统的总成本。只有通过协调物流子系统间的运作、引入新的物流管理技巧等方式,来降低系统的总成本,才是长远可行的成本管理措施。

(3)树立物流成本管理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将物流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联系起来,使企业的物流活动满足企业竞争战略的要求。现代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从企业采用的具体竞争战略出发,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在保证企业市场策略的基础上,将不产生价值的物流环节尽量缩减,从而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

(4)对物流成本进行目标管理。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确定总的奋斗目标,如利润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并据以指导、组织、动员员工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围绕这个总目标,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乃至每个人都应当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如销售目标、成本目标、技术目标等,并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5)学习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方法,健全成本管理方法体系。西方的市场经济机制已有300多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对此,我们可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灵活地、适当地加以借鉴和运用,进一步丰富和健全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3、小结

物流成本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企业管理层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考虑成本问题:不仅要考虑有形的成本支出,还要考虑无形的成本损失;既要考虑货币因素,也要考虑非货币因素的影响;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成本费用,更要考虑不同的成本方案对客户、供应商和社会的影响;成本考核时,不仅要看成本升降,而且要联系企业的收益、综合竞争力,把供应商、客户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以质量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1] 乐艳芬:《成本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篇10

物流管理引入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必由之路,因为用于管理决策的的两种主要的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均缺乏相关性,难以适应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而作业成本法在这方面正好符合需要。

一、作业成本管理的内涵

作业成本系统大致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作业成本法,二是作业管理。作业成本法能够克服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许多缺点,它的运用能为企业提供许多战略管理所需要的成本信息。作业管理是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作业成本法源于一种新的企业观,就是把企业看作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的最终产出,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作业成本法就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作业成本法下,许多组织资源的使用并非用于构成产品的实物形态,而是用于为各种辅助作业活动提供一个宽泛合理的安排,以便能够为各类顾客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作业成法的目的不是将共同成本分配到产品,而是对用于各种作业的资源进行计量和评价,这些作业业务主要是指辅助生产、交货及顾客服务。作业成本法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作业成本库,再分别以各成本计算对象所耗费的作业量分摊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分别汇总各成本计算对象的作业总成本。作业成本法首先将企业所消耗的资源通过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的成本通过作业成本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形成成本对象的成本。这样,作业成本法改进了传统成本分配方法采用单一成本分配基础的弱点,力图找到资源消耗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产品成本。

二、作业成本管理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项作业。

作业是企业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进行的资源耗费活动,是企业划分控制和管理的单元,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或每道工序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就是由若干项作业构成的。物流作业是一个组织活动对物质资料实体的物理性移动,包括场所位置的转移和时间的占有的世纪操作过程。物流作业包括运输作业、储存作业、包装作业、装卸搬运作业、流通加工作业、信息处理等。这些作业构成物流整体作业,从而实现物流功能。

2.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分配资源耗费至作业成本库

资源指支持作业的成本、费用来源。它是一定期间内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项目,或者是作业执行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代价。一般来说,资源可以分为货币资源、材料资源、人力资源、动力资源、厂房设备资源等。资源的界定是在作业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每项作业必涉及相关的资源,与作业无关的资源应从物流核算中剔除。企业各项资源被确认后,要为每类资源设立资源库,并将一定会计期间的资源耗费归集到各相应的资源库中。作业确认后,要为每一项作业设立一个作业成本库,然后以资源动因为标准将各项资源耗费分配至各作业成本库。所谓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项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3.明确成本动因,分配作业成本至成本对象

成本动因是指作业被各种产品或劳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是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的标准。由于物流服务过程中所需作业的数量很多,因此,从经济上看,为每一项作业确定一个成本动因是不可行的,反之,将许多作业综合起来,并用一个成本动因又会造成成本计算的误差。所以,物流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动因的确定即确定成本动因的数目和选择哪些成本动因需要特别注意。成本动因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四个原则:选定的成本动因与实际作业消耗之间的相关性;计量成本动因的成本;成本动因采用所诱致的行为;上述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对于成本动因数量的确定。由于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物流成本系统所需要的最少的成本动因数目取决于其要达到的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程度及物流的复杂性。所以要达到的成本结果的准确程度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物流成本动因数量越多,所能达到的准确度越高。

4.计算物流作业成本

即将作业成本库归集的作业成本按成本动因分配到个成本计算对象上。从上述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相较传统的成本法而言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更具优势。第一,作业成本法对物流间接成本的分配更为合理。作业成本法采用了多元分配基准,集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于一体,尤其强调非财务变量。因此,物流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具有相关性而且准确。第二,使作业成为物流成本计算的基本成本对象。由于是以作业而非物品实体或物流过程和功能为成本计算对象,所以能够提供各项作业耗费的成本信息,便于管理人员进行作业管理。第三,物流作业成本计算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在作业成本法下,以往可能作为“一次性扣除”的营销、仓储、回收等领域发生的成本,只要与特定产品相关,都可以通过有关作业分配至有关的产品或其他的成本计算对象中,这样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决策。

参考文献: